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精勤之十法

一、初学者应当精勤闻思

就像在上班工作之前,需要十几年的学习,学习且实习完毕以后,才能进入岗位一样,初学者像一张白纸,什么都茫然无知,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此时需要认真去做的,是闻思——学习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而不是修行。

一些佛教徒喜欢走极端的路,要么只闻思不实修,要么号称自己是实修者,极力排斥、抵触闻思,自以为是实修,其他一律否定。根本不懂修行方法,连佛教的基础常识都一问三不知,只是道听途说地抓来几个修法,甚至将迷信与佛法混为一谈,这样必然会在修行过程中衍生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问,把佛法看得越来越神秘,自己也变得茫然无措。

当然,如果能长年累月做到一心不乱地念佛,那是再好不过,念佛法门是往生极乐的最佳捷径。尤其是对没有文化或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学净土念佛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念佛仍然需要一定的闻思,否则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念佛、真正的净土是什么,这样念佛要不就是心猿意马,要不就是没有自信,很容易产生怀疑,最后即便能往生,也五百年不能花开见佛,即在五百年中无法成为菩萨、阿罗汉,只是普通的凡夫。其他法门本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易学,就更需要闻思了。

现在很多寺院里面虽然供奉着金光闪闪的佛像,汗牛充栋的佛经,但究竟有没有佛法也不好说。虽然出家人的戒律属于戒定慧之一,也算是证法,但仅仅让佛法隐藏在自己心中,没有广为传播,不能让其他人懂得佛教的义理,如何延续佛陀慧命?弘扬佛法不是简单地劝人向善、做慈善、当义工,而是需要高智慧的人才。如果不闻思修行,智慧从何而来?如果没有智慧,佛经也只能成为供养的摆设,而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这样一来,佛法的前途将岌岌可危。仅仅上一个早晚课虽然很好,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寺院里的出家人也必须重视闻思修。

读懂佛经以后,不但对生生世世有利,而且与现实生活也能相得益彰。虽然闻思以后不一定马上就能显现出善于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在精神领域,自己所听闻的佛法就能大大地施展拳脚了。

如今,随着物质的日渐丰富,人类的精神却开始走向贫瘠、空虚的荒野。当物质与精神严重失去平衡以后,物质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反倒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焦虑与不安。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必将迎来抑郁症等更多精神上的问题。此时,佛教就有了用武之地。

我们的头号敌人与最大问题,就是内心的欲望。因为有了欲望,无论有钱没钱,不满、仇恨、抱怨等负面情绪都会络绎不绝而来。欲望不但不让我们解脱,连今生今世,都不让我们过上比较幸福的生活。

比如,当人类发明了电脑等机械化、现代化的使用工具以后,本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一台机器可以代替过去成千上万人的工作,按理来说,我们应该过得更自由、更轻松——不需要工作八个小时,只需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可事实却适得其反,如今的很多人除了工作八个小时,还要加班加点,仍觉得事情多得理不出头绪。这一切,都是欲望在作怪。

如何解决?首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知正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是什么,画蛇添足的是什么。在任何问题上,佛陀的智慧都可以包治百病,尤其是在心灵的问题上,佛陀的方法更是恰到好处且所向无敌。若能适当地调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就有机会过上开心、幸福的生活。一方面可以修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幸福且有意义地生活,同时还可以帮助别的生命。

所以,在学佛之初,先不要盲修瞎练,也不要搞个人崇拜。在闻思以后,就能懂得什么样的上师是可以依止的,什么样的上师是应该远离的。

现在网络传播的力量很强大,好坏难辨、鱼龙混杂,如果没有辨别的能力,很容易走偏走错。

佛陀的智慧不专属于某一个教派,也不单单是佛教徒的专利,无论汉传、藏传,显宗、密宗,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可以学习、借鉴。佛教尊重别人的信仰,但在机缘成熟的时候,也不能放过传播佛法的机会,因为佛法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快乐和平安。

二、生起觉受后,应当精勤修行

即使我们按照大乘佛教的方法,经年累月地修持诸如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修法,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感受。大家应该知道,无著菩萨为面见弥勒菩萨而在鸡足山苦修了12年,连一个吉祥的梦都没有做过,多次地伤心失望,又多次地因为某些契机而获得鼓舞,进进退退多少次,才最终获得了成就。既然无著菩萨都有这样的显现,我们又怎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能轻言放弃?又怎能为自己的懒惰、懈怠找各种借口?

