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精进波罗蜜多

六波罗蜜多的第四个,是精进波罗蜜多。

对于精进,很多大乘经论都作了清晰的阐述。它没有复杂的理论逻辑,主要就是行持。下面我依据《入菩萨行论》以及《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对此予以介绍。

一、何为精进

所谓精进,就是对闻思修等善法有发自内心的意乐。比如在闻思或打坐修行时,不是勉强或逼迫自己,而是非常乐意去做,有这样的积极态度和意趣,就叫做精进。

精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属于精神范畴,是身口意三门中意识的付出和努力,而不是身体、语言的付出。第二,必须是行善,大乘佛教的行善就是利他,在与利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工作、学习等方面付出的所有精神上的努力,都是精进。

为什么身体和语言上的勤奋努力不是精进呢?我们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行善、修行,都必须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做。其前提条件,就是内心有意乐。如果内心没有意乐,只是为外因所迫,身体和语言不得不被动、勉强地去做,那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善法。比如在念诵、磕头或者做发心工作时,内心没有意乐,仅仅是语言或身体上的付出和努力,就不能称为精进。

对其他事情有意乐为什么不是精进呢?精进不等同于努力。我们平时为工作、生活等付出的努力,是勤奋、用功;只有在意识上为善法努力,才能称为精进。可以这样讲,精进是努力的一部分,但努力不一定是精进。

二、精进的违品——懒惰

在佛教中与某个事物相反、相违背的,叫做它的“违品”。我们要先了解精进的违品是什么,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培养精进。

精进的违品是懒惰、懈怠,也就是不愿意做事情,包括闻思修等都不想去做。与精进一样,懒惰也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只不过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懒惰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对学佛、修行有极大的破坏性。它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三种懒惰

懒惰有很多表现形式,佛教将其统分为三种,即同恶懒惰、怯懦懒惰、自轻蔑懒惰。

1.同恶懒惰

“同恶”即共同作恶。共同作恶的这种懒惰,就叫做同恶懒惰。同恶懒惰包含很多内容,不一定全都是恶业,有一部分是不善不恶的业。不善不恶的业会浪费很多时间,对我们的闻思修行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也属于同恶懒惰。

同恶懒惰的具体表现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嗜好和行为,如痴迷于钓鱼、打猎、酗酒、赌博等与杀盗淫妄酒有关的事情,从而耽误修行和行善的时间。有些人特别喜欢钓鱼,不管什么天气,家人如何劝阻,什么都阻挡不了他们出去钓鱼。他们钓鱼不是因为想吃鱼,而是纯粹出于喜爱,像这样的心态,就叫做同恶懒惰。如果别人在钓鱼、打猎、赌博等,自己也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去,共同造业,也叫同恶懒惰。

除了造杀盗淫妄等恶业以外,倘若贪著一些世俗之事,尤其是从学佛修行的角度来说毫无意义的事,则根本没有心思和时间闻思修行,这也是同恶懒惰。

为什么把这些事情称为懒惰呢?这些人不是很积极、很勤奋吗?正如前面所讲,佛教区分精进和懒惰,不是看他是否勤奋努力,而是看他对什么事情有意乐,为什么事情而努力。虽然在这些造业或无意义的事情上,他一点都不懒惰,但从行善的角度来讲,他对闻思修行等善法毫无意乐,也不投入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因而这些事情都叫做同恶懒惰。

2.怯懦懒惰

怯懦即软弱、怯弱,缺乏勇气。怯懦懒惰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尤其是没有勇气去闻思修行,一直拖延。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

不想做事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身心疲惫的时候,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做事情,特别是对闻思修等善法会一再拖延。很多人觉得工作太忙或有其他事情,想等下个月或明年甚至退休以后再修行。实际上,忙只是一种借口,就是心里没有勇气去做。

怯懦懒惰与同恶懒惰不同,它不是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甚至有可能什么都没做,比如躺在沙发上发呆,早上睡懒觉。另外,像痴迷于打游戏、看电视,逛街、吃喝,刷微博和小视频,上网看一些无聊的内容等等,贪著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没有心思和勇气闻思修行,不求上进,这些都叫做怯懦懒惰。

有人认为自己现在各方面都很好,无忧无虑,为什么还要上进、努力呢?也有人认为人生、轮回并不痛苦,为什么还要努力学佛寻求解脱呢?如果这些人真的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强烈的满足感、幸福感,那实属难得。因为现在的人,无论是否富有,是否有名声、有地位,大都缺乏满足感和幸福感。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来自于什么呢?绝大多数都来自并严重依赖于外在事物,而任何外在事物都是变化无常、不可靠的。如社会地位、名声、权力、金钱等等,有可能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建立于其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必定会随之动摇、崩溃和瓦解。所以,即使现在很好,也不能保证下周、下个月、下一年不会发生变化。

再进一步说,即使一辈子没遇到任何坎坷和挫折,一切顺顺利利,可是自己的身体会逐渐衰老,罹患疾病,之后便是死亡。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和改变。现在觉得一切称心如意,不需要修行,老了以后还会不会这么认为?临终时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态?这都不太可能,那下一世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现在对生活有如此高的满意度非常难得,但在难得的背后,还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当巨大的变化来到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而那时再想补救,早已来不及了。所以,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只考虑当下,要向前看。

还有人认为,此生的我和来世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即使我现在很努力,做很多善事,但下一世我会变成另一个人,享受福报的也是另一个人,我为什么要替他人做嫁衣呢?事实并非如此。这一世的我和下一世的我,只不过外表有所变化,内在的自我并没有任何改变,这一世是我,下一世还是我。虽然从佛教空性的层面上讲,自我是不存在的,但从世俗层面来说,这一世和下一世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我。因此,现在做善事,下一世受果报的还是自己;现在造罪,下一世受报应的也不会是别人。

很多人年轻时就开始买养老保险,尽管当时并不需要,但他们知道自己将来会变老,有养老金作保障,心里比较踏实。这个养老保险的受益者是谁呢?当然是几十年后的自己。尽管年老时外表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内在并未改变,还是同一个自我。同样的道理,我们下一世不管投生为人还是动物,或是另外一种生命,只是外表有了变化而已,内在的自我仍然是同一个。所以我们现在行善,将来的受益者还是自己。这两者的差别,仅仅是时间的长短不同——年轻时买保险年老时用,是几十年的因果;现在行善将来受果报,则有可能是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因果。

因此不要认为,未来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没必要为别人行善积累福报。有些人对修行、行善缺乏积极心态,不够精进,就是因为存有这样的疑惑。究其原因,就是对生命的真相缺乏了解,从而生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对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但恰恰对于生命的问题,我们最不了解,几乎一无所知;而对与生命无关的身外之物,却特别在行。

这些疑惑在未解开之前,对我们的修行会有负面影响,再加上凡夫天生就有贪吃爱玩的心态,因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懒惰总是占据上风,吃喝玩乐的诱惑永远比闻思修行的吸引力更大。如果我们不设法战胜懒惰,很多闻思修行的宝贵时间,必然都会被它毁掉。

3.自轻蔑懒惰

自轻蔑即轻视、蔑视自己,自卑到没有一点自信:我业障这么深重,怎么可能证悟,怎么可能成佛,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因为轻视自己的能力而不愿学佛修行,这种非常严重的自卑心态就叫做自轻蔑懒惰。

如果有这种懒惰,我们就要告诉自己:只要努力闻思修行,我肯定也能证悟,也能成佛!

