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义

(一)概述

《离四贪》,是萨迦派五位祖师大德之一的根噶宁波十二岁时撰写的一个修行窍诀。它不仅在萨迦派中非常著名,也受到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与汉传佛教的高度重视。离四贪,即远离四种贪心。其内容,浓缩了所有显宗法门的教言,与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的意趣基本一致。

(二)《离四贪》与《三主要道论》的差别

《离四贪》与《三主要道论》有什么差别呢?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什么叫空性见,等等;《离四贪》教言,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什么不是出离心,什么不是菩提心,什么不是空性见,等等。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视角的转换而已。

(三)学习《离四贪》的必要性

很多人常问:修外加行、内加行或菩提心要修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通过学习《离四贪》教言,就不需要问别人,自己衡量对照,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出离心或菩提心,还需不需要继续修等问题。所以,学习《离四贪》很重要。

(四)《离四贪》的来历

根噶宁波是名副其实的观世音菩萨化身,不同于现在很多所谓的化身、转世等。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瑜伽士。

在根噶宁波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圆寂了。母亲告诉他:你现在还很小,管理不了这个寺院,应该先去学习佛法。瓦日译师是你父亲生前的好友,他不仅是翻译佛经的成就者,而且修行等各方面都很棒,你应该先到他那里去学习。于是,他便随同母亲一起去拜见瓦日译师。瓦日译师告诉他说:学习需要智慧,智慧本尊是文殊菩萨。在闻思之前,要先修文殊菩萨。随后给他灌了文殊菩萨的顶,传授了一些文殊菩萨的修法,并让他去修持。

在他修行的六个月中,时而看到一个白色的人,时而看到一个很大的白色狮子来骚扰他的修行。他将此事禀告上师,上师说:这是一个护法在干扰,是他命中的障碍,应该先暂时把文殊菩萨的修法停一停,修一修不动佛的修法。在灌顶、传法之后,他开始修不动佛的修法。修了一段时间以后,以前在修行过程中看到的大狮子、白色的人等现象都消失了,修行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就这样继续修了六个月后,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真实地见到了文殊菩萨(就像法王如意宝在五台山修行时见到文殊菩萨一样。以前的高僧大德及修行非常好的人,都会见到自己所修的本尊,在本尊座前得到一些共同和不共同的成就)。文殊菩萨给他传了《离四贪》教言,教言文字不多,只有四句:第一、贪爱今生非教徒;第二、贪爱三界非出离;第三、贪爱自利非菩萨;第四、若有执著非正见。他深深地体会到,在这四句教言当中,已经包含了所有显宗部分的窍诀。后来的很多萨迦派祖师大德,包括萨迦班智达在内,都撰写了《离四贪》教言方面的注解和修法。从此,这四句教言就成为萨迦派法脉中非常重要的窍诀。

(五)窍诀是提炼出的精华

所谓窍诀,是指不需要学太多知识,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找到一条解脱之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不叫窍诀;用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讲深奥的东西,让大家轻而易举地通达、精通,才叫做窍诀。它是从佛法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文字虽简单,但内容却深不可测。自从阿底峡尊者进藏以后,噶当派上师们传下来的法脉当中,就出现了很多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方面的窍诀。比如,把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从广博浩瀚的佛法中提炼出来,从而形成的三士之道的修法,就是传自阿底峡尊者,后来由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广为弘扬的窍诀法门。

二、正义

(一)“贪爱今生非教徒”

1.释义

“贪”或“爱”,在佛经里的意思,都是指贪著。“教徒”特指佛教徒,即修持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的人。此句教言的意思是:如果只贪爱今生,不考虑后世、解脱,更不考虑成佛,就不算是佛教徒。

不仅是没有任何信仰的人,甚至信佛的人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为了现世生活中能够得到健康、长寿、工作顺利等目的而信佛的。虽然他们也相信佛的功德,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教言中指出:他们不算是佛教徒!

我们知道,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的修行,都不是为了今生。如果仅仅为了今生而行持任何善法,不仅不是上士道和中士道,连下士道都不是,所以教言里面叫做非教徒。

如果要成为大乘佛教徒,需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要成为小乘佛教徒,必须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则无论做任何善事,都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所以就叫非教徒!

