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答七

 

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而制三毒,即名解脱?”

 

“阿僧祇”,来自于梵文音译,是一个数字单位,其数目为1后面加59个0,意思是无数,但并非数不胜数,它与无量无边是两个概念;“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至于一劫是多长时间,佛经中有不同的说法。据小乘《阿毗达磨俱舍论》讲,一个大劫约为13亿年。若按此说法,那么三个阿僧祇劫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第七个问题是:释迦牟尼佛说,他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历经了无数勤苦修持,方才成就佛果。为什么你说只需观心就能断除三毒,获得解脱呢?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达摩祖师回答说,佛不会撒谎,他说的都是真实的,是你自己理解错了。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佛说的三大阿僧祇劫,是指三毒。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中国古代称呼一些外族或外国为“胡”,此处的“胡言”特指印度梵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梵文称作阿僧祇,汉文叫做不可数,意即无数。

为什么说三毒是三大阿僧祇劫也即无数劫呢?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因为三毒会引发不计其数的恶念,一个恶念就是一个大劫,这些恶念就像恒河沙般不可胜数,因此三毒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此说法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经论中极为鲜见,但肯定也是根据佛经而讲的。除了达摩祖师以外,只有龙钦巴(即无垢光尊者)在密法中讲过同样的观点。尊者说:成佛其实不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佛的意思是成佛要超越三界,超越贪嗔痴,所以才说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因此,我们不能把三大阿僧祇劫理解为时间,而要理解为三界和三毒。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真如”,即佛性。佛性已被三毒遮蔽,我们不得而见,若不超越三毒及恒河沙数般的烦恼恶念,又怎能解脱呢?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三解脱”,即超越三毒。如果能将贪嗔痴三毒转为三解脱,就是所谓的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就佛果。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器钝劣,非常愚痴,根本不了解佛说三大阿僧祇劫的密意是超越三界和三毒,却望文生义地说成佛需要尘数大劫,这无疑是误导修行人退失菩提道。因为这样说,定会令修行人望而却步,谁会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呢?

 

这个问答仍然围绕主题,阐述只要观心、证悟心的本性,则不必经历极其漫长的时间,便能超越三毒,解脱成佛。

(八)问答八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大乘佛教普遍认为,菩萨若要成佛,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守持三聚净戒,此戒不仅总括所有大乘戒律,而且涵盖了一切大乘佛法;第二,行持六波罗蜜多。而达摩祖师说,修行人不必修持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只需观心即可。岂不是与上述说法相矛盾?这样如何成佛呢?

 

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首先解释什么是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守持三聚净戒等一切戒律,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制伏贪嗔痴三毒。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制伏了三毒,就能摄集无量无边的善法功德。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普”,即全部。“聚”,是汇集、摄集之意,若能断除三毒,无量的善法功德自然全部聚集于自己心中,故而称为三聚净戒。

达摩祖师并未按照一般大乘佛教的说法解释三聚净戒,修法也与之不同,但二者的目标及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无论是调整言行举止,守持各种戒律,还是直接去证悟自己的心,这两种方法都能断除贪嗔痴三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其次解释什么是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六波罗蜜的真正含义是,清净自己的六根。

按照我们通常对六波罗蜜的理解,布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持戒是守持各种戒律,等等。诚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必须这样做。

实际上,达摩祖师讲的修法所针对的是上等根机者。何为上等根机?其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够真正证悟。由于在证悟的智慧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因此,上等根机者不需要修身体和语言所造的善法,只需专心打坐,维护好自己的空性境界。

《入菩萨行论》的智慧品中也讲,六波罗蜜多的前五个都是为了第六个——智慧波罗蜜多,又称般若波罗蜜多或慧度。既然上等根机者已经拥有了证悟的智慧,自然也就不必恪守由前而后、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片面地认为,禅宗修行人根本不需要持戒,不需要行持六波罗蜜多,仅凭观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能否这样做,必须视根机而定,这一点特别重要。后面有几个问答都围绕着这一话题,解释得更加清楚。这里我们先有个大概了解,以免产生错误的理解。

那么,达摩祖师说的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后文会进一步解释,这里我们先从以下两种角度对六根清净与不清净的差别作一番了解。

第一,从结果上讲。

当六根不清净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现在这种状态;当六根清净时,譬如八地菩萨,虽然看的还是同一个世界,但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就像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可见,世界清净与否,并非由世界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六根六识。

第二,从产生执著的角度来讲。

当六根不清净时,六识会产生种种执著。首先最重要的一面,当前五识感知到外界事物时,第六意识会随之分析判断,进而生起执著。其次,除了意识以外,其他五识也会有细微的执著。以眼识为例,有些东西它想看,有些东西不想看,譬如眼睛喜欢绿色植物等令视觉舒适的景物,心里却未必想看;眼睛不喜欢刺眼的东西,或用眼过度时眼睛想休息,心里却想继续看……这些都说明,眼识等五识本身是有执著的。

而当六根清净之后,也就是证悟空性以后,虽然同样能感知到外在世界,但一切都变得如幻如梦,没有什么真实存在,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执著。

所以说,六根清净就是六波罗蜜。一个证悟的人,或许尚未达到第一种六根清净——八地菩萨的境界,但已拥有了证悟者的六根清净,也拥有了六波罗蜜,所以这时完全可以只修证悟的法。

 