虽然每个人的外表不同,内心表现出来的善良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内心深处的本性毫无差别,都是佛性。只要有佛性,任何人都能成佛。就像已经有了种子和土壤这两个最主要的条件,一旦加上温度、湿度等外在的辅助条件,种子就可以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内心已经有了佛的种子——佛性,如果再加上像温度、湿度那样的条件——闻思修,内在、外在的因缘都具备了,有什么理由不能证悟,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佛呢?以前成就者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若是用功多一点,我们与成就的距离就近一点;若是懒惰,我们与成就的距离就远一些。总之,我们不仅有佛性,而且也有闻思修,缺乏的就是时间。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证悟、成佛。

大家必须具备这样的自信,自信非常重要,世俗的学习、工作、创业等需要自信,学佛、修行、开悟更离不开自信。因此,我们不要蔑视自己,轻视自己,实际上也没有理由轻视。打个比方说,所有众生都是同样的矿石,为什么其他矿石变成了价值不菲的钻石或黄金,而我们却没有呢?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未被加工而已,一旦经过加工,我们同样也可以。

《入菩萨行论》中讲,修行人不能傲慢,但必须自信。傲慢和自信不同,傲慢是烦恼,自信则是修行的动力。没有自信,就成了一种懒惰。

(二)认清懒惰并加以控制

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三种懒惰,就要立刻认定它们是懒惰,是烦恼,是破坏自己修行的力量,只要有了这些懒惰,自己就不会精进。

不精进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入菩萨行论》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过去的船只没有机械动力,必须借助风力才能在海上航行,而精进就像风一样,如果没有这个动力,我们的修行就会停滞不前。

许多人四加行、五加行很多年修不完,连一个简单的数字都完不成,这是什么原因?虽然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但最关键的就是没有精进,内心缺乏动力。为什么没有精进呢?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自查一下。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一天24小时,工作一般占据8小时、10小时,关键是工作以外的时间我们怎么用的?自查以后就会发现,是懒惰把我们的时间消磨光了。也许我们原来不知道什么是精进,也不清楚与精进对立的是懒惰,现在若想在修行上有所进步,就必须精进起来。

要拥有精进,首先要控制懒惰、断除懒惰。断除不是指从本质上断掉,从根本上铲除,而是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把全部时间都用来修行当然是最好的,可对一般人来说难度有点大,也不太现实,只有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的人才能做到。但如果将工作、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全都用来吃喝玩乐,也非常不划算。我们要在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自己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

时间是最珍贵、最重要的,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免费的,没有一天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我们有时出门忘了关灯,刷牙洗脸多放了一点水,都认为是浪费,而把自己的生命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耗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却不认为是浪费,反而觉得很开心。实际上,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因为生命和时间是同时、同步的,浪费一小时的时间,就等于浪费一小时的生命。

大多数人都比较贪吃贪玩,这没什么问题,该吃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玩。像平时逛街、看电影、刷微博都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到了修行的时间,就要马上修行。而那些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像玩电子游戏等,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像吸毒一样上瘾,应当尽量戒除。

凡夫的内心都很贪婪,要让精进战胜懒惰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不打败懒惰,我们永远会被贪婪牵着鼻子走,时间被消耗殆尽,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一无所获,但已经追悔莫及了。因此,当我们发现三种懒惰在内心滋生的时候,要立刻认出它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任其蔓延。

总之,精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就像船的动力,一旦被懒惰破坏,我们就无法修行、无法前进。作为凡夫,虽然还做不到内心毫无懒惰,但可以把它降到最低程度。只要有决心,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三、三种精进

大部分的大乘佛教,都把精进分为以下三种。

(一)擐甲精进

“甲”,指古代战士的铠甲、盔甲。“擐甲”,即穿上铠甲。擐甲精进,比喻拥有这种精进,就像战士穿上铠甲一样刀枪不入、坚不可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进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决心,也即发愿、发誓。大乘佛经中讲,哪怕为了让一个众生离苦得乐、解脱成佛,也愿意付出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时间,不畏难、不退却,这种强大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就叫做擐甲精进。

有了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们才能跟自己的烦恼作斗争。大乘佛教倡导的,不是向外与别人斗争,而是向内与自己的烦恼斗争。跟别人斗,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胜利者,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跟自己的烦恼斗,战胜自己的烦恼,才是真正永久的胜利。

烦恼的主要根源是我执,也即自私。跟烦恼斗争实际上就是跟我执、自私斗争。我们必须拥有利他的决心,这样才能刀枪不入。“刀枪”所代表的,是与我执、自私相关的各种烦恼,对大乘佛教徒来说,这是最致命的武器。而能抵御这个武器的,就是擐甲精进。当我们拥有了利益众生的巨大决心和勇气时,就已穿戴上刀枪不入的甲胄,这样就可以放心地上战场,奋勇前行,百战不殆。

擐甲精进是所有精进中最关键的,学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凡夫天生爱自己,这是与生俱来的,此外后天接收到的很多信息,又加重了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认为只有多为自己考虑和付出,才能活得幸福快乐。所以,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起如此大的决心,实属不易。

然而,如果我们有了慈悲心,这个也不难做到。大乘佛教的教法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的修行力度以及对修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地去做。首先要从内心改变,真实地发起这样的决心。如果只是用语言和身体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没有一点内涵,则根本不是佛教所赞叹和提倡的。

实际上,在有了真实的决心以后,我们为一个众生的离苦得乐付出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因为有能力的时候,度化一个众生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是,假如真的需要,我们也愿意——这样的决心必须建立起来,并且要付诸行动,再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尽力去做。

以上即是三种精进的第一种——擐甲精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擐甲精进,就不可能发起另外两种精进。

(二)摄善法精进

摄善法精进,是指对六波罗蜜多中的每一个都很积极、主动、有意乐。这种积极主动和意乐,就叫做摄善法精进。

有六个波罗蜜多,就有与之相应的六个精进。比如布施的时候,我们用财物去帮助贫困的人,或者放生、救护生命,或者做法布施,都非常有意乐,很开心、很努力;我们持戒的时候,也很积极主动;忍辱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时的开心、积极、主动,就属于摄善法精进。

(三)饶益有情精进

饶益有情就是不求回报地利他。凡是利他的事情,无论大小,我们都很积极主动,很乐意去做,那么这个主动、积极、乐意,就叫做饶益有情精进。

利他的事情有很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定要去做。我们平时念诵的大乘佛经,从头到尾每个字都在讲利他,我们学的、念的以及打坐观想的内容都是利他。假如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没有一个是利他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

所以我们要观察一下,自己做过利他的事情吗?在自己的行为当中,有多少是利他的?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利他行为,我们都不想去做,怕耽误自己的学习和修行。学习和修行不就是用来利他的吗?如果不利他,学习和修行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都是凡夫,本身就很自私,而现在就是要放下自私,去接受大乘佛教的观念。虽然我们还在路上,还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变成菩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努力地去做。

总之,精进不是指身体做了多少事情,语言念了多少经咒,而是对闻思、修行、利他等善法,有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积极主动的态度。这里面没有很复杂的逻辑,但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否则,我们就缺失了六波罗蜜多中的精进,修行也会停滞不前。

