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忍波罗蜜多

一、安忍的重要性

修持安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前所造的很多善根就会瞬间被嗔恨心摧毁。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言:“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而且,嗔恨还会阻碍我们修持慈悲心。大乘佛教认为,在贪嗔痴所有烦恼中,嗔恨的过患最为严重,因为它和慈悲心、菩提心是对立的,内心一旦被愤怒占据,就不可能生起慈悲心,更无法拥有菩提心。可见,嗔恨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严重障碍。

从世俗的角度讲,如果我们动辄发火、生气,会造成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和谐,不仅影响人际关系,更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无论在修行还是生活中,控制愤怒都非常重要。

世俗领域中,几乎找不到控制情绪的有效措施。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办法,大都治标不治本,而且目前的心理治疗只针对病态的心理,至于生活中的贪嗔痴,心理学认为它们是心理的常态,不属于精神疾病,因此不会去治疗,也无力去治疗。唯有在大乘佛教中,我们才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二、安忍的方法

人们通常觉得,控制情绪比控制外在的行为、语言困难得多。其实只要稍作努力,情绪是很容易控制的。如果我们既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又能够适当地下功夫投入训练,控制情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当遭遇他人侮辱或不公待遇时,世俗人的方法是以牙还牙——用愤怒对抗愤怒。这种方法并不会成功,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除了激化矛盾,从未解决过任何问题。而佛教则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通过安忍来化解矛盾。

《瑜伽师地论》和《入菩萨行论》将安忍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种,耐他怨害忍。意思是忍耐来自其他生命或自然界的危害、怨恨。例如,有人或者动物伤害我们,而我们不对其施以报复,亦即遵守沙门四法讲的四个原则。

第二种,安受众苦忍。指为了学佛、修行、利他而克服种种困难,通俗地说,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为了修行和学习,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克服万难,也是一种殊胜的安忍。

第三种,法思胜解忍。“法”指佛法,“思”即思考、思维,“胜解”是指对佛法的殊胜理解。能够接受和理解诸如轮回、空性、佛性如来藏等深奥的佛教观点,不拒绝、排斥,这也是一种忍。

这三种安忍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耐他怨害忍,一旦遇到他人的抱怨和伤害,内心就生起剧烈的嗔恨,有可能去打人、骂人,造下很多恶业。长此以往,家庭无法和睦,工作无法与人合作,做任何事都没有成果。

如果没有安受众苦忍,稍微辛苦一点就全部放弃,修行就不会有任何收获和进步。任何事情,若想成功必须能吃苦,世间的经商、创业是这样,学佛、修行同样如此。

如果没有法思胜解忍,也就是对真理的尊重,我们就无法证悟。世人不了解的真相有很多,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相以及意识的真相,当佛法深奥的智慧触碰到我们虚假、错误的三观,并快要将其颠覆之际,我们若没有法思胜解忍,就会排斥、拒绝真相,从而无法证悟空性和心的本性。

三种安忍中,耐他怨害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安受众苦忍和法思胜解忍则主要体现在学佛、修行上。

(一)耐他怨害忍

《瑜伽师地论》中提出了五种耐他怨害忍的方法,即亲人想(恩人想)、唯法想、无常想、苦想以及摄受想。“想”,意即观念。通过这五种方法,完全可以推翻我们的错误认知,建立起全新的观念,并将安忍应用、落实到生活中。

1.亲人想(恩人想)

《瑜伽师地论》里的用词对大家来说不太好理解,这里翻译成简单的表达,即是亲人想或者恩人想,意思是用慈悲心来对付烦恼。

平时我们判断某个人是恩人还是仇人,所依据的不过是眼前短暂的几十年,这种判断是非常片面的。生活里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不会有人认为:今天谁对我好就是我的恩人,今天谁对我不好就是我的仇人。因为当下的好与不好,并不代表过去和未来。

同样,生命并不只有眼前这几十年,所有生命都在一世又一世流转。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轮回里没有永远的仇人和恩人,只有永远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业力,这些业有时让我们变成亲密无间的朋友、亲人,甚至恩人,有时又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轮回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们修持忍辱是为了熄灭自己的怒火,因此这时要往正面去思考:虽然这个人现在伤害了我,但他过去肯定曾经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亲密的朋友,未来可能还会成为我的至亲好友。轮回就像一场戏,我们在不停地变换角色,既没有永远的仇人,也没有永远的恩人,因此不能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这样思维时,对对方的敌意就会慢慢消失,仇人的观念会逐渐淡化,并产生亲人的感觉。观念改变以后,烦恼就不复存在了。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坐车时看远一点的地方,就不太容易晕车。同样,面对矛盾时如果看得长远,心就会平静很多。当然,懂得道理不一定能马上做到,在理论和实践的中间还需要修行。如菩提心、四无量心等修行方法,在《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这里都用得上。

此外,还可以从现世的角度去思维。我们此生遇到的所有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喜欢还是讨厌,都能让我们成长,关键在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障碍、违缘,但这些负面力量反而使我们更快成熟,在修行路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人对我们都是有恩德的。

通常我们认为,恩德就是别人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或支持,这种理解太过肤浅。其实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恩德,即无论这些人对我们好与不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我们能够成长并明白很多道理,对人生和世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这同样是恩德。

佛教认为,佛和众生对我们有一样的恩德。因为若没有众生,我们根本无法修行。没有众生,对谁发慈悲心?没有众生,六波罗蜜多怎样行持?正因为有众生,我们才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等等。

总之,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虽然我们认为对方当下的做法不对,但发生这件事肯定有诸多因缘,不能完全归咎于对方。哪怕对自己再恶劣的人,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思考之后,我们对所有人都会产生一种正面的感情,嗔恨心自然得以控制。

实际上,佛陀的教育就是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如果所有人只有一个世俗角度,那么大家都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反之,若有一部分人懂得换个角度,他们得到的结论肯定有所不同。他们会拥有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原来想不通的事情现在想得通,打不开的心结也得以化解。

2.唯法想

第二个方法是唯法想,即通过空性、无我来控制烦恼。

佛教里的“法”,有时不是指佛法,是指事物,即包含物质、精神在内的万事万物。如“万法唯心造”的“法”,以及唯法想中的“法”,都是这个意思。“唯”,即唯有、唯一。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产物,除了精神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唯物主义则认为除了物质以外没有其他东西。与此类似,唯法的意思就是除了物质和精神以外别无他物,不存在什么自我。

一般来讲,每个人的意识中都有对自我的执著,都认为有一个“我”存在。但若分解我们的身体,会发现身体就是一大堆分子、原子,直至最后的能量,根本找不到这个“我”。

精神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分析。精神世界可分为眼识、耳识、意识等不同层次,以意识为例,人的意识一直都在不间断地进行思考,就像一条流动的河。一条河虽然看起来是个整体,但实际上是由无数水分子构成的,并不存在一个叫“河”的整体的东西。同样,我们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善、时而恶……每分钟都有无数个念头冒出来,这些念头和水分子一样,彼此之间毫无关系,无数独立的念头堆积起来,构成了意识。所以在意识层面上,也没有这个“我”。

由此可见,存在的只是一堆物质和精神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自我,这就叫做唯法想。

如何运用这个观念呢?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损害、侮辱我们,这些事情明明存在,我们却说:“我不存在,他也不存在,根本不存在什么侮辱……”这种想法看起来不是很荒谬吗?不是典型的鸵鸟政策吗?

其实,之所以认为荒谬,是因为还未深入了解万事万物的真相。真正明白以后,就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不就是一大堆能量吗?我的精神不就是一大堆念头吗?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既然没有自我,别人怎么可能说“我”的坏话呢?

