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老病死,我们共同的命运

古往今来,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其他宗教,都在不断地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万物的真相,并且各有所获。不过,我们对这些宗教教义和观念的理解和形成并非与生俱有,而是来自后天的教导。

如果抛开这些宗教的理念和教义,人就有一个自然的、先天的属性,这个就是人的本性。这个本性跟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个文化,或者任何一个学科都没有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无论是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各种宗教徒,还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无神论者,所有人都将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生命的变化。

生命一直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往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则往坏的方向演变。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对我们生活影响比较深刻的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即生、老、病、死。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教皇和教徒有生老病死,佛教的高僧大德有生老病死,印度教徒以及没有任何信仰的无神论者也有生老病死……全世界70亿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二、决定命运好坏的,是我们的心态

这四种变化是所有生命都要面对的,包括动物、植物也是一样。自古以来无人能够逃避这个规律,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所以,想要逃避生老病死是很幼稚的想法,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既然现实无法逃避,那我们只能选择面对。然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心,心态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迥然各异:对有些人来说,生老病死所带来的打击会非常严重;对有些人则可能没有什么影响;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不但没有因此受挫,反而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心灵……

以生病为例。疾病有两种,一种是肉体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这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比如有人生病了,因为事发突然,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内心难以接受、无法面对,此时身体的疾病对精神的冲击就会很大。虽然精神原本非常健康、正常,但这时往往就会一蹶不振,甚至崩溃。精神的崩溃又影响到身体,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种情况刚好与此相反。如果某人之前对生老病死有充分的准备,当有一天知道自己生病了,甚至得了绝症,他也不会陷入恐慌、绝望中。因为他明白,这只是肉体的病,自己的精神依然健康无碍。这种健康的精神状态所带来的正面力量,就可以化解肉体上的痛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他的寿命。

就像艾滋病患者,有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死去,有些人则可以继续活上几十年。除了体质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跟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关系。也就是说,跟每个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紧密相关。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某校每年都要对全体老师进行体检。有一年,有三位年轻的老师不幸被查出了癌症,并被告知他们的生命仅剩下八九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其中一个老师就认为:既然只有八九个月时间,那我没有必要过得那么悲惨,还是要开开心心把最后几个月过好。他略有一些积蓄,于是拿出来带着家人去旅游了。另外两个老师则因为精神上受到打击,根本没有心思去旅游,整天躲在家里闭门不出。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惧的巨大阴影之下,始终不敢面对现实,几个月以后果真撒手人寰。而外出旅游的这个老师回来以后,去医院复查时却惊奇地发现,原来的病症已经彻底消失!

为什么这三个人同样都被诊断为癌症,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态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生老病死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幸福或者痛苦;但实际上,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决定了这一切。正因为每个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不同,所以对各自产生的影响也就千差万别。

三、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有时,一个非常完美的东西也可能会导致痛苦和绝望;反之,一件相当糟糕的事情,却可能带来转机与希望。就像一栋楼,站在前面看是一种形状,站在后面看则是另外一种形状;从上往下看是一个样子,从下往上看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就是角度不同所致。

同样,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绝望当中一定会有希望。所以,重要的不是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这个根本不可能,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面对它们。

最理想的状况是什么样呢?就是避免这种把肉体的疾病复制到精神上的恶性循环,然后用精神的正能量去化解肉体的痛苦,以此缓解病情、延长生命。这是最理想的方法,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接受

首先,不管我们得了什么样的病,无论是艾滋病、癌症,还是其他什么病,我们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抗拒。如果抗拒的话,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烦躁、不愉快、恐惧……然后这些恐惧、烦躁、痛苦等负面情绪,又会转过来加剧病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恶性循环。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因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我们不想接受也得接受,所以首先要接受它。

那么,这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来接受呢?

