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下部分虽然不是本论的核心内容,但是同样非常重要,无论汉传的禅宗行人,还是海外的修禅之人,都非常有必要学习。我去日本时,曾在高野山等佛教圣地、寺庙、大学院校与一些禅师、禅宗学者交流过,其间几次感觉到,有些人确实需要了解这些内容。尽管《悟性论》只用了短短一页阐述这些道理,但对于修禅之人至关重要,对于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当然也非常重要。简单讲,是些什么内容呢?

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宣讲的境界极其高深,从这个境界阐述时,经常会说“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之类的话。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佛?学佛又有什么用处呢?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与不解。其实这样说,是从心之本性的角度来讲的;但从世俗角度而言,则不能这样说,两者必须分清楚。

我觉得,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在这方面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因为他们在修前行时已经串习过无数遍,从人身难得到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些观念早已在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如果没有学过这些就直接听受禅宗等高法,而且反反复复听到“不执著”“放下”这类说法,那可能就真的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了。要知道,达摩祖师的本意根本不是这样!接下来这段话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尚未证悟或虽已证悟还未成佛之时,务必要谨慎取舍因果。

 

(一)因果取舍需谨慎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众生会造出杀盗淫妄等各种业,但业不会创造众生。比如人可以造下撒谎的业,而撒谎的语言、动机没办法造出人——因为人有执著,而业本身没有执著。

“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任何人都无法超越因果规律,我们必须要尊重因果。凡夫制造了无数的业,必然要承受相应的果,而在感果的同时又去造业……这样没完没了,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永无解脱之日。

“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至人”,已经达到至高无上境界的人,也就是佛。只有佛不造任何业,所以不会感受果报,除了佛以外都要受报。

“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我们若不造任何业,自然会得道、成佛。

即使十地菩萨也有业,但他们的业极其细微,与普通人以烦恼心所造的业截然不同。完全脱离业因果的唯有佛,其他的生命无一不在因果的罗网之中,只是果报的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岂虚言哉!”这怎么可能是妄语呢?除了佛以外,其他人确实都要接受果报,这并不是假话。

 

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

 

“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一个人造业之后,这个业会让他投生到六道轮回,然后他又继续造业。所以,如果人造了业,将同时产生业和人。

“人若不造业”,证悟空性之后,达到菩萨一地就不会再造凡夫这种业,而完全不造任何业则要等到成佛之时。“业与人俱灭”,那时业结束了,人也不再是凡夫。此处人灭的意思是,人变成了佛,普通人消失了,代之以佛的形式出现。

“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业是人制造的,人又因为业力而投生,这是两段因果。人本来已经存在,无需再由业力创造,不过人造业之后,业力会导致人去投生,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人如果不造业,就不会因为业力投生至轮回。不投生轮回,不就是解脱了吗?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就像人能弘法利生,而道无法弘扬人,因为人原本就存在。

 

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复安得妄见业报哉?

 

“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如今的凡夫,身口意整天制造种种罪业,还荒谬地说业因果不存在,他们怎么能不痛苦呢?

轮回之所以如此痛苦,看看现在的人都在想什么、做什么,一切就不言而喻了。人们在不停地造业,还说没有果报,如此甘愿造作恶业,不仅毫无悔意,更不要说忏悔了,其结果只能是自取其咎。

“若以至理而论之”,如果用世俗中最究竟的理论来讲。“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前”,不一定指前一个瞬间,也可能指或近或远的过去,如这一世、上一世等。如果一直“前心造,后心报”,受报的同时又去造业,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

何时能够做到“前心不造”呢?必须证悟以后,否则不可能不造业。我们可以暂时不做杀盗淫妄等罪业,但心里肯定有不少贪嗔痴烦恼,这也是造业;况且今天不造,不能保证明天不造,凡夫随时有可能造业。因此,要做到“前心不造”,前提是必须证悟,而且要证悟菩萨一地。

“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达到一地的境界后,则后心不可能再受果报。菩萨会有一点点果报,但都是过去的业所导致的,他们不会再造新的业了。

“亦复安得妄见业报哉?”“安得”的意思是怎么可能得到。前面的心已经证悟,不再造业,怎么可能“妄见业报”?因果报应缘于人的妄想、分别念,证悟之后肯定不会造业了,故而不会再得到业的果报。

 

(二)佛陀非凡俗之身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佛经讲,有些人虽然相信佛的存在,但同时认为佛是苦行六年后证悟的,这种见解属于邪见。

这里说的是小乘佛教。他们当然相信有佛存在,可是又认为佛陀在证悟之前是一名普通人,小乘经典中经常出现佛陀衰老,然后生病,最后圆寂等内容。小乘的观点是,佛陀的内在是真正的佛,但其外在身体与普通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小乘佛教讲述佛陀的故事时,就像叙述普通人的经历一样。大乘佛教则不然,它将佛陀的一切都描述为难以思量的境界。

因此,小乘佛教比较容易被一般人理解。大乘佛教则比较容易被两类人理解,一类是很有智慧的人,一类是没有智慧但具足信心的人。

介于两类之间的,就是虽然缺乏大智慧但并不愚昧的人,应该算是聪明人。他们经过观察和思考后认为,大乘的观点违背常理,肯定不对。所谓的常理,无非是人的感官所传达的结论而已。世人认定这些结论正确无误,只要与其不符,便会断然否定,甚至予以排斥——这是没有大智慧的表现。比如有些人讲述的佛教历史以及佛陀的故事,往往与佛经存在出入。他们不懂佛的境界,却很善于思考,于是便得出了另外一套结论。

总而言之,小乘佛教绝对承认佛的存在,同时认为佛陀经历了苦行,以及生病和衰老。《维摩诘所说经》中记录了一则故事,一次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陀让弟子们前去探望,结果包括目犍连、舍利子在内的阿罗汉都不愿意去。为什么?因为维摩诘平时经常批评他们。

阿难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天上午稍早时分,阿难托着钵站在一户人家门口,维摩诘过来问他:“你怎么一大早就来托钵?”因为佛陀在世时,比丘们通常上午打坐,中午才进城托钵,然后回去应供,下午继续打坐。阿难解释说:“佛陀病了,需要饮用牛奶,所以我来这里要一点牛奶。”维摩诘听了当即批评道:“阿难,你这是在毁谤佛陀!佛怎么会生病呢?千万不要这样跟别人说。”然后又讲了佛陀不会生病的一大堆原因,阿难听后感到左右为难。

其他大弟子也纷纷陈述了各自不愿去探病的理由,例如我在某处打坐时,维摩诘过来说“你这不叫打坐,根本不可能证悟……”,诸如此类。他们经常遭到维摩诘的批评和讽刺,所以都觉得没有资格前去探病。

