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佛说稻秆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虽然篇幅不长,但所有大、小乘乃至密乘在内的佛教宗派,都十分重视此经。它的内涵丰富又简明扼要,其核心要义即“缘起性空”。缘起,是从世俗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诞生都有其各自的因缘,任何事物都不会无因无缘地出现;性空,则是指在胜义谛角度,即深入观察的情况下,那些看似非常符合自然法则且极有规律的事物,本质上并不存在,所有因缘都是我们感官的错觉。
在释迦牟尼佛生活的那个年代,世界上已存在着各种各样宗教,但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无一能够如此完整、透彻地阐释缘起学说。可以说,“缘起性空”是佛教独有的思想。宗喀巴大师撰著的《缘起赞》,就是通过赞扬缘起,从而赞叹佛陀的智慧与功德。
学习这部经典,可以让我们了解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以一个更为宏大、开阔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开篇
如是我闻
即“我是这样听到的”。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的文字并不像现在那么普及,当时的佛经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文字。佛陀圆寂以后,他的弟子们才根据各自的记忆,将佛陀的教法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当时佛陀开许,将来佛经形成文字后,前面要加上“如是我闻”。佛经中间,通常会记录一些问答者的描述,如舍利子怎么问,观音菩萨怎么答等等。在佛经的结尾,一般会记载人、天、阿修罗等听众对佛的思想、教法表示赞叹的内容。
一时
即说法的时间。佛经中不会说某年某月某日,一般都用“一时”,意思是“有一次”。
薄伽梵
内容是谁讲的呢?就是“薄伽梵”。
佛教和外道都用“薄伽梵”这个词,一些瑜伽馆起名“薄伽梵音”,多数属于印度教。薄伽梵的梵文是“bhagavat”,在我们平时的念诵仪轨中,也称为“出有坏”,如“出有坏如来正等觉”等等。“出”,是超越了轮回和涅槃二边的意思;“有”,是具有功德的意思;“坏”,是灭除烦恼的意思。佛教翻译中,“薄伽梵”就是“出有坏”,也即佛的别名。而外道则用该词来表示他们的主或者神。“薄伽梵”原本只有“有”和“坏”之意,藏传佛经的翻译家增加了一个“出”字,以此区别于印度教的神。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佛在哪里宣讲这部经典呢?“住王舍城耆阇崛山”。王舍城是当时印度六大城市之一,耆阇崛山是附近的一座山。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也即灵鹫山。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大部分经典,就是在灵鹫山宣讲的。此山的山顶像秃鹫的头,故名灵鹫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听众有多少人?“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听众有1250人。即,迦叶三兄弟的长兄优楼频螺及其眷属500人,伽耶迦叶及其眷属250人,那提迦叶及其眷属250人;舍利子和目犍连等僧众250人。
佛经里会将讲法者、讲法地点、讲法时间、听众数量都加以记录。这次的闻法者既有大乘佛教的听众,也有小乘佛教的听众。
尔时具寿舍利子
“具寿”是尊称。这部经是由舍利子发问,弥勒菩萨宣讲的。同样的情形还有《心经》,《心经》也是由舍利子发问,观世音菩萨宣讲的。
佛经里有一部分,是佛陀亲口宣讲的,如《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而《心经》《佛说稻秆经》等经典,则是由佛陀的弟子讲的,这些经典也被纳入佛经。
为什么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宣讲的经典也被称为佛经呢?因为这是“加持佛经”——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受到佛陀的加持后,籍由加持的力量而宣说的内容,它们与佛经无别,因而也被纳入佛经当中。
往弥勒菩萨摩诃萨经行之处,到已,共相慰问,俱坐盘陀石上。
这时,舍利子向弥勒菩萨所在之处走去,见面后,两人相互寒暄问候,然后一起坐在磐陀石上开始聊天。
是时具寿舍利子向弥勒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言:“弥勒!今日世尊观见稻芋,告诸比丘作如是说:‘诸比丘!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作是语已,默然无言。弥勒!善逝何故作如是说?其事云何?何者因缘?何者是法?何者是佛?云何见因缘即能见法?云何见法即能见佛?”
