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品

下面介绍《坛经》真正核心的部分——智慧品。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此法须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文音译,唐朝时译为“大智慧彼岸到”,其中包含了摩诃、般若和波罗蜜三个词汇,后面会逐一加以解释。

“此法须行,不在口念”。“行”,指修行。一定要实修“大智慧彼岸到”,才能体会到何为大般若智慧,才能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不行”,即不修行;“幻”,指魔术师幻化出的东西;“化”,是变化。如果不用心修行,即使念诵一辈子《金刚经》《心经》,也是如幻如化,毫无意义。可是《坛经》又云:“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两者不是矛盾吗?这实际的意思是,仅仅嘴上念而不修行,没有意义;学习并修持《金刚经》,同时加以念诵,则功德无量。

当年达摩祖师与梁武帝见面时,梁武帝问,我平时吃斋、写经、造寺,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说,并无功德。结果两人话不投机,达摩祖师只得离开。梁武帝对佛法非常虔诚,可是他做的善法全是人天福报,而非出世间的功德。《坛经》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要理解偏颇。

“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坛经》多处提到“法身”,主要是指我们心的本性——佛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证悟了佛性,就等于佛了。当然,证悟之后,离成佛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开悟时,我们充满了欲望和无知;开悟以后,虽然尚未成佛,但与之前相比,可以说很接近佛,快要成佛了。此处其他版本是“本性是佛”,即心的本性是佛。因此,修行人用心学习并实修般若波罗蜜多,一旦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证悟了。

 

下面逐一解释摩诃、般若和波罗蜜多三个词,从中可以了解《坛经》的核心智慧。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什么叫做摩诃?“摩诃”,梵文maha,意思是大。

什么东西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开悟后会拥有般若智慧,心胸将不再像如今这般狭隘。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都非常执著,没有时希望获得,拥有时又害怕失去,随时随处感到不安。而证悟以后,心如虚空,可以容纳任何事物。具体下面会展开讲。

“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认为万事万物实有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空性是正确的,并依此去打坐。其实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应当予以消除。

学习般若前,我们认为万事万物是真实存在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现在恰恰相反,觉得万事万物真实存在是错误的,万事万物为空则是正确的,以为这是般若空性。如此一来,从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变成了对空性的执著,等于从一种二元对立走向了另一种二元对立。

从大般若的角度,无论认为空还是真实,都是错误的。这是大般若经和中观的基本观点,从《坛经》后来的版本中也可以看到。这些版本里虽然添加了一些内容,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意。敦煌本字数较少,了解大圆满、大手印、大般若的人,才能明白这种表达方法;如果没有密法知识,直接读敦煌本,则不太容易理解。

《坛经》其他版本中有两句话,“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清晰地阐述了第一种理解。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著”,即执著。不要听到我(指惠能大师)讲空性,就对空性产生执著,认为空性是对的、真实是错的。“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不要执著空性,如果认为空性是对的,依此去打坐,就叫“无记空”。

第二种理解是,心里什么都不想,大脑一片空白,没有对错、善恶等明显的二元对立观念,感觉就像虚空。可是由于缺乏证悟的智慧,因此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很重要。修空性的人,无论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的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禅宗的禅定级别非常高),都要避免“若空心坐”。

这种状态,与佛经讲的开悟,表面上极其相似,甚至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词汇。有些人修行经验不足,进入这种状态时,误以为自己开悟了,实际上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上面,仅仅内心非常平静而已,属于“无记空”。所谓无记,是指既非善又非恶。而证悟一定要具备智慧,这是无漏的善。

怎样判断自己是落在了无记空,还是证悟了空性?对于证悟者来说很简单,回头一看就会发现两者有很大区别。不过,只有达到证悟的层次,才有机会回头看;还未证悟时,前路尚且不知,何谈往回察看?此时全靠文字和语言来分辨,但是,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证悟的境界。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间接分辨的方法。“空心不思”没有提升的空间,即使修上十年八年,无非心很平静而已;信心、出离心、菩提心非但不会增长,甚至还会衰退。相反,证悟的智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地到十地境界会越来越清晰,信心、慈悲心也会逐渐增长。

《坛经》的其他版本中另有两句话,“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足以印证第二种理解。“迷人”,指尚未开悟的人;“百无所思”,指没有任何思考,没有善恶等念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未开悟者,空心静坐,没有任何念头,自称这种状态是大般若。下面一句“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不要跟这种人交流,他们持有邪见。

另外还有一句“不思善,不思恶”,这与“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表面上非常相似,描述的却是证悟的境界。不思考善,不思考恶,什么都不思考,当下的那个就是证悟。这是《坛经》特别重要的一句话。大圆满有几个区分,目的是让修行人避免走错路,其中一个是法身和阿赖耶识的区分。《坛经》没有这种说法,但这句话讲的就是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

我认为禅宗不仅仅属于显宗,而是融合了显宗与密宗,很多观点、修法都和大圆满一模一样。回顾禅宗历史上著名的慧可法师、惠能大师等几位祖师,以及后来证悟级别同样很高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证悟方法,根本不属于显宗,而是与大圆满完全一致。

打个比方,藏传佛教历史上证悟大圆满的绝大多数是藏族人,如果把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换成禅宗师父,把他证悟的故事放进禅宗的书里,你绝对会认为这是禅宗的公案;反之,如果将某个证悟禅师的名字,改成龙钦、多吉这类藏族名字,放在大圆满传承上师的故事里,同样谁也分辨不出来。因为禅宗的证悟方法,确实与大手印、大圆满一模一样。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如今有多少人能分清楚“空心静坐,百无所思”和“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嘴巴上——嘴上说很容易,而是从自己的体会上分清楚。这样的人一定有,但是恐怕非常少。禅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法门,对于虔诚的佛教徒而言,值得用生命去保护它。

大家一定要知道,“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证悟空性的一个误区,就像在路上看到的提示前方有急转弯、下坡、暗冰等危险的交通标志一样,今后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修禅宗,对此一定要倍加警惕。否则,误以为自己已经开悟,永远困于其中,就太可惜了!

以上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释了敦煌本“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并结合大圆满的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同时援引《坛经》其他版本加以佐证。今后大家修行时,切记一定要注意!

四个阶段性目标,难度最高的当属最后一个——证悟。证悟时,要么走大圆满、大手印的路,要么走禅宗的路。若按普通显宗的方法,则是利用中观推理。中观有很多思考方式,用这些道理加以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可以将我们原有的观点、所有的执著全部推翻。

届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都不对,那什么是对的?接下来的方向在哪里?普通显宗会说,语言无法表达。最关键的地方不了解,怎么学?又如何去证悟?按照显宗的方法,可以修四念处等等,修很长时间——最快三个无数大劫之后,才可以成佛。

三个无数大劫是多长时间?一个大劫约等于12到13亿年;“无数”是1后面带59个零,共60位数;三个无数大劫,则是这60位数乘以12亿年,再乘以3。这是成佛最快的时间,不可能再快了,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面对这个天文数字,真的让人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花三五年修加行,大家都难以忍受,何况三个无数大劫!

其实“三个无数大劫”只是一种表达方法,带有一些含义,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如果修禅宗、大圆满、大手印,很快就可以成佛,这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

接下来继续解释“摩诃”。前文说过,摩诃的意思是大,并用“犹如虚空”来比喻。“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大自然、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有情众生、六道轮回乃至善恶等等,万事万物都在太空之中。通过这个比喻,表示空性能够容纳所有的东西。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众生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上句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空性,可是空性本身并无任何东西,那怎样容纳呢?正确的理解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空性,如同虚空能包罗万事万物,心的本性也是如此。

这里可以有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

第一种,唯识宗认为,这个世界,包括宇宙、六道轮回等一切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我们内心的投影。这跟唯心主义是两码事。当然,不想探究的人,无需理会这些,按部就班地生活即可;想要一探究竟的人,一旦真正深入便会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虚幻不实的。

第二种,中观的观点是“尽在空中。世人性空”,提出了“空”的概念。这个“空”当中容纳了万事万物,包括如来藏、佛性都离不开空性。

对于上述观点,唯识宗通过复杂的道理加以阐述,中观则采用繁复的逻辑进行推理,而《坛经》一两句话全部包含了——这叫做窍诀。其实明白了意思、得到了结果就已足够,不用复杂的推理过程。所以,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佛教知识,有当然很好,没有也无妨。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性含万法是大”。“性”,指本性,即佛性如来藏;“万法”,指万事万物。佛性如来藏包含了万事万物,因此叫做“大”。

这个“大”,不是二元对立的概念,理解为大小的大,就完全错了。既然不是二元对立的大,又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佛性之中,因此是“大”,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呢?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说大、小,清净、不清净,这些全部在意识范畴中,而佛性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

中观很难说清楚这些。我们学了不少中观的书籍,期望从中得到答案,可是最后它说,你的观点诸如有无、非有非无等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需要自己另外去悟。这不免让人有点心急。

幸亏有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直接感受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全部推翻之后,有一个全新的境界等着我们去体会,最终的答案就在那里。佛陀把所有的方法一层一层安排好,他知道何种层次的人适合哪种方法,由此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便应运而生。中观没有揭示的答案,借助这些方法去悟,就会知道到底何为“大”了。

“万法尽是自性”,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讲,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上师是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怎么可能是他的化现呢?上师是善知识,善知识有内外之分。此处的上师并非指人,而是指内在的善知识——佛性,这才是真正胜义谛的上师。禅宗“万法尽是自性”与大圆满“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如出一辙。

刚才提到万事万物都是内心的投影,那么内心到底是什么?其本质是佛性,归根溯源,万事万物是佛性的投影,所以说“万法尽是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也是这个意思。

“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善恶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心的本性的现象。

“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此处“由”通“犹”。心的本性没有任何烦恼、污染和执著,犹如虚空一般,所以名叫大,这就是梵文的摩诃。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尚未证悟的人,将空性、光明、佛性、清净等词汇像口头禅一样挂在嘴边;而智者——真正证悟的人,如惠能大师,话不多讲,内心却已了悟。

“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这句与前文提到的“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同样的意思。一些还未证悟的人,打坐时心里无善无恶,任何念头都没有,却说这是大般若。其实根本不是,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而已。

藏传佛教有很多这方面的批评。一部分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并没有证悟,只是在修寂止的禅定,内心非常平静,没有明显的执著。因为执著本身是意识在起作用,而禅定时意识已经消失在阿赖耶识中。具体而言,前面的意识已经消失,后面的意识尚未出现,处于没有意识、只有阿赖耶识的状态。此时的状态与大圆满、禅宗所讲的空性,至少字面上看一模一样,甚至可以从佛经里找到类似相应的描述,于是他们以为佛经已经证明了我的境界,从而更加认定自己已经证悟。其实佛经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理解错了。

“空心不思”四个字,仅从字面很难理解。没有其他佛教知识,尤其是不了解大圆满、大手印,直接去看这四个字,不可能正确理解。过去的禅师们有传承,一代一代心心相传,自然明白何为“空心不思”。密宗之所以格外重视传承,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必须由人来解释,仅从字面无法获取正确的含义,更不知如何将“空心不思”落实到具体的修行上。因此,对于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类非常深奥的修法,传承格外重要。

接下来“此亦不是”,意思是前面的“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是不对的,不要以为这叫大,不要以为这就是摩诃。

“心量大,不行是少。”如果不修行,就无法懂得何为真正的心量大,何为真正的摩诃。因此,实修是不可或缺的。

“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倘若只是嘴上说,而不去修行,就不是我的弟子。

惠能大师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为了敦促大家修行,吓唬大家?不是。如果不修行,就没办法给你传法。禅宗真正传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内涵,所谓心心相传,意思是用心传。

如果停留在文字上面,比如,师从一位法师学习中观或五部大论,不修行,也可以称作是他的弟子,因为他把这些文字教授给你了。而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是以修行心心相传,不是用文字心心相传。因此如果你不修行,惠能大师只能说:对不起,我无法给你传法,你不是我的弟子。

 

前面讲完摩诃,下面介绍般若。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佛经对智慧有不同层次的定义,有时把世俗的聪明称作智慧,有时认为达到很高的境界才叫智慧。此处的智慧,显然不是世俗意义的聪明,而是“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任何时候产生的念头都没有无明,亦即将每个念头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

平时我们愤怒时,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或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怒火,这都不是“念念不愚”。与真正的智慧相比,世俗中最了不起的智慧,也只能称为愚昧、无明。

比如,一般世俗人看到一部《坛经》,心里会自然冒出“这是佛经”的念头,尽管没有特意思维“这是一本真实不虚的书”,但实际上已经默认书是真实不虚的。从世俗的层面,这没有错;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无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乃至能量的组合,投射到人的视觉中,于是在我们眼里变成了一本书。可是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反而认定书是实有存在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个念头都是愚昧的。

六祖这里所谓的“念念不愚”,是指证悟者对于任何念头——无论愤怒、贪欲等严重的情绪,还是吃饭、睡觉等无记的念头,当下看到它们是透明的,没有真实性;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念头冒出时,都能清楚地了知念头如幻如梦。

愚昧和智慧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分清何种情况是愚昧,何种情况是智慧,否则将世俗谛和胜义谛或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混为一谈,就会出现解释不清、相互矛盾的状况。

“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每个念头出现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充分了知其空性的本质,如此长期修持智慧,叫做般若的修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不了解且感觉不到念头是空性的,而将其当作真实无伪。如果对一个念头犯了这样的错误,“即般若绝”,般若就此断绝。当嗔恨或开心等念头产生时,未能洞悉它的本质,随其牵制,就会导致无法控制自己。

日常生活中,念头不断产生,我们不会特意去想它是真是假,但其实早已默认它实有存在。将看到、听到的全部当作真实不虚,任何念头、情绪都有无明的成分,这是先天的愚昧,也叫普遍性的愚昧。有这种无明存在,般若便消失了。

一个念头诞生时,当下悟到它是空性、如幻如梦,即为“一念智”。所谓“智”,即念头出来时,当下清楚地了知实际上并没有念头产生,也就是,了知念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空性的,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只要感觉到任何一个念头或物体是空性,就是正确的觉悟。证悟唯一的标准是感觉到空,这像一盏引路明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当然证悟有不同的层次,起初层次比较低,但再低也是证悟。反之,当念头产生时,看不到其空性本质,硬贴上“光明”“烦恼即是菩提”“佛性”等很多标签,这样是错误的。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在人生最深奥的关键问题,以及物质世界的终极真理面前,再聪明的世俗之人——甚至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等人都难逃愚昧。可是谁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明明自己还没开悟,什么都不懂,却说我在修般若波罗蜜多、修空性、修大圆满……

“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这里的“般若”指证悟空性的智慧,最终就是心的本性。般若没有颜色和形状,没有任何能够表达的东西,称为般若无相。“智慧性即是”,智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智慧。

敦煌本字数较少,其他版本则有“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意思是心的本性广大无量。前面讲过摩诃的意思是“大”,但不是二元对立的大。接下来“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意思是,心的本性没有形状,不是方形或圆形,没有大和小;没有颜色,不是青、黄、红或白;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情绪,不是愤怒或欢喜……也没有头、没有尾。总之,无法表达,如同虚空,简单地说就是“般若无形相”。这一点,一定要自己去悟,总有一天当我们往心里一看,会深深体会到以上描述的内容。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由于事先听了这些内容,打坐时虽然对空性感觉不深,却往往会贴上各种标签——现在的状态是光明,是般若……其实这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是感受。如果从未听过这些内容,就不会贴标签,体会到的就是真实的感受。

所以,不要听太多大圆满具体的引导文,要自己去找心的本性,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找到。就藏传佛教的修行人而言,证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把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到位,二是对大圆满、对上师有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心。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到寂静处,静下来往里观照自己的心,立即会找到心的本性;若是条件不具足,看一辈子也看不到什么,顶多是阿赖耶识层面上的寂止的禅定,永远不会突破。因此,要想证悟必须掌握窍诀。

有一位1997年圆寂的藏传佛教上师,生前名气不大,但令人惊异的是,他这一世修了80遍五加行!很多老上师觉得不可能修这么多,猜测可能是算错了,为此特意去向本人确认。这位上师回答,我的的确确修完了80遍完整的五加行。关于他的开悟,有非常可信而且十分精彩的藏文传记。有些上师就是这么厉害,一生修了那么多遍四加行、五加行,根机肯定相当成熟了,不可能不证悟!现在无论藏传还是汉传,都有非常精进的修行人,只不过大部分远在深山,鲜为人知。这样的人只要观察内心,便能轻而易举地证悟。

这段经文中,真正讲智慧的只有“般若无形相”五个字,根机成熟的人仅凭这几个字也能证悟。如果根机不成熟,掌握再多的佛教知识,于证悟而言也无济于事。有些人看了许多大圆满的书,能够传讲乃至撰写大圆满引导文,但这些不过是一些理论和知识,不一定有证悟的感觉。

很多学藏传佛教的人,以为只要听了大圆满等深奥的密法,就会立即证悟,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有机会接触大圆满,你会发现,看到的仍然是《坛经》所讲的内容,即使是公认的最了不起的引导文,归根结蒂还是那些文字。

倘若根机特别成熟,通过这些文字完全能够证悟,惠能大师等汉传历史上的祖师大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若是根机不成熟,听了大圆满、大手印,仍然无法证悟——虽然了解大圆满的字面内容,可是悟不出来,如同从没喝过开水的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味。证悟跟了解是两码事,前者是亲自感受到,后者则是理论上理解,根机不成熟的人会在这种状态中停留很长时间,上不来也下不去。

因此,根机成熟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基础打好,以后才有机会证悟空性。想要证悟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一点,并且落实到修行中,严格按次第修行,才有希望在今生证悟。

 

摩诃和般若解释完了,下面讲“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西国梵音”,指当时印度的梵文,不仅波罗蜜一词,摩诃和般若都属于西国梵音。唐朝时将波罗蜜译为“彼岸到”,进一步解释是“离生灭”,即脱离生死。“灭”,意为死亡;“彼岸到”,指脱离生死,到达彼岸。

什么情况下有生灭,什么情况下无生灭?

