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如何皆好之十法

本论的最后几个主题,主要是讲比较高级的空性境界,是修行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才可以应用的法。否则,在我们的现阶段,不可能如何皆好。只有彻底证悟,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任何好与不好都不成立,并放下所有执著以后,才能真正地自由自在。

尽管如此,当年释迦牟尼佛度众生时,大多数时候还是像一个普通比丘一样生活。佛这么做,都是为了顺应众生的心。普通凡夫都有执著,心里对上师、道友设立了很多标准。一旦佛陀说话、行事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对佛法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佛的兴趣。

在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律中,除了杀盗淫妄等违背因果的言行以外,很多戒律的内容并未针对本质上的大问题。比如,戒律中规定的吃饭、走路的方式等,都是按照印度当时的风俗习惯制定的。因为如果出家人的言行不符合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很多人就会说佛教徒的过失,大家也不愿意学佛了。

倘若修行已达到一定程度,从自己的修行境界来讲,就怎么样都可以了。但为了符合更多人的价值观,修行人表面上还是要规规矩矩,不能太不拘小节。

说话、走路、吃饭等,都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去做,这也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

如今有些人到处宣称自己是境界高妙的成就者,可以不受因果的限制。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对方的境界,但成就者不应该是这样的表现。真正修行达到一定高度时,也为了护持众生的心,而不会恣意妄为。所以,对自我吹嘘者,我们要高度怀疑。

一、心融入正法的行者,舍弃所作很好,不舍所作也很好

舍弃所作,也即出家,舍弃世俗;不舍弃所作,也即有工作、家庭、事业等等。佛法融入内心的人,放不放弃事业都无关紧要。

什么算是佛法融入内心呢?所谓佛法,即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当有了真实不虚的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时,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

在没有修好这些法之前,我们只是理论上了解而已,始终与出离心和菩提心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此时也无法将佛法融入内心。

对普通人而言,物质享受太有吸引力,一旦沉醉其中,谁都无力自拔。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是手机控,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与手机互道早安;晚上临睡之前,也是和手机依依不舍。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依赖,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本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欲望的种子。如果不去激活,它就还不会泛滥成灾。但如今,社会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诱惑,除了证悟者,谁都无法抵御欲望的牵掣。

欲望增生的结果,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而物质的丰厚,又会反过来激活、长养我们的欲望。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怎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

实际上,我们的生存所需并不多,只是因为要满足虚荣心和欲望,所以才感觉自己什么都需要,什么都匮乏,恨不得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资源。心理上的不知足,让我们不愿分享,每个人都是物质的奴隶、拜金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极度自私、狭隘。在如此的心态下,菩提心更是遥不可及!

相对而言,古人面临的诱惑要少得多,所以能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生活,能静下来思考,并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与精神食粮,为后人创造出辉煌的精神成果。而现代人为了满足欲望,整天都过着忙碌混乱的生活,根本没时间去思考什么是世界的本质。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智慧,我们的心与佛法永远相隔遥远,又何谈融入呢?

当然,作为修行人,若能放下繁琐的世俗事务,放下家庭与事业去出家,或者到比较安静的地方去专心修行,那再好不过。修行速度会更快,修行效率也会很高。即使暂时放不下,也没问题。只要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变成修行的因素。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欺负、侮辱时,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内心,就会产生烦恼,甚至会打人、骂人等,造作更严重的罪业。不但今生自他受害,进医院、进监狱,来世也会堕入地狱。反之,如果有修行,佛法融入了内心,就可以修忍辱、修自他相换,不但不会产生嗔恨心,而且更有利于慈悲心的增长。如此一来,侮辱、欺负等不但不会阻碍修行,反而成为激励修行的动力。

二、心中已断增益的行者,修行很好,不修也很好

增益就是执著。解决了所有执著和疑问,也即彻底证悟了心的本性。学习和修行,就是为了彻证心的本性。真正证悟了,就达到目的了。但如果证悟指的是一地菩萨的境界,那也不是绝对不需要修,只是不需要像之前那样注重形式地修而已。这时如果修,会快速成佛。即使不修,也不会退失、淡化已经证得的智慧,不会堕入轮回,更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等三恶道,所以不修也可以。但真正的不需要修,是指成佛的时候。

