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文释义
《破相论》是以问答的形式讲授心的本性。全篇共十四个问答,每一个都很重要,特别是前面几个讲的完全是上师的诀窍,也是大乘佛教的诀窍。
(一)问答一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第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想成佛,修什么法最直接、最便捷?
任何修行人都不愿走弯路,一旦走了弯路,轻则浪费时间,重则走火入魔。如果可能,我们都希望找到一条捷径,迅速、直接地抵达修行目的地。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达摩祖师这个回答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
“唯观心一法”,成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只有观心这一种,也即直接去观察自己的内心,认识心的本性。此外,与观心关系不大的闻思修行都不是很重要。
例如,《阿毗达磨俱舍论》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及外在世界等许多内容;中观尽管主要宣讲空性,但也会观察五蕴、因果、世界等外在事物;密法中还有忏悔罪业、观想本尊、诵经持咒等许多修法。诚然,这些对观心确实有所帮助,是证悟心的本性所需要的条件,但都不是直接从心入手。最直截了当、切中要害的方法莫过于观心,不持咒,不观想本尊,也不观察外在世界,直接契入内心。
“总摄诸法,最为省要”,观心一法囊括所有修法,最是直接、便捷。我们修四加行、五加行等等,归根结蒂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此,若能直接观心,其中就已包含所有修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根机若像六祖惠能那样成熟,适合直接修禅宗、修大圆满,那么持咒、拜佛、供佛这些统统不需要,直接观心足矣。至于怎样观心,后面会进一步解释。
为什么说禅宗、大手印、大圆满高深呢?因为禅宗直接去观察自心,大手印是将人心阐述得极其透彻,而堪称九乘之顶的大圆满,不但见解详尽深入,而且提供了许多直接证悟心性的修法。
总之,观心是最关键、最快捷的方法。这就是大乘佛教的诀窍,或称窍诀。虽然大乘佛教讲了很多内容,但能堪称整个大乘佛教诀窍的就是直接讲述万法归心——万事万物都是心的投影,终极真相须到心中寻找,而非外在的世界。
达摩祖师在本问中表达的正是这个见解,只是并未介绍具体的修法。而大圆满恰好提供了与此对应的修法,在其最后的正行之前,会让我们观察身语意三者哪个最关键,结论是意(即心),意也是身和语的根源。从中不难看出,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些法确实圆融互通。
虽然我们闻思时会学习有关外在世界的各种理论,但最后实修时并不需要这些,只需修持“万法归心,心归于空”即可。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涵盖了大乘佛教的所有见解,大家要牢记在心。
(二)问答二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继续追问:为什么观心这一个法能包含所有的法?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道,则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接下来,达摩祖师便道出了“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的原因。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万事万物都是从心中产生的。先有心才有世界,而非先有世界再有心。
对于意识是大脑的产物等世间说法,佛教并不认可。佛教的观点是:简单说,世界由物质和意识构成;深入讲,物质是意识所创造的,没有心就没有这个世界。这一点可以通过中观,尤其是唯识的理论予以阐释,之前我讲过很多次,这里不再重复。
对于这句话,除去上面较深的理解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即我们究竟在行善还是造罪,是自己的心决定的。比如,十不善通常包括三个心造业、三个身造业和四个口造业,但实际上,除去三个心造业以外的七种业,未必都是罪业,要视心的动机而定。若是基于慈悲心而做,非但不是罪,反而会变成大乘佛教的善。
平时生活中是幸福还是痛苦,同样取决于自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幸福与否并非在于拥有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内心。放眼望去,有些人生活优越但终日郁郁寡欢,有些人家境困顿却整天幸福洋溢,类似的情形屡见不鲜。再有,当我们面临抉择时,作出决定的并不是语言或身体,而是自己的心。由此可见,无论幸福或痛苦,行善或作恶,其根源都在于我们的心。
大圆满在观察身语意哪个最关键时,采取的也是类似的思维方式,最后会发现原来心最重要。大圆满有具体的方法,本论此处只是阐述相关的见解,即万事万物无一不是从心而生,倘若没有意识,这个世界也将不复存在。
“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了”,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了解、知道,而是指了悟、证悟。倘若能够觉悟心的本性,也就圆满了一切法。
