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问答十三
问:“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于事法,功德始成,若为观心,可相应乎?”
“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温室”相当于现在的桑拿房、浴室,里面既能洗浴又能按摩、推拿等。《温室经》是一部篇幅很短的佛经,其中详细讲解了应该如何建造温室,所需何种设施,包括下水道怎样处理等诸多细节。
修建温室供养僧众,具有无量的功德。佛经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故意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等于造了两个五无间罪,从而下堕地狱。但由于他曾为僧众修建过一间温室,凭借此功德,他堕入地狱仅仅一秒,第二秒便得以脱离。由此说明,供养浴室确实功德巨大。因而在第十三个问答中专门提出这一话题,请教达摩祖师。
“此则凭于事法”。“事法”,是指修建温室并供养给僧众这类世俗的善法。它们的功德来自于世俗。
“功德始成”。“始”,即才。依靠世俗谛的洗浴房,才产生了如此大的功德。
“若为观心,可相应乎?”如果只观自己的心,不去做这些功德,这与佛经讲的内容是否相应?有没有矛盾呢?
答:“洗浴众僧者,非世间有为事也。世尊尝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
下面,达摩祖师依旧是从心之本性的层面予以解释。
“洗浴众僧者,非世间有为事也。”佛经讲的温室不是世俗的温室、浴室,其真实内涵并非你们理解的那样。
“世尊尝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尝”,即曾经。佛陀曾经为弟子们宣说《温室经》的功德,希望大家去受持这个洗浴之法。但这仅仅是一种比喻而已。
“故假世事,比喻真宗”。“假”,即假借。实际上,佛陀是假借世俗之事,来比喻说明真实的含义。
“隐说七事供养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净水、二者烧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枝、五者净灰、六者酥膏、七者内衣。以此七事喻于七法,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沐浴庄严,能除毒心、无明、垢秽。”
“隐说七事供养功德”,“隐说”七种供养功德。什么是隐说呢?若用“明说”,就是指世俗层面上的温室的功德;若用“隐说”,则是指字面背后隐藏的其他含义。
“其七事云何?”《温室经》讲了温室所需的七个条件,哪七个条件呢?
“一者净水”,第一个是干净的水。
“二者烧火”,第二个是烧火,用来做热水。
“三者澡豆”,“澡豆”是黄豆等豆类磨成的粉,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沐浴液,或可称其为沐浴粉。古时的在家人会在里面添加一些香料,出家人则是直接使用澡豆。
“四者杨枝”,“杨枝”是当作牙刷用的。
“五者净灰、六者酥膏、七者内衣”,“净灰”“酥膏”等后面会解释。
“以此七事喻于七法”,以上明说的七个条件都是比喻。达摩祖师说,你们不要理解为真实的净水、烧火、澡豆等,佛陀真正要讲的是后面隐说的七法。
“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沐浴庄严,能除毒心、无明、垢秽”。“毒心”,即烦恼。所有众生都要用这七法(即隐说七法)来沐浴自己,以此去除烦恼、无明和垢染。
“其七法者:一者谓净戒洗荡愆非,犹如净水濯诸尘垢。二者智慧观察内外,犹如燃火能温净水。三者分别简弃诸恶,犹如澡豆能净垢腻。四者真实断诸妄想,犹如杨枝能净口气。五者正信决定无疑,犹如净灰摩身障风。六者谓柔和、忍辱、甘受,犹如酥膏通润皮肤。七者谓惭愧悔诸恶业,犹如内衣遮丑形体。如上七法,是经中秘密之义。”
“其七法者”,接下来,达摩祖师开始解释供养温室的七种真实含义,哪七种呢?
