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持戒波罗蜜多

提到戒律,很多人都会比较惧怕,认为是一种束缚。尤其现代人崇尚自由,不喜欢过多约束自己,因而对戒律有一种排斥之心。其实,这完全是不了解戒律造成的。

佛教尤其大乘佛教的戒律,不是强制性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譬如居士五戒,就是由自己决定受持全部还是其中几条,菩萨戒就更加开放了。而且,戒律的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多一个约束,就少一种罪恶。初学者的贪嗔痴烦恼非常炽盛,如果没有用修行加以控制,没有用戒律加以约束的话,很可能造下无边罪业。

戒律应该有,可是太多的话也很难做到。我们既不能拒绝所有的约束,也不能盲目接受过多的戒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大乘和小乘的戒律稍有不同,大乘不仅包含了小乘戒律,还有一些特别的戒律。总的来说,大乘戒律分为三种。第一,律仪戒,以戒律约束不良的行为或心态;第二,摄善法戒,尽量行善;第三,饶益有情戒,帮助、利益一切众生。作为大乘佛教徒,行善和饶益众生都是戒律,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做的,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律仪戒

“律”,是控制、约束之意;“仪”,指我们各种各样的行为。以戒律适当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称为律仪戒。别解脱戒,以及菩萨戒的二十条根本戒等等都属于律仪戒。

(一)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包括了在家人所受的居士戒、八关斋戒,以及出家人所受的戒律。

1.居士戒

居士五戒是在家人受持的一种别解脱戒,但它能否真正成为别解脱戒,成为大乘菩萨律仪戒的一部分,则要视发心而定。根据受戒者是否皈依,以及发心的不同,居士五戒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外道的五戒。外道也有很多戒律,在古印度一些古老的宗教中,有禁止杀盗淫妄酒等戒律,有些比佛教还要严格。如果受居士五戒时,并没有皈依三宝,内心毫无皈依之心,意味着根本没有进入佛门,则即使受了五戒,也只能称为外道的五戒。

第二种,人天佛教的五戒。虽然皈依了三宝,但是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只是为了今生来世能够享受人天福报而受戒,就是人天佛教的五戒。

第三种,小乘佛教的五戒。皈依了三宝,拥有出离心,但是没有菩提心,这是小乘佛教的五戒。

第四种,大乘佛教的五戒。不仅有皈依,而且有出离心、菩提心,在此基础上受五戒就是大乘佛教的五戒,而且属于大乘菩萨三种戒律中的律仪戒。

由此可见,五戒属于大乘、小乘还是人天乘,取决于发心。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些行为外道和佛教都有,但由于背后的动机不同,其内涵和结果都不尽相同。

如果受戒之前已有出离心或菩提心,那么受戒的当下便得到了标准的小乘或大乘五戒。若没有出离心,只有人天佛教的基础,也可以受戒,只是此时它还不是别解脱戒。如果后来通过修行逐渐产生了出离心,那么拥有出离心的时候,人天佛教的五戒自然就变成小乘的别解脱戒。若再进一步修行,生起了标准的菩提心,那么所受的戒也随之变为大乘的五戒。

可见,发心至关重要。仅仅不杀生、不偷盗等行为,外道也有,在戒杀、吃素等方面某些外道比佛教还要严格。这些外道戒律同样属于善法,但因为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这样伟大的发心,即使行为上再严格,也不能成为大乘和小乘的戒律。

2.出家戒

对于沙弥(尼)、比丘(尼)等出家戒,也因发心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性质。若受戒之前已经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虽然受戒的仪轨属于小乘佛教,但以菩提心摄持,受戒的当下就得到了大乘佛教的戒律。

在具有菩提心的前提下,在家人和出家人的别解脱戒都属于大乘菩萨的第一种戒律——律仪戒。

(二)菩萨根本戒

先有菩提心,再受菩萨戒,这是最理想、最标准的受戒方式。无论采用什么仪轨,所受的戒都由受戒者的发心决定。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受了菩萨戒,有可能也只得到了小乘佛教,甚至人天佛教的戒律。因此,不具备菩提心时,受菩萨戒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当然,汉传佛教中传授三坛大戒时,很多受戒者不一定都有菩提心,但为了在他们心里播下大乘菩萨戒的种子,会一起传授菩萨戒。然而这只是播一个种子而已,没有菩提心不可能得到真实的菩萨戒。

所以,我们要先把菩提心修好,再找机会受菩萨戒。如果实在找不到授戒之人,《慧灯之光》里也讲过自受菩萨戒的方法。

菩萨根本戒分上等根机、中等根机、下等根机三种,《慧灯之光》里有详细的介绍。此外,还有很多成就者们的著作,讲得更好、更透彻,很多已经翻译成中文,我们都可以去学习。

上等根机的菩萨根本戒一共有十八条或者二十条戒;中等根机的菩萨根本戒有八条戒,或者归纳为四条戒;下等根机的则只有一条戒,非常简单,就是不舍愿菩提心——首先发菩提心,然后下决心生生世世不放弃菩提心,这个决心就是戒律。可见,若没有菩提心,连下等根机的戒律都得不到。

以上三种根机的菩萨根本戒,都属于律仪戒。

(三)沙门四法

1.律仪戒归摄于沙门四法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原则是不伤害其他众生,小乘佛教同样非常重视这一点,小乘的“沙门四法”将其归纳得尤为具体。

“沙门”是古印度梵文词汇,狭义上是指比丘、沙弥等出家人,广义上则涵盖了在家、出家的所有修行人。“法”,即原则。通俗地说,沙门四法就是修行人的四个原则,即:人打我,我不还手;人骂我,我不还口;人恨我,我不恨人;人讲我的过失,我不讲人的过失。简单而言,所有大乘律仪戒都包含在沙门四法之中。

由于嗔恨心与慈悲心、菩提心直接对立,因此所有大乘律仪戒的核心就是消灭愤怒。用什么来消灭?要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必须证悟空性;若只是暂时控制,有慈悲心就可以做到。

2.沙门四法的内容

第一个原则:人打我,我不还手。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保护自己,但首要原则是不能还手。因为一旦还手,就会伤害众生,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身体,甚至是生命。

以牙还牙是世间人的做法,连动物都会,但修行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与世俗人一样,那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被打时心里没有一点嗔恨很难,但是控制自己不去打人并不难,这是非常重要的约束。

第二个原则:人骂我,我不还口。被人辱骂时,无论对方有没有道理,都不能像世俗人一样对骂,应该尽量忍辱。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用解释、道歉等方式来化解矛盾,但原则是绝不还口。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与人打架的情况比较少,但口水仗是经常发生的,不但会与陌生人或讨厌的人吵架,而且对学佛的师兄,甚至父母也会恶语相向。如果学佛只是懂一大堆理论,实际遇到问题时还是与世俗人如出一辙,这样学佛是没有意义的!

