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义
(一)学《赞法界颂》的重要性
《赞法界颂》是龙树菩萨将整个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加以浓缩,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论典。其主要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如来藏。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流转于轮回当中,没有得到解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无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轮回当中所有的幸福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脱。要想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首先要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心的本性与我们的解脱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追求。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说得最清楚,通过佛的方法,才能证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他所有的世间学科都无济于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讲得尤为清楚、透彻,除了密法以外,讲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转法轮。
在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都是相当重要的论典,因为二者都浓缩了第三转法轮中所有关于如来藏的内容。就像龙树菩萨的《中论》也浓缩、提炼并以很好的逻辑思路去解释了佛陀第二转法轮以《般若十万颂》为主的般若经典一样。
(二)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佛在传法的次第方面非常讲究,初转法轮的时候并没有讲如来藏。佛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在听闻者根机没有成熟,也即对空性没有了解的时候,如果宣讲如来藏,不但对听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对如来藏产生执著——会认为烦恼等有漏法或有为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但如来藏是不空实有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执著,那就是证悟法无我的障碍。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宣说中观他空见解的论典,其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要精通他空中观,首先一定要精通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句话。因为精通自空中观以后,就已经建立起“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的定解,那样就不可能对光明如来藏产生执著,即使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说如来藏存在,也自然而然地会知道顶多是如来藏的现象——光明的部分存在,但如来藏也不可能实有。
佛陀三转法轮中,哪一次最了义,哪一次最不了义呢?
在此问题上,虽说有不同的立场,但绝大多数高僧大德的观点是一致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再三提到过,第一转法轮和第二转法轮是不了义的;第三转法轮是了义的。第二转法轮基本上是讲般若空性,所以对第二转法轮有不同的观点,宁玛巴的龙钦巴(无垢光尊者)认为:第二转法轮是了义的,但却是相对的了义,只有第三转法轮才是最了义的。三转法轮的三个次第,越来越接近真理,接近心的本性。
当然这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大乘佛教的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第三转法轮中阐演的,谁也不能说所有这些经典全部都是了义经典。更确切点说应该是:第三转法轮当中专讲如来藏部分最典型的十部经典,是最究竟的了义经。而其他经典当中虽然提到了如来藏,但不是很强调,主要讲的是菩萨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等六度万行的内容,所以还算不上是最了义的经典。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曾用一个非常清楚的比喻来解释三转法轮的次第:
古印度人喜欢到海洋中的一些小岛上去取宝。珠宝取回来以后,首先是把珠宝泡在盐水里面,浸泡很久以后,再用很粗的布来擦拭,把粗大的沙石、污泥清洗干净,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浸泡过一种食物的水里面,过很长时间以后,再用一般的布来擦拭;第三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一种药水里面,然后用丝绸等柔软光滑的布擦拭,最后珠宝就变得清净无垢、纤尘不染了。
同样,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人们刚刚接触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执、自私等烦恼非常粗大,对世界的贪恋深重无比,此时讲空性、光明,显然还为时过早,所以第一转法轮当中只讲了诸行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以及简单的无我等小乘法门,首先让修行人明白因果轮回的真相。
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只讲空性,不讲光明。虽然《般若十万颂》等《般若经》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时的光明一般都解释成空性,没有强调如来藏。龙树菩萨讲解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也只是讲空性,而不提如来藏。
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更趋于成熟,所以此时虽然偶尔会稍稍讲一下空性、无我,但主要讲的是光明、常住、清净。
佛在传法之初就已经策划好传法次第,通过三转法轮,将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到最后的光明境界,由浅入深地依次传授给愚痴众生。
但显宗经典所透露的也就仅此而已,到底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光明,却没有解释,也没有讲如何证明光明如来藏的存在。佛陀只是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相信我所说的话不会有错,我在多世累劫当中从来没有撒过谎,所以我的舌头才会是这样。如果你们相信我说的话,就可以证悟胜义谛。”说毕,便在大众中示现伸出广长舌①给众人看,以证明自己不会说妄语。佛也说过,胜义谛要用信心来证悟,只要有信心,然后努力修持,就会慢慢证悟。
不了义法与妄语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简单而言,有两个差别:
第一个差别,妄语是以烦恼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欺骗人;另外,在妄语里面没有一点真实的成分,它完全是假的。
而不了义法则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欺骗人,而是因为当时的众生不能接受空性、光明以及密宗等高层的法,若实实在在地把真相告诉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误解,会造罪、堕落。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只能先让众生了解一下最简单、最低层的东西,只有让众生慢慢地接受。这是为了给众生找一条出路,让他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因为众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就永远不传法,众生就不能走上解脱道。
第二个差别。打个比方,在我们失眠需要服安眠药的时候,假如医生告诉我们,这种药的效果非常厉害,你一定要在床上躺下去以后才吃,千万不能在走路、吃饭或坐在其他地方的时候随便吃,否则会马上睡着。如果我们把医生的话当真,因为心理作用的缘故,药的功效可以提高很多。
其实,如果分析医生的话,也不能说他说的完全错误。尽管他的药本身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但因为医生特意且善意的一个小谎,却让病人对药物生起了信心,其结果是的确增加了药效。
同样,佛告诉我们,人生是痛苦的。我们不能说这是假的,因为从凡夫、轮回的角度去说,轮回就是痛苦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人生的的确确是痛苦的,因为轮回本身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怎么会有什么痛苦呢?所以这叫做不了义法。
佛在《般若经》当中说的空性,的确是真实、永远不变的,任何物质永远都不会变成实有,所以佛在第二转法轮当中说万事万物都是空性,这一点也没有错,所以称之为了义。但因为这个了义还不是很完整,其中没有涉及光明。本来万事万物都是现空双运的,虽然是空性,但其现象永远存在。不仅不清净、不可靠的有为法是现空双运、现空无别,包括如来藏光明、心的本性、本来面目都是现空双运的。
虽然讲的时候先讲空性,后讲光明,但我们不能认为光明和空性是分开的,实际上二者无离无合,这叫做现空无别。
(三)现空二谛和实象二谛的区别
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两种不同的二谛。第一种是自空中观当中讲的现空二谛。认为空性才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都叫做世俗谛。自空中观的见解不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经的根据。
第二种二谛,叫做实象二谛。实象也即哲学与中观里面都提到过的实在和现象。实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现象在中观里是由无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显现,脱离了实相且原本不存在。人我和法我都属此列。
实象二谛什么时候需要呢?在讲第三转法轮以及讲密法的时候需要。
区分两种二谛非常重要。比如说,在讲龙树菩萨的《中论》等自空中观论典的时候,如果一提到胜义谛当中存在任何东西,就会与法无我的见解相对立,所以不能承认任何胜义谛中存在的东西。
但在实象二谛的胜义谛当中,却允许有东西存在,那就是如来藏光明。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如来藏的光明在胜义谛当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
从现空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不是胜义谛,因为它是现象。但从实象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是胜义谛,不是世俗谛。
在区分两种二谛的问题上,不要说没有学习过中观的人,即便是专门研究中观的学者、论师,都会犯错误。比如说,觉囊派始终强调如来藏的真实光明永恒存在,藏传佛教的有些人就认为,觉囊派的观点顶多属于唯识宗的观点,搞不好就变成外道的见解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若能把两种二谛分开理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来藏就是永恒的、存在的、光明的,这是佛亲口说的。因为某些人自己对佛经的理解不正确,才会认真为假,以为觉囊派的观点出了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
如果不会区分两种二谛,则龙树菩萨的《中论》,和《赞法界颂》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化解。如果承认《赞法界颂》是准确的,就一定要承认《中论》是不准确的。如果认为《中论》是准确的,就必须放弃《赞法界颂》的观点,二者必舍其一。假如通达了两种二谛的概念,就知道《中论》和《入中论》里面讲的空性,和《宝性论》与《赞法界颂》里面讲的光明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浑然一体的。
就像学《中论》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学推理的方法一样,要学如来藏,首先要理顺两种二谛的划分界线。
两种二谛的来源都有佛经的根据:实象二谛,佛在第三转法轮当中提到过。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子说道:“舍利子,胜义谛当以信心而证悟”,此时佛说的胜义谛,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就是光明与空性的综合体。
(四)何谓如来藏
1.如来藏的不同称谓
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
2.大空性与小空性的区别
《中论》《入中论》中讲的自空中观与空性,仅仅是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其中没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称为一般的中观;而引入了如来藏光明的他空中观,就属于大中观、大空性。
3.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如何不矛盾
如来藏本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其本体不存在、不实有、虚幻、空性;另一方面,是光明、纯洁、永恒、真实。
在学中观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观点:真实不虚和虚幻空性是对立、矛盾的,任何一个物质只要是真实的,那就不是空性。只要是空性,那就不可能真实、永恒、常住不灭。只要承认实有的东西存在,则无论再高明,也顶多不能超越唯识宗的观点。
这种观点从何而来呢?就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以及龙树菩萨的《中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传递给我们的。因为这些经论主要讲的二谛是现空二谛,在现空二谛的范围内,真实、实有与空性就是矛盾的。
但学过第三转法轮经论的人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第三转法轮时所讲的二谛,是实在和现象的二谛。在第三转法轮当中,佛陀非常强调如来藏是实有的、常住不灭的,还说如来藏是究竟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实不虚和空性也不矛盾,如来藏既是真实、常住不灭的,但同时也是空性的。
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或者《赞法界颂》《宝性论》等他空中观的论典当中,否定了世俗谛,认为这些都是无明的产物,是众生的幻觉,最后剩下的,经论中用“常住不灭”或“真实不虚”等词句来形容,但这只是在名称上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常有等相同而已,实际上并不是一码事。
在第三转法轮的二谛当中,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人我和法我、人我执和法我执属于世俗谛。也就是说,第三转法轮把除了真实不虚的如来藏,或诸法本来面目以外的所有东西,都列入了世俗谛,实际上也连带将“人我”和“法我”一并破斥、否定了,所以三转法轮与二转法轮的中观并不矛盾,只是名词上看似冲突而已。
4.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区别
在《入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中观论著以及密宗典籍当中,有时会把如来藏称为阿赖耶识,那如来藏究竟是不是阿赖耶识呢?
其实,阿赖耶识这个词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唯识宗所说的,属于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另一个就是表示如来藏的阿赖耶识。
二者虽然名称一样,但实际上是大不一样的: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的,但同时也是无常的。换言之,唯识宗讲的八识里面的阿赖耶识,是众生意识的一部分,是无常、有漏的有为法,属于轮回的范畴;而如来藏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也不属于轮回,是佛的智慧。在他空中观的经论中,永远不会承认如来藏是无常的。
另外,诸如法界、光明之类的词,也会在不同的经论中表示不一样的内容。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就不能了解佛的密意,更不能给佛法妄下断语。
不看书的人自然不会有怀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书中讲了什么。看过书的人,才会有很多的疑问。有了疑问,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会对修行有一些影响。所以,文字上的误会与疑难一定要化解,这样才能放心大胆地修行。
(五)抉择如来藏的方法
1.抉择空性与光明的两种因
要说明一个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这在佛教因明里面,叫做因或者量。
除了禅宗、大圆满或有些密宗修法不需要观察,直接可以亲身体会到心的本性空性光明以外,其他修法在抉择心的本性的时候,都要用到两种不同的因。
抉择空性所需要的因,就是《中论》《入中论》所讲的中观自续派以及中观应成派的因,也叫做观察胜义因。它可以证明心的本性空性,能破除我们的人我执与法我执,却不能证明心性的光明部分。
抉择光明所需要的因,叫做清净因或清净见因。《定解宝灯论》第六品中讲的多数内容,就是清净见因。
什么叫做清净见因呢?比如说,六道众生各出一个代表,再加上八地菩萨与佛,一共八个不同的观察者集中在一个地方,共同观察同一碗水,则会有八种不同的现象,依次越往上面越清净——饿鬼看到的现象,比地狱众生看到的要相对清净一些;旁生看到的现象,相对而言又比饿鬼的清净一些。其中的八地菩萨,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一个是清净无垢的甘露,另外一个就是五方佛的佛母。在佛的境界中,没有风、水、地、火等物质,一切都是光明和空性。这是显密公认的观点。
因为越往下层,业障越深,而外面的环境实际都是心创造的,所以周边的现象也越不清净。在这一点上,唯识宗说得不错。
唯识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实相唯识宗认为,因为有了心,才有了外面的现象,所以外境就是心或心的现象;假相唯识宗认为,外境不是心的现象,而是心创造的一种幻觉。
无论是心的现象也好,还是心创造的也好,反正外面的景象都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与心有着密切关系的幻相。因为是幻相,所以既不能说它是物质,也不能说它是心,因为幻相就是虚妄的,不存在的。总而言之,从小乘到密宗都公认,外境是心创造的。
既然外境是心创造的,所以创造外境的心如果清净,它所创造出来的外境也是清净的;如果心不清净,它所创造的外境也不清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八种不同的现象中,肯定只有一个是对的,那就是佛的境界。其他的都是相对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从六道众生、八地菩萨到佛,这八种不同的智慧或意识(众生的叫意识,佛和菩萨的就是智慧,都是指心),就是越来越清净的。其中地狱众生的心最不清净,佛的智慧最清净,其他的介于其间。
为什么佛的境界是绝对真实与清净的呢?因为佛的境界没有任何幻相的成分。佛的心、佛的智慧已经远离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他的心中不会有妄想、妄念,所以他也不会有任何幻相,故而是最清净、最纯洁的。由此推知,地狱和饿鬼众生相比较,地狱众生是错的,因为在众生业障非常深重的时候,就会堕到地狱,那时看到人类所见的一杯水,都是铁汁、铜汁;当业障稍微清净,再从地狱转到饿鬼道的时候,就会看到饿鬼道的现象,将水看成脓血;当他从饿鬼道转生到旁生道的时候,他的环境又会清净一些……八地菩萨与其他众生相比较,八地菩萨看到的又更为清净。因为其他众生通过修行,把心里的烦恼障与部分所知障断除以后,才能显现出八地菩萨所见的现象。这就说明,其他众生有业障,而八地菩萨相对来说比较清净,所以八地菩萨是准确的,其他众生不准确。但八地菩萨与佛的见解、境界相比较,就迥然有别了。
因为佛的境界不存在任何障碍,所以他看到的,是物质真正的本来面目。这样推测,最后可以抉择出,真正绝对的准确或清净,只有佛的境界。这种推理方法,叫做清净见因。
如果没有这样的逻辑或因,仅仅借助中观的推理方法,只能说明心的本性是空性,而无法证明诸法是佛的坛城,也无法推知心的本性是光明。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针对任何根机,都所向无敌的。只有相信佛法的人,才能接受这种推理。如果不相信佛法,那就鞭长莫及了。
2.现证如来藏的捷径
现证如来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禅宗里面所讲的,不需要逻辑与观察,就是把心静下来,让心自己去体会自己的本性。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内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后修两三年的寂止修法,当心静下来以后,自己去观心。另外,密宗还有一些诸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圆满次第又分为有相圆满次第与无相圆满次第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心的本性显露出来。
密宗的修法相当丰富,而显宗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寂止的修法:让心静下来,修到四禅八定的境界,然后用中观的方法去抉择心的本性是空性,之后在空性的状态中安住。但这种所谓的安住,实际上也没有超越分别念的基础,所以效果很缓慢。
禅宗有很好的方法,但就像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应该属于半显半密的经典一样,从密宗的角度来看,禅宗应该不是很纯粹的显宗,而是掺杂了很多密宗的方法。纯粹的显宗一般没有这样的方法,但只学过显宗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抉择出心的本性是光明;通过中观的方法,又可以抉择出光明就是空性,最终结合起来,就是真正的密宗观点——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空性与光明,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真正完整的佛教见解。