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着”,是执著;“境”,指外境,外面的世界。“着境”的意思是,对外面的事物怀有执著,认为真实不虚。有了这种执著,必定会起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便流转生死轮回。像水有波浪一样,有执著就有生死,执著是因,生死是果,有生死和因果即是轮回,亦即此岸。

何谓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离”,指仍然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想,但没有任何执著,非常清楚地了知一切所见所闻皆是空性。离境,则生灭开始停止,如水长流,水面平静,不起波浪,这叫到达彼岸,也称作波罗蜜。

所有宗教都有自己设定的此岸和彼岸,目的都是从此到彼,并且会提供相应的方法。譬如西方宗教,此岸大多是人间或地狱,彼岸往往是天堂;早期印度教的此岸是轮回,彼岸是升天。绝大多数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必须要跟随上帝等造物主,或者依靠与某位神祗的沟通。

其他宗教对错与否,我们不作评论,这里仅仅阐述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到达彼岸;至于方法,不用求任何造物主、鬼神,也不是祈祷、烧香、拜佛,而是拥有智慧。

为什么有了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在此岸,谁让我们待在此岸?其实没有他人控制,仅仅因为自己念念有愚——每个念头都有无明和烦恼,因此,我们只能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倘若具备智慧,就可以断掉无明,从而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届时我们便会抵达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前文讲过,未证悟的凡夫,常常将空性、光明等词当作口头禅,而不予实修;智者——有智慧的修行人,话不多说,却是用心在修。

“当念时有妄”,有念头时就有狂妄,狂妄亦即欺骗、妄想。般若经讲,我们任何一个念头,包括眼睛看、耳朵听等一切感知和理智都是狂妄。

如前所述,当我们产生诸如一本书、一栋楼、一辆车等念头时,从世俗的角度而言是真实无误的;然而从般若的角度,则属于妄想、欺骗。欺骗谁呢?欺骗自己,将不真实的东西当作了真实存在。因此,当念头出现时,无需寻找,已是妄念。

“有妄即非真有”,但凡妄想存在,所见所感都是假的。

念念若行是名真有。”反之,倘若每个念头都修“般若行”,才是真正的实相。

“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证悟此道理之人便证悟了般若,修的也是“般若行”。修般若证悟的人是圣者,不修的则是凡夫。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声望或权势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智慧。

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倘若能用智慧去修每个念头,意即证悟,那么法身就是心的本性,本性等于佛。证悟心的本性,意味着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佛,如《金刚经》所说,佛没有形相,佛是心的本性。

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善知识”通常指的是上师,但在《坛经》中,六祖经常称呼闻法者为善知识——某种程度上弟子也可以算是善知识。此处用比较笼统的表达方式,讲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宏观上说烦恼是菩提,不过没有具体讲何种情况下烦恼是菩提,哪个烦恼是哪个菩提。

大圆满、大手印等藏传佛教的内密也有“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并且阐述得更为详细。例如,愤怒是一种烦恼,发怒的当下观照自心,见到愤怒的本性为空性,则愤怒就是佛的智慧。智慧与烦恼的区别,仅在于悟或不悟,悟了便是佛的智慧,不悟就是烦恼。

此岸和彼岸的区别也是如此。不要以为此岸到彼岸就像移民,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其实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隔阂——烦恼。悟了,当下抵达彼岸,此岸即是彼岸;没有悟,此岸始终是此岸。除了此岸之外,找不到也不需要寻找另外的彼岸,此岸就是彼岸。

密法中之所以把自己观想为佛,是因为人觉悟以后就是佛,这样观想是理所当然的;本质是佛,却将自己观为众生,反而违背了真理——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但修行时不能违背真理。

密宗为什么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本尊?比如五毒烦恼,迷时是贪、嗔、痴、慢、嫉,悟后是五智慧,以五方佛的形式显现;人由五蕴组成,证悟后五蕴也是五方佛;此外人的感官还可细分为十二处、十八界等——由此密法中便相应出现了许多本尊。有些本尊是眼识清净后的显现,有些是眼根清净后的显现,数量众多,不一而足。

日本禅宗的佛堂,往往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藏传佛教的佛堂,则摆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佛像,密宗的坛城也是色彩纷呈。其实这些颜色可以归纳为五个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亦即五方佛。

对于凡夫而言,贪、嗔、痴、慢、嫉不是五方佛,而是五毒。若能在愤怒之时了知其本质,此毒瞬间会变成智慧,所以说烦恼即是智慧。

显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普通显宗认为,烦恼永远是烦恼,一定要将其消灭,随后继续修行,便可得到智慧。而第三转法轮——尤其是禅宗和《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则不以为然,认为只需认识烦恼的本质是智慧,亦即烦恼即菩提,无需先消灭烦恼再获得智慧,两者并非舍与得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是烦恼深重的众生,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尚未证悟;一旦证悟,任何烦恼都是菩提,众生就是佛。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一念产生时,尚未证悟其本性,此念依然是烦恼,这个人仍旧是凡夫。后一念诞生时,当下了知烦恼的本性,此人就是佛了——不是变成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化身佛,而是因为证悟了心的本性,见到了法身佛。因此,凡夫与佛的区别仅仅在于迷或悟。不过,此时虽然可以称为佛,但还不是真正成佛,仍然需要继续修行,才能达到真正佛的境界。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上乘、最重要的。类似于藏传佛教将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称为无上密宗,可以这样理解。

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无住、无去、无来是空性,三世诸佛都是从空性中诞生的。因此,到达彼岸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空性大智慧。

无住、无去、无来指的是证悟空性。空性是三世诸佛的来源,所以大般若中将空性称作佛母;藏密双身像中的佛母,同样也代表无住、无去、无来。

前文说,到达彼岸并非真的从河的这边到达那边。比如在佛堂里打坐,前几分钟尚未证悟时,相当于在此岸;后几分钟证悟了,尽管仍旧坐在同一位置,却已到达彼岸。没有真实的移动,只要证悟了无来、无去、无住,实际上便已经抵达彼岸。可见,倘若根机足够成熟,证悟易如反掌,如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一句话就能开悟,无需做任何事,当下便能成佛。可若是根机不成熟,世上没有比证悟更难的事情了。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中出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

 

“我此法门,从中出八万四千智慧。”“我此法门”指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法门。敦煌本没有具体讲从哪里生出八万四千智慧,曹溪原本和宗宝本讲得很清楚,“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一般若”指心的本性——如来藏、佛性。它不是修出来的,而是众生先天具备且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称为第一般若或原有般若。为什么说智慧来自心的本性?假如心的本性本来不是空性和光明的,本来不是佛性,我们怎么可能证悟这些?正因为心的本性原本具足智慧,我们才能证悟;因为证悟了,我们才能获得八万四千智慧。

借助宗宝本、曹溪原本等版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敦煌本的本意。后来的《坛经》版本,虽被后人附加了一些内容,但这些人不是普通人,更不是随意添加的,否则佛教界也不会允许。

“何以故?”为什么从一般若生出八万四千智慧?

“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为”,因为;“尘劳”,烦恼的别名。众生的烦恼不计其数,粗分可归纳为贪、嗔、痴三毒,或贪、嗔、痴、慢、嫉五毒;若是细分,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更多。佛经常说八万四千,这只是一个代表性的数字,表示数量众多。

烦恼虽然不计其数,源头却只有一个——无明,亦即无知、愚昧。因为我们不了解世界的本质,不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所以产生了如此多的烦恼。怎么断除无明呢?慈悲心等世俗的善不可能,因为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冲突,唯有智慧可以推翻无明。凡夫有八万四千烦恼,由此出现相应的八万四千智慧,每个烦恼用一个智慧断除,有八万四千智慧的原因就在于此。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如果没有烦恼,般若一定常在。为什么?因为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这是敦煌本的原文。宗宝本是“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倘若心中没有烦恼,智慧一定永恒现前。

两个版本用词不同,意思理解上也稍有差别。敦煌本是“常在”,永恒存在——无论是否有烦恼,心中的般若始终存在;宗宝本是“常现”,智慧不仅存在,而且现前——没有烦恼,智慧一定会现前。相较而言,宗宝本讲得更清楚。不过其实两者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毕竟惠能大师的开示距今已有一千两三百年的历史,词语的含义几经变迁,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常在”和“常现”的含义便出现了差异。

《坛经》阐述了很多这方面的核心要义,并且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宗所讲的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后者更清楚、更具体。此外,时轮金刚等很多密宗续部,以及达摩四论——达摩祖师撰著的四部论典,都在宣讲一个内容——心的本性即佛的智慧。

既然如此,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佛的智慧,可为什么还不是佛?因为尚未开悟。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与佛在某个部分就完全一样了。之所以现在感觉不到,原因在于我们有太多烦恼,并视其为真实的存在。其实烦恼的本质是智慧,烦恼消失,本来面目必定现前,届时我们就可以永远感受到它的存在。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证悟禅宗顿悟法门,就是“无念、无忆、无著”。无论汉传还是藏传、显宗或是密宗都有这三个概念,特别是大圆满、大手印经常提及,对于打坐修行——尤其是修智慧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从字面上简单理解,“无念”是没有念头,“无忆”指不思考过去,“无著”即无有执著。其次,从时间的角度理解,“念”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执著,“忆”为对过去的回忆和执著,“著”则是对当下万事万物的执著。

此外还可以理解为,“念”是针对所有的念头——过去、现在、未来,善的、恶的、无记的念头,也即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忆”的意思是回忆,是针对过去的事情;“著”即执著,包括对过去、未来和当下的执著。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是唯一的解释,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方法。

对“无念、无忆、无著”,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理解。

错误的理解是什么?如宗宝本所说“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百物”,指万事万物;“百物不思”,即对万事万物没有任何思考。没有思考,自然是无念、无忆、无著。“当令念绝”,因此拒绝、断绝了所有的念头。

四禅八定最后几个层次是无色界的禅定,此时心入于禅定状态,极其细微,不会有明显的思维和执著,完全处于无念、无忆、无著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证悟空性的禅定,不是禅宗所讲的“无念、无忆、无著”的禅定,而是“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是对佛法的执著。这种执著非但不是解脱,反而成为一种束缚,叫做边见或断见。所谓边,即中的对立;边见,即空性见的对立。

简单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实际上是法缚。人们对世俗的贪婪、愤怒等,属于世俗的束缚;对于空性的执著、禅定的错解,看似属于出世间,其实是一种束缚——法缚。佛法方面的束缚,同样会使人们束缚于轮回而不得解脱。

未证悟者去打坐,有时内心非常平静,没有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也没有执著当下,感觉没有明显的念头。不了解禅修的人,往往以为这就是《坛经》所讲的无念、无忆、无著。他认为自己现在的状态,首先是无念,因为没有任何念头;其次是无忆,因为没有回忆任何过往;同时也是无著,因为心里非常平静,没有执著任何事物。于是他觉得自己证悟了,现在修的就是空性、光明、佛性,甚至是大圆满、大手印……然后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年复一年地修持。但这只是一般的禅修,修持时间再长,没有什么功德,也不会有进步,充其量不过心很平静而已,因此修行人需要格外注意。

进入这个层面不是很难,稍加用功就能达到并安住其中;然而要突破它,进入正确的无念、无忆、无著,并非易事。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可是简单的东西却很难突破。之所以困难,并非缘于要学复杂的理论、做很多仪轨或者念很多心咒,而是在于其中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此时佛教的各种理论、仪轨等等毫无用处。一旦突破这个层面,便进入了正确的无念、无忆、无著,那才是真正的证悟。

总之,大家一定要懂得辨别这三个词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它与实修关系密切。藏传佛教对这些区分格外重视,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等很多论典都曾讲过。这其中虽没有复杂的理论,但如果不能正确分辨,实修者就很难正确应对、及时调整。至少我们应当了解禅定的状态分为几个层次,何为正确,何为错误;否则,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或正在修禅宗的本来面目、密宗的大圆满,从而白白浪费时日,十分可惜。

“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不起任何妄念、念头,此时便是自己心的本性真如。真如是佛、如来,真如性是佛性、如来藏。

如何证悟佛性、真如性?怎样了解、感受它呢?“用智慧观照”

当我们心中产生愤怒、贪婪或愚昧无知等情绪时,意识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那么佛性用什么去感受呢?首先,眼睛、耳朵等感官统统用不上;其次,意识也很难彻底了解深奥、具体的佛性,因为意识想出来的都是概念性的、抽象的内容。这时,唯有用智慧去观照。

打个比方,人类通过可见光观察外界的物体,不过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若想深入探究,需要借助诸如X光等穿透力较强的光线。同样,如果依靠意识,只能看到表面的各种情绪;若要了解最深层,则要用智慧,它像X光一样拥有强大的穿透力。

智慧从何而来?《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反复讲,智慧来自闻、思、修三方面:闻所得的智慧,思所得的智慧,修所得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修所得的智慧。意识的深层原本存在智慧,通过修行可将其启动,慢慢加以开发,用它便能看到心的本性。正如《坛经》所云,“用智慧观照”,借此可以见到内心的最深层——佛性。

接下来,“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之前讲过,目前我们尚处于意识表面,感受到的都是表面情绪的变化;我们受到各种念头的左右和牵引,滋生出无数烦恼,进而做出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如果能从每个法的最深层彻见其本质,便可深切体会到表面的变化如幻如梦,犹如梦境一般虚幻不实,由此可以对情绪不取不舍。

不再执著于情绪,就得到了真实的自由。证悟之后,我们仍然会产生情绪,但由于已经看清了情绪的本质,因此不会受到影响,完全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看着情绪自生自灭,根本无需取,也无需舍,这就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证悟者的境界中没有执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存,仍然可以照常工作、生活,但不会带来烦恼和痛苦。证悟者依然会有生老病死,然而由此产生的烦恼、痛苦将不复存在。证悟不能抵抗衰老,但可以抵抗衰老带来的痛苦。死亡也是如此,证悟之前,死亡来临之际会带来许多恐惧和痛苦;证悟之后,死亡独自前来,没有携带任何其他东西。既然未带其他东西,我们就以不取不舍的态度对待。因此,“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这就是真正证悟了心的本性。

需要说明的是,证悟有不同的层次,它不等于成佛,离成佛还有遥远的路途。不过这条路和之前的路不同,是一条“高速公路”,可以很快走完,抵达成佛的终点。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明赞叹,不能具说。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三昧”,即禅定;“般若三昧”,即般若禅定。这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禅宗的禅定,亦即证悟空性的禅定。

进入甚深法界和般若三昧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角度不同,前者说的是空性见解的方面,后者讲的是禅定修行的角度。“若欲入甚深法界”,如果你想进入法界,意思是如果你想证悟空性;“入般若三昧”,如果你想进入般若三昧,意即如果你想修持证悟空性的禅定。在《坛经》中,定与慧是不会分开的,大圆满、大手印也是如此,但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开宣讲。这一点,后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若想进入法界,修习证悟空性的禅定,就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处宗宝本讲得更清楚,“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意思是,必须修习般若空性,学习《金刚经》——“持诵”不仅指念诵,还有持其文字、持其内容之义。密宗的持明什么意思?“明”是心的本性,“持明”即证悟以后才能持觉悟的智慧。持《金刚经》也是如此,让我们以闻思修的方式“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见性”,见到本性,亦即证悟。学习并修持《金刚经》,便可明心见性,也可进入般若三昧。前半句讲见解,可以证悟;后半句讲禅定,同时可以修持。

“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明赞叹,不能具说。”这个人的功德无量无边,《金刚经》中佛陀对于学习、念诵并修持《金刚经》的人明确表示赞叹。“不能具说”,不具体讲,意思是此处不展开细说,各位可以参看《金刚经》。

 

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小根智人若闻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漂草叶;若下大雨,雨于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

 

佛教一般分为三乘——人天乘、小乘、大乘;若不包括人天乘,并将小乘佛教分为两个——声闻乘和缘觉乘,加上大乘,也是三乘;密宗有讲四乘,以上三乘再加第四乘——最上乘法,即密法。《坛经》也讲四乘,其中“最上乘法”指的是禅宗,即显宗讲如来藏的部分,其内容与密宗是一样的。除此之外,禅宗的修行方法非常独特,与密法接近,甚至可以认为是密法大手印的一部分。

“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坛经》以及佛经中的此类内容,都是针对上根之人——具有大智慧的人宣讲的。

“小根智人若闻法,心不生信。”小根机——不具备大智慧之人,如果听闻了《坛经》,不能生起信心。

宗宝本是“心生不信”,用字与敦煌本稍有不同,意思也有所差异。“心不生信”是心里生不起信心,如听到“烦恼即是菩提”“当下我们的心是佛性,与佛的智慧无有差别”,很多人不会生起信心,但并不严重;而“心生不信”则比较严重,他们会认为“烦恼怎么可能是菩提?”“心的本性怎么可能是佛性?”不仅不相信,而且产生了邪见。

“何以故?”为什么不相信?下面用了一个比喻,陆地和海洋同样降下大雨,结果却迥然不同。

“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漂草叶”。“阎浮提”,意为人间,此处指陆地。如果大雨落在陆地上,会成为洪水,把很多东西像草和树叶一样冲走。宗宝本及其他版本中增加了几个字,“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古时“城邑”指周围有城墙的城镇,“聚落”是没有围墙的村庄。天降大雨之时,城镇村落像枣子或树叶一样会被洪水卷走。

接着看敦煌本,“若下大雨,雨于大海,不增不减”,大雨降于海洋,海面不会增高,也不会降低,没有任何改变。

“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如果是大乘根机者,亦即前面讲的上等根机之人,听了《金刚经》,就会打开心胸,开悟解脱。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般若智慧,可以证悟自己心的本性。

“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上等根机之人听闻《金刚经》,会用智慧观照,而不依靠文字。意思是,他会自己证悟。如同大雨落于海洋,海水不增不减,证悟之后智慧也不增不减,因为智慧本身存在,只是之前未被发现而已。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最早的敦煌原本是“不从无有”,正确的应该是“不从天有”,意思是雨水原本不在天上。

那么从何而来?“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这是一种传说。有时龙王高兴,会从江河湖海中取水,给人间降下吉祥的雨,佛经中也有提及。不过这属于特殊情况,多数降雨还是自然现象。

“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有情”,是人、动物等众生;“无情”,指草木等。龙王将雨水洒向人间,令一切有情、无情全部蒙受滋润。

“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最后所有的水流归入大海,海纳百川,融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我们原有的佛性相当于海洋;通过闻思修所得的智慧,相当于龙王从江河湖海取水洒向人间,汇成河流;最后所有的河流回归海洋,与海水融为一体。同样,闻思修所得的智慧最终和原有的佛性融为一体。

前文讲过,大圆满中原有的智慧被称为母光明,是每个人本来既有的心的本性;通过闻思修得到的智慧,即开悟,叫做子光明。证悟之前,可以分为母子二光明。证悟以后,修到一定层次,母、子开始合为一体,具体而言,当坐上进入光明禅定时,至少在这个阶段,母光明和子光明融为一体;当出定回到现实生活中,则有母光明和子光明之分。最后成佛之际,母子彻底融为一体,无二无别。我们最终要实现的,就是母子融合,一味一体。

闻思修获得的智慧,是用来观察自己心的本性的。之前分析过,眼耳鼻舌身可以看外境,但不能用以观察自己的内心;意识只能看到内心表面的情绪,却无法探究内心深处。因此,通过闻思修从意识中提炼出智慧,亦即子光明,用它去看母光明,便可看到心的本性,也就是证悟。在证悟的境界中,母光明与子光明融为一体;若是修行未达最终境界,从禅定中出来后,母子仍有分别。六祖惠能大师虽然没有用母光明、子光明这样的词,但他讲的内容与密法完全一样。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者,以及禅宗的修行人,对此一看便知。

 

以上讲了上等根机的人,下面谈一谈小根机的人。

 

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

 

“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譬如小草、小树等,洪水到来之际,全被冲倒,再也不能生长,小根机的人也是如此。假如对不能接受空性——尤其是禅宗、大圆满的人,直接宣说“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等,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当年阿底峡尊者在藏地弘法时,来了两位小乘佛教的比丘,他们在戒律和威仪方面做得非常好。阿底峡尊者给他们讲小乘佛教的人无我,他们非常开心;而当尊者讲大乘空性时,两人态度大变,连忙请阿底峡尊者不要讲这样的空性,他们拒绝听闻(小乘佛教只讲人无我,不讲更大范围的空性)。尊者略显失望,感叹道:仅仅威仪和持戒做得标准,见解上却缺乏智慧,不能接受深奥的内容,还是难以成就啊。

下面提出疑问,“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为什么有些人听闻佛法可以开悟,有些人非但不开悟,反而产生邪见?小根机的人与大智慧的人一样具备佛性,却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主要原因在于怀有邪见、业障深重。这句话非常重要。佛性大家都有,烦恼同样存在,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烦恼不多的人,通过闻思即可证悟;而烦恼根深、业障深重的人,非但不证悟,而且心不生信,更严重者甚至心生不信——生起邪见。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犹如空中乌云蔽日,若无劲风吹散浮云,太阳不得显现。同样,人都有佛性,但由于业障深重,无法得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假如修禅宗的人,都如六祖一样是上等根机,自然好办;如果绝大多数人烦恼深重,该如何是好?小根机的人又如何变成上等根机?对此,禅宗肯定有自己的办法,大圆满也有一系列方法,四加行、五加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大家普遍“邪见障重,烦恼根深”,为何这么说?念了一辈子《金刚经》《心经》,连一点欢喜或激动之心都很难生起,又何谈开悟?如惠能大师一般听到《金刚经》立即反应强烈,更是无法企及。显而易见,我们并不是上等根机者。这种情况之下,倘若期望像过去的人们一样,仅靠不起任何念头修禅定或参话头证悟,几乎不可能!

