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问答十二

 

这个问答中的内容与我们的实修密切相关,因而至关重要。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妄也?”

 

“修造伽蓝”,即修建寺庙;“铸写形像”,指铸造、描绘佛像。佛经中说,修建寺庙、塑造佛像,供香、供花、供灯,昼夜六时转绕佛塔、持斋礼拜等,种种功德都是成佛之因。如果说只观心就能成就,观心包含一切修行,那佛经讲的这些难道都是假的吗?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佛陀度化众生具有无数的善巧方便,下等根机的众生无法直接证悟甚深的心之本性,于是,佛借助有为法作比喻,用以说明无为之意。

前面说的牛乳,就是用有为法来比喻无为的佛性。本问提到的“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等修行,也是借由比喻来阐述证悟的内涵,而非真的修建寺庙、铸造佛像能够成佛。例如,借修建寺庙这一比喻来表达证悟清净的道场。此处的道场,指的是内在的、最终极的道场,即密法讲的普贤王如来等法身佛的清净剎土,而非外在的寺庙。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方式,即修庙、造佛、烧香等这些都是真实的修行,需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

达摩祖师为什么没有采取第二种解释呢?因为本论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利根者。对他们而言,忏悔、拜佛等修法,在前世或更早以前已经完成,现在最需要的是去直接观心。所以,第一种解释与他们最为契合。

第二种解释方式,针对的是钝根者。对他们来说,这些修行并非比喻,而是需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的。仅凭这些修行,当然并不足以成佛。但它们是钝根者通往证悟的必经之路,就像渡河先要乘船才能抵达目的地一样。我们只有先通过忏悔、积累福报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根机,最终才能够证悟。

简言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根机,选择适合的学佛道路。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禅宗讲内寻和外寻,内寻指自己内在的修行。此处的“内行”,是指自己证悟的智慧。如果不闻思修,缺乏内在的修行,一味向外追求,希望通过修庙、做慈善、烧香拜佛等获得福报,这样对自己的证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由于后面达摩祖师把所有的世俗功德全部否定了,因此,我想有必要提前作几点说明,让大家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很容易产生疑惑和误解。

第一,自己的根机决定了适宜的修行方式。

对于上面讲的两种解释方式,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达摩祖师说世俗的种种功德都是比喻,意味着这些不是实际要做的事情。但这仅仅是针对上根利智者,普通人仍然需要通过世俗功德而逐渐证悟。

禅宗讲顿悟和渐悟,也即顿门和渐门,就是指这两种证悟的方法。虽然渐悟是逐渐地证悟,在证悟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证悟时也是顿悟。比如,有的人看到某个东西或听见某种声音时,瞬间恍然大悟。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很多努力,这是证悟的前提条件,藏传佛教称之为前行。

我们是否需要修前行,要根据自己的根机来判断。不能认为,只有学藏传佛教的才修前行,学禅宗的不需要修。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属于哪种根机。如果是一个下等根机的人,即便学达摩祖师的法,也要走渐门这条路。

1000多年前,摩诃衍禅师来到藏地,在藏传佛教第一个寺院桑耶寺推广禅宗,吸引了很多人跟他学习。摩诃衍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供佛、念经、磕头都是没有用的,直接安住在光明、空性中就能成就。受其影响,当时桑耶寺日常的供灯、供香等全都停止了,没有人去做这些事情。

后来有些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当年和莲花生大师一起进藏的大成就者菩提萨埵(藏传佛教中第一个给出家人传戒的上师)的预言,从印度请来了他的弟子噶玛拉希拉同摩诃衍进行辩论。当时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几乎所有的知名学者、成就者聚集一堂,吐蕃国王赤松德赞也来到现场。这场辩论,前后持续了三年之久。根据藏文文献记载,最后噶玛拉希拉赢得了辩论;而在汉文文献中,则是摩诃衍赢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顿渐之争”。

噶玛拉希拉进藏后撰著了几部论典,保留在藏传佛教的文献里,后来在敦煌出土文献中也有发现。其中有三部论是关于实修次第的,名字叫做《修习次第初篇》《修习次第中篇》《修习次第后篇》。在这三部论典中,记录了当时他与摩诃衍辩论的情形,以及摩诃衍的很多观点,同时指出了其观点的正确和错误之处。

在人们去印度邀请噶玛拉希拉进藏期间,摩诃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写了五部论著,其中一部叫做《八十种经根据论》,是引用八十部大乘佛经来证明他的观点。辩论失败后,他写的这些论著都成了禁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发现了摩诃衍当时所写的一些藏文论著,虽然并不完整,但能体现出他的观点。论中所依据的,也都是般若经等大乘佛经。

可以说,摩诃衍的观点和所传的法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出现了偏差,方法过于极端。如果跟他学习的都是上等根机者,当然可以这样做。但摩诃衍错就错在没有区分层次和根机。也许他认为,桑耶寺如此殊胜,那里的人应该都是上等根机者,可以推广这样的禅修。但事实并非如此,桑耶寺也有很多普通人,若以这种方式修禅,那他们既不能证悟,又不能积累资粮,结果落得两手空空。

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未证悟的人需要忏悔和修出离心、菩提心,自不待言。已证悟的人,从其个人修行的角度讲,可以只专注于自身境界的修持;但从利他的角度而言,仍然需要去布施、救灾、做公益……即便是修到八地的菩萨,若一直停留在平静的境界中,也会因为无法积累资粮而耽误成佛。

在藏传佛教的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对摩诃衍的评价有两种。一种说摩诃衍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另一种说摩诃衍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无从得知摩诃衍是否是真正的成就者,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内在境界。但是,他的方法只是对个别人可行,对大众来讲确实存在问题,我们这样分清楚就可以了。

总之,世俗的功德有其自身的价值,普通人必须具备这些证悟的助缘。尤其是忏悔业障、积累资粮的修法格外重要,一个罪业深重的人,一上来就参禅、观心,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认为自己和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同属上等根机者,那就不需要做世俗功德,可以直接去观心。

在真正的禅宗寺院里,偌大的禅堂往往空空荡荡,没有花、香、水之类的供品。既然这些都是比喻,又何必刻意拿来供呢?中国早期的禅宗寺院都是如此。当年日本从中国学习了禅宗,至今他们的寺院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和风格。日本的普通家庭和酒店里一般没有太多摆设,据说也是受到禅宗的影响。

汉传佛教的普通寺院,有的虽然叫做某某禅寺,但可能或多或少受到净土宗等其他大乘宗派的影响,有很多花、香等供品,却也不及藏传寺院那么多。

在藏传佛教的寺院里,往往摆放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供品,如酥油做的八吉祥和酥油花等等,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他们认为,要证悟就需要有这样的供品。

可见,走进一个寺院,看其布置和摆设,就能大概知道他们是怎样修行的。

假如达摩祖师修建一座寺院或者禅堂,可能比日本寺院里的东西还要少。一个真正的上等根机者,什么都不需要,在空房子里直接打坐即可。但若不是上等根机,那寺院或自己的佛堂里就需要有佛像、供品,以作为拜佛、忏悔、积累功德的所依。

归纳而言,究竟该把经论中所讲的世俗功德当作比喻,还是真实可操作的事情,要以自己的根机来决定。大家对此应反复思考,这对我们的个人修行非常重要!

第二,福慧二资粮理应圆融双运。

达摩祖师否定了供灯、供香、拜佛等有为法的功德,说佛陀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此。不仅达摩祖师,所有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佛教又强调要通过这些方法积累福报资粮。这两种说法看似相互矛盾,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呢?

按照大乘佛教最正确的观点来说,基、道、果无论何时都是双运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走极端。

基,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它是现空双运——既是空性又是现象。空不是一无所有,空的同时又有各种缘起现象,这些现象都离不开空性。

道,就是我们所修的道,它是福慧双运——福资粮和慧资粮双运。在大乘佛教中,修智慧以外的五个波罗蜜,叫做福资粮;证悟以后修空性、光明,叫做慧资粮。福资粮可以成就佛的色身,即报身和化身;慧资粮可以成就佛的法身。

最终的果就是成佛,佛是法身和色身(即报身和化身)二身双运。在众生看来,佛有法报化三身,而在佛的境界中,三身是不可分的一体,实际上只有一身,一身等于三身,三身等于一身。

我们在修道时,怎样才能不走极端,做到福资粮和慧资粮双运呢?

达摩祖师在本论中说,只要证悟了,就安住在证悟境界中,其他修行都没必要做。当年达摩祖师从南印度来到中国,在与梁武帝的交谈中,直截了当地说梁武帝所做的修庙、持斋、供僧等都不是功德。梁武帝问什么是功德,达摩祖师说,无漏的证悟智慧才是真正的功德。

禅宗是非常高端的法门,它所度化的人或者说所针对的法器,正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利根者。这些人并非不需要福慧二资粮,而是可以在证悟的境界中逐渐圆满福资粮。如般若经讲,只要拥有了般若波罗蜜即证悟的智慧,其余一概不需要,因为此智慧已然包含布施、持戒等所有的波罗蜜。藏传佛教大成就者麦彭大师在《般若摄颂释》中说,若证悟了空性,则此中即包含了三聚净戒、六波罗蜜等所有的一切,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像六祖惠能大师等极少数藏汉及印度的大成就者们,其证悟的境界包含且超越了一切世俗功德,因而无需特意去修庙、烧香、拜佛等等。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境界,不修空性见,去做一些世俗的福报,那反而本末倒置,是完全错误的。因此,针对这些利根者,达摩祖师一再强调,你们无需做世俗的修行,只管打坐,这里面什么都有了。

麦彭大师有一部专讲福慧双运修法的论著。论中提到,第一,在初期拥有一定证悟境界时,如果不修持此境界而去做世俗的功德,对个人修行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这样会使内心散乱,阻碍修行的进步。此时应将世俗功德暂时放下,证悟的境界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切。第二,在后期修行境界达到极高时,也不需要做供养、念诵等福资粮。这个观点,与达摩祖师的说法完全一致。

而尚未证悟时,福资粮最重要。藏传佛教的四加行、五加行等一系列修法,就是为我们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作铺垫。假如不修这些基础法,一开始就修空性,则非但不能开悟,连出离心、菩提心也不具备。

禅宗讲,如果没有智慧,只是静下心来打坐,那就是普通的世俗禅定,也即“无记”。修这种禅定,虽然心很平静,暂时感觉不到烦恼,但就算修几千年、几万年也不可能证悟,因为它跟心的本性没有任何关系。《六祖坛经》中多次提到“落空”,此空并非空性,而是指既没有证悟,也没有念头,处于一种平静的、不善不恶的无记状态。这种禅定,外道也在修,而且外道中有四禅八定境界非常高的人,但结果依旧是在轮回里打转,连解脱道都不算。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修世俗功德,这比证悟还重要。只有借助于世俗福报、闻思修功德的力量,我们才能走上解脱道,走上大乘佛教的正道。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在积累了一些福资粮之后,就开始修空性法门,但因为根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修很长时间也没有效果。这种情况,也必须通过类似于藏传佛教的四加行、五加行等修法提升根机。

在此,特别推荐大家参阅憨山大师撰著的《禅宗法要》和《参禅切要》。值得一提的是,论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达到了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层次,以语言文字来阐述的话,也只能讲到这种程度了。

《禅宗法要》中云:“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藏识”,即阿赖耶识。我们阿赖耶识中的习气以及欲望等一切烦恼的种子,从无始以来都一直深深地潜伏着,异常坚固。这些累世所积的罪业和贪嗔痴等烦恼,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什么后果呢?

“话头用力不得处”,参话头的时候参不到位。参话头是禅宗非常重要的证悟方法之一,密法中也有类似的方法。

参话头有几个要点。首先是疑情,即给自己提出疑问,如念阿弥陀佛时问自己:念佛者是谁?然后开始参话头,其中有话头和话尾两个概念,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当这句话还没有念出来时,叫做话头;念出来以后,叫做话尾。

“观心照不及处”,虽然很认真地打坐、观心,却观照不到自己心的本性。

“自己下手不得”,无论自己再如何用功、努力,也毫无效果。

这些问题在修行中都比较常见,就连虚云大师这么厉害的人,五十多岁才得以开悟,更莫说像我们这样断断续续修行的普通人了。针对这种情况,憨山大师提出了他的建议。

“须礼佛”,这个时候要去礼佛、拜佛。五加行的十万个大礼拜就是礼佛。

“诵经”,要诵经。诵什么经呢?主要是《三十五佛忏悔文》等大乘佛经。五加行的皈依、发心等修法中,也要念诵很多经文和仪轨。

“忏悔”,还需要忏悔。金刚萨埵修法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方法,也是五加行最重要的修法之一。

“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密持咒心”,修持密法所讲的各种咒语;“密印”,密宗的观想、持咒等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也要依靠密宗的持咒、观想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密法中的各种咒语、手印、观想等,全都是佛的金刚心印。

憨山大师讲的这些方法,其实就是四加行和五加行。虽然他没有专门提到菩提心,但这作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

“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憨山大师说,这些修法我也用,用了以后,感觉就像手中持有金刚杵,可以摧毁所有的障碍。

倘若我们长时间打坐观心没有任何收效,就足以说明自己不属于上等根机,不可能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短短几个月开悟。当确定自己是普通根机之后,就要走普通人的路。

憨山大师建议普通人在修禅定之前,或在修禅定没有效果时,去做这些世俗的功德。麦彭大师也是这样讲的。这些成就者们给普通人指的路完全一致。虽然在达摩祖师的论著以及惠能大师的《坛经》中,只讲了最后、最顶尖的内容,并未提到世俗福资粮的修法,但不要以为没有提及就代表不需要,是需要的。尤其我们普通人,更需要通过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三,正确的修行分为三个阶段。