3.各大教派的观点并存不悖的缘由
虽然藏传佛教都认为诸法是佛的坛城,但真正说得最透彻、最明显,并借助逻辑来证明的宗派,当属宁玛巴。这在荣森班智达的著作中尤为强调。
不同的教派,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仅仅在藏传佛教内部,都有不同的主张。格鲁派非常强调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的中观——心的本性空性;而觉囊派又着重强调第三转法轮或者无著菩萨的论典以及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等经论的内容——心的本性光明,虽然他们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们强调的就是光明。而宁玛巴既不强调光明又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平衡起来,尤其是在宁玛巴的大圆满修法中,直断修法属于空性的修法,而顿超修法又属于光明的修法。
藏传佛教的每一个宗派都有其特长。以觉囊派为例,如果藏传佛教里面缺少了觉囊派,藏传佛教就显得有点不完整,因为这样一来,藏传佛教中就少了一个专门宣讲第三转法轮的宗派。同样,如果没有格鲁派,则虽然所有藏传佛教的宗派都在讲空性,但没有一个非常强调空性的宗派。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去创造一个可有可无的新教派。
但不管格鲁派怎么样强调空性,也不管觉囊派怎么样强调光明,最终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这就是最后的结论。虽然我们需要这样的结论,但强调其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众生需要这样的次第引导,最后才能达到目标。倘若不讲空性,一开始就修光明,大家就会误认为光明是实有的。在没有证悟空性的时候,就要强调空性。让大家知道,轮回与涅槃都是一无所有的空性,从而对空性生起坚定不移的见解。然后再去了解心的本性光明。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中观空性的见解,所以无论怎样都不会像唯识宗一样,认为心的本性是实有的,而会了解到,虽然一切都是空性,但在空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光明的成分,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净现象是不存在的。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清净的现象,这个清净的现象永远都是存在的,同时也离不开空性,与空性无二无别,这就是现空无别。如果根本不提光明,只讲空性,大家又会觉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佛的智慧、清净的现象与如来藏也不存在的。那又是另一个极端了,所以我们要断除常、断两个极端。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而有所侧重地强调,是佛陀引导众生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路。
抛开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不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佛教的见解,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空性,另外一个就是光明。因为有这两个见解,所以佛就转了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因为佛转了第二和第三转法轮,所以大乘论典有弥勒菩萨的传承和文殊菩萨的传承,其中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光明;文殊菩萨和龙树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空性。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论典,或者说有了两个不同的心的本性,所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所以才有了两种不同的因。
二、正义
(一)名义
《赞法界颂》
这次我准备在施护法师翻译的汉文版上,给读者简单地解释《赞法界颂》。此论有藏文版,内容与汉文版几乎相同,只是个别地方有少许差别。差别的来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差别,也可能是翻译的差错。本来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仅要从词句的表面来理解,而且要挖掘出一个字词当中所潜藏的各种内容。
莲花生大师说过,前弘期第一批将梵文佛经译成藏文的译师,都是佛的化身。
历史上曾有过很多类似的事例:后弘期的翻译家在翻译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时,因为其中的一句话梵文版中讲得很简单,译师们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就去查前弘期译师的译本,看他们是怎么翻译的。结果惊讶地发现:前弘期的译师们对其中的每一句,都从六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并予以翻译,这是后来的译师们根本看不出来的内容。
因为前弘期的译师是佛菩萨的化身,所以才会知道字面背后所隐藏的含义。
另外,好像在汉文《大藏经》,甚至包括整个汉传佛教里面,都没有一个《赞法界颂》的解释,但藏传佛教却有广略不同的很多关于《赞法界颂》的注解。本《浅释》的大部分内容是按照藏文注解来解释的,但因为某些偈颂藏文版中没有,所以只有望文生义,根据藏文前后的内容来推测、估计了,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智者海涵。
本论所指的法界,就是如来藏或佛性。虽然本论的文字当中,没有说本论是如来藏赞或佛性赞,而说的是《赞法界颂》,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与密宗,都会讲法界这个词,但其中所赋予的内涵却是各不相同的。
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来说,法界仅仅指空性。最多像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说,是没有任何执著,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中观他空派的上师会告诉我们,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师则会说,法界就是明空无别。因为密宗既不强调光明,也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有机地平衡起来,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藏文里面也称为平等一体、明空无别的光明心。此处的“心”,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这颗能够思维的心或阿赖耶识,而表示佛的智慧。
佛教各大教派的见解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且越来越接近于万法实相。
“赞”:有很多的解释方法,此处可解释为赞扬、称赞。
(二)顶礼句
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
此偈颂藏文版中没有。
“归命”也即梵文中的“南无”。南无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顶礼、皈依。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全部心灵,都皈于十方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认化身和法身,不承认报身。《俱舍论》中根本不提报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其法身所诠释的实质内容,也与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为大乘佛法承认报身,并认为报身是不灭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认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罗门教,就像某些人说密法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一样。
大乘佛教不仅承许三身,甚至承认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与五身都是不同的分类而已,实际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胜义谛的三身和世俗谛的三身。世俗谛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认的三身。胜义谛最了义、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为报身,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为化身。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愿与一切众生迅速证悟、体证与法界无二无别之本体。
(三)称赞众生阶段的法界
1.总述法界本体
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
无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看,轮回三恶道是如何痛苦、恐怖、无常、不净、变化莫测,法界永远都是凝然不动、常住不灭、永不改变、清净无垢的。虽然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现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响或迁移。
本来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但三恶趣的痛苦最剧烈,所以此处只强调了三恶趣。
本论中有很多“理”字,意即真理、胜义谛。
“相”,众生所见所闻,以及心里显现出来的一切有为法,比如:红、黄、白等颜色,圆、方、长等形状,痛、不痛、快乐等感受,都叫做“相”。
此偈颂的内容非常深,大圆满中很多大家认为非常了不起的词句,其内在真实含义也与此并无二致。但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故而始终感觉不到不变、不灭的法界。我们感觉到的就是无常、痛苦、不清净、烦恼,但法界却是永远清净的。
就像天空中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在地上既看不到蓝天,也感觉不到是乌云遮蔽了天空。当乌云慢慢消散,露出碧蓝通彻的天空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天空是永恒不灭的,其中没有任何造作的有为法,它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永远都是如此。即使我们感觉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样,当我们心里生起粗大烦恼,并导致了极大痛苦的时候,心的本性也是岿然不动、光明无碍的。
譬如说,当我们做了噩梦,感到恐怖万状、悲恸欲绝的时候,如果能立即醒过来,则所有的现象与痛苦也一扫而空。同样,如果真正能证悟心的本性,则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也能当下化解。这不是要把不清净的现象推翻,然后去另外证悟一个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烦恼存在的当下,一切就是本来清净的。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并非易事了。所以之前我们要做很多的功课——修加行、行持六度万行,等等。
寂静如虚空,处处悉周遍,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
“寂静如虚空”:如来藏的本性寂静得犹如虚空一般。
“寂静”并不是万籁俱寂、悄无声息的意思,而是指平等一体,没有任何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会儿又说没有任何清净不清净的现象,一会儿又说有光明的现象,这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二者是一回事。所谓光明,就是没有任何“相”——远离一切清净与不清净诸相,没有时间与空间,所以叫做寂静。
“如虚空”,我们经常会提到这个比喻——寂静光明的境界犹如藏地秋天的虚空。因为藏地冬天经常刮风,天空中虽然没有很多乌云,但还是会有一些灰尘,看起来不是很干净;春天的时候又因为地面升温,故而时常有气流,会影响虚空的纯净度;而夏天经常会下雨,天上随时会乌云密布,所以虚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澄净。秋日的虚空尤其纯净,不存在什么杂质、污垢,所以显得特别地清净、通透、澄然、明澈。
如果前行基础修得很扎实,任何证悟的条件都齐备了,则仅仅听到这么一句话,都会当下开悟,通达心的本性——一想想清净如虚空的感觉,当即就会恍如大悟。以前的禅宗祖师,与藏地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上师们口耳相传的窍诀,往往就是几个字,再说就是多余的了。
但大多数人的条件都不成熟,故而感觉不到这些字面的真正含义。如果前行、信心等条件不成熟,即使熟读千经万论,最终也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其他一无所证。
能不能证悟还是靠自己。前行修了,出离心、菩提心足够了,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把粗大的烦恼、罪业消除了,修曼荼罗积累的资粮也差不多了,修上师瑜伽修法也对上师有了足够的信心,这样就可以不听很多法,仅仅到静处反反复复地思维、体会“寂静如虚空”这五个字,都会证悟的。
“处处悉周遍”,无论在轮回的任何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包括贪心、嗔心等,都没有离开过寂静。寂静周遍于精神、物质等一切法,无论过去、未来还是当下,它始终都不会离开。
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在开悟以后才有如来藏光明,现在的凡夫阶段没有,生起嗔恨心等烦恼的时候更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候,光明都是存在的。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法界本体远离一切彼此,以及用“彼此”二字所代表的高低、左右、大小等所有分别。所以法界既不是深也不是浅,因为法界当中根本不存在深和浅的概念与分别。
如果想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法界光明,几乎只能借助于否定词——不是此、不是彼、不是深、不是浅、不是左、不是右、不是轮回、不是涅槃,等等。想从正面的角度去描述它,就只能说空性、光明,另外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了。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空性、光明也是很含糊的概念,真正要体会其境界,只有通过修行而证悟。通过闻思智慧而从字面上大概了解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证悟。
自空中观所讲的远离四边、八戏、三十二戏论等,归纳而言,也就是远离了常、断二见或有、无二边,以及深和浅、彼和此等与有、无相关的所有二边。在否定以后,否定的边也不承认,就像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任何见解一样,这就是如来藏的真实本体。
如来藏既是中观自空所讲的空性,也是中观他空所讲的光明,同时也是大手印里面讲的大手印,以及密宗讲的明空无别或空乐无别,大圆满所讲的自然智慧,只是名词不同而已。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为了随顺听众的根机,就用了各种各样的词汇来表达,实际上都是如来藏。
要真正了解如来藏,首先要修加行,之后无论修大手印、大圆满或者禅宗都可以,但如果不修加行,那是很难如愿以偿的。
对利根者而言,讲如来藏只需这一句话。但因为听法者的根机、意乐不同,为了钝根的需要,所以后面会用各种比喻来反反复复地说明。
很多人非常希望听密法,但真正讲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主要视我们自己理解的深浅程度而定。
但与显宗不同的是,密宗提供了很多方法,这是显宗经典所没有的。就像小乘经典中只讲了当初释迦牟尼佛怎样发菩提心、怎样做身体布施、怎样成佛等,却没有提供相应的修法一样,虽然显宗提到了如来藏光明,并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但怎么去现证心的光明,就只字不提了。显宗就只有空性修法,真正光明的修法,只有在密宗里面才有。
中观起到的作用,就是推翻我们的执著与错误见解,推翻了以后,真正的本来面目它无法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去体会。
中观应成派之所以不建立任何观点,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有执著、无明的,它建立的所有立场都是不对的,所以什么都不建立,什么都不承认。
在没有学密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众生了解心的本性。因为这些都是凡夫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境界,根机低劣的人恐怕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佛陀给我们准备了一个磨合阶段,让我们先锻炼一下。当我们基本上适应以后,最后释迦牟尼佛才宣讲了《时轮金刚》和《密集金刚》等密宗修法,这也是佛陀的悲心所在。
包括麦彭仁波切在内的很多高僧大德们也认为:第三转法轮宣讲如来藏的十部经,以及《宝性论》《赞法界颂》之类的论典,是连接显宗和密宗之间的桥梁。虽然这些经论收集在显宗经论当中,但其中的内容却属于半显半密的。
2.广说法界及其比喻
在《宝性论》里面,首先是用三种证据或逻辑来推测心的本性是光明,所有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然后用了十种比喻来形容如来藏,其中多数最关键的内容,是用比喻来描述的。
《赞法界颂》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用大量的笔墨来比喻如来藏,因为在涉及如来藏的真正本性之际,佛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论典中的逻辑,对真正证悟人而言,是站得住脚的;但对根本没有证悟的人来说,这些逻辑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没有任何逻辑,可以真正让我们认识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
如果真正想体悟如来藏,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自己去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会知道:哦!原来说了半天,心的本性光明就是这样的!
初步接触如来藏,是在资粮道之后的加行道早期。在大圆满中,这称为认识心的本性;在禅宗里面,这就是明心见性。此时还没有到菩萨一地,更不是佛地,所以还是凡夫,只是比较不错的凡夫而已。
在此之前,就只能讲一讲中观的修法,这对推翻我们的一些执著是有用的,但无法从正面去讲,心的本性光明是如何的,只能说光明没有污垢、没有烦恼、没有无明,心的本性如来藏是常住的。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什么叫常住,我们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其实,只是因为如来藏不是生生灭灭的,所以才用“常住”来表达,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常住不灭的东西。倘若认为有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那又成了一种执著,根本不是如来藏。
第一个比喻:
乳未转变时,酥醍醐不见,
烦恼未伏除,法界无由显。
尽管牛奶里面本来有酥油,但如果不加提炼,我们的肉眼就无法看见酥油。同样,当烦恼还没有调伏、断除的时候,尽管法界存在于我们的心间,但它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显现出来。
如何理解心里存在如来藏,是很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众生的第九识是如来藏。在一个人的心里,清净的如来藏和不清净的八识同时存在着。
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心里面”实际上是指心的本性。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心或意识是无常、有漏的,不是如来藏光明,也不是常住不灭的。但从最究竟的胜义谛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它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换言之,从凡夫的立场来说,心不是如来藏,而是八识。从佛的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不是八识。
那如来藏什么时候能显现出来呢?下面讲道:
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
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
“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用打奶筒或现在的牛奶分离器,就能把牛奶当中的酥油分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原来牛奶里面是有酥油的,酥油的本体是美妙、干净、无垢、纯净的。
“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此偈颂的藏文版和汉文版意思有一点不一样。藏文版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断除烦恼以后,清净、无垢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汉文版的意思是说:法界的本体被烦恼覆盖而无法睹见,但它的本体却是圆满、清净的。
“圆满”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呢?
