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教的人生观

“如是,内因缘法亦以二种而得生起。云何为二?所谓因相应、缘相应。”

外因缘法告诉我们,外在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并不是造物主或万能神的杰作,而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如是”意为“同样的”,内因缘法也是如此。

相对于外在的物质世界,“内”指有情众生,即有心识、有感情的一切生命,佛教称为内有情世界。“内因缘法”同样分为两个部分,即与“因”相关的“因相应”和与“缘”相关的“缘相应”。此处的“所谓”,特指与前相同。

一、内因缘法之因相应与缘相应

(一)内因缘法之因相应——生命源于十二缘起

“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什么是内因缘法的因相应义呢?即佛教独有的学说——十二缘起。它主要阐述了生命从最初诞生到最终归宿的整个过程,解答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除佛教外,世界上其他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对此均未进行过如此深入的阐述。

现在有些佛教徒十分热衷于打坐、禅修,并且沉溺于打坐带来的一些身体上的感受,表面上在很用功地修行,但对因果轮回的道理始终心存疑虑。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尤为突出,西方人因为从小受近代科学和其他宗教文化的影响,对因果轮回等概念缺乏认知基础,故而难以接受。还有一些人,虽然对佛教中的慈悲心、缘起性空等理念十分认同,如获至宝,但对因果轮回等道理却一知半解、不以为然。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的人们自古以来对因果轮回的概念就不陌生,只不过现代许多年轻人从小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再加上受到西方唯物主义的影响,内心不免疑虑重重:到底有没有因果?轮回真的存在吗?正因如此,深入地学习、探讨缘起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有必要。

虽然有些宗教也承认因果轮回,但远没有佛教探讨得如此全面、深广。佛教独有的缘起学说究竟有何超胜之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问题。

尽管许多人并不相信轮回的存在,可是迄今为止,就连科学家们都未能找到任何可以否定轮回存在的证据。因为一旦要讨论轮回是否存在,就不得不解决意识参与的问题,即量子力学中“观察者”的问题,这一直都是科学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其中有少数极端唯物主义者,甚至希望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意识,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地用物质来解释一切了。但偏偏意识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无法对意识参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给出圆满的解答,导致许多科学结论至今饱受质疑。此外,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医学家能够证实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但是,仅仅因为科学家们没有找到轮回不存在的证据,就能说明轮回存在吗?佛教当然不会如此草率。那么,佛教是如何诠释意识的诞生、发展与消亡,如何揭开轮回的奥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十二缘起。以《佛说稻秆经》《缘起经》为主的许多佛经,都着重宣讲了十二缘起的内容。此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现观庄严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等诸多论典中,也对十二缘起进行了细致、深广的讲解。

接下来,我们看看《佛说稻秆经》是如何阐述十二缘起的。

“所谓始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

十二缘起的第一支是“无明”,随后产生“行”,即身、语、意的行动所造作的善恶业。二者是因果关系。

在十二缘起中,“无明”是第一支,“生”和“老死”是最后两支。“生”即诞生,众生有了出生,就会有老死。“生”是因,“老死”是果,二者也是因果关系。乃至从“无明”到“老死”,十二缘起中间的每个环节,都是“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的关系,此处便不详述了。

为什么其他环节都是单独成立,却将“老”与“死”这两个生命过程合并在一起呢?其实,衰老和死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许多生命没有来得及衰老便已经死去了。佛陀将此二者合并宣说,就是为了提醒我们生命无常,具有特殊的意义。

“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

如果从源头上没有“无明”,那么“行”也不会随之产生。没有“无明”就不会造业,“行”就是造业,包括善业和恶业。当然,由无明引发的善业也是有漏的。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乃至整个十二缘起支,前前后后都是彼此依存的关系。

“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正是因为有了“无明”,就产生了“行”,整个缘起的链条便就此展开了。“老死”因何而产生?有“生”故。任何一个生命,一旦有了最初的诞生,就必然要面对最终的衰老和死亡。

“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是念:‘我从无明而生。’”

我们在学习“外因缘法”时曾分享过,稻种没有想过:我要产生稻芽。稻芽也不会去想:我是某粒稻种产生的。同样,虽然由“无明”产生了“行”,但“无明”从不会想:我能产生行。“行”也不会去想:我是由无明产生的。