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正确的修行道路,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开始学佛直至证悟,此时为了证悟,需要闻思修,也特别需要积累世俗的福资粮。憨山大师讲的礼佛、诵经等,或藏传佛教前行修法中的出离心、菩提心,尤其是金刚萨埵忏悔修法,都极其重要。

第二阶段是初步证悟以后,虽已证悟,但境界不高,力度较小,这时要一心一意地修空性见,保护、培养自己证悟空性的智慧。若是过多参与烧香、拜佛等世俗的修行和活动,就会影响证悟境界。所以,在此阶段应尽量减少这类事情,闻思也暂时放一放,把重点放在修空性上。

第三阶段,证悟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一定程度,何种程度?做世俗功德或利他之事,基本不会影响自己的证悟境界。所以,这个阶段既可以打坐修空性,也可以在不离空性见的基础上闻思、修世俗福报、利益众生。此时才是真正的福慧双运。

在这一阶段,虽然对个人而言,修空性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作为大乘佛教徒,必须去帮助其他的众生。尽管还没有佛那么大的力量,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利益众生的能力。另外,从修行的角度讲,福慧二资粮不能脱节,所以这时既要修空性智慧,又要去做六波罗蜜中的其他修行。

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不同阶段,修行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从整体上考虑,进行相应的安排,这样才能顺利地进入解脱道。

 

综上所述,对于本论讲的“观心总摄诸行”,我们可以先在见解上理解并接受,但在实修时,要明白这是最后的修行,并非现在去做的事情。假如一开始就把修庙、供佛等世俗功德统统否定,将福报资粮一概放弃,认为只有空性智慧才是真正的善法,那我们一定会步入歧途。这一点千万不能出错!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看看达摩祖师如何解释世俗修行的真实含义。

 

※修建寺庙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伽蓝一词来自印度梵文,翻译成汉语就是清净地,即寺庙。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如果彻底断除了三毒,清净了六根,身体会感受到禅悦,心也会清澈透明,也就是获得证悟,这才是修建寺庙的真正含义。修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要修的,是让自己达到身心清净的境界。

如果不考虑内在的智慧,只求外在的功德,花很多钱去修庙,或者供花、烧香、拜佛等等,则只能获得世间的福报。从证悟、解脱的角度而言,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当作成熟根机、忏悔罪业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证悟,那它们都是有用的。

 

※建造佛像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仿像如来真容妙相,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铸”,用铜、金等金属铸造;“写”,绘画;“形像”,特指佛的形像。大乘佛经赞叹铸写佛像的功德,并不是让我们去铸造各种材质的佛像或描绘唐卡,而是让所有的众生去修行,求佛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

“所为修诸觉行”。“觉”,觉悟、证悟。修行必须要有觉悟。反之,没有证悟的智慧,又没有任何念头,只是内心非常平静,禅宗称之为无记,并且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冷水泡石头,这样修不会有什么结果。

“仿像如来真容妙相”,证悟以后继续修持证悟的境界,自己即是如来的真容妙相,也就是会变成佛的报身和化身,无需用金属、木头去塑造佛像。

“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佛的本意怎么可能是让众生用铜、金等铸造佛像呢?佛是让大家去闻思修行,未来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佛。

 

“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模样”,在另一个版本中为“模楑”,意为模型。因此,求解脱的人真要铸写佛像的话,应该以自己的身体为炉子,以闻思修为炉火,以智慧为能工巧匠,以大乘佛教的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为模型。

“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把自己心中本具的佛性熔炼出来,完全按照大乘佛教的戒律和方法,依教奉行,这样便能成就无漏的法报化三身——这才是真正的佛像。

真正的佛,并非各种材质塑造或描绘出来的佛像,而是佛性。佛性本身是三身,但未被开发时,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佛性变成佛的三身,这是佛所赞叹的铸写形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此处的“色身”,是指佛的报身。佛的报身是究竟的、永恒的、微妙的,而不是由金、银、铜等制作出来的无常的有为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如果一个求解脱道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铸写形像,以为无非是塑造铜像、泥像或描绘唐卡,那他凭什么说这些有功德呢?

当然,我们要分清楚,达摩祖师指的是无漏的功德和智慧,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世俗功德是两回事。当年他见梁武帝时,说梁武帝修庙、建塔等没有任何功德,我们不要由此认为这些真的没有功德。它们有功德,属于福资粮,而达摩祖师说的是慧资粮。

后面要讲的烧香、供花、绕塔……都是如此,凡是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的,我们都要理解为没有慧功德、慧资粮,但有福功德、福资粮。

 

※烧香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有相之香”,指世俗的香;“无为正法之香”,指证悟空性,证悟心的本性,也即明心见性的境界和智慧。虽然初步的明心见性尚未达到无为的程度,但也可以归类为无为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经讲的烧香,也不是让我们去烧世俗的香,而是去修自己的心,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说来说去,无论修庙、烧香,还是供花、拜佛……其实都是修智慧。那么,达摩祖师为什么把这个意思分开,反反复复地讲呢?

我个人猜测,这或许是出于当时的需要。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看到对佛教颇为虔诚的梁武帝,其见解却只局限于一些世俗福报,而且受到皇帝的影响,想必很多人也会有相同的看法。为了唤醒这些人,不让他们过于执著世俗福报,于是达摩祖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甚至有时言词激烈,直接否定掉世俗功德。

另一个原因是,禅宗与大圆满、大手印一样,具有很高的见解和境界,这本来就是达摩祖师所要表达的观点。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薰”是“熏”的异体字。衣服有臭味时,用香熏一熏,臭味就消失了。同样,用证悟的智慧之香来熏,就能消除所有的无明、恶业等臭气。

 

“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正法香者,有其五种”,大乘佛经里讲的香有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一是戒香,即能够断除全部罪业,修持一切善业。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二是定香,即坚定不移地相信大乘佛法,永不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三是慧香,即经常按照中观的方法观察自己的身心,最后得到空性的结论。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四是解脱香,即能断除一切无明和烦恼。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五是解脱知见香,指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即观心以后,无碍地通达心的本性,明心见性。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这五种正法之香是最上乘的香,世间任何一种香都无法与之相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乎?”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要求弟子们用智慧之火燃烧这五种极其珍贵的香,以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乎?”“沉檀薰陆”,沉香、檀香、薰陆皆是香木,可以制香。现在的众生不了解佛的真实用意,只知用外在的火去烧世间各种质碍之香,希望以此获得福报,这又怎么可能得到呢?

相比那时,我们如今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假如达摩祖师在,肯定会失望之极。价格高昂的头香、高香随处可见,各种商业化的行为比比皆是,这都是末法时代供香的方式。

达摩祖师说佛陀在世时不供世俗的香,那是否真的不需要用檀香、沉香供佛呢?当然不是,这也要按照前面讲的方式来理解。

 

※供花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散花的含义也是如此。

“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此处的“常说”,在其他较为正确的版本中为“言说”;“言说正法”,即讲经说法;“散沾一切”,意即散播鲜花,让花沾到所有众生身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讲经说法这样的功德之花来饶益一切众生,就像把花撒到众生身上一样。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用大乘佛法,尤其是第三转法轮讲的佛性以及第二转法轮讲的般若空性等深奥之法,来庄严真如佛性。

平时我们多用鲜花来庄严佛堂、寺庙,达摩祖师却说要庄严佛性。佛性怎么庄严呢?就是把佛讲的智慧——佛性和空性,准确清晰地传授给别人,或通过闻思修深入透彻地理解吸收。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这样的功德之花是佛所赞叹的,它是究竟的、永恒的,绝不会有凋零的那一天。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如果有修行人散播这样的花,才是真正的供花,才能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若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缯彩”,指彩色的缯帛、丝绸。“剪截缯彩”这句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剪裁”和“剪截”,前者意为剪裁,后者意为销毁、浪费。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佛让众生用鲜花、丝绸或丝绸制成的花作供品,认为这就是供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样做的话,一来伤损草木,不管买鲜花还是自己种花、采野花,都会损伤植物、破坏环境;二来伤害众生,缯帛是用蚕丝做的,而蚕丝来自于蚕茧,制作缯帛会伤害很多生命。

当时人们特别重视用佛经里提到的珍珠、玛瑙、象牙、丝绸等供佛,然而有些供品来自动物,对环境和众生都是有害的。达摩祖师原本就要否定这些世俗的功德,再加上这个理由,就更有说服力了。

“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为什么如此供佛无有是处呢?因为持大乘戒律的人不能损害世间的万事万物,就算是为了供佛也不能破坏环境、伤害动物。

“若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误犯这些清净戒律都有很大罪过,更何况现在是故意违犯,以伤害众生、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福报功德,虽然希望获得利益,但实际得到的却是两败俱损,这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

其实,即便不从戒律的角度,以世俗的角度而言,对于这类供品我们也应当慎重选择,尽量用一些不会破坏环境、对动物没有伤害的供品。

那佛陀时代为什么要供这样的供品呢?难道佛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和伤害众生的问题吗?这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与我们现在不同。相比而言,那时获取这些供品不会给众生带来太大伤害,像珍珠、象牙,都是取自已经死去的动物。现在则变成商业化的行为,为了赚钱,如大量捕捞、养殖、杀害蚌等贝类以获取珍珠,猎杀大象以攫取象牙,这些做法无疑都给动物带来巨大痛苦。

由此可见,除了修空性的慧资粮以外,在积累世俗的福资粮方面,供佛、修行的方法也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第十二个问答中,达摩祖师对烧香拜佛等世俗功德也即福资粮,进行了破相。

相即是执著的对象。例如我们供花时,第一,会执著供佛者自己,此即我执;第二,会执著所供养的花;第三,会执著供花这一行为。只要还未证悟或不了解空性,都会对这三者有所执著。达摩祖师要破的正是这三种执著,这就是破相。

破相以后,并且证悟了空性,就可以做到三轮体空。这个问答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

前面讲过,烧香、供花、念佛等是不是功德,要视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在密宗里,每句话乃至每个词汇,基本上都有四种不同层次的解释。如密宗的灌顶有四个级别,不同级别对应的修法是不一样的。只得过第一级灌顶,就只从第一个层面上解释;得到第二级灌顶,就从第二个层面上解释;以此类推,得到第四级灌顶,便获得了完整的灌顶,可以了解到究竟的意义。若从未得过这些灌顶,则没有资格听闻及修持相应的内容。

那么,四种不同的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当然最后的解释是最正确、最究竟的,但前面的也不能说不对,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根机的人。对只得过第一级灌顶的人来说,这个层面的解释就是正确的,因为从这一层面看问题,确实是它解释的那样。后面逐层提高,讲的内容也随之逐渐深入,但并不会否定前面的内容。所以说,这四种解释都是正确的。

众生的根机不同,佛法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这正是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原因所在。

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中只分了两个层次:证悟之前和证悟之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一清二楚,否则就会步入歧途,尤其是看到第十二个问答时,会误以为自己从前错解了供佛、念经、磕头等的含义,从而再也不去做世俗的功德。

 

※供灯

 

下面,达摩祖师继续从禅宗证悟的角度来解释供灯。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觉之明了,喻之为灯。”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正觉”,觉悟、证悟。我们通常理解的长明灯是长年不熄供于佛前的酥油灯,而达摩祖师说,长明灯是正觉之心,意即觉悟的心、证悟的智慧。随后他对此进行了解释。

“觉之明了,喻之为灯”。“觉”,明了、通达、觉悟。明了什么呢?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讲,就是明了空性;从第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就是明了光明;以密宗的角度而言,则是明了空性和光明双运,也即明空无别。

在无上密宗里,佛像基本都是佛父佛母双运的,很少有单身像。为什么呢?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时主要讲般若空性,几乎没有讲光明。在第三转法轮时主要讲佛性光明如来藏,很少提到空性。后来到了密法时,则把二转和三转的内容结合起来:既不单方面强调空性,也不单方面强调光明,而是强调二者的结合体。虽然我们用语言表述为“结合”,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结合的,空性和光明本来就是一体。正因为要表达这个含义,所以无上密宗的佛像多为双身像。而在外密——如汉传佛教的密法即唐密当中,几乎看不到双身佛像,即使有,也一定是借用无上密宗的。

双身像中的佛母,代表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显宗称般若空性为佛母);佛父,代表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而佛父佛母拥抱、双运,则象征空性与光明一味一体。虽然佛把它们分开讲,但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因此从密宗的角度而言,“觉”就是明了双运,也即明了心的本性。当提到双运时,大家不要关注双身像本身——这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实际上它要表达的是心的本性。

总之,此处的“觉”,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分别是明了空性、光明和明空无别。“觉之明了,喻之为灯”,就是将已经觉悟如此境界的心比喻为长明灯。

 

“是故一切求解脱者,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燃,燃灯无尽,故号长明。”

 

是故一切求解脱者,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因此,不管修密宗还是显宗,所有求解脱的人都要将自己的身体看作灯台,将自己的心视为灯芯或灯炷,将修持三聚净戒、行持六波罗蜜多当作添加灯油。千万不要认为供外在的酥油灯就是修行。

“智慧明达,喻如灯火”,我们的智慧通达了心的本性光明,这就好像灯的火焰一样。

“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日日夜夜一直安住在证悟的境界当中,这是真正的觉悟之灯,它能照破一切内在的黑暗,也即所有的愚痴、无明。

“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我们证悟心的本性之后,再将此境界、智慧辗转相传他人,那么一盏灯就会点燃千千万万的灯。这样的觉悟之灯,从佛陀那里传下来,传到达摩祖师、六祖惠能大师等,一直到现在,从来不曾间断过。