2.修行的底线——不仅为今世

很多人既没有,也不愿意修出离心、菩提心,但为了现实生活的利益——健康、长寿等,也愿意皈依。从皈依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算佛教徒,但真正的皈依却达不到。因为首先皈依佛,是希望得到佛的果位;皈依法,就是发愿修学释迦牟尼佛的法。所谓的法,包括大乘法和小乘法,如果在三宝座前发誓皈依佛法,却又没有修学释迦牟尼佛的法,就算不上是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任何一道,也不是真正的皈依。

虽然他们做的善事有福德,但福德却很小,只能在现世中有一些果报。但如果他在过去造了很大的业,比如说杀生,他也是在久堕地狱之后才投胎为人的,则可能因为过去的罪业还没有清净,今生就要继续感受恶果,所以也会出现生病、短命等障碍。而且,由于他仅仅是为了现世而修行,与解脱和后世都无关,发什么心得什么果,所以,在今生过后,下一世他就不会再得到任何利益,这真的非常可惜。

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来世的人天福报而修行,但同时也希望现世能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等,这样的修行虽然没有错,但只能算是下士道。

这些划分界限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很多人皈依了佛门,自认为是佛教徒、修行人,但他们仅仅是为了现世生活的一些利益而念咒、诵经、磕头、当义工、募捐等,就根本不算是佛教徒。

在这个教言当中,我们要汲取的主要内容是:修行的时候,上上的发愿,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假如心力不够,不愿为一切众生而修行,至少也要为自己的解脱而修行;实在对解脱也提不起兴趣,也要为了来世而修。因为来世是漫长的,今生是短暂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鼠目寸光到来世都不考虑的地步。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将来,都会为了将来做一些准备,比如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但世间人的眼光,却没有超过今生的区区几十年!

而佛教徒同样也会为了将来做准备,但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将来不仅是今生的几十年,更是未来乃至成佛之间的漫长岁月。即使不想成佛,不想解脱,也应该考虑来世以后的境遇。为此而修人天福报,还可以算作是下士道,这是修行人最起码的底线。

当然,在回向成佛、解脱或来世的同时,也可以回向此生的健康、长寿、快乐,但前提至少要建立在下士道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无论在打坐修菩提心、修空性、念咒、诵经,还是行持其他善法的时候,如果仅仅回向现世的利益,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相信佛有加持力,祈祷佛救度、帮助自己,也不是标准的佛教徒,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3.为来世做准备

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不少人认为:佛教徒不求现世、只求来世的理念是荒唐的。

其实,标准的佛教徒是既不求现世,也不求来世,而只求解脱。

当然,佛教徒中修下士道的人,会追求来世的幸福。但这样的追求究竟是错误还是正确,必须先弄清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来世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来世真的不存在,那佛教徒的做法就是错误、荒谬的;如果不但不能否定来世的存在,而且可以证明来世的存在,那佛教徒的这种做法就是高瞻远瞩、卓识远见的表现。既然大家都在为今生的将来存钱、买保险,农民种庄稼,也是为了几个月以后的收成,那么为来世做准备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4.小结

“贪爱今生非教徒”,是从否定的角度阐明:如果仅仅为了贪爱现世的吃喝玩乐做打算,则即使行持善法,也不算是佛教徒。我们可以用这句教言为标尺,衡量自己是不是标准的佛教徒。

(二)“贪爱三界非出离”

1.释义

出离,就是离三界苦,证涅槃乐。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养出离心。

很多人经常问:什么时候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

检测外加行是否达标的尺度,是观察自己是否仍然贪爱三界。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即六道轮回。对三界中欲界的饿鬼、地狱、旁生三恶趣,应该没有人会贪爱,但还是有人会贪爱人、天两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出离心,是对三界六道非但没有丝毫的留恋,甚至还有强烈的厌烦心。即使修行不是为了现世利益,但只要还存有来世享受人天福报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脱,就不是出离心。

如果贪爱之心还存在,纵然修外加行花费了两年、三年、五年,都是徒劳,因为自己还贪爱三界轮回,哪怕尚存丝毫的贪念,就表明没有修好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这就是外加行没有修好的表现。

2.常观自心修出离

修出离心,首先要了知三界六道充满了痛苦,之后自然就不想再流转轮回了。

培养出离心的方法,就是《离四贪》教言,具体修法就是外加行的修法。

平时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会自以为是寻求解脱的人。但此时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检视自己:我想以后投生到哪里?有没有希望投生到人间或天上?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对六道中任何一道都不感兴趣了,就开始有出离心了,至少有了出离心的一半。至于另一半,还要看自己有没有希求解脱的念头。如果有,就有了完整的出离心。

我们要常常观察自己,如果还贪爱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就是对轮回痛苦思维不够,还没真正看清轮回的真相,没彻底了知轮回的痛苦,就还需要继续修外加行。

3.出离心的高限与低限

对轮回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一心寻求解脱,也即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放弃一切到山里修行,希望即生成佛的人,就有了高层次的出离心。如果做不到,就从低限开始,虽然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舒适一点,但最终的目的,不是享受人天福报,不是贪图物质享受,而是寻求解脱。