世间万物有因就有果,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之间并非有人刻意安排,也没有一个万能神在幕后主宰——我要创造一个太阳系、一个地球,然后在地球上创造水、空气、动物和人等等。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随因缘而生灭,缘起是自然规律,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于老死。’老死亦不作是念:‘我从生有。’”

“生”也不会认为:我能产生老死。“老死”也不会思维:我是从生而来的,如果没有生,就没有我的存在。

“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处的“虽然”,还是“但是”的意思。但是,因为有了“无明”,“行”就能够产生;因为有了“生”,就必然会有“老死”。我们应该如此观察内有情世界缘起法中“因相应”的意义。

所谓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此类推,十二缘起的每一支,彼此都没有预先的计划与沟通,只要因缘和合,果自然就会产生。

以上对十二缘起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面还会进一步详细阐述。

(二)内因缘法之缘相应:地、水、火、风、空间、心识

“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既然内有情世界的“因相应”是十二缘起,那么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观察、思维其“缘相应”的内容呢?

“为六界和合故。”

内因缘法“缘相应”,就是“六界和合”。在内有情世界的因果规律中,主因是十二缘起,而助缘则是六界和合。

此前我们分析过,因和缘的区别是什么?以植物为例:种子决定了未来的果实是苹果还是梨,因此,凡是对果实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叫做“因”,即种子为因。而阳光、土壤、水源、气候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对果实的产生起辅助性作用的因素,则称为“缘”。据说,为了让结出的苹果更香甜,过去的果农们会用牛奶浇灌苹果树,这些都是苹果生长的助缘。

“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什么是“六界和合”呢?此处的“六界”,指“地、水、火、风、空”五大,再加上“识”。其中,“地、水、火、风、空”属于物质范畴,组成了众生的身体;“识”则属于精神范畴,即我们的意识。

可以说,十二缘起是建立在有情众生的身体与意识上的,如果没有六界和合,无明等十二缘起则根本无从谈起,六界是十二缘起的助缘。因此,我们应当从六界和合的角度,观察内因缘法“缘相应”的道理。

具体什么是“六界”?它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1.地界

“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

此处的“地界”,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地。“名为”意即“被称为”。“地界”里面有个“界”字,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遍认为,“地”就是脚下的土地,“水”是氢氧原子组合而成的一种物质,“风”则是气流的运动,等等。但佛法中的“地、水、火、风”并不仅限于此,“界”泛指某种能力、功用。

佛法将人体中坚硬的部分统称为“地界”,如骨骼、肌肉、皮肤、头发等。坚硬并不一定特指石头、钢铁等物质,就像手臂能够承托住衣服,使其不掉落,这种凡是有质碍,具有承载能力的,都称为“地界”。

2.水界

“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无数的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我们走到哪里,这些分子、原子也就跟随到哪里,它们总能保持某种固定的形态。如果是一堆干燥的泥土或面粉,风一吹便会四处飘散,但倘若在其中加入一些水,便能够令其凝结,成为泥块或面团。同样,我们从不担心移动自己的身体,身上的分子就会解散,这种能够把它们聚积在一起的力量,就叫做“水界”。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佛教就已经揭示了“万有引力”的道理。《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讲,通过持诵特定咒语,可以让动物无法动弹,比如令蛇无法爬行、鸟儿无法飞翔。同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使物体的微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无法解散。佛经中虽然没有使用“引力”这个名词,但意思是相同的,这种力量就是此处所讲的“水界”。

因此,佛法中的“水”并非是指普通意义上具有液体形态的水。比如石头、金属等干燥的物体,其中似乎没有半点“水”的成分,却能够保持各自的形态,这种令其凝聚不散的能量,就称为“水界”。

3.火界

“能消身所食饮嚼啖者,名为火界。”

人体如果没有体温,则无法消化食物。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达胃里,需要进一步地发酵、吸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这种能够产生温度、消化食物的能量就叫做“火界”。

4.风界

“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

进出人体的空气,即我们的呼吸,叫做“风界”。

5.空界

“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

我们身体中有许多空间,如口腔、鼻腔、腹腔等,空气能够在各个腔隙中自由流动。空间有“无质碍”的特性,因此称为“虚通”。这些空间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法呼吸,胃肠道无法蠕动,不能消化食物,血液也无法循环。

6.心识

(1)心识由六个部分组成

“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束芦。”

内因缘法缘相应中,除了以上组成身体的各大元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众生的心识。

佛教将众生的心识分成了六个类别,即“六识”。其中前五识指,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而产生的五种感知,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身相应”,意思就是由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感受。此外再加上第六识——有漏意识,以上因缘和合时,一个生命便就此诞生了。