“一者谓净戒洗荡愆非,犹如净水濯诸尘垢。”“愆非”,是指罪过、过失;“净戒”,清净的戒律,即前文讲的三聚净戒——菩萨的三种戒。第一个,是用这三种戒律清净自己的种种过失,就像用净水清洗尘垢一样。
从世俗层面讲,佛经里说的确实是干净的水,是温室的七个条件之一,与心的本性没有任何关系,供养温室也确实具有世俗层面的功德。不过,有些人对这一功德十分执著,以为不用闻思修行,只要为僧众修建了温室,自己就能解脱。达摩祖师为了打破这些人的执著,便特意将净水解释为戒律。
“二者智慧观察内外,犹如燃火能温净水。”第二个是用智慧来观察外面的世界以及自己的身心,就像烧火能做热水一样。这也是比喻,不能按照字面理解为火,而要理解为智慧。
“三者分别简弃诸恶,犹如澡豆能净垢腻。”第三个是断除所有的罪业,就像澡豆能洗掉身上的污垢一样。
“四者真实断诸妄想,犹如杨枝能净口气。”第四个是断掉所有的妄想,就像杨枝能清净口气一样。
古时候没有牙膏、牙刷,人们常常通过咀嚼杨枝来清洁牙齿、清新口气。现在印度、尼泊尔的一些村镇仍保留着这个习惯,以前我曾在蓝毗尼附近的小镇上看到两个人用杨枝刷牙。对此戒律中有不少要求,诸如怎样咀嚼,用完以后不能乱扔,应当如何处理……
“五者正信决定无疑,犹如净灰摩身障风。”第五个是正信,亦即信心,对三宝,对四圣谛、因果、轮回等没有任何疑问,就像用净灰摩擦身体来抵御寒气一样。
菩提伽耶所处的印度中部,夏天十分炎热,不过佛陀等僧众住在印度中部和北部,那里冬天风很大,以至于竹子都会开裂。为了防止寒气侵入身体,人们洗浴之后会用净灰来摩擦身体。
“六者谓柔和、忍辱、甘受,犹如酥膏通润皮肤。”第六是“柔和、忍辱、甘受”,就像用酥膏来滋润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甘受”也是忍辱的意思,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时,心甘情愿地接受,通过这种方式去化解矛盾和问题,而非一般世俗方式那样一味抱怨、仇恨。“酥膏”是古印度人的润肤用品,跟现在的护肤品差不多。从相关戒律中可以了解到,那时的印度已经有了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
“七者谓惭愧悔诸恶业,犹如内衣遮丑形体。”第七是惭愧,亦即忏悔之前所做的全部恶业,就像用内衣遮挡身体一样。
对当时的僧众来说,具备净水、烧火、澡豆等七个条件的浴室非常稀缺。因而不少僧众患上了皮肤病等各种疾病,甚至导致不能闻思、不能修行。供养浴室就可以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让其安心闻思修行,因而具有无量的世俗功德。这是佛陀宣说的,达摩祖师自然不会否定,只是为了让人们避免过度执著,因此特意强调其背后的喻义。
“如上七法,是经中秘密之义。”佛经中没有明说以上七法,这些都是经中的隐秘之义——隐藏的含义。
“皆是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少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解悟。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温净戒汤,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
“皆是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少智下劣凡夫”,上述隐说七法,都是说给大乘利根者的,而非缺少智慧的钝根之人,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后者可以按照明说七法去理解并行持,通过给僧众供养浴室来积累自己的福报。
这句话不仅是针对第十三个问答,也是对第十二个问答的注解。
“所以今人无能解悟”,达摩祖师说,如今绝大多数人属于下等根机,所以没办法理解内在的真正意义,只能理解为净水、烧火、沐浴等外在含义。
“其温室者,即身是也。”实际上,这个温室指的正是自己的身体,并非洗浴房、桑拿房等外在的东西。
“所以燃智慧火”,火也不是外在的火,而是内在的智慧。
“温净戒汤”。“汤”,即水。净水也不是真的水,而是指三聚净戒。
“沐浴身中真如佛性”,“沐浴”也不是清洗身上的污垢,而是洗掉遮住佛性的障碍。佛性由于被烦恼等障碍遮盖着,从而我们无法得见其真容。
“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受持隐说的这七法,可以庄严自己的佛性。将自己佛性上的障碍洗净之后,我们就明心见性了,所以是“自庄严”。
“当日比丘,聪明上智,皆悟圣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
“当日比丘,聪明上智,皆悟圣意”,佛陀传法时的那些比丘非常聪明,都是上等根机者,当即就明白了佛陀真正的意思。
“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他们按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最后都功德成就,证悟了圣人的果位。
“今时众生,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依经,岂非误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事不相应,云何悟道?”
