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自杀、疯狂等身心疾病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脆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生死之上。生与死,是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的课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都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它意味着巨大的恐怖与灾难,但无论如何回避,所有人都终有一死。了解死亡的真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还有可能帮助我们从死亡中找到彻底摆脱死亡的契机。因此,我想给读者介绍一下生命的真相。

此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生命的本质,也即什么是生命;第二,生命的可贵;第三,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的本质

首先,我给读者介绍一本被学术界赞为全球最经典的研究生死的古籍——《西藏度亡经》。

(一)《西藏度亡经》——亡灵指南针

在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天堂印象》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的:“《西藏度亡经》这本书,产生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但它如今成为最现代的研究死亡的学科NDE[1]的最古老的典籍。”在西方,所有研究死亡的学者,都把它与《埃及度亡经》奉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而《西藏度亡经》中关于“中阴”过程的描述,更是与现代的NDE研究所揭示的各种现象不谋而合。因此,《西藏度亡经》可以说是藏民族对现代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西藏度亡经》最初译本是英文版,由已故西藏高僧达瓦桑杜(Lāma Kazi Dawazsamdup)从藏文原本翻译,并经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Dr. W.Y.Evans Wentz)编辑而成。此书曾以英语、德语等多种西方文本在欧美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并多次再版,很受西方学术界重视。西方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Dr. C.G. Jung)亲自为本书做了翔实的评述,认为本书对其学术研究有其独特的贡献与价值。他说:“若干年来,乃至从它初版(1927年)发行以来,本书就成了我的随身伴侣,不仅是我的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念和发现要归功于它,还有许多根本的认识或见地也要归功于它。”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认为:“本书不但要使东西方人民之间获得一种更佳的了解,同时还要纠正人们,尤其是整个西方人士,对于人类的根本问题——生死——缺乏正知、正见和不加闻问的态度。”这也正是当代大多数中国人所缺乏或视而不见的东西。

“《中阴救度经》(《西藏度亡经》)已成为NDE研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古籍,在世界各地被有关学者的研究广为引用。”

本来《西藏度亡经》对整个藏民族的生死观就有着很大的影响。《天堂印象》中说道:“西藏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民族中对死亡认识最深刻,也最为洒脱的民族。”“若作此观,西方人视为神秘之极的NDE,在中国的西藏人眼里不过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埃及度亡经》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认为,人死了以后,最终还要回到以前的身体当中,然后重新复活,所以他们会保存木乃伊。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不符合事实。

《西藏度亡经》对整个死亡的过程、死亡以后的境界以及投生的过程等描述得细致详尽。在西方,这本书拥有相当多的拥趸。究其因缘,大多是因为在西方医学发达以后,很多患突发性心脏病,或者出了严重车祸,已经停止呼吸、心跳的人,在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以后,很多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濒死体验或初期死亡体验(NDE),这些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西藏度亡经》的所述内容。

古老的《西藏度亡经》所述内容,居然与20世纪临床医学的发现不谋而合。这样一来,这本书也逐步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并在西方拥有了极高的地位与巨大的影响。如果大家有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可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的其中一部分,其实就是给亡者的指南。书中有一个仪轨,是在人死了以后,由旁边的人给亡者念诵的。仪轨告诉亡者:你死了以后,会进入什么样的状态,你会感觉到什么样的情况,那时你应该怎样去面对,等等。

不过,濒死经验的所谓“死亡体验”,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体验,因为意识还没有彻底地离开身体。真正能把整个死亡过程描述得很清楚、很详尽的论著,唯有《西藏度亡经》。

(二)前世今生的科学研究

1.前世的记忆

1958年,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精神学系的系主任,著名精神病学家伊安•史蒂文森博士(Ian Stevenson)对转世轮回产生兴趣并开始研究。1966年,史蒂文森博士出版了第一本书,书名为《暗示前世的二十个案例》。后来又出版了《转世与生物学》。2003年,他又写了一本书,叫《转世类型的欧洲案例》。哈佛人类学博士安托妮亚•米尔斯(Antonia Mills)一边协助史蒂文森博士做研究,一边作独立调查。

在精神病学领域广受敬重的哈洛德•利叶夫(Dr. Harold Lief)博士曾这样描述史蒂文森博士:“一位讲究方法、小心谨慎乃至戒慎恐惧的研究家,性格固执”。可见史蒂文森博士是一位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的这些结论也并不是异想天开的胡诌。

另外,冰岛大学的心理学家厄蓝杜•哈洛森(Erlendur  Haraldsson)从1970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约根•凯尔(Jurgen Keil)博士和维吉尼亚大学的吉姆•塔克(Jim Tucker)等前世今生研究团队,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到数千个案例,发表了很多专著和学术论文。

2.催眠

20世纪,西方心理医生和医学专家,在通过催眠术给人治病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很多经过催眠的人,居然能说出前世的情景。但当时他们都不敢公开,后来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地向社会广为传播。其中一位是布莱恩•魏斯(Brian L. Weiss),他著有《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等专著。

在他的《前世今生》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对于初次接触本人的读者,我有必要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接受正规训练的医生、精神医学教授、坚决的无神论者。自从惊天动地的那一天后,我走了好长的路,体会出人的生命比精准、严格的医学训练要我相信的更加宏大、深奥。”

“我接受了学院教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然后进一步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精神科主治医生。我也在好几个大学的医学院任教,并担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遇到凯瑟琳之前(这个病人的故事,写在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前世今生》里),我发表了四十余篇科学论文,以及为专著的部分章节执笔,在精神药物学与脑部化学领域里,我获得国际认可的声誉。一点也不奇怪,我对‘不科学’的领域,例如‘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是彻底的怀疑。而且,对于前世与轮回的观念一无所悉,甚至不想去知道。”

“哪想到随后的突发事件冲击了我,引介我进入灵魂、‘右脑’、非线性思考的世界。凯瑟琳莫名其妙地开始回忆前世。不知道什么缘故,她所有的临床症状,在前世回溯后都获得改善。我惊愕万分。在这同时,我也开始找寻科学与直觉之间的协调点。”

“这个过程发生于二十年前。此后,我帮助两千多位病患做新生儿、子宫期回忆,以及前世回溯。根据这些实例,我已经写了三本书,而且已出版三十种外语译本。”

“由于我在工作上处理的主题是轮回、前世治疗,以及灵魂伴侣的重聚,因此我成为不被正式医疗领域承认的轮回学专家。其实,我欢迎任何有关轮回的描述,因为我相信:我们‘确实’不断轮回,直到我们学习到该学习的功课,然后才能毕业。同时我也不断指出非常多的历史证据、临床证据,显示轮回是真的。”

