开篇 

大乘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成佛。此外,还有四个阶段性目标,即坚定不移地皈依佛门、生出离心、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其中难度最高的是证悟空性。这次我将通过讲解《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的核心思想,来介绍证悟空性的方法。

《坛经》是汉传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主要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此经虽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讲,但是由于内容深奥,尤其是将心的本性讲得十分清楚,因此在汉传佛教中地位尊崇。在藏传佛教中大圆满、大手印之所以备受重视,原因也在于此。仅从这点来讲,《坛经》对修行人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坛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讲授和学习。国内外不少学者,选择了文化、历史或学术等角度进行研究,而我们是从修行的角度来学习。这部经所讲的内容,在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中阐述得更清楚,不过密法需要灌顶,而且对门槛的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坛经》没有那么多要求,内容层次与大圆满、大手印的某些方面相差不多,更便于传讲和学习。

《坛经》有二十多种版本,最早的是敦煌本,成书于唐末宋初,由惠能大师的弟子们辑录而成,应该最接近六祖的原意。后来,一些禅师在此基础上增补了部分内容,添加了若干文字,逐渐形成其他版本。这些版本都没有超出敦煌本的原意,更没有违背六祖的本意,只是表达更清晰,更有助于后人理解。

敦煌本又分敦煌原本、敦博本、旅博本,本书主要采用后面两个版本。敦煌本没有划分章节,其他版本则分为十品,核心内容在智慧品、定慧品及坐禅品中。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先学习了解,完成四加行、五加行之后再去修持,这一生就有可能证悟。

证悟是否真的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证悟,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什么可以代表我们的本质?不会是肉体,只能是精神,亦即意识。如果不清楚什么是意识,说明并不了解自己,需要去学习、去修证。

六祖惠能大师没有修过四加行、五加行,却可以瞬间开悟,是因为他看起来没有修,其实已经拥有加行的全部内容。例如他去找五祖弘忍大师时,五祖问:“你从哪里来?想要什么?”六祖答:“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意思是除了成佛,其他都不要——这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可见当时他已经具备了出离心和菩提心。

又如,六祖不识字,有人曾问他:“你不识字,能懂佛经的意思吗?”惠能大师说:“佛法的内容跟文字没有什么关系。”诚如他所言,般若与文字确实没有关系。

还有,六祖自幼家境贫穷,一日去城中卖柴时,偶然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当下涌起一股开悟般异常的感觉,这就是大乘慧根业已成熟的标志。恰如《入中论》所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惠能大师之所以能够如此,源于他前世佛法基础非常扎实。我们经常念《金刚经》,却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反应,说明我们前生虽然与佛有缘,但是基础远远不及惠能大师。

之后,他去找五祖,五祖问:“你想学佛,你能成佛吗?”惠能大师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六祖不识字,更没学过佛,怎会知道“佛性无南北之分”?

再如,六祖撰写那首广为人知的偈子时,尚未完全开悟,甚至没有学过一句佛经。这种情形下,他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可见他先天对大乘佛教、对空性理解非常深刻。实际上,惠能大师的前世是位开悟者,母胎中的昏迷使他忘掉了过去,好在很多基本观念还在。因此,他当时虽未学过佛法,却能写出意义深奥的偈子。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这些文字,仍然令人感慨不已。

我们这一世所受的居士五戒和出家戒,死后戒体会自然消失,而菩提心和菩萨戒会跟随我们到下一世。证悟也是如此,来世只需善知识稍加指点,立即会恍然大悟,就像隔着贴有薄膜的玻璃窗能够模模糊糊看到外面,一旦撕下薄膜,视野会顿时变得清晰。惠能大师作这首偈子时的状态,相当于隔着薄膜看窗外——可以看见,但有一点模糊;尽管模糊,但仍能看见。

如果我们今生没有成佛,但只要达到上述四个阶段性的目标,来世就可以像惠能大师那样非比寻常——无论身处何地,有何文化背景,前世的善根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一定会与众不同。

很多人担心,转世后不知道前世发了菩提心、受过菩萨戒,一旦犯戒怎么办?拥有一定智慧和菩提心的人,其实不会犯戒;即便犯了戒,也会忏悔的。佛教讲,两世中间存在一种连接机制,可以将上一世的某些东西带到下一世。当然存款、车子、房子这类是带不过去的,而智慧和菩提心一定还在。惠能大师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莫大的鼓励和慰藉。