“以灯续燃,燃灯无尽,故号长明”,觉悟之灯代代相传,真正延续了佛的慧命,这即是转法轮;这样的灯无穷无尽,永不熄灭,因此叫做长明灯。

以上是达摩祖师对长明灯的解释。

 

“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过去有一尊佛,名号燃灯。之所以叫燃灯,并不是因为他供了很多灯,而是因为点燃了内在的智慧之灯。达摩祖师说,他的名号与长明灯的意义是相同的。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末法时代的众生比较愚痴,不明白佛陀的方便之说。

这个方便之说是什么呢?就是告诉大家要供灯、供花、供香、磕头……,赞叹这些修法的功德。而愚痴的众生不了解其深层含义,仅从字面上理解,一直执著自己、执著灯、执著供灯的行为,从而无法做到三轮体空。

虽然用酥油灯供佛有功德,但不是达摩祖师指的胜义谛或证悟空性的功德。正如他对梁武帝说的那样,世俗功德根本不在他讲的功德范畴当中。达摩祖师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破相。有些未证悟的人,或从未听过般若空性的人,会执著于供佛、磕头等世俗福报,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境界,这样供再多的灯和香也不可能解脱。因此,达摩祖师再三强调这是佛的方便之说,我们必须要清楚其中的深意。

禅宗以及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但如果我们错误或片面地理解,就很容易走偏。所以,大家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学习达摩祖师的高深境界,另一方面在实际修行中不能放弃世俗的功德,否则,永远都不可能达到证悟的境界。

“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不懂空性和佛陀本意的人,执著种种因缘和合的有为法,专门做一些虚妄之事,也即世俗的功德。他们在空房子里点燃很多酥油灯做供养,说这样是依教奉行,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现在,也有人在山洞或空屋子里供成千上万的酥油灯。从世俗层面来说,在没有三宝的地方供灯,很难讲是否有意义。因为灯本身没有功德,供养给佛才有功德。如果考虑到酥油灯对佛堂有破坏,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可以选择在其他地方供。尽管那里没有佛像,但只要自己有信心,佛便无处不在,或者,也可以发心供养附近的三宝,都是有功德的。

“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为什么说很荒谬呢?因为佛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光。佛眉间毫毛所放射的光芒,即可照亮无边无际的世界。

“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审察”,观察;“斯”,这个。难道佛还需借用酥油灯的光?我们以为供灯对佛有利益,但若仔细观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并非如此。

达摩祖师讲这句话的用意,是要打破我们对供灯的执著,也就是告诫所有求解脱之人,不要再执著世俗的福报,应该往证悟的方向努力。

不过我们也不要认为,既然佛有这么伟大的光,自己再去供灯就多此一举了。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虽然佛并不需要酥油灯,但我们以虔诚的心去供佛,确实是有功德的。佛经里讲了很多供灯、供花、供香的功德,这在世俗层面都是真实存在的,毋庸置疑。达摩祖师也没有说供灯没有世俗的功德,只是他对功德的定义不同,他讲的是无漏的、究竟的功德。

于我们这些尚未证悟的人而言,世俗福报非常重要。通过它们的力量以及闻思修行的智慧,我们才能证悟。证悟以后,就像达摩祖师讲的那样,我们内心有了觉悟的长明灯,就暂时不需要做供灯等世俗功德了,需要做的是继续点燃自己内在的智慧之灯。当证悟智慧达到较高的境界时,就可以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六时行道

 

“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行道。”

 

“又六时行道者”。佛教将一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为初夜、中夜、后夜。从字面上看,“六时行道”是指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修行。

达摩祖师如何解释“六时行道”呢?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六时的真正含义不是指时间,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在时时刻刻行持佛道。

怎样行持佛道呢?“修诸觉行,调伏六根”

“修诸觉行”。“觉”,证悟;“行”,修行;“觉行”,即证悟以后修证悟的智慧。无论供灯,还是供花、供香等,达摩祖师都把它们诠释为最究竟的意义——证悟。换句话说,虽然佛以这种方式为我们宣讲,但实际上佛讲的并不是灯、花、香等,其真正用意是为我们开显觉悟的智慧。

“调伏六根”。《阿毗达磨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论典中都讲过六根。眼根是肉眼的物质部分,属于眼睛结构中最关键的部位,如视网膜、晶状体等;耳根是耳朵的内在结构,如耳膜等;身根主要是指身体的神经……六根中的前五根都与肉体有关,都是物质,唯一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意根。意根是什么?前一刹那的意识,即是后一刹那意识的根。

有六根就会产生六识,比如,有眼根就产生眼识(即视觉),而后能看到外面的光;有耳根就产生耳识(即听觉),而后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六识产生之后,即会生起欲望,而意识就会去执著,于是各种各样的烦恼便纷至沓来。

如何调伏六根、调伏烦恼呢?闭上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调伏不了眼根;捂上耳朵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也调伏不了耳根。调伏它们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证悟之后,空性的力量辐射到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感受到这种力量,便开始不执著外界。当然,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识。意识知道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的一切都如幻如梦,于是对外在世界不再有执著,也不会产生烦恼。这就是调伏六根,大圆满称之为六根自解脱。

“长时不舍,名为六时行道”,日日夜夜不离开这种境界,叫做六时行道。

诸如密法中有一种梦瑜伽的修法,可以24小时安住在光明境界中,这就是“长时不舍”。是否证悟以后就拥有这样的境界了?也不是,如果证悟以后每天只修几分钟,其他时间都不修,就不叫长时不舍。

达摩祖师说真正的六时行道是长时间安住在证悟境界中。当然,他是从最高境界的层面来讲的。若从世俗层面来说,我们昼夜六次磕头、忏悔、念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六时行道,也有其功德和价值,所以暂时还不能放弃。

什么时候能放弃呢?从真正证悟开始,直至达到一定的证悟层次,也即做世俗的事情不会影响自己的境界之前,可以暂时抛开世俗功德,弘法利生也可以放一放,一心一意地保护好自己的空性智慧,让它迅速成长。反之,若是证悟以后不继续修持证悟境界,却每天去做修庙、布施等世俗之事,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好不容易获得的一点微弱境界就会退失殆尽,这是极为可惜的。

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要按照达摩祖师讲的方法去做,尽量长时间地修持觉悟的智慧。此时,证悟境界完全可以代替一切世俗功德。然而,这并不代表从此以后不再需要世俗功德了。当我们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时,还是要去弘法,做利他的事情。

 

※绕塔

 

“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

 

“绕塔行道者”。在大乘及小乘的佛经中讲过很多绕塔的功德,没有证悟的时候,为了证悟而绕塔是非常有帮助的。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证悟以后不打坐,不修证悟的境界,反而去绕世俗的塔,这就不对了。对此他做了具体的解释。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塔是什么?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用证悟的智慧巡绕我们的身体和心,让里里外外乃至每个念头都成为证悟的智慧,就叫做绕塔。

塔是身体和心,这完全是密宗的观点。密宗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的本性本来就是佛的坛城,因而不必到外面去寻找坛城、佛塔。如果能够证悟,那么自己的气脉明点等一切都是佛的坛城。

但是达摩祖师没有讲这么细,他只是说因为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意识,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佛性,所以身和心都是佛塔。这跟密宗讲的有一定的不同,我们不能因为两种观点有些许一致,就将它们混为一谈。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过去的圣者都是以这种方式绕塔,而得以涅槃的。

“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末法时代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其中的甚深意义,所以他们从来不往自己的内心修,只是执著绕外面的塔,供物质的灯,等等,以追求外在的福报。

“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质碍”这个词在本论中出现过多次,意思是物质;“质碍身”,即物质的身体。用物质的身体转绕世俗的塔,日夜奔跑,自认为在绕塔,其实只是白白劳累自己,对证悟佛性、明心见性没有任何帮助,这种行为毫无意义。这样就否定了世俗理解的绕塔。

 

※持斋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殷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接下来,又否定了世俗意义上的持斋——八关斋戒。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大家应当了解持斋的真正意义,若不通达这个道理,天天守持八关斋戒也没有任何功德。

首先,“斋”是什么意思呢?

“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斋”,就是齐。齐的意思是整齐、不错乱、不散乱。什么不散乱呢?身和心都不散乱。

如用物质的身体去绕世俗的塔或去磕头、供佛……总之没有在打坐修禅,未能安住,就是身体散乱,亦即身不齐正。心同样如此,持八关斋戒时,如果对戒、对自己、对持戒的行为执著,就违背了三轮体空,此即心不齐正。

“齐”和“正”都有不错乱、不散乱,端正之意。端正不是指身体的姿势,而是指安住于证悟空性的境界。这个当中没有杂念,即为“齐”;没有贪嗔痴,就是“正”。

简言之,身体修禅定,心安住于觉悟的智慧中,身心皆不散乱,就叫做“斋”。

“持”又是什么意思呢?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持”就是保护、维持,保护身心一直停留在不散乱、证悟空性的状态中。对于所有的戒律以及菩萨行,都以这样的方式来护持。

“必须外禁六情”。“六情”,指六根和六识。六根中除了意根以外都是物质,之所以称为“情”,是因为从六根产生了六识,即通常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它们有执著和烦恼,严格来讲,六识的执著叫做六情。

六情是必须禁止的。怎样禁止?这跟前面讲的“调伏六根”是一个道理,证悟以后自然就调伏了六根,禁止了六情。如果没有证悟,则根本无法做到。

“内制三毒”,制伏贪嗔痴。同理,只有证悟才能制伏三毒。

“殷勤觉察、清净身心”。“清净”,指证悟。精进努力地以中观、般若或禅定等方法观察自己的身心,证悟心的本性。

“了如是义,名为持斋。”了知并能行持这些含义,才是真正的持斋。

 

“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

 

“又持斋者,食有五种”。“斋”,除了指八关斋戒,还有食物之意,例如我们平时讲的吃斋、斋饭。达摩祖师说,持斋时的食物有五种。哪五种呢?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第一种是法喜食,即在修持空性、明心见性时,非常欢喜地奉行,法喜充满。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第二种是禅悦食。“内外”,即内心和身体;“澄”,透明、清澈,指内心没有烦恼杂念;“寂”,寂静,指内心没有分别执著。打坐时,因为禅定功夫深厚,长时间打坐,身体也不会感到疲劳不适;同时,内心平静且具有空性的智慧,身心都非常愉悦,这就是禅悦食。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第三种是念食。达摩祖师说的“常念诸佛”,与我们平时的念佛不同,“念”即不忘、无念,“佛”即法身佛。常念诸佛是指证悟以后的修行,心始终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且口与心相应。后面还会详细解释“念佛”一词。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第四种是愿食,即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发大乘佛教的愿,如《普贤行愿品》中讲的无上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第五种是解脱食,即内心一直安住于清净的证悟境界,不会被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世界染污。

“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这五种食物,叫做斋食。

 

“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辄作解者,名为破斋。若亦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

 

“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若有人不食用这五种斋食,却自称在持斋,则是完全错误的。

“唯断于无明之食。辄作解者,名为破斋。”“无明之食”,指世俗的食物。这些食物本身不是无明,因为无明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我们把世俗的食物当成真实的,对它们怀有执著,因而称为“无明之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仅仅断掉世俗的食物,如果认为这就是解脱的话,其实是一种破戒。

“若亦有破,云何获福?”如果破了戒,哪里还有什么功德福报可言呢?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世间未证悟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身心都非常放逸,造作了许多罪业。

“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他们放纵自己的欲望和烦恼,丝毫没有惭愧之心,反而认为只要断除外在的饮食,就是在守持戒律,这种做法必定一无所获。

 

※礼拜

 

“又礼拜者:当如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

 

又礼拜者:当如法也”。“礼拜”,即礼佛、磕头。磕头一定要如法,否则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修五加行时和平常的磕头都是外在的磕头,属于下等根机者的方法,这些在达摩祖师看来算不上如法。当然,这是达摩祖师站在高层次上的解释。

如果不懂得内在的修行,尤其是不懂得修无我、空性,只知道身体上的磕头、语言上的持咒等外在的修行,则对解脱、成佛来说毫无意义。因为成佛必须要证悟空性,而外在的修行和证悟空性没有直接关系。况且,佛陀的真正意趣也不是让我们用身体磕头,那是什么呢?这一点后面再解释。

我再三强调过,我们普通人因为还没有证悟,所以磕头等外在的修行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有很大的功德,绝不能放弃。譬如,五加行中的磕头与普通的磕头不同,它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等世俗目标,而是为了证悟。达摩祖师不会否定这种以证悟为目标的念经和磕头。他知道,只有这样,初学者或下等根机者才能渐渐趋至证悟。禅宗本来就有顿悟、渐悟两个门派,后者正是依靠逐步闻思、积累福报最终开悟的。

由此可见,自己的根机决定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目前我们还是需要磕头、诵经等外在的修行,这些对我们而言是如法的。重要的是,我们在修持的同时,必须明白其目的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而非世俗的健康和财富。

简而言之,达摩祖师口中的“不如法”是指,下等根机者不懂得心的本性和空性,甚至对这些毫无兴趣,一心只求外在的福报。这种情况下的磕头、念经等是徒劳无益的,没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达摩祖师将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如法的修行。

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这里的“理”和“事”,是佛经中特别重要的两个字。我们先要搞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就知道达摩祖师在讲什么了。

首先看“理”字,“理”就是我们常说的胜义谛。

什么是胜义谛呢?从第二转法轮即般若空性的角度讲,“理”是空性;从第三转法轮的角度讲,“理”是佛性、光明;从密法的角度讲,“理”则是二转法轮的空性与三转法轮的佛性的结合,两者无二无别,密宗称之为“明空双运”。所谓“明空双运”,“明”即三转法轮的光明;“空”即二转法轮的空性;“双运”是指,虽然佛陀转法轮有前后次第——先讲空性再讲光明,但实际上二者不存在次第之分,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好比一枚硬币,先讲这一面,再谈另一面,描述过程有先有后,说的却是同一枚硬币。