藏传佛教的很多论典以及莲花生大师都说过:若不通达心的本性,其他的佛教理论懂得再多,也难以了知真相,即使了不起一如班智达(班智达意即学者),一样不解真相;反之若通达了心的本性,即便放牧之人也能成就。放牧人在当时是指没有文化或不了解佛教的人,他们只要了悟心的本性,照样可以成就。
“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此处用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就像树木的枝叶、花果全部依靠树根,没有树根,它们就不可能存活。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种树的人要栽种树根,有了根,树才能抽枝发芽;砍伐树木的人则只要砍断树根,树必定会死。不论栽树还是砍树,都要从根部下手。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道,则费功而无益。”若是证悟心的本性之后继续修行,则根本无需费力,极易成就;反之若尚未证悟,则耗费功夫也无有益处——当然不是完全无益,只是没有太大的效果。可见证悟心的本性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争取证悟。
举例而言,尚未证悟的情形下修六波罗蜜多,根本不能称之为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即六度,所谓度,即从此岸到彼岸。未证悟时仅靠布施、持戒、安忍等,能从此岸到彼岸吗?肯定不能。严格来讲,没有证悟的智慧,其他五度很难成为波罗蜜多;基于证悟之上的波罗蜜多,才谓之名副其实,才能使人抵达彼岸。
证悟之前,虽有些许福德资粮,但离解脱相当遥远,因此说“费功而无益”;证悟之后,做任何事,修任何法,其力量与之前都不可同日而语。
“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所有的善恶都取决于心。只要心善,表面似乎是杀盗淫妄,其实并非罪业。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追求解脱的修行人,不要去求心以外的东西,外在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让我们成佛;反之不观察自心,一直外求,则大错特错,终将一无所获。因此想要解脱,一定要往里求,千万不能向外求。
前两个问答都是大圆满和大手印必修的法,也是我们修大乘佛教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万事万物的根源是心,那我们抱有的就是小乘的见解,将无法证悟大乘的境界。
(三)问答三
前三问之间彼此关联,先问什么法最省要,答案是观心;再问理由,回答提到“了心”;接下来,会解释什么是“了心”。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等于解决了大乘佛教最核心的精华部分。作为希望修持简单方法的实修派,即不打算学太多佛教理论,只想优先解决自身烦恼的修行人,基本上解决掉前三问就足够了。
这三个问答都属于诀窍,而且是禅宗、大圆满、大手印最根本、最关键的诀窍。何谓诀窍?即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重要的问题。诀窍必须具备两个标准:第一,成果大;第二,简单,首先方法简单,其次表述简单,没有太多的文字和复杂的逻辑。三个问答区区一页纸,便基本涵盖了大乘佛教实修派的所有问题,非常了不起!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前面讲观心时一再提及“了心”,究竟什么是“了”?怎样才是“了”呢?这对修行人来说异常关键,可谓重中之重。
我们时常谈到证悟、明心见性,而论起何为明心见性、何为证悟,则未必清楚。现在禅宗的修行人里肯定有证悟者,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这些文字的深层含义,就不得而知了。这些文字表面上简单,却有着极其深奥的内涵,唯有证悟者才能明白。
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深般若波罗蜜多”,指空性,尤其是心的本性,像文字般若波罗蜜多就不叫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处达摩祖师解释“了”时涉及到两个方面——胜义谛和世俗谛,但表达上并未明确加以区分。从前一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可以看出,首先阐述的是胜义谛层面:大菩萨修持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了悟了外在的四大以及众生的身心皆是“本空无我”。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四大五阴”。“四大”主要指物质,即五蕴中的色蕴——地、水、风、火,它们构成了包括宇宙和人体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五阴”即五蕴,包含了意识在内的万事万物。这里虽然提到四大和五蕴,重点却是五蕴当中的识或心。前文讲了心最重要,因为心以外的一切或者说四大都是从心而生,四大是心的投影。