这时,舍利子问弥勒菩萨:“弥勒啊,今天释迦牟尼佛看见稻秆,就对身边的比丘们说:‘诸比丘,见到因缘,就见到了法;见到法,就见到了佛。’在说了以上两句话以后,佛陀便不再说话了。弥勒啊,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讲的因缘是什么?法是什么?佛又指什么?为何世尊说见到因缘就可以见到法,见到法就能够见到佛呢?”
“善逝”与前面讲到的“薄伽梵”意思相同,是佛陀的另一个称谓。
作是语已,弥勒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诸比丘‘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者。”
舍利子问毕,弥勒菩萨即答:“释迦牟尼佛今天告诉所有比丘:‘如果见到因缘,就可以见到法;见到法,就能见到佛。’”
“法王”“正遍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别称。“正遍知”,表示了达一切、无所不知,具有大神通、大智慧。
接下来,弥勒菩萨开始解答什么是因缘。
二、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缘起
“此中何者是因缘?言因缘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其中的因缘是什么呢?所谓因缘,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除了《佛说稻秆经》以外,后两句话也在诸多大小乘经典中频繁出现,龙树菩萨等诸多圣者在他们的论典里也常常引用。这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两句话,也就是“因缘”或“缘起”的定义。
世界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是因为“此生故彼生”,世界有自己的因缘。同样,穷人之所以贫穷,富人之所以富裕,也是因为“此生故彼生”。包括健康、衰弱等在内,大到宇宙,小到个人生活的所有一切,都是有因有缘的。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障碍时,不要抱怨,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所致。这些因缘中有些与他人有关,有些与自己有关,如果没有因缘,这些问题是不会出现的。
如何理解“此生故彼生”呢?首先要了解佛教对“物质”的定义。与现代词汇中的“物质”含义不同,佛教所指的“物质”范围很广,万事万物都包含在这两个字当中。如果给它一个定义,那就是,凡是能对其他事物起作用的,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统统都叫做“物质”。
生活中一切非抽象的、具体的“物质”,都是“此生故彼生”。它的意思是,因为这个“物质”诞生,所以另一个“物质”就诞生了。包括我们的情绪,身体的健康状态,大自然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此物,所以产生了他物。
什么叫“此有故彼有”呢?这是针对抽象的事物而言的。比如有左才有右,有高才有低,有长才有短……左右、高低、长短等等,都是抽象的、相对的,是我们的意识造作出来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是不存在的,它们也是因缘法。比如,一只手可以叫右手,也可以叫左手,这些称谓是由人们的习惯和语言决定的。如果我们的习惯改变,反过来称呼也未尝不可。
稻种、稻芽之类与主观意识无关的客观事物的诞生,则遵循“此生故彼生”的法则。因为有了种子,所以会生出果。这些客观物质的变化,既不依赖于造物主,也不依赖于鬼神。当然,其变化也并非无因无缘,只是这种因缘与造物主或万能神无关,它只受制于事物本有的自然规律。
自然科学不会否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因此,对人类肉眼可见的这部分事物而言,佛教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就是无神论。佛教不承认有造物主,它认为世界的一切变化、发展,都是由其自身的因缘所决定的。例如,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是由于地球沿轨道运转所致;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转化,是由于外在温度等条件变化所致。一般而言,只要温度降至0℃以下,水就会变成固体;而当温度升至100℃,水就会变成气体。其他固态物质,也会在各自的熔点上变成液态……这些都是由温度等因缘决定的,并不需要造物主。
不过,对于人类肉眼不可见的、隐蔽的事物,除了以推理方式论证,或用科学实验加以印证以外,佛教研究得更为深入,提到了“缘起”。我们经常念的缘起咒,实际上就包含了这两层意思,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处弥勒菩萨对舍利子说:“言因缘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就是在讲缘起。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而得生起;如是唯生纯极大苦之聚。”