四、发起精进的方法

精进是积极努力地闻、思、修、行善,我们之所以很难精进,是因为三种懒惰在作祟。而造成懒惰的原因,在于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把时间耗费在追名逐利、贪吃贪玩上面,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因而不愿投入时间去学习和修行。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对闻思修行产生意乐,不需要别人劝,自己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在《入菩萨行论》中,讲了四种发起精进的方法。

(一)希求

第一种方法,是对闻思修行要有希求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对吃喝玩乐等非常积极、热衷,而对修行、打坐等善法缺乏兴趣。原因就在于吃喝玩乐能带来当下的放松和快乐;而在修行方面,我们还没有进入修行的状态,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也尚未证悟空性,所以并未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当下的快乐。

对听闻佛法、思维法义、打坐修行等善法的希求和向往,来源于什么呢?《入菩萨行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方面,要了解为什么要闻思修行,它能带来什么利益;另一方面,要明白不闻思修行会有什么后果。当了知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我们一定会对闻思修行生起希求和意乐。

1.了知不闻思修行的后果

首先,我们从善恶因果的角度,了解一下不闻思修行会有什么后果。

假如今生不闻思、不修行,除了工作就是吃喝玩乐,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造下许许多多的罪业,比如打妄语、吃活物等等。这些罪业暂时只是种子,我们看不到它们的果报,感觉不到其带来的影响。但种子播下去,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也许在这一世,也许在下一世,也许更长时间,一旦机缘成熟,我们就会感受到罪业带来的果报。

善恶因果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它的存在。实际上,仅仅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就已经数不胜数了。人类感官能感知到的全部物质,只占所有物质的4%多一点,而其余近96%我们都看不见。尽管看不见,但它们是存在的。所以,看不见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而我们能看见的那一部分,是否都是真实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是虚拟的,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到,佛教理论则更准确、更透彻地将真相告诉了我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官能感知到的东西,其实并不真实;而感官感知不到的东西,并非不存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假如把科学、哲学等目前人类的所有认知加起来,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个世界还有无数的未知领域。

所以,因为没有看到因果就否定它的存在,是非常愚蠢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感官提升了,拥有了像佛菩萨那样的智慧,我们就会发现因果确实是存在的。虽然万事万物都是虚拟的,但虚拟世界也有虚拟世界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其本质并非实有,但在我们成就之前,谁都无法超越这一规律。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认真地思考。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闻思修行上,而是放在毫无意义的某些世俗事情上,白白浪费掉短暂的人生,那以后不仅会感受它的果报,而且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错过一些机会,比如,没有趁着行情好卖掉手里的股票,结果股价暴跌;没有趁着房价低买房,结果自己买时遇到房价大涨……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大问题,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让人遗憾、后悔的事情,只要人还活着,就有机会重来。但是,如果得到了宝贵的人身却不闻思修行,错过了这一生,那以后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四加行所讲的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对我们思维这些道理很有帮助。四加行、五加行是藏传佛教的说法,这些内容都来自于《华严经》等佛经。四加行特别重要,无论学大乘还是小乘,学藏传还是汉传,学显宗还是密宗,凡是修解脱道的人,都要修四加行。

总之,我们要通过深入思考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现在不努力,荒废了人生,那将来的后果是什么?下一世会是什么样子?思考之后便会深深地体会到:这一次的人身绝对不能浪费,也浪费不起,所以一定要努力。

2.了知闻思修行的利益

然后我们从乐观的角度了解一下,闻思修行能带给我们什么利益。

首先,如果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获得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便拥有了人类最伟大的心愿,从此以后可以饶益无数众生,这是何等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如果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自私自利,尤其是我执等一切烦恼,那就获得了解脱。

很多人对解脱的理解,就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从轮回迁到一个没有轮回的地方,就像从地球上的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华严经》中说,我们人还在地球或其他星球上,还在轮回的滚滚红尘中,但我们的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所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解脱。既然解脱了,为何人还在轮回中呢?因为在有众生的地方,才能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否则就无事可做了。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清净刹土,谁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呢?因此,大乘佛教的解脱是内心解脱,身体仍在轮回当中。一言以蔽,就是既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

解脱之后,就能用智慧和菩提心去利益无数众生。在此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获得无尽的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永久的、有意义的快乐。而从世俗的吃喝玩乐中得到的快乐都是短暂的、一时的,快乐过后依旧空虚、不开心。所以,现在牺牲一点吃喝玩乐的时间,多下功夫去闻思修行,换来的将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此后生生世世,我们不仅能让自己得到幸福,还能真正帮助到无数的人。

古今中外,许多心地善良的人为帮助别人做出了很多奉献。像西方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徒,他们虽然没有佛教所讲的菩提心,但是很有爱心,做过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然而,如果缺少长远的力量,这个爱心就是短暂的。这一生虽然做得很好,但无法保证下一世也能这样,而且因为没有断除烦恼和自私,在利他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利己的想法。所以这些事情都不是很完美。

如果要做到真实、完美的利他,就必须断除自己所有的烦恼。拥有了智慧,就能永久地断除我执和自私;拥有了菩提心,就能像文殊菩萨所发的愿那样,只要有轮回存在,只要有生命存在,饶益众生的工作就永不停息。所以,有了智慧和菩提心,我们就能做这些最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我们应当投入时间去闻思修行,这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永恒的快乐,而且能够利益无数的众生,真正实现自利利他。

3.了知利害则能希求善法

《入菩萨行论》讲的只是一种理论,我们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当我们体会到菩提心的力量,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时,那么就像之前对吃喝玩乐感兴趣一样,我们一定会对闻思修行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会再把心思放在那些空虚无聊的事情上。从此,人生会过得更加满足、更有意义。

现在很多人有严重的自卑症,觉得自己的生命缺乏价值和意义。如果他们拥有了菩提心和智慧,就能立刻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这一次的人生特别有意义,进而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主动去学习、修行、行善。

所以,能感受到修行带来的当下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要把修行看得那么神秘,其实就像吃饭能充饥、喝水能解渴一样,修行就是如此真实的体验。倘若修行进入了状态,修得好,定能当下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修行带来的幸福和喜悦是内在的,而外在物质带来的快乐是通过感官刺激获得的,二者性质不同。感官刺激带来的幸福快乐都是短暂的,通过修慈悲心、菩提心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则是永久的、有意义的。当看清了孰轻孰重之后,我们自然愿意在吃喝玩乐上做一点牺牲,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闻思修行上。

当然这不代表从此不工作、不顾家了,我们需要在修行与世俗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完全放下世俗的一切,选择出家专职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目前我们既要工作、生活,又要修行,如果协调得好,既有适当的物质生活,又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两种生活同时享受,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首先要学习这些道理,明白修行的价值,然后才能投入到修行中去。作为一个初学者,闻思和修四加行非常重要!学佛一定要把这些基础打好,基础扎实了,后面的修行自然水到渠成,否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很多人都说自己懈怠懒惰,功课做不好,修行修不好,其实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三种懒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依靠四加行。在四加行的后面,还有一部分是讲解脱的利益。当我们把这两个内容都了解透彻以后,就一定能精进起来。

(二)坚强

第二种方法,是坚强或者叫傲慢。

我们的修行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途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和违缘,有的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前世或其他原因带来的。在这些困难和违缘面前,我们一定要坚强。

有些佛教徒在遇到身体不适或工作、家庭出现问题时,便怀疑自己业障深重,与佛法无缘,是自己学佛招致了这些问题,随之退失信心,不再学佛了。实际上,我们的有漏之身本来就会生病,难道不学佛、不修行的人都健康无恙吗?可见,修行与生病、不顺没有必然的关系。

