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要点汇集

前面,我们介绍了《坛经》的智慧品、定慧品以及坐禅品。这三品的内容,敦煌本与其他版本差别不大,只是若干处不同;其他各品则有较大差别。在诸多版本中,除了敦煌本之外,宗宝本和曹溪原本也非常珍贵——宗宝本流传最广,曹溪是六祖驻锡多年之地,这样的版本自然很有价值。

下面,我将从这两个版本中摘取几个重要的片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开悟的内容,接下来将说明什么是开悟,要证悟的是什么等内容。这几段引自不同章节,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首先,是僧人智常与大通禅师之间的一段对话。在这里,大通禅师的回答非常精彩,代表了大乘佛教的观点。

大乘佛教宣讲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时,由于表达方式或强调角度不同,形成了两种中观——藏传佛教命名为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两种中观表面上看似不同,本质并没有很大差别;两个名称虽为藏传佛教所独有,但其表达的内容,在印度佛教、汉传佛教中都是存在的。

两种中观的依据,分别源于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自空中观,来自二转法轮,主要强调空性,较少涉及佛性,相关佛经有《大般若经》《金刚经》《般若心经》等般若经;他空中观,源自三转法轮,主要讲光明、佛性如来藏,虽然也讲空性,但并不强调,因为二转法轮已将空性讲得很透彻了。

心的本性即佛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虽然用两个词汇表达,但其实是一码事,如一盏灯,既有光亮又有热度。佛陀讲法层次很清楚,先讲空性,再讲光明、佛性。后来的大德遵循这个次第,撰著了不同侧重的论典。龙树菩萨的中观主要讲空性;弥勒菩萨主要讲佛性,如弥勒五经中的《宝性论》,讲的就是心的本性中光明的部分。

《坛经》自始至终讲佛性和光明,属于他空中观的范畴。惠能大师的偈子里有一句,敦煌本是“佛性常清净”,其他版本为“本来无一物”。这两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仅从偈子来看,后者属于自空中观,层次略有降低。

偈子的原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不过根据《坛经》的其他内容推测,应该有“佛性常清净”一句。为什么?第一,《坛经》处处可见佛性及佛性常清净的意思;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从达摩四论足以看出,达摩祖师非常强调佛性,后来禅宗历代祖师的思想均源自达摩祖师。依据以上两点,我个人认为,六祖的偈子中应该有“佛性常清净”一句。

以上讲的是理论。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空性、佛性都与实修密切相关,需要先作一番说明;同时可以看出,《坛经》是宣讲他空中观实修方法的经典,殊胜性不言而喻。

从藏传佛教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传佛教没有自空、他空的名称,只有二转和三转法轮的说法。小乘佛教则只承认第一转法轮,很少与大乘僧众交流、比较保守的南传佛教法师,迄今仍然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陀而是龙树菩萨等宣说的。受此影响,西方很多大学在讲佛教历史时也沿用了这种观点。但是大乘佛教认为佛转了三次法轮——第一转讲了小乘佛教的内容,第二转讲空性,第三转讲佛性、光明,后面两转是大乘佛教的教义。

下面,我们看僧人智常与大通禅师的对话,从一问一答中,可以了解真正的开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某甲”,我、本人。僧人智常问大通禅师,请问我内心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禅师反问道,你见过虚空吗?智常说,见过。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禅师接着问,你见到的虚空有相貌吗?智常道,虚空没有形状,怎么可能有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禅师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

“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了达、通达,意即证悟。证悟心中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这叫做正见。无论显宗、密宗,大乘佛教非常强调一句话——没有见到任何东西即是最殊胜的见。表面上看似乎矛盾:既然什么都没看见,又怎么会是最殊胜的见?

当我们观察内心——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考,而是静下心来,让意识自我观照,也就是让意识自己体会自己,这时也许杂念纷飞,也许平静如水,不过这都是表面现象。如果能够穿透表层,看到内在本质,就会发现其中虽然没有可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但确实存在着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境界。

这种存在就是“无一物可见”。与昏迷和深度睡眠不同,此时头脑异常清醒,清楚地知道世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内心的种种情绪和念头,同时了知一切事物的本质虚幻不实,这叫做正见。憨山大师《禅宗法要》中说:“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有朝一日当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些——不是自己贴标签,而是真正有所感悟,那么不需要向任何人求证,自己就可以断定——我证悟了。

关于内心的本质,很多经续典籍将其比喻为“虚空”。诸如有一部深奥的法《恒河大手印》,从头到尾反反复复在讲心如虚空——除了虚空以外,确实也很难找到更准确的词汇了。

前文讲过,禅定状态非常好时,十分平静,没有什么可以表达,与“无一物可见”极其类似。有些人因此自以为证悟了,并大肆宣扬,分享自己的“证悟境界”。无论藏传、汉传,真正的证悟者都不会说自己已经证悟——除非出于特殊原因需要公开。

谦虚是佛教传统的价值观,自己开悟,无需广而告之。因为有可能根本还未证悟,即便有一点觉悟,也会由于四处张扬带来障碍,使得境界停滞不前。因此,默默无闻地修行是最好的。

“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在证悟的境界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了知,这叫做正知。