“今时众生,莫测其事”,现在的众生则无法得知佛陀的真实意趣。佛陀不曾直接宣讲隐说七法,且早已圆寂,众生纵然自行揣测,终究还是难以了知。
“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依经,岂非误也?”众生用世间的水清洗物质的身体,自以为这样就是依教奉行——“佛陀让我们洗,我们就洗”,这难道不是误解吗?现在的人们只知将温室当作普通的浴室,根本不了解其内在的隐喻。
“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况且真如佛性并非凡夫理解的平凡形象,烦恼本来就没有相。
“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无为身”,即佛性。作为物质的水怎能清洗无为的佛性呢?当然不能。
“事不相应,云何悟道?”凡夫的理解与佛陀的真实意趣不相应,怎能悟道?
“若欲身得净者,当观此身,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骈填,内外充满。若洗此身求于净者,犹如洗堑,堑尽方净。以此验之,明知洗外,非佛说也。”
“若欲身得净者”,如果有人希望自己的身体获得清净。
“当观此身,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骈填,内外充满”,他们应当这样看待自己的身体:物质的身体是由贪欲和父母的精卵所产生的,里里外外都充斥着各种臭秽肮脏的物质。“骈填”,充塞、填充,这里指由各种东西堆积起来的身体。即使从世俗层面来讲,这种身体也无法清洗干净——外面洗干净了,里面也洗不干净,或者说,表面洗干净了,本质也无法洗净。
“若洗此身求于净者,犹如洗堑,堑尽方净。”“堑”,即深沟。如果有人想将这样的身体清洗干净,那就好比试图用水去洗一条又长又深的地沟。水刚倒进去立刻就变脏了,因为沟里都是泥土,没办法洗净。“堑尽”,意即深沟消失,只有当这个沟消失时,才算洗干净了;只要它存在,就不可能洗净。这个比喻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本身是由各种肮脏的物质构成的,根本不可能清洗干净,只有它不复存在时,才算是干净了。
“以此验之,明知洗外,非佛说也。”“验”,即验证,观察。如此观察就会明白,佛的真正意思肯定不是清洗外在的身体,而应该是像达摩祖师解释的那样,清洗我们佛性上的障碍。
下面总结一下第十三个问答。
佛经讲的明明是世俗的、物质的浴室,达摩祖师为何解释成另一种含义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清楚层次。正如达摩祖师自己所讲,“皆是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少智下劣凡夫”。隐说七法是为大乘利根者宣讲的;钝根的凡夫则要按世俗的方式理解——温室就是物质的浴室,里面有火、有水等一应设施。
可见,两种解释方式并不矛盾,它们的层次不同,面向的人群也不相同。那我们应该按照哪种方式理解并行持呢?
如果已经证悟了空性,证悟的境界还不是很高的话,可以按照达摩祖师的解释来行持,即温室是自己的身体,燃烧的火是智慧,所清洗的是自己的烦恼……以这样的见解安心打坐即可,不必去实地建造温室,因为自己的境界当中已经包含佛讲的这些功德了。
如果尚未证悟,那就按照佛陀明说的方式理解。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修一个这样的温室供养僧众,以此能积累无量的功德。同时心里要明白,做这些世俗功德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达到胜义谛,那时便能行持隐说七法。
还有,对这个温室以及里面的水、火等东西不要执著。所谓不执著,就是不要把这些东西当作实有的存在,要知道它们都如幻如梦。这也是一种破相。达摩祖师为了唤醒那些只看重世俗功德、对胜义谛不感兴趣的人,便宣讲了隐说七法,告诫他们不要过于执著世俗的功德。
如果证悟境界很高——世俗的事情根本影响不到自己,那么就去做各种福慧双运的事情,以此自利利他。这样既不影响自己的修行,同时也可以利益众生。
以上这种全面、整体的理解至关重要,不仅《破相论》,乃至整个大乘佛教,无论显宗密宗,都需要这种理解方式。这样我们便可以保持中道,避免两个极端,是非常有意义的。
修持禅宗、大圆满或大手印时,最大的误区或者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看到《破相论》这样的文字时,觉得自己原先的理解全错了,以为供香、供灯、供花等毫无益处,从此以后再也不做这些世俗的功德,只管打坐,可是这种所谓的打坐也打不出什么效果。因为证悟不会从天而降,而要建立在闻思、忏悔、供佛等众多福报的基础之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然不是禅宗的错,也不是大圆满、大手印的错,而是我们这些学禅宗、学大圆满的人理解错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走火入魔!