世间法是这样,佛法也不例外。没有任何法门不需要精进用功,可以守株待兔地混一混便坐享其成。要记住,即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没有什么感受,也一定要坚持不懈,这样成功才会向我们招手。

在修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有一点点与过去不一样的感受,比如感恩心不再是勉强、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能发自内心地将天下所有的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就像黎明前的曙光一样,能感受到菩提心苗头的萌生,此时一定要抓紧时机培养、灌溉,让它快速成长。若此时放弃修持菩提心,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让得之不易的菩提心慢慢淡化。

证悟空性也是这样,在修了一段时间以后,能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切都是虚幻、空性,无论是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虚无不实。这种感受不是来自于文字或推理,而是切身的体悟,此时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要做别的功课,要尽力培植这种千载难逢的感觉,把能用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抓住这得之不易的机会,千万不要让它消失。此时不需要读太多的书,念佛号、念咒、磕头、当义工等都不重要了,都可以暂时放弃,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让修行的境界趋于稳固。

这些都是窍诀,是几千年来成千上万的修行人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一直走到底。

如果没有什么感觉,那也不要着急。只要路没有错,感受是早晚的事情。正确的着急,是多投入一些精力,多用功、多精进、多努力;错误的着急,是不按照次第,不修加行,而直接去修破瓦、修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欲速则不达,这反而会让修行的进度变得更慢。

当然,如果方法错了,就要及时调整、挽救。否则在错误的路上越下功夫,就离解脱越远。

三、修行未得稳固之前,应当精勤居于静处

当修行境界尚未稳固的时候,要认真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修行。

在修行之初,我们的定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外来干扰的影响,此时依止静处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辞去工作、离开家庭,到山里去出家,而应设法在城市里找一个相对来说闹中取静的地方,每天腾出一些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修行。

什么叫做稳固呢?就是在进入修行状态时,哪怕周围人声鼎沸、噪声不断,也不太受影响,同时也不受世俗名利的动摇,基本上能保持自己的状态,这时候修行就相对比较稳固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修行的感觉,运用在工作、生活当中,最后让修行与生活彻底相融,修行就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当然,对初学者来说,这只是一种口号而已,落实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四、过度外散掉举时,应当精勤守住自心

掉举的时候,要努力地把心收回来,并让它继续修行。这个主题,涉及到一个具体的修心方法。

“禅修”一词,可以覆盖所有的修行。从小乘佛教的四念处,到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再到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叫做禅修。

此处要介绍的,是任何禅修都需要的修法。比如,修人身难得的时候,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地专注于一个焦点——人身难得,其他所有的杂念全部摒除,所以也叫做禅。

大乘和小乘都认为,禅定有两个当下的障碍:其中第一个是掉举,第二个就是昏沉。修任何禅定,如果有了掉举和昏沉,就不可能一心不乱了。

什么是掉举呢?任何修行,都需要事先设定所修的目标,无论是空性、出离心还是慈悲心都可以。让意识专注于此目标,就是修行。但一般来说,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稍稍一放松,一两分钟以后,心就会走神。身体做毗卢七法,心早已不在目标上了,天南海北,胡思乱想。这种情况,佛教称之为掉举、放逸之心。

昏沉虽然没有散乱,但也不能专注于目标,所以也离开了目标,只是离开的方式不同而已。掉举离开目标的方式非常明显、清楚,昏沉却显得模模糊糊,有时候甚至与禅定分不清,可实际上已经不在目标上了,修着修着就慢慢没有了感觉,这就是昏沉。

如何解决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小乘、大乘显宗和密宗都在讲的九住心。凡是修禅的人,都需要九住心中一系列的安住方法,来护持、保任禅定状态,这就是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在修无常的时候,能很清晰地忆念或感受无常,并不离开这种感受。正知的意思,是指在走神的时候,能够立即发现,并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

除了禅定的调整方式以外,还有几种行为上的有助于禅修的方式。比如,念咒容易散乱,就不要发出声音,或者声音小一点,衣服厚一点,室内温度高一点,光线暗一点。有些寺院的禅房光线非常暗,太暗了还是不好,应该有一个可以根据心境调节的光线。比如,禅房有可以伸缩开闭的窗帘,可以随时调节室内亮度。观看唐卡时,如果眼睛往前看或往高处看,就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让眼睛处于半闭的状态,不是完全闭着眼睛,而是半睁半闭,往鼻尖看,不往高处或前面看,就可以收摄自心,回归平静,因为内心的走神与视觉有着一定的关系。

心静不下来,可能跟身体的气有关。打坐的饮食与环境,也很有讲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心境,都有不同的要求。容易掉举的人,要吃比较有营养的食物。

如果这些方法试了都无济于事,就暂时不要修了。勉强地修行,会出问题的。有些人特别专注、用功,却因为没有诀窍,或者错误地理解了诀窍,也会出问题——心口很痛、很堵,严重的甚至会发疯。密法认为,这些问题与气脉明点有关。

现在很多人会说,打坐的时候心静不下来,甚至觉得比没有修行之前还更糟糕,故而为此苦恼忧愁。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不是杂念变得更多,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我们的意识刚刚开始接受这些训练,不可能马上见效,必须要下功夫,要用功,要有耐心,要坚持,要突破难关。有些修行人因为过不了这个关,就认为自己与禅定或修行没有缘份,继而放弃打坐,选择念佛、念咒、磕头等修法。但念佛最终还是要让心静下来,心静不下来,念佛也徒劳无功。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蓄积足够的力量,去超越这个关卡。

在走神的时候,立即要察觉到。《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次,这是一种自我监视的方法,我们的意识有这种功能,可以自知自明。自知自明有多层含义,明心见性叫做自知自明;生活当中自己想什么自己很清楚,也叫做自知自明;在禅定的状态中,一方面在修禅,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以自我监视,看自己有没有安住在修行的境界当中,有没有走神,也叫做自知自明。实际上是它自己监视自己,没有其他的第二意识来监视,否则就有两种意识,就变成两个人了,这是不可能的。