大家一定要反省:学佛有没有给自己带来改变。以前被打骂时,一定会勃然大怒、愤然反击,现在能克制自己不还手、不还口,这就是进步和收获。反之,若没有任何变化,就意味着没有丝毫进步,理论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不还手比较容易,不还口的难度稍微高一点。假如这些原则都做不到,说明学佛的深度还远远不够。

第三个原则:人恨我,我不恨人。相比于语言和行为,约束、控制自己的内心更加困难。但对于真正有菩提心的人来说,放下仇恨没有那么难,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上任何一个生命都非常可爱。他们的心里不会有恨,即使因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而不小心生气,只要静下心来也很容易控制自己,不会像世俗人那样放不下愤怒,甚至累积、延续直至变成仇恨。断除愤怒,尤其瞬间的愤怒不太容易,但是放下仇恨,对于稍有大乘修行境界的人来说是不难的。

当然,假如菩提心的修持层次不高,虽然打坐时有很标准的菩提心,但回到现实生活中仍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此时,我们一定要提升、加强菩提心的力度,这样才能逐渐控制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和行为。

完全控制嗔心,对我们现阶段来说难度比较高。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但一开始不能过高。比如,刚入佛门就要求自己绝对不能生气,这种要求固然好,实际却做不到。如果自我要求和实际能力差距太大,反而会导致其他烦恼。对别人同样不能苛求,有人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你不是学佛了吗?为什么还会生气?等等。这些都是不对的。消灭嗔恨心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坚持修行才能做到。

第四个原则:人讲我的过失,我不讲人的过失。如果有人来挖苦、讽刺,说我的种种问题和过失,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解释,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不能去说对方的过失。这种世俗的方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能这样做。

3.在生活中践行沙门四法

尽管目前我们的境界不一定很高,但是都渴望修行,而且正在修行。既然如此,就要遵守并践行这四个原则。首先,我们要反省对父母能不能做到,假如连对父母都做不到,那对其他人就更难了。

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都应该用来针对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挑剔别人的过失。有些佛教徒精通很多理论,也非常虔诚,却不能与师兄们和谐相处,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非常恶劣,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学习理论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反省:这些理论怎样用于生活之中,我是否用上了,有没有帮助。佛理来自于佛的智慧,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如果没有帮助,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如理如法地运用。

修菩提心时,第一步是知母、念恩,对现世的母亲修慈悲心。如果对父母都做不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么换成与其他人相处又会怎样?假如对身边的人都如此恶劣,还自以为会对天下所有众生发菩提心,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自以为有菩提心,其实完全是自欺欺人。

对众生态度的转变,要从对父母、家人以及同事、同学等周边的人开始。首先要检查自己是否对父母做到了沙门四法,其次是朋友、同事等。如果都能做到,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人。否则,想要对陌生人,甚至讨厌的人做到这四个原则,非常困难。

平时,我们把特别死板的人称为“一根筋”。其实所有人都有这个毛病,面对矛盾,除了以牙还牙没有其他办法,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骂我,我凭什么不能骂他?而佛告诉我们:可以换一个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这样会明白很多道理。在明白道理之后,还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心,锻炼到一定程度,内心就会发生变化,语言和行为也会随之转变。这时自己和他人都能感觉到改变,这就是学佛的成果。

一切改变都源自于心。内心若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人处世怎么可能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内心依然如故。这时候行持任何善法都是造作的,虽然理论上明白要待人和善,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由于并非发自内心,根本没有多少力量。若真正具备了菩提心,一切就从源头上改变了。学佛有没有收获,就在于心的变化。

如果佛理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一旦出现水平相当的师兄,就生起嫉妒之心,那这种学佛不但没有消除烦恼,反而增加了烦恼。所以理论一定要用来调服自心,不能颠倒地去用,否则不会有任何进步。

当然,大家并非圣贤,暂时有这些烦恼情有可原,但行为上绝不能与世俗团体一模一样。百分之百地做到沙门四法确实不易,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和别人都有一个改变的过程,但要尽力去做。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学习太多高深的理论,懂当然非常好,但是即便不明白任何佛理,只了解沙门四法这四个原则,然后去亲身实践,也远远胜过懂很多理论却一个都不做。

我们所有人的通病,就是懂得很多理论却不能知行合一。这并不是说,所有理论都要落实到实际中,因为很多理论讲的是佛菩萨的境界,目前要达到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理论只要自己稍微投入一点,当下就能做到。正如沙门四法,虽然没有高深的内容,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想法和行为,这不就是最好的法吗?

学佛要接地气,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很多人非常渴望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法,对当下能做的事情却不屑一顾。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禅宗的明心见性是修行人的目标,但是没有基础的时候盲目高攀大法,无异于水中捞月。沙门四法不是讲给别人听的,而是需要亲身践行。

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沙门四法、菩提心等基础的修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点点滴滴做起,才是真正的学佛。

二、摄善法戒

“摄”,意为摄受、接受;“善法”,即各种各样的行善。摄善法的意思,就是接受各种各样的善法,尽己所能地行善。从烧香拜佛到闻思修行,再到十善,所有的行善都包含在摄善法戒中,无论受戒与否我们都应该尽量去做。

行善为什么被称为戒律呢?六波罗蜜多都是行善,是不是六波罗蜜多都是戒律呢?这里是有一些区别的。

戒律本质上是一种承诺。诸如律仪戒是承诺接受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摄善法戒是承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切善法。承诺意味着拒绝或断除了与之对立的东西,承诺行善的同时就拒绝了不行善,承诺闻思的同时就拒绝了不闻思。从承诺或断除的角度而言,行善才成为戒律;否则所有的善都变成戒律,就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实际上,六波罗蜜多之间既相互包含,又有所差别。举例来说,布施中有戒律的成分,戒律中也有布施的成分。所不同的是,布施的本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给予,从给予的角度讲它是布施;而持戒的独特之处在于承诺,承诺的同时也就拒绝了它的对立面,由此成为戒律。

实际行动中,首先我们用适当的戒律来约束、控制不如法的恶行,在此基础上闻思修行、烧香拜佛、持咒诵经……尽力做一切善法。因为这种行善包含了承诺,所以都属于菩萨的第二种戒律——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

大乘佛教的饶益有情戒,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帮助天下所有的众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饶益身边的人做起,尽己所能地帮助众生。

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帮助所有的众生,但只要有这个决心,就是非常好的开始。现在没有能力,不等于永远没有能力,能力会逐渐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其实,成佛并不需要三个无数大劫那么漫长的时间。当修行能力不高时,一个小小的成果也需要付出经年累月的努力,而境界稍有提升以后,有可能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极大飞跃。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成佛是很快的。不仅佛经里这样宣讲,而且我们通过精进修行也可以在即生中体会到这一点,对此一定要有自信。

(一)饶益有情的前提——菩提心

实际上,饶益有情就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大乘佛教的所有话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没有饶益有情,大乘佛教就只是一个空壳而已。因此作为大乘行者,必须要有饶益众生的决心。

无论大乘、小乘,外道还是无神论者,都有饶益众生的行为。虽然小乘佛教的目标是自己解脱,但它并不是不饶益众生,现在南传佛教的法师、修行人也会做很多饶益众生的事情,历史上他们同样如此。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也有各种让人钦佩的慈善活动,有时比某些佛教徒做得还好。此外,无神论者也会做许多对人类、对众生有利的事情,也会做持戒、忍辱、布施等,如他们在伦理道德上的约束就是持戒。

这些行为都是利益众生,它们与大乘佛教最关键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发心。大乘的饶益有情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而小乘和外道等的发心是爱心、善心或慈悲心,唯独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精华、灵魂和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大乘佛教就失去了最核心的东西。