所有中观都承认,佛的法、报、化三身当中的法身,是常住不灭的,它实际上就是佛的智慧。
在第三转法轮的佛经里面,有一个很清楚的比喻:如果能在等同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的一块布上,等比例地画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属于须弥山的地方画须弥山,属于南瞻部洲的地方画南瞻部洲等,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情世界、器世界,都无一遗漏地画在画布上。再有一个人用神变把这块布缩小得像芝麻般大小,并把这块布装在一粒芝麻里面。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粒芝麻,但里面却包含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及其众生的图像。
中观自空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认为我们今天还是凡夫,还不具备任何佛的功德,但在修了三个无数大劫以后,我们的烦恼和不清净的东西全部毁灭,然后诞生出佛的清净功德。依照中观自空的说法,一切都不存在,既然一切都不存在,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圆满不圆满了,但第三转法轮却认为,哪怕是我们这样的凡夫,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佛的功德,但在我们的心里存在着完整的佛的三身,所以叫圆满。
实际上这也是密宗的观点。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认为第三转法轮的经论都是半显半密的原因也在于此。
第二个比喻:
如灯被障碍,非能照余物,
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
藏文版的意思是指:如果把一盏灯装在一把壶里,则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任何光明,但壶里却是明亮如昼的。
汉文版中虽然没有壶的意思,但也是被障碍物罩住了,所以除了装灯的瓶子、箱子等容器里面以外,灯光无法照亮其他东西。
“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佛性好比是灯,无明好比罩住灯盏的瓶子等容器。当凡夫的烦恼极其粗大的时候,因为被无明覆盖了,所以根本不能证悟、体察到法界本体光明,甚至连心的本性是空性都无法感知。
如灯离障碍,处处物能照,
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
明灯一旦离开障碍物,灯光耀然而出,就能当下普照周边的一切。同样,当烦恼被摧毁无余时,真如法界就会恒时显现。
真正很标准的显现是在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境界中所显现的光明还是比较模糊的。
当然,在密宗历史上,也有一些利根众生在灌顶的当下就成佛了,但这种事例是十分稀有罕见的。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开悟,多数是加行道。
藏文版中此偈颂的意思还多了一些内容:如果在瓶子的四周打几个孔,就会有一些光线透出来。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不同,透出的光亮多少也各不相同,这分别表示菩萨一地、二地、三地等阶段,虽然还没有完全看到证悟智慧的灯光,但也有了部分的证悟之光。当以禅定金刚彻底打破瓶子的时候,灯光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显现无余,那不是菩萨的一地、二地,更不是加行道,而是十地以后的成佛。
第三个比喻:
初中及最后,二障不能扰,
如净琉璃珠,恒时光照曜。
世出世间的任何有为法,都不可能初期、中期、最后完全保持一致,而是变幻莫测、有生有灭、随缘和合的,但佛性如来藏却是永恒而常住不灭的,无论初期、中期以及最后,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它的本体不会受二障的搅扰与影响。就好像清净的琉璃珠,无论是在泥土里面,还是在其他任何不清净的东西里面,无论是否加工、有未开发,琉璃珠的本体恒时如光明一般清净无垢、纯洁剔透。
所有的障碍都可以归纳为二障。所谓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简单地说,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无明等。所知障可分为两方面:就胜义谛而言,是指有些境界还不能完全了悟;就世俗谛而言,是指还不具备佛陀那样的神通。
阿罗汉与八地以上的菩萨都有所知障,而没有烦恼障。只有佛陀才断尽了二障,故称为全知、遍知。除了佛以外,包括十地菩萨都不可能永恒安住于根本慧定,尽管可以在根本慧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要从中出定,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从凡夫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法界被烦恼覆盖了,可以说烦恼会干扰、影响如来藏,不让它显现,但从如来藏本体的角度来说,二障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光明的,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众生与不清净的世界。烦恼不可能毁灭、破坏如来藏,顶多不让我们发现如来藏而已。
《宝性论》用的三个逻辑之一是说,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因为佛经中有大量证据证明,佛的智慧或者如来藏、法界是永恒、常住不灭的。一个人成佛了,会显现出佛的智慧,但同时也可以推理出,那时显现出来的常住不灭的佛性现在也存在,因为它是常住不灭的,所有常住不灭的东西,都不可能在本体上有任何变化。所以佛性当下就存在于我们心里。
光明物所障,被障明非见,
法界烦恼覆,真如理难显。
光明(也即灯或琉璃珠)被物质障碍的时候,它自己的明亮本体是看不到的。同样,法界被烦恼覆盖遮蔽的时候,胜义谛真如也难以显露出来。
圆寂体光洁,轮回不能染,
勤求趣法界,轮回非能揜。
本性圆寂的本体,是光洁、光明、清净的,六道轮回永远不可能污染它。只要我们能够精勤地趣向法界、希求法界、向往法界或解脱,轮回不会永远覆盖、影响或污染法界光明。通过精进修行,藏在我们心里的如来藏一定会显现出来。
“圆寂”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往往认为,释迦牟尼佛、上师、高僧大德去世,就称为圆寂。圆寂实际上不是指去世,而是显现的化身融入法身,或者是现前了法身。
圆满的寂静,是指如来藏具备了所有的佛的功德,所以是圆满;又没有任何不净的烦恼,所以是清净,故叫做寂静。这也是自性圆寂或本性圆寂。真如、如来藏与法性,都可用圆寂来指代。
显宗和密宗所讲的光明与空性都没有差别,只是证悟的方法有所不同。显宗最多会说,只要精进修行、向往解脱、面朝法界,法界总有一天会显现出来,但具体显现的方法,就不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以前讲过的很多中观修法,实际上也是如来藏的一部分修法,但光明的修法尚未包括在内。通过长期积累资粮,行持六波罗蜜多,并慢慢修持显宗空性的修法,如果修得好,心的光明自己也会显现出来。但除此之外,没有行之有效的针对性修法,而密宗与禅宗却会直指人心。
藏传佛教对汉地禅宗的描述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以前不是很了解禅宗,再加上摩诃衍的影响,致使有些人认为禅宗和尚的见解有问题,但这都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就像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密宗,故而排斥抵触密宗一样。实际上,虽然摩诃衍本人的观点有可能有错误,但这也不能代表整个禅宗的观点有错误。
我个人认为,禅宗的观点本来非常好,只是其中缺少了出离心、菩提心、曼荼罗、金刚萨埵、上师瑜伽等方便法门,而直接进入心的本性。这对根机好的人来说,是很成功、很快速的,但对根机稍差的人来说,就肯定会失败。另外,修禅宗一定要有真正开悟的禅师引导,如果没有找到具格的禅师,则永远不会证悟。因为心静下来以后,包括普通的四禅八定在内的很多境界,都与心的本性非常相似,但却似是而非。只有真正证悟、体会到空性,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才能分得清其间的差异,所以引导者非常重要。仅仅知道一些修禅的方法与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平时打禅七的时候,把心静下来,什么都不想,如果修行人的根机成熟了,也有可能证悟,但更多的人顶多只能修成一些类似禅定的止观,开悟是很难的。
密宗告诉我们,在证悟之智没有诞生之前,就要靠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清净罪业,通过曼荼罗修法积累资粮,当顺缘基本上具备,违缘基本上扫除以后,再观修上师瑜伽,通过上师的加持,就有可能证悟。证悟以后,所有中观的见解与思维方式都不需要了。依靠证悟空性之智的力量,就能断除二障,显现法界光明。
第四个比喻:
如米糠缠裹,谷体米非无,
烦恼覆真如,真如烦恼有。
在大米表面的谷壳——米糠还没有去掉的时候,虽然谷糠里面不是没有白生生的大米,但外表上却看不到里面包裹的白米,而只能看到外面的谷壳。去掉米糠以后,白米便露了出来。同样,在烦恼覆盖心的本性真如的时候,尽管烦恼当中有真如,心的本性光明永远恒存,但从生下来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佛的智慧、佛性、真如,因为贪嗔痴与无记杂念等烦恼障与所知障早已将其覆盖,所以我们从来看不到心的本性。
如谷去其糠,米体自然见,
若离烦恼糠,法界理方显。
谷壳去掉以后,米的本体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同样,像米糠一样的烦恼去掉以后,法界的本体、真理,方能彰显出来。
第五个比喻:
妄执有世间,芭蕉终无实,
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
此偈颂与藏文版的意思稍有差别。
藏文版是说:虽然世间人都知道,多层的芭蕉树干一层层撕剥开以后,里面没有一个实体,但甘美蜜糯的芭蕉果,却是世间人可以享用的。同样,尽管轮回没有实体,但在如幻如梦的轮回当中,也可以断除烦恼、证悟恬然美妙的空性之智。
汉文版也应该是这个意思,但字面上说得不是很明显。
“妄执有世间”,从世俗谛、从虚妄的执著来说,世间是存在的;
“芭蕉终无实”,从胜义谛、佛的智慧、事物的本体来说,世间也像芭蕉一样没有实体,原本不存在;
“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法界的本性不是世间,不是世俗谛,也不是妄执与妄念;
“世间”和“虚妄见”,分别是指对境与有境,所取与能取。以眼睛看一个物体为例,则被看的物体是对境与所取,眼睛是有境与能取。
总而言之,法界既不是所见,又不是能见;既不是世间,又不是虚妄见。这种远离世间和虚妄见的法界是存在的。
第六个比喻:
如人饮甘露,热恼悉皆除,
若证法界性,烦恼热皆弃。
在世俗名言谛当中,就像人们在夏天饮用甘露就能彻底消除炎热暑渴的烦恼一样,如果证悟法界本性,烦恼的暑热焦渴也能全部弃离。
第七个比喻:
灭除烦恼焰,法界甘露现,
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
灭除了像火焰一样的烦恼,甘露一般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虽然藏文版中没有这句话,但它说得非常好。法界显现的时候,一切有情当中,没有高、低、上、下、贵、贱等的执著、分别,一切都是平等的,就像秋日的天空一样浑然一体、不分方隅,这也叫做大平等。
密法里面讲过,在中阴身的时候,当六识与阿赖耶识全部融入到心的本性基光明当中时,所有众生都有机会在一瞬间体会到这种境界,但仅仅在这一刹那之后,立即又会浮现出新的念头。
虽然所有众生都有这样的机遇,但因为生前没有修过大圆满,没有证悟过密宗的观点,所以感觉不到心的本性。
当我们晚上进入深度睡眠,还没有开始做梦的时候,也有可能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因为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密宗修行人会修梦的修法。在六中阴修法当中,就有梦的修法。这种修法修成以后,24小时都能处于光明的境界当中。一方面可以照常做梦,可以看到梦里的各种景象;另一方面,却可以不离开光明的境界。
尽管修行人可以将此过程掌握得清清楚楚,但我们却丝毫不能察觉,所以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用,等于没有机会。
大圆满与其他密宗的修法不分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不分男女老少,修法完全一样。只是出家人的烦恼、琐事少一点,在家人的烦恼、杂事多一点而已。
不仅是密宗,显宗也是这样,除了一些出家的戒律,或者与戒律有关的一些修法、行为以外,像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的修法,都不分在家、出家,每个人都有机会修。
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认为金钱很了不起,不认为解脱很重要,颠倒的价值观就会让我们失去机会。
释迦牟尼佛在《入楞伽经》等第三转法轮的很多佛经中讲过,相信佛性,或闻思佛性后没有生起邪见的人功德无量。如果这种人有来世堕地狱的罪业,则今生以头痛等小小的病痛,也可以轻易地代替、清净这种罪过。这是佛说的,弥勒菩萨又如实地解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怀疑。
(四)称赞修道阶段的法界
以下内容,是称赞修行阶段,也即从资粮道到十地之间的法界。
1.如何清净垢染
体实果不生,执种果非有,
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
“体实果不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的本体是实有的,就不会生果。任何有因有果的东西,都不是实有,而是虚幻的。这是中观里面讲过的。另外还可以理解为,如来藏光明的本体是实在的、实有的,远离了所有的因果关系,不是有为法,所以不会生出果法。每个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如来藏,它是永远存在的,既不需要重新诞生,也是永恒的,所以它不可能有果。
“执种果非有”,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理解:“执种”也即执著、妄念、世俗谛的种子。“果非有”,在世俗谛之中,没有真正的果。世俗谛的因,当然有世俗谛的果,但世俗谛的因,不会有真实的果,假如执著于种子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那就是妄念。
第二种理解,因为如来藏是永恒的,远离一切因果关系,所以世俗谛当中的任何一个种子,都不会产生如来藏的果。
“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当证悟空性的智慧诞生时,虽然现证了法界,但法界不是有为法。在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诞生,没有看到法界的时候,法界也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是非法界。
藏文版对此的解释是:所有的因都会产生相同的果,这叫做等流果。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任何果实。证悟的时候,心的本性光明就出现了,在智慧产生的时候,它的因就是佛性。佛性也即佛种,佛的种子。佛性与成佛之间,有一个表面的因果关系。
法界本无处,究竟方可证,
清净恒光洁,日月皆莹净。
法界本来没有依处,远离一切戏论与执著,不但凡夫证悟不了,而且八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都无法彻底证悟,唯有达到究竟果位的佛陀才能够通达。佛陀所证悟的,是犹如日月一般清净、永恒、光洁、无碍、寂静、晶莹、纯净的境界。
法界无垢染,如龙夜雨尘,
况似罗睺面,光明恒灿然。
这是修行阶段清净污垢的比喻:法界原本无有垢染,只是被烦恼的云雨与黑影挡住了而已,犹如龙、夜、雨、尘与罗睺面等的障碍遮住了日月的光明,一旦将这些清除一空,日月灿烂光辉的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此偈颂当中,包含了五种比喻:龙、夜、雨、尘和罗睺面,分别比喻五盖。虽然汉文版中没有明确地对应,但藏文版中却清楚地说明了。
五盖是欲界众生特有的,色界和无色界众生没有。
五盖中的第一个,是贪盖,也即对物质、名利等的贪欲;嗔恚盖,也即嗔恨心;昏沉睡眠盖,欲界天人没有,只是下界的人类等众生所有的;疑盖,也即对四圣谛等正法不能断除的怀疑;掉悔盖,也即后悔心,这也会影响禅定。
龙,也即天龙八部里面的龙,在佛经里面,龙有些时候可以变化为云或雨,云彩就可以覆盖日月。藏文版中的用词是云,汉文版中翻译为龙。
夜,也即夜色,黑暗的夜色可以笼罩夜空,让我们见不到日月。雨与尘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罗睺本来是古代一种动物的名字,但古人习惯于用罗睺来比喻地球与月球的影子。罗睺面也即日食与月食,《时轮金刚》里面也是这样称呼的。虽然佛给人们讲日食与月食的时候用了这样的名词,但这并不表明佛陀不知道日食与月食的原理,在佛陀所讲的《时轮金刚》里面,将日食与月食的时间算得非常精准。
譬如火浣布,处火能离染,
垢去布犹存,光明转莹净。
就像火浣布放在火里就能清除污垢,污垢去除了,而火浣布却完好无损一样,尽管证悟空性的智慧能把本性光明上面的污垢全部断除,但清净无瑕的本有光明本身,却纤毫无损、永远存在。
火浣布是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的石棉织成的布。清洗火浣布的衣服,不是用水来洗,而是扔到火里燃烧,这样衣服上的污垢就能被火烧掉,但衣服却不会被烧坏。
贪爱令心染,虚妄有轮回,
亦如火浣布,真空妄非有。
本来心的本性是光明、清净的,但“贪爱”所代表的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会使心受到染污,在虚妄的时空基础之上,凡夫的妄念可以制造出轮回。从凡夫的角度来说,六道轮回、因果报应都是存在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的基础。但就像用火可以清洗火浣布一样,通过修行的智慧之火,可以清净一切妄念,显露出纯净无垢的心的本性,此时的真空境界没有一丝一毫妄念执著的领地,所有的妄念都不存在,像秋天湛蓝的天空一样,不掺杂任何杂质。
此处的“真空”,是指脱离了凡夫有关空和不空的概念,真正地进入佛的智慧当中,空与不空、光明与黑暗等所有相对的有为法都不存在。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说它不存在,但这不是简单的否定、再否定,而是把所有对立的概念或相对的二元概念,都归纳为非真空或造作的空性之后剩下的境界。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资粮道的时候,只能在文字上知道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但没有什么体会。在此之前若要用语言来形容心的本性,只有“真空”这两个字最适合、最恰当。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不可言”,禅宗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无法说出其真正含义。
在密法里面,加行道要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时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月亮的图片,虽然非常模糊,但也算是一种证悟;加行道后期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水中的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与月亮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要清晰一些,不过还不是月亮本身;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才开始看到真正的月亮。一地菩萨的境界,就好像从地球上远距离看月球,虽然比较模糊,但却是真实的,既不是月亮的图片,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而是月亮的实体;二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更加明显而清晰了。在八地之前,妄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八地以后,虽然也有妄念,但相对来说很细微;直到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妄念才会结束。
三毒生死本,智慧火能烧,
法界体常有,朗然恒照曜。
智慧之火可以烧毁生老病死的根本——无明等三毒。法界的本体永远存在,始终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和染污。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等严重罪过,堕入地狱受苦的生命最底层的众生,其心的本性也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染污,永远都是光明、清净的。
此处“朗然”与“照耀”所表达的光明概念,不是我们概念中那些肉眼能够分辨的可见光,或物理学当中提到的不可见光,而是指没有任何染污,超越善恶的清净法界。
轮回本来就是无明的产物。要推翻无明,既不能靠信仰,也不能靠慈悲,烧香、拜佛、念经都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是要靠智慧。此处所指的“智慧”,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智慧,而是超越所有世间观念的一种超凡智慧。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他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
烦恼染称垢,世尊恒所宣,
垢灭真如显,如汲地中泉。
此偈颂的前两句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
藏文版是说:所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空性的经典,也即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等,都只是破实有的污垢,而不会破斥本性或佛性。
汉文版是说:三毒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染污叫做垢,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等经典中所讲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是灭除污垢的。
“垢灭真如显”,灭除污垢以后,真如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在“垢”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执著——人我、法我、人我执、法我执,或者是无明。
“如汲地中泉”,地下的泉水虽然藏在泥土、石头或沙子里面,却仍然纯洁、清澈、通透、甘醇。同样,无论我们的心再纷乱,烦恼杂念层出不穷,如来藏也如如不动、通彻无碍,一直在我们心里清净地存在着,只是我们没有去开发,所以它发挥不了作用。我们应该像汲取地下的泉水一样去开采如来藏。
法界体无垢,根随能覆藏,
若除烦恼尽,莹净叵难量。
藏文版中没有后面的一句。
法界的本体是清净无垢的,观待众生的根机与能力,而会有覆盖时间长短与覆盖程度深浅的差异。利根者通过修行,可以迅速清净烦恼、污垢的障蔽,彰显出如来藏之光明;而钝根者修行见效很慢,所以如来藏一直被烦恼遮盖而深藏不露。如果所有的烦恼全部断除,晶莹通彻、难以思量的如来藏就会显现出来。
“叵难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可能难量。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以后,就不可能难量,而是可以衡量、体证、感悟的;另外一种理解,是难以测量、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提出怀疑:假如心里有一个这样的本性或者光明,又与外道所讲的自我有何区别呢?
