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劝诫与鼓励
1.应避免的错误行为
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伤水陆;妄营像塔,虚役人夫;积木叠泥,图青画绿;倾心尽力,损己迷它;未解惭愧,何曾觉知?
“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窃”,指自己,是达摩祖师的谦称;“事”,前文讲过,指世俗方面的事情。如今末法时代的人,往往对佛法理解浅薄,只知道依靠供佛、修庙等世俗之事求取功德。
“广费财宝,多伤水陆”,导致浪费许多钱财,伤及水陆两地的生命及生态环境。诸如为了修庙、修塔,不得不砍伐树木;为了供佛大量购买珍珠、象牙等物,致使大批动物惨遭杀戮;为了建造金碧辉煌的经堂,给当地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污染和破坏……
“妄营像塔,虚役人夫”。“营”,营造;“人夫”,被雇佣的人。乱建各种佛塔、佛像,让老百姓为这些无意义的事情辛苦劳作。
为了建塔、建大型佛像,除了要付出人力,还会伤害动物,凡此种种都给众生增添了很多痛苦。这些事情,不但从胜义谛看来没有意义,从世俗谛看来也没有必要。适当建造一些佛教建筑物是可以的,能够积累功德,但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一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二是不要对动物造成伤害。
“积木叠泥,图青画绿”,修建各种佛教建筑物,绘制精美的佛教造像、图画。
“倾心尽力,损己迷它”,在这些事情上倾尽心思、费尽力气,在闻思、打坐上却不够用功,其结果往往既损害自己,又误导别人。
佛教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众生消除无明,带来智慧和光明。上述行为则与此背道而驰,闻思修行和弘法利生少人问津,外面的佛像、佛塔却一个比一个高大雄伟、富丽堂皇。
“未解惭愧,何曾觉知?”自己未能认识到这些行为的错误,不懂得惭愧,那怎么能增长智慧呢?
天天修庙,无暇修行,这样下去如何开悟?况且,建造如此多的寺院、佛像,开销巨大可想而知,在募款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事情,参与者的心也不一定很清净……所以,佛教建筑物的修建一定要适可而止,我们应将学佛的重点放在闻思修行上面。这不仅是达摩祖师的意思,也是大乘佛教所教导的。
见有为,则勤勤爱著;说无为,则兀兀如迷。且贪现世之小慈,岂觉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诳言获福。
达摩祖师继续批评。
“见有为,则勤勤爱著”,末法时代的众生对有为法、世俗之事,如赚钱、升职、养生等等,往往热情高涨,兴致昂扬,十分执著。
“说无为,则兀兀如迷”,谈到空性、佛性等无为法时,则昏昏沉沉,一头雾水。达摩祖师总结得十分生动,现在很多佛教徒也是这样。
“且贪现世之小慈,岂觉当来之大苦?”“小慈”,指仅为现世而做的善行。为了今生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而做的微不足道的慈善,如何能应付未来的生老病死?
我们学佛的发心至关重要,不仅大小二乘,连人天乘都要考虑来世。如果只为了这一世而行善,不可否认也有一定的世俗作用,可问题在于,我们还要在轮回中度过崎岖漫长的岁月,那时怎么办?解脱怎么办?这种仅以现世为目标的善行,非但不能助人脱离轮回,甚至无力对抗轮回中普通的痛苦。达摩祖师此处告诫我们,发心不要如此狭隘,一定要发大乘的菩提心。
“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这种“学佛”,无非是白费力气,毫无意义。
“背正归邪,诳言获福”。“正”,指空性、佛性。与空性等正法背道而驰,与世俗之道却不谋而合,居然还说有很大的福报,简直是一派胡言!
这样的行善,在达摩祖师看来一文不值,但从世俗层面看来也有一点点功德。不过,若是发心只为今生,则此功德仅限这一世,下一世将得不到任何保障。
2.要争取今生证悟
知道了错误行为之后,怎样做才是对的呢?下面几句话十分重要。
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
“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只要能把心收回向内观照,也就是去体悟心的本性,便会了知一切都是空性,如幻如梦。
“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通过证悟,可以断绝贪嗔痴,使其永远消失;还能关闭六根,从此免受侵扰。
证悟以后,当眼睛见到物质时,不会对物质产生执著;耳闻声音时,不会对声音产生执著;所感知的一切全部如幻如梦,不会再去执著外境。
“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恒沙”,佛陀经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数量之多。证悟时会自然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并以这些功德来庄严自己。
“无数法门,一一成就”,一旦明心见性,也就成就了显密所有的法门,通达了大乘佛教的全部内容。
“超凡证圣,目击非遥。”超越了凡夫层次,证悟了圣者境界,并亲眼见到自己离成佛已近在咫尺。
达摩祖师是在教导我们一定要闻思修行,一定要即生证悟。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佛教所有的法门都在间接或直接地宣讲心的本性。我们证悟心的本性之后,就会自然通达所有的法门,获得全部的功德。那时我们会清楚地发现,成佛已然指日可待!