不过,如果它们之间有关系,反而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佛经中讲,如果修菩提心、修般若时遇到病痛或违缘,哪怕只是一个轻微的病痛,也能代替下一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的漫长痛苦。一个小小的病痛,便能消除如此大的罪业,肯定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所以,修持大乘佛法必须有雄心壮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强。

在《入菩萨行论》中,坚强被称为慢心、傲慢。这个傲慢与五毒烦恼中的傲慢不同,它其实是自信。做好世俗的工作需要自信,学佛更须有自信:我当然可以有菩提心啊!我当然可以证悟啊!这种看似傲慢的心态并不是烦恼,而是自信,是学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现在很多人心理不健康,其中大部分源于自卑心态。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地位,从而鄙视自己,逐渐产生焦虑的情绪,最后就会发展成抑郁。其实这种自卑心态,完全可以用自信来解决。如何让一个自卑的人拥有自信呢?就是要让他明白,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不是以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来判断,而是体现在他的内心、道德等方面。

一部分佛教徒也有自卑心态,虽然没到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但也会自轻自贱,小看自己的能力,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懒惰。尽管佛教提倡谦虚,但我们也不能过度贬低自己。自信的人都非常坚强,不怕困难,也不会被困难轻易打败。

自信来自于哪里呢?首先,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佛性;其次,我们现在有机会闻思修行。这就意味着因缘、条件都已齐备,但凡自己再努力一点,一定会有结果。这种自信是有理有据的,并不是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自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就一定会努力。有些人对佛法缺乏充分的了解,经常会冒出一些疑惑:我这样用功到底能不能证悟,能不能成佛?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活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吃喝玩乐等各种事物诱惑力十足,从而在学佛修行上缺乏足够坚定的信念。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自信、坚强,并且努力、用功,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方法,尽管大家知道不该浪费时间,不该懒惰懈怠,可是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有了这些方法,我们自然会精进起来,开心地投入闻思修行,不会有丝毫勉强。

(三)喜悦

第三种方法,是喜悦或叫喜爱,就是对闻思修行要有喜悦、欢喜之心。

一个人如果非常喜爱自己的工作,就会用心投入,不会感到苦和累,而且能持之以恒,这样的工作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闻思修行其实也是一种工作,我们对它也应当有这样的欢喜和意乐。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然而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获得一些财富,好让自己活得幸福。尽管他们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但辛辛苦苦得到的财富,未必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所以,工作本身能带来快乐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不仅能明白闻思修行自利利他的道理,而且在实际中也拥有一些感受和体会,那我们就会真正喜欢上闻思修行这份工作,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去行善、打坐、做功课;在这个过程中,又能收获到欢喜和喜悦,这样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因果循环。

我们由此获得幸福感之后,再从身边的家人开始,把它由近及远地分享出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自利利他。自利利他有不同的层次,佛有佛的方式,菩萨有菩萨的方式,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方式,但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一旦我们积极努力地去闻思修行、自利利他,从此以后,无论我们是否有名气、有地位、有财富,都会变得很开心、很幸福,人生也极富意义。这也是一种寻找幸福的方式。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但有了因,果必然会现前,这就是因果不虚。作为初学者,一旦尝到闻思修行带来的甜头,就会更愿意去做。实际上这又是一种因果:我们越想修行,修行就越有成就;修行越有成就,我们就越欢喜、越满足、越想修。

我们目前仅仅懂得一些佛教理论,甚至对这些理论还是半信半疑,更没有获得实际的感受和体会,所以闻思修行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吃喝玩乐一向对我们具有极大的诱惑。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中间位置,很难把闻思修行深入下去。这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喜欢上闻思修行。

要喜欢闻思修行,就要有喜欢它的理由。如果我们既明白理论又真切体会到,闻思修行不仅能让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过得幸福,而且可以把幸福分享给更多的人,利益无数的众生,那我们一定会喜欢闻思修行,喜欢六波罗蜜多。那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很乐意、很主动地去做。

(四)放下

第四种方法是放下。当闻思修行遇到很大的问题和阻碍,以自己目前的力量确实无法解决时,就要暂时放下。暂时放下不代表就此放弃,这其实是“以退为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打坐时特别困倦、昏沉,用了很多办法也没有效果,实在无法继续,那就不要勉强,暂时放一放。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比如看书、听课、持咒、磕头等等。

有些时候,如果我们发现事情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不要过于执著,要懂得放下,然后从另一个角度去做,一样会成功。就像走路的时候,发现这条路走不通,绕另外一条路,一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我们学完了《入菩萨行论》,不要一直停留在这个上面,先把它放一放,去学其他的新内容,这也是一种放下。

以上两种方法,尤其是第一种,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各种人为或客观因素的制约,有些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我们没办法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懂得放下。暂时放一放,通过另外的途径去做,这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否则,强迫自己去做,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佛法讲的顺其自然,就是这个意思。实在不具备条件,也没有能力创造条件时,就先放一放。比如,因为无人讲课或自己的条件不具足,当下没办法听闻佛法,那就不要勉强,可以先做持咒、磕头等其他事情;或者因为散乱、昏沉、身体不适等原因,现在没办法修行,我们就把它放一放,先去做别的事情。暂时放下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一个更好地完成学习和修行的方法。世俗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譬如汽车爬坡的时候,如果爬不上去,就要先退一退,然后一鼓作气,就能开上去了。

总之,在因缘不具足时不要勉强,而要顺应时机,懂得放下,这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放下的时候暂时放一放,然后再往前走,就会走得更快,更有力量。放下不是懈怠懒惰,而是一种智慧。

 

以上发起精进的四种方法,在《入菩萨行论》中被称为四大军队,也就是与烦恼作战,打败烦恼的四种助缘。

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若能合理安排,修行就不会与现实生活产生矛盾冲突。因此,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非常重要。

当然,有时难免会发生一点冲突。学佛以后,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闻思修行上,以前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小,来往也越来越少,也许偶尔会感到孤独,但也只能接受。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与朋友来往,在闻思修行上就要做出牺牲;如果要在闻思修行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与朋友交往和吃喝玩乐上就要大打折扣。时间有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倘若我们明白闻思修行的意义更大,更为重要,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它。

其实这样的选择不会真正失去什么。以前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找朋友倾诉,化解内心的压力。这是因为我们不够坚强,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宣泄,自己才能感到轻松一点,但这种轻松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现在不同了,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多朋友,但是有修行,有强大的内心,遇到问题不需要跟别人讲,自己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再也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所有的心结都可以自己解开。

所以,闻思修行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这一世,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让我们深受其益。我们在世俗中奋斗一生所得到的东西,只能在短短几十年中享用,此生结束以后,曾经拥有的一切将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在修行中的所得所获,却可以全部带走,而且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我们都将一直拥有。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创造一个辉煌的人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环境和条件,没有机会接受佛教的教育。因此,当今生拥有这种机会时,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要想尽一切办法取得一些修行的成就,并且把它巩固下来,这样我们便能踏踏实实地在轮回中行走。

希望大家对此高度重视,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因为,它事关我们的生死,乃至更长远的问题。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六波罗蜜多,一定要运用到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必定会成为佛法的受益者。自己受益以后,也会让更多的人成为受益者。

