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说十二缘起

《佛说稻秆经》的核心思想即缘起,轮回是缘起的一部分。缘起可分为外缘起和内缘起。

内缘起即十二缘起,也可以把它扩展成百千万个缘起法,或者缩减至三五个,甚至是两个——因和果。为什么不多不少刚好十二个?其中究竟有何深意?原因就是,这十二个缘起涵盖了一个人的前世、现世和来世,即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的过去,源于十二缘起的前两个——无明和行。无明即无知、执著,有了无明就会造业,也就是行;造了业,就一定会投生。接下来,从“识”开始直到“有”,这八个缘起归于现世。最后的“生”和“老死”,指下一世再次投生,乃至死亡。之后又从无明开始造业,以死亡结束……如此循环反复、辗转不息,这就是轮回。

前世除了无明和造业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缘起呢?当然有,我们过去的生活、工作中也存在各种因缘,但这些并非产生今生的主要因素。不管我们前世的身份、地位、环境等如何,让我们投生于今世的最主要原因,一个是无明,另一个就是造业,故而其他因缘都省略不讲。

同样,来世除了诞生、衰老和死亡以外,也有无明,也会造业,这一世有的缘起下一世都有,但是这些都没有讲。因为有生就有死,这一世结束之后,我们还将继续投生乃至死亡,所以就以生和老死来代表我们下一世的整个过程。

今世则包含了八个缘起。为什么这么多?因为这一世既是果,亦是因——今生是前世的果,又是产生来世的因,所以就用八个缘起法来解释这一世。

这十二个缘起可以充分说明三世因果,解释了整个轮回的过程,因此佛陀宣讲十二缘起法。

(一)无明

1.无明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知

“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是无明。

什么是无明?就是“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以及“众生、命、生者……”这些词后面都要加上“想”字。简单地说,无明就是对六界,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了某种错误的想法和执著。

首先是“一想”。六界原本是互不相干的不同物质,但由于无明,就盲目地将这些认为是一个“我”。因为“我”不会有多个身体,所以它就产生了“一想”。然而,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组成“我”的物质至少有六种,即六界;再进一步分析的话,还可以分解为成百上千种。

“一合想”,认为这六界是可以组合的,组合了以后就是“我”。实际上,组合之后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所有物质仍是原来的样子,各不相干,只是聚集、堆砌在一起而已。就像一辆汽车,它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这些物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把这辆车拆解了,就是一堆零部件;组合之后,在我们的概念中就变成了一辆“车”。其实零件仍是原来的零件,变化的只是我们的观念。所以,“一想”是错误的,“一合想”也是错误的。

“常想”,认为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人。比如张三或李四,即使他的身体、精神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我们始终认为是同一个人,因而会说“当他幼年时”“当他年轻时”“当他衰老时”等等,这就是“常想”。

古印度有一个外道,他从逻辑上找不到自我的存在,却又不愿承认这一点,于是辩称这个自我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分析、观察就会发现,除了变化无常的身体和精神之外,哪里还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东西呢?但我们的主观意识却错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或“我”存在,这就是无明。

“坚牢想”,认为六界都是坚固的、不变的。譬如一栋楼,无论今天看、明天看或明年看都是如此,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非常稳定、一成不变。

其实,这是看不到无常的真相所致。当年,生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植物花粉时,发现所有的水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花粉也随之而动,这个发现被称为布朗运动。后来人们发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热运动。

所以,这里根本不存在一张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桌子。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它的变化和运动,于是产生了错觉,导致意识误认为这张桌子很坚固、稳定,即“坚牢想”。

“不坏想”,认为六界是不会坏灭的。比如某些外道认为,现在的这个“我”,将来会升天堂,之后也将继续存在,始终不坏。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根本没有“我”,更谈何“我”不会坏?!

“安乐想”,认为六界是幸福的、快乐的。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因为未能发现佛教讲的三种痛苦: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大家都能感觉到的痛苦;变苦,尽管现在很幸福,一旦发生了变化,原来越幸福的就会越痛苦。常人无法察觉变苦,只看表面现象就认为是幸福,殊不知其中还隐藏着未来的痛苦。

众生想、命想、生者想、养育想(养育此身的自我)、士夫想、人想、儒童想、作者想、我想、我所想,这些都是自我的别名,属于各种外道教派的术语,都是错误的我执或无明。

“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除了上述这些以外,还有各种愚昧无知的想法,比如认为没有前后世,不存在善恶因果等,也都是无明。其中,我们对物质和自我的执著是最严重的无明。

佛教讲的无明与世间人所说的聪明并不矛盾。聪明仅限于现实生活的层面,无明则是更深层次的范畴。比如有些人很聪明,但这个聪明是建立在无明的基础上,建立在执著之上的所有观念,归根结蒂都属于无明。

“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

“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这里的“境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想境界”等较高的觉悟,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外境——外界的种种事物。

有了这样的无明,就会把外境当成真实存在的。比如,我们看到了一朵花,眼睛和花都不会告诉我们,花是否真实存在,但是意识会立即把它当作真实的花。物理学家早已证实,色彩实际上并不存在,红黄蓝绿等颜色都是从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的,而非物质本身具有颜色。

我们把外在的世界当作真实不虚的世界,更为严重的是,还把自身以及其他生命也当成实有存在的独立个体。所有后续贪嗔痴等烦恼的产生,都是由这两个错误观念导致的。

2.用智慧对治无明

无明是十二缘起的开端,就像火车头拉动车厢一样,后续的一系列缘起也随之而生。假如无明不存在,其余缘起就无从生起,所以无明是轮回的源头。反言之,如果想解脱,就必须找到杀伤力极强的东西摧毁无明,从而终止轮回。

这个极具杀伤力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智慧。当无明占上风时,与之对立的智慧很难出现;而通过闻思修行,内心开始产生无我的智慧,并且力量逐渐强大的时候,原有的一想、一合想、常想等,都可以减弱乃至消灭。

《入行论》智慧品里讲,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都是为了智慧而存在。为什么?因为唯有智慧才能断除无明,让我们获得解脱。所以我一再强调,佛教徒需要找到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智慧,另一个是慈悲。除此之外,大乘佛教别无其他。

为了自己的健康快乐而去寺院烧香、拜佛,与佛菩萨做交易,这不叫学佛。因为没有智慧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与轮回没有任何冲突,只是在轮回中过得稍微好一点而已,所以永远无法解脱。唯有智慧,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十二缘起,让我们彻底脱离轮回。

但智慧不会从天而降,《佛说稻秆经》一直都在讲缘起,智慧也不例外。产生智慧的因缘,一是闻思修,二是福德资粮,如布施、持戒、安忍等。这些因缘都具备以后,就会产生智慧,从而消灭烦恼、获得解脱。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得到这个超凡的智慧,最终消灭无明。

世间的科学、哲学等学科虽然成果斐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这些聪明才智仍处于无明的状态,故而无法让人解脱;而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则可以突破、超越无明,彻底解决我们所有的烦恼。

3.醒来或继续做梦?

人有不同的根机,佛经中讲,就像一棵树结了许多不同的果子,人的根机也是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想解脱,而有些人只想在轮回中过得好一点。

假如只想在轮回中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除此之外别无他求,那就不需要断除所有无明,只需断除认为没有善恶因果这部分无明即可。

打个比方,我们在梦中遇见朋友,告诉对方:“现在我们在做梦,一切都是假相,是我们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只要稍加努力,我们就能从这个迷乱的世界中醒来……”有些朋友听后会说:“既然如此,那我必须摆脱梦里的一切,一定要从痛苦中获得解脱!”而有些朋友的反应则是:“只要我现在过得开心就好,至于它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意识创造的,我统统都不在乎!”

假如是后者,就不需要唤醒他们,只需提醒他们遵循这个虚拟世界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否则就会做噩梦。佛给这种根机的人提供了一种方法,叫做人天乘。人天乘不需要修出离心、菩提心,不需要修四加行、五加行,更不需要证悟空性,只要相信因果轮回,尽量地行善断恶就可以了。这是与无明和平共处的一个方法,但这样永远无法解脱,一旦福报穷尽,就会更加迷茫、痛苦,堕入深渊不可自拔。

而对于想要解脱的这种朋友,我们可以唤醒他们,方法就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显宗、密宗等。

轮回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即使在千万年中拥有天人般的幸福生活,从轮回的角度看,也不过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从梦里醒过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六道众生当中,能够有机会从轮回大梦中醒来的人极其稀少,所以佛教经常讲人身难得。这一次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条件,若只沉迷于眼前的一点点快乐,而不去追求解脱,非常可惜。虽然从世俗的角度讲,工作、生活等也很重要,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相对而言,失去解脱的机会才是最大的遗憾!

4.无明的源头是佛性

想要从梦中醒来就要断除无明,因为无明是轮回的源头。那无明的源头是什么?是佛性、如来藏。

举例而言,雨水的来源是乌云,乌云产生于天空中的水分子,而天空没有来源——因为它不存在!同样,十二缘起始于无明,无明源自佛性、光明、如来藏,而佛性没有来源——因为佛性是空性,它不属于我们的思维范畴。然而,就像虚空中瞬间可以产生乌云,然后变成倾盆大雨一般,我们的佛性中也可以产生无明。

无明产生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立即认识到无明的本性,这样就可以直接解脱成佛;二是不知道无明的本质是错觉,而后一步错步步错,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轮回之旅。

密法中讲,轮回中的第一尊佛是普贤王如来,他在无明产生的第一刹那,就明白了真相。就像做梦时,第一瞬间就发现自己在做梦,这样就不必继续做梦;即便选择继续做梦,对于梦中的一切,也不会再有恐惧和贪著。

我们已然错过了最初的解脱机会,时至今日,我们在这个梦里越陷越深,把梦里的一切都当成真实的世界,由此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磨难……幸运的是,无论在梦里流转了多长时间,现在我们仍有机会从中解脱。

5.缘起现象的不同解读

这个世界竟然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这个结论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若深入了解缘起,也是同样如此。

为什么说缘起也是虚幻不实的呢?若不仔细观察,一切皆有因有果。倘若继续往下观察,“因”是如何产生“果”的?“果”又是怎样从“因”中诞生的?我们就会发现,二者根本无法建立关系。

因而《佛说稻秆经》中,一会儿说有因有缘,一会儿又说“犹如虚空”——所有我们的感官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如幻如梦,犹如虚空一般;有时候说十二缘起“非常”,不是常、永恒,有时又说“非无常”;有时说十二缘起“非有为”(有为法即有因有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切事物,比如我们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事物),有时又说“非无为”(无为法即没有任何变化、远离因果范畴的事物,比如佛性、空性等)。

这些看起来似乎对立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佛陀讲法时,也会根据受众的根机,给予不同层次的教授。

第一个层次:在现实生活中,承认因果轮回的存在。

在我们感官的层面,因为有十二缘起,所以有因果轮回。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具备种子、土壤、温度、湿度等,果实就会诞生。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亲眼所见,因此,种子和果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二个层次:实相中不存在因果轮回。

若对此进一步观察,就会遇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和果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那么,万事万物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永远无法在这个层面上找到答案。但不观察时,一切都很正常,有因就有果。

所以《佛说稻秆经》中说,不观察的时候,“如暴流水而无断绝”,万事万物就像奔腾的河流一样生生不息、源源不断;一旦深入观察,“犹如虚空”,如同虚空一般,不存在任何东西。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都要有所了解,否则永远无法理解佛陀所说的缘起法。大家现在能够运用这么超胜的推理方法观察万事万物的真相,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此外,大家最好学习一点因明——佛教的逻辑学,其推理方式极其严密,形式逻辑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明的内容很多,全部学完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可以先学简单的推理方式,掌握了思路以后,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这将有助于我们得出准确的结论。

6.第一个烦恼是怎样产生的?

佛教认为,心的本性是非常纯净的。哪怕此刻充满各种负面情绪、躁动不安,它的最深处依然平静、纯净无比。这也是佛教有别于西方宗教之处。

打雷、下雨的时候,从地面上看,天空中乌云滚滚、暗无天日,但其实,乌云之上却是万里晴空!同样,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都是心的表象——各种烦恼此起彼伏,尤其是没有修行的人,一整天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念头。我们一直认为自己的心本来如此,从未想过它是否还有更深层的、不同的状态。而佛陀则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就像乘坐飞机突破云层后,亲眼看到那一望无垠、清澈澄明的蓝天!

