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命的“缘起性空”

总的来说,《佛说稻秆经》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全部归纳在“缘起性空”四个字当中。“缘起”是从世俗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诞生都有其因缘,没有因缘,任何事物都不会出现。“性空”则是指在胜义谛角度,即深入观察的情况下,那些看似非常符合自然法则且极有规律的事物,本质上并不存在,所有的因缘都是我们的错觉。

(一)生命从何而来?

“彼名色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

“名色”,是怀胎以后精神和肉体的成长过程。那么,精神和肉体是怎么诞生的呢?

几千年来,宗教和哲学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是用逻辑进行推理,而并非像科学家那样用仪器进行实验。实际上,科学研究也会用到逻辑推理,比如理论物理学,就是先根据定律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然后再通过实验予以验证。

佛教也有自己的逻辑推理方法,叫做“因明”。它最初来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逻辑学——“正理”,后来经过佛教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最后发展成一种诠释佛教理论的形式和方法。

这些形形色色的逻辑,有的非常严密,有的却漏洞百出。用有漏洞的逻辑进行推理,必然会得出错谬的结论,就像用不精准的仪器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的数据一定会有偏差一样。因此,对于上述问题,不同的宗教、哲学推理出的结论也是各式各样、良莠不齐。

我们还是以稻种和稻芽来做分析:从表面上看,稻芽从稻种中产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但若深入观察此中因果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到底稻种对稻芽发挥了什么作用,稻芽接受了稻种的什么力量呢?

这时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自作”,一种是“他作”。“自”指的是果,即“稻芽”;“他”是除了稻芽以外的各种因和缘,如稻种、土壤、温度、湿度、空间、时间等等。“作”,是令其诞生。因和缘的工作是让它们的果诞生,在观察因果的时候,“作”就是这个含义。

1.“自作”不成立

“自作”的意思是,让稻芽产生的是它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持这种观点的只有一个外道宗派,即数论派。数论派历史悠久,是印度最古老的教派之一。他们认为,万事万物本来就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例如,日出时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并不是诞生了一个新的太阳,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在日出之前我们看不到而已。稻芽也是如此,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我们没有看见罢了。稻芽不是由其他东西诞生的,而是自己诞生了自己。

除了数论派,其他宗教、哲学都不承认“自作”的观点。这个观点的确是匪夷所思,怎么证明稻芽本来就存在于稻种之上,或未来的花朵现在就存在于花的种子上呢?没有任何逻辑能够证明。假如稻芽在诞生之前就存在,那就根本没必要“作”了,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缘,也就根本不需要了。所以稻芽不可能是自己创造自己,这是违背常理的。

从世俗感官的角度讲,这个观点也有问题。佛经中也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非自作”的道理——刀可以砍木柴、植物等其他东西,但不能自己砍自己。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自作”的观点都无法成立。况且这仅仅是一个宗派的观点,因此我们无需过多地探讨。

2.“他作”亦不成立

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他作”。“他作”的意思是,因和缘让果诞生,那么对果来说,因和缘就是他物,因此,果应该是“他作”。

几乎所有的宗教、哲学以及普通人都非常认同“他作”,所以“亦非他作”比较不好理解。不观察因果的人,一般不会去思考稻芽是“自作”还是“他作”。但如果思考的话,那一定会认为是“他作”。因为稍加分析就会知道:凡是有因有果的事物,一定都是“他作”。从因的角度讲,果是他物,不是自物;从果的角度讲,因是他物,不是自物。因和果是两个事物,并非一体,所以是“他生”。

“他生”即“他作”,“自生”也等于“自作”。从凡夫的视角看,万事万物要么是“自生”,要么是“他生”。因为二者完全矛盾,所以必取其一,绝不会存在第三种可能。

“亦非自作,亦非他作”是中观里面非常重要的两种观察方法,如果我们通过逻辑推理,非常确定万法既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即否定了“自生”和“他生”,那我们至少从理论上就通达了“不生不灭”。

龙树菩萨的《中论》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中观论著,对此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此处我们只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观察,如果思维到位的话,仅凭一个理论就可以通晓此观点。既然如此,那为何中观还要阐述诸多的理论呢?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不必观察是“自生”还是“他生”,只要有“生”就可以。就像农民种庄稼,只管春种秋收就可以了,不必像哲学家那样去观察庄稼到底是“自生”还是“他生”。

所以,如果要保留因果存在的合理性,那就完全不需要观察。在不观察的情况下,世界即是我们感官所见的样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也永远不会错乱。而一旦进行深入观察,非但“自作”或“自生”不成立,“他作”或“他生”也同样不成立。

我们不要认为佛教是教条主义,只要是佛说的、佛经里讲的,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其实并非如此。先不管佛经如何讲,我们自己要通过逻辑进行推理。如果有不同的思路和结论,也完全可以提出来,进行辨析。

如何证明“他生”不成立呢?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分析。

在宏观世界中,有因果关系的事物都有前后的顺序,即因和缘在前、果在后。然而从我们错觉的角度看,似乎因和果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父母是因,儿女是果,父母儿女生活在一起,不就是因和果同时存在吗?其实这是一个未经思考的想法。如果因和果没有前后顺序,存在于同一个时间点,那它们之间又如何建立因果关系呢?

所以,在宏观世界的层面,因和果必须有前后顺序。但是,如果再深入观察,这也有破绽,一前一后的事物之间,也根本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两个事物,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先后存在,此外不会再有其他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建立因果关系。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

(1)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首先,为什么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不能建立因果关系呢?我们先来看看因果关系的定义:因和缘让果从无到有,果从因和缘中产生,这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

假设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譬如佛塔是因,佛像是果,二者又是同时存在的。那么,既然佛像已经诞生了,佛塔给它起什么作用呢?无法起到任何作用,没有必要了。

因和缘的作用就是让果诞生,就像在土壤中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给它浇水、施肥,一段时间以后,种子就会发芽。播种的时候,只有因和缘,没有果。如果播种的时候已经有芽,那给种子浇水、施肥都是徒劳,这些因和缘丝毫没有用武之地。

再以父母儿女为例,虽然父母和儿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但此时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因果关系了。因果关系是发生在儿女出生以前,那时儿女和父母不在一起。如果那时他们就在一起,那儿女就不是父母所生的。

所以,因和果不能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根本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否则因和缘就失去了作用,变得毫无意义。应先有因和缘,后有果;因和缘在的时候,果不在。只有这样,因和缘才有存在的必要。

(2)先后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亦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那么现在,我们认为因和缘在先、果在后是成立的。有了因和缘,才能产生果。因缘和果是两个事物,所以叫做“他生”或“他作”。从表面上看,这个观点似乎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亲眼所见的也都是如此。

但是,当我们深入观察时,就会发现问题。如果因果有前后,那么因和缘存在时,果不存在;果诞生时,它的因和缘就不复存在了,那么,这会有什么问题呢?

因和缘要发挥作用,就要把力量传递给果,让果诞生。但是,这个力量是无法传递的,因为果此时并不存在,那因和缘的力量传递给谁,又如何传递呢?假设果此时是存在的,那因和缘就可以把力量传递给它。但这个时候,宇宙中的任何角落都找不到果,它是未来才出现的。一个还没有诞生、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怎么可能对它发挥作用、传递力量呢?

所以,只要有前后,那其中的一个一定不存在。由于它像虚空一般不存在,因此无法令其诞生。

这样观察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同时存在,还是先后存在,事物之间都无法建立因果关系。那因果究竟存不存在呢?如此观察时,因果是不存在的,佛教称之为“不生不灭”。任何一个因缘,都没有让任何一个东西诞生过;任何一个东西,也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因缘而诞生。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此。

“不生”,自然也就“不灭”,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灭。前“不生”,后“不灭”,自然当下也是“不住”。生、住、灭都与生有关,有生就有住,有住就可以灭。如果从源头上就没有生,那后续就不会有住和灭。因此,生、住、灭都不存在。

如果用这个逻辑去观察外在事物,就是一般中观的方法;如果用这个逻辑来观察自己的心,就是大圆满、大手印中一个级别很高的加行。在我们平时讲的四加行、五加行以外,还有一个大圆满不共的、甚深的加行,就是这种观察的方法。在此之后,才是大圆满的正行。

观察的时候,万事万物都是“亦非自作,亦非他作”;不观察的时候,万事万物都有其运作的规律。这些规律实际上是我们的错觉,但错觉也有错觉的规律,就像梦也有规律那样。

我们平时所见的一切,都是先有因后有果。比如,几周前在土壤中播下的一颗种子,几周后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我们便认为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至于其中的细节,我们并没有看到,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释。同时,我们看到因果之间还存在着固定的规律,即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因此我们便认定:万事万物不但有因果,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

当然,在世俗世界中,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世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其规律又是什么,这些只有在微观世界才能看出端倪。

我们再以“旋火轮”为例。一根点燃的香在高速转动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光圈,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现象。如果要彻底了解这个光圈的真实面目,就要到微观中去看。在微观中,我们所看到的光圈其实只是一个亮点,它在高速运动时,会让我们的视觉产生错觉。如果没有看清微观中的亮点,那我们就无法判断宏观中的光圈到底是一种错觉,还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在宏观中看到的事物,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全都是感官的错觉。当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需要五种感官的错觉。而我们的感官也与外在世界非常相应,为什么呢?因为外在世界本来就是由我们的感官创造的。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仅凭表象下结论,那一定都是错的。这一点,很多现实事例都能证明。比如,日出时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看到是当下的太阳。但实际上,谁都不曾看到过当下的太阳。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八分钟之前的,而当下的太阳,八分钟以后才能看到。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太阳,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又如,在高原上看夜空,能看到满天的繁星。我们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当下的星星,但实际上很多星星根本就不存在了,有的甚至在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前就消失了。光从星星所在的位置传过来需要时间,有的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其实只是很久以前的一道光。