证悟空性以后再看这个方法,完全是正确的,而且最为有效,能将烦恼从根源上彻底铲除。但在证悟之前,甚至连理论都没搞明白时,想运用这种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入菩萨行论》还讲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来自他人的侮辱,比如有人嘲笑我们是瞎子、瘸子等等。诸如此类侮辱性的语言,佛教称之为粗语。听到粗语时我们很生气,但此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所谓的坏话究竟在骂谁呢?他说我是瞎子,但我的眼睛并没有生气;说我是瘸子,我的腿也没有生气。生气的是我的意识,但对方根本没有骂意识,意识为什么要发火呢?

倘若把肉体比作杯子,意识就像杯子里的水。虽然水盛在杯子里,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假如有人说杯子的坏话,是不是也在说水呢?当然不是。既然如此,水为何要生气?

这时候我们需要跟意识进行一场对话:“人家嘲笑的是眼睛和腿,它们都不生气,你为什么要生气?”意识自然会说:“因为他侮辱的是我!”我们再问它:“你既不是瞎子也不是瘸子,你跟眼睛、腿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认定是侮辱你呢?”意识肯定会反驳:“他说我的眼睛瞎了,腿瘸了,不就是说我吗?”

这时候意识就露出破绽了。眼睛和腿属于肉体,是外在的物质,与意识的属性完全不同,就像杯子和水的关系一样。可意识盲目地把肉体当成了自己,这才是愤怒产生的真正根源。

就像假如水有思维并把杯子当作自己,那肯定是水的错误。因为水跟杯子来自不同的地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此刻临时在一起而已。精神和肉体同样如此,二者过去来自不同的地方,未来也会各奔东西,即便当下暂时在一起,也并不意味着二者变成了一体。实际上,除了暂时在一起,它们根本没有其他关系,但是意识有一种先天的错觉,把肉体当作自己。因此,当人家嘲笑肉体的缺陷时,肉体不会生气和难过,不相干的意识却大为光火。

一旦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所有这类由侮辱性攻击而导致的烦恼,都是在盲目且错误的理解上产生的,这个错误的理解在佛教里叫做无明,正是无明导致了愤怒。

其实,除了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肉体,并不存在所谓的“人”,这也就是“唯法”所表述的意思。具体的东西只有肉体和精神,“人”和“我”只是意识在肉体和精神的组合体上创造的一种抽象概念。意识盲目地认为对方在侮辱“我”,这是完全错误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另外,我们可以从声音的真实性这个角度去思维。所有声音都来自于自己的大脑,这个道理我们讲过多次,科学家也是这么认为的。无论听到悦耳的夸赞还是刺耳的辱骂,这个声音和说话的人并没有关系,准确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声音。

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呢?科学家说,是我们大脑里的一种画面。佛教则告诉我们,这是耳识,也即听觉的一种感受。这一点科学和佛教的观点一致,只是用词不同而已。

既然不存在说话的声音,那存在什么呢?科学这样解释:当对方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他嘴边形成空气压力波,这个压力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振动耳膜并在大脑里面产生一种画面。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声音根本不是对方所说的,而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综上所述,当我们被别人的语言激怒时,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他侮辱我,那么“我”在哪里?第二,他通过声音侮辱我,那么声音在哪里?其本质又是什么?

通过上述分析就会发现,根本找不到“我”,而且声音也是一种错觉。正是对这两个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盲目的愤怒。因此,佛经中说所有烦恼的根源是无明,再确切点说,所有烦恼本质上都是错误的理解。

唯法想非常重要,明白了唯法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稍微理解了一点空性。空性观拥有强大的力量,就像金刚钻石可以划破金属等世间坚硬之物,空性可以破坏烦恼的根源,让所有烦恼瓦解、崩溃。

当然,所有方法都必须事先锻炼,这样需要之时才能用得上,临时抱佛脚是不会有效的。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修菩提心、修空性,借此不仅可以控制嗔恨心,而且能解决任何烦恼。空性和无我的具体修法在《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此处不做赘述。

很多人觉得,倘若我们遭到欺负却不予回击,会不会让人以为自己好欺负,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其实不会。我们修行是用来消灭自己的嗔恨心,至于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以为只有生气才能解决问题,生气只会让矛盾加重。当嗔恨心消除以后,我们面对别人的侮辱、不公平的对待等等,完全可以妥善处理并解决得更好。

3.无常想

当受到别人侮辱,我们因此生起想要伤害对方的念头时,还可以静下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无常。

首先,这个伤害我们的人也有生老病死,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也会衰老、死亡,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回击他。

其次,虽然他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但如果自己以另一种方式,比如慈悲心来对待他,那么他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惭愧,内心会发生很大变化,有可能自己就放下嗔恨,主动承认错误……这也是无常的一种表现。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事情存在多种可能性,有可能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因此,不要用无法解决情绪的世俗方法去处理矛盾,应该采用更高级的方法,这样会解决得更完美。

4.苦想

苦想就是去思考对方的痛苦。当遭遇不公平、不合理对待时,我们要问自己,有没有必要现在反击,给对方制造更多的痛苦?

对方已经很痛苦了,不管他有没有道理,至少当下其内心满是愤怒、不满,而且他认为这个痛苦是我造成的。他看不惯我的很多行为,诸如说话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因而才会对我发泄不满。除此以外,所有轮回众生具备的三种痛苦——苦苦、坏苦和行苦,他同样具备。因此我没有必要火上浇油,否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和嗔恨。

实际上,苦想就是去理解对方。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缘的,我们要反思有没有原因和自己有关。对方不可能全部正确,但也不一定全是错的,有些问题可能确实是自己没有做好。所以,如果不想解决问题,那另当别论,如果想化解双方的愤怒和矛盾,就不要再给他制造新的痛苦。

多思考对方的痛苦和困难,能让我们的愤怒逐步减轻。自己的愤怒和对方的愤怒,二者有着因果关系。当我们的烦恼消除以后,对方的烦恼也会随之消失,矛盾和不愉快便会得以化解。关于如何理解对方,《入菩萨行论》中讲得非常好,希望大家反复去读其中的“安忍品”。

我们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时候,不要分析表面上谁对谁错,而应该知道,对方之所以这么讨厌我,肯定是因为他心里有烦恼。即便我要生气,也不应对这个人生气,而应该对他的烦恼生气,是烦恼让他失控并做出了这些事情。

举例而言,有人用石头打我们,我们不会对石头生气,也不会对扔石头的手生气,只会对扔石头的人生气。因为我们知道石头不是自愿的,它砸我们是因为手的作用;手也不是自愿的,它背后有人的作用。

普通人往往到这里就不再思考了,以为人就是最终的原因,但其实还可以再进一步寻找根源,这个人为什么要打骂我呢?其原因既不在石头和手,也不在人,而在于他心中的愤怒。所以,假如我现在还击,就应该针对他的愤怒;我要消灭的对象,唯一就是他的愤怒。

用什么方法消灭愤怒?用我的愤怒来回击可以吗?当然不行,这样只会复制出更多的愤怒,本来只有他一个人发怒,现在变成他和我两个人,进而可能十人、二十人、上百人,乃至身边所有的人都陷入愤怒,这样会让事情愈发不可收拾。相反,最好的方法是慈悲心、悲悯心。用慈悲心去感化他,融化他内心中的愤怒。愤怒被融化以后,他完全可以成为我生活中的好友、修行上的道友,甚至帮助我的恩人。

大家都见过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左手拿经书,右手持宝剑,在宝剑的上端燃烧着火焰,就像一把巨大的火炬。这把宝剑针对什么?它不针对任何人,而是针对众生的无明。火炬象征光明,这光明能够照亮每个众生内心的黑暗,能够消除所有的烦恼。所以,文殊菩萨的宝剑不是用来砍杀敌人的,而是用来照亮人心、消灭烦恼的。