这些当然都是示现。但从中可以看出,小乘佛教确实认为佛陀经历过苦行,也会生病。达摩祖师批评说,这种想法就是邪见。

“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金锵马麦”,是《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中记载的两则佛陀的故事。这部佛经字数不是很多,但非常重要。为什么说它重要呢?佛陀一生为了度化当时的众生,多次示现生病、感果等等,这些故事被记录在小乘的各项经典当中。这部大乘的《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则对所有故事进行了汇总并加以解释,而且是由佛陀亲自宣说。阅读这部经就会明白,佛陀当时为何那样示现,从中可以学习佛陀利益众生的一些方法,了解到很多因果关系。

建议大家平时读一读《大藏经》中的佛经。很多人喜欢抄经,殊不知读经更有意义。我估计,一般人阅读佛经可能有一部分的内容看不懂,甚至有些字不认识(汉字的数量多达7万,中等汉语水平的人通常能认识几千字)。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去查字典,或者暂时放一放,先看其他部分。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可以读懂大部分的内容。若能将读经培养成一种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

读经和读论不一样。比如在未经学习的情况下阅读俱舍、中观,难懂的篇幅恐怕会占80%到90%之多。因为论是把经中的很多难题汇集起来进行解释,故而难度较大,需要深入学习之后才能明白。经则不然,大多是讲述故事以及由此展开的一些观点,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金锵和马麦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佛经,这里不具体讲解,只作简单解释。“锵”同“枪”,本意是古代的兵器矛。“金锵”是什么呢?目前看到的汉传佛经中用的不是金锵,而是铁釴,亦即铁钉;藏传佛经记载的则是木片。不管怎么样,有一次佛陀右脚的脚底就刺入了这种金锵,佛陀走到哪里,这个金锵就跟到哪里,不肯放过。

这是什么果报呢?佛陀当时是这样解释的:在他还未成佛时,有一世和500商人一起出海取宝,回程途中,船上一个恶汉想杀死这500商人,而后独占所有财宝。当时的佛陀是船长,在他入睡时海神前来托梦,告知此人的计划、名字和长相,还告诉他船上的500商人都是修行者,杀死他们必定会堕入地狱。佛陀醒来之后暗自思忖:“这500个商人若被杀死,将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那个恶汉也要惨堕地狱。为了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干脆我把此人杀掉,哪怕因此而堕地狱也没关系,我宁愿为此做出牺牲。”这样下定决心之后,他便杀了那个恶汉。大乘佛教讲,当年佛陀的这一行为,非但没有成为罪业,反而圆满了十万大劫的功德。

佛陀继续解释说:“今天这个金锵刺入脚底,就是这件事情的果报,我虽已成佛,但仍要承受剩余的一点果报。”

佛陀之所以这样示现,是因为当时有20个人,与另外的20个人结下仇怨,因而故意接近他们,伺机暗杀。佛陀对此了如指掌。一天,这40个人聚集到佛陀身边,于是佛陀想要借机度化他们,尤其是打算去暗杀的这20个人,要让他们明白杀生的严重后果。佛陀没有明说,而是通过示现自己被刺入金锵来告诫他们:我成佛以后都要感果,何况你们呢?以这种方式阻止了他们杀生。

很多人不明白佛的本意,以为佛真的会感受果报。《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告诉世人真正的前因后果。金锵之报的细节不再赘述了,大家一定要去读这部经。里面还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佛陀为何苦行六年,为何佛出世后第七天母亲就往生了,等等。

马麦之报讲了什么呢?夏季出家人要结夏安居三个月,在一处定居,其间不能更换地方。当时一个国王答应供养佛陀和僧众,可是后来因故未能做到,导致佛陀和僧人们生活难以为继,面临断粮。附近一个马场里有500匹马,于是他们只得从马的饲料中分出一半来食用,这样度过了三个月。后来有人问起佛陀此事的原委,佛陀说:“这是因为某某时间我做过的某件事情,导致我今天还要感受果报。”

大乘经典中阐述得很清楚,这也是佛陀的一种示现,目的是为了挽救那500匹马。它们的前世都是大乘修行人,一时造下恶业而转生为动物。佛陀为了让它们再次进入大乘佛门,故而制造机会让僧人食用它们的饲料。然而不了解佛陀本意的人,却误以为佛也有因果报应。

“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佛经讲,怀有此种认知之人,不具足信心,属于“一阐提”。“一阐提”是梵文音译,意即断根或没有信心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方面大乘佛教确实有着不同于小乘的解释。如前文所述,小乘佛教自己也说,很多时候他们是将佛陀当作一名“普通人”——当然不是凡夫,而是认为佛的身体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佛陀境界之高妙是我们很难测度的,故而大乘佛教常用“不可思议”一词来形容。

对此,小乘佛教尚且难以理解,更何况研究佛教的大学教授和学者呢?后者往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佛陀,然而佛的境界远远超越了这一层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审视当然很好,可问题在于有些事情本身不在这个层面,硬生生将其放入这个框架,显然并不合适。不了解佛教真实意趣或根本不相信佛教的人,仅以自己的想法解释佛法,结果与佛教的说法有出入,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学佛不等于求佛

 

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解圣法者,名为圣人”。“圣法”,神圣的法,即空性、缘起性空等。理解了神圣的法,亦即证悟空性的人,叫做圣人。

“解凡法者,名为凡夫”。只懂得一些世俗学科的人,叫做凡夫。即使在诸如哲学、科学等领域成就斐然之人,倘若不懂佛法,尤其是不了解大乘基本的思考方式和理念,诠释起大乘佛教也难免会有一些出入。他们在各自精通的领域可以成为权威的教授、专家,但在讲解大乘的观点及佛陀的故事这方面,恐怕就没有那么权威了。

“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只要能够证悟——断除了执著和无明,人便从凡夫变成了圣人。

“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世间的愚人,只想祈求外面的圣人,譬如求佛菩萨、求鬼神、求天地日月等。很多民间信仰、原始宗教都有形形色色的仪式,无一不是向外祈求,期望得到外在力量的护佑。达摩祖师说,这样的人都是愚人。

“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他们不相信,了解自心本性之后自己就会变成圣人。

这些人只是一味寻求圣人的庇护,从不考虑自己能否成为圣人,该怎样成为圣人,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变成圣人。很多宗教都是这样,唯有佛教与此不同。佛教当然也会求佛菩萨保佑,但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不会完全依赖于此。平时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可以祈祷佛菩萨,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不过有些问题属于自身的因果报应,必须由自己来承受,求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佛经中有不少这类故事。

这一点佛教与西方宗教完全不同,后者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主宰者,而佛教不会说佛是万能的。事实上佛虽然是全知,但并非全能。佛无法让一个拒不行善且无恶不作之人直接解脱、成佛,因为在解脱、成佛这种关键问题上,不能寄托于求,而是需要自己解决。