这时,不能说知,更不能说不知;不能说见,更不能说不见。因为见和不见、知与不知都是二元对立,是日常生活中表达和沟通的方式。凡是世俗环境中创造的语言和观念,只适用于世间;在出世间,这些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对于无法描述的证悟境界,只能自己去体会。

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这就是正见和正知,是我们要去证悟的内容,同时也是证悟唯一的基本标准。对于证悟的境界,不同的佛经和修法中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唯一的标准,以此来衡量自己是否达到了证悟。

“无有青黄长短”。“青黄”,代表所有颜色;“长短”,代表所有形状。当用感官认知世界时,才会出现颜色,才有长短、高低、大小等形状;当向内观察,深入了解心的本性时,这一切将消失无踪。

那么心的本性是什么样子?但见本源清净”。“但”,仅仅、只是。仅仅看见本源清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证悟的境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惠能大师偈子中的“本来无一物”,实际上这句归纳了“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同时也是《金刚经》等整个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第二层证悟境界是“但见本源清净”,源头本身是清净的,并不是通过修行变得清净。

何谓“本源清净”?就是“觉体圆明”。这四个字至关重要,“觉体”两字可以一起理解,“圆”和“明”则各有不同的含义。

先看“觉体”。“觉”,觉悟,亦即佛的智慧。觉悟分开讲,是佛的四种智慧;四智用一个字表达,就是“觉”。“觉体”,觉悟的本体,也就是原有的佛的智慧,也是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之所以取如来藏这个名称,是因为它像宝藏一样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所谓证悟,就是找到如来藏,发现本来存在的心的本性——觉体。

达摩四论以及《坛经》,为什么反复讲烦恼即菩提?贪嗔痴等烦恼,表面看来虽然不善,但其本质永远是佛性。换言之,杀盗淫妄等念头的本质,与出离心、菩提心毫无二致,都是清净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表面不能突破,则烦恼永远是烦恼,无法成为智慧,我们也会继续造业受苦,不断轮回。

再看“圆明”。“圆”,圆满,形容内心深处的佛的智慧圆满、完美;“明”,光明,形容佛的智慧永远清净、光明,无有任何烦恼。我们一定要明白每个字的含义,这样才能了知《坛经》的珍贵内涵。

“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讲的是二转法轮的空性,“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讲的则是三转法轮的佛性。可见《坛经》不仅讲空性,而且讲了佛性。佛性和空性不是两码事,而是一体的,空性是佛性的一部分,佛性也离不开空性。

那么,佛陀为什么先讲空性后讲佛性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首先证悟的是“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进一步修行才能体会到“觉体圆明”,从而达到完整、圆满的证悟。但是像惠能大师等利根者,不需要经过这个过程,一下子就能大彻大悟。

无论渐悟还是顿悟,都只是一个开始,仍然需要继续修持。其实达到“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的境界并不困难,难的是巩固境界,令其增上。因此证悟之后,必须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

“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前文称作正见、正知,这里称为见到本性、明心见性,也叫做佛的见解。

从大通禅师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到我们将来要证悟的是什么。他先将心的本性比喻为虚空,再讲当深深地体会到心的本性与虚空一样,本质为空性,这就是证悟。贪嗔痴等一切烦恼都是从虚空中产生的,如同水幕电影一样虚幻不实——远望水幕电影,人物、建筑无不逼真,实际上却连屏幕都不存在,只是无数个水滴乃至水分子组成,影像更是人们的错觉。同样,我们的情绪、烦恼也是如此。

证悟对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虚云大师56岁证悟之后,有弟子问,证悟后是什么样子?大师说,不证悟还好,证悟以后要做的事情更多。弟子们不解,虚云大师解释道,假如有人离开家乡30年,家里的三间房子一直无人居住;回来后,发现到处布满灰尘和垃圾,全无立足之处,这时肯定要打扫卫生,处理很多事情。

虚云大师的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归宿,然而我们渐行渐远,深陷轮回;有一天证悟了,回到这个归宿,自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不要以为证悟的当下所有问题都随之自然解决,这只是开始;也唯有这时,我们才有能力逐步铲除全部烦恼。

开悟后,随着修行,首先消失的是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不开心的事情,尤其当今时代人心浮躁、欲壑难填。今天拼命满足了一个欲望,明天又会产生新的贪欲,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异常痛苦。在这种无休止的追逐中,我们渐渐失去自我、根本价值,乃至丧失人性。人人内心空虚,不知到底为何终日打拼、日夜忙碌。而证悟之后,这些痛苦、焦虑、担忧会随着修行逐渐消失殆尽。

消除的具体方法是:比如自己发怒时,不要放任情绪,而要强迫自己静下来,观察内心。观察时,不要看别人怎样对我,而要看自己现在愤怒的念头。这时可以看到念头的本质,与此同时念头会消失;即使没有立即消失,但已失去了生命力,也就是没有了活力,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证悟之前,心里最活跃、最猖狂的是贪嗔痴,菩提心、慈悲心非常微弱;证悟之后,则恰恰相反。