十二缘起,是佛教人生观的一部分。佛教讲六道轮回,包括前世今生是怎样产生的,人类以及一切有情众生是怎样诞生的,等等。相对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佛教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假设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能够成立,充其量也只能解释生命肉体的部分,而无法解释意识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佛教的独到见解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关系到一个生命流转的整个过程,它包括十二个环节,或者十二个阶段。一种解释是,这十二个阶段涵盖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有一种解释是,这十二个阶段覆盖了前世和今生,而没有包括来世。它解释了我们今生为何为人,我们的意识、世界为何呈现出现在的样子,以及上述问题在前世的“因”是什么。
十二缘起的第一支,是无明。“所谓无明缘行”,行是第二支,因为有了无明,故在无明当中产生了行。“行缘识”,以行作为因缘,进而产生识。“识缘名色”,以识作为因缘,又产生名和色。“名色缘六入”,从名色中产生六入。“六入缘触”,六入中产生触。“触缘受”,由触产生受。“受缘爱”,由受产生爱。“爱缘取”,由爱产生取。“取缘有”,由取产生有。“有缘生”,由有产生生。
然后由“生”产生什么呢?“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老、死、愁、叹、苦、忧、恼都是痛苦的不同形式。“而得生起”,意思是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有了前面的因和缘,必然产生后面的果。
再如,花由一粒种子逐渐变成一朵花,一直到它最后凋零,这一过程中也有十二缘起。又比如,地球从诞生到最后爆炸毁灭,其间也会经历十二缘起。当然,这与生命的十二缘起有些差异,但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缘起,它是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
“如是唯生纯极大苦之聚”。纯,即纯粹。这句话的意思是,轮回中的诸多感受,都纯属于痛苦,包括生老病死在内的各种极大痛苦聚在一起。
那么,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虽然其中有许多因缘,但它的源头就是无明。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以无明作为开头,以极大的痛苦作为结局的轮回当中循环。在这个循环中,除了一些来去自如的证悟者,其他众生,无论是人、动物还是天人,无不是从无明中诞生,而后在痛苦中死亡。
诞生的因缘是什么呢?第一是无明,第二是欲望。欲望与前世有关,由于眷恋某个对境,再加上其他诸多因缘,就会投生到此处。这个过程中间有许多环节,也就构成了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按次第循环,就称为轮回。从无明开始,在痛苦中结束,如此周而复始、辗转不息,轮回就是这样无始无终。
以上简要介绍了缘起。
三、止息轮回的根本原理——缘灭
“此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叹、苦、忧、恼得灭;如是唯灭纯极大苦之聚。此是世尊所说因缘之法。”
如何才能停止十二因缘的流转,毁灭轮回的循环呢?首先,必须找到它辗转不息的原动力,这个原动力就是无明。因为有了无明,就有了后面的所有支。也就是说,要让轮回停下来,就必须摧毁无明,让轮回失去动力。
用什么来摧毁无明呢?能直接对无明起作用的,就是智慧。除此之外,烧香、拜佛、诵经等外相的行为,都不能直接摧毁无明,最多起到间接的帮助。所以,证悟空性是我们每个人的当务之急,只有证悟空性,轮回才可能停下来。否则,积累再多的功德、福报,至多不过是在轮回中享受一些人天福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重点就是要证悟,而且一定要争取在这一生中证悟。由于证悟的智慧与无明二者是直接对立的,因此一旦证悟,就会对无明造成重创,令它无法带动后面的因缘产生,这样轮回就会慢慢停下来,乃至最终解脱。
接着,弥勒菩萨告诉舍利子:无明毁灭了,行(即善恶业)就会灭,后面的缘起支也将逐一灭尽。“有灭故生灭”里面的“有”,是指构成三界轮回的业。轮回灭尽以后,就不会继续在轮回中转世投生;于是“生灭故老死、愁叹、苦、忧、恼得灭”,不再投生,也就不再会有衰老、死亡、愁、叹、苦、忧、恼;所有一切都灭尽后,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如是唯灭纯极大苦之聚”,这样,纯粹极大的痛苦也会消失殆尽。“此是世尊所说因缘之法”,弥勒菩萨说,这以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因缘法。
四、因缘法则是自然规律
“何者是法?所谓八圣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是八圣道,果及涅盘。世尊所说,名之为法。”
之前讲到,如果能够见到因缘,佛陀说这个人就见到了法。那“何者是法”呢?所谓法,就是八圣道支,也叫八正道。
八圣道,即小乘和大乘的修行人,证悟了小乘的见道和大乘的第一地之后所修的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之前在见道的时候证悟四谛真理的见解。
第二,正思维。又称正志,即以正见作为因,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第三,正语。按照自己所通达的正见与正分别为众生说法,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
第四,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第五,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第六,正方便。又称正精进,依靠正见、正分别、正业、正命四者,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境地。
第七,正念。不忘失所通达的四谛真理。