三、斩断欲妙牵绊的行者,无贪而行很好,无贪不行也很好

当一个人真正地断除了对物质的贪心或欲望以后,是不是无贪的身份都无所谓,无论在家或出家都可以。

有贪和无贪,是佛教术语,意即有贪心和没有贪心。此处的没有贪心,并不是完全没有贪心,只是相对而言没有贪心。

比如,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人的形象,佛经里称为无贪的形象。而文殊菩萨、金刚萨埵等佛菩萨,却身着在家服装,佩戴金银珠宝等装饰,这叫做有贪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殊菩萨有贪心,而仅仅是外表的显现。

在家人也可以分为无贪和有贪。虽然是在家人,却断除了对物质的欲望,生活简单清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贪;如果在家人绞尽脑汁去赚钱,千方百计积累财产,等等,就是有贪。

当然,如果内心对物质没有欲望和贪求,则无论生活简单与否都无可厚非。假如赚钱和做事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则外表有贪和无贪都未尝不可。

曾经有一位上师叫门色仁波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圆满修行者,十多年前已经圆寂了。他被关在青海西宁监狱期间,曾有几个人向他求大圆满法。门色仁波切说,必须有黄金供养,才可以传法。但监狱里哪儿来的黄金呢?结果有一个人忽然想到,他离家逃亡的时候,家人在他衣服的补丁下缝过一块黄金给他预备当路费。于是,他取出黄金供养了上师。上师接着就说,现在因缘十分具足,可以传大圆满了。之后,便把黄金扔到监狱围墙的背后去了。其实,上师并不需要黄金,监狱里也没有办法用。这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缘起。

当年米拉日巴的上师玛尔巴到印度求学时,也是带了很多黄金作供养,才求到殊胜的法与灌顶。本来印度的成就者们都是长期住在山洞里的修行人,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对他们来说,黄金与砖头完全等同。但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价值,就需要这样的缘起。虽然玛尔巴非常有钱,但他的钱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求法的。

米拉日巴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无贪生活,玛尔巴大师表面上有贪,财富丰足。但两人都完全从本质上铲除了对金钱的执著。所以,无论米拉日巴的没钱,还是玛尔巴大师的有钱,都只是一种显现而已。

如果真的断除了对金钱的执著,则不管有钱没钱,都不会堕落或影响修行。此时有钱可以去做更广大的利生事业,没钱则可以自己修行。

四、现量证悟法性的行者,住在空空的山洞很好,作为群体之首也很好

证悟了法性的人,既可以独自在山洞里修行,过着轻松寂静的生活,也可以深入人群,担当住持、方丈、领袖之类的大人物。

“法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体空性,即宇宙人生的真理或本质。比如,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曾与猎人一起在山上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回到寺院住持传法。从他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讲,两种生活方式对他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在没有证悟时,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能在山里或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修行当然是最理想的,普通人还是要以个人的修行为主。

五、了知显现虚幻的行者,独居深山很好,云游四方也很好

证悟空性,通达一切显现如幻如梦的人,无论独自居住在山上,还是像过去的云游僧一样到处朝拜、云游、参禅或周游全世界,都是至善至美的。

我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光、声波等,都不是万法的本质与本来面目,佛教称之为“显现”。通达或证悟一切显现是如幻如梦,实际上就是证悟空性。

过去很多上师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修行,从来没有离开,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有些上师证悟以后,又会四方游历,穿梭于遍及亚洲各地的圣山、丛林,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都有这样的行者。

对证悟者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如幻如梦,没有什么能干扰自己的修行。无论栖山而居,还是四处飘荡,都不但不会让自己造罪堕落,反而有利于智慧的增长,所以无论怎样都很好。

六、心得自在的行者,断除欲妙很好,享受欲妙也很好

内心获得自由的证悟者,既可以相对地远离奢华优裕的生活,选择朴素清简;也可以享受豪华优越的生活。

这里讲的是“心得自在”,前面第二条讲的是“心中已断增益”,第三条讲的是“斩断欲妙牵绊”,第四条讲的是“现量证悟法性”,第五条讲的是“了知显现虚幻”,其实都指的是已经证悟空性。

没有证悟时,即使我们所处的环境非常自由,但内心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缠缚着我们,让我们始终不能感受到幸福、安宁与自由。