第四章  精进波罗蜜多

六波罗蜜多的第四个,是精进波罗蜜多。

对于精进,很多大乘经论都作了清晰的阐述。它没有复杂的理论逻辑,主要就是行持。下面我依据《入菩萨行论》以及《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对此予以介绍。

一、何为精进

所谓精进,就是对闻思修等善法有发自内心的意乐。比如在闻思或打坐修行时,不是勉强或逼迫自己,而是非常乐意去做,有这样的积极态度和意趣,就叫做精进。

精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属于精神范畴,是身口意三门中意识的付出和努力,而不是身体、语言的付出。第二,必须是行善,大乘佛教的行善就是利他,在与利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工作、学习等方面付出的所有精神上的努力,都是精进。

为什么身体和语言上的勤奋努力不是精进呢?我们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行善、修行,都必须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做。其前提条件,就是内心有意乐。如果内心没有意乐,只是为外因所迫,身体和语言不得不被动、勉强地去做,那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善法。比如在念诵、磕头或者做发心工作时,内心没有意乐,仅仅是语言或身体上的付出和努力,就不能称为精进。

对其他事情有意乐为什么不是精进呢?精进不等同于努力。我们平时为工作、生活等付出的努力,是勤奋、用功;只有在意识上为善法努力,才能称为精进。可以这样讲,精进是努力的一部分,但努力不一定是精进。

二、精进的违品——懒惰

在佛教中与某个事物相反、相违背的,叫做它的“违品”。我们要先了解精进的违品是什么,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培养精进。

精进的违品是懒惰、懈怠,也就是不愿意做事情,包括闻思修等都不想去做。与精进一样,懒惰也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只不过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懒惰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对学佛、修行有极大的破坏性。它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三种懒惰

懒惰有很多表现形式,佛教将其统分为三种,即同恶懒惰、怯懦懒惰、自轻蔑懒惰。

1.同恶懒惰

“同恶”即共同作恶。共同作恶的这种懒惰,就叫做同恶懒惰。同恶懒惰包含很多内容,不一定全都是恶业,有一部分是不善不恶的业。不善不恶的业会浪费很多时间,对我们的闻思修行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也属于同恶懒惰。

同恶懒惰的具体表现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嗜好和行为,如痴迷于钓鱼、打猎、酗酒、赌博等与杀盗淫妄酒有关的事情,从而耽误修行和行善的时间。有些人特别喜欢钓鱼,不管什么天气,家人如何劝阻,什么都阻挡不了他们出去钓鱼。他们钓鱼不是因为想吃鱼,而是纯粹出于喜爱,像这样的心态,就叫做同恶懒惰。如果别人在钓鱼、打猎、赌博等,自己也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去,共同造业,也叫同恶懒惰。

除了造杀盗淫妄等恶业以外,倘若贪著一些世俗之事,尤其是从学佛修行的角度来说毫无意义的事,则根本没有心思和时间闻思修行,这也是同恶懒惰。

为什么把这些事情称为懒惰呢?这些人不是很积极、很勤奋吗?正如前面所讲,佛教区分精进和懒惰,不是看他是否勤奋努力,而是看他对什么事情有意乐,为什么事情而努力。虽然在这些造业或无意义的事情上,他一点都不懒惰,但从行善的角度来讲,他对闻思修行等善法毫无意乐,也不投入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因而这些事情都叫做同恶懒惰。

2.怯懦懒惰

怯懦即软弱、怯弱,缺乏勇气。怯懦懒惰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尤其是没有勇气去闻思修行,一直拖延。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

不想做事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身心疲惫的时候,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做事情,特别是对闻思修等善法会一再拖延。很多人觉得工作太忙或有其他事情,想等下个月或明年甚至退休以后再修行。实际上,忙只是一种借口,就是心里没有勇气去做。

怯懦懒惰与同恶懒惰不同,它不是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甚至有可能什么都没做,比如躺在沙发上发呆,早上睡懒觉。另外,像痴迷于打游戏、看电视,逛街、吃喝,刷微博和小视频,上网看一些无聊的内容等等,贪著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没有心思和勇气闻思修行,不求上进,这些都叫做怯懦懒惰。

有人认为自己现在各方面都很好,无忧无虑,为什么还要上进、努力呢?也有人认为人生、轮回并不痛苦,为什么还要努力学佛寻求解脱呢?如果这些人真的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强烈的满足感、幸福感,那实属难得。因为现在的人,无论是否富有,是否有名声、有地位,大都缺乏满足感和幸福感。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来自于什么呢?绝大多数都来自并严重依赖于外在事物,而任何外在事物都是变化无常、不可靠的。如社会地位、名声、权力、金钱等等,有可能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建立于其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必定会随之动摇、崩溃和瓦解。所以,即使现在很好,也不能保证下周、下个月、下一年不会发生变化。

再进一步说,即使一辈子没遇到任何坎坷和挫折,一切顺顺利利,可是自己的身体会逐渐衰老,罹患疾病,之后便是死亡。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和改变。现在觉得一切称心如意,不需要修行,老了以后还会不会这么认为?临终时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态?这都不太可能,那下一世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现在对生活有如此高的满意度非常难得,但在难得的背后,还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当巨大的变化来到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而那时再想补救,早已来不及了。所以,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只考虑当下,要向前看。

还有人认为,此生的我和来世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即使我现在很努力,做很多善事,但下一世我会变成另一个人,享受福报的也是另一个人,我为什么要替他人做嫁衣呢?事实并非如此。这一世的我和下一世的我,只不过外表有所变化,内在的自我并没有任何改变,这一世是我,下一世还是我。虽然从佛教空性的层面上讲,自我是不存在的,但从世俗层面来说,这一世和下一世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我。因此,现在做善事,下一世受果报的还是自己;现在造罪,下一世受报应的也不会是别人。

很多人年轻时就开始买养老保险,尽管当时并不需要,但他们知道自己将来会变老,有养老金作保障,心里比较踏实。这个养老保险的受益者是谁呢?当然是几十年后的自己。尽管年老时外表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内在并未改变,还是同一个自我。同样的道理,我们下一世不管投生为人还是动物,或是另外一种生命,只是外表有了变化而已,内在的自我仍然是同一个。所以我们现在行善,将来的受益者还是自己。这两者的差别,仅仅是时间的长短不同——年轻时买保险年老时用,是几十年的因果;现在行善将来受果报,则有可能是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因果。

因此不要认为,未来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没必要为别人行善积累福报。有些人对修行、行善缺乏积极心态,不够精进,就是因为存有这样的疑惑。究其原因,就是对生命的真相缺乏了解,从而生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对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但恰恰对于生命的问题,我们最不了解,几乎一无所知;而对与生命无关的身外之物,却特别在行。

这些疑惑在未解开之前,对我们的修行会有负面影响,再加上凡夫天生就有贪吃爱玩的心态,因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懒惰总是占据上风,吃喝玩乐的诱惑永远比闻思修行的吸引力更大。如果我们不设法战胜懒惰,很多闻思修行的宝贵时间,必然都会被它毁掉。

3.自轻蔑懒惰

自轻蔑即轻视、蔑视自己,自卑到没有一点自信:我业障这么深重,怎么可能证悟,怎么可能成佛,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因为轻视自己的能力而不愿学佛修行,这种非常严重的自卑心态就叫做自轻蔑懒惰。

如果有这种懒惰,我们就要告诉自己:只要努力闻思修行,我肯定也能证悟,也能成佛!