第八,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何者是佛?所谓知一切法者,名之为佛,以彼慧眼及法身能见作菩提、学无学法故。”
什么是佛呢?觉悟了万事万物的本质的人就是佛,佛具备慧眼和法身,通达有学道和无学道的所有法。
“云何见因缘?如佛所说,若能见因缘之法,常、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不寂静相者是也。”
什么是见因缘呢?佛陀所说的因缘法具有以下这些“相”:
“常”,即永恒。胜义谛中一切事物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称之为常。
“无寿”“离寿”是驳斥裸形派的观点。有一个外道宗派叫做裸形外道,它比佛教出现得还早,至今在印度仍能看到此外道的修行人。他们提倡不著衣物,修行境界较高的人甚至完全赤裸身体。因为他们认为,身体是轮回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苦行折磨自己的身体,当身体毁掉之后,便可以不再轮回。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外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苦行,甚至会用苦行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佛教认为,身体不是最主要的轮回之因,如果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即便把它毁掉,也会随时诞生新的身体。所以,如果要斩断轮回,就必须找到它真正的原动力。
十二缘起告诉我们,身体是无明和业的产物。有了无明,就有后面的行、识、名色,名色即身体。所以,即使毁掉了身体,前面也还有无明、行、识,如果不把它们解决掉,轮回是停不下来的。因此,佛教不认为苦行能解决问题。若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修行,那当然非常好;但若把苦行当成一种修行,刻意而为之,则毫无意义。
裸形外道的另一个观点是“寿”。他们认为,包括植物、大自然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情感、有觉受的生命。
对于生命的定义,佛教与生物学的观点有所不同。生物学认为,除了人和动物以外,植物也有生命。佛教也认可这种说法,但佛教所说的生命特指有情感、有苦乐感受,或者说,按照十二缘起的过程流转下来的有情众生才叫做生命。所以除了六道众生以外,植物等其他一切事物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裸形外道对生命的定义与佛教相同,但他们认为植物也是有情感和觉受的。理由是,若砍断植物,它就会枯萎、死亡。这种认为植物等万事万物都有生命的观点叫做“寿”。
其实,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植物就会生长,但这不能说明它具有人和动物一样的生命。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因缘,具足因缘就会产生,但产生并不等于拥有寿命和情感、觉受。
另外,这个“寿”也可以指我、自我。如果我们学好了缘起法,就知道并没有什么自我,一切都是因缘所致。
总之,“无寿、离寿”有两层含义: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植物不会有人和动物这样的生命;就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人、动物或其他众生都是无我的。
“如实性”。从世俗的角度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因和缘,除此之外不需要其他的因缘。无论是外因缘还是内因缘,都遵循着因果法则,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所以叫做如实性。
另外,当深入观察时,因和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看到的因果,实际上都是空性、虚幻、虚拟的。这样的观点真实、正确,因而叫做如实性。
“无错谬性”。在世俗中,有果就一定有它的因和缘,而且果与因缘一定是相似的。比如,稻芽的因一定是稻种,不可能是其他种子,因果关系永远不会错乱,种瓜不会得豆,种豆不会得瓜。果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必须有相似的因缘才可以。就像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幸福快乐,一定是往昔行善的果报;同样,我们现在感受到的疾病、痛苦、不顺利,一定是从前作恶的果报。这就叫做“无错谬性。”
“无生”的意思是,虽然从感官的层面来讲,这些法则都无有错谬,但在深入观察时,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觉,没有任何因缘对果发挥过作用,所以是无生。在世俗谛中,有生、有住、有灭;而在真实的胜义谛中,则无生、无住、无灭。
“无起”,就是“不常不断”之意。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的,也没有断灭,所以叫做无起。也可以说,“无起”就是指万事万物从来没有诞生过。
“无作”,是指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因和缘,并不是造物主之类的神在精心策划后创造了这个世界。
“无为”,即不仅造物主不能造作,连事物自己的因缘也无法发挥作用。从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无为法。