佛教最重视的,是内心世界。如果获得了内心世界的自由,则对待生活的态度,会有颠转乾坤的转变。在物质世界中,也获得了相当的自由。此时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艰苦还是顺利,都非常满足和幸福。

七、具有菩提心的行者,在静处修行很好,在众会中利他也很好

有着真实无伪菩提心的人,可以独自居住在偏僻的山洞或森林里,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好好修行,增长自己的智慧,暂时先不去利益众生。本来增长智慧就是在给自己充电,充好电以后再去利益众生,力量更强,效果更好。

如果不在静处独自修行,而是选择在人群当中去利益众生也很好,因为有了菩提心,故而在面对各类人事物时,不但不会生起自私和欲望,反而会因别人的烦恼、痛苦而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第七个“如何皆好”,与证悟空性没有关系。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只要有真实不虚的菩提心,则无论住在山洞或者到人群中去利他都可以。如果没有菩提心,则独自居住山洞并没有太大意义,身处人群,也是平增烦恼。所以,菩提心非常重要。有了菩提心,怎么样都可以。

佛教讲的所有约束,都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而言的。刚刚起步的我们,烦恼纷呈不断,负能量此消彼长。只有依靠这些约束,才能抑制负面影响,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内在修行的推波助澜,就能尽快断除烦恼,铲除负面能量,最终到达没有任何约束的境界。到那个时候,内在全部都是正能量,释放出来只会有利于众生,所以没有必要再加以约束。

八、恭敬心、信解心持之以恒的行者,住在上师前很好,不住在上师前也很好

如果对自己的上师有着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的信心,则无论在上师身边或不在上师身边都很好。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必须依止上师,学习如何修行。学成之后,则跟不跟随上师都可以。

过去米拉日巴大师就是这样,依止玛尔巴大师期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最后终于得到了玛尔巴大师的灌顶和窍诀。之后离开上师,一辈子再也没有见面。但上师却永远住于他的心间,无论他有任何需要,上师都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

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则即使与上师形影不离,也不但不会增上修行,反而会因内心的不清净而吹毛求疵,寻找上师的各种问题,从而退失信心。凡夫的信心时有时无,根本靠不住。如果上师的表现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有稍许肤浅皮毛的信心。一旦上师的行为有一点点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信心立即退失得无影无踪。

若对上师有信心,即使身体与上师天各一方,但如果在修行、见解等方面出现任何问题,或在中阴身的时候,上师一定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关于这一点,看看过去传承上师们的传记就可见一斑。

九、具有多闻、解义的行者,现前成就很好,遭遇违缘也很好

对广闻博学,深入了解佛经内涵的修行人来说,无论获得成就或遭遇逆境都很好。成就有可能是平安、健康、发财、修行进步等令人开心的顺緣,逆境有可能是罹患疾病、工作不顺、内心痛苦,等等。不管什么遭遇,都知道这一切是令自己成长、进步的契机,并懂得将其转化为修行的助缘,使修行境界快速增长。

第九个“如何皆好”,不一定要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也可以参照此理进行思维。

十、获得殊胜证悟的行者,出现成就相很好,没出现成就相也很好

此处所讲的“殊胜证悟”,是指证悟空性;“成就相”,即共同成就相,是指神通、神变等。

通过禅定的力量,我们的感官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一些新功能。比如,可以看到更远的东西;或者视线不会受到山体、建筑物的障碍,包括周围的墙体,都会变成透明的;几千公里以外的声音,能听得清清楚楚;走路的速度,快得像汽车一样,可以日行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佛教认为,这些都是普通成就,也即共同的小成就。

如果没有证悟,就会对任何东西都非常执著。当自己看到或知道太多,反而会焦躁不安、痛苦不堪。更有甚者,有人还会利用神通造作恶业。试想,如果当年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无法说服国王,并利用国王的权势,而造作两个五无间罪。他的神通给他带来的结果,就是下地狱。所以,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有神通不一定是好事。

但证悟者有了神通,却既不会困扰自己,更不会让自己造恶业,同时,利用这些功能,还可以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不过,即使证悟者没有神通,但因为已经证悟,有了更好的境界,所以怎么样都好。

