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我的真相

众所周知,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组合体。地、水、火、风以及虚空,这五界构成了肉体;识界,即意识和我们感官的觉知等,则构成了精神。除了这六者以外,根本找不到脱离这六者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人”或“我”。

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所有人可分为两类: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信仰的。没有任何信仰的人,自出生之日起,就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叫做我执。这种观点非常盲目,人们从未对此加以认真观察和分析。

有宗教信仰的群体又分成两类:信仰佛教的和信仰其他宗教的。佛教尚未诞生时,印度已经存在婆罗门教等非常古老的宗教以及一些新兴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这些宗教都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并以各种各样的语言描述这个自我,用各种各样的逻辑证明它的存在。

信仰佛教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信仰人天佛教的佛教徒,虽然他们相信佛,也相信因果轮回,但因为没有学过空性和无我的道理,所以跟普通人一样,始终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我”现在去行善断恶,下一世,“我”就可以享受人天福报。另一种,则是学习大乘佛教或者小乘佛教的佛教徒,这少部分人会否定自我的存在。

他们认为,虽然未经观察时,在我们的错觉当中确实存在着你、我、他,但若进一步观察,到底这个人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虚拟、抽象的存在?若能秉持客观公正的心态,就会发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我”!

(一)佛教尊重真理

佛教绝对尊重真理。即使在佛经当中,如果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内容,佛教都不予承认。那为什么佛陀要讲不符合实际的话呢?

在佛教诞生的2500多年前,印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思想和文化,佛陀每次讲法时,为了引导不同背景的受众,就会善巧地说一些方便语。佛陀知道,只有暂时这样讲,才能帮助到对方。如果一开始就据实相告,他们可能拒绝接受,甚至可能因此断了善根。这类佛经被称为“不了义”,意思是所讲的内容并不完整、彻底,仍有所保留。反之,“了义”则是把实相直接告诉大家,一切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佛教历来如此,并不因为是佛陀所说,就断定必然如此,而是尊重事实、就事论事。连佛经都要笃思明辨,其他大德、成就者们的言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旦发现不存在“我”,佛教必定会尊重“无我”这个事实,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逻辑辩称自我存在,因为掩盖真相毫无意义。可见,佛教是绝对尊重真理的宗教,如同之前否认了造物主、万能神的存在一样,它大胆地否认了自我的存在,这正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关于“无我”的观点,科学界可能暂时还不感兴趣,因为未曾研究过,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结论。假如深入观察、分析的话,他们也一定会发现“无我”的真相。

(二)所谓的“我”是什么

1.通过观察逐一破除我执

什么是我执?简言之,就是执著有一个实有的“我”存在。在普通人的概念中,想当然地认为有一个“我”,这是未被其他宗教加工的、与生俱来的我执。另一种我执,是后天受到各种宗教的影响而形成的,它们通过各种条条框框的教义和似是而非的逻辑,将生来就有的我执扩展、升华,再以各自的宗教理念加以阐释。这两种都是我执,后者更加严重。

如前所述,人的身体和精神由六界所组成,若“我”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我们就要逐一观察这六界当中哪一个是“我”。如果找不到,那么所谓的“我”,只不过是自己意识创造出来的一个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存在。

“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

“彼地界亦非是我”,地界也不是“我”。

地界为什么不是我?这个一观察就知道。我们身体里里外外坚硬的部分即“地界”,如骨头、肌肉、皮肤、细胞等,但人们从不认为“我”是一块坚硬的骨头、肌肉……。如果只有地界是“我”的话,那身体其余的液体、气体等都不是“我”了,这毫无道理!所以地界不是“我”。

“非是众生”,“我”也不是众生。

“非命者”,“命者”就是有生命的,这个也不是“我”。

“非男,非女,非黄门”,“我”不是男性不是女性,也不是非男非女的黄门。

“非自在”,“自在”就是大自在天。有些宗教则把大自在天上升为一个万能的、主宰这个世界的造物主或万能神,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他创造的。佛教否认了这一观点,这里的“非自在”就是说这个。