第一,要看到疾病的优点。

假如没有生这个病,我们很可能仍像以前一样,根本不把生老病死放在心上,更不会去做任何的准备,每天依然为了名和利不停地忙碌,甚至因此而造下众多恶业。也许这一生就这么虚度,永远都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他一生都在努力地工作,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有一天体检的时候,医生告知他已是癌症晚期,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间。得知这个情况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公司的事务,结束了所有的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在一起,重新思考人生、思考生活。其间还写了一本书,叫做《追逐日光》。书中写到:“过去的五十年里,我都忙于工作,如今才体会到生活是什么。此生最接近人的生活,就是最后的三个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像一台赚钱的机器,整天拼命地加班、工作,从来没有用心感受生活、体会生命的意义。只有在最后的这三个月里,他才有时间陪伴家人、关心他人,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所以说,一生中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仅此三个月而已。

可见,当知道自己生病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个病在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了!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名和利最有价值,所以终其一生为之奔波。难道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了吗?当然不是。生病会让人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此之前,我们都是站在名和利的角度来衡量事物:凡是对自己的名和利有帮助的,就觉得有价值;凡是与此无关的,都不愿予以考虑。现在生病以后,我们对名和利的认识一定会和以往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有所调整。或者说,是疾病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它扭转了我们的思维惯性,强制性地让我们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一切的改变缘于这场病。如果没有这场病,一切如故的话,那么永远都未必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疾病也有它的优点。

此外,平时人与人之间的妒忌与傲慢、攀比与歧视,如种族的歧视、阶级的歧视,人与人之间有钱没钱、有权没权之间的歧视……所有这些负面的、平时难以放下的东西,生病以后很多都能立即放下。把这些清空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创建正面的生命场。过去身体健康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负面的心态,想要建立一个正面的心态非常难,生病之后反而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这也是疾病的另外一种优势。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生病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优点。尽管它让我们的肉体感到痛苦,对心灵的成长却大有裨益。如果在心灵的成长和肉体的成长之间做选择的话,还是应该选择前者,因为心灵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第二,要把疾病当作老师来看。

当我们躺在病床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观正在悄然改变,同时也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比如,过去我们虽然经常看到一些病人,但一直置身度外、漠不关心。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我无需关心;我不是他,他痛我不痛。虽然我们天天讲爱、讲慈悲心,但是这些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各种族、群体之间,真诚的关爱正在慢慢地消退。尽管我们见过无数痛苦的人,也从未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今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变得这样冷漠、隔阂。

还有,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等众多生命,我们不但肆意践踏它们的幸福,将它们吞入腹中,而且食用的方式还这么残忍!比如大闸蟹就是被活活蒸熟的,想一想蒸的时候它该有多么痛苦……虽然不可能所有人的信仰都一样,可餐桌上的这些生命是有知觉的呀!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人会关注这些。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无法设身处地体会它们的境况。

而此时此刻,当病中的我们身体和精神都备受煎熬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哦,原来有一种感受叫做痛苦!此外,不单单是我,天底下还有这么多人也在承受同样的折磨。这时,我们就会开始考虑别人的不幸、关心别人的感受。这是我们平时在学校里想学都学不到的功课,如果没有这场病,就算讲再多的道理,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当把疾病看作是我们的老师。

(二)转化

虽然此时我们能够体会到自他的痛苦,但如果想减轻这个痛苦,则需要一些方法。若是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整天想着自己的痛苦,就有可能开始抱怨家庭的成员、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人那个人,然后这些不良情绪会让自己更加烦躁、难受,最后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些方法予以转化。

转化的方法是什么呢?

先不要想:“为什么是我呢?我为什么会这么痛苦?我这么痛苦是因为谁谁谁的不对……”不能这样想,这样于事无补。如前所说,要先接受它,然后把自己生病的这种感受,再稍微加工一下。

1.转化为爱

举例来说,如果是一个癌症患者,那么他可以这样去思考:这么多的癌症病人,他们跟我一样痛苦。我不想生病,他们也不想生病;我希望健康,他们也希望健康。但是我们大家都不能如愿,很多人甚至比我还不幸。我至少有钱看病,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也可以暂时缓解,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还有,我除了肉体上的痛苦以外没有别的顾虑,而其他人得了这个病以后,可能整个家庭乃至周围许多人都将陷入困境、无法正常生活,他们的遭遇比我艰难几倍甚至几十倍,等等。

这样思考之后,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得这样的病,希望大家都能获得健康和快乐。有了这样的想法和心愿,这就是把病转化为爱。如果是愿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远离痛苦,即是悲心;如果是愿天下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即是慈心。这就是佛教讲的慈与悲。

此时善加引导,就能将它往爱心、慈悲心的方面发展,更多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痛苦。

比如有个艾滋病患者,当他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后,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转身投入到了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人预防艾滋病;宣传应该怎样注意避免感染;如果感染了艾滋病应该怎么做,等等。因为这个病激发了他的爱心,这个爱心就变成了他工作的一种动力,促使他积极地参与到利他的事业中。