《入楞伽经》第三品里,大慧菩萨早就问过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佛陀很明确地回答道:“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外道所承许的自我,是实有不空的,而如来藏的本体却与空性不可分离。所以无论密法所讲心的本性,还是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都不是不空的,而是空性的!光明、永恒、实有、不空等字眼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其所表达的内涵,是指光明和空性的综合体,既离不开光明,也离不开空性。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将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光明。如果认为如来藏或光明是实有,那就与外道的观点完全一致了,只是改头换面,用了不同的词句而已,同时也违背了第三转法轮的观点。
学他空中观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一点,这是一个难题!很多初学中观他空,或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不能过这个关,他们误以为中观他空弄不好是外道的观点,顶多也只是唯识宗的观点,但这是错误的。
如来藏不需要我们去建立,因为它原本存在,有了如来藏,自然而然也就具备了佛的无量功德。但要把佛的这些功德显现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断除我们的烦恼、污垢等。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也千差万别。其中密宗的方法更是门类繁多,而且都可以快速、有效地推翻我们的执著。
法界本无我,二形及女男,
体无虚妄执,何处更思维?
法界本来不存在任何可以想象的自我、人我、法我,也不存在高低、左右、上下、大小等所有对立的“二形”。它是一切有为法的发源地,而不是有为法本身。它不是众生,而是众生的本性,所以既不是女,又不是男。既然如来藏的本体没有虚妄和执著,又怎么可以思维呢?任何思维,都无法真正接触到如来藏的本性。
尽管在三转法轮或《宝性论》里面,反复强调如来藏是“常”“乐”“我”“净”,也即永恒、快乐、自我、清净。这与二转法轮所讲的中观空性看似对立和冲突,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宝性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实际上就是“无我”。其原因有二:第一,佛陀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外道,让他们认为,佛教也承认他们的论典里所说的“自我”,所以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很容易撤下防卫心态,顺理成章地接受佛教的观点,从而进入佛门,之后,又在佛陀的教化下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当中,用词相当重要,假如用词不合时宜,尽管内容没有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根本不可能学佛,所以佛陀才会使用改换用词的善巧方便。第二,真正的“我”,应该是存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有一个“我”存在,那它就应该是可靠的。在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物质里面,要找出一个“我”来,我们宁愿把如来藏当成“我”,因为身体没有资格享用这样的名字,因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变来变去的不可靠的东西,但即使如来藏被称为“我”,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实际上如来藏也是空性。
简言之,我们现在的概念当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法界是无我的。但法界是光明的、永恒的,所以叫做“我”。这个偈子很清楚地表明了,如来藏也是空性的。
法界离憎爱,根尘境本无,
虚妄执为因,差别从此生。
法界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憎爱——憎恨心和贪心。眼根、耳根等六根,与色、身等六尘或六境,原本就不存在。
譬如用眼睛来说,“根”就是眼根,也即由视网膜、晶状体等部位组成的视觉感知器官;而“尘”也即微尘,此处是指神经元、细胞以及其他细微组织;“境”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以上三者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虚妄执为因”,但我们明明看到这么多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因为虚妄和执著,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现象。
“差别从此生”,六道轮回各种各样的差别,也即前面讲的高低、左右、男女、老少等“二形”,都是从虚妄执著而产生的。
大家通常还认为,一百个人同时看月亮,一百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百个人看到的,就是一百个相似却各不相同的月亮,其所见与看者自己的眼睛有关系。众生眼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看者自己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都仅仅属于一个人的世界。
譬如说,物理学也认为,颜色并非客观存在于物质实体,而存在于看者的眼睛,当看者看到物质的时候,也只是有这样的现象而已,实际上物质的颜色并不存在。
中观宗与唯识宗也认为:我们过去看到的世界早已消失无踪,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不存在的虚幻世界。当我们下一世不再做人,从人世间走到另一个世界,投生为别的生命——天人或者动物的时候,与我们有关的人世间就不存在了。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世界都不存在,因为还有很多人活着,在他们眼里还同样存在着相似的世界。亡者的世界消失了,其他人的世界仍然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不稳定、不可靠。
哲学家贝克莱也讲过类似的主张,题目就是《一人一个世界》。本来唯物主义者们在与他辩论多次以后,实在无计可施,只好说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说法非常荒唐,同时也最难驳倒。这是人类智慧的耻辱,哲学的耻辱!
既然难以驳倒,又怎么能说很荒唐呢?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来推翻,就不能叫荒唐。
紧接着,贝克莱又提出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理念:当一个人消失的时候,他的世界也同时消失了。
此时有人对他提出疑问:按你所说,假如房间里有一束花,当所有人离开房间以后,这束花便不存在了;当人们又进来以后,又再次诞生了一束花吗?
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实在难以应答,只好回答说: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到花,但上帝在看,所以花还是存在着。
这个问题他就答错了,在这个问题上,他的逻辑有着严重的漏洞,除此之外,他对其他问题的回答都比较不错,所以让唯物主义者也无计可施。
真空非苦恼,贪爱苦恼因,
耽染由妄想,三界乃轮回。
从真空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感觉到的痛苦、烦恼,都是不存在的。众生之所以有苦恼,都是因为有了贪心,有了分别念。
“耽染由妄想”,“耽染”是指比较强烈、根深蒂固的执著。这些执著都是从妄想而来的,因为有了妄想,譬如认为名利是很好的东西,然后就会有耽染,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随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与烦恼。
“三界乃轮回”,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它们都是轮回,都是痛苦的,又因为它们都是从妄想产生的,所以都不存在。
凡是有心、有意识的生命,都有如来藏。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光明,因为我们没有证悟这样的光明,所以流转于轮回;佛陀证悟了心的本性光明,所以获得了解脱。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佛菩萨以外,包括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内,都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心的本性。佛证悟以后,根据自己证悟的境界,描述了心的本性。我们要依据佛的指导去学修,从而证悟心的本性。证悟心的本性以后,就能让心灵成为幸福的使者,断除贪嗔痴等烦恼,并获得解脱,从而度化无量众生,这是大乘佛法共同的目标。
虽然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证悟了一些显宗所讲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但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心的本性,证悟也是片面的证悟,而不是圆满的证悟,只是见到一些自由的曙光而已,就还不是真正的成佛。在以前的高僧大德——禅宗禅师以及藏密修行人的著作当中,有一部分也涉及到心的本性光明,尤其是藏传佛教里面,更是用了种种方法去形容心的本性,并引导我们证悟心的本性。
既然心的本性是光明,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呢?
怀孕在于腹,婴子未言见,
二障覆真如,法界不能证。
在佛经和《宝性论》中,都提到过这个比喻。
据佛经记载,转轮王非常有威力——不是管辖一个国家,而是统治全世界。
如果一个乞丐妇女怀上了转轮王,还没有生下来的时候,别人肯定看不出这个妇女肚子里怀了一个多么伟大的胎儿,但实际上这个伟大的胎儿却是存在的。
同样,心的本性虽然很伟大、很清净,无论证悟也好,迷惑也好,心的本性永远存在,始终不会有任何变化,包括地狱众生在内的每一位众生都原本具备,但凡夫却无法感知,因为烦恼障和所知障覆盖了心的本性光明。
种种生疑虑,见慢及恚痴,
妄计有真实,真实计非有。
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当中,第一个是疑虑,也即对法的怀疑——不能确定心的本性是不是光明,也不能确定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没有证悟或没有闻思智慧的人,会有此障碍,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了怀疑,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很多人认为:现代科学非常强调,对任何事物都需要有怀疑,有了怀疑以后,就可以去研究。为什么对佛法却不能有怀疑呢?这是否太过教条?
科学提倡怀疑,是指在对任何事情没有研究实验之前,不能盲目地轻信,而需要有怀疑。佛法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亲口说了,任何事情需要自己去研究、观察,而不能盲从,但最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来解决这个怀疑。在得出结果之后,就不能再有怀疑了。如果此时仍然疑惑未消,那就会成为进入佛门的障碍,从而失去学佛的机会,所以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疑虑重重,则做世间的事情也无法成功,所以怀疑一定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它就会成为烦恼。
第二个障碍是见,见分为正见和邪见。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正见就是证悟空性的见解,除了证悟空性的见解以外,任何见解都是错误的。但此处的见,特指人我和法我,我执和我所执,这也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第三个障碍是慢,也即傲慢心,有了我执以后,就会产生我慢。
如果想进一步比较透彻地了解见与慢的内涵,就要学《俱舍论》或《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恚”指嗔恨心,“痴”就是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最大的基础,也是最严重的烦恼障。
“妄计有真实”,“妄计”是指除了上面的几个烦恼以外的所有执著。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会认为世界是实有的,这些想法都叫做妄计,这属于二障里面的所知障。因为有了所知障和烦恼障,所以我们的心虽然有一个非常好的本性,但我们却看不见。
“真实计非有”,尽管对凡夫来说,这些烦恼、执著都非常真实;但对证悟空性的人来说,这些实际上却如幻如梦、并不存在。当然,其中证悟者的见解才是真实的。
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
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
“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兔子一般是没有角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兔子是什么样的动物,就会以为兔子也像牛羊一样头上有角,那就是他的错误。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所以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兔角,但兔角对他来说却很真实,或许还认为兔角也像鹿茸、象牙一样值钱,继而会产生同样的贪心。谁安排了这一切?就是虚妄的执著。
这也像是做梦。任何人都知道,梦里见到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但在做梦的时候,梦里发生的一切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完全一样。究竟是什么让梦境变得这么实在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它变成实在。
在加行道证悟空性以后,梦中的现象也就开始淡化了。虽然也会做梦,但当下就知道自己在做梦,不仅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知道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虚幻的,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一切,也像梦中的景象一样虚幻。
世俗谛当中的任何物质,实际上都与兔角、梦境完全一样,其本体根本不存在。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始终感觉不到现实的虚幻,一直认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金钱、名誉等世间八风都是存在的,无论佛菩萨怎么给我们说这些都是虚幻的,我们也不会幡然醒悟。甚至连当下的梦境都不知道是假的,只有从梦境当中苏醒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场梦幻。
谁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真实感呢?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执著与无明。
“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法界本身不存在妄执。真正的妄执也不存在,也是虚幻不实的。
妄执是什么?就是我们认为存在的执著,人我执与法我执,都是妄执。既然法界远离一切妄执,实际上就是说,法界不是实有的。如果法界是实有的,就没有远离妄执。
我们不能认为,有一个叫做法界、光明的东西,它是永远存在、实实在在的;而烦恼、轮回与不清净的现象才是不存在的。
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
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
“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中的“色”,即指色法。佛教所讲的色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红、黄、白、绿等顔色,另外一个就是长、短、方、圆等形状。在颜色和形状里面,包含了所有肉眼可见的色法。
色法也可以用中观的逻辑等来证明它的不存在,抉择它是空性,这就是被破坏。哪怕构成所有物质的微尘,也可以被打破,先变成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真空,再往下是自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是他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就不再有上下的层次,那就是三转法轮所讲的宇宙之终极——心的光明。
“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但我们却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来破坏法界,或抉择出法界是空性。假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在我们心中,能找到一个叫做法界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法,我们还可以把它抉择为空性,可以将它破坏掉。但法界已经超越了时间与凡夫心的范畴,我们又怎能破它呢?没有办法破。
既然法界没有办法破,那它是不是真实、不空的呢?不是。因为不空、实在已经属于思维的范畴,都是凡夫心的一种妄执,都是可以遮破的法,但法界是得不到的。如果法界可以得到,就肯定不是心的本性,而成了妄念的对境了。
有生还有灭,荣辱亦皆随,
法界非生灭,云何言所知?