最初证悟时,精神上的痛苦会首先消失,肉体上的痛苦依然存在。随着修行的继续,证悟的力量逐步加强,肉体的痛苦慢慢得以控制;最终对于生老病死乃至轮回中的一切痛苦,都可以做到毫不在乎,无所畏惧。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以强大的力量面对生老病死,不是逃避,也无处可逃。今天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业力和当下的无明共同酿成的,与我们如影相随、不离左右。妄图逃避的想法是非常幼稚、不切实际的,我们只有去面对。

如何面对呢?世俗人遇到生老病死,往往无能为力。生病还好,尚可求医问药;面对死亡,则不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而佛教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人们可以借此面对以生老病死为主的痛苦,并最终摆脱一切痛苦和烦恼,获得解脱。

以前,我们不具备这些方法,内心非常脆弱,以致精神难支、彻底崩溃,许多人甚至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如今,拥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精神问题。

倘若以佛教的方法去面对,任何世俗的痛苦都将不再是痛苦,不仅自己获益,而且可以帮助他人。这是大乘佛教度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初衷,也是我们学佛的目标。这绝不是理想主义的空想,只要我们用心投入,精进修行,此生完全能够达到。佛教的教义与鬼神无关,也不是神秘莫测的空话,而是人的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

当现实生活的所有烦恼不再影响我们,所有痛苦不再令我们恐惧,那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佛教将这种境界称为大乐,是更高层次的幸福和快乐;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快乐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大乐境界中,我们没有任何执著,同时发现无数众生尚未了解这个方法,仍然处在苦难之中。因此,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让所有人明白这个方法,使其从噩梦中醒来。于是,我们会投入到这项事业中,这就是弘法利生。

弘法利生,顾名思义,除了利生还需弘法。利生包括物质方面的慈善,这可以解决部分人的温饱,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求;何况物质方面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人们明白并掌握摆脱烦恼的方法,自行解决所有问题,这才是最好的慈善。

佛无法把最好的东西——慈悲、智慧、解脱等直接给予我们。我们现在尚未解脱,无数众生仍在受苦,就证明了这一点;禅宗说“佛不度众生,众生自度”,原因也在于此。当然,我们不能极端地理解为完全不需要佛,仅凭众生自力是不可能证悟的。

也许很多人会想,整天为别人付出肯定很辛苦,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有这样的想法,源于未曾品尝到真正利他的滋味,不知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感受。实际上,真正的幸福无不来自慈悲和利他。

综上所述,证悟之后,首先,生活琐碎带来的精神层面的烦恼将全部消失;其次,不再畏惧生老病死;再者,以强烈的慈悲心和无上智慧,投入利他之行。这样的人生既充满幸福快乐,又非常有意义。

这一生,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这种自我成长。老人常说,我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看着你长大,你最初一无所知、幼稚狂妄;接受佛陀的教育以来,努力修行,从一点一滴的了解,到产生些许感受,直至真正证悟;如今的你不再有任何畏惧,以大悲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你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弟子等”,意思与前文“善知识”相同。过去的念头、当下的念头以及未来的念头,也就是每个念头,都不被贪、嗔、痴、慢、嫉所染污。这里只说了“嫉妒”,实际上五毒全部包括在内。

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这是《坛经》忏悔品中的一段话,讲的是无相忏悔,它是所有忏悔中最上等、最殊胜的忏悔方法。

大家熟悉的金刚萨埵修法,可以含有诸如观想自己融入空性等无相忏悔的部分,但本质上仍属于有相忏悔,是有相忏悔中最殊胜的修法。我们尚未证悟时只能修有相忏悔,证悟以后才能作无相忏悔。

由于证悟的境界包含了忏悔,因此证悟后没有特意修忏悔也没有关系,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就是最好的忏悔。为什么呢?比如,通过金刚萨埵的四个对治力可以清净一切罪过,从而避免感受果报,但是罪过的种子仍在阿赖耶识当中,唯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将其根除。因此证悟是最殊胜的忏悔方法,“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连种子都被铲除了,自然无法复生。

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

 

“不可沉空守寂”。这里的“空”,指的不是空性,而是之前讲的无记空——仅仅内心平静的状态。“沉空”,指一直沉迷于寂止的修法,不追求证悟的智慧;“守寂”,守住寂止。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整天沉湎于寂止的禅定。

为什么?若是证悟之后,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不修其他,当然可以;但如果尚未证悟,只是达到了寂止——普通的世间禅定,不追求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那么在禅定中停留再长时间也毫无益处。因此,“不可沉空守寂”。

应当做什么呢?“即须广学多闻”,大家看这句,是不是出乎意料?不要以为禅宗不需要闻思,当然需要!这是六祖亲口所言,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如果不学,怎么可能知道禅宗的见解和修行方法?

