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因缘法的五种规律

“应以五种观内因缘之法。云何为五﹖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在讲外因缘法时也讲过五种规律,它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是哪五种规律呢?即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一)不常

“云何不常?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是故不常。”

为什么是不常呢?

“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这里我们要注意,如何理解“后灭蕴”呢?人即将断气的时候,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叫做“后”;这时就要死亡了,所以叫做“灭”;此时的五蕴,就叫做“后灭蕴”。投生时同样也有五蕴,这时的五蕴就叫做“生分”。

死亡时的五蕴和投生时的五蕴完全不同。例如,一个人死亡后投生到天界,那么他的后灭蕴是人的五蕴,诞生时则是天人的五蕴。由于投生时的五蕴已非临终时的后灭蕴,发生了变化,所以是不常。

“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是故不常”,临终时的五蕴灭了,之后生分(一般都是中阴身)诞生,因此是不常。

(二)不断

“云何不断?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断。”

为什么是不断呢?

“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是否在后灭蕴坏灭时,从中诞生了中阴身呢?并非如此。我们通过观察就会发现,后灭蕴灭或不灭,都不能诞生中阴身。具体来说,如果后灭蕴坏灭了,那与中阴身就是一先一后的顺序,一个不存在和一个存在的事物之间无法建立关联,所以不能产生因果关系;如果后灭蕴不坏灭,那就是与中阴身同时存在,而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更不可能有因果关系。

这个分析方法,我们在讲外因缘法和内因缘法中的“非自作”“非他作”时都着重阐述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思路和逻辑不能有错,否则一定会得出错谬的结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是佛教徒,就对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等圣者所讲的逻辑,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假如你或其他人有更合理、更具说服力的逻辑,都可以思考、交流、辩论。

如果佛教只给出一个固定的思路,不允许我们有独立的思维,那得到的结论一定是它设计好的。这样又有何意义呢?那干脆不必思考,直接接受它的结论就可以了。但佛教并非教条主义,它让我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追求真理。所以,佛教建立了“因明”和“中观”两大理论体系,都是通过思考获得合理的结论。在这个方面,佛教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

如果有其他的思路,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其他宗教理论,只要准确,我们都可以接受。那么,由谁来判定准确与否呢?

在世俗世界即宏观层面上,我们的感官似乎特别准确,颇具权威,所以都是它说了算,这就是所谓的“眼见为实”。虽然在观察时,感官的结论漏洞百出,但这些漏洞并不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个层面上。

但是,超出了感官的能力范围后,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中,谁有权威,谁说了算呢?比如我们的眼睛与显微镜相比,自然是显微镜更有权威了。那超出了显微镜的范围以后呢?这个时候,高级的智慧才是权威。

在佛教的因明中,有一个词汇叫做“量”,意为衡量的标准,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这样解释。量既可以是物质,如测量重量的秤、测量长度的尺子等,也可以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智慧。

量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如人的感官、特异功能者的感官、天人的感官、佛菩萨的智慧等,每个层次都需要有不同的量。这些量决定了什么是标准,越往上提升,标准就越高,就像我们的肉眼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差别一样。

因此,若想凭借我们的眼睛去探索真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到了空性的层面,我们的感官就更无用武之地了。如果眼睛能看到真相,人类就没有必要发明电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这类仪器,佛的高级智慧也显得多余了。

“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断”。虽然在实质上,后灭蕴灭或不灭,都不能诞生下一世的五蕴,但在现象上,当所有因缘都具足,后灭蕴破灭的同时,下一世的五蕴就诞生了。就像秤在一边高的同时另一边就低,一边低的同时另一边就高,不会有先后的顺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

(三)不移

“云何不移?为诸有情从非众同分处,能生众同分处故,是故不移。”

为什么不移呢?

“同分”是指同样的种类。比如地球上的70多亿人,因为都是人类,所以是同分;而动物和我们人类不同,所以是非同分,即不同的种类。

因为众生能从一个种类投生到另一个种类,因此是“不移”。例如,动物投生为人,过去的动物已经不在了,现在变成了人,所以是不移。如果是移,那动物投生到人间还是动物,不会变成人,就像一头牛会直接以牛的形象投生到人类当中。同样,人投生为动物等其他情况也是如此,这就叫做不移。

(四)因小果大

“云何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作于小业,感大异熟,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

一个微小的善业或罪业,就能感召极大的果报。当异熟果成熟时,善的果报就是感召人天福报,获得幸福快乐;恶的果报就是感召巨大的痛苦。

(五)与彼相似

“如所作因,感彼果故,与彼相似。”

“彼果”,即它的果。这句话是指因和果是相似的。若造了善业,那它的果一定是幸福快乐而不是痛苦;若造了罪业,那它的果一定是痛苦而不会是幸福。这就是世人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实因果很容易理解。外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果大于因,并且有一个规律,即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除非有转基因之类的人为干预,否则这个规律永远都不会错乱。外在世界的因果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如果将其复制到善恶因果上,也是同样的情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因果,其中有些是我们的感官能看得到的,有些是我们根本无法捕捉的。但不管怎样,因果都无法被推翻。如果不做任何研究,就断然否定善恶因果和轮回转世的存在,认为这些都是迷信,这种做法的确非常幼稚可笑。对于外在事物以及内在生命现象的研究,最起码在学术上应该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是怀着偏见或个人目的而妄自评说。所以,无论最终得到什么结论,最关键就是要尊重事实,这才是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佛教历来都是如此。

“是故应以五种观因缘之法。”

因此,应当按照五种规律观察因缘之法。

五、内因缘法的五种规律

“应以五种观内因缘之法。云何为五﹖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在讲外因缘法时也讲过五种规律,它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是哪五种规律呢?即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一)不常

“云何不常?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是故不常。”

为什么是不常呢?