虽然佛陀告诉人们,天空的本质永远纯净、湛蓝,乌云只是暂时的、表面的现象,但对于许多从未见过蓝天的人来说,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我们从未突破心的最表层,所以烦恼总是层出不穷。

很多人经常问,第一个烦恼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在《慧灯之光》的《佛教的物种起源说》里讲过。打个比方,就像古筝的琴弦,未拨动时,悄无声息;稍加拨动,琴弦就开始振动、发出声音。心的本性,就像琴弦未被拨动时一样,极其平静。

那么,是什么让心的本性中产生了无明?在显宗佛经中找不到答案,但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的经典里则解释得非常清楚:第一念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轮回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简单地说,第一个念头是一个极其细微的意识,在此之前,佛性是非常平静、纯净的状态,但烦恼随时可能诞生——因为没有经过修行,未能断除产生烦恼的因缘和可能性,所以当因缘具足的时候,无明、轮回就产生了。就像天空原本晴空万里,忽尔产生少许微云,云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了滂沱大雨。

修行非常好的人,不需要追溯到轮回的源头,只要观照当下每一个生生灭灭的念头,就可以见到心的本性、佛性。他们非常清楚这整个过程:自己如何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感受到佛性,然后又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就像大街上来回穿梭的巴士一样,他们可以穿梭于佛性与轮回之间,故而他们明白轮回是如何从佛性中诞生的。

普通人则感觉不到佛性,因为烦恼、情绪、杂念等,如同一堵厚厚的墙,将我们与之隔开。

密法里讲,最初佛性是明亮、光明的(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见光),同时也产生了意识;意识看到这个光,误以为是一个真实的外界事物,并把某些光执著为自我;有了内外之别后,渐渐地就认为,“我”是一个生命,外面有一个世界,内外互不相干……无明不断地发展,最终导致我们固执地认为一切都真实存在。

除了佛教,世间任何一门科学或哲学都无法告诉我们这么深奥的道理,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这样的真理根本不感兴趣。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浮躁,大家只对浅显的、一目了然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手机上的短视频;对于需要稍微动脑筋思考的、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就认为很枯燥,避之不及。

7.见到缘起即见到法

佛陀高度评价缘起法,称谁见到了缘起,谁就见到了法。此处的“法”指八圣道,八圣道的第一个是正见——正确的、真实的见解,也即证悟无我、空性的见解。这是一地菩萨或证悟无我的小乘修行者才具备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则以此盛赞释迦牟尼佛,因为有史以来,唯有佛陀才能说出这般深奥的道理,其他任何宗教、哲学都未提及缘起法。

若明白了缘起的道理,便知道一切如梦似幻,也就是佛教讲的空性。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了解,离证悟尚有一段距离。

(二)行

“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

因为无明,我们把外境当成真实的,然后对某些东西产生贪心,想要得到它;对某些东西产生嗔恨心,想要远离它;对某些东西虽无贪嗔,但有痴,比如一张桌子,我们看不到它的真相,认为是一张真实存在的桌子。假如没有无明,当下就会明白,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虚幻不实,贪嗔痴等烦恼就不会产生。正是无明导致我们对万事万物产生烦恼,这三大根本烦恼产生以后,其他烦恼也由此衍生。

“此是无明缘行”,无明对行起到了缘的作用。这里,“行”就是造业。当贪嗔痴发展以后,我们就会偷盗、抢劫、打人、骂人等,从而造下无数的业。

前世因无明而造业,于是便有了今生。

(三)识

“而于诸事能了别者,名之为识。”

从识开始,就是讲今生了。

“而于诸事能了别者”,了别即了解、识别;这个了别者,“名之为识”,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可以了解、识别外界种种事物,辨别善恶、好坏、大小等,这是意识独有的功能。

前世因无明而造业,受业力驱使,在父母精卵结合之际,意识参与其中,于是便投生了。这一世投生于什么样的环境,遇到什么样的父母,都由自己过去的业决定。而投生时第一瞬间的意识,就是我们今生的开始。

此时的身体还仅仅是个胚胎,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躯体,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意识。

(四)名色

“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

“与识俱生四取蕴者”。“蕴”,指很多东西聚集在一起。比如身体,它由无数细胞聚合而成;精神则由无数情绪、念头所组成。五蕴中的其他四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都与识蕴互相依赖、共依共存,谓之“俱生”。意识进入父母精卵后,须与其他四蕴相互依赖,才能逐渐形成人或动物的身体。因为有了五蕴,等于接受了新一轮的轮回,所以叫做“取”。

“此是名色”。从意识进入父母精卵到发育成人,整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父母精卵属于物质的部分,即“色”;“名”,指受蕴、想蕴、行蕴,此三者属于精神的感受,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是存在的,好比人的名字一样。早期的胎儿虽然没有明显的思维,但是精神的细微功能全部具备,这些都叫做“名”。

显宗和大圆满中,对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如何分裂、组合,最后形成人的身体等,描述得十分详尽。曾有一名学中医的外国医学博士,对大圆满中的相关内容深感惊讶,他难以想象古老的佛教观点,竟然与现代医学高度相似。

若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可以学习《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佛说入胎经》和大圆满的相关内容,此处只做简要介绍。

(五)六入

“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

父母精卵结合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数周之后,胎儿开始有心跳,渐渐长出手指、脚趾,大脑也慢慢形成;之后产生眼根、耳根等诸根,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光影、冷热、声音等。这叫做“依名色诸根”,意为母亲怀胎期间,名色逐渐成熟,最后形成了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每个感官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眼睛可以看,舌头可以尝,鼻子可以闻。使感官发挥功能的主要物质结构,就是“根”。比如,我们的视网膜、晶状体等,是眼根;耳膜、耳蜗等,是耳根;其余诸根可以此类推。

我们的意识也有根——意根,即前一刹那的意识。如果没有前一个意识,后一个意识是不会诞生的。意根其实也是意识,但这个意识有一个不同的功能,它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其余五根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眼根、耳根等诸根,“名为六入”。这六根称为六入或六处,就像房间的出入门一样,依靠这六个入口,我们的感官才能感受到外境。比如,视觉通过眼根产生,倘若眼根受到损坏,我们就看不见东西;触觉依靠身根(皮肤细胞等)产生,假如身根损坏了,我们就感受不到冷热、疼痛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于精神,但六根中除了意根以外,其余五根都属于物质,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六)触

“三法和合,名之为触。”

我们的感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外境,即外面的世界。对眼睛来说外境就是光,耳朵的外境就是声音;如果没有光和声音,就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可以听的。

二是六根,即五种感官加上意识。眼睛需要眼根才能看到光,耳朵需要耳根才能听到声音。如果眼根、耳根受到损坏,就看不见、听不着。

三是六识,即视觉、听觉等六种精神觉受。物质无法感受物质,连接外境和六根的,是视觉、听觉等精神的部分。

“三法和合”,这三种条件聚合的时候,“名之为触”,我们就能接触、感受到形形色色的世界。

(七)受

“觉受触者,名之为受。”

因为有了“触”,随之便产生了感受,“名之为受”。

所有的感受可分为三种:痛苦的、快乐的、中性的。除了这三种以外,不会有第四种。比如,我们的手碰到某物产生了触觉,如果这个东西特别冰冷或者特别滚烫,产生的感受是痛苦的;若寒冷时碰到温暖的,或是炎热时碰到了凉爽的,产生的感受是快乐的;假如触碰到的东西与我们自身的温度相适应,则是不苦不乐、中性的感受。

声音也是同样。听到特别喜欢的音乐,就产生了快乐的感受;听到刺耳的杂音,便十分抵触、抗拒——因为听觉感受到了痛苦。

只要有了“触”,就会产生“受”,眼耳鼻舌身都是如此。

“触”和“受”对今生最为重要,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这两个字。大家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去工作、赚钱?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触”和“受”。

为了追求“受”,我们就得先去“触”。比如,为了品尝到美食的滋味,我们的舌头需要接触食物。怎样才能接触呢?就要去赚钱、消费,然后才可以接触。所有的感官享受,前提都是接触。为了拥有快乐、摆脱痛苦,世间人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所以,关于现世的缘起,重点是“触”和“受”这两个。

下面开始讲下一世的因。

(八)爱

“于受贪著,名之为爱。”

“于受贪著”,对于快乐、幸福的感受,我们的意识会特别执著贪求,希望能恒常拥有,不愿离开;对于痛苦、不悦意的感受,则希望尽快结束、赶紧离开——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贪。“名之为爱”,这个贪求就是爱,由此创造了下一世的因。

如果不想继续轮回,就要断掉缘起之链。上一世的果已经成熟,但若只有受、没有贪,不再创造来世的因,轮回就停止了,这便是有余阿罗汉。“有余”,指未入灭之前,他的有漏之身仍然存在,但因为对任何感受都不贪著——只有果,没有下一世的因,所以有余阿罗汉不会再投生。

由于这一世的感受是上一世的果,因此今生的苦乐际遇我们无法自主。但如果意识对此不再贪求、执著,那么上一世的果报受尽之后,我们就不再继续轮回。然而,普通人往往在感受上一世果报的同时,又开始制造下一世的因。

(九)取

“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爱”只是心里喜欢,还没有身体、语言方面的行动;爱不断增长之后,就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反应,还会采取实际的行动,即为“取”。比如,某人听到优美的音乐,心里很喜欢,这就是“爱”;之后还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听,进而去购买、下载等,这就是“取”。

只有爱而没有实际行动,不会造太多善恶业;如果没有控制住爱,任由它不断增长,最后就会形成实际行动,导致继续造业受报。

(十)有

“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有”,在佛教中指轮回、下一世。现在我们的意识、身体、语言等,所有有漏的一切都存在,因而是“有”。“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意为整个轮回。这些都没有了,轮回就结束了。

“从取而生”,因为有“取”,所以诞生了“有”。准确地说,就是造下杀盗淫妄等恶业。此外,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见的情况下持戒、布施、烧香拜佛、行善等,其果报是下一世投生人间或天界,所以这些也是“有”。

一般情况下,“有”指善恶业之果——轮回;但此处的“有”,指轮回之因——善恶之业。“能生业者”,因为这些行为会导致善恶业,“名之为有”,所以称之为“有”。

人之所以会有来世,就是因为我们自己造下了来世的因。如果没有“爱”“取”“有”,即使千万年前造的业,也不会成熟。好比种子缺少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就无法发芽一样。

接下来的最后两支,属于下一世。

(十一)生

“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

“从彼因所生之蕴”,所造的善恶之业成熟之后,就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即人的身体和精神。“名之为生”,这就是下一世的诞生。

(十二)老死

“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

“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出生后,五蕴逐渐成熟,从胎儿、婴儿,变成少年、青年、耄耋老人……这就是“老”。

“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老了之后,蕴就会毁灭,这叫做“死”。

(十三)十二缘起的最终结局:愁、叹、苦、忧、恼

“临终之时,内具贪著及热恼者,名之为愁;从愁而生诸言辞者,名之为叹;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

“临终之时,内具贪著及热恼者”。热恼就是烦恼、痛苦。临终之际,一般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有对家人和财产等的眷恋,对社会及亲朋好友的不满、怨恨等,“名之为愁”,这些称为“愁”。

阿罗汉或一地以上的菩萨,以及平时修行比较不错的人,他们临终时不会有这些贪著和烦恼,走得非常自在。

“从愁而生诸言辞”,进而还会说各种抱怨、不满的话,尤其是罪业深重之人,临终时的言语更加可怕。“名之为叹”,这就是“叹”。死亡对所有人都很公平,无论这一生多么成功、辉煌,拥有再多财富、权力、名望,一般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愁、叹。

“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身体的五个感官所感受到的痛苦,叫做“苦”。“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意识所感受到的痛苦,叫做“忧”。临终的时候,不仅有身体上的剧烈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极大恐惧、不满、贪著、眷恋等。

“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随烦恼”是佛教术语,贪嗔痴疑慢是根本烦恼,随其而生的烦恼就是随烦恼——就像下暴雨时,随之而至的刮风、打雷等现象,这些都叫做“恼”。

愁、叹、苦、忧、恼不属于十二缘起,而是十二缘起带来的最终结局。

以上是十二缘起的简要介绍。《阿毗达磨俱舍论》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对此有更为深入、细致的阐述。

接下来,是对十二缘起名称的解读。

(十四)十二缘起的名称由来

“大黑闇故,故名无明。”

为什么叫“无明”?因为我们对自身和这个世界的真相茫然不知,犹如身处黑暗一般无知、愚昧。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人生,但真正符合事实的观点并不多。尤其是对自我的了解非常欠缺,只知道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沉迷于感官刺激之中。科学家们虽然解释了部分真相,但是对此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犹如盲人摸象一般,所以也不够智慧。

人们努力地学习、工作,哪怕学历再高,所追求的也不过是“触”和“受”;紧随其后的,便是“爱”“取”“有”;得到的结果,是下一世的“生”和“老死”;最终的结局,就是“愁、叹、苦、忧、恼”。这就是轮回。

简言之,因为我们不了解真相,对自身和这个世界都非常迷茫,所以叫做“无明”。

“造作故,名诸行。”

“行”,即行动。因为造了各种各样的善恶之业,所以叫做“行”。

“了别故,名识。”

“了别”,了解、识别。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可以了解、识别外面的世界,所以叫做“识”。

“相依故,名名色。”

之前讲过,父母精卵所形成的身体,物质的部分是“色”,除了识以外的精神感受——受蕴、想蕴、行蕴,即为“名”。名、色、识相互依赖,就像三脚架的三个脚一样,缺一不可,所以称之为“名色”。

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意识,但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无论是父母精卵自然形成的身体,还是克隆人、试管婴儿,乃至湿生的昆虫等,都不能成为一个生命。

“为生门故,名六入。”

“生门”,即诞生之门。这是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从房门出来一样,从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等六根中,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六根就像出入的房门一样,故称为“六入”。

“触故,名触;受故,名受;渴故,名爱;取故,名取;生后有故,名有;生蕴故,名生;蕴熟故,名老;蕴坏故,名死;愁故,名愁;叹故,名叹;恼身故,名苦;恼心故,名忧;烦恼故,名恼。”