因果也是如此。我们认为,现在的豆芽是自己几周前播下的豆子长出来的。但实际上,我们种的豆子与这个豆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宏观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错的。宏观世界的结构及本质,要到微观世界中去看。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进一步观察时就会发现,万事万物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正如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影像,它自己无法决定如何变化,一切都由投影仪决定。同样,外在的因果及其规律,都是由我们内在的意识来决定,是意识深层的阿赖耶识发挥的作用。

在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意识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在唯物或唯心的问题上,西方学界一直辩论不休。若仅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辩论世界的真相,都是在做无用功。真相必须到微观中寻找。而在微观及超微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唯物和唯心。因果及其规律都是由意识的作用而产生的假象。当深入观察时,因果等一切事物都会被全部打破,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就像小猫小狗把镜子里的自己,或电视里的画面,当成是真实的一样,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意识的作用和感官的错觉,还以为一切都真实存在。

对于世界的认识,目前哲学界大多停留于宏观层面,尚未进入到更深的层次。而佛教早已进入了微观及超微观层面,甚至突破了超微观,超越了一切,直抵心的最原始面目——佛性如来藏。

佛教从两个角度把这个世界解释得清清楚楚。从宏观的层面讲,不但有因果法则,而且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永远不会错乱。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当深入微观去观察时,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为何在宏观中有这样的规律呢?《中论》等对此阐述得非常清楚——因为万法皆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本身是空性的,没有任何本质,因而可以无碍地显现,只要因缘和合,一切都有可能。

佛经里曾讲过四个“不可思议”,其中一个是物质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人类的技术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就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倘若只想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那就不要观察是“自作”还是“他作”。在不观察的情况下,这个世界就是正常的,一切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转。虽然这些都是错觉,但如果不观察,就可以永远生活在错觉中,只要做到遵从规律、断恶行善就可以了。

这个问题在佛教内部也同样存在。小乘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一些门派,虽然否定“自作”或“自生”,但是承认“他作”或“他生”。然而,诸如龙树菩萨这样的,拥有佛一般超级智慧的大成就者们认为,若只想得到一个因果的结论,则根本无需观察。如果要观察的话,就不要故意只观察一部分,仅仅否定“自作”,肯定“他作”,而应该观察到底、分析透彻,这样必然会得到最终的结论——“自作”和“他作”都不成立。

总之,在不观察的时候,有因、有缘、有果,这叫做缘起;观察的时候,缘起即是性空,因、缘、果都是错觉,其本性为空。这就是所谓的“亦非自作,亦非他作”。

3.破其他错误观点

“非自他俱作,非自在化,亦非时变,非自性生,非假作者,亦非无因而生。”

“自他俱作”,指既是“自作”又是“他作”。我们前面已经否定了“自作”和“他作”,既然“自作”和“他作”都不成立,那么“自他俱作”就更不成立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自作”和“他作”的问题。殊不知,这把二者的问题都集于一身,矛盾更加严重了。

“非自在化”。自在是大自在天,是古婆罗门教的造物主,类似西方宗教中的上帝。现在的印度教,最早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婆罗门教,它在发展过程中,对婆罗门教的观点做了很多改变。佛教在印度消失的时候,很多佛教理论都被印度教等外道吸收,有些外道的教义因此受到极大影响。所以现在印度教的很多观点已经和最初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个观点他们始终未变,即这个世界是由造物主大自在天创造的。

所谓的造物主有很多,佛教提及较多的,是大自在天和遍入天。虽然外道把他们上升到造物主的高度,认为一切都是由他们而创造,但佛教从诞生至今的2000多年,一直都否定这种观点。佛教认为,他们不过是势力、福报比较大的天人,就像人间的国王一样。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什么造物主,一切都可以用缘起来解释。

“亦非时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并不是否定事物的成长、发展需要时间,而是否定当时一个外道的观点。此外道认为,时间就是造物主,一切都是时间创造的。而佛教认为,时间是因为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实际上,除了事物的变化以外,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时间,更遑论它是造物主了。

“非自性生”,“自性生”和“自作”都是同一个外道教派——数论派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本性,任何事物都是从这个本性中诞生的。

数论派的这个观点,比其他外道的观点更加深入。他们所说的自性,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数论派的一些成就者,禅定修得比较好,他们可以进入阿赖耶识入定,然后再从中出定,经常这样进进出出。然而他们并未证悟空性,所以一直没有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永恒的、真实不虚的,它就是世界的本质。因此他们创建了一个名词,叫做“自性”。实际上,这就是佛教所讲的阿赖耶识。

佛教认为,阿赖耶识是无常的、空性的。因果的产生,是阿赖耶识上的善恶种子在发挥作用。数论派所谓的永恒、真实的自性,其实并不存在,所以是“非自性生”。

“非假作者”,“作者”是指造物主、创造者,“非假”,就是不需要依靠、不需要凭借。“非假作者”就是说,不需要凭借任何造物主的力量,万事万物凭自己的因和缘就可以产生果。譬如稻芽,除了稻种、土壤、温度、湿度、空间、时间以外,不需要依靠其他任何创造者的力量,仅凭借这些因缘就可以诞生。

“非无因而生”,也不是无因无缘而诞生。这是指在不观察的时候,从宏观世界的角度来讲,需要有因有缘。

佛教一会儿说有因有果,一会儿又说因果是空性的,这确实很容易让人迷惑。因此,以世俗谛和胜义谛来区分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胜义谛中无因无缘,世俗谛中因果不虚。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宏观世界的层面来讲,不要担心善恶因果不存在,学佛成佛不存在;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的层面讲,才是无因无缘、不生不灭。

宏观世界只是微观世界创造出来的错觉,不值得去思考。比如旋火轮,我们没必要谈论火轮是什么,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个东西。如果要谈论,那就谈论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火轮无中生有,这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去观察。

从宏观角度讲,一切都是存在的。从错觉角度讲,旋火轮也是存在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在宏观世界中,有善恶果报,有前世今生,有幸福和痛苦,通过学佛也能成佛,等等。对此,佛教也不否认。而从微观、超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讲,这些统统都不存在,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住。所谓的宏观世界,只不过是微观和超微观世界变化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而已。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这个问题。微观世界就像投影仪,宏观世界就像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影像。以影像的角度而言,一切都是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人、建筑物等等,都会在影像中出现;从投影仪的角度来讲,这些影像及种种变化都是由投影仪投射出来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影像的因缘都在投影仪之中,而不在外面的影像之上。所以,对于微观和超微观世界来说,宏观世界只不过是它们的一个幻化而已。

关于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定义,在藏传佛教的各大学院,每当学习五部大论时都会对此进行复杂的辩论。在每个问题点上都会延伸出很多理论,并引用诸多佛经进行说明,所以就变得非常复杂。而通过投影仪和影像的比喻,以及宏观和微观的类比,我们就能比较容易理解二谛的关系。有因有缘和无因无果是不矛盾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因缘具足时,生命即可诞生

“虽然父母和合时,及余缘和合之时,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

“余缘”,即其余的因缘。《佛说入胎经》及大圆满中讲,如果中阴身的福报很浅薄,而父母的福报非常大,则无法在父母和合时投生;反之,如果中阴身的福报非常大,而父母的福报很浅薄,那也无法投生。另外,其他很多客观因素也会导致无法投生,如父母身体的各种疾病等等。只有当所有的因缘全部具足之后,中阴身才能够投生为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投生为人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千上万的众生徘徊在中阴界,急切地寻找着投生之处,但成功的概率却微乎其微。可见,能获得一个人身,真是比盲龟值木还难。

“我所”,即我所拥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身外之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观察的情况下,我和我所都犹如虚空一般。也就是说,从微观和超微观,也即本质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空性的。

“彼诸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依彼生处,入于母胎。”

虽然从本质上讲,这些如幻如梦的事物,都如虚空一般不存在,但在错觉的层面,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就可以依靠母胎而投生。

旋火轮的比喻永远都支持佛教的这个观点。从本质上讲,旋火轮根本就不存在,它永远都是一个亮点;但在我们的视觉中,快速旋转的亮点永远都是一个光圈。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

“则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名色之芽。”

“执受”是一个佛教术语,意为有感受、有知觉。像视觉、听觉、意识等有知觉的东西,才能“执受”。而桌子、墙壁等物质,因为没有知觉,所以不能“执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投生之后,就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萌生出名色的苗芽。此后,后续的缘起也会逐一诞生。

1.精神的产生需具足因缘(以眼识为例)

“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

我们前面讲十二缘起的触缘起支时,提到了“三法”。“三法”是什么呢?比如我们用眼睛看东西时,第一个是所见之物,这叫做尘或境;第二个是我们眼睛本身的结构,如视网膜等,这叫做眼根;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佛教称之为“眼识”。

不只意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都有“识”。佛教所讲的“识”,就是世俗所说的知觉、感受,其属性为精神。在佛教中,世俗所言的精神和物质都归于物质范畴。

按照世俗的定义,物质仅仅是指楼房、家具等没有知觉的东西。佛教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包括精神;狭义的物质,是指除了精神以外没有觉受的东西。因为没有觉受,所以这样的物质都不叫“觉”或“识”。凡是带有“觉”或“识”的,都属于精神范畴。

佛教把精神分为六识、八识。六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五识,再加上第六识——意识。意识无法直接感知外部世界,能直接感知外部世界的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或者叫五种觉受。

(1)感知外界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

对于人类如何感知外部世界,目前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佛教所认可的,但佛教也认为,这仅仅解释了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人哭泣时,外在的表现是流眼泪、有表情、有哭声,但他的内在感受我们却看不见、听不到。他为什么哭呢?是因为激动或痛苦等内心的感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以哭泣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精神,但这最重要的一面,我们却不得而知。所以,只通过外在表现无法解释哭泣的原因。

同样,按照科学的解释,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然后又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然而,这仅仅是解释了物质的部分,至于大脑是如何处理的,科学家们只能做一些猜测。

许多脑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功能,所以他们一直试图像绘制地图那样,把不同脑区负责的功能用图标识出来。例如,哪片区域负责痛苦、哪片负责快乐等等,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比如人在痛苦时,大脑某个部位的脑电波会发生变化,但不是每次都发生在同一个部位,究竟在什么位置,最终也无法确定。

对于科学已知的部分,密法和藏医(尤其是密法)早已讲过,感官要感知外部世界,需要依靠大脑中的神经。在密法和藏医中,神经被称为“脉”,也就是气脉明点中的脉。脉有很多种,不全是神经,其中有一部分具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当人的意识发生变化时,大脑中的某个部位肯定会产生波动。

对于我们是如何真正感知外界的,科学只解释了一部分内容,对另外一部分,比如眼睛看到了东西,为什么意识不通过任何东西立即就能知道?主流科学对此尚无法解释,只能猜测是大脑进行了复杂的处理,但具体是如何处理的,却又无从得知。

所以佛教认为,虽然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有可取之处,但科学是逐步发展的,有些地方仍存在缺陷。科学的这些观点,全都没有超出“硬件”的范畴。实际上,感官不过是意识的工具,更关键的则是“软件”。就像一台电脑,处理数据的是它的软件,而不是硬件。

那么,佛教对此是如何解释的呢?