“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梵文“波罗蜜”,在汉文中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即光、声音等六种外境。清净了六根,就不会被六种外境所染,这样便能渡过烦恼河,到达菩提彼岸,因此叫做六波罗蜜。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参阅《达摩悟性论》,论中云:“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

首先要知道,通常来讲眼识、耳识等五识是无分别的,当然,此无分别并非佛菩萨的智慧。分别念有粗细之分,意识的思考、分析、判断属于粗分别念,眼识、耳识等五识的细微执著属于细分别念。因此,从粗大的角度来说,五识是无分别的;以细微的角度而言,五识则是有分别的。

接下来,我们看《达摩悟性论》中的这句话。

“色”,指眼睛看到的物质。“染”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讲,眼识也即视觉本身带有执著,有些东西它愿意看,有些东西不愿看;更重要的是,产生视觉之后,意识会把它当成真实的东西加以分析、判断、取舍,而后会产生欲望、反感等各种烦恼,这就叫做染。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指在证悟以后,看到外面事物时,首先眼睛本身不执著,其次因为意识已通达无我、空性,从而当下明白所见如梦如幻,因而不会产生执著。“耳闻声时,不染于声”,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处的染与不染,与本论讲的六根清净和不清净的意思完全一致。简单说,证悟空性的人,其所见所闻都是清净或不染;未证悟的人,也即我们普通人,所见所闻都是不清净或有染。

另外在密法大圆满中,有一个词叫“六根自解脱”。意思是,眼睛看到了物质,眼识却对其没有执著;耳朵听到了声音,耳识也不会产生执著——这样眼识、耳识自己就得以解脱了。佛教采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这种境界,而其中的含义如出一辙。

无论六根清净,还是六根不染或六根自解脱,要达到这样的层次,必须证悟空性,而且证悟的程度要稍微高一些。倘若没有证悟的基础,则是根本做不到的。

 

总结而言,对于第八个问题,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是能够顿悟的上等根机者,其证悟的智慧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那么这些戒行就不是必须要做的,只需让他们观心即可。这与佛经所说丝毫不矛盾。

(九)问答九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本问是对上一个答复的追问,采用的仍然是波浪式的问答形式。

大乘佛教的菩萨戒有三种,称为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是发誓断除杀盗淫妄等所有罪业;摄善法戒,是发誓为了众生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善法;饶益有情戒,是发誓度化一切众生。虽然大乘佛教有众多的戒律及其分支,但都总括于三聚净戒之中。

第九个问题是:佛经中说,三聚净戒是发誓断除一切罪恶,修持一切善法,普度一切众生;达摩祖师却说这些都不需要,只断除自己的贪嗔痴三毒即可,二者岂不相违?

 

答:“佛所说经,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誓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佛所说经,是真实语。”佛经讲的是真话,佛不会说妄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菩萨以前在因地修行时,为了对治贪嗔痴三毒,曾发过三种誓愿。

哪三种誓愿?

“誓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一是发誓断除一切恶行,因此平时要守持清净的戒律。这是为了对治贪心、贪婪等贪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一条戒。

“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二是发誓修持一切善法,因此要经常修习禅定。这是为了对治愤怒、嗔恨等嗔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二条戒。

“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三是发誓度化一切众生,度化众生需要证悟的智慧,所以要经常修慧。这是为了对治愚痴、无明等痴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三条戒。

“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修持戒定慧三种净法,以此能超越贪嗔痴三毒,成就佛果。

实际上,三聚净戒的本质就是戒定慧,其作用是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了三毒,便得到了三聚净戒的结果。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形式就不重要了。所以达摩祖师说的没有错,若能制伏自己的贪嗔痴,则其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就不需要专门去修了。而且这与佛经讲的并不相违,因为大乘佛教的最终目标就是断除贪嗔痴,断除之后,自然也就拥有佛的功德和度化众生的能力。

 

“诸恶消灭,名之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诸恶消灭,名之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消灭一切罪恶,叫做断;若能持守三聚净戒,则具足所有的善法,这叫做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如果能断恶修善,就实现了所有修行的目的,如此一来,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可以普度一切众生,因而称作解脱。

“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因此,不管持戒还是修行,都要从心契入,不能离开自己的心。

所有的修行都应该紧紧围绕自心。如果守了很多戒律,做了很多善事,却未能调伏自己的心,那我们修的这些就跟解脱毫无关系,很难称作是善法。能够断除心中的烦恼,增长心中的智慧和慈悲,才是达到了修行的目的。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了,外面的世界也会清净。

当我们的心不清净时,所见也不清净,看到的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当我们的心清净时,世界就变成了佛的清净刹土。娑婆世界与清净刹土是一体的,并非在娑婆世界以外另有一个清净的佛刹,或者说,在佛的刹土以外存在一个不清净的世界。

不过有一个例外,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清净的佛刹,是凡夫和未成佛的菩萨也能感受得到的,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产生的世界,比较特殊,除此以外就没有这样的佛刹了。

“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佛经说:如果心被烦恼染污,看到的就是地狱、饿鬼、凡夫等六道众生;如果内心清净,看到的则是佛和菩萨。想得到净土,就应当清净自己的心;心清净了,所在之处即是佛的净土。

例如八地菩萨,他们看到的都是佛菩萨的坛城,看不到不清净的众生。如果修成了密法的生起次第,所见也都是清净的坛城。所以,世界清净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心。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内心清净以后,自然就能达到三聚净戒的结果。