3.濒死经验

美国哲学家、医学家雷蒙•穆迪(Raymond A.Moody)博士,于1975年出版了一本书,题目是《一生又一生》(又名《死亡回忆》《死亡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在这本书当中,博士记录了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经历。它彻底改变了一般人的死亡观念,掀起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潮。这本书自1975年上市以来,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纪录。本书中描述的濒死者的亲身经验,与《西藏度亡经》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经历告诉世人,除了轮回存在,或者人死后仍然存在某一种东西以外,不可能有别的解释。这本书出来后,不仅博士本人,包括整个西方,都陆续出了很多类似的书。很多医生也说,其实我们早就遇到了这些情况,但因为没有把握,所以不敢公开。

但雷蒙•穆迪博士在书里面也讲过,这些人绝对不是在撒谎,因为他们在讲死亡经历的时候,非常认真、激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而且这些人从死亡边缘回来以后,整个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逆转。雷蒙•穆迪博士曾获得双博士学位,应该是非常聪明、严谨、客观的科学家,他不会轻易相信这些看似玄妙且难以解释的现象。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在用一种排斥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现象的。

我们不要以为,只要科学没有发现,只要逻辑不能证明的,就一定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据来测量。诸如轮回与灵魂这一类的东西,至少目前的科学仪器无法测量。当然,科学也在不断发展,有可能以后可以测量。在这个领域中,人类所有的逻辑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感官不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有效数据。

学过逻辑学的人知道,一个完整的逻辑,首先需要大前提。比如:要证明远方冒烟的地方有火在燃烧,首先必须在很广的范围内都达成共识——“凡是冒烟的地方,都有火在燃烧”,这叫做大前提。

然后是小前提——这个地方也在冒烟。

以大前提与小前提的两个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地方有火的存在。

如何证明“在冒烟”与“有火在燃烧”?肯定是依靠我们的眼睛。如果视觉不能给我们提供数据,则无论大小前提都无法成立。生活中的经验与第六意识的总结,都来源于五根识。

这种推理的方式,就是西方的形式逻辑。藏传佛教的因明当中,有一种更精确、更周密的推理方式,这是与信仰无关的逻辑。不管有没有信仰,只要是一个态度公正的人都能接受的结论。如果将逻辑与真理建立在信仰之上,只是有信仰的人之间在辩论,就不叫逻辑,更不叫真理。

但是,不要说死亡的过程,连睡眠的过程我们都不知道是怎样一种状况。我们的感官无法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在死亡的问题上,逻辑起不到作用,仪器也无济于事,只有借助特殊的人的经验,以及通过修行自己去感受。就像要知道糖水的甘甜,也不能依靠别人的描述与自己的推理,而只能自己去品尝一样。

目前,除了南极洲(南极没人去找)以外,其他的洲陆上都找到了儿童记忆前世的案例。这些小孩儿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前世是某某地方的谁谁谁,父母分别叫什么名字,包括很多的生活细节,都讲得非常清楚。父母亲人一调查,果真有与小孩所说相符而且已经死去的人。在这些小孩子身上,往往有着非常浓厚的前世习气——前世爱吸烟的小孩,会去偷父亲的烟来抽;上一世出车祸死亡的小孩,这一生会非常害怕汽车,根本不敢靠近,等等。有些小孩儿对现在的父母没有太多感情,反而会把上一世的父母、亲人当做真正的父母与亲人。很多父母担心说出来别人不理解,说自家小孩精神不正常,为避免尴尬,或因为此种现象与自己的宗教教义相违,所以很多父母一开始都不太愿意公开。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慢慢地,也就无法保密,只得传开了。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发现,不可能有谁指使,小孩子也不可能自己撒谎撒得那么天衣无缝。这些记忆都是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的,就像史蒂文森博士所言:“我们的案例表示,确实有某种承载器将延续的记忆带到来世,而存续的似乎不只有记忆和情绪而已。”在佛学里面,这种承载器叫做“藏识”。

要解释这些现象,除了轮回,没有别的理由。

还有一种科学难以解释却真实存在的现象。比如说,上一世因枪伤或车祸受伤而死亡的人,在下一世身体的同一部位,会有伤痕的印迹。比如:1979年在西方出版的《转世与生物学:谈胎记与先天缺陷的成因论》一书中,有250个案例的详尽报告和许多胎记的图片。我本人在调查中也发现过这样的案例。即便我们已经接受轮回的观念,但由于肉体在上一世时已经消失,下一世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上一世身体的伤痕是如何转到下一世身体上的呢?

我个人的解释:上一世的亡灵从死亡之后的深度昏迷中出来时,会重新产生一个意识的载体——意身。意身也是一种物质,只是我们看不见。意身这个载体就能将上一世肉体上的特殊标志,如伤痕等,储存、保留到下一世的身体上。

西方的某些科学家真的很令人佩服,一旦确认某个观点是真理,就会坦然接纳,用公正的态度去对待,用开放的心态去研究,而不会抱残守缺、死死捍卫自己的固有观念。

我认为相信因果轮回的人生观,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试想: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认为今生结束了,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那在七老八十的时候,不是很沮丧、很悲哀、很消极、很空虚、很没有追求吗?这时候再有钱、再有学问也没有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因为不相信轮回,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会奉行及时行乐的观念,趁活着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不受天理良心的谴责,这样又会造作很多恶业,给来世带来无穷的痛苦。

反之,如果相信因果轮回,就会告诫自己,哪怕这一生结束了,那也仅仅是漫长生命之路中一个段落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在不同的时空中,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今生的盛衰成败带不走,但精神的成就与善恶的习气种子却不会息灭,而会像电脑数据一样拷贝到来世。哪怕再老,还有来世,还有希望。所以,因果轮回观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这一观念输出的都是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接受以后,对我们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即使带一点点功利色彩——我这一世付出,就可以让下一世得到更好的东西——也没什么损失。当然,如果不带功利色彩,只是无条件地付出那就更好了。

(三)死亡——新生命的起点

了解死亡真相以后,相信大家对生命,尤其是对死亡会有新的认识。可以确定的是,死亡并不神秘,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死亡根本就不是生命的结束与终结,而是生命的起点,只不过是换一个身体而已。就像把硬盘里面的数据拷出来,装到另一个硬盘当中一样。当然,如果今生做得不好,来世会有不好的果报。如果做的坏事太多,来世能不能变成人就不好说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怕,但死亡本身却并不恐怖。死亡,只是生命的周期性活动。这不仅仅是佛教的理论,而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

就像银河系有周期,太阳系的很多星球都有自己的周期一样,依照藏传佛教时轮金刚的观点,月球、火星、水星、金星、木星的运行,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周期。不仅外面的世界有周期,人的生命活动也有周期。除了死亡以外,类似于死亡的周期性的生命活动还有很多,谁都会遇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四)死亡的征兆与过程

死亡学对死亡的定义,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其中比较权威、比较公认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结论——脑死亡,对疼痛或电击等外在打击没有反应,瞳孔扩大、对光没有反应,心电图保持平衡、没有波动,没有呼吸、脉搏,心脏停止跳动等。