其他宗教赞美神的时候,往往会说他们的神多么厉害,杀死了多少敌人,征服了多少对手,而佛教永远不会以这种方式来赞美。佛教会说:佛菩萨的智慧照亮了多少众生内心的无明,驱除了多少烦恼的黑暗……这才是佛度化众生的方法。

实际上,佛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家明了道理。比如有人因为生气而辱骂别人发泄不满,而被辱骂的人也开始生气,两人的愤怒碰撞会制造更多的愤怒。如果他们在同一个家庭,那么这个家庭就无法和睦;如果这样的人在同一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就无法和谐。历史上的许多悲剧,都是缘于人们误以为愤怒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烦恼;应该消灭的也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烦恼。消灭烦恼只有两个方法:无我的智慧和慈悲心。如果有人侮辱、攻击别人,可他得到的回报不是仇恨,而是慈悲、宽容和奉献,那么他最终一定会认识到自己错了。不需要任何其他方法,他的仇恨和烦恼就会自然化解,他会变成善良的人,也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事实,但是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个事实,所以从盲目、错误的理解中产生了很多愤怒和欲望。只要断掉这些错误的理解,烦恼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并不再增长。这和唯法想的原理是相同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明白,一旦有了烦恼,所有人都会失控,包括我们自己。理解了这一点,就更能理解对方。如同电脑一旦被病毒侵扰就会陷入瘫痪一样,烦恼也是一种病毒,当人的精神系统里进入了嗔恨的病毒,整个系统都会混乱,无法按正常人的思维去思考。

对每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强烈的烦恼进入了一个人的意识,那么他不仅会毁掉别人,还会毫不犹豫地毁掉自己的生命。每年全世界有大约100万人自杀,2000万人自杀未遂,这么多的人都认为自己的生命不值一文吗?当然不是,只是当他们被烦恼占据,想法就完全改变了。烦恼能让人彻底失控,一旦处于这种状态,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更何况侮辱、伤害别人!

人人都有烦恼,再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一样会有失控的时候,烦恼征服了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悲剧,可以说都是意识被欲望或愤怒控制的结果。手握权力的人,发怒时会毁掉很多人的生命;没有权力的人,此时会毁掉自己。还有一些人由于内心痛苦不堪,选择了极端的发泄方式,如在街上砍杀无辜的路人,这类新闻屡见不鲜。这种做法令人发指,同时也是他们身不由己被烦恼操控的结果。

归根结蒂,所有问题都源于烦恼,只有化解了烦恼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事情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人的层面,就像石头和手,它们都不是自愿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因缘,一个因缘会产生另一个因缘,一件事情会推动另一件事情,并引发最终的结果。

如果不寻找根源,谁打我,我就恨谁的话,那我们应该去恨石头,因为是它直接让我们产生了痛苦;如果要寻找原因,就要刨根究底,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到对方身上,不去思考他为何这样做。世俗里大家都认为根源在于人,并认为这是常理,但很多所谓的常理、常规都是建立在盲目、错误的基础上,只因发生频率较多就被认为是常规,对此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

佛教以外很难找到这种思维方法。心理学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效果,且不一定符合事实。佛教的方法则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完全符合事实。

此外,产生烦恼的原因也有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生活中我们对别人斤斤计较,对生活等各方面异常挑剔,容易不耐烦,这些都是产生愤怒的直接因素。如此发展下去,必然导致焦虑和抑郁。80%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倾向,不解决这个问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平时我们不要太挑剔,不要做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完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中就包括承受压力。有些事必须完美,但不可能事事完美。假如条件有限,无法尽善尽美,就要懂得调整心态。假如一个人只能负重两百斤,背包却有三四百斤,那是不是应该扔掉一些东西?同理,我们也要放下一些无法达到的完美,不要把自己逼到承受不了的地步。

《入菩萨行论》也表达了此意。这部论典是1000多年前的著作,然而对照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仍然非常准确——压力导致不耐烦,不耐烦又引发愤怒,到了愤怒的地步就很难控制了。

身体生病之前会出现亚健康的症状,精神也是一样,发现不健康的苗头时要及时调整,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坐修行。通过修慈悲心能够直接断除嗔恨和抱怨,然后去修菩提心,修空性和无我。另外,最简单的方法是寂止,基础的寂止禅修就对我们有帮助。

平时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也要多理解,谁没有压力呢?我们若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抱怨、仇恨是很容易放下的。当然,一瞬间的生气很难避免,而从不开心上升到愤怒、仇恨,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作为学佛之人,发怒时应该尽快冷静下来并好好思维这些道理。修行者与世俗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会持续嗔恨。

世俗之人没有受过佛陀的教育,也没有做过任何训练,即便是各自领域中的精英,可能也没有思考过生命、烦恼的问题,在处理情绪方面不一定是高手。而受过大乘佛教教育和训练的人,几分钟后应该就能放下嗔恨。如果这时的表现和世俗人一模一样,那学佛就没有意义了。学佛是为了饶益众生,这种时刻恰恰能检验我们学佛的成果。

可以说,前几分钟,学佛和不学佛的人可能一样会被烦恼绑架,但几分钟后,大乘修行人就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坚持打坐修行的效果。而没有学佛的人有可能在烦恼中沉浸两三天、一两个月,甚至越来越想不通,发展成焦虑和抑郁。

这些方法,我们都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尤其是对待自己的父母。虽然大家都明白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但是我们往往对父母最不耐烦。这不是人品的问题,而是因为未经训练,压力会导致内心空虚、暴躁和焦虑,这时肯定会向离我们最近的人发泄。很多人并不是对父母不好,顶嘴、吵架以后也很后悔,只是因为没有修行,做不到对父母忍耐。

这时可以去思考父母的痛苦,他们年轻时经历过诸多磨难,人到晚年罹患病痛,又没有学佛,对死亡充满恐惧,连体检也害怕……子女号称是佛教徒甚至是大乘菩萨,对他们的态度却如此恶劣,这种感受是非常痛苦的。等到父母走了,我们一定会追悔莫及,但悔之晚矣!

现在大家对孩子都关怀备至,对父母的付出却少之又少。这个问题除了生活压力之外,也由于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很多人所谓的学佛就是烧香拜佛,参加法会,简单学学理论,没有把佛法融入到内心深处,所以找不到解决办法。这样一来不仅给自己造成了痛苦,也让身边的人更加痛苦。这些烦恼会结下恶缘,不仅今生无法了结,还会影响到下一世。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大家要高度重视。

5.摄受想

摄受,是指接受众生。为何要接受众生?因为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的誓言就是为了一切众生而成佛。摄受所有众生,意味着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的承诺。

既然有这样的承诺,当我们遇到他人的怨害时,应该去思考:我不能安忍的话,双方的矛盾会更加激烈,烦恼和痛苦肯定也会增长。我承诺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然而实际行为却造成对方更加痛苦,这实在有悖于我的誓言。如果我没有能力控制,那也没有办法,但其实我只要调整一下心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假如我像世俗人一样还手、还口,则严重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作为一名大乘佛教徒,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连自己能力所及的“让身边之人离苦得乐”都不愿意做,反而想增加他的痛苦,这符合我的身份吗?符合我的承诺吗?