虽然每个人的外表不同,内心表现出来的善良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内心深处的本性毫无差别,都是佛性。只要有佛性,任何人都能成佛。就像已经有了种子和土壤这两个最主要的条件,一旦加上温度、湿度等外在的辅助条件,种子就可以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内心已经有了佛的种子——佛性,如果再加上像温度、湿度那样的条件——闻思修,内在、外在的因缘都具备了,有什么理由不能证悟,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佛呢?以前成就者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若是用功多一点,我们与成就的距离就近一点;若是懒惰,我们与成就的距离就远一些。总之,我们不仅有佛性,而且也有闻思修,缺乏的就是时间。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证悟、成佛。

大家必须具备这样的自信,自信非常重要,世俗的学习、工作、创业等需要自信,学佛、修行、开悟更离不开自信。因此,我们不要蔑视自己,轻视自己,实际上也没有理由轻视。打个比方说,所有众生都是同样的矿石,为什么其他矿石变成了价值不菲的钻石或黄金,而我们却没有呢?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未被加工而已,一旦经过加工,我们同样也可以。

《入菩萨行论》中讲,修行人不能傲慢,但必须自信。傲慢和自信不同,傲慢是烦恼,自信则是修行的动力。没有自信,就成了一种懒惰。

(二)认清懒惰并加以控制

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三种懒惰,就要立刻认定它们是懒惰,是烦恼,是破坏自己修行的力量,只要有了这些懒惰,自己就不会精进。

不精进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入菩萨行论》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过去的船只没有机械动力,必须借助风力才能在海上航行,而精进就像风一样,如果没有这个动力,我们的修行就会停滞不前。

许多人四加行、五加行很多年修不完,连一个简单的数字都完不成,这是什么原因?虽然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但最关键的就是没有精进,内心缺乏动力。为什么没有精进呢?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自查一下。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一天24小时,工作一般占据8小时、10小时,关键是工作以外的时间我们怎么用的?自查以后就会发现,是懒惰把我们的时间消磨光了。也许我们原来不知道什么是精进,也不清楚与精进对立的是懒惰,现在若想在修行上有所进步,就必须精进起来。

要拥有精进,首先要控制懒惰、断除懒惰。断除不是指从本质上断掉,从根本上铲除,而是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把全部时间都用来修行当然是最好的,可对一般人来说难度有点大,也不太现实,只有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的人才能做到。但如果将工作、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全都用来吃喝玩乐,也非常不划算。我们要在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自己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

时间是最珍贵、最重要的,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免费的,没有一天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我们有时出门忘了关灯,刷牙洗脸多放了一点水,都认为是浪费,而把自己的生命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耗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却不认为是浪费,反而觉得很开心。实际上,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因为生命和时间是同时、同步的,浪费一小时的时间,就等于浪费一小时的生命。

大多数人都比较贪吃贪玩,这没什么问题,该吃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玩。像平时逛街、看电影、刷微博都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到了修行的时间,就要马上修行。而那些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像玩电子游戏等,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像吸毒一样上瘾,应当尽量戒除。

凡夫的内心都很贪婪,要让精进战胜懒惰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不打败懒惰,我们永远会被贪婪牵着鼻子走,时间被消耗殆尽,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一无所获,但已经追悔莫及了。因此,当我们发现三种懒惰在内心滋生的时候,要立刻认出它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任其蔓延。

总之,精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就像船的动力,一旦被懒惰破坏,我们就无法修行、无法前进。作为凡夫,虽然还做不到内心毫无懒惰,但可以把它降到最低程度。只要有决心,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三、三种精进

大部分的大乘佛教,都把精进分为以下三种。

(一)擐甲精进

“甲”,指古代战士的铠甲、盔甲。“擐甲”,即穿上铠甲。擐甲精进,比喻拥有这种精进,就像战士穿上铠甲一样刀枪不入、坚不可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进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决心,也即发愿、发誓。大乘佛经中讲,哪怕为了让一个众生离苦得乐、解脱成佛,也愿意付出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时间,不畏难、不退却,这种强大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就叫做擐甲精进。

有了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们才能跟自己的烦恼作斗争。大乘佛教倡导的,不是向外与别人斗争,而是向内与自己的烦恼斗争。跟别人斗,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胜利者,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跟自己的烦恼斗,战胜自己的烦恼,才是真正永久的胜利。

烦恼的主要根源是我执,也即自私。跟烦恼斗争实际上就是跟我执、自私斗争。我们必须拥有利他的决心,这样才能刀枪不入。“刀枪”所代表的,是与我执、自私相关的各种烦恼,对大乘佛教徒来说,这是最致命的武器。而能抵御这个武器的,就是擐甲精进。当我们拥有了利益众生的巨大决心和勇气时,就已穿戴上刀枪不入的甲胄,这样就可以放心地上战场,奋勇前行,百战不殆。

擐甲精进是所有精进中最关键的,学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凡夫天生爱自己,这是与生俱来的,此外后天接收到的很多信息,又加重了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认为只有多为自己考虑和付出,才能活得幸福快乐。所以,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起如此大的决心,实属不易。

然而,如果我们有了慈悲心,这个也不难做到。大乘佛教的教法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的修行力度以及对修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地去做。首先要从内心改变,真实地发起这样的决心。如果只是用语言和身体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没有一点内涵,则根本不是佛教所赞叹和提倡的。

实际上,在有了真实的决心以后,我们为一个众生的离苦得乐付出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因为有能力的时候,度化一个众生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是,假如真的需要,我们也愿意——这样的决心必须建立起来,并且要付诸行动,再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尽力去做。

以上即是三种精进的第一种——擐甲精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擐甲精进,就不可能发起另外两种精进。

(二)摄善法精进

摄善法精进,是指对六波罗蜜多中的每一个都很积极、主动、有意乐。这种积极主动和意乐,就叫做摄善法精进。

有六个波罗蜜多,就有与之相应的六个精进。比如布施的时候,我们用财物去帮助贫困的人,或者放生、救护生命,或者做法布施,都非常有意乐,很开心、很努力;我们持戒的时候,也很积极主动;忍辱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时的开心、积极、主动,就属于摄善法精进。

(三)饶益有情精进

饶益有情就是不求回报地利他。凡是利他的事情,无论大小,我们都很积极主动,很乐意去做,那么这个主动、积极、乐意,就叫做饶益有情精进。

利他的事情有很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定要去做。我们平时念诵的大乘佛经,从头到尾每个字都在讲利他,我们学的、念的以及打坐观想的内容都是利他。假如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没有一个是利他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

所以我们要观察一下,自己做过利他的事情吗?在自己的行为当中,有多少是利他的?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利他行为,我们都不想去做,怕耽误自己的学习和修行。学习和修行不就是用来利他的吗?如果不利他,学习和修行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都是凡夫,本身就很自私,而现在就是要放下自私,去接受大乘佛教的观念。虽然我们还在路上,还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变成菩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努力地去做。

总之,精进不是指身体做了多少事情,语言念了多少经咒,而是对闻思、修行、利他等善法,有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积极主动的态度。这里面没有很复杂的逻辑,但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否则,我们就缺失了六波罗蜜多中的精进,修行也会停滞不前。