“触故,名触”,外境、六根、六识接触了,称之为“触”。

“受故,名受”,三者接触以后,就会有感受,称之为“受”。

“渴故,名爱”,迫切地希望拥有某些东西,这种渴求称为“爱”,这里的爱指欲望。

“取故,名取”,有欲望以后,就会采取实际行动,故称之为“取”。

“生后有故,名有”,造下善恶业之后,就产生了下一个轮回,故称之为“有”。

“生蕴故,名生”,由此,下一世的身体五蕴诞生了,称之为“生”。

“蕴熟故,名老”,五蕴逐渐成熟,称之为“老”。

“蕴坏故,名死”,五蕴坏灭,称之为“死”。

“愁故,名愁”,因为愁,所以称之为“愁”。

“叹故,名叹”,因为叹,所以称之为“叹”。

“恼身故,名苦”,因身体产生苦痛,故称之为“苦”。

“恼心故,名忧”,因内心产生烦恼,故称之为“忧”。

“烦恼故,名恼”,各种烦恼交织在一起,称之为“恼”。

(十五)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

佛经尤其是密法的写作和传讲方式有很多种。《佛说稻秆经》的宣讲方式犹如海浪般层层推进、先略后详:先是十二缘起的概要介绍,然后再详细解释各个名词,接下来则广讲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

1.由无明产生行

“复次不了真性,颠倒无知,名为无明。”

“复次”,前面讲完了一轮十二缘起,现在开启新一轮广讲。

首先是无明。如前所言,除了空性、胜义谛角度的无明以外,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无知、愚昧都叫做无明。

(1)佛教追求的是智慧

有些人觉得佛教是迷信。其实不然,佛教要消灭的是无明,而无明的一部分正是迷信。佛教追求智信、崇尚智慧,我们学佛就等于学习智慧。十二缘起的源头是无明,烧香拜佛、诵经持咒等方法,对于断除无明仅能起到间接的帮助,只有智慧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这样理解,大乘佛教的所有修行都可归纳为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包括禅定在内的前五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智慧波罗蜜多。

佛教追求智慧,而不是聪明,因为智慧能够从源头上消灭无明。佛教尊重一切真理,包括其他宗教、科学、哲学等世俗学问揭示的真理。同时佛教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真理——无我、空性的智慧,这是一种超凡的智慧,它具有所有世间学问难以抵达的深度与高度。

佛教不接受任何一种迷信,不主张盲目相信。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初学者由于闻思不足,对四圣谛的道理不够了解,但他虔诚地相信四圣谛。虽然他还未得到这个智慧,不算是智信,但由于四圣谛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他的信心没有错,同时也能从中获益良多。除了这种暂时不了解真理的信心以外,所有盲目的相信、崇拜都是佛教所反对的。《佛说稻秆经》里明确说到,凡是无明,都要予以推翻、断除。

《华严经》及很多经论反复强调,学佛的核心是闻思修,因为唯有通过闻思修才能获得智慧。首先要听闻佛法,譬如大家听完《佛说稻秆经》能够明白一些道理,这叫闻所得的智慧;而后深入思考,又会明白一些更深层次的真理,这叫思所得的智慧;最后打坐修行,将文字上的内容全部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这叫修所得的智慧。

烧香拜佛可以积累福报,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但不是学佛的重点。这些不能让我们增长智慧、断除愚昧,只能让我们在轮回中继续流转。要想解脱,需要的是智慧,而且是带有慈悲的智慧——这才是大乘佛教的智慧。欠缺慈悲的智慧,是小乘佛教的发心和追求。大乘佛教必须兼备智慧与慈悲,智慧又是其中的重点。有了智慧,自然会有慈悲;若是缺乏智慧,就不懂得要发慈悲心,也不知道为何要对所有众生发慈悲心。因此,真正的学佛是想方设法证悟,以此获得智慧,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证悟心的本性之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了解心的本性就了解一切

“不了真性”中的“真性”,即真实的本性,指每个人的心的本性。

佛教的各个教派由于层次不一,对本性、真相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无论小乘的一切有部还是经部,大乘的唯识还是中观,密宗的大手印还是大圆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实际上,真实的本性只有一个,只因角度不同或处于不同阶段,便出现了很多相对的本性。

比如说,从世俗的角度讲,眼根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视觉,只是相对的真相,因为它远不如显微镜那样精确;而不同功能、倍率的显微镜所观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从它们自身层面而言,可以说都是本性或真相,但都不是绝对的真相,只是相对的真相。

其实,绝对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没有真相就是绝对的真相。但凡语言能够表达、意识能够思考的所谓真相,都不是真相。绝对的真相只有一个,它无法用语言表达,也不能用意识思考,属于语言和思维范畴之外的一个未知领域。我们必须突破很多东西之后,才能抵达那个境界。在此之前,一切所谓的真相,只能说对其自身而言是真相,但不是绝对的真相。

那么,为什么不是去了解身体的本性,或是外面世界的本性呢?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不需要追究外界事物是真是假,因为它们都是内心的投影,只要了悟内心的本质,也就明白了万法的本性。因此,大乘佛教强调的是证悟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只有一个,三转法轮和二转法轮最核心的内容加起来就可以描述它,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明和空。“明”指光明,“空”指空性,这就是“真性”。

“不了真性”,不了解心的本性,叫做无明。所有凡夫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历史上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尽管在各自的领域中成果斐然,但都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什么。佛教徒追求的是洞见心的本性,其实就是研究自己,把自己的五蕴当作试验品,最终就会发现自我的真相。

佛陀教导我们,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至于外面的物质是什么并不重要。若能彻底明白心的本性,对于一切外物的本质就会豁然开朗。修行人经年累月地闭门谢客、与世隔绝,正是在探索自己——不是探索身体,而是探索内心,寻找内心的本性。

物理学家采用各种仪器研究物质,佛教徒不用仪器,而用心来探究心的本质。五个感官感知不到心的本性,即便用仪器把感官的漏洞补上也无济于事,心的本性只有心自己才能洞悉。彻底了解心的本性,就能从源头上斩断生老病死等一切烦恼和痛苦,所以智慧极其重要。

与智慧相反的是无知、愚昧,佛教称其为无明。《佛说稻秆经》说,无明即是“不了真性,颠倒无知”。非但不了解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而且将没有的东西当作有,将不真实的东西当作真实,将无常当作永恒,将痛苦当作幸福快乐……这些颠倒的想法统统都是无明。

(3)闻思修行可断除无明

我们必须同无明斗争,力求断除无明。只要有无明,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轮回。它就像风筝的牵引线,风筝飞得再高仍要回到地面,我们即使走到轮回的最高点——色界乃至无色界,也难逃无明之线的牵引。

众生的身体和精神是相应的。例如我们处在欲界,身体非常粗糙,随时会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等外来因素的伤害;意识也非常脆弱,任何不中听的话都很容易影响它。众生的身心内外都是这样。

色界天人的身体虽然也属于物质,但比人类的身体清净,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伤害。他们的内心同样不易动摇,始终在禅定中如如不动。

无色界天人的身体则更加清净、透明。透明的意思不是说像玻璃那样,而是指极其细微,几乎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他们的身体远比人类庞大,但就像暗物质一样,不为肉眼所见。其内心也是如此,无需刻意修持禅定,他们自投生起就进入了无色界的禅定,直至死亡。

无色界是轮回中最高的地方,即使我们来到这里,死后仍会堕落,继续轮回,这就是因为没有断除无明。如果四禅八定没有菩提心和智慧的成分,则无法令人解脱,无非是解决一些失眠、抑郁、压力大等精神问题而已。只有通过闻思修,才能断除无明,获得解脱。

长久以来,无明一直在凡夫的意识中处于优势地位,一切都是它说了算,智慧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然而,只要我们找到闻思修的方法,便有可能快速斩断无明。

毕竟无明不是心的本性。假如无明是心的本性,那么只要心存在,无明必然存在,二者无法分离。但事实并非如此,无明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没有见到心的本性,它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的产物。无明就像衣服上的污垢一样可以被清洗干净,前提是必须找到诸如大圆满、大手印、禅宗或是中观等超胜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奋用功。

虽然无明已经延续了千万亿年,但只要我们见到心的本性,瞬间的智慧就足以断除无始以来的无明!学习《佛说稻秆经》之后,我们就能充分理解智慧的重要性。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

接下来的这一段,从“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到“此则名为识缘名色”,原文有些解释不通。这不是翻译的错误,可能是当初手抄或刊刻时出现的问题,包括藏文佛经有时也存在这种现象。现在修改肯定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招致非议,但无论如何不能将错就错,还是要提出来:

第一,“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的后面缺少了一些内容,应该是“此是无明缘行”;

第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显然这不是无明缘行,而是行缘识,这个错误比较明显;

第三,“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这句话是对的,但不止罪行,福行、不动行都是行缘识;

第四,“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这句话是明显的错误,不是识缘名色,而应该是行缘识。

善行、罪行、不动行都是从无明造作的业,但是这里将它们分成了一个是无明缘行、一个是行缘识、一个是识缘名色,肯定是不对的。

任何书籍都难免出现错误,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也是如此,况且佛经流传了几千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太虚大师也曾说过,这段文字不顺理。我查找了很多版本,最后与藏文版反复核对,发现除了需要调换语句顺序以外,还要增补一句话。我们不必改动原文,只是加上笺注,以备大家参考。

调整后的经文如下: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与识俱生非色四蕴及色,此则名为识缘名色。

接下来逐一解释各缘起支之间的关系。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有了无明以后,就会出现十二缘起的第二支——行。

“行”,指业,它可分为三种:福行、罪行和不动行。福行是布施、忍辱、持戒等善业,罪行是杀盗淫妄等恶业,不动行就是四禅八定等不动业。这些都是从无明中产生的。

四禅八定分为因四禅八定和果四禅八定。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情况下修持四禅八定,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有些人受环境等种种因素影响,可能会退失禅定的境界;有些修得好的人,直到去世都没有退失境界,那就一定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修色界四禅投生于色界,修无色界的四禅投生于无色界)。这个因果的力量非常强大,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叫做不动业。

小乘修行人、外道及世间的普通人,若是修成了色界或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就只有投生到这两个地方。但对大乘菩萨来说,修了四禅八定也不是不动业,他可以通过愿力来选择投生之处。由于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那里的众生之间无法沟通,菩萨难以度化众生,因此,大乘菩萨一般不会投生于这两处,而会来到欲界这种苦乐参半又能相互沟通的地方。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静处不一样。小乘佛教的静处,是类似于世外桃源那样无人打扰的僻静场所;而大乘佛教的静处,则是城镇、闹市等人群聚集之地。因为大乘佛教的目的不是个人修行而是利益众生,有人、有众生的地方才能成办利他事业。

人多的地方能清净吗?大乘佛教认为,清净与不清净的区别在于有无自私心。有自私心的地方,再人迹罕至也不是静处。最严重的干扰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于自私自利的念头。当然,这是针对有一定修行层次的人而言,对于尚未证悟的初学者,还是要先选择小乘所说的静处打坐、修行。

以前我发过一条微博:“纽约时代广场——大乘菩萨的静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纽约时代广场可谓全世界最繁华、最喧闹的场所,对于小乘修行人来说,它永远不可能成为静处;但对拥有一定菩提心和智慧的大乘修行者来说,那里就是他的静处,静与动一点都不矛盾。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很多方面是有所区别的。

2.由行产生识

“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行善以后,会产生行善的意识,投生于人间或天界;造恶以后,会产生造恶的意识,投生于地狱、饿鬼等恶趣;造了不动业,会产生不动识——即色界或无色界的意识,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这些都是由“行”产生“识”。

3.由识产生名色

“与识俱生非色四蕴及色,此则名为识缘名色”。“非色四蕴”,是五蕴中除去色蕴(物质)以外的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胎儿形成初期的身体。这句话的意思是,与意识一起产生的受想行识四蕴及色蕴,就是以“识”为缘而产生“名色”。

4.由名色产生六入

“名色增长故,从六入门中能成事者,此是名色缘六入。”

母亲怀孕数周后,此时胎儿还没有心脏跳动,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也尚未形成。这段时期胎儿的身体,叫做“色”;有意识、有感受的部分,叫做“名”。

“名色增长”,指胎儿从第一周到第四周逐渐成熟。“六入门”,五个感官形成后加上意识,一共是六个。“能成事”,这六个形成以后能够成办一些事情:耳朵能听见,眼睛能看见,身体能感觉冷热……依靠感官可以感受外界。我们讲轮回痛苦时,不是讲了胎儿的很多痛苦吗?这时候他已经有了这些感受。

“此是名色缘六入”,这是依靠“名色”而产生“六入”。

5.由六入产生触

“从于六入而生六聚触者,此是六入缘触。”

意识和五个感官有六个触,这是以“六入”为缘产生“触”。譬如眼根、外面的光,再加上视觉接触,三者结合后,我们就能看到外界。其余可以此类推。

6.由触产生受

“从于所触而生彼受者,此则名为触缘受。”

因为接触而产生感受,即以“触”作为缘产生“受”。例如身体接触外境时,会产生冷热等感受。

7.由受产生爱

“了别受已而生染爱耽著者,此则名为受缘爱。”

意识了解、识别了受,就会产生“染爱耽著”。以见到喜欢的东西为例,首先是视觉看到,同时就被染污,这叫“染”;接着意识开始喜欢这个东西,称为“爱”;最后上瘾、离不开,叫做“耽著”。这是以“受”为缘产生“爱”,此处的爱即欲望。