修行是有窍诀的,没有窍诀的修行很难成功。这就像体育运动员的训练,也必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教练。如果是国际一流的教练,教出来的学生就比较容易拿到国际金牌。禅宗道场里的禅师,就是修禅的教练员;密法的上师,也是心灵训练的教练员。

初学者禅修的时间不能太长,感觉非常好的时候,立即要中断,之后再重新去找感觉。修的次数要多,时间越短越好。为什么在感觉非常好的时候反而要去破坏它?平静的时间不是越延长越好吗?因为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不主动间断,它也会自己间断,这样会让我们总是在挫败感中结束,反而不利于修行。

到了修行中期,因为有了一点定力,可以让好的感觉稍微延长一点。在修行后期,可能一进入禅定,就能连续几个小时处于禅定当中,完全没有任何杂念。冈波巴大师就有连续13天处于定中的示现。但如果没有证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内心平静,没有烦恼而已,出定之后,还是烦恼重重。这是藏传佛教所有上师们的经验。

心非常平静的状态,有时候与中观讲的空性、大圆满的境界,尤其是《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不可思、不可言”表面上非常相似,没有经验的人完全分不出来。但大家要知道,这是寂止,不是证悟,属于无记的状态。大圆满和大手印都讲过这种无记。

过去有些禅师真的非常厉害,他们是真正的开悟者。这些真正有修证的人说出来的话,与大圆满、大手印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也清楚地说过,这不是禅定。这也说明,不同的方法与渠道,都能找到同样的东西。净土宗说的“念佛者是谁”,禅宗的参话头,与大圆满的一部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大圆满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

修完五加行,就可以开始修寂止的修法,至少要修一年。在此之后,密法还有一些稍稍与气脉明点有关的寂止修法。寂止修完以后,可以修空性。空性的修法很多,《慧灯之光》的《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人无我的修法》《法无我的修法》《修心七要》中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已经讲得很清楚,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开悟的因缘,可谓千差万别。有些人开悟的时机,只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瞬间。

禅宗的香严智闲禅师,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虽然聪慧机敏,懂得很多教理,每逢辩答询问,都能侃侃而谈,却一直没有开悟。一次,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问他一个书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他竟茫然无对,一时羞愧难当,不禁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将所有经书付之一炬,去到一个地方,一边种地,一边修禅。两年以后,当他有一天在种地的时候,挖到了一块瓦砾。他拿出瓦砾随手一扔,瓦砾打到后面的竹子上,发出“啪”的一声,他当下恍然大悟。

在一些大圆满的修行处,时常会听到“啪的”的声音。为什么大圆满法要用“啪的”这样的声音?就像平地一声雷,会让人大吃一惊。在忽然间专注于一个猛厉的声音时,所有的杂念会戛然而止。平时修禅的人,头脑已经非常敏感。在这个短短的空白期,就可以进入状态。

但开悟的前提,是前行基础非常成熟。香严智闲禅师虽然没有修五加行,可他用功了很长时间,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不要徒看其表面而随意效仿,应该一步一步走上去。没有修完加行,就不要修这些法,这是无法动摇的死规律。当有一天根机成熟的时候,可能是种地的时候“啪”的一声,也可能是打坐的时候忘了关手机,当手机铃声一响,当即开悟。根机成熟了,不需要嘴巴讲很多,大道不在别处,只在眼前。根机不成熟,讲得再多也没有什么用。修行是用心去参,不沉溺于文字,更不能逞口舌之快。禅宗也是一样,没有什么可讲的,所以禅师们都说“不可思、不可言”。如果前行修得非常好,并且对大圆满法,对上师有很强烈的信心,即使没有人讲大圆满,也有可能自己证悟。机会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不修加行,直接就修大圆满,或只修上师瑜伽,就很可能荒废时日、坐失良机。

五、过度沉陷昏愦时,应当精勤清醒自心

掉举的时候很明显,很容易发现,但昏沉却没有那么明显,而且和修寂止的状态有点相似。昏沉和禅定最大的区别在于,禅定状态的心非常平静,头脑非常清醒,并伴随着一种轻安和禅悦。此处说的禅定不是证悟大圆满,与空性也没有关系,这种状态,仅仅是阿赖耶识的特征。昏沉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因为头脑不清醒,所以是一种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半梦半醒的状态。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晚上打坐的时候就会感到昏沉。一旦昏沉,一定要当下觉察,继而提起精神,恢复清醒。平时打坐的时候,眼睛是往下看或者往前看,此时往高处看会有帮助。在身体不离开禅垫的情况下,可以稍稍活动一下。如果在念咒语或祈祷文,就让念诵的声音大一点。室内光线调亮一点,温度调低一点,衣服薄一点,还可以用凉水洗洗脸。如果这些方法都用了还不能奏效,就暂时不要修了,强迫是没有用的。此时可以去磕头、念经等,去做一些有相的身语之行。