 

这个问答讲三聚净戒的最后结果是清净自心,这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达摩祖师此处讲的是一个颇为高深的法,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准。

如果我们闻思了很多理论,修了很多法,也做了不少善事,但贪嗔痴等烦恼丝毫没有减少,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证悟空性的智慧也没有任何增长,甚至与家人、道友相处的方式都没有些许改变,那这些闻思修行就没有太大意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样能给我们种下善的种子,也能积累世间福报,令自己在轮回中回避恶趣痛苦,享受人天之乐,但在解脱方面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修行的进步要从心上衡量。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如果该减少的减少了,该增上的增上了,那就代表修行有进步,离解脱更近了一些;否则,仅仅是语言和外在的变化,则根本谈不上进步。

(十)问答十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通会”,也叫会通,意思是将经论中不同的记载或内容融会贯通,达成一致的理解。

佛经讲,六波罗蜜又叫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达摩祖师却将六根清净称为六波罗蜜。如何圆融地理解这两种说法?从达摩祖师的角度讲,六度又是什么含义呢?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六贼”,指偷取我们戒定慧等法财的六根和六识。达摩祖师仍然坚持之前的观点,即想要真正修持六度,就应当清净六根,降伏六贼。六根不清净是无明、执著所导致的,只有证悟空性才能清净六根。

下面讲如何降伏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眼”,指眼根和眼识;“色境”,指外在的物质。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在说,舍去眼根和眼识,远离外面的物质,叫做布施。可是,舍弃眼根和眼识等于变成了盲人,这跟解脱有关系吗?不看外面的东西,就能让人证悟空性吗?当然不是。这句话讲的,正是前面提到的六根自解脱。

所谓“能舍眼贼”,即拥有了证悟的智慧,眼根和眼识尽管还在,但已经被降伏了。证悟之前,我们看到外面的东西时会产生执著,随即引发各种烦恼;证悟之后,眼睛依旧看得见,但我们知道一切都如幻如梦,所以不会产生烦恼。这时候,眼根和眼识不会盗取我们的法财,破坏我们的戒定慧,也就不再是贼了。

“离诸色境”也是如此。证悟之前,意识将眼睛看到的东西执为实有,一看见立即抓住不放,由此滋生种种烦恼;证悟之后,眼睛依然能看见各种东西——即便修到八地也能看见(八地菩萨所见都是清净),但不会去执著,因为已经从心里放下了。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也是“离”真正的含义。

以上是达摩祖师对布施的解释。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声尘”,即外面的声音。普通人听到嘈杂的声音会十分反感,听到悦耳的音乐就非常欢喜,此即为放逸,是耳贼所为。证悟空性的人则不会放逸,因为他们对声音没有执著,这叫做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一般人闻到香味会心生愉悦,闻到臭味则倍感厌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无法将香、臭视为平等,在我们心里香和臭截然不同。一旦降伏了鼻贼,也即断除执著以后,对香不会有特别的贪恋,对臭也不会有特别的嫌恶,达到了平等、调和,这叫忍辱。

“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舌贼”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它会让人在味觉也即舌识上产生烦恼——对喜欢吃的东西生起贪欲,对不喜欢吃的东西生起嗔恶,对于中间的,虽然不贪不嗔,但由于没有证悟其本性,所以会有痴;第二,因为说话要用到舌头,所以它会讲一些恶语、妄语等等。

证悟空性以后,味觉依然存在,却不再贪著美味;会经常赞颂别人,说令人悦耳之语。这时的舌贼已经被降伏,不会再盗取我们的法财,破坏我们的戒定慧,这叫做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身贼”是什么?平时我们的身体接触外界,感到舒适时就会生贪;感到冷热、疼痛等不适时,就会反感;处于中间状态时,尽管没有明显的贪和嗔,但会把这种感觉当作实有而产生痴。触觉具有这样的执著,就会盗窃我们的法财,所以被称为身贼。

证悟空性的人则不然,虽然他们也有触觉,但对其没有贪嗔、执著。此时的触觉不再是贼,不会带来烦恼,反而会成为他们修持如幻如梦的一个条件。盗贼并非永远都是贼,有偷盗行为时是贼,有一天改邪归正了,就不是贼了。

“湛然”,是形容证悟之后极为清净的状态。证悟者已然完全断除贪嗔痴,内心极其清净,此时虽有各种触觉,但不会因之产生烦恼,这叫做禅定。

据小乘佛经尤其是《律经》讲,将阿罗汉身体的一边用檀香水沐浴,另一边用刀去砍,他既不会对前者产生贪著,也不会对后者产生嗔怒。阿罗汉的证悟并未达到消除所有触觉的境地,其身体仍有苦乐之感,但这不会让他产生烦恼,因为他已从根源上断除了贪嗔痴,故而其内心湛然不动。对当下的他来说,触觉已经不再是贼。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意贼”,即意识的各种执著、烦恼。不顺着无明走,不与之配合,亦即能够推翻无明,同时经常修持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智慧,即是降伏了意贼,这叫做智慧。

综上所述,达摩祖师将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为一个——证悟空性。证悟了,这些功德自然就有了;没有证悟,修再多的戒行也无济于事,降伏不了六贼。

大乘佛教的种种方便法门,最终都是为了拥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达到了这一境界,所有法门的目标就都实现了。因此,达摩祖师将每个方便法都用证悟空性来解释,完全可以解释得通。

 