所有的有为法都有生,同样也有灭。荣辱等世间八法,也随着它们的因缘,时而产生、壮大,时而毁灭、消失。法界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怎么能说知道法界是什么样子呢?凡夫有漏的心或意识根本无法证悟、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法界。意识范围内的所有法,都是有生有灭,随缘而转的。法界却不生不灭,所以凡夫不会了知。
既然不会了知,那我们怎么证悟呢?虽然语言或思维无法直接接触、证悟心的本性,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全都是妄念,都是没有用的,全都要推翻、断除、扔掉,当这些全部推翻以后,心的本性自己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真理。不是别的东西去证悟它,而是心自己去证悟、感觉、体会。虽然这与平时的感受全然不同,但我们只能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述,这叫做自证,也叫做证悟空性。虽然唯识宗也讲自证,但此处的自证与唯识宗的自证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的这颗心没有办法证悟心性,而只能尽量接近、靠拢心性。意识目前的工作,就是自生自灭,自己把自己毁掉,自己把自己推翻。
佛在显宗经典里讲过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很薄的两块木板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火苗,最终这个火苗会把两块木板一起烧掉。也就是说,木板自己产生的火焰毁了它自己。同样,我们的意识就是要自己通过闻、思、修,最终利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推翻。意识就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再锻炼、再修行,它永远都不会证悟空性,更证悟不了心的本性。只要没有它,就足够了。有它的存在,就会始终不让我们证悟空性;当它没有以后,心的本性光明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消灭心或意识。怎么消灭呢?首先需要空性的见解与修法,让我们减少一些烦恼。本来凡夫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天生的执著,也即俱生我执,这属于中等的执著。但长大以后,又学习了一些外道经典,以及现代的西方哲学,让我们平增了很多的执著,这就是遍计我执。所有世间的学问,都是在帮我们强化这些执著。这些经典、逻辑和文化在强化了原有的俱生我执以后,执著更是如虎添翼、越发猛烈,从而产生更多的烦恼。
小孩子刚生下来尚未成熟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妄念,很单纯、很幼稚。但逐渐成熟以后,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就自然而然地学到很多妄念,这样就离证悟空性越来越远了。
学习佛教经典以后,可以把原来的中等执著降低,并最终全部消灭。消灭以后,就能证悟心的本性。
没有达到第一地之前,在加行道的初步证悟阶段,意识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算是真正的证悟。真正的证悟,是在菩萨一地的时候。
妄念的推翻也有一个过程,首先要打破的,是实有的执著。到了八地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推翻。但到了八地的时候,还是会有眼耳鼻舌身的现象。当执著彻底推翻以后,就叫做佛。
度化众生的事业,佛的不共功德,本来都存在于佛性当中,当佛性光明显现出来以后,这些功能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妄念推翻以后才会证悟空性,那个时候实际上不是证悟,而是心的本性自己显露出来而已。那个时候没有证悟的过程、被证悟的境界和证悟者的分别,这就是佛的境界。
兔角本非有,三世犹可思,
真空非兔角,思虑不能知。
这个偈颂与前面的比喻有关系。兔角的本性并不存在,真空也是空性,二者虽然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相同。兔角虽然不存在,是空性,但它还可以思维,还属于世俗谛,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空概念。真空却与兔角不一样,它远离一切戏论执著,不可能通过思维来了知。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真空即空性和光明,也叫做善逝、如来、佛,尤其是佛的法身。虽然佛与真空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除了真空以外,没有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前面也说了,究竟意义上的三宝,就是心的本性。佛、法、僧是心的本性,佛的三身也是心的本性,所以“真空称善逝”。
此处所说的“相”,是指我们心里能够想出来的,诸如高低、时间、空间等概念。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佛陀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会随缘而有。譬如,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有颜色、有形状,有色有相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机与善缘而随时显现。因为因地修行的原因,所以能远离一切执著和是非,在佛的境界中本来就是这样。
显宗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讲了,心的本性是佛。佛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佛的法身、化身与报身。除了这三者以外,不会有佛。但什么是法身与报身,显宗经典说得不是很清楚,而密宗却交代得一清二楚。
前面也简单地说过,心的本性光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第一是它的空性;第二是它的现象,也即光明;第三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其中空性的一面,叫做佛的法身;光明的一面,就是佛的报身;如来藏的明空无别,叫做佛的化身。因为它既是空性又是光明,所以在众生根机成熟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产生佛的化身。如果它单单只是像虚空一样的空性,或者根本与空性没有关系,而是像唯识宗所讲的那样,是实有的光明,佛的化身永远也不会出现。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
“圆通”,也即真空、善逝、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圆通呢?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是非常圆满的、远离一切执著的空性;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就像佛经所讲的,在一块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宽大的布上,绘制出须弥山、四大洲等,然后用神通把它装在一粒小芝麻里面一样,在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具备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不需要重新去创造,所以称为圆通。
实际上这就是密宗的观点,只是这里讲得比较笼统,而密宗讲得非常具体,之间存在着广和略的差别而已。如果心的本性只是单单的一个空性,没有光明、没有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那就不能用圆通的词句来形容。藏文偈颂的用词,也有圆通的意思。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圆通就像日月一般,只要在空中有月亮,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出月影。日月的倒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和真正的日月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样显而无实有。日影、月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月球上能看见的所有东西,都能在水中完完整整地显现;另一方面,月影虽然显现出来了,但水中不会真正有一个月亮,只是虚幻的影子而已。圆通也是这样:一方面它是空性的,另一方面它虽然是空性,却不是单空,而是具备所有佛的功德,心的本性光明。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在心的本性圆通上面,没有色法,没有声音,色声二者都泯灭断绝了。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差别呢?没有差别。日月的水中倒影与心的本性都同样有现象无实体,所以没有差别。心的本性从显现的角度来说,佛的无漏功德全部具备,但它不是实有的,而是空性的,所以二者没有差别。
三世可寻思,生缘时决定,
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
心的本性光明,是值得我们三世都去寻求、思维、求索的目标。任何因缘或时间,都不能动摇心的本性,因为它是决定的、固定的、永恒的,既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受生缘的影响。如果它是一个有为法,那就会受到生缘与时间的影响。所有的世俗谛都是不决定的,而圆通却是决定不动、恒然不变的。
“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己身法”,是指我们自己具备的法,也即心的本性。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我们怎么可以说我是实有的呢?心的本性本来就是空性。
如水居热际,处热觉悟非,
寒际理亦然,圆通皆如是。
在气温炎热的夏天,水也是温热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水也是冰冷的。水的冷热与外界的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水的本质却没有变化。同样,圆通就像水一样,无论觉悟还是不觉悟,其本质永远不变,始终存在。
心恒烦恼覆,迷惑不能了,
若离烦恼缠,觉悟而非有。
心恒时被烦恼所覆盖,我们的迷惑、烦恼就永无穷尽、无法了脱。如果离开了烦恼的缠缚,就获得了觉悟。觉悟的时候,迷惑、烦恼也必将一扫而空。
汉文版的这个偈颂,文字上说得不是很全面,而藏文版中却说得很清楚: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叫做众生;烦恼断除,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佛。实际上佛与众生只是证悟与否的差别。
普通显宗认为,佛与众生的差距就像天地一般遥远。但三转法轮,尤其是密宗却认为,众生与佛就像一个物质的两个侧面,虽然前面是红色,后面是白色,但实际上是一个物体。本体永远不会有变化,有烦恼的时候也是佛,证悟了以后,就是双重的清净。
我以前介绍如来藏(见《慧灯之光》)的时候,提到过达摩祖师的《悟性论》和《血脉论》,其中的内容讲得与密宗完全一样。《悟性论》中讲道:一个人证悟的时候,叫做佛;没有明白道理的时候,就是众生。《血脉论》中说:众生和佛就像水和冰的关系,天冷的时候,水会结冰变成固体;气温上升的时候,它又会融化成水,不管形态如何改变,都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密宗很多经续和论典,也会用这个比喻来描述贪嗔痴烦恼与佛智的关系。如果对这些道理能够了解透彻,以后学密宗的时候,最终听到的也就是这些,不会有更高的境界。只是密宗会给我们提供更多证悟的方法而已。
2.如何修行
下面主要讲述,该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境界。
如眼观诸色,离障能照曜,
真空理亦然,照曜离生灭。
从汉文版的字面意思来看,此偈颂是说:就像眼睛看任何色法的时候,如果没有障碍,就能看得很清楚。同样,心的本性法界真空也是这样,光明、清净,远离一切生灭。
但实际上这个偈颂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深一些:在根本慧定的时候,外在的物质等现象对证悟者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叫做“离障”。“照曜”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执著,能够证悟心的本性光明。真空法界也是这样,都是光明无碍且远离一切生灭的。
我们凡夫在看到色法、听到声音的时候,第六意识自然而然地会去分析这些所见所闻的好坏与否等。如果觉得好,紧接着就是贪心;如果觉得不好,不同程度的嗔恨心又会紧随其后,所以都是障碍。
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照样看得见东西,但即使看到也不会有障碍,而会将一切看作如幻如梦,所以不会执著,正因为不执著,所以菩萨一地以后,不会造新的业。凡夫地的时候,虽然也在努力忏悔,想方设法清净罪业,但在清净业障的同时,也会造作各种各样的业。对此,藏文版的颂词里面说得很清楚。
证悟者在眼见色法的时候,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根本慧定的境界,一种是出定以后的境界。一地菩萨在进入根本慧定的时候,感觉不到外界的色、声、触等,唯一的存在就是心或意识。虽然意识永远都不会直接接触或证悟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不能进入光明的境界,但由于我们的第六意识上面播下了很多闻、思、修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逐渐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把我们逐渐引入到法界光明当中。
佛经中说,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大海,表面似乎风平浪静、纹丝不动,但假如走到海边就会发现,大海永远都离不开海浪,一直都是动荡不安的。同样,虽然一地菩萨自己感觉到意识完全停止了,没有任何思维和杂念,自认为自己的境界清净纯正、毫不动摇,但在二地以上的菩萨看来,他的境界当中还是有很多不纯净的念头,只是他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加行道凡夫位的禅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色界的禅定,凡夫修成无色界禅定以后,一进入禅定状态,周边所有的色法、声音或现象都会消失;另外一种,加行道修行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虽然已经证悟空性,但他的眼睛还是可以看到色法,耳朵也可以听见声音,只是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里没有执著,一直处于很平静的状态当中。其实不仅是证悟者,哪怕仅仅修成世间禅定的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旁边很明显的色法与巨大的声音也不会对他有影响。
以前有一位上师燃指供佛,他的上师就问他:你有没有修成止观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境界,就会出问题——在燃指的中途,会因无法忍受痛苦而后悔。他回答说:我的止观比较稳定,应该没有问题。
这就说明,在进入禅定境界的时候,即使燃指供佛,也不会感觉到痛苦,但在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之时,燃指供佛就要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了。
耳识闻于声,离妄及分别,
法界性亦然,分别妄非有。
菩萨在进入光明境界的时候,不仅没有执著,而且连现象也不存在。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耳识能听到声音,但证悟者在听到声音的时候,无需观察,就能当下体会到声音是空性、如幻如梦、显而无实有,也不会对声音有执著,所以不会造新的业。法界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远离一切分别妄念。
不仅是眼、耳,接下来的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密宗,尤其是大圆满里面称其为六根自解脱。自解脱的意思是说,虽然眼睛看到了,产生了一个眼识,但是眼识自己就解脱了,就像冰融化成水一样,立即变成了空性的感受。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中观自续派所讲的内容都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
境界比较高的修行人在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只要一专注于声音,声音当下消失,立即可以进入空性状态当中。尽管周围的人可以听到这个声音,但在他的境界中就没有声音了。但初步的证悟者一般达不到这种境界,最多是虽然感觉到有声响,但对声音没有执著。这不是字面上或理论上的了解,而是深深的体会。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如果产生痛苦等一百个念头,进行一百次寻找(观察),会发现一百次不可得(空性)。不可得即法界。”阿哇杜德上师说:“念头本体即法界,越多越好,念头是好的提醒,无利无害不可得,皆是本性的现象。”
产生念头的时候,要看它的本性,让它自解脱,这就是法身光明。再生起其他念头的时候,再去看新念头的本性。在看到念头本性的时候,它就会融入法界。念头越多越好,可以提醒修者现见法界。念头本身无利无害,有一百个念头,就能瞥见一百个佛的法身光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证悟者来说,念头越多越好,因为在每个念头生起的瞬间,就能感觉到空性。念头越多,也意味着空性感觉越多,这样不是更好吗?当然,对没有证悟的人而言,不能说念头越多越好。所以,以普通人的看法去衡量修行人的境界,是容易发生偏差的。
现在我们在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如果有嗔恨心和贪心,肯定是在造业,即使没有明显的贪心与嗔恨心,但因为我们心里始终都有痴心、无明的存在,所以这些眼识也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播下种子,也会留下三毒的痕迹。
如果达到六根自解脱的境界,则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修行。不是眼识证悟空性,而是眼识背后的意识证悟空性,这称为眼识自解脱。眼、耳、鼻、舌、身,本来没有分析的分别念,所有的分别念都是第六意识自己创造的,当第六意识证悟空性以后,眼、耳、鼻、舌、身就不会再造业了。
但对没有证悟的修行人来说,周边的声音不但会生起贪嗔痴,甚至在打坐的时候,也会对禅定产生很大影响。佛经里面也说,禅定最大的违缘,就是声音。
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
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
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色法和相的虚妄执著都无影无踪,这种状态是符合法界的,也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真空法界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色法与相,没有任何物质与戏论,这是菩萨的根本慧定。
此偈颂的前两句,应该是菩萨出定后的境界;后两句,则是描述菩萨的根本慧定。
前面讲过,“色”可以归纳为颜色和形状。“相”的范围比较广,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所出现的所有好与不好等对境。
舌根自性空,味界恒远离,
识空体亦然,法界理如是。
舌根尝味道的感觉,其实就是舌识的感觉。在舌根的背后存在着舌识,它能感觉到味道的酸甜苦辣。如果没有舌识,舌根与食物相触不会有任何感觉。对证悟的人来说,这也是空性的。虽然证悟者出定以后也有感觉,但他们都能认知其如幻如梦的本质。法界的真理也是这样,在根本慧定当中,所有的感觉都不存在。
身根自性净,冷暖触非有,
法界理亦然,触处常远离。
菩萨出定以后,虽然有感受,但他已经体证到身根自性本来清净,所有寒热冷暖的感受都是显而无实有的现象。菩萨入于根本慧定时,已经真正接触或进入到法界的状态,法界也是像身根一样,远离了冷、暖、苦、乐等所有触的感受。
意缘法称最,自性恒远离,
诸法性本空,圆通理如是。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偈颂。
意缘,是指产生第六意识的因缘、所缘境,也叫做法。法的范围最广,包括第六意识所能想出来的所有东西。意识的所缘境远离了自性,诸法的本性是空性,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既是般若又是如来藏,现空双运或明空双运,所以它是圆通。
证悟的菩萨从根本慧定中出来的时候,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但这些念头都是远离自性的,也即空性。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在于一刹那的念头上面。凡夫的境界,大家都很清楚。菩萨或证悟者心里虽然也会产生念头,但在念头出现的同时,他立即就能凭自己的修证知道它是空性。这不是用理论推理,也不是书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像吃糖果的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糖果的味道一样有着切身的感受。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可以确定这是一种初步的证悟;从三转法轮的角度来说,就还要在此上面加一个光明。
但显宗永远无法直接告诉我们,《赞法界颂》与《宝性论》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说出来的也就是这些。只有密宗才会告诉我们光明是什么,而且有办法让我们直接去感受光明。介于密法和显宗之间的禅宗也有办法,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悟。
其实,轮回和涅槃也可以在一个念头当中具备,一刹那的念头既是众生又是佛,既是分别念也是佛的智慧。
证悟以后,每个念头基本上都是修行,当修行境界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说基本上不会造业了。
大家首先要达到这个境界,方法就是先修一遍完整的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当自认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的时候,就去修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四法印里面的修法。这些修法不仅仅是显宗修法,也包含了少部分密宗的修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见闻及觉知,相应法亦空,
了绝诸妄想,见闻理亦非。
上面讲的见、闻、觉、知,以及心的相应法全都是空性。证悟的境界了绝了所有的妄想,见闻自身也是不存在的空性光明。
根尘起妄执,清净体源无,
迷执有根尘,根尘理非有。
“根”是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尘”是指色、声等六种外境。凡夫的妄念执著从哪里产生的呢?第一个,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眼根。只要有眼根,就会感知色法。当因缘和合的时候,没有证悟空性的众生就会产生妄执。但妄执的本体是清净的,它的本来面目或源头自来就是清净的。在有迷惑、执著的时候,就会有根、尘,但根、尘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世间并出世,空性本无差,
我法由迷起,遍计自轮回。
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世间与出世间并没有差别。
“我法”是指我执和我所执。世上的所有事物,都逃不出我与我所的框架。眼睛看到的,属于我的眼识;耳朵听见的,属于我的耳识……无论如何,这些“我法”都是从无明迷网当中产生的。“遍计”是指由我们的意识无中生有创造、假造出来的东西。“遍计”出来以后,自己就只有轮回了。
换言之,不是上帝、造物主、鬼神或其他人让我们轮回,而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自己去轮回。
这里要注意,诸法从心起包含了两种意思:第一个是指,三转法轮与密宗认为,诸法是从如来藏、法界或者心的本性当中产生的,自空中观则会说一切法都是从空性当中产生的。第二,一切法都是从阿赖耶识当中产生的。但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永远都不是涅槃的基础,它只能产生轮回的法。没有任何一个佛教的教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常住的,都承认这是无常的。
汉传佛教比较强调唯识宗,有些人也有点这方面的意思。此处有必要说明一下,在藏传佛教里面,唯识宗分两种:一种是《甘珠尔》,也即像《入楞伽经》等经典里面的唯识宗,这是佛说的唯识宗,也即经唯识宗。经唯识宗的境界是很高的,实际上和中观的观点完全一样,差别在于经唯识宗认为,在世俗谛的时候,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但在胜义谛的时候,也不存在任何一个实有的东西。论唯识宗就是像《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之类的论典。论唯识宗的境界则比中观稍逊一筹,其主要的错处就在于,它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不空的,这与龙树菩萨或中观的见解是矛盾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做我呢?
解释三转法轮密意的真正权威,是无著菩萨,因为佛经中非常清楚地授记道:佛陀圆寂后,会出现这样的人,他可以区分了义和不了义经典的密意。
他在《宝性论释》中说得非常清楚:尽管我们自来就认为诸法是污浊不堪的,但这只是凡夫的我执,因为这些都不存在,是无我,这个无我的东西却用“我”来表述。
最近有一个尼泊尔人,他首先是学印度教的,在看到佛教的中观论典后,对破除了自我以后的空性境界非常生欢喜心,随即改信佛教。但在进入佛教以后,却发现第三转法轮,尤其是觉囊派的他空中观经论之后,认为这与吠陀经论所讲的完全一样。于是他写了一篇短文,其中说道:难道我放弃印度教,改信佛教错了吗?他说他诞生于祖祖辈辈都非常崇拜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己也学修过印度教的理论与教义,但他始终想不通我的实有存在。他希望他空中观的上师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帮他解决这个疑问。
的确是这样,在吠陀外道的经典,尤其是后期的吠陀论著中,也有与如来藏完全一样的名词。如果没有窍诀,仅从字面上看,是看不出差别来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实有呢?