对治昏沉,必须要有正知正念,要有侧面的监视,并立即采取措施,重新专注于目标。在感觉比较好的时候,要停下来。

六、自心尚未稳固前,应当精勤禅修

什么叫做稳固呢?当自己与别人聊天或做事的时候,空性的境界与慈悲心完全和打坐时修的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坐上修的境界,完全可以延伸到坐下的日常生活中,就算是比较稳固了。

在大圆满里,有好几种专门训练动中禅的方式。禅宗的跑香,也有一点这样的目的,就是将打坐中的境界,慢慢引入坐间与生活当中。但我们现在连坐上都修不好,又遑论坐下?我们不要在禅宗或大圆满里看到一句话,就认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修行是有次第的,老虎跳过的山崖,青蛙就不能尝试,否则会送命。某个阶段杜绝的方法,在另一个阶段却要提倡,走到哪个坡,才唱哪首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修法。

开始的时候,要认真地去打坐,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强化训练。训练好以后,便不需要再封闭,就可以把修行的感觉运用到生活当中。

七、应当依靠入定境界而精勤护持后得位

当坐上的修行修得非常好,外界的声音、现象等都不会干扰自己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坐上的境界便可以引入坐下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所谓的佛法融入生活。

在坐下训练的初期,为了让内心保持寂止的状态,走路、说话、吃饭的所有动作,都要轻柔、舒缓。在稍稍稳定以后,就可以模仿各种忿怒金刚的样子,包括说话的腔调、身体的姿势,等等。此时可以在肢体上有剧烈的运动,还要大声地说话,看看内在的寂止有没有动摇。经过持之以恒地训练,就可以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

八、遭遇众多不顺逆缘时,应当精勤行持三种安忍

逆缘层出不穷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修安忍,要坚持不懈。

比如,学佛以后,家庭、婚姻、工作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挑战。其中有些与我们的修行有直接关系,有些与修行根本毫无瓜葛,无论如何,在遇到各种外在、内在的干扰、逆缘时,要特别认真地修忍辱。要知道,这正是考验我们忍耐力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

《入菩萨行论》中专门有一品是讲安忍。什么叫做安忍呢?比如,当有人对自己不好,或者是打自己、骂自己的时候,首先心里没有不高兴,没有生起嗔恨心;其次是在被打被骂的当下,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第三是在事后,能立即放下,不抱怨,不记仇,了无痕迹。能做到这三点,就叫做忍辱。

六祖惠能大师曾在好几年中,终日与猎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其间受尽了欺辱与折磨,但他一直默默忍受,从未后悔退却,直至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地。

作为后学者,我们在遇到一些吃不吃素、磕不磕头,支持或反对等小小的挑战时,要尽量让全家人满意、舒服,这是最成功的学佛。如果一个人学佛,全家人痛苦,这样的学佛是否有意义,就很难说了。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家人的反对、攻击,就放弃学佛,这是原则性的问题,绝不能放弃,但要尽量回避矛盾,照顾家人的情绪。

比如,有些人在吃素方面非常执著,每次吃饭,都弄得家人不开心。家人吃了一点肉菜,就拍桌子瞪眼睛,最后弄得不欢而散。其实,我们真的不必对家人太过严苛,只要不点杀,不吃活物,尽量减少伤害,就已经不错了。惠能大师在很多年当中,都只能吃肉边菜,我们又何必太过强求呢?

再比如,如果家人反对磕头、念咒,就不要在他们看得到的地方做这些事情。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外面合伙租一个简单的道场,到道场里去磕头、念咒。当然,如果天天待在道场里面,半夜三更也不回家,那也会出问题。我们要考虑周全,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让家里人生烦恼。如果自己的学佛没有影响到家庭生活,我想大多数家人还是可以容忍的。当然,最好的方法,不是与家人计较、辩论,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学佛以后的改变和进步,感化家人,并带动他们一起学佛。

试想,如果你学佛之前,在家里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疑心重重、嫉妒攀比、争强好斗;学佛以后,却变得温顺调柔、心胸开阔、脾气又好、懂得容忍,家里人说学佛不好,你天天都笑眯眯的,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好意思说了。时间长了,即使你不去游说,周围人看到你身上越来越多的优点,也会纷纷效仿。

我们习惯于贪吃贪玩,所以在刚开始修加行的时候,是比较艰苦、枯燥。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看过去的修行人是怎样学佛、怎样用功、怎样吃苦的。

九、欲望贪恋过猛时,应当精勤强制遮止贪著

欲望炽盛的时候,要依靠强制性的方法,去励力断除。

有些欲望与环境有关,在某些环境、某些人群当中,欲望会变得异常炽烈且难以自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条件,就暂时离开所处的环境,以强制性的方法来回避一下,这对欲望的控制有一定帮助。

另外,不净观的修法、生起次第的修法、空性的修法,都对控制欲望有帮助。当然,身为凡夫,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断除所有的欲望,但过度的欲望却很危险,有可能伤及自他。

十、慈悲心薄弱时,应当精勤修菩提心

当发现自己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减弱的时候,立即要放下其他事情,认真去修慈悲心。