其次看“事”字,“事”是世俗谛的意思。

具体而言,在第二转法轮中,“事”是指除空性以外的缘起、现象,也就是由因缘产生的事物,诸如外在世界、内在精神等一切有因有缘的东西;在第三转法轮中,“事”是指心的本性、佛性以外的东西;而在密法中,明空双运本质以外的世俗的一切都叫“事”,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此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理”是无为法,“事”是有为法。

什么是有为法、无为法?“为”即所作所为。“有为法”即有所做的法,也就是因缘和合之下产生的种种事物,包括外面的世界,人的身体和精神。“无为法”则是指没有任何因缘的法,或者说,没有任何因缘可以让其诞生、变化、毁灭。那无为法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准确地说,一个是空性,一个是佛性,此外再无其他。

概言之,“理”是无为法、胜义谛,也是空性、佛性、明空无别;“事”是有为法、世俗谛,也是空性之外、佛性之外、明空无别之外的东西。其实,所谓空性之外的东西,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主观上却是存在的。比如,我们对一件物品产生执著时,自己的主观意识便认定它是一个实有的、非空性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事”。

然后,我们看看达摩祖师心中的“如法”是什么样子。

首先,“必须理体内明”。此处的“理”和“体”是一个意思;“内明”,即内在的明心见性。所谓如法,首先必须获得内在的证悟。如果不证悟,磕再多的头,念再多的经,做再多的功德……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不证悟就不能成佛,也不能解脱,所以达摩祖师说,真正的礼拜一定要先证悟。

密宗也提到过这种礼拜。密宗有身、语、意三种顶礼。其中身的顶礼,是用身体磕头;语的顶礼,是指念诵磕头的偈颂;意或心的顶礼,在世俗谛中指的是恭敬心,而在胜义谛中被称为“见”,意思是证悟的见解,亦称“见礼”——见解的顶礼。换言之,心的顶礼就是证悟,证悟就是顶礼。

由此可见,“必须理体内明”的意思和密宗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将顶礼解释为证悟,证悟以后才叫做真正的顶礼。

其次,“事随权变”。“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意思是方便,它指的不是永久或最究竟的,而是指暂时可以使用的权宜之计,佛经又称其为方便法。

在佛经中与“权”对立的是“实”,“实”意即最终的、永久的、最彻底的,其实就是佛性;“权”则是不彻底的、不永久的、不永恒的,也就是世俗方面的事物、方法。虽然“权”不是永久的,但暂时可以为我所用。譬如语言,它不能如实表达空性,我们也不能通过语言证悟,可是没有语言的话,就很难传播佛法,所以暂时还是需要语言的,包括书本等等都是如此,这些东西在佛经中就叫做“权”。

“事随权变”的意思是,诸如该不该磕头、该不该诵经、该不该供养等世俗中的事物,要根据自己的“权”——方便法来决定。有时需要念经,有时不需要;有时需要磕头,有时不需要,都要随着方便法而变化。

再者,理有行藏”。在《大正藏》收录的《破相论》版本中没有这四个字,在其他一些版本中却是有的。

“理有行藏”四个字颇有深意。“理”,如前所释,是指佛性、空性等极其深奥的法。这样的法可以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使用,要看人的根机等因素。比如遇到上等根机者,就应该“行”——向其传讲深奥的法;若非上等根机者,则应该“藏”——不对其传讲。又如佛陀转法轮时,能否宣讲般若法门、胜义谛或密法,取决于闻法者的根机,能讲就是“行”,不能讲就是“藏”。

“行”和“藏”的意思,不仅限于讲与不讲,还包括做与不做、修与不修等各种各样的取舍。整体而言,“行”是指可行、可做,“藏”是指隐藏、不做。选择“行”还是“藏”,要视“权”(即方便)而定。

对我们来说,根机尚未成熟时用不上“理”(即空性等高深之法),因而只能“藏”——暂时不修高法,先修四加行、五加行。待完成全部基础修行之后,根机变得成熟了,便是“理有行”,可以去修“理”了。

事实上,前面的“事随权变”已经包含了“理有行藏”的意思,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大正藏》版本中没有这四个字。不过加上的话,意思可以表达得更为清楚。

会如是义,乃名依法”,明白了这些内容,就叫做依法或如法。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夫”,在古文中常用在句首,表示即将开始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礼是恭敬,拜是调伏。

所谓恭敬真性”。“真性”,即佛性。恭敬什么呢?佛性。

平时我们礼拜的佛像,材质大多是金属、石头、泥土、木头等,那我们为什么要拜这些东西呢?实际上这些材质所塑造的是佛的形象,代表了佛的化身,佛的化身与佛的智慧、佛的法身无二无别,所以我们礼拜佛的形象时,所礼拜、恭敬的其实是佛的法身。而佛的法身是心的本性和空性,因此最终我们恭敬的就是佛性。这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拜佛。

但《破相论》这里讲得不太一样,达摩祖师说,你们不要去拜那些外在的形象,而应礼拜、恭敬自己心中真正的佛,也就是心的本性、佛性。

所有的大乘佛教都强调,真正的佛不在外面,它是自己心的本性。诸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十方诸佛菩萨,都是我们心的本性的一种显现。众生的福报成熟之际,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便会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当众生的福报不足时,佛便会圆寂或根本就不出现。这一切不是由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众生福报的大小。而且这一现象只会出现在凡夫世界里,佛的世界里没有生灭,佛既不会诞生,也不会圆寂。

那应该怎样恭敬自己内心真正的佛呢?就是前文讲的要去证悟,证悟才是无上的恭敬。

“屈伏无明”。平时我们把佛和自己分得一清二楚,自己是众生,佛是佛,然而这种分别正是无明。将这一分别念断除,亦即了知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也便调伏了这个无明。

“名为礼拜”,以上讲的是礼拜。

前面说了,“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礼”就是“敬”,亦即证得心的本性是佛;“拜”就是“伏”,亦即调伏自己的无明,也就是达到佛和众生无有界限、“佛是众生、众生是佛”的境界。“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是从世俗层面上讲的;就本质而言,众生的心的本性就是佛。

“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如果能够做到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虽然没有像磕十万长头那样的外相,但实际上这就叫做礼拜。这个礼拜就是前文说的密宗中的“见礼”。“见”即为空性见、光明见等见解,其实就是证悟。证悟了心的本性,才是至高无上的礼拜。

“其相即法相也”,这种礼拜虽然没有外在的顶礼这种相,但是有“法相”,即证悟的空性和心的本性、光明,亦即佛的法身。有法相就够了,不再需要用身体去拜佛这种外在的相了。

前文对供佛、礼佛等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来解释的,般若经等大乘佛经以及密宗的经论中此类表述也是屡见不鲜,所以这种解释方式非但没有问题,而且是最上等的见解。

 

“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

 

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为了让世人放下傲慢,佛陀也让人们去行持礼拜。这是世俗层面上的礼拜。

“表谦下心”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我们见到心的本性时,在此境界中本来就没有傲慢心,因此也可以称作“表谦下心”——已经放下了傲慢之心。不过,本论此处指的还是世俗的礼拜,这个意思在下一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

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因此顶礼时身体必须弯腰、屈身,用以表示内心的恭敬。比外在的磕头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磕头这个动作让跪拜者放下内心的傲慢。

 

“觉外明内,性相相应。”

 

“觉外明内”。“觉外”,就是通过般若、中观的观察,觉悟外在的一切如幻如梦,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明内”,自然是指明心见性的证悟境界。

“性相相应”。“性”,即本性、胜义谛;“相”,即外相、世俗谛,包括世俗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我们学佛时的行为举动。

“相应”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证悟以后,不修证悟的境界而去做很多世俗的磕头、供养等,这就是“性”和“相”不相应,也就是证悟境界与实际修行不相应。怎样做才是“性相相应”呢?如果已经证悟了一切如幻如梦,就应当不再执著供养、磕头这类世俗的功德,而努力修持自己的证悟境界。

 

“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贪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如果不修空性、光明或心的本性,只是执著于外在的礼拜、供佛等。

此处的“理法”和前文的“理”是一个意思。“理”字,除了道理等世俗含义之外,禅宗、密宗指的都是心的本性、如来藏、佛性,诸如“理体”“理法”等。

未证悟的人当然无法直接修“理”,但是我们磕头也好,供养也好,做任何修行应该都是为了证悟这个目标。反之,不以证悟为目标,仅仅为了世俗的健康、长寿等目的,这样的修行只能属于人天乘,而非解脱道。

内则放纵贪痴,常为恶业”,不去调伏内心的贪嗔痴,反而放纵它们,经常做种种恶业。

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只是注重磕头、念经等外在的劳苦身体的行为(而不调伏心性),不过是给世人展现出一副装模作样的修行罢了。

这可能是目前许多佛教徒的真实写照。他们对三宝具有一定的信心,也相信轮回和因果,可就是不闻思修,更不修空性。因为他们对空性、佛性这些佛教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也没办法修,只能念念经、磕磕头……这未免太遗憾了!不修内在的证悟,只做外在的修行,根本不可能解脱。

“无惭于圣”,对佛菩萨等圣者没有惭愧、忏悔之心。

“徒诳于凡”。“诳”,即欺诳、欺骗;“凡”,指凡夫。不求证悟而一味外求,只是在欺骗众生罢了。

“不免轮回,岂成功德?”这样不能断除轮回,又怎能成为功德呢?

达摩祖师口中的功德是指无漏的功德,供佛、磕头等外在的修行肯定不在其中,但也并非毫无功德。从世俗的层面讲,后者的功德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当年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时,至少他去过的地方,向外求的情况或许比较普遍。即使对佛教十分虔诚的梁武帝,也无非是吃斋、修庙……并没有修持空性。针对此种现象,达摩祖师便强调说外在的修行没有功德。如今末法时代更是如此,佛教徒当中真正内求的,尤其是证悟之人可谓凤毛麟角,追求人天福报的却比比皆是。可见,时至今日,达摩祖师的这番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解释完了第十二个问答。最后归纳一下,以下问题大家一定要格外重视。

佛教的修行人比较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只看重空性法门,轻视乃至忽略磕头、念经、忏悔等世俗的修行,认为后者是执著,没有用处。

这个人若是已经证悟,那么可以只修证悟境界,因为一切都包含在其中了。反之若没有证悟,便如禅宗大德所说,其结果无异于“冷水泡石头”——只是心里无念而已,根本不可能开悟。此种情形下修一百年、一千年,能有什么结果呢?除了打坐时没有明显的烦恼,此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十分危险了。因为他既没有做世俗的功德,又没有修出世间的禅定,仅仅修了一个世俗的禅定,最好的结果无外乎死后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依旧在轮回中打转,那还不如踏踏实实地修出离心、菩提心。

很多人以为:只要心里什么都不想就够了,念经、放生等事情都要放下,没有必要去做。这种想法不仅危险,还非常普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古影响深远的禅宗特别强调放下,放下当然是对的,应该放下,问题在于我们误解了“放下”的内涵。

禅宗讲的“放下”,是一个人彻底看到了心的本性,也就是前文讲的“觉外明内”,因而他知道一切都是如幻如梦,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执著了。而我们理解的“放下”是什么都不想,没有好坏、善恶等任何念头。我们以为禅宗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等于什么都不想,于是打坐时既不想贪嗔痴等恶的方面,也不想出离心、菩提心等善的方面,不起任何念头,我们以为这种状态就是“放下”。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无论禅宗还是藏传密法都经常批评这种现象,再三叮嘱修行人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未证悟时的什么都不想,强制性的不起念头,与证悟之后彻底明白没有东西可以取舍,彻底放下一切,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大家务必要区分清楚。

佛教徒的另一个极端是,执著于世俗的福报,对空性不感兴趣,甚至不知道空性是什么。这些佛教徒根本不会去闻思,更不会修空性。

当年达摩祖师正是为了唤醒这群走入极端的人,才把世俗的修行全部否定,将礼佛、供佛等解释为证悟心的本性。这不仅是当时的需要,也是现在和未来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如前所言,佛法的修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悟之前,我们需要积累福报,以及出离心、菩提心等世俗的修行。第二阶段是初步证悟以后,此时的证悟境界还不成熟,需要专心修持此境界,暂时不做念经、磕头等世俗的修行。第三阶段则是福慧双运的阶段,此时证悟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一定程度——自己的空性境界不会受到弘法利生等世俗行善的影响,二者可以融为一体,同时进行。

无论密法还是禅宗,都要分这三个阶段。假如我们不加区分,就很容易走入极端。因此我们再三强调修行必须走中道,不能堕两边。所谓中道,就是未证悟的时候需要忏悔、拜佛、皈依、发心等,借助它们的力量去证悟。做这些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证悟,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讲,六波罗蜜多的前五个都是为了最后一个:般若——证悟的智慧。

达摩祖师的第十二个问答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我们正确地选择修行之路。而大多数佛教徒没有机会接受如此关键、深奥的教导,这样一来,又怎能产生追求证悟的想法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珍视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论典。它们与大圆满中讲空性的内容完全一样,我们必须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学完以后认认真真地修行。

不过有一个问题,达摩祖师的论著一般对理论层面着墨偏多,对具体修法则涉及较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达摩祖师宣扬的是顿悟法门,面对的是像六祖惠能大师及其众多弟子那样的利根者,无需其他辅助方法,稍加指点便能开悟。可是顿门在绝大多数后来者身上很难发挥作用,我们还需要很多其他方法,这些都要到后来禅师们的著作以及密法中去学习。

(十二)问答十二

 

这个问答中的内容与我们的实修密切相关,因而至关重要。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妄也?”