佛教将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称为“根”,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只有根还是不够的,如看到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主要是眼根的功能,但它背后还需要大脑神经的支持。密法清晰地描述出人的大脑有多少神经,什么样的神经支持眼睛看东西,什么样的神经支持耳朵听声音,等等。所以,大脑和五根,是我们感知外界必备的硬件。

显宗对此没有明确解释。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小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经论中,都只讲五根、五识,很少提到大脑。对于人体结构,密法比显宗阐述得更加清晰。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密法中有气脉明点的修法,需要将人体结构解释得非常清楚。而显宗不修气脉明点,只讲人体由多少个不净物构成就能满足需要了。

要感知到外部世界,除了大脑和五根以外,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即“识”。

例如,我们看东西时,通过眼根和大脑会产生一个觉受,这个觉受就是眼识,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视觉到底是什么呢?当眼睛看到外界物体时,我们会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它,这个感受的部分就叫做视觉。后面带有“觉”字的,就代表它属于觉受。觉受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因而佛教将视觉称为“眼识”。当眼根、眼识、物体三者都具备时,我们就能看到外面的物体。

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看到物体了呢?虽然佛教根据不同的功能,把内在的精神分为六识、八识,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体的。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个东西、耳朵听到了某种声音时,我们立即就能知道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反应速度比光速还快。正是由于第六识意识和前五识是一体的,不需要通过推理、询问他人等任何方式,意识瞬间就能知道。这就好比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每根手指的冷、热、痛等感受,这只手的主人都会立刻知道。

又如,某个人在公园游玩,他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听到鸟儿的鸣叫,闻到芬芳的花香,感受到微风拂面……这五种觉受,他的意识都能当下一一了知。反之,若是没有意识的参与,比如人在深度睡眠或者晕倒的时候,即便眼根、耳根完好无损,外境也有声音、颜色等,但我们却看不见、听不到。

佛教将“知道”的这一部分,称为“自知”。顾名思义,自知就是自己知道。

如果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的同时,耳朵也听到了声音,那么意识也会立即知道。因为此时的视觉、听觉、意识就如同一个三角形,它们之间有自知相连。但如果是不同的三个人,那么第一个人的视觉、第二个人的听觉、第三个人的意识之间就缺少连接,因为这三者分属不同的意识,并非一体。因此,第一个人看到什么、第二个人听到什么,第三个人就不会知道。

由此可见,佛教对于精神分析得非常透彻、研究得非常到位。如果没有佛教理论,这些问题都无法解释。科学家们对此也颇感头疼。以前科技不发达,这一问题还没有那么突出。而现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深入,在物理学、心理学等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意识的特殊活动的问题,现有的科学理论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尽管目前主流科学尚未借鉴佛教理论来解读精神,但也可能为时不远了。

(2)眼识的产生需具备五种条件,缺一不可

此处讲,“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当眼识诞生,即眼睛看到东西时,是如何看到的呢?倘若具备了五种因缘,或者说具备了五个条件,就能产生眼识,看到东西。

“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要具备哪五个条件呢?

第一是“眼”。眼睛看到东西时,除了外在物体发出或折射的光以外,还需要依赖一种物质,即眼根。从医学角度讲,眼根就是视网膜、晶状体等眼睛结构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部分。如果没有眼根,即使外面有光也看不见。

第二是“色”,即外在的物体。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这朵花就叫做色。

第三是“明”,就是光。

第四是“空”,这是指眼睛和物体之间不能有障碍,要有空间。比如,我们要看墙上的一幅画,那除了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物质以外,中间不能有阻隔,否则就看不见。

第五是“作意”,这个下面再做解释。

以上五个条件全都具备之后,眼识才能够诞生。

“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

“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其中,眼识的诞生要依靠眼根。

“色则能作眼识之境”,外在的物体是眼识的对境。

“明则能为显现之事”,光能让物体显现。在黑暗中,眼睛是看不见的。

“空则能为不障之事”,空能让眼睛与物体之间没有障碍。

“作意能为思想之事”。此处的“思想”,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如“想”看花、“想”看月亮、“想”看左边、“想”看右边的含义,有时候,没有这些想法也会看。那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当意识停止工作,如昏迷或深度睡眠时,虽然眼根、物体、光都正常存在,但因为没有意识的支持,所以此时眼睛看不到。在意识没有受到外界影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眼睛就可以看到东西,这其中意识支持视觉诞生的力量(作意),就叫做“思想”。另外,这两个正反的说明也验证了意识和视觉是一体的。

“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

“众缘”,即上述五种因缘。若不具备这些因缘,哪怕缺少其中的一个,眼识也无法诞生。

“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是乃至色、明、空、作意无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时,眼识得生。”

“入”,即根,前面讲过,眼根是六入或六触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眼根是正常的,没有受到任何损坏,就叫做“无不具足”。同样,其余的色、明、空、作意也都一一具足。当这些因缘全部具备并且聚合在一起时,眼识就诞生了。

耳、鼻、舌、身也同样如此,当因缘和合时,它们就能诞生。

请大家把十二缘起的内容熟记于心。对十二缘起的顺序、每个缘起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十二缘起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如何分布,哪些属于前世、哪些属于后世,哪些属于因、哪些属于果等内容,都要反复了解,熟练掌握。有可能学习的时间较长,在学后半部分时,前半部分就已经忘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要反反复复地学习。

通过十二缘起可以修很多法,如寂止、胜观(空性)等。佛经中有很多十二缘起法的修法,都来源于《佛说稻秆经》。因此,如果我们精通了《佛说稻秆经》,那就为以后的修法做好了理论储备。假如连十二缘起的顺序都不知道,那就根本没办法修了。只学不修,那就和大学里的宗教课一样,仅仅是研究而已,没有多大意义。

(3)因缘聚合时,眼识便会诞生

“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为眼识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识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眼识显现之事。’空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不障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所思。’”

眼根是物质,没有思维,它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依处。色也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对境。比如当我们看一朵花时,花不会想自己可以作为眼识的对境。光也不会有“我能让物体显现”的思维。空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更不可能思考“我能让眼识没有障碍”。而作意本身是有思维的,那它会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思想”呢?也不会,它只有“想看花、想看电影”这类想法,不会思维自己是眼识的所依。

“彼眼识亦不作念:‘我是从此众缘而有。’”

前面讲的是因,此处讲的是果。眼识有没有“我是从这些因缘中产生的”想法呢?也没有,这些因和缘都没有这样的思维。

“虽然,有此众缘,眼识得生。乃至诸余根等,随类知之。”

虽然没有这样的思维,但在这些因缘聚合时,眼识便会诞生。以此类推便可知道,耳根、鼻根等其余诸根产生识的方式也同样如此。

2.命运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善恶因果

由此可见,外在的世界、内在的精神、人体的变化都受控于自然规律,并不需要任何人或神事先谋划设计。所以,不必考虑自己行了善,会不会有造物主或万能神不让自己享受果报,或者造了罪也不让自己遭受痛苦,这都是妄想。没有任何人格化的鬼神或大自然的力量主宰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来决定。只要有了因和缘,则必定会有果。你行了善,任何人都不能让你堕地狱;你造了罪,也没有人可以帮你逃脱罪责。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掌控。

这是佛教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也是佛教与其他所有宗教的不同之处。佛教不会大包大揽地说:只要你相信我,我就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说:我告诉你什么样的事情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尤其是你不知道的一些细微因果;然后我教你怎么做,但做不做取决于你自己,你不做,谁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佛教的原则。

正如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却指望好事从天而降,这不是白日做梦吗?人的所有境遇,无论是幸福的、顺意的,还是痛苦的、倒霉的,都不是无缘无故降临,而是自作自受。所以,要想得到解脱或幸福,就应当去创造相应的条件。

或许有人会问,不是佛教徒,不信佛,行善也会有果报吗?当然有。比如一个唯物论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他心地善良,做了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虽然他不相信善恶因果,但他创造了一些善的因缘,所以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关系。

很多人经常说,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没有错,对自己都不好,就更不可能对别人好了。若要对自己好,那就不要给自己的未来创造痛苦的因缘、播种痛苦的种子,而要尽量创造幸福的因缘、播撒幸福的种子。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要断恶行善、积累资粮。这样我们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暂时无法解脱,至少也能享受人天的福报。

如果任何善事都不做,却希望发生一些奇迹,祈求某位万能神给自己开个后门——也许世俗中可以这样,但在因果法则面前却绝无可能。世俗规则是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制定的;而因果法则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也不是站在动物的立场,它是非常客观公正的。谁违背了因果,谁就要承受相应的果报,根本没有什么后门可走。除非是自己将功补过,用善法把前面的罪业抹掉,这叫做“忏悔”。

《佛说稻秆经》一直重申:因缘就是这样诞生的,虽然因缘从未想过自己怎么来,要去做什么,但当因缘和合时,无论我们是否欢迎,果都会产生。如此反复强调的用意,就是要让我们知晓因果道理,这足以看出因果观、缘起观的重要性。