从生命价值的角度看,他在患病之前的四十多年里,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很可能没有,每天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那么,想要的名利得到了吗?可能也没有,也许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恶业。反倒在患病之后的七八年间,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利他的工作之中。那么,前面的四十年和后面的七八年,哪一个更有价值?当然是最后的七八年。为什么?因为前面的四十年他几乎虚度光阴,没做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后面的七八年切切实实地帮助了许多人。

此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过去追名逐利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而当他投入到帮助别人的事业中时,每天都是很开心的。这份发自内心的强大的喜悦,让他连自己的生命还剩下多少时间都忘了!这样以后,这个病有可能逐渐消失,甚至可能完全康复;即使不能完全康复,也变得没有那么可怕。

假如没有得这个病,他会投入到利他的行业中吗?恐怕不会;如果没有得这个病,他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吗?也许很难。正是因为这场病,他开始懂得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也可以说,是这个病给他带来了力量,让他学会去爱一切人。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让他学会了发慈悲心、利益众生;从基督教的角度讲,就是爱。

因为生了病,我们开始理解别人的痛苦,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就是把病转化成一种爱。

所以,不管是基督教徒、佛教徒还是印度教徒,不管是有信仰的还是没有信仰的,只要对生老病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它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痛苦,说不定还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益友和修行上的助缘。

2.转化为智慧

患病之后,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对生命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用佛教的话来讲,这就是无常。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命中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是什么——生命的成长、心灵的提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如果没有这场病,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领悟到这一点。

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可以去打坐、修禅定。

禅定并非佛教独有的修行方式。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许多宗教就有很多不错的禅修。现在,不仅仅是佛教、印度教,还有犹太教、基督教,以及许多无神论者都在研究禅、修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禅跟任何信仰都没有关系,它就是调节心态的一种方法而已,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

在打坐、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有一天可能会恍然大悟,也就是佛教讲的开悟。什么是开悟呢?就是真正地、彻底地了解生命的本质,也即自己内心的本质、精神的本质。如果真的能够这样,那这个病对我们来说,比我们的父母还有恩德。所以佛教里面经常讲,要感恩一切逆缘,诸如病痛、困难、贫穷等。为什么?因为正是这些逆境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如果生活富足优越,没有遭遇贫穷,现在的我不一定会这样勤奋努力;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有可能沉浸于眼前的一点点幸福快乐,而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感恩一切逆缘与痛苦!

由此可见,生病未必是坏事。如果因此而证悟,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本质,这就叫做把病痛转化为智慧。

3.转化为力量

生病之前,我们只懂得追求自己的名和利,不愿意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帮助别人的工作中;生病之后,我们开始积极地参加利他的活动,比如一些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并通过佛教的打坐、禅修,去了解生命的真相。正因为有了这个病,我才有了这样的动力。这样的力量和动力是这个病带给我的,所以这就叫做把病转化为力量。

比如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绝症,对于一个没有方法面对的人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痛苦、绝望、万念俱灰;但对于一个有应对方法、对疾病有着深层了解的人来说,这里面也蕴含了许多新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病转化为力量。

四、把病转化为爱的具体修法

接下来介绍一个把病转化为爱的具体修法。

如果我们能够把病转化为爱,那么由此所感受到的幸福和愉悦,一定会压倒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因为疾病所导致的精神上的痛苦,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这个方法源自佛教。但是我们用它并不等于就是学佛,或者从此之后就成为佛教徒了。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买药,并不等于我们就变成了这家医院的员工,我们只是用它的药来治自己的病而已。同样的道理,基督教里面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佛教也可以学、可以用;中国的道教和儒家,还有印度教以及其他宗教,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优点,佛教也一定会打开心窗,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去接受。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生病之后的恐惧、痛苦、绝望等,这时我们已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有了体会以后,对别人的痛苦就能够感同身受。在此之前,我们只在乎自己,从来不会关心别人;但是现在,当我们认真思考别人的痛苦时,可能会发现,别人的遭遇比自己更艰难、更不幸。这时,我们的内心就产生了慈悲心和爱心。

然后,我们要衷心地希望:天下只有我得这个病,以我一人受苦代替所有人受苦;希望天下所有的病人都能立刻康复,重新拥有健康和快乐!