“无障碍”,障碍是指阻碍我们证悟、成佛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等。从世俗的角度讲,这些障碍都存在,但当深入观察时,所谓的障碍就像旋火轮一样,都是我们的错觉。也可以说,空性无障碍地遍及于万事万物。
“无境界”,即因缘的本体空性是没有境界的,因为,胜义谛中没有任何所见和能见。
“寂静”,从表面上看,贪嗔痴等烦恼都是存在的,但在本质上,它们都不存在,是空性的。因为没有业和烦恼,所以叫做寂静。
“无畏”,即不畏惧。在生死轮回中,我们非常畏惧罪业以及它所感召的痛苦,但在胜义谛的层面,业和烦恼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是无畏。
“无侵夺”,侵夺的意思是,烦恼会剥夺我们的自由,令心不得自在。比如,虽然我们不想生气,但控制不住自己;虽然不想执著某个东西,却又放不下它。该放下时放不下,该提起时提不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被烦恼剥夺了自由。然而,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入观察时,所有因果都不存在,业和烦恼根本无法侵夺我们的自由。也可以说,证悟了因缘的本体之后,这个证悟的智慧是无法被欺骗或夺走的。
“不寂静”,此处所讲的寂静与前面所讲的寂静不同,这是指小乘阿罗汉的最后灭定。小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断除了十二缘起,已经成就了,所以永远不会再回来。但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确实是成就了,但并未将五蕴全都断掉,还有非常细微的阿赖耶识,他会在这个当中入定,停留很长时间。因为细微的阿赖耶识还存在,所以他仍要回来,然后发菩提心,继续修行,直至成佛。阿罗汉、缘觉、菩萨都要成佛,到最后不会再有大乘和小乘,这就叫做究竟一乘。
因为阿罗汉的这种寂静不是最终的成就,只是暂时的成就,从胜义的角度讲,最终的成就是空性,所以叫做不寂静相。也可以说,烦恼的本体是寂静,它本来就清净,而非断除了烦恼之后才获得的清净。
以上讲完了因缘法的种种“相”,也即它的特性。
“若能如是,于法亦见常、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不寂静相者,得正智故,能悟胜法,以无上法身而见于佛。”
如果能悟到上述所说的因缘法,那么,就获得了无上的智慧,见到了真正的佛。
问曰:“何故名因缘?”
答曰:“有因有缘名为因缘,非无因无缘故,是故名为因缘之法。”
接下来,舍利子问弥勒菩萨:“为什么把这十二支叫做因缘呢?”弥勒菩萨回答:“有因有缘名为因缘。”
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的,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痛苦不幸,莫不如此。有些因缘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有些因缘与他人有关。如此深入分析之后,生活中我们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具体方法,在《入行论》安忍品中讲得很清楚。
“非无因无缘故,是故名为因缘之法”,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因和缘,因此万法都是因缘法。
“世尊略说因缘之相,彼缘生果。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
“世尊略说因缘之相,彼缘生果。”释迦牟尼佛将因缘的本质简要地阐述为由因缘而生果。
“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句话在大小乘的很多经典中都出现过,它非常重要,以龙树菩萨为主的许多祖师大德及成就者也都无数次地引用过这句话。
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宗教都承许有一个万能的神在主宰着人类的幸福和痛苦。唯独佛教认为,无论释迦牟尼佛是否出现,法性都是常住的。法性指自然规律,它永远存在,与佛陀是否出世没有任何关系。释迦牟尼佛大约在近三千年前出世,那在此之前,比如距今五千年、一万年前,这个自然规律是否存在呢?当然存在。所以,佛陀是自然规律(也即因果律)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制定者。杀生受短命、痛苦、地狱报,放生获长寿、健康报,这是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本身与佛陀无关,佛陀只是建立了因果学说的体系。
当然,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外道也相信因果,但真正深入、全面地阐释因果规律,则是佛陀出世以后的事。故此因果学说体系与佛陀有关,但这个体系建立与否,并不影响因果规律的存在。释迦牟尼佛是全知的,但不是全能的。如果他是全能的,那他就可以改变因果,也可以改变所有人的命运,这样世上就不会有痛苦存在。而正因为佛陀不是万能的,所以是众生自己创造的因缘决定了他们感受的果。从广义的角度讲,因果泛指自然规律;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因果仅指善恶规律,它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除《佛说稻秆经》以外,其它佛经里也常常出现“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句话。不同的佛经中,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有些经典中,法性并非指自然规律,而是指空性。意思就是,无论佛陀是否出世,万法空性的本质都是常住的。此外,法性还可以解释为如来藏、佛性,众生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佛性,它永恒不变,不因佛陀的出世与否而有所改变。但在《佛说稻秆经》中,法性就是指自然规律,它并不包含空性、如来藏的意思。