当生活美满幸福时,要想到:今生我既有舒适的生活,又有修行的机会,这是真正的福报。但这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太大意义,我不能自认为高人一等而生傲慢,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走上解脱的道路。能这样想,也算是有出离心。佛教徒也不一定要拒绝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到风景区旅游,到海边度假,到欧洲自驾,到咖啡厅喝咖啡,到茶馆喝茶,到电影院看电影等,佛并没有要求我们排除一切金钱与物质享受,一定要像苦行僧一样生活。但我们不能当一个单纯的享乐主义者,不能把物质享乐作为生存目标,在拥有优裕生活的同时,也追求解脱、珍惜机会,积极闻思修行,这就是出离心的最低限度。

4.小结

“贪爱三界非出离”,把挣钱、享受,作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严重的贪爱,这样就没有出离心。我们必须常常反观自心:自己贪爱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最低限的出离心?如果连最低限的出离心都没有,甚至以后都不能突破这一缺失,我们的解脱就没希望了。

(三)“贪爱自利非菩萨”

1.释义

所谓菩萨,是指发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贪爱自利,不喜欢利他,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事作为头等大事的人,就没有菩提心,当然也不是菩萨。

2.正视发心,低处着手

我们往往自认为正在修菩提心,甚至有人还自以为已经有了菩提心。那不妨自我检视一下:自己是为了谁在修行?最贪爱、最在乎的是自利还是利他?但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要改变这一现状,不妨从低处着手:虽然不能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问题上,都只考虑众生,但大的方向,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把自己的生命目标,定为诚心实意地为了一切众生而求解脱,这样,就有了最低限度的菩提心。

在没有证悟一地的无我见解之前,凡夫随时随地都会冒出贪爱自利的念头——资粮道的时候比较严重,加行道后期会逐步淡化。证悟一地以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自利心,但还有自私的种子、习气。所以,对凡夫来说,从低处入手比较切合实际,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总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修习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险性。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初学者,而是要我们循序渐进、次第有序地学菩萨道、行菩萨道。首先把生存的目标建立起来,有了为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念头以后,就算是菩萨了。如果连这个最低标准都没达到,根本没有菩提心的影子,就说明自己还需要从头去修菩提心。

3.修行的秘密——大乘发心

小乘行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一心寻求解脱,不仅在生活细节上,而且总的方向、目标也是为了自己,这与大乘佛法是完全违背的。大乘佛教要求,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都要更在乎利他。

对很多人来说,做到不贪今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贪三界六道,也勉强能接受。但不贪爱自利,就很难了。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通过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达到目标。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的发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发心正确,总有一天目标可以实现。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只要凭着一股勇气,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伟大的事业,总有一天会达成目标。相比之下,修行就更有可能了,因为修行有很多方法。当内心不可思议的力量释放出来以后,很多自己不敢相信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菩提心自身的力量,还有佛菩萨加持的力量,以及很多其他不可思议的力量。佛经讲了四种不可思议,发了菩提心,就有了其中佛的力量不可思议和因果报应不可思议这两个不可思议。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

4.抉择两种解脱

轮回没有长远的幸福可言,实在不值得留恋,不想继续轮回,就必须寻求解脱。解脱有两种:大乘的解脱和小乘的解脱。小乘的解脱只是解脱了自己,不能利益任何人,包括父母、亲友在内。如果只顾自己,是很自私的。更何况,小乘的解脱虽然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也是暂时的解决,小乘阿罗汉最终也要发菩提心,也要成佛,这叫做究竟一乘。在最终的时候,没有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之别,只有一乘,那就是成佛!

5.断灭见——自私自利的学说

几千年前,一个人想与自己的漂亮女儿行邪淫,遭到女儿的断然拒绝。他为了欺骗女儿,便写了很多关于人没有前后世,也没有善恶因果,应该及时行乐等方面的书。因为这种说法对一些人很有吸引力,所以后来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几千年后,仍有很多人在大力推广这种学说。它彻底否定了轮回和因果,认为生命在死亡之后就进入了绝对的虚无与断灭,因果报应也是佛陀捏造出来的谬论。而实际上,人的生命并不是在死后就一了百了了,还有一个生命在延续,那时的我们,可能是人、动物,或其他生命体;那时的我们,仍然希求幸福害怕痛苦,但幸福和痛苦依然不受我们掌控,它是由因果决定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只要还在轮回中,一切都是未知数,这点我们一定要清醒。

6.反观内省

我们必须常常自省,骨子里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在一切正常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就是菩萨,既有出离心,又有菩提心。一旦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潜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最想做的,还是发财——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国家买三四栋别墅,轮流去住;买几辆名车轮流地开;衣柜里装满名牌衣服;等等。

