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虚名之十法
我们学习虚名十法之前,先需要了解一下基道果和二谛。
基道果: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以及无上密法的续部里,经常会用从矿石中提炼矿物质来比喻说明基道果。开采、加工、冶炼矿石的过程,与基道果十分相似。基,相当于矿石。矿石里含有相当比例的矿物质,具有开采价值;道,相当于加工的过程或者方法;果,相当于矿石加工以后,提炼出来的铁、银、黄金等矿物质。
世俗生活中虽然没有基道果的说法,但基道果的关系却无处不在。其中材料是基;把材料加工或提炼为成品的过程和技术,就是道;加工成的产品,就是果。
譬如,基道果也像做衣服。被加工的面料,就是基;加工的过程或者方法,就是道;面料通过加工变成的衣服,就是果。
同样,初学佛时,每个人都是没有被开采的有开采价值的矿石。被加工的基,就是隐含着如来藏的精神;加工的技术与过程,就是修持显宗和密宗修法的历程,也即道。意识中的烦恼、无明、错觉、杂念等,都是不需要的矿渣。真正要提取的精粹,就是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最后如来藏彻底现前,众生成了佛,这就是果。
如果岩石里不含矿物质,则再怎么加工也不会有结果;或者虽然含有矿物质,但如果不加工,内在精华就会被其他物质遮盖,矿石永远只是石头,不会起到本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面料,就不可能有衣服;仅有面料,如果不加工,也不会有衣服。同理,如果内心不存在佛性,众生不可能成佛。内心虽然有佛性,但仍然需要学佛、修行,如果不修行,也永远不能成佛。
关于这些内容,在大乘《宝性论》《赞法界颂》等经论中都讲得很清楚。
二谛:
《中论》《入中论》《中观庄严论》等中观论典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宣说二谛,将二谛阐释得非常复杂,采用了各种逻辑推理,引用了大量佛经。
其实,了知世俗谛和胜义谛,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比如,在桌子上放一个鹅卵石,右眼用自己的肉眼来看它,左眼用显微镜来看它,因为眼睛与显微镜的准确度及灵敏度不同,所以就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如何,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其中右眼的结论非常表面、肤浅,就是世俗谛;左眼因为借助了工具,所以结论稍微真实一点,叫做胜义谛。
佛教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也与此相仿。普通人用先天、自然的感官去感受外在世界,会得到一个自己的结论。以佛菩萨的智慧去洞彻这个世界,结论就大相径庭。同样一个世界,因感知主体精确度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结论。也即是说,世俗谛就是相对的假相,胜义谛就是相对的真相。但从感官的角度来讲,假的这部分也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在“世俗”的后面加了一个“谛”字,叫世俗谛。当然,从佛智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假的,都没有实质。
胜义谛与世俗谛不是绝对的,而有着很多层次。低层次的胜义谛,是高层次的世俗谛,就这样层层递进,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真真假假。简单地说,世俗谛就是众生感官感知到的结论,胜义谛是佛的智慧的结论。
因为不相信肉眼看见的是真相,科学家研制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普通天文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等越来越高级的工具,用以观测宏观和微观世界,并颠覆了肉眼的所有结论。同样,佛更不相信凡夫感官的结论,认为众生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通过修行,挖掘出深藏于内心的另一种认知世界准确度更高的工具,那就是智慧。智慧这个工具的准确度,远远超过了所有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十项虚名之法的意思表示,仅仅只有一个名称而已,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质。
一、基实相无所宣说,因此基是虚名
此处所谓的“基”,指佛性如来藏。虽然我们可以谈论、想象基道果,但真实的“基”,却只是一个名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被加工的原料,加工的技术和过程,通过加工最终获得的成果,三者都是存在的。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存在,都是一种错觉。就像梦境一般虚无,或像幻师幻变出来的飞机、汽车、楼房一样缥缈。从真实本质的视角出发,所谓的基,不可思不可言。因为语言是随着思维而创立的,而思维的深度也永远达不到本性的深度,这二者都无法表达、形容和想象本性,所以《六祖坛经》里也讲“不可思、不可议”。
要彻底了解什么是“基”,就要去修行,依照出离心、菩提心的次第,一步一步地修。当证悟大圆满、明心见性的时候,虽然语言无法表达,却自明自知。
佛教,尤其是密法中,经常会用聋哑人吃糖果来比喻证悟的境界。聋哑人自己清楚糖果的味道,却说不出来。同时因为听不见,也不知道人类是用什么语言来形容糖果。证悟者也是一样,自己清楚了知,却无法表达,所以“不可思不可言”。
如果说世界是虚幻的,那就离它的本质近一点;如果说世界是真实的,那就离它的本质远一点,但这都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所谓的有与无,真实与虚幻,空与不空,都不是真实的,都在意识的范围当中。唯有放下所有的清净不清净、空与不空、轮回涅槃、众生和佛、烦恼和智慧、解脱和束缚等二元对立,才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