刚开始的时候,这样想对我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没关系,这可以慢慢地学习、训练,最终我们一定会拥有这样的爱心。

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开始修行的时候,也曾经堕入地狱。在地狱里,他和一个同伴一起拉一辆烧红的、无比沉重的铁车,周围遍地都是烧红的铁,温度极其之高,脚一触地就会冒烟、烧焦,但是一离地面马上又恢复原状,不得不反复经历同样的痛苦。

铁车沉重至极,虽然两人使尽全力,但是仍旧纹丝不动。这时,地狱的狱卒会立即上前拷打他们。他心想,反正这辆车拉也拉不动,两人只有不停地挨打,那么干脆由我一人来代替好了,希望这个可怜的同伴能够被释放。他心里冒出一个这样的想法,并向狱卒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狱卒听后勃然大怒,反而一锤将他打死了。

平时地狱众生是死不了的,因为死后又会复活,但是这次他真的死了,从地狱里面脱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生起了一念慈悲心,这个慈悲心让他脱离了地狱,投生到人间。这么一个念头都有这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相信心的力量,相信慈悲心的力量、爱的力量。

下面是具体的训练方法:

打坐的方法,之前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了,也可详见《慧灯之光》。

现在介绍一种冥想的方法,即通过我们的呼吸来进行冥想。心理学、瑜伽称之为冥想,佛教则称之为观想,意思都是一样的。

首先,吸气时我们冥想:所有人身体上的疾病,包括艾滋病、癌症等各种各样的绝症,还有精神上的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所有的这些痛苦,都变成一种黑色气体,从鼻孔吸入到自己心脏。

接着,再把我执冥想在心间。什么是我执呢?我执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执著。比如我们平时会说,我要去上班、我要去赚钱、我要吃饭,等等,这些里面都有一个“我”字,这就是我执。我执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它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观念、一种执著。但是,现在我们要把它冥想为一个有形的东西,然后把所有人的病都吸进来,融入到这个我执里面。之所以要这样冥想,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强烈的执著、眷恋,这种过度的贪著才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所以,我们把所有人的痛苦都融入于此。同时,我们冥想天下所有的病人统统脱离疾病、获得健康。

呼气时,我们冥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比如快乐、幸福、舒适等,都变成白色气体,从两个鼻孔呼出去,遍布整个世界,碰触到天下所有的病人。然后,冥想所有众生因此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就像天气冷的时候,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别人穿一样,我们把自己所有的幸福快乐复制到每一个人身上。

这样冥想完以后,再重新开始,在一呼一吸间反复地冥想。

我们这样冥想,是不是全世界所有人的病都真的好了呢?也不是,这就是训练爱心、慈悲心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和他人相换:他们的痛苦我来替代,我的幸福分享给他们。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就叫做自他相换。如果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这样去想,我们就培养了自己的爱心。这对我们的病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我们的心情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最后结束时,我们冥想这个执著也化解、消失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白色气体、黑色气体、我执等,全部都融化在虚空当中。整个就像一片蓝色的天空一样,这里面空无一物,极其宁静、纯洁。在这样的状态中静下来打坐,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然后再结束。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治疗方法,尤其是最后的阶段,能够让人的身心极度放松。身心彻底放松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状态当中得到休息,补充自己的能量,就像我们给手机充电一样。在这种状态当中,人会逐渐地恢复精神,心也能够慢慢地平静下来,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奇迹。什么样的奇迹呢?比如说,如果平时慈悲心、禅定修得比较好,那么下一次去体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身体里的癌细胞消失无踪了;即使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也不会继续恶化,或者扩散得太厉害。

从宗教的角度看,这就是爱或慈悲心的表达;从因果的角度讲,这就是善有善报。因为我们在行善,心是善的,一切都善。所以,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病情会有很大帮助,完全有可能出现奇迹。

另外一种奇迹,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可能会发现生命中其他一些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东西。发现了以后,对于肉体上的这些疾病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生命中还有很多更美好、更精彩的事物。这也是一种奇迹,只要大家能够用功,都有可能发现。

故此,有时生病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生了这样的病,现在我们就有资格说:愿以我一人的病,来代替天下所有人的病;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生命因此获得健康与幸福。这种决心和勇气非常难得,我们就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自己!

愿大家从此以后,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够找到新的希望!