“犹如束芦”,“芦”即芦苇,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束”就是“捆在一起”,就像将一把芦苇的一头捆扎住,另一头便可矗立于地面一样。例如三脚架,三只脚相互支撑才能直立不倒。如果少了一只脚,另外两只就无法保持平衡,一定会倾倒。同样,一个生命的形成也需要“六界和合”,就像捆在一起才能竖立的芦苇丛,其中意识的参与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肉体与意识缺一不可,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意识必须要依赖于身体这个载体,除非是处于中阴等特殊的生命阶段,一般来说,意识无法离开身体而单独存在。同样,即使其他因缘全部具足,但如果没有意识的加入,受精卵根本无法发育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2)意识并非物质的产物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意识是由肉体产生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熟,在此物质的基础上,就产生了意识。早期的一些西方科学家们认为,意识是由大脑产生的,大脑就像汽车的发动机,而意识就如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一般。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量子力学、心理学、脑神经学等诸多领域,意识的参与令科学家们感到芒刺在背,那些曾经轻视它的人们,也不得不正视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并尝试着重新寻找答案。

虽然目前主流科学界仍然认为: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意识是由大脑产生的。但如果继续探讨:意识是如何从大脑中产生的?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截至目前,科学家们都未找到任何有效的数据。尽管如此,相较于之前西方主流科学界试图否认意识存在的思想,现代科学对意识的探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各个领域的深入探索,许多科学家已经不再笃定地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相反,越来越多的科学结论表明,意识可以改变甚至决定物质。比如,现代科学已经通过实验证明,禅定完全可以改变人类大脑的结构。在严谨的实验数据面前,曾经的质疑者们也不得不承认,意识是科学探索世界真相的过程中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

那么,如何理解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呢?

人们通常认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所谓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到,外在一切有形有色的东西。但佛教对物质的定义却更为深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物质层面,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能够被我们感知的事物,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二是细微的能量层面,即我们的感官无法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电磁波等;第三则是更深层的精神层面,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总之,我们整个身心的内外世界中,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还是能量,乃至意识,凡是具有质碍或可以变化的、能互相产生作用的事物都属于物质的范畴。

佛教认为,物质、能量、精神三者,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它们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彼此影响的。关于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换,早已被科学家们认可,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我们内在身心来看,当我们怒不可遏时,血液循环会立刻加快,进而产生脸色大变、心跳加剧等身体反应。由此可见,意识完全能够对物质的身体产生影响。至于意识对外在世界的影响,也即“观察者”的问题,是目前量子力学正在奋力攻克的难关。虽然科学家们还无法解答意识是如何影响物质的,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与佛法必定能够殊途同归。

(3)生命的诞生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

“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名”指精神层面的感受、观念等。“色”则指从投生到出生之间,包括受精卵逐渐演变形成胚胎的过程中,物质身体的这一部分。“芽”即生命的萌芽,就像豌豆芽从豌豆中诞生,是种子、温度、湿度等因缘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精卵能够发育成一个生命,也与意识的参与密不可分,只有意识的参与才能令受精卵焕发勃勃生机。

佛教认为,生命的诞生与繁衍,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产生生命体。比如木头、石头等物体,之所以不能变成生命体,就是因为其中没有意识的参与。再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正因为没有意识的参与,再技术精湛、栩栩如生的机器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人类。

不久前,一个名为“索菲娅”的机器人,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获得国籍和公民身份的机器人。“她”可以轻松模拟人类的面部表情,与人交谈时也能够对答如流。然而,无论多么像人类,它始终是一台机器,因为那些互动交流的背后,是人为设定的计算机程序,它并没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只要没有意识的参与,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有情生命”,它始终都是“死的”。除非有一天,意识能够加入机器人的体内,它才能成为一个“活的”生命。

此外,现代医学拥有十分先进的克隆及试管婴儿技术,但能够人为操作的,也只是胚胎的物质部分。胚胎最终能否成活,完全取决于是否有意识的参与。换言之,尽管意识需要依赖物质的承载,但如果没有意识加入,物质的胚胎也终将腐烂,无法发育成人。

“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如果没有以上六种助缘,人和任何生物的身体就不会产生。比如说,若是内因缘法中的“地界”不具足,就不能形成身体。以此类推,缺少“六界”中任何一者,尤其是意识,则根本无法形成身体。只有这些因缘全部具足时,才能产生真正的生命体。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地球的自转、公转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其实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暗能量,它们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样,我们的感官十分有限,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科学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全能的,许多领域都是它无法企及、未曾探索过的。