3.生命的轮回是一场错觉

“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

“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法”,在梵文里叫做“dharma”。这是一个多义字,有时候,佛法叫做“法”,法律、戒律也叫做“法”;还有时候,桌子也叫做“法”,人的运动也叫做“法”;等等。此处,“法”是指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宏观的角度看,比如某人在某个地方死亡之后,会投生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像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一样。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移动。任何一个事物在诞生的同时就消失了,永远不会再出现,所以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移动的。

量子力学也发现了这个现象。过去的物理学认为,在微观世界中,电子是沿着一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运转的,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球围绕地球运转一样。虽然这个理论到现在也是成立的,但是,经过物理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发现电子并没有围绕原子核运转,为什么呢?因为电子在诞生的当下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就是人观察什么地方,电子就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根本没有所谓的轨道。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中,似乎人的意识也参与进去了,是人的意识改变了电子的运行轨道。这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目前,物理学也只研究到这种程度,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佛教在很早以前就揭示了这个答案——微尘(即现代人所说的粒子)不是在转绕,而是生灭。具体而言,在某个位置上诞生了一个微尘,诞生之后,它就在这个位置上消失了。它哪里都没去,就是消失、不存在了。随后,在另外一个位置上又诞生了一个微尘。之前消失的那个微尘,与刚刚诞生的这个微尘连接起来,就会让人以为它在移动。

此处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任何东西从这个地方移到其他地方,哪怕是一粒微尘,都不会做任何移动。这里的因消失了,那里的果又诞生了;当下看到的消失了,另一个东西又诞生了。

我们曾经讲过一个比喻,每到夜晚,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上光彩绚丽的霓虹灯。实际上,霓虹灯上的文字、图案、造型是由许多小灯泡组成的,这些灯泡按照排列的顺序,第一个亮起来、熄灭,第二个又亮起来、熄灭,第三个再亮起来、熄灭……然后我们就会看到,那些文字和图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停地移动。其实并没有光从左边移到右边、从上边移到下边,而是我们的眼睛产生了错觉。

如同这个比喻一样,我们以为那边诞生的就是这边消失的东西,是这个东西移到了那边,尽管位置发生了变化,却仍然是同一个东西。我们并不认为这个地方的东西消失了,那个地方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东西。但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因缘和合,一个新的东西在那边诞生了,任何东西都没有移动过。

不过,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当然是有移动的。我们从无始以来轮回到现在,或者人死后投生到另外一个地方,怎么可能没有移动呢?但同旋火轮的道理一样,这都是我们的错觉。

世界是由无数旋火轮构成的,这个不难理解。即使是物理学家,不深入到量子力学层面的话,也会说桌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电子围绕原子核在转动。按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无数个旋火轮构成了这张桌子。但我们看不出它是一大堆旋火轮,只看到一张桌子,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太迟钝了。

大家要记住,当遇到困扰时,一定要把旋火轮“请”出来,让它“加持”一下,我们就能茅塞顿开了。

旋火轮的比喻我们引用过很多次,物理学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现实世界只是一种错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物理学家证悟空性了?当然不是。释迦牟尼佛发现了物质由微尘构成,然后用这个理论成功消灭了自己的烦恼,证悟成佛。科学家发现这个理论之后,并没有用它来修行,而是发明制造了很多科技产品,其中有很多是对人类有帮助的,也有很多是可以毁灭人类的。因为科学家没有将这个理论用于断除我执,所以并不是证悟了空性。

“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虽然实质上没有任何东西移动,但从表面看,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我们所造的业一定会感召相应的果。这是因为现在的因与未来的果是相连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这句话是说,就像人照镜子时,镜中会显现人的面像。那么,是不是人的脸移到镜子当中了呢?当然不是。虽然没有移到镜中,但在所有条件都具备时,面像就可以在镜中显现出来。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没有任何事物从这个地方消失,然后再去另外一个地方诞生。这里灭了,它就结束了,另一个地方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由于中间的变化非常快,我们分辨不出,所以会认为两者是同一个事物。

比如,一个人从我们所在的房间走出去之后就不见了,但他会出现在外面的走廊上。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死后从人间消失了,但他会出现在旁生道或天道中。在我们的概念里,他们只是从这里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但从微观和超微观的层面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此处移至别处。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从来也看不到微观和超微观世界,看到的就是这个宏观世界,这里有迁移、有因果就可以了,还有必要讲什么微观和超微观吗?如果不想再深入了解,只考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追求人天享受,当然是可以的,这属于佛教中的“人天乘”。

但如果想了解清楚,那就必须要知道,宏观世界其实是微观世界变化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是我们感官的一种错觉。我们的感官十分愚蠢,根本无法识别真相,反而以为自己非常正确。如果不想突破感官的局限,只想满足于现状,那就不要进一步思考,只在世俗范围内积极向上就可以了。但佛教认为,真正的积极向上,就是敢于突破虚拟的世界,去追求超越的智慧和真实完美的世界。如果只耽著于虚拟世界带来的少许快乐,没有更高的追求,那不管再如何努力,也都叫做消极。

(三)“缘起”与“性空”是一体两面

尽管我们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分成了两个世界、两个层次,但实际上,它们始终都在一起。

1.显空无别才是万法的真相

我们观察一下世俗世界的事物,如道教所讲的阴和阳,地球上的夏天和冬天、白天和夜晚,以及热和冷、黑和白等等,都是无法分离的;同样,佛教所讲的显和空,即世俗和胜义,也永远无法分离。

正是这样的事物构成了整个世界。也可以说,可见物质和暗物质构成了宇宙;阴和阳构成了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但若从更深的层面观察这个世界,那就不是阴和阳,而是空与显。

虽然像道教等一些传统文化都阐述了阴阳之理,但它们都未能突破虚拟世界的层面。阴和阳是世俗世界最基础、最初级的见解,如果将其升级,就是佛教所讲的现空无别,然后是明空无别,最后可以升级到如来藏的觉空无别,也即大圆满的最高境界。

从我们的感官感知到的世界,到最后佛的智慧境界,这两者从未分离过,这就是所谓的二谛不分、阴阳不分。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此,它本来就是由阴和阳、显和空、明和空、觉和空构成的。

所以,我们时刻要牢记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拟的。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再怎样努力也所获无几,付出和收获根本不成正比。并且在离开人世时,还要把得到的东西都还给这个世界,自己什么都带不走,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正因为如此,佛陀建议我们要突破这个虚拟世界。突破了虚拟世界以后,阴和阳虽然还存在,但已不是原来的阴和阳,我们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从虚拟世界到佛的境界,所有的过程、层次,全都用“因缘”这一个思路打通了。

2.因缘聚合时,善恶因果如水月般显现

“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

虽然没有任何事物迁移,但当所有的因缘都聚合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就会显现。

“譬如月轮,从此四万二千由旬而行。”

按照佛教中的说法,月亮离地球有42000由旬。

“由旬”是音译,它是印度梵文中的一个计量单位。一由旬是多远呢?这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准确的是《时轮金刚》和《阿毗达磨俱舍论》中的说法。

“由旬”的计算和人的身高有关。佛教认为,不同的时代,比如相距几万年,人类的身高会有一些变化。但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人类的身高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参照现代人的身高,计算出佛经所讲的“由旬”的长度。

无论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他的24个手指的宽度都是他的一肘;四肘等于一肱(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左右两个中指之间的宽度叫做一肱,个子比较高的人,大概有2米左右);4000肱等于一由旬。

如果一肱是2米,4000肱是8公里,也就是说,一由旬等于8公里。8乘以42000等于336000。这样就计算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3万6千公里。

这个数字与科学家测量的结果有一点出入,但差别不大。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有近地点和远地点。月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约为36万3千公里。这与佛教所讲的33万6千公里,有2万多公里的出入。

或许有人说,绕地球一圈才4万多公里,2万多公里怎么出入不大呢?在天文数字里面,2万公里确实不是很大的差距。而且佛经对于外器世界的描述,会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改变,在这里这样讲,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有不同的说法。

“彼月轮形像现其有水小器中者,彼月轮亦不从彼移至于有水之器。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月轮亦现。”

尽管月亮离地球如此遥远,但它的形象会显现于地球上有水的小容器中。无论多小的容器,哪怕是一只碗,只要有水就都能显现出月影。是月亮从三十多万公里以外的地方移到这些小容器中了吗?当然不是。虽然月亮没有移动,但当所有因缘都具足时,地球上每个湖泊、每个小容器中,都会映现出月亮的身影。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同样,例如从人间死亡以后,又在动物中出现;或者从动物中死亡,又在人间诞生——当深入观察时,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都是错觉。

“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虽然实际上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因缘具足时,必然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

因为不存在真实的因果,所以叫做“不生不灭”;但从感官的层面看,却是有生有灭。这其中就有阴和阳、空和显的存在。

“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这是以另一种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在因缘不具足时,火无法燃烧;只有各种因缘都具足的情况下,火才能燃烧起来。

3.胜义谛中,万法犹如虚空;世俗谛中,众生可依因缘而投生

“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虽然从本质上讲,这些如梦如幻的事物,都犹如虚空一般不存在,但在错觉的层面,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就可以依靠母胎而投生。

在观察时,诸如投胎以及善恶因果等都不存在,但在虚拟世界中,它们不仅存在,而且极有规律。

“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种子之识”我们前面也解释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入胎以后,就能成就种子之识,在业和烦恼的帮助下,名色也就形成了。

“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总之,我们应当这样来观察内因缘法缘相应的道理,这叫做“缘相应法”。

虽然“缘起性空”的内容在前面也提到过,但无论出现在何处,它都是缘起法的重点,也是《佛说稻秆经》的核心部分。对于这些内容,我们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样就会明白很多真理。当反观自己的现状时,我们就会非常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自己深深执著的事物和追求,又有多大的价值。就像我们登上月球之后,再回望地球,70亿人类乃至整个星球都显得那么渺小,根本不是原来认为的那么了不起。因为我们已经发现,还有一个更广阔、更有意义的天地!这,就是我们从佛教中得到的智慧。

接下来讲内因缘法的五个法则,也即它的五种规律。

四、生命的“缘起性空”

总的来说,《佛说稻秆经》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全部归纳在“缘起性空”四个字当中。“缘起”是从世俗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诞生都有其因缘,没有因缘,任何事物都不会出现。“性空”则是指在胜义谛角度,即深入观察的情况下,那些看似非常符合自然法则且极有规律的事物,本质上并不存在,所有的因缘都是我们的错觉。

(一)生命从何而来?