如今是整顿自己的时候了,发现不足之处,就相应地去修外加行、四无量心与菩提心。

(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1.释义

正见,是指证悟空性的正确见解。不能有任何执著,甚至对空性的执著都不能有。如果存在着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执著,就不是证悟空性的究竟见解。

2.“执著空性”的深意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需要有空性的念头。但藏传佛教早期的很多上师,又主张对空性不能有执著。包括不少印度论师在内的很多上师也认为,无论观察任何事物,当分析到空的时候,连空的念头都不能有。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什么是对空性的执著?就是认为空性是真实的、存在的。其实,宗喀巴大师的本意并不是这样,过去的上师们没有说错。宗喀巴大师也认为,这样耽着空性的念头是不准确、不究竟、不是实有的。

但在修行初期,宗喀巴大师说的是对的,要破除对物质的执著,但是对空性的执著可以保留。当对物质有执著的时候,建立一个空的念头、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们对不空的执著。单空虽然不是高层的空性见,但它与轮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样一来,对物质的实有执著就很容易推翻了。

在第六意识的范围当中,任何对立的价值观都有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常规。

比如,如果有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要打破这个观点,就要在对方心里树立另一种相反的价值观——金钱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完美,金钱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这样,才能转变他原有的观念,从而慢慢减少对金钱的执著。

我们往往认为:一栋楼从刚刚建起到最后倒塌之间的七八十年,一直都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

要打破这个念头,就需要建立新的观念:实际上,这栋楼中每块砖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生灭,一切都是无常变迁的本质。这样就可以打破对楼房常有的执著。

我们天生就有着顽固的不空执著,如果连空的感受、观念都没有,则即使打坐时心静下来了,感觉不到任何杂念,意识也会落到阿赖耶识当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境界与大圆满里面的论述非常接近,也看似可以同显宗佛经里面的论述对号入坐,其实,这只是心静下来而已,实则根本没有什么。意识落到阿赖耶识之中的境界,与轮回一点都不矛盾,这种法修再长时间,都对解脱没有丝毫助益。萨迦班智达和麦彭仁波切都批评了这种自以为是的人。

当年很多修行人就是没有真正体悟到上师教言中的深刻内涵,认为哪怕空性都是念头,任何念头都是杂念,都不需要,只要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从而落入了这样的窠臼。宗喀巴大师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固有程式,引渡他们走上解脱之路,就故意推翻了过去一些上师的观点,极力推广单空的观念。这种人再打坐的时候,他的境界会落到空性当中,而不会落到阿赖耶识上了。我们如果能证悟这种空性,已经很不错了。

不仅修密宗的气脉明点一定要有上师的指导,修禅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禅师指导,盲修瞎练似地修禅是非常危险的,意识落到哪里都分不清楚。大手印、大圆满等密宗无相圆满次第的修行也是如此。

3.远离一切戏论

“若有执著非正见”,若有执著,就不是正见。所以,最后对空性的执著也要放下,空与不空,净与不净,有为法与无为法,常与无常,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的法。任何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就不成立。比如说左与右,如果从来没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右的概念。同样,如果从来都没有不空的观念,空的观念也不会产生,空是观待不空而成立的。凡是相互观待的,都叫做缘起;凡是缘起的,都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常与无常、空与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释迦牟尼佛和后来的上师们为了方便给我们讲空性,而创造的法相名词。

虽然密法中讲,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但到了最后,清净和不清净都要否定。虽然讲中观的时候我们会说,一切都是空性,但实际上空性也不存在。在最后的境界中,根本没有语言能表述、意识能思维的东西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也再三提过:最后什么都不承认。在标准的正见当中,不能有任何执著!

当然,什么都不承认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偷明明偷了东西,却死不认账的不承认;另一种是根本没偷东西,当然也不能承认。同理,根本没有证悟,只是嘴上说不承认的人,就像偷了东西的小偷,心里是没底的;而真正证悟了的人说不承认,是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他的境界,就像没偷东西的人胸有成竹、理直气壮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不承认。

4.次第修行,证悟实相

我们当然需要的是理直气壮、胸有成竹的不承认,但前提还是要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学生学小学课本,中学生学中学课本才是正经。如果小学生硬去学博士生的课本,就注定会失败。所以,不修加行,直接修禅宗、大圆满的绝大多数人,是注定会失败的。所以,还是要先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两个层次:先修中观自续派的空性——单空,这个比较容易接受;然后再修远离一切执著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这些全部修完以后,再修一两年的寂止修法,这样就为以后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去请一位真正的、有大圆满证悟境界的上师传授大圆满,并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后一定会成功。