禅宗经常讲放下,但在成佛之前,所有人的放下只是相对的放下,绝对的放下唯有佛才能做到。从进入佛门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学着相对地放下。先放下杀盗淫妄、贪欲、自私等世俗公众价值所认为的恶的执著,但不能放下出离心、菩提心等善的执著,否则就没有任何学佛的动力了。随着修行境界的提升,执著也一点点放下。先把心灵或精神提升到智慧,再把智慧提升到巅峰,当抵达至高无上的佛智层面时,就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了。到那时,就可以绝对地放下了。
世俗谛中能讲的,都只是一个个名字。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桌子是可以被使用的很真实的家具。我们用感官来看桌子,就是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物件。但如果用显微镜来看,则根本没有什么长方形,唯有一堆堆的分子、原子……此时,长方形的桌子仅仅是一个名称,没有任何实质,所以叫做虚名或唯名。当感官的精确度逐渐提升时,原有的真实就越来越虚幻。最后进入佛的境界时,包括众生所见的不清净世界,以及八地菩萨所看到的清净世界在内的所有一切都不复存在,都成了一个名称而已,所以叫虚名。
人类的思维,永远都不会超越有、无、非有非无、既有既无的四边,但这四边都不是真实的。“基”,远离了四边八戏的坐标与框架,所有的表达和形容,都无法表述“基”,所以基是虚名。
二、道无有所往能往,因此道是虚名
“二取”,即所取和能取,是佛经的一对术语。佛经里经常会提到“所”和“能”的概念。比如,行走在道路上,所走的道路,叫做所行;行走的人或者行驶的车辆,叫做能行。再比如,视觉所看到的、感知到的物体,叫做所见或者所取;视觉,也即感受者,叫做能见或者能取。
此处要讲的“道”,就是所行,也即佛教所讲的五道十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五个不同的阶段,包含了从初学者的智慧逐步提升到佛的境界的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就叫一个道。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心的本质从来没有变化过,众生和佛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行走的道是不存在的,道路也不存在提升的过程。因为所行和能行都不存在,所以二取是不存在的,是徒有虚名。
这就像用肉眼、普通显微镜、高倍电子显微镜分别看同一个鹅卵石,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鹅卵石永远只有一个本质。所有结论的变化,与观察者的认知度有关,与被观察者本身无关。
所以,从本性如来藏的角度来讲,五道十地是不存在的,如来藏始终没有变化,故道也是虚名。
道可以再分为:见、修、行。对修行人来说,见解、修行、行为三者非常重要。首先必须要有见解,之后必须修行,修到一定程度,行为就会有所变化。但是,见解、修行、行为也是虚名之法。
三、实相无有所见能见,因此证悟是虚名
见解,即证悟空性的见解,非常确定地认知到世界是空性,所见是法性光明如来藏。
但空性见也是虚名,因为见与不见,所见和能见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世俗谛中的相对概念。凡是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存在,另一个永远无法存在。就像左和右,如果左不存在,右也永远不会存在。观待而立的概念,都是抽象、假立、虚幻的。凡是能描述的,就不是真相。法性光明如来藏,我们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
当初达摩祖师即将返回印度的时候,让所有弟子前来考试。这种考试,不是问卷、辩论或答辩,而是真实修行的印证。其他人的印证结果,分别得到了“皮肤”“肌肉”等的判定。慧可法师来到达摩祖师面前,默默无语地站了一会儿,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了。不料达摩祖师却说,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真正证悟了本性精华的见解就应该是这样,什么都无法说,一说就是错。实际上,在大圆满里也有类似于达摩祖师当年所用的,非常高级的考试方法。
综上所述,在真正的见解里,所见、能见都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见也是虚名。
四、本位无有所修能修,因此觉受是虚名
本位就是心的本性。因为在本性中,所修和能修都不存在,所以修也是虚名之法。
凡夫心中,总是烦恼纷纭不断。依靠修行,就能逐渐转化烦恼,最后变成佛的智慧。这个越来越接近于真相的智慧,就是所修。慈悲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既是所修也是能修,所以能修也就是所修的一部分。
就像观察鹅卵石,因为怀疑肉眼看到的不是本性,所以发明了显微镜,看到了相对的真实。但我们知道这也不是终极答案,所以只有让显微镜的精度不断提升,我们所了解的,也越来越精确。这种认知不断提高,从表象到本质逐渐了解鹅卵石的过程,就相当于修行。所修,是自己对鹅卵石的认知。能修,就是诸如肉眼、显微镜等用于观察鹅卵石的工具。鹅卵石的本性永远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观察者认知度的提升。
同样,心的本性从未改变,所以没有所修能修。所有的修行,只是一个名称。在世俗谛中是存在的、真实的,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全都是虚幻不实的。
五、本性无有所行能行,因此行为是虚名
当修行境界还没有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我们的行为必须谨小慎微。此时只能跟普通人一样,不能高谈放下。如果要放下,那也是要放下杀盗淫妄等恶业,重视因果取舍。因为放不下所有的贪嗔痴,故而只能放下这些比较严重的贪嗔痴。