那佛作为全知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佛了知善恶因果,并将其中的规律以及解决办法告诉了我们,这些仅凭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从了解,更别说从轮回中解脱了。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们需要自己去修持。在修持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祈祷佛菩萨、祈祷上师的方式获得加持和帮助。但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关键问题上必须通过自己学习、修行去证悟。这是佛教的方法,也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佛教徒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佛,而不是怎样让佛来帮助我。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间愚人考虑的是求助外部力量,帮自己应付各种麻烦,这样当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实际上,不仅求佛菩萨,求医生、老师、律师等普通人也能解决世俗中的一些问题。然而对佛教徒而言,一定要想方设法使自己变成佛,届时就无需再去祈求任何人,也不再需要皈依什么了。

 

(四)根机浅者前勿说深法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以前讲过,密法的“密”是保密的意思。为什么保密?达摩祖师这里说得很清楚,在没有智慧的人面前需要保密,不能对其宣说。因为他们未具备接受能力,根机尚不成熟,如果此时讲,非但对其没有帮助,反而会令他们诽谤佛法。谤法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佛法造成什么损失,可是一定会给他们自己带来严重后果。等到他们具备了接受能力,根机比较成熟时,则不能再予以保密,必须为其传法。

当初佛陀正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善根,避免他们造业,从而要求“无智人中,莫说此经”,对方能接受多少讲多少,不能接受的法坚决不能讲。这在密宗是作为一项戒律,属于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一条,显宗里面同样有这个要求。而且,不仅“众生即佛”这类特别深奥的法,就连“缘起性空”这样的法,也不能轻易传讲。否则,不接受的人便会说:“万事万物明明存在,你怎么说是空性呢?简直一派胡言!”由此产生邪见,进而加以诽谤。

总之,佛教不允许随便传讲教义,必须要看对方能否理解,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之一。若对方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迫他听,更不能采取各种手段推而广之。

比如对方是小乘佛教徒,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手段让他改学大乘,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对方主动表示有信心学习大乘,我们当然欢迎;如果对方并无此意或不具备接受大乘的能力,我们就不能强迫他改信。

佛教内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非佛教徒了。如果对方本身拥有另一种价值观,但在你的强力游说下,他勉强接受了佛教。你可曾想过,这对他究竟有利还是有害?表面上他不得不表示接受,内心却根本不予认同。实际上,表面接受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令其平添许多烦恼,烦恼又可能致使他去造罪。假如对方本来已经非常排斥了,则无论他表面如何,内心一定会对佛教更加反感,这种负面心理很可能促使他诽谤佛法、造下恶业。说严重一点,强迫别人学佛,是不是等同于故意让别人堕地狱呢?

由此可见,强制性的推广极有可能伤害到他人。因此,佛陀不允许这种行为,要求我们务必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选择。为别人讲法前,必须要考虑这个法能否帮助到对方,必须顾及传法的后果。

“此经者,心也,法也。”前面说无智人当中不能宣说此经,什么经?“心也,法也”。“心”即心的本性,“法”即讲“心的本性是佛”的法,不能传讲这些深奥的内容,只可以讲一般的佛经。

“无智之人,不信此心。”因为他们不相信心的本性就是法身,“佛的智慧在我心里吗?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心?”他们认为这不可能。不相信没关系,我们就不要给他们讲,等他们有承受能力时,再讲不迟。

 

(五)切莫执著于“瑞相”

 

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求外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

 

“解法成于圣人”,理解亦即证悟佛法的人,会成为圣人。

“但欲远求外学”,一直向外面学习,全然不知自己内心已然存在佛的智慧。小乘佛教和普通显宗都是如此,他们不明白心的本性是佛,以为佛果是通过修行获得的。

“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这句话讲得真是太好了,对很多人来说,这比心的本性、光明、空性重要得多,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达摩祖师说的正是目前佛教徒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

首先是“爱慕空中佛像”。当空中出现形态奇特、五颜六色的云彩或比较罕见的彩虹时,有些佛教徒会兴奋不已,常常一边喊着“西方三圣来了”“莲花生大师来了”“地藏王菩萨来了”,一边跪下磕头,半天不起身。这些行为简直可以称为迷信!

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看到了,肯定会非常瞧不起这些佛教徒——科学界对这些自然现象明明早有解释,佛教徒怎么仍旧“痴心不改”?譬如在某市上空出现过的三个太阳,据气象专家说,那是由光的散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光学现象;包括偶尔会出现的形态异于平常的彩虹,也有其特定的成因,而这些因素都与佛菩萨无关。

我不否定瑞相的存在,自古就有祥瑞之兆的说法,佛教也讲过彩虹等一些比较奇特的瑞相,但并非所有的彩虹、云彩都是吉祥的征兆,不是所有奇特的东西都与佛菩萨有关,况且即便是瑞相,也不应该对其如此执著。佛教徒需要了解一点天文、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佛过程中会用得上。

其次是“光明”。例如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彩虹——日晕或月晕,大家一看到又觉得是什么佛菩萨、西方三圣显现……其实这些都是天文现象,天文学、气象学对此早有科普。

有时在飞机上,当太阳从一侧照射过来,而机身的另一侧恰好有云层时,就会在云层上看到飞机的影子,而且影子周围通常带有一圈彩虹。还有,当你站在一座普通的高山上(不是神山),阳光从背后照耀,前面又有云雾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周围可能也会出现一圈彩虹。这些显然都不是什么佛光笼罩,而纯粹属于自然现象。不可否认,峨眉山等神山上的佛光是有佛菩萨加持的——以这种方式来度化众生,但这类自然现象本身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算不上奇观,大家不要过于痴迷。

再次是“香色”。“香”,香味、香气。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地方曾有佛菩萨降临或加持过,满屋子香气环绕。这是不一定的,大家不要这样讲。“色”,指各种颜色或形形色色的物质。比如看到长相怪异的石头,就把它和佛菩萨扯在一起,说是某某佛的什么物品。简直荒唐!石头是自然形成的,样子奇怪必然有特殊的原因。大家若去过桂林的七星岩等一些岩洞,应该见过不少光怪陆离、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与佛菩萨毫不相干。

即使真的出现瑞相,也并非缘自外在事物。就本质而言,真正的佛菩萨是我们心的本性,这才是产生瑞相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去追求智慧和慈悲心、菩提心,争取早日证悟,不要去爱慕、追逐空中的佛像、日晕、月晕等等。

“皆堕邪见”,凡是崇拜云彩、彩虹、光芒、香气等事物的人,全部堕入了邪见。这四个字说得很重,但后面四个字更重,“失心狂乱”。“失心”,精神不正常。看,已经狂乱到这种程度了,大家千万要引以为戒。

不知道这类现象在达摩祖师的时代是否已经存在,反正现在确实比较普遍。我们很难判断其中到底有没有佛菩萨的加持,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全部当成瑞相来看,这一点务必要注意。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正的如来不是彩虹、光芒、香气等物,当你看所有相都是无相的时候,才是真正见到了如来。反之,若是执著这些相,则根本不可能见到佛。

像神山、圣地等,有一些肯定是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遗留下来的,毕竟利益众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大家大可不必过度崇拜。佛教不崇拜山水,不崇拜树木,只崇拜内在的智慧,了知这一点尤其重要。很多世俗人由于内心空虚无助,只能寄托于外物。倘若学佛之人缺乏智慧和菩提心,和世俗人一样四处寻求外在的加持,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想办法看到自己心的本性,这才叫做见到如来。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一心”,即证悟的心、禅定的心。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从这个光明的心中产生的。

 

(六)证悟才能断除所有烦恼

 

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往心里观照时,若是发现心的本性清净得像虚空一样。“犹如虚空”四个字极其关键,大家一定要记住。看到自己心的本性犹如虚空的那一天,就是你证悟的时候!