这样思考的时候,我们会立即感到惭愧,愤怒便会下降并逐渐平息。

 

以上五种方法只是简单地指出了方向,具体的思维可以自行延伸,可以思考得更多、更广。如果真的愿意消除愤怒,方法其实很多也很容易,关键在于必须投入、用功,否则和普通人一样是做不到的。

这五个方法的理论很简单,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为了把六波罗蜜多运用到生活中。仅靠理论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不学理论又不知如何去运用。因此,我们要先学习理论,再去付诸实践。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去尝试这些方法。一般情况下,其中一个就足以解决问题,如果愤怒十分严重,五种方法可以全方位地使用。这样遇到矛盾时,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还手、不还口、不生气。只要稍微投入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安忍的功夫。

(二)安受众苦忍

安受众苦忍,指面对学习、修行时的种种困难,要有毅力去忍耐、克服。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汉传、藏传历代修行人的传记,诸如米拉日巴大师和惠能大师的故事,看看他们在修行中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磨难。要做到他们那样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努力做到他们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比如打坐,正常情况下一天一个小时以上,这个要求并不高。如果因特殊情况当天没有打坐,第二天或者周末也可以补上。不过在我们不太习惯打坐的时候,一入坐就难免腿痛、腰痛,到处不舒服。平时逛街、看电视,一小时感觉只有几分钟,而打坐却像几个小时一样枯燥漫长。尽管坚持下来也谈不上痛苦,但还是有很大难度,很多人就此放弃了。

这时候我们要去思考:世俗里非常辉煌、成功的人,比如世界五百强的创始人,他们在创业时克服了许多困难才获得成就。同样,佛教也有“世界五百强”修行人,如米拉日巴大师,他们也是依靠无数艰辛的付出,才成为佛门的成功人士。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修行有所成就,必须有相应的付出;稍微有点腿疼和枯燥就放弃的话,修行上绝不可能有任何成果。付出越多,收获越多,世俗的学习、工作是这样,修行亦是如此。

平时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晚上回家时已经疲惫不堪,还要打坐确实有难度。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打坐也不容易,尤其有些人上班的路程较远,为了打坐需要更早起床。但是为了修行,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

这时,要去思考为什么要用功?世俗中,我们为了哪怕一点金钱和名利,都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获得的不过是区区十几年的短暂利益,临终时还带不走。那么为了修行,为了人生永久性的目标,努力克服一些困难,接受一点痛苦,不是更值得吗?若能把追求名利的10%,甚至5%的精力用到修行上,足以取得不错的修行成就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修行的动力,它会时时刻刻鼓励我们。当感到太累想要放弃之时,要问一问自己:如果修行能够得到一些世俗的名利,我会轻易放弃吗?肯定不会。那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为什么我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要放弃呢?一定要坚持,绝不能轻言放弃!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影响生活和工作。毕竟大家都要生存,而且很多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阶层,如果因为修行对工作造成了影响,必然也会波及生活。假如自己一个人生活,修行时间安排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问题;家里若有老老少少其他人,那尽量不要影响他们的生活。

因此正常情况下,要计划好一天的时间,特别是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好。由于特殊原因没有打坐也不需要纠结,空闲时多安排些时间打坐即可,不要那么死板。

假如为了工作和生活根本不去修行,即便会换得一些名利,也肯定是不幸福的。且不说下一世,就连这一生也根本感觉不到快乐,因为我们的精神是空虚、浮躁的。当我们还不了解名利的实际价值时,换言之,名利与我们尚有距离的时候,我们以为得到名利就得到了幸福,所以会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实际上它不仅不会带来幸福,反而会带来负面压力,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在新闻上屡见不鲜。

世俗人的目标无非是名和利,得到了就被认为是成功人士,自己也很得意。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辉煌,和内在的幸福毫无关系。如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严重失衡,就算我们为家人创造了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他们也不会快乐。因为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浮躁就像发射塔一样,不断向外发射着负面能量,首先影响的就是家人。精神贫乏带来的负面能量和物质丰足带来的正面效果,到底哪一个影响更大,我们应该去想一想。

所以,大家要平衡好工作、生活、修行三者的关系。在合理安排下,工作让我们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修行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世间有幸福存在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一定感受得到。

我曾反复强调,作为在家的学佛弟子,不要走任何极端的路。如果有一天因缘成熟,可以不用工作或照顾家庭而全职修行,当然非常好,但在条件还不具备时,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合理地安排好时间,这样才能自利利他。

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修行的过程中要精进、努力。努力需要付出代价,要牺牲吃喝玩乐的时间,但这是值得的。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原则上不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太大影响。虽然修行有点累,但同时也有很多收获,这些收获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哪怕再辛苦,也不要放弃闻思修行,要学会忍耐,这就是安受众苦忍的意思。

(三)法思胜解忍

法思胜解,是指对佛法殊胜的理解。法思胜解忍的意思是,当我们遇到和常识有冲突的佛教观点时,不要盲目地否定或肯定,应该通过独立思考去判断并得出结论。哪怕有些事物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暂时无法判断,也不应拒绝、排斥,而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这样,我们就能对佛法形成深刻的理解,建立坚定的观点,也即佛教所谓的见解。见解就像眼睛,眼睛先看到路,腿才能沿着路走到目的地。

具体来说,是对哪些法的殊胜理解呢?

第一,对轮回的理解。人死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都结束了,还是将开始另一段生命旅途?

第二,对因果的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的吗?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

佛法一向反对盲目接受,盲目反对和盲目相信本质上都是迷信,因此对自己不知道、不确定的东西,应该在毫无成见的前提下进行符合逻辑的思考,这样才能得到坚信不疑的结论。

第三,对佛法僧功德的了解。世界上任何一个团体、学说或学派都宣称自己是很棒的,但我们必须要思考,不能盲目接受。佛教里宣说的佛的功德、法的好处、僧的优点……这些都要反复思考。此外,还要思考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力量。

第四,对缘起、空性、涅槃等佛法要义,尤其是和修行直接相关的内容,我们必须要深入地思考。

当然,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思考就能明白的。人类的感官非常有局限性,只能判断其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一旦超出范围就无法判断。比如,桌子的形状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但是桌子的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电子,我们根本看不到。若因看不到就否定它们的存在,肯定是错误的。同样,我们的意识也有局限性,不能判断所有事情的对和错。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感官和意识进行提升。感官方面,通过科学手段已经获得了很大提升,例如显微镜的更新换代,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再到更高级的中子显微镜,每次升级都带来新的突破。意识方面,我们也可以提升,每当我们断除一部分烦恼,就会得到一部分智慧,或者说,得到一部分智慧,就能断除一部分烦恼。每一次提升智慧,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并且离真理更近了一步。

总而言之,我们先去思考自己感官和意识范围内的问题,将其彻底了解清楚,对于超越此范围的事情,则待智慧有所提升之后再去判断。经过反复思考,我们会得到结论:这条修行的道路没有错,新的三观也没有错,正确的行动会带来正确的结果,因此我们的修行必定会得到有意义的成果。

佛教所有的修行、行为都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基础是盲目的、无知的,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三观也是错误的。就像前面讲的,人家说瞎子、瘸子,意识盲目地认为是在说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我们烦恼重重。因此,我们要跟着智慧走,用智慧颠覆过去的三观,树立全新的三观,这样便能逐渐断除烦恼。

过去,这些烦恼肯定会把我们绑架,但现在我们已不再受其控制,这就叫做解脱。解脱并不是我们从地球越狱跑到另一个世界,真正的解脱是不管人在何处,内心都不受任何烦恼的操控,哪怕我们永远待在地球上,也已经解脱了!