当证悟境界提高以后,就能了知万法如幻如梦,对于现实生活和梦境,可以平等对待,毫不执著。比如,戒律可以约束有执著的人,但没有执著的人,则不需要约束,也没有办法约束,因为他们知道一切都如幻如梦,所以无所谓约束与否。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教育。教育必须沟通,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只有身份平等的众生之间,才最容易沟通。
比如,为了度化某些众生,即使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有时也会示现生病,或者在有贪心的人面前示现贪婪的面孔等,这都是为了符合所化对象的要求,为了引导、帮助对方而示现的,这叫做“事业游舞”。如果我们执著这些表演,就永远无法解脱。
密法认为,针对六道轮回,有六种不同的导师。密宗之所以被称为方便乘,就是因为密宗度化众生的方法很多。
但是,在证悟者的境界中,见解、行为以及前面所讲的能所二取都不存在。
六、实际无有所护能护,因此誓言是虚名
没有证悟之前,犯了密乘戒就会有很大过失,这是一种约束。没有证悟或者是稍微有一点初步证悟,却没有达到一地菩萨证悟境界的人,都必须遵守这些戒律。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必须分得清清楚楚。无论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都是一样。
但对证悟境界非常高的人来说,受不受戒、约不约束都不存在,都是平等的,这叫做法性三摩耶,也即胜义谛的戒律。
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是世俗谛的戒律,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誓言。但修行人不可能永远都不进步,而且学佛的人也不可能都是一个档次,每个人的根机都不一样。但为了度化众生,不使他们对佛教产生误解,佛菩萨的行为也要与大众尽量保持一致。在公众面前的行为,要由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来决定,这就是佛陀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但我们现在离这些境界还很远,我们目前还很需要执著、踏实地取舍。如果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违犯了戒律,一定要执著,这样才会后悔,后悔以后,才会努力修行来清净罪业。
一般来说,不执著有两种情况:一是不相信因果,无知者最无畏,这是最危险的心态;另外一种,就是真的证悟了。证悟本身,就是最殊胜的忏悔。证悟以后,所有的罪业当下清净,所有的问题烟消云散,所有的戒律誓言都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
七、实际无有所积能积,因此二资是虚名
积累资粮,包括了所积和能积。所积,即我们所积累的福资粮和慧资粮;能积,即是积累功德的修行人。从世俗层面来讲,这两个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地积累资粮,比如五加行里的供曼扎,等等。福慧资粮是成佛的资源,只有积累、增长了福慧资粮,最终才能成佛。
但从胜义谛本质的角度来讲,能积和所积也都是虚幻、虚名或唯名的。无论所积累的资粮、积累资粮者自己还是积累资粮的行为三者,都是空性,这叫做三轮体空。我们每次行善,无论忏悔或积累资粮,最好能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来修。若能每次都通达三者的如幻如梦,就是最上乘的资粮。
虽然大部分人现在还没有证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若能依靠中观的逻辑思维方式,至少可以确定一切万法都像《金刚经》里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从而在内心保持如幻如梦的观念。
当然,尽管积累资粮仅仅是名称,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积累资粮。同时,在每次行善时,都应随时以三轮体空提醒自己。这样积累的所有资粮,都比较接近于无漏资粮。
八、实际无有所净能净,因此二障是虚名
忏悔包括了所净与能净。所净,也即罪过;能净,即四个对治力。但就本质而言,二者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虚名。从密法的角度来讲更是如此,不但罪过不存在,而且所有烦恼的当下就是智慧。烦恼与智慧的唯一区别,就是能否觉知。有觉知,叫做智慧;没有觉知,就是烦恼。
从未证者的角度来讲,所忏的罪过和能忏的四对治力都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业障很深重,所以在修五加行时特别强调忏悔。但在每次忏悔完毕之后,我们要提醒自己,这也是虚名之法,其本质是如幻如梦的。一旦觉醒,罪过是空性的,也不需要忏悔。但我们现在还深陷轮回大梦之中而无法醒来,还在做着颠倒迷乱之梦,所以需要励力忏悔。如果梦到罪业清净的验相,或许才能在世俗中不堕恶趣。
九、实际无有所断能断,因此轮回是虚名
断除轮回和轮回之因——烦恼,包括了所断和能断。但所断和能断都是虚名,其理由同上。
十、实际无有所得能得,因此果是虚名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凡夫,要学习才能最后成佛。从心的本质的角度来讲,我们从来就不是凡夫。就像矿石里的矿物质,其本质始终存在,没有变化。所谓的变化,只是去除了矿物质成分以外的矿渣。所以,所得和能得都是虚名之法,是不存在的。
以上十项虚名之法的内容非常深奥,无论学习中观、因明等任何论典,都无法让我们真正了解其真实内涵。如果想真正通达,就必须证悟。证悟的途径,就是从四加行开始起修。凡是不打好基础,没有按照次第从四加行开始修的人,都不容易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