 

“修造伽蓝”,即修建寺庙;“铸写形像”,指铸造、描绘佛像。佛经中说,修建寺庙、塑造佛像,供香、供花、供灯,昼夜六时转绕佛塔、持斋礼拜等,种种功德都是成佛之因。如果说只观心就能成就,观心包含一切修行,那佛经讲的这些难道都是假的吗?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佛陀度化众生具有无数的善巧方便,下等根机的众生无法直接证悟甚深的心之本性,于是,佛借助有为法作比喻,用以说明无为之意。

前面说的牛乳,就是用有为法来比喻无为的佛性。本问提到的“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等修行,也是借由比喻来阐述证悟的内涵,而非真的修建寺庙、铸造佛像能够成佛。例如,借修建寺庙这一比喻来表达证悟清净的道场。此处的道场,指的是内在的、最终极的道场,即密法讲的普贤王如来等法身佛的清净剎土,而非外在的寺庙。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方式,即修庙、造佛、烧香等这些都是真实的修行,需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

达摩祖师为什么没有采取第二种解释呢?因为本论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利根者。对他们而言,忏悔、拜佛等修法,在前世或更早以前已经完成,现在最需要的是去直接观心。所以,第一种解释与他们最为契合。

第二种解释方式,针对的是钝根者。对他们来说,这些修行并非比喻,而是需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的。仅凭这些修行,当然并不足以成佛。但它们是钝根者通往证悟的必经之路,就像渡河先要乘船才能抵达目的地一样。我们只有先通过忏悔、积累福报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根机,最终才能够证悟。

简言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根机,选择适合的学佛道路。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禅宗讲内寻和外寻,内寻指自己内在的修行。此处的“内行”,是指自己证悟的智慧。如果不闻思修,缺乏内在的修行,一味向外追求,希望通过修庙、做慈善、烧香拜佛等获得福报,这样对自己的证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由于后面达摩祖师把所有的世俗功德全部否定了,因此,我想有必要提前作几点说明,让大家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很容易产生疑惑和误解。

第一,自己的根机决定了适宜的修行方式。

对于上面讲的两种解释方式,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达摩祖师说世俗的种种功德都是比喻,意味着这些不是实际要做的事情。但这仅仅是针对上根利智者,普通人仍然需要通过世俗功德而逐渐证悟。

禅宗讲顿悟和渐悟,也即顿门和渐门,就是指这两种证悟的方法。虽然渐悟是逐渐地证悟,在证悟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证悟时也是顿悟。比如,有的人看到某个东西或听见某种声音时,瞬间恍然大悟。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很多努力,这是证悟的前提条件,藏传佛教称之为前行。

我们是否需要修前行,要根据自己的根机来判断。不能认为,只有学藏传佛教的才修前行,学禅宗的不需要修。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属于哪种根机。如果是一个下等根机的人,即便学达摩祖师的法,也要走渐门这条路。

1000多年前,摩诃衍禅师来到藏地,在藏传佛教第一个寺院桑耶寺推广禅宗,吸引了很多人跟他学习。摩诃衍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供佛、念经、磕头都是没有用的,直接安住在光明、空性中就能成就。受其影响,当时桑耶寺日常的供灯、供香等全都停止了,没有人去做这些事情。

后来有些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当年和莲花生大师一起进藏的大成就者菩提萨埵(藏传佛教中第一个给出家人传戒的上师)的预言,从印度请来了他的弟子噶玛拉希拉同摩诃衍进行辩论。当时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几乎所有的知名学者、成就者聚集一堂,吐蕃国王赤松德赞也来到现场。这场辩论,前后持续了三年之久。根据藏文文献记载,最后噶玛拉希拉赢得了辩论;而在汉文文献中,则是摩诃衍赢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顿渐之争”。

噶玛拉希拉进藏后撰著了几部论典,保留在藏传佛教的文献里,后来在敦煌出土文献中也有发现。其中有三部论是关于实修次第的,名字叫做《修习次第初篇》《修习次第中篇》《修习次第后篇》。在这三部论典中,记录了当时他与摩诃衍辩论的情形,以及摩诃衍的很多观点,同时指出了其观点的正确和错误之处。

在人们去印度邀请噶玛拉希拉进藏期间,摩诃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写了五部论著,其中一部叫做《八十种经根据论》,是引用八十部大乘佛经来证明他的观点。辩论失败后,他写的这些论著都成了禁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发现了摩诃衍当时所写的一些藏文论著,虽然并不完整,但能体现出他的观点。论中所依据的,也都是般若经等大乘佛经。

可以说,摩诃衍的观点和所传的法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出现了偏差,方法过于极端。如果跟他学习的都是上等根机者,当然可以这样做。但摩诃衍错就错在没有区分层次和根机。也许他认为,桑耶寺如此殊胜,那里的人应该都是上等根机者,可以推广这样的禅修。但事实并非如此,桑耶寺也有很多普通人,若以这种方式修禅,那他们既不能证悟,又不能积累资粮,结果落得两手空空。

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未证悟的人需要忏悔和修出离心、菩提心,自不待言。已证悟的人,从其个人修行的角度讲,可以只专注于自身境界的修持;但从利他的角度而言,仍然需要去布施、救灾、做公益……即便是修到八地的菩萨,若一直停留在平静的境界中,也会因为无法积累资粮而耽误成佛。

在藏传佛教的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对摩诃衍的评价有两种。一种说摩诃衍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另一种说摩诃衍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无从得知摩诃衍是否是真正的成就者,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内在境界。但是,他的方法只是对个别人可行,对大众来讲确实存在问题,我们这样分清楚就可以了。

总之,世俗的功德有其自身的价值,普通人必须具备这些证悟的助缘。尤其是忏悔业障、积累资粮的修法格外重要,一个罪业深重的人,一上来就参禅、观心,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认为自己和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同属上等根机者,那就不需要做世俗功德,可以直接去观心。

在真正的禅宗寺院里,偌大的禅堂往往空空荡荡,没有花、香、水之类的供品。既然这些都是比喻,又何必刻意拿来供呢?中国早期的禅宗寺院都是如此。当年日本从中国学习了禅宗,至今他们的寺院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和风格。日本的普通家庭和酒店里一般没有太多摆设,据说也是受到禅宗的影响。

汉传佛教的普通寺院,有的虽然叫做某某禅寺,但可能或多或少受到净土宗等其他大乘宗派的影响,有很多花、香等供品,却也不及藏传寺院那么多。

在藏传佛教的寺院里,往往摆放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供品,如酥油做的八吉祥和酥油花等等,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他们认为,要证悟就需要有这样的供品。

可见,走进一个寺院,看其布置和摆设,就能大概知道他们是怎样修行的。

假如达摩祖师修建一座寺院或者禅堂,可能比日本寺院里的东西还要少。一个真正的上等根机者,什么都不需要,在空房子里直接打坐即可。但若不是上等根机,那寺院或自己的佛堂里就需要有佛像、供品,以作为拜佛、忏悔、积累功德的所依。

归纳而言,究竟该把经论中所讲的世俗功德当作比喻,还是真实可操作的事情,要以自己的根机来决定。大家对此应反复思考,这对我们的个人修行非常重要!

第二,福慧二资粮理应圆融双运。

达摩祖师否定了供灯、供香、拜佛等有为法的功德,说佛陀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此。不仅达摩祖师,所有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佛教又强调要通过这些方法积累福报资粮。这两种说法看似相互矛盾,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呢?

按照大乘佛教最正确的观点来说,基、道、果无论何时都是双运的,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走极端。

基,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它是现空双运——既是空性又是现象。空不是一无所有,空的同时又有各种缘起现象,这些现象都离不开空性。

道,就是我们所修的道,它是福慧双运——福资粮和慧资粮双运。在大乘佛教中,修智慧以外的五个波罗蜜,叫做福资粮;证悟以后修空性、光明,叫做慧资粮。福资粮可以成就佛的色身,即报身和化身;慧资粮可以成就佛的法身。

最终的果就是成佛,佛是法身和色身(即报身和化身)二身双运。在众生看来,佛有法报化三身,而在佛的境界中,三身是不可分的一体,实际上只有一身,一身等于三身,三身等于一身。

我们在修道时,怎样才能不走极端,做到福资粮和慧资粮双运呢?

达摩祖师在本论中说,只要证悟了,就安住在证悟境界中,其他修行都没必要做。当年达摩祖师从南印度来到中国,在与梁武帝的交谈中,直截了当地说梁武帝所做的修庙、持斋、供僧等都不是功德。梁武帝问什么是功德,达摩祖师说,无漏的证悟智慧才是真正的功德。

禅宗是非常高端的法门,它所度化的人或者说所针对的法器,正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利根者。这些人并非不需要福慧二资粮,而是可以在证悟的境界中逐渐圆满福资粮。如般若经讲,只要拥有了般若波罗蜜即证悟的智慧,其余一概不需要,因为此智慧已然包含布施、持戒等所有的波罗蜜。藏传佛教大成就者麦彭大师在《般若摄颂释》中说,若证悟了空性,则此中即包含了三聚净戒、六波罗蜜等所有的一切,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像六祖惠能大师等极少数藏汉及印度的大成就者们,其证悟的境界包含且超越了一切世俗功德,因而无需特意去修庙、烧香、拜佛等等。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境界,不修空性见,去做一些世俗的福报,那反而本末倒置,是完全错误的。因此,针对这些利根者,达摩祖师一再强调,你们无需做世俗的修行,只管打坐,这里面什么都有了。

麦彭大师有一部专讲福慧双运修法的论著。论中提到,第一,在初期拥有一定证悟境界时,如果不修持此境界而去做世俗的功德,对个人修行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这样会使内心散乱,阻碍修行的进步。此时应将世俗功德暂时放下,证悟的境界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切。第二,在后期修行境界达到极高时,也不需要做供养、念诵等福资粮。这个观点,与达摩祖师的说法完全一致。

而尚未证悟时,福资粮最重要。藏传佛教的四加行、五加行等一系列修法,就是为我们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作铺垫。假如不修这些基础法,一开始就修空性,则非但不能开悟,连出离心、菩提心也不具备。

禅宗讲,如果没有智慧,只是静下心来打坐,那就是普通的世俗禅定,也即“无记”。修这种禅定,虽然心很平静,暂时感觉不到烦恼,但就算修几千年、几万年也不可能证悟,因为它跟心的本性没有任何关系。《六祖坛经》中多次提到“落空”,此空并非空性,而是指既没有证悟,也没有念头,处于一种平静的、不善不恶的无记状态。这种禅定,外道也在修,而且外道中有四禅八定境界非常高的人,但结果依旧是在轮回里打转,连解脱道都不算。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修世俗功德,这比证悟还重要。只有借助于世俗福报、闻思修功德的力量,我们才能走上解脱道,走上大乘佛教的正道。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在积累了一些福资粮之后,就开始修空性法门,但因为根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修很长时间也没有效果。这种情况,也必须通过类似于藏传佛教的四加行、五加行等修法提升根机。

在此,特别推荐大家参阅憨山大师撰著的《禅宗法要》和《参禅切要》。值得一提的是,论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达到了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层次,以语言文字来阐述的话,也只能讲到这种程度了。

《禅宗法要》中云:“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藏识”,即阿赖耶识。我们阿赖耶识中的习气以及欲望等一切烦恼的种子,从无始以来都一直深深地潜伏着,异常坚固。这些累世所积的罪业和贪嗔痴等烦恼,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什么后果呢?

“话头用力不得处”,参话头的时候参不到位。参话头是禅宗非常重要的证悟方法之一,密法中也有类似的方法。

参话头有几个要点。首先是疑情,即给自己提出疑问,如念阿弥陀佛时问自己:念佛者是谁?然后开始参话头,其中有话头和话尾两个概念,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当这句话还没有念出来时,叫做话头;念出来以后,叫做话尾。

“观心照不及处”,虽然很认真地打坐、观心,却观照不到自己心的本性。

“自己下手不得”,无论自己再如何用功、努力,也毫无效果。

这些问题在修行中都比较常见,就连虚云大师这么厉害的人,五十多岁才得以开悟,更莫说像我们这样断断续续修行的普通人了。针对这种情况,憨山大师提出了他的建议。

“须礼佛”,这个时候要去礼佛、拜佛。五加行的十万个大礼拜就是礼佛。

“诵经”,要诵经。诵什么经呢?主要是《三十五佛忏悔文》等大乘佛经。五加行的皈依、发心等修法中,也要念诵很多经文和仪轨。

“忏悔”,还需要忏悔。金刚萨埵修法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方法,也是五加行最重要的修法之一。

“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密持咒心”,修持密法所讲的各种咒语;“密印”,密宗的观想、持咒等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也要依靠密宗的持咒、观想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密法中的各种咒语、手印、观想等,全都是佛的金刚心印。

憨山大师讲的这些方法,其实就是四加行和五加行。虽然他没有专门提到菩提心,但这作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

“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憨山大师说,这些修法我也用,用了以后,感觉就像手中持有金刚杵,可以摧毁所有的障碍。

倘若我们长时间打坐观心没有任何收效,就足以说明自己不属于上等根机,不可能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短短几个月开悟。当确定自己是普通根机之后,就要走普通人的路。

憨山大师建议普通人在修禅定之前,或在修禅定没有效果时,去做这些世俗的功德。麦彭大师也是这样讲的。这些成就者们给普通人指的路完全一致。虽然在达摩祖师的论著以及惠能大师的《坛经》中,只讲了最后、最顶尖的内容,并未提到世俗福资粮的修法,但不要以为没有提及就代表不需要,是需要的。尤其我们普通人,更需要通过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三,正确的修行分为三个阶段。