“非我所”,人们将自身执著为“我”,“我”所拥有的东西即“我所”。有些“我所”是身体本身具有的,比如自己的感官、四肢等;有些则是身外之物,比如自己的房子、车子等。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所”也就无法成立,所以“我所”也不是“我”。

对于这个自我,当时印度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生者,即诞生者;儒童,即小孩的统称,以此说明自我不会衰老、死亡,永远都处于年轻状态;作者,即万事万物的创造者;以及自在、男、女、黄门、我所、我、众生,等等。这些不同的名词,实际上都在描述同一个“我”。正因如此,佛经里经常出现这些名词,然后一一予以否定:“我”不是地界,不是众生,不是命者,不是生者,不是儒童,不是作者……这些统统都不是“我”!

“亦非余等”,其余的也都不是“我”。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名词,哪怕再用成千上万个词汇来描述这个自我也没有用,因为“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亦非余等”。

“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以此类推,其余的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一概如此,这些都不是“我”。

大家可以观察:将身体凝聚在一起的能量——水界,这个不是“我”;让胃里的食物得以发酵、消化的体温——火界,它也不是“我”;空界和风界也都不是。那么意识呢?很多人觉得身体不是“我”,但意识有可能是。然而,意识也不过是瞬间生灭的东西,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延续不断。它本身都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不变的东西,更谈何将它认定为“我”!若想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就要学习中观。

以上这段话主要讲“我”其实并不存在。人的意识有理解、判断的功能,但它的判断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则是错误的,就像我们把身体内外无数毫不相干的事物认为是“我”一样。

简言之,这样逐一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我”是不存在的:六界的每一个都不是“我”,“我”也不是众生、命者、生者、儒童、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这些一概都不成立。

2.自我也分二谛

中观讲二谛,胜义谛和世俗谛,自我也有二谛之分。那么,什么是二谛?为什么要分二谛?到底有没有两个不同的“我”呢?

举例来说,比如一张桌子,在我们的视觉中就是一个静止的、长方形的物体,这个结论没有错。俗话说“眼见为实”,在世俗谛中,以我们感官的结论为准。

然而,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这张桌子时,则出现了另一种结论——非但看不到什么长方形物体,而且构成这张桌子的原子、分子等一直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但实相只有一个。那么,到底哪一个结论更真实、更具权威性?当然是通过显微镜科学观察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尽管用肉眼观察得出的结论并非绝对真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定权威性。因为我们平时只有在“错误中”才能正常生活,所以可以暂且保留,不必全盘否定。

同理,中观虽然讲二谛,但唯有胜义谛才是真实的,世俗谛只是不得不暂时保留的观点。就像显微镜下根本没有桌子,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观点可以保留,因为我们的感官确实感受到了一张桌子。

假如人生只是追求享乐,那就不需要学习胜义谛无我、空性的道理,因为生活中只要有感官的结论就够了,不必知道真相是什么。就像这张桌子,只要现实生活中能用,不想知道它到底由什么构成,那么用眼睛看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对真理感兴趣的人,想要突破感官的层面一探究竟,那就必须用显微镜去观察,因为这时肉眼的结论肯定是错的。

所以,胜义谛和世俗谛要分开而论。比如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在生活中则是用眼睛看。同样,佛教讲“无我”,是指胜义谛的实相层面;佛教讲有“我”,是指世俗谛的感官层面。在世俗生活以及人天乘教法中,佛教并不否定自我的存在。

将二谛分开之后,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还是可以保留自我的。因为有“我”,所以“我”要发菩提心,“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众生……这些都没有问题,但自己要清楚,这些只是世俗谛中暂时的说法,并非绝对真理。所谓的“我”,其实是意识错误的判断下诞生的一个概念。