第八,精勤之十法

一、初学者应当精勤闻思

就像在上班工作之前,需要十几年的学习,学习且实习完毕以后,才能进入岗位一样,初学者像一张白纸,什么都茫然无知,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此时需要认真去做的,是闻思——学习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而不是修行。

一些佛教徒喜欢走极端的路,要么只闻思不实修,要么号称自己是实修者,极力排斥、抵触闻思,自以为是实修,其他一律否定。根本不懂修行方法,连佛教的基础常识都一问三不知,只是道听途说地抓来几个修法,甚至将迷信与佛法混为一谈,这样必然会在修行过程中衍生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问,把佛法看得越来越神秘,自己也变得茫然无措。

当然,如果能长年累月做到一心不乱地念佛,那是再好不过,念佛法门是往生极乐的最佳捷径。尤其是对没有文化或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学净土念佛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念佛仍然需要一定的闻思,否则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念佛、真正的净土是什么,这样念佛要不就是心猿意马,要不就是没有自信,很容易产生怀疑,最后即便能往生,也五百年不能花开见佛,即在五百年中无法成为菩萨、阿罗汉,只是普通的凡夫。其他法门本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易学,就更需要闻思了。

现在很多寺院里面虽然供奉着金光闪闪的佛像,汗牛充栋的佛经,但究竟有没有佛法也不好说。虽然出家人的戒律属于戒定慧之一,也算是证法,但仅仅让佛法隐藏在自己心中,没有广为传播,不能让其他人懂得佛教的义理,如何延续佛陀慧命?弘扬佛法不是简单地劝人向善、做慈善、当义工,而是需要高智慧的人才。如果不闻思修行,智慧从何而来?如果没有智慧,佛经也只能成为供养的摆设,而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这样一来,佛法的前途将岌岌可危。仅仅上一个早晚课虽然很好,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寺院里的出家人也必须重视闻思修。

读懂佛经以后,不但对生生世世有利,而且与现实生活也能相得益彰。虽然闻思以后不一定马上就能显现出善于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在精神领域,自己所听闻的佛法就能大大地施展拳脚了。

如今,随着物质的日渐丰富,人类的精神却开始走向贫瘠、空虚的荒野。当物质与精神严重失去平衡以后,物质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反倒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焦虑与不安。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必将迎来抑郁症等更多精神上的问题。此时,佛教就有了用武之地。

我们的头号敌人与最大问题,就是内心的欲望。因为有了欲望,无论有钱没钱,不满、仇恨、抱怨等负面情绪都会络绎不绝而来。欲望不但不让我们解脱,连今生今世,都不让我们过上比较幸福的生活。

比如,当人类发明了电脑等机械化、现代化的使用工具以后,本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一台机器可以代替过去成千上万人的工作,按理来说,我们应该过得更自由、更轻松——不需要工作八个小时,只需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可事实却适得其反,如今的很多人除了工作八个小时,还要加班加点,仍觉得事情多得理不出头绪。这一切,都是欲望在作怪。

如何解决?首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知正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是什么,画蛇添足的是什么。在任何问题上,佛陀的智慧都可以包治百病,尤其是在心灵的问题上,佛陀的方法更是恰到好处且所向无敌。若能适当地调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就有机会过上开心、幸福的生活。一方面可以修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幸福且有意义地生活,同时还可以帮助别的生命。

所以,在学佛之初,先不要盲修瞎练,也不要搞个人崇拜。在闻思以后,就能懂得什么样的上师是可以依止的,什么样的上师是应该远离的。

现在网络传播的力量很强大,好坏难辨、鱼龙混杂,如果没有辨别的能力,很容易走偏走错。

佛陀的智慧不专属于某一个教派,也不单单是佛教徒的专利,无论汉传、藏传,显宗、密宗,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可以学习、借鉴。佛教尊重别人的信仰,但在机缘成熟的时候,也不能放过传播佛法的机会,因为佛法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快乐和平安。

二、生起觉受后,应当精勤修行

即使我们按照大乘佛教的方法,经年累月地修持诸如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修法,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感受。大家应该知道,无著菩萨为面见弥勒菩萨而在鸡足山苦修了12年,连一个吉祥的梦都没有做过,多次地伤心失望,又多次地因为某些契机而获得鼓舞,进进退退多少次,才最终获得了成就。既然无著菩萨都有这样的显现,我们又怎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能轻言放弃?又怎能为自己的懒惰、懈怠找各种借口?