我们要知道,这一生能够值遇大乘佛法,是来之不易、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与这样珍贵的机会失之交臂,可谓人生最大的遗憾。虽然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生生世世学佛、修行,但是下一世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跟业力有关。之前的因缘是什么,造了什么样的业,我们一无所知,下一世能否再修习大乘佛法,也尚不得知。所以,大家当下一定要努力,哪怕修行境界还不高,只要有了标准的菩提心,受持了菩萨戒,下一世就有了把握。

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别解脱戒在我们死亡的时候会自然结束,菩萨戒却不会结束。因为我们在受菩萨戒时考虑的不只是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直至成佛,所以它会一直跟随着我们,无论来世投生到什么地方,一定会发挥作用。即便投生到根本没有佛法的环境中,只要有菩提心在,有菩萨戒在,我们也肯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定会去寻找大乘佛法,也一定能找到大乘佛法,并见到开示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这些都是菩萨戒的力量。有了菩萨戒和菩提心,下一世才有把握。

脚踏实地是世俗生活里非常重要的品质,学佛修行同样需要脚踏实地、点点滴滴去做。很多人非常渴望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法,对这些法有强大的信心非常好,但是首先要把基础打牢。我们不太赞成一开始就学很高深的法,佛经本身也反对这种做法。普通人一定要从基础做起,基础就是菩提心。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是我们当下力所能及的,也是不能不做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后,修行有所提高,才能修持更高的法。我们的修行有没有成就,有没有进步,都是以菩提心来衡量。

没有菩提心时去做慈善活动,表面做得再好也可能退失。慈善机构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志愿者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一开始满腔热情地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可是两三年后就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做慈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当志愿者们遭遇到种种误解和不公平时,很容易发生动摇。

因此,佛陀不太建议我们在还没有真实的菩提心,或者菩提心的力度没有达到一定标准之前,就投入饶益众生的工作中。因为若没有稳固的菩提心,很有可能会退失,佛经里有很多这类公案。

然而,仅仅在心里修菩提心,没有实际行动也不行。实践的次第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训练菩提心,从四无量心开始,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修法,让菩提心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待到菩提心比较坚固之时,再投入到饶益众生的实际工作中。这时纵然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否则仅凭一时冲动,很容易在大乘佛教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这就太可惜了!

今生能够以如此伟大的菩提心去饶益众生,是我们的福报。这种机会不是生生世世都有的。佛经里经常讲人身难得,这个“人身”不是指所有人身。那种一辈子造罪的人,也许还不如恶趣众生,唯有能够饶益众生的人身才是难得、稀有的。

在拥有这样珍贵的人身时,我们一定要反复思考:这一生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应该以什么作为追求。这个问题无论对于今生还是未来的生生世世都至关重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千万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如果我们很深入地思考,最终一定会发现:凡夫所羡慕、向往并孜孜以求的一切,如地位、财富、名声、权力等等,它们的魅力都是暂时的,一旦拥有就会失去所有吸引力;唯有利他和菩提心,才是人生的大义。

(二)饶益有情戒的对象

怎样饶益有情呢?《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宣讲了大乘佛教的一些修法和戒律,其中特别指出大乘佛教徒饶益的对象有十一种人。实际上,不仅是人,所有众生都是饶益的对象,但主要有这十一种。这些人是需要帮助的,也是我们能帮助到的。我们在自己修行的同时,要尽己所能去饶益这十一种人。

1.没有能力的人

当发现有人身陷无助、无能为力时,我们应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没有能力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生病、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可以去当义工,去护理他们;大街上有老人发生意外时,很多人出于各种顾虑不敢上前,作为大乘佛教徒,此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这些没有能力的人,是大乘佛教徒的分内之事,哪怕看似没有太大意义,只要不涉及造罪或十不善都要去做。

大家要明白,在坐上修菩提心固然重要,但去做义工、帮助别人也很有必要。因为在实际行动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才能检验自己的菩提心达到了什么程度。平时,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度一切众生”,然而真到了帮助别人的时刻,我们却很可能退缩了,或者遇到一些不公平和不开心,立即心生厌烦并放弃。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到底有没有菩提心,会发现坐上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所以,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投入实际行动。

2.迷茫的人

无论是工作、家庭、婚姻、感情等世俗方面出现危机,还是学佛时遇到困惑或修行的瓶颈,面临这些问题时,很多人都会陷入茫然,不知如何应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我们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开导。如果是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可以从世俗的角度出谋划策;如果是修行上的障碍,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大乘教义,给他们指点迷津。

每个人都是这样,平时没有遇到问题时懂得很多道理,一旦自己遇到,就会非常迷茫。这时需要有人来开导、帮助,这种帮助不一定来自佛菩萨或者高僧大德,任何人只要有一颗利他之心,并懂得一些佛教的教义,都能够帮助别人。

生活里,拥有两三个可靠的好友也非常重要。遇到世俗问题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朋友倾诉,倾诉之后内心会很轻松。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可以暂时缓解。如果倾诉的对象懂得一些佛理,有一些修行的境界,那么帮助会更为有效。尤其在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开导、帮助,也许就会改变那个人的人生,甚至挽回生命。

所以,遇到迷茫的人,一定要主动并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无论从佛法还是从世俗的角度都可以。

3.于自己有恩的人

在大乘佛教里报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一颗感恩、报恩的心,是不可能发起菩提心的。因为菩提心是通过知母、念恩、报恩一步步观修起来的,缺少了报恩这一环,菩提心从何而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知恩图报,当发现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需要帮助时,必须更加努力地回报他们。

这一生中,对我们恩重如山的人首先是父母。有些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和父母关系不佳,很难生起感恩之心。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自己的行为以及前世的业力也有关系。

任何一个生命的父母,包括动物,对其孩子都是有恩德的。因此,暂时不要考虑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要考虑我们自己的不对之处,而要思维父母的恩情。父母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去帮助。假如连自己父母生病或心情不好时,我们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那么利益众生和菩提心就彻底成了空谈。

在大乘佛教里,孝敬父母非常重要,从修慈悲心的角度来讲,更加不可缺少。如果对父母都不感恩、不报恩,何谈对陌生人生起报恩之心?大家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不及格的话,那么我们的菩提心肯定经不起任何考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菩提心。

除了父母之外,在人生路上还有很多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我们都要牢记在心,哪怕滴水之恩,也要涌泉相报。

4.恐慌的众生

恐慌的众生包括人,也包括动物。自然或人为的灾难,诸如地震、洪水、台风,或者遭遇毒蛇、猛兽,爆发战争,等等,都会导致众生的内心恐惧不安。这种时刻,只要我们有能力,一定要伸出援手相救。

比如放生,从屠刀之下解救众生的生命,就是一种饶益众生,也是无畏布施。在很多人眼里,动物的生命如同草芥,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它们自己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珍贵了。所以,任何一个生命都是非常可贵的,只要我们有能力帮他们消除内心的恐惧,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

5.忧伤抑郁的人

如今,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内心焦虑、抑郁的人,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多。据2016年《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仅抑郁症患者就有9000万之多。2018年,一个因抑郁症在峨眉山自杀的女孩也在遗书中呼吁大家关心抑郁症这个群体。