但很多实例证明,哪怕某些人具备了临床医学对死亡的所有定义,却能在十几个小时或几天以后苏醒过来。不但苏醒过来,而且对医生和护士在抢救过程当中的对话以及其他事情了如指掌,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人的精神并没有停止工作,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只是一种昏迷和休克。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对死亡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论。

虽然死亡学是1912年才从美国推出,到现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隶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人类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死亡。

我曾专门去调查和采访过有濒死经验的人,这些人所描述的情况,与当时给这些人治病的医生所看到的完全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变。

我就遇到过一位有此经验的老师,他在醒来之后,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这样的理念——人在外表上死亡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去处理他的身体,因为此时的人完全是活的,他的灵魂还在。

除了车祸等意外死亡以外,佛经对正常死亡的大致过程一般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是眼睛、耳朵等器官会逐渐停止工作。在即将停止工作的时候,哪怕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身边也不认识;旁边人的说话声,听起来也若有若无,仿佛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在死亡前的一段时间,会感觉整个身体往下沉,本来在病床上不可能往下沉,但自己却有往下沉的感受……这就表明,器官快要停止工作,自己即将进入死亡了。

我想很多医生或护士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病人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会要求旁边的人把枕头加高一点,或者往上拉他一把,这就是即将死亡的征兆。

真正死亡以后,绝大多数人的眼、耳、鼻、舌、身会依次停止工作——首先,是眼睛看不见东西,眼前一片漆黑,此时还可以听到声音;之后,耳朵也停止工作;直到最后五种感官都不工作、都归零了以后,只有意识还没有归零,还可以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感觉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感觉很痛苦,等等。不过几分钟或几秒钟后,意识也开始停止工作。

意识停止的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属于嗔恨心的意识活动停止,然后是属于贪欲心的意识活动停止,最后是属于痴心的意识活动也停止。停止的时候虽然看不到外界的光,但内在会分别产生白光、红光、黑光。最后进入到一种昏迷的状态当中,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死亡。此时的昏迷与平时生活当中的昏迷不一样,不但深度更深,而且不可逆转,不能再重新复活。在昏迷状态中,会停留几个小时,乃至一两天或几天。昏迷时,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都停止了工作,但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仍然存在。从凡夫直至八地菩萨之间的所有生命,其末那识与阿赖耶识都不会间断。但真正的修行人在这个时候不是昏迷,而是安住在修行的状态当中。

藏传佛教的传统做法是:修行比较好的人在死后七天之内,不会去移动他的身体,也不会传出消息,或去念经超度,只是把门关上,不去干扰。此时修行人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医学上的死亡标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但面色却不像死人的脸那样毫无血色,而是红光满面。有些修行好的人,会一直保持毗卢七法盘腿的姿势。因为此时修行人的神识还没有离开身体,一直处于打坐的状态中。在第七天的时候,就用前面所讲的《西藏度亡经》里面的仪轨将他从禅定中唤醒。对已经接受过这种训练的修行人来说,只需稍稍有一点点提醒就够了。仪式结束之后,亡人的脸色立即变成尸体的脸色,他的身体也立即不能再保持盘腿的姿势了,这是藏密修行人中常见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最上等根机的修行人,可以解脱、成佛;中等根机的修行人,可以在中阴身成佛。成佛的标志,是满天彩虹,出现舍利子,发出奇异的声响等。

中阴身成就并不是藏传密法独有的说法,小乘佛教也认为,一些即生当中没有成为阿罗汉的人,会在中阴身的时候成为阿罗汉。

没有经过训练、不懂禅定的普通人,无法感受到这些。当我们停止呼吸以后,立即就被送到太平间,太平间的费用也贵,又立即转送到殡仪馆,殡仪馆的费用更贵,只好尽快送到火葬场处理。

从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很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是不允许的。至少在三天之内,身体不能处理。实在天气太热,可以放在殡仪馆的冰箱里适当降温,只要保持身体不腐烂就可以了。三天以后,才可以送到火葬场。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应该会有这种特殊体验:就是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色,却没有具体的物质,有些时候有点儿像隧道。就像在傍晚的海边往西看,天空笼罩着红艳艳的晚霞,晚霞的颜色投射到海面,海面也变成晚霞的颜色,水天一色,红彤彤的一片。有些小孩会感受到白色的世界,而有些小孩又会感受到黑暗的世界,但都没有具体的物质。还有些小孩会梦到其他各种类似于中阴身的感受,这些都是刚刚经历了中阴身的后遗症。慢慢长大了以后,这些记忆就会淡化,直至完全消失。

这些都是深层次的生命现象和秘密,其中没有什么神秘的成分,更与鬼神没有任何关系。

(死亡之后的具体过程,见《正确认识死亡》一文)

佛教对生命的解释,真的非常不可思议。不但密宗,包括显宗经典,也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讲了死亡的种种现象,包括亡者能看到自己的尸体等。这些描述,与西方现代人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再加上很多修行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修行经验,不得不让我们对佛法深信不疑。

(五)睡梦——每天发生着的轮回与涅槃

每天进入深度睡眠,与从深度睡眠当中醒过来的二十四小时或更短的过程,是与死亡和投胎非常接近的生命现象,也是一种生命活动周期。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然后再进入梦境,最后从梦里苏醒的三个过程,与死亡的三个阶段十分相似: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刚刚进入死亡,所有意识都停止活动的阶段,对应于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从深度睡眠进入做梦的阶段,对应于死后过了一段时间,灵魂从昏迷当中醒过来的阶段。这个时候,表面上肉体已经死亡,但实际上精神还没有停止,所以中阴身完全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所做、所言、所思。此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看到家里的人哭,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从中阴身到找到下一个载体、肉体去投生,与从梦境当中苏醒,回到现实生活完全是一样的。

但究竟怎么从醒觉当中进入深度睡眠的,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更是无法描述。但即使感觉不到,过程仍然存在。在这个阶段,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已经停止工作了。但我们的灵魂、意识不仅存在,而且都在工作。

近几年,西方心理学家异常热衷于研究梦境。他们借鉴了很多藏传佛教的方法,并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

比如,一般人做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即使知道,也是偶尔的现象。但通过训练,就完全能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看来,这些都是天方夜谭、自我吹嘘。但事实证明,许多根本没有学佛的心理学家,通过藏传佛教的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最后都取得了成功,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在做梦。

当然,仅仅知道自己在做梦并没有太大用处,但若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从醒觉到深度睡眠的过程,知道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停止工作,意识是怎么停下来不再思维,进入类似于昏迷的状态,再从昏迷的状态当中恢复、清醒的过程,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死亡。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胡编乱造,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无论如何,这是证据确凿的生命活动规律,是无数人训练之后的亲身经历。当一生的修练与中阴身连接起来以后,就可以把平时的训练结果运用到针对死亡的实战当中。

