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才能超出三界

 

1.有无三界取决于自己的心

 

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

 

贪嗔痴也可称为三界:贪是欲界,嗔是色界,痴是无色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心的本性即佛性、光明,一旦这个光明当中产生了念头(即我们思考、判断、分析以及感受痛苦、快乐等的意识),世界就开始出现,我们就进入了三界六道的轮回中。

比如古筝这个乐器,如果没有人或者其他东西触碰到琴弦,不会有任何声音;一旦有东西触碰到琴弦,它就会随着振动而发出声音。同样,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平时也是非常平静的状态,念头的产生就好比琴弦的振动一样,一旦念头出现,对这个人来说,他的世界也就随之诞生。

再如,某人入睡后开始做梦,梦里有建筑物、大自然,大自然中有动物化石之类的东西,还有专家在研究化石的历史,等等。难道梦里看到的大自然真的已经存在了几万年?当然不是,因为他刚才睡着了,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世界。同理,当一个有执著的念头诞生后,我们的世界、六道轮回也就开始了,就这么简单。

“一念心灭,即出三界”,这里的“灭”指证悟,证悟之后,就从三界解脱出来了。这与我们醒来后,从梦的世界中出来一模一样。

比如梦见自己生病了,特别痛苦,梦里的病需不需要用药去治疗?不需要,只要从梦中醒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同样,这个“一念心灭”怎么个灭法?不需要用什么东西去灭,只要看到它的本性,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小乘佛教的灭是断除,比如内心有贪心、欲望,就用不净观对治;有嗔恨心的时候,就用慈悲心对治……拿一种念头去摧毁另外一种念头。大乘佛教,尤其是禅宗、大圆满不会用这种方式,而是让我们明白自己心的本质,一旦看见它的本质,这就是灭。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三界的生与灭、万法的有和无,是由谁决定的?基督教和天主教肯定认为是上帝决定,但佛教认为,这不是人或鬼神在操纵,也没有一个万能神或造物主来主宰这个世界,而是“皆由一心”,都是由我们的心来决定。

“一心”,在禅宗指平静的心,可理解为“这个禅定状态的、证悟的心”,或者是“这一颗心”。

 

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

 

大多数版本此处为“凡言一法者”,也有个别版本是“凡言一心者”,二者都解释得通。前面刚讲了“皆由一心”,接下来先按“凡言一心”解释,这样前后更为一致。

那么,我们要如何理解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如前所说,“一心”在大乘佛教里可以理解为如来藏。因此,这个“一心”就像破碎的瓦片,或者是石头、竹子、木头、桌子、房子等没有情感的东西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没有任何念头,与无情之物类似。“一心”也可以理解为阿赖耶识,因为它也没有念头,是无记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就像瓦片、石头一样。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在“三界生灭,万法有无”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另外一种版本是“凡言一法者”,这个“一法”应该与“一心”意思相同。

 

2.心的本性是空性

 

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

 

“若知心是假名”。不观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见解以及情绪;一旦认真观察,这一切无有实质,不过是“假名”而已。

“无有实体”,没有实体。也就是说,所谓的“心”实际上并不存在。就像瓦片、木头、桌子等一样,虽然看起来非常真实,但仔细剖析之后,都变成了分子、原子等微尘,最终彻底消失无余。

如果只讲三界的生和灭、万法的有和无都是以我们的心决定,这是唯识宗的观点。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这颗心并非真实存在,最终把心的实质性也打破,那就是中观的观点了。此处达摩祖师表达的意思属于后者。

 

即知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心真正的原始面貌,无始以来一直是寂灭的、空性的,无需通过学习或修行等任何方式创建,因此叫做自寂——自然的寂灭。好比阴天的时候,虽然云层变幻万端,但虚空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们心的本性亦如虚空,所以叫做自寂。

龙钦巴的大圆满里有三种自解脱,与禅宗讲的“自解、自寂”都是一个意思。

目前我们只能在字面上理解,将来大家证悟时就会发现,这本书里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蕴含着极其丰富、无穷无尽的含义。

那么,我们这个自寂的心,如果用语言来描述的话,到底是“有”还是“无”?人们通常认为,凡是矛盾对立的概念,中间不会有第三者。比如有和无之间,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不存在第三种可能。然而,此处达摩祖师却说,“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我们心的本性既不是“有”,也不是“无”。

那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语言是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工具,但它无法用于思考空性。打个比方,4S店里的汽修工具,能用于制造高科技芯片吗?当然不能!同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思维方式,在思考空性时根本派不上用场。比如,为了打破人们对空性的执著,便在空性的前面加了一个“大”字——大空性。如果能够证悟,加不加都无所谓;但如果没有证悟的话,加一个“大”字,那不就是大小的大吗?仍不免落入语言的樊笼。

因此,中观及般若经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空性,对于我们的错误见解可以通过语言一一破斥,但什么是空性则无法用语言描述,最终只能靠自己去体会。所以禅宗讲“不可思,不可言”。之所以不可言,主要是因为不可思——心里想不出来的东西,语言当然无法表达。

既然不可思、不可言,那我们怎么才能证悟呢?就要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另外,语言虽然无法直接表达什么是空性,但通过语言的引导,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就像“以手指月”的道理一样,虽然手指无法触及月亮,但顺着手指的方向,我们就可以看见真正的月亮!