帮助抑郁患者最好的方法在佛教里。虽然焦虑和抑郁的来源很多,但我们要解决的不是那些林林总总的原因,而是焦虑、抑郁这个结果,消除的方法就是修持菩提心、慈悲心和禅定。

西方人做了很多实验,研究禅定对大脑和情绪的作用,得出了不少科学数据。修持菩提心和慈悲心,也被证明非常有效。如果我们自己有打坐、禅定的经验,又能教授修行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到这些抑郁症患者。他们不一定学佛,也不一定相信佛法,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先不谈来世、成佛这些遥远的事情,首先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心理问题。解决以后,他愿意或不愿意学佛都可以。

我一直强调,作为佛教徒一定要有智信,不能迷信。如果我们讲的话都是盲目和迷信的,怎么能够取信于人呢?菩提心和禅修没有任何迷信的成分,这些并不是鬼神或者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告诉身边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危机。大乘佛教很早就讲过这些问题,现代社会更是亟需这些智慧。

为什么如今很多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如此糟糕?为什么我们对最好的朋友、同事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这些烦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浮躁的心。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压力本来并不可怕,完全可以被化解,但人们缺乏化解的方法,以至于压力不断增加,最终无法负荷。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发完脾气后也很懊悔,但当下往往控制不了情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导致争吵。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沉淀、平静,而能够让心灵沉淀和平静的方法,就是禅修和菩提心等佛教的方法。

平时我们做任何善事时,都要由衷地发愿:愿我能够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消除他们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很多人认为发愿是一种主观意愿,不会有什么力量,实际上,愿力不可思议,心灵的力量有时远远超过客观物质的力量。经常这样发愿、串习,当真的遇到痛苦的人时,就能不求回报,无条件地伸出援手。这些是目前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做,千万不可忽略。

6.贫穷的人

这里的贫穷,是指物质上的匮乏。遇到贫困之人,如果我们有能力,就用自己的财物去帮助他;如果没有能力,可以寻找慈善机构,或者动员朋友、师兄一起来解决。大乘佛教徒应该积极地参与这些慈善活动。

很多人嘴上说菩提心、菩萨行,骨子里却非常自私。他们觉得发心、当义工、参与慈善非常辛苦,又浪费学习和修行的时间,所以只顾自己埋头打坐、学习。实际上,这种想法违背了饶益有情戒。虽然一开始应该以修行为主,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但适当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7.无依无靠的人

无依无靠,既包括世俗中的无依无靠,也包括修行上的无依无靠。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去做他们的庇护和依靠;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可以依靠的人。

比如,在世俗的工作方面,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修行方面,如果具备能力,就做他们的依靠,给他们提供闻思修的条件;如果能力不足,就把其他上师、善知识,或学得比较好的师兄介绍给他们,引荐他们去那里学习、闻思。

8.痛苦的人

肉体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众生,也是大乘佛教饶益的对象。为了消除他们的痛苦,尤其是内心的痛苦,可以与之多来往,给予他们关怀和慰藉。对方馈赠的礼物,可以接受;对方邀请的活动,只要不涉及杀盗淫妄等十不善,就尽量参与。

很多人认为这些事情和修行无关,毫无意义且浪费时间。在学佛以后,就跟很多过去的朋友不来往了,明知道对方不悦也毫不在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这完全是自私的表现。

我们当然需要有原则,不应该把全部时间花费于此。不参加普通的饭局、应酬没问题,因为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如果邀请我们的人心情焦虑,不开心,而自己能够让对方减轻一些压力和悲伤,那么最好不要拒绝。礼物也好,邀请也好,都可以接受,因为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认可。凡是能让对方开心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十不善,就尽量去做,这样能消除对方心里的一些焦虑,也正是他需要的帮助。

尽管我们会牺牲一些闻思修的时间,但这不是浪费时间。不学佛、没有信仰的人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也会这么做,与之不同的是,我们的帮助是出于菩提心,凡是基于菩提心的付出都是大乘佛教的修行。

这些活动本身也许没有意义,可是如果对方因此而消除了痛苦,就是有意义的。闻思修的最终目的不就是饶益众生吗?如果参加一个饭局也可以饶益众生,为什么要拒绝呢?大乘佛教更重视结果,结果对众生有利就足够了。

9.需要表扬的人

表扬,实际上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无论在世俗还是佛教中,都鼓励我们多赞扬别人的优点,少谈论他人的过失。

例如对闻思修比较好的师兄,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要懂得赞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赞扬,当面或背后都可以。因为大家的认可会激励他更加努力,这也是帮助和利益众生。当然,不能无凭无据的,要因为对方确实做得好而称赞。

尤其在佛教团体中,我们要真心随喜、赞扬他人,不能夹杂嫉妒。世俗团体中有这类问题情有可原,因为这些烦恼是先天的,大家从来没有学过如何控制,而作为佛教徒,必须尽量摒除嫉妒心。比如,几位师兄一起发心,大家本应齐心协力,谁做得好,其他人应该随喜赞叹。但有些时候,师兄们内部反而会彼此嫉妒、较劲,谁也看不惯谁,搞得矛盾重重,最后分道扬镳,连世俗的友情都不复存在。哪怕世间稍有素质的人都不会这样,我们却在学佛的名义下这么做,实在令人汗颜!

要求人人拥有菩提心或证悟空性是很难的,然而做到称赞和随喜并不难。我们平时有意无意会讲很多别人的过失,赞美别人的话却很难说出口,这是不对的。学佛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学佛有何意义呢?

总之,该表扬别人的时候就要表扬、鼓励,同时自己也要随喜,学佛团体中切不可因为嫉妒而发生矛盾。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去反省、改正。

10.三观不正的人

第十条戒的对象是有邪见、三观不正的人。帮助他们的前提是,自己必须出于利他之心,而且要采取善巧的方法。比如通过辩论等等,让他发现自己的三观是错误的,进而明白真相;避免用不合理的方式刺激他,那样只会适得其反,非但帮助不了,反而可能让他陷得更深。

11.行为不正的人

最后一种是行为不正、参与过杀盗淫妄等十不善的造罪之人。这种人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如果有神通,这时允许适当地使用神通。我们曾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神通。所谓有必要,就是指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神通,就用其他方法使他明白是非善恶,促使其改邪归正。比如适当地施加压力或惩罚,就像父母为了让误入歧途的儿女断恶从善一样。只要我们有把握对方能够接受,不会产生更多烦恼,就可以适当使用这样的方法。

(三)结语

以上介绍了十一种饶益有情的方法。实际上,方法远远不止这十一种,凡是能够帮助众生的语言和行动,都属于饶益有情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众生,不要放弃和忽略任何一个众生、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就要去做。这是大乘佛教徒的责任、工作,也是我们的戒律!