8.由爱产生取

“知已而生染爱耽著故,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

当产生“染爱耽著”之后,就舍不得,放不下,不想离开美好的东西。“好色”,即好的物质,如美丽的风景、物品等。“安乐”,即内心的快乐。“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不想远离、舍不得远离所看到的美丽的东西和内心的安乐。“愿乐”,希望拥有快乐,不想离开快乐。

因为希望拥有快乐,便会为此采取实际行动。此时不仅仅是欲望,已经上升到语言和行为的程度。这叫做“爱缘取”,因为爱而产生了取。

9.由取产生有

“生愿乐已,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此是取缘有。”

“后有”,指下一世。有了希望快乐的心愿,便从身、口、意开始造作来世的业,这是以取为缘而产生有。

如前所言,“有”分两个方面:因的部分和果的部分。前者是今生造作的业,后者是来世的轮回。比如这一世杀了生,便出现了因和果两个“有”,因的部分是现在的杀业,果的部分是来世堕地狱。

“此是取缘有”的“有”,是指因的部分,即轮回的因。这个因会出现这样的果,所以也被称为“有”,就像以花的名称来命名花种一样。

10.由有产生生

“从于彼业所生蕴者,此是有缘生。”

“蕴”,五蕴,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造业以后,便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亦即诞生了下一世的身体和意识,这是以“有”作为缘而产生了“生”——来世的投生,下一个轮回又启动了。

这个生与十二缘起的第三支——识,意思完全一样。来世是什么投生了?或者说投生者是谁?就是意识。之前称为识,此处则称为生。十二缘起就像车轮一样无头无尾,循环转动。

11.由生而有老死

“生已,诸蕴成熟及灭坏者,此则名为生缘老死。”

投生以后,身体逐渐成熟,不断变化、衰老直至坏掉,这是以“生”为缘而产生“老死”。

以上讲完了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缘起支。

(十六)十二缘起本质上并不存在

“是故彼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十二缘起“互相为因、互相为缘”,相互之间既是因又是缘。从第一支无明,到最后一支老死,老死结束后,又是下一个无明,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十二缘起法会永远循环下去。其主要原因在于无明一直存在,它不会让我们停留在一处,只会让我们一世又一世地不断流转,无始无终。

但若全方位地观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二缘起法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那就是“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

首先是“非常,非无常”。按说在常和无常中间没有第三者,要么是常,要么是无常,这里却说“非常,非无常”,这是为什么呢?

1.轮回是感官的错觉

从感官的角度讲,十二缘起在不停循环,是无常的。但这个结论不是真实的,背后还有其他真相。十二缘起的循环其实是一种错觉,与旋火轮毫无二致。大家应该知道旋火轮,当我们快速转动一支点燃的香,它就会变成一道环形的光。其实这个环形根本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只是一个光点在转动,但这个点在我们眼里却变成了环形。

大家想一想,这个环形的光存在于什么地方?外面还是里面?肯定不在外面的物质世界里,照相机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相机的快门速度调快一点,拍出来的就不是环形,顶多是一段曲线;调得再快,则只能拍出一根短线。反之,快门速度越慢,拍出的线越长;速度非常慢时,就能拍出肉眼看到的环形;再慢的话,可能就是七八个环形。可见这与快门速度有关,实际上它们都是照相机产生的错误记录。所以,环形的光不是外面的物质,而是我们的错觉,它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视觉当中。

同样,十二缘起不在外面的物质世界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错觉中。此处开始否定了缘起现象。为何前面又讲了那么多呢?之前是从世俗谛的角度解释,让我们明白,从感官层面讲十二缘起之间有因有缘。进一步分析则发现,十二缘起的循环并不存在,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非有为,非无为”。不管内在精神还是外在物质,凡是有因有缘的都叫做“有为”,包括人为及大自然的因缘。不受人为和大自然任何物质影响的,叫做“无为”。佛经常说虚空是无为,但虚空没有任何东西,所以世界上不存在无为这种东西。

从世俗角度讲,有为和无为是矛盾对立的,中间不可能有第三者。如果是“非有为”,那一定是无为;如果是“非无为”,一定是有为。这里却说“非有为,非无为”,二者都不是。这等于从本质上否定了十二缘起的存在,说它原本就是错觉,整个轮回都是错觉。

“非无因,非无缘”。轮回或十二缘起,既不是无因无缘的,也不是有因有缘的。前面说“非有为,非无为”就已经否定了,如果不是有为,就没办法有因有缘;如果不是无为,就是有因有缘。十二缘起两者都不是,那它究竟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所以没有必要谈论它。

比如,我们讨论旋火轮的环形火光是有为还是无为,佛一定会说:不需要讨论,因为它根本不存在。如果它存在,那么值得我们去研究一番;可它并不存在,自然没必要探讨它是有为还是无为。

从深层次来讲,十二缘起、整个轮回就像旋火轮一样无中生有,虚幻不实。我们的感官是被无明染污的产物,它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幻觉。

“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受”,即前面讲到的感受。“尽”,如人的身体那样逐渐衰老、毁灭、消失。“坏”,指死亡。“灭”,像身体及感官的功能消退一样,灭亡、灭掉。从世俗层面看,这些都是存在的;但从更高层面看,并不是这样。十二缘起既非有感受,亦非消失,不会死亡,也不会灭掉。

这里讲了很多,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轮回是人们的错觉,错觉也有它的法则,那就是十二缘起;但从更高的角度观察,没有什么法则可言,整个轮回都是错误的。

2.轮回犹如瀑流永不间断

“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

前面全部否定之后,经中又说:“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无始以来,轮回如同奔流的河水一般绵延不断。这岂不和前文矛盾吗?其实不矛盾。

譬如,快速转动一支点燃的香,我们看到的是环形的火光——旋火轮,但实际上它并不存在,二者丝毫不矛盾。因为速度的缘故,旋火轮不存在于外界的物质中,只存在于人们的视觉里。

电影《超体》(Lucy)清晰地展现了这一道理。当一辆大卡车以正常速度驶过我们面前,我们看得一清二楚。随着车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卡车,而是像流星似的一道光线。很显然,这道长长的光线并不存在,是因为车速太快才出现的,和旋火轮如出一辙。如果再快,则连一条线都没看到,而车已经飞驰而过,因为这个速度已经超越感官所能捕捉的范围,肉眼完全不可见。如果以没有看到为理由否定卡车的存在,肯定是非常幼稚的,根本站不住脚。

以前科技不发达,很多人认为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佛教则不以为然,感官看不见根本不算什么,人类无法感知而实际存在的事物数不胜数。后来科学家发现,肉眼可见的物质加起来,仅占全部物质的4%,其余96%都不可见。由此,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官了。

大家必须明白,我们的感官只能用于现实生活,若作为探索真相的工具来用,则根本达不到标准,因为它不具备这种功能,它感知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这不仅是佛教的观点,也是科学界得出的结论。

尽管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我们还是要依靠错误的感官来生活,这样才能使内外连接在同一频道上。正确的感官反而与虚拟世界不相应,人也没办法生存。

上述十二缘起的所有变化都是无明的演变,也就是意识给我们表演的舞蹈或戏剧,佛教称之为游舞。它有时扮演天人,有时扮演鬼神,我们却把它当成了真实的天人或鬼神,就像有些人看影视剧会掉眼泪一样,把剧情当真了。

总而言之,《佛说稻秆经》的内容并不矛盾。在我们看来,轮回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未停歇,未来也不会间断;然而,本质上它根本不存在。这两者的结合,也就是现象与空性的结合,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一体的。这叫做现空无别。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了解缘起的同时,也就了解了空性。

《佛说稻秆经》没有提到“现空无别”一词,但表达了这个意思。现空无别、明空无别、觉空无别、乐空无别,是佛教四个不同级别的无别。

(十七)十二缘起中最重要的四支:无明、爱、业、识

1.此四支缘起可含摄所有缘起法

“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识者,以种子性为因。业者,以田性为因。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

“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能摄”,即能够摄受,意思是可以包含。十二缘起中的四支包含了所有的缘起法,哪四支呢?无明、爱(即欲望)、业、识。

下面描述这四支的句子里都有一个“因”字,十二缘起法中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所以十二缘起都是因。那这四支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呢?

“识者,以种子性为因。”意识以种子的形式作为因。前世所造的善业、恶业和不动业都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就像电脑数据保存在硬盘里,通过硬盘可以将数据转移到另一台电脑一样,阿赖耶识就是各种业的载体,当阿赖耶识从前世的身体转移到今世的身体时,就把前世的业带到了今世。

因此,十二缘起中的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因,属于上一世;一部分是果,属于下一世。就像一块硬盘中既有上一台电脑的数据,又有当前这台电脑的数据一样。

“业者,以田性为因。”“田”,即农田、土壤。上一世的意识以种子的形式来到下一世开始生根发芽,而它以何种身份、形式出现,取决于播种在什么田里——业就相当于这块田地。如果播在罪业的田里,意识便以地狱、饿鬼等恶趣众生的形式出现;如果播在善业的田里,便以人、天人等善趣众生的形式出现。

由此可知,意识在不断循环,下一世的意识主要源自上一世,但其呈现的形式则是由业来决定的。

“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无明和欲望,是以烦恼的方式作为因。

无明和欲望是轮回的原动力,无明会造作新的业,欲望则会让已有的业生果。种子需要水的滋润,如果把它播撒在干旱的沙漠则无法发芽。欲望就像水一样,即使我们过去造下罪业,如果现在通过修行断除了欲望,种子虽在,果报也不会出现。

“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无明能殖种子之识。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

“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我们的意识永远存在,但它下一世以何种形式出现在世界上,取决于我们的业。就像河水结冰与否,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业能作种子(即意识)成长用的土壤,欲望则能为种子带来滋润的水分。我们内在的规律与外面大自然的规律,大部分是相通的。

“无明能殖种子之识”。到底是谁播下了种子?是无明,它是一切的源头。我们遭遇的种种苦难、折磨,无一不是无明设下的圈套和陷阱。

“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如果这些缘都不存在,作为种子的意识就不会投生。

一般来说,人死以后四十九天内会去投生,而有些人由于因缘不成熟,找不到投生之处,很多年一直在中阴徘徊。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温度、湿度都不适合,放置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不会发芽。

有了最重要的这四支缘起,十二缘起便会不停循环,众生就会不断投生。

“彼业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种子识田。’爱亦不作念:‘我今能润于种子之识。’无明亦不作念:‘我今能殖种子之识。’彼种子识亦不作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

业不会想:我如今能作种子(即意识)的田地。欲望也不会想:我如今能滋润种子。无明也不会想:我现在能播下种子。种子也不会想:我是从这么多的因缘中产生的。虽然事实是这样,但它们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上述四支缘起只是自然规律,不会有任何思维。但只要因和缘具足,果自然就会现前,这就是缘起。

“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无明粪壤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

“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虽然业、欲望等都没有想法,但在因缘和合之时,意识就在欲望的滋润下开始在业力的田里发芽、生长。

“无明粪壤所生之处”,“无明粪壤”,无明像粪便,又像土壤;“所生之处”,是指投生时父母的精卵。意思是,好似土壤与粪便能够促进庄稼生长一样,无明可以帮助五蕴的成长。

“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意识投生到母胎之后,逐渐成熟,犹如稻种发芽一般产生名色。

以上讲完了十二缘起中最主要的四支缘起。

2.此四支缘起可破宿命论

《佛说稻秆经》为何反复提到四个缘起法不会思维呢?这主要是针对外道的观点而言的。佛陀住世时期,印度的大部分宗教都认为存在一个造物主,造物主设计并创造了世界,就像现在建造房屋,先绘制图纸再进行施工一样。

佛教对此观点并不认同,佛教始终强调,世界不是谁精心策划、创造的,而是因缘和合的自然产物。这些因缘没有任何思想,不会思考:我要发挥什么作用,产生何种结果。只要因缘聚合,结果便会自然出现,不需要鬼神等任何力量的参与,一切都是条件成熟之后自然发生的,属于自然法则。

《佛说稻秆经》翻来覆去地讲因和果都没有想法,目的就是在强调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没有造物主,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比如,来世我想投生到某个地方,那么先要了解需具备哪些条件,然后自己去创造这些条件;待条件齐备之际,果自然就会现前。

自己的未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根本无需依赖什么鬼神。正如佛陀反复强调的,“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解脱的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们了,能否解脱要靠你们自己努力。如果你们自己不用功,我也无能为力,我不是造物主。假如佛是造物主,只要把众生造成佛菩萨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古印度有一种外道十分极端,认为一切都是宿命,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更改,就像编好的电脑程序一样。佛教则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尤其是重要之事,都与前世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今世的一些因素有关。

如前所述,我们过去造了业,等于已经播下了种子,但是种子要发芽、成熟,还需要欲望的滋润。只有前世与今世的因缘聚合,才会出现果报。就像种庄稼,把去年的粮食作为种子播下去,再加上当时的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具足,种子才能发芽。其中,过去的种子属于远因,温度、湿度等当下的生长条件属于近因,两者齐备,才能让种子成熟。虽然有合适的生长条件,但没有种子;或者虽然有种子,但条件不适合,都不可能发芽。

同样,我们在某个前世播下了种子——这是远因,再加上现世的一些因素——此为近因,远因与近因结合,就创造出了如今生活中的一切。无论外在的因果,还是内在的因果,一切自然法则莫不如此。

总之,一切境遇都与自己所造的因缘有关,善缘、恶缘都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所以我们要谨慎取舍。明白上述道理之后,大家还要去努力践行。想要成佛,必须创造成佛的因,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一定要好好把握!