开篇 

大乘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成佛。此外,还有四个阶段性目标,即坚定不移地皈依佛门、生出离心、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其中难度最高的是证悟空性。这次我将通过讲解《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的核心思想,来介绍证悟空性的方法。

《坛经》是汉传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主要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此经虽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讲,但是由于内容深奥,尤其是将心的本性讲得十分清楚,因此在汉传佛教中地位尊崇。在藏传佛教中大圆满、大手印之所以备受重视,原因也在于此。仅从这点来讲,《坛经》对修行人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坛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讲授和学习。国内外不少学者,选择了文化、历史或学术等角度进行研究,而我们是从修行的角度来学习。这部经所讲的内容,在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中阐述得更清楚,不过密法需要灌顶,而且对门槛的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坛经》没有那么多要求,内容层次与大圆满、大手印的某些方面相差不多,更便于传讲和学习。

《坛经》有二十多种版本,最早的是敦煌本,成书于唐末宋初,由惠能大师的弟子们辑录而成,应该最接近六祖的原意。后来,一些禅师在此基础上增补了部分内容,添加了若干文字,逐渐形成其他版本。这些版本都没有超出敦煌本的原意,更没有违背六祖的本意,只是表达更清晰,更有助于后人理解。

敦煌本又分敦煌原本、敦博本、旅博本,本书主要采用后面两个版本。敦煌本没有划分章节,其他版本则分为十品,核心内容在智慧品、定慧品及坐禅品中。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先学习了解,完成四加行、五加行之后再去修持,这一生就有可能证悟。

证悟是否真的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证悟,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什么可以代表我们的本质?不会是肉体,只能是精神,亦即意识。如果不清楚什么是意识,说明并不了解自己,需要去学习、去修证。

六祖惠能大师没有修过四加行、五加行,却可以瞬间开悟,是因为他看起来没有修,其实已经拥有加行的全部内容。例如他去找五祖弘忍大师时,五祖问:“你从哪里来?想要什么?”六祖答:“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意思是除了成佛,其他都不要——这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可见当时他已经具备了出离心和菩提心。

又如,六祖不识字,有人曾问他:“你不识字,能懂佛经的意思吗?”惠能大师说:“佛法的内容跟文字没有什么关系。”诚如他所言,般若与文字确实没有关系。

还有,六祖自幼家境贫穷,一日去城中卖柴时,偶然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当下涌起一股开悟般异常的感觉,这就是大乘慧根业已成熟的标志。恰如《入中论》所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惠能大师之所以能够如此,源于他前世佛法基础非常扎实。我们经常念《金刚经》,却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反应,说明我们前生虽然与佛有缘,但是基础远远不及惠能大师。

之后,他去找五祖,五祖问:“你想学佛,你能成佛吗?”惠能大师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六祖不识字,更没学过佛,怎会知道“佛性无南北之分”?

再如,六祖撰写那首广为人知的偈子时,尚未完全开悟,甚至没有学过一句佛经。这种情形下,他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可见他先天对大乘佛教、对空性理解非常深刻。实际上,惠能大师的前世是位开悟者,母胎中的昏迷使他忘掉了过去,好在很多基本观念还在。因此,他当时虽未学过佛法,却能写出意义深奥的偈子。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这些文字,仍然令人感慨不已。

我们这一世所受的居士五戒和出家戒,死后戒体会自然消失,而菩提心和菩萨戒会跟随我们到下一世。证悟也是如此,来世只需善知识稍加指点,立即会恍然大悟,就像隔着贴有薄膜的玻璃窗能够模模糊糊看到外面,一旦撕下薄膜,视野会顿时变得清晰。惠能大师作这首偈子时的状态,相当于隔着薄膜看窗外——可以看见,但有一点模糊;尽管模糊,但仍能看见。

如果我们今生没有成佛,但只要达到上述四个阶段性的目标,来世就可以像惠能大师那样非比寻常——无论身处何地,有何文化背景,前世的善根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一定会与众不同。

很多人担心,转世后不知道前世发了菩提心、受过菩萨戒,一旦犯戒怎么办?拥有一定智慧和菩提心的人,其实不会犯戒;即便犯了戒,也会忏悔的。佛教讲,两世中间存在一种连接机制,可以将上一世的某些东西带到下一世。当然存款、车子、房子这类是带不过去的,而智慧和菩提心一定还在。惠能大师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莫大的鼓励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