我们必须明白,能够利益众生,是我们今生才有的机会,来世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取决于现在的表现。如果这一世表现不错,那么下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会有;如果这一世表现很差,错过了所有的良机,那么下一世就很难再有了。

这十一条戒并非高不可攀,其中每一条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当下就可以付诸行动。不要不在意,不要不把它当一回事,不要让菩提心和慈悲心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心里,要拿出实际行动,把饶益有情的誓言落实到生活中。如此,这一生才有意义,下一世也才有希望。

否则,嘴里说的是菩提心,行动上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事情,这样是学不了大乘佛教的。当然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先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逐步提高,到最后哪怕再困难的事情,我们也能承担。

第二章  持戒波罗蜜多

提到戒律,很多人都会比较惧怕,认为是一种束缚。尤其现代人崇尚自由,不喜欢过多约束自己,因而对戒律有一种排斥之心。其实,这完全是不了解戒律造成的。

佛教尤其大乘佛教的戒律,不是强制性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譬如居士五戒,就是由自己决定受持全部还是其中几条,菩萨戒就更加开放了。而且,戒律的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多一个约束,就少一种罪恶。初学者的贪嗔痴烦恼非常炽盛,如果没有用修行加以控制,没有用戒律加以约束的话,很可能造下无边罪业。

戒律应该有,可是太多的话也很难做到。我们既不能拒绝所有的约束,也不能盲目接受过多的戒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大乘和小乘的戒律稍有不同,大乘不仅包含了小乘戒律,还有一些特别的戒律。总的来说,大乘戒律分为三种。第一,律仪戒,以戒律约束不良的行为或心态;第二,摄善法戒,尽量行善;第三,饶益有情戒,帮助、利益一切众生。作为大乘佛教徒,行善和饶益众生都是戒律,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做的,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律仪戒

“律”,是控制、约束之意;“仪”,指我们各种各样的行为。以戒律适当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称为律仪戒。别解脱戒,以及菩萨戒的二十条根本戒等等都属于律仪戒。

(一)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包括了在家人所受的居士戒、八关斋戒,以及出家人所受的戒律。

1.居士戒

居士五戒是在家人受持的一种别解脱戒,但它能否真正成为别解脱戒,成为大乘菩萨律仪戒的一部分,则要视发心而定。根据受戒者是否皈依,以及发心的不同,居士五戒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外道的五戒。外道也有很多戒律,在古印度一些古老的宗教中,有禁止杀盗淫妄酒等戒律,有些比佛教还要严格。如果受居士五戒时,并没有皈依三宝,内心毫无皈依之心,意味着根本没有进入佛门,则即使受了五戒,也只能称为外道的五戒。

第二种,人天佛教的五戒。虽然皈依了三宝,但是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只是为了今生来世能够享受人天福报而受戒,就是人天佛教的五戒。

第三种,小乘佛教的五戒。皈依了三宝,拥有出离心,但是没有菩提心,这是小乘佛教的五戒。

第四种,大乘佛教的五戒。不仅有皈依,而且有出离心、菩提心,在此基础上受五戒就是大乘佛教的五戒,而且属于大乘菩萨三种戒律中的律仪戒。

由此可见,五戒属于大乘、小乘还是人天乘,取决于发心。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些行为外道和佛教都有,但由于背后的动机不同,其内涵和结果都不尽相同。

如果受戒之前已有出离心或菩提心,那么受戒的当下便得到了标准的小乘或大乘五戒。若没有出离心,只有人天佛教的基础,也可以受戒,只是此时它还不是别解脱戒。如果后来通过修行逐渐产生了出离心,那么拥有出离心的时候,人天佛教的五戒自然就变成小乘的别解脱戒。若再进一步修行,生起了标准的菩提心,那么所受的戒也随之变为大乘的五戒。

可见,发心至关重要。仅仅不杀生、不偷盗等行为,外道也有,在戒杀、吃素等方面某些外道比佛教还要严格。这些外道戒律同样属于善法,但因为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这样伟大的发心,即使行为上再严格,也不能成为大乘和小乘的戒律。

2.出家戒

对于沙弥(尼)、比丘(尼)等出家戒,也因发心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性质。若受戒之前已经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虽然受戒的仪轨属于小乘佛教,但以菩提心摄持,受戒的当下就得到了大乘佛教的戒律。

在具有菩提心的前提下,在家人和出家人的别解脱戒都属于大乘菩萨的第一种戒律——律仪戒。

(二)菩萨根本戒

先有菩提心,再受菩萨戒,这是最理想、最标准的受戒方式。无论采用什么仪轨,所受的戒都由受戒者的发心决定。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受了菩萨戒,有可能也只得到了小乘佛教,甚至人天佛教的戒律。因此,不具备菩提心时,受菩萨戒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当然,汉传佛教中传授三坛大戒时,很多受戒者不一定都有菩提心,但为了在他们心里播下大乘菩萨戒的种子,会一起传授菩萨戒。然而这只是播一个种子而已,没有菩提心不可能得到真实的菩萨戒。

所以,我们要先把菩提心修好,再找机会受菩萨戒。如果实在找不到授戒之人,《慧灯之光》里也讲过自受菩萨戒的方法。

菩萨根本戒分上等根机、中等根机、下等根机三种,《慧灯之光》里有详细的介绍。此外,还有很多成就者们的著作,讲得更好、更透彻,很多已经翻译成中文,我们都可以去学习。

上等根机的菩萨根本戒一共有十八条或者二十条戒;中等根机的菩萨根本戒有八条戒,或者归纳为四条戒;下等根机的则只有一条戒,非常简单,就是不舍愿菩提心——首先发菩提心,然后下决心生生世世不放弃菩提心,这个决心就是戒律。可见,若没有菩提心,连下等根机的戒律都得不到。

以上三种根机的菩萨根本戒,都属于律仪戒。

(三)沙门四法

1.律仪戒归摄于沙门四法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原则是不伤害其他众生,小乘佛教同样非常重视这一点,小乘的“沙门四法”将其归纳得尤为具体。

“沙门”是古印度梵文词汇,狭义上是指比丘、沙弥等出家人,广义上则涵盖了在家、出家的所有修行人。“法”,即原则。通俗地说,沙门四法就是修行人的四个原则,即:人打我,我不还手;人骂我,我不还口;人恨我,我不恨人;人讲我的过失,我不讲人的过失。简单而言,所有大乘律仪戒都包含在沙门四法之中。

由于嗔恨心与慈悲心、菩提心直接对立,因此所有大乘律仪戒的核心就是消灭愤怒。用什么来消灭?要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必须证悟空性;若只是暂时控制,有慈悲心就可以做到。

2.沙门四法的内容

第一个原则:人打我,我不还手。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保护自己,但首要原则是不能还手。因为一旦还手,就会伤害众生,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身体,甚至是生命。

以牙还牙是世间人的做法,连动物都会,但修行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与世俗人一样,那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被打时心里没有一点嗔恨很难,但是控制自己不去打人并不难,这是非常重要的约束。

第二个原则:人骂我,我不还口。被人辱骂时,无论对方有没有道理,都不能像世俗人一样对骂,应该尽量忍辱。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用解释、道歉等方式来化解矛盾,但原则是绝不还口。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与人打架的情况比较少,但口水仗是经常发生的,不但会与陌生人或讨厌的人吵架,而且对学佛的师兄,甚至父母也会恶语相向。如果学佛只是懂一大堆理论,实际遇到问题时还是与世俗人如出一辙,这样学佛是没有意义的!