(六)六中阴修法——开启解脱之门

藏传密宗的六中阴修法,是专门针对死亡的一种训练。所谓“中”,是指前一世的身体已经不存在,后一世的身体还没有找到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叫做“中”。所谓“阴”,是相对于我们现在拥有的肉体,或者下一世的肉体而言的。现在与来世的肉体,叫做“阳”。前世的肉体失去了,后世的肉体还没有获得的中间过程,也有一种类似于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境当中感觉到的、非物质构成的身体——意形身。这个意形身,就叫做“阴”。我个人认为,中文翻译成“中阴”,是非常准确的。

六中阴修法把生命周期分成六个阶段,针对六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训练方式。接受过训练而且训练得比较好的人,就能非常清醒地知道六中阴的详细过程。

通过修行,通过禅的力量或特殊训练,完全可以模拟死亡——人为地从现实生活进入死亡的境界,然后又自如地从死亡境界当中回到现实。这种修法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

死亡跟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呢?佛教认为:每个众生的心中都有佛性,但因为被各种杂念覆盖了,所以无法证悟。在死亡之后的某个短短的时间当中,所有的意识、我执与感官都停止工作,所有的外在干扰也随之而停止,这时佛性就可以显发出来。就像空中云开雾散,就能看到蓝天,或者像人飞到月球上的时候,没有任何声音,万籁俱寂、异常宁静的状态一样。在这个境界中,就能证悟法界,就能明心见性。这种修法现见法性的效果,比在现实生活中打坐证悟时所体悟的法性要清晰几百倍。所以,藏传佛教的很多密法修行人,不但没有把死亡当做恐惧的对象,反而把死亡当做千载难逢的提升心灵的契机。

这种修法是藏传佛教密宗独有的,不要说显宗,即使是汉传佛教的唐密和日本的东密都没有。因为唐密和东密属于外密,只有内密才有这种修法。

通过虔诚地学佛、修行以及一系列的训练,就能真正亲身体验这种经历,更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升级。

不过,这些修法都很专业,一般没有公开。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网上搜索睡梦瑜伽的内容,大概了解一点睡梦瑜伽的过程。睡梦瑜伽也是为死亡做准备、模仿死亡的修法之一。

二、生命的可贵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但我此处要说的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贵的,包括任何人和任何动物在内。

虽然从人类的角度来讲,一只蚂蚁的生命一文不值,尤其是蚊子等所谓的害虫,更是无胜于有。但如果从这些小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则哪怕是一只蚊子,它的生命也比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更宝贵。

人类向来是自私自利的,我们一直认为唯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从来没有生命平等的概念。不把动物的生命当成一回事,以为他们等同于蔬菜、植物,想用的时候随便用,想吃的时候随便吃,想玩的时候随便玩,想杀的时候随便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们灌输这个可以吃、这个肉好吃等理念,无形当中就让孩子养成一看到动物就想着怎样去吃掉的概念。熏习的结果就是变得毫无良知,越来越冷血、越来越残暴。最后演变下去,当人类之间稍稍有点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残酷无情、格杀勿论。

害人者终害己,这种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反过头来毁灭人类自己。从佛教的角度讲,这叫因果报应。

我们不要以为,人类的科技这么发达,武器这么先进,足以凌驾一切,可以所向无敌,随心所欲地宰杀、折磨、吞噬其他生命都是合理合法的。人类无节制地繁衍、饲养、屠宰,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动物为了人而繁殖,为了人而生存,为了人而死亡,这些血债不可能不偿还!夺命者不可能永远逍遥法外!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所有的生命,不要歧视、伤害其他生命,至少不要去侵犯它们的生存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养鸡场、养猪场是什么样,更不知道动物被宰的情形又是怎样。告诉大家,那里完全就是一副人间地狱的惨状!为了迅速高产地养出肥大的动物,饲养场喂养动物的方法,都是极其病态、冷酷而又恶心的。动物们生前饱受虐待,得不到一丝温暖;死亡的方式,也是惨不忍睹。英国披头士合唱团成员之一,著名歌星保罗•麦卡特尼曾说过:“如果世上的屠宰场的墙都是透明的玻璃墙,我敢保证,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素食者。”我非常赞同他的这句话,我专门去看过好几个宰杀牛羊的屠宰场,感受确实如此。因为没有亲眼目睹杀害动物的残忍,没有亲眼目睹动物临宰时极度的恐惧和痛苦,所以才会如此津津有味、心安理得地吃着动物的血肉。姑且不谈恻隐之心,仅仅站在纯粹利己的立场上仔细想想,吃下病态喂养并惨遭恐怖虐杀、积满仇恨毒素的不健康肉食,真的会对我们的身体起滋补和保养作用吗? 

诺贝尔奖获得者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在他最畅销的小说《敌人,一个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当赫尔曼经常目睹对动物与鱼类的屠杀之后,他总有这样的想法:从人类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来看,所有人都是纳粹!”人人都憎恨纳粹,却不知道自己就是纳粹。我们不要再当纳粹了吧!

无论有没有信仰、学不学佛,懂得生命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懂得换位思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质。只有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之间有了相互理解的平等关系,人类才有真正美好的明天。

三、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无外乎两个:第一是爱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灵。不在于拥有多少钱、多少别墅与多少名车,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就是奉献与智慧,而不是拥有与获得。

普通人往往认为,如果付出了,自己就没有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在付出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得到更多,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

没有爱心是非常恐怖的,这种人会把钱财利益看得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没有任何约束,最后会走向什么地步,就很难说了。

虽然每个人先天就有很好的爱心,但这种爱心非常有局限。如何培养出无限、无量、无边的爱心呢?大乘佛教就有训练、培养爱心的方法。

佛教称爱心叫慈悲心。在慈、悲这两个字的前面,还会分别加上“无量”两个字——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为什么叫无量呢?因为大乘佛教修慈悲心的对象,是无量无边的生命,而不是仅仅针对自己喜欢的人修。大乘佛教要求,对不喜欢的对象更要修慈悲心,所以就加上了“无量”二字。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社会精英,下岗工人还是成功人士,我们都应该培植爱心、提升心灵,这是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人类的心灵,完全可以被训练和提升。具体的方法,当属佛教里面的最丰富、最有效。当我们的心灵被提升到有慈悲心、有智慧的境界时,才能让一切都变得完美。

我觉得布莱恩•魏斯博士说得很对,他在书中写道:“几百年来,人类一直误信科技,以为科技充分发展后,就能解决人类的病痛问题,而且,科学将建设路径,让人类走出野蛮森林,远离疾病、贫穷、悲惨与痛苦。

“现在我们知道了,只靠科学与科技,不足以解决人类的问题。科技能用来做好事,也能做坏事。唯有以文明、智慧、平衡的心灵运用科技,科技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平衡心灵。”

提升心灵,并力所能及地带动、影响周围的人。这样一来,不但今生受益,而且在乃至解脱的生生世世中,都可以活得更有意义,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真正地为人类造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最后整个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和谐,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自己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兴旺。这不是空想,因为慈悲与智慧就有这样的能力。


[1] 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的缩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莫迪在70年代创立的一种研究“濒死经历”的学科。