第二十五,如何皆好之十法

本论的最后几个主题,主要是讲比较高级的空性境界,是修行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才可以应用的法。否则,在我们的现阶段,不可能如何皆好。只有彻底证悟,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任何好与不好都不成立,并放下所有执著以后,才能真正地自由自在。

尽管如此,当年释迦牟尼佛度众生时,大多数时候还是像一个普通比丘一样生活。佛这么做,都是为了顺应众生的心。普通凡夫都有执著,心里对上师、道友设立了很多标准。一旦佛陀说话、行事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对佛法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佛的兴趣。

在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律中,除了杀盗淫妄等违背因果的言行以外,很多戒律的内容并未针对本质上的大问题。比如,戒律中规定的吃饭、走路的方式等,都是按照印度当时的风俗习惯制定的。因为如果出家人的言行不符合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很多人就会说佛教徒的过失,大家也不愿意学佛了。

倘若修行已达到一定程度,从自己的修行境界来讲,就怎么样都可以了。但为了符合更多人的价值观,修行人表面上还是要规规矩矩,不能太不拘小节。

说话、走路、吃饭等,都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去做,这也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

如今有些人到处宣称自己是境界高妙的成就者,可以不受因果的限制。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对方的境界,但成就者不应该是这样的表现。真正修行达到一定高度时,也为了护持众生的心,而不会恣意妄为。所以,对自我吹嘘者,我们要高度怀疑。

一、心融入正法的行者,舍弃所作很好,不舍所作也很好

舍弃所作,也即出家,舍弃世俗;不舍弃所作,也即有工作、家庭、事业等等。佛法融入内心的人,放不放弃事业都无关紧要。

什么算是佛法融入内心呢?所谓佛法,即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当有了真实不虚的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时,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

在没有修好这些法之前,我们只是理论上了解而已,始终与出离心和菩提心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此时也无法将佛法融入内心。

对普通人而言,物质享受太有吸引力,一旦沉醉其中,谁都无力自拔。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是手机控,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与手机互道早安;晚上临睡之前,也是和手机依依不舍。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依赖,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本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欲望的种子。如果不去激活,它就还不会泛滥成灾。但如今,社会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诱惑,除了证悟者,谁都无法抵御欲望的牵掣。

欲望增生的结果,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而物质的丰厚,又会反过来激活、长养我们的欲望。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怎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

实际上,我们的生存所需并不多,只是因为要满足虚荣心和欲望,所以才感觉自己什么都需要,什么都匮乏,恨不得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资源。心理上的不知足,让我们不愿分享,每个人都是物质的奴隶、拜金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极度自私、狭隘。在如此的心态下,菩提心更是遥不可及!

相对而言,古人面临的诱惑要少得多,所以能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生活,能静下来思考,并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与精神食粮,为后人创造出辉煌的精神成果。而现代人为了满足欲望,整天都过着忙碌混乱的生活,根本没时间去思考什么是世界的本质。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智慧,我们的心与佛法永远相隔遥远,又何谈融入呢?

当然,作为修行人,若能放下繁琐的世俗事务,放下家庭与事业去出家,或者到比较安静的地方去专心修行,那再好不过。修行速度会更快,修行效率也会很高。即使暂时放不下,也没问题。只要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变成修行的因素。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欺负、侮辱时,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内心,就会产生烦恼,甚至会打人、骂人等,造作更严重的罪业。不但今生自他受害,进医院、进监狱,来世也会堕入地狱。反之,如果有修行,佛法融入了内心,就可以修忍辱、修自他相换,不但不会产生嗔恨心,而且更有利于慈悲心的增长。如此一来,侮辱、欺负等不但不会阻碍修行,反而成为激励修行的动力。

二、心中已断增益的行者,修行很好,不修也很好

增益就是执著。解决了所有执著和疑问,也即彻底证悟了心的本性。学习和修行,就是为了彻证心的本性。真正证悟了,就达到目的了。但如果证悟指的是一地菩萨的境界,那也不是绝对不需要修,只是不需要像之前那样注重形式地修而已。这时如果修,会快速成佛。即使不修,也不会退失、淡化已经证得的智慧,不会堕入轮回,更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等三恶道,所以不修也可以。但真正的不需要修,是指成佛的时候。