关于这一点,佛教用了很多术语加以说明。唯识宗说,外界的四大是心的现象——四大只是表面的显现而已,地水风火其实并不是地水风火,而是内心显现在外的形象,其本质是心。密法则说,外界的四大是心的游舞或者心的幻化。所谓心的幻化,意思是心创造出来的幻觉,好比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所谓心的游舞,就像游戏或戏剧中的演员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同样,心可以显现为人、天人、饿鬼等各种形象。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很少使用佛教术语,这里我用的是一个现代词汇“投影”:四大、宇宙等外面的一切都是心的投影,是我们的心投射出来的影子。不管用哪个词,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一切无非都是心的现象、心的幻觉,或者说,一切的本体都是心。由此可知,本论这里表达的重点不是四大,也不是五蕴,而是五蕴当中的心、意识。
以上解释了“了心”中的“心”,那“了”是什么意思?就是了悟“本空无我”,亦即证悟自己的心是本空的、无我的。
先来了解一下修行人容易落入的一个误区。《六祖坛经》屡屡提到“无记”和“落空”,此外禅宗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冷水泡石头”,都在描述一种状态——尚未开悟,仅仅内心平静而已,也就是没有本空无我的感觉,只是心静罢了。当然,毫无禅定功夫的初学者,一打坐杂念纷飞,连冷水泡石头都做不到。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能在此状态中停留很久,但由于没有证悟的智慧,因而不会获得任何成就。藏传佛教同样一再强调这一点,如麦彭大师在《定解宝灯论》中就对这一误区有着详实的阐述。
想要避免落入这种误区,就需要一个“了”字——了悟“本空无我”。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恒河大手印》等无数大乘经论都在讲“心的本性犹如虚空”,其实归根结蒂无非就是“本空无我”四个字。
当我们观察自己内心时,深深体会到“本空无我”——不是感觉桌子等身外之物而是自己的心“本空无我”,就是开悟了!证悟就是这样,再无其他。大圆满、大手印还会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方法,而经由这些方法最终所了悟的境界是一样的。这种境界说起来十分简单,要做到却并非易事。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建立相关的见解,而后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心了达本空无我——不是理论或逻辑推导,是直接体会心本空无我。这也是一个窍诀。
“大圆胜慧”“大圆满心性休息”等大圆满法讲心的本性时无非就是这些内容,只不过还有一些与此对应的修法以及中阴修法等。假如我讲“大圆胜慧”或“大圆满心性休息”,语言表达上基本就是这样,顶多增加一些词汇,不过说来说去,核心精华无非四个字“本空无我”。
“本空”,又称“本净”“本来清净”,惠能大师称其为“本来无一物”。心原本如此,而且永远都是如此,并非通过修行将它变成这样,只不过我们之前未曾发现。
学习禅宗的书,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尤其在语言方面。因为它们本身是由汉语写就的,达摩祖师未必使用汉语传讲,但记录者的母语无疑是汉语,这与后来翻译的书有所不同,不会受到译者水平的制约。所以,禅宗经论在文字表达上十分恰当、直接,我们完全可以从禅宗的角度去了解大圆满、大手印,当然也可从大圆满、大手印的角度了解禅宗。大家一定要牢记并珍惜这些极富意义的文字。
以上达摩祖师从胜义谛的角度解释了“了心”,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下面将从世俗谛的层面进一步作答。
“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了见”,即了悟。了悟自己内心之后,该怎样运用它呢?有两种不同的应用。
“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哪两种呢?一是净心,二是染心。
“染心”,是指整个意识、八识。“净心”又分两种:第一是本来清净或称本净,也即佛性,是我们先天具有的;第二则是后天修出来的清净,即通过闻思尤其是修行所获得的智慧——证悟的智慧。
“此二种心,法界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此二种心,法界亦自然,本来俱有”。前文讲的第一种净心,也称法界,它本来就存在,所以说法界自然,也可以说本空、本净。这个先天的清净佛性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不管这个人现在是什么状态,哪怕再愚笨,甚至持有严重的邪见,其心的本性也是佛性。
“虽假缘合,互相因待”。“虽”,只是、仅仅;“假”,借的意思。只是借助于世俗中的因缘和合,互为因果,才产生了不清净的世界,但其本体始终自然、清净。
“净心恒乐善因”。为什么说佛性“恒乐”呢?“恒”,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永恒,而是指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佛性不变;“乐”,也不是我们感官上的快乐感受,而是指佛性不存在痛苦及痛苦的因,是无漏的快乐。“善因”,这个“因”意即来源,而非因果的因。
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佛性的存在,使我们在闻思过程中拥有善良的心,并能借由闻思修开悟。
“染体常思恶业”。“染体”,即前面讲的八识。人们的意识常常去造作各种各样的恶业。
“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倘若佛性不被八识染污,这个人便是圣者,如报身佛、化身佛、登地菩萨。
“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于是可以远离一切痛苦,证得涅槃之乐。