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正确的修行道路,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开始学佛直至证悟,此时为了证悟,需要闻思修,也特别需要积累世俗的福资粮。憨山大师讲的礼佛、诵经等,或藏传佛教前行修法中的出离心、菩提心,尤其是金刚萨埵忏悔修法,都极其重要。

第二阶段是初步证悟以后,虽已证悟,但境界不高,力度较小,这时要一心一意地修空性见,保护、培养自己证悟空性的智慧。若是过多参与烧香、拜佛等世俗的修行和活动,就会影响证悟境界。所以,在此阶段应尽量减少这类事情,闻思也暂时放一放,把重点放在修空性上。

第三阶段,证悟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一定程度,何种程度?做世俗功德或利他之事,基本不会影响自己的证悟境界。所以,这个阶段既可以打坐修空性,也可以在不离空性见的基础上闻思、修世俗福报、利益众生。此时才是真正的福慧双运。

在这一阶段,虽然对个人而言,修空性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作为大乘佛教徒,必须去帮助其他的众生。尽管还没有佛那么大的力量,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利益众生的能力。另外,从修行的角度讲,福慧二资粮不能脱节,所以这时既要修空性智慧,又要去做六波罗蜜中的其他修行。

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不同阶段,修行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从整体上考虑,进行相应的安排,这样才能顺利地进入解脱道。

 

综上所述,对于本论讲的“观心总摄诸行”,我们可以先在见解上理解并接受,但在实修时,要明白这是最后的修行,并非现在去做的事情。假如一开始就把修庙、供佛等世俗功德统统否定,将福报资粮一概放弃,认为只有空性智慧才是真正的善法,那我们一定会步入歧途。这一点千万不能出错!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看看达摩祖师如何解释世俗修行的真实含义。

 

※修建寺庙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伽蓝一词来自印度梵文,翻译成汉语就是清净地,即寺庙。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如果彻底断除了三毒,清净了六根,身体会感受到禅悦,心也会清澈透明,也就是获得证悟,这才是修建寺庙的真正含义。修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要修的,是让自己达到身心清净的境界。

如果不考虑内在的智慧,只求外在的功德,花很多钱去修庙,或者供花、烧香、拜佛等等,则只能获得世间的福报。从证悟、解脱的角度而言,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当作成熟根机、忏悔罪业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证悟,那它们都是有用的。

 

※建造佛像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仿像如来真容妙相,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铸”,用铜、金等金属铸造;“写”,绘画;“形像”,特指佛的形像。大乘佛经赞叹铸写佛像的功德,并不是让我们去铸造各种材质的佛像或描绘唐卡,而是让所有的众生去修行,求佛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

“所为修诸觉行”。“觉”,觉悟、证悟。修行必须要有觉悟。反之,没有证悟的智慧,又没有任何念头,只是内心非常平静,禅宗称之为无记,并且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冷水泡石头,这样修不会有什么结果。

“仿像如来真容妙相”,证悟以后继续修持证悟的境界,自己即是如来的真容妙相,也就是会变成佛的报身和化身,无需用金属、木头去塑造佛像。

“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佛的本意怎么可能是让众生用铜、金等铸造佛像呢?佛是让大家去闻思修行,未来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佛。

 

“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模样”,在另一个版本中为“模楑”,意为模型。因此,求解脱的人真要铸写佛像的话,应该以自己的身体为炉子,以闻思修为炉火,以智慧为能工巧匠,以大乘佛教的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为模型。

“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把自己心中本具的佛性熔炼出来,完全按照大乘佛教的戒律和方法,依教奉行,这样便能成就无漏的法报化三身——这才是真正的佛像。

真正的佛,并非各种材质塑造或描绘出来的佛像,而是佛性。佛性本身是三身,但未被开发时,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佛性变成佛的三身,这是佛所赞叹的铸写形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此处的“色身”,是指佛的报身。佛的报身是究竟的、永恒的、微妙的,而不是由金、银、铜等制作出来的无常的有为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如果一个求解脱道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铸写形像,以为无非是塑造铜像、泥像或描绘唐卡,那他凭什么说这些有功德呢?

当然,我们要分清楚,达摩祖师指的是无漏的功德和智慧,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世俗功德是两回事。当年他见梁武帝时,说梁武帝修庙、建塔等没有任何功德,我们不要由此认为这些真的没有功德。它们有功德,属于福资粮,而达摩祖师说的是慧资粮。

后面要讲的烧香、供花、绕塔……都是如此,凡是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的,我们都要理解为没有慧功德、慧资粮,但有福功德、福资粮。

 

※烧香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有相之香”,指世俗的香;“无为正法之香”,指证悟空性,证悟心的本性,也即明心见性的境界和智慧。虽然初步的明心见性尚未达到无为的程度,但也可以归类为无为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经讲的烧香,也不是让我们去烧世俗的香,而是去修自己的心,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说来说去,无论修庙、烧香,还是供花、拜佛……其实都是修智慧。那么,达摩祖师为什么把这个意思分开,反反复复地讲呢?

我个人猜测,这或许是出于当时的需要。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看到对佛教颇为虔诚的梁武帝,其见解却只局限于一些世俗福报,而且受到皇帝的影响,想必很多人也会有相同的看法。为了唤醒这些人,不让他们过于执著世俗福报,于是达摩祖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甚至有时言词激烈,直接否定掉世俗功德。

另一个原因是,禅宗与大圆满、大手印一样,具有很高的见解和境界,这本来就是达摩祖师所要表达的观点。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薰”是“熏”的异体字。衣服有臭味时,用香熏一熏,臭味就消失了。同样,用证悟的智慧之香来熏,就能消除所有的无明、恶业等臭气。

 

“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正法香者,有其五种”,大乘佛经里讲的香有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一是戒香,即能够断除全部罪业,修持一切善业。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二是定香,即坚定不移地相信大乘佛法,永不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三是慧香,即经常按照中观的方法观察自己的身心,最后得到空性的结论。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四是解脱香,即能断除一切无明和烦恼。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五是解脱知见香,指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即观心以后,无碍地通达心的本性,明心见性。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这五种正法之香是最上乘的香,世间任何一种香都无法与之相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乎?”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要求弟子们用智慧之火燃烧这五种极其珍贵的香,以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乎?”“沉檀薰陆”,沉香、檀香、薰陆皆是香木,可以制香。现在的众生不了解佛的真实用意,只知用外在的火去烧世间各种质碍之香,希望以此获得福报,这又怎么可能得到呢?

相比那时,我们如今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假如达摩祖师在,肯定会失望之极。价格高昂的头香、高香随处可见,各种商业化的行为比比皆是,这都是末法时代供香的方式。

达摩祖师说佛陀在世时不供世俗的香,那是否真的不需要用檀香、沉香供佛呢?当然不是,这也要按照前面讲的方式来理解。

 

※供花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散花的含义也是如此。

“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此处的“常说”,在其他较为正确的版本中为“言说”;“言说正法”,即讲经说法;“散沾一切”,意即散播鲜花,让花沾到所有众生身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讲经说法这样的功德之花来饶益一切众生,就像把花撒到众生身上一样。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用大乘佛法,尤其是第三转法轮讲的佛性以及第二转法轮讲的般若空性等深奥之法,来庄严真如佛性。

平时我们多用鲜花来庄严佛堂、寺庙,达摩祖师却说要庄严佛性。佛性怎么庄严呢?就是把佛讲的智慧——佛性和空性,准确清晰地传授给别人,或通过闻思修深入透彻地理解吸收。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这样的功德之花是佛所赞叹的,它是究竟的、永恒的,绝不会有凋零的那一天。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如果有修行人散播这样的花,才是真正的供花,才能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若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缯彩”,指彩色的缯帛、丝绸。“剪截缯彩”这句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剪裁”和“剪截”,前者意为剪裁,后者意为销毁、浪费。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佛让众生用鲜花、丝绸或丝绸制成的花作供品,认为这就是供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样做的话,一来伤损草木,不管买鲜花还是自己种花、采野花,都会损伤植物、破坏环境;二来伤害众生,缯帛是用蚕丝做的,而蚕丝来自于蚕茧,制作缯帛会伤害很多生命。

当时人们特别重视用佛经里提到的珍珠、玛瑙、象牙、丝绸等供佛,然而有些供品来自动物,对环境和众生都是有害的。达摩祖师原本就要否定这些世俗的功德,再加上这个理由,就更有说服力了。

“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为什么如此供佛无有是处呢?因为持大乘戒律的人不能损害世间的万事万物,就算是为了供佛也不能破坏环境、伤害动物。

“若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误犯这些清净戒律都有很大罪过,更何况现在是故意违犯,以伤害众生、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福报功德,虽然希望获得利益,但实际得到的却是两败俱损,这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

其实,即便不从戒律的角度,以世俗的角度而言,对于这类供品我们也应当慎重选择,尽量用一些不会破坏环境、对动物没有伤害的供品。

那佛陀时代为什么要供这样的供品呢?难道佛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和伤害众生的问题吗?这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与我们现在不同。相比而言,那时获取这些供品不会给众生带来太大伤害,像珍珠、象牙,都是取自已经死去的动物。现在则变成商业化的行为,为了赚钱,如大量捕捞、养殖、杀害蚌等贝类以获取珍珠,猎杀大象以攫取象牙,这些做法无疑都给动物带来巨大痛苦。

由此可见,除了修空性的慧资粮以外,在积累世俗的福资粮方面,供佛、修行的方法也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第十二个问答中,达摩祖师对烧香拜佛等世俗功德也即福资粮,进行了破相。

相即是执著的对象。例如我们供花时,第一,会执著供佛者自己,此即我执;第二,会执著所供养的花;第三,会执著供花这一行为。只要还未证悟或不了解空性,都会对这三者有所执著。达摩祖师要破的正是这三种执著,这就是破相。

破相以后,并且证悟了空性,就可以做到三轮体空。这个问答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

前面讲过,烧香、供花、念佛等是不是功德,要视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在密宗里,每句话乃至每个词汇,基本上都有四种不同层次的解释。如密宗的灌顶有四个级别,不同级别对应的修法是不一样的。只得过第一级灌顶,就只从第一个层面上解释;得到第二级灌顶,就从第二个层面上解释;以此类推,得到第四级灌顶,便获得了完整的灌顶,可以了解到究竟的意义。若从未得过这些灌顶,则没有资格听闻及修持相应的内容。

那么,四种不同的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当然最后的解释是最正确、最究竟的,但前面的也不能说不对,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根机的人。对只得过第一级灌顶的人来说,这个层面的解释就是正确的,因为从这一层面看问题,确实是它解释的那样。后面逐层提高,讲的内容也随之逐渐深入,但并不会否定前面的内容。所以说,这四种解释都是正确的。

众生的根机不同,佛法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这正是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原因所在。

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中只分了两个层次:证悟之前和证悟之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一清二楚,否则就会步入歧途,尤其是看到第十二个问答时,会误以为自己从前错解了供佛、念经、磕头等的含义,从而再也不去做世俗的功德。

 

※供灯

 

下面,达摩祖师继续从禅宗证悟的角度来解释供灯。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觉之明了,喻之为灯。”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正觉”,觉悟、证悟。我们通常理解的长明灯是长年不熄供于佛前的酥油灯,而达摩祖师说,长明灯是正觉之心,意即觉悟的心、证悟的智慧。随后他对此进行了解释。

“觉之明了,喻之为灯”。“觉”,明了、通达、觉悟。明了什么呢?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讲,就是明了空性;从第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就是明了光明;以密宗的角度而言,则是明了空性和光明双运,也即明空无别。

在无上密宗里,佛像基本都是佛父佛母双运的,很少有单身像。为什么呢?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时主要讲般若空性,几乎没有讲光明。在第三转法轮时主要讲佛性光明如来藏,很少提到空性。后来到了密法时,则把二转和三转的内容结合起来:既不单方面强调空性,也不单方面强调光明,而是强调二者的结合体。虽然我们用语言表述为“结合”,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结合的,空性和光明本来就是一体。正因为要表达这个含义,所以无上密宗的佛像多为双身像。而在外密——如汉传佛教的密法即唐密当中,几乎看不到双身佛像,即使有,也一定是借用无上密宗的。

双身像中的佛母,代表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显宗称般若空性为佛母);佛父,代表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而佛父佛母拥抱、双运,则象征空性与光明一味一体。虽然佛把它们分开讲,但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因此从密宗的角度而言,“觉”就是明了双运,也即明了心的本性。当提到双运时,大家不要关注双身像本身——这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实际上它要表达的是心的本性。

总之,此处的“觉”,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分别是明了空性、光明和明空无别。“觉之明了,喻之为灯”,就是将已经觉悟如此境界的心比喻为长明灯。

 

“是故一切求解脱者,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燃,燃灯无尽,故号长明。”

 

是故一切求解脱者,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因此,不管修密宗还是显宗,所有求解脱的人都要将自己的身体看作灯台,将自己的心视为灯芯或灯炷,将修持三聚净戒、行持六波罗蜜多当作添加灯油。千万不要认为供外在的酥油灯就是修行。

“智慧明达,喻如灯火”,我们的智慧通达了心的本性光明,这就好像灯的火焰一样。

“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日日夜夜一直安住在证悟的境界当中,这是真正的觉悟之灯,它能照破一切内在的黑暗,也即所有的愚痴、无明。

“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我们证悟心的本性之后,再将此境界、智慧辗转相传他人,那么一盏灯就会点燃千千万万的灯。这样的觉悟之灯,从佛陀那里传下来,传到达摩祖师、六祖惠能大师等,一直到现在,从来不曾间断过。