“乃至法性、法住性、法定性、与因缘相应性、真如性、无错谬性、无变异性、真实性、实际性、不虚妄性、不颠倒性等,作如是说。”
“法性”,即因和缘的本性。
“法住性”,即因和缘的能力永远存在,而不会虚耗,一直到产生果为止。
“法定性”,即因缘的次第是确定的,不会错乱。
“与因缘相应性”,即,如果没有因,缘就不会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缘,因也不会发挥作用,因缘和合才能产生果。
“真如性”即真实、非虚妄。
“无错谬性”,即没有错误,远离四颠倒。所谓“四颠倒”,就是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
“无变异性”,即因缘的规则不会不正常地变化。
“真实性”,即无有欺骗。
“实际性”,即符合四圣谛。
“不虚妄性”,即非颠倒。
“不颠倒性”,即符合事实。
以上这些词都在表述同一个自然规律,这个规律真实不虚、永不错乱。
这是佛教世界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世界之所以呈现出现在的样子,既有远因,又有近缘。人乃至有情众生为什么会有生命?它们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精神为何不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因果的网络中循环。
这些网络,有些我们看得见,有些看不见。一个人违法犯罪,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看得见的因果;一个人饮食不卫生,就会生病,这也是看得见的因果。可是还有很多因果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比如,人类的肉眼无法看见电磁波,但它却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影响从何而来,它们的因和缘又是什么。
再如打电话,电话机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但通信讯号却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当这二者组合在一起时,我们和通话对方就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同样,假如过去我们造了一种业,而恰好现在又遇到了某种相应的情况,二者相结合,就可能产生一个果。当我们谈及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时,想法往往非常幼稚、简单,同时还相当自以为是。我们以为,造成一切的所有因缘都看得见,而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的;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外,其他都是迷信。这就是根本不了解世界因缘真相的具体表现。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观点也逐渐站不住脚了,因为如今的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各种高科技成果的出现,都是超越我们的感官觉受的。所以我们也逐渐发现,过去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那么简单。世界的构造、运行规律,以及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因缘都是存在的,甚至还有超越常人理解的、更为深奥的维度。这样,人们才开始慢慢接受那些过去根本不相信的理论。高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了认识,至少我们不会轻易去定义迷信了,这就是一种进步。当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越深入,就越不敢妄自尊大地说这样的话。
《佛说稻秆经》中说,痛苦、快乐、轮回、解脱等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因缘来解释,包括修行、证悟、成佛,也都离不开因缘。所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对事物不会作深入分析,对因果缺乏了解,所以敢行杀盗淫妄之事,只有当杀盗淫妄的恶果现前时,才会胆战心惊。而有修行、有证悟境界的人却与此相反,他们深知因果,相信无因不成果,所以他们唯一害怕的是种下恶因。
我们要学会将以上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要用到我们的修行中。一切都是因缘,只要我们种下善因,未来就一定会有善果;反之,如果我们种下恶因,将来也必定感受恶果。这就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有因必有果,不想感受恶果,就必须消灭相应的恶因。没有因缘,也就不需要去担心果报。这一点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佛教不认为有什么鬼神在操纵我们的命运,一切都在于自己。只要自己断恶行善,则一切都会如意吉祥。而假如我们不下决心断除恶行,那无论是鬼神还是佛陀,都帮不了自己。
不过,一说到一切都要靠自己,很多人就会觉得,如果没有一个万能神,自己的力量又那么单薄,那肯定没有希望了。其实不然,我们如果按照佛陀的教育和引导去努力,尽可能去创造好的因缘,那么,想要的果自然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