四、发起精进的方法

精进是积极努力地闻、思、修、行善,我们之所以很难精进,是因为三种懒惰在作祟。而造成懒惰的原因,在于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把时间耗费在追名逐利、贪吃贪玩上面,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因而不愿投入时间去学习和修行。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对闻思修行产生意乐,不需要别人劝,自己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在《入菩萨行论》中,讲了四种发起精进的方法。

(一)希求

第一种方法,是对闻思修行要有希求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对吃喝玩乐等非常积极、热衷,而对修行、打坐等善法缺乏兴趣。原因就在于吃喝玩乐能带来当下的放松和快乐;而在修行方面,我们还没有进入修行的状态,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也尚未证悟空性,所以并未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当下的快乐。

对听闻佛法、思维法义、打坐修行等善法的希求和向往,来源于什么呢?《入菩萨行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方面,要了解为什么要闻思修行,它能带来什么利益;另一方面,要明白不闻思修行会有什么后果。当了知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我们一定会对闻思修行生起希求和意乐。

1.了知不闻思修行的后果

首先,我们从善恶因果的角度,了解一下不闻思修行会有什么后果。

假如今生不闻思、不修行,除了工作就是吃喝玩乐,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造下许许多多的罪业,比如打妄语、吃活物等等。这些罪业暂时只是种子,我们看不到它们的果报,感觉不到其带来的影响。但种子播下去,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也许在这一世,也许在下一世,也许更长时间,一旦机缘成熟,我们就会感受到罪业带来的果报。

善恶因果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它的存在。实际上,仅仅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就已经数不胜数了。人类感官能感知到的全部物质,只占所有物质的4%多一点,而其余近96%我们都看不见。尽管看不见,但它们是存在的。所以,看不见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而我们能看见的那一部分,是否都是真实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是虚拟的,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到,佛教理论则更准确、更透彻地将真相告诉了我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官能感知到的东西,其实并不真实;而感官感知不到的东西,并非不存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假如把科学、哲学等目前人类的所有认知加起来,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个世界还有无数的未知领域。

所以,因为没有看到因果就否定它的存在,是非常愚蠢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感官提升了,拥有了像佛菩萨那样的智慧,我们就会发现因果确实是存在的。虽然万事万物都是虚拟的,但虚拟世界也有虚拟世界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其本质并非实有,但在我们成就之前,谁都无法超越这一规律。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认真地思考。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闻思修行上,而是放在毫无意义的某些世俗事情上,白白浪费掉短暂的人生,那以后不仅会感受它的果报,而且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错过一些机会,比如,没有趁着行情好卖掉手里的股票,结果股价暴跌;没有趁着房价低买房,结果自己买时遇到房价大涨……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大问题,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让人遗憾、后悔的事情,只要人还活着,就有机会重来。但是,如果得到了宝贵的人身却不闻思修行,错过了这一生,那以后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四加行所讲的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对我们思维这些道理很有帮助。四加行、五加行是藏传佛教的说法,这些内容都来自于《华严经》等佛经。四加行特别重要,无论学大乘还是小乘,学藏传还是汉传,学显宗还是密宗,凡是修解脱道的人,都要修四加行。

总之,我们要通过深入思考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现在不努力,荒废了人生,那将来的后果是什么?下一世会是什么样子?思考之后便会深深地体会到:这一次的人身绝对不能浪费,也浪费不起,所以一定要努力。

2.了知闻思修行的利益

然后我们从乐观的角度了解一下,闻思修行能带给我们什么利益。

首先,如果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获得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便拥有了人类最伟大的心愿,从此以后可以饶益无数众生,这是何等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如果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自私自利,尤其是我执等一切烦恼,那就获得了解脱。

很多人对解脱的理解,就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从轮回迁到一个没有轮回的地方,就像从地球上的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华严经》中说,我们人还在地球或其他星球上,还在轮回的滚滚红尘中,但我们的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所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解脱。既然解脱了,为何人还在轮回中呢?因为在有众生的地方,才能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否则就无事可做了。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清净刹土,谁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呢?因此,大乘佛教的解脱是内心解脱,身体仍在轮回当中。一言以蔽,就是既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

解脱之后,就能用智慧和菩提心去利益无数众生。在此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获得无尽的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永久的、有意义的快乐。而从世俗的吃喝玩乐中得到的快乐都是短暂的、一时的,快乐过后依旧空虚、不开心。所以,现在牺牲一点吃喝玩乐的时间,多下功夫去闻思修行,换来的将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此后生生世世,我们不仅能让自己得到幸福,还能真正帮助到无数的人。

古今中外,许多心地善良的人为帮助别人做出了很多奉献。像西方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徒,他们虽然没有佛教所讲的菩提心,但是很有爱心,做过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然而,如果缺少长远的力量,这个爱心就是短暂的。这一生虽然做得很好,但无法保证下一世也能这样,而且因为没有断除烦恼和自私,在利他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利己的想法。所以这些事情都不是很完美。

如果要做到真实、完美的利他,就必须断除自己所有的烦恼。拥有了智慧,就能永久地断除我执和自私;拥有了菩提心,就能像文殊菩萨所发的愿那样,只要有轮回存在,只要有生命存在,饶益众生的工作就永不停息。所以,有了智慧和菩提心,我们就能做这些最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我们应当投入时间去闻思修行,这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永恒的快乐,而且能够利益无数的众生,真正实现自利利他。

3.了知利害则能希求善法

《入菩萨行论》讲的只是一种理论,我们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当我们体会到菩提心的力量,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时,那么就像之前对吃喝玩乐感兴趣一样,我们一定会对闻思修行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会再把心思放在那些空虚无聊的事情上。从此,人生会过得更加满足、更有意义。

现在很多人有严重的自卑症,觉得自己的生命缺乏价值和意义。如果他们拥有了菩提心和智慧,就能立刻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这一次的人生特别有意义,进而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主动去学习、修行、行善。

所以,能感受到修行带来的当下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要把修行看得那么神秘,其实就像吃饭能充饥、喝水能解渴一样,修行就是如此真实的体验。倘若修行进入了状态,修得好,定能当下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修行带来的幸福和喜悦是内在的,而外在物质带来的快乐是通过感官刺激获得的,二者性质不同。感官刺激带来的幸福快乐都是短暂的,通过修慈悲心、菩提心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则是永久的、有意义的。当看清了孰轻孰重之后,我们自然愿意在吃喝玩乐上做一点牺牲,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闻思修行上。

当然这不代表从此不工作、不顾家了,我们需要在修行与世俗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完全放下世俗的一切,选择出家专职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目前我们既要工作、生活,又要修行,如果协调得好,既有适当的物质生活,又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两种生活同时享受,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首先要学习这些道理,明白修行的价值,然后才能投入到修行中去。作为一个初学者,闻思和修四加行非常重要!学佛一定要把这些基础打好,基础扎实了,后面的修行自然水到渠成,否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很多人都说自己懈怠懒惰,功课做不好,修行修不好,其实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三种懒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依靠四加行。在四加行的后面,还有一部分是讲解脱的利益。当我们把这两个内容都了解透彻以后,就一定能精进起来。

(二)坚强

第二种方法,是坚强或者叫傲慢。

我们的修行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途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和违缘,有的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前世或其他原因带来的。在这些困难和违缘面前,我们一定要坚强。