三、细说十二缘起

《佛说稻秆经》的核心思想即缘起,轮回是缘起的一部分。缘起可分为外缘起和内缘起。

内缘起即十二缘起,也可以把它扩展成百千万个缘起法,或者缩减至三五个,甚至是两个——因和果。为什么不多不少刚好十二个?其中究竟有何深意?原因就是,这十二个缘起涵盖了一个人的前世、现世和来世,即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的过去,源于十二缘起的前两个——无明和行。无明即无知、执著,有了无明就会造业,也就是行;造了业,就一定会投生。接下来,从“识”开始直到“有”,这八个缘起归于现世。最后的“生”和“老死”,指下一世再次投生,乃至死亡。之后又从无明开始造业,以死亡结束……如此循环反复、辗转不息,这就是轮回。

前世除了无明和造业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缘起呢?当然有,我们过去的生活、工作中也存在各种因缘,但这些并非产生今生的主要因素。不管我们前世的身份、地位、环境等如何,让我们投生于今世的最主要原因,一个是无明,另一个就是造业,故而其他因缘都省略不讲。

同样,来世除了诞生、衰老和死亡以外,也有无明,也会造业,这一世有的缘起下一世都有,但是这些都没有讲。因为有生就有死,这一世结束之后,我们还将继续投生乃至死亡,所以就以生和老死来代表我们下一世的整个过程。

今世则包含了八个缘起。为什么这么多?因为这一世既是果,亦是因——今生是前世的果,又是产生来世的因,所以就用八个缘起法来解释这一世。

这十二个缘起可以充分说明三世因果,解释了整个轮回的过程,因此佛陀宣讲十二缘起法。

(一)无明

1.无明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知

“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是无明。

什么是无明?就是“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以及“众生、命、生者……”这些词后面都要加上“想”字。简单地说,无明就是对六界,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了某种错误的想法和执著。

首先是“一想”。六界原本是互不相干的不同物质,但由于无明,就盲目地将这些认为是一个“我”。因为“我”不会有多个身体,所以它就产生了“一想”。然而,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组成“我”的物质至少有六种,即六界;再进一步分析的话,还可以分解为成百上千种。

“一合想”,认为这六界是可以组合的,组合了以后就是“我”。实际上,组合之后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所有物质仍是原来的样子,各不相干,只是聚集、堆砌在一起而已。就像一辆汽车,它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这些物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把这辆车拆解了,就是一堆零部件;组合之后,在我们的概念中就变成了一辆“车”。其实零件仍是原来的零件,变化的只是我们的观念。所以,“一想”是错误的,“一合想”也是错误的。

“常想”,认为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人。比如张三或李四,即使他的身体、精神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我们始终认为是同一个人,因而会说“当他幼年时”“当他年轻时”“当他衰老时”等等,这就是“常想”。

古印度有一个外道,他从逻辑上找不到自我的存在,却又不愿承认这一点,于是辩称这个自我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分析、观察就会发现,除了变化无常的身体和精神之外,哪里还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东西呢?但我们的主观意识却错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或“我”存在,这就是无明。

“坚牢想”,认为六界都是坚固的、不变的。譬如一栋楼,无论今天看、明天看或明年看都是如此,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非常稳定、一成不变。

其实,这是看不到无常的真相所致。当年,生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植物花粉时,发现所有的水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花粉也随之而动,这个发现被称为布朗运动。后来人们发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热运动。

所以,这里根本不存在一张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桌子。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它的变化和运动,于是产生了错觉,导致意识误认为这张桌子很坚固、稳定,即“坚牢想”。

“不坏想”,认为六界是不会坏灭的。比如某些外道认为,现在的这个“我”,将来会升天堂,之后也将继续存在,始终不坏。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根本没有“我”,更谈何“我”不会坏?!

“安乐想”,认为六界是幸福的、快乐的。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因为未能发现佛教讲的三种痛苦: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大家都能感觉到的痛苦;变苦,尽管现在很幸福,一旦发生了变化,原来越幸福的就会越痛苦。常人无法察觉变苦,只看表面现象就认为是幸福,殊不知其中还隐藏着未来的痛苦。

众生想、命想、生者想、养育想(养育此身的自我)、士夫想、人想、儒童想、作者想、我想、我所想,这些都是自我的别名,属于各种外道教派的术语,都是错误的我执或无明。

“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除了上述这些以外,还有各种愚昧无知的想法,比如认为没有前后世,不存在善恶因果等,也都是无明。其中,我们对物质和自我的执著是最严重的无明。

佛教讲的无明与世间人所说的聪明并不矛盾。聪明仅限于现实生活的层面,无明则是更深层次的范畴。比如有些人很聪明,但这个聪明是建立在无明的基础上,建立在执著之上的所有观念,归根结蒂都属于无明。

“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

“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这里的“境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想境界”等较高的觉悟,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外境——外界的种种事物。

有了这样的无明,就会把外境当成真实存在的。比如,我们看到了一朵花,眼睛和花都不会告诉我们,花是否真实存在,但是意识会立即把它当作真实的花。物理学家早已证实,色彩实际上并不存在,红黄蓝绿等颜色都是从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的,而非物质本身具有颜色。

我们把外在的世界当作真实不虚的世界,更为严重的是,还把自身以及其他生命也当成实有存在的独立个体。所有后续贪嗔痴等烦恼的产生,都是由这两个错误观念导致的。

2.用智慧对治无明

无明是十二缘起的开端,就像火车头拉动车厢一样,后续的一系列缘起也随之而生。假如无明不存在,其余缘起就无从生起,所以无明是轮回的源头。反言之,如果想解脱,就必须找到杀伤力极强的东西摧毁无明,从而终止轮回。

这个极具杀伤力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智慧。当无明占上风时,与之对立的智慧很难出现;而通过闻思修行,内心开始产生无我的智慧,并且力量逐渐强大的时候,原有的一想、一合想、常想等,都可以减弱乃至消灭。

《入行论》智慧品里讲,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都是为了智慧而存在。为什么?因为唯有智慧才能断除无明,让我们获得解脱。所以我一再强调,佛教徒需要找到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智慧,另一个是慈悲。除此之外,大乘佛教别无其他。

为了自己的健康快乐而去寺院烧香、拜佛,与佛菩萨做交易,这不叫学佛。因为没有智慧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与轮回没有任何冲突,只是在轮回中过得稍微好一点而已,所以永远无法解脱。唯有智慧,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十二缘起,让我们彻底脱离轮回。

但智慧不会从天而降,《佛说稻秆经》一直都在讲缘起,智慧也不例外。产生智慧的因缘,一是闻思修,二是福德资粮,如布施、持戒、安忍等。这些因缘都具备以后,就会产生智慧,从而消灭烦恼、获得解脱。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得到这个超凡的智慧,最终消灭无明。

世间的科学、哲学等学科虽然成果斐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这些聪明才智仍处于无明的状态,故而无法让人解脱;而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则可以突破、超越无明,彻底解决我们所有的烦恼。

3.醒来或继续做梦?

人有不同的根机,佛经中讲,就像一棵树结了许多不同的果子,人的根机也是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想解脱,而有些人只想在轮回中过得好一点。

假如只想在轮回中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除此之外别无他求,那就不需要断除所有无明,只需断除认为没有善恶因果这部分无明即可。

打个比方,我们在梦中遇见朋友,告诉对方:“现在我们在做梦,一切都是假相,是我们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只要稍加努力,我们就能从这个迷乱的世界中醒来……”有些朋友听后会说:“既然如此,那我必须摆脱梦里的一切,一定要从痛苦中获得解脱!”而有些朋友的反应则是:“只要我现在过得开心就好,至于它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意识创造的,我统统都不在乎!”

假如是后者,就不需要唤醒他们,只需提醒他们遵循这个虚拟世界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否则就会做噩梦。佛给这种根机的人提供了一种方法,叫做人天乘。人天乘不需要修出离心、菩提心,不需要修四加行、五加行,更不需要证悟空性,只要相信因果轮回,尽量地行善断恶就可以了。这是与无明和平共处的一个方法,但这样永远无法解脱,一旦福报穷尽,就会更加迷茫、痛苦,堕入深渊不可自拔。

而对于想要解脱的这种朋友,我们可以唤醒他们,方法就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显宗、密宗等。

轮回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即使在千万年中拥有天人般的幸福生活,从轮回的角度看,也不过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从梦里醒过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六道众生当中,能够有机会从轮回大梦中醒来的人极其稀少,所以佛教经常讲人身难得。这一次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条件,若只沉迷于眼前的一点点快乐,而不去追求解脱,非常可惜。虽然从世俗的角度讲,工作、生活等也很重要,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相对而言,失去解脱的机会才是最大的遗憾!

4.无明的源头是佛性

想要从梦中醒来就要断除无明,因为无明是轮回的源头。那无明的源头是什么?是佛性、如来藏。

举例而言,雨水的来源是乌云,乌云产生于天空中的水分子,而天空没有来源——因为它不存在!同样,十二缘起始于无明,无明源自佛性、光明、如来藏,而佛性没有来源——因为佛性是空性,它不属于我们的思维范畴。然而,就像虚空中瞬间可以产生乌云,然后变成倾盆大雨一般,我们的佛性中也可以产生无明。

无明产生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立即认识到无明的本性,这样就可以直接解脱成佛;二是不知道无明的本质是错觉,而后一步错步步错,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轮回之旅。

密法中讲,轮回中的第一尊佛是普贤王如来,他在无明产生的第一刹那,就明白了真相。就像做梦时,第一瞬间就发现自己在做梦,这样就不必继续做梦;即便选择继续做梦,对于梦中的一切,也不会再有恐惧和贪著。

我们已然错过了最初的解脱机会,时至今日,我们在这个梦里越陷越深,把梦里的一切都当成真实的世界,由此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磨难……幸运的是,无论在梦里流转了多长时间,现在我们仍有机会从中解脱。

5.缘起现象的不同解读

这个世界竟然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这个结论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若深入了解缘起,也是同样如此。

为什么说缘起也是虚幻不实的呢?若不仔细观察,一切皆有因有果。倘若继续往下观察,“因”是如何产生“果”的?“果”又是怎样从“因”中诞生的?我们就会发现,二者根本无法建立关系。

因而《佛说稻秆经》中,一会儿说有因有缘,一会儿又说“犹如虚空”——所有我们的感官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如幻如梦,犹如虚空一般;有时候说十二缘起“非常”,不是常、永恒,有时又说“非无常”;有时说十二缘起“非有为”(有为法即有因有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切事物,比如我们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事物),有时又说“非无为”(无为法即没有任何变化、远离因果范畴的事物,比如佛性、空性等)。

这些看起来似乎对立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佛陀讲法时,也会根据受众的根机,给予不同层次的教授。

第一个层次:在现实生活中,承认因果轮回的存在。

在我们感官的层面,因为有十二缘起,所以有因果轮回。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具备种子、土壤、温度、湿度等,果实就会诞生。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亲眼所见,因此,种子和果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二个层次:实相中不存在因果轮回。

若对此进一步观察,就会遇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和果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那么,万事万物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永远无法在这个层面上找到答案。但不观察时,一切都很正常,有因就有果。

所以《佛说稻秆经》中说,不观察的时候,“如暴流水而无断绝”,万事万物就像奔腾的河流一样生生不息、源源不断;一旦深入观察,“犹如虚空”,如同虚空一般,不存在任何东西。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都要有所了解,否则永远无法理解佛陀所说的缘起法。大家现在能够运用这么超胜的推理方法观察万事万物的真相,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此外,大家最好学习一点因明——佛教的逻辑学,其推理方式极其严密,形式逻辑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明的内容很多,全部学完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可以先学简单的推理方式,掌握了思路以后,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这将有助于我们得出准确的结论。

6.第一个烦恼是怎样产生的?

佛教认为,心的本性是非常纯净的。哪怕此刻充满各种负面情绪、躁动不安,它的最深处依然平静、纯净无比。这也是佛教有别于西方宗教之处。

打雷、下雨的时候,从地面上看,天空中乌云滚滚、暗无天日,但其实,乌云之上却是万里晴空!同样,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都是心的表象——各种烦恼此起彼伏,尤其是没有修行的人,一整天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念头。我们一直认为自己的心本来如此,从未想过它是否还有更深层的、不同的状态。而佛陀则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就像乘坐飞机突破云层后,亲眼看到那一望无垠、清澈澄明的蓝天!

