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们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助人的时候,也会提什么“空杯心态”,打开对话的空间,要放空,那确实是也有这种体会,就是当我们不要技术,也不考虑人家交不交费,也不考虑说一个小时以后效果怎么样,把这些东西都放下的时候,好像能够更好地和这个来访者同频共振,能够将心比心,好像自然就会生出很多好奇,好像要提问、要对话,好像也就很自然了,就能够更深地去理解和体会这个人,这好像也是一种功夫。我就想问问堪布上师,我们在做服务的,做助人工作的这种不断在案例里面去学习去体会,和我们平常的打坐、念经,听老师的课,它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有些人不需要读那么多的经,不需要去打坐,从这个对话里面,慢慢也能找到那个空性的感觉,找到那个放空的感觉?也能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怎么去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