一、总义

(一)概述

《离四贪》,是萨迦派五位祖师大德之一的根噶宁波十二岁时撰写的一个修行窍诀。它不仅在萨迦派中非常著名,也受到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与汉传佛教的高度重视。离四贪,即远离四种贪心。其内容,浓缩了所有显宗法门的教言,与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的意趣基本一致。

(二)《离四贪》与《三主要道论》的差别

《离四贪》与《三主要道论》有什么差别呢?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什么叫空性见,等等;《离四贪》教言,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什么不是出离心,什么不是菩提心,什么不是空性见,等等。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视角的转换而已。

(三)学习《离四贪》的必要性

很多人常问:修外加行、内加行或菩提心要修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通过学习《离四贪》教言,就不需要问别人,自己衡量对照,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出离心或菩提心,还需不需要继续修等问题。所以,学习《离四贪》很重要。

(四)《离四贪》的来历

根噶宁波是名副其实的观世音菩萨化身,不同于现在很多所谓的化身、转世等。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瑜伽士。

在根噶宁波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圆寂了。母亲告诉他:你现在还很小,管理不了这个寺院,应该先去学习佛法。瓦日译师是你父亲生前的好友,他不仅是翻译佛经的成就者,而且修行等各方面都很棒,你应该先到他那里去学习。于是,他便随同母亲一起去拜见瓦日译师。瓦日译师告诉他说:学习需要智慧,智慧本尊是文殊菩萨。在闻思之前,要先修文殊菩萨。随后给他灌了文殊菩萨的顶,传授了一些文殊菩萨的修法,并让他去修持。

在他修行的六个月中,时而看到一个白色的人,时而看到一个很大的白色狮子来骚扰他的修行。他将此事禀告上师,上师说:这是一个护法在干扰,是他命中的障碍,应该先暂时把文殊菩萨的修法停一停,修一修不动佛的修法。在灌顶、传法之后,他开始修不动佛的修法。修了一段时间以后,以前在修行过程中看到的大狮子、白色的人等现象都消失了,修行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就这样继续修了六个月后,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真实地见到了文殊菩萨(就像法王如意宝在五台山修行时见到文殊菩萨一样。以前的高僧大德及修行非常好的人,都会见到自己所修的本尊,在本尊座前得到一些共同和不共同的成就)。文殊菩萨给他传了《离四贪》教言,教言文字不多,只有四句:第一、贪爱今生非教徒;第二、贪爱三界非出离;第三、贪爱自利非菩萨;第四、若有执著非正见。他深深地体会到,在这四句教言当中,已经包含了所有显宗部分的窍诀。后来的很多萨迦派祖师大德,包括萨迦班智达在内,都撰写了《离四贪》教言方面的注解和修法。从此,这四句教言就成为萨迦派法脉中非常重要的窍诀。

(五)窍诀是提炼出的精华

所谓窍诀,是指不需要学太多知识,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找到一条解脱之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不叫窍诀;用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讲深奥的东西,让大家轻而易举地通达、精通,才叫做窍诀。它是从佛法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文字虽简单,但内容却深不可测。自从阿底峡尊者进藏以后,噶当派上师们传下来的法脉当中,就出现了很多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方面的窍诀。比如,把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从广博浩瀚的佛法中提炼出来,从而形成的三士之道的修法,就是传自阿底峡尊者,后来由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广为弘扬的窍诀法门。

二、正义

(一)“贪爱今生非教徒”

1.释义

“贪”或“爱”,在佛经里的意思,都是指贪著。“教徒”特指佛教徒,即修持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的人。此句教言的意思是:如果只贪爱今生,不考虑后世、解脱,更不考虑成佛,就不算是佛教徒。

不仅是没有任何信仰的人,甚至信佛的人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为了现世生活中能够得到健康、长寿、工作顺利等目的而信佛的。虽然他们也相信佛的功德,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教言中指出:他们不算是佛教徒!

我们知道,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的修行,都不是为了今生。如果仅仅为了今生而行持任何善法,不仅不是上士道和中士道,连下士道都不是,所以教言里面叫做非教徒。

如果要成为大乘佛教徒,需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要成为小乘佛教徒,必须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则无论做任何善事,都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所以就叫非教徒!