世间法是这样,佛法也不例外。没有任何法门不需要精进用功,可以守株待兔地混一混便坐享其成。要记住,即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没有什么感受,也一定要坚持不懈,这样成功才会向我们招手。

在修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有一点点与过去不一样的感受,比如感恩心不再是勉强、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能发自内心地将天下所有的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就像黎明前的曙光一样,能感受到菩提心苗头的萌生,此时一定要抓紧时机培养、灌溉,让它快速成长。若此时放弃修持菩提心,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让得之不易的菩提心慢慢淡化。

证悟空性也是这样,在修了一段时间以后,能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切都是虚幻、空性,无论是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虚无不实。这种感受不是来自于文字或推理,而是切身的体悟,此时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要做别的功课,要尽力培植这种千载难逢的感觉,把能用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抓住这得之不易的机会,千万不要让它消失。此时不需要读太多的书,念佛号、念咒、磕头、当义工等都不重要了,都可以暂时放弃,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让修行的境界趋于稳固。

这些都是窍诀,是几千年来成千上万的修行人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一直走到底。

如果没有什么感觉,那也不要着急。只要路没有错,感受是早晚的事情。正确的着急,是多投入一些精力,多用功、多精进、多努力;错误的着急,是不按照次第,不修加行,而直接去修破瓦、修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欲速则不达,这反而会让修行的进度变得更慢。

当然,如果方法错了,就要及时调整、挽救。否则在错误的路上越下功夫,就离解脱越远。

三、修行未得稳固之前,应当精勤居于静处

当修行境界尚未稳固的时候,要认真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修行。

在修行之初,我们的定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外来干扰的影响,此时依止静处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辞去工作、离开家庭,到山里去出家,而应设法在城市里找一个相对来说闹中取静的地方,每天腾出一些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修行。

什么叫做稳固呢?就是在进入修行状态时,哪怕周围人声鼎沸、噪声不断,也不太受影响,同时也不受世俗名利的动摇,基本上能保持自己的状态,这时候修行就相对比较稳固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修行的感觉,运用在工作、生活当中,最后让修行与生活彻底相融,修行就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当然,对初学者来说,这只是一种口号而已,落实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四、过度外散掉举时,应当精勤守住自心

掉举的时候,要努力地把心收回来,并让它继续修行。这个主题,涉及到一个具体的修心方法。

“禅修”一词,可以覆盖所有的修行。从小乘佛教的四念处,到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再到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叫做禅修。

此处要介绍的,是任何禅修都需要的修法。比如,修人身难得的时候,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地专注于一个焦点——人身难得,其他所有的杂念全部摒除,所以也叫做禅。

大乘和小乘都认为,禅定有两个当下的障碍:其中第一个是掉举,第二个就是昏沉。修任何禅定,如果有了掉举和昏沉,就不可能一心不乱了。

什么是掉举呢?任何修行,都需要事先设定所修的目标,无论是空性、出离心还是慈悲心都可以。让意识专注于此目标,就是修行。但一般来说,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稍稍一放松,一两分钟以后,心就会走神。身体做毗卢七法,心早已不在目标上了,天南海北,胡思乱想。这种情况,佛教称之为掉举、放逸之心。

昏沉虽然没有散乱,但也不能专注于目标,所以也离开了目标,只是离开的方式不同而已。掉举离开目标的方式非常明显、清楚,昏沉却显得模模糊糊,有时候甚至与禅定分不清,可实际上已经不在目标上了,修着修着就慢慢没有了感觉,这就是昏沉。

如何解决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小乘、大乘显宗和密宗都在讲的九住心。凡是修禅的人,都需要九住心中一系列的安住方法,来护持、保任禅定状态,这就是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在修无常的时候,能很清晰地忆念或感受无常,并不离开这种感受。正知的意思,是指在走神的时候,能够立即发现,并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

除了禅定的调整方式以外,还有几种行为上的有助于禅修的方式。比如,念咒容易散乱,就不要发出声音,或者声音小一点,衣服厚一点,室内温度高一点,光线暗一点。有些寺院的禅房光线非常暗,太暗了还是不好,应该有一个可以根据心境调节的光线。比如,禅房有可以伸缩开闭的窗帘,可以随时调节室内亮度。观看唐卡时,如果眼睛往前看或往高处看,就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让眼睛处于半闭的状态,不是完全闭着眼睛,而是半睁半闭,往鼻尖看,不往高处或前面看,就可以收摄自心,回归平静,因为内心的走神与视觉有着一定的关系。

心静不下来,可能跟身体的气有关。打坐的饮食与环境,也很有讲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心境,都有不同的要求。容易掉举的人,要吃比较有营养的食物。

如果这些方法试了都无济于事,就暂时不要修了。勉强地修行,会出问题的。有些人特别专注、用功,却因为没有诀窍,或者错误地理解了诀窍,也会出问题——心口很痛、很堵,严重的甚至会发疯。密法认为,这些问题与气脉明点有关。

现在很多人会说,打坐的时候心静不下来,甚至觉得比没有修行之前还更糟糕,故而为此苦恼忧愁。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不是杂念变得更多,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我们的意识刚刚开始接受这些训练,不可能马上见效,必须要下功夫,要用功,要有耐心,要坚持,要突破难关。有些修行人因为过不了这个关,就认为自己与禅定或修行没有缘份,继而放弃打坐,选择念佛、念咒、磕头等修法。但念佛最终还是要让心静下来,心静不下来,念佛也徒劳无功。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蓄积足够的力量,去超越这个关卡。

在走神的时候,立即要察觉到。《慧灯之光》里讲过很多次,这是一种自我监视的方法,我们的意识有这种功能,可以自知自明。自知自明有多层含义,明心见性叫做自知自明;生活当中自己想什么自己很清楚,也叫做自知自明;在禅定的状态中,一方面在修禅,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以自我监视,看自己有没有安住在修行的境界当中,有没有走神,也叫做自知自明。实际上是它自己监视自己,没有其他的第二意识来监视,否则就有两种意识,就变成两个人了,这是不可能的。