“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度是运送之意。此处将六波罗蜜比喻为船筏。大者为船,小者为筏。不管大船小船,都可以将人或物资运送到对岸。而六波罗蜜能把众生从轮回的此岸运送到解脱的彼岸,所以叫做六度。

六度当中,哪一个能真正把众生运到彼岸呢?譬如布施,拿一百万元去救灾,虽然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动,能够种下一些善根,但它并不能把我们从此岸送到彼岸。又如持戒,除了涉及证悟的戒律以外,出家戒、菩萨戒、密乘戒,乃至细微的戒律都守持得特别清净,同样不能把我们运到彼岸。这样逐一排除后就会发现,前五度修得再好,也没有独自把众生送达彼岸的能力,必须借助其他力量才能成办,这个力量就是第六度——智慧,亦即般若。

如论中所言“六度者,运也”,能运至彼岸的才叫度,不能运送怎能叫度?真正凭一己之力能将众生从此岸送达彼岸的,唯有智慧。由此可见,六度也好,十度也罢(大乘佛教还有十度之说),若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则都不能称之为度。

 

达摩祖师讲的这些内容,包括对三聚净戒、六度的解释,都与普通佛经有很大差别(差别集中在前五度,对智慧度的解释没有不同)。禅宗与大圆满、中观应成派一样,属于非常高端的法门,能够与之相应的都是上等根机者。所以达摩祖师一直站在最高的层面上讲授,大圆满很多时候也是如此。

对上等根机者就要讲上等的法。如果不让他们修证悟的智慧,反而让其去做布施、持戒等,那就完全乱了次第,这也是戒律所不允许的。大乘菩萨戒规定,不能对上等根机的人讲下等的法,也不能对下等根机的人讲最上等的法——因为他们理解不了。

属于何等根机,是以能否证悟来衡量的。能够证悟的人,自然是上等根机;尚未证悟的人,则是下等根机。以此标准,就能判断出自己究竟是何根机了。

对于未证悟的普通人来说,可以先学习、了解达摩祖师讲的这些理论,但在实际行动时,仍要按照普通大乘佛经讲的那样去做。通过三戒、六度等修法逐步提升根机,最后便能成为上等根机者。这是佛陀专为我们普通人制定的一条修行之路。

正因为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的法,因此达摩祖师始终不予妥协。对于论中所提的各种问题,他从不按普通大乘佛教的观点作答,例如不会说“布施是用财物帮助别人”等等,而是一贯站在利根者的角度加以解释。

实际上,论中的提问者并不存在,全都是达摩祖师在自问自答。达摩祖师将提问者的层次设定为普通大乘佛教,让他从这一角度发问,自己则从高层次回答。目的就是为了解答很多大乘修行人对第三转法轮所讲内容的疑问。

无论提什么问题,达摩祖师的答案始终只有一个——证悟能解决一切问题。本论十四个问答,一直围绕着证悟空性这个核心。达摩祖师认为,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或者说没有明心见性,世俗的布施、持戒、忍辱、烧香拜佛等善法,虽于初学者或钝根者而言有一定作用,但归根到底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们不能解决生老病死,更无法断除轮回。这并不是达摩祖师的个人观点,整个大乘佛教都这样认为。

(十一)问答十一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乎?”

 

释迦牟尼佛传记中记载,佛陀身为太子时,在王宫里养尊处优,丝毫不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当他在四次出城游历中发现老、病、死等痛苦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出离生死之苦的方法,于是毅然逃出王宫,出家修道。由于此时佛法尚未出现,他就在几位德高望重、修行较好的外道师父那里学习世间禅定。后来他发现,禅定并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因此放弃禅定,在尼连禅河边打坐苦行。他苦修六年,致使身体极度虚弱。最终他认识到苦行也不能得道,便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在入河沐浴、食用乳糜后,身体得以完全恢复。之后他去往菩提伽耶,才真正地觉悟、成道。

对于佛陀出世、成道的这些经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持有不同的观点。

小乘佛教认为,佛陀确实是修习了世间禅定,又经过苦行,最后才成佛的。佛陀一生有十二大事业,在菩提伽耶成道之前,包括逃离王宫、出家、苦行等等,都是普通人的行为;从成道、初转法轮一直到圆寂,才是佛的行为。

而大乘佛教认为,佛陀在很久以前早已成佛,所以他在蓝毗尼诞生之初就是佛,为度化娑婆世界众生才示现为普通人的形象。他毕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佛的行为,不是菩萨的行为,更不是普通众生的行为。佛陀先后放弃了世间禅定和苦行,即是向我们示现:纵然将四禅八定修到巅峰,或以身体进行种种苦行,都不能了脱生老病死之苦,唯有觉悟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本问提出的问题是,释迦牟尼佛身为菩萨时,饮用三斗六升乳糜后才成就了佛道,怎么可能只观心就成佛呢?假如仅凭观心就能成佛,那佛陀苦行六年一直都在观心,早该成佛了,为何等到饮用乳糜、身体恢复之后方才证悟?提问者的言外之意是,佛陀这样示现是为了告诉我们,仅仅观心并不足以证悟,还需要身体、体力等其他条件。

“三斗六升”,斗和升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乳糜”是什么呢?当年,牧女为了向佛陀供养牛奶中的精华,将1000头母牛的乳汁喂给500头母牛,又把这500头母牛的乳汁喂给250头母牛……最后将16头母牛的乳汁喂给8头母牛,再于8头母牛的乳汁中添加蜂蜜、香米等食材,熬制成粥糜,供养给佛陀。