 

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何以故?”为什么不是“有”,也不是“无”呢?

“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凡夫向来各种念头不断,亦名生心,这叫做“有”。

“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小乘则认为不能有念头,证阿罗汉果就是进入灭定——泯灭了所有念头,这样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它一直都强调灭心,这个灭心就叫做“无”。

此处所说的小乘,不仅指我们平时所讲的小乘,还包括大乘佛教中有关断除念头的部分教义。

“菩萨与佛未曾生心”,一地以上的菩萨和佛从来没有生心,即不执著任何念头;也“未曾灭心”,从来没有灭过心,他们只是彻底看清了自己心的本性而已。“名为非有非无心”,这个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因此叫做“非有非无心”。

“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这个非有非无心,就叫做中道或者中观。

 

3.凡夫和圣者的区别,在于对心的本性认识与否

 

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

 

“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如果执著于“心”或“法”,执著于用心学法,那就是还没有明白这个法的真正含义。“迷”,即无明。

通常而言,我们用心学习、修行,最后成佛,这当然没问题。小乘佛教和一般大乘佛教都持此观点。但禅宗讲的这个至高境界,心本身就是法身佛,其本性永远都是光明的,又有什么可学的呢?所以,达摩祖师说“将心学法”是错误的,是“迷”。

“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如果放下“心”或“法”,不“将心学法”,那就是悟。

这句话要正确理解,否则容易被误导。比如没有信仰、根本不学佛的人,他们不会用心学法,难道他们悟了吗?显然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因为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的、清净的,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什么可学的;对于一个证悟者来说,心本身就是佛、法,所以“不将心学法”即是悟。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凡迷者,迷于悟”,凡是迷茫的人(即没有开悟的人),他们把佛菩萨证悟的境界看作是另外一个东西,并且对此产生执著,这就是“迷于悟”。

反之,“悟者,悟于迷”。开悟的人所悟到的,就是未开悟者所迷的,二者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只有一个,不存在佛菩萨的本性、凡夫的本性等区别。凡夫不认识心的本性,把它当成另外一个东西而执著,所以是“迷于悟”;佛菩萨则证悟了它的本质,即是“悟于迷”。

万事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虽然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学问,但达摩祖师并未提及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迷,因为我们对心的本性的迷,才是一切迷的根源。佛菩萨证悟的,就是这个心的本性。凡夫之所以迷,是因为不懂佛菩萨证悟的境界,对这个悟产生了迷。

一言以蔽之,凡夫“迷”和佛菩萨“悟”的对象其实是同一个——我们心的本性。

 

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正见之人,知心空无”,有正确见解的人,知道心是空性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显宗《持人菩萨经》里有句话非常重要,“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思考的这个心,即各种念头、情绪等心的现象;第二个心,指心的本质没有实体,似彩虹般如梦似幻。“心无有心”即是“本净”——本来清净、光明,亦即空性。空性为什么叫做清净、光明?因为它没有任何杂念。

大家经常提到开悟、证悟,大圆满、大手印,明心见性、本来面目等词句,可对它们的真正含义并不清楚,这时候就要紧紧抓住一个字——“空”。假如没有体悟到心的本性是空,哪怕闻思水平再高,再怎么有神通,仍然是迷;反之,如果深深地体会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般,即便闻思不足,理论水平不高,那也是悟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当看到佛经里出现光明、如来藏、本来面目、般若等字眼时,我们就知道这是在讲空性。“空”好比是解脱路上的唯一路标。

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这就是悟。可是,既然心是空性的,那还存在什么迷和悟呢?“即超迷悟”。在空性的层面看,既没有“迷”也没有“悟”——心本身都不存在,怎么还会有迷、悟之分!因而是超越了迷和悟。

这里需注意,虽然证悟时已经超越了迷和悟,但在世俗中可以称之为悟,二者并不矛盾。中观讲二谛,迷和悟要看站在什么角度讲,这点特别重要。

这些内容在实修中尤为重要,大家一定要了解。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佛法,却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将来实修时就会非常迷茫。

“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明白迷和悟都不存在,才叫做正解、正见。

(三)如何才能超出三界

 