“以灯续燃,燃灯无尽,故号长明”,觉悟之灯代代相传,真正延续了佛的慧命,这即是转法轮;这样的灯无穷无尽,永不熄灭,因此叫做长明灯。

以上是达摩祖师对长明灯的解释。

 

“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过去有一尊佛,名号燃灯。之所以叫燃灯,并不是因为他供了很多灯,而是因为点燃了内在的智慧之灯。达摩祖师说,他的名号与长明灯的意义是相同的。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末法时代的众生比较愚痴,不明白佛陀的方便之说。

这个方便之说是什么呢?就是告诉大家要供灯、供花、供香、磕头……,赞叹这些修法的功德。而愚痴的众生不了解其深层含义,仅从字面上理解,一直执著自己、执著灯、执著供灯的行为,从而无法做到三轮体空。

虽然用酥油灯供佛有功德,但不是达摩祖师指的胜义谛或证悟空性的功德。正如他对梁武帝说的那样,世俗功德根本不在他讲的功德范畴当中。达摩祖师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破相。有些未证悟的人,或从未听过般若空性的人,会执著于供佛、磕头等世俗福报,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境界,这样供再多的灯和香也不可能解脱。因此,达摩祖师再三强调这是佛的方便之说,我们必须要清楚其中的深意。

禅宗以及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但如果我们错误或片面地理解,就很容易走偏。所以,大家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学习达摩祖师的高深境界,另一方面在实际修行中不能放弃世俗的功德,否则,永远都不可能达到证悟的境界。

“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不懂空性和佛陀本意的人,执著种种因缘和合的有为法,专门做一些虚妄之事,也即世俗的功德。他们在空房子里点燃很多酥油灯做供养,说这样是依教奉行,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现在,也有人在山洞或空屋子里供成千上万的酥油灯。从世俗层面来说,在没有三宝的地方供灯,很难讲是否有意义。因为灯本身没有功德,供养给佛才有功德。如果考虑到酥油灯对佛堂有破坏,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可以选择在其他地方供。尽管那里没有佛像,但只要自己有信心,佛便无处不在,或者,也可以发心供养附近的三宝,都是有功德的。

“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为什么说很荒谬呢?因为佛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光。佛眉间毫毛所放射的光芒,即可照亮无边无际的世界。

“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审察”,观察;“斯”,这个。难道佛还需借用酥油灯的光?我们以为供灯对佛有利益,但若仔细观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并非如此。

达摩祖师讲这句话的用意,是要打破我们对供灯的执著,也就是告诫所有求解脱之人,不要再执著世俗的福报,应该往证悟的方向努力。

不过我们也不要认为,既然佛有这么伟大的光,自己再去供灯就多此一举了。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虽然佛并不需要酥油灯,但我们以虔诚的心去供佛,确实是有功德的。佛经里讲了很多供灯、供花、供香的功德,这在世俗层面都是真实存在的,毋庸置疑。达摩祖师也没有说供灯没有世俗的功德,只是他对功德的定义不同,他讲的是无漏的、究竟的功德。

于我们这些尚未证悟的人而言,世俗福报非常重要。通过它们的力量以及闻思修行的智慧,我们才能证悟。证悟以后,就像达摩祖师讲的那样,我们内心有了觉悟的长明灯,就暂时不需要做供灯等世俗功德了,需要做的是继续点燃自己内在的智慧之灯。当证悟智慧达到较高的境界时,就可以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六时行道

 

“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行道。”

 

“又六时行道者”。佛教将一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为初夜、中夜、后夜。从字面上看,“六时行道”是指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修行。

达摩祖师如何解释“六时行道”呢?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六时的真正含义不是指时间,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在时时刻刻行持佛道。

怎样行持佛道呢?“修诸觉行,调伏六根”

“修诸觉行”。“觉”,证悟;“行”,修行;“觉行”,即证悟以后修证悟的智慧。无论供灯,还是供花、供香等,达摩祖师都把它们诠释为最究竟的意义——证悟。换句话说,虽然佛以这种方式为我们宣讲,但实际上佛讲的并不是灯、花、香等,其真正用意是为我们开显觉悟的智慧。

“调伏六根”。《阿毗达磨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论典中都讲过六根。眼根是肉眼的物质部分,属于眼睛结构中最关键的部位,如视网膜、晶状体等;耳根是耳朵的内在结构,如耳膜等;身根主要是指身体的神经……六根中的前五根都与肉体有关,都是物质,唯一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意根。意根是什么?前一刹那的意识,即是后一刹那意识的根。

有六根就会产生六识,比如,有眼根就产生眼识(即视觉),而后能看到外面的光;有耳根就产生耳识(即听觉),而后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六识产生之后,即会生起欲望,而意识就会去执著,于是各种各样的烦恼便纷至沓来。

如何调伏六根、调伏烦恼呢?闭上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调伏不了眼根;捂上耳朵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也调伏不了耳根。调伏它们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证悟之后,空性的力量辐射到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感受到这种力量,便开始不执著外界。当然,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识。意识知道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的一切都如幻如梦,于是对外在世界不再有执著,也不会产生烦恼。这就是调伏六根,大圆满称之为六根自解脱。

“长时不舍,名为六时行道”,日日夜夜不离开这种境界,叫做六时行道。

诸如密法中有一种梦瑜伽的修法,可以24小时安住在光明境界中,这就是“长时不舍”。是否证悟以后就拥有这样的境界了?也不是,如果证悟以后每天只修几分钟,其他时间都不修,就不叫长时不舍。

达摩祖师说真正的六时行道是长时间安住在证悟境界中。当然,他是从最高境界的层面来讲的。若从世俗层面来说,我们昼夜六次磕头、忏悔、念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六时行道,也有其功德和价值,所以暂时还不能放弃。

什么时候能放弃呢?从真正证悟开始,直至达到一定的证悟层次,也即做世俗的事情不会影响自己的境界之前,可以暂时抛开世俗功德,弘法利生也可以放一放,一心一意地保护好自己的空性智慧,让它迅速成长。反之,若是证悟以后不继续修持证悟境界,却每天去做修庙、布施等世俗之事,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好不容易获得的一点微弱境界就会退失殆尽,这是极为可惜的。

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要按照达摩祖师讲的方法去做,尽量长时间地修持觉悟的智慧。此时,证悟境界完全可以代替一切世俗功德。然而,这并不代表从此以后不再需要世俗功德了。当我们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时,还是要去弘法,做利他的事情。

 

※绕塔

 

“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

 

“绕塔行道者”。在大乘及小乘的佛经中讲过很多绕塔的功德,没有证悟的时候,为了证悟而绕塔是非常有帮助的。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证悟以后不打坐,不修证悟的境界,反而去绕世俗的塔,这就不对了。对此他做了具体的解释。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塔是什么?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用证悟的智慧巡绕我们的身体和心,让里里外外乃至每个念头都成为证悟的智慧,就叫做绕塔。

塔是身体和心,这完全是密宗的观点。密宗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的本性本来就是佛的坛城,因而不必到外面去寻找坛城、佛塔。如果能够证悟,那么自己的气脉明点等一切都是佛的坛城。

但是达摩祖师没有讲这么细,他只是说因为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意识,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佛性,所以身和心都是佛塔。这跟密宗讲的有一定的不同,我们不能因为两种观点有些许一致,就将它们混为一谈。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过去的圣者都是以这种方式绕塔,而得以涅槃的。

“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末法时代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其中的甚深意义,所以他们从来不往自己的内心修,只是执著绕外面的塔,供物质的灯,等等,以追求外在的福报。

“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质碍”这个词在本论中出现过多次,意思是物质;“质碍身”,即物质的身体。用物质的身体转绕世俗的塔,日夜奔跑,自认为在绕塔,其实只是白白劳累自己,对证悟佛性、明心见性没有任何帮助,这种行为毫无意义。这样就否定了世俗理解的绕塔。

 

※持斋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殷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接下来,又否定了世俗意义上的持斋——八关斋戒。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大家应当了解持斋的真正意义,若不通达这个道理,天天守持八关斋戒也没有任何功德。

首先,“斋”是什么意思呢?

“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斋”,就是齐。齐的意思是整齐、不错乱、不散乱。什么不散乱呢?身和心都不散乱。

如用物质的身体去绕世俗的塔或去磕头、供佛……总之没有在打坐修禅,未能安住,就是身体散乱,亦即身不齐正。心同样如此,持八关斋戒时,如果对戒、对自己、对持戒的行为执著,就违背了三轮体空,此即心不齐正。

“齐”和“正”都有不错乱、不散乱,端正之意。端正不是指身体的姿势,而是指安住于证悟空性的境界。这个当中没有杂念,即为“齐”;没有贪嗔痴,就是“正”。

简言之,身体修禅定,心安住于觉悟的智慧中,身心皆不散乱,就叫做“斋”。

“持”又是什么意思呢?

“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持”就是保护、维持,保护身心一直停留在不散乱、证悟空性的状态中。对于所有的戒律以及菩萨行,都以这样的方式来护持。

“必须外禁六情”。“六情”,指六根和六识。六根中除了意根以外都是物质,之所以称为“情”,是因为从六根产生了六识,即通常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它们有执著和烦恼,严格来讲,六识的执著叫做六情。

六情是必须禁止的。怎样禁止?这跟前面讲的“调伏六根”是一个道理,证悟以后自然就调伏了六根,禁止了六情。如果没有证悟,则根本无法做到。

“内制三毒”,制伏贪嗔痴。同理,只有证悟才能制伏三毒。

“殷勤觉察、清净身心”。“清净”,指证悟。精进努力地以中观、般若或禅定等方法观察自己的身心,证悟心的本性。

“了如是义,名为持斋。”了知并能行持这些含义,才是真正的持斋。

 

“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

 

“又持斋者,食有五种”。“斋”,除了指八关斋戒,还有食物之意,例如我们平时讲的吃斋、斋饭。达摩祖师说,持斋时的食物有五种。哪五种呢?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第一种是法喜食,即在修持空性、明心见性时,非常欢喜地奉行,法喜充满。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第二种是禅悦食。“内外”,即内心和身体;“澄”,透明、清澈,指内心没有烦恼杂念;“寂”,寂静,指内心没有分别执著。打坐时,因为禅定功夫深厚,长时间打坐,身体也不会感到疲劳不适;同时,内心平静且具有空性的智慧,身心都非常愉悦,这就是禅悦食。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第三种是念食。达摩祖师说的“常念诸佛”,与我们平时的念佛不同,“念”即不忘、无念,“佛”即法身佛。常念诸佛是指证悟以后的修行,心始终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且口与心相应。后面还会详细解释“念佛”一词。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第四种是愿食,即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发大乘佛教的愿,如《普贤行愿品》中讲的无上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第五种是解脱食,即内心一直安住于清净的证悟境界,不会被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世界染污。

“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这五种食物,叫做斋食。

 

“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辄作解者,名为破斋。若亦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

 

“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若有人不食用这五种斋食,却自称在持斋,则是完全错误的。

“唯断于无明之食。辄作解者,名为破斋。”“无明之食”,指世俗的食物。这些食物本身不是无明,因为无明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我们把世俗的食物当成真实的,对它们怀有执著,因而称为“无明之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仅仅断掉世俗的食物,如果认为这就是解脱的话,其实是一种破戒。

“若亦有破,云何获福?”如果破了戒,哪里还有什么功德福报可言呢?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世间未证悟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身心都非常放逸,造作了许多罪业。

“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他们放纵自己的欲望和烦恼,丝毫没有惭愧之心,反而认为只要断除外在的饮食,就是在守持戒律,这种做法必定一无所获。

 

※礼拜

 

“又礼拜者:当如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

 

又礼拜者:当如法也”。“礼拜”,即礼佛、磕头。磕头一定要如法,否则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修五加行时和平常的磕头都是外在的磕头,属于下等根机者的方法,这些在达摩祖师看来算不上如法。当然,这是达摩祖师站在高层次上的解释。

如果不懂得内在的修行,尤其是不懂得修无我、空性,只知道身体上的磕头、语言上的持咒等外在的修行,则对解脱、成佛来说毫无意义。因为成佛必须要证悟空性,而外在的修行和证悟空性没有直接关系。况且,佛陀的真正意趣也不是让我们用身体磕头,那是什么呢?这一点后面再解释。

我再三强调过,我们普通人因为还没有证悟,所以磕头等外在的修行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有很大的功德,绝不能放弃。譬如,五加行中的磕头与普通的磕头不同,它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等世俗目标,而是为了证悟。达摩祖师不会否定这种以证悟为目标的念经和磕头。他知道,只有这样,初学者或下等根机者才能渐渐趋至证悟。禅宗本来就有顿悟、渐悟两个门派,后者正是依靠逐步闻思、积累福报最终开悟的。

由此可见,自己的根机决定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目前我们还是需要磕头、诵经等外在的修行,这些对我们而言是如法的。重要的是,我们在修持的同时,必须明白其目的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而非世俗的健康和财富。

简而言之,达摩祖师口中的“不如法”是指,下等根机者不懂得心的本性和空性,甚至对这些毫无兴趣,一心只求外在的福报。这种情况下的磕头、念经等是徒劳无益的,没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达摩祖师将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如法的修行。

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这里的“理”和“事”,是佛经中特别重要的两个字。我们先要搞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就知道达摩祖师在讲什么了。

首先看“理”字,“理”就是我们常说的胜义谛。

什么是胜义谛呢?从第二转法轮即般若空性的角度讲,“理”是空性;从第三转法轮的角度讲,“理”是佛性、光明;从密法的角度讲,“理”则是二转法轮的空性与三转法轮的佛性的结合,两者无二无别,密宗称之为“明空双运”。所谓“明空双运”,“明”即三转法轮的光明;“空”即二转法轮的空性;“双运”是指,虽然佛陀转法轮有前后次第——先讲空性再讲光明,但实际上二者不存在次第之分,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好比一枚硬币,先讲这一面,再谈另一面,描述过程有先有后,说的却是同一枚硬币。