一、生老病死,我们共同的命运

古往今来,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其他宗教,都在不断地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万物的真相,并且各有所获。不过,我们对这些宗教教义和观念的理解和形成并非与生俱有,而是来自后天的教导。

如果抛开这些宗教的理念和教义,人就有一个自然的、先天的属性,这个就是人的本性。这个本性跟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个文化,或者任何一个学科都没有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无论是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各种宗教徒,还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无神论者,所有人都将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生命的变化。

生命一直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往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则往坏的方向演变。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对我们生活影响比较深刻的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即生、老、病、死。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教皇和教徒有生老病死,佛教的高僧大德有生老病死,印度教徒以及没有任何信仰的无神论者也有生老病死……全世界70亿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二、决定命运好坏的,是我们的心态

这四种变化是所有生命都要面对的,包括动物、植物也是一样。自古以来无人能够逃避这个规律,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所以,想要逃避生老病死是很幼稚的想法,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既然现实无法逃避,那我们只能选择面对。然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心,心态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迥然各异:对有些人来说,生老病死所带来的打击会非常严重;对有些人则可能没有什么影响;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不但没有因此受挫,反而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心灵……

以生病为例。疾病有两种,一种是肉体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这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比如有人生病了,因为事发突然,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内心难以接受、无法面对,此时身体的疾病对精神的冲击就会很大。虽然精神原本非常健康、正常,但这时往往就会一蹶不振,甚至崩溃。精神的崩溃又影响到身体,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种情况刚好与此相反。如果某人之前对生老病死有充分的准备,当有一天知道自己生病了,甚至得了绝症,他也不会陷入恐慌、绝望中。因为他明白,这只是肉体的病,自己的精神依然健康无碍。这种健康的精神状态所带来的正面力量,就可以化解肉体上的痛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他的寿命。

就像艾滋病患者,有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死去,有些人则可以继续活上几十年。除了体质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跟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关系。也就是说,跟每个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紧密相关。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某校每年都要对全体老师进行体检。有一年,有三位年轻的老师不幸被查出了癌症,并被告知他们的生命仅剩下八九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其中一个老师就认为:既然只有八九个月时间,那我没有必要过得那么悲惨,还是要开开心心把最后几个月过好。他略有一些积蓄,于是拿出来带着家人去旅游了。另外两个老师则因为精神上受到打击,根本没有心思去旅游,整天躲在家里闭门不出。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惧的巨大阴影之下,始终不敢面对现实,几个月以后果真撒手人寰。而外出旅游的这个老师回来以后,去医院复查时却惊奇地发现,原来的病症已经彻底消失!

为什么这三个人同样都被诊断为癌症,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态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生老病死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幸福或者痛苦;但实际上,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决定了这一切。正因为每个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不同,所以对各自产生的影响也就千差万别。

三、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有时,一个非常完美的东西也可能会导致痛苦和绝望;反之,一件相当糟糕的事情,却可能带来转机与希望。就像一栋楼,站在前面看是一种形状,站在后面看则是另外一种形状;从上往下看是一个样子,从下往上看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就是角度不同所致。

同样,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绝望当中一定会有希望。所以,重要的不是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这个根本不可能,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面对它们。

最理想的状况是什么样呢?就是避免这种把肉体的疾病复制到精神上的恶性循环,然后用精神的正能量去化解肉体的痛苦,以此缓解病情、延长生命。这是最理想的方法,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接受

首先,不管我们得了什么样的病,无论是艾滋病、癌症,还是其他什么病,我们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抗拒。如果抗拒的话,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烦躁、不愉快、恐惧……然后这些恐惧、烦躁、痛苦等负面情绪,又会转过来加剧病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恶性循环。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因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我们不想接受也得接受,所以首先要接受它。

那么,这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来接受呢?