轮回当中的任何显现都是不可靠的,一旦我们的眼球结构发生变化,肯定外界也会随之而改变。当阿赖耶识上的二障全部清净以后,不清净的世界也会彻底瓦解,所以佛不可能认为这些叫实有。
从二转法轮空性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也是空性,但因为它始终不变,故而说它是实有。
据说,有些印度的婆罗门教或吠陀外道信徒为了改变佛法,彻底从源头上破坏佛教,就假装放弃他们的宗教,转而改学佛法,实际上是企图把他们的见解带到佛教的诸如如来藏、空性等概念里面,这样就使佛教实际上变成了吠陀外道的教派。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秘密行动,但他们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成就者的境界无法改变,加上很多佛教徒非常重视传承,每个字都必须要有耳传,以防与外道论典相同的名词混淆。
堪布菩提萨埵在《中观庄严论自释》的后面,用了大量的外道偈颂,其目的,就是用来与佛教的观点加以对比。论中不是往上破如来藏,而是往下破唯识宗:你唯识宗说得再好,你说这是佛的智慧,外道也在说智慧;你说没有任何戏论,外道也在说没有任何戏论;你说没有生灭,外道也在说没有生灭;你说不可思议,外道也在说不可思议;你说没有所取能取,外道同样也说二取都不存在。从字面上根本分不清楚内教与外道。
所以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时候也说过:印度当时有很多班智达,但真正能区分外道和佛教的人,应该只有我一个。
后来藏传佛教的学者根登群培也研究了非常多的外道经典,最后他得出结论:“像我这么懈怠的人,是没有办法区分外道和佛教见解的差别了。但关键问题在于一点,那就是:任何外道最终会紧紧抓住一个‘遍计’的自我。”佛教虽然用了“我”“常”“实有”的词句,但实际上却不执著,把所有的念头都破掉了,这就是区分的要领。
法王如意宝曾经为了警示大家,写过一篇短短的论文。尽管此论文里面用的全都是大圆满的名词,但实际上讲的是吠陀外道的我,所以根本就是颠倒的东西,如果不小心,就会误入外道的弯路。
虽然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见解,但一些藏传佛教的学者为了警示,仍然会告知他人:觉囊派的观点字面上与外道完全一样,如果不小心,就会理解成外道的观点。当然,其中也不乏人云亦云者。
其他人看了他们写的文章就会仔细分析,研究觉囊派到底是不是外道,最后才发现,原来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观点,而是佛教内道中非常高的境界,这样就可以防止误解的产生。
觉囊派没有改动佛的本意,而是原原本本地搬用佛经原文而建立的宗派,实际上他们也认为:佛的境界或者菩萨入定的境界,就是远离一切执著、戏论的空性,故而他们的见解,也绝不可能是龙树菩萨驳斥的那种实有,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根机应机传法的示现。这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当中也讲得很清楚。
法界理清净,贪嗔痴本无,
迷悟从心起,三毒法假名。
从胜义谛实在的角度来说,如来藏法界的本性永远是清净的,没有任何妄念烦恼,尽管从清净的如来藏当中产生了贪嗔痴,但贪嗔痴三毒本身也是空性的,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名称,实际上是找不到的。
“迷悟从心起”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法界本来清净就是悟,贪嗔痴是迷,无论迷也好,悟也好,二者的来源就是心:从如来藏光明心当中产生了轮回,这是迷;也产生涅槃,这是悟。贪嗔痴三毒之法也是本来不存在,徒有假名。这个问题,在密宗,特别是大圆满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比较完整的大圆满论典,是分十一个内容来讲的。其中第一个,是讲轮回和涅槃或者佛和众生在没有产生的时候是什么状况;第二个,是讲在没有任何佛和众生分别的清净法界当中,第一个众生或者第一个佛是怎样诞生的;第三个,是讲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是众生,已经迷惑地流转于轮回当中,但实际上我们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原始光明,心的本性周遍于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包括贪嗔痴在内;从第四个开始,就讲回归的方式,如何回归最原始的光明境界呢?这就需要修学大圆满。
弥勒菩萨归纳第三转法轮的佛经密意,编写了《宝性论》,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佛经的依据。
《宝性论》中讲道:我们现在的身心五蕴,来自于烦恼和业;而烦恼和业,则来自于我们的非理作意,也即错误观念;错误观念,来自于心的本性光明。而光明就像太空一样没有来去,已经是最原始的源头了。从心的本性当中产生了万事万物。密宗的证悟者随时都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以前给读者多次介绍过,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很遥远之前的轮回之始与整个轮回结束,才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又回归到光明中去的。其实,在时时刻刻,无论是轮回的起始到结束,众生从诞生到死亡,进入深度睡眠到苏醒,以及每一个念头的诞生直至消失,全部都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也是在原始光明当中消失的。但这对我们来说没有用,相当于一个传说,因为我们没有修行,所以感觉不到,这是一种解释方法。
“迷悟从心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说:迷与悟都是从阿赖耶识开始的,虽然阿赖耶识肯定不是悟,而是迷,但相对来说,阿赖耶识的执著没有那么粗大,是所有第六意识的念头与眼、耳、鼻等五根的感知来源,所以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的基础。
迷执自缠缚,了达假名智,
菩提非近远,三世理非有。
如果我们有了迷惑和执著,就会因为这些迷惑和执著的纠缠而作茧自缚,自己把自己束缚在轮回当中不能解脱。如果了达任何东西都是虚幻的假名,那就是智慧。
从佛的境界来说,因为近、远、上、下、左、右、好、坏、清净、不清净、众生、佛等所有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任何戏论,都是空性大光明,所以菩提离我们既不近,也不远,非近也非远。
另外一种简单的解释是说: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从来都没有离开菩提,所以菩提不会离我们很远;同时,因为我们本人就是菩提,所以也不能说近,只有两个物体之间才谈得上远近,自己和自己是没有远近距离的。
“三世理非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就实实在在的真理而言,都不存在,都是虚幻。
烦恼笼迷执,世尊经所宣,
智生惑染灭,妄执勿相缠。
烦恼和迷执就像巨大的笼子,把我们紧紧地关押在轮回牢笼中不能出去。世尊在佛经中告诉我们说:“智生惑染灭”。
“智生惑染灭”一句在字面上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藏文版是说:世尊在佛经中说,要安住在自我的境界当中。此处的“自我”,是指如来藏,也就是要安住于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法界光明当中。世尊在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当中宣讲道:智慧诞生。本来智慧是原有的东西,永远都跟我们在一起,不需要诞生或创造,只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但从表面上看来,一个人从迷惑到开悟之间,仿佛就是从没有智慧变为有智慧,似乎有一个新的智慧诞生。
汉文版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说,智慧产生以后,迷惑和污染就灭掉了,但这根本不是第三转法轮的特殊见解,在第二转法轮甚至第一转法轮当中都讲过了。
“妄执勿相缠”,在那个时候,执著妄念都不能把我们束缚于轮回。
去来执最胜,体空犹可思,
菩提非妄执,正证亦知非。
“去来执最胜”,“最胜”,是涅槃的异名。涅槃本来无来无去,但我们却会执著它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近有远。
“体空犹可思”,“体空”是诸法的本体空性、心的本性光明或胜义谛的本体空性。体空是不可思不可言的,但我们把它执著为可思的。
“菩提非妄执”,“最胜”和“体空”都是指菩提,它没有任何来去、可思等妄执。
“正证亦知非”,菩萨的证悟境界中,也不存在眼耳等六识的所见所知。
从“世间并出世”开始,前四个偈子都在告诉我们,所谓的轮回与成佛,都是心创造的虚幻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心是什么呢?是六识或八识的综合体,凡是人的精神,都可以用心字来表述。
如来藏是毁灭和诞生的基础,是轮回的源头和尽头。它永远都存在,不是心创造的,也不需要心去创造,心也创造不了如来藏。而心却是从如来藏当中产生的。这是大乘佛教公认的观点。
但在心怎么样创造轮回,外界的现象是真正的心,还是心的幻觉或产物的问题上,就有不同的观点了。因为有了不同的观点,所以形成了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宗派。
以上介绍了如来藏的本质与比喻,下面讲获得或者显现如来藏的修行过程。
3.获得成就的次第
水乳同一处,鹅饮乳非杂,
生空烦恼离,二障亦非杂。
鹅与乌龟可以把混合在一起的牛奶和水分离开来,只饮用其中的牛奶,而将水等杂质过滤掉。其中的牛奶,比喻光明清净的佛智。水与杂,比喻不清净的烦恼。
诞生证悟空性之智的时候,烦恼也会自行离开。
“二障亦非杂”中的“非”,意即不接受。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本来是烦恼,是修行人会抛开的杂物,但除了二障里面的杂字所表达的东西以外,还存在着佛的智慧。我们要学会像鹅分离牛奶与水一样分离烦恼和光明,将光明的部分留下来,将烦恼放弃,不接受二障的杂物。
二障的杂物是什么?除了二障以外还有什么杂物?除了杂物以外还有什么二障呢?
从物质的本体来说,烦恼就是菩提,除了菩提以外没有烦恼;轮回就是涅槃,轮回就是佛的坛城,除了佛的坛城以外没有轮回。但在没有证悟,或者没有彻底证悟,修行还没有到位的时候,二障是烦恼,不是菩提,不是智慧。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去接受烦恼,或者不放弃烦恼,结果就是堕恶趣。所以必须像《佛子行》里面所说的:“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当烦恼刚刚冒出的时候,立即要去断除,要想一切办法对治烦恼。当内心状况越来越靠近物质的本性,也即佛性时,二障就是佛的智慧。二障可以接受,但二障的“杂”,也即“真实”的不清净烦恼,永远都不能去接受。
密宗认为,烦恼即智慧,有些人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解——既然烦恼就是光明,那我们就不需要去断除烦恼,行为上的持戒、苦行等也大可不必了。其实在密宗里面,也有不净观的修法。既然密宗都说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但实际上连小乘《俱舍论》中讲的不净观都在修,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并不矛盾。密宗的修法和行为,都非常讲究次第。对初学者来说,密宗上层的方法是不合适的,所以只有通过不净观来断除烦恼,但这不是它的最终观点。不要说密宗不认为物质都是不清净的,连小乘佛教也不这么认为。比如说,有一种不净观的修法,是首先观想自己额头上的眉间有一小块肉开始腐烂,当肉烂掉以后,便露出里面的白骨,白骨慢慢扩展,随后整个人都变成骨架,最后不仅是人,包括周边的所有东西都是骨头。当修行人很投入地观想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在打坐的时候真正看到满布白骨的景象。虽然修行人也知道房子不是骨头做的,但他知道这样对断除烦恼有帮助,既然连小乘行人都有这样的见解,密宗就更不用说了。
小乘修行人在二障里面永远找不到不杂的清净光明,所以他根本不加考虑,就把整个二障全盘否定。大乘显宗的境界比小乘高了一筹,一方面会用不净观之类的修法来断除烦恼,另一方面也同意在有菩提心或证悟空性智慧的前提下,可以不断除烦恼而把烦恼转换为道用,但转为道用以后,烦恼实际上就不是烦恼了。所以,从小乘到密宗,没有一个宗派认为“真实”的烦恼可以接受。因此,凡是以密宗的名义,打着密宗的旗号,去接受这些真实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行为,密宗自己都称之为颠倒的密宗、邪密,不是正密是邪密。
妄执我非无,了达本非有,
涅槃清净理,二我俱非立。
从妄执的角度来说,自我不是没有,而是存在的,但了达以后就知道,我是不存在的,涅槃的本性是清净的,人我和法我都不成立。
所以,我是否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证悟。不证悟,我就存在,烦恼也存在,一切都存在;了达本性之后,烦恼、轮回,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
前面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文字来说明心的本性是光明,这两句是告诉我们:既然烦恼是光明,那烦恼到底需不需要断除,该怎么样取舍?
4.如何显现心的本性
本来佛性有两种:一种叫自然住佛性或自然佛性,也即心的本性光明,它是自然显相的,不是造作的,所以叫做自然住佛性;第二种叫随增佛性,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佛性。依靠对佛法的信心,之后去闻法、思维、修行,就会越来越有进步。对佛法,尤其是对心的本性光明空性的认识越来越增长,所以叫做随增佛性。随增佛性是无常的,属于有为法,到了加行道的时候,它会显现为一种光明的形象;在资粮道的时候,连光明的形象都不是。
为什么这也叫做佛性呢?因为如果没有随增佛性,没有闻思修,则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个自然佛性,但它永远都不会显现出来,所以也称此为佛性。
随增佛性就是十度,也可以归纳为六度或福慧二资粮。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资粮,禅定和智慧是慧资粮,中间的精进属于两边。大乘佛法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归纳于六度或十度当中。只要修十度,就可以显现心的本性。
尽管心的本性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都是光明的,但它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随增佛性。下一步的工作,就需要通过随增佛性去开发自然住佛性。
三檀齐修施,尸罗离过非,
忍因端正果,精进勇勤依。
三个布施都要去修,持戒也很清净,远离一切罪过,并修持忍辱,就能得到正确的果。另外,还要勇猛、勤奋地依靠精进,对正法饶有兴趣,不能懒惰懈怠。
“檀”是梵文dana(檀那)音译的简写,汉译为布施。三檀,即三种布施方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尸罗”是梵文Sila(尸怛罗)音译的简写,汉译为清凉或戒律。
静虑令心止,般若用无疑,
愿兼方便力,安住胜菩提。
静虑或禅定可以制止人的念头,让心平静下来。利用了般若智慧以后,就没有任何怀疑了。就这样以十度的方法安住于胜妙菩提。
前面的六个,叫做六度。后面的四度——愿、方便、力与智慧(汉文版中,智慧一词没有表述出来),总共是十度。“愿”是指菩萨的心愿;“方便”是指菩萨的福资粮;“力”是指菩萨修行的力量;“智慧”,与六度中的“般若”虽然都是指智慧,但在藏文里面,这两个名词有点不一样:十度中的智慧叫做“也西”,主要是指世俗谛方面,譬如精通佛的了义与不了义等思想的智慧;六度中的叫做“西绕”,主要是指证悟空性、光明方面的智慧。在《入中论》与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面,把十度讲得很清楚,若想了解得深广一些,可以看这些论典。
菩提难妄执,真空生灭无,
了达空本性,二相亦非有。
菩提不容易存在妄执,真空是没有生灭的,了达空的本性以后,能取、所取、上、下、高、低等二相都不存在。
乳糖离甘蔗,离蔗糖非有,
三乘趣菩提,离种体非有。
这段颂词的汉文版本讲得比较省略。藏文版则说得比较广。
藏文版的意思是:若有人主张不要给菩萨磕头,其说法肯定是不善之说。因为,如果没有大乘菩萨,也就没有佛的法身;如果没有佛的法身,更不会有佛法,也无人传讲佛法;如果没有佛法,声闻、缘觉也不存在。
有些小乘修行者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教,除了小乘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其他的佛法;除了小乘的僧众以外,修学大乘的菩萨不是僧众。既然不是僧众,就不应该对其磕头。
但是,佛却是菩萨修成的。如果没有菩萨,就不会有佛;如果没有佛,小乘阿罗汉果位的来源——小乘佛法,又从何而来呢?没有菩萨,就不会有法身;没有法身,就不会有化身;没有化身,就没有人转法轮,小乘佛法也无从谈起了。
在汉文版里面,这段内容省略了一些,只是前两句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如果没有甘蔗,糖的甜味是从哪儿来的呢?糖是用甘蔗做的,没有甘蔗就没有蔗糖,以表前面所述之意。
“三乘趣菩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方向,最终都是菩提。此处的菩提,是指大乘的菩提——成佛。这也明确表示:小乘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不是永久的果位,而是临时性的果位。
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坐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并最终成佛。当然,小乘修行者却认为: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中观宗认为:三乘最终都要进入菩提,进入“最终一乘”。三乘不是究竟的,一乘才是究竟的。而唯识宗又坚持“究竟三乘”,认为声闻和缘觉也是究竟乘,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永远是阿罗汉,最终也不会成佛。这种说法在佛经里也有,但却是不了义的说法。
“离种体非有”,如果没有菩提种子——菩萨,就不可能有其之果——菩提,也即佛。
在印度的大乘佛法比较兴旺的时候,部分小乘行人经常与大乘行人辩论,说大乘佛法不是佛法,大乘佛法的空性根本没有价值,通过观修四圣谛就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其实,《智慧品》中也讲过,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就是空性。把空性从整体上否定以后,四圣谛的人无我实际上也被否定了。
证悟小乘果位的人,是不会与大乘争论的,因为他知道人无我是空性的一部分。只有懂得一点理论却没有证悟的人,才会认为大乘的空性与小乘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有很大差别,人无我是正确的,空性是根本不成立的。
虽然在藏、汉两地没有这样的争论,但类似的争论却在印度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龙树菩萨以及其他论师的一些论典当中,经常看到对这些争论的反驳,所以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用了整整一品的笔墨,专门证明大乘佛法是正法,是佛宣说的。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相似的内容,当密宗出现的时候,大乘显宗的有些学者又说:除了显宗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正规的佛法,所以密宗不是佛法。
一般都是这样,下层的宗派会与上层的宗派辩论。譬如说,一切有部会与经部辩论,唯识宗又会与中观辩论等,因为佛传法是有次第的。仅从显宗角度来说,也有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次第。仅仅听闻过小乘佛法的人,不知道天外有天,才会以为大乘佛法不是佛法;仅仅听闻过大乘显宗的人,也会坐井观天地认为,只有显宗才是佛法,其他的法都不是佛法,这都是孤陋寡闻的表现。
释迦牟尼佛在临圆寂的时候教导后人说,辨别佛法真伪的试金石,就是四法印。具备四法印的任何一部经论都属于佛法。大乘显宗与密宗经论不但具备四法印,而且比下层的宗派诠释的四法印更加完备。众生的智慧层次不一,如果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境界去判断,就肯定会出洋相。
守护稻谷种,芽茎必得生,
守护菩提种,菩提从此起。
保护好稻谷的种子,就会有稻芽的产生,之后才会收获稻谷。种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丰收的前提。同样,守护好菩提的种子,菩提就会从菩提种中诞生。
菩提在此处指的是佛的法身。菩提种是指大乘修行人,也即菩萨。成佛必须要有成佛的因,因就是菩萨;菩萨要有菩萨的种,种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要有菩提心的种,种就是慈悲心。进而可知,慈悲心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保护好。
《饶益有情九观察》(见《慧灯之光》)当中又讲道:大乘初期的修行人,也即资粮道或加行道的菩萨需要保护自己的菩提心。其他都可以损失,唯有菩提心不能受损。若是菩提心受损,成佛就遥遥无期了。
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把修行和生活统一起来,这也是在家人最现实的问题。《百业经》里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一个老比丘怅然若失地说,我从在这个钵里吃饭开始,头发已经换了三个颜色,现在不要说成就,连心平静下来都没有做到。亚洲的青少年一般头发有点黄,成年后头发转黑,到了老年,头发又变白了。就这样从小出家,经历了一生的出家人,也没有做到让心平静,我们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有实际行动。修行和生活有些时候虽然有一点矛盾,但如果能协调好,也有办法平衡。佛也没有要求所有修行人都要出家,最关键的,是要守护菩提种。菩提种很多人也有,若是在修菩提心,就是在朝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走。
大乘菩提种有两种:慧资粮与福资粮的种,或者智慧和方便的种,也可以说是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的种。
在听到《入中论》《宝性论》等空性、光明法门的时候,心生欢喜、汗毛竖立、眼泪直流,就说明这种人不仅有智慧种,而且已经成熟了。
在听到大乘佛法中所讲的伟大思想与行为,譬如要毫无自私地奉献,凡是自己认为很珍贵的东西——身体、寿命、财产,都要不计回报地布施的时候,不但不困惑、不反感,而且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喜不自胜,就说明此人已经成熟了方便的佛种。
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我没有必要学佛,没有必要往生极乐世界,我目前的状况已经很好了一样,在小乘行人看来,阿罗汉已经非常不错了,不成佛也可以。小乘还认为,有些众生有佛种,而有些众生没有。在他们看来:若是承认众生都有佛种,就会全都成佛,这样一来,就否定了阿罗汉是最终的果位。
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种,只是成熟与否的差别。如果没有菩提心,但对空性和慈悲心都非常喜欢,就还不是资粮道,只是离资粮道不是很远了。若能继续努力,很快就可以进入资粮道。
譬如于黑月,光明未能见,
有情烦恼缠,真如未明显。
汉文版的“黑月”一词,在藏文版中的意思为下旬的“十四”,也即每个月的二十九号。在农历或藏历每月二十九号的时候,只能见到一点点月光(三十号则完全看不见)。以此比喻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只能见到一点点佛的法身。汉文版里是说“光明未能见”,见不到月亮的光明。
因为凡夫有情被烦恼所缠,所以在资粮道时还看不到真如,在加行道的时候,也只能见到一点真如本心的形象,所以说“真如未明显”。
“明显”这个字用得很好,因为假如证悟明显了,就是菩萨一地,那是真正的证悟。这个偈颂的藏汉两个版本所用的比喻和遣词,都恰到好处。
佛的化身,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显现出来的一种形象。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色有声的都不是佛,佛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说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要对佛法有信心,时常祈祷佛,这是最低层次的解释;另外一个是:佛祖永远没有离开过我们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佛。当看到心的本性的时候,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见到佛了,但这与真正的成佛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认为顿悟以后就不需要修行了,真正的成佛还早得很!