近年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自杀、疯狂等身心疾病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脆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生死之上。生与死,是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的课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都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它意味着巨大的恐怖与灾难,但无论如何回避,所有人都终有一死。了解死亡的真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还有可能帮助我们从死亡中找到彻底摆脱死亡的契机。因此,我想给读者介绍一下生命的真相。

此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生命的本质,也即什么是生命;第二,生命的可贵;第三,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的本质

首先,我给读者介绍一本被学术界赞为全球最经典的研究生死的古籍——《西藏度亡经》。

(一)《西藏度亡经》——亡灵指南针

在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天堂印象》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的:“《西藏度亡经》这本书,产生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但它如今成为最现代的研究死亡的学科NDE[1]的最古老的典籍。”在西方,所有研究死亡的学者,都把它与《埃及度亡经》奉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而《西藏度亡经》中关于“中阴”过程的描述,更是与现代的NDE研究所揭示的各种现象不谋而合。因此,《西藏度亡经》可以说是藏民族对现代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西藏度亡经》最初译本是英文版,由已故西藏高僧达瓦桑杜(Lāma Kazi Dawazsamdup)从藏文原本翻译,并经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Dr. W.Y.Evans Wentz)编辑而成。此书曾以英语、德语等多种西方文本在欧美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并多次再版,很受西方学术界重视。西方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Dr. C.G. Jung)亲自为本书做了翔实的评述,认为本书对其学术研究有其独特的贡献与价值。他说:“若干年来,乃至从它初版(1927年)发行以来,本书就成了我的随身伴侣,不仅是我的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念和发现要归功于它,还有许多根本的认识或见地也要归功于它。”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认为:“本书不但要使东西方人民之间获得一种更佳的了解,同时还要纠正人们,尤其是整个西方人士,对于人类的根本问题——生死——缺乏正知、正见和不加闻问的态度。”这也正是当代大多数中国人所缺乏或视而不见的东西。

“《中阴救度经》(《西藏度亡经》)已成为NDE研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古籍,在世界各地被有关学者的研究广为引用。”

本来《西藏度亡经》对整个藏民族的生死观就有着很大的影响。《天堂印象》中说道:“西藏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民族中对死亡认识最深刻,也最为洒脱的民族。”“若作此观,西方人视为神秘之极的NDE,在中国的西藏人眼里不过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埃及度亡经》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认为,人死了以后,最终还要回到以前的身体当中,然后重新复活,所以他们会保存木乃伊。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不符合事实。

《西藏度亡经》对整个死亡的过程、死亡以后的境界以及投生的过程等描述得细致详尽。在西方,这本书拥有相当多的拥趸。究其因缘,大多是因为在西方医学发达以后,很多患突发性心脏病,或者出了严重车祸,已经停止呼吸、心跳的人,在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以后,很多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濒死体验或初期死亡体验(NDE),这些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西藏度亡经》的所述内容。

古老的《西藏度亡经》所述内容,居然与20世纪临床医学的发现不谋而合。这样一来,这本书也逐步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并在西方拥有了极高的地位与巨大的影响。如果大家有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可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的其中一部分,其实就是给亡者的指南。书中有一个仪轨,是在人死了以后,由旁边的人给亡者念诵的。仪轨告诉亡者:你死了以后,会进入什么样的状态,你会感觉到什么样的情况,那时你应该怎样去面对,等等。

不过,濒死经验的所谓“死亡体验”,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体验,因为意识还没有彻底地离开身体。真正能把整个死亡过程描述得很清楚、很详尽的论著,唯有《西藏度亡经》。

(二)前世今生的科学研究

1.前世的记忆

1958年,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精神学系的系主任,著名精神病学家伊安•史蒂文森博士(Ian Stevenson)对转世轮回产生兴趣并开始研究。1966年,史蒂文森博士出版了第一本书,书名为《暗示前世的二十个案例》。后来又出版了《转世与生物学》。2003年,他又写了一本书,叫《转世类型的欧洲案例》。哈佛人类学博士安托妮亚•米尔斯(Antonia Mills)一边协助史蒂文森博士做研究,一边作独立调查。

在精神病学领域广受敬重的哈洛德•利叶夫(Dr. Harold Lief)博士曾这样描述史蒂文森博士:“一位讲究方法、小心谨慎乃至戒慎恐惧的研究家,性格固执”。可见史蒂文森博士是一位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的这些结论也并不是异想天开的胡诌。

另外,冰岛大学的心理学家厄蓝杜•哈洛森(Erlendur  Haraldsson)从1970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约根•凯尔(Jurgen Keil)博士和维吉尼亚大学的吉姆•塔克(Jim Tucker)等前世今生研究团队,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到数千个案例,发表了很多专著和学术论文。

2.催眠

20世纪,西方心理医生和医学专家,在通过催眠术给人治病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很多经过催眠的人,居然能说出前世的情景。但当时他们都不敢公开,后来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地向社会广为传播。其中一位是布莱恩•魏斯(Brian L. Weiss),他著有《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等专著。

在他的《前世今生》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对于初次接触本人的读者,我有必要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接受正规训练的医生、精神医学教授、坚决的无神论者。自从惊天动地的那一天后,我走了好长的路,体会出人的生命比精准、严格的医学训练要我相信的更加宏大、深奥。”

“我接受了学院教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然后进一步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精神科主治医生。我也在好几个大学的医学院任教,并担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遇到凯瑟琳之前(这个病人的故事,写在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前世今生》里),我发表了四十余篇科学论文,以及为专著的部分章节执笔,在精神药物学与脑部化学领域里,我获得国际认可的声誉。一点也不奇怪,我对‘不科学’的领域,例如‘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是彻底的怀疑。而且,对于前世与轮回的观念一无所悉,甚至不想去知道。”

“哪想到随后的突发事件冲击了我,引介我进入灵魂、‘右脑’、非线性思考的世界。凯瑟琳莫名其妙地开始回忆前世。不知道什么缘故,她所有的临床症状,在前世回溯后都获得改善。我惊愕万分。在这同时,我也开始找寻科学与直觉之间的协调点。”

“这个过程发生于二十年前。此后,我帮助两千多位病患做新生儿、子宫期回忆,以及前世回溯。根据这些实例,我已经写了三本书,而且已出版三十种外语译本。”

“由于我在工作上处理的主题是轮回、前世治疗,以及灵魂伴侣的重聚,因此我成为不被正式医疗领域承认的轮回学专家。其实,我欢迎任何有关轮回的描述,因为我相信:我们‘确实’不断轮回,直到我们学习到该学习的功课,然后才能毕业。同时我也不断指出非常多的历史证据、临床证据,显示轮回是真的。”