第一,要看到疾病的优点。

假如没有生这个病,我们很可能仍像以前一样,根本不把生老病死放在心上,更不会去做任何的准备,每天依然为了名和利不停地忙碌,甚至因此而造下众多恶业。也许这一生就这么虚度,永远都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他一生都在努力地工作,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有一天体检的时候,医生告知他已是癌症晚期,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间。得知这个情况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公司的事务,结束了所有的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在一起,重新思考人生、思考生活。其间还写了一本书,叫做《追逐日光》。书中写到:“过去的五十年里,我都忙于工作,如今才体会到生活是什么。此生最接近人的生活,就是最后的三个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像一台赚钱的机器,整天拼命地加班、工作,从来没有用心感受生活、体会生命的意义。只有在最后的这三个月里,他才有时间陪伴家人、关心他人,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所以说,一生中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仅此三个月而已。

可见,当知道自己生病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个病在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了!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名和利最有价值,所以终其一生为之奔波。难道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了吗?当然不是。生病会让人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此之前,我们都是站在名和利的角度来衡量事物:凡是对自己的名和利有帮助的,就觉得有价值;凡是与此无关的,都不愿予以考虑。现在生病以后,我们对名和利的认识一定会和以往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有所调整。或者说,是疾病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它扭转了我们的思维惯性,强制性地让我们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一切的改变缘于这场病。如果没有这场病,一切如故的话,那么永远都未必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疾病也有它的优点。

此外,平时人与人之间的妒忌与傲慢、攀比与歧视,如种族的歧视、阶级的歧视,人与人之间有钱没钱、有权没权之间的歧视……所有这些负面的、平时难以放下的东西,生病以后很多都能立即放下。把这些清空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创建正面的生命场。过去身体健康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负面的心态,想要建立一个正面的心态非常难,生病之后反而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这也是疾病的另外一种优势。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生病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优点。尽管它让我们的肉体感到痛苦,对心灵的成长却大有裨益。如果在心灵的成长和肉体的成长之间做选择的话,还是应该选择前者,因为心灵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第二,要把疾病当作老师来看。

当我们躺在病床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观正在悄然改变,同时也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比如,过去我们虽然经常看到一些病人,但一直置身度外、漠不关心。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我无需关心;我不是他,他痛我不痛。虽然我们天天讲爱、讲慈悲心,但是这些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各种族、群体之间,真诚的关爱正在慢慢地消退。尽管我们见过无数痛苦的人,也从未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今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变得这样冷漠、隔阂。

还有,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等众多生命,我们不但肆意践踏它们的幸福,将它们吞入腹中,而且食用的方式还这么残忍!比如大闸蟹就是被活活蒸熟的,想一想蒸的时候它该有多么痛苦……虽然不可能所有人的信仰都一样,可餐桌上的这些生命是有知觉的呀!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人会关注这些。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无法设身处地体会它们的境况。

而此时此刻,当病中的我们身体和精神都备受煎熬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哦,原来有一种感受叫做痛苦!此外,不单单是我,天底下还有这么多人也在承受同样的折磨。这时,我们就会开始考虑别人的不幸、关心别人的感受。这是我们平时在学校里想学都学不到的功课,如果没有这场病,就算讲再多的道理,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当把疾病看作是我们的老师。

(二)转化

虽然此时我们能够体会到自他的痛苦,但如果想减轻这个痛苦,则需要一些方法。若是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整天想着自己的痛苦,就有可能开始抱怨家庭的成员、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人那个人,然后这些不良情绪会让自己更加烦躁、难受,最后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些方法予以转化。

转化的方法是什么呢?

先不要想:“为什么是我呢?我为什么会这么痛苦?我这么痛苦是因为谁谁谁的不对……”不能这样想,这样于事无补。如前所说,要先接受它,然后把自己生病的这种感受,再稍微加工一下。

1.转化为爱

举例来说,如果是一个癌症患者,那么他可以这样去思考:这么多的癌症病人,他们跟我一样痛苦。我不想生病,他们也不想生病;我希望健康,他们也希望健康。但是我们大家都不能如愿,很多人甚至比我还不幸。我至少有钱看病,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也可以暂时缓解,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还有,我除了肉体上的痛苦以外没有别的顾虑,而其他人得了这个病以后,可能整个家庭乃至周围许多人都将陷入困境、无法正常生活,他们的遭遇比我艰难几倍甚至几十倍,等等。

这样思考之后,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得这样的病,希望大家都能获得健康和快乐。有了这样的想法和心愿,这就是把病转化为爱。如果是愿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远离痛苦,即是悲心;如果是愿天下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即是慈心。这就是佛教讲的慈与悲。

此时善加引导,就能将它往爱心、慈悲心的方面发展,更多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痛苦。