“若堕染心造业”,倘若堕入染心,人便会造业。另外还有一种版本,写的是“若随”。这也能解释得通,意思是,如果随着染心走,人就会造业。
“受其缠覆”,“缠”,意即将人们拴在轮回之中,令其无法解脱,其实指的就是烦恼;“覆”,遮盖,不让我们看到心的本性,这指的是无明。
“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这样的人叫做凡夫,深陷三界轮回,感受种种痛苦。
由此可见,凡夫和圣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心是否受到染污,是否有烦恼。
“何以故?”为什么?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真如体”,指佛性、心的本性。由于染心遮障,使得我们无法见到心的本性。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这里引用了佛经中的一段话,“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众生心中具有金刚佛性或称心的本性。经文写的虽是“身中”,但我们要理解为心中,毕竟心也在身体里面。《十地经》这句话以前我解释过,此次不再展开讲。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佛性就像太阳一般,本体光明、圆满。太阳在任何时刻无疑都是明亮、圆满的,只不过有时被乌云或其他天体遮挡,人们看不到它。佛性也是如此,无论是否被我们看到,其本身圆满具备法身佛的一切功德。
“广大无边”,法界广大无边,心的本性与法界无二无别,也是没有边际的。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只是佛性被层层乌云一般的五蕴覆盖着,我们看不到它,就像看不到瓶子里的灯光一样。
紧接着引用了《涅槃经》,“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包括野蛮、愚蠢之人乃至地狱众生在内,任何有情众生都具有佛性,但由于无明的遮盖,我们看不见自己的佛性,因而得不到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佛性者,即觉性也。”佛性就是觉性,亦即觉悟的智慧,也是与生俱来的光明的智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去体会这个佛性,换言之,要感受到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这样的佛性,这是前文所说的两种清净中的第二个——后天修出来的清净。
佛性本身是原有的、先天的清净;我们通过闻思修所发现的佛性,也即证悟的智慧,则是后天的清净。大圆满称前者为母光明,后者为子光明。我们也可以称它们为先天的光明和后天的光明,或原有的光明和通过闻思修获得的光明。
后天的光明,可以为我们消除烦恼。虽然每个人都有先天的佛性、觉性,但它未被我们发现之前,起不到什么作用;只有在我们觉悟之后,它才能发挥功效。
“但自觉觉他”,先“自觉”,后“觉他”。“自觉”,觉悟自己心的本性;“觉他”,当发现自己心的本性是本空无我时,自然会知道所有人乃至所有众生的心的本性都是本空无我,一切有情的心的本质莫不如此。
“觉知明了”,届时,我们会深深体会到心的本性如此光明。
我们经常提到“光明”一词,不过对初学者来说,用“本空无我”也许更为适合。因为我们很难了解“光明”的真正含义,“本空无我”则要清楚、具体得多。实际上,“本空无我”加上“光明”就是心的本性。
“则名解脱”。解脱,也有先天的解脱和后天的解脱。佛性本身是解脱的,这是先天的解脱;通过证悟断除烦恼而获得的解脱,则是后天的解脱。
“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这句话很重要,大家要记住。我们所有的善行、功德最终是为了什么呢?或者说它们的根是什么?“以觉为根”,“觉”即证悟,倘若没有证悟这个根,所有的福报、功德都不能让我们解脱。因此,证悟的智慧才是我们行善修行的核心重点。
“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因为有了觉悟这个根,自然会长出功德之树,结出涅槃之果。
“如是观心,可名为了。”这样观心,就叫“了”或“了心”。
上述达摩祖师对“了心”的解释十分全面,囊括了佛陀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全部要义。其中前半部分讲“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是从空性亦即第二转法轮般若经的角度作答;后半部分讲“了见自心起用”,则是从佛性、如来藏亦即第三转法轮的角度加以回答。
其中哪部分是胜义谛,哪部分是世俗谛呢?有两种分类方式:如果按照第二转法轮,则前半部分属于胜义谛,后半部分属于世俗谛;如果按照第三转法轮,由于佛性、光明是胜义谛,因此除了前半部分属于胜义谛之外,后半部分中的染心是世俗谛,清净心则是胜义谛。
一言以蔽之,所谓“了心”,首先要证悟心的本性为空性;其次要了达所有众生的心是光明,每个众生皆具佛性。这两部分全部通达无碍,就是“了心”。这是真真正正的开悟,而且是层次很高的证悟境界——达到了密宗大圆满、大手印或三转法轮的级别。
难道证悟还有不同的级别吗?当然。诸如证悟小乘佛教的人无我,以及了悟自我之外的万事万物为空性,虽然都属于证悟,可是级别并不高,因为没有包含佛性。而达摩祖师讲的“了心”包括佛性,其层次之高,自不待言。
本问达摩祖师以简单明了的阐述,圆满概括了二转和三转法轮的内容,很有意义。如此简明扼要地表达深刻的内容,就是窍诀,我们务必要反复学习。虽然文字上不难理解,但最关键的是要亲身实证,证悟自己的心——一是本空无我、二是本来清净光明。证悟了这两点,便是证悟了大圆满、大手印,也证悟了禅宗的明心见性!