禅宗、大圆满乃至整个大乘佛教中,类似《破相论》这样的诠释比比皆是,对此我们必须抱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才能确保不偏离正确的学佛道路。
(十四)问答十四
问:“如经说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如经说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很多大乘佛经都讲,只要虔诚念佛,无论何人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借助观心的方法来求解脱呢?
净土宗说,诚心实意念佛的人,必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在那里继续修行,很快就能成佛。既然靠念佛这一法门便可成佛,为什么还要观心呢?这是净土宗给禅宗提的一个问题。
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
“夫念佛者,当须正念”。达摩祖师回答说,应当知道如何正确念佛,只有正确地念佛,才能成佛。
“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首先要了解一下了义和不了义的概念:凡是彻底、清楚、直接揭示真理的佛经,叫做了义经;反之,出于某些原因,宣讲不彻底、不究竟教法的佛经,叫做不了义经。佛之所以讲不了义经,主要是考虑到当时人的根机不够成熟,只能用间接的方式将人们逐渐导向终极真理。
那么,哪些佛经属于了义,哪些属于不了义呢?大致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主要是从第二转法轮的角度观察,凡是讲般若空性的佛经,都是了义经;凡是不讲空性的佛经,如讲善恶因果、轮回痛苦、出离心、菩提心等世俗内容的,都是不了义经。
在上述不了义经中,又可细分为在世俗中符合事实和不符合事实的两种,也即世俗层面上的了义经和不了义经。从空性角度来看,虽然一切世俗内容都是不成立的、不了义的,但在世俗层面上也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善恶因果、前世今生等在感官层面上是真实无误的,因此属于世俗中的了义内容;而另一部分,即使在世俗层面也是不正确的,因而属于世俗中的不了义,例如佛陀描述地球是平面的,太阳围绕地球运转等等,这些说法不但从胜义角度站不住脚,从世俗角度也是不成立的。
那佛陀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认为没有必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与世人发生争执。在当时人的概念中,大地就是一个平面,太阳就是绕着大地旋转,很多哲学、宗教也都这样认为。假如佛陀提出全然不同的观点,必然会引发多方争议,导致世人对佛陀的无常、无我、缘起等更重要的观点萌生各种说法,进而毁掉许多人的善根。于是,对于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佛陀便顺应了当时人们的观点和想法。佛陀也曾明确指出,这些是不了义的权巧之说。
第二种分类是从第三转法轮观察,凡是以佛性、如来藏为主要内容的佛经,都是了义经;凡是不讲佛性、如来藏的佛经则是不了义经,诸如讲善恶因果、缘起等不净世界的经典。
回到《破相论》中,达摩祖师并未否定念佛可以往生净土,只是说佛经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这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诚心实意念佛,确实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过这是世俗的念佛,也即不了义的念佛;此外还有更深层的了义的念佛,也就是站在胜义角度观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是我们的心的本性,换言之,我们心的本性就是阿弥陀佛。
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里有五方佛及五方佛的刹土,它们都是佛的五种智慧的投影,所以它们不在外面,而在里面。所谓里面,就是如来藏、佛性。佛性本身就是五方佛,也是五方佛的刹土,还是五种智慧。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五方佛中西方的佛及其刹土,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就是心的本性的一部分。这是了义的观点。
总结而言,通过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属于世俗层面的念佛;真正了义层面的念佛,则是明心见性或证悟心的本性。简单讲,心的本性就是佛性,佛性可以分为五智慧亦即五方佛,其中包括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是佛性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外面的佛。因此,我们念佛求往生也不能外求,而应往里求——力求证悟。证悟以后才叫真正的念佛、真正的往生。
“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哉?”