3.濒死经验

美国哲学家、医学家雷蒙•穆迪(Raymond A.Moody)博士,于1975年出版了一本书,题目是《一生又一生》(又名《死亡回忆》《死亡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在这本书当中,博士记录了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经历。它彻底改变了一般人的死亡观念,掀起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潮。这本书自1975年上市以来,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纪录。本书中描述的濒死者的亲身经验,与《西藏度亡经》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经历告诉世人,除了轮回存在,或者人死后仍然存在某一种东西以外,不可能有别的解释。这本书出来后,不仅博士本人,包括整个西方,都陆续出了很多类似的书。很多医生也说,其实我们早就遇到了这些情况,但因为没有把握,所以不敢公开。

但雷蒙•穆迪博士在书里面也讲过,这些人绝对不是在撒谎,因为他们在讲死亡经历的时候,非常认真、激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而且这些人从死亡边缘回来以后,整个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逆转。雷蒙•穆迪博士曾获得双博士学位,应该是非常聪明、严谨、客观的科学家,他不会轻易相信这些看似玄妙且难以解释的现象。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在用一种排斥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现象的。

我们不要以为,只要科学没有发现,只要逻辑不能证明的,就一定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据来测量。诸如轮回与灵魂这一类的东西,至少目前的科学仪器无法测量。当然,科学也在不断发展,有可能以后可以测量。在这个领域中,人类所有的逻辑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感官不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有效数据。

学过逻辑学的人知道,一个完整的逻辑,首先需要大前提。比如:要证明远方冒烟的地方有火在燃烧,首先必须在很广的范围内都达成共识——“凡是冒烟的地方,都有火在燃烧”,这叫做大前提。

然后是小前提——这个地方也在冒烟。

以大前提与小前提的两个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地方有火的存在。

如何证明“在冒烟”与“有火在燃烧”?肯定是依靠我们的眼睛。如果视觉不能给我们提供数据,则无论大小前提都无法成立。生活中的经验与第六意识的总结,都来源于五根识。

这种推理的方式,就是西方的形式逻辑。藏传佛教的因明当中,有一种更精确、更周密的推理方式,这是与信仰无关的逻辑。不管有没有信仰,只要是一个态度公正的人都能接受的结论。如果将逻辑与真理建立在信仰之上,只是有信仰的人之间在辩论,就不叫逻辑,更不叫真理。

但是,不要说死亡的过程,连睡眠的过程我们都不知道是怎样一种状况。我们的感官无法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在死亡的问题上,逻辑起不到作用,仪器也无济于事,只有借助特殊的人的经验,以及通过修行自己去感受。就像要知道糖水的甘甜,也不能依靠别人的描述与自己的推理,而只能自己去品尝一样。

目前,除了南极洲(南极没人去找)以外,其他的洲陆上都找到了儿童记忆前世的案例。这些小孩儿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前世是某某地方的谁谁谁,父母分别叫什么名字,包括很多的生活细节,都讲得非常清楚。父母亲人一调查,果真有与小孩所说相符而且已经死去的人。在这些小孩子身上,往往有着非常浓厚的前世习气——前世爱吸烟的小孩,会去偷父亲的烟来抽;上一世出车祸死亡的小孩,这一生会非常害怕汽车,根本不敢靠近,等等。有些小孩儿对现在的父母没有太多感情,反而会把上一世的父母、亲人当做真正的父母与亲人。很多父母担心说出来别人不理解,说自家小孩精神不正常,为避免尴尬,或因为此种现象与自己的宗教教义相违,所以很多父母一开始都不太愿意公开。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慢慢地,也就无法保密,只得传开了。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发现,不可能有谁指使,小孩子也不可能自己撒谎撒得那么天衣无缝。这些记忆都是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的,就像史蒂文森博士所言:“我们的案例表示,确实有某种承载器将延续的记忆带到来世,而存续的似乎不只有记忆和情绪而已。”在佛学里面,这种承载器叫做“藏识”。

要解释这些现象,除了轮回,没有别的理由。

还有一种科学难以解释却真实存在的现象。比如说,上一世因枪伤或车祸受伤而死亡的人,在下一世身体的同一部位,会有伤痕的印迹。比如:1979年在西方出版的《转世与生物学:谈胎记与先天缺陷的成因论》一书中,有250个案例的详尽报告和许多胎记的图片。我本人在调查中也发现过这样的案例。即便我们已经接受轮回的观念,但由于肉体在上一世时已经消失,下一世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上一世身体的伤痕是如何转到下一世身体上的呢?

我个人的解释:上一世的亡灵从死亡之后的深度昏迷中出来时,会重新产生一个意识的载体——意身。意身也是一种物质,只是我们看不见。意身这个载体就能将上一世肉体上的特殊标志,如伤痕等,储存、保留到下一世的身体上。

西方的某些科学家真的很令人佩服,一旦确认某个观点是真理,就会坦然接纳,用公正的态度去对待,用开放的心态去研究,而不会抱残守缺、死死捍卫自己的固有观念。

我认为相信因果轮回的人生观,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试想: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认为今生结束了,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那在七老八十的时候,不是很沮丧、很悲哀、很消极、很空虚、很没有追求吗?这时候再有钱、再有学问也没有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因为不相信轮回,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会奉行及时行乐的观念,趁活着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不受天理良心的谴责,这样又会造作很多恶业,给来世带来无穷的痛苦。

反之,如果相信因果轮回,就会告诫自己,哪怕这一生结束了,那也仅仅是漫长生命之路中一个段落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在不同的时空中,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今生的盛衰成败带不走,但精神的成就与善恶的习气种子却不会息灭,而会像电脑数据一样拷贝到来世。哪怕再老,还有来世,还有希望。所以,因果轮回观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这一观念输出的都是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接受以后,对我们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即使带一点点功利色彩——我这一世付出,就可以让下一世得到更好的东西——也没什么损失。当然,如果不带功利色彩,只是无条件地付出那就更好了。

(三)死亡——新生命的起点

了解死亡真相以后,相信大家对生命,尤其是对死亡会有新的认识。可以确定的是,死亡并不神秘,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死亡根本就不是生命的结束与终结,而是生命的起点,只不过是换一个身体而已。就像把硬盘里面的数据拷出来,装到另一个硬盘当中一样。当然,如果今生做得不好,来世会有不好的果报。如果做的坏事太多,来世能不能变成人就不好说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怕,但死亡本身却并不恐怖。死亡,只是生命的周期性活动。这不仅仅是佛教的理论,而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

就像银河系有周期,太阳系的很多星球都有自己的周期一样,依照藏传佛教时轮金刚的观点,月球、火星、水星、金星、木星的运行,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周期。不仅外面的世界有周期,人的生命活动也有周期。除了死亡以外,类似于死亡的周期性的生命活动还有很多,谁都会遇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四)死亡的征兆与过程

死亡学对死亡的定义,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其中比较权威、比较公认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结论——脑死亡,对疼痛或电击等外在打击没有反应,瞳孔扩大、对光没有反应,心电图保持平衡、没有波动,没有呼吸、脉搏,心脏停止跳动等。