其次看“事”字,“事”是世俗谛的意思。

具体而言,在第二转法轮中,“事”是指除空性以外的缘起、现象,也就是由因缘产生的事物,诸如外在世界、内在精神等一切有因有缘的东西;在第三转法轮中,“事”是指心的本性、佛性以外的东西;而在密法中,明空双运本质以外的世俗的一切都叫“事”,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此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理”是无为法,“事”是有为法。

什么是有为法、无为法?“为”即所作所为。“有为法”即有所做的法,也就是因缘和合之下产生的种种事物,包括外面的世界,人的身体和精神。“无为法”则是指没有任何因缘的法,或者说,没有任何因缘可以让其诞生、变化、毁灭。那无为法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准确地说,一个是空性,一个是佛性,此外再无其他。

概言之,“理”是无为法、胜义谛,也是空性、佛性、明空无别;“事”是有为法、世俗谛,也是空性之外、佛性之外、明空无别之外的东西。其实,所谓空性之外的东西,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主观上却是存在的。比如,我们对一件物品产生执著时,自己的主观意识便认定它是一个实有的、非空性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事”。

然后,我们看看达摩祖师心中的“如法”是什么样子。

首先,“必须理体内明”。此处的“理”和“体”是一个意思;“内明”,即内在的明心见性。所谓如法,首先必须获得内在的证悟。如果不证悟,磕再多的头,念再多的经,做再多的功德……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不证悟就不能成佛,也不能解脱,所以达摩祖师说,真正的礼拜一定要先证悟。

密宗也提到过这种礼拜。密宗有身、语、意三种顶礼。其中身的顶礼,是用身体磕头;语的顶礼,是指念诵磕头的偈颂;意或心的顶礼,在世俗谛中指的是恭敬心,而在胜义谛中被称为“见”,意思是证悟的见解,亦称“见礼”——见解的顶礼。换言之,心的顶礼就是证悟,证悟就是顶礼。

由此可见,“必须理体内明”的意思和密宗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将顶礼解释为证悟,证悟以后才叫做真正的顶礼。

其次,“事随权变”。“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意思是方便,它指的不是永久或最究竟的,而是指暂时可以使用的权宜之计,佛经又称其为方便法。

在佛经中与“权”对立的是“实”,“实”意即最终的、永久的、最彻底的,其实就是佛性;“权”则是不彻底的、不永久的、不永恒的,也就是世俗方面的事物、方法。虽然“权”不是永久的,但暂时可以为我所用。譬如语言,它不能如实表达空性,我们也不能通过语言证悟,可是没有语言的话,就很难传播佛法,所以暂时还是需要语言的,包括书本等等都是如此,这些东西在佛经中就叫做“权”。

“事随权变”的意思是,诸如该不该磕头、该不该诵经、该不该供养等世俗中的事物,要根据自己的“权”——方便法来决定。有时需要念经,有时不需要;有时需要磕头,有时不需要,都要随着方便法而变化。

再者,理有行藏”。在《大正藏》收录的《破相论》版本中没有这四个字,在其他一些版本中却是有的。

“理有行藏”四个字颇有深意。“理”,如前所释,是指佛性、空性等极其深奥的法。这样的法可以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使用,要看人的根机等因素。比如遇到上等根机者,就应该“行”——向其传讲深奥的法;若非上等根机者,则应该“藏”——不对其传讲。又如佛陀转法轮时,能否宣讲般若法门、胜义谛或密法,取决于闻法者的根机,能讲就是“行”,不能讲就是“藏”。

“行”和“藏”的意思,不仅限于讲与不讲,还包括做与不做、修与不修等各种各样的取舍。整体而言,“行”是指可行、可做,“藏”是指隐藏、不做。选择“行”还是“藏”,要视“权”(即方便)而定。

对我们来说,根机尚未成熟时用不上“理”(即空性等高深之法),因而只能“藏”——暂时不修高法,先修四加行、五加行。待完成全部基础修行之后,根机变得成熟了,便是“理有行”,可以去修“理”了。

事实上,前面的“事随权变”已经包含了“理有行藏”的意思,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大正藏》版本中没有这四个字。不过加上的话,意思可以表达得更为清楚。

会如是义,乃名依法”,明白了这些内容,就叫做依法或如法。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夫”,在古文中常用在句首,表示即将开始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礼是恭敬,拜是调伏。

所谓恭敬真性”。“真性”,即佛性。恭敬什么呢?佛性。

平时我们礼拜的佛像,材质大多是金属、石头、泥土、木头等,那我们为什么要拜这些东西呢?实际上这些材质所塑造的是佛的形象,代表了佛的化身,佛的化身与佛的智慧、佛的法身无二无别,所以我们礼拜佛的形象时,所礼拜、恭敬的其实是佛的法身。而佛的法身是心的本性和空性,因此最终我们恭敬的就是佛性。这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拜佛。

但《破相论》这里讲得不太一样,达摩祖师说,你们不要去拜那些外在的形象,而应礼拜、恭敬自己心中真正的佛,也就是心的本性、佛性。

所有的大乘佛教都强调,真正的佛不在外面,它是自己心的本性。诸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十方诸佛菩萨,都是我们心的本性的一种显现。众生的福报成熟之际,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便会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当众生的福报不足时,佛便会圆寂或根本就不出现。这一切不是由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众生福报的大小。而且这一现象只会出现在凡夫世界里,佛的世界里没有生灭,佛既不会诞生,也不会圆寂。

那应该怎样恭敬自己内心真正的佛呢?就是前文讲的要去证悟,证悟才是无上的恭敬。

“屈伏无明”。平时我们把佛和自己分得一清二楚,自己是众生,佛是佛,然而这种分别正是无明。将这一分别念断除,亦即了知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也便调伏了这个无明。

“名为礼拜”,以上讲的是礼拜。

前面说了,“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礼”就是“敬”,亦即证得心的本性是佛;“拜”就是“伏”,亦即调伏自己的无明,也就是达到佛和众生无有界限、“佛是众生、众生是佛”的境界。“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是从世俗层面上讲的;就本质而言,众生的心的本性就是佛。

“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如果能够做到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虽然没有像磕十万长头那样的外相,但实际上这就叫做礼拜。这个礼拜就是前文说的密宗中的“见礼”。“见”即为空性见、光明见等见解,其实就是证悟。证悟了心的本性,才是至高无上的礼拜。

“其相即法相也”,这种礼拜虽然没有外在的顶礼这种相,但是有“法相”,即证悟的空性和心的本性、光明,亦即佛的法身。有法相就够了,不再需要用身体去拜佛这种外在的相了。

前文对供佛、礼佛等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来解释的,般若经等大乘佛经以及密宗的经论中此类表述也是屡见不鲜,所以这种解释方式非但没有问题,而且是最上等的见解。

 

“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

 

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为了让世人放下傲慢,佛陀也让人们去行持礼拜。这是世俗层面上的礼拜。

“表谦下心”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我们见到心的本性时,在此境界中本来就没有傲慢心,因此也可以称作“表谦下心”——已经放下了傲慢之心。不过,本论此处指的还是世俗的礼拜,这个意思在下一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

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因此顶礼时身体必须弯腰、屈身,用以表示内心的恭敬。比外在的磕头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磕头这个动作让跪拜者放下内心的傲慢。

 

“觉外明内,性相相应。”

 

“觉外明内”。“觉外”,就是通过般若、中观的观察,觉悟外在的一切如幻如梦,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明内”,自然是指明心见性的证悟境界。

“性相相应”。“性”,即本性、胜义谛;“相”,即外相、世俗谛,包括世俗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我们学佛时的行为举动。

“相应”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证悟以后,不修证悟的境界而去做很多世俗的磕头、供养等,这就是“性”和“相”不相应,也就是证悟境界与实际修行不相应。怎样做才是“性相相应”呢?如果已经证悟了一切如幻如梦,就应当不再执著供养、磕头这类世俗的功德,而努力修持自己的证悟境界。

 

“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贪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如果不修空性、光明或心的本性,只是执著于外在的礼拜、供佛等。

此处的“理法”和前文的“理”是一个意思。“理”字,除了道理等世俗含义之外,禅宗、密宗指的都是心的本性、如来藏、佛性,诸如“理体”“理法”等。

未证悟的人当然无法直接修“理”,但是我们磕头也好,供养也好,做任何修行应该都是为了证悟这个目标。反之,不以证悟为目标,仅仅为了世俗的健康、长寿等目的,这样的修行只能属于人天乘,而非解脱道。

内则放纵贪痴,常为恶业”,不去调伏内心的贪嗔痴,反而放纵它们,经常做种种恶业。

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只是注重磕头、念经等外在的劳苦身体的行为(而不调伏心性),不过是给世人展现出一副装模作样的修行罢了。

这可能是目前许多佛教徒的真实写照。他们对三宝具有一定的信心,也相信轮回和因果,可就是不闻思修,更不修空性。因为他们对空性、佛性这些佛教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也没办法修,只能念念经、磕磕头……这未免太遗憾了!不修内在的证悟,只做外在的修行,根本不可能解脱。

“无惭于圣”,对佛菩萨等圣者没有惭愧、忏悔之心。

“徒诳于凡”。“诳”,即欺诳、欺骗;“凡”,指凡夫。不求证悟而一味外求,只是在欺骗众生罢了。

“不免轮回,岂成功德?”这样不能断除轮回,又怎能成为功德呢?

达摩祖师口中的功德是指无漏的功德,供佛、磕头等外在的修行肯定不在其中,但也并非毫无功德。从世俗的层面讲,后者的功德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当年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时,至少他去过的地方,向外求的情况或许比较普遍。即使对佛教十分虔诚的梁武帝,也无非是吃斋、修庙……并没有修持空性。针对此种现象,达摩祖师便强调说外在的修行没有功德。如今末法时代更是如此,佛教徒当中真正内求的,尤其是证悟之人可谓凤毛麟角,追求人天福报的却比比皆是。可见,时至今日,达摩祖师的这番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解释完了第十二个问答。最后归纳一下,以下问题大家一定要格外重视。

佛教的修行人比较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只看重空性法门,轻视乃至忽略磕头、念经、忏悔等世俗的修行,认为后者是执著,没有用处。

这个人若是已经证悟,那么可以只修证悟境界,因为一切都包含在其中了。反之若没有证悟,便如禅宗大德所说,其结果无异于“冷水泡石头”——只是心里无念而已,根本不可能开悟。此种情形下修一百年、一千年,能有什么结果呢?除了打坐时没有明显的烦恼,此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十分危险了。因为他既没有做世俗的功德,又没有修出世间的禅定,仅仅修了一个世俗的禅定,最好的结果无外乎死后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依旧在轮回中打转,那还不如踏踏实实地修出离心、菩提心。

很多人以为:只要心里什么都不想就够了,念经、放生等事情都要放下,没有必要去做。这种想法不仅危险,还非常普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古影响深远的禅宗特别强调放下,放下当然是对的,应该放下,问题在于我们误解了“放下”的内涵。

禅宗讲的“放下”,是一个人彻底看到了心的本性,也就是前文讲的“觉外明内”,因而他知道一切都是如幻如梦,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执著了。而我们理解的“放下”是什么都不想,没有好坏、善恶等任何念头。我们以为禅宗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等于什么都不想,于是打坐时既不想贪嗔痴等恶的方面,也不想出离心、菩提心等善的方面,不起任何念头,我们以为这种状态就是“放下”。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无论禅宗还是藏传密法都经常批评这种现象,再三叮嘱修行人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未证悟时的什么都不想,强制性的不起念头,与证悟之后彻底明白没有东西可以取舍,彻底放下一切,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大家务必要区分清楚。

佛教徒的另一个极端是,执著于世俗的福报,对空性不感兴趣,甚至不知道空性是什么。这些佛教徒根本不会去闻思,更不会修空性。

当年达摩祖师正是为了唤醒这群走入极端的人,才把世俗的修行全部否定,将礼佛、供佛等解释为证悟心的本性。这不仅是当时的需要,也是现在和未来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如前所言,佛法的修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悟之前,我们需要积累福报,以及出离心、菩提心等世俗的修行。第二阶段是初步证悟以后,此时的证悟境界还不成熟,需要专心修持此境界,暂时不做念经、磕头等世俗的修行。第三阶段则是福慧双运的阶段,此时证悟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一定程度——自己的空性境界不会受到弘法利生等世俗行善的影响,二者可以融为一体,同时进行。

无论密法还是禅宗,都要分这三个阶段。假如我们不加区分,就很容易走入极端。因此我们再三强调修行必须走中道,不能堕两边。所谓中道,就是未证悟的时候需要忏悔、拜佛、皈依、发心等,借助它们的力量去证悟。做这些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证悟,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讲,六波罗蜜多的前五个都是为了最后一个:般若——证悟的智慧。

达摩祖师的第十二个问答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我们正确地选择修行之路。而大多数佛教徒没有机会接受如此关键、深奥的教导,这样一来,又怎能产生追求证悟的想法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珍视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论典。它们与大圆满中讲空性的内容完全一样,我们必须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学完以后认认真真地修行。

不过有一个问题,达摩祖师的论著一般对理论层面着墨偏多,对具体修法则涉及较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达摩祖师宣扬的是顿悟法门,面对的是像六祖惠能大师及其众多弟子那样的利根者,无需其他辅助方法,稍加指点便能开悟。可是顿门在绝大多数后来者身上很难发挥作用,我们还需要很多其他方法,这些都要到后来禅师们的著作以及密法中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