那时,悉达多太子尚未成佛、转法轮,所以佛法并不存在。但已经出现了各种宗教信仰,其中一些宗教就有十善、十不善以及供僧能积累功德等观念。所以牧女为了供僧,就把乳糜供养给佛。佛陀接受了乳糜,一直跟随他苦修的五个人认为他修行失败了,于是对他失去信心,离他而去。但佛陀与这五人有多世累劫的因缘,因而成佛以后首先就去度化他们。佛陀初转法轮时,这五位比丘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当时世界上除了佛陀和这五位阿罗汉以外,没有其他成就者。

对于佛陀传记中的这些历史事实,达摩祖师当然不会否定。他的意思是,这只是佛陀为了度化钝根者而示现的一种方式,他本身并不需要这些。接下来,达摩祖师将会揭示佛陀的真正用意。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也。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乎?”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达摩祖师答道:你说的对,佛陀是先食用了乳糜,然后才成佛的。但是,这个乳糜不是你所讲的乳糜,它有另外的含义。

“言食乳者,有二种”,乳糜有两种,一是世俗的、表面的、大家都能看到的这种;另外一种,则是更深层的、真正的含义。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也”。“真如”,即佛性、心的本性,其本质永远清净、光明。佛陀成道前食用的并非世间普通的、不清净的乳糜,而是极为清净的法乳,亦即佛性。

实际上,佛陀的很多行为都有两层含义。此处达摩祖师说,你只看到了佛陀表面的行为,但其究竟意义,也就是佛陀的密意,你并未探究到。

“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三斗是三聚净戒,即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六升则是六波罗蜜。并非指佛陀饮用了这么多的乳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佛陀是因为食用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的清净法乳才证得佛果,而不是因为食用了三斗六升乳糜才得以成道。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乎?”如果说佛陀因为食用了世间因缘和合的、有膻腥味的不净牛乳才成佛,这是对佛陀最大的诽谤和误解——难道佛陀需要依靠这样的牛乳成佛吗?

《维摩诘所说经》中也有类似的公案。有一次佛陀生病了,要用牛奶服药。那时佛陀和其他出家人一般都是过午不食或日中一食,中午才进城托钵或应供,上午、下午都要打坐。那天,为了给佛陀化缘牛奶,阿难一大早就站在城里一户人家的门口托钵。维摩诘看到了,就问阿难:你怎么这么早进城?阿难说:佛陀生病了,我来要一点牛奶。维摩诘说:你这是对佛陀最大的诽谤,佛陀绝不会生病的,你不要给佛陀脸上抹黑了,赶快回去吧!

在维摩诘的境界中的确是这样,佛陀不会生病,更不需要吃药;但对于阿难来说,佛陀确实是生病了,需要用牛奶服药。从究竟的角度来看,维摩诘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利他的角度而言,佛陀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度化众生,所以表面上也会生病,也需要服药。

佛陀此类行为,在佛经中有很多记载。小乘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大乘佛教则认为,这是佛陀的一种善巧方便,因为佛陀已经圆满了福慧资粮,超越了生老病死,生病等这类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达摩祖师显然是站在大乘佛教的角度解释的,告诫我们必须要了解佛陀这样做的本意,不能仅仅理解表象,否则就是对佛陀的误解甚至诽谤。

 

“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表面看来,佛陀除了相貌极为庄严以外,其身体与普通人并无差异。实际上,二者却有着天壤之别。普通人的身体是由父母精卵形成的各种物质的组合体,是无常的、有漏的;而佛陀的身体,是从佛性中投射出来的影像。换言之,佛陀的身体是佛性、佛的智慧的显现。佛性是什么,佛陀的身体就是什么;佛性的本质是什么,佛陀身体的本质就是什么。

“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佛性就像金刚一样永远不会坏灭。因为佛性远离所有的因缘,不会有生住坏灭的无常现象。

“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无漏”,大乘、小乘对其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此处可以理解为远离一切烦恼以及烦恼造成的业力。佛陀无漏的法身已然彻底摆脱生老病死,自然永离世间的一切痛苦。

不过,我们看到的不是佛的法身,而是化身。那化身是不是有生老病死呢?也不是。

表面上看,佛陀的身体也遵循自然规律,会生病、衰老、圆寂。这样示现是对下等根机者的一种教育,为了让大家明白:佛陀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人通过修行都能获得成就;佛陀的身体也是无常的,这样伟大的人最终也会圆寂,可见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的东西,所以大家要珍惜当下。

而实际上,佛陀的化身与法身是一体的,化身是法身的另一面,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假如当年我们在佛陀身边,那么我们看到的佛的身体,其实就是佛的法身。当然了,凡夫的肉眼并不能直接看到法身佛。佛陀是为了度化像我们这样的众生,才示现出和普通人一样的身体,让我们的眼睛能看得到,耳朵能听得到,手可以触碰得到。

总而言之,佛陀身体的本质是法身,与真如无二无别,真如是金刚不坏,佛陀的身体也是金刚不坏。因此我们不要以为佛陀真的会生病,也不可能发生六年苦行致使身体难以支撑等事情,这些不过是一种示现而已。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怎么可能需要不净牛乳来充饥渴、维持体力呢?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如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特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特牛同群”。这句话的意思是,经中所说的产牛奶的牛,并不是普通的牛,它们不在高原,不在海拔较低的潮湿之处,不吃谷麦糠麸等普通饲料,也不与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这些牛的身体是紫磨金的颜色。紫磨金是最上等、最纯净的黄金。

真有这样的牛吗?当然没有。那这些“牛”到底是什么呢?