难道先天的根机决定了我们只能放弃这个法?还是说与此法无缘?当然不是!只是我们的根机与六祖有明显差距,不能采用惠能大师的顿悟方式,这条路对我们来说行不通。

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写出那首偈子,众人震惊。五祖为了保护惠能,当即脱下鞋子将偈子擦掉,说他也没有证悟。次日,弘忍大师找到惠能,见他正在舂米,便问:“米熟也未?”意思是米熟了吗?惠能答曰:“米熟久矣。”米早已成熟。

实际上五祖是在问,你的根机是否已经成熟?换言之,修完加行了吗?惠能答,我的根机早就成熟了。假如他说还没成熟,加行只是修完数量而已,那弘忍大师肯定不会传法。当晚,五祖给惠能讲解《金刚经》,惠能当下大悟。

我们也很想证悟,可是没有惠能大师这样的资本,怎么办?就要通过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先让自己的根机成熟,再去修禅宗或大圆满,才能证悟。我一再强调基础修法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此。

我知道很多人等不及修加行,迫切想听大圆满。有机会当然可以听,但是想证悟肯定不可能。有些人恐怕也体会过了,听完大圆满没有任何感觉——并非上师不够格、法不够深,唯一的原因是自己的根机还不成熟。

所幸的是,我们没有如同经文里描述的——像小草、小树一样被洪水冲走,再也不能生长。虽然暂时未能证悟,但是没有产生邪见,也未被彻底摧毁。根机尚未成熟之前,去听高深的法,不一定能适应。比如注射某些药物之前需要做皮试,测试身体能否接受,不经皮试直接注射是很危险的。同样的道理,未修四加行、五加行便直接听大圆满,没被摧毁已经足够幸运了。

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自己的根机。通过四加行、五加行,逐步减轻邪见、减少烦恼,提升自己的层次,到一定时候就可以证悟,这是大圆满的方法。现在无论修大圆满还是禅宗,都非常需要这些前行的修法。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所有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平等一致的。这里的“般若”,不是证悟所得的智慧,而是心的本性——佛性。佛经对佛性有不同的称呼,如空性、佛母、光明、如来藏、般若等等。心的本性是佛性,佛性的本质是智慧,所以般若是智慧,亦即心的本性。

佛性本无大小之分,人的根机却有上下之别,原因何在?“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为”,因为;“迷”,无明。因为心有无明,向外求佛,未能证悟自己的本性,这样的人是小根机者。

什么是“外修觅佛”?认为佛不是心的本性,不在内心当中,而是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一样,在遥远的外在世界。唯识、中观等普通显宗,认为众生现在不可能是佛,心的本性最多是空性,空性之外不存在佛性、佛的智慧;众生是众生,佛是佛,两者之间只有因果关系。普通中观将佛经中的佛性、光明、如来藏统统理解为空性,认为心是空性的,因此可以改变;通过修行改变内心,从而断除全部烦恼,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刹土,成为一尊佛;学佛、修行是有意义的,总有一天可以得到跟佛一样的果位。以上是显宗普遍的观点。

这其中不包含第三转法轮尤其是如来藏的内容。《大藏经》浩如烟海,绝大部分是讲空性的,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般若经;直接或间接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少之又少,藏传佛教将其单列出来,主要有十部。这部分佛经的观点是,众生心中本具佛之智慧——心即智慧,只是还未证悟罢了。对此,密宗讲得更清楚,并且提供了灌顶、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各种相应的方法。

谁在“外修觅佛”呢?肯定不是人天佛教,他们不求解脱;也不是小乘佛教,他们追求的是阿罗汉的果位;只有大乘佛教才可能“外修觅佛”。将大乘佛教再细分,藏传佛教分别将二转、三转法轮的内容,称为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前者讲大般若,后者讲如来藏,讲如来藏以外的大乘佛教就是“外修觅佛”。

禅宗同样强调如来藏,认为向外寻觅佛果是错误的,这样做的人是小根机者。通常所说的小根机是指人天佛教和小乘佛教,大根机指大乘佛教;其实大乘里面也有大小根机之分,这段经文中的“小根人”指的便是大乘中的小根机者,也就是“外修觅佛”的普通显宗——他们只接受空性,不接受佛性,以为佛在外面,不在自己心中。

大根机者什么样子?“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但”,意为只。他们听闻禅宗顿悟教法,对于向外寻佛的修法不起信心,只在内心寻找佛的果位、寻找本净、寻找证悟的正见。此处的“正见”,指“心的本性是佛”的见解,而认为佛在外面则属邪见,这是从大根机者的角度而言。

“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尽”,全部。到一定时候,众生都会悟到心的本性。换言之,“烦恼尘劳”的众生,虽然现在还未证悟内在的境界,但通过逐步修习空性,最终都能成佛。

这是因为:一是众生心中已有圆满的佛性,不仅人类,乃至蚂蚁、蚯蚓、蚊子、蟑螂之类的小生命,但凡有情众生皆具佛性,这是成佛的主要条件;二是众生的佛性一定会成熟,只是时间早晚不一。为此,无数佛菩萨昼夜不停努力奋斗,目的就是让众生早日证悟。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大乘佛教讲“究竟一乘”——无论大乘的菩萨,还是小乘的阿罗汉、缘觉,都是临时的果位,属于阶段性解脱,终极结果唯有佛果。有些众生虽然仍在向外寻觅,但这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心的本性就是佛。

那时会怎样?“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小水”“大水”分别用以比喻小根机者和大根机者。小溪、大河最后全部回归大海,无论何种根机的智慧,最终与佛性融为一体,这就是见性——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此时心不住于内,不住于外,无有执著,来去自由。

所谓“内外不住”,意思是心既不执著外面的世界,也不执著内在的自己。内在的执著主要是我执——对自己的执著。当看到心的本性,一切执著当下被从源头铲除,不复存在,从而心“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现在我们的心非常不自由。一旦发怒或贪恋某样东西时,幸福立刻消失,痛苦随之而来;明知愤怒和贪欲不会有好结果,但往往难以抑制。即使拥有全部的人身自由,然而只要内心不自由,仍然是不自在的。这样的人即便职位再高、权力再大,哪怕统治了全世界乃至全宇宙,同样会面临许多压力、恐惧和痛苦。

究其原因,就在于执著太多的东西——内在的我执,外在的权势、声望、财物等。有了执著,必定失去自由。只有见到本性,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这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境界,届时纵使身陷牢狱,也可怡然自得。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够断除所有的执著,通达心的本性,也就是,毫无障碍地看到心的本性。这个障碍指的是执著。

那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暂且不提外在世界,先说内在精神的空性。假如心本身是真实的东西,那么当我们看到其本质时,只会强化执著;而事实上,若能清晰地见到自己的心,就会发现所有的情绪、意识都如梦境一般虚幻。

早前一部电影曾描述过人死后的情形,与佛教的中阴如出一辙。其中一个场景是,一个中阴身试图用手去开门,结果手穿过了门,却无法抓住任何物体。同样,证悟心的本性是一个虚幻的时候,抓不住任何东西,无法对现实中的物质起作用,如同空气不能对视线造成阻碍一样。换言之,心不存在,因此无法执著,“内外不住”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还未证悟的人,也能几分钟不思考任何事情,但这不是“不住”,只是单纯的心很平静而已。

“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并非口号,而是证悟者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有一天我们证悟了,便可以亲身体会。证悟之前,人们以为是外在的东西进入自心,实际上是内心去抓取它们,从而导致种种烦恼;证悟之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可以抓取。

假使万事万物真实存在,只要内在的意识是空性的、虚幻不实,就无法跟外在事物发生任何关系,外物也不会使人产生烦恼,两者脱离了所有干系。因此,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外物存在与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密法,尤其是密法的窍诀,只关心内在精神,外面的世界在或不在无所谓,是不是心的投影也不重要,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故能建立。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心修持这个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修法,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则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无有差别。

若能做到“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意味着实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亦即内心境界与佛经讲的大般若毫无差别——大般若讲的是我现在证悟的境界,我证悟的境界就是大般若的内容。

最初闻思时,我们通过佛经解读心的本性;证悟以后,可以反过来通过自己的内在境界解读佛经乃至整个世界。那时将不再需要文字,禅宗也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的作用是让我们明白证悟的境界,当自己内心找到了这个境界,文字自然再无用武之地。

这段经文中的“本无差别”很有意义。我们阅读佛经,观照自已的体会,然后两相对比,就是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与自己的修行境界对比,如果两者吻合,说明自己已经开悟,体会到了大般若。

如前所述,般若讲“无念、无忆、无著”,但是我们在未开悟的无记禅定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感觉——这是一个极易混淆的误区,因此证悟必须要有善知识指点。即使惠能大师这般利根者,也需要上师,只是不必多说,仅凭只言片语,便可恍然大悟;我们普通人更需要上师,修行的路上有很多弯路、错路,仅以自身能力很难明察,依靠上师才能正确辨别。

好比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行走,只清楚经过道路的情形,对于未经之路,仅大概知道多长距离、多远能到哪个目的地,但是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同样,因为我们尚未经历证悟这段路,无法辨别正确和错误的“无念、无忆、无著”,看不出自身境界与般若波罗蜜多有无差别,因此必须找到一位走过并熟知这条路的人——上师。

当自己稍有体会时,汇报给上师,让其印证是否“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当初五祖弘忍大师让弟子们观察自己的心——寻找心的本性,找到答案后写出体会,其中六祖和神秀大师的偈子广为人知。大圆满也是如此,上师不会讲心的本性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让弟子自行打坐,观照内心,当找到类似于证悟的体会时,便向上师汇报。

《坛经》短小精悍,大有深意。字面意思不难解释,从未学佛之人——诸如大学教授或某领域的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进行讲解;然而真正的内涵,只有证悟者才能传讲。假如我不了解大圆满和大手印,也很难讲解。

“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全部佛经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通常称做“十二部经”。所有的经书、文字,小乘、大乘,以及十二部经,都是根据人的情况设置安排的。人的根机千差万别,为了与之相应,大乘、小乘以及不同的佛经由此应运而生。

“因智慧性,故能建立。”因为人类具备智慧,所以佛建立了这样的体系。

总体而言,人是有智慧的,可以思考,有能力通过闻思修获得更高的智慧。这是人类与动物、饿鬼等其他众生的不同之处,也是佛法出现的基础。

“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此处的“万法”指佛法。如果没有具备智慧的人,佛不会讲八万四千法门,甚至佛法根本不会出现。

敦煌本用的是“若无智人”,宗宝本等其他版本则是“若无世人”,两者都可以,不过我个人认为“智人”更接近原意。前一句“因智慧性,故能建立”接“若无智人”,这样内容连贯,更易理解;其他版本“若无世人”,意思是如果六道轮回中只有地狱、饿鬼等,而没有人类,佛法不可能出现,因为这些众生听不懂。

“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由此可见,佛法根据人而兴起,所有的经书也是为人类而宣说。简而言之,佛法皆以人为本。

当然,佛陀是所有众生的导师,但在六道轮回中,唯有人和天人能够听懂佛法。佛陀以人的身份出现,直接与其对话、受其教育者是人,因此佛陀被称为人天之导师,而非六道之导师。同时,佛陀慈悲,并未放弃其他道的众生,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摄受。

“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只是人类当中,有稍嫌愚钝的,也有颇具智慧的;前者为小根机,后者是大根机。虽然人的智慧有大小之别,但相较其他众生,人类还是一个具备智慧的群体。

“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尚未证悟的人向证悟者提问,证悟者对其讲法,使未证悟者得以开悟。

“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迷人若能证悟,便与大智者无有差别。因此,所谓的愚人或小根机者是暂时的,最终都会证悟,到那时如同百川入海、河海交融,将不存在大小根机之别。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因此要知道,如果尚未开悟,佛就是众生。并不是出现佛退转变成众生,永远没有这种可能。众生本具佛性,但在尚未证悟时,不能了知自己是佛,因此还是众生。

“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如果一个念头悟了,众生就是佛。只要证悟了一个念头——了知其本性,就知道所有念头都是如此,无需逐个证悟。虽然证悟的当下距离成佛依然遥远,但是很快就会成佛。因此,只要能够证悟,就可谓大功告成,余下的不过是区区小事。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这里的“万法”指的仍是佛法。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真正的精华,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的心中。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够找到一切答案,根本无需向外寻求,从外面得到的都不是终极答案。

“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既然万法在自心当中——心中的真如本性即是佛性,为什么还不去证悟?一旦证悟,真正的本性顿时就会出现。

《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心的源头,本身是清净的。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前半句特别重要,尤其是“识心”两个字,大圆满也持这个观点。何谓“识心”?即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怎么才算是“认识”?比如,以前不太关注自己内心的状态,修习禅定之后,发现杂念纷飞,充斥着各种烦恼。这不是“识心”,只是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现在我们所能感受的不是内心的本来面目,只是内在本性的外衣——情绪。

真正的“识心”,是识别内心的本质;识心等于见性,识别了心的本性,就是见到心的本性。此时自己已成为佛道,虽未成佛,但是看到了佛的法身,已经走上成佛之路。

最初我们通过皈依,进入佛门;生起出离心,走上解脱道;发了菩提心,进入大乘菩萨道;真正走上佛道,则是证悟的时刻。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句话。突然间恍然大悟,看见心的本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惠能大师讲述自己证悟的经历:当年我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听其传讲《金刚经》,只因经中一句,当即恍然大悟,现见本性。曹溪原本这样记载:“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仅凭一句话而开悟的,并非六祖一人。

当时弘忍大师处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他非常清楚有人是为了求法,有人则专为衣钵而来。若将衣钵传给有威望的神秀,众人会欣然接受。而惠能表面上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倘若突然传给这样一个“普通人”,很多人会无法接受,进而伤害惠能。因此五祖传衣钵给惠能后,让他立即去往南方。众人得知,果然前去追赶。其中有一位惠明和尚,一心只为求法,最后只有他找到了六祖。

惠明表明来意,六祖只简单说了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不思善,不思恶,那时的这个就是本来面目。何为“那时的这个”,六祖没有说,我们也不知所云,然而惠明和尚听完立即证悟了。可见,那时的人根机确实不一般。

“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因此,将这支顿悟的法脉流传给后代,让学道之人证悟菩提,禅宗的修行者应当各观自心,使自己顿悟本性。此处,曹溪原本的文字为“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倘若自己不能证悟,则必须寻求大善知识开示佛道,籍此开悟见性。

曹溪原本、宗宝本等版本有“不”字,敦煌原本、敦博本和旅博本没有。其实,有没有“不”字并不影响本文所表达的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自悟,除了佛陀以外,佛教历史上没有自悟的人。所谓“自悟者”,指的无非是能够证悟空性的上等根机者。实际上,无论上等根机还是下等根机,都需要依止善知识,通过善知识的开示,见到心的本性。如果加上“不”字,表示还未证悟的人需要依止大善知识。

藏传佛教有个特有的修法——上师瑜伽,以此可以获得上师的加持。禅宗虽然没有这种修法,但是祖师大德们肯定对上师抱有信心,否则不可能开悟。此外,证悟还需要上师的指点。惠能大师虽然在五祖处待了八个月,但是听五祖讲《金刚经》之前没有真正开悟,原因就在于尚未得到善知识的指点。总之,像慧可大师和惠能大师那样的人,离开善知识的开示都证悟不了,还有谁能证悟呢?