前面讲过,一般谈及证悟、光明、佛性都难免抽象、模糊,未证悟的人很难找到具体的参照物。此处则讲得较为具体,当我们观照内心时,体会到自己的心像虚空一般的空性(不靠想象,也不靠推理),这就是证悟——完全标准的证悟,千真万确,毋庸置疑!不过这只是最基础的证悟,还需要继续修行,慢慢提升。因此,先不谈光明、不可思不可言之类的内容,这些容易让人越听越糊涂,现在我们只需抓住“犹如虚空”四个字,记住这就是证悟的感觉,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感觉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有何作用呢?

“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八万四千烦恼”不是一个具体数字,而是代表贪嗔痴烦恼的总和,准确讲就是所有的烦恼,八万四千法门便是针对这八万四千烦恼而设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执著,当我们看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也就彻底明白了执著的源头、本质,从此以后这些执著便开始松动,逐渐瓦解。那时虽然仍未成佛,也尚未证悟一地,但是烦恼方面会有很大改观,不再像之前那样严重了。

不过,如果慈悲心、出离心和对佛的信心没有一点增长,傲慢、攀比、焦虑等烦恼也没有丝毫减少,那么你所感觉到的犹如虚空,则仅仅是内心的一种特殊觉受而已,并非觉悟的境界。平时对自己内心不加留意的话,不会知道它有哪些感受;稍加观察便会发现,它有着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类似于虚空的感受无非是这无数种感觉中的一个而已。

总而言之,到底是不是证悟,如果暂时无法请上师印证,也可以自己来辨别。怎么辨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它的结果:第一,自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因果深信不疑的程度、对众生的慈悲心有没有提升?第二,自己的傲慢、攀比、自私等平时比较严重的烦恼有没有减少?如果两方面都没有,那就纯属内心感受而已,不用理会即可;如果两方面都有,那么可能确实体会到了佛经讲的“犹如虚空”。

以上内容其实应该在特殊时候讲,但是大家已经学了几部禅宗论典,听了空性、光明等许多深奥的法要,若不知道最后的方向,不免有些遗憾。基于这些考虑,我就给大家稍微透露了一点。不过最后能否证悟,还要看自己的努力以及根机是否成熟。

有西方人说,人的幸福感与其基因息息相关。若真如此,由于基因不可改变,我们的一生就此注定,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益。事实肯定不是这样。那么,佛教讲根机决定了我们能否证悟,这样的话,以我们目前的根机此生是否没有机会证悟了呢?当然不是,根机是可以被提升的,佛教有办法使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所以我们的修行才有意义。

 

(七)转凡成圣才能放下世间纷扰

 

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

 

“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凡夫活着的时候十分焦虑,恐惧死亡,刚吃饱饭马上害怕饥饿。什么意思呢?一是担心失去所拥有的东西,辛苦奋斗半辈子乃至一生才得到的东西,由于害怕失去,刚到手便惴惴不安;二是发现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从而会很快失去兴趣。

“当生忧死,临饱愁饥”这八个字正是普通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处心积虑想要得到;刚刚到手,又开始担心失去。整日患得患失,在欲望和恐惧的交织中生活,怎么可能幸福呢?

“皆名大惑”。“惑”,即烦恼。世俗中的一切都是烦恼和痛苦,想在轮回中寻得真正的幸福非常不易。

“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圣人不考虑过去的事,不焦虑未来的事,也不留恋当下的事。因为他已然证悟空性,确定了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虚空中岂有过去、未来、现在?故而他明白一切忧思、焦虑、留恋都缘于自己的执著,完全没有必要。

“念念归道”。“道”,即智慧;“归道”,变成智慧。当每个念头诞生时,来不及造业、生烦恼,当下立即证悟——看到念头的本性。这样一来,每个念头都会回归于道。

 

(八)修行的A、B、C方案

 

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这句话特别重要,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

“若未悟此大理者”。我们学习了达摩祖师的《悟性论》等著作,涉及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如果听不懂这些,想要证悟自然难上加难,那该怎么办呢?

“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必须及早修持人天善法,积累福报,免得到头来两手空空。既没有证悟,也没有积攒人天福报,一无所获,千万不要落到这一步。达摩祖师这番话说得非常好,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

达摩祖师在本论的前文先说不存在证悟,没有佛和众生,佛不说法,烦恼不是烦恼,等等;后文又讲这是证悟者的境界,不要以为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于未证悟者而言,因是因、果是果,善是善、恶是恶,一切泾渭分明、纤毫毕现,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谨慎取舍。

由此可见,有些人误以为禅宗的见解是什么都不执著,修行是什么都不想,行为是既不行善又不断恶,肯定大错特错!假如真是这样,禅宗就不属于佛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以为自己说放下就能全部放下,然后什么都不想就可以了。

作为修行人,我们需要准备几种修行方案,用来应对未来不同的情况。首先是A方案,即通过大圆满、大手印或禅宗即生证悟、成佛;实在不行,也可以在中阴时证悟、解脱。

如果A方案失败,则启动B方案,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我们修大圆满、修禅宗的同时,还需要念佛。不用等到证悟以后再去念佛,未证悟时一样可以念,念佛非常简单,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就可以开始了。

如果B方案也失败了,就采用C方案,努力积累福德资粮,为的是来世不作牛、猪等众生,一定要投生为人,而且是懂得善恶因果、懂得闻思修行的人,以便能够继续修持佛法。

以上三个方案非常重要,其中最好的当然是A,其次是B,再次是C,达摩祖师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假如我们只有A,没有B和C,若到离世之际仍未证悟的话,肯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那未免太失败了。因此,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做好这三种准备,以此便能“无令两失”。

举例而言,汉传佛教可以禅净双修,一方面修禅宗,一方面修净土;藏传佛教可以净密双修,一方面修大圆满、大手印,一方面念阿弥陀佛。在证悟大圆满或禅宗的基础上修净土,自然很好,但未证悟时也可以修,并且可以修得十分标准。大家要好好准备A、B方案,如果两个都行不通也没关系,还有C方案——来世再次获得暇满人身,尽快遇到大乘善知识,继续此生未竟的闻思修行。

究竟能否如此轻松地完成解脱成佛这一大业,还要看个人的福报和能力。但是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准备,不管怎样心里会比较踏实,有把握,对生死轮回不至于惶恐不安,临终时也不至于狼狈不堪。这非常有意义,大家一定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否则空有计划而未付诸行动,终究只是空口白话、纸上谈兵罢了!