大圆满传承上师无垢光尊者说过,末法时代,想要证悟大圆满,需要广学多闻。尽管文字无法直接表达大圆满,但闻思所得的智慧,对证悟一定大有裨益;至少在修行的过程中,明白正确的道路,不会误入歧途。

“禅宗不用闻思,只需打坐”的想法,不利于佛教整体的发展。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否则佛教徒根本无法修行。这并不是说佛教多么了不起,只是陈述客观事实。佛教并非以信仰为主,而是以智慧为主;智慧不会从天而降,需要通过闻思修获取。因此,禅宗的修行人必须广学多闻,这对禅宗法脉的发展大有益处,对佛教的整体发展也颇为有利。

假如所有修禅宗的人都能顿悟,那么没有太多的闻思也可以,然而真正开悟的人可能并不多。对于占大多数的未开悟者而言,如果不闻思,对佛教和修法的理解会有欠缺,修行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到最后,既得不到证悟的智慧,又缺乏闻思的智慧,等于没有得到任何智慧。因此,闻思对于禅宗的修行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的经论无一不在宣说深奥的智慧,除了修行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人生智慧,也很有必要学习。其实不信佛的人,也应该了解佛教,把其中一些观念和方法拿来为己所用,这样对世俗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识自本心,达诸佛理”,通过广学多闻,尤其是修行,能够认识自己心的本性,通达佛教的理论。

佛教理论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假如只会口说佛理,落实不到生活和工作中,说一套做一套,那么佛教知识再渊博,也是徒劳无功。

如何运用于生活呢?理应“和光接物”,这是和光同尘、待人接物两个成语的组合。和光同尘的意思是,与人交往时尽量与世无争,不要斤斤计较、过度自私。当然,佛教徒不可能完全与世无争,比如做生意时正当竞争不可避免。这里主要指的是日常待人接物方面。

我们平时习惯于责怪他人,学佛以后常常指责道友“佛教徒怎么能这样?”“你都学佛了,怎么还这么自私?”……不要说这样的话,也不要这样要求自己。

作为初学者,谁都做不到完全摒弃自私。无始以来,自私已是根深蒂固,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消灭。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都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若能在待人接物方面稍有改进,就称得上是很大的成就了。

与人相处时,一方面不要要求别人,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过分自私,做到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这是佛教徒一定要做到的,尤其是面对父母亲人、同事朋友,能让就让,能忍则忍——当然这并不等于没有原则,该出手时仍要出手。否则,讨论佛法时说得头头是道,日常生活中做得还不如无神论者,学佛又有什么用?

“无我无人”,指精通、证悟无我。理论上了解无我很容易,证悟却很难。这里“无我”“无人”,都是通达无我的意思。

佛教为什么讲无我?最关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只要心中有我,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别人,更多的还会留给自己;心中无我,才能百分之百为他人付出。因此,无我是为了更好地利他,当然其中一定要有智慧,不能盲目认知。

“直至菩提”,通过以上方式直接到达菩提。

这段经文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摘录的初衷,大家要记住。第一,禅宗也要广学多闻;第二,修禅之人不能与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无论一个人及其思想、智慧如何了不起,只要跟时代、社会格格不入,一定会被边缘化,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或主流价值观,并且终将被时代淘汰。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对佛法和禅宗不利。倘若如此善妙的佛教智慧被边缘化,将失去帮助众生的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

禅师们有些行为和语言似乎与世俗难以融合,其实这都是内心的境界。一个修行者内证境界可以很高,但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一定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唯有这样才能利益众生。这一点,佛陀都能做到,人怎会做不到?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是很容易,但若放低身段可能并不困难,这一点非常重要。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

 

刚才讲了修禅的暂时结果,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影响,其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师曰:‘三身者。’”惠能大师说,最终我们都会成佛,所谓佛就是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

“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性”,心的本性。自己心的本性,就是清净法身。

“圆满报身,汝之智也”。“智”与上一句的“性”有什么不同?当两者出现在不同地方时,指的是一个意思,智即是性,性即是智;当两者出现在同一地方时,则要看语境。这里“性”主要指空性的部分,“智”主要指光明的部分。

佛的法身和报身,都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心里,心的本性即是法身和报身。具体而言,心的本性是空性和光明的总和,空性的部分是清净法身,光明的部分则是圆满报身。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千百亿”,形容化身数量不计其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

“行”,行为,但不是通常说的言行举止、说话做事等行为,而是指前面讲的空性和光明的结合体所具有的一种力量或称能量,它使佛性产生种种化身,以此去度化众生。有关这方面的解释,可以学习《宝性论》,其第一品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密宗也是这样讲的。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心的本性之外,没有其他的三身。此处的三身与我们平时说的三身有所不同。

三身和三宝都有外在、内在之分。内在的三身、三宝都在佛性上面,这是真正的三身与三宝;外在的三身、三宝,则是内在三身和三宝的投影,亦即根据众生需求而出现的具有形象的三身及三宝,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比如金刚萨埵、药师佛、阿弥陀佛是外在的报身,以佛或菩萨的形象显现在某种众生面前;像释迦牟尼佛等大家都能看到的佛,则是外在的化身。

最终当证悟自己心的本性,其上一切烦恼清净之后,原有的三身便会出现,这就是成佛。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惠能大师说,这次传法,如同及时雨滋润大地一般。

“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你们的佛性犹如种子,受到滋润之后,全部得以发芽。人们心中本具的佛性就像种子,必须经过水分灌溉才能发芽,否则永远只是一粒种子。

这次虽然不是惠能大师亲口为各位宣讲,但我把大师的思想和智慧传达给大家,如同种子已经得到滋润,可以发芽了,接下来就靠你们自己努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所有条件均已齐备,诸位再接再厉,就可以证悟。