如果没有证悟,我们当然也可以积累许多世俗功德,以此在生生世世中免堕恶趣,享受富裕、健康、长寿等人天福报,可是迟迟看不到解脱的希望,成佛更是遥不可及。即使在持戒、布施等方面积累再多的世俗功德,也难以缩短成佛的距离。长此以往,必将大失所望,甚至绝望。
达摩祖师让我们此生证悟的原因就在于此。其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证悟的条件,就看自己能否精进修行了。
悟在须臾,何烦皓首?
很多年纪稍长的人经常问:我这么大年纪,还能证悟吗?是不是去念佛更好?不少人为此焦虑,这里达摩祖师便回答了这个问题。
“须臾”,即瞬间;“皓首”,即白发,意即年老。只要开悟的因缘或条件全部成熟,证悟就是一瞬间的事,不需要等很多年。
证悟需要哪些条件呢?在藏传佛教中必须修好四加行、五加行,打好这些基础之后才有望证悟。憨山大师曾明确指出,如果参禅不成功,就要去礼佛、忏悔,而后方能证悟。可见,禅宗也在使用同样的方法,只是不太强调而已。
不强调的原因在于,禅宗最初宣扬的是顿悟法门,也即用极简单的方法直接让人证悟,甚至有的禅师仅凭寥寥数语,便使弟子当即开悟。比如,慧可大师曾对达摩祖师说:“我心不安,请您为我安心。”达摩祖师答道:“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大师一找,根本没有心,当下大悟!那时的禅宗弟子大多是这种上等根机,顿悟法门对他们行之有效。可对我们这些下等根机者,则完全派不上用场。大家扪心自问,就凭跟上师的几句问答,自己能证悟吗?结果不言而喻。
好在人的根机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使之成熟。如五加行中的曼扎就是供佛,磕头就是礼佛,金刚萨埵则是最好的忏悔,从发出离心到菩提心,逐渐调伏烦恼,提升根机。当根机提升至一定层次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能让我们大彻大悟。
据虚云大师讲,禅宗早期不会采用参话头等方法,因为当时人多为上根利智,不需要这些;宋朝以后,人的根机逐渐转差,这些方法才应运而生。那现在人的根机是不是变得更差了呢?有可能。憨山大师曾说,达摩祖师时代的人,凭借只言片语便能开悟;后来的人,靠参话头证悟;再后来的人,参话头也参不出什么名堂,只能先去礼佛、忏悔等,而后才有可能证悟。
这恰好与藏传密宗的方法异曲同工。密宗修行人不论何种根机,必须先修四加行、五加行。极少数利根者在这期间就能提前证悟,加行是否继续修也就无所谓了;而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通过加行成熟自己的根机,然后再修持后面的密法。
由此可知,“悟在须臾”是指根机完全成熟以后,在此之前则全无可能。正因为可以瞬间证悟,因此“何烦皓首”,老了也不必焦虑不安。证悟本身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临终几分钟也有证悟的可能,更何况现在?若在临终到来之前,夯实一切基础修行,临终之际真的有可能证悟。所以,大可不必忧心忡忡。反之若根机不成熟,年纪再轻也没用,下一世、再下一世都很难证悟。
总而言之,能否证悟在于根机成熟与否,不在于年龄大小。当然,很多老年人以念佛作为首选的修行也非常好,但同时不要放弃证悟的机会。只要条件齐备,无论在家人出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希望证悟。
真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述观心,详其少分。
“真门”,指佛陀最正宗、最究竟的意趣;“幽秘”,深奥的内容;“宁可”,怎么可能。达摩祖师说,我怎么可能将佛的真正深意全部讲完呢?本文只是简略介绍了一部分观心的方法。
在我们看来,《破相论》讲了许多关于心的本性的理论,并未讲具体方法。而对当时人来说,这些就是方法,藉此便能开悟。事实确实如此,像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藏传密法成千上万的成就者,以及禅宗诸多祖师大德,往往在听了几句话之后立即证悟,根本不需要四加行、五加行或者参话头。
现在的人则不然,除了理论之外,还需要更加具体的修行方法。有了这些方法,任何人都有机会证悟。因此,大家还要去补充学习具体的修法,像大圆满中就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若是缺失了这些,那就好比在高处放着极美味的食物,别人只是介绍它如何鲜美,却没说该如何取下来享用,于是,我们饥肠辘辘也终究可望而不可及。我经常说禅宗和大圆满一模一样,其实主要是指二者对心的本性的描述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具体方法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3.尾偈
而说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达摩大师破相论终
“而说偈言”,本论以这首偈子收尾,同时总结了全篇的主要内容。
“我本求心心自持”。此处的“心”,要理解为心的本性、佛性。我们一直在向外追求佛性,为此经历了种种闻思修行,然而佛性原本就在自己心里,从未离开,因此根本无需去求。
“求心不得待心知”,如果认为佛性、佛的智慧是外在的智慧,并始终外求的话,那么永远都得不到它,我们应该等待佛性现前。
之所以用等待一词,是因为佛性本来就存在。假如它不存在,我们也就没必要等了。那应该怎么等呢?肯定不是守株待兔那样什么都不做,等也有等的方法。首先,要知道佛性一直在自己心里;其次,佛性未出现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根机不成熟,必须想办法使它成熟。