大家一定要反省:学佛有没有给自己带来改变。以前被打骂时,一定会勃然大怒、愤然反击,现在能克制自己不还手、不还口,这就是进步和收获。反之,若没有任何变化,就意味着没有丝毫进步,理论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不还手比较容易,不还口的难度稍微高一点。假如这些原则都做不到,说明学佛的深度还远远不够。

第三个原则:人恨我,我不恨人。相比于语言和行为,约束、控制自己的内心更加困难。但对于真正有菩提心的人来说,放下仇恨没有那么难,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上任何一个生命都非常可爱。他们的心里不会有恨,即使因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而不小心生气,只要静下心来也很容易控制自己,不会像世俗人那样放不下愤怒,甚至累积、延续直至变成仇恨。断除愤怒,尤其瞬间的愤怒不太容易,但是放下仇恨,对于稍有大乘修行境界的人来说是不难的。

当然,假如菩提心的修持层次不高,虽然打坐时有很标准的菩提心,但回到现实生活中仍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此时,我们一定要提升、加强菩提心的力度,这样才能逐渐控制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和行为。

完全控制嗔心,对我们现阶段来说难度比较高。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但一开始不能过高。比如,刚入佛门就要求自己绝对不能生气,这种要求固然好,实际却做不到。如果自我要求和实际能力差距太大,反而会导致其他烦恼。对别人同样不能苛求,有人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你不是学佛了吗?为什么还会生气?等等。这些都是不对的。消灭嗔恨心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坚持修行才能做到。

第四个原则:人讲我的过失,我不讲人的过失。如果有人来挖苦、讽刺,说我的种种问题和过失,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解释,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不能去说对方的过失。这种世俗的方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能这样做。

3.在生活中践行沙门四法

尽管目前我们的境界不一定很高,但是都渴望修行,而且正在修行。既然如此,就要遵守并践行这四个原则。首先,我们要反省对父母能不能做到,假如连对父母都做不到,那对其他人就更难了。

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都应该用来针对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挑剔别人的过失。有些佛教徒精通很多理论,也非常虔诚,却不能与师兄们和谐相处,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非常恶劣,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学习理论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反省:这些理论怎样用于生活之中,我是否用上了,有没有帮助。佛理来自于佛的智慧,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如果没有帮助,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如理如法地运用。

修菩提心时,第一步是知母、念恩,对现世的母亲修慈悲心。如果对父母都做不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么换成与其他人相处又会怎样?假如对身边的人都如此恶劣,还自以为会对天下所有众生发菩提心,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自以为有菩提心,其实完全是自欺欺人。

对众生态度的转变,要从对父母、家人以及同事、同学等周边的人开始。首先要检查自己是否对父母做到了沙门四法,其次是朋友、同事等。如果都能做到,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人。否则,想要对陌生人,甚至讨厌的人做到这四个原则,非常困难。

平时,我们把特别死板的人称为“一根筋”。其实所有人都有这个毛病,面对矛盾,除了以牙还牙没有其他办法,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骂我,我凭什么不能骂他?而佛告诉我们:可以换一个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这样会明白很多道理。在明白道理之后,还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心,锻炼到一定程度,内心就会发生变化,语言和行为也会随之转变。这时自己和他人都能感觉到改变,这就是学佛的成果。

一切改变都源自于心。内心若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人处世怎么可能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内心依然如故。这时候行持任何善法都是造作的,虽然理论上明白要待人和善,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由于并非发自内心,根本没有多少力量。若真正具备了菩提心,一切就从源头上改变了。学佛有没有收获,就在于心的变化。

如果佛理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一旦出现水平相当的师兄,就生起嫉妒之心,那这种学佛不但没有消除烦恼,反而增加了烦恼。所以理论一定要用来调服自心,不能颠倒地去用,否则不会有任何进步。

当然,大家并非圣贤,暂时有这些烦恼情有可原,但行为上绝不能与世俗团体一模一样。百分之百地做到沙门四法确实不易,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和别人都有一个改变的过程,但要尽力去做。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学习太多高深的理论,懂当然非常好,但是即便不明白任何佛理,只了解沙门四法这四个原则,然后去亲身实践,也远远胜过懂很多理论却一个都不做。

我们所有人的通病,就是懂得很多理论却不能知行合一。这并不是说,所有理论都要落实到实际中,因为很多理论讲的是佛菩萨的境界,目前要达到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理论只要自己稍微投入一点,当下就能做到。正如沙门四法,虽然没有高深的内容,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想法和行为,这不就是最好的法吗?

学佛要接地气,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很多人非常渴望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法,对当下能做的事情却不屑一顾。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禅宗的明心见性是修行人的目标,但是没有基础的时候盲目高攀大法,无异于水中捞月。沙门四法不是讲给别人听的,而是需要亲身践行。

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沙门四法、菩提心等基础的修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点点滴滴做起,才是真正的学佛。

二、摄善法戒

“摄”,意为摄受、接受;“善法”,即各种各样的行善。摄善法的意思,就是接受各种各样的善法,尽己所能地行善。从烧香拜佛到闻思修行,再到十善,所有的行善都包含在摄善法戒中,无论受戒与否我们都应该尽量去做。

行善为什么被称为戒律呢?六波罗蜜多都是行善,是不是六波罗蜜多都是戒律呢?这里是有一些区别的。

戒律本质上是一种承诺。诸如律仪戒是承诺接受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摄善法戒是承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切善法。承诺意味着拒绝或断除了与之对立的东西,承诺行善的同时就拒绝了不行善,承诺闻思的同时就拒绝了不闻思。从承诺或断除的角度而言,行善才成为戒律;否则所有的善都变成戒律,就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实际上,六波罗蜜多之间既相互包含,又有所差别。举例来说,布施中有戒律的成分,戒律中也有布施的成分。所不同的是,布施的本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给予,从给予的角度讲它是布施;而持戒的独特之处在于承诺,承诺的同时也就拒绝了它的对立面,由此成为戒律。

实际行动中,首先我们用适当的戒律来约束、控制不如法的恶行,在此基础上闻思修行、烧香拜佛、持咒诵经……尽力做一切善法。因为这种行善包含了承诺,所以都属于菩萨的第二种戒律——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

大乘佛教的饶益有情戒,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帮助天下所有的众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饶益身边的人做起,尽己所能地帮助众生。

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帮助所有的众生,但只要有这个决心,就是非常好的开始。现在没有能力,不等于永远没有能力,能力会逐渐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其实,成佛并不需要三个无数大劫那么漫长的时间。当修行能力不高时,一个小小的成果也需要付出经年累月的努力,而境界稍有提升以后,有可能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极大飞跃。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成佛是很快的。不仅佛经里这样宣讲,而且我们通过精进修行也可以在即生中体会到这一点,对此一定要有自信。

(一)饶益有情的前提——菩提心

实际上,饶益有情就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大乘佛教的所有话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没有饶益有情,大乘佛教就只是一个空壳而已。因此作为大乘行者,必须要有饶益众生的决心。

无论大乘、小乘,外道还是无神论者,都有饶益众生的行为。虽然小乘佛教的目标是自己解脱,但它并不是不饶益众生,现在南传佛教的法师、修行人也会做很多饶益众生的事情,历史上他们同样如此。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也有各种让人钦佩的慈善活动,有时比某些佛教徒做得还好。此外,无神论者也会做许多对人类、对众生有利的事情,也会做持戒、忍辱、布施等,如他们在伦理道德上的约束就是持戒。

这些行为都是利益众生,它们与大乘佛教最关键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发心。大乘的饶益有情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而小乘和外道等的发心是爱心、善心或慈悲心,唯独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精华、灵魂和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大乘佛教就失去了最核心的东西。