“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善知识?对于上师、善知识的标准,显宗密宗、小大二乘均有界定,禅宗的标准是,要了解最上乘法——不是理论上了解,而是自心有所证悟,并且善于表达所证悟的内容,即具备讲法的能力。总之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已经证悟,二是能够指导别人证悟。具备这种资格,才是大善知识,才能成为禅师。

所谓“直示”,就是直接开示,直指人心,不走一点弯路,告知正确的路。这一点,只有证悟者才能做到。若要学习佛教知识,未证悟者也能教授,譬如怎样磕头、念佛等等;若要讲解心的本性光明,未开悟的人就无能为力了。

“是大因缘”,在整个的学佛过程中,善知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缘。正如密法所强调的,依止上师是学佛的第一个缘起。证悟需要诸多因缘,包括积累福报以及藏传佛教修的四加行、五加行等等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无疑还是善知识。

“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化”,教化;“导”,开导。因为上师的教化、开导,让我们得以见佛——这个佛是心中的佛,亦即法身佛。

“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闻思修、戒定慧等一切善法,均来自大善知识。藏传佛教尤其强调这一点。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没有善知识,我们什么都不懂,不可能自己有戒定慧、闻思修。关于善知识的重要性,禅宗跟密法讲得一模一样。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三世诸佛及十二部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本来就是心的本性——并非佛经在我们心中,而是佛经所讲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心中。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分别是空性和佛性,正是心的本性原本具有的。

“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如果不能证悟,必须请善知识开示佛道,让我们得见本性。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有人能自悟,始终不需要依止善知识;而是如果证悟了,从此之后才不用依靠外在的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如果不追求内在的善知识或三宝,一味向外寻求,希望借此获得解脱,则一无是处。当然并非禅宗或大圆满的修行人,完全不求外在善知识。它的意思是,不懂得善知识、三世诸佛在自己心中,始终向外寻求,这是错误的。

“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认识了内在的善知识,便得到了解脱。内在的善知识是自己心的本性,也称作内在的上师。

“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假如自己心存邪见、烦恼和无明,抱持很多错误的观念,尤其是不认为心的本性是佛,一直谋求外在善知识,就不能自悟。虽然外在善知识可以讲经说法,但若是自己一直向外求取,不知心中有佛,那么依然无法解脱。

“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个人认为敦煌本这里有一点问题,“汝若不得自悟”与“当起般若观照”两句的意思衔接不上。敦煌本、敦博本、旅博本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参照宗宝本“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外善知识虽然可以教授佛法,却无法救你。听闻再多的佛法,最终仍要自己去证悟,否则无济于事。后面接“若起真正般若观照”,这样能讲得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坛经》现存的二十多种版本中,敦煌本是最早的,但并非历史上最初的版本,更不代表其内容毫无瑕疵。敦煌本也有不同的版本,最早被发现的叫敦煌原本,后续的有敦煌博物馆收藏的敦博本,还有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旅博本。这些敦煌本之间也有出入,其中一个原本中错字较多,例如把“天”写成“无”。目前看到的几个敦煌本均为手写抄录,出现个把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启用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性时,妄念于刹那间全部消失,这是自己真正的善知识——内在善知识,一旦证悟,自己便与佛相差无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妄念俱灭”理解为念头全部消失,一片平静——这是寂止的状态。此处的“妄”意即执著。智慧现前,执著消失殆尽,念头不一定消失,但不会影响修行和证悟。现在我们常常杂念纷飞,难以平静;证悟之后,是否平静、有无杂念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杂念不代表不好,平静不代表更好。

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念头越多反而越能感觉到念头的本质。好比人有身体和生命,我们能看到身体,却看不到生命。假如念头是人,同样也有身体和生命,它的身体是愤怒、欲望等情绪,生命则是智慧。证悟之后,每个念头出来时,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情绪,而是智慧,从这个意义来讲,念头越多越好。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你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等于遇到了一百尊法身佛。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自性”,指自己的本性;“心地”,是内心的本质。宗宝本是“善知识,智慧观照”,用词稍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常说要证悟空性和光明,指的是证悟心之本性的空性和光明,而非外在事物的空性和光明。这里的“自性心地”,正是我们需要证悟的目标。

用什么证悟呢?之前讲过,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也不是意识。意识只能感受表面的情绪,无法深入内心,并不具备证悟的能力。不过在初期阶段,需要暂时借助意识,这是通向证悟的唯一契入点。

意识是由无数个念头贯穿连接而成的。大乘佛教讲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及大乘的个别宗派不讲阿赖耶识,不管叫什么,姑且可以称之为意识流——有如意识在流动。在意识的深处藏有智慧,我们要依靠这个智慧去证悟心的本性,也就是经文所说的“以智慧观照”。但是经中没有明确讲智慧在何处,更没有说怎样才能得到它。

我们每天冒出无数个念头,每个念头里都隐藏着智慧。假如念头是一棵树,看得见的枝叶就是杂念、情绪和烦恼;深埋地下的树根则是智慧,它处在情绪和杂念的最深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智慧提炼出来,用它去证悟。

提炼的方法有很多。密宗的气脉明点比较快捷,大圆满则有许多独特的方法。禅宗渐悟法门主要通过坐禅,让杂念沉淀下去,智慧逐渐显现出来,像浑水静置后会变得清澈一样。此外,禅宗还有参话头的方法,在念佛的过程中去看谁在念佛,以此寻找智慧。这是证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步证悟。

初步证悟后,仍要继续修行。此时的修行还在意识范畴内,虽然用的是其中智慧的部分,但这种智慧存在于意识当中,变化无常,并不稳定;而真正的智慧——心的本性不可能是无常的。用无常的东西去感受超越无常的东西,非常困难。

严格来讲,无论通过大圆满还是禅宗开悟,凡是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都只能称为感受,谈不上真正的觉悟。虽然这个无常的智慧远胜于意识,可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无法直接感受佛性;只有达到菩萨一地,才能直接感受到一部分佛性。佛性本身没有部分与整体之分,不过从证悟的角度,只能说此时证悟了部分佛性。因此,证悟和感受必须分开,当然这种感受与我们现在痛苦、快乐、无记的感觉截然不同,它是对法界或光明的一种觉受。

大家都希望证悟,但是往往不清楚什么是证悟。密宗将证悟分为若干阶段,如还未证悟时,相当于从未见过月亮的人,仅仅听说了月亮的模样;初步证悟时,相当于看到了月亮的图片,得以大概了解;证悟菩萨一地,才是见到真正的月亮。

因此,从狭义的角度,初步证悟还不是证悟,菩萨一地才能称为真正的证悟;而从广义的角度,一地之前的开悟都是自己感受到空性和光明,而非通过逻辑推理或理论了解。比如,用语言描述咖啡的味道不同于亲自品尝,证悟之前,相当于通过语言了解咖啡的滋味;证悟之后,已经喝过咖啡,有了直接的感受。

一地之前的证悟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化解意识范畴中的痛苦,诸如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以及愤怒等粗大的烦恼,因此在人生中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任何世俗的事物都无法替代。从本质上铲除烦恼的种子,则要等到一地以后。

用智慧观照之后,得到什么结论?“内外明彻,识自本心”。重点在“内外明彻”,意思是证悟时心没有内外之分,并且感觉到光明。“识自本心”,指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

其中“明彻”二字尤为重要,“明”,光明;“彻”,可以理解为像清澈的水,又像无色透明的空气,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什么是清澈?就是空性。空性什么感觉?就是光明、清澈。用语言表达,只能翻来覆去用这几个词。以智慧往里观照,会发现内心深处清澈透明,与虚空毫无二致,不存在任何阻碍,没有丝毫执著,如《坛经》所云“无念、无忆、无著”。

《持人菩萨所问经》用八个字描述了最低层次的证悟,“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念头,这是心的表面现象。如果不用智慧观照,这些情绪会显得无比真实,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让我们去行善作恶。“无有心”什么意思?以智慧去观照每个念头,会发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完全虚幻不实,因此念头是不存在的。当你不用任何逻辑、理论,直接感受到“心无有心”时,那么恭喜你证悟了!“心无有心”是本来清净,故而“则曰本净”。这是初步证悟,再往上的境界,就很难用语言描述了。

这句话大家应该记下来,它出自显宗的佛经。如果我们听到的当下没有证悟,那么现在去听大圆满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等密宗同样使用这些关键词。如果能够证悟,就在这些关键词上,它们讲的是真正的证悟,其余描述的则是证悟之前的状态、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心无有心”换成中观的用语,便是“现而无实有”,这句非常重要。“现”,指未经观察时有很多念头,是现象;“无实有”,一经智慧观察并且证悟了,会清楚地感受到念头没有任何真实性,这是本质。虽然意识没有停止,妄念依然存在,但是已经看见了核心部分,亦即发现其本质虚幻无实。当深切体会到每个念头无有真实、完全虚幻时,你就初步证悟了。

以上解释了“内外明彻”,再深入讲就是大圆满。其实大圆满也是讲这些内容,最终还要自己去悟;没有体悟,语言的表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四加行、五加行以及祈祷上师非常重要。通过上师加持,自己积资净障,有一天以智慧观照时,会轻松体会到“内外明彻”,那时便能领悟到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如果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解脱。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一直认为存在一个自我,为了自身利益,产生许多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滋生仇恨和抱怨。假如自己比别人强,会傲慢;不如别人,便嫉妒;相差不多,则攀比——任何人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其实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心中不是如此黑暗,别人非但不能使我们产生烦恼,反而会令我们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当彻底看到心的本性时,便会了知其中没有所谓的自我,而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光明清澈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我”。

佛陀二转法轮讲大般若时,通过复杂的逻辑,运用一切可用的语言,推翻、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三转法轮时,又想方设法建立“自我”的存在,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二转法轮否定的,是世俗概念中的我;三转法轮建立的,则是内心深处的本质——光明和清澈,并不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之分,只是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姑且称之为“我”。

当彻底见到这个“自我”之后,因为没有自他的对立,不会再产生欲望,由此而来的仇恨、傲慢、自卑等种种心态荡然无存,一切烦恼土崩瓦解。令我们束缚于轮回的烦恼消失了,自然就是解脱,因此“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是智慧;“三昧”,为禅定。得到解脱之后,便进入智慧的禅定。

“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证悟般若禅定,就是“无念”。前面曾提到过“无念”,但是没有展开讲,下面将详细解释。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什么是无念?“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说的是见解;“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见解带来的行为。这两句话含义深奥,禅宗也许另有解释,但这种理解应该也是可以的。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指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六个感官仍可感知外界,但是不再执著。证悟的当下,世界并没有消失,然而证悟者对待世界的态度不一样了。证悟之前,把世界当作真实的存在,虽有些许幸福和快乐,更多的却是焦虑、悲伤、生老病死等痛苦和烦恼;证悟之后,世界仍然存在,但是不再感到痛苦,而且得到了无漏的快乐。

不要以为证悟以后会变得像木头人,毫无感知,若真如此,人生有何意义?譬如偏远地区的小孩,只吃过牛羊的奶或甘蔗这一类甜食,吃不到就会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等更加美味的甜品。同样,从世俗生活中,我们只能品尝到物质刺激带来的一点快乐,以为失去了这些,生活将毫无意趣,根本不知道还有更高、更有意义的幸福。

假如证悟之前,我们对某人非常不满,甚至心怀仇恨;从证悟的那时起,虽然仍会遇见此人,感觉却是大相径庭。若是今天证悟,感觉就与昨天不同;下午证悟,则与上午不同。用《坛经》的话讲,后一念看到此人,与前一念见他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变化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心——不满和仇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智慧与慈悲。

证悟以后,为了创造生存条件,仍要继续生活,朝九晚五,但是不会再有压力和痛苦,这叫做暂时的解脱。总而言之,解脱不是自己或世界消失了,而是烦恼和执著不复存在。

以上解释了“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看到万事万物,但是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是见解。下面“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行为,指这种见解亦即证悟的智慧,遍及一切,无所不在;无论何时何地,用这个智慧去看、去听、去感悟,没有丝毫执著。

从宗宝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同样地,“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阐述见解和体会,“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则是阐述行为。“用”是运用,指智慧的运用。拥有了智慧的见解,并应用到一切时处——生活、工作等所有方面,见闻觉知无一不用智慧,但是没有任何执著。

 

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这段经文,对于想要证悟的修行人至关重要。

“常净自性”,指心的本性永远清净、光明,没有烦恼,也就是前面讲的本净、明彻。

“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六贼”,指眼识、耳识等六识;“六门”,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六识从六根走出,意思是眼识通过眼根看世界,耳识通过耳根听声音——六根分别通过六识感知外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则是“六尘”。六贼、六门、六尘是一一对应的。

未证悟者的六识像盗贼一样,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它们会摧毁、夺走能令我们解脱的资财。比如眼睛看到某物,立即产生执著,而后滋生烦恼,进而做出杀盗淫妄等行为,从而断掉善根。

证悟之前,六贼从六门出来后,会去执著六尘。执著来自于意识,实际上是意识去执著,换言之,意识被六尘所染污。证悟之后,六识仍会出来,但“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不离”,指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不需要离开外境;“不染”,指没有执著。未证悟者和证悟者同样可以看、可以听,但是前者执著于外境,会被外境染污,后者则不会。

这里讲的是行为,在大圆满中称为六根自解脱。龙钦巴尊者在大圆满修法中讲了三种自解脱。自解脱是大圆满的术语,亦即自己解脱或自然解脱,与禅宗的“不染”是一个意思。所谓六根自解脱,指用眼睛去看,但不生烦恼,因此不会造业;同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没有执著,不会被染污,所以是解脱。可见,六根自解脱即“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也就是“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

这种状态是“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证悟之前,来去不自由,如眼睛见到喜欢的人或物,便忍不住多看;见到讨厌的,则不愿意再看。证悟之后,不再执著,故而“来去自由”,这叫“般若三昧”。

证悟者与未证悟者,虽然看到同样的世界,面对世界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如同两人一起看电影,证悟者了知电影虚幻不实,没有任何执著;未证悟者却将电影当作真实,跟随虚假的画面,时而哭泣,时而欢笑。前者来去自由,后者不得自在。

“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行”,行为。“不离不染”“来去自由”是自在解脱,叫做无念的行为。

证悟者的行为是“无念行”。比如证悟之后仍然继续工作、生活,这缘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以及自己生存的必需,并非为了追名逐利。再者,一地以下的众生,轮回的主要原因是业力;一地以上的菩萨也要转世,依靠的却是慈悲,投胎后继续度化众生,完成余下的修行。两者表面上看似一样,实则有天壤之别。

“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这在智慧品中已是第三次提及,后面定慧品还会讲到,足见这是禅宗以及大圆满、大手印这类法门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里再次强调,打坐时没有任何思考和杂念,不是禅定,更不是证悟。念头停止后,内心会达到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倘若以为这是般若三昧、是开悟,则大错特错!实际上,它是“法缚”。这种对佛法的错误理解,会令我们束缚于轮回,不得解脱。

怎么束缚呢?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理解这么简单。如果一直抱持这种认知,停留在“百物不思”的状态,死后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中处于无有思维、极度平静的状态,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机会,不会有任何进步。虽说其间没有明显的烦恼,但并不能彻底消除烦恼,当死亡来临之际,所有的烦恼和杂念都会恢复,仍要继续流转生死轮回。

现在很多人去打禅七,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但是我常常担忧,会不会有人将杂念停止后的平静当作证悟修持?以为这就是禅宗的禅定?暂时不证悟没有关系,误解了证悟,后果将极为严重,可能一辈子陷在其中出不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即名边见”,这种错误的理解是一种边见。在佛经尤其是中观的概念中,“边”是极端、堕落的意思;“边见”即极端的错误,也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边见有四种,分别是常见、断见、非常非断、亦常亦断。

“百物不思”属于断见,是修行人非常容易进入的误区。惠能大师预见到未来会有很多人走错路,因此多次提及,反复强调。大圆满也把这个问题列为一大难题,专门加以解释和辨析。

现在有些人写书,还有不少人打禅七之后,谈自己打坐的各种感觉。感觉当然会有,不足为奇。日常生活中,意识大多处于波动的状态,我们习惯了这种情形。当波动减缓,内心趋于平静时,可能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这纯属正常现象,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境界。

前文说“无念”有正确、错误之分,“百物不思”就是错误的无念。它是一种无记状态,最多属于寂止的禅定;也可能达不到标准的寂止,只是暂时内心平静而已。这种禅定外道也有,跟禅宗的境界毫无关系,不能让我们解脱。对修行人而言,这是一个无底洞,千万不能陷入其中。

一些化学药物或者植物、动物身上的某些物质,也可以让人变得兴奋或者平静。它们通过刺激人的身体或大脑,间接影响精神,从而令人感到亢奋或者淡定,甚至使感官产生各种错觉。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心里平静有多么了不起。

正确的无念什么样?“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不仅百物不思——内心平静,而且万法尽通。“万法尽通”,是指证悟万事万物的本质,而非学会万事万物。不要理解为证悟后数理化等样样精通,证悟事物的本质和学会事物的表面是不一样的。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了悟正确无念的人,已经见到诸佛的境界,即见到内在的法身佛,可以说暂时达到了佛的地位,也可理解为很快将获得佛的果位。尽管万法尽通,但是还未真正成佛。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惠能大师说,未来得到我法脉的人,证悟之后,能够常常见到我的法身,我不离你们的左右。

相比见到六祖的肉身,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法身,其实也是自己的法身。换言之,看到自己的法身等于见到了六祖的法身,不仅如此,还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法身。因为法身没有分别,是大平等。

“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什么情况下可以宣讲顿悟法门?当遇到与我们有相同见解和行为的人,也就是能接受顿教法门的道友,便可以对其传讲。

“发愿受持,如事佛故”,接受教法的人应发愿受持,因为此法门极其殊胜,甚至达到与佛等同的程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让我们直接见到诸佛菩萨的法身。

“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若能终身学习,尤其是修持此顿教法门,并且不退转,就一定会进入圣者的果位,即菩萨一地以上乃至成佛。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遇到与禅宗相应根机之人,一定要向其传授顿教法门,如何传?五祖之前的历代祖师大德,都是默默无言地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受持此法门,应当发愿:首先自己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修行获得证悟,而后传授给他人。“即须分付”,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和根机,予以分别传法。

“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若对禅宗的见解不认同或不感兴趣,则无论何处都不能向其宣讲。

为什么?“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因为会浪费、损坏祖师大德的法,而且对这样的听法者毫无益处。

“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宣讲之后,倘若有人不能理解,予以毁谤,将导致他们百千万劫、成千上万次生死轮回中,断绝成佛的种性。因为造了谤法罪,这些人将长久堕入地狱,法缘和佛缘都会遭到摧毁。因此,选择根机非常重要,不能随意传授。

这一点与密宗一样,“密”是保密的意思。之所以保密,并非密宗有什么问题,而是有些人不能理解,这样密法非但无法帮助他们,甚至对其有害。这些人的善根、佛缘和法缘极其脆弱,一点空性、佛性等内容就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冲击,所以保护下等根机者的善根尤为重要。当然,密宗并非对所有人保密,和禅宗一样,如果遇到“同见同行”的人,就要予以灌顶而后传法。

总而言之,传讲深奥的佛法之前,必须观察对方的根机。如果发现对方是下等根机,则不能传授,可以先让他们学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以此来逐步提升根机。

 

以上讲完了智慧品,它是《坛经》的精华之所在。这一品重在阐述见解,没有提及如何修持,后面几品也只是笼统介绍了一些方法,因此具体的修法需要参照禅宗其他的诀窍。

《坛经》为什么不讲具体修法?因为像惠能大师这样的利根者,依靠《坛经》的内容便能证悟,不需要其他的方法。而对普通根机者来说,仅有这些不足以证悟,因此我们更适合神秀大师的渐悟法门。

实际上,大圆满的核心内容也属于顿悟法门,不过为了适应更多人的根机,在正行之前增加了四加行和五加行。厚厚一部《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大圆满,而是它的前行,任何人都可以借此提升根机,最后再修持核心部分。如此一来,大圆满就契合所有人的根机了。

同样的道理,神秀大师的渐门比较适合普通人。至于要按怎样的层次修习,需要一定的规范,作为模式化的修行,如此大家才能学得清楚、修得踏实。这些内容不在《坛经》里面,需要通过禅宗的其他书籍了解,或者跟随禅师学习。

我认为,四加行、五加行完全可以作为禅宗的“前行”,想修《坛经》的道友,可以先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实际上这也符合神秀大师的渐门修法,况且禅宗本就存在禅净双修——禅宗与净土结合的修法,同样也可以有禅密双修——在密宗的前行基础上修禅宗的顿门,这样应该能够获益良多。最后的核心部分有很多种选择,既可修持禅宗的顿教法门,也可接受灌顶去修密法,无论选择哪个都能很快证悟。不过若想即生成佛,尤其是虹身成就,唯有去修大圆满。

总而言之,我们此生一定要下决心证悟,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地修习,先修四加行、五加行,借此令根机成熟,以至接近惠能大师当初的根机,然后再修禅宗的顿悟法门或者密法,如此便可轻而易举地证悟。