“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其实这里讲的牛是毗卢遮那佛;牛乳是毗卢遮那佛的法,称为法乳。释迦牟尼佛结束了六年苦行,接受了毗卢遮那佛的法,并得以证悟,之后到菩提伽耶示现成佛。这才是佛经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脱者。”毗卢遮那佛以怜悯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从清净的法体也即报身中,现出微妙神奇的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的法乳。求解脱之人食用这样的法乳,便会证悟,获得成就。

毗卢遮那佛是报身佛,他讲的法是报身的法,即清净的佛性。密法及第三转法轮中宣讲的如来藏、佛性都是报身之法。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即无上正等正觉,意为佛。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牛不是普通的牛,是真正清净的法身和报身;牛乳也非普通的牛乳,是清净的法身和报身的法。饮用这样的牛乳,不仅悉达多太子,任何众生都能成佛。

这样理解,才符合大乘佛教的真实含义。虽然佛陀放弃苦行之后,的确接受了乳糜的供养,但这绝非普通意义上的“食用了乳糜才有体力打坐,然后才能证悟”。

在这些事情上,小乘与大乘存在着不少分歧。小乘佛教把佛陀的很多举动都解释为普通人的行为,这样比较容易被大众理解。甚至小乘佛教在皈依时,需要区分佛的身口意——不皈依佛陀的身体,只皈依佛陀的心。因为他们认为,佛的身体属于四谛中的苦谛,是无常的;而佛的心属于道谛和灭谛,只有佛的心能涅槃,是真正的佛。

大乘佛教则认为,不仅佛的心,佛的身体和语言也是佛陀智慧的显现,身语意三者无二无别。佛的心是什么,他的语言和身体就是什么。如果认为三者不同,那就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祟。

可见,大乘和小乘之所以产生诸多分歧,是因为大乘佛教是站在很高的层面上诠释,而小乘佛教往往眼睛看到什么,就理解成什么,这当然是不对的。

(七)问答七

 

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而制三毒,即名解脱?”

 

“阿僧祇”,来自于梵文音译,是一个数字单位,其数目为1后面加59个0,意思是无数,但并非数不胜数,它与无量无边是两个概念;“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至于一劫是多长时间,佛经中有不同的说法。据小乘《阿毗达磨俱舍论》讲,一个大劫约为13亿年。若按此说法,那么三个阿僧祇劫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第七个问题是:释迦牟尼佛说,他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历经了无数勤苦修持,方才成就佛果。为什么你说只需观心就能断除三毒,获得解脱呢?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达摩祖师回答说,佛不会撒谎,他说的都是真实的,是你自己理解错了。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佛说的三大阿僧祇劫,是指三毒。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中国古代称呼一些外族或外国为“胡”,此处的“胡言”特指印度梵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梵文称作阿僧祇,汉文叫做不可数,意即无数。

为什么说三毒是三大阿僧祇劫也即无数劫呢?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因为三毒会引发不计其数的恶念,一个恶念就是一个大劫,这些恶念就像恒河沙般不可胜数,因此三毒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此说法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经论中极为鲜见,但肯定也是根据佛经而讲的。除了达摩祖师以外,只有龙钦巴(即无垢光尊者)在密法中讲过同样的观点。尊者说:成佛其实不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佛的意思是成佛要超越三界,超越贪嗔痴,所以才说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因此,我们不能把三大阿僧祇劫理解为时间,而要理解为三界和三毒。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真如”,即佛性。佛性已被三毒遮蔽,我们不得而见,若不超越三毒及恒河沙数般的烦恼恶念,又怎能解脱呢?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三解脱”,即超越三毒。如果能将贪嗔痴三毒转为三解脱,就是所谓的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就佛果。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器钝劣,非常愚痴,根本不了解佛说三大阿僧祇劫的密意是超越三界和三毒,却望文生义地说成佛需要尘数大劫,这无疑是误导修行人退失菩提道。因为这样说,定会令修行人望而却步,谁会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呢?

 

这个问答仍然围绕主题,阐述只要观心、证悟心的本性,则不必经历极其漫长的时间,便能超越三毒,解脱成佛。

(八)问答八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大乘佛教普遍认为,菩萨若要成佛,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守持三聚净戒,此戒不仅总括所有大乘戒律,而且涵盖了一切大乘佛法;第二,行持六波罗蜜多。而达摩祖师说,修行人不必修持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只需观心即可。岂不是与上述说法相矛盾?这样如何成佛呢?