但很多实例证明,哪怕某些人具备了临床医学对死亡的所有定义,却能在十几个小时或几天以后苏醒过来。不但苏醒过来,而且对医生和护士在抢救过程当中的对话以及其他事情了如指掌,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人的精神并没有停止工作,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只是一种昏迷和休克。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对死亡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论。

虽然死亡学是1912年才从美国推出,到现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隶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人类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死亡。

我曾专门去调查和采访过有濒死经验的人,这些人所描述的情况,与当时给这些人治病的医生所看到的完全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变。

我就遇到过一位有此经验的老师,他在醒来之后,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这样的理念——人在外表上死亡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去处理他的身体,因为此时的人完全是活的,他的灵魂还在。

除了车祸等意外死亡以外,佛经对正常死亡的大致过程一般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是眼睛、耳朵等器官会逐渐停止工作。在即将停止工作的时候,哪怕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身边也不认识;旁边人的说话声,听起来也若有若无,仿佛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在死亡前的一段时间,会感觉整个身体往下沉,本来在病床上不可能往下沉,但自己却有往下沉的感受……这就表明,器官快要停止工作,自己即将进入死亡了。

我想很多医生或护士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病人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会要求旁边的人把枕头加高一点,或者往上拉他一把,这就是即将死亡的征兆。

真正死亡以后,绝大多数人的眼、耳、鼻、舌、身会依次停止工作——首先,是眼睛看不见东西,眼前一片漆黑,此时还可以听到声音;之后,耳朵也停止工作;直到最后五种感官都不工作、都归零了以后,只有意识还没有归零,还可以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感觉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感觉很痛苦,等等。不过几分钟或几秒钟后,意识也开始停止工作。

意识停止的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属于嗔恨心的意识活动停止,然后是属于贪欲心的意识活动停止,最后是属于痴心的意识活动也停止。停止的时候虽然看不到外界的光,但内在会分别产生白光、红光、黑光。最后进入到一种昏迷的状态当中,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死亡。此时的昏迷与平时生活当中的昏迷不一样,不但深度更深,而且不可逆转,不能再重新复活。在昏迷状态中,会停留几个小时,乃至一两天或几天。昏迷时,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都停止了工作,但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仍然存在。从凡夫直至八地菩萨之间的所有生命,其末那识与阿赖耶识都不会间断。但真正的修行人在这个时候不是昏迷,而是安住在修行的状态当中。

藏传佛教的传统做法是:修行比较好的人在死后七天之内,不会去移动他的身体,也不会传出消息,或去念经超度,只是把门关上,不去干扰。此时修行人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医学上的死亡标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但面色却不像死人的脸那样毫无血色,而是红光满面。有些修行好的人,会一直保持毗卢七法盘腿的姿势。因为此时修行人的神识还没有离开身体,一直处于打坐的状态中。在第七天的时候,就用前面所讲的《西藏度亡经》里面的仪轨将他从禅定中唤醒。对已经接受过这种训练的修行人来说,只需稍稍有一点点提醒就够了。仪式结束之后,亡人的脸色立即变成尸体的脸色,他的身体也立即不能再保持盘腿的姿势了,这是藏密修行人中常见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最上等根机的修行人,可以解脱、成佛;中等根机的修行人,可以在中阴身成佛。成佛的标志,是满天彩虹,出现舍利子,发出奇异的声响等。

中阴身成就并不是藏传密法独有的说法,小乘佛教也认为,一些即生当中没有成为阿罗汉的人,会在中阴身的时候成为阿罗汉。

没有经过训练、不懂禅定的普通人,无法感受到这些。当我们停止呼吸以后,立即就被送到太平间,太平间的费用也贵,又立即转送到殡仪馆,殡仪馆的费用更贵,只好尽快送到火葬场处理。

从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很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是不允许的。至少在三天之内,身体不能处理。实在天气太热,可以放在殡仪馆的冰箱里适当降温,只要保持身体不腐烂就可以了。三天以后,才可以送到火葬场。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应该会有这种特殊体验:就是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色,却没有具体的物质,有些时候有点儿像隧道。就像在傍晚的海边往西看,天空笼罩着红艳艳的晚霞,晚霞的颜色投射到海面,海面也变成晚霞的颜色,水天一色,红彤彤的一片。有些小孩会感受到白色的世界,而有些小孩又会感受到黑暗的世界,但都没有具体的物质。还有些小孩会梦到其他各种类似于中阴身的感受,这些都是刚刚经历了中阴身的后遗症。慢慢长大了以后,这些记忆就会淡化,直至完全消失。

这些都是深层次的生命现象和秘密,其中没有什么神秘的成分,更与鬼神没有任何关系。

(死亡之后的具体过程,见《正确认识死亡》一文)

佛教对生命的解释,真的非常不可思议。不但密宗,包括显宗经典,也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讲了死亡的种种现象,包括亡者能看到自己的尸体等。这些描述,与西方现代人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再加上很多修行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修行经验,不得不让我们对佛法深信不疑。

(五)睡梦——每天发生着的轮回与涅槃

每天进入深度睡眠,与从深度睡眠当中醒过来的二十四小时或更短的过程,是与死亡和投胎非常接近的生命现象,也是一种生命活动周期。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然后再进入梦境,最后从梦里苏醒的三个过程,与死亡的三个阶段十分相似: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刚刚进入死亡,所有意识都停止活动的阶段,对应于从醒觉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从深度睡眠进入做梦的阶段,对应于死后过了一段时间,灵魂从昏迷当中醒过来的阶段。这个时候,表面上肉体已经死亡,但实际上精神还没有停止,所以中阴身完全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所做、所言、所思。此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看到家里的人哭,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从中阴身到找到下一个载体、肉体去投生,与从梦境当中苏醒,回到现实生活完全是一样的。

但究竟怎么从醒觉当中进入深度睡眠的,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更是无法描述。但即使感觉不到,过程仍然存在。在这个阶段,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已经停止工作了。但我们的灵魂、意识不仅存在,而且都在工作。

近几年,西方心理学家异常热衷于研究梦境。他们借鉴了很多藏传佛教的方法,并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

比如,一般人做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即使知道,也是偶尔的现象。但通过训练,就完全能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看来,这些都是天方夜谭、自我吹嘘。但事实证明,许多根本没有学佛的心理学家,通过藏传佛教的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最后都取得了成功,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在做梦。

当然,仅仅知道自己在做梦并没有太大用处,但若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从醒觉到深度睡眠的过程,知道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停止工作,意识是怎么停下来不再思维,进入类似于昏迷的状态,再从昏迷的状态当中恢复、清醒的过程,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死亡。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胡编乱造,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无论如何,这是证据确凿的生命活动规律,是无数人训练之后的亲身经历。当一生的修练与中阴身连接起来以后,就可以把平时的训练结果运用到针对死亡的实战当中。