以上讲了当下的“我”是什么,接下来详细阐释十二缘起。

二、无我的真相

众所周知,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组合体。地、水、火、风以及虚空,这五界构成了肉体;识界,即意识和我们感官的觉知等,则构成了精神。除了这六者以外,根本找不到脱离这六者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人”或“我”。

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所有人可分为两类: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信仰的。没有任何信仰的人,自出生之日起,就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叫做我执。这种观点非常盲目,人们从未对此加以认真观察和分析。

有宗教信仰的群体又分成两类:信仰佛教的和信仰其他宗教的。佛教尚未诞生时,印度已经存在婆罗门教等非常古老的宗教以及一些新兴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这些宗教都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并以各种各样的语言描述这个自我,用各种各样的逻辑证明它的存在。

信仰佛教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信仰人天佛教的佛教徒,虽然他们相信佛,也相信因果轮回,但因为没有学过空性和无我的道理,所以跟普通人一样,始终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我”现在去行善断恶,下一世,“我”就可以享受人天福报。另一种,则是学习大乘佛教或者小乘佛教的佛教徒,这少部分人会否定自我的存在。

他们认为,虽然未经观察时,在我们的错觉当中确实存在着你、我、他,但若进一步观察,到底这个人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虚拟、抽象的存在?若能秉持客观公正的心态,就会发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我”!

(一)佛教尊重真理

佛教绝对尊重真理。即使在佛经当中,如果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内容,佛教都不予承认。那为什么佛陀要讲不符合实际的话呢?

在佛教诞生的2500多年前,印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思想和文化,佛陀每次讲法时,为了引导不同背景的受众,就会善巧地说一些方便语。佛陀知道,只有暂时这样讲,才能帮助到对方。如果一开始就据实相告,他们可能拒绝接受,甚至可能因此断了善根。这类佛经被称为“不了义”,意思是所讲的内容并不完整、彻底,仍有所保留。反之,“了义”则是把实相直接告诉大家,一切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佛教历来如此,并不因为是佛陀所说,就断定必然如此,而是尊重事实、就事论事。连佛经都要笃思明辨,其他大德、成就者们的言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旦发现不存在“我”,佛教必定会尊重“无我”这个事实,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逻辑辩称自我存在,因为掩盖真相毫无意义。可见,佛教是绝对尊重真理的宗教,如同之前否认了造物主、万能神的存在一样,它大胆地否认了自我的存在,这正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关于“无我”的观点,科学界可能暂时还不感兴趣,因为未曾研究过,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结论。假如深入观察、分析的话,他们也一定会发现“无我”的真相。

(二)所谓的“我”是什么

1.通过观察逐一破除我执

什么是我执?简言之,就是执著有一个实有的“我”存在。在普通人的概念中,想当然地认为有一个“我”,这是未被其他宗教加工的、与生俱来的我执。另一种我执,是后天受到各种宗教的影响而形成的,它们通过各种条条框框的教义和似是而非的逻辑,将生来就有的我执扩展、升华,再以各自的宗教理念加以阐释。这两种都是我执,后者更加严重。

如前所述,人的身体和精神由六界所组成,若“我”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我们就要逐一观察这六界当中哪一个是“我”。如果找不到,那么所谓的“我”,只不过是自己意识创造出来的一个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存在。

“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

“彼地界亦非是我”,地界也不是“我”。

地界为什么不是我?这个一观察就知道。我们身体里里外外坚硬的部分即“地界”,如骨头、肌肉、皮肤、细胞等,但人们从不认为“我”是一块坚硬的骨头、肌肉……。如果只有地界是“我”的话,那身体其余的液体、气体等都不是“我”了,这毫无道理!所以地界不是“我”。

“非是众生”,“我”也不是众生。

“非命者”,“命者”就是有生命的,这个也不是“我”。

“非男,非女,非黄门”,“我”不是男性不是女性,也不是非男非女的黄门。

“非自在”,“自在”就是大自在天。有些宗教则把大自在天上升为一个万能的、主宰这个世界的造物主或万能神,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他创造的。佛教否认了这一观点,这里的“非自在”就是说这个。