(四)问答四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上一个问答中讲,“一切诸善,以觉为根”。无论学习小乘还是大乘、显宗还是密宗,最后的目标都是“觉”——证悟,因为它是解脱最关键的因素。证悟能断除我执、无明,遣除所有的烦恼,之后便能成就、解脱;若没有证悟,则不管做多少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法,都只是世俗的功德,与解脱没有太大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前面讲了真如佛性,我们明白了一切功德的根是证悟,但我们还不清楚,无明之心的根是什么?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
“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凡是有无明、有染污、有执著的六识或八识,都叫做“无明之心”,此处无明之心主要是指充斥着各种烦恼情欲以及恶念的心。
烦恼情欲有多少呢?八万四千个。贪、嗔、痴以及将贪嗔痴作为一个整体,此四者各有两万一千个,加起来即为八万四千个。佛法之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治这八万四千个烦恼情欲。但我们要知道,佛教中常说的“八万四千”,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用来表示数目庞大。除了这些烦恼情欲以外,无明之心还包括如恒河沙数般的种种恶念。
产生上述烦恼情欲以及恶念的原因是什么呢?
“皆因三毒,以为根本”,都是因为三毒。也就是说,无明之心以三毒为根。
倘若继续追问:三毒之心以何为根?那达摩祖师肯定会说:三毒之心以无明或痴为根。一切烦恼归根到底都来自无明。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所有烦恼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无明;所有功德的根源也只有一个,就是觉悟的智慧。也可以这样讲,一切烦恼之中,最严重的是无明;一切功德之中,最殊胜的是觉悟智慧。
觉与无明是矛盾、对立的,若证悟了空性,拥有了觉悟的智慧,即能推翻、断除无明。断除了无明,就等于断除了八万四千个烦恼情欲以及恒河沙数般的恶念,如此便可获得解脱。因此,要想成就,只需一个觉悟的智慧就足够了。
所以说,我们学佛的种种功德,就是用来断除各种各样的烦恼。而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因此最关键的是要证悟能够推翻无明的智慧。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所谓三毒,就是贪嗔痴。
“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三毒之心具足了所有的罪恶。有了贪嗔痴,各种各样的烦恼及杀盗淫妄等罪业便会随之而来。
“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就像一棵大树,虽然只有一个根,但根上长出的枝叶却不计其数。同样,由无明产生三毒,再生无数的烦恼,其后出现各种各样的业,继而便有了六道轮回的痛苦。可见,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无明。
“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三毒中的每一个都会生出无数烦恼,随后产生百千万亿的罪业。这些烦恼罪业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前面大树的比喻,实际上二者完全不能相比。
“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首先从佛性中生起最细微的无明,然后从无明(无明即三毒中的痴)产生贪和嗔,又从三毒滋生出无数的烦恼和业,造业后形成下一世的轮回,到那时六根便会应现。
倘若下一世投生为人,就会出现人的六根;投生为旁生,就会出现旁生的六根……投生到哪一道,就会因业力而出现相应的六根。前世的因决定了投生的方向,因此,六根来源于前世的因,亦即三毒。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诸根。眼根是视网膜、晶状体等眼睛的物质部分,耳根是耳膜等耳朵的物质结构,鼻根、舌根也是如此。身根主要是遍布身体的各种神经,能够感受外界,产生触觉。前五根都是人体的物质组成部分,只有意根不属于物质,而属于意识。
意根是什么呢?前一刹那意识上的能量,就是后一刹那意识的根。意识要把每一刹那的能量传递下去,才能持续思考和感知外界。如果意根受到影响,人便会暂时失去意识。比如听到噩耗时晕倒,就是因为意根受到打击,意识停止了,只有在恢复以后才可以继续思考,感知外界。
“亦名六贼,即六识也”。六根也叫做六贼。为什么叫贼呢?因为六根会欺骗我们的意识,盗取我们的法财。实际上,我们耳闻目睹的一切并非真实存在,但六根欺骗了我们,并由此来攫取我们戒定慧等佛法或修行上的财富。