有些佛教徒在遇到身体不适或工作、家庭出现问题时,便怀疑自己业障深重,与佛法无缘,是自己学佛招致了这些问题,随之退失信心,不再学佛了。实际上,我们的有漏之身本来就会生病,难道不学佛、不修行的人都健康无恙吗?可见,修行与生病、不顺没有必然的关系。

不过,如果它们之间有关系,反而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佛经中讲,如果修菩提心、修般若时遇到病痛或违缘,哪怕只是一个轻微的病痛,也能代替下一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的漫长痛苦。一个小小的病痛,便能消除如此大的罪业,肯定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所以,修持大乘佛法必须有雄心壮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强。

在《入菩萨行论》中,坚强被称为慢心、傲慢。这个傲慢与五毒烦恼中的傲慢不同,它其实是自信。做好世俗的工作需要自信,学佛更须有自信:我当然可以有菩提心啊!我当然可以证悟啊!这种看似傲慢的心态并不是烦恼,而是自信,是学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现在很多人心理不健康,其中大部分源于自卑心态。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地位,从而鄙视自己,逐渐产生焦虑的情绪,最后就会发展成抑郁。其实这种自卑心态,完全可以用自信来解决。如何让一个自卑的人拥有自信呢?就是要让他明白,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不是以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来判断,而是体现在他的内心、道德等方面。

一部分佛教徒也有自卑心态,虽然没到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但也会自轻自贱,小看自己的能力,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懒惰。尽管佛教提倡谦虚,但我们也不能过度贬低自己。自信的人都非常坚强,不怕困难,也不会被困难轻易打败。

自信来自于哪里呢?首先,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佛性;其次,我们现在有机会闻思修行。这就意味着因缘、条件都已齐备,但凡自己再努力一点,一定会有结果。这种自信是有理有据的,并不是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自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就一定会努力。有些人对佛法缺乏充分的了解,经常会冒出一些疑惑:我这样用功到底能不能证悟,能不能成佛?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活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吃喝玩乐等各种事物诱惑力十足,从而在学佛修行上缺乏足够坚定的信念。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自信、坚强,并且努力、用功,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方法,尽管大家知道不该浪费时间,不该懒惰懈怠,可是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有了这些方法,我们自然会精进起来,开心地投入闻思修行,不会有丝毫勉强。

(三)喜悦

第三种方法,是喜悦或叫喜爱,就是对闻思修行要有喜悦、欢喜之心。

一个人如果非常喜爱自己的工作,就会用心投入,不会感到苦和累,而且能持之以恒,这样的工作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闻思修行其实也是一种工作,我们对它也应当有这样的欢喜和意乐。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然而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获得一些财富,好让自己活得幸福。尽管他们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但辛辛苦苦得到的财富,未必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所以,工作本身能带来快乐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不仅能明白闻思修行自利利他的道理,而且在实际中也拥有一些感受和体会,那我们就会真正喜欢上闻思修行这份工作,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去行善、打坐、做功课;在这个过程中,又能收获到欢喜和喜悦,这样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因果循环。

我们由此获得幸福感之后,再从身边的家人开始,把它由近及远地分享出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自利利他。自利利他有不同的层次,佛有佛的方式,菩萨有菩萨的方式,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方式,但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一旦我们积极努力地去闻思修行、自利利他,从此以后,无论我们是否有名气、有地位、有财富,都会变得很开心、很幸福,人生也极富意义。这也是一种寻找幸福的方式。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但有了因,果必然会现前,这就是因果不虚。作为初学者,一旦尝到闻思修行带来的甜头,就会更愿意去做。实际上这又是一种因果:我们越想修行,修行就越有成就;修行越有成就,我们就越欢喜、越满足、越想修。

我们目前仅仅懂得一些佛教理论,甚至对这些理论还是半信半疑,更没有获得实际的感受和体会,所以闻思修行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吃喝玩乐一向对我们具有极大的诱惑。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中间位置,很难把闻思修行深入下去。这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喜欢上闻思修行。

要喜欢闻思修行,就要有喜欢它的理由。如果我们既明白理论又真切体会到,闻思修行不仅能让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过得幸福,而且可以把幸福分享给更多的人,利益无数的众生,那我们一定会喜欢闻思修行,喜欢六波罗蜜多。那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很乐意、很主动地去做。

(四)放下

第四种方法是放下。当闻思修行遇到很大的问题和阻碍,以自己目前的力量确实无法解决时,就要暂时放下。暂时放下不代表就此放弃,这其实是“以退为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打坐时特别困倦、昏沉,用了很多办法也没有效果,实在无法继续,那就不要勉强,暂时放一放。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比如看书、听课、持咒、磕头等等。

有些时候,如果我们发现事情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不要过于执著,要懂得放下,然后从另一个角度去做,一样会成功。就像走路的时候,发现这条路走不通,绕另外一条路,一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我们学完了《入菩萨行论》,不要一直停留在这个上面,先把它放一放,去学其他的新内容,这也是一种放下。

以上两种方法,尤其是第一种,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各种人为或客观因素的制约,有些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我们没办法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懂得放下。暂时放一放,通过另外的途径去做,这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否则,强迫自己去做,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佛法讲的顺其自然,就是这个意思。实在不具备条件,也没有能力创造条件时,就先放一放。比如,因为无人讲课或自己的条件不具足,当下没办法听闻佛法,那就不要勉强,可以先做持咒、磕头等其他事情;或者因为散乱、昏沉、身体不适等原因,现在没办法修行,我们就把它放一放,先去做别的事情。暂时放下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一个更好地完成学习和修行的方法。世俗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譬如汽车爬坡的时候,如果爬不上去,就要先退一退,然后一鼓作气,就能开上去了。

总之,在因缘不具足时不要勉强,而要顺应时机,懂得放下,这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放下的时候暂时放一放,然后再往前走,就会走得更快,更有力量。放下不是懈怠懒惰,而是一种智慧。

 

以上发起精进的四种方法,在《入菩萨行论》中被称为四大军队,也就是与烦恼作战,打败烦恼的四种助缘。

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若能合理安排,修行就不会与现实生活产生矛盾冲突。因此,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非常重要。

当然,有时难免会发生一点冲突。学佛以后,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闻思修行上,以前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小,来往也越来越少,也许偶尔会感到孤独,但也只能接受。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与朋友来往,在闻思修行上就要做出牺牲;如果要在闻思修行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与朋友交往和吃喝玩乐上就要大打折扣。时间有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倘若我们明白闻思修行的意义更大,更为重要,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它。

其实这样的选择不会真正失去什么。以前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找朋友倾诉,化解内心的压力。这是因为我们不够坚强,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宣泄,自己才能感到轻松一点,但这种轻松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现在不同了,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多朋友,但是有修行,有强大的内心,遇到问题不需要跟别人讲,自己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再也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所有的心结都可以自己解开。

所以,闻思修行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这一世,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让我们深受其益。我们在世俗中奋斗一生所得到的东西,只能在短短几十年中享用,此生结束以后,曾经拥有的一切将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在修行中的所得所获,却可以全部带走,而且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我们都将一直拥有。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创造一个辉煌的人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环境和条件,没有机会接受佛教的教育。因此,当今生拥有这种机会时,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要想尽一切办法取得一些修行的成就,并且把它巩固下来,这样我们便能踏踏实实地在轮回中行走。

希望大家对此高度重视,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因为,它事关我们的生死,乃至更长远的问题。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六波罗蜜多,一定要运用到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必定会成为佛法的受益者。自己受益以后,也会让更多的人成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