我们要知道,这一生能够值遇大乘佛法,是来之不易、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与这样珍贵的机会失之交臂,可谓人生最大的遗憾。虽然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生生世世学佛、修行,但是下一世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跟业力有关。之前的因缘是什么,造了什么样的业,我们一无所知,下一世能否再修习大乘佛法,也尚不得知。所以,大家当下一定要努力,哪怕修行境界还不高,只要有了标准的菩提心,受持了菩萨戒,下一世就有了把握。

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别解脱戒在我们死亡的时候会自然结束,菩萨戒却不会结束。因为我们在受菩萨戒时考虑的不只是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直至成佛,所以它会一直跟随着我们,无论来世投生到什么地方,一定会发挥作用。即便投生到根本没有佛法的环境中,只要有菩提心在,有菩萨戒在,我们也肯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定会去寻找大乘佛法,也一定能找到大乘佛法,并见到开示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这些都是菩萨戒的力量。有了菩萨戒和菩提心,下一世才有把握。

脚踏实地是世俗生活里非常重要的品质,学佛修行同样需要脚踏实地、点点滴滴去做。很多人非常渴望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法,对这些法有强大的信心非常好,但是首先要把基础打牢。我们不太赞成一开始就学很高深的法,佛经本身也反对这种做法。普通人一定要从基础做起,基础就是菩提心。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是我们当下力所能及的,也是不能不做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后,修行有所提高,才能修持更高的法。我们的修行有没有成就,有没有进步,都是以菩提心来衡量。

没有菩提心时去做慈善活动,表面做得再好也可能退失。慈善机构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志愿者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一开始满腔热情地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可是两三年后就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做慈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当志愿者们遭遇到种种误解和不公平时,很容易发生动摇。

因此,佛陀不太建议我们在还没有真实的菩提心,或者菩提心的力度没有达到一定标准之前,就投入饶益众生的工作中。因为若没有稳固的菩提心,很有可能会退失,佛经里有很多这类公案。

然而,仅仅在心里修菩提心,没有实际行动也不行。实践的次第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训练菩提心,从四无量心开始,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修法,让菩提心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待到菩提心比较坚固之时,再投入到饶益众生的实际工作中。这时纵然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否则仅凭一时冲动,很容易在大乘佛教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这就太可惜了!

今生能够以如此伟大的菩提心去饶益众生,是我们的福报。这种机会不是生生世世都有的。佛经里经常讲人身难得,这个“人身”不是指所有人身。那种一辈子造罪的人,也许还不如恶趣众生,唯有能够饶益众生的人身才是难得、稀有的。

在拥有这样珍贵的人身时,我们一定要反复思考:这一生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应该以什么作为追求。这个问题无论对于今生还是未来的生生世世都至关重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千万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如果我们很深入地思考,最终一定会发现:凡夫所羡慕、向往并孜孜以求的一切,如地位、财富、名声、权力等等,它们的魅力都是暂时的,一旦拥有就会失去所有吸引力;唯有利他和菩提心,才是人生的大义。

(二)饶益有情戒的对象

怎样饶益有情呢?《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宣讲了大乘佛教的一些修法和戒律,其中特别指出大乘佛教徒饶益的对象有十一种人。实际上,不仅是人,所有众生都是饶益的对象,但主要有这十一种。这些人是需要帮助的,也是我们能帮助到的。我们在自己修行的同时,要尽己所能去饶益这十一种人。

1.没有能力的人

当发现有人身陷无助、无能为力时,我们应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没有能力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生病、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可以去当义工,去护理他们;大街上有老人发生意外时,很多人出于各种顾虑不敢上前,作为大乘佛教徒,此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这些没有能力的人,是大乘佛教徒的分内之事,哪怕看似没有太大意义,只要不涉及造罪或十不善都要去做。

大家要明白,在坐上修菩提心固然重要,但去做义工、帮助别人也很有必要。因为在实际行动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才能检验自己的菩提心达到了什么程度。平时,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度一切众生”,然而真到了帮助别人的时刻,我们却很可能退缩了,或者遇到一些不公平和不开心,立即心生厌烦并放弃。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到底有没有菩提心,会发现坐上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所以,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投入实际行动。

2.迷茫的人

无论是工作、家庭、婚姻、感情等世俗方面出现危机,还是学佛时遇到困惑或修行的瓶颈,面临这些问题时,很多人都会陷入茫然,不知如何应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我们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开导。如果是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可以从世俗的角度出谋划策;如果是修行上的障碍,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大乘教义,给他们指点迷津。

每个人都是这样,平时没有遇到问题时懂得很多道理,一旦自己遇到,就会非常迷茫。这时需要有人来开导、帮助,这种帮助不一定来自佛菩萨或者高僧大德,任何人只要有一颗利他之心,并懂得一些佛教的教义,都能够帮助别人。

生活里,拥有两三个可靠的好友也非常重要。遇到世俗问题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朋友倾诉,倾诉之后内心会很轻松。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可以暂时缓解。如果倾诉的对象懂得一些佛理,有一些修行的境界,那么帮助会更为有效。尤其在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开导、帮助,也许就会改变那个人的人生,甚至挽回生命。

所以,遇到迷茫的人,一定要主动并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无论从佛法还是从世俗的角度都可以。

3.于自己有恩的人

在大乘佛教里报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一颗感恩、报恩的心,是不可能发起菩提心的。因为菩提心是通过知母、念恩、报恩一步步观修起来的,缺少了报恩这一环,菩提心从何而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知恩图报,当发现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需要帮助时,必须更加努力地回报他们。

这一生中,对我们恩重如山的人首先是父母。有些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和父母关系不佳,很难生起感恩之心。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自己的行为以及前世的业力也有关系。

任何一个生命的父母,包括动物,对其孩子都是有恩德的。因此,暂时不要考虑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要考虑我们自己的不对之处,而要思维父母的恩情。父母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去帮助。假如连自己父母生病或心情不好时,我们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那么利益众生和菩提心就彻底成了空谈。

在大乘佛教里,孝敬父母非常重要,从修慈悲心的角度来讲,更加不可缺少。如果对父母都不感恩、不报恩,何谈对陌生人生起报恩之心?大家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不及格的话,那么我们的菩提心肯定经不起任何考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菩提心。

除了父母之外,在人生路上还有很多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我们都要牢记在心,哪怕滴水之恩,也要涌泉相报。

4.恐慌的众生

恐慌的众生包括人,也包括动物。自然或人为的灾难,诸如地震、洪水、台风,或者遭遇毒蛇、猛兽,爆发战争,等等,都会导致众生的内心恐惧不安。这种时刻,只要我们有能力,一定要伸出援手相救。

比如放生,从屠刀之下解救众生的生命,就是一种饶益众生,也是无畏布施。在很多人眼里,动物的生命如同草芥,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它们自己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珍贵了。所以,任何一个生命都是非常可贵的,只要我们有能力帮他们消除内心的恐惧,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

5.忧伤抑郁的人

如今,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内心焦虑、抑郁的人,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多。据2016年《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仅抑郁症患者就有9000万之多。2018年,一个因抑郁症在峨眉山自杀的女孩也在遗书中呼吁大家关心抑郁症这个群体。