智慧品

下面介绍《坛经》真正核心的部分——智慧品。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此法须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文音译,唐朝时译为“大智慧彼岸到”,其中包含了摩诃、般若和波罗蜜三个词汇,后面会逐一加以解释。

“此法须行,不在口念”。“行”,指修行。一定要实修“大智慧彼岸到”,才能体会到何为大般若智慧,才能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不行”,即不修行;“幻”,指魔术师幻化出的东西;“化”,是变化。如果不用心修行,即使念诵一辈子《金刚经》《心经》,也是如幻如化,毫无意义。可是《坛经》又云:“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两者不是矛盾吗?这实际的意思是,仅仅嘴上念而不修行,没有意义;学习并修持《金刚经》,同时加以念诵,则功德无量。

当年达摩祖师与梁武帝见面时,梁武帝问,我平时吃斋、写经、造寺,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说,并无功德。结果两人话不投机,达摩祖师只得离开。梁武帝对佛法非常虔诚,可是他做的善法全是人天福报,而非出世间的功德。《坛经》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要理解偏颇。

“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坛经》多处提到“法身”,主要是指我们心的本性——佛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证悟了佛性,就等于佛了。当然,证悟之后,离成佛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开悟时,我们充满了欲望和无知;开悟以后,虽然尚未成佛,但与之前相比,可以说很接近佛,快要成佛了。此处其他版本是“本性是佛”,即心的本性是佛。因此,修行人用心学习并实修般若波罗蜜多,一旦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证悟了。

 

下面逐一解释摩诃、般若和波罗蜜多三个词,从中可以了解《坛经》的核心智慧。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什么叫做摩诃?“摩诃”,梵文maha,意思是大。

什么东西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开悟后会拥有般若智慧,心胸将不再像如今这般狭隘。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都非常执著,没有时希望获得,拥有时又害怕失去,随时随处感到不安。而证悟以后,心如虚空,可以容纳任何事物。具体下面会展开讲。

“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认为万事万物实有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空性是正确的,并依此去打坐。其实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应当予以消除。

学习般若前,我们认为万事万物是真实存在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现在恰恰相反,觉得万事万物真实存在是错误的,万事万物为空则是正确的,以为这是般若空性。如此一来,从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变成了对空性的执著,等于从一种二元对立走向了另一种二元对立。

从大般若的角度,无论认为空还是真实,都是错误的。这是大般若经和中观的基本观点,从《坛经》后来的版本中也可以看到。这些版本里虽然添加了一些内容,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意。敦煌本字数较少,了解大圆满、大手印、大般若的人,才能明白这种表达方法;如果没有密法知识,直接读敦煌本,则不太容易理解。

《坛经》其他版本中有两句话,“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清晰地阐述了第一种理解。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著”,即执著。不要听到我(指惠能大师)讲空性,就对空性产生执著,认为空性是对的、真实是错的。“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不要执著空性,如果认为空性是对的,依此去打坐,就叫“无记空”。

第二种理解是,心里什么都不想,大脑一片空白,没有对错、善恶等明显的二元对立观念,感觉就像虚空。可是由于缺乏证悟的智慧,因此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很重要。修空性的人,无论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的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禅宗的禅定级别非常高),都要避免“若空心坐”。

这种状态,与佛经讲的开悟,表面上极其相似,甚至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词汇。有些人修行经验不足,进入这种状态时,误以为自己开悟了,实际上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上面,仅仅内心非常平静而已,属于“无记空”。所谓无记,是指既非善又非恶。而证悟一定要具备智慧,这是无漏的善。

怎样判断自己是落在了无记空,还是证悟了空性?对于证悟者来说很简单,回头一看就会发现两者有很大区别。不过,只有达到证悟的层次,才有机会回头看;还未证悟时,前路尚且不知,何谈往回察看?此时全靠文字和语言来分辨,但是,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证悟的境界。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间接分辨的方法。“空心不思”没有提升的空间,即使修上十年八年,无非心很平静而已;信心、出离心、菩提心非但不会增长,甚至还会衰退。相反,证悟的智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地到十地境界会越来越清晰,信心、慈悲心也会逐渐增长。

《坛经》的其他版本中另有两句话,“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足以印证第二种理解。“迷人”,指尚未开悟的人;“百无所思”,指没有任何思考,没有善恶等念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未开悟者,空心静坐,没有任何念头,自称这种状态是大般若。下面一句“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不要跟这种人交流,他们持有邪见。

另外还有一句“不思善,不思恶”,这与“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表面上非常相似,描述的却是证悟的境界。不思考善,不思考恶,什么都不思考,当下的那个就是证悟。这是《坛经》特别重要的一句话。大圆满有几个区分,目的是让修行人避免走错路,其中一个是法身和阿赖耶识的区分。《坛经》没有这种说法,但这句话讲的就是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

我认为禅宗不仅仅属于显宗,而是融合了显宗与密宗,很多观点、修法都和大圆满一模一样。回顾禅宗历史上著名的慧可法师、惠能大师等几位祖师,以及后来证悟级别同样很高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证悟方法,根本不属于显宗,而是与大圆满完全一致。

打个比方,藏传佛教历史上证悟大圆满的绝大多数是藏族人,如果把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换成禅宗师父,把他证悟的故事放进禅宗的书里,你绝对会认为这是禅宗的公案;反之,如果将某个证悟禅师的名字,改成龙钦、多吉这类藏族名字,放在大圆满传承上师的故事里,同样谁也分辨不出来。因为禅宗的证悟方法,确实与大手印、大圆满一模一样。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如今有多少人能分清楚“空心静坐,百无所思”和“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嘴巴上——嘴上说很容易,而是从自己的体会上分清楚。这样的人一定有,但是恐怕非常少。禅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法门,对于虔诚的佛教徒而言,值得用生命去保护它。

大家一定要知道,“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证悟空性的一个误区,就像在路上看到的提示前方有急转弯、下坡、暗冰等危险的交通标志一样,今后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修禅宗,对此一定要倍加警惕。否则,误以为自己已经开悟,永远困于其中,就太可惜了!

以上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释了敦煌本“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并结合大圆满的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同时援引《坛经》其他版本加以佐证。今后大家修行时,切记一定要注意!

四个阶段性目标,难度最高的当属最后一个——证悟。证悟时,要么走大圆满、大手印的路,要么走禅宗的路。若按普通显宗的方法,则是利用中观推理。中观有很多思考方式,用这些道理加以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可以将我们原有的观点、所有的执著全部推翻。

届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都不对,那什么是对的?接下来的方向在哪里?普通显宗会说,语言无法表达。最关键的地方不了解,怎么学?又如何去证悟?按照显宗的方法,可以修四念处等等,修很长时间——最快三个无数大劫之后,才可以成佛。

三个无数大劫是多长时间?一个大劫约等于12到13亿年;“无数”是1后面带59个零,共60位数;三个无数大劫,则是这60位数乘以12亿年,再乘以3。这是成佛最快的时间,不可能再快了,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面对这个天文数字,真的让人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花三五年修加行,大家都难以忍受,何况三个无数大劫!

其实“三个无数大劫”只是一种表达方法,带有一些含义,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如果修禅宗、大圆满、大手印,很快就可以成佛,这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

接下来继续解释“摩诃”。前文说过,摩诃的意思是大,并用“犹如虚空”来比喻。“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大自然、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有情众生、六道轮回乃至善恶等等,万事万物都在太空之中。通过这个比喻,表示空性能够容纳所有的东西。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众生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上句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空性,可是空性本身并无任何东西,那怎样容纳呢?正确的理解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空性,如同虚空能包罗万事万物,心的本性也是如此。

这里可以有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

第一种,唯识宗认为,这个世界,包括宇宙、六道轮回等一切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我们内心的投影。这跟唯心主义是两码事。当然,不想探究的人,无需理会这些,按部就班地生活即可;想要一探究竟的人,一旦真正深入便会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虚幻不实的。

第二种,中观的观点是“尽在空中。世人性空”,提出了“空”的概念。这个“空”当中容纳了万事万物,包括如来藏、佛性都离不开空性。

对于上述观点,唯识宗通过复杂的道理加以阐述,中观则采用繁复的逻辑进行推理,而《坛经》一两句话全部包含了——这叫做窍诀。其实明白了意思、得到了结果就已足够,不用复杂的推理过程。所以,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佛教知识,有当然很好,没有也无妨。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性含万法是大”。“性”,指本性,即佛性如来藏;“万法”,指万事万物。佛性如来藏包含了万事万物,因此叫做“大”。

这个“大”,不是二元对立的概念,理解为大小的大,就完全错了。既然不是二元对立的大,又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佛性之中,因此是“大”,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呢?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说大、小,清净、不清净,这些全部在意识范畴中,而佛性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

中观很难说清楚这些。我们学了不少中观的书籍,期望从中得到答案,可是最后它说,你的观点诸如有无、非有非无等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需要自己另外去悟。这不免让人有点心急。

幸亏有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直接感受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全部推翻之后,有一个全新的境界等着我们去体会,最终的答案就在那里。佛陀把所有的方法一层一层安排好,他知道何种层次的人适合哪种方法,由此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便应运而生。中观没有揭示的答案,借助这些方法去悟,就会知道到底何为“大”了。

“万法尽是自性”,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讲,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上师是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怎么可能是他的化现呢?上师是善知识,善知识有内外之分。此处的上师并非指人,而是指内在的善知识——佛性,这才是真正胜义谛的上师。禅宗“万法尽是自性”与大圆满“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如出一辙。

刚才提到万事万物都是内心的投影,那么内心到底是什么?其本质是佛性,归根溯源,万事万物是佛性的投影,所以说“万法尽是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也是这个意思。

“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善恶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心的本性的现象。

“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此处“由”通“犹”。心的本性没有任何烦恼、污染和执著,犹如虚空一般,所以名叫大,这就是梵文的摩诃。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尚未证悟的人,将空性、光明、佛性、清净等词汇像口头禅一样挂在嘴边;而智者——真正证悟的人,如惠能大师,话不多讲,内心却已了悟。

“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这句与前文提到的“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同样的意思。一些还未证悟的人,打坐时心里无善无恶,任何念头都没有,却说这是大般若。其实根本不是,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而已。

藏传佛教有很多这方面的批评。一部分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并没有证悟,只是在修寂止的禅定,内心非常平静,没有明显的执著。因为执著本身是意识在起作用,而禅定时意识已经消失在阿赖耶识中。具体而言,前面的意识已经消失,后面的意识尚未出现,处于没有意识、只有阿赖耶识的状态。此时的状态与大圆满、禅宗所讲的空性,至少字面上看一模一样,甚至可以从佛经里找到类似相应的描述,于是他们以为佛经已经证明了我的境界,从而更加认定自己已经证悟。其实佛经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理解错了。

“空心不思”四个字,仅从字面很难理解。没有其他佛教知识,尤其是不了解大圆满、大手印,直接去看这四个字,不可能正确理解。过去的禅师们有传承,一代一代心心相传,自然明白何为“空心不思”。密宗之所以格外重视传承,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必须由人来解释,仅从字面无法获取正确的含义,更不知如何将“空心不思”落实到具体的修行上。因此,对于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类非常深奥的修法,传承格外重要。

接下来“此亦不是”,意思是前面的“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是不对的,不要以为这叫大,不要以为这就是摩诃。

“心量大,不行是少。”如果不修行,就无法懂得何为真正的心量大,何为真正的摩诃。因此,实修是不可或缺的。

“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倘若只是嘴上说,而不去修行,就不是我的弟子。

惠能大师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为了敦促大家修行,吓唬大家?不是。如果不修行,就没办法给你传法。禅宗真正传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内涵,所谓心心相传,意思是用心传。

如果停留在文字上面,比如,师从一位法师学习中观或五部大论,不修行,也可以称作是他的弟子,因为他把这些文字教授给你了。而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是以修行心心相传,不是用文字心心相传。因此如果你不修行,惠能大师只能说:对不起,我无法给你传法,你不是我的弟子。

 

前面讲完摩诃,下面介绍般若。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佛经对智慧有不同层次的定义,有时把世俗的聪明称作智慧,有时认为达到很高的境界才叫智慧。此处的智慧,显然不是世俗意义的聪明,而是“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任何时候产生的念头都没有无明,亦即将每个念头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

平时我们愤怒时,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或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怒火,这都不是“念念不愚”。与真正的智慧相比,世俗中最了不起的智慧,也只能称为愚昧、无明。

比如,一般世俗人看到一部《坛经》,心里会自然冒出“这是佛经”的念头,尽管没有特意思维“这是一本真实不虚的书”,但实际上已经默认书是真实不虚的。从世俗的层面,这没有错;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无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乃至能量的组合,投射到人的视觉中,于是在我们眼里变成了一本书。可是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反而认定书是实有存在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个念头都是愚昧的。

六祖这里所谓的“念念不愚”,是指证悟者对于任何念头——无论愤怒、贪欲等严重的情绪,还是吃饭、睡觉等无记的念头,当下看到它们是透明的,没有真实性;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念头冒出时,都能清楚地了知念头如幻如梦。

愚昧和智慧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分清何种情况是愚昧,何种情况是智慧,否则将世俗谛和胜义谛或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混为一谈,就会出现解释不清、相互矛盾的状况。

“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每个念头出现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充分了知其空性的本质,如此长期修持智慧,叫做般若的修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不了解且感觉不到念头是空性的,而将其当作真实无伪。如果对一个念头犯了这样的错误,“即般若绝”,般若就此断绝。当嗔恨或开心等念头产生时,未能洞悉它的本质,随其牵制,就会导致无法控制自己。

日常生活中,念头不断产生,我们不会特意去想它是真是假,但其实早已默认它实有存在。将看到、听到的全部当作真实不虚,任何念头、情绪都有无明的成分,这是先天的愚昧,也叫普遍性的愚昧。有这种无明存在,般若便消失了。

一个念头诞生时,当下悟到它是空性、如幻如梦,即为“一念智”。所谓“智”,即念头出来时,当下清楚地了知实际上并没有念头产生,也就是,了知念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空性的,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只要感觉到任何一个念头或物体是空性,就是正确的觉悟。证悟唯一的标准是感觉到空,这像一盏引路明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当然证悟有不同的层次,起初层次比较低,但再低也是证悟。反之,当念头产生时,看不到其空性本质,硬贴上“光明”“烦恼即是菩提”“佛性”等很多标签,这样是错误的。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在人生最深奥的关键问题,以及物质世界的终极真理面前,再聪明的世俗之人——甚至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等人都难逃愚昧。可是谁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明明自己还没开悟,什么都不懂,却说我在修般若波罗蜜多、修空性、修大圆满……

“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这里的“般若”指证悟空性的智慧,最终就是心的本性。般若没有颜色和形状,没有任何能够表达的东西,称为般若无相。“智慧性即是”,智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智慧。

敦煌本字数较少,其他版本则有“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意思是心的本性广大无量。前面讲过摩诃的意思是“大”,但不是二元对立的大。接下来“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意思是,心的本性没有形状,不是方形或圆形,没有大和小;没有颜色,不是青、黄、红或白;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情绪,不是愤怒或欢喜……也没有头、没有尾。总之,无法表达,如同虚空,简单地说就是“般若无形相”。这一点,一定要自己去悟,总有一天当我们往心里一看,会深深体会到以上描述的内容。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由于事先听了这些内容,打坐时虽然对空性感觉不深,却往往会贴上各种标签——现在的状态是光明,是般若……其实这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是感受。如果从未听过这些内容,就不会贴标签,体会到的就是真实的感受。

所以,不要听太多大圆满具体的引导文,要自己去找心的本性,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找到。就藏传佛教的修行人而言,证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把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到位,二是对大圆满、对上师有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心。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到寂静处,静下来往里观照自己的心,立即会找到心的本性;若是条件不具足,看一辈子也看不到什么,顶多是阿赖耶识层面上的寂止的禅定,永远不会突破。因此,要想证悟必须掌握窍诀。

有一位1997年圆寂的藏传佛教上师,生前名气不大,但令人惊异的是,他这一世修了80遍五加行!很多老上师觉得不可能修这么多,猜测可能是算错了,为此特意去向本人确认。这位上师回答,我的的确确修完了80遍完整的五加行。关于他的开悟,有非常可信而且十分精彩的藏文传记。有些上师就是这么厉害,一生修了那么多遍四加行、五加行,根机肯定相当成熟了,不可能不证悟!现在无论藏传还是汉传,都有非常精进的修行人,只不过大部分远在深山,鲜为人知。这样的人只要观察内心,便能轻而易举地证悟。

这段经文中,真正讲智慧的只有“般若无形相”五个字,根机成熟的人仅凭这几个字也能证悟。如果根机不成熟,掌握再多的佛教知识,于证悟而言也无济于事。有些人看了许多大圆满的书,能够传讲乃至撰写大圆满引导文,但这些不过是一些理论和知识,不一定有证悟的感觉。

很多学藏传佛教的人,以为只要听了大圆满等深奥的密法,就会立即证悟,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有机会接触大圆满,你会发现,看到的仍然是《坛经》所讲的内容,即使是公认的最了不起的引导文,归根结蒂还是那些文字。

倘若根机特别成熟,通过这些文字完全能够证悟,惠能大师等汉传历史上的祖师大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若是根机不成熟,听了大圆满、大手印,仍然无法证悟——虽然了解大圆满的字面内容,可是悟不出来,如同从没喝过开水的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味。证悟跟了解是两码事,前者是亲自感受到,后者则是理论上理解,根机不成熟的人会在这种状态中停留很长时间,上不来也下不去。

因此,根机成熟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基础打好,以后才有机会证悟空性。想要证悟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一点,并且落实到修行中,严格按次第修行,才有希望在今生证悟。

 

摩诃和般若解释完了,下面讲“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西国梵音”,指当时印度的梵文,不仅波罗蜜一词,摩诃和般若都属于西国梵音。唐朝时将波罗蜜译为“彼岸到”,进一步解释是“离生灭”,即脱离生死。“灭”,意为死亡;“彼岸到”,指脱离生死,到达彼岸。

什么情况下有生灭,什么情况下无生灭?