比如,早期还没有发明显微镜的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看到粗大的物质,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分子、原子的存在。但佛教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无分微尘”的概念,佛陀也曾对身边的弟子们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人类发明显微镜以后,才开启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并且不断发现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更微小的粒子;而量子力学问世之后,基本粒子的概念也开始被颠覆……

尽管科学与佛法已经走得越来越近,但关于人类心灵层面的奥秘,包括意识如何参与生命的诞生,如何影响物质等关键问题,科学对此仍是一片空白。

其实,已有多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脑神经科学家均在其著作中表示:生命的形成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意识并非物质的产物。例如,现代神经生理学之父谢灵顿(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指出:“光是大脑活动绝无法解释全部的主观心理现象,包括自由意志。”加拿大神经外科专家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长期致力于解析心灵的物质基础,最后他认定,关于大脑的相关解释在本质上便不够周延。

虽然这些观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科学界认同,但几千年来,佛教始终认为,只有物质和精神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生命体。意识是生命诞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意识参与后,物质形成的胚胎才能具有生命。否则,所谓的生命体就和我们身边这些家具、电器、砖头、土石毫无差别了。

以上便是内因缘法“缘相应”的内容。

“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坚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饮嚼啖之事。’”

与前面相同,“地界”显然不会去想:我能够作为身体的承载。“水界”不会认为:我要让身体聚集不散。“火界”不会想:我能够把身体里这些吃的、喝的东西全部消化。

“风界亦不作念:‘我能作内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念:‘我能而作身中虚通之事。’识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身亦不作是念:‘我从此众缘而生。’”

“风界”不会想:我能帮助身体呼吸。“空界”也不会想:我能够给身体创造一些空间。意识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它不会想:我要把物质与精神结合,令生命萌芽。当然,身体也不会想:我是从以上众多因缘和合中诞生的。

“虽然,有此众缘之时,身即得生。”

尽管“六界”都未曾提前思考过,但是因缘和合时,生命便会应运而生,这就是自然规律。

第三章 佛教的人生观

“如是,内因缘法亦以二种而得生起。云何为二?所谓因相应、缘相应。”

外因缘法告诉我们,外在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并不是造物主或万能神的杰作,而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如是”意为“同样的”,内因缘法也是如此。

相对于外在的物质世界,“内”指有情众生,即有心识、有感情的一切生命,佛教称为内有情世界。“内因缘法”同样分为两个部分,即与“因”相关的“因相应”和与“缘”相关的“缘相应”。此处的“所谓”,特指与前相同。

一、内因缘法之因相应与缘相应

(一)内因缘法之因相应——生命源于十二缘起

“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什么是内因缘法的因相应义呢?即佛教独有的学说——十二缘起。它主要阐述了生命从最初诞生到最终归宿的整个过程,解答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除佛教外,世界上其他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对此均未进行过如此深入的阐述。

现在有些佛教徒十分热衷于打坐、禅修,并且沉溺于打坐带来的一些身体上的感受,表面上在很用功地修行,但对因果轮回的道理始终心存疑虑。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尤为突出,西方人因为从小受近代科学和其他宗教文化的影响,对因果轮回等概念缺乏认知基础,故而难以接受。还有一些人,虽然对佛教中的慈悲心、缘起性空等理念十分认同,如获至宝,但对因果轮回等道理却一知半解、不以为然。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的人们自古以来对因果轮回的概念就不陌生,只不过现代许多年轻人从小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再加上受到西方唯物主义的影响,内心不免疑虑重重:到底有没有因果?轮回真的存在吗?正因如此,深入地学习、探讨缘起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有必要。

虽然有些宗教也承认因果轮回,但远没有佛教探讨得如此全面、深广。佛教独有的缘起学说究竟有何超胜之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问题。