修行是有窍诀的,没有窍诀的修行很难成功。这就像体育运动员的训练,也必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教练。如果是国际一流的教练,教出来的学生就比较容易拿到国际金牌。禅宗道场里的禅师,就是修禅的教练员;密法的上师,也是心灵训练的教练员。

初学者禅修的时间不能太长,感觉非常好的时候,立即要中断,之后再重新去找感觉。修的次数要多,时间越短越好。为什么在感觉非常好的时候反而要去破坏它?平静的时间不是越延长越好吗?因为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不主动间断,它也会自己间断,这样会让我们总是在挫败感中结束,反而不利于修行。

到了修行中期,因为有了一点定力,可以让好的感觉稍微延长一点。在修行后期,可能一进入禅定,就能连续几个小时处于禅定当中,完全没有任何杂念。冈波巴大师就有连续13天处于定中的示现。但如果没有证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内心平静,没有烦恼而已,出定之后,还是烦恼重重。这是藏传佛教所有上师们的经验。

心非常平静的状态,有时候与中观讲的空性、大圆满的境界,尤其是《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不可思、不可言”表面上非常相似,没有经验的人完全分不出来。但大家要知道,这是寂止,不是证悟,属于无记的状态。大圆满和大手印都讲过这种无记。

过去有些禅师真的非常厉害,他们是真正的开悟者。这些真正有修证的人说出来的话,与大圆满、大手印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也清楚地说过,这不是禅定。这也说明,不同的方法与渠道,都能找到同样的东西。净土宗说的“念佛者是谁”,禅宗的参话头,与大圆满的一部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大圆满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

修完五加行,就可以开始修寂止的修法,至少要修一年。在此之后,密法还有一些稍稍与气脉明点有关的寂止修法。寂止修完以后,可以修空性。空性的修法很多,《慧灯之光》的《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人无我的修法》《法无我的修法》《修心七要》中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已经讲得很清楚,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开悟的因缘,可谓千差万别。有些人开悟的时机,只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瞬间。

禅宗的香严智闲禅师,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虽然聪慧机敏,懂得很多教理,每逢辩答询问,都能侃侃而谈,却一直没有开悟。一次,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问他一个书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他竟茫然无对,一时羞愧难当,不禁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将所有经书付之一炬,去到一个地方,一边种地,一边修禅。两年以后,当他有一天在种地的时候,挖到了一块瓦砾。他拿出瓦砾随手一扔,瓦砾打到后面的竹子上,发出“啪”的一声,他当下恍然大悟。

在一些大圆满的修行处,时常会听到“啪的”的声音。为什么大圆满法要用“啪的”这样的声音?就像平地一声雷,会让人大吃一惊。在忽然间专注于一个猛厉的声音时,所有的杂念会戛然而止。平时修禅的人,头脑已经非常敏感。在这个短短的空白期,就可以进入状态。

但开悟的前提,是前行基础非常成熟。香严智闲禅师虽然没有修五加行,可他用功了很长时间,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不要徒看其表面而随意效仿,应该一步一步走上去。没有修完加行,就不要修这些法,这是无法动摇的死规律。当有一天根机成熟的时候,可能是种地的时候“啪”的一声,也可能是打坐的时候忘了关手机,当手机铃声一响,当即开悟。根机成熟了,不需要嘴巴讲很多,大道不在别处,只在眼前。根机不成熟,讲得再多也没有什么用。修行是用心去参,不沉溺于文字,更不能逞口舌之快。禅宗也是一样,没有什么可讲的,所以禅师们都说“不可思、不可言”。如果前行修得非常好,并且对大圆满法,对上师有很强烈的信心,即使没有人讲大圆满,也有可能自己证悟。机会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不修加行,直接就修大圆满,或只修上师瑜伽,就很可能荒废时日、坐失良机。

五、过度沉陷昏愦时,应当精勤清醒自心

掉举的时候很明显,很容易发现,但昏沉却没有那么明显,而且和修寂止的状态有点相似。昏沉和禅定最大的区别在于,禅定状态的心非常平静,头脑非常清醒,并伴随着一种轻安和禅悦。此处说的禅定不是证悟大圆满,与空性也没有关系,这种状态,仅仅是阿赖耶识的特征。昏沉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因为头脑不清醒,所以是一种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半梦半醒的状态。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晚上打坐的时候就会感到昏沉。一旦昏沉,一定要当下觉察,继而提起精神,恢复清醒。平时打坐的时候,眼睛是往下看或者往前看,此时往高处看会有帮助。在身体不离开禅垫的情况下,可以稍稍活动一下。如果在念咒语或祈祷文,就让念诵的声音大一点。室内光线调亮一点,温度调低一点,衣服薄一点,还可以用凉水洗洗脸。如果这些方法都用了还不能奏效,就暂时不要修了,强迫是没有用的。此时可以去磕头、念经等,去做一些有相的身语之行。