“彼名色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

“名色”,是怀胎以后精神和肉体的成长过程。那么,精神和肉体是怎么诞生的呢?

几千年来,宗教和哲学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是用逻辑进行推理,而并非像科学家那样用仪器进行实验。实际上,科学研究也会用到逻辑推理,比如理论物理学,就是先根据定律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然后再通过实验予以验证。

佛教也有自己的逻辑推理方法,叫做“因明”。它最初来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逻辑学——“正理”,后来经过佛教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最后发展成一种诠释佛教理论的形式和方法。

这些形形色色的逻辑,有的非常严密,有的却漏洞百出。用有漏洞的逻辑进行推理,必然会得出错谬的结论,就像用不精准的仪器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的数据一定会有偏差一样。因此,对于上述问题,不同的宗教、哲学推理出的结论也是各式各样、良莠不齐。

我们还是以稻种和稻芽来做分析:从表面上看,稻芽从稻种中产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但若深入观察此中因果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到底稻种对稻芽发挥了什么作用,稻芽接受了稻种的什么力量呢?

这时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自作”,一种是“他作”。“自”指的是果,即“稻芽”;“他”是除了稻芽以外的各种因和缘,如稻种、土壤、温度、湿度、空间、时间等等。“作”,是令其诞生。因和缘的工作是让它们的果诞生,在观察因果的时候,“作”就是这个含义。

1.“自作”不成立

“自作”的意思是,让稻芽产生的是它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持这种观点的只有一个外道宗派,即数论派。数论派历史悠久,是印度最古老的教派之一。他们认为,万事万物本来就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例如,日出时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并不是诞生了一个新的太阳,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在日出之前我们看不到而已。稻芽也是如此,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我们没有看见罢了。稻芽不是由其他东西诞生的,而是自己诞生了自己。

除了数论派,其他宗教、哲学都不承认“自作”的观点。这个观点的确是匪夷所思,怎么证明稻芽本来就存在于稻种之上,或未来的花朵现在就存在于花的种子上呢?没有任何逻辑能够证明。假如稻芽在诞生之前就存在,那就根本没必要“作”了,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缘,也就根本不需要了。所以稻芽不可能是自己创造自己,这是违背常理的。

从世俗感官的角度讲,这个观点也有问题。佛经中也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非自作”的道理——刀可以砍木柴、植物等其他东西,但不能自己砍自己。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自作”的观点都无法成立。况且这仅仅是一个宗派的观点,因此我们无需过多地探讨。

2.“他作”亦不成立

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他作”。“他作”的意思是,因和缘让果诞生,那么对果来说,因和缘就是他物,因此,果应该是“他作”。

几乎所有的宗教、哲学以及普通人都非常认同“他作”,所以“亦非他作”比较不好理解。不观察因果的人,一般不会去思考稻芽是“自作”还是“他作”。但如果思考的话,那一定会认为是“他作”。因为稍加分析就会知道:凡是有因有果的事物,一定都是“他作”。从因的角度讲,果是他物,不是自物;从果的角度讲,因是他物,不是自物。因和果是两个事物,并非一体,所以是“他生”。

“他生”即“他作”,“自生”也等于“自作”。从凡夫的视角看,万事万物要么是“自生”,要么是“他生”。因为二者完全矛盾,所以必取其一,绝不会存在第三种可能。

“亦非自作,亦非他作”是中观里面非常重要的两种观察方法,如果我们通过逻辑推理,非常确定万法既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即否定了“自生”和“他生”,那我们至少从理论上就通达了“不生不灭”。

龙树菩萨的《中论》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中观论著,对此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此处我们只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观察,如果思维到位的话,仅凭一个理论就可以通晓此观点。既然如此,那为何中观还要阐述诸多的理论呢?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不必观察是“自生”还是“他生”,只要有“生”就可以。就像农民种庄稼,只管春种秋收就可以了,不必像哲学家那样去观察庄稼到底是“自生”还是“他生”。

所以,如果要保留因果存在的合理性,那就完全不需要观察。在不观察的情况下,世界即是我们感官所见的样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也永远不会错乱。而一旦进行深入观察,非但“自作”或“自生”不成立,“他作”或“他生”也同样不成立。

我们不要认为佛教是教条主义,只要是佛说的、佛经里讲的,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其实并非如此。先不管佛经如何讲,我们自己要通过逻辑进行推理。如果有不同的思路和结论,也完全可以提出来,进行辨析。

如何证明“他生”不成立呢?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分析。

在宏观世界中,有因果关系的事物都有前后的顺序,即因和缘在前、果在后。然而从我们错觉的角度看,似乎因和果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父母是因,儿女是果,父母儿女生活在一起,不就是因和果同时存在吗?其实这是一个未经思考的想法。如果因和果没有前后顺序,存在于同一个时间点,那它们之间又如何建立因果关系呢?

所以,在宏观世界的层面,因和果必须有前后顺序。但是,如果再深入观察,这也有破绽,一前一后的事物之间,也根本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两个事物,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先后存在,此外不会再有其他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建立因果关系。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

(1)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首先,为什么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不能建立因果关系呢?我们先来看看因果关系的定义:因和缘让果从无到有,果从因和缘中产生,这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

假设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譬如佛塔是因,佛像是果,二者又是同时存在的。那么,既然佛像已经诞生了,佛塔给它起什么作用呢?无法起到任何作用,没有必要了。

因和缘的作用就是让果诞生,就像在土壤中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给它浇水、施肥,一段时间以后,种子就会发芽。播种的时候,只有因和缘,没有果。如果播种的时候已经有芽,那给种子浇水、施肥都是徒劳,这些因和缘丝毫没有用武之地。

再以父母儿女为例,虽然父母和儿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但此时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因果关系了。因果关系是发生在儿女出生以前,那时儿女和父母不在一起。如果那时他们就在一起,那儿女就不是父母所生的。

所以,因和果不能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根本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否则因和缘就失去了作用,变得毫无意义。应先有因和缘,后有果;因和缘在的时候,果不在。只有这样,因和缘才有存在的必要。

(2)先后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亦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那么现在,我们认为因和缘在先、果在后是成立的。有了因和缘,才能产生果。因缘和果是两个事物,所以叫做“他生”或“他作”。从表面上看,这个观点似乎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亲眼所见的也都是如此。

但是,当我们深入观察时,就会发现问题。如果因果有前后,那么因和缘存在时,果不存在;果诞生时,它的因和缘就不复存在了,那么,这会有什么问题呢?

因和缘要发挥作用,就要把力量传递给果,让果诞生。但是,这个力量是无法传递的,因为果此时并不存在,那因和缘的力量传递给谁,又如何传递呢?假设果此时是存在的,那因和缘就可以把力量传递给它。但这个时候,宇宙中的任何角落都找不到果,它是未来才出现的。一个还没有诞生、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怎么可能对它发挥作用、传递力量呢?

所以,只要有前后,那其中的一个一定不存在。由于它像虚空一般不存在,因此无法令其诞生。

这样观察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同时存在,还是先后存在,事物之间都无法建立因果关系。那因果究竟存不存在呢?如此观察时,因果是不存在的,佛教称之为“不生不灭”。任何一个因缘,都没有让任何一个东西诞生过;任何一个东西,也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因缘而诞生。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此。

“不生”,自然也就“不灭”,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灭。前“不生”,后“不灭”,自然当下也是“不住”。生、住、灭都与生有关,有生就有住,有住就可以灭。如果从源头上就没有生,那后续就不会有住和灭。因此,生、住、灭都不存在。

如果用这个逻辑去观察外在事物,就是一般中观的方法;如果用这个逻辑来观察自己的心,就是大圆满、大手印中一个级别很高的加行。在我们平时讲的四加行、五加行以外,还有一个大圆满不共的、甚深的加行,就是这种观察的方法。在此之后,才是大圆满的正行。

观察的时候,万事万物都是“亦非自作,亦非他作”;不观察的时候,万事万物都有其运作的规律。这些规律实际上是我们的错觉,但错觉也有错觉的规律,就像梦也有规律那样。

我们平时所见的一切,都是先有因后有果。比如,几周前在土壤中播下的一颗种子,几周后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我们便认为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至于其中的细节,我们并没有看到,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释。同时,我们看到因果之间还存在着固定的规律,即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因此我们便认定:万事万物不但有因果,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

当然,在世俗世界中,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世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其规律又是什么,这些只有在微观世界才能看出端倪。

我们再以“旋火轮”为例。一根点燃的香在高速转动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光圈,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现象。如果要彻底了解这个光圈的真实面目,就要到微观中去看。在微观中,我们所看到的光圈其实只是一个亮点,它在高速运动时,会让我们的视觉产生错觉。如果没有看清微观中的亮点,那我们就无法判断宏观中的光圈到底是一种错觉,还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在宏观中看到的事物,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全都是感官的错觉。当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需要五种感官的错觉。而我们的感官也与外在世界非常相应,为什么呢?因为外在世界本来就是由我们的感官创造的。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仅凭表象下结论,那一定都是错的。这一点,很多现实事例都能证明。比如,日出时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看到是当下的太阳。但实际上,谁都不曾看到过当下的太阳。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八分钟之前的,而当下的太阳,八分钟以后才能看到。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太阳,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又如,在高原上看夜空,能看到满天的繁星。我们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当下的星星,但实际上很多星星根本就不存在了,有的甚至在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前就消失了。光从星星所在的位置传过来需要时间,有的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其实只是很久以前的一道光。

因果也是如此。我们认为,现在的豆芽是自己几周前播下的豆子长出来的。但实际上,我们种的豆子与这个豆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宏观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错的。宏观世界的结构及本质,要到微观世界中去看。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进一步观察时就会发现,万事万物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正如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影像,它自己无法决定如何变化,一切都由投影仪决定。同样,外在的因果及其规律,都是由我们内在的意识来决定,是意识深层的阿赖耶识发挥的作用。