下面总述菩萨初地到佛地的境界。
月初光虽有,渐渐而增长,
初地证菩提,菩提未圆满。
在每个月初的初一到初三,虽然有了一些月光,但这种光还需要渐渐地增长。初地菩萨虽然证悟了菩提,证悟了佛的法身,但境界还是比较模糊,不是很圆满。尽管如此,度化众生、弘法利生等所有事情都可以从此时开始了。“渐渐而增长”,包含了从一地,经过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直到十地的境界。
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主要是自己去修行、去保护佛种,还不是真实度众生的时候,即使想做度众生的事情,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弘法利生的能力很有限。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就真正能弘法利生,包括头、手在内的整个身体,都可以真正布施。在此之前,这些都只能作为我们的目标而已,真正行持很难。
十五月圆满,处处光皎洁,
解脱显法身,法身理无缺。
十五的月亮丰盈圆满、明亮皎洁,以此比喻菩萨的十地以后的十一地,也即佛的果位。此时的证悟境界已经非常圆满,显现出完整无缺的法身本体,此时随增佛性也完全圆满了。
下面进一步广说:
染污意相应,缠缚俱生灭,
解脱一切障,三世悟非有。
首先是资粮道和加行道:
汉文版中,资粮道和加行道讲得比较省略,只有“染污意相应,缠缚俱生灭”这两句,对应的是凡夫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境界。此阶段的修行人还是凡夫,有执著和染污烦恼的存在,不但有烦恼,而且这些烦恼还会对修行有影响、有缠缚,还没有达到烦恼缠缚不生不灭的境界。
在藏文版本里面是说:资粮道和加行道是指对三宝有非常稳定、坚定不移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行善断恶,就称为资粮道和加行道。
初地或第一地:
“解脱一切障,三世悟非有”,是指菩萨一地时的境界。此处的“解脱一切障”,并不是指像佛陀一样解脱了所有的障碍。
佛经或论典中的任何词句,都必须与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进行分析思维,还要与其他论典作比较,否则无法解释清楚。
从凡夫最粗大的障碍到最后最细微的障碍,一共可以分成十个部分。在一地时,可以断除其中最大的障碍,或者说可以断除十分之一的烦恼,其他的烦恼暂时还没有能力断除,所以说在一地菩萨时已经断除了需要在此时断除的一切烦恼。“三世悟非有”,一地菩萨证悟了,十方三世都不存在,都是空性。
初大僧只满,三檀普遍修,
断除分别障,欢喜智难俦。
“初大僧”是指刚刚开始的真正大乘比丘,也即证悟了初地的菩萨。“只满”意即刚刚圆满,在此之前还不是三宝当中的僧宝,从此之后才是真正的僧宝。
三宝里面的僧宝和僧众是有差别的,只有证悟了初地,才是真正的圣者,才称得上是僧宝。
“三檀普遍修,断除分别障”,一地菩萨主要修持十度当中的布施,并断除了一地时需要断除的那部分烦恼障碍,遍计的烦恼和我执全部断除,在此基础上,还断除了一部分俱生烦恼。
“欢喜智难俦”,因为知道自己已经证悟空性,而且这种证悟是不会退转的,从此以后可以真正地弘法利生,因此欢喜心无法比拟,故称为欢喜地。
三业误兼犯,防非重及轻,
尸罗圆满戒,离垢独标名。
第二地:身、口、意三门的三不善业和违犯小乘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等犯戒方面的轻重烦恼与错误,都能防止或不做,戒律很圆满,故称为无垢地。
二障恒时染,俱空慧刃除,
发光能照曜,破灭渐无余。
第三地:在三地之前,二障都与自己如影随形、密不可分。空性智慧好比锋利的宝剑,可以断除二障,显发出证悟的光明,并能逐渐破除、消灭在三地时应该断除的所有障碍,故称为发光地。
远离根随染,渐增焰慧威,
菩提称最胜,烧照转光辉。
第四地:远离了诸根的随眠染污,证悟智慧逐渐增长,如同火焰一样威猛无敌。这时证悟的菩提称为胜义谛。智慧的火焰可以烧掉所有烦恼,让修行人断除黑暗,见到光明,故称为焰慧地。
真俗称二智,相应互起违,
合令无所碍,难胜事恒时。
第五地:对五地以下的菩萨来说,胜义谛的智慧和世俗谛的智慧相互有点儿矛盾,此时不太能做到无二无别。到了第五地的时候,此二智慧则无有障碍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五地菩萨已经证悟了二谛无二无别,故而能攻克难以战胜的烦恼,也即四地以下菩萨没有断除的烦恼,故称难胜地。
“真”是指胜义谛。胜义谛的智慧,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俗”是指世俗谛。世俗谛的智慧,是指世间的学问。
但我们不能认为,四地以下的菩萨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是矛盾的,其实他们从加行道开始,就已经明白现空无二无别,只是到了五地的时候,又更加确认了二谛的互不相违。
十二缘生智,巡环理趣全,
甚深称最胜,般若现于前。
第六地:主要圆满的是六度中的智慧度,所以无论在根本定还是出定以后,智慧都飞速增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彻底了达十二缘起的如幻如梦本质,并断除了五地以下的烦恼。对胜义谛的理解也比五地及以下的菩萨更深刻,对般若的证悟更清楚,对世界如幻如梦本质的体悟也更清晰。
虽然在此之前,也已经了达十二缘起的梦幻境界,但到六地的时候,通达的境界就更加清楚、透彻了。
“巡环理趣全”,是指对十二个缘起中每一个缘起的诞生、消失、本质、特点等循环往复的道理,都能全面理解。因为其智慧深不可测,故称为“最胜”。胜义谛般若智慧也得以现前,故称为现前地。
烦恼障有两种:俱生的烦恼障和遍计的烦恼障。在第一地的时候,遍计的烦恼障已经全部断除;但在第二地到七地之间,俱生的烦恼始终存在,到了七地结束的时候,才能将所有的烦恼障全部断除。因为烦恼障一直存在,所以,从一地到七地之间,都叫不净地。八地以后,才开始叫做清净地。
世俗二乘行,久修道已明,
相无功用满,最后称远行。
第七地:经过从一地到七地的长时修持,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二乘的修行成果已经包含于其中。人我和法我当中的人我相此时已经彻底断除,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抵达最后的境界,所以称为远行地。
按显宗的说法,最上等根机的人也要三个无数大劫(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凡夫的资粮道和加行道,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一地到七地,又需要一个无数大劫;从八地到成佛之间,还需要一个无数大劫。按显宗的观点,菩萨当初发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为了众生成佛,即使经历再漫长、再坎坷的路程,也一定要把它完成,因此,显宗的成佛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证悟第一地以后,因为内心获得了自在,只要想成佛,七天之内就可以成佛。
此处的“道”,是指小乘声闻道和缘觉道的见道与修道。
为什么到了七地才包含呢?因为一地的时候虽然证悟了人无我,但还有我执和烦恼,这些烦恼障对无我的证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而要得到阿罗汉的果位,需要彻底断除烦恼障。菩萨到了七地的时候,才能彻底地断除烦恼障,因此才说七地菩萨圆满了小乘的道。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修行的功夫已经圆满,已经抵达最后的境界,那八地、九地就不需下功夫了吗?
这里的“功用满”,是指菩萨七地的时候,已经彻底断除了小乘阿罗汉之所断,证悟了阿罗汉之所证,并不是指大乘佛教本身的功用已经圆满。大乘修行的功夫,要在第十一地的时候才会圆满,之前是不会圆满的。“最后”也不是指大乘佛教修道的最后,而是小乘佛教的最后。
智用无分别,恒时任运成,
众魔降退散,不动独彰名。
第八地:“智用无分别”,到八地的时候,智慧作用的发挥已经无有分别。
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其他六根与七识会发生三个转变:第一个,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及眼识、鼻识等五识的转变;第二个,是第六识的转变;第三个,是末那识的转变。
因为发生了第一个转变,所以会显现密宗所讲的一切现象是佛的坛城、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的现象,其所见的世界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而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无瑕。虽然他也知道众生所见的不清净现象,但对他来说,不清净的景象已经消失,清净的世界已经现前。
实际上,清净的佛刹是无始以来就原本存在的,不清净的现象都是无明的产物,当无明断除以后,不清净的显现就会消失,清净的显现就会出现。从表面上看,这是转换,实则不是,而是像云开雾散,艳阳高照一般显现出本有的清净现象,但佛经里面称之为“转换”。
颂词中只讲了第二个转换,第六意识的转换——“智用无分别”,无论善、恶、无记等对外界进行思维的意识都会消失。意识虽然转换了,但只是烦恼障从此纤毫不存而已,并不是根本没有分别念,还是有细微的分别念存在,但这不是烦恼障,而是所知障。不过,大圆满续部中说过,大圆满修行人在修行到位以后,意识、分别念就像闪电一样只会在偶尔一刹那间出现,但随即就会消失,消失后再也不会出现。而显宗到了八地才能做到将七地菩萨以下所有的分别念都转换为智慧,没有杂念、执著与实执。
同时,末那识,也即染污意识或我执也彻底消除了。
阿赖耶识是凡夫所有善恶业的载体。在十地菩萨的最后一瞬间,才会发生第四个转换——阿赖耶识的转换,阿赖耶识瓦解,转换为佛的智慧,才真正成佛。
“恒时任运成”,佛经里有个比喻,就像一个人如果掉进河里,则不需要努力,都会顺水而漂,冲往下游一样,八地菩萨因为没有分别念或只有细微的分别念,所以不需要太多努力,任何时候其所证与所断都能任运而成。
“众魔降退散”,“众魔”主要指我执,而不是指所有的魔。虽然释迦牟尼佛在成道的时候,才显现降伏了最后的细微魔障,但在成佛之前,也有大大小小的魔障。
世间人心中的魔鬼,不是真正的魔鬼,因为它们没有太大的伤害力。我执、烦恼,才是真正的魔。因为它可以让无量众生流转轮回,让无量众生惨堕地狱,这都是它的作用。真正能统领三千大千世界的就是我执,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没有比它更有势力的魔鬼了。在我们心中,既存在着魔,也存在着佛。按照佛教的观点,世上没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却有一个万能的心。心可以让我们堕地狱,也可以让我们成佛。
但心无论怎么强大,却不能统治八地以上的菩萨。因为八地菩萨已经降伏、击退、驱散了绝大多数的魔,所以说“众魔降退散”。
“不动独彰名”,到了八地菩萨的时候,再也不会退转或动摇,故称为不动地。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八地以前的菩萨也会退转吗?
其实,修到加行道中期以后,就不会退转了。按照保守的说法,至少在证得第一地之后,因为拥有了胜义菩提心,所以永远不会退转。但无论如何,动摇的因素还存在着。
让我们退转的唯一原因,就是自私心和我执。到了八地时,我执、自私与烦恼等已经彻底消除,内心清净无垢、一尘不染,连少许的退转因素都不存在,所以只有到了八地的时候,才有资格享有不动地的名称。
退转的含义是指,虽然已经开始修学大乘佛法,对大乘佛法有信心,也在努力地发菩提心、行持六度,但如果与小乘行人等恶知识长期交往,就有可能随缘改变,最终退转到小乘或外道的行列中去。
善慧名无碍,十方演法希,
身云甘露雨,应物最堪依。
第九地:九地菩萨不仅证悟了空性,而且在讲经说法、闻思修持、分析佛的密意等各方面的智慧都非常圆满,没有任何障碍,具有善妙的智慧,所以称为善慧地。因为拥有善妙的智慧,所以能在十方刹土中演说稀有之法,其身躯犹如彩云,演说的妙法好比甘露雨,这些都是众生最可靠的依止处。
众德犹如水,虚空喻似身,
重粗皆蔽塞,大法智称云。
第十地:十地菩萨的各种功德,犹如水和虚空一般清净、无垢。虽然还有细微的所知障,但非常严重、粗大的烦恼都已经从根本上阻塞、关闭了,再也不可能有产生烦恼的机会。
因为具有如此的功德与福德,自在地获得了深广的智慧,拥有接近于佛的度化众生事业,所以称为法云地。
以上都叫做学道,下面讲无学道。
(五)称赞离垢法身阶段的法界
以下是称赞成佛以后的本性如来藏。
审谛轮回事,孰能免业牵,
要知无苦恼,净土勿相缠。
第十一地:此地不属于菩萨地,属于佛地。通过显密的修法,到了十一地的时候,都已经成佛了。
密宗在十一地的基础上,加了第十二地直至二十二地的名称。因为在成佛以后,虽然见解的层次没有高低,但从种种功德的角度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实际上这些在显宗的第十一地都已经包含了。
第十一地是什么样的呢?在成佛以后,就要度化众生,故而需要仔细地审视、谛察轮回中纷繁复杂、森罗万象的情况,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转不同法轮。因为佛的能力已经完全成熟,从此不会受到任何善恶业的牵连,不会再堕入轮回。没有任何苦恼、分别念,真正从源头上彻底消除了所知障,由所知障导致的不清净显现也会全部消失,而不会纠缠不休,所以佛在自境中都是净土。
虽然小乘戒律中讲,佛也会圆寂、生病。生病时,还会让弟子念经回向。饿的时候,也会像其他出家人一样赤脚托钵化缘。但这些都是示现,佛不可能有病痛、饥饿。佛只是想告诉我们:只要你们用功了,就能像我一样断除烦恼。
归命佛真子,位登智慧云,
细微皆断尽,超苦离诸尘。
顶礼已经登上了十地的佛真子。在十地的最后一个瞬间,最细微的所知障也断尽,从此没有任何障碍。超越了所有轮回痛苦,远离了一切烦恼尘垢。佛所度化的菩萨,就是这样的菩萨。换言之,度化十地菩萨,就是佛的事业。
“智慧云”也即法云地,十地的别称。
灌顶诸光照,根尘普遍身,
金刚寂大定,众苦勿相亲。
佛用什么方法度化十地菩萨呢?