四、学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下部分虽然不是本论的核心内容,但是同样非常重要,无论汉传的禅宗行人,还是海外的修禅之人,都非常有必要学习。我去日本时,曾在高野山等佛教圣地、寺庙、大学院校与一些禅师、禅宗学者交流过,其间几次感觉到,有些人确实需要了解这些内容。尽管《悟性论》只用了短短一页阐述这些道理,但对于修禅之人至关重要,对于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当然也非常重要。简单讲,是些什么内容呢?

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宣讲的境界极其高深,从这个境界阐述时,经常会说“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之类的话。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佛?学佛又有什么用处呢?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与不解。其实这样说,是从心之本性的角度来讲的;但从世俗角度而言,则不能这样说,两者必须分清楚。

我觉得,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在这方面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因为他们在修前行时已经串习过无数遍,从人身难得到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些观念早已在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如果没有学过这些就直接听受禅宗等高法,而且反反复复听到“不执著”“放下”这类说法,那可能就真的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了。要知道,达摩祖师的本意根本不是这样!接下来这段话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尚未证悟或虽已证悟还未成佛之时,务必要谨慎取舍因果。

 

(一)因果取舍需谨慎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众生会造出杀盗淫妄等各种业,但业不会创造众生。比如人可以造下撒谎的业,而撒谎的语言、动机没办法造出人——因为人有执著,而业本身没有执著。

“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任何人都无法超越因果规律,我们必须要尊重因果。凡夫制造了无数的业,必然要承受相应的果,而在感果的同时又去造业……这样没完没了,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永无解脱之日。

“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至人”,已经达到至高无上境界的人,也就是佛。只有佛不造任何业,所以不会感受果报,除了佛以外都要受报。

“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我们若不造任何业,自然会得道、成佛。

即使十地菩萨也有业,但他们的业极其细微,与普通人以烦恼心所造的业截然不同。完全脱离业因果的唯有佛,其他的生命无一不在因果的罗网之中,只是果报的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岂虚言哉!”这怎么可能是妄语呢?除了佛以外,其他人确实都要接受果报,这并不是假话。

 

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

 

“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一个人造业之后,这个业会让他投生到六道轮回,然后他又继续造业。所以,如果人造了业,将同时产生业和人。

“人若不造业”,证悟空性之后,达到菩萨一地就不会再造凡夫这种业,而完全不造任何业则要等到成佛之时。“业与人俱灭”,那时业结束了,人也不再是凡夫。此处人灭的意思是,人变成了佛,普通人消失了,代之以佛的形式出现。

“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业是人制造的,人又因为业力而投生,这是两段因果。人本来已经存在,无需再由业力创造,不过人造业之后,业力会导致人去投生,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人如果不造业,就不会因为业力投生至轮回。不投生轮回,不就是解脱了吗?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就像人能弘法利生,而道无法弘扬人,因为人原本就存在。

 

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复安得妄见业报哉?

 

“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如今的凡夫,身口意整天制造种种罪业,还荒谬地说业因果不存在,他们怎么能不痛苦呢?

轮回之所以如此痛苦,看看现在的人都在想什么、做什么,一切就不言而喻了。人们在不停地造业,还说没有果报,如此甘愿造作恶业,不仅毫无悔意,更不要说忏悔了,其结果只能是自取其咎。

“若以至理而论之”,如果用世俗中最究竟的理论来讲。“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前”,不一定指前一个瞬间,也可能指或近或远的过去,如这一世、上一世等。如果一直“前心造,后心报”,受报的同时又去造业,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

何时能够做到“前心不造”呢?必须证悟以后,否则不可能不造业。我们可以暂时不做杀盗淫妄等罪业,但心里肯定有不少贪嗔痴烦恼,这也是造业;况且今天不造,不能保证明天不造,凡夫随时有可能造业。因此,要做到“前心不造”,前提是必须证悟,而且要证悟菩萨一地。

“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达到一地的境界后,则后心不可能再受果报。菩萨会有一点点果报,但都是过去的业所导致的,他们不会再造新的业了。

“亦复安得妄见业报哉?”“安得”的意思是怎么可能得到。前面的心已经证悟,不再造业,怎么可能“妄见业报”?因果报应缘于人的妄想、分别念,证悟之后肯定不会造业了,故而不会再得到业的果报。

 

(二)佛陀非凡俗之身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佛经讲,有些人虽然相信佛的存在,但同时认为佛是苦行六年后证悟的,这种见解属于邪见。

这里说的是小乘佛教。他们当然相信有佛存在,可是又认为佛陀在证悟之前是一名普通人,小乘经典中经常出现佛陀衰老,然后生病,最后圆寂等内容。小乘的观点是,佛陀的内在是真正的佛,但其外在身体与普通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小乘佛教讲述佛陀的故事时,就像叙述普通人的经历一样。大乘佛教则不然,它将佛陀的一切都描述为难以思量的境界。

因此,小乘佛教比较容易被一般人理解。大乘佛教则比较容易被两类人理解,一类是很有智慧的人,一类是没有智慧但具足信心的人。

介于两类之间的,就是虽然缺乏大智慧但并不愚昧的人,应该算是聪明人。他们经过观察和思考后认为,大乘的观点违背常理,肯定不对。所谓的常理,无非是人的感官所传达的结论而已。世人认定这些结论正确无误,只要与其不符,便会断然否定,甚至予以排斥——这是没有大智慧的表现。比如有些人讲述的佛教历史以及佛陀的故事,往往与佛经存在出入。他们不懂佛的境界,却很善于思考,于是便得出了另外一套结论。

总而言之,小乘佛教绝对承认佛的存在,同时认为佛陀经历了苦行,以及生病和衰老。《维摩诘所说经》中记录了一则故事,一次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陀让弟子们前去探望,结果包括目犍连、舍利子在内的阿罗汉都不愿意去。为什么?因为维摩诘平时经常批评他们。

阿难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天上午稍早时分,阿难托着钵站在一户人家门口,维摩诘过来问他:“你怎么一大早就来托钵?”因为佛陀在世时,比丘们通常上午打坐,中午才进城托钵,然后回去应供,下午继续打坐。阿难解释说:“佛陀病了,需要饮用牛奶,所以我来这里要一点牛奶。”维摩诘听了当即批评道:“阿难,你这是在毁谤佛陀!佛怎么会生病呢?千万不要这样跟别人说。”然后又讲了佛陀不会生病的一大堆原因,阿难听后感到左右为难。

其他大弟子也纷纷陈述了各自不愿去探病的理由,例如我在某处打坐时,维摩诘过来说“你这不叫打坐,根本不可能证悟……”,诸如此类。他们经常遭到维摩诘的批评和讽刺,所以都觉得没有资格前去探病。