虽然佛陀告诉人们,天空的本质永远纯净、湛蓝,乌云只是暂时的、表面的现象,但对于许多从未见过蓝天的人来说,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我们从未突破心的最表层,所以烦恼总是层出不穷。

很多人经常问,第一个烦恼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在《慧灯之光》的《佛教的物种起源说》里讲过。打个比方,就像古筝的琴弦,未拨动时,悄无声息;稍加拨动,琴弦就开始振动、发出声音。心的本性,就像琴弦未被拨动时一样,极其平静。

那么,是什么让心的本性中产生了无明?在显宗佛经中找不到答案,但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的经典里则解释得非常清楚:第一念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轮回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简单地说,第一个念头是一个极其细微的意识,在此之前,佛性是非常平静、纯净的状态,但烦恼随时可能诞生——因为没有经过修行,未能断除产生烦恼的因缘和可能性,所以当因缘具足的时候,无明、轮回就产生了。就像天空原本晴空万里,忽尔产生少许微云,云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了滂沱大雨。

修行非常好的人,不需要追溯到轮回的源头,只要观照当下每一个生生灭灭的念头,就可以见到心的本性、佛性。他们非常清楚这整个过程:自己如何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感受到佛性,然后又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就像大街上来回穿梭的巴士一样,他们可以穿梭于佛性与轮回之间,故而他们明白轮回是如何从佛性中诞生的。

普通人则感觉不到佛性,因为烦恼、情绪、杂念等,如同一堵厚厚的墙,将我们与之隔开。

密法里讲,最初佛性是明亮、光明的(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见光),同时也产生了意识;意识看到这个光,误以为是一个真实的外界事物,并把某些光执著为自我;有了内外之别后,渐渐地就认为,“我”是一个生命,外面有一个世界,内外互不相干……无明不断地发展,最终导致我们固执地认为一切都真实存在。

除了佛教,世间任何一门科学或哲学都无法告诉我们这么深奥的道理,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这样的真理根本不感兴趣。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浮躁,大家只对浅显的、一目了然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手机上的短视频;对于需要稍微动脑筋思考的、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就认为很枯燥,避之不及。

7.见到缘起即见到法

佛陀高度评价缘起法,称谁见到了缘起,谁就见到了法。此处的“法”指八圣道,八圣道的第一个是正见——正确的、真实的见解,也即证悟无我、空性的见解。这是一地菩萨或证悟无我的小乘修行者才具备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则以此盛赞释迦牟尼佛,因为有史以来,唯有佛陀才能说出这般深奥的道理,其他任何宗教、哲学都未提及缘起法。

若明白了缘起的道理,便知道一切如梦似幻,也就是佛教讲的空性。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了解,离证悟尚有一段距离。

(二)行

“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

因为无明,我们把外境当成真实的,然后对某些东西产生贪心,想要得到它;对某些东西产生嗔恨心,想要远离它;对某些东西虽无贪嗔,但有痴,比如一张桌子,我们看不到它的真相,认为是一张真实存在的桌子。假如没有无明,当下就会明白,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虚幻不实,贪嗔痴等烦恼就不会产生。正是无明导致我们对万事万物产生烦恼,这三大根本烦恼产生以后,其他烦恼也由此衍生。

“此是无明缘行”,无明对行起到了缘的作用。这里,“行”就是造业。当贪嗔痴发展以后,我们就会偷盗、抢劫、打人、骂人等,从而造下无数的业。

前世因无明而造业,于是便有了今生。

(三)识

“而于诸事能了别者,名之为识。”

从识开始,就是讲今生了。

“而于诸事能了别者”,了别即了解、识别;这个了别者,“名之为识”,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可以了解、识别外界种种事物,辨别善恶、好坏、大小等,这是意识独有的功能。

前世因无明而造业,受业力驱使,在父母精卵结合之际,意识参与其中,于是便投生了。这一世投生于什么样的环境,遇到什么样的父母,都由自己过去的业决定。而投生时第一瞬间的意识,就是我们今生的开始。

此时的身体还仅仅是个胚胎,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躯体,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意识。

(四)名色

“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

“与识俱生四取蕴者”。“蕴”,指很多东西聚集在一起。比如身体,它由无数细胞聚合而成;精神则由无数情绪、念头所组成。五蕴中的其他四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都与识蕴互相依赖、共依共存,谓之“俱生”。意识进入父母精卵后,须与其他四蕴相互依赖,才能逐渐形成人或动物的身体。因为有了五蕴,等于接受了新一轮的轮回,所以叫做“取”。

“此是名色”。从意识进入父母精卵到发育成人,整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父母精卵属于物质的部分,即“色”;“名”,指受蕴、想蕴、行蕴,此三者属于精神的感受,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是存在的,好比人的名字一样。早期的胎儿虽然没有明显的思维,但是精神的细微功能全部具备,这些都叫做“名”。

显宗和大圆满中,对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如何分裂、组合,最后形成人的身体等,描述得十分详尽。曾有一名学中医的外国医学博士,对大圆满中的相关内容深感惊讶,他难以想象古老的佛教观点,竟然与现代医学高度相似。

若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可以学习《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佛说入胎经》和大圆满的相关内容,此处只做简要介绍。

(五)六入

“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

父母精卵结合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数周之后,胎儿开始有心跳,渐渐长出手指、脚趾,大脑也慢慢形成;之后产生眼根、耳根等诸根,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光影、冷热、声音等。这叫做“依名色诸根”,意为母亲怀胎期间,名色逐渐成熟,最后形成了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每个感官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眼睛可以看,舌头可以尝,鼻子可以闻。使感官发挥功能的主要物质结构,就是“根”。比如,我们的视网膜、晶状体等,是眼根;耳膜、耳蜗等,是耳根;其余诸根可以此类推。

我们的意识也有根——意根,即前一刹那的意识。如果没有前一个意识,后一个意识是不会诞生的。意根其实也是意识,但这个意识有一个不同的功能,它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其余五根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眼根、耳根等诸根,“名为六入”。这六根称为六入或六处,就像房间的出入门一样,依靠这六个入口,我们的感官才能感受到外境。比如,视觉通过眼根产生,倘若眼根受到损坏,我们就看不见东西;触觉依靠身根(皮肤细胞等)产生,假如身根损坏了,我们就感受不到冷热、疼痛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于精神,但六根中除了意根以外,其余五根都属于物质,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六)触

“三法和合,名之为触。”

我们的感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外境,即外面的世界。对眼睛来说外境就是光,耳朵的外境就是声音;如果没有光和声音,就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可以听的。

二是六根,即五种感官加上意识。眼睛需要眼根才能看到光,耳朵需要耳根才能听到声音。如果眼根、耳根受到损坏,就看不见、听不着。

三是六识,即视觉、听觉等六种精神觉受。物质无法感受物质,连接外境和六根的,是视觉、听觉等精神的部分。

“三法和合”,这三种条件聚合的时候,“名之为触”,我们就能接触、感受到形形色色的世界。

(七)受

“觉受触者,名之为受。”

因为有了“触”,随之便产生了感受,“名之为受”。

所有的感受可分为三种:痛苦的、快乐的、中性的。除了这三种以外,不会有第四种。比如,我们的手碰到某物产生了触觉,如果这个东西特别冰冷或者特别滚烫,产生的感受是痛苦的;若寒冷时碰到温暖的,或是炎热时碰到了凉爽的,产生的感受是快乐的;假如触碰到的东西与我们自身的温度相适应,则是不苦不乐、中性的感受。

声音也是同样。听到特别喜欢的音乐,就产生了快乐的感受;听到刺耳的杂音,便十分抵触、抗拒——因为听觉感受到了痛苦。

只要有了“触”,就会产生“受”,眼耳鼻舌身都是如此。

“触”和“受”对今生最为重要,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这两个字。大家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去工作、赚钱?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触”和“受”。

为了追求“受”,我们就得先去“触”。比如,为了品尝到美食的滋味,我们的舌头需要接触食物。怎样才能接触呢?就要去赚钱、消费,然后才可以接触。所有的感官享受,前提都是接触。为了拥有快乐、摆脱痛苦,世间人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所以,关于现世的缘起,重点是“触”和“受”这两个。

下面开始讲下一世的因。

(八)爱

“于受贪著,名之为爱。”

“于受贪著”,对于快乐、幸福的感受,我们的意识会特别执著贪求,希望能恒常拥有,不愿离开;对于痛苦、不悦意的感受,则希望尽快结束、赶紧离开——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贪。“名之为爱”,这个贪求就是爱,由此创造了下一世的因。

如果不想继续轮回,就要断掉缘起之链。上一世的果已经成熟,但若只有受、没有贪,不再创造来世的因,轮回就停止了,这便是有余阿罗汉。“有余”,指未入灭之前,他的有漏之身仍然存在,但因为对任何感受都不贪著——只有果,没有下一世的因,所以有余阿罗汉不会再投生。

由于这一世的感受是上一世的果,因此今生的苦乐际遇我们无法自主。但如果意识对此不再贪求、执著,那么上一世的果报受尽之后,我们就不再继续轮回。然而,普通人往往在感受上一世果报的同时,又开始制造下一世的因。

(九)取

“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爱”只是心里喜欢,还没有身体、语言方面的行动;爱不断增长之后,就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反应,还会采取实际的行动,即为“取”。比如,某人听到优美的音乐,心里很喜欢,这就是“爱”;之后还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听,进而去购买、下载等,这就是“取”。

只有爱而没有实际行动,不会造太多善恶业;如果没有控制住爱,任由它不断增长,最后就会形成实际行动,导致继续造业受报。

(十)有

“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有”,在佛教中指轮回、下一世。现在我们的意识、身体、语言等,所有有漏的一切都存在,因而是“有”。“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意为整个轮回。这些都没有了,轮回就结束了。

“从取而生”,因为有“取”,所以诞生了“有”。准确地说,就是造下杀盗淫妄等恶业。此外,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见的情况下持戒、布施、烧香拜佛、行善等,其果报是下一世投生人间或天界,所以这些也是“有”。

一般情况下,“有”指善恶业之果——轮回;但此处的“有”,指轮回之因——善恶之业。“能生业者”,因为这些行为会导致善恶业,“名之为有”,所以称之为“有”。

人之所以会有来世,就是因为我们自己造下了来世的因。如果没有“爱”“取”“有”,即使千万年前造的业,也不会成熟。好比种子缺少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就无法发芽一样。

接下来的最后两支,属于下一世。

(十一)生

“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

“从彼因所生之蕴”,所造的善恶之业成熟之后,就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即人的身体和精神。“名之为生”,这就是下一世的诞生。

(十二)老死

“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

“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出生后,五蕴逐渐成熟,从胎儿、婴儿,变成少年、青年、耄耋老人……这就是“老”。

“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老了之后,蕴就会毁灭,这叫做“死”。

(十三)十二缘起的最终结局:愁、叹、苦、忧、恼

“临终之时,内具贪著及热恼者,名之为愁;从愁而生诸言辞者,名之为叹;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

“临终之时,内具贪著及热恼者”。热恼就是烦恼、痛苦。临终之际,一般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有对家人和财产等的眷恋,对社会及亲朋好友的不满、怨恨等,“名之为愁”,这些称为“愁”。

阿罗汉或一地以上的菩萨,以及平时修行比较不错的人,他们临终时不会有这些贪著和烦恼,走得非常自在。

“从愁而生诸言辞”,进而还会说各种抱怨、不满的话,尤其是罪业深重之人,临终时的言语更加可怕。“名之为叹”,这就是“叹”。死亡对所有人都很公平,无论这一生多么成功、辉煌,拥有再多财富、权力、名望,一般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愁、叹。

“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身体的五个感官所感受到的痛苦,叫做“苦”。“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意识所感受到的痛苦,叫做“忧”。临终的时候,不仅有身体上的剧烈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极大恐惧、不满、贪著、眷恋等。

“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随烦恼”是佛教术语,贪嗔痴疑慢是根本烦恼,随其而生的烦恼就是随烦恼——就像下暴雨时,随之而至的刮风、打雷等现象,这些都叫做“恼”。

愁、叹、苦、忧、恼不属于十二缘起,而是十二缘起带来的最终结局。

以上是十二缘起的简要介绍。《阿毗达磨俱舍论》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对此有更为深入、细致的阐述。

接下来,是对十二缘起名称的解读。

(十四)十二缘起的名称由来

“大黑闇故,故名无明。”

为什么叫“无明”?因为我们对自身和这个世界的真相茫然不知,犹如身处黑暗一般无知、愚昧。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人生,但真正符合事实的观点并不多。尤其是对自我的了解非常欠缺,只知道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沉迷于感官刺激之中。科学家们虽然解释了部分真相,但是对此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犹如盲人摸象一般,所以也不够智慧。

人们努力地学习、工作,哪怕学历再高,所追求的也不过是“触”和“受”;紧随其后的,便是“爱”“取”“有”;得到的结果,是下一世的“生”和“老死”;最终的结局,就是“愁、叹、苦、忧、恼”。这就是轮回。

简言之,因为我们不了解真相,对自身和这个世界都非常迷茫,所以叫做“无明”。

“造作故,名诸行。”

“行”,即行动。因为造了各种各样的善恶之业,所以叫做“行”。

“了别故,名识。”

“了别”,了解、识别。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可以了解、识别外面的世界,所以叫做“识”。

“相依故,名名色。”

之前讲过,父母精卵所形成的身体,物质的部分是“色”,除了识以外的精神感受——受蕴、想蕴、行蕴,即为“名”。名、色、识相互依赖,就像三脚架的三个脚一样,缺一不可,所以称之为“名色”。

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意识,但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无论是父母精卵自然形成的身体,还是克隆人、试管婴儿,乃至湿生的昆虫等,都不能成为一个生命。

“为生门故,名六入。”

“生门”,即诞生之门。这是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从房门出来一样,从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等六根中,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六根就像出入的房门一样,故称为“六入”。

“触故,名触;受故,名受;渴故,名爱;取故,名取;生后有故,名有;生蕴故,名生;蕴熟故,名老;蕴坏故,名死;愁故,名愁;叹故,名叹;恼身故,名苦;恼心故,名忧;烦恼故,名恼。”