虽然此处字面上讲六根就是六识,但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比如,我们要听到外面的声音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外来的声波,二是自己的耳膜即耳根,三是通过声波和耳膜产生的一种感觉——耳识。事实上,声音并不存在,但我们感觉上听到了声音,这种感觉被称为耳识。除了耳识,其他五识也是如此。所以,六根与六识并不相同。但六识和六根都是贼,因为它们都盗取、劫掠我们的法财。
“由此六识,出入诸根”。六识依赖六根感知外部世界,如眼识通过眼根感受光,耳识通过耳根感受声音等。“出”,是指六识通过六根感知外界;“入”,则指六识停止感知外界,比如闭着眼睛或深度睡眠时,眼识就从眼根上消失了。六识有时出现,有时消失,所以叫做“出入诸根”。
“贪著万境”,当六识依靠六根感知到外面的世界,便会产生执著。虽然主要是意识、分别念去执著,但其他五识本身也有执著。尽管它们不能像意识那样进行思维,但眼识也会执著外面的色,耳识也会执著外面的声音,等等。
“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对外境产生执著后,就会产生贪嗔痴,然后造作很多罪业。这些深重的业力,成为证悟真如体(即佛性)的障碍。故而,六根六识被称为六贼。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涓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苦海。”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涓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轮回中的众生,其身心被三毒、六贼惑乱,致使心无法证悟,身体投生为各种各样的众生,无休止地沉浮于六道轮回,承受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就如同江河一样,虽然源头是很小的水流,但涓涓细流不停流淌,最后汇集成波涛万里的大江大河。
这就是轮回的真实写照。最初只是一个极细微的无明,后来产生了三毒,其后又形成六贼,继而导致了轮回六趣以及无穷无尽的痛苦。
“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如果有人截断江河的源头,后面的河流就会全部停息。同样,我们若能断除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明,则轮回也将戛然而止。
“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苦海。”修行人要做的是:首先,把贪嗔痴三毒转为三聚净戒,即大乘菩萨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或称饶益有情戒;其次,将六贼转化为六波罗蜜。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彻底解脱,永离一切苦海。
(五)问答五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世人说的宇宙,在佛经里称为法界,它是广大无边的。而生存于其中的众生数量之多,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此处所提的问题是:流转于三界六趣的众生无边无际,如果只是观心、觉悟自己心的本性,能够解除他们无量的痛苦吗?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全部是我们的心产生的,没有心就不会有三界六道,因为这些都是心投射出来的一种画面。尽管这个画面广大无边,但是再大,其核心、基础都是我们的心。
“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心本来并不存在,若能证悟无心,则人虽然处于三界当中,但已超越三界,和轮回毫无关系了。
证悟了无心的人,已然彻见三界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而不会受到三界的任何影响,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之所以将莲花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原因也在于此。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三界就是三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界来自于三毒,或者说三界是三毒的投影。
笼统地讲,整个六道轮回都是心的投影;具体而言,“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贪投射出欲界,嗔投射出色界,痴投射出无色界。这虽然不是很普遍的说法,但佛经中确有这样的记载。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会有三界呢?因为众生的心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于是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世界。