这些当然都是示现。但从中可以看出,小乘佛教确实认为佛陀经历过苦行,也会生病。达摩祖师批评说,这种想法就是邪见。

“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金锵马麦”,是《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中记载的两则佛陀的故事。这部佛经字数不是很多,但非常重要。为什么说它重要呢?佛陀一生为了度化当时的众生,多次示现生病、感果等等,这些故事被记录在小乘的各项经典当中。这部大乘的《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则对所有故事进行了汇总并加以解释,而且是由佛陀亲自宣说。阅读这部经就会明白,佛陀当时为何那样示现,从中可以学习佛陀利益众生的一些方法,了解到很多因果关系。

建议大家平时读一读《大藏经》中的佛经。很多人喜欢抄经,殊不知读经更有意义。我估计,一般人阅读佛经可能有一部分的内容看不懂,甚至有些字不认识(汉字的数量多达7万,中等汉语水平的人通常能认识几千字)。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去查字典,或者暂时放一放,先看其他部分。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可以读懂大部分的内容。若能将读经培养成一种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

读经和读论不一样。比如在未经学习的情况下阅读俱舍、中观,难懂的篇幅恐怕会占80%到90%之多。因为论是把经中的很多难题汇集起来进行解释,故而难度较大,需要深入学习之后才能明白。经则不然,大多是讲述故事以及由此展开的一些观点,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金锵和马麦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佛经,这里不具体讲解,只作简单解释。“锵”同“枪”,本意是古代的兵器矛。“金锵”是什么呢?目前看到的汉传佛经中用的不是金锵,而是铁釴,亦即铁钉;藏传佛经记载的则是木片。不管怎么样,有一次佛陀右脚的脚底就刺入了这种金锵,佛陀走到哪里,这个金锵就跟到哪里,不肯放过。

这是什么果报呢?佛陀当时是这样解释的:在他还未成佛时,有一世和500商人一起出海取宝,回程途中,船上一个恶汉想杀死这500商人,而后独占所有财宝。当时的佛陀是船长,在他入睡时海神前来托梦,告知此人的计划、名字和长相,还告诉他船上的500商人都是修行者,杀死他们必定会堕入地狱。佛陀醒来之后暗自思忖:“这500个商人若被杀死,将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那个恶汉也要惨堕地狱。为了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干脆我把此人杀掉,哪怕因此而堕地狱也没关系,我宁愿为此做出牺牲。”这样下定决心之后,他便杀了那个恶汉。大乘佛教讲,当年佛陀的这一行为,非但没有成为罪业,反而圆满了十万大劫的功德。

佛陀继续解释说:“今天这个金锵刺入脚底,就是这件事情的果报,我虽已成佛,但仍要承受剩余的一点果报。”

佛陀之所以这样示现,是因为当时有20个人,与另外的20个人结下仇怨,因而故意接近他们,伺机暗杀。佛陀对此了如指掌。一天,这40个人聚集到佛陀身边,于是佛陀想要借机度化他们,尤其是打算去暗杀的这20个人,要让他们明白杀生的严重后果。佛陀没有明说,而是通过示现自己被刺入金锵来告诫他们:我成佛以后都要感果,何况你们呢?以这种方式阻止了他们杀生。

很多人不明白佛的本意,以为佛真的会感受果报。《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告诉世人真正的前因后果。金锵之报的细节不再赘述了,大家一定要去读这部经。里面还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佛陀为何苦行六年,为何佛出世后第七天母亲就往生了,等等。

马麦之报讲了什么呢?夏季出家人要结夏安居三个月,在一处定居,其间不能更换地方。当时一个国王答应供养佛陀和僧众,可是后来因故未能做到,导致佛陀和僧人们生活难以为继,面临断粮。附近一个马场里有500匹马,于是他们只得从马的饲料中分出一半来食用,这样度过了三个月。后来有人问起佛陀此事的原委,佛陀说:“这是因为某某时间我做过的某件事情,导致我今天还要感受果报。”

大乘经典中阐述得很清楚,这也是佛陀的一种示现,目的是为了挽救那500匹马。它们的前世都是大乘修行人,一时造下恶业而转生为动物。佛陀为了让它们再次进入大乘佛门,故而制造机会让僧人食用它们的饲料。然而不了解佛陀本意的人,却误以为佛也有因果报应。

“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佛经讲,怀有此种认知之人,不具足信心,属于“一阐提”。“一阐提”是梵文音译,意即断根或没有信心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方面大乘佛教确实有着不同于小乘的解释。如前文所述,小乘佛教自己也说,很多时候他们是将佛陀当作一名“普通人”——当然不是凡夫,而是认为佛的身体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佛陀境界之高妙是我们很难测度的,故而大乘佛教常用“不可思议”一词来形容。

对此,小乘佛教尚且难以理解,更何况研究佛教的大学教授和学者呢?后者往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佛陀,然而佛的境界远远超越了这一层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审视当然很好,可问题在于有些事情本身不在这个层面,硬生生将其放入这个框架,显然并不合适。不了解佛教真实意趣或根本不相信佛教的人,仅以自己的想法解释佛法,结果与佛教的说法有出入,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学佛不等于求佛

 

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解圣法者,名为圣人”。“圣法”,神圣的法,即空性、缘起性空等。理解了神圣的法,亦即证悟空性的人,叫做圣人。

“解凡法者,名为凡夫”。只懂得一些世俗学科的人,叫做凡夫。即使在诸如哲学、科学等领域成就斐然之人,倘若不懂佛法,尤其是不了解大乘基本的思考方式和理念,诠释起大乘佛教也难免会有一些出入。他们在各自精通的领域可以成为权威的教授、专家,但在讲解大乘的观点及佛陀的故事这方面,恐怕就没有那么权威了。

“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只要能够证悟——断除了执著和无明,人便从凡夫变成了圣人。

“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世间的愚人,只想祈求外面的圣人,譬如求佛菩萨、求鬼神、求天地日月等。很多民间信仰、原始宗教都有形形色色的仪式,无一不是向外祈求,期望得到外在力量的护佑。达摩祖师说,这样的人都是愚人。

“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他们不相信,了解自心本性之后自己就会变成圣人。

这些人只是一味寻求圣人的庇护,从不考虑自己能否成为圣人,该怎样成为圣人,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变成圣人。很多宗教都是这样,唯有佛教与此不同。佛教当然也会求佛菩萨保佑,但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不会完全依赖于此。平时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可以祈祷佛菩萨,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不过有些问题属于自身的因果报应,必须由自己来承受,求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佛经中有不少这类故事。

这一点佛教与西方宗教完全不同,后者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主宰者,而佛教不会说佛是万能的。事实上佛虽然是全知,但并非全能。佛无法让一个拒不行善且无恶不作之人直接解脱、成佛,因为在解脱、成佛这种关键问题上,不能寄托于求,而是需要自己解决。