比如有个艾滋病患者,当他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后,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转身投入到了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人预防艾滋病;宣传应该怎样注意避免感染;如果感染了艾滋病应该怎么做,等等。因为这个病激发了他的爱心,这个爱心就变成了他工作的一种动力,促使他积极地参与到利他的事业中。

从生命价值的角度看,他在患病之前的四十多年里,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很可能没有,每天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那么,想要的名利得到了吗?可能也没有,也许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恶业。反倒在患病之后的七八年间,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利他的工作之中。那么,前面的四十年和后面的七八年,哪一个更有价值?当然是最后的七八年。为什么?因为前面的四十年他几乎虚度光阴,没做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后面的七八年切切实实地帮助了许多人。

此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过去追名逐利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而当他投入到帮助别人的事业中时,每天都是很开心的。这份发自内心的强大的喜悦,让他连自己的生命还剩下多少时间都忘了!这样以后,这个病有可能逐渐消失,甚至可能完全康复;即使不能完全康复,也变得没有那么可怕。

假如没有得这个病,他会投入到利他的行业中吗?恐怕不会;如果没有得这个病,他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吗?也许很难。正是因为这场病,他开始懂得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也可以说,是这个病给他带来了力量,让他学会去爱一切人。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让他学会了发慈悲心、利益众生;从基督教的角度讲,就是爱。

因为生了病,我们开始理解别人的痛苦,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就是把病转化成一种爱。

所以,不管是基督教徒、佛教徒还是印度教徒,不管是有信仰的还是没有信仰的,只要对生老病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它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痛苦,说不定还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益友和修行上的助缘。

2.转化为智慧

患病之后,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对生命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用佛教的话来讲,这就是无常。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命中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是什么——生命的成长、心灵的提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如果没有这场病,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领悟到这一点。

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可以去打坐、修禅定。

禅定并非佛教独有的修行方式。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许多宗教就有很多不错的禅修。现在,不仅仅是佛教、印度教,还有犹太教、基督教,以及许多无神论者都在研究禅、修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禅跟任何信仰都没有关系,它就是调节心态的一种方法而已,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

在打坐、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有一天可能会恍然大悟,也就是佛教讲的开悟。什么是开悟呢?就是真正地、彻底地了解生命的本质,也即自己内心的本质、精神的本质。如果真的能够这样,那这个病对我们来说,比我们的父母还有恩德。所以佛教里面经常讲,要感恩一切逆缘,诸如病痛、困难、贫穷等。为什么?因为正是这些逆境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如果生活富足优越,没有遭遇贫穷,现在的我不一定会这样勤奋努力;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有可能沉浸于眼前的一点点幸福快乐,而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感恩一切逆缘与痛苦!

由此可见,生病未必是坏事。如果因此而证悟,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本质,这就叫做把病痛转化为智慧。

3.转化为力量

生病之前,我们只懂得追求自己的名和利,不愿意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帮助别人的工作中;生病之后,我们开始积极地参加利他的活动,比如一些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并通过佛教的打坐、禅修,去了解生命的真相。正因为有了这个病,我才有了这样的动力。这样的力量和动力是这个病带给我的,所以这就叫做把病转化为力量。

比如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绝症,对于一个没有方法面对的人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痛苦、绝望、万念俱灰;但对于一个有应对方法、对疾病有着深层了解的人来说,这里面也蕴含了许多新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病转化为力量。

四、把病转化为爱的具体修法

接下来介绍一个把病转化为爱的具体修法。

如果我们能够把病转化为爱,那么由此所感受到的幸福和愉悦,一定会压倒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因为疾病所导致的精神上的痛苦,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这个方法源自佛教。但是我们用它并不等于就是学佛,或者从此之后就成为佛教徒了。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买药,并不等于我们就变成了这家医院的员工,我们只是用它的药来治自己的病而已。同样的道理,基督教里面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佛教也可以学、可以用;中国的道教和儒家,还有印度教以及其他宗教,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优点,佛教也一定会打开心窗,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去接受。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生病之后的恐惧、痛苦、绝望等,这时我们已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有了体会以后,对别人的痛苦就能够感同身受。在此之前,我们只在乎自己,从来不会关心别人;但是现在,当我们认真思考别人的痛苦时,可能会发现,别人的遭遇比自己更艰难、更不幸。这时,我们的内心就产生了慈悲心和爱心。

然后,我们要衷心地希望:天下只有我得这个病,以我一人受苦代替所有人受苦;希望天下所有的病人都能立刻康复,重新拥有健康和快乐!