尽管许多人并不相信轮回的存在,可是迄今为止,就连科学家们都未能找到任何可以否定轮回存在的证据。因为一旦要讨论轮回是否存在,就不得不解决意识参与的问题,即量子力学中“观察者”的问题,这一直都是科学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其中有少数极端唯物主义者,甚至希望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意识,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地用物质来解释一切了。但偏偏意识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无法对意识参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给出圆满的解答,导致许多科学结论至今饱受质疑。此外,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医学家能够证实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但是,仅仅因为科学家们没有找到轮回不存在的证据,就能说明轮回存在吗?佛教当然不会如此草率。那么,佛教是如何诠释意识的诞生、发展与消亡,如何揭开轮回的奥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十二缘起。以《佛说稻秆经》《缘起经》为主的许多佛经,都着重宣讲了十二缘起的内容。此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现观庄严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等诸多论典中,也对十二缘起进行了细致、深广的讲解。

接下来,我们看看《佛说稻秆经》是如何阐述十二缘起的。

“所谓始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

十二缘起的第一支是“无明”,随后产生“行”,即身、语、意的行动所造作的善恶业。二者是因果关系。

在十二缘起中,“无明”是第一支,“生”和“老死”是最后两支。“生”即诞生,众生有了出生,就会有老死。“生”是因,“老死”是果,二者也是因果关系。乃至从“无明”到“老死”,十二缘起中间的每个环节,都是“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的关系,此处便不详述了。

为什么其他环节都是单独成立,却将“老”与“死”这两个生命过程合并在一起呢?其实,衰老和死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许多生命没有来得及衰老便已经死去了。佛陀将此二者合并宣说,就是为了提醒我们生命无常,具有特殊的意义。

“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

如果从源头上没有“无明”,那么“行”也不会随之产生。没有“无明”就不会造业,“行”就是造业,包括善业和恶业。当然,由无明引发的善业也是有漏的。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乃至整个十二缘起支,前前后后都是彼此依存的关系。

“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正是因为有了“无明”,就产生了“行”,整个缘起的链条便就此展开了。“老死”因何而产生?有“生”故。任何一个生命,一旦有了最初的诞生,就必然要面对最终的衰老和死亡。

“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是念:‘我从无明而生。’”

我们在学习“外因缘法”时曾分享过,稻种没有想过:我要产生稻芽。稻芽也不会去想:我是某粒稻种产生的。同样,虽然由“无明”产生了“行”,但“无明”从不会想:我能产生行。“行”也不会去想:我是由无明产生的。

世间万物有因就有果,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之间并非有人刻意安排,也没有一个万能神在幕后主宰——我要创造一个太阳系、一个地球,然后在地球上创造水、空气、动物和人等等。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随因缘而生灭,缘起是自然规律,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于老死。’老死亦不作是念:‘我从生有。’”

“生”也不会认为:我能产生老死。“老死”也不会思维:我是从生而来的,如果没有生,就没有我的存在。

“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处的“虽然”,还是“但是”的意思。但是,因为有了“无明”,“行”就能够产生;因为有了“生”,就必然会有“老死”。我们应该如此观察内有情世界缘起法中“因相应”的意义。

所谓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此类推,十二缘起的每一支,彼此都没有预先的计划与沟通,只要因缘和合,果自然就会产生。

以上对十二缘起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面还会进一步详细阐述。

(二)内因缘法之缘相应:地、水、火、风、空间、心识

“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既然内有情世界的“因相应”是十二缘起,那么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观察、思维其“缘相应”的内容呢?

“为六界和合故。”

内因缘法“缘相应”,就是“六界和合”。在内有情世界的因果规律中,主因是十二缘起,而助缘则是六界和合。

此前我们分析过,因和缘的区别是什么?以植物为例:种子决定了未来的果实是苹果还是梨,因此,凡是对果实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叫做“因”,即种子为因。而阳光、土壤、水源、气候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对果实的产生起辅助性作用的因素,则称为“缘”。据说,为了让结出的苹果更香甜,过去的果农们会用牛奶浇灌苹果树,这些都是苹果生长的助缘。

“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什么是“六界和合”呢?此处的“六界”,指“地、水、火、风、空”五大,再加上“识”。其中,“地、水、火、风、空”属于物质范畴,组成了众生的身体;“识”则属于精神范畴,即我们的意识。

可以说,十二缘起是建立在有情众生的身体与意识上的,如果没有六界和合,无明等十二缘起则根本无从谈起,六界是十二缘起的助缘。因此,我们应当从六界和合的角度,观察内因缘法“缘相应”的道理。

具体什么是“六界”?它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1.地界

“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

此处的“地界”,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地。“名为”意即“被称为”。“地界”里面有个“界”字,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遍认为,“地”就是脚下的土地,“水”是氢氧原子组合而成的一种物质,“风”则是气流的运动,等等。但佛法中的“地、水、火、风”并不仅限于此,“界”泛指某种能力、功用。