1.有无三界取决于自己的心

 

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

 

贪嗔痴也可称为三界:贪是欲界,嗔是色界,痴是无色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心的本性即佛性、光明,一旦这个光明当中产生了念头(即我们思考、判断、分析以及感受痛苦、快乐等的意识),世界就开始出现,我们就进入了三界六道的轮回中。

比如古筝这个乐器,如果没有人或者其他东西触碰到琴弦,不会有任何声音;一旦有东西触碰到琴弦,它就会随着振动而发出声音。同样,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平时也是非常平静的状态,念头的产生就好比琴弦的振动一样,一旦念头出现,对这个人来说,他的世界也就随之诞生。

再如,某人入睡后开始做梦,梦里有建筑物、大自然,大自然中有动物化石之类的东西,还有专家在研究化石的历史,等等。难道梦里看到的大自然真的已经存在了几万年?当然不是,因为他刚才睡着了,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世界。同理,当一个有执著的念头诞生后,我们的世界、六道轮回也就开始了,就这么简单。

“一念心灭,即出三界”,这里的“灭”指证悟,证悟之后,就从三界解脱出来了。这与我们醒来后,从梦的世界中出来一模一样。

比如梦见自己生病了,特别痛苦,梦里的病需不需要用药去治疗?不需要,只要从梦中醒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同样,这个“一念心灭”怎么个灭法?不需要用什么东西去灭,只要看到它的本性,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小乘佛教的灭是断除,比如内心有贪心、欲望,就用不净观对治;有嗔恨心的时候,就用慈悲心对治……拿一种念头去摧毁另外一种念头。大乘佛教,尤其是禅宗、大圆满不会用这种方式,而是让我们明白自己心的本质,一旦看见它的本质,这就是灭。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三界的生与灭、万法的有和无,是由谁决定的?基督教和天主教肯定认为是上帝决定,但佛教认为,这不是人或鬼神在操纵,也没有一个万能神或造物主来主宰这个世界,而是“皆由一心”,都是由我们的心来决定。

“一心”,在禅宗指平静的心,可理解为“这个禅定状态的、证悟的心”,或者是“这一颗心”。

 

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

 

大多数版本此处为“凡言一法者”,也有个别版本是“凡言一心者”,二者都解释得通。前面刚讲了“皆由一心”,接下来先按“凡言一心”解释,这样前后更为一致。

那么,我们要如何理解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如前所说,“一心”在大乘佛教里可以理解为如来藏。因此,这个“一心”就像破碎的瓦片,或者是石头、竹子、木头、桌子、房子等没有情感的东西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没有任何念头,与无情之物类似。“一心”也可以理解为阿赖耶识,因为它也没有念头,是无记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就像瓦片、石头一样。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在“三界生灭,万法有无”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另外一种版本是“凡言一法者”,这个“一法”应该与“一心”意思相同。

 

2.心的本性是空性

 

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

 

“若知心是假名”。不观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见解以及情绪;一旦认真观察,这一切无有实质,不过是“假名”而已。

“无有实体”,没有实体。也就是说,所谓的“心”实际上并不存在。就像瓦片、木头、桌子等一样,虽然看起来非常真实,但仔细剖析之后,都变成了分子、原子等微尘,最终彻底消失无余。

如果只讲三界的生和灭、万法的有和无都是以我们的心决定,这是唯识宗的观点。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这颗心并非真实存在,最终把心的实质性也打破,那就是中观的观点了。此处达摩祖师表达的意思属于后者。

 

即知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心真正的原始面貌,无始以来一直是寂灭的、空性的,无需通过学习或修行等任何方式创建,因此叫做自寂——自然的寂灭。好比阴天的时候,虽然云层变幻万端,但虚空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们心的本性亦如虚空,所以叫做自寂。

龙钦巴的大圆满里有三种自解脱,与禅宗讲的“自解、自寂”都是一个意思。

目前我们只能在字面上理解,将来大家证悟时就会发现,这本书里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蕴含着极其丰富、无穷无尽的含义。

那么,我们这个自寂的心,如果用语言来描述的话,到底是“有”还是“无”?人们通常认为,凡是矛盾对立的概念,中间不会有第三者。比如有和无之间,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不存在第三种可能。然而,此处达摩祖师却说,“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我们心的本性既不是“有”,也不是“无”。

那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语言是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工具,但它无法用于思考空性。打个比方,4S店里的汽修工具,能用于制造高科技芯片吗?当然不能!同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思维方式,在思考空性时根本派不上用场。比如,为了打破人们对空性的执著,便在空性的前面加了一个“大”字——大空性。如果能够证悟,加不加都无所谓;但如果没有证悟的话,加一个“大”字,那不就是大小的大吗?仍不免落入语言的樊笼。

因此,中观及般若经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空性,对于我们的错误见解可以通过语言一一破斥,但什么是空性则无法用语言描述,最终只能靠自己去体会。所以禅宗讲“不可思,不可言”。之所以不可言,主要是因为不可思——心里想不出来的东西,语言当然无法表达。

既然不可思、不可言,那我们怎么才能证悟呢?就要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另外,语言虽然无法直接表达什么是空性,但通过语言的引导,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就像“以手指月”的道理一样,虽然手指无法触及月亮,但顺着手指的方向,我们就可以看见真正的月亮!