“触故,名触”,外境、六根、六识接触了,称之为“触”。

“受故,名受”,三者接触以后,就会有感受,称之为“受”。

“渴故,名爱”,迫切地希望拥有某些东西,这种渴求称为“爱”,这里的爱指欲望。

“取故,名取”,有欲望以后,就会采取实际行动,故称之为“取”。

“生后有故,名有”,造下善恶业之后,就产生了下一个轮回,故称之为“有”。

“生蕴故,名生”,由此,下一世的身体五蕴诞生了,称之为“生”。

“蕴熟故,名老”,五蕴逐渐成熟,称之为“老”。

“蕴坏故,名死”,五蕴坏灭,称之为“死”。

“愁故,名愁”,因为愁,所以称之为“愁”。

“叹故,名叹”,因为叹,所以称之为“叹”。

“恼身故,名苦”,因身体产生苦痛,故称之为“苦”。

“恼心故,名忧”,因内心产生烦恼,故称之为“忧”。

“烦恼故,名恼”,各种烦恼交织在一起,称之为“恼”。

(十五)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

佛经尤其是密法的写作和传讲方式有很多种。《佛说稻秆经》的宣讲方式犹如海浪般层层推进、先略后详:先是十二缘起的概要介绍,然后再详细解释各个名词,接下来则广讲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

1.由无明产生行

“复次不了真性,颠倒无知,名为无明。”

“复次”,前面讲完了一轮十二缘起,现在开启新一轮广讲。

首先是无明。如前所言,除了空性、胜义谛角度的无明以外,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无知、愚昧都叫做无明。

(1)佛教追求的是智慧

有些人觉得佛教是迷信。其实不然,佛教要消灭的是无明,而无明的一部分正是迷信。佛教追求智信、崇尚智慧,我们学佛就等于学习智慧。十二缘起的源头是无明,烧香拜佛、诵经持咒等方法,对于断除无明仅能起到间接的帮助,只有智慧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这样理解,大乘佛教的所有修行都可归纳为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包括禅定在内的前五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智慧波罗蜜多。

佛教追求智慧,而不是聪明,因为智慧能够从源头上消灭无明。佛教尊重一切真理,包括其他宗教、科学、哲学等世俗学问揭示的真理。同时佛教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真理——无我、空性的智慧,这是一种超凡的智慧,它具有所有世间学问难以抵达的深度与高度。

佛教不接受任何一种迷信,不主张盲目相信。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初学者由于闻思不足,对四圣谛的道理不够了解,但他虔诚地相信四圣谛。虽然他还未得到这个智慧,不算是智信,但由于四圣谛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他的信心没有错,同时也能从中获益良多。除了这种暂时不了解真理的信心以外,所有盲目的相信、崇拜都是佛教所反对的。《佛说稻秆经》里明确说到,凡是无明,都要予以推翻、断除。

《华严经》及很多经论反复强调,学佛的核心是闻思修,因为唯有通过闻思修才能获得智慧。首先要听闻佛法,譬如大家听完《佛说稻秆经》能够明白一些道理,这叫闻所得的智慧;而后深入思考,又会明白一些更深层次的真理,这叫思所得的智慧;最后打坐修行,将文字上的内容全部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这叫修所得的智慧。

烧香拜佛可以积累福报,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但不是学佛的重点。这些不能让我们增长智慧、断除愚昧,只能让我们在轮回中继续流转。要想解脱,需要的是智慧,而且是带有慈悲的智慧——这才是大乘佛教的智慧。欠缺慈悲的智慧,是小乘佛教的发心和追求。大乘佛教必须兼备智慧与慈悲,智慧又是其中的重点。有了智慧,自然会有慈悲;若是缺乏智慧,就不懂得要发慈悲心,也不知道为何要对所有众生发慈悲心。因此,真正的学佛是想方设法证悟,以此获得智慧,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证悟心的本性之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了解心的本性就了解一切

“不了真性”中的“真性”,即真实的本性,指每个人的心的本性。

佛教的各个教派由于层次不一,对本性、真相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无论小乘的一切有部还是经部,大乘的唯识还是中观,密宗的大手印还是大圆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实际上,真实的本性只有一个,只因角度不同或处于不同阶段,便出现了很多相对的本性。

比如说,从世俗的角度讲,眼根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视觉,只是相对的真相,因为它远不如显微镜那样精确;而不同功能、倍率的显微镜所观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从它们自身层面而言,可以说都是本性或真相,但都不是绝对的真相,只是相对的真相。

其实,绝对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没有真相就是绝对的真相。但凡语言能够表达、意识能够思考的所谓真相,都不是真相。绝对的真相只有一个,它无法用语言表达,也不能用意识思考,属于语言和思维范畴之外的一个未知领域。我们必须突破很多东西之后,才能抵达那个境界。在此之前,一切所谓的真相,只能说对其自身而言是真相,但不是绝对的真相。

那么,为什么不是去了解身体的本性,或是外面世界的本性呢?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不需要追究外界事物是真是假,因为它们都是内心的投影,只要了悟内心的本质,也就明白了万法的本性。因此,大乘佛教强调的是证悟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只有一个,三转法轮和二转法轮最核心的内容加起来就可以描述它,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明和空。“明”指光明,“空”指空性,这就是“真性”。

“不了真性”,不了解心的本性,叫做无明。所有凡夫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历史上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尽管在各自的领域中成果斐然,但都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什么。佛教徒追求的是洞见心的本性,其实就是研究自己,把自己的五蕴当作试验品,最终就会发现自我的真相。

佛陀教导我们,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至于外面的物质是什么并不重要。若能彻底明白心的本性,对于一切外物的本质就会豁然开朗。修行人经年累月地闭门谢客、与世隔绝,正是在探索自己——不是探索身体,而是探索内心,寻找内心的本性。

物理学家采用各种仪器研究物质,佛教徒不用仪器,而用心来探究心的本质。五个感官感知不到心的本性,即便用仪器把感官的漏洞补上也无济于事,心的本性只有心自己才能洞悉。彻底了解心的本性,就能从源头上斩断生老病死等一切烦恼和痛苦,所以智慧极其重要。

与智慧相反的是无知、愚昧,佛教称其为无明。《佛说稻秆经》说,无明即是“不了真性,颠倒无知”。非但不了解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而且将没有的东西当作有,将不真实的东西当作真实,将无常当作永恒,将痛苦当作幸福快乐……这些颠倒的想法统统都是无明。

(3)闻思修行可断除无明

我们必须同无明斗争,力求断除无明。只要有无明,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轮回。它就像风筝的牵引线,风筝飞得再高仍要回到地面,我们即使走到轮回的最高点——色界乃至无色界,也难逃无明之线的牵引。

众生的身体和精神是相应的。例如我们处在欲界,身体非常粗糙,随时会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等外来因素的伤害;意识也非常脆弱,任何不中听的话都很容易影响它。众生的身心内外都是这样。

色界天人的身体虽然也属于物质,但比人类的身体清净,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伤害。他们的内心同样不易动摇,始终在禅定中如如不动。

无色界天人的身体则更加清净、透明。透明的意思不是说像玻璃那样,而是指极其细微,几乎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他们的身体远比人类庞大,但就像暗物质一样,不为肉眼所见。其内心也是如此,无需刻意修持禅定,他们自投生起就进入了无色界的禅定,直至死亡。

无色界是轮回中最高的地方,即使我们来到这里,死后仍会堕落,继续轮回,这就是因为没有断除无明。如果四禅八定没有菩提心和智慧的成分,则无法令人解脱,无非是解决一些失眠、抑郁、压力大等精神问题而已。只有通过闻思修,才能断除无明,获得解脱。

长久以来,无明一直在凡夫的意识中处于优势地位,一切都是它说了算,智慧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然而,只要我们找到闻思修的方法,便有可能快速斩断无明。

毕竟无明不是心的本性。假如无明是心的本性,那么只要心存在,无明必然存在,二者无法分离。但事实并非如此,无明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没有见到心的本性,它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的产物。无明就像衣服上的污垢一样可以被清洗干净,前提是必须找到诸如大圆满、大手印、禅宗或是中观等超胜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奋用功。

虽然无明已经延续了千万亿年,但只要我们见到心的本性,瞬间的智慧就足以断除无始以来的无明!学习《佛说稻秆经》之后,我们就能充分理解智慧的重要性。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

接下来的这一段,从“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到“此则名为识缘名色”,原文有些解释不通。这不是翻译的错误,可能是当初手抄或刊刻时出现的问题,包括藏文佛经有时也存在这种现象。现在修改肯定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招致非议,但无论如何不能将错就错,还是要提出来:

第一,“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的后面缺少了一些内容,应该是“此是无明缘行”;

第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显然这不是无明缘行,而是行缘识,这个错误比较明显;

第三,“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这句话是对的,但不止罪行,福行、不动行都是行缘识;

第四,“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这句话是明显的错误,不是识缘名色,而应该是行缘识。

善行、罪行、不动行都是从无明造作的业,但是这里将它们分成了一个是无明缘行、一个是行缘识、一个是识缘名色,肯定是不对的。

任何书籍都难免出现错误,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也是如此,况且佛经流传了几千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太虚大师也曾说过,这段文字不顺理。我查找了很多版本,最后与藏文版反复核对,发现除了需要调换语句顺序以外,还要增补一句话。我们不必改动原文,只是加上笺注,以备大家参考。

调整后的经文如下: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与识俱生非色四蕴及色,此则名为识缘名色。

接下来逐一解释各缘起支之间的关系。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有了无明以后,就会出现十二缘起的第二支——行。

“行”,指业,它可分为三种:福行、罪行和不动行。福行是布施、忍辱、持戒等善业,罪行是杀盗淫妄等恶业,不动行就是四禅八定等不动业。这些都是从无明中产生的。

四禅八定分为因四禅八定和果四禅八定。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情况下修持四禅八定,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有些人受环境等种种因素影响,可能会退失禅定的境界;有些修得好的人,直到去世都没有退失境界,那就一定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修色界四禅投生于色界,修无色界的四禅投生于无色界)。这个因果的力量非常强大,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叫做不动业。

小乘修行人、外道及世间的普通人,若是修成了色界或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就只有投生到这两个地方。但对大乘菩萨来说,修了四禅八定也不是不动业,他可以通过愿力来选择投生之处。由于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那里的众生之间无法沟通,菩萨难以度化众生,因此,大乘菩萨一般不会投生于这两处,而会来到欲界这种苦乐参半又能相互沟通的地方。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静处不一样。小乘佛教的静处,是类似于世外桃源那样无人打扰的僻静场所;而大乘佛教的静处,则是城镇、闹市等人群聚集之地。因为大乘佛教的目的不是个人修行而是利益众生,有人、有众生的地方才能成办利他事业。

人多的地方能清净吗?大乘佛教认为,清净与不清净的区别在于有无自私心。有自私心的地方,再人迹罕至也不是静处。最严重的干扰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于自私自利的念头。当然,这是针对有一定修行层次的人而言,对于尚未证悟的初学者,还是要先选择小乘所说的静处打坐、修行。

以前我发过一条微博:“纽约时代广场——大乘菩萨的静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纽约时代广场可谓全世界最繁华、最喧闹的场所,对于小乘修行人来说,它永远不可能成为静处;但对拥有一定菩提心和智慧的大乘修行者来说,那里就是他的静处,静与动一点都不矛盾。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很多方面是有所区别的。

2.由行产生识

“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行善以后,会产生行善的意识,投生于人间或天界;造恶以后,会产生造恶的意识,投生于地狱、饿鬼等恶趣;造了不动业,会产生不动识——即色界或无色界的意识,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这些都是由“行”产生“识”。

3.由识产生名色

“与识俱生非色四蕴及色,此则名为识缘名色”。“非色四蕴”,是五蕴中除去色蕴(物质)以外的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胎儿形成初期的身体。这句话的意思是,与意识一起产生的受想行识四蕴及色蕴,就是以“识”为缘而产生“名色”。

4.由名色产生六入

“名色增长故,从六入门中能成事者,此是名色缘六入。”

母亲怀孕数周后,此时胎儿还没有心脏跳动,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也尚未形成。这段时期胎儿的身体,叫做“色”;有意识、有感受的部分,叫做“名”。

“名色增长”,指胎儿从第一周到第四周逐渐成熟。“六入门”,五个感官形成后加上意识,一共是六个。“能成事”,这六个形成以后能够成办一些事情:耳朵能听见,眼睛能看见,身体能感觉冷热……依靠感官可以感受外界。我们讲轮回痛苦时,不是讲了胎儿的很多痛苦吗?这时候他已经有了这些感受。

“此是名色缘六入”,这是依靠“名色”而产生“六入”。

5.由六入产生触

“从于六入而生六聚触者,此是六入缘触。”

意识和五个感官有六个触,这是以“六入”为缘产生“触”。譬如眼根、外面的光,再加上视觉接触,三者结合后,我们就能看到外界。其余可以此类推。

6.由触产生受

“从于所触而生彼受者,此则名为触缘受。”

因为接触而产生感受,即以“触”作为缘产生“受”。例如身体接触外境时,会产生冷热等感受。

7.由受产生爱

“了别受已而生染爱耽著者,此则名为受缘爱。”

意识了解、识别了受,就会产生“染爱耽著”。以见到喜欢的东西为例,首先是视觉看到,同时就被染污,这叫“染”;接着意识开始喜欢这个东西,称为“爱”;最后上瘾、离不开,叫做“耽著”。这是以“受”为缘产生“爱”,此处的爱即欲望。