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着”,是执著;“境”,指外境,外面的世界。“着境”的意思是,对外面的事物怀有执著,认为真实不虚。有了这种执著,必定会起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便流转生死轮回。像水有波浪一样,有执著就有生死,执著是因,生死是果,有生死和因果即是轮回,亦即此岸。

何谓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离”,指仍然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想,但没有任何执著,非常清楚地了知一切所见所闻皆是空性。离境,则生灭开始停止,如水长流,水面平静,不起波浪,这叫到达彼岸,也称作波罗蜜。

所有宗教都有自己设定的此岸和彼岸,目的都是从此到彼,并且会提供相应的方法。譬如西方宗教,此岸大多是人间或地狱,彼岸往往是天堂;早期印度教的此岸是轮回,彼岸是升天。绝大多数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必须要跟随上帝等造物主,或者依靠与某位神祗的沟通。

其他宗教对错与否,我们不作评论,这里仅仅阐述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到达彼岸;至于方法,不用求任何造物主、鬼神,也不是祈祷、烧香、拜佛,而是拥有智慧。

为什么有了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在此岸,谁让我们待在此岸?其实没有他人控制,仅仅因为自己念念有愚——每个念头都有无明和烦恼,因此,我们只能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倘若具备智慧,就可以断掉无明,从而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届时我们便会抵达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前文讲过,未证悟的凡夫,常常将空性、光明等词当作口头禅,而不予实修;智者——有智慧的修行人,话不多说,却是用心在修。

“当念时有妄”,有念头时就有狂妄,狂妄亦即欺骗、妄想。般若经讲,我们任何一个念头,包括眼睛看、耳朵听等一切感知和理智都是狂妄。

如前所述,当我们产生诸如一本书、一栋楼、一辆车等念头时,从世俗的角度而言是真实无误的;然而从般若的角度,则属于妄想、欺骗。欺骗谁呢?欺骗自己,将不真实的东西当作了真实存在。因此,当念头出现时,无需寻找,已是妄念。

“有妄即非真有”,但凡妄想存在,所见所感都是假的。

念念若行是名真有。”反之,倘若每个念头都修“般若行”,才是真正的实相。

“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证悟此道理之人便证悟了般若,修的也是“般若行”。修般若证悟的人是圣者,不修的则是凡夫。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声望或权势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智慧。

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倘若能用智慧去修每个念头,意即证悟,那么法身就是心的本性,本性等于佛。证悟心的本性,意味着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佛,如《金刚经》所说,佛没有形相,佛是心的本性。

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善知识”通常指的是上师,但在《坛经》中,六祖经常称呼闻法者为善知识——某种程度上弟子也可以算是善知识。此处用比较笼统的表达方式,讲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宏观上说烦恼是菩提,不过没有具体讲何种情况下烦恼是菩提,哪个烦恼是哪个菩提。

大圆满、大手印等藏传佛教的内密也有“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并且阐述得更为详细。例如,愤怒是一种烦恼,发怒的当下观照自心,见到愤怒的本性为空性,则愤怒就是佛的智慧。智慧与烦恼的区别,仅在于悟或不悟,悟了便是佛的智慧,不悟就是烦恼。

此岸和彼岸的区别也是如此。不要以为此岸到彼岸就像移民,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其实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隔阂——烦恼。悟了,当下抵达彼岸,此岸即是彼岸;没有悟,此岸始终是此岸。除了此岸之外,找不到也不需要寻找另外的彼岸,此岸就是彼岸。

密法中之所以把自己观想为佛,是因为人觉悟以后就是佛,这样观想是理所当然的;本质是佛,却将自己观为众生,反而违背了真理——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但修行时不能违背真理。

密宗为什么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本尊?比如五毒烦恼,迷时是贪、嗔、痴、慢、嫉,悟后是五智慧,以五方佛的形式显现;人由五蕴组成,证悟后五蕴也是五方佛;此外人的感官还可细分为十二处、十八界等——由此密法中便相应出现了许多本尊。有些本尊是眼识清净后的显现,有些是眼根清净后的显现,数量众多,不一而足。

日本禅宗的佛堂,往往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藏传佛教的佛堂,则摆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佛像,密宗的坛城也是色彩纷呈。其实这些颜色可以归纳为五个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亦即五方佛。

对于凡夫而言,贪、嗔、痴、慢、嫉不是五方佛,而是五毒。若能在愤怒之时了知其本质,此毒瞬间会变成智慧,所以说烦恼即是智慧。

显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普通显宗认为,烦恼永远是烦恼,一定要将其消灭,随后继续修行,便可得到智慧。而第三转法轮——尤其是禅宗和《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则不以为然,认为只需认识烦恼的本质是智慧,亦即烦恼即菩提,无需先消灭烦恼再获得智慧,两者并非舍与得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是烦恼深重的众生,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尚未证悟;一旦证悟,任何烦恼都是菩提,众生就是佛。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一念产生时,尚未证悟其本性,此念依然是烦恼,这个人仍旧是凡夫。后一念诞生时,当下了知烦恼的本性,此人就是佛了——不是变成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化身佛,而是因为证悟了心的本性,见到了法身佛。因此,凡夫与佛的区别仅仅在于迷或悟。不过,此时虽然可以称为佛,但还不是真正成佛,仍然需要继续修行,才能达到真正佛的境界。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上乘、最重要的。类似于藏传佛教将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称为无上密宗,可以这样理解。

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无住、无去、无来是空性,三世诸佛都是从空性中诞生的。因此,到达彼岸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空性大智慧。

无住、无去、无来指的是证悟空性。空性是三世诸佛的来源,所以大般若中将空性称作佛母;藏密双身像中的佛母,同样也代表无住、无去、无来。

前文说,到达彼岸并非真的从河的这边到达那边。比如在佛堂里打坐,前几分钟尚未证悟时,相当于在此岸;后几分钟证悟了,尽管仍旧坐在同一位置,却已到达彼岸。没有真实的移动,只要证悟了无来、无去、无住,实际上便已经抵达彼岸。可见,倘若根机足够成熟,证悟易如反掌,如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一句话就能开悟,无需做任何事,当下便能成佛。可若是根机不成熟,世上没有比证悟更难的事情了。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中出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

 

“我此法门,从中出八万四千智慧。”“我此法门”指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法门。敦煌本没有具体讲从哪里生出八万四千智慧,曹溪原本和宗宝本讲得很清楚,“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一般若”指心的本性——如来藏、佛性。它不是修出来的,而是众生先天具备且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称为第一般若或原有般若。为什么说智慧来自心的本性?假如心的本性本来不是空性和光明的,本来不是佛性,我们怎么可能证悟这些?正因为心的本性原本具足智慧,我们才能证悟;因为证悟了,我们才能获得八万四千智慧。

借助宗宝本、曹溪原本等版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敦煌本的本意。后来的《坛经》版本,虽被后人附加了一些内容,但这些人不是普通人,更不是随意添加的,否则佛教界也不会允许。

“何以故?”为什么从一般若生出八万四千智慧?

“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为”,因为;“尘劳”,烦恼的别名。众生的烦恼不计其数,粗分可归纳为贪、嗔、痴三毒,或贪、嗔、痴、慢、嫉五毒;若是细分,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更多。佛经常说八万四千,这只是一个代表性的数字,表示数量众多。

烦恼虽然不计其数,源头却只有一个——无明,亦即无知、愚昧。因为我们不了解世界的本质,不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所以产生了如此多的烦恼。怎么断除无明呢?慈悲心等世俗的善不可能,因为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冲突,唯有智慧可以推翻无明。凡夫有八万四千烦恼,由此出现相应的八万四千智慧,每个烦恼用一个智慧断除,有八万四千智慧的原因就在于此。

“若无尘劳,般若常在”,如果没有烦恼,般若一定常在。为什么?因为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这是敦煌本的原文。宗宝本是“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倘若心中没有烦恼,智慧一定永恒现前。

两个版本用词不同,意思理解上也稍有差别。敦煌本是“常在”,永恒存在——无论是否有烦恼,心中的般若始终存在;宗宝本是“常现”,智慧不仅存在,而且现前——没有烦恼,智慧一定会现前。相较而言,宗宝本讲得更清楚。不过其实两者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毕竟惠能大师的开示距今已有一千两三百年的历史,词语的含义几经变迁,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常在”和“常现”的含义便出现了差异。

《坛经》阐述了很多这方面的核心要义,并且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宗所讲的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后者更清楚、更具体。此外,时轮金刚等很多密宗续部,以及达摩四论——达摩祖师撰著的四部论典,都在宣讲一个内容——心的本性即佛的智慧。

既然如此,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佛的智慧,可为什么还不是佛?因为尚未开悟。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与佛在某个部分就完全一样了。之所以现在感觉不到,原因在于我们有太多烦恼,并视其为真实的存在。其实烦恼的本质是智慧,烦恼消失,本来面目必定现前,届时我们就可以永远感受到它的存在。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证悟禅宗顿悟法门,就是“无念、无忆、无著”。无论汉传还是藏传、显宗或是密宗都有这三个概念,特别是大圆满、大手印经常提及,对于打坐修行——尤其是修智慧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从字面上简单理解,“无念”是没有念头,“无忆”指不思考过去,“无著”即无有执著。其次,从时间的角度理解,“念”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执著,“忆”为对过去的回忆和执著,“著”则是对当下万事万物的执著。

此外还可以理解为,“念”是针对所有的念头——过去、现在、未来,善的、恶的、无记的念头,也即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忆”的意思是回忆,是针对过去的事情;“著”即执著,包括对过去、未来和当下的执著。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是唯一的解释,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方法。

对“无念、无忆、无著”,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理解。

错误的理解是什么?如宗宝本所说“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百物”,指万事万物;“百物不思”,即对万事万物没有任何思考。没有思考,自然是无念、无忆、无著。“当令念绝”,因此拒绝、断绝了所有的念头。

四禅八定最后几个层次是无色界的禅定,此时心入于禅定状态,极其细微,不会有明显的思维和执著,完全处于无念、无忆、无著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证悟空性的禅定,不是禅宗所讲的“无念、无忆、无著”的禅定,而是“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是对佛法的执著。这种执著非但不是解脱,反而成为一种束缚,叫做边见或断见。所谓边,即中的对立;边见,即空性见的对立。

简单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实际上是法缚。人们对世俗的贪婪、愤怒等,属于世俗的束缚;对于空性的执著、禅定的错解,看似属于出世间,其实是一种束缚——法缚。佛法方面的束缚,同样会使人们束缚于轮回而不得解脱。

未证悟者去打坐,有时内心非常平静,没有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也没有执著当下,感觉没有明显的念头。不了解禅修的人,往往以为这就是《坛经》所讲的无念、无忆、无著。他认为自己现在的状态,首先是无念,因为没有任何念头;其次是无忆,因为没有回忆任何过往;同时也是无著,因为心里非常平静,没有执著任何事物。于是他觉得自己证悟了,现在修的就是空性、光明、佛性,甚至是大圆满、大手印……然后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年复一年地修持。但这只是一般的禅修,修持时间再长,没有什么功德,也不会有进步,充其量不过心很平静而已,因此修行人需要格外注意。

进入这个层面不是很难,稍加用功就能达到并安住其中;然而要突破它,进入正确的无念、无忆、无著,并非易事。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可是简单的东西却很难突破。之所以困难,并非缘于要学复杂的理论、做很多仪轨或者念很多心咒,而是在于其中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此时佛教的各种理论、仪轨等等毫无用处。一旦突破这个层面,便进入了正确的无念、无忆、无著,那才是真正的证悟。

总之,大家一定要懂得辨别这三个词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它与实修关系密切。藏传佛教对这些区分格外重视,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等很多论典都曾讲过。这其中虽没有复杂的理论,但如果不能正确分辨,实修者就很难正确应对、及时调整。至少我们应当了解禅定的状态分为几个层次,何为正确,何为错误;否则,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或正在修禅宗的本来面目、密宗的大圆满,从而白白浪费时日,十分可惜。

“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不起任何妄念、念头,此时便是自己心的本性真如。真如是佛、如来,真如性是佛性、如来藏。

如何证悟佛性、真如性?怎样了解、感受它呢?“用智慧观照”

当我们心中产生愤怒、贪婪或愚昧无知等情绪时,意识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那么佛性用什么去感受呢?首先,眼睛、耳朵等感官统统用不上;其次,意识也很难彻底了解深奥、具体的佛性,因为意识想出来的都是概念性的、抽象的内容。这时,唯有用智慧去观照。

打个比方,人类通过可见光观察外界的物体,不过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若想深入探究,需要借助诸如X光等穿透力较强的光线。同样,如果依靠意识,只能看到表面的各种情绪;若要了解最深层,则要用智慧,它像X光一样拥有强大的穿透力。

智慧从何而来?《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反复讲,智慧来自闻、思、修三方面:闻所得的智慧,思所得的智慧,修所得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修所得的智慧。意识的深层原本存在智慧,通过修行可将其启动,慢慢加以开发,用它便能看到心的本性。正如《坛经》所云,“用智慧观照”,借此可以见到内心的最深层——佛性。

接下来,“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之前讲过,目前我们尚处于意识表面,感受到的都是表面情绪的变化;我们受到各种念头的左右和牵引,滋生出无数烦恼,进而做出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如果能从每个法的最深层彻见其本质,便可深切体会到表面的变化如幻如梦,犹如梦境一般虚幻不实,由此可以对情绪不取不舍。

不再执著于情绪,就得到了真实的自由。证悟之后,我们仍然会产生情绪,但由于已经看清了情绪的本质,因此不会受到影响,完全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看着情绪自生自灭,根本无需取,也无需舍,这就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证悟者的境界中没有执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存,仍然可以照常工作、生活,但不会带来烦恼和痛苦。证悟者依然会有生老病死,然而由此产生的烦恼、痛苦将不复存在。证悟不能抵抗衰老,但可以抵抗衰老带来的痛苦。死亡也是如此,证悟之前,死亡来临之际会带来许多恐惧和痛苦;证悟之后,死亡独自前来,没有携带任何其他东西。既然未带其他东西,我们就以不取不舍的态度对待。因此,“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这就是真正证悟了心的本性。

需要说明的是,证悟有不同的层次,它不等于成佛,离成佛还有遥远的路途。不过这条路和之前的路不同,是一条“高速公路”,可以很快走完,抵达成佛的终点。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明赞叹,不能具说。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三昧”,即禅定;“般若三昧”,即般若禅定。这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禅宗的禅定,亦即证悟空性的禅定。

进入甚深法界和般若三昧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角度不同,前者说的是空性见解的方面,后者讲的是禅定修行的角度。“若欲入甚深法界”,如果你想进入法界,意思是如果你想证悟空性;“入般若三昧”,如果你想进入般若三昧,意即如果你想修持证悟空性的禅定。在《坛经》中,定与慧是不会分开的,大圆满、大手印也是如此,但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开宣讲。这一点,后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若想进入法界,修习证悟空性的禅定,就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处宗宝本讲得更清楚,“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意思是,必须修习般若空性,学习《金刚经》——“持诵”不仅指念诵,还有持其文字、持其内容之义。密宗的持明什么意思?“明”是心的本性,“持明”即证悟以后才能持觉悟的智慧。持《金刚经》也是如此,让我们以闻思修的方式“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见性”,见到本性,亦即证悟。学习并修持《金刚经》,便可明心见性,也可进入般若三昧。前半句讲见解,可以证悟;后半句讲禅定,同时可以修持。

“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明赞叹,不能具说。”这个人的功德无量无边,《金刚经》中佛陀对于学习、念诵并修持《金刚经》的人明确表示赞叹。“不能具说”,不具体讲,意思是此处不展开细说,各位可以参看《金刚经》。

 

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小根智人若闻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漂草叶;若下大雨,雨于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

 

佛教一般分为三乘——人天乘、小乘、大乘;若不包括人天乘,并将小乘佛教分为两个——声闻乘和缘觉乘,加上大乘,也是三乘;密宗有讲四乘,以上三乘再加第四乘——最上乘法,即密法。《坛经》也讲四乘,其中“最上乘法”指的是禅宗,即显宗讲如来藏的部分,其内容与密宗是一样的。除此之外,禅宗的修行方法非常独特,与密法接近,甚至可以认为是密法大手印的一部分。

“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坛经》以及佛经中的此类内容,都是针对上根之人——具有大智慧的人宣讲的。

“小根智人若闻法,心不生信。”小根机——不具备大智慧之人,如果听闻了《坛经》,不能生起信心。

宗宝本是“心生不信”,用字与敦煌本稍有不同,意思也有所差异。“心不生信”是心里生不起信心,如听到“烦恼即是菩提”“当下我们的心是佛性,与佛的智慧无有差别”,很多人不会生起信心,但并不严重;而“心生不信”则比较严重,他们会认为“烦恼怎么可能是菩提?”“心的本性怎么可能是佛性?”不仅不相信,而且产生了邪见。

“何以故?”为什么不相信?下面用了一个比喻,陆地和海洋同样降下大雨,结果却迥然不同。

“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漂草叶”。“阎浮提”,意为人间,此处指陆地。如果大雨落在陆地上,会成为洪水,把很多东西像草和树叶一样冲走。宗宝本及其他版本中增加了几个字,“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古时“城邑”指周围有城墙的城镇,“聚落”是没有围墙的村庄。天降大雨之时,城镇村落像枣子或树叶一样会被洪水卷走。

接着看敦煌本,“若下大雨,雨于大海,不增不减”,大雨降于海洋,海面不会增高,也不会降低,没有任何改变。

“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如果是大乘根机者,亦即前面讲的上等根机之人,听了《金刚经》,就会打开心胸,开悟解脱。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般若智慧,可以证悟自己心的本性。

“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上等根机之人听闻《金刚经》,会用智慧观照,而不依靠文字。意思是,他会自己证悟。如同大雨落于海洋,海水不增不减,证悟之后智慧也不增不减,因为智慧本身存在,只是之前未被发现而已。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最早的敦煌原本是“不从无有”,正确的应该是“不从天有”,意思是雨水原本不在天上。

那么从何而来?“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这是一种传说。有时龙王高兴,会从江河湖海中取水,给人间降下吉祥的雨,佛经中也有提及。不过这属于特殊情况,多数降雨还是自然现象。

“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有情”,是人、动物等众生;“无情”,指草木等。龙王将雨水洒向人间,令一切有情、无情全部蒙受滋润。

“诸水众流却入大海,海纳众水,合为一体。”最后所有的水流归入大海,海纳百川,融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我们原有的佛性相当于海洋;通过闻思修所得的智慧,相当于龙王从江河湖海取水洒向人间,汇成河流;最后所有的河流回归海洋,与海水融为一体。同样,闻思修所得的智慧最终和原有的佛性融为一体。

前文讲过,大圆满中原有的智慧被称为母光明,是每个人本来既有的心的本性;通过闻思修得到的智慧,即开悟,叫做子光明。证悟之前,可以分为母子二光明。证悟以后,修到一定层次,母、子开始合为一体,具体而言,当坐上进入光明禅定时,至少在这个阶段,母光明和子光明融为一体;当出定回到现实生活中,则有母光明和子光明之分。最后成佛之际,母子彻底融为一体,无二无别。我们最终要实现的,就是母子融合,一味一体。

闻思修获得的智慧,是用来观察自己心的本性的。之前分析过,眼耳鼻舌身可以看外境,但不能用以观察自己的内心;意识只能看到内心表面的情绪,却无法探究内心深处。因此,通过闻思修从意识中提炼出智慧,亦即子光明,用它去看母光明,便可看到心的本性,也就是证悟。在证悟的境界中,母光明与子光明融为一体;若是修行未达最终境界,从禅定中出来后,母子仍有分别。六祖惠能大师虽然没有用母光明、子光明这样的词,但他讲的内容与密法完全一样。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者,以及禅宗的修行人,对此一看便知。

 

以上讲了上等根机的人,下面谈一谈小根机的人。

 

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

 

“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譬如小草、小树等,洪水到来之际,全被冲倒,再也不能生长,小根机的人也是如此。假如对不能接受空性——尤其是禅宗、大圆满的人,直接宣说“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等,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当年阿底峡尊者在藏地弘法时,来了两位小乘佛教的比丘,他们在戒律和威仪方面做得非常好。阿底峡尊者给他们讲小乘佛教的人无我,他们非常开心;而当尊者讲大乘空性时,两人态度大变,连忙请阿底峡尊者不要讲这样的空性,他们拒绝听闻(小乘佛教只讲人无我,不讲更大范围的空性)。尊者略显失望,感叹道:仅仅威仪和持戒做得标准,见解上却缺乏智慧,不能接受深奥的内容,还是难以成就啊。

下面提出疑问,“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为什么有些人听闻佛法可以开悟,有些人非但不开悟,反而产生邪见?小根机的人与大智慧的人一样具备佛性,却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主要原因在于怀有邪见、业障深重。这句话非常重要。佛性大家都有,烦恼同样存在,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烦恼不多的人,通过闻思即可证悟;而烦恼根深、业障深重的人,非但不证悟,而且心不生信,更严重者甚至心生不信——生起邪见。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犹如空中乌云蔽日,若无劲风吹散浮云,太阳不得显现。同样,人都有佛性,但由于业障深重,无法得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假如修禅宗的人,都如六祖一样是上等根机,自然好办;如果绝大多数人烦恼深重,该如何是好?小根机的人又如何变成上等根机?对此,禅宗肯定有自己的办法,大圆满也有一系列方法,四加行、五加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大家普遍“邪见障重,烦恼根深”,为何这么说?念了一辈子《金刚经》《心经》,连一点欢喜或激动之心都很难生起,又何谈开悟?如惠能大师一般听到《金刚经》立即反应强烈,更是无法企及。显而易见,我们并不是上等根机者。这种情况之下,倘若期望像过去的人们一样,仅靠不起任何念头修禅定或参话头证悟,几乎不可能!