三、斩断欲妙牵绊的行者,无贪而行很好,无贪不行也很好

当一个人真正地断除了对物质的贪心或欲望以后,是不是无贪的身份都无所谓,无论在家或出家都可以。

有贪和无贪,是佛教术语,意即有贪心和没有贪心。此处的没有贪心,并不是完全没有贪心,只是相对而言没有贪心。

比如,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人的形象,佛经里称为无贪的形象。而文殊菩萨、金刚萨埵等佛菩萨,却身着在家服装,佩戴金银珠宝等装饰,这叫做有贪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殊菩萨有贪心,而仅仅是外表的显现。

在家人也可以分为无贪和有贪。虽然是在家人,却断除了对物质的欲望,生活简单清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贪;如果在家人绞尽脑汁去赚钱,千方百计积累财产,等等,就是有贪。

当然,如果内心对物质没有欲望和贪求,则无论生活简单与否都无可厚非。假如赚钱和做事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则外表有贪和无贪都未尝不可。

曾经有一位上师叫门色仁波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圆满修行者,十多年前已经圆寂了。他被关在青海西宁监狱期间,曾有几个人向他求大圆满法。门色仁波切说,必须有黄金供养,才可以传法。但监狱里哪儿来的黄金呢?结果有一个人忽然想到,他离家逃亡的时候,家人在他衣服的补丁下缝过一块黄金给他预备当路费。于是,他取出黄金供养了上师。上师接着就说,现在因缘十分具足,可以传大圆满了。之后,便把黄金扔到监狱围墙的背后去了。其实,上师并不需要黄金,监狱里也没有办法用。这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缘起。

当年米拉日巴的上师玛尔巴到印度求学时,也是带了很多黄金作供养,才求到殊胜的法与灌顶。本来印度的成就者们都是长期住在山洞里的修行人,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对他们来说,黄金与砖头完全等同。但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价值,就需要这样的缘起。虽然玛尔巴非常有钱,但他的钱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求法的。

米拉日巴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无贪生活,玛尔巴大师表面上有贪,财富丰足。但两人都完全从本质上铲除了对金钱的执著。所以,无论米拉日巴的没钱,还是玛尔巴大师的有钱,都只是一种显现而已。

如果真的断除了对金钱的执著,则不管有钱没钱,都不会堕落或影响修行。此时有钱可以去做更广大的利生事业,没钱则可以自己修行。

四、现量证悟法性的行者,住在空空的山洞很好,作为群体之首也很好

证悟了法性的人,既可以独自在山洞里修行,过着轻松寂静的生活,也可以深入人群,担当住持、方丈、领袖之类的大人物。

“法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体空性,即宇宙人生的真理或本质。比如,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曾与猎人一起在山上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回到寺院住持传法。从他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讲,两种生活方式对他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在没有证悟时,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能在山里或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修行当然是最理想的,普通人还是要以个人的修行为主。

五、了知显现虚幻的行者,独居深山很好,云游四方也很好

证悟空性,通达一切显现如幻如梦的人,无论独自居住在山上,还是像过去的云游僧一样到处朝拜、云游、参禅或周游全世界,都是至善至美的。

我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光、声波等,都不是万法的本质与本来面目,佛教称之为“显现”。通达或证悟一切显现是如幻如梦,实际上就是证悟空性。

过去很多上师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修行,从来没有离开,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有些上师证悟以后,又会四方游历,穿梭于遍及亚洲各地的圣山、丛林,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都有这样的行者。

对证悟者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如幻如梦,没有什么能干扰自己的修行。无论栖山而居,还是四处飘荡,都不但不会让自己造罪堕落,反而有利于智慧的增长,所以无论怎样都很好。

六、心得自在的行者,断除欲妙很好,享受欲妙也很好

内心获得自由的证悟者,既可以相对地远离奢华优裕的生活,选择朴素清简;也可以享受豪华优越的生活。

这里讲的是“心得自在”,前面第二条讲的是“心中已断增益”,第三条讲的是“斩断欲妙牵绊”,第四条讲的是“现量证悟法性”,第五条讲的是“了知显现虚幻”,其实都指的是已经证悟空性。