8.由爱产生取

“知已而生染爱耽著故,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

当产生“染爱耽著”之后,就舍不得,放不下,不想离开美好的东西。“好色”,即好的物质,如美丽的风景、物品等。“安乐”,即内心的快乐。“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不想远离、舍不得远离所看到的美丽的东西和内心的安乐。“愿乐”,希望拥有快乐,不想离开快乐。

因为希望拥有快乐,便会为此采取实际行动。此时不仅仅是欲望,已经上升到语言和行为的程度。这叫做“爱缘取”,因为爱而产生了取。

9.由取产生有

“生愿乐已,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此是取缘有。”

“后有”,指下一世。有了希望快乐的心愿,便从身、口、意开始造作来世的业,这是以取为缘而产生有。

如前所言,“有”分两个方面:因的部分和果的部分。前者是今生造作的业,后者是来世的轮回。比如这一世杀了生,便出现了因和果两个“有”,因的部分是现在的杀业,果的部分是来世堕地狱。

“此是取缘有”的“有”,是指因的部分,即轮回的因。这个因会出现这样的果,所以也被称为“有”,就像以花的名称来命名花种一样。

10.由有产生生

“从于彼业所生蕴者,此是有缘生。”

“蕴”,五蕴,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造业以后,便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亦即诞生了下一世的身体和意识,这是以“有”作为缘而产生了“生”——来世的投生,下一个轮回又启动了。

这个生与十二缘起的第三支——识,意思完全一样。来世是什么投生了?或者说投生者是谁?就是意识。之前称为识,此处则称为生。十二缘起就像车轮一样无头无尾,循环转动。

11.由生而有老死

“生已,诸蕴成熟及灭坏者,此则名为生缘老死。”

投生以后,身体逐渐成熟,不断变化、衰老直至坏掉,这是以“生”为缘而产生“老死”。

以上讲完了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缘起支。

(十六)十二缘起本质上并不存在

“是故彼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十二缘起“互相为因、互相为缘”,相互之间既是因又是缘。从第一支无明,到最后一支老死,老死结束后,又是下一个无明,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十二缘起法会永远循环下去。其主要原因在于无明一直存在,它不会让我们停留在一处,只会让我们一世又一世地不断流转,无始无终。

但若全方位地观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二缘起法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那就是“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

首先是“非常,非无常”。按说在常和无常中间没有第三者,要么是常,要么是无常,这里却说“非常,非无常”,这是为什么呢?

1.轮回是感官的错觉

从感官的角度讲,十二缘起在不停循环,是无常的。但这个结论不是真实的,背后还有其他真相。十二缘起的循环其实是一种错觉,与旋火轮毫无二致。大家应该知道旋火轮,当我们快速转动一支点燃的香,它就会变成一道环形的光。其实这个环形根本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只是一个光点在转动,但这个点在我们眼里却变成了环形。

大家想一想,这个环形的光存在于什么地方?外面还是里面?肯定不在外面的物质世界里,照相机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相机的快门速度调快一点,拍出来的就不是环形,顶多是一段曲线;调得再快,则只能拍出一根短线。反之,快门速度越慢,拍出的线越长;速度非常慢时,就能拍出肉眼看到的环形;再慢的话,可能就是七八个环形。可见这与快门速度有关,实际上它们都是照相机产生的错误记录。所以,环形的光不是外面的物质,而是我们的错觉,它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视觉当中。

同样,十二缘起不在外面的物质世界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错觉中。此处开始否定了缘起现象。为何前面又讲了那么多呢?之前是从世俗谛的角度解释,让我们明白,从感官层面讲十二缘起之间有因有缘。进一步分析则发现,十二缘起的循环并不存在,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非有为,非无为”。不管内在精神还是外在物质,凡是有因有缘的都叫做“有为”,包括人为及大自然的因缘。不受人为和大自然任何物质影响的,叫做“无为”。佛经常说虚空是无为,但虚空没有任何东西,所以世界上不存在无为这种东西。

从世俗角度讲,有为和无为是矛盾对立的,中间不可能有第三者。如果是“非有为”,那一定是无为;如果是“非无为”,一定是有为。这里却说“非有为,非无为”,二者都不是。这等于从本质上否定了十二缘起的存在,说它原本就是错觉,整个轮回都是错觉。

“非无因,非无缘”。轮回或十二缘起,既不是无因无缘的,也不是有因有缘的。前面说“非有为,非无为”就已经否定了,如果不是有为,就没办法有因有缘;如果不是无为,就是有因有缘。十二缘起两者都不是,那它究竟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所以没有必要谈论它。

比如,我们讨论旋火轮的环形火光是有为还是无为,佛一定会说:不需要讨论,因为它根本不存在。如果它存在,那么值得我们去研究一番;可它并不存在,自然没必要探讨它是有为还是无为。

从深层次来讲,十二缘起、整个轮回就像旋火轮一样无中生有,虚幻不实。我们的感官是被无明染污的产物,它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幻觉。

“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受”,即前面讲到的感受。“尽”,如人的身体那样逐渐衰老、毁灭、消失。“坏”,指死亡。“灭”,像身体及感官的功能消退一样,灭亡、灭掉。从世俗层面看,这些都是存在的;但从更高层面看,并不是这样。十二缘起既非有感受,亦非消失,不会死亡,也不会灭掉。

这里讲了很多,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轮回是人们的错觉,错觉也有它的法则,那就是十二缘起;但从更高的角度观察,没有什么法则可言,整个轮回都是错误的。

2.轮回犹如瀑流永不间断

“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

前面全部否定之后,经中又说:“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无始以来,轮回如同奔流的河水一般绵延不断。这岂不和前文矛盾吗?其实不矛盾。

譬如,快速转动一支点燃的香,我们看到的是环形的火光——旋火轮,但实际上它并不存在,二者丝毫不矛盾。因为速度的缘故,旋火轮不存在于外界的物质中,只存在于人们的视觉里。

电影《超体》(Lucy)清晰地展现了这一道理。当一辆大卡车以正常速度驶过我们面前,我们看得一清二楚。随着车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卡车,而是像流星似的一道光线。很显然,这道长长的光线并不存在,是因为车速太快才出现的,和旋火轮如出一辙。如果再快,则连一条线都没看到,而车已经飞驰而过,因为这个速度已经超越感官所能捕捉的范围,肉眼完全不可见。如果以没有看到为理由否定卡车的存在,肯定是非常幼稚的,根本站不住脚。

以前科技不发达,很多人认为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佛教则不以为然,感官看不见根本不算什么,人类无法感知而实际存在的事物数不胜数。后来科学家发现,肉眼可见的物质加起来,仅占全部物质的4%,其余96%都不可见。由此,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官了。

大家必须明白,我们的感官只能用于现实生活,若作为探索真相的工具来用,则根本达不到标准,因为它不具备这种功能,它感知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这不仅是佛教的观点,也是科学界得出的结论。

尽管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我们还是要依靠错误的感官来生活,这样才能使内外连接在同一频道上。正确的感官反而与虚拟世界不相应,人也没办法生存。

上述十二缘起的所有变化都是无明的演变,也就是意识给我们表演的舞蹈或戏剧,佛教称之为游舞。它有时扮演天人,有时扮演鬼神,我们却把它当成了真实的天人或鬼神,就像有些人看影视剧会掉眼泪一样,把剧情当真了。

总而言之,《佛说稻秆经》的内容并不矛盾。在我们看来,轮回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未停歇,未来也不会间断;然而,本质上它根本不存在。这两者的结合,也就是现象与空性的结合,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一体的。这叫做现空无别。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了解缘起的同时,也就了解了空性。

《佛说稻秆经》没有提到“现空无别”一词,但表达了这个意思。现空无别、明空无别、觉空无别、乐空无别,是佛教四个不同级别的无别。

(十七)十二缘起中最重要的四支:无明、爱、业、识

1.此四支缘起可含摄所有缘起法

“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识者,以种子性为因。业者,以田性为因。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

“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能摄”,即能够摄受,意思是可以包含。十二缘起中的四支包含了所有的缘起法,哪四支呢?无明、爱(即欲望)、业、识。

下面描述这四支的句子里都有一个“因”字,十二缘起法中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所以十二缘起都是因。那这四支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呢?

“识者,以种子性为因。”意识以种子的形式作为因。前世所造的善业、恶业和不动业都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就像电脑数据保存在硬盘里,通过硬盘可以将数据转移到另一台电脑一样,阿赖耶识就是各种业的载体,当阿赖耶识从前世的身体转移到今世的身体时,就把前世的业带到了今世。

因此,十二缘起中的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因,属于上一世;一部分是果,属于下一世。就像一块硬盘中既有上一台电脑的数据,又有当前这台电脑的数据一样。

“业者,以田性为因。”“田”,即农田、土壤。上一世的意识以种子的形式来到下一世开始生根发芽,而它以何种身份、形式出现,取决于播种在什么田里——业就相当于这块田地。如果播在罪业的田里,意识便以地狱、饿鬼等恶趣众生的形式出现;如果播在善业的田里,便以人、天人等善趣众生的形式出现。

由此可知,意识在不断循环,下一世的意识主要源自上一世,但其呈现的形式则是由业来决定的。

“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无明和欲望,是以烦恼的方式作为因。

无明和欲望是轮回的原动力,无明会造作新的业,欲望则会让已有的业生果。种子需要水的滋润,如果把它播撒在干旱的沙漠则无法发芽。欲望就像水一样,即使我们过去造下罪业,如果现在通过修行断除了欲望,种子虽在,果报也不会出现。

“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无明能殖种子之识。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

“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我们的意识永远存在,但它下一世以何种形式出现在世界上,取决于我们的业。就像河水结冰与否,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业能作种子(即意识)成长用的土壤,欲望则能为种子带来滋润的水分。我们内在的规律与外面大自然的规律,大部分是相通的。

“无明能殖种子之识”。到底是谁播下了种子?是无明,它是一切的源头。我们遭遇的种种苦难、折磨,无一不是无明设下的圈套和陷阱。

“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如果这些缘都不存在,作为种子的意识就不会投生。

一般来说,人死以后四十九天内会去投生,而有些人由于因缘不成熟,找不到投生之处,很多年一直在中阴徘徊。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温度、湿度都不适合,放置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不会发芽。

有了最重要的这四支缘起,十二缘起便会不停循环,众生就会不断投生。

“彼业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种子识田。’爱亦不作念:‘我今能润于种子之识。’无明亦不作念:‘我今能殖种子之识。’彼种子识亦不作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

业不会想:我如今能作种子(即意识)的田地。欲望也不会想:我如今能滋润种子。无明也不会想:我现在能播下种子。种子也不会想:我是从这么多的因缘中产生的。虽然事实是这样,但它们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上述四支缘起只是自然规律,不会有任何思维。但只要因和缘具足,果自然就会现前,这就是缘起。

“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无明粪壤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

“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虽然业、欲望等都没有想法,但在因缘和合之时,意识就在欲望的滋润下开始在业力的田里发芽、生长。

“无明粪壤所生之处”,“无明粪壤”,无明像粪便,又像土壤;“所生之处”,是指投生时父母的精卵。意思是,好似土壤与粪便能够促进庄稼生长一样,无明可以帮助五蕴的成长。

“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意识投生到母胎之后,逐渐成熟,犹如稻种发芽一般产生名色。

以上讲完了十二缘起中最主要的四支缘起。

2.此四支缘起可破宿命论

《佛说稻秆经》为何反复提到四个缘起法不会思维呢?这主要是针对外道的观点而言的。佛陀住世时期,印度的大部分宗教都认为存在一个造物主,造物主设计并创造了世界,就像现在建造房屋,先绘制图纸再进行施工一样。

佛教对此观点并不认同,佛教始终强调,世界不是谁精心策划、创造的,而是因缘和合的自然产物。这些因缘没有任何思想,不会思考:我要发挥什么作用,产生何种结果。只要因缘聚合,结果便会自然出现,不需要鬼神等任何力量的参与,一切都是条件成熟之后自然发生的,属于自然法则。

《佛说稻秆经》翻来覆去地讲因和果都没有想法,目的就是在强调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没有造物主,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比如,来世我想投生到某个地方,那么先要了解需具备哪些条件,然后自己去创造这些条件;待条件齐备之际,果自然就会现前。

自己的未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根本无需依赖什么鬼神。正如佛陀反复强调的,“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解脱的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们了,能否解脱要靠你们自己努力。如果你们自己不用功,我也无能为力,我不是造物主。假如佛是造物主,只要把众生造成佛菩萨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古印度有一种外道十分极端,认为一切都是宿命,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更改,就像编好的电脑程序一样。佛教则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尤其是重要之事,都与前世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今世的一些因素有关。

如前所述,我们过去造了业,等于已经播下了种子,但是种子要发芽、成熟,还需要欲望的滋润。只有前世与今世的因缘聚合,才会出现果报。就像种庄稼,把去年的粮食作为种子播下去,再加上当时的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具足,种子才能发芽。其中,过去的种子属于远因,温度、湿度等当下的生长条件属于近因,两者齐备,才能让种子成熟。虽然有合适的生长条件,但没有种子;或者虽然有种子,但条件不适合,都不可能发芽。

同样,我们在某个前世播下了种子——这是远因,再加上现世的一些因素——此为近因,远因与近因结合,就创造出了如今生活中的一切。无论外在的因果,还是内在的因果,一切自然法则莫不如此。

总之,一切境遇都与自己所造的因缘有关,善缘、恶缘都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所以我们要谨慎取舍。明白上述道理之后,大家还要去努力践行。想要成佛,必须创造成佛的因,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一定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