第一种,欲界。这是人类、旁生、地狱众生以及一部分天人生活的地方。欲界的外在世界以及众生的身体,都是由非常粗糙的物质构成的。欲界众生的心也很粗糙,贪嗔痴慢嫉等烦恼粗大而炽盛,所以,他们所在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等诸多痛苦。
第二种,色界。色界的因是四禅八定中的四禅,这四种禅定的状态都非常平静。色界虽然也是三界六道的一部分,但其物质构成以及众生的身体不像欲界那样粗糙,因而没有那么多的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那里很平静,众生的身心也很安宁。
第三种,无色界。无色界的因是四禅八定中的四定。所谓四禅八定,实际上是四禅四定,其中的四定就是无色界的禅定。无色界的世界和众生的身体都是由极其细微的物质构成的,他们看不见彼此,欲界和色界的众生更是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由于四定的状态极度平静,因此他们的世界极为宁静。
由此可见,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粗糙的、平静的、极度平静的,三种不同的心态投射出三个不同的画面。没有修过四禅八定的心,构造了粗糙的欲界;修到四禅,形成了相对平静的色界;修到四定,则形成了极其细微、平静的无色界。
总之,不管三界是来自三毒,还是心不同状态的投影,都说明三界源于我们的内心。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众生由于三毒而造的各种罪业有轻有重,所受的果报也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六道。
综上所述,达摩祖师对于第五个问题的回答是,无论三界还是六趣,其根源都是心,因此观心即可解决无量无边的众生之苦。
后面的几个问答都与第一个问答有关系,实际上是把第一个问答细化了。
佛教中有一种波浪式的问答方法。就好比往湖面投一颗石头,起初只是一圈小波纹,随即扩散出更多的波纹,最后整个湖面都泛起涟漪。所谓波浪式的问答,就是先抛出一个主题性的问答,然后围绕它提出更多的问题,逐步将内容细化。
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中采取的就是类似的方式。第一问的答复中会提及第二问要阐述内容的关键词;第二问以此关键词发问,在答复中又会涉及需进一步解释的内容;第三问便由此提出问题……如此这般,将内容层层细化。假如将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个问题里讲,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本论先在第一个问答中提出“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后面的问答则解释理由及由此展开的更多疑问。例如第五个问答讲,三界六道虽然广大无边,但都是从我们心中产生的,是心、意识的作品,所以通过观心打破意识或六识,就可以解决三界六道众生的无量痛苦。
这些内容特别有意义,和密宗讲的一模一样,都属于窍诀。大乘佛教有两个最基本的窍诀:
第一是万法归心。大乘佛教对外在世界、人体结构等方面阐述颇多。比如,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的物质部分,从世俗谛、胜义谛等角度进行了种种描述;又如,通过中观推理,可以证明一切由物质构成的东西都是空性的。然而在最后实修时,诸如此类的法根本不需要修,直接从心入手,看自己的心即可。
第二个是心性本空,就是只讲心的空性和光明,也即胜义谛的部分。大乘佛教的俱舍也讲心,但主要是从世俗角度阐述心的结构、功能、规律……就像心理学解释心的各种状态一样。但在实修时,这些世俗层面的内容统统不讲,只讲胜义谛——心的空性和光明。
包括禅宗以及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在内,所有大乘佛教的实修部分都围绕着这两个窍诀。只要证悟了它们,也就证悟了一切。因此对于修行人而言,这些窍诀极为重要。达摩祖师在本论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窍诀。
达摩四论的内容非常深奥,但基本都属于见解的层面。后来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讲了很多实修的方法,但仍然不够细致。再后来,在憨山大师、虚云大师等禅宗大德的著作中又对此进一步细化,讲授了许多窍诀和具体的修行方法,如怎样借助参话头、参禅来证悟。
诚然,从实修的角度而言,前面讲的这些内容并非具体的操作方法,但实修与见解或理论不能完全脱节,只不过实修时无需过多的理论。如果缺失了必要的理论部分,那就彻底失去了证悟的方向,根本不知道要修什么,为何这样修。因此,不管修禅宗还是其他法门,理论都非常重要。
另外,对于禅宗修行人来说,也可以借鉴密宗的一些修法。如果以自宗祖师大德们的窍诀为基础、核心,再吸收一些诸如大圆满、大手印中的修法作为补充、完善,则必定大有助益。
而对于修大圆满的人来讲,虽然禅宗的理论在大圆满中都有,但如果母语是汉语,那么学习禅宗成就者的论著,会比看藏文翻译过来的文字理解得更加透彻。
(六)问答六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接下来继续提问:为什么根据业报的轻重分为六趣呢?