在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意识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在唯物或唯心的问题上,西方学界一直辩论不休。若仅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辩论世界的真相,都是在做无用功。真相必须到微观中寻找。而在微观及超微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唯物和唯心。因果及其规律都是由意识的作用而产生的假象。当深入观察时,因果等一切事物都会被全部打破,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就像小猫小狗把镜子里的自己,或电视里的画面,当成是真实的一样,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意识的作用和感官的错觉,还以为一切都真实存在。

对于世界的认识,目前哲学界大多停留于宏观层面,尚未进入到更深的层次。而佛教早已进入了微观及超微观层面,甚至突破了超微观,超越了一切,直抵心的最原始面目——佛性如来藏。

佛教从两个角度把这个世界解释得清清楚楚。从宏观的层面讲,不但有因果法则,而且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永远不会错乱。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当深入微观去观察时,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为何在宏观中有这样的规律呢?《中论》等对此阐述得非常清楚——因为万法皆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本身是空性的,没有任何本质,因而可以无碍地显现,只要因缘和合,一切都有可能。

佛经里曾讲过四个“不可思议”,其中一个是物质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人类的技术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就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倘若只想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那就不要观察是“自作”还是“他作”。在不观察的情况下,这个世界就是正常的,一切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转。虽然这些都是错觉,但如果不观察,就可以永远生活在错觉中,只要做到遵从规律、断恶行善就可以了。

这个问题在佛教内部也同样存在。小乘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一些门派,虽然否定“自作”或“自生”,但是承认“他作”或“他生”。然而,诸如龙树菩萨这样的,拥有佛一般超级智慧的大成就者们认为,若只想得到一个因果的结论,则根本无需观察。如果要观察的话,就不要故意只观察一部分,仅仅否定“自作”,肯定“他作”,而应该观察到底、分析透彻,这样必然会得到最终的结论——“自作”和“他作”都不成立。

总之,在不观察的时候,有因、有缘、有果,这叫做缘起;观察的时候,缘起即是性空,因、缘、果都是错觉,其本性为空。这就是所谓的“亦非自作,亦非他作”。

3.破其他错误观点

“非自他俱作,非自在化,亦非时变,非自性生,非假作者,亦非无因而生。”

“自他俱作”,指既是“自作”又是“他作”。我们前面已经否定了“自作”和“他作”,既然“自作”和“他作”都不成立,那么“自他俱作”就更不成立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自作”和“他作”的问题。殊不知,这把二者的问题都集于一身,矛盾更加严重了。

“非自在化”。自在是大自在天,是古婆罗门教的造物主,类似西方宗教中的上帝。现在的印度教,最早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婆罗门教,它在发展过程中,对婆罗门教的观点做了很多改变。佛教在印度消失的时候,很多佛教理论都被印度教等外道吸收,有些外道的教义因此受到极大影响。所以现在印度教的很多观点已经和最初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个观点他们始终未变,即这个世界是由造物主大自在天创造的。

所谓的造物主有很多,佛教提及较多的,是大自在天和遍入天。虽然外道把他们上升到造物主的高度,认为一切都是由他们而创造,但佛教从诞生至今的2000多年,一直都否定这种观点。佛教认为,他们不过是势力、福报比较大的天人,就像人间的国王一样。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什么造物主,一切都可以用缘起来解释。

“亦非时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并不是否定事物的成长、发展需要时间,而是否定当时一个外道的观点。此外道认为,时间就是造物主,一切都是时间创造的。而佛教认为,时间是因为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实际上,除了事物的变化以外,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时间,更遑论它是造物主了。

“非自性生”,“自性生”和“自作”都是同一个外道教派——数论派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本性,任何事物都是从这个本性中诞生的。

数论派的这个观点,比其他外道的观点更加深入。他们所说的自性,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数论派的一些成就者,禅定修得比较好,他们可以进入阿赖耶识入定,然后再从中出定,经常这样进进出出。然而他们并未证悟空性,所以一直没有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永恒的、真实不虚的,它就是世界的本质。因此他们创建了一个名词,叫做“自性”。实际上,这就是佛教所讲的阿赖耶识。

佛教认为,阿赖耶识是无常的、空性的。因果的产生,是阿赖耶识上的善恶种子在发挥作用。数论派所谓的永恒、真实的自性,其实并不存在,所以是“非自性生”。

“非假作者”,“作者”是指造物主、创造者,“非假”,就是不需要依靠、不需要凭借。“非假作者”就是说,不需要凭借任何造物主的力量,万事万物凭自己的因和缘就可以产生果。譬如稻芽,除了稻种、土壤、温度、湿度、空间、时间以外,不需要依靠其他任何创造者的力量,仅凭借这些因缘就可以诞生。

“非无因而生”,也不是无因无缘而诞生。这是指在不观察的时候,从宏观世界的角度来讲,需要有因有缘。

佛教一会儿说有因有果,一会儿又说因果是空性的,这确实很容易让人迷惑。因此,以世俗谛和胜义谛来区分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胜义谛中无因无缘,世俗谛中因果不虚。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宏观世界的层面来讲,不要担心善恶因果不存在,学佛成佛不存在;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的层面讲,才是无因无缘、不生不灭。

宏观世界只是微观世界创造出来的错觉,不值得去思考。比如旋火轮,我们没必要谈论火轮是什么,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个东西。如果要谈论,那就谈论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火轮无中生有,这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去观察。

从宏观角度讲,一切都是存在的。从错觉角度讲,旋火轮也是存在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在宏观世界中,有善恶果报,有前世今生,有幸福和痛苦,通过学佛也能成佛,等等。对此,佛教也不否认。而从微观、超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讲,这些统统都不存在,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住。所谓的宏观世界,只不过是微观和超微观世界变化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而已。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这个问题。微观世界就像投影仪,宏观世界就像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影像。以影像的角度而言,一切都是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人、建筑物等等,都会在影像中出现;从投影仪的角度来讲,这些影像及种种变化都是由投影仪投射出来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影像的因缘都在投影仪之中,而不在外面的影像之上。所以,对于微观和超微观世界来说,宏观世界只不过是它们的一个幻化而已。

关于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定义,在藏传佛教的各大学院,每当学习五部大论时都会对此进行复杂的辩论。在每个问题点上都会延伸出很多理论,并引用诸多佛经进行说明,所以就变得非常复杂。而通过投影仪和影像的比喻,以及宏观和微观的类比,我们就能比较容易理解二谛的关系。有因有缘和无因无果是不矛盾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因缘具足时,生命即可诞生

“虽然父母和合时,及余缘和合之时,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

“余缘”,即其余的因缘。《佛说入胎经》及大圆满中讲,如果中阴身的福报很浅薄,而父母的福报非常大,则无法在父母和合时投生;反之,如果中阴身的福报非常大,而父母的福报很浅薄,那也无法投生。另外,其他很多客观因素也会导致无法投生,如父母身体的各种疾病等等。只有当所有的因缘全部具足之后,中阴身才能够投生为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投生为人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千上万的众生徘徊在中阴界,急切地寻找着投生之处,但成功的概率却微乎其微。可见,能获得一个人身,真是比盲龟值木还难。

“我所”,即我所拥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身外之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观察的情况下,我和我所都犹如虚空一般。也就是说,从微观和超微观,也即本质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空性的。

“彼诸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依彼生处,入于母胎。”

虽然从本质上讲,这些如幻如梦的事物,都如虚空一般不存在,但在错觉的层面,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就可以依靠母胎而投生。

旋火轮的比喻永远都支持佛教的这个观点。从本质上讲,旋火轮根本就不存在,它永远都是一个亮点;但在我们的视觉中,快速旋转的亮点永远都是一个光圈。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

“则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名色之芽。”

“执受”是一个佛教术语,意为有感受、有知觉。像视觉、听觉、意识等有知觉的东西,才能“执受”。而桌子、墙壁等物质,因为没有知觉,所以不能“执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投生之后,就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萌生出名色的苗芽。此后,后续的缘起也会逐一诞生。

1.精神的产生需具足因缘(以眼识为例)

“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

我们前面讲十二缘起的触缘起支时,提到了“三法”。“三法”是什么呢?比如我们用眼睛看东西时,第一个是所见之物,这叫做尘或境;第二个是我们眼睛本身的结构,如视网膜等,这叫做眼根;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佛教称之为“眼识”。

不只意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都有“识”。佛教所讲的“识”,就是世俗所说的知觉、感受,其属性为精神。在佛教中,世俗所言的精神和物质都归于物质范畴。

按照世俗的定义,物质仅仅是指楼房、家具等没有知觉的东西。佛教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包括精神;狭义的物质,是指除了精神以外没有觉受的东西。因为没有觉受,所以这样的物质都不叫“觉”或“识”。凡是带有“觉”或“识”的,都属于精神范畴。

佛教把精神分为六识、八识。六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五识,再加上第六识——意识。意识无法直接感知外部世界,能直接感知外部世界的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或者叫五种觉受。

(1)感知外界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

对于人类如何感知外部世界,目前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佛教所认可的,但佛教也认为,这仅仅解释了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人哭泣时,外在的表现是流眼泪、有表情、有哭声,但他的内在感受我们却看不见、听不到。他为什么哭呢?是因为激动或痛苦等内心的感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以哭泣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精神,但这最重要的一面,我们却不得而知。所以,只通过外在表现无法解释哭泣的原因。

同样,按照科学的解释,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然后又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然而,这仅仅是解释了物质的部分,至于大脑是如何处理的,科学家们只能做一些猜测。

许多脑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功能,所以他们一直试图像绘制地图那样,把不同脑区负责的功能用图标识出来。例如,哪片区域负责痛苦、哪片负责快乐等等,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比如人在痛苦时,大脑某个部位的脑电波会发生变化,但不是每次都发生在同一个部位,究竟在什么位置,最终也无法确定。

对于科学已知的部分,密法和藏医(尤其是密法)早已讲过,感官要感知外部世界,需要依靠大脑中的神经。在密法和藏医中,神经被称为“脉”,也就是气脉明点中的脉。脉有很多种,不全是神经,其中有一部分具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当人的意识发生变化时,大脑中的某个部位肯定会产生波动。

对于我们是如何真正感知外界的,科学只解释了一部分内容,对另外一部分,比如眼睛看到了东西,为什么意识不通过任何东西立即就能知道?主流科学对此尚无法解释,只能猜测是大脑进行了复杂的处理,但具体是如何处理的,却又无从得知。

所以佛教认为,虽然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有可取之处,但科学是逐步发展的,有些地方仍存在缺陷。科学的这些观点,全都没有超出“硬件”的范畴。实际上,感官不过是意识的工具,更关键的则是“软件”。就像一台电脑,处理数据的是它的软件,而不是硬件。

那么,佛教对此是如何解释的呢?