难道先天的根机决定了我们只能放弃这个法?还是说与此法无缘?当然不是!只是我们的根机与六祖有明显差距,不能采用惠能大师的顿悟方式,这条路对我们来说行不通。

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写出那首偈子,众人震惊。五祖为了保护惠能,当即脱下鞋子将偈子擦掉,说他也没有证悟。次日,弘忍大师找到惠能,见他正在舂米,便问:“米熟也未?”意思是米熟了吗?惠能答曰:“米熟久矣。”米早已成熟。

实际上五祖是在问,你的根机是否已经成熟?换言之,修完加行了吗?惠能答,我的根机早就成熟了。假如他说还没成熟,加行只是修完数量而已,那弘忍大师肯定不会传法。当晚,五祖给惠能讲解《金刚经》,惠能当下大悟。

我们也很想证悟,可是没有惠能大师这样的资本,怎么办?就要通过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先让自己的根机成熟,再去修禅宗或大圆满,才能证悟。我一再强调基础修法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此。

我知道很多人等不及修加行,迫切想听大圆满。有机会当然可以听,但是想证悟肯定不可能。有些人恐怕也体会过了,听完大圆满没有任何感觉——并非上师不够格、法不够深,唯一的原因是自己的根机还不成熟。

所幸的是,我们没有如同经文里描述的——像小草、小树一样被洪水冲走,再也不能生长。虽然暂时未能证悟,但是没有产生邪见,也未被彻底摧毁。根机尚未成熟之前,去听高深的法,不一定能适应。比如注射某些药物之前需要做皮试,测试身体能否接受,不经皮试直接注射是很危险的。同样的道理,未修四加行、五加行便直接听大圆满,没被摧毁已经足够幸运了。

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自己的根机。通过四加行、五加行,逐步减轻邪见、减少烦恼,提升自己的层次,到一定时候就可以证悟,这是大圆满的方法。现在无论修大圆满还是禅宗,都非常需要这些前行的修法。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所有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平等一致的。这里的“般若”,不是证悟所得的智慧,而是心的本性——佛性。佛经对佛性有不同的称呼,如空性、佛母、光明、如来藏、般若等等。心的本性是佛性,佛性的本质是智慧,所以般若是智慧,亦即心的本性。

佛性本无大小之分,人的根机却有上下之别,原因何在?“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为”,因为;“迷”,无明。因为心有无明,向外求佛,未能证悟自己的本性,这样的人是小根机者。

什么是“外修觅佛”?认为佛不是心的本性,不在内心当中,而是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一样,在遥远的外在世界。唯识、中观等普通显宗,认为众生现在不可能是佛,心的本性最多是空性,空性之外不存在佛性、佛的智慧;众生是众生,佛是佛,两者之间只有因果关系。普通中观将佛经中的佛性、光明、如来藏统统理解为空性,认为心是空性的,因此可以改变;通过修行改变内心,从而断除全部烦恼,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刹土,成为一尊佛;学佛、修行是有意义的,总有一天可以得到跟佛一样的果位。以上是显宗普遍的观点。

这其中不包含第三转法轮尤其是如来藏的内容。《大藏经》浩如烟海,绝大部分是讲空性的,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般若经;直接或间接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少之又少,藏传佛教将其单列出来,主要有十部。这部分佛经的观点是,众生心中本具佛之智慧——心即智慧,只是还未证悟罢了。对此,密宗讲得更清楚,并且提供了灌顶、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各种相应的方法。

谁在“外修觅佛”呢?肯定不是人天佛教,他们不求解脱;也不是小乘佛教,他们追求的是阿罗汉的果位;只有大乘佛教才可能“外修觅佛”。将大乘佛教再细分,藏传佛教分别将二转、三转法轮的内容,称为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前者讲大般若,后者讲如来藏,讲如来藏以外的大乘佛教就是“外修觅佛”。

禅宗同样强调如来藏,认为向外寻觅佛果是错误的,这样做的人是小根机者。通常所说的小根机是指人天佛教和小乘佛教,大根机指大乘佛教;其实大乘里面也有大小根机之分,这段经文中的“小根人”指的便是大乘中的小根机者,也就是“外修觅佛”的普通显宗——他们只接受空性,不接受佛性,以为佛在外面,不在自己心中。

大根机者什么样子?“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但”,意为只。他们听闻禅宗顿悟教法,对于向外寻佛的修法不起信心,只在内心寻找佛的果位、寻找本净、寻找证悟的正见。此处的“正见”,指“心的本性是佛”的见解,而认为佛在外面则属邪见,这是从大根机者的角度而言。

“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尽”,全部。到一定时候,众生都会悟到心的本性。换言之,“烦恼尘劳”的众生,虽然现在还未证悟内在的境界,但通过逐步修习空性,最终都能成佛。

这是因为:一是众生心中已有圆满的佛性,不仅人类,乃至蚂蚁、蚯蚓、蚊子、蟑螂之类的小生命,但凡有情众生皆具佛性,这是成佛的主要条件;二是众生的佛性一定会成熟,只是时间早晚不一。为此,无数佛菩萨昼夜不停努力奋斗,目的就是让众生早日证悟。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大乘佛教讲“究竟一乘”——无论大乘的菩萨,还是小乘的阿罗汉、缘觉,都是临时的果位,属于阶段性解脱,终极结果唯有佛果。有些众生虽然仍在向外寻觅,但这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心的本性就是佛。

那时会怎样?“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小水”“大水”分别用以比喻小根机者和大根机者。小溪、大河最后全部回归大海,无论何种根机的智慧,最终与佛性融为一体,这就是见性——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此时心不住于内,不住于外,无有执著,来去自由。

所谓“内外不住”,意思是心既不执著外面的世界,也不执著内在的自己。内在的执著主要是我执——对自己的执著。当看到心的本性,一切执著当下被从源头铲除,不复存在,从而心“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现在我们的心非常不自由。一旦发怒或贪恋某样东西时,幸福立刻消失,痛苦随之而来;明知愤怒和贪欲不会有好结果,但往往难以抑制。即使拥有全部的人身自由,然而只要内心不自由,仍然是不自在的。这样的人即便职位再高、权力再大,哪怕统治了全世界乃至全宇宙,同样会面临许多压力、恐惧和痛苦。

究其原因,就在于执著太多的东西——内在的我执,外在的权势、声望、财物等。有了执著,必定失去自由。只有见到本性,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这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境界,届时纵使身陷牢狱,也可怡然自得。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够断除所有的执著,通达心的本性,也就是,毫无障碍地看到心的本性。这个障碍指的是执著。

那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暂且不提外在世界,先说内在精神的空性。假如心本身是真实的东西,那么当我们看到其本质时,只会强化执著;而事实上,若能清晰地见到自己的心,就会发现所有的情绪、意识都如梦境一般虚幻。

早前一部电影曾描述过人死后的情形,与佛教的中阴如出一辙。其中一个场景是,一个中阴身试图用手去开门,结果手穿过了门,却无法抓住任何物体。同样,证悟心的本性是一个虚幻的时候,抓不住任何东西,无法对现实中的物质起作用,如同空气不能对视线造成阻碍一样。换言之,心不存在,因此无法执著,“内外不住”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还未证悟的人,也能几分钟不思考任何事情,但这不是“不住”,只是单纯的心很平静而已。

“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并非口号,而是证悟者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有一天我们证悟了,便可以亲身体会。证悟之前,人们以为是外在的东西进入自心,实际上是内心去抓取它们,从而导致种种烦恼;证悟之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可以抓取。

假使万事万物真实存在,只要内在的意识是空性的、虚幻不实,就无法跟外在事物发生任何关系,外物也不会使人产生烦恼,两者脱离了所有干系。因此,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外物存在与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密法,尤其是密法的窍诀,只关心内在精神,外面的世界在或不在无所谓,是不是心的投影也不重要,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故能建立。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心修持这个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修法,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则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无有差别。

若能做到“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意味着实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亦即内心境界与佛经讲的大般若毫无差别——大般若讲的是我现在证悟的境界,我证悟的境界就是大般若的内容。

最初闻思时,我们通过佛经解读心的本性;证悟以后,可以反过来通过自己的内在境界解读佛经乃至整个世界。那时将不再需要文字,禅宗也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的作用是让我们明白证悟的境界,当自己内心找到了这个境界,文字自然再无用武之地。

这段经文中的“本无差别”很有意义。我们阅读佛经,观照自已的体会,然后两相对比,就是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与自己的修行境界对比,如果两者吻合,说明自己已经开悟,体会到了大般若。

如前所述,般若讲“无念、无忆、无著”,但是我们在未开悟的无记禅定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感觉——这是一个极易混淆的误区,因此证悟必须要有善知识指点。即使惠能大师这般利根者,也需要上师,只是不必多说,仅凭只言片语,便可恍然大悟;我们普通人更需要上师,修行的路上有很多弯路、错路,仅以自身能力很难明察,依靠上师才能正确辨别。

好比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行走,只清楚经过道路的情形,对于未经之路,仅大概知道多长距离、多远能到哪个目的地,但是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同样,因为我们尚未经历证悟这段路,无法辨别正确和错误的“无念、无忆、无著”,看不出自身境界与般若波罗蜜多有无差别,因此必须找到一位走过并熟知这条路的人——上师。

当自己稍有体会时,汇报给上师,让其印证是否“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当初五祖弘忍大师让弟子们观察自己的心——寻找心的本性,找到答案后写出体会,其中六祖和神秀大师的偈子广为人知。大圆满也是如此,上师不会讲心的本性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让弟子自行打坐,观照内心,当找到类似于证悟的体会时,便向上师汇报。

《坛经》短小精悍,大有深意。字面意思不难解释,从未学佛之人——诸如大学教授或某领域的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进行讲解;然而真正的内涵,只有证悟者才能传讲。假如我不了解大圆满和大手印,也很难讲解。

“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全部佛经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通常称做“十二部经”。所有的经书、文字,小乘、大乘,以及十二部经,都是根据人的情况设置安排的。人的根机千差万别,为了与之相应,大乘、小乘以及不同的佛经由此应运而生。

“因智慧性,故能建立。”因为人类具备智慧,所以佛建立了这样的体系。

总体而言,人是有智慧的,可以思考,有能力通过闻思修获得更高的智慧。这是人类与动物、饿鬼等其他众生的不同之处,也是佛法出现的基础。

“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此处的“万法”指佛法。如果没有具备智慧的人,佛不会讲八万四千法门,甚至佛法根本不会出现。

敦煌本用的是“若无智人”,宗宝本等其他版本则是“若无世人”,两者都可以,不过我个人认为“智人”更接近原意。前一句“因智慧性,故能建立”接“若无智人”,这样内容连贯,更易理解;其他版本“若无世人”,意思是如果六道轮回中只有地狱、饿鬼等,而没有人类,佛法不可能出现,因为这些众生听不懂。

“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由此可见,佛法根据人而兴起,所有的经书也是为人类而宣说。简而言之,佛法皆以人为本。

当然,佛陀是所有众生的导师,但在六道轮回中,唯有人和天人能够听懂佛法。佛陀以人的身份出现,直接与其对话、受其教育者是人,因此佛陀被称为人天之导师,而非六道之导师。同时,佛陀慈悲,并未放弃其他道的众生,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摄受。

“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只是人类当中,有稍嫌愚钝的,也有颇具智慧的;前者为小根机,后者是大根机。虽然人的智慧有大小之别,但相较其他众生,人类还是一个具备智慧的群体。

“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尚未证悟的人向证悟者提问,证悟者对其讲法,使未证悟者得以开悟。

“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迷人若能证悟,便与大智者无有差别。因此,所谓的愚人或小根机者是暂时的,最终都会证悟,到那时如同百川入海、河海交融,将不存在大小根机之别。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因此要知道,如果尚未开悟,佛就是众生。并不是出现佛退转变成众生,永远没有这种可能。众生本具佛性,但在尚未证悟时,不能了知自己是佛,因此还是众生。

“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如果一个念头悟了,众生就是佛。只要证悟了一个念头——了知其本性,就知道所有念头都是如此,无需逐个证悟。虽然证悟的当下距离成佛依然遥远,但是很快就会成佛。因此,只要能够证悟,就可谓大功告成,余下的不过是区区小事。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这里的“万法”指的仍是佛法。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真正的精华,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的心中。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够找到一切答案,根本无需向外寻求,从外面得到的都不是终极答案。

“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既然万法在自心当中——心中的真如本性即是佛性,为什么还不去证悟?一旦证悟,真正的本性顿时就会出现。

《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心的源头,本身是清净的。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前半句特别重要,尤其是“识心”两个字,大圆满也持这个观点。何谓“识心”?即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怎么才算是“认识”?比如,以前不太关注自己内心的状态,修习禅定之后,发现杂念纷飞,充斥着各种烦恼。这不是“识心”,只是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现在我们所能感受的不是内心的本来面目,只是内在本性的外衣——情绪。

真正的“识心”,是识别内心的本质;识心等于见性,识别了心的本性,就是见到心的本性。此时自己已成为佛道,虽未成佛,但是看到了佛的法身,已经走上成佛之路。

最初我们通过皈依,进入佛门;生起出离心,走上解脱道;发了菩提心,进入大乘菩萨道;真正走上佛道,则是证悟的时刻。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句话。突然间恍然大悟,看见心的本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惠能大师讲述自己证悟的经历:当年我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听其传讲《金刚经》,只因经中一句,当即恍然大悟,现见本性。曹溪原本这样记载:“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仅凭一句话而开悟的,并非六祖一人。

当时弘忍大师处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他非常清楚有人是为了求法,有人则专为衣钵而来。若将衣钵传给有威望的神秀,众人会欣然接受。而惠能表面上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倘若突然传给这样一个“普通人”,很多人会无法接受,进而伤害惠能。因此五祖传衣钵给惠能后,让他立即去往南方。众人得知,果然前去追赶。其中有一位惠明和尚,一心只为求法,最后只有他找到了六祖。

惠明表明来意,六祖只简单说了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不思善,不思恶,那时的这个就是本来面目。何为“那时的这个”,六祖没有说,我们也不知所云,然而惠明和尚听完立即证悟了。可见,那时的人根机确实不一般。

“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因此,将这支顿悟的法脉流传给后代,让学道之人证悟菩提,禅宗的修行者应当各观自心,使自己顿悟本性。此处,曹溪原本的文字为“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倘若自己不能证悟,则必须寻求大善知识开示佛道,籍此开悟见性。

曹溪原本、宗宝本等版本有“不”字,敦煌原本、敦博本和旅博本没有。其实,有没有“不”字并不影响本文所表达的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自悟,除了佛陀以外,佛教历史上没有自悟的人。所谓“自悟者”,指的无非是能够证悟空性的上等根机者。实际上,无论上等根机还是下等根机,都需要依止善知识,通过善知识的开示,见到心的本性。如果加上“不”字,表示还未证悟的人需要依止大善知识。

藏传佛教有个特有的修法——上师瑜伽,以此可以获得上师的加持。禅宗虽然没有这种修法,但是祖师大德们肯定对上师抱有信心,否则不可能开悟。此外,证悟还需要上师的指点。惠能大师虽然在五祖处待了八个月,但是听五祖讲《金刚经》之前没有真正开悟,原因就在于尚未得到善知识的指点。总之,像慧可大师和惠能大师那样的人,离开善知识的开示都证悟不了,还有谁能证悟呢?