解脱需要智慧,智慧不会从天而降。获得佛法的智慧也需要付出努力,就像我们在学校求学一样,克服种种困难,这是安受众苦忍。听到高深的法之后,我们能耐心地听闻并反复思考,终有一天恍然大悟,彻底明白并接受,这是法思胜解忍,也即对法的忍耐。

第三章  安忍波罗蜜多

一、安忍的重要性

修持安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前所造的很多善根就会瞬间被嗔恨心摧毁。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言:“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而且,嗔恨还会阻碍我们修持慈悲心。大乘佛教认为,在贪嗔痴所有烦恼中,嗔恨的过患最为严重,因为它和慈悲心、菩提心是对立的,内心一旦被愤怒占据,就不可能生起慈悲心,更无法拥有菩提心。可见,嗔恨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严重障碍。

从世俗的角度讲,如果我们动辄发火、生气,会造成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和谐,不仅影响人际关系,更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无论在修行还是生活中,控制愤怒都非常重要。

世俗领域中,几乎找不到控制情绪的有效措施。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办法,大都治标不治本,而且目前的心理治疗只针对病态的心理,至于生活中的贪嗔痴,心理学认为它们是心理的常态,不属于精神疾病,因此不会去治疗,也无力去治疗。唯有在大乘佛教中,我们才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二、安忍的方法

人们通常觉得,控制情绪比控制外在的行为、语言困难得多。其实只要稍作努力,情绪是很容易控制的。如果我们既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又能够适当地下功夫投入训练,控制情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当遭遇他人侮辱或不公待遇时,世俗人的方法是以牙还牙——用愤怒对抗愤怒。这种方法并不会成功,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除了激化矛盾,从未解决过任何问题。而佛教则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通过安忍来化解矛盾。

《瑜伽师地论》和《入菩萨行论》将安忍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种,耐他怨害忍。意思是忍耐来自其他生命或自然界的危害、怨恨。例如,有人或者动物伤害我们,而我们不对其施以报复,亦即遵守沙门四法讲的四个原则。

第二种,安受众苦忍。指为了学佛、修行、利他而克服种种困难,通俗地说,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为了修行和学习,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克服万难,也是一种殊胜的安忍。

第三种,法思胜解忍。“法”指佛法,“思”即思考、思维,“胜解”是指对佛法的殊胜理解。能够接受和理解诸如轮回、空性、佛性如来藏等深奥的佛教观点,不拒绝、排斥,这也是一种忍。

这三种安忍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耐他怨害忍,一旦遇到他人的抱怨和伤害,内心就生起剧烈的嗔恨,有可能去打人、骂人,造下很多恶业。长此以往,家庭无法和睦,工作无法与人合作,做任何事都没有成果。

如果没有安受众苦忍,稍微辛苦一点就全部放弃,修行就不会有任何收获和进步。任何事情,若想成功必须能吃苦,世间的经商、创业是这样,学佛、修行同样如此。

如果没有法思胜解忍,也就是对真理的尊重,我们就无法证悟。世人不了解的真相有很多,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相以及意识的真相,当佛法深奥的智慧触碰到我们虚假、错误的三观,并快要将其颠覆之际,我们若没有法思胜解忍,就会排斥、拒绝真相,从而无法证悟空性和心的本性。

三种安忍中,耐他怨害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安受众苦忍和法思胜解忍则主要体现在学佛、修行上。

(一)耐他怨害忍

《瑜伽师地论》中提出了五种耐他怨害忍的方法,即亲人想(恩人想)、唯法想、无常想、苦想以及摄受想。“想”,意即观念。通过这五种方法,完全可以推翻我们的错误认知,建立起全新的观念,并将安忍应用、落实到生活中。

1.亲人想(恩人想)

《瑜伽师地论》里的用词对大家来说不太好理解,这里翻译成简单的表达,即是亲人想或者恩人想,意思是用慈悲心来对付烦恼。

平时我们判断某个人是恩人还是仇人,所依据的不过是眼前短暂的几十年,这种判断是非常片面的。生活里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不会有人认为:今天谁对我好就是我的恩人,今天谁对我不好就是我的仇人。因为当下的好与不好,并不代表过去和未来。

同样,生命并不只有眼前这几十年,所有生命都在一世又一世流转。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轮回里没有永远的仇人和恩人,只有永远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业力,这些业有时让我们变成亲密无间的朋友、亲人,甚至恩人,有时又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轮回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们修持忍辱是为了熄灭自己的怒火,因此这时要往正面去思考:虽然这个人现在伤害了我,但他过去肯定曾经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亲密的朋友,未来可能还会成为我的至亲好友。轮回就像一场戏,我们在不停地变换角色,既没有永远的仇人,也没有永远的恩人,因此不能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这样思维时,对对方的敌意就会慢慢消失,仇人的观念会逐渐淡化,并产生亲人的感觉。观念改变以后,烦恼就不复存在了。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坐车时看远一点的地方,就不太容易晕车。同样,面对矛盾时如果看得长远,心就会平静很多。当然,懂得道理不一定能马上做到,在理论和实践的中间还需要修行。如菩提心、四无量心等修行方法,在《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这里都用得上。

此外,还可以从现世的角度去思维。我们此生遇到的所有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喜欢还是讨厌,都能让我们成长,关键在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障碍、违缘,但这些负面力量反而使我们更快成熟,在修行路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人对我们都是有恩德的。

通常我们认为,恩德就是别人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或支持,这种理解太过肤浅。其实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恩德,即无论这些人对我们好与不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我们能够成长并明白很多道理,对人生和世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这同样是恩德。

佛教认为,佛和众生对我们有一样的恩德。因为若没有众生,我们根本无法修行。没有众生,对谁发慈悲心?没有众生,六波罗蜜多怎样行持?正因为有众生,我们才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等等。

总之,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虽然我们认为对方当下的做法不对,但发生这件事肯定有诸多因缘,不能完全归咎于对方。哪怕对自己再恶劣的人,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思考之后,我们对所有人都会产生一种正面的感情,嗔恨心自然得以控制。

实际上,佛陀的教育就是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如果所有人只有一个世俗角度,那么大家都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反之,若有一部分人懂得换个角度,他们得到的结论肯定有所不同。他们会拥有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原来想不通的事情现在想得通,打不开的心结也得以化解。

2.唯法想

第二个方法是唯法想,即通过空性、无我来控制烦恼。

佛教里的“法”,有时不是指佛法,是指事物,即包含物质、精神在内的万事万物。如“万法唯心造”的“法”,以及唯法想中的“法”,都是这个意思。“唯”,即唯有、唯一。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产物,除了精神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唯物主义则认为除了物质以外没有其他东西。与此类似,唯法的意思就是除了物质和精神以外别无他物,不存在什么自我。

一般来讲,每个人的意识中都有对自我的执著,都认为有一个“我”存在。但若分解我们的身体,会发现身体就是一大堆分子、原子,直至最后的能量,根本找不到这个“我”。

精神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分析。精神世界可分为眼识、耳识、意识等不同层次,以意识为例,人的意识一直都在不间断地进行思考,就像一条流动的河。一条河虽然看起来是个整体,但实际上是由无数水分子构成的,并不存在一个叫“河”的整体的东西。同样,我们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善、时而恶……每分钟都有无数个念头冒出来,这些念头和水分子一样,彼此之间毫无关系,无数独立的念头堆积起来,构成了意识。所以在意识层面上,也没有这个“我”。

由此可见,存在的只是一堆物质和精神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自我,这就叫做唯法想。

如何运用这个观念呢?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损害、侮辱我们,这些事情明明存在,我们却说:“我不存在,他也不存在,根本不存在什么侮辱……”这种想法看起来不是很荒谬吗?不是典型的鸵鸟政策吗?

其实,之所以认为荒谬,是因为还未深入了解万事万物的真相。真正明白以后,就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不就是一大堆能量吗?我的精神不就是一大堆念头吗?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既然没有自我,别人怎么可能说“我”的坏话呢?