在前面的回答中曾提到“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此处则针对这一观点提出问题,这就是波浪式的问答方式。
答:“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正因”,即最重要、最关键的因。比如花的正因是种子,水分、阳光等其他条件就不是正因,而是缘。此处的正因特指成佛的正因。真正让我们成佛的因是什么?是出离心、菩提心,尤其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达摩祖师此处强调的即是证悟的智慧。“迷心”,意即没有证悟空性,不了解空性和无我,对自我、对世界怀有强烈的执著。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生不了解成佛的正因,在迷心的状态下行持布施、持戒等善法。这些善法又叫人天福报或世间法。
佛教一般分为人天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尽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境界上有高低之分,但总的来说其结果都是证悟,所以不是迷心。而人天佛教完全不了解空性和无我,因而属于“迷心修善”。如今的佛教徒恐怕大多如此,他们烧香拜佛,求佛保佑,希望自己生生世世享受世间福报。
迷心修善的结果是什么?“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不能脱离三界。从三界中解脱必须要证悟空性,至少要证悟人无我。因此,迷心修善依旧会流转轮回,顶多不堕三恶趣,投生于三善趣或称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为什么投生到三轻趣?
“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在心怀执著、未证悟人无我的基础上修持十善,期望生生世世幸福快乐,这种人不能脱离贪界,会投生至天道。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对空性、人无我没有丝毫觉悟,却将五戒护持得很好,且时而生起慈悲,时而生起嗔恨,这种人不能脱离嗔界,将会投生于人道。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有为”,是指无常的、有因有缘的法,其范围很广,所有因缘和合的缘起法都是有为法;“邪”,并非世俗所讲的邪恶,而是指一些不正确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如幻如梦的有为法执著为实有,并且信邪求福,这种人无法脱离痴界,而将投生至阿修罗道。
这些人虽然相信善恶因果、前世今生,但出于愚昧也信外道鬼神等此类事物,因而形成了不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求福、行善,必然会存在问题。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有些人既信邪又造罪,譬如有些宗教认为,宰杀牛羊等生命祭祀神灵便能得道升天。还有些人信邪但不造罪,他们会做一些善事,以后会投生为阿修罗,也叫非天。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天人、人、阿修罗这三类众生,相对而言业力比较轻,所受的痛苦也没那么明显,因此叫做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饿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云何三重趣?”为什么会堕三重趣呢?
“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肆意放纵自己的贪嗔痴,造作各种各样的罪业,这种人就会堕入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饿鬼趣”,贪业深重的众生堕入饿鬼道。贪婪、吝啬相应的果,就是成为饿鬼。
“嗔业重者,堕地狱趣”,嗔业重的堕地狱道。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对应的果就是地狱。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十分愚痴,同时又造作各种罪业,则会堕入畜生道。愚昧但行善,就是前面讲的阿修罗。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这样的三重趣加上前面的三轻趣,便形成了六趣,亦即六道轮回。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即得解脱。”
最后又归结到主题上,仅仅通过观心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无论三轻趣还是三重趣,无一不是因业力而成,所有的业都是由贪嗔痴三毒所驱使,而这三毒均来自内心。因此,真正的源头就是自己的心。只要能够控制心,解决心里的问题,准确地说就是证悟心的本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远离一切邪恶,三界六趣轮回的痛苦自然得以消灭,这样就获得了解脱。
在大圆满的正行之前有一个修法,是专门观察身口意三者哪个最为关键。此修法的理论,实际上就是达摩祖师讲的这些内容,然后通过大圆满的方式去思维,最后得出结论——身口意三者心最为关键,轮回由心而生,解脱也依靠心。
得到这样的结论有什么用呢?既然最关键的是心,那就根本不必考虑外部世界,甚至连自己的身和语也无需考虑。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心,此后所有的修行都要聚焦于心——从心入手,看心到底是什么,观察它的来处、住处、去处。最后,就会认识到心是一种虚拟的东西,实际上心的本质是佛性、自然本净。
这才是我们最终要找的东西。前面的那些都不需要,要逐个过滤掉。首先要过滤掉中观尤其是俱舍讲的那些外在物质;其次身体语言也不需要,只需要心;最后发现,心也是一种错觉。永远停留在心的层面上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要突破它。突破以后,就找到了心的本质,这便是所有答案的真正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