佛教将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称为“根”,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只有根还是不够的,如看到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主要是眼根的功能,但它背后还需要大脑神经的支持。密法清晰地描述出人的大脑有多少神经,什么样的神经支持眼睛看东西,什么样的神经支持耳朵听声音,等等。所以,大脑和五根,是我们感知外界必备的硬件。

显宗对此没有明确解释。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小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经论中,都只讲五根、五识,很少提到大脑。对于人体结构,密法比显宗阐述得更加清晰。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密法中有气脉明点的修法,需要将人体结构解释得非常清楚。而显宗不修气脉明点,只讲人体由多少个不净物构成就能满足需要了。

要感知到外部世界,除了大脑和五根以外,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即“识”。

例如,我们看东西时,通过眼根和大脑会产生一个觉受,这个觉受就是眼识,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视觉到底是什么呢?当眼睛看到外界物体时,我们会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它,这个感受的部分就叫做视觉。后面带有“觉”字的,就代表它属于觉受。觉受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因而佛教将视觉称为“眼识”。当眼根、眼识、物体三者都具备时,我们就能看到外面的物体。

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看到物体了呢?虽然佛教根据不同的功能,把内在的精神分为六识、八识,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体的。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个东西、耳朵听到了某种声音时,我们立即就能知道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反应速度比光速还快。正是由于第六识意识和前五识是一体的,不需要通过推理、询问他人等任何方式,意识瞬间就能知道。这就好比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每根手指的冷、热、痛等感受,这只手的主人都会立刻知道。

又如,某个人在公园游玩,他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听到鸟儿的鸣叫,闻到芬芳的花香,感受到微风拂面……这五种觉受,他的意识都能当下一一了知。反之,若是没有意识的参与,比如人在深度睡眠或者晕倒的时候,即便眼根、耳根完好无损,外境也有声音、颜色等,但我们却看不见、听不到。

佛教将“知道”的这一部分,称为“自知”。顾名思义,自知就是自己知道。

如果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的同时,耳朵也听到了声音,那么意识也会立即知道。因为此时的视觉、听觉、意识就如同一个三角形,它们之间有自知相连。但如果是不同的三个人,那么第一个人的视觉、第二个人的听觉、第三个人的意识之间就缺少连接,因为这三者分属不同的意识,并非一体。因此,第一个人看到什么、第二个人听到什么,第三个人就不会知道。

由此可见,佛教对于精神分析得非常透彻、研究得非常到位。如果没有佛教理论,这些问题都无法解释。科学家们对此也颇感头疼。以前科技不发达,这一问题还没有那么突出。而现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深入,在物理学、心理学等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意识的特殊活动的问题,现有的科学理论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尽管目前主流科学尚未借鉴佛教理论来解读精神,但也可能为时不远了。

(2)眼识的产生需具备五种条件,缺一不可

此处讲,“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当眼识诞生,即眼睛看到东西时,是如何看到的呢?倘若具备了五种因缘,或者说具备了五个条件,就能产生眼识,看到东西。

“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要具备哪五个条件呢?

第一是“眼”。眼睛看到东西时,除了外在物体发出或折射的光以外,还需要依赖一种物质,即眼根。从医学角度讲,眼根就是视网膜、晶状体等眼睛结构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部分。如果没有眼根,即使外面有光也看不见。

第二是“色”,即外在的物体。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这朵花就叫做色。

第三是“明”,就是光。

第四是“空”,这是指眼睛和物体之间不能有障碍,要有空间。比如,我们要看墙上的一幅画,那除了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物质以外,中间不能有阻隔,否则就看不见。

第五是“作意”,这个下面再做解释。

以上五个条件全都具备之后,眼识才能够诞生。

“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

“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其中,眼识的诞生要依靠眼根。

“色则能作眼识之境”,外在的物体是眼识的对境。

“明则能为显现之事”,光能让物体显现。在黑暗中,眼睛是看不见的。

“空则能为不障之事”,空能让眼睛与物体之间没有障碍。

“作意能为思想之事”。此处的“思想”,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如“想”看花、“想”看月亮、“想”看左边、“想”看右边的含义,有时候,没有这些想法也会看。那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当意识停止工作,如昏迷或深度睡眠时,虽然眼根、物体、光都正常存在,但因为没有意识的支持,所以此时眼睛看不到。在意识没有受到外界影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眼睛就可以看到东西,这其中意识支持视觉诞生的力量(作意),就叫做“思想”。另外,这两个正反的说明也验证了意识和视觉是一体的。

“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

“众缘”,即上述五种因缘。若不具备这些因缘,哪怕缺少其中的一个,眼识也无法诞生。

“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是乃至色、明、空、作意无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时,眼识得生。”

“入”,即根,前面讲过,眼根是六入或六触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眼根是正常的,没有受到任何损坏,就叫做“无不具足”。同样,其余的色、明、空、作意也都一一具足。当这些因缘全部具备并且聚合在一起时,眼识就诞生了。

耳、鼻、舌、身也同样如此,当因缘和合时,它们就能诞生。

请大家把十二缘起的内容熟记于心。对十二缘起的顺序、每个缘起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十二缘起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如何分布,哪些属于前世、哪些属于后世,哪些属于因、哪些属于果等内容,都要反复了解,熟练掌握。有可能学习的时间较长,在学后半部分时,前半部分就已经忘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要反反复复地学习。

通过十二缘起可以修很多法,如寂止、胜观(空性)等。佛经中有很多十二缘起法的修法,都来源于《佛说稻秆经》。因此,如果我们精通了《佛说稻秆经》,那就为以后的修法做好了理论储备。假如连十二缘起的顺序都不知道,那就根本没办法修了。只学不修,那就和大学里的宗教课一样,仅仅是研究而已,没有多大意义。

(3)因缘聚合时,眼识便会诞生

“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为眼识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识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眼识显现之事。’空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不障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所思。’”

眼根是物质,没有思维,它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依处。色也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对境。比如当我们看一朵花时,花不会想自己可以作为眼识的对境。光也不会有“我能让物体显现”的思维。空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更不可能思考“我能让眼识没有障碍”。而作意本身是有思维的,那它会不会想“我能作为眼识的思想”呢?也不会,它只有“想看花、想看电影”这类想法,不会思维自己是眼识的所依。

“彼眼识亦不作念:‘我是从此众缘而有。’”

前面讲的是因,此处讲的是果。眼识有没有“我是从这些因缘中产生的”想法呢?也没有,这些因和缘都没有这样的思维。

“虽然,有此众缘,眼识得生。乃至诸余根等,随类知之。”

虽然没有这样的思维,但在这些因缘聚合时,眼识便会诞生。以此类推便可知道,耳根、鼻根等其余诸根产生识的方式也同样如此。

2.命运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善恶因果

由此可见,外在的世界、内在的精神、人体的变化都受控于自然规律,并不需要任何人或神事先谋划设计。所以,不必考虑自己行了善,会不会有造物主或万能神不让自己享受果报,或者造了罪也不让自己遭受痛苦,这都是妄想。没有任何人格化的鬼神或大自然的力量主宰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来决定。只要有了因和缘,则必定会有果。你行了善,任何人都不能让你堕地狱;你造了罪,也没有人可以帮你逃脱罪责。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掌控。

这是佛教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也是佛教与其他所有宗教的不同之处。佛教不会大包大揽地说:只要你相信我,我就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说:我告诉你什么样的事情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尤其是你不知道的一些细微因果;然后我教你怎么做,但做不做取决于你自己,你不做,谁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佛教的原则。

正如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却指望好事从天而降,这不是白日做梦吗?人的所有境遇,无论是幸福的、顺意的,还是痛苦的、倒霉的,都不是无缘无故降临,而是自作自受。所以,要想得到解脱或幸福,就应当去创造相应的条件。

或许有人会问,不是佛教徒,不信佛,行善也会有果报吗?当然有。比如一个唯物论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他心地善良,做了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虽然他不相信善恶因果,但他创造了一些善的因缘,所以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关系。

很多人经常说,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没有错,对自己都不好,就更不可能对别人好了。若要对自己好,那就不要给自己的未来创造痛苦的因缘、播种痛苦的种子,而要尽量创造幸福的因缘、播撒幸福的种子。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要断恶行善、积累资粮。这样我们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暂时无法解脱,至少也能享受人天的福报。

如果任何善事都不做,却希望发生一些奇迹,祈求某位万能神给自己开个后门——也许世俗中可以这样,但在因果法则面前却绝无可能。世俗规则是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制定的;而因果法则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也不是站在动物的立场,它是非常客观公正的。谁违背了因果,谁就要承受相应的果报,根本没有什么后门可走。除非是自己将功补过,用善法把前面的罪业抹掉,这叫做“忏悔”。

《佛说稻秆经》一直重申:因缘就是这样诞生的,虽然因缘从未想过自己怎么来,要去做什么,但当因缘和合时,无论我们是否欢迎,果都会产生。如此反复强调的用意,就是要让我们知晓因果道理,这足以看出因果观、缘起观的重要性。