刚开始的时候,这样想对我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没关系,这可以慢慢地学习、训练,最终我们一定会拥有这样的爱心。

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开始修行的时候,也曾经堕入地狱。在地狱里,他和一个同伴一起拉一辆烧红的、无比沉重的铁车,周围遍地都是烧红的铁,温度极其之高,脚一触地就会冒烟、烧焦,但是一离地面马上又恢复原状,不得不反复经历同样的痛苦。

铁车沉重至极,虽然两人使尽全力,但是仍旧纹丝不动。这时,地狱的狱卒会立即上前拷打他们。他心想,反正这辆车拉也拉不动,两人只有不停地挨打,那么干脆由我一人来代替好了,希望这个可怜的同伴能够被释放。他心里冒出一个这样的想法,并向狱卒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狱卒听后勃然大怒,反而一锤将他打死了。

平时地狱众生是死不了的,因为死后又会复活,但是这次他真的死了,从地狱里面脱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生起了一念慈悲心,这个慈悲心让他脱离了地狱,投生到人间。这么一个念头都有这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相信心的力量,相信慈悲心的力量、爱的力量。

下面是具体的训练方法:

打坐的方法,之前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了,也可详见《慧灯之光》。

现在介绍一种冥想的方法,即通过我们的呼吸来进行冥想。心理学、瑜伽称之为冥想,佛教则称之为观想,意思都是一样的。

首先,吸气时我们冥想:所有人身体上的疾病,包括艾滋病、癌症等各种各样的绝症,还有精神上的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所有的这些痛苦,都变成一种黑色气体,从鼻孔吸入到自己心脏。

接着,再把我执冥想在心间。什么是我执呢?我执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执著。比如我们平时会说,我要去上班、我要去赚钱、我要吃饭,等等,这些里面都有一个“我”字,这就是我执。我执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它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观念、一种执著。但是,现在我们要把它冥想为一个有形的东西,然后把所有人的病都吸进来,融入到这个我执里面。之所以要这样冥想,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强烈的执著、眷恋,这种过度的贪著才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所以,我们把所有人的痛苦都融入于此。同时,我们冥想天下所有的病人统统脱离疾病、获得健康。

呼气时,我们冥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比如快乐、幸福、舒适等,都变成白色气体,从两个鼻孔呼出去,遍布整个世界,碰触到天下所有的病人。然后,冥想所有众生因此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就像天气冷的时候,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别人穿一样,我们把自己所有的幸福快乐复制到每一个人身上。

这样冥想完以后,再重新开始,在一呼一吸间反复地冥想。

我们这样冥想,是不是全世界所有人的病都真的好了呢?也不是,这就是训练爱心、慈悲心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和他人相换:他们的痛苦我来替代,我的幸福分享给他们。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就叫做自他相换。如果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这样去想,我们就培养了自己的爱心。这对我们的病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我们的心情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最后结束时,我们冥想这个执著也化解、消失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白色气体、黑色气体、我执等,全部都融化在虚空当中。整个就像一片蓝色的天空一样,这里面空无一物,极其宁静、纯洁。在这样的状态中静下来打坐,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然后再结束。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治疗方法,尤其是最后的阶段,能够让人的身心极度放松。身心彻底放松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状态当中得到休息,补充自己的能量,就像我们给手机充电一样。在这种状态当中,人会逐渐地恢复精神,心也能够慢慢地平静下来,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奇迹。什么样的奇迹呢?比如说,如果平时慈悲心、禅定修得比较好,那么下一次去体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身体里的癌细胞消失无踪了;即使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也不会继续恶化,或者扩散得太厉害。

从宗教的角度看,这就是爱或慈悲心的表达;从因果的角度讲,这就是善有善报。因为我们在行善,心是善的,一切都善。所以,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病情会有很大帮助,完全有可能出现奇迹。

另外一种奇迹,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可能会发现生命中其他一些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东西。发现了以后,对于肉体上的这些疾病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生命中还有很多更美好、更精彩的事物。这也是一种奇迹,只要大家能够用功,都有可能发现。

故此,有时生病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生了这样的病,现在我们就有资格说:愿以我一人的病,来代替天下所有人的病;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生命因此获得健康与幸福。这种决心和勇气非常难得,我们就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自己!

愿大家从此以后,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够找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