此处的“往生”,是指内在的证悟;“正念”,指了义的、胜义谛的念佛;与此相对,“邪念”是指不了义的、世俗谛的念佛,而非通常意义的邪念、邪见。显然这都是从胜义角度讲的,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中始终是站在最究竟的层面予以回答,本处自然也不例外。从胜义谛来看,整个世俗谛都叫做邪,包括出离心、菩提心、念佛求往生等。
“正念必得往生”,胜义谛的念佛一定能使人往生。
“邪念云何达彼哉?”世俗谛的念佛怎么能让人抵达彼岸呢?这个彼岸,是指自己内心的极乐世界,而非外在的极乐世界。倘若一心追求外在的极乐世界,就无法到达内在的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依靠世俗的念佛不能即生证悟,只能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之后才能开悟。可见达摩祖师并未说,净土宗的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和净土宗对念佛的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达摩祖师这样说的目的,还是为了打破我们的执著。假如我们认定外面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极乐世界,里面住着一尊实有的阿弥陀佛,全然不知这些是自己佛性的现象,那么至少这一世是无法证悟的。只要我们不知道一切佛及其刹土如幻如梦,而对他们产生实执,就不可能证悟,无法进入内在的刹土。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了如是义,名之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
下面达摩祖师开始解释何为“念佛”。
首先讲“佛”。“佛者,觉也”,佛就是自己的觉悟。此处的佛,是指阿弥陀佛。
“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这个“恶”,并非十善十恶的恶,而是指所有世俗的念头。通过智慧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会发现二者都是如幻如梦。不同的是,作为物质的身体除了如幻如梦以外没有其他;内心则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其本质不仅是空性,还是佛性和光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证悟,即是彻底通达身体和内心的全部本质,从此以后不再生起任何念头。
其次解释“念”。“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念”,即回忆或不忘。不忘什么?戒和行。“戒”,指大乘佛教的所有戒律;“行”,即六波罗蜜多。大乘佛教的全部修行,都包含在戒和行里面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念佛”的“念”即是行持戒和行,并且精进修行。
“了如是义,名之为念。”通达上述内涵,才叫念佛。反之,若不了解这层深意,以为念佛就是嘴巴念阿弥陀佛几个字,则根本不是了义的念佛。
“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由此可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语言。
达摩祖师眼中真正的念佛是用心去念,亦即行持戒律和六波罗蜜多,且不忘精进。
“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向外求佛,徒尔虚功。”
“因筌求鱼,得鱼忘筌”。“筌”,是用竹子做的捕鱼工具。用筌去捕鱼,捕到了鱼就不用筌了。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
“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我们通过语言来了解它所表达的含义,了解之后就不需要语言了。
“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既然说要念佛的名号,就必须知道念佛的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以为念佛只是用语言念,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通过语言懂得念佛的意义之后,便不再需要语言了。
大家不要以为,达摩祖师这里在说,念佛只是口中发出声音而已,没有意义。达摩祖师从未否定过念佛的世俗意义,此处说的仍旧是胜义层面的念佛——佛是内在的佛性,佛刹是内心的光明、佛性,念佛则是明心见性。若想寻求内在的极乐世界,只念佛号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明心见性。大家一定要将这两个层次分开理解,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修行。