3.生命的轮回是一场错觉

“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

“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法”,在梵文里叫做“dharma”。这是一个多义字,有时候,佛法叫做“法”,法律、戒律也叫做“法”;还有时候,桌子也叫做“法”,人的运动也叫做“法”;等等。此处,“法”是指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宏观的角度看,比如某人在某个地方死亡之后,会投生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像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一样。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移动。任何一个事物在诞生的同时就消失了,永远不会再出现,所以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移动的。

量子力学也发现了这个现象。过去的物理学认为,在微观世界中,电子是沿着一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运转的,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球围绕地球运转一样。虽然这个理论到现在也是成立的,但是,经过物理学家的进一步观察,发现电子并没有围绕原子核运转,为什么呢?因为电子在诞生的当下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就是人观察什么地方,电子就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根本没有所谓的轨道。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中,似乎人的意识也参与进去了,是人的意识改变了电子的运行轨道。这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目前,物理学也只研究到这种程度,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佛教在很早以前就揭示了这个答案——微尘(即现代人所说的粒子)不是在转绕,而是生灭。具体而言,在某个位置上诞生了一个微尘,诞生之后,它就在这个位置上消失了。它哪里都没去,就是消失、不存在了。随后,在另外一个位置上又诞生了一个微尘。之前消失的那个微尘,与刚刚诞生的这个微尘连接起来,就会让人以为它在移动。

此处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任何东西从这个地方移到其他地方,哪怕是一粒微尘,都不会做任何移动。这里的因消失了,那里的果又诞生了;当下看到的消失了,另一个东西又诞生了。

我们曾经讲过一个比喻,每到夜晚,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上光彩绚丽的霓虹灯。实际上,霓虹灯上的文字、图案、造型是由许多小灯泡组成的,这些灯泡按照排列的顺序,第一个亮起来、熄灭,第二个又亮起来、熄灭,第三个再亮起来、熄灭……然后我们就会看到,那些文字和图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停地移动。其实并没有光从左边移到右边、从上边移到下边,而是我们的眼睛产生了错觉。

如同这个比喻一样,我们以为那边诞生的就是这边消失的东西,是这个东西移到了那边,尽管位置发生了变化,却仍然是同一个东西。我们并不认为这个地方的东西消失了,那个地方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东西。但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因缘和合,一个新的东西在那边诞生了,任何东西都没有移动过。

不过,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当然是有移动的。我们从无始以来轮回到现在,或者人死后投生到另外一个地方,怎么可能没有移动呢?但同旋火轮的道理一样,这都是我们的错觉。

世界是由无数旋火轮构成的,这个不难理解。即使是物理学家,不深入到量子力学层面的话,也会说桌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电子围绕原子核在转动。按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无数个旋火轮构成了这张桌子。但我们看不出它是一大堆旋火轮,只看到一张桌子,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太迟钝了。

大家要记住,当遇到困扰时,一定要把旋火轮“请”出来,让它“加持”一下,我们就能茅塞顿开了。

旋火轮的比喻我们引用过很多次,物理学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现实世界只是一种错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物理学家证悟空性了?当然不是。释迦牟尼佛发现了物质由微尘构成,然后用这个理论成功消灭了自己的烦恼,证悟成佛。科学家发现这个理论之后,并没有用它来修行,而是发明制造了很多科技产品,其中有很多是对人类有帮助的,也有很多是可以毁灭人类的。因为科学家没有将这个理论用于断除我执,所以并不是证悟了空性。

“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虽然实质上没有任何东西移动,但从表面看,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我们所造的业一定会感召相应的果。这是因为现在的因与未来的果是相连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这句话是说,就像人照镜子时,镜中会显现人的面像。那么,是不是人的脸移到镜子当中了呢?当然不是。虽然没有移到镜中,但在所有条件都具备时,面像就可以在镜中显现出来。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没有任何事物从这个地方消失,然后再去另外一个地方诞生。这里灭了,它就结束了,另一个地方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由于中间的变化非常快,我们分辨不出,所以会认为两者是同一个事物。

比如,一个人从我们所在的房间走出去之后就不见了,但他会出现在外面的走廊上。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死后从人间消失了,但他会出现在旁生道或天道中。在我们的概念里,他们只是从这里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但从微观和超微观的层面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此处移至别处。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从来也看不到微观和超微观世界,看到的就是这个宏观世界,这里有迁移、有因果就可以了,还有必要讲什么微观和超微观吗?如果不想再深入了解,只考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追求人天享受,当然是可以的,这属于佛教中的“人天乘”。

但如果想了解清楚,那就必须要知道,宏观世界其实是微观世界变化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是我们感官的一种错觉。我们的感官十分愚蠢,根本无法识别真相,反而以为自己非常正确。如果不想突破感官的局限,只想满足于现状,那就不要进一步思考,只在世俗范围内积极向上就可以了。但佛教认为,真正的积极向上,就是敢于突破虚拟的世界,去追求超越的智慧和真实完美的世界。如果只耽著于虚拟世界带来的少许快乐,没有更高的追求,那不管再如何努力,也都叫做消极。

(三)“缘起”与“性空”是一体两面

尽管我们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分成了两个世界、两个层次,但实际上,它们始终都在一起。

1.显空无别才是万法的真相

我们观察一下世俗世界的事物,如道教所讲的阴和阳,地球上的夏天和冬天、白天和夜晚,以及热和冷、黑和白等等,都是无法分离的;同样,佛教所讲的显和空,即世俗和胜义,也永远无法分离。

正是这样的事物构成了整个世界。也可以说,可见物质和暗物质构成了宇宙;阴和阳构成了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但若从更深的层面观察这个世界,那就不是阴和阳,而是空与显。

虽然像道教等一些传统文化都阐述了阴阳之理,但它们都未能突破虚拟世界的层面。阴和阳是世俗世界最基础、最初级的见解,如果将其升级,就是佛教所讲的现空无别,然后是明空无别,最后可以升级到如来藏的觉空无别,也即大圆满的最高境界。

从我们的感官感知到的世界,到最后佛的智慧境界,这两者从未分离过,这就是所谓的二谛不分、阴阳不分。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此,它本来就是由阴和阳、显和空、明和空、觉和空构成的。

所以,我们时刻要牢记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拟的。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再怎样努力也所获无几,付出和收获根本不成正比。并且在离开人世时,还要把得到的东西都还给这个世界,自己什么都带不走,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正因为如此,佛陀建议我们要突破这个虚拟世界。突破了虚拟世界以后,阴和阳虽然还存在,但已不是原来的阴和阳,我们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从虚拟世界到佛的境界,所有的过程、层次,全都用“因缘”这一个思路打通了。

2.因缘聚合时,善恶因果如水月般显现

“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

虽然没有任何事物迁移,但当所有的因缘都聚合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就会显现。

“譬如月轮,从此四万二千由旬而行。”

按照佛教中的说法,月亮离地球有42000由旬。

“由旬”是音译,它是印度梵文中的一个计量单位。一由旬是多远呢?这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准确的是《时轮金刚》和《阿毗达磨俱舍论》中的说法。

“由旬”的计算和人的身高有关。佛教认为,不同的时代,比如相距几万年,人类的身高会有一些变化。但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人类的身高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参照现代人的身高,计算出佛经所讲的“由旬”的长度。

无论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他的24个手指的宽度都是他的一肘;四肘等于一肱(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左右两个中指之间的宽度叫做一肱,个子比较高的人,大概有2米左右);4000肱等于一由旬。

如果一肱是2米,4000肱是8公里,也就是说,一由旬等于8公里。8乘以42000等于336000。这样就计算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3万6千公里。

这个数字与科学家测量的结果有一点出入,但差别不大。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有近地点和远地点。月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约为36万3千公里。这与佛教所讲的33万6千公里,有2万多公里的出入。

或许有人说,绕地球一圈才4万多公里,2万多公里怎么出入不大呢?在天文数字里面,2万公里确实不是很大的差距。而且佛经对于外器世界的描述,会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改变,在这里这样讲,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有不同的说法。

“彼月轮形像现其有水小器中者,彼月轮亦不从彼移至于有水之器。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月轮亦现。”

尽管月亮离地球如此遥远,但它的形象会显现于地球上有水的小容器中。无论多小的容器,哪怕是一只碗,只要有水就都能显现出月影。是月亮从三十多万公里以外的地方移到这些小容器中了吗?当然不是。虽然月亮没有移动,但当所有因缘都具足时,地球上每个湖泊、每个小容器中,都会映现出月亮的身影。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

“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同样,例如从人间死亡以后,又在动物中出现;或者从动物中死亡,又在人间诞生——当深入观察时,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都是错觉。

“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虽然实际上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因缘具足时,必然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

因为不存在真实的因果,所以叫做“不生不灭”;但从感官的层面看,却是有生有灭。这其中就有阴和阳、空和显的存在。

“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这是以另一种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在因缘不具足时,火无法燃烧;只有各种因缘都具足的情况下,火才能燃烧起来。

3.胜义谛中,万法犹如虚空;世俗谛中,众生可依因缘而投生

“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虽然从本质上讲,这些如梦如幻的事物,都犹如虚空一般不存在,但在错觉的层面,当所有的因缘都具足时,就可以依靠母胎而投生。

在观察时,诸如投胎以及善恶因果等都不存在,但在虚拟世界中,它们不仅存在,而且极有规律。

“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种子之识”我们前面也解释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入胎以后,就能成就种子之识,在业和烦恼的帮助下,名色也就形成了。

“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总之,我们应当这样来观察内因缘法缘相应的道理,这叫做“缘相应法”。

虽然“缘起性空”的内容在前面也提到过,但无论出现在何处,它都是缘起法的重点,也是《佛说稻秆经》的核心部分。对于这些内容,我们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样就会明白很多真理。当反观自己的现状时,我们就会非常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自己深深执著的事物和追求,又有多大的价值。就像我们登上月球之后,再回望地球,70亿人类乃至整个星球都显得那么渺小,根本不是原来认为的那么了不起。因为我们已经发现,还有一个更广阔、更有意义的天地!这,就是我们从佛教中得到的智慧。

接下来讲内因缘法的五个法则,也即它的五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