“非我所”,人们将自身执著为“我”,“我”所拥有的东西即“我所”。有些“我所”是身体本身具有的,比如自己的感官、四肢等;有些则是身外之物,比如自己的房子、车子等。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所”也就无法成立,所以“我所”也不是“我”。

对于这个自我,当时印度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生者,即诞生者;儒童,即小孩的统称,以此说明自我不会衰老、死亡,永远都处于年轻状态;作者,即万事万物的创造者;以及自在、男、女、黄门、我所、我、众生,等等。这些不同的名词,实际上都在描述同一个“我”。正因如此,佛经里经常出现这些名词,然后一一予以否定:“我”不是地界,不是众生,不是命者,不是生者,不是儒童,不是作者……这些统统都不是“我”!

“亦非余等”,其余的也都不是“我”。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名词,哪怕再用成千上万个词汇来描述这个自我也没有用,因为“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亦非余等”。

“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以此类推,其余的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一概如此,这些都不是“我”。

大家可以观察:将身体凝聚在一起的能量——水界,这个不是“我”;让胃里的食物得以发酵、消化的体温——火界,它也不是“我”;空界和风界也都不是。那么意识呢?很多人觉得身体不是“我”,但意识有可能是。然而,意识也不过是瞬间生灭的东西,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延续不断。它本身都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不变的东西,更谈何将它认定为“我”!若想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就要学习中观。

以上这段话主要讲“我”其实并不存在。人的意识有理解、判断的功能,但它的判断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则是错误的,就像我们把身体内外无数毫不相干的事物认为是“我”一样。

简言之,这样逐一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我”是不存在的:六界的每一个都不是“我”,“我”也不是众生、命者、生者、儒童、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这些一概都不成立。

2.自我也分二谛

中观讲二谛,胜义谛和世俗谛,自我也有二谛之分。那么,什么是二谛?为什么要分二谛?到底有没有两个不同的“我”呢?

举例来说,比如一张桌子,在我们的视觉中就是一个静止的、长方形的物体,这个结论没有错。俗话说“眼见为实”,在世俗谛中,以我们感官的结论为准。

然而,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这张桌子时,则出现了另一种结论——非但看不到什么长方形物体,而且构成这张桌子的原子、分子等一直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但实相只有一个。那么,到底哪一个结论更真实、更具权威性?当然是通过显微镜科学观察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尽管用肉眼观察得出的结论并非绝对真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定权威性。因为我们平时只有在“错误中”才能正常生活,所以可以暂且保留,不必全盘否定。

同理,中观虽然讲二谛,但唯有胜义谛才是真实的,世俗谛只是不得不暂时保留的观点。就像显微镜下根本没有桌子,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观点可以保留,因为我们的感官确实感受到了一张桌子。

假如人生只是追求享乐,那就不需要学习胜义谛无我、空性的道理,因为生活中只要有感官的结论就够了,不必知道真相是什么。就像这张桌子,只要现实生活中能用,不想知道它到底由什么构成,那么用眼睛看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对真理感兴趣的人,想要突破感官的层面一探究竟,那就必须用显微镜去观察,因为这时肉眼的结论肯定是错的。

所以,胜义谛和世俗谛要分开而论。比如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在生活中则是用眼睛看。同样,佛教讲“无我”,是指胜义谛的实相层面;佛教讲有“我”,是指世俗谛的感官层面。在世俗生活以及人天乘教法中,佛教并不否定自我的存在。

将二谛分开之后,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还是可以保留自我的。因为有“我”,所以“我”要发菩提心,“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众生……这些都没有问题,但自己要清楚,这些只是世俗谛中暂时的说法,并非绝对真理。所谓的“我”,其实是意识错误的判断下诞生的一个概念。

以上讲了当下的“我”是什么,接下来详细阐释十二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