对治昏沉,必须要有正知正念,要有侧面的监视,并立即采取措施,重新专注于目标。在感觉比较好的时候,要停下来。

六、自心尚未稳固前,应当精勤禅修

什么叫做稳固呢?当自己与别人聊天或做事的时候,空性的境界与慈悲心完全和打坐时修的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坐上修的境界,完全可以延伸到坐下的日常生活中,就算是比较稳固了。

在大圆满里,有好几种专门训练动中禅的方式。禅宗的跑香,也有一点这样的目的,就是将打坐中的境界,慢慢引入坐间与生活当中。但我们现在连坐上都修不好,又遑论坐下?我们不要在禅宗或大圆满里看到一句话,就认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修行是有次第的,老虎跳过的山崖,青蛙就不能尝试,否则会送命。某个阶段杜绝的方法,在另一个阶段却要提倡,走到哪个坡,才唱哪首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修法。

开始的时候,要认真地去打坐,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强化训练。训练好以后,便不需要再封闭,就可以把修行的感觉运用到生活当中。

七、应当依靠入定境界而精勤护持后得位

当坐上的修行修得非常好,外界的声音、现象等都不会干扰自己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坐上的境界便可以引入坐下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所谓的佛法融入生活。

在坐下训练的初期,为了让内心保持寂止的状态,走路、说话、吃饭的所有动作,都要轻柔、舒缓。在稍稍稳定以后,就可以模仿各种忿怒金刚的样子,包括说话的腔调、身体的姿势,等等。此时可以在肢体上有剧烈的运动,还要大声地说话,看看内在的寂止有没有动摇。经过持之以恒地训练,就可以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

八、遭遇众多不顺逆缘时,应当精勤行持三种安忍

逆缘层出不穷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修安忍,要坚持不懈。

比如,学佛以后,家庭、婚姻、工作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挑战。其中有些与我们的修行有直接关系,有些与修行根本毫无瓜葛,无论如何,在遇到各种外在、内在的干扰、逆缘时,要特别认真地修忍辱。要知道,这正是考验我们忍耐力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

《入菩萨行论》中专门有一品是讲安忍。什么叫做安忍呢?比如,当有人对自己不好,或者是打自己、骂自己的时候,首先心里没有不高兴,没有生起嗔恨心;其次是在被打被骂的当下,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第三是在事后,能立即放下,不抱怨,不记仇,了无痕迹。能做到这三点,就叫做忍辱。

六祖惠能大师曾在好几年中,终日与猎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其间受尽了欺辱与折磨,但他一直默默忍受,从未后悔退却,直至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地。

作为后学者,我们在遇到一些吃不吃素、磕不磕头,支持或反对等小小的挑战时,要尽量让全家人满意、舒服,这是最成功的学佛。如果一个人学佛,全家人痛苦,这样的学佛是否有意义,就很难说了。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家人的反对、攻击,就放弃学佛,这是原则性的问题,绝不能放弃,但要尽量回避矛盾,照顾家人的情绪。

比如,有些人在吃素方面非常执著,每次吃饭,都弄得家人不开心。家人吃了一点肉菜,就拍桌子瞪眼睛,最后弄得不欢而散。其实,我们真的不必对家人太过严苛,只要不点杀,不吃活物,尽量减少伤害,就已经不错了。惠能大师在很多年当中,都只能吃肉边菜,我们又何必太过强求呢?

再比如,如果家人反对磕头、念咒,就不要在他们看得到的地方做这些事情。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外面合伙租一个简单的道场,到道场里去磕头、念咒。当然,如果天天待在道场里面,半夜三更也不回家,那也会出问题。我们要考虑周全,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让家里人生烦恼。如果自己的学佛没有影响到家庭生活,我想大多数家人还是可以容忍的。当然,最好的方法,不是与家人计较、辩论,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学佛以后的改变和进步,感化家人,并带动他们一起学佛。

试想,如果你学佛之前,在家里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疑心重重、嫉妒攀比、争强好斗;学佛以后,却变得温顺调柔、心胸开阔、脾气又好、懂得容忍,家里人说学佛不好,你天天都笑眯眯的,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好意思说了。时间长了,即使你不去游说,周围人看到你身上越来越多的优点,也会纷纷效仿。

我们习惯于贪吃贪玩,所以在刚开始修加行的时候,是比较艰苦、枯燥。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看过去的修行人是怎样学佛、怎样用功、怎样吃苦的。

九、欲望贪恋过猛时,应当精勤强制遮止贪著

欲望炽盛的时候,要依靠强制性的方法,去励力断除。

有些欲望与环境有关,在某些环境、某些人群当中,欲望会变得异常炽烈且难以自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条件,就暂时离开所处的环境,以强制性的方法来回避一下,这对欲望的控制有一定帮助。

另外,不净观的修法、生起次第的修法、空性的修法,都对控制欲望有帮助。当然,身为凡夫,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断除所有的欲望,但过度的欲望却很危险,有可能伤及自他。

十、慈悲心薄弱时,应当精勤修菩提心

当发现自己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减弱的时候,立即要放下其他事情,认真去修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