“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善知识?对于上师、善知识的标准,显宗密宗、小大二乘均有界定,禅宗的标准是,要了解最上乘法——不是理论上了解,而是自心有所证悟,并且善于表达所证悟的内容,即具备讲法的能力。总之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已经证悟,二是能够指导别人证悟。具备这种资格,才是大善知识,才能成为禅师。

所谓“直示”,就是直接开示,直指人心,不走一点弯路,告知正确的路。这一点,只有证悟者才能做到。若要学习佛教知识,未证悟者也能教授,譬如怎样磕头、念佛等等;若要讲解心的本性光明,未开悟的人就无能为力了。

“是大因缘”,在整个的学佛过程中,善知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缘。正如密法所强调的,依止上师是学佛的第一个缘起。证悟需要诸多因缘,包括积累福报以及藏传佛教修的四加行、五加行等等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无疑还是善知识。

“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化”,教化;“导”,开导。因为上师的教化、开导,让我们得以见佛——这个佛是心中的佛,亦即法身佛。

“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闻思修、戒定慧等一切善法,均来自大善知识。藏传佛教尤其强调这一点。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没有善知识,我们什么都不懂,不可能自己有戒定慧、闻思修。关于善知识的重要性,禅宗跟密法讲得一模一样。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三世诸佛及十二部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本来就是心的本性——并非佛经在我们心中,而是佛经所讲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心中。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分别是空性和佛性,正是心的本性原本具有的。

“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如果不能证悟,必须请善知识开示佛道,让我们得见本性。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有人能自悟,始终不需要依止善知识;而是如果证悟了,从此之后才不用依靠外在的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如果不追求内在的善知识或三宝,一味向外寻求,希望借此获得解脱,则一无是处。当然并非禅宗或大圆满的修行人,完全不求外在善知识。它的意思是,不懂得善知识、三世诸佛在自己心中,始终向外寻求,这是错误的。

“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认识了内在的善知识,便得到了解脱。内在的善知识是自己心的本性,也称作内在的上师。

“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假如自己心存邪见、烦恼和无明,抱持很多错误的观念,尤其是不认为心的本性是佛,一直谋求外在善知识,就不能自悟。虽然外在善知识可以讲经说法,但若是自己一直向外求取,不知心中有佛,那么依然无法解脱。

“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个人认为敦煌本这里有一点问题,“汝若不得自悟”与“当起般若观照”两句的意思衔接不上。敦煌本、敦博本、旅博本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参照宗宝本“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外善知识虽然可以教授佛法,却无法救你。听闻再多的佛法,最终仍要自己去证悟,否则无济于事。后面接“若起真正般若观照”,这样能讲得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坛经》现存的二十多种版本中,敦煌本是最早的,但并非历史上最初的版本,更不代表其内容毫无瑕疵。敦煌本也有不同的版本,最早被发现的叫敦煌原本,后续的有敦煌博物馆收藏的敦博本,还有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旅博本。这些敦煌本之间也有出入,其中一个原本中错字较多,例如把“天”写成“无”。目前看到的几个敦煌本均为手写抄录,出现个把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启用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性时,妄念于刹那间全部消失,这是自己真正的善知识——内在善知识,一旦证悟,自己便与佛相差无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妄念俱灭”理解为念头全部消失,一片平静——这是寂止的状态。此处的“妄”意即执著。智慧现前,执著消失殆尽,念头不一定消失,但不会影响修行和证悟。现在我们常常杂念纷飞,难以平静;证悟之后,是否平静、有无杂念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杂念不代表不好,平静不代表更好。

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念头越多反而越能感觉到念头的本质。好比人有身体和生命,我们能看到身体,却看不到生命。假如念头是人,同样也有身体和生命,它的身体是愤怒、欲望等情绪,生命则是智慧。证悟之后,每个念头出来时,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情绪,而是智慧,从这个意义来讲,念头越多越好。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你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等于遇到了一百尊法身佛。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自性”,指自己的本性;“心地”,是内心的本质。宗宝本是“善知识,智慧观照”,用词稍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常说要证悟空性和光明,指的是证悟心之本性的空性和光明,而非外在事物的空性和光明。这里的“自性心地”,正是我们需要证悟的目标。

用什么证悟呢?之前讲过,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也不是意识。意识只能感受表面的情绪,无法深入内心,并不具备证悟的能力。不过在初期阶段,需要暂时借助意识,这是通向证悟的唯一契入点。

意识是由无数个念头贯穿连接而成的。大乘佛教讲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及大乘的个别宗派不讲阿赖耶识,不管叫什么,姑且可以称之为意识流——有如意识在流动。在意识的深处藏有智慧,我们要依靠这个智慧去证悟心的本性,也就是经文所说的“以智慧观照”。但是经中没有明确讲智慧在何处,更没有说怎样才能得到它。

我们每天冒出无数个念头,每个念头里都隐藏着智慧。假如念头是一棵树,看得见的枝叶就是杂念、情绪和烦恼;深埋地下的树根则是智慧,它处在情绪和杂念的最深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智慧提炼出来,用它去证悟。

提炼的方法有很多。密宗的气脉明点比较快捷,大圆满则有许多独特的方法。禅宗渐悟法门主要通过坐禅,让杂念沉淀下去,智慧逐渐显现出来,像浑水静置后会变得清澈一样。此外,禅宗还有参话头的方法,在念佛的过程中去看谁在念佛,以此寻找智慧。这是证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步证悟。

初步证悟后,仍要继续修行。此时的修行还在意识范畴内,虽然用的是其中智慧的部分,但这种智慧存在于意识当中,变化无常,并不稳定;而真正的智慧——心的本性不可能是无常的。用无常的东西去感受超越无常的东西,非常困难。

严格来讲,无论通过大圆满还是禅宗开悟,凡是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都只能称为感受,谈不上真正的觉悟。虽然这个无常的智慧远胜于意识,可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无法直接感受佛性;只有达到菩萨一地,才能直接感受到一部分佛性。佛性本身没有部分与整体之分,不过从证悟的角度,只能说此时证悟了部分佛性。因此,证悟和感受必须分开,当然这种感受与我们现在痛苦、快乐、无记的感觉截然不同,它是对法界或光明的一种觉受。

大家都希望证悟,但是往往不清楚什么是证悟。密宗将证悟分为若干阶段,如还未证悟时,相当于从未见过月亮的人,仅仅听说了月亮的模样;初步证悟时,相当于看到了月亮的图片,得以大概了解;证悟菩萨一地,才是见到真正的月亮。

因此,从狭义的角度,初步证悟还不是证悟,菩萨一地才能称为真正的证悟;而从广义的角度,一地之前的开悟都是自己感受到空性和光明,而非通过逻辑推理或理论了解。比如,用语言描述咖啡的味道不同于亲自品尝,证悟之前,相当于通过语言了解咖啡的滋味;证悟之后,已经喝过咖啡,有了直接的感受。

一地之前的证悟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化解意识范畴中的痛苦,诸如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以及愤怒等粗大的烦恼,因此在人生中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任何世俗的事物都无法替代。从本质上铲除烦恼的种子,则要等到一地以后。

用智慧观照之后,得到什么结论?“内外明彻,识自本心”。重点在“内外明彻”,意思是证悟时心没有内外之分,并且感觉到光明。“识自本心”,指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

其中“明彻”二字尤为重要,“明”,光明;“彻”,可以理解为像清澈的水,又像无色透明的空气,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什么是清澈?就是空性。空性什么感觉?就是光明、清澈。用语言表达,只能翻来覆去用这几个词。以智慧往里观照,会发现内心深处清澈透明,与虚空毫无二致,不存在任何阻碍,没有丝毫执著,如《坛经》所云“无念、无忆、无著”。

《持人菩萨所问经》用八个字描述了最低层次的证悟,“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念头,这是心的表面现象。如果不用智慧观照,这些情绪会显得无比真实,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让我们去行善作恶。“无有心”什么意思?以智慧去观照每个念头,会发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完全虚幻不实,因此念头是不存在的。当你不用任何逻辑、理论,直接感受到“心无有心”时,那么恭喜你证悟了!“心无有心”是本来清净,故而“则曰本净”。这是初步证悟,再往上的境界,就很难用语言描述了。

这句话大家应该记下来,它出自显宗的佛经。如果我们听到的当下没有证悟,那么现在去听大圆满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等密宗同样使用这些关键词。如果能够证悟,就在这些关键词上,它们讲的是真正的证悟,其余描述的则是证悟之前的状态、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心无有心”换成中观的用语,便是“现而无实有”,这句非常重要。“现”,指未经观察时有很多念头,是现象;“无实有”,一经智慧观察并且证悟了,会清楚地感受到念头没有任何真实性,这是本质。虽然意识没有停止,妄念依然存在,但是已经看见了核心部分,亦即发现其本质虚幻无实。当深切体会到每个念头无有真实、完全虚幻时,你就初步证悟了。

以上解释了“内外明彻”,再深入讲就是大圆满。其实大圆满也是讲这些内容,最终还要自己去悟;没有体悟,语言的表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四加行、五加行以及祈祷上师非常重要。通过上师加持,自己积资净障,有一天以智慧观照时,会轻松体会到“内外明彻”,那时便能领悟到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如果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解脱。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一直认为存在一个自我,为了自身利益,产生许多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滋生仇恨和抱怨。假如自己比别人强,会傲慢;不如别人,便嫉妒;相差不多,则攀比——任何人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其实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心中不是如此黑暗,别人非但不能使我们产生烦恼,反而会令我们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当彻底看到心的本性时,便会了知其中没有所谓的自我,而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光明清澈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我”。

佛陀二转法轮讲大般若时,通过复杂的逻辑,运用一切可用的语言,推翻、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三转法轮时,又想方设法建立“自我”的存在,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二转法轮否定的,是世俗概念中的我;三转法轮建立的,则是内心深处的本质——光明和清澈,并不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之分,只是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姑且称之为“我”。

当彻底见到这个“自我”之后,因为没有自他的对立,不会再产生欲望,由此而来的仇恨、傲慢、自卑等种种心态荡然无存,一切烦恼土崩瓦解。令我们束缚于轮回的烦恼消失了,自然就是解脱,因此“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是智慧;“三昧”,为禅定。得到解脱之后,便进入智慧的禅定。

“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证悟般若禅定,就是“无念”。前面曾提到过“无念”,但是没有展开讲,下面将详细解释。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什么是无念?“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说的是见解;“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见解带来的行为。这两句话含义深奥,禅宗也许另有解释,但这种理解应该也是可以的。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指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六个感官仍可感知外界,但是不再执著。证悟的当下,世界并没有消失,然而证悟者对待世界的态度不一样了。证悟之前,把世界当作真实的存在,虽有些许幸福和快乐,更多的却是焦虑、悲伤、生老病死等痛苦和烦恼;证悟之后,世界仍然存在,但是不再感到痛苦,而且得到了无漏的快乐。

不要以为证悟以后会变得像木头人,毫无感知,若真如此,人生有何意义?譬如偏远地区的小孩,只吃过牛羊的奶或甘蔗这一类甜食,吃不到就会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等更加美味的甜品。同样,从世俗生活中,我们只能品尝到物质刺激带来的一点快乐,以为失去了这些,生活将毫无意趣,根本不知道还有更高、更有意义的幸福。

假如证悟之前,我们对某人非常不满,甚至心怀仇恨;从证悟的那时起,虽然仍会遇见此人,感觉却是大相径庭。若是今天证悟,感觉就与昨天不同;下午证悟,则与上午不同。用《坛经》的话讲,后一念看到此人,与前一念见他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变化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心——不满和仇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智慧与慈悲。

证悟以后,为了创造生存条件,仍要继续生活,朝九晚五,但是不会再有压力和痛苦,这叫做暂时的解脱。总而言之,解脱不是自己或世界消失了,而是烦恼和执著不复存在。

以上解释了“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看到万事万物,但是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是见解。下面“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行为,指这种见解亦即证悟的智慧,遍及一切,无所不在;无论何时何地,用这个智慧去看、去听、去感悟,没有丝毫执著。

从宗宝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同样地,“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阐述见解和体会,“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则是阐述行为。“用”是运用,指智慧的运用。拥有了智慧的见解,并应用到一切时处——生活、工作等所有方面,见闻觉知无一不用智慧,但是没有任何执著。

 

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这段经文,对于想要证悟的修行人至关重要。

“常净自性”,指心的本性永远清净、光明,没有烦恼,也就是前面讲的本净、明彻。

“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六贼”,指眼识、耳识等六识;“六门”,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六识从六根走出,意思是眼识通过眼根看世界,耳识通过耳根听声音——六根分别通过六识感知外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则是“六尘”。六贼、六门、六尘是一一对应的。

未证悟者的六识像盗贼一样,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它们会摧毁、夺走能令我们解脱的资财。比如眼睛看到某物,立即产生执著,而后滋生烦恼,进而做出杀盗淫妄等行为,从而断掉善根。

证悟之前,六贼从六门出来后,会去执著六尘。执著来自于意识,实际上是意识去执著,换言之,意识被六尘所染污。证悟之后,六识仍会出来,但“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不离”,指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不需要离开外境;“不染”,指没有执著。未证悟者和证悟者同样可以看、可以听,但是前者执著于外境,会被外境染污,后者则不会。

这里讲的是行为,在大圆满中称为六根自解脱。龙钦巴尊者在大圆满修法中讲了三种自解脱。自解脱是大圆满的术语,亦即自己解脱或自然解脱,与禅宗的“不染”是一个意思。所谓六根自解脱,指用眼睛去看,但不生烦恼,因此不会造业;同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没有执著,不会被染污,所以是解脱。可见,六根自解脱即“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也就是“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

这种状态是“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证悟之前,来去不自由,如眼睛见到喜欢的人或物,便忍不住多看;见到讨厌的,则不愿意再看。证悟之后,不再执著,故而“来去自由”,这叫“般若三昧”。

证悟者与未证悟者,虽然看到同样的世界,面对世界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如同两人一起看电影,证悟者了知电影虚幻不实,没有任何执著;未证悟者却将电影当作真实,跟随虚假的画面,时而哭泣,时而欢笑。前者来去自由,后者不得自在。

“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行”,行为。“不离不染”“来去自由”是自在解脱,叫做无念的行为。

证悟者的行为是“无念行”。比如证悟之后仍然继续工作、生活,这缘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以及自己生存的必需,并非为了追名逐利。再者,一地以下的众生,轮回的主要原因是业力;一地以上的菩萨也要转世,依靠的却是慈悲,投胎后继续度化众生,完成余下的修行。两者表面上看似一样,实则有天壤之别。

“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这在智慧品中已是第三次提及,后面定慧品还会讲到,足见这是禅宗以及大圆满、大手印这类法门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里再次强调,打坐时没有任何思考和杂念,不是禅定,更不是证悟。念头停止后,内心会达到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倘若以为这是般若三昧、是开悟,则大错特错!实际上,它是“法缚”。这种对佛法的错误理解,会令我们束缚于轮回,不得解脱。

怎么束缚呢?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理解这么简单。如果一直抱持这种认知,停留在“百物不思”的状态,死后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中处于无有思维、极度平静的状态,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机会,不会有任何进步。虽说其间没有明显的烦恼,但并不能彻底消除烦恼,当死亡来临之际,所有的烦恼和杂念都会恢复,仍要继续流转生死轮回。

现在很多人去打禅七,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但是我常常担忧,会不会有人将杂念停止后的平静当作证悟修持?以为这就是禅宗的禅定?暂时不证悟没有关系,误解了证悟,后果将极为严重,可能一辈子陷在其中出不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即名边见”,这种错误的理解是一种边见。在佛经尤其是中观的概念中,“边”是极端、堕落的意思;“边见”即极端的错误,也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边见有四种,分别是常见、断见、非常非断、亦常亦断。

“百物不思”属于断见,是修行人非常容易进入的误区。惠能大师预见到未来会有很多人走错路,因此多次提及,反复强调。大圆满也把这个问题列为一大难题,专门加以解释和辨析。

现在有些人写书,还有不少人打禅七之后,谈自己打坐的各种感觉。感觉当然会有,不足为奇。日常生活中,意识大多处于波动的状态,我们习惯了这种情形。当波动减缓,内心趋于平静时,可能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这纯属正常现象,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境界。

前文说“无念”有正确、错误之分,“百物不思”就是错误的无念。它是一种无记状态,最多属于寂止的禅定;也可能达不到标准的寂止,只是暂时内心平静而已。这种禅定外道也有,跟禅宗的境界毫无关系,不能让我们解脱。对修行人而言,这是一个无底洞,千万不能陷入其中。

一些化学药物或者植物、动物身上的某些物质,也可以让人变得兴奋或者平静。它们通过刺激人的身体或大脑,间接影响精神,从而令人感到亢奋或者淡定,甚至使感官产生各种错觉。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心里平静有多么了不起。

正确的无念什么样?“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不仅百物不思——内心平静,而且万法尽通。“万法尽通”,是指证悟万事万物的本质,而非学会万事万物。不要理解为证悟后数理化等样样精通,证悟事物的本质和学会事物的表面是不一样的。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了悟正确无念的人,已经见到诸佛的境界,即见到内在的法身佛,可以说暂时达到了佛的地位,也可理解为很快将获得佛的果位。尽管万法尽通,但是还未真正成佛。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惠能大师说,未来得到我法脉的人,证悟之后,能够常常见到我的法身,我不离你们的左右。

相比见到六祖的肉身,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法身,其实也是自己的法身。换言之,看到自己的法身等于见到了六祖的法身,不仅如此,还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法身。因为法身没有分别,是大平等。

“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什么情况下可以宣讲顿悟法门?当遇到与我们有相同见解和行为的人,也就是能接受顿教法门的道友,便可以对其传讲。

“发愿受持,如事佛故”,接受教法的人应发愿受持,因为此法门极其殊胜,甚至达到与佛等同的程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让我们直接见到诸佛菩萨的法身。

“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若能终身学习,尤其是修持此顿教法门,并且不退转,就一定会进入圣者的果位,即菩萨一地以上乃至成佛。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遇到与禅宗相应根机之人,一定要向其传授顿教法门,如何传?五祖之前的历代祖师大德,都是默默无言地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受持此法门,应当发愿:首先自己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修行获得证悟,而后传授给他人。“即须分付”,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和根机,予以分别传法。

“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若对禅宗的见解不认同或不感兴趣,则无论何处都不能向其宣讲。

为什么?“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因为会浪费、损坏祖师大德的法,而且对这样的听法者毫无益处。

“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宣讲之后,倘若有人不能理解,予以毁谤,将导致他们百千万劫、成千上万次生死轮回中,断绝成佛的种性。因为造了谤法罪,这些人将长久堕入地狱,法缘和佛缘都会遭到摧毁。因此,选择根机非常重要,不能随意传授。

这一点与密宗一样,“密”是保密的意思。之所以保密,并非密宗有什么问题,而是有些人不能理解,这样密法非但无法帮助他们,甚至对其有害。这些人的善根、佛缘和法缘极其脆弱,一点空性、佛性等内容就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冲击,所以保护下等根机者的善根尤为重要。当然,密宗并非对所有人保密,和禅宗一样,如果遇到“同见同行”的人,就要予以灌顶而后传法。

总而言之,传讲深奥的佛法之前,必须观察对方的根机。如果发现对方是下等根机,则不能传授,可以先让他们学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以此来逐步提升根机。

 

以上讲完了智慧品,它是《坛经》的精华之所在。这一品重在阐述见解,没有提及如何修持,后面几品也只是笼统介绍了一些方法,因此具体的修法需要参照禅宗其他的诀窍。

《坛经》为什么不讲具体修法?因为像惠能大师这样的利根者,依靠《坛经》的内容便能证悟,不需要其他的方法。而对普通根机者来说,仅有这些不足以证悟,因此我们更适合神秀大师的渐悟法门。

实际上,大圆满的核心内容也属于顿悟法门,不过为了适应更多人的根机,在正行之前增加了四加行和五加行。厚厚一部《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大圆满,而是它的前行,任何人都可以借此提升根机,最后再修持核心部分。如此一来,大圆满就契合所有人的根机了。

同样的道理,神秀大师的渐门比较适合普通人。至于要按怎样的层次修习,需要一定的规范,作为模式化的修行,如此大家才能学得清楚、修得踏实。这些内容不在《坛经》里面,需要通过禅宗的其他书籍了解,或者跟随禅师学习。

我认为,四加行、五加行完全可以作为禅宗的“前行”,想修《坛经》的道友,可以先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实际上这也符合神秀大师的渐门修法,况且禅宗本就存在禅净双修——禅宗与净土结合的修法,同样也可以有禅密双修——在密宗的前行基础上修禅宗的顿门,这样应该能够获益良多。最后的核心部分有很多种选择,既可修持禅宗的顿教法门,也可接受灌顶去修密法,无论选择哪个都能很快证悟。不过若想即生成佛,尤其是虹身成就,唯有去修大圆满。

总而言之,我们此生一定要下决心证悟,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地修习,先修四加行、五加行,借此令根机成熟,以至接近惠能大师当初的根机,然后再修禅宗的顿悟法门或者密法,如此便可轻而易举地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