其余要点汇集

前面,我们介绍了《坛经》的智慧品、定慧品以及坐禅品。这三品的内容,敦煌本与其他版本差别不大,只是若干处不同;其他各品则有较大差别。在诸多版本中,除了敦煌本之外,宗宝本和曹溪原本也非常珍贵——宗宝本流传最广,曹溪是六祖驻锡多年之地,这样的版本自然很有价值。

下面,我将从这两个版本中摘取几个重要的片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开悟的内容,接下来将说明什么是开悟,要证悟的是什么等内容。这几段引自不同章节,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首先,是僧人智常与大通禅师之间的一段对话。在这里,大通禅师的回答非常精彩,代表了大乘佛教的观点。

大乘佛教宣讲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时,由于表达方式或强调角度不同,形成了两种中观——藏传佛教命名为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两种中观表面上看似不同,本质并没有很大差别;两个名称虽为藏传佛教所独有,但其表达的内容,在印度佛教、汉传佛教中都是存在的。

两种中观的依据,分别源于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自空中观,来自二转法轮,主要强调空性,较少涉及佛性,相关佛经有《大般若经》《金刚经》《般若心经》等般若经;他空中观,源自三转法轮,主要讲光明、佛性如来藏,虽然也讲空性,但并不强调,因为二转法轮已将空性讲得很透彻了。

心的本性即佛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虽然用两个词汇表达,但其实是一码事,如一盏灯,既有光亮又有热度。佛陀讲法层次很清楚,先讲空性,再讲光明、佛性。后来的大德遵循这个次第,撰著了不同侧重的论典。龙树菩萨的中观主要讲空性;弥勒菩萨主要讲佛性,如弥勒五经中的《宝性论》,讲的就是心的本性中光明的部分。

《坛经》自始至终讲佛性和光明,属于他空中观的范畴。惠能大师的偈子里有一句,敦煌本是“佛性常清净”,其他版本为“本来无一物”。这两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仅从偈子来看,后者属于自空中观,层次略有降低。

偈子的原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不过根据《坛经》的其他内容推测,应该有“佛性常清净”一句。为什么?第一,《坛经》处处可见佛性及佛性常清净的意思;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从达摩四论足以看出,达摩祖师非常强调佛性,后来禅宗历代祖师的思想均源自达摩祖师。依据以上两点,我个人认为,六祖的偈子中应该有“佛性常清净”一句。

以上讲的是理论。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空性、佛性都与实修密切相关,需要先作一番说明;同时可以看出,《坛经》是宣讲他空中观实修方法的经典,殊胜性不言而喻。

从藏传佛教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传佛教没有自空、他空的名称,只有二转和三转法轮的说法。小乘佛教则只承认第一转法轮,很少与大乘僧众交流、比较保守的南传佛教法师,迄今仍然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陀而是龙树菩萨等宣说的。受此影响,西方很多大学在讲佛教历史时也沿用了这种观点。但是大乘佛教认为佛转了三次法轮——第一转讲了小乘佛教的内容,第二转讲空性,第三转讲佛性、光明,后面两转是大乘佛教的教义。

下面,我们看僧人智常与大通禅师的对话,从一问一答中,可以了解真正的开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某甲”,我、本人。僧人智常问大通禅师,请问我内心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禅师反问道,你见过虚空吗?智常说,见过。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禅师接着问,你见到的虚空有相貌吗?智常道,虚空没有形状,怎么可能有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禅师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

“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了达、通达,意即证悟。证悟心中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这叫做正见。无论显宗、密宗,大乘佛教非常强调一句话——没有见到任何东西即是最殊胜的见。表面上看似乎矛盾:既然什么都没看见,又怎么会是最殊胜的见?

当我们观察内心——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考,而是静下心来,让意识自我观照,也就是让意识自己体会自己,这时也许杂念纷飞,也许平静如水,不过这都是表面现象。如果能够穿透表层,看到内在本质,就会发现其中虽然没有可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但确实存在着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境界。

这种存在就是“无一物可见”。与昏迷和深度睡眠不同,此时头脑异常清醒,清楚地知道世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内心的种种情绪和念头,同时了知一切事物的本质虚幻不实,这叫做正见。憨山大师《禅宗法要》中说:“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有朝一日当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些——不是自己贴标签,而是真正有所感悟,那么不需要向任何人求证,自己就可以断定——我证悟了。

关于内心的本质,很多经续典籍将其比喻为“虚空”。诸如有一部深奥的法《恒河大手印》,从头到尾反反复复在讲心如虚空——除了虚空以外,确实也很难找到更准确的词汇了。

前文讲过,禅定状态非常好时,十分平静,没有什么可以表达,与“无一物可见”极其类似。有些人因此自以为证悟了,并大肆宣扬,分享自己的“证悟境界”。无论藏传、汉传,真正的证悟者都不会说自己已经证悟——除非出于特殊原因需要公开。

谦虚是佛教传统的价值观,自己开悟,无需广而告之。因为有可能根本还未证悟,即便有一点觉悟,也会由于四处张扬带来障碍,使得境界停滞不前。因此,默默无闻地修行是最好的。

“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在证悟的境界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了知,这叫做正知。