2.修行的底线——不仅为今世

很多人既没有,也不愿意修出离心、菩提心,但为了现实生活的利益——健康、长寿等,也愿意皈依。从皈依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算佛教徒,但真正的皈依却达不到。因为首先皈依佛,是希望得到佛的果位;皈依法,就是发愿修学释迦牟尼佛的法。所谓的法,包括大乘法和小乘法,如果在三宝座前发誓皈依佛法,却又没有修学释迦牟尼佛的法,就算不上是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任何一道,也不是真正的皈依。

虽然他们做的善事有福德,但福德却很小,只能在现世中有一些果报。但如果他在过去造了很大的业,比如说杀生,他也是在久堕地狱之后才投胎为人的,则可能因为过去的罪业还没有清净,今生就要继续感受恶果,所以也会出现生病、短命等障碍。而且,由于他仅仅是为了现世而修行,与解脱和后世都无关,发什么心得什么果,所以,在今生过后,下一世他就不会再得到任何利益,这真的非常可惜。

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来世的人天福报而修行,但同时也希望现世能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等,这样的修行虽然没有错,但只能算是下士道。

这些划分界限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很多人皈依了佛门,自认为是佛教徒、修行人,但他们仅仅是为了现世生活的一些利益而念咒、诵经、磕头、当义工、募捐等,就根本不算是佛教徒。

在这个教言当中,我们要汲取的主要内容是:修行的时候,上上的发愿,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假如心力不够,不愿为一切众生而修行,至少也要为自己的解脱而修行;实在对解脱也提不起兴趣,也要为了来世而修。因为来世是漫长的,今生是短暂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鼠目寸光到来世都不考虑的地步。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将来,都会为了将来做一些准备,比如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但世间人的眼光,却没有超过今生的区区几十年!

而佛教徒同样也会为了将来做准备,但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将来不仅是今生的几十年,更是未来乃至成佛之间的漫长岁月。即使不想成佛,不想解脱,也应该考虑来世以后的境遇。为此而修人天福报,还可以算作是下士道,这是修行人最起码的底线。

当然,在回向成佛、解脱或来世的同时,也可以回向此生的健康、长寿、快乐,但前提至少要建立在下士道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无论在打坐修菩提心、修空性、念咒、诵经,还是行持其他善法的时候,如果仅仅回向现世的利益,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相信佛有加持力,祈祷佛救度、帮助自己,也不是标准的佛教徒,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3.为来世做准备

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不少人认为:佛教徒不求现世、只求来世的理念是荒唐的。

其实,标准的佛教徒是既不求现世,也不求来世,而只求解脱。

当然,佛教徒中修下士道的人,会追求来世的幸福。但这样的追求究竟是错误还是正确,必须先弄清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来世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来世真的不存在,那佛教徒的做法就是错误、荒谬的;如果不但不能否定来世的存在,而且可以证明来世的存在,那佛教徒的这种做法就是高瞻远瞩、卓识远见的表现。既然大家都在为今生的将来存钱、买保险,农民种庄稼,也是为了几个月以后的收成,那么为来世做准备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4.小结

“贪爱今生非教徒”,是从否定的角度阐明:如果仅仅为了贪爱现世的吃喝玩乐做打算,则即使行持善法,也不算是佛教徒。我们可以用这句教言为标尺,衡量自己是不是标准的佛教徒。

(二)“贪爱三界非出离”

1.释义

出离,就是离三界苦,证涅槃乐。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养出离心。

很多人经常问:什么时候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

检测外加行是否达标的尺度,是观察自己是否仍然贪爱三界。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即六道轮回。对三界中欲界的饿鬼、地狱、旁生三恶趣,应该没有人会贪爱,但还是有人会贪爱人、天两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出离心,是对三界六道非但没有丝毫的留恋,甚至还有强烈的厌烦心。即使修行不是为了现世利益,但只要还存有来世享受人天福报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脱,就不是出离心。

如果贪爱之心还存在,纵然修外加行花费了两年、三年、五年,都是徒劳,因为自己还贪爱三界轮回,哪怕尚存丝毫的贪念,就表明没有修好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这就是外加行没有修好的表现。

2.常观自心修出离

修出离心,首先要了知三界六道充满了痛苦,之后自然就不想再流转轮回了。

培养出离心的方法,就是《离四贪》教言,具体修法就是外加行的修法。

平时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会自以为是寻求解脱的人。但此时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检视自己:我想以后投生到哪里?有没有希望投生到人间或天上?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对六道中任何一道都不感兴趣了,就开始有出离心了,至少有了出离心的一半。至于另一半,还要看自己有没有希求解脱的念头。如果有,就有了完整的出离心。

我们要常常观察自己,如果还贪爱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就是对轮回痛苦思维不够,还没真正看清轮回的真相,没彻底了知轮回的痛苦,就还需要继续修外加行。

3.出离心的高限与低限

对轮回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一心寻求解脱,也即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放弃一切到山里修行,希望即生成佛的人,就有了高层次的出离心。如果做不到,就从低限开始,虽然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舒适一点,但最终的目的,不是享受人天福报,不是贪图物质享受,而是寻求解脱。