证悟空性以后再看这个方法,完全是正确的,而且最为有效,能将烦恼从根源上彻底铲除。但在证悟之前,甚至连理论都没搞明白时,想运用这种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入菩萨行论》还讲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来自他人的侮辱,比如有人嘲笑我们是瞎子、瘸子等等。诸如此类侮辱性的语言,佛教称之为粗语。听到粗语时我们很生气,但此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所谓的坏话究竟在骂谁呢?他说我是瞎子,但我的眼睛并没有生气;说我是瘸子,我的腿也没有生气。生气的是我的意识,但对方根本没有骂意识,意识为什么要发火呢?

倘若把肉体比作杯子,意识就像杯子里的水。虽然水盛在杯子里,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假如有人说杯子的坏话,是不是也在说水呢?当然不是。既然如此,水为何要生气?

这时候我们需要跟意识进行一场对话:“人家嘲笑的是眼睛和腿,它们都不生气,你为什么要生气?”意识自然会说:“因为他侮辱的是我!”我们再问它:“你既不是瞎子也不是瘸子,你跟眼睛、腿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认定是侮辱你呢?”意识肯定会反驳:“他说我的眼睛瞎了,腿瘸了,不就是说我吗?”

这时候意识就露出破绽了。眼睛和腿属于肉体,是外在的物质,与意识的属性完全不同,就像杯子和水的关系一样。可意识盲目地把肉体当成了自己,这才是愤怒产生的真正根源。

就像假如水有思维并把杯子当作自己,那肯定是水的错误。因为水跟杯子来自不同的地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此刻临时在一起而已。精神和肉体同样如此,二者过去来自不同的地方,未来也会各奔东西,即便当下暂时在一起,也并不意味着二者变成了一体。实际上,除了暂时在一起,它们根本没有其他关系,但是意识有一种先天的错觉,把肉体当作自己。因此,当人家嘲笑肉体的缺陷时,肉体不会生气和难过,不相干的意识却大为光火。

一旦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所有这类由侮辱性攻击而导致的烦恼,都是在盲目且错误的理解上产生的,这个错误的理解在佛教里叫做无明,正是无明导致了愤怒。

其实,除了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肉体,并不存在所谓的“人”,这也就是“唯法”所表述的意思。具体的东西只有肉体和精神,“人”和“我”只是意识在肉体和精神的组合体上创造的一种抽象概念。意识盲目地认为对方在侮辱“我”,这是完全错误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另外,我们可以从声音的真实性这个角度去思维。所有声音都来自于自己的大脑,这个道理我们讲过多次,科学家也是这么认为的。无论听到悦耳的夸赞还是刺耳的辱骂,这个声音和说话的人并没有关系,准确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声音。

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呢?科学家说,是我们大脑里的一种画面。佛教则告诉我们,这是耳识,也即听觉的一种感受。这一点科学和佛教的观点一致,只是用词不同而已。

既然不存在说话的声音,那存在什么呢?科学这样解释:当对方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他嘴边形成空气压力波,这个压力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振动耳膜并在大脑里面产生一种画面。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声音根本不是对方所说的,而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综上所述,当我们被别人的语言激怒时,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他侮辱我,那么“我”在哪里?第二,他通过声音侮辱我,那么声音在哪里?其本质又是什么?

通过上述分析就会发现,根本找不到“我”,而且声音也是一种错觉。正是对这两个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盲目的愤怒。因此,佛经中说所有烦恼的根源是无明,再确切点说,所有烦恼本质上都是错误的理解。

唯法想非常重要,明白了唯法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稍微理解了一点空性。空性观拥有强大的力量,就像金刚钻石可以划破金属等世间坚硬之物,空性可以破坏烦恼的根源,让所有烦恼瓦解、崩溃。

当然,所有方法都必须事先锻炼,这样需要之时才能用得上,临时抱佛脚是不会有效的。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修菩提心、修空性,借此不仅可以控制嗔恨心,而且能解决任何烦恼。空性和无我的具体修法在《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此处不做赘述。

很多人觉得,倘若我们遭到欺负却不予回击,会不会让人以为自己好欺负,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其实不会。我们修行是用来消灭自己的嗔恨心,至于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以为只有生气才能解决问题,生气只会让矛盾加重。当嗔恨心消除以后,我们面对别人的侮辱、不公平的对待等等,完全可以妥善处理并解决得更好。

3.无常想

当受到别人侮辱,我们因此生起想要伤害对方的念头时,还可以静下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无常。

首先,这个伤害我们的人也有生老病死,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也会衰老、死亡,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回击他。

其次,虽然他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但如果自己以另一种方式,比如慈悲心来对待他,那么他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惭愧,内心会发生很大变化,有可能自己就放下嗔恨,主动承认错误……这也是无常的一种表现。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事情存在多种可能性,有可能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因此,不要用无法解决情绪的世俗方法去处理矛盾,应该采用更高级的方法,这样会解决得更完美。

4.苦想

苦想就是去思考对方的痛苦。当遭遇不公平、不合理对待时,我们要问自己,有没有必要现在反击,给对方制造更多的痛苦?

对方已经很痛苦了,不管他有没有道理,至少当下其内心满是愤怒、不满,而且他认为这个痛苦是我造成的。他看不惯我的很多行为,诸如说话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因而才会对我发泄不满。除此以外,所有轮回众生具备的三种痛苦——苦苦、坏苦和行苦,他同样具备。因此我没有必要火上浇油,否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和嗔恨。

实际上,苦想就是去理解对方。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缘的,我们要反思有没有原因和自己有关。对方不可能全部正确,但也不一定全是错的,有些问题可能确实是自己没有做好。所以,如果不想解决问题,那另当别论,如果想化解双方的愤怒和矛盾,就不要再给他制造新的痛苦。

多思考对方的痛苦和困难,能让我们的愤怒逐步减轻。自己的愤怒和对方的愤怒,二者有着因果关系。当我们的烦恼消除以后,对方的烦恼也会随之消失,矛盾和不愉快便会得以化解。关于如何理解对方,《入菩萨行论》中讲得非常好,希望大家反复去读其中的“安忍品”。

我们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时候,不要分析表面上谁对谁错,而应该知道,对方之所以这么讨厌我,肯定是因为他心里有烦恼。即便我要生气,也不应对这个人生气,而应该对他的烦恼生气,是烦恼让他失控并做出了这些事情。

举例而言,有人用石头打我们,我们不会对石头生气,也不会对扔石头的手生气,只会对扔石头的人生气。因为我们知道石头不是自愿的,它砸我们是因为手的作用;手也不是自愿的,它背后有人的作用。

普通人往往到这里就不再思考了,以为人就是最终的原因,但其实还可以再进一步寻找根源,这个人为什么要打骂我呢?其原因既不在石头和手,也不在人,而在于他心中的愤怒。所以,假如我现在还击,就应该针对他的愤怒;我要消灭的对象,唯一就是他的愤怒。

用什么方法消灭愤怒?用我的愤怒来回击可以吗?当然不行,这样只会复制出更多的愤怒,本来只有他一个人发怒,现在变成他和我两个人,进而可能十人、二十人、上百人,乃至身边所有的人都陷入愤怒,这样会让事情愈发不可收拾。相反,最好的方法是慈悲心、悲悯心。用慈悲心去感化他,融化他内心中的愤怒。愤怒被融化以后,他完全可以成为我生活中的好友、修行上的道友,甚至帮助我的恩人。

大家都见过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左手拿经书,右手持宝剑,在宝剑的上端燃烧着火焰,就像一把巨大的火炬。这把宝剑针对什么?它不针对任何人,而是针对众生的无明。火炬象征光明,这光明能够照亮每个众生内心的黑暗,能够消除所有的烦恼。所以,文殊菩萨的宝剑不是用来砍杀敌人的,而是用来照亮人心、消灭烦恼的。