这时,不能说知,更不能说不知;不能说见,更不能说不见。因为见和不见、知与不知都是二元对立,是日常生活中表达和沟通的方式。凡是世俗环境中创造的语言和观念,只适用于世间;在出世间,这些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对于无法描述的证悟境界,只能自己去体会。

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这就是正见和正知,是我们要去证悟的内容,同时也是证悟唯一的基本标准。对于证悟的境界,不同的佛经和修法中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唯一的标准,以此来衡量自己是否达到了证悟。

“无有青黄长短”。“青黄”,代表所有颜色;“长短”,代表所有形状。当用感官认知世界时,才会出现颜色,才有长短、高低、大小等形状;当向内观察,深入了解心的本性时,这一切将消失无踪。

那么心的本性是什么样子?但见本源清净”。“但”,仅仅、只是。仅仅看见本源清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证悟的境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惠能大师偈子中的“本来无一物”,实际上这句归纳了“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同时也是《金刚经》等整个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第二层证悟境界是“但见本源清净”,源头本身是清净的,并不是通过修行变得清净。

何谓“本源清净”?就是“觉体圆明”。这四个字至关重要,“觉体”两字可以一起理解,“圆”和“明”则各有不同的含义。

先看“觉体”。“觉”,觉悟,亦即佛的智慧。觉悟分开讲,是佛的四种智慧;四智用一个字表达,就是“觉”。“觉体”,觉悟的本体,也就是原有的佛的智慧,也是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之所以取如来藏这个名称,是因为它像宝藏一样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所谓证悟,就是找到如来藏,发现本来存在的心的本性——觉体。

达摩四论以及《坛经》,为什么反复讲烦恼即菩提?贪嗔痴等烦恼,表面看来虽然不善,但其本质永远是佛性。换言之,杀盗淫妄等念头的本质,与出离心、菩提心毫无二致,都是清净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表面不能突破,则烦恼永远是烦恼,无法成为智慧,我们也会继续造业受苦,不断轮回。

再看“圆明”。“圆”,圆满,形容内心深处的佛的智慧圆满、完美;“明”,光明,形容佛的智慧永远清净、光明,无有任何烦恼。我们一定要明白每个字的含义,这样才能了知《坛经》的珍贵内涵。

“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讲的是二转法轮的空性,“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讲的则是三转法轮的佛性。可见《坛经》不仅讲空性,而且讲了佛性。佛性和空性不是两码事,而是一体的,空性是佛性的一部分,佛性也离不开空性。

那么,佛陀为什么先讲空性后讲佛性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首先证悟的是“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进一步修行才能体会到“觉体圆明”,从而达到完整、圆满的证悟。但是像惠能大师等利根者,不需要经过这个过程,一下子就能大彻大悟。

无论渐悟还是顿悟,都只是一个开始,仍然需要继续修持。其实达到“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的境界并不困难,难的是巩固境界,令其增上。因此证悟之后,必须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

“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前文称作正见、正知,这里称为见到本性、明心见性,也叫做佛的见解。

从大通禅师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到我们将来要证悟的是什么。他先将心的本性比喻为虚空,再讲当深深地体会到心的本性与虚空一样,本质为空性,这就是证悟。贪嗔痴等一切烦恼都是从虚空中产生的,如同水幕电影一样虚幻不实——远望水幕电影,人物、建筑无不逼真,实际上却连屏幕都不存在,只是无数个水滴乃至水分子组成,影像更是人们的错觉。同样,我们的情绪、烦恼也是如此。

证悟对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虚云大师56岁证悟之后,有弟子问,证悟后是什么样子?大师说,不证悟还好,证悟以后要做的事情更多。弟子们不解,虚云大师解释道,假如有人离开家乡30年,家里的三间房子一直无人居住;回来后,发现到处布满灰尘和垃圾,全无立足之处,这时肯定要打扫卫生,处理很多事情。

虚云大师的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归宿,然而我们渐行渐远,深陷轮回;有一天证悟了,回到这个归宿,自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不要以为证悟的当下所有问题都随之自然解决,这只是开始;也唯有这时,我们才有能力逐步铲除全部烦恼。

开悟后,随着修行,首先消失的是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不开心的事情,尤其当今时代人心浮躁、欲壑难填。今天拼命满足了一个欲望,明天又会产生新的贪欲,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异常痛苦。在这种无休止的追逐中,我们渐渐失去自我、根本价值,乃至丧失人性。人人内心空虚,不知到底为何终日打拼、日夜忙碌。而证悟之后,这些痛苦、焦虑、担忧会随着修行逐渐消失殆尽。

消除的具体方法是:比如自己发怒时,不要放任情绪,而要强迫自己静下来,观察内心。观察时,不要看别人怎样对我,而要看自己现在愤怒的念头。这时可以看到念头的本质,与此同时念头会消失;即使没有立即消失,但已失去了生命力,也就是没有了活力,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证悟之前,心里最活跃、最猖狂的是贪嗔痴,菩提心、慈悲心非常微弱;证悟之后,则恰恰相反。