总之,不要去外面寻求佛性,在它尚未出现之际,理应按照憨山大师说的去礼佛、忏悔……或者修藏传佛教的四加行、五加行,认认真真打好这些基础,提升根机。根机一旦成熟,佛性随时可能出现。假如不修出离心、菩提心,也不礼佛、忏悔、供佛,自以为是地打坐、等待,是等不来佛性的。
“佛性不从心外得”,佛性不可能从外面获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上面三句话中的“心”,指的都是佛性;这句的“心”,则是指意识、分别念。分别念一旦产生,罪业也会随之而来。分别念的后面肯定是贪嗔痴,会驱使人去造各种罪业,所以说分别念生起时就是造罪之时。言外之意,是让我们把分别念融入佛性,不要让它出现。不过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则要下很大功夫。
“我本求心不求佛”。这个“心”,指的又是心的本性。达摩祖师说,我原本是求佛性,求佛的智慧,而不是求外在的佛。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该怎样理解“不求佛”。我遇到过一些所谓的修禅宗的人,他们不恭敬外在的佛像,认为这些没有用处,只把佛像视为普通物品——或许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内在的佛。这样恐怕就有点走偏了,在一些缺乏闻思的佛教徒身上,比较容易出现此类问题。诚然,铜铸泥塑的佛像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但那毕竟是佛化身的一种显现。当佛法消失时,这些佛像、佛塔仍能起到度化众生的作用,能为众生播下善的种子。
佛教兴衰起落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首先,是佛以身体度众生的时代,亦即佛陀出世时期,时间在距今三千到两千五百年前。当时很多人可随时见到释迦牟尼佛,并亲聆佛陀传法。
其次,是佛以语言度众生的时代,时间从佛陀圆寂直到现在,乃至未来很长的时间。这期间的众生已经没有福报亲见佛陀,不过还有机会闻思修源自佛陀的法。现在大家听闻或阅读的内容,其实不是我也不是达摩祖师讲的,而是佛陀讲的,只不过通过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传递给大家,这些都得益于佛陀语言的功德。
再次,是佛以形象度众生的时代,佛法的传承已完全断层,人们没有福报听经闻法,更不可能修行,幸而佛像、佛塔、佛舍利等由于质地不易损毁,尚有一些遗存。人们不会知道它们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就像今天我们看不懂考古挖掘出的几千年前的文字、图形一样。即使如此,众生只要看到这些佛像、佛塔,心里就会种下一颗种子,待未来因缘成熟时,他们便会去学佛。
接下来很长时间内,佛教将彻底隐没。例如,3500多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就恰好处在这一时期,那时的人完全没有佛教的概念,有关佛教的物品、建筑等也荡然无存。
再往后,下一尊佛终于出世,再次开启佛以身体度众生的时代。
上述几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在地球毁灭之前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传法。尽管佛教不会永久消失,可是中间会有相当多漫长的空白时期。那期间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不一定很差,或许比现在还好,也会有各种新的宗教、新的思想涌现。可是,假如我们那时投生在地球,绝对没有学佛的因缘。好在只要佛像在,也能发挥度众生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抹杀佛像的世俗功德,否则未免失之偏颇。
言归正传,达摩祖师说的“不求佛”的意思是,不把外在的佛当作实有存在,明白真正的佛在内心当中。并不是说,外在的佛像、佛塔等不具有世俗层面的价值。任何佛教徒都不可能这么说,何况达摩祖师?此类禅宗偈语无不含藏深意,千万不能断章取义,简单理解。
我们知道佛在自己心里,不能外求,同时明白外在的佛像也有其功德,必须恭敬以待——恭敬佛像也是皈依戒中的一条。一言以蔽之,我们学习禅宗一定得抱有正确的知见,不能走偏。否则,心的本性没有等到,本可以创造的福报也白白错失,还造了万般罪业,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未免太得不偿失了。
“了知三界空无物”。“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又或贪、嗔、痴。明白三界轮回空无一物,一切都是空性。这句话就是我们要证悟的内容。
“若欲求佛但求心”。“但”,只。若想求佛,不要去求外面的佛,只需求自己心的本质、佛性,亦即法身佛。
“只这心心心是佛”。关于这三个“心”,存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为了强调心的本性而特意重复,所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第二种,三个“心”分别代表过去的心、现在的心和未来的心,佛经中也可见这样的表达形式。至于达摩祖师表达的是哪一种,恐怕很难有所定论。不过,结合达摩祖师其他论中出现过的“心心心”来看,我认为第二种解释更为恰当。按照这种理解,“只这心心心是佛”的意思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其本质都是佛。
“达摩大师破相论终”,以上达摩祖师的《破相论》全部讲解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