佛法将人体中坚硬的部分统称为“地界”,如骨骼、肌肉、皮肤、头发等。坚硬并不一定特指石头、钢铁等物质,就像手臂能够承托住衣服,使其不掉落,这种凡是有质碍,具有承载能力的,都称为“地界”。

2.水界

“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无数的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我们走到哪里,这些分子、原子也就跟随到哪里,它们总能保持某种固定的形态。如果是一堆干燥的泥土或面粉,风一吹便会四处飘散,但倘若在其中加入一些水,便能够令其凝结,成为泥块或面团。同样,我们从不担心移动自己的身体,身上的分子就会解散,这种能够把它们聚积在一起的力量,就叫做“水界”。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佛教就已经揭示了“万有引力”的道理。《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讲,通过持诵特定咒语,可以让动物无法动弹,比如令蛇无法爬行、鸟儿无法飞翔。同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使物体的微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无法解散。佛经中虽然没有使用“引力”这个名词,但意思是相同的,这种力量就是此处所讲的“水界”。

因此,佛法中的“水”并非是指普通意义上具有液体形态的水。比如石头、金属等干燥的物体,其中似乎没有半点“水”的成分,却能够保持各自的形态,这种令其凝聚不散的能量,就称为“水界”。

3.火界

“能消身所食饮嚼啖者,名为火界。”

人体如果没有体温,则无法消化食物。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达胃里,需要进一步地发酵、吸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这种能够产生温度、消化食物的能量就叫做“火界”。

4.风界

“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

进出人体的空气,即我们的呼吸,叫做“风界”。

5.空界

“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

我们身体中有许多空间,如口腔、鼻腔、腹腔等,空气能够在各个腔隙中自由流动。空间有“无质碍”的特性,因此称为“虚通”。这些空间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法呼吸,胃肠道无法蠕动,不能消化食物,血液也无法循环。

6.心识

(1)心识由六个部分组成

“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束芦。”

内因缘法缘相应中,除了以上组成身体的各大元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众生的心识。

佛教将众生的心识分成了六个类别,即“六识”。其中前五识指,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而产生的五种感知,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身相应”,意思就是由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感受。此外再加上第六识——有漏意识,以上因缘和合时,一个生命便就此诞生了。

“犹如束芦”,“芦”即芦苇,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束”就是“捆在一起”,就像将一把芦苇的一头捆扎住,另一头便可矗立于地面一样。例如三脚架,三只脚相互支撑才能直立不倒。如果少了一只脚,另外两只就无法保持平衡,一定会倾倒。同样,一个生命的形成也需要“六界和合”,就像捆在一起才能竖立的芦苇丛,其中意识的参与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肉体与意识缺一不可,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意识必须要依赖于身体这个载体,除非是处于中阴等特殊的生命阶段,一般来说,意识无法离开身体而单独存在。同样,即使其他因缘全部具足,但如果没有意识的加入,受精卵根本无法发育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2)意识并非物质的产物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意识是由肉体产生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熟,在此物质的基础上,就产生了意识。早期的一些西方科学家们认为,意识是由大脑产生的,大脑就像汽车的发动机,而意识就如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一般。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量子力学、心理学、脑神经学等诸多领域,意识的参与令科学家们感到芒刺在背,那些曾经轻视它的人们,也不得不正视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并尝试着重新寻找答案。

虽然目前主流科学界仍然认为: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意识是由大脑产生的。但如果继续探讨:意识是如何从大脑中产生的?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截至目前,科学家们都未找到任何有效的数据。尽管如此,相较于之前西方主流科学界试图否认意识存在的思想,现代科学对意识的探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各个领域的深入探索,许多科学家已经不再笃定地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相反,越来越多的科学结论表明,意识可以改变甚至决定物质。比如,现代科学已经通过实验证明,禅定完全可以改变人类大脑的结构。在严谨的实验数据面前,曾经的质疑者们也不得不承认,意识是科学探索世界真相的过程中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

那么,如何理解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呢?