当生活美满幸福时,要想到:今生我既有舒适的生活,又有修行的机会,这是真正的福报。但这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太大意义,我不能自认为高人一等而生傲慢,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走上解脱的道路。能这样想,也算是有出离心。佛教徒也不一定要拒绝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到风景区旅游,到海边度假,到欧洲自驾,到咖啡厅喝咖啡,到茶馆喝茶,到电影院看电影等,佛并没有要求我们排除一切金钱与物质享受,一定要像苦行僧一样生活。但我们不能当一个单纯的享乐主义者,不能把物质享乐作为生存目标,在拥有优裕生活的同时,也追求解脱、珍惜机会,积极闻思修行,这就是出离心的最低限度。

4.小结

“贪爱三界非出离”,把挣钱、享受,作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严重的贪爱,这样就没有出离心。我们必须常常反观自心:自己贪爱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最低限的出离心?如果连最低限的出离心都没有,甚至以后都不能突破这一缺失,我们的解脱就没希望了。

(三)“贪爱自利非菩萨”

1.释义

所谓菩萨,是指发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贪爱自利,不喜欢利他,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事作为头等大事的人,就没有菩提心,当然也不是菩萨。

2.正视发心,低处着手

我们往往自认为正在修菩提心,甚至有人还自以为已经有了菩提心。那不妨自我检视一下:自己是为了谁在修行?最贪爱、最在乎的是自利还是利他?但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要改变这一现状,不妨从低处着手:虽然不能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问题上,都只考虑众生,但大的方向,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把自己的生命目标,定为诚心实意地为了一切众生而求解脱,这样,就有了最低限度的菩提心。

在没有证悟一地的无我见解之前,凡夫随时随地都会冒出贪爱自利的念头——资粮道的时候比较严重,加行道后期会逐步淡化。证悟一地以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自利心,但还有自私的种子、习气。所以,对凡夫来说,从低处入手比较切合实际,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总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修习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险性。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初学者,而是要我们循序渐进、次第有序地学菩萨道、行菩萨道。首先把生存的目标建立起来,有了为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念头以后,就算是菩萨了。如果连这个最低标准都没达到,根本没有菩提心的影子,就说明自己还需要从头去修菩提心。

3.修行的秘密——大乘发心

小乘行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一心寻求解脱,不仅在生活细节上,而且总的方向、目标也是为了自己,这与大乘佛法是完全违背的。大乘佛教要求,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都要更在乎利他。

对很多人来说,做到不贪今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贪三界六道,也勉强能接受。但不贪爱自利,就很难了。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通过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达到目标。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人的发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发心正确,总有一天目标可以实现。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只要凭着一股勇气,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伟大的事业,总有一天会达成目标。相比之下,修行就更有可能了,因为修行有很多方法。当内心不可思议的力量释放出来以后,很多自己不敢相信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菩提心自身的力量,还有佛菩萨加持的力量,以及很多其他不可思议的力量。佛经讲了四种不可思议,发了菩提心,就有了其中佛的力量不可思议和因果报应不可思议这两个不可思议。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

4.抉择两种解脱

轮回没有长远的幸福可言,实在不值得留恋,不想继续轮回,就必须寻求解脱。解脱有两种:大乘的解脱和小乘的解脱。小乘的解脱只是解脱了自己,不能利益任何人,包括父母、亲友在内。如果只顾自己,是很自私的。更何况,小乘的解脱虽然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也是暂时的解决,小乘阿罗汉最终也要发菩提心,也要成佛,这叫做究竟一乘。在最终的时候,没有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之别,只有一乘,那就是成佛!

5.断灭见——自私自利的学说

几千年前,一个人想与自己的漂亮女儿行邪淫,遭到女儿的断然拒绝。他为了欺骗女儿,便写了很多关于人没有前后世,也没有善恶因果,应该及时行乐等方面的书。因为这种说法对一些人很有吸引力,所以后来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几千年后,仍有很多人在大力推广这种学说。它彻底否定了轮回和因果,认为生命在死亡之后就进入了绝对的虚无与断灭,因果报应也是佛陀捏造出来的谬论。而实际上,人的生命并不是在死后就一了百了了,还有一个生命在延续,那时的我们,可能是人、动物,或其他生命体;那时的我们,仍然希求幸福害怕痛苦,但幸福和痛苦依然不受我们掌控,它是由因果决定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只要还在轮回中,一切都是未知数,这点我们一定要清醒。

6.反观内省

我们必须常常自省,骨子里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在一切正常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就是菩萨,既有出离心,又有菩提心。一旦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潜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最想做的,还是发财——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国家买三四栋别墅,轮流去住;买几辆名车轮流地开;衣柜里装满名牌衣服;等等。