“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无实”,指不懂念佛的真正含义;“臻”,聚集;“臆”,胸腔,主要指心。若是心里没有上述见解,仅仅口诵佛号或咒语,同时内心充斥着贪嗔痴及满满的我执,则不可能明心见性,不可能往生到内在的极乐世界。
那么,在内心满是贪嗔痴和我执的情形下,诚心实意地念佛,能否往生到外在的极乐世界呢?当然可以。往生之后很快就能证悟,证悟的当下便抵达了内在的极乐世界。所以,如果觉得今生证悟无望,可以好好念佛,先求外在的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证悟之后,再到达内在的极乐世界。如此内外两种极乐世界兼得,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大家千万不要误解达摩祖师的用意。无论想不想开悟,无论修禅宗还是密法,对于佛教徒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佛教徒来说,念佛都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修行。
“将无明心,向外求佛,徒尔虚功”。“无明心”,意即还未明心见性。未证悟时,人们以为外在有一片极乐净土,有一尊阿弥陀佛,并且心向往之。以达摩祖师的见解来看,这样是徒劳无功的,但凡不能直接明心见性的闻思修行,都没有功德;唯有直接导向明心见性的方法,才有功德。
对达摩祖师的这种说法,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他讲的层面也即胜义谛来讲,真正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是佛性,“念”即用心证悟,“念佛”即明心见性;至于其他的,如外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统统没有用处。不过对我们而言,世俗层面的修行当然不是“徒尔虚功”,反而是非常有用的,大家必须圆融理解其中的含义。
“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外求理,终无是处。”
“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诵佛号和念佛号,两者的意思相差悬殊。
“在口曰诵,在心曰念”,用嘴念叫做“诵”,用心去修叫做“念”。
“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念”是从心产生的,心被称为“觉行之门”,因为觉悟、行菩萨道等所有善根无不来自于心。心善,所作所为皆是善;心不善,一切都不善。
“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口诵佛经、佛号等等,只是一种声音的相。意思是说,仅仅嘴上出声而内心不念,毫无用处。
“执外求理,终无是处。”执著外物而妄图求其本质,终究一无是处,永远不可能证悟。
“故知过去诸圣所修念佛,皆非外说,只推内心。心即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主。”
“故知过去诸圣所修念佛,皆非外说,只推内心。”佛教历史上诸位成就者所修的念佛,都不是口诵外在的佛号,而是觉悟内在的心之本性,从中可以发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
“心即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主。”这句话很重要,密法中也经常这样讲。心是所有善的来源,包括佛的功德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功德,统统源自于心。
达摩祖师反复提及这一点,目的在于强调念佛不是用嘴,而是用心,因为心是一切善的源头。心若不善,用嘴或声音念佛,无异于缘木求鱼,白费力气。心,确确实实非常了不起!
“涅槃常乐,由真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
“涅槃常乐”。“涅槃”,即彻底的觉悟,成佛。成佛为什么会“常乐”呢?成佛以后,世俗概念的常与无常彻底消失,因而叫做“常”;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不复存在,因而叫做“乐”。
我们不能先在心里建立一个佛性,然后给它贴上恒常和快乐的标签;否则,就和印度教等外道没有差别了。很多外道都认为人有一个自我,不同的外道对这个自我抱有不同的观点,但共同的一个观点是——自我是永恒、清净、快乐的。乍一看,这和佛性完全一样,甚至有的外道称自我“不可思议”,这很像禅宗讲的“佛性不可思不可言”。然而事实上,佛性和外道的自我,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差异。
佛教认为众生心中皆具佛性,佛性有四个特点:永恒、快乐、自我、清净,又称“常乐我净”。但这不是我们要去打破的世俗层面上的“常乐我净”。假如认为真的存在一个世俗上的佛性,那这个佛性就等同于外道的自我了。这样一来,佛陀先在前两转法轮中推翻自我的存在,到了第三转法轮又建立起一个这样的自我,岂不是矛盾?