最初证悟时,精神上的痛苦会首先消失,肉体上的痛苦依然存在。随着修行的继续,证悟的力量逐步加强,肉体的痛苦慢慢得以控制;最终对于生老病死乃至轮回中的一切痛苦,都可以做到毫不在乎,无所畏惧。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以强大的力量面对生老病死,不是逃避,也无处可逃。今天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业力和当下的无明共同酿成的,与我们如影相随、不离左右。妄图逃避的想法是非常幼稚、不切实际的,我们只有去面对。

如何面对呢?世俗人遇到生老病死,往往无能为力。生病还好,尚可求医问药;面对死亡,则不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而佛教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人们可以借此面对以生老病死为主的痛苦,并最终摆脱一切痛苦和烦恼,获得解脱。

以前,我们不具备这些方法,内心非常脆弱,以致精神难支、彻底崩溃,许多人甚至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如今,拥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精神问题。

倘若以佛教的方法去面对,任何世俗的痛苦都将不再是痛苦,不仅自己获益,而且可以帮助他人。这是大乘佛教度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初衷,也是我们学佛的目标。这绝不是理想主义的空想,只要我们用心投入,精进修行,此生完全能够达到。佛教的教义与鬼神无关,也不是神秘莫测的空话,而是人的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

当现实生活的所有烦恼不再影响我们,所有痛苦不再令我们恐惧,那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佛教将这种境界称为大乐,是更高层次的幸福和快乐;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快乐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大乐境界中,我们没有任何执著,同时发现无数众生尚未了解这个方法,仍然处在苦难之中。因此,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让所有人明白这个方法,使其从噩梦中醒来。于是,我们会投入到这项事业中,这就是弘法利生。

弘法利生,顾名思义,除了利生还需弘法。利生包括物质方面的慈善,这可以解决部分人的温饱,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求;何况物质方面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人们明白并掌握摆脱烦恼的方法,自行解决所有问题,这才是最好的慈善。

佛无法把最好的东西——慈悲、智慧、解脱等直接给予我们。我们现在尚未解脱,无数众生仍在受苦,就证明了这一点;禅宗说“佛不度众生,众生自度”,原因也在于此。当然,我们不能极端地理解为完全不需要佛,仅凭众生自力是不可能证悟的。

也许很多人会想,整天为别人付出肯定很辛苦,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有这样的想法,源于未曾品尝到真正利他的滋味,不知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感受。实际上,真正的幸福无不来自慈悲和利他。

综上所述,证悟之后,首先,生活琐碎带来的精神层面的烦恼将全部消失;其次,不再畏惧生老病死;再者,以强烈的慈悲心和无上智慧,投入利他之行。这样的人生既充满幸福快乐,又非常有意义。

这一生,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这种自我成长。老人常说,我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看着你长大,你最初一无所知、幼稚狂妄;接受佛陀的教育以来,努力修行,从一点一滴的了解,到产生些许感受,直至真正证悟;如今的你不再有任何畏惧,以大悲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你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弟子等”,意思与前文“善知识”相同。过去的念头、当下的念头以及未来的念头,也就是每个念头,都不被贪、嗔、痴、慢、嫉所染污。这里只说了“嫉妒”,实际上五毒全部包括在内。

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这是《坛经》忏悔品中的一段话,讲的是无相忏悔,它是所有忏悔中最上等、最殊胜的忏悔方法。

大家熟悉的金刚萨埵修法,可以含有诸如观想自己融入空性等无相忏悔的部分,但本质上仍属于有相忏悔,是有相忏悔中最殊胜的修法。我们尚未证悟时只能修有相忏悔,证悟以后才能作无相忏悔。

由于证悟的境界包含了忏悔,因此证悟后没有特意修忏悔也没有关系,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就是最好的忏悔。为什么呢?比如,通过金刚萨埵的四个对治力可以清净一切罪过,从而避免感受果报,但是罪过的种子仍在阿赖耶识当中,唯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将其根除。因此证悟是最殊胜的忏悔方法,“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连种子都被铲除了,自然无法复生。

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

 

“不可沉空守寂”。这里的“空”,指的不是空性,而是之前讲的无记空——仅仅内心平静的状态。“沉空”,指一直沉迷于寂止的修法,不追求证悟的智慧;“守寂”,守住寂止。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整天沉湎于寂止的禅定。

为什么?若是证悟之后,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不修其他,当然可以;但如果尚未证悟,只是达到了寂止——普通的世间禅定,不追求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那么在禅定中停留再长时间也毫无益处。因此,“不可沉空守寂”。

应当做什么呢?“即须广学多闻”,大家看这句,是不是出乎意料?不要以为禅宗不需要闻思,当然需要!这是六祖亲口所言,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如果不学,怎么可能知道禅宗的见解和修行方法?