帮助抑郁患者最好的方法在佛教里。虽然焦虑和抑郁的来源很多,但我们要解决的不是那些林林总总的原因,而是焦虑、抑郁这个结果,消除的方法就是修持菩提心、慈悲心和禅定。

西方人做了很多实验,研究禅定对大脑和情绪的作用,得出了不少科学数据。修持菩提心和慈悲心,也被证明非常有效。如果我们自己有打坐、禅定的经验,又能教授修行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到这些抑郁症患者。他们不一定学佛,也不一定相信佛法,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先不谈来世、成佛这些遥远的事情,首先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心理问题。解决以后,他愿意或不愿意学佛都可以。

我一直强调,作为佛教徒一定要有智信,不能迷信。如果我们讲的话都是盲目和迷信的,怎么能够取信于人呢?菩提心和禅修没有任何迷信的成分,这些并不是鬼神或者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告诉身边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危机。大乘佛教很早就讲过这些问题,现代社会更是亟需这些智慧。

为什么如今很多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如此糟糕?为什么我们对最好的朋友、同事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这些烦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浮躁的心。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压力本来并不可怕,完全可以被化解,但人们缺乏化解的方法,以至于压力不断增加,最终无法负荷。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发完脾气后也很懊悔,但当下往往控制不了情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导致争吵。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沉淀、平静,而能够让心灵沉淀和平静的方法,就是禅修和菩提心等佛教的方法。

平时我们做任何善事时,都要由衷地发愿:愿我能够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消除他们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很多人认为发愿是一种主观意愿,不会有什么力量,实际上,愿力不可思议,心灵的力量有时远远超过客观物质的力量。经常这样发愿、串习,当真的遇到痛苦的人时,就能不求回报,无条件地伸出援手。这些是目前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做,千万不可忽略。

6.贫穷的人

这里的贫穷,是指物质上的匮乏。遇到贫困之人,如果我们有能力,就用自己的财物去帮助他;如果没有能力,可以寻找慈善机构,或者动员朋友、师兄一起来解决。大乘佛教徒应该积极地参与这些慈善活动。

很多人嘴上说菩提心、菩萨行,骨子里却非常自私。他们觉得发心、当义工、参与慈善非常辛苦,又浪费学习和修行的时间,所以只顾自己埋头打坐、学习。实际上,这种想法违背了饶益有情戒。虽然一开始应该以修行为主,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但适当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7.无依无靠的人

无依无靠,既包括世俗中的无依无靠,也包括修行上的无依无靠。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去做他们的庇护和依靠;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可以依靠的人。

比如,在世俗的工作方面,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修行方面,如果具备能力,就做他们的依靠,给他们提供闻思修的条件;如果能力不足,就把其他上师、善知识,或学得比较好的师兄介绍给他们,引荐他们去那里学习、闻思。

8.痛苦的人

肉体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众生,也是大乘佛教饶益的对象。为了消除他们的痛苦,尤其是内心的痛苦,可以与之多来往,给予他们关怀和慰藉。对方馈赠的礼物,可以接受;对方邀请的活动,只要不涉及杀盗淫妄等十不善,就尽量参与。

很多人认为这些事情和修行无关,毫无意义且浪费时间。在学佛以后,就跟很多过去的朋友不来往了,明知道对方不悦也毫不在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这完全是自私的表现。

我们当然需要有原则,不应该把全部时间花费于此。不参加普通的饭局、应酬没问题,因为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如果邀请我们的人心情焦虑,不开心,而自己能够让对方减轻一些压力和悲伤,那么最好不要拒绝。礼物也好,邀请也好,都可以接受,因为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认可。凡是能让对方开心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十不善,就尽量去做,这样能消除对方心里的一些焦虑,也正是他需要的帮助。

尽管我们会牺牲一些闻思修的时间,但这不是浪费时间。不学佛、没有信仰的人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也会这么做,与之不同的是,我们的帮助是出于菩提心,凡是基于菩提心的付出都是大乘佛教的修行。

这些活动本身也许没有意义,可是如果对方因此而消除了痛苦,就是有意义的。闻思修的最终目的不就是饶益众生吗?如果参加一个饭局也可以饶益众生,为什么要拒绝呢?大乘佛教更重视结果,结果对众生有利就足够了。

9.需要表扬的人

表扬,实际上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无论在世俗还是佛教中,都鼓励我们多赞扬别人的优点,少谈论他人的过失。

例如对闻思修比较好的师兄,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要懂得赞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赞扬,当面或背后都可以。因为大家的认可会激励他更加努力,这也是帮助和利益众生。当然,不能无凭无据的,要因为对方确实做得好而称赞。

尤其在佛教团体中,我们要真心随喜、赞扬他人,不能夹杂嫉妒。世俗团体中有这类问题情有可原,因为这些烦恼是先天的,大家从来没有学过如何控制,而作为佛教徒,必须尽量摒除嫉妒心。比如,几位师兄一起发心,大家本应齐心协力,谁做得好,其他人应该随喜赞叹。但有些时候,师兄们内部反而会彼此嫉妒、较劲,谁也看不惯谁,搞得矛盾重重,最后分道扬镳,连世俗的友情都不复存在。哪怕世间稍有素质的人都不会这样,我们却在学佛的名义下这么做,实在令人汗颜!

要求人人拥有菩提心或证悟空性是很难的,然而做到称赞和随喜并不难。我们平时有意无意会讲很多别人的过失,赞美别人的话却很难说出口,这是不对的。学佛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学佛有何意义呢?

总之,该表扬别人的时候就要表扬、鼓励,同时自己也要随喜,学佛团体中切不可因为嫉妒而发生矛盾。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去反省、改正。

10.三观不正的人

第十条戒的对象是有邪见、三观不正的人。帮助他们的前提是,自己必须出于利他之心,而且要采取善巧的方法。比如通过辩论等等,让他发现自己的三观是错误的,进而明白真相;避免用不合理的方式刺激他,那样只会适得其反,非但帮助不了,反而可能让他陷得更深。

11.行为不正的人

最后一种是行为不正、参与过杀盗淫妄等十不善的造罪之人。这种人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如果有神通,这时允许适当地使用神通。我们曾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神通。所谓有必要,就是指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神通,就用其他方法使他明白是非善恶,促使其改邪归正。比如适当地施加压力或惩罚,就像父母为了让误入歧途的儿女断恶从善一样。只要我们有把握对方能够接受,不会产生更多烦恼,就可以适当使用这样的方法。

(三)结语

以上介绍了十一种饶益有情的方法。实际上,方法远远不止这十一种,凡是能够帮助众生的语言和行动,都属于饶益有情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众生,不要放弃和忽略任何一个众生、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就要去做。这是大乘佛教徒的责任、工作,也是我们的戒律!

我们必须明白,能够利益众生,是我们今生才有的机会,来世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取决于现在的表现。如果这一世表现不错,那么下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会有;如果这一世表现很差,错过了所有的良机,那么下一世就很难再有了。

这十一条戒并非高不可攀,其中每一条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当下就可以付诸行动。不要不在意,不要不把它当一回事,不要让菩提心和慈悲心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心里,要拿出实际行动,把饶益有情的誓言落实到生活中。如此,这一生才有意义,下一世也才有希望。

否则,嘴里说的是菩提心,行动上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事情,这样是学不了大乘佛教的。当然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先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逐步提高,到最后哪怕再困难的事情,我们也能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