(六)六中阴修法——开启解脱之门

藏传密宗的六中阴修法,是专门针对死亡的一种训练。所谓“中”,是指前一世的身体已经不存在,后一世的身体还没有找到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叫做“中”。所谓“阴”,是相对于我们现在拥有的肉体,或者下一世的肉体而言的。现在与来世的肉体,叫做“阳”。前世的肉体失去了,后世的肉体还没有获得的中间过程,也有一种类似于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境当中感觉到的、非物质构成的身体——意形身。这个意形身,就叫做“阴”。我个人认为,中文翻译成“中阴”,是非常准确的。

六中阴修法把生命周期分成六个阶段,针对六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训练方式。接受过训练而且训练得比较好的人,就能非常清醒地知道六中阴的详细过程。

通过修行,通过禅的力量或特殊训练,完全可以模拟死亡——人为地从现实生活进入死亡的境界,然后又自如地从死亡境界当中回到现实。这种修法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

死亡跟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呢?佛教认为:每个众生的心中都有佛性,但因为被各种杂念覆盖了,所以无法证悟。在死亡之后的某个短短的时间当中,所有的意识、我执与感官都停止工作,所有的外在干扰也随之而停止,这时佛性就可以显发出来。就像空中云开雾散,就能看到蓝天,或者像人飞到月球上的时候,没有任何声音,万籁俱寂、异常宁静的状态一样。在这个境界中,就能证悟法界,就能明心见性。这种修法现见法性的效果,比在现实生活中打坐证悟时所体悟的法性要清晰几百倍。所以,藏传佛教的很多密法修行人,不但没有把死亡当做恐惧的对象,反而把死亡当做千载难逢的提升心灵的契机。

这种修法是藏传佛教密宗独有的,不要说显宗,即使是汉传佛教的唐密和日本的东密都没有。因为唐密和东密属于外密,只有内密才有这种修法。

通过虔诚地学佛、修行以及一系列的训练,就能真正亲身体验这种经历,更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升级。

不过,这些修法都很专业,一般没有公开。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网上搜索睡梦瑜伽的内容,大概了解一点睡梦瑜伽的过程。睡梦瑜伽也是为死亡做准备、模仿死亡的修法之一。

二、生命的可贵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但我此处要说的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贵的,包括任何人和任何动物在内。

虽然从人类的角度来讲,一只蚂蚁的生命一文不值,尤其是蚊子等所谓的害虫,更是无胜于有。但如果从这些小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则哪怕是一只蚊子,它的生命也比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更宝贵。

人类向来是自私自利的,我们一直认为唯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从来没有生命平等的概念。不把动物的生命当成一回事,以为他们等同于蔬菜、植物,想用的时候随便用,想吃的时候随便吃,想玩的时候随便玩,想杀的时候随便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们灌输这个可以吃、这个肉好吃等理念,无形当中就让孩子养成一看到动物就想着怎样去吃掉的概念。熏习的结果就是变得毫无良知,越来越冷血、越来越残暴。最后演变下去,当人类之间稍稍有点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残酷无情、格杀勿论。

害人者终害己,这种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反过头来毁灭人类自己。从佛教的角度讲,这叫因果报应。

我们不要以为,人类的科技这么发达,武器这么先进,足以凌驾一切,可以所向无敌,随心所欲地宰杀、折磨、吞噬其他生命都是合理合法的。人类无节制地繁衍、饲养、屠宰,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动物为了人而繁殖,为了人而生存,为了人而死亡,这些血债不可能不偿还!夺命者不可能永远逍遥法外!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所有的生命,不要歧视、伤害其他生命,至少不要去侵犯它们的生存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养鸡场、养猪场是什么样,更不知道动物被宰的情形又是怎样。告诉大家,那里完全就是一副人间地狱的惨状!为了迅速高产地养出肥大的动物,饲养场喂养动物的方法,都是极其病态、冷酷而又恶心的。动物们生前饱受虐待,得不到一丝温暖;死亡的方式,也是惨不忍睹。英国披头士合唱团成员之一,著名歌星保罗•麦卡特尼曾说过:“如果世上的屠宰场的墙都是透明的玻璃墙,我敢保证,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素食者。”我非常赞同他的这句话,我专门去看过好几个宰杀牛羊的屠宰场,感受确实如此。因为没有亲眼目睹杀害动物的残忍,没有亲眼目睹动物临宰时极度的恐惧和痛苦,所以才会如此津津有味、心安理得地吃着动物的血肉。姑且不谈恻隐之心,仅仅站在纯粹利己的立场上仔细想想,吃下病态喂养并惨遭恐怖虐杀、积满仇恨毒素的不健康肉食,真的会对我们的身体起滋补和保养作用吗? 

诺贝尔奖获得者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在他最畅销的小说《敌人,一个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当赫尔曼经常目睹对动物与鱼类的屠杀之后,他总有这样的想法:从人类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来看,所有人都是纳粹!”人人都憎恨纳粹,却不知道自己就是纳粹。我们不要再当纳粹了吧!

无论有没有信仰、学不学佛,懂得生命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懂得换位思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质。只有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之间有了相互理解的平等关系,人类才有真正美好的明天。

三、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无外乎两个:第一是爱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灵。不在于拥有多少钱、多少别墅与多少名车,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就是奉献与智慧,而不是拥有与获得。

普通人往往认为,如果付出了,自己就没有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在付出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得到更多,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

没有爱心是非常恐怖的,这种人会把钱财利益看得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没有任何约束,最后会走向什么地步,就很难说了。

虽然每个人先天就有很好的爱心,但这种爱心非常有局限。如何培养出无限、无量、无边的爱心呢?大乘佛教就有训练、培养爱心的方法。

佛教称爱心叫慈悲心。在慈、悲这两个字的前面,还会分别加上“无量”两个字——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为什么叫无量呢?因为大乘佛教修慈悲心的对象,是无量无边的生命,而不是仅仅针对自己喜欢的人修。大乘佛教要求,对不喜欢的对象更要修慈悲心,所以就加上了“无量”二字。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社会精英,下岗工人还是成功人士,我们都应该培植爱心、提升心灵,这是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人类的心灵,完全可以被训练和提升。具体的方法,当属佛教里面的最丰富、最有效。当我们的心灵被提升到有慈悲心、有智慧的境界时,才能让一切都变得完美。

我觉得布莱恩•魏斯博士说得很对,他在书中写道:“几百年来,人类一直误信科技,以为科技充分发展后,就能解决人类的病痛问题,而且,科学将建设路径,让人类走出野蛮森林,远离疾病、贫穷、悲惨与痛苦。

“现在我们知道了,只靠科学与科技,不足以解决人类的问题。科技能用来做好事,也能做坏事。唯有以文明、智慧、平衡的心灵运用科技,科技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平衡心灵。”

提升心灵,并力所能及地带动、影响周围的人。这样一来,不但今生受益,而且在乃至解脱的生生世世中,都可以活得更有意义,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真正地为人类造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最后整个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和谐,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自己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兴旺。这不是空想,因为慈悲与智慧就有这样的能力。


[1] 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的缩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莫迪在70年代创立的一种研究“濒死经历”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