 

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首先解释什么是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守持三聚净戒等一切戒律,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制伏贪嗔痴三毒。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制伏了三毒,就能摄集无量无边的善法功德。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普”,即全部。“聚”,是汇集、摄集之意,若能断除三毒,无量的善法功德自然全部聚集于自己心中,故而称为三聚净戒。

达摩祖师并未按照一般大乘佛教的说法解释三聚净戒,修法也与之不同,但二者的目标及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无论是调整言行举止,守持各种戒律,还是直接去证悟自己的心,这两种方法都能断除贪嗔痴三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其次解释什么是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六波罗蜜的真正含义是,清净自己的六根。

按照我们通常对六波罗蜜的理解,布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持戒是守持各种戒律,等等。诚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必须这样做。

实际上,达摩祖师讲的修法所针对的是上等根机者。何为上等根机?其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够真正证悟。由于在证悟的智慧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因此,上等根机者不需要修身体和语言所造的善法,只需专心打坐,维护好自己的空性境界。

《入菩萨行论》的智慧品中也讲,六波罗蜜多的前五个都是为了第六个——智慧波罗蜜多,又称般若波罗蜜多或慧度。既然上等根机者已经拥有了证悟的智慧,自然也就不必恪守由前而后、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片面地认为,禅宗修行人根本不需要持戒,不需要行持六波罗蜜多,仅凭观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能否这样做,必须视根机而定,这一点特别重要。后面有几个问答都围绕着这一话题,解释得更加清楚。这里我们先有个大概了解,以免产生错误的理解。

那么,达摩祖师说的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后文会进一步解释,这里我们先从以下两种角度对六根清净与不清净的差别作一番了解。

第一,从结果上讲。

当六根不清净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现在这种状态;当六根清净时,譬如八地菩萨,虽然看的还是同一个世界,但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就像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可见,世界清净与否,并非由世界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六根六识。

第二,从产生执著的角度来讲。

当六根不清净时,六识会产生种种执著。首先最重要的一面,当前五识感知到外界事物时,第六意识会随之分析判断,进而生起执著。其次,除了意识以外,其他五识也会有细微的执著。以眼识为例,有些东西它想看,有些东西不想看,譬如眼睛喜欢绿色植物等令视觉舒适的景物,心里却未必想看;眼睛不喜欢刺眼的东西,或用眼过度时眼睛想休息,心里却想继续看……这些都说明,眼识等五识本身是有执著的。

而当六根清净之后,也就是证悟空性以后,虽然同样能感知到外在世界,但一切都变得如幻如梦,没有什么真实存在,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执著。

所以说,六根清净就是六波罗蜜。一个证悟的人,或许尚未达到第一种六根清净——八地菩萨的境界,但已拥有了证悟者的六根清净,也拥有了六波罗蜜,所以这时完全可以只修证悟的法。

 

“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梵文“波罗蜜”,在汉文中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即光、声音等六种外境。清净了六根,就不会被六种外境所染,这样便能渡过烦恼河,到达菩提彼岸,因此叫做六波罗蜜。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参阅《达摩悟性论》,论中云:“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

首先要知道,通常来讲眼识、耳识等五识是无分别的,当然,此无分别并非佛菩萨的智慧。分别念有粗细之分,意识的思考、分析、判断属于粗分别念,眼识、耳识等五识的细微执著属于细分别念。因此,从粗大的角度来说,五识是无分别的;以细微的角度而言,五识则是有分别的。

接下来,我们看《达摩悟性论》中的这句话。

“色”,指眼睛看到的物质。“染”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讲,眼识也即视觉本身带有执著,有些东西它愿意看,有些东西不愿看;更重要的是,产生视觉之后,意识会把它当成真实的东西加以分析、判断、取舍,而后会产生欲望、反感等各种烦恼,这就叫做染。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指在证悟以后,看到外面事物时,首先眼睛本身不执著,其次因为意识已通达无我、空性,从而当下明白所见如梦如幻,因而不会产生执著。“耳闻声时,不染于声”,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处的染与不染,与本论讲的六根清净和不清净的意思完全一致。简单说,证悟空性的人,其所见所闻都是清净或不染;未证悟的人,也即我们普通人,所见所闻都是不清净或有染。

另外在密法大圆满中,有一个词叫“六根自解脱”。意思是,眼睛看到了物质,眼识却对其没有执著;耳朵听到了声音,耳识也不会产生执著——这样眼识、耳识自己就得以解脱了。佛教采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这种境界,而其中的含义如出一辙。

无论六根清净,还是六根不染或六根自解脱,要达到这样的层次,必须证悟空性,而且证悟的程度要稍微高一些。倘若没有证悟的基础,则是根本做不到的。

 

总结而言,对于第八个问题,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是能够顿悟的上等根机者,其证悟的智慧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多,那么这些戒行就不是必须要做的,只需让他们观心即可。这与佛经所说丝毫不矛盾。

(九)问答九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本问是对上一个答复的追问,采用的仍然是波浪式的问答形式。

大乘佛教的菩萨戒有三种,称为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是发誓断除杀盗淫妄等所有罪业;摄善法戒,是发誓为了众生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善法;饶益有情戒,是发誓度化一切众生。虽然大乘佛教有众多的戒律及其分支,但都总括于三聚净戒之中。

第九个问题是:佛经中说,三聚净戒是发誓断除一切罪恶,修持一切善法,普度一切众生;达摩祖师却说这些都不需要,只断除自己的贪嗔痴三毒即可,二者岂不相违?

 

答:“佛所说经,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誓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佛所说经,是真实语。”佛经讲的是真话,佛不会说妄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菩萨以前在因地修行时,为了对治贪嗔痴三毒,曾发过三种誓愿。

哪三种誓愿?