 

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何以故?”为什么不是“有”,也不是“无”呢?

“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凡夫向来各种念头不断,亦名生心,这叫做“有”。

“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小乘则认为不能有念头,证阿罗汉果就是进入灭定——泯灭了所有念头,这样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它一直都强调灭心,这个灭心就叫做“无”。

此处所说的小乘,不仅指我们平时所讲的小乘,还包括大乘佛教中有关断除念头的部分教义。

“菩萨与佛未曾生心”,一地以上的菩萨和佛从来没有生心,即不执著任何念头;也“未曾灭心”,从来没有灭过心,他们只是彻底看清了自己心的本性而已。“名为非有非无心”,这个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因此叫做“非有非无心”。

“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这个非有非无心,就叫做中道或者中观。

 

3.凡夫和圣者的区别,在于对心的本性认识与否

 

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

 

“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如果执著于“心”或“法”,执著于用心学法,那就是还没有明白这个法的真正含义。“迷”,即无明。

通常而言,我们用心学习、修行,最后成佛,这当然没问题。小乘佛教和一般大乘佛教都持此观点。但禅宗讲的这个至高境界,心本身就是法身佛,其本性永远都是光明的,又有什么可学的呢?所以,达摩祖师说“将心学法”是错误的,是“迷”。

“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如果放下“心”或“法”,不“将心学法”,那就是悟。

这句话要正确理解,否则容易被误导。比如没有信仰、根本不学佛的人,他们不会用心学法,难道他们悟了吗?显然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因为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的、清净的,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什么可学的;对于一个证悟者来说,心本身就是佛、法,所以“不将心学法”即是悟。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凡迷者,迷于悟”,凡是迷茫的人(即没有开悟的人),他们把佛菩萨证悟的境界看作是另外一个东西,并且对此产生执著,这就是“迷于悟”。

反之,“悟者,悟于迷”。开悟的人所悟到的,就是未开悟者所迷的,二者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只有一个,不存在佛菩萨的本性、凡夫的本性等区别。凡夫不认识心的本性,把它当成另外一个东西而执著,所以是“迷于悟”;佛菩萨则证悟了它的本质,即是“悟于迷”。

万事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虽然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学问,但达摩祖师并未提及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迷,因为我们对心的本性的迷,才是一切迷的根源。佛菩萨证悟的,就是这个心的本性。凡夫之所以迷,是因为不懂佛菩萨证悟的境界,对这个悟产生了迷。

一言以蔽之,凡夫“迷”和佛菩萨“悟”的对象其实是同一个——我们心的本性。

 

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正见之人,知心空无”,有正确见解的人,知道心是空性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显宗《持人菩萨经》里有句话非常重要,“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思考的这个心,即各种念头、情绪等心的现象;第二个心,指心的本质没有实体,似彩虹般如梦似幻。“心无有心”即是“本净”——本来清净、光明,亦即空性。空性为什么叫做清净、光明?因为它没有任何杂念。

大家经常提到开悟、证悟,大圆满、大手印,明心见性、本来面目等词句,可对它们的真正含义并不清楚,这时候就要紧紧抓住一个字——“空”。假如没有体悟到心的本性是空,哪怕闻思水平再高,再怎么有神通,仍然是迷;反之,如果深深地体会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般,即便闻思不足,理论水平不高,那也是悟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当看到佛经里出现光明、如来藏、本来面目、般若等字眼时,我们就知道这是在讲空性。“空”好比是解脱路上的唯一路标。

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这就是悟。可是,既然心是空性的,那还存在什么迷和悟呢?“即超迷悟”。在空性的层面看,既没有“迷”也没有“悟”——心本身都不存在,怎么还会有迷、悟之分!因而是超越了迷和悟。

这里需注意,虽然证悟时已经超越了迷和悟,但在世俗中可以称之为悟,二者并不矛盾。中观讲二谛,迷和悟要看站在什么角度讲,这点特别重要。

这些内容在实修中尤为重要,大家一定要了解。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佛法,却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将来实修时就会非常迷茫。

“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明白迷和悟都不存在,才叫做正解、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