人们通常认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所谓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到,外在一切有形有色的东西。但佛教对物质的定义却更为深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物质层面,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能够被我们感知的事物,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二是细微的能量层面,即我们的感官无法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电磁波等;第三则是更深层的精神层面,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总之,我们整个身心的内外世界中,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还是能量,乃至意识,凡是具有质碍或可以变化的、能互相产生作用的事物都属于物质的范畴。

佛教认为,物质、能量、精神三者,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它们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彼此影响的。关于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换,早已被科学家们认可,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我们内在身心来看,当我们怒不可遏时,血液循环会立刻加快,进而产生脸色大变、心跳加剧等身体反应。由此可见,意识完全能够对物质的身体产生影响。至于意识对外在世界的影响,也即“观察者”的问题,是目前量子力学正在奋力攻克的难关。虽然科学家们还无法解答意识是如何影响物质的,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与佛法必定能够殊途同归。

(3)生命的诞生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

“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名”指精神层面的感受、观念等。“色”则指从投生到出生之间,包括受精卵逐渐演变形成胚胎的过程中,物质身体的这一部分。“芽”即生命的萌芽,就像豌豆芽从豌豆中诞生,是种子、温度、湿度等因缘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精卵能够发育成一个生命,也与意识的参与密不可分,只有意识的参与才能令受精卵焕发勃勃生机。

佛教认为,生命的诞生与繁衍,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产生生命体。比如木头、石头等物体,之所以不能变成生命体,就是因为其中没有意识的参与。再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正因为没有意识的参与,再技术精湛、栩栩如生的机器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人类。

不久前,一个名为“索菲娅”的机器人,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获得国籍和公民身份的机器人。“她”可以轻松模拟人类的面部表情,与人交谈时也能够对答如流。然而,无论多么像人类,它始终是一台机器,因为那些互动交流的背后,是人为设定的计算机程序,它并没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只要没有意识的参与,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有情生命”,它始终都是“死的”。除非有一天,意识能够加入机器人的体内,它才能成为一个“活的”生命。

此外,现代医学拥有十分先进的克隆及试管婴儿技术,但能够人为操作的,也只是胚胎的物质部分。胚胎最终能否成活,完全取决于是否有意识的参与。换言之,尽管意识需要依赖物质的承载,但如果没有意识加入,物质的胚胎也终将腐烂,无法发育成人。

“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如果没有以上六种助缘,人和任何生物的身体就不会产生。比如说,若是内因缘法中的“地界”不具足,就不能形成身体。以此类推,缺少“六界”中任何一者,尤其是意识,则根本无法形成身体。只有这些因缘全部具足时,才能产生真正的生命体。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地球的自转、公转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其实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暗能量,它们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样,我们的感官十分有限,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科学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全能的,许多领域都是它无法企及、未曾探索过的。

比如,早期还没有发明显微镜的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看到粗大的物质,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分子、原子的存在。但佛教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无分微尘”的概念,佛陀也曾对身边的弟子们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人类发明显微镜以后,才开启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并且不断发现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更微小的粒子;而量子力学问世之后,基本粒子的概念也开始被颠覆……

尽管科学与佛法已经走得越来越近,但关于人类心灵层面的奥秘,包括意识如何参与生命的诞生,如何影响物质等关键问题,科学对此仍是一片空白。

其实,已有多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脑神经科学家均在其著作中表示:生命的形成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意识并非物质的产物。例如,现代神经生理学之父谢灵顿(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指出:“光是大脑活动绝无法解释全部的主观心理现象,包括自由意志。”加拿大神经外科专家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长期致力于解析心灵的物质基础,最后他认定,关于大脑的相关解释在本质上便不够周延。

虽然这些观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科学界认同,但几千年来,佛教始终认为,只有物质和精神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生命体。意识是生命诞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意识参与后,物质形成的胚胎才能具有生命。否则,所谓的生命体就和我们身边这些家具、电器、砖头、土石毫无差别了。

以上便是内因缘法“缘相应”的内容。

“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坚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饮嚼啖之事。’”

与前面相同,“地界”显然不会去想:我能够作为身体的承载。“水界”不会认为:我要让身体聚集不散。“火界”不会想:我能够把身体里这些吃的、喝的东西全部消化。

“风界亦不作念:‘我能作内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念:‘我能而作身中虚通之事。’识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身亦不作是念:‘我从此众缘而生。’”

“风界”不会想:我能帮助身体呼吸。“空界”也不会想:我能够给身体创造一些空间。意识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它不会想:我要把物质与精神结合,令生命萌芽。当然,身体也不会想:我是从以上众多因缘和合中诞生的。

“虽然,有此众缘之时,身即得生。”

尽管“六界”都未曾提前思考过,但是因缘和合时,生命便会应运而生,这就是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