那佛作为全知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佛了知善恶因果,并将其中的规律以及解决办法告诉了我们,这些仅凭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从了解,更别说从轮回中解脱了。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们需要自己去修持。在修持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祈祷佛菩萨、祈祷上师的方式获得加持和帮助。但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关键问题上必须通过自己学习、修行去证悟。这是佛教的方法,也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佛教徒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佛,而不是怎样让佛来帮助我。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间愚人考虑的是求助外部力量,帮自己应付各种麻烦,这样当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实际上,不仅求佛菩萨,求医生、老师、律师等普通人也能解决世俗中的一些问题。然而对佛教徒而言,一定要想方设法使自己变成佛,届时就无需再去祈求任何人,也不再需要皈依什么了。

 

(四)根机浅者前勿说深法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以前讲过,密法的“密”是保密的意思。为什么保密?达摩祖师这里说得很清楚,在没有智慧的人面前需要保密,不能对其宣说。因为他们未具备接受能力,根机尚不成熟,如果此时讲,非但对其没有帮助,反而会令他们诽谤佛法。谤法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佛法造成什么损失,可是一定会给他们自己带来严重后果。等到他们具备了接受能力,根机比较成熟时,则不能再予以保密,必须为其传法。

当初佛陀正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善根,避免他们造业,从而要求“无智人中,莫说此经”,对方能接受多少讲多少,不能接受的法坚决不能讲。这在密宗是作为一项戒律,属于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一条,显宗里面同样有这个要求。而且,不仅“众生即佛”这类特别深奥的法,就连“缘起性空”这样的法,也不能轻易传讲。否则,不接受的人便会说:“万事万物明明存在,你怎么说是空性呢?简直一派胡言!”由此产生邪见,进而加以诽谤。

总之,佛教不允许随便传讲教义,必须要看对方能否理解,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之一。若对方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迫他听,更不能采取各种手段推而广之。

比如对方是小乘佛教徒,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手段让他改学大乘,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对方主动表示有信心学习大乘,我们当然欢迎;如果对方并无此意或不具备接受大乘的能力,我们就不能强迫他改信。

佛教内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非佛教徒了。如果对方本身拥有另一种价值观,但在你的强力游说下,他勉强接受了佛教。你可曾想过,这对他究竟有利还是有害?表面上他不得不表示接受,内心却根本不予认同。实际上,表面接受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令其平添许多烦恼,烦恼又可能致使他去造罪。假如对方本来已经非常排斥了,则无论他表面如何,内心一定会对佛教更加反感,这种负面心理很可能促使他诽谤佛法、造下恶业。说严重一点,强迫别人学佛,是不是等同于故意让别人堕地狱呢?

由此可见,强制性的推广极有可能伤害到他人。因此,佛陀不允许这种行为,要求我们务必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选择。为别人讲法前,必须要考虑这个法能否帮助到对方,必须顾及传法的后果。

“此经者,心也,法也。”前面说无智人当中不能宣说此经,什么经?“心也,法也”。“心”即心的本性,“法”即讲“心的本性是佛”的法,不能传讲这些深奥的内容,只可以讲一般的佛经。

“无智之人,不信此心。”因为他们不相信心的本性就是法身,“佛的智慧在我心里吗?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心?”他们认为这不可能。不相信没关系,我们就不要给他们讲,等他们有承受能力时,再讲不迟。

 

(五)切莫执著于“瑞相”

 

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求外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

 

“解法成于圣人”,理解亦即证悟佛法的人,会成为圣人。

“但欲远求外学”,一直向外面学习,全然不知自己内心已然存在佛的智慧。小乘佛教和普通显宗都是如此,他们不明白心的本性是佛,以为佛果是通过修行获得的。

“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这句话讲得真是太好了,对很多人来说,这比心的本性、光明、空性重要得多,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达摩祖师说的正是目前佛教徒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

首先是“爱慕空中佛像”。当空中出现形态奇特、五颜六色的云彩或比较罕见的彩虹时,有些佛教徒会兴奋不已,常常一边喊着“西方三圣来了”“莲花生大师来了”“地藏王菩萨来了”,一边跪下磕头,半天不起身。这些行为简直可以称为迷信!

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看到了,肯定会非常瞧不起这些佛教徒——科学界对这些自然现象明明早有解释,佛教徒怎么仍旧“痴心不改”?譬如在某市上空出现过的三个太阳,据气象专家说,那是由光的散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光学现象;包括偶尔会出现的形态异于平常的彩虹,也有其特定的成因,而这些因素都与佛菩萨无关。

我不否定瑞相的存在,自古就有祥瑞之兆的说法,佛教也讲过彩虹等一些比较奇特的瑞相,但并非所有的彩虹、云彩都是吉祥的征兆,不是所有奇特的东西都与佛菩萨有关,况且即便是瑞相,也不应该对其如此执著。佛教徒需要了解一点天文、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佛过程中会用得上。

其次是“光明”。例如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彩虹——日晕或月晕,大家一看到又觉得是什么佛菩萨、西方三圣显现……其实这些都是天文现象,天文学、气象学对此早有科普。

有时在飞机上,当太阳从一侧照射过来,而机身的另一侧恰好有云层时,就会在云层上看到飞机的影子,而且影子周围通常带有一圈彩虹。还有,当你站在一座普通的高山上(不是神山),阳光从背后照耀,前面又有云雾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周围可能也会出现一圈彩虹。这些显然都不是什么佛光笼罩,而纯粹属于自然现象。不可否认,峨眉山等神山上的佛光是有佛菩萨加持的——以这种方式来度化众生,但这类自然现象本身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算不上奇观,大家不要过于痴迷。

再次是“香色”。“香”,香味、香气。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地方曾有佛菩萨降临或加持过,满屋子香气环绕。这是不一定的,大家不要这样讲。“色”,指各种颜色或形形色色的物质。比如看到长相怪异的石头,就把它和佛菩萨扯在一起,说是某某佛的什么物品。简直荒唐!石头是自然形成的,样子奇怪必然有特殊的原因。大家若去过桂林的七星岩等一些岩洞,应该见过不少光怪陆离、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与佛菩萨毫不相干。

即使真的出现瑞相,也并非缘自外在事物。就本质而言,真正的佛菩萨是我们心的本性,这才是产生瑞相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去追求智慧和慈悲心、菩提心,争取早日证悟,不要去爱慕、追逐空中的佛像、日晕、月晕等等。

“皆堕邪见”,凡是崇拜云彩、彩虹、光芒、香气等事物的人,全部堕入了邪见。这四个字说得很重,但后面四个字更重,“失心狂乱”。“失心”,精神不正常。看,已经狂乱到这种程度了,大家千万要引以为戒。

不知道这类现象在达摩祖师的时代是否已经存在,反正现在确实比较普遍。我们很难判断其中到底有没有佛菩萨的加持,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全部当成瑞相来看,这一点务必要注意。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正的如来不是彩虹、光芒、香气等物,当你看所有相都是无相的时候,才是真正见到了如来。反之,若是执著这些相,则根本不可能见到佛。

像神山、圣地等,有一些肯定是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遗留下来的,毕竟利益众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大家大可不必过度崇拜。佛教不崇拜山水,不崇拜树木,只崇拜内在的智慧,了知这一点尤其重要。很多世俗人由于内心空虚无助,只能寄托于外物。倘若学佛之人缺乏智慧和菩提心,和世俗人一样四处寻求外在的加持,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想办法看到自己心的本性,这才叫做见到如来。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一心”,即证悟的心、禅定的心。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从这个光明的心中产生的。

 

(六)证悟才能断除所有烦恼

 

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

 

“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往心里观照时,若是发现心的本性清净得像虚空一样。“犹如虚空”四个字极其关键,大家一定要记住。看到自己心的本性犹如虚空的那一天,就是你证悟的时候!