大圆满传承上师无垢光尊者说过,末法时代,想要证悟大圆满,需要广学多闻。尽管文字无法直接表达大圆满,但闻思所得的智慧,对证悟一定大有裨益;至少在修行的过程中,明白正确的道路,不会误入歧途。

“禅宗不用闻思,只需打坐”的想法,不利于佛教整体的发展。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否则佛教徒根本无法修行。这并不是说佛教多么了不起,只是陈述客观事实。佛教并非以信仰为主,而是以智慧为主;智慧不会从天而降,需要通过闻思修获取。因此,禅宗的修行人必须广学多闻,这对禅宗法脉的发展大有益处,对佛教的整体发展也颇为有利。

假如所有修禅宗的人都能顿悟,那么没有太多的闻思也可以,然而真正开悟的人可能并不多。对于占大多数的未开悟者而言,如果不闻思,对佛教和修法的理解会有欠缺,修行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到最后,既得不到证悟的智慧,又缺乏闻思的智慧,等于没有得到任何智慧。因此,闻思对于禅宗的修行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的经论无一不在宣说深奥的智慧,除了修行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人生智慧,也很有必要学习。其实不信佛的人,也应该了解佛教,把其中一些观念和方法拿来为己所用,这样对世俗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识自本心,达诸佛理”,通过广学多闻,尤其是修行,能够认识自己心的本性,通达佛教的理论。

佛教理论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假如只会口说佛理,落实不到生活和工作中,说一套做一套,那么佛教知识再渊博,也是徒劳无功。

如何运用于生活呢?理应“和光接物”,这是和光同尘、待人接物两个成语的组合。和光同尘的意思是,与人交往时尽量与世无争,不要斤斤计较、过度自私。当然,佛教徒不可能完全与世无争,比如做生意时正当竞争不可避免。这里主要指的是日常待人接物方面。

我们平时习惯于责怪他人,学佛以后常常指责道友“佛教徒怎么能这样?”“你都学佛了,怎么还这么自私?”……不要说这样的话,也不要这样要求自己。

作为初学者,谁都做不到完全摒弃自私。无始以来,自私已是根深蒂固,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消灭。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都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若能在待人接物方面稍有改进,就称得上是很大的成就了。

与人相处时,一方面不要要求别人,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过分自私,做到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这是佛教徒一定要做到的,尤其是面对父母亲人、同事朋友,能让就让,能忍则忍——当然这并不等于没有原则,该出手时仍要出手。否则,讨论佛法时说得头头是道,日常生活中做得还不如无神论者,学佛又有什么用?

“无我无人”,指精通、证悟无我。理论上了解无我很容易,证悟却很难。这里“无我”“无人”,都是通达无我的意思。

佛教为什么讲无我?最关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只要心中有我,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别人,更多的还会留给自己;心中无我,才能百分之百为他人付出。因此,无我是为了更好地利他,当然其中一定要有智慧,不能盲目认知。

“直至菩提”,通过以上方式直接到达菩提。

这段经文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摘录的初衷,大家要记住。第一,禅宗也要广学多闻;第二,修禅之人不能与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无论一个人及其思想、智慧如何了不起,只要跟时代、社会格格不入,一定会被边缘化,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或主流价值观,并且终将被时代淘汰。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对佛法和禅宗不利。倘若如此善妙的佛教智慧被边缘化,将失去帮助众生的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

禅师们有些行为和语言似乎与世俗难以融合,其实这都是内心的境界。一个修行者内证境界可以很高,但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一定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唯有这样才能利益众生。这一点,佛陀都能做到,人怎会做不到?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是很容易,但若放低身段可能并不困难,这一点非常重要。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

 

刚才讲了修禅的暂时结果,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影响,其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师曰:‘三身者。’”惠能大师说,最终我们都会成佛,所谓佛就是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

“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性”,心的本性。自己心的本性,就是清净法身。

“圆满报身,汝之智也”。“智”与上一句的“性”有什么不同?当两者出现在不同地方时,指的是一个意思,智即是性,性即是智;当两者出现在同一地方时,则要看语境。这里“性”主要指空性的部分,“智”主要指光明的部分。

佛的法身和报身,都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心里,心的本性即是法身和报身。具体而言,心的本性是空性和光明的总和,空性的部分是清净法身,光明的部分则是圆满报身。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千百亿”,形容化身数量不计其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

“行”,行为,但不是通常说的言行举止、说话做事等行为,而是指前面讲的空性和光明的结合体所具有的一种力量或称能量,它使佛性产生种种化身,以此去度化众生。有关这方面的解释,可以学习《宝性论》,其第一品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密宗也是这样讲的。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心的本性之外,没有其他的三身。此处的三身与我们平时说的三身有所不同。

三身和三宝都有外在、内在之分。内在的三身、三宝都在佛性上面,这是真正的三身与三宝;外在的三身、三宝,则是内在三身和三宝的投影,亦即根据众生需求而出现的具有形象的三身及三宝,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比如金刚萨埵、药师佛、阿弥陀佛是外在的报身,以佛或菩萨的形象显现在某种众生面前;像释迦牟尼佛等大家都能看到的佛,则是外在的化身。

最终当证悟自己心的本性,其上一切烦恼清净之后,原有的三身便会出现,这就是成佛。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惠能大师说,这次传法,如同及时雨滋润大地一般。

“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你们的佛性犹如种子,受到滋润之后,全部得以发芽。人们心中本具的佛性就像种子,必须经过水分灌溉才能发芽,否则永远只是一粒种子。

这次虽然不是惠能大师亲口为各位宣讲,但我把大师的思想和智慧传达给大家,如同种子已经得到滋润,可以发芽了,接下来就靠你们自己努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所有条件均已齐备,诸位再接再厉,就可以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