因此,我们必须搞清楚这个微妙的差异,否则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据《楞伽经》讲,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空性。佛教第三转法轮讲了“常乐我净”,密宗讲了佛的坛城等诸多要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统统不离空性,始终与空性无二无别。而在所有外道的观点中,根本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空性。
“涅槃常乐”中的“常”即为永恒,指世俗人建立起来的常和无常两种观念彻底消失,并不是说存在一个永恒的东西。假如我们觉得有一个永恒的东西存在,意味着对它产生了难以破除的执著,那就无异于外道了。“乐”即是快乐,这并不是说,成佛后会永远得到一种特别幸福快乐的感受。佛经对快乐有三种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世俗观念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有漏的、无常的。佛的境界远离这些,所以称为“乐”。
上述见解,无论对我们学习理论还是自己实修都非常重要。
“由真心生”。“真心”,佛性的别名。“涅槃常乐”是从如来藏、佛性、光明中产生的。
虽然我们会说贪嗔痴不存在,佛性和光明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性实有、不空。那是什么意思呢?如今我们看到的不清净的一切,包括外在和内在的所有东西,都与自己的感官密切相关。世界长什么样,不是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感官来决定。感官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这一点很容易通过逻辑来证明,以前讲过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众生的感官会受到业力的驱使而发生很多改变,当它稍微产生变化时,世界一定会随之改变。现在我们是人,拥有人类的感官,看到的是人间;如果投生为天人,拥有了天人的感官,看到的就是天界;如果不幸堕入地狱,就只能以地狱众生的感官去感受地狱……世界就是这样不断变化着。
这种变化到了八地便会戛然而止,地狱也好,天界也好,六道的世界不复存在,一切都变成了佛的刹土。可见,不清净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无常的,清净的佛刹才是最究竟的、永恒的。但这并不代表佛的刹土实有不空,八地菩萨通过修行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其世界就变成了清净的刹土,所以这也是一种缘起现象。
不管是佛的刹土、佛的坛城还是如来藏,一切都不离空性。一旦去掉空性,用再多、再漂亮的词汇都没用,立即就变成了外道的见解,持这种见解的人永远不可能解脱。如般若经所言,解脱唯一的门就是空性。正因如此,在《破相论》中达摩祖师始终紧紧抓住这一点,包括说念佛、供佛等并非佛的本意,佛真正的本意只有一个——佛性,佛性也即空性。
佛性、佛的坛城、佛的智慧是清净的,同时又如幻如梦。不论三转法轮还是密宗,从任何角度讲,这个观点都真实无误,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这个正知正见。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最后必须突破的就是佛性这个层面。如果学密宗时认为佛的坛城真实不空,或者学禅宗时认为佛性、光明实有存在,那就没有突破这一关,也就意味着难以获得解脱。
“三界轮回,亦从心起”。从好的方面讲,心乃“万德之主”,是所有善的来源;从坏的方面讲,轮回也是从内心当中产生的。所以,清净与不清净、涅槃与轮回、好与坏、善与恶……一切的来源都是心。
“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入?知关津者,何忧不达?”
“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关津”,即设在港口、渡口的关卡。心是出世间的门户,是解脱的关卡。
“知门户者,岂虑难入?”知道了心这扇门,难道还担心进不去吗?只要征服这道关卡——证悟了心的本性,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纵使人类能探测几千、几万光年之遥的宇宙太空,也无非是了解一些表面现象而已,仍然找不到宇宙的真相,因为真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历经一系列学习,终于明白了心是善恶、轮涅等万法唯一的源头,所有答案尽在心中,只要内心的问题解决了,便一通百通。
由此可见,学佛是很简单的,不必过于担忧。假如万事万物都要学习,所有问题必须逐一解决,那确实是浩如烟海、学无止境。但凡意识存在,外面的现象必然层出不穷、永无尽头,看不完学不完。幸而我们现在知道了,与自己时刻相伴的心就是通向终极答案的关要,只要见到了心的本来面目,所有问题都将涣然冰释。八万四千法门中只需懂得这一法,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恰如本论开头所说,“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整个大乘佛教的窍诀就在于此。
“知关津者,何忧不达?”知道了这个最关键的要点,还担心达不到彼岸吗?
尽管达摩祖师说观心很简单,可是对我们而言未必。理论上确实很简单,不需要闻思太多,但四加行、五加行等一应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这样稳步前行,方能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