首先是十地菩萨自己的心口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发光,借助光也让十地菩萨看见十方所有的佛菩萨。诸佛菩萨显现眉间发光,九地以下的菩萨身体各部位发光。佛菩萨的身上发出的光芒遍照六根与六尘。最后各种光融入十地菩萨的头顶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依靠光的力量,使十地菩萨获得犹如金刚般坚不可摧的巨大禅定力和智慧,从而断除最后一个最细微的障碍,之后彻底成佛,这叫做果灌顶。一刹那间,所有粗大、细微的痛苦都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困扰修行人的机会了。
灌顶是密宗术语,灌顶贯穿于整个密宗修法。密宗的灌顶,是观想从上师心口、眉间、喉咙发光融入自己,自己获得诸多禅定与加持。
其实显宗也讲灌顶,只是在十地之前没有讲。显宗到了八地以后,密宗的很多见解、修法都会陆续出现。
灌顶由基、道、果三方面组成:此生得到的第一个灌顶,叫基灌顶;之后得到的第二次、第三次等灌顶,以及没有一个真实的人赐予灌顶,只是通过修上师瑜伽而得到的灌顶,叫道灌顶;此处讲的,是果灌顶,也即得到佛果之前的最后一个灌顶。果灌顶不仅密宗有,显宗也有。
就像洗衣服,衣服上的粗大污垢比较容易清洗,但细微的污垢就很难洗得恢复如新了。同样,粗大的烦恼很容易断除,而最细微的烦恼最难断除。在所有的学道中,最有力量的是禅定,故而用“金刚”来形容寂止大定。要断除最细微的烦恼,就需要金刚一般强有力的禅定。
大宝花王座,俱胝众妙成,
庄严皆普遍,功德实难思。
下面广述如何灌最后的顶:
佛经里说,佛给十地菩萨灌顶的时候,中间是非常大的莲花座,周边是成千上万的小莲花座,中间的莲花座也称为“大宝花王座”。十地菩萨坐在花王座上,九地以下的菩萨则坐在小的莲花座上接受灌顶。莲花座个个都很庄严,因莲花座是佛菩萨加持出现的禅定和智慧的力量,故功德不可思议。
“俱胝”,古代数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以表示花王座的数量不可胜数。
十力兼无畏,三身四智圆,
六通恒自在,应物化机缘。
经过佛灌顶之后,就可以得到“十力”与“四无畏”,圆满“三身”与四种智慧。六种神通自由自在、运用自如,并能相应众生的根机、机缘,而广转法轮度化、教化各种各样的众生。
照曜如圆月,恒时焰炽燃,
十方无不遍,灿烂转光鲜。
成佛后,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所有功德都圆满无缺,火焰一般的智慧恒时燃烧,智慧之光可遣除众生心灵的黑暗,度化众生的功德遍布十方。中间佛身上发出的耀眼夺目之光,与周边九地以下菩萨发出的各种光彩,都融入十地菩萨,最后永恒成佛,度化无量众生。
“灿烂”是指九地以下菩萨身上发出的各种光芒。“光鲜”是指由佛眉间发出的明亮、鲜艳之光。
永绝缘生染,恒时处涅槃,
菩提称最胜,化益物情欢。
永远地断绝了烦恼的染污和产生烦恼的因素,恒时处于涅槃的境界中,再也不会堕入轮回。世俗谛中的无常、有漏、有为法都逐渐消失,剩下真正的胜义谛。证悟了最殊胜的胜义谛菩提,转法轮利益众生,让所有众生在听到佛法后都皆大欢喜,因为种下了解脱的种子,故可以逐渐成佛。
虽然佛菩萨的化身经常会出现,既有显现为忿怒、寂静的佛菩萨,广转法轮饶益众生的化身,也有显现为国王、地狱众生、畜生、花、草、树木、水、风之类的化身。但无论如何示现,永远都不离开涅槃。
让十地菩萨成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佛的功德。如果没有佛,就没有佛法。佛从菩萨来,菩萨从菩提心来,所以,一切众生的幸福、解脱,都来自菩提心。只要有众生成佛,就有佛转法轮度化众生,无论我们是否看见。
虽然在弥勒佛出现之前,不会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但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以后就没有人成佛了。每一刹那、每一瞬间,都会有无数众生成佛,之后会以他们的方法度化众生。尽管如此,众生也永远不会度完,轮回也永远不会穷尽。
虽然佛陀知道轮回中的众生不能度完,但他也会竭尽全力、勇猛不止地度化众生。因为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轮回是有终点的。就像放生虽然不能解救所有的被杀动物,但总可以让一些生命免遭杀害一样。
从显宗的角度来说,每个众生的轮回无始有终——没有开始的源头,但有最终的时候。但因为轮回里的众生数量没有边际,所以从整体来说,轮回是无始无终的。
但我们在刚刚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不能有能度多少就度多少的发心,否则这种菩提心就不够圆满。虽然实际上不可能度一切众生,但也一定要有牧童式的发心:发誓度尽所有众生,所有众生成佛以后,自己才成佛。
因果是不可思议的,发心越大,得到的法性力也越大。有了这样发心,反而会最先成佛。成佛以后,就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了。
虽然发心度化所有众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菩萨也会发心去做,这也显示出佛菩萨的无比勇气。
既然如来藏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它就不会做任何事,不会对任何其他物质产生任何作用。同时,其他任何有为法或任何事物,也不会对它起任何好与坏的影响。那么,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空性与断除障碍,又是由谁去完成的呢?
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与断除烦恼,由四谛当中的“道谛”来完成。“道谛”是无常的有为法,随增佛性就属于道谛。因为它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它可以完成这些事。“道谛”首先断除烦恼,然后逐步减少自己的无常。成佛的时候,烦恼等不清净的无常有为法与清净的现象全部消失,只剩下永恒的如来藏,这也叫做佛的法身和报身。其中最主要的是法身,也即自然住佛性或如来藏。
小乘佛教认为,众生本来不具备法身,必须要积累资粮,最后另外修出一个法身。但大乘佛法,尤其是三转法轮和密法却认为:众生本来就具备佛的所有功德,不需要通过积累资粮去修。只要如来藏上面的烦恼清净了,就一切事情都解决了。
什么是“道谛”呢?它就是证悟如来藏本性光明的智慧。
智用深如海,随机现应身,
水清来月影,处处度迷津。
证悟空性光明的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现应化身。清亮明澈的水中,月亮的影子自然会显现。同样,如果众生根机成熟,佛的显现也随处可见,处处都有佛的化身为迷茫众生指点迷津。
应化身的形象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是人,有时是动物,有时甚至是除了六道众生以外的一些物质。
佛在传法的时候,听得懂所讲内容的人,就成了佛的首批弟子;而旁边一些飞鸟、昆虫,虽然听不懂佛法,但毕竟听到了佛的声音,故而也播下了菩提的种子。这都是根机不同的结果。
有的众生根机非常成熟,不但亲自被佛度化,而且佛仅仅讲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能当下开悟,成为阿罗汉,或发了菩提心。
即使像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曾在释迦牟尼佛修道的时候,依靠佛的种种方便而令根机成熟了的众生,所以才有机会听闻修持佛法。但因为我们是释迦牟尼佛弟子中比较野蛮、不够精进的众生,根机成熟的程度还不够,所以我们不能被释迦牟尼佛亲自度化。
就像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时所说的一个比喻:有一位儿女成群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他的儿女有些在场,有些还没回来。父亲把一部分家产分给了在场的儿女,又将留下的一部分交代给在场的儿女说:虽然你们有些兄弟姊妹还没回来,但他们也是我的儿女,你们以后要把这部分家产给他们。
父亲去世之后,在场的儿女也遵照父愿,把剩下的家产交给了晚归的儿女。
同样,佛在三个无数大劫中让无数众生的根机成熟了,但因为有些众生犯了一些错误,修行不精进,所以没有机会让佛亲自度化,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那时佛的教法就可以交给他们。
我们就是佛弟子中最野蛮的一群人,不但佛住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听佛的话,而且后来佛陀的那些非常了不起的弟子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好好修行,蹉跎了无数时光。如今,释迦牟尼佛留给我们的东西已经到手了,但怎么去用,又是一个问题了。如果不珍惜,那不知何时才是个头啊!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不修加行,仅仅灌几个顶,听几次大圆满,就自然而然成佛了。如果把佛的弟子分成四批(佛的所化生、大菩萨和大阿罗汉的所化生、善知识的所化生、佛像和佛经的所化生),我们只能算第三批,也即中等偏下的根机,所以我们要用功。
当然,还有比我们更差的根机。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即将消亡,而弥勒佛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由于没有人懂佛法,更没有人讲佛法,所以只能依靠佛塔、佛像、佛舍利来度化众生了。若有人懂得恭敬佛、供养佛等,也可以积累资粮,使根机慢慢成熟。
当然,如果众生的根机不成熟,佛的化身也不会存在。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佛有那么大的神通、福报,为什么不把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一起度化呢?
佛怎么度化众生,不是由佛自己来决定,而是由众生的根机决定的。如果佛可以自己决定,那佛在圆寂后立即会显现另一个佛,不会有无佛的世界。但事实不是这样,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根机。比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会示现一些神通、神变度化众生,因为那时候的人有福报,所以能看到这些现象;我们的福报和根机都越来越弱,所以看不到佛示现神通,也看不到佛亲自传法。
况似颇胝宝,随缘现影同,
物情根有感,周普事无穷。
供养如意宝,就会心想事成,大富大贵,但也要观待人的福报、缘分,而随缘显现各种福报。同样的,如果有情众生的根机成熟,对佛有了“感”,就会有来自佛陀的“应”。感应结合,才会有佛度化众生的无穷、无量、无尽且周遍一切的事业。
“颇胝宝”是印度梵文的译音,意即佛经当中经常提到的如意宝。它不像用于装饰的普通珍宝,如果祈祷它,会出现各种受用,但在佛出世的时候,不会有这样的宝。
“感”是指根机成熟,对佛有信心的感应心。
饿鬼恒饥渴,不能见水泉,
众生无少信,宿业自萦缠。
饿鬼道的众生经常饥渴难耐,却因没有福报,而不能像人和天人那样看到清净、纯净的泉水。同样,虽然佛始终存在,但没有福报的众生因为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会被前世的宿业所缠绕,看不见佛。这不是佛的过失,而是众生的业障。
化现身诸相,光明皆灿然,
佛虽恒在世,不睹宿无缘。
应化身所具的三十二相,以及为度化众生而示现的其他诸如人、动物或者无情物等各种各样的相,都是光明灿然、明耀庄严的。尽管佛陀恒时存留于世间,不会离开众生,但我们却看不见,因为我们没有过去世的缘分。
晓了尘沙界,根随染久无,
二空殊胜智,妙用化童愚。
佛已经通达了犹如恒河沙数的世界,并在很久以前,就断除了所有的污染、烦恼,证悟了人无我与法无我的两种殊胜空性之智。佛的智慧妙用度化了我们这些像小孩一样不懂因果、轮回的凡夫。
本来众生天生具备自然的清净佛性,但凡夫却没有离垢的清净。而佛既有自然清净,又有离垢清净,故称为双重清净。
灌顶是佛度化十地菩萨的方法,这里讲的是佛度化普通众生的方式。一地以上的菩萨能看到佛的报身,而凡夫却没有福报见到佛的报身,所以佛陀只能示现各种化身来度化凡夫众生。
清净绝诸垢,自他受用身,
恒居色究竟,利益五乘人。
佛的法身本来清净,也已经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等垢染。在三个无数劫中积累了无数的资粮,自己的事业已经全部成就;在他利方面,佛陀也能示现受用身(报身)去度化登地以上的菩萨。佛的自他受用身住在色界十七层天中最上层的色究竟天或者色界十七层天之上的报身刹土,能利益五乘的众生。
按照《入楞伽经》的观点:五乘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乘,再加上守持居士五戒的人乘,与行持十善的天人乘。
其实,住在色究竟天的只是佛的化身,而不是佛的报身。大乘显宗所讲的,报身佛的刹土在色究竟天的说法,都是不了义的。虽然色究竟天的佛、菩萨、阿罗汉可以看到佛的化身,但也不表明佛就在那里。
实际上,比较了义的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认为:就像一个人做梦,梦中的地方和景象就在睡梦者所睡的地方一样,佛的报身也位于修行人成佛的地方。
但极乐世界在西方的说法是了义的,因为极乐世界是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有东南西北之分的。
救护众生苦,俱胝寿命长,
二严无有尽,功德叵难量。
佛的化身能救护所有众生的痛苦,所有众生的痛苦只有佛才能救护。除了佛以外,没有任何的神灵能真正解救众生的痛苦。尽管佛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机、福报而示现涅槃,但佛的报身永远都不会圆寂。慧资粮与福资粮积累到究竟以后而现前的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都是无穷无尽的。功德难以衡量、不可思议。
“俱胝”在此处不是指某个具体数字,而是表示一个很长很长的时间。
佛演一乘法,随机悟浅深,
莲花无垢染,玉本绝瑕侵。
虽然佛在说法的时候,只演说了一乘法门,但不同的众生会随着自己的根机而有深浅不同的领悟。小乘根机的人会理解为小乘的法,大乘根机的人又会理解为大乘的法。就像莲花虽然长在淤泥里面,但它永远都不会染上泥垢,玉的本体也是清净剔透,无有瑕疵的浸染一样。
虽然佛经里说,佛转三次法轮,有着先后时间上的次第,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小乘论师认为佛只转了一次法轮,是因为他们只听到过小乘的法,而听不到别的法门,他们的根机只能如此,这就是佛语的一种很特殊的功德。
佛经当中曾讲过一个公案:有个人生病了,释迦牟尼佛也在场。这样在医院里面,就有医生、照顾病人的人、病人以及佛陀一共四个人。佛当时念了一个偈颂,在场的三个听众听到的,都是适合自己的各不相同的内容。这就是佛语功德的一种表现。
(六)回向
少分而称赞,广宣理趣玄,
愿将诸功德,普利施人天。
虽然这部称赞法界的论典字数不多,但其中所宣讲的理趣却是深奥玄妙的。愿能将造此论典的功德、译师翻译的功德,普遍地予以回向,利益以人天为主的所有众生。
《赞法界颂》浅释终
本论的修法,也即光明的修法,这是密宗特有的。无论大手印修法,还是大圆满修法,都是如来藏光明的修法。
“5·12”汶川大地震后,我想很多人都会重新认识到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财产。以往我们自以为是不动产的房屋,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其他还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呢?所以一定要修行,要抓住当下、珍惜当下,千万不要抱着退休以后去修行的打算,究竟能否活到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把握。假如现在不做任何准备,大难临头时,就悔之晚矣!
①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等之舌软薄广长之相。此相乃“语必真实”与“辩才无碍”之表征。《大智度论》卷八云:“尔时佛边有一婆罗门,立说偈言︰汝是日种刹利姓,净饭国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