其他宗教赞美神的时候,往往会说他们的神多么厉害,杀死了多少敌人,征服了多少对手,而佛教永远不会以这种方式来赞美。佛教会说:佛菩萨的智慧照亮了多少众生内心的无明,驱除了多少烦恼的黑暗……这才是佛度化众生的方法。

实际上,佛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家明了道理。比如有人因为生气而辱骂别人发泄不满,而被辱骂的人也开始生气,两人的愤怒碰撞会制造更多的愤怒。如果他们在同一个家庭,那么这个家庭就无法和睦;如果这样的人在同一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就无法和谐。历史上的许多悲剧,都是缘于人们误以为愤怒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烦恼;应该消灭的也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烦恼。消灭烦恼只有两个方法:无我的智慧和慈悲心。如果有人侮辱、攻击别人,可他得到的回报不是仇恨,而是慈悲、宽容和奉献,那么他最终一定会认识到自己错了。不需要任何其他方法,他的仇恨和烦恼就会自然化解,他会变成善良的人,也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事实,但是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个事实,所以从盲目、错误的理解中产生了很多愤怒和欲望。只要断掉这些错误的理解,烦恼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并不再增长。这和唯法想的原理是相同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明白,一旦有了烦恼,所有人都会失控,包括我们自己。理解了这一点,就更能理解对方。如同电脑一旦被病毒侵扰就会陷入瘫痪一样,烦恼也是一种病毒,当人的精神系统里进入了嗔恨的病毒,整个系统都会混乱,无法按正常人的思维去思考。

对每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强烈的烦恼进入了一个人的意识,那么他不仅会毁掉别人,还会毫不犹豫地毁掉自己的生命。每年全世界有大约100万人自杀,2000万人自杀未遂,这么多的人都认为自己的生命不值一文吗?当然不是,只是当他们被烦恼占据,想法就完全改变了。烦恼能让人彻底失控,一旦处于这种状态,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更何况侮辱、伤害别人!

人人都有烦恼,再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一样会有失控的时候,烦恼征服了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悲剧,可以说都是意识被欲望或愤怒控制的结果。手握权力的人,发怒时会毁掉很多人的生命;没有权力的人,此时会毁掉自己。还有一些人由于内心痛苦不堪,选择了极端的发泄方式,如在街上砍杀无辜的路人,这类新闻屡见不鲜。这种做法令人发指,同时也是他们身不由己被烦恼操控的结果。

归根结蒂,所有问题都源于烦恼,只有化解了烦恼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事情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人的层面,就像石头和手,它们都不是自愿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因缘,一个因缘会产生另一个因缘,一件事情会推动另一件事情,并引发最终的结果。

如果不寻找根源,谁打我,我就恨谁的话,那我们应该去恨石头,因为是它直接让我们产生了痛苦;如果要寻找原因,就要刨根究底,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到对方身上,不去思考他为何这样做。世俗里大家都认为根源在于人,并认为这是常理,但很多所谓的常理、常规都是建立在盲目、错误的基础上,只因发生频率较多就被认为是常规,对此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

佛教以外很难找到这种思维方法。心理学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效果,且不一定符合事实。佛教的方法则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完全符合事实。

此外,产生烦恼的原因也有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生活中我们对别人斤斤计较,对生活等各方面异常挑剔,容易不耐烦,这些都是产生愤怒的直接因素。如此发展下去,必然导致焦虑和抑郁。80%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倾向,不解决这个问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平时我们不要太挑剔,不要做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完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中就包括承受压力。有些事必须完美,但不可能事事完美。假如条件有限,无法尽善尽美,就要懂得调整心态。假如一个人只能负重两百斤,背包却有三四百斤,那是不是应该扔掉一些东西?同理,我们也要放下一些无法达到的完美,不要把自己逼到承受不了的地步。

《入菩萨行论》也表达了此意。这部论典是1000多年前的著作,然而对照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仍然非常准确——压力导致不耐烦,不耐烦又引发愤怒,到了愤怒的地步就很难控制了。

身体生病之前会出现亚健康的症状,精神也是一样,发现不健康的苗头时要及时调整,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坐修行。通过修慈悲心能够直接断除嗔恨和抱怨,然后去修菩提心,修空性和无我。另外,最简单的方法是寂止,基础的寂止禅修就对我们有帮助。

平时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也要多理解,谁没有压力呢?我们若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抱怨、仇恨是很容易放下的。当然,一瞬间的生气很难避免,而从不开心上升到愤怒、仇恨,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作为学佛之人,发怒时应该尽快冷静下来并好好思维这些道理。修行者与世俗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会持续嗔恨。

世俗之人没有受过佛陀的教育,也没有做过任何训练,即便是各自领域中的精英,可能也没有思考过生命、烦恼的问题,在处理情绪方面不一定是高手。而受过大乘佛教教育和训练的人,几分钟后应该就能放下嗔恨。如果这时的表现和世俗人一模一样,那学佛就没有意义了。学佛是为了饶益众生,这种时刻恰恰能检验我们学佛的成果。

可以说,前几分钟,学佛和不学佛的人可能一样会被烦恼绑架,但几分钟后,大乘修行人就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坚持打坐修行的效果。而没有学佛的人有可能在烦恼中沉浸两三天、一两个月,甚至越来越想不通,发展成焦虑和抑郁。

这些方法,我们都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尤其是对待自己的父母。虽然大家都明白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但是我们往往对父母最不耐烦。这不是人品的问题,而是因为未经训练,压力会导致内心空虚、暴躁和焦虑,这时肯定会向离我们最近的人发泄。很多人并不是对父母不好,顶嘴、吵架以后也很后悔,只是因为没有修行,做不到对父母忍耐。

这时可以去思考父母的痛苦,他们年轻时经历过诸多磨难,人到晚年罹患病痛,又没有学佛,对死亡充满恐惧,连体检也害怕……子女号称是佛教徒甚至是大乘菩萨,对他们的态度却如此恶劣,这种感受是非常痛苦的。等到父母走了,我们一定会追悔莫及,但悔之晚矣!

现在大家对孩子都关怀备至,对父母的付出却少之又少。这个问题除了生活压力之外,也由于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很多人所谓的学佛就是烧香拜佛,参加法会,简单学学理论,没有把佛法融入到内心深处,所以找不到解决办法。这样一来不仅给自己造成了痛苦,也让身边的人更加痛苦。这些烦恼会结下恶缘,不仅今生无法了结,还会影响到下一世。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大家要高度重视。

5.摄受想

摄受,是指接受众生。为何要接受众生?因为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的誓言就是为了一切众生而成佛。摄受所有众生,意味着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的承诺。

既然有这样的承诺,当我们遇到他人的怨害时,应该去思考:我不能安忍的话,双方的矛盾会更加激烈,烦恼和痛苦肯定也会增长。我承诺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然而实际行为却造成对方更加痛苦,这实在有悖于我的誓言。如果我没有能力控制,那也没有办法,但其实我只要调整一下心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假如我像世俗人一样还手、还口,则严重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作为一名大乘佛教徒,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连自己能力所及的“让身边之人离苦得乐”都不愿意做,反而想增加他的痛苦,这符合我的身份吗?符合我的承诺吗?