没有证悟时,即使我们所处的环境非常自由,但内心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缠缚着我们,让我们始终不能感受到幸福、安宁与自由。

佛教最重视的,是内心世界。如果获得了内心世界的自由,则对待生活的态度,会有颠转乾坤的转变。在物质世界中,也获得了相当的自由。此时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艰苦还是顺利,都非常满足和幸福。

七、具有菩提心的行者,在静处修行很好,在众会中利他也很好

有着真实无伪菩提心的人,可以独自居住在偏僻的山洞或森林里,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好好修行,增长自己的智慧,暂时先不去利益众生。本来增长智慧就是在给自己充电,充好电以后再去利益众生,力量更强,效果更好。

如果不在静处独自修行,而是选择在人群当中去利益众生也很好,因为有了菩提心,故而在面对各类人事物时,不但不会生起自私和欲望,反而会因别人的烦恼、痛苦而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第七个“如何皆好”,与证悟空性没有关系。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只要有真实不虚的菩提心,则无论住在山洞或者到人群中去利他都可以。如果没有菩提心,则独自居住山洞并没有太大意义,身处人群,也是平增烦恼。所以,菩提心非常重要。有了菩提心,怎么样都可以。

佛教讲的所有约束,都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而言的。刚刚起步的我们,烦恼纷呈不断,负能量此消彼长。只有依靠这些约束,才能抑制负面影响,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内在修行的推波助澜,就能尽快断除烦恼,铲除负面能量,最终到达没有任何约束的境界。到那个时候,内在全部都是正能量,释放出来只会有利于众生,所以没有必要再加以约束。

八、恭敬心、信解心持之以恒的行者,住在上师前很好,不住在上师前也很好

如果对自己的上师有着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的信心,则无论在上师身边或不在上师身边都很好。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必须依止上师,学习如何修行。学成之后,则跟不跟随上师都可以。

过去米拉日巴大师就是这样,依止玛尔巴大师期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最后终于得到了玛尔巴大师的灌顶和窍诀。之后离开上师,一辈子再也没有见面。但上师却永远住于他的心间,无论他有任何需要,上师都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

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则即使与上师形影不离,也不但不会增上修行,反而会因内心的不清净而吹毛求疵,寻找上师的各种问题,从而退失信心。凡夫的信心时有时无,根本靠不住。如果上师的表现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有稍许肤浅皮毛的信心。一旦上师的行为有一点点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信心立即退失得无影无踪。

若对上师有信心,即使身体与上师天各一方,但如果在修行、见解等方面出现任何问题,或在中阴身的时候,上师一定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关于这一点,看看过去传承上师们的传记就可见一斑。

九、具有多闻、解义的行者,现前成就很好,遭遇违缘也很好

对广闻博学,深入了解佛经内涵的修行人来说,无论获得成就或遭遇逆境都很好。成就有可能是平安、健康、发财、修行进步等令人开心的顺緣,逆境有可能是罹患疾病、工作不顺、内心痛苦,等等。不管什么遭遇,都知道这一切是令自己成长、进步的契机,并懂得将其转化为修行的助缘,使修行境界快速增长。

第九个“如何皆好”,不一定要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也可以参照此理进行思维。

十、获得殊胜证悟的行者,出现成就相很好,没出现成就相也很好

此处所讲的“殊胜证悟”,是指证悟空性;“成就相”,即共同成就相,是指神通、神变等。

通过禅定的力量,我们的感官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一些新功能。比如,可以看到更远的东西;或者视线不会受到山体、建筑物的障碍,包括周围的墙体,都会变成透明的;几千公里以外的声音,能听得清清楚楚;走路的速度,快得像汽车一样,可以日行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佛教认为,这些都是普通成就,也即共同的小成就。

如果没有证悟,就会对任何东西都非常执著。当自己看到或知道太多,反而会焦躁不安、痛苦不堪。更有甚者,有人还会利用神通造作恶业。试想,如果当年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无法说服国王,并利用国王的权势,而造作两个五无间罪。他的神通给他带来的结果,就是下地狱。所以,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有神通不一定是好事。

但证悟者有了神通,却既不会困扰自己,更不会让自己造恶业,同时,利用这些功能,还可以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不过,即使证悟者没有神通,但因为已经证悟,有了更好的境界,所以怎么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