前面讲过,一般谈及证悟、光明、佛性都难免抽象、模糊,未证悟的人很难找到具体的参照物。此处则讲得较为具体,当我们观照内心时,体会到自己的心像虚空一般的空性(不靠想象,也不靠推理),这就是证悟——完全标准的证悟,千真万确,毋庸置疑!不过这只是最基础的证悟,还需要继续修行,慢慢提升。因此,先不谈光明、不可思不可言之类的内容,这些容易让人越听越糊涂,现在我们只需抓住“犹如虚空”四个字,记住这就是证悟的感觉,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感觉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有何作用呢?

“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八万四千烦恼”不是一个具体数字,而是代表贪嗔痴烦恼的总和,准确讲就是所有的烦恼,八万四千法门便是针对这八万四千烦恼而设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执著,当我们看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也就彻底明白了执著的源头、本质,从此以后这些执著便开始松动,逐渐瓦解。那时虽然仍未成佛,也尚未证悟一地,但是烦恼方面会有很大改观,不再像之前那样严重了。

不过,如果慈悲心、出离心和对佛的信心没有一点增长,傲慢、攀比、焦虑等烦恼也没有丝毫减少,那么你所感觉到的犹如虚空,则仅仅是内心的一种特殊觉受而已,并非觉悟的境界。平时对自己内心不加留意的话,不会知道它有哪些感受;稍加观察便会发现,它有着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类似于虚空的感受无非是这无数种感觉中的一个而已。

总而言之,到底是不是证悟,如果暂时无法请上师印证,也可以自己来辨别。怎么辨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它的结果:第一,自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因果深信不疑的程度、对众生的慈悲心有没有提升?第二,自己的傲慢、攀比、自私等平时比较严重的烦恼有没有减少?如果两方面都没有,那就纯属内心感受而已,不用理会即可;如果两方面都有,那么可能确实体会到了佛经讲的“犹如虚空”。

以上内容其实应该在特殊时候讲,但是大家已经学了几部禅宗论典,听了空性、光明等许多深奥的法要,若不知道最后的方向,不免有些遗憾。基于这些考虑,我就给大家稍微透露了一点。不过最后能否证悟,还要看自己的努力以及根机是否成熟。

有西方人说,人的幸福感与其基因息息相关。若真如此,由于基因不可改变,我们的一生就此注定,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益。事实肯定不是这样。那么,佛教讲根机决定了我们能否证悟,这样的话,以我们目前的根机此生是否没有机会证悟了呢?当然不是,根机是可以被提升的,佛教有办法使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所以我们的修行才有意义。

 

(七)转凡成圣才能放下世间纷扰

 

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

 

“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凡夫活着的时候十分焦虑,恐惧死亡,刚吃饱饭马上害怕饥饿。什么意思呢?一是担心失去所拥有的东西,辛苦奋斗半辈子乃至一生才得到的东西,由于害怕失去,刚到手便惴惴不安;二是发现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从而会很快失去兴趣。

“当生忧死,临饱愁饥”这八个字正是普通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处心积虑想要得到;刚刚到手,又开始担心失去。整日患得患失,在欲望和恐惧的交织中生活,怎么可能幸福呢?

“皆名大惑”。“惑”,即烦恼。世俗中的一切都是烦恼和痛苦,想在轮回中寻得真正的幸福非常不易。

“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圣人不考虑过去的事,不焦虑未来的事,也不留恋当下的事。因为他已然证悟空性,确定了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虚空中岂有过去、未来、现在?故而他明白一切忧思、焦虑、留恋都缘于自己的执著,完全没有必要。

“念念归道”。“道”,即智慧;“归道”,变成智慧。当每个念头诞生时,来不及造业、生烦恼,当下立即证悟——看到念头的本性。这样一来,每个念头都会回归于道。

 

(八)修行的A、B、C方案

 

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这句话特别重要,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

“若未悟此大理者”。我们学习了达摩祖师的《悟性论》等著作,涉及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如果听不懂这些,想要证悟自然难上加难,那该怎么办呢?

“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必须及早修持人天善法,积累福报,免得到头来两手空空。既没有证悟,也没有积攒人天福报,一无所获,千万不要落到这一步。达摩祖师这番话说得非常好,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

达摩祖师在本论的前文先说不存在证悟,没有佛和众生,佛不说法,烦恼不是烦恼,等等;后文又讲这是证悟者的境界,不要以为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于未证悟者而言,因是因、果是果,善是善、恶是恶,一切泾渭分明、纤毫毕现,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谨慎取舍。

由此可见,有些人误以为禅宗的见解是什么都不执著,修行是什么都不想,行为是既不行善又不断恶,肯定大错特错!假如真是这样,禅宗就不属于佛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以为自己说放下就能全部放下,然后什么都不想就可以了。

作为修行人,我们需要准备几种修行方案,用来应对未来不同的情况。首先是A方案,即通过大圆满、大手印或禅宗即生证悟、成佛;实在不行,也可以在中阴时证悟、解脱。

如果A方案失败,则启动B方案,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我们修大圆满、修禅宗的同时,还需要念佛。不用等到证悟以后再去念佛,未证悟时一样可以念,念佛非常简单,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就可以开始了。

如果B方案也失败了,就采用C方案,努力积累福德资粮,为的是来世不作牛、猪等众生,一定要投生为人,而且是懂得善恶因果、懂得闻思修行的人,以便能够继续修持佛法。

以上三个方案非常重要,其中最好的当然是A,其次是B,再次是C,达摩祖师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假如我们只有A,没有B和C,若到离世之际仍未证悟的话,肯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那未免太失败了。因此,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做好这三种准备,以此便能“无令两失”。

举例而言,汉传佛教可以禅净双修,一方面修禅宗,一方面修净土;藏传佛教可以净密双修,一方面修大圆满、大手印,一方面念阿弥陀佛。在证悟大圆满或禅宗的基础上修净土,自然很好,但未证悟时也可以修,并且可以修得十分标准。大家要好好准备A、B方案,如果两个都行不通也没关系,还有C方案——来世再次获得暇满人身,尽快遇到大乘善知识,继续此生未竟的闻思修行。

究竟能否如此轻松地完成解脱成佛这一大业,还要看个人的福报和能力。但是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准备,不管怎样心里会比较踏实,有把握,对生死轮回不至于惶恐不安,临终时也不至于狼狈不堪。这非常有意义,大家一定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否则空有计划而未付诸行动,终究只是空口白话、纸上谈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