这样思考的时候,我们会立即感到惭愧,愤怒便会下降并逐渐平息。

 

以上五种方法只是简单地指出了方向,具体的思维可以自行延伸,可以思考得更多、更广。如果真的愿意消除愤怒,方法其实很多也很容易,关键在于必须投入、用功,否则和普通人一样是做不到的。

这五个方法的理论很简单,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为了把六波罗蜜多运用到生活中。仅靠理论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不学理论又不知如何去运用。因此,我们要先学习理论,再去付诸实践。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去尝试这些方法。一般情况下,其中一个就足以解决问题,如果愤怒十分严重,五种方法可以全方位地使用。这样遇到矛盾时,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还手、不还口、不生气。只要稍微投入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安忍的功夫。

(二)安受众苦忍

安受众苦忍,指面对学习、修行时的种种困难,要有毅力去忍耐、克服。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汉传、藏传历代修行人的传记,诸如米拉日巴大师和惠能大师的故事,看看他们在修行中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磨难。要做到他们那样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努力做到他们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比如打坐,正常情况下一天一个小时以上,这个要求并不高。如果因特殊情况当天没有打坐,第二天或者周末也可以补上。不过在我们不太习惯打坐的时候,一入坐就难免腿痛、腰痛,到处不舒服。平时逛街、看电视,一小时感觉只有几分钟,而打坐却像几个小时一样枯燥漫长。尽管坚持下来也谈不上痛苦,但还是有很大难度,很多人就此放弃了。

这时候我们要去思考:世俗里非常辉煌、成功的人,比如世界五百强的创始人,他们在创业时克服了许多困难才获得成就。同样,佛教也有“世界五百强”修行人,如米拉日巴大师,他们也是依靠无数艰辛的付出,才成为佛门的成功人士。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修行有所成就,必须有相应的付出;稍微有点腿疼和枯燥就放弃的话,修行上绝不可能有任何成果。付出越多,收获越多,世俗的学习、工作是这样,修行亦是如此。

平时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晚上回家时已经疲惫不堪,还要打坐确实有难度。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打坐也不容易,尤其有些人上班的路程较远,为了打坐需要更早起床。但是为了修行,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

这时,要去思考为什么要用功?世俗中,我们为了哪怕一点金钱和名利,都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获得的不过是区区十几年的短暂利益,临终时还带不走。那么为了修行,为了人生永久性的目标,努力克服一些困难,接受一点痛苦,不是更值得吗?若能把追求名利的10%,甚至5%的精力用到修行上,足以取得不错的修行成就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修行的动力,它会时时刻刻鼓励我们。当感到太累想要放弃之时,要问一问自己:如果修行能够得到一些世俗的名利,我会轻易放弃吗?肯定不会。那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为什么我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要放弃呢?一定要坚持,绝不能轻言放弃!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影响生活和工作。毕竟大家都要生存,而且很多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阶层,如果因为修行对工作造成了影响,必然也会波及生活。假如自己一个人生活,修行时间安排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问题;家里若有老老少少其他人,那尽量不要影响他们的生活。

因此正常情况下,要计划好一天的时间,特别是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好。由于特殊原因没有打坐也不需要纠结,空闲时多安排些时间打坐即可,不要那么死板。

假如为了工作和生活根本不去修行,即便会换得一些名利,也肯定是不幸福的。且不说下一世,就连这一生也根本感觉不到快乐,因为我们的精神是空虚、浮躁的。当我们还不了解名利的实际价值时,换言之,名利与我们尚有距离的时候,我们以为得到名利就得到了幸福,所以会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实际上它不仅不会带来幸福,反而会带来负面压力,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在新闻上屡见不鲜。

世俗人的目标无非是名和利,得到了就被认为是成功人士,自己也很得意。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辉煌,和内在的幸福毫无关系。如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严重失衡,就算我们为家人创造了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他们也不会快乐。因为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浮躁就像发射塔一样,不断向外发射着负面能量,首先影响的就是家人。精神贫乏带来的负面能量和物质丰足带来的正面效果,到底哪一个影响更大,我们应该去想一想。

所以,大家要平衡好工作、生活、修行三者的关系。在合理安排下,工作让我们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修行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世间有幸福存在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一定感受得到。

我曾反复强调,作为在家的学佛弟子,不要走任何极端的路。如果有一天因缘成熟,可以不用工作或照顾家庭而全职修行,当然非常好,但在条件还不具备时,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合理地安排好时间,这样才能自利利他。

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修行的过程中要精进、努力。努力需要付出代价,要牺牲吃喝玩乐的时间,但这是值得的。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原则上不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太大影响。虽然修行有点累,但同时也有很多收获,这些收获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哪怕再辛苦,也不要放弃闻思修行,要学会忍耐,这就是安受众苦忍的意思。

(三)法思胜解忍

法思胜解,是指对佛法殊胜的理解。法思胜解忍的意思是,当我们遇到和常识有冲突的佛教观点时,不要盲目地否定或肯定,应该通过独立思考去判断并得出结论。哪怕有些事物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暂时无法判断,也不应拒绝、排斥,而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这样,我们就能对佛法形成深刻的理解,建立坚定的观点,也即佛教所谓的见解。见解就像眼睛,眼睛先看到路,腿才能沿着路走到目的地。

具体来说,是对哪些法的殊胜理解呢?

第一,对轮回的理解。人死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都结束了,还是将开始另一段生命旅途?

第二,对因果的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的吗?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

佛法一向反对盲目接受,盲目反对和盲目相信本质上都是迷信,因此对自己不知道、不确定的东西,应该在毫无成见的前提下进行符合逻辑的思考,这样才能得到坚信不疑的结论。

第三,对佛法僧功德的了解。世界上任何一个团体、学说或学派都宣称自己是很棒的,但我们必须要思考,不能盲目接受。佛教里宣说的佛的功德、法的好处、僧的优点……这些都要反复思考。此外,还要思考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力量。

第四,对缘起、空性、涅槃等佛法要义,尤其是和修行直接相关的内容,我们必须要深入地思考。

当然,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思考就能明白的。人类的感官非常有局限性,只能判断其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一旦超出范围就无法判断。比如,桌子的形状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但是桌子的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电子,我们根本看不到。若因看不到就否定它们的存在,肯定是错误的。同样,我们的意识也有局限性,不能判断所有事情的对和错。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感官和意识进行提升。感官方面,通过科学手段已经获得了很大提升,例如显微镜的更新换代,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再到更高级的中子显微镜,每次升级都带来新的突破。意识方面,我们也可以提升,每当我们断除一部分烦恼,就会得到一部分智慧,或者说,得到一部分智慧,就能断除一部分烦恼。每一次提升智慧,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并且离真理更近了一步。

总而言之,我们先去思考自己感官和意识范围内的问题,将其彻底了解清楚,对于超越此范围的事情,则待智慧有所提升之后再去判断。经过反复思考,我们会得到结论:这条修行的道路没有错,新的三观也没有错,正确的行动会带来正确的结果,因此我们的修行必定会得到有意义的成果。

佛教所有的修行、行为都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基础是盲目的、无知的,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三观也是错误的。就像前面讲的,人家说瞎子、瘸子,意识盲目地认为是在说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我们烦恼重重。因此,我们要跟着智慧走,用智慧颠覆过去的三观,树立全新的三观,这样便能逐渐断除烦恼。

过去,这些烦恼肯定会把我们绑架,但现在我们已不再受其控制,这就叫做解脱。解脱并不是我们从地球越狱跑到另一个世界,真正的解脱是不管人在何处,内心都不受任何烦恼的操控,哪怕我们永远待在地球上,也已经解脱了!

解脱需要智慧,智慧不会从天而降。获得佛法的智慧也需要付出努力,就像我们在学校求学一样,克服种种困难,这是安受众苦忍。听到高深的法之后,我们能耐心地听闻并反复思考,终有一天恍然大悟,彻底明白并接受,这是法思胜解忍,也即对法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