如今是整顿自己的时候了,发现不足之处,就相应地去修外加行、四无量心与菩提心。

(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1.释义

正见,是指证悟空性的正确见解。不能有任何执著,甚至对空性的执著都不能有。如果存在着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执著,就不是证悟空性的究竟见解。

2.“执著空性”的深意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需要有空性的念头。但藏传佛教早期的很多上师,又主张对空性不能有执著。包括不少印度论师在内的很多上师也认为,无论观察任何事物,当分析到空的时候,连空的念头都不能有。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什么是对空性的执著?就是认为空性是真实的、存在的。其实,宗喀巴大师的本意并不是这样,过去的上师们没有说错。宗喀巴大师也认为,这样耽着空性的念头是不准确、不究竟、不是实有的。

但在修行初期,宗喀巴大师说的是对的,要破除对物质的执著,但是对空性的执著可以保留。当对物质有执著的时候,建立一个空的念头、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们对不空的执著。单空虽然不是高层的空性见,但它与轮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样一来,对物质的实有执著就很容易推翻了。

在第六意识的范围当中,任何对立的价值观都有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常规。

比如,如果有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要打破这个观点,就要在对方心里树立另一种相反的价值观——金钱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完美,金钱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这样,才能转变他原有的观念,从而慢慢减少对金钱的执著。

我们往往认为:一栋楼从刚刚建起到最后倒塌之间的七八十年,一直都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

要打破这个念头,就需要建立新的观念:实际上,这栋楼中每块砖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生灭,一切都是无常变迁的本质。这样就可以打破对楼房常有的执著。

我们天生就有着顽固的不空执著,如果连空的感受、观念都没有,则即使打坐时心静下来了,感觉不到任何杂念,意识也会落到阿赖耶识当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境界与大圆满里面的论述非常接近,也看似可以同显宗佛经里面的论述对号入坐,其实,这只是心静下来而已,实则根本没有什么。意识落到阿赖耶识之中的境界,与轮回一点都不矛盾,这种法修再长时间,都对解脱没有丝毫助益。萨迦班智达和麦彭仁波切都批评了这种自以为是的人。

当年很多修行人就是没有真正体悟到上师教言中的深刻内涵,认为哪怕空性都是念头,任何念头都是杂念,都不需要,只要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从而落入了这样的窠臼。宗喀巴大师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固有程式,引渡他们走上解脱之路,就故意推翻了过去一些上师的观点,极力推广单空的观念。这种人再打坐的时候,他的境界会落到空性当中,而不会落到阿赖耶识上了。我们如果能证悟这种空性,已经很不错了。

不仅修密宗的气脉明点一定要有上师的指导,修禅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禅师指导,盲修瞎练似地修禅是非常危险的,意识落到哪里都分不清楚。大手印、大圆满等密宗无相圆满次第的修行也是如此。

3.远离一切戏论

“若有执著非正见”,若有执著,就不是正见。所以,最后对空性的执著也要放下,空与不空,净与不净,有为法与无为法,常与无常,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的法。任何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就不成立。比如说左与右,如果从来没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右的概念。同样,如果从来都没有不空的观念,空的观念也不会产生,空是观待不空而成立的。凡是相互观待的,都叫做缘起;凡是缘起的,都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常与无常、空与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释迦牟尼佛和后来的上师们为了方便给我们讲空性,而创造的法相名词。

虽然密法中讲,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但到了最后,清净和不清净都要否定。虽然讲中观的时候我们会说,一切都是空性,但实际上空性也不存在。在最后的境界中,根本没有语言能表述、意识能思维的东西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也再三提过:最后什么都不承认。在标准的正见当中,不能有任何执著!

当然,什么都不承认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偷明明偷了东西,却死不认账的不承认;另一种是根本没偷东西,当然也不能承认。同理,根本没有证悟,只是嘴上说不承认的人,就像偷了东西的小偷,心里是没底的;而真正证悟了的人说不承认,是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他的境界,就像没偷东西的人胸有成竹、理直气壮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不承认。

4.次第修行,证悟实相

我们当然需要的是理直气壮、胸有成竹的不承认,但前提还是要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学生学小学课本,中学生学中学课本才是正经。如果小学生硬去学博士生的课本,就注定会失败。所以,不修加行,直接修禅宗、大圆满的绝大多数人,是注定会失败的。所以,还是要先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两个层次:先修中观自续派的空性——单空,这个比较容易接受;然后再修远离一切执著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这些全部修完以后,再修一两年的寂止修法,这样就为以后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去请一位真正的、有大圆满证悟境界的上师传授大圆满,并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后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