“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这里我们要注意,如何理解“后灭蕴”呢?人即将断气的时候,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叫做“后”;这时就要死亡了,所以叫做“灭”;此时的五蕴,就叫做“后灭蕴”。投生时同样也有五蕴,这时的五蕴就叫做“生分”。

死亡时的五蕴和投生时的五蕴完全不同。例如,一个人死亡后投生到天界,那么他的后灭蕴是人的五蕴,诞生时则是天人的五蕴。由于投生时的五蕴已非临终时的后灭蕴,发生了变化,所以是不常。

“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是故不常”,临终时的五蕴灭了,之后生分(一般都是中阴身)诞生,因此是不常。

(二)不断

“云何不断?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断。”

为什么是不断呢?

“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是否在后灭蕴坏灭时,从中诞生了中阴身呢?并非如此。我们通过观察就会发现,后灭蕴灭或不灭,都不能诞生中阴身。具体来说,如果后灭蕴坏灭了,那与中阴身就是一先一后的顺序,一个不存在和一个存在的事物之间无法建立关联,所以不能产生因果关系;如果后灭蕴不坏灭,那就是与中阴身同时存在,而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更不可能有因果关系。

这个分析方法,我们在讲外因缘法和内因缘法中的“非自作”“非他作”时都着重阐述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思路和逻辑不能有错,否则一定会得出错谬的结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是佛教徒,就对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等圣者所讲的逻辑,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假如你或其他人有更合理、更具说服力的逻辑,都可以思考、交流、辩论。

如果佛教只给出一个固定的思路,不允许我们有独立的思维,那得到的结论一定是它设计好的。这样又有何意义呢?那干脆不必思考,直接接受它的结论就可以了。但佛教并非教条主义,它让我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追求真理。所以,佛教建立了“因明”和“中观”两大理论体系,都是通过思考获得合理的结论。在这个方面,佛教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

如果有其他的思路,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其他宗教理论,只要准确,我们都可以接受。那么,由谁来判定准确与否呢?

在世俗世界即宏观层面上,我们的感官似乎特别准确,颇具权威,所以都是它说了算,这就是所谓的“眼见为实”。虽然在观察时,感官的结论漏洞百出,但这些漏洞并不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个层面上。

但是,超出了感官的能力范围后,在微观和超微观世界中,谁有权威,谁说了算呢?比如我们的眼睛与显微镜相比,自然是显微镜更有权威了。那超出了显微镜的范围以后呢?这个时候,高级的智慧才是权威。

在佛教的因明中,有一个词汇叫做“量”,意为衡量的标准,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这样解释。量既可以是物质,如测量重量的秤、测量长度的尺子等,也可以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智慧。

量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如人的感官、特异功能者的感官、天人的感官、佛菩萨的智慧等,每个层次都需要有不同的量。这些量决定了什么是标准,越往上提升,标准就越高,就像我们的肉眼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差别一样。

因此,若想凭借我们的眼睛去探索真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到了空性的层面,我们的感官就更无用武之地了。如果眼睛能看到真相,人类就没有必要发明电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这类仪器,佛的高级智慧也显得多余了。

“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断”。虽然在实质上,后灭蕴灭或不灭,都不能诞生下一世的五蕴,但在现象上,当所有因缘都具足,后灭蕴破灭的同时,下一世的五蕴就诞生了。就像秤在一边高的同时另一边就低,一边低的同时另一边就高,不会有先后的顺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

(三)不移

“云何不移?为诸有情从非众同分处,能生众同分处故,是故不移。”

为什么不移呢?

“同分”是指同样的种类。比如地球上的70多亿人,因为都是人类,所以是同分;而动物和我们人类不同,所以是非同分,即不同的种类。

因为众生能从一个种类投生到另一个种类,因此是“不移”。例如,动物投生为人,过去的动物已经不在了,现在变成了人,所以是不移。如果是移,那动物投生到人间还是动物,不会变成人,就像一头牛会直接以牛的形象投生到人类当中。同样,人投生为动物等其他情况也是如此,这就叫做不移。

(四)因小果大

“云何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作于小业,感大异熟,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

一个微小的善业或罪业,就能感召极大的果报。当异熟果成熟时,善的果报就是感召人天福报,获得幸福快乐;恶的果报就是感召巨大的痛苦。

(五)与彼相似

“如所作因,感彼果故,与彼相似。”

“彼果”,即它的果。这句话是指因和果是相似的。若造了善业,那它的果一定是幸福快乐而不是痛苦;若造了罪业,那它的果一定是痛苦而不会是幸福。这就是世人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实因果很容易理解。外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果大于因,并且有一个规律,即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除非有转基因之类的人为干预,否则这个规律永远都不会错乱。外在世界的因果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如果将其复制到善恶因果上,也是同样的情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因果,其中有些是我们的感官能看得到的,有些是我们根本无法捕捉的。但不管怎样,因果都无法被推翻。如果不做任何研究,就断然否定善恶因果和轮回转世的存在,认为这些都是迷信,这种做法的确非常幼稚可笑。对于外在事物以及内在生命现象的研究,最起码在学术上应该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是怀着偏见或个人目的而妄自评说。所以,无论最终得到什么结论,最关键就是要尊重事实,这才是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佛教历来都是如此。

“是故应以五种观因缘之法。”

因此,应当按照五种规律观察因缘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