“誓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一是发誓断除一切恶行,因此平时要守持清净的戒律。这是为了对治贪心、贪婪等贪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一条戒。

“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二是发誓修持一切善法,因此要经常修习禅定。这是为了对治愤怒、嗔恨等嗔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二条戒。

“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三是发誓度化一切众生,度化众生需要证悟的智慧,所以要经常修慧。这是为了对治愚痴、无明等痴毒。此即三聚净戒中的第三条戒。

“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修持戒定慧三种净法,以此能超越贪嗔痴三毒,成就佛果。

实际上,三聚净戒的本质就是戒定慧,其作用是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了三毒,便得到了三聚净戒的结果。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形式就不重要了。所以达摩祖师说的没有错,若能制伏自己的贪嗔痴,则其中已经包含了三聚净戒,就不需要专门去修了。而且这与佛经讲的并不相违,因为大乘佛教的最终目标就是断除贪嗔痴,断除之后,自然也就拥有佛的功德和度化众生的能力。

 

“诸恶消灭,名之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诸恶消灭,名之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消灭一切罪恶,叫做断;若能持守三聚净戒,则具足所有的善法,这叫做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如果能断恶修善,就实现了所有修行的目的,如此一来,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可以普度一切众生,因而称作解脱。

“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因此,不管持戒还是修行,都要从心契入,不能离开自己的心。

所有的修行都应该紧紧围绕自心。如果守了很多戒律,做了很多善事,却未能调伏自己的心,那我们修的这些就跟解脱毫无关系,很难称作是善法。能够断除心中的烦恼,增长心中的智慧和慈悲,才是达到了修行的目的。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了,外面的世界也会清净。

当我们的心不清净时,所见也不清净,看到的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当我们的心清净时,世界就变成了佛的清净刹土。娑婆世界与清净刹土是一体的,并非在娑婆世界以外另有一个清净的佛刹,或者说,在佛的刹土以外存在一个不清净的世界。

不过有一个例外,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清净的佛刹,是凡夫和未成佛的菩萨也能感受得到的,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产生的世界,比较特殊,除此以外就没有这样的佛刹了。

“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佛经说:如果心被烦恼染污,看到的就是地狱、饿鬼、凡夫等六道众生;如果内心清净,看到的则是佛和菩萨。想得到净土,就应当清净自己的心;心清净了,所在之处即是佛的净土。

例如八地菩萨,他们看到的都是佛菩萨的坛城,看不到不清净的众生。如果修成了密法的生起次第,所见也都是清净的坛城。所以,世界清净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心。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内心清净以后,自然就能达到三聚净戒的结果。

 

这个问答讲三聚净戒的最后结果是清净自心,这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达摩祖师此处讲的是一个颇为高深的法,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准。

如果我们闻思了很多理论,修了很多法,也做了不少善事,但贪嗔痴等烦恼丝毫没有减少,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证悟空性的智慧也没有任何增长,甚至与家人、道友相处的方式都没有些许改变,那这些闻思修行就没有太大意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样能给我们种下善的种子,也能积累世间福报,令自己在轮回中回避恶趣痛苦,享受人天之乐,但在解脱方面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修行的进步要从心上衡量。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如果该减少的减少了,该增上的增上了,那就代表修行有进步,离解脱更近了一些;否则,仅仅是语言和外在的变化,则根本谈不上进步。

(十)问答十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通会”,也叫会通,意思是将经论中不同的记载或内容融会贯通,达成一致的理解。

佛经讲,六波罗蜜又叫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达摩祖师却将六根清净称为六波罗蜜。如何圆融地理解这两种说法?从达摩祖师的角度讲,六度又是什么含义呢?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六贼”,指偷取我们戒定慧等法财的六根和六识。达摩祖师仍然坚持之前的观点,即想要真正修持六度,就应当清净六根,降伏六贼。六根不清净是无明、执著所导致的,只有证悟空性才能清净六根。

下面讲如何降伏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眼”,指眼根和眼识;“色境”,指外在的物质。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在说,舍去眼根和眼识,远离外面的物质,叫做布施。可是,舍弃眼根和眼识等于变成了盲人,这跟解脱有关系吗?不看外面的东西,就能让人证悟空性吗?当然不是。这句话讲的,正是前面提到的六根自解脱。

所谓“能舍眼贼”,即拥有了证悟的智慧,眼根和眼识尽管还在,但已经被降伏了。证悟之前,我们看到外面的东西时会产生执著,随即引发各种烦恼;证悟之后,眼睛依旧看得见,但我们知道一切都如幻如梦,所以不会产生烦恼。这时候,眼根和眼识不会盗取我们的法财,破坏我们的戒定慧,也就不再是贼了。

“离诸色境”也是如此。证悟之前,意识将眼睛看到的东西执为实有,一看见立即抓住不放,由此滋生种种烦恼;证悟之后,眼睛依然能看见各种东西——即便修到八地也能看见(八地菩萨所见都是清净),但不会去执著,因为已经从心里放下了。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也是“离”真正的含义。

以上是达摩祖师对布施的解释。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声尘”,即外面的声音。普通人听到嘈杂的声音会十分反感,听到悦耳的音乐就非常欢喜,此即为放逸,是耳贼所为。证悟空性的人则不会放逸,因为他们对声音没有执著,这叫做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一般人闻到香味会心生愉悦,闻到臭味则倍感厌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无法将香、臭视为平等,在我们心里香和臭截然不同。一旦降伏了鼻贼,也即断除执著以后,对香不会有特别的贪恋,对臭也不会有特别的嫌恶,达到了平等、调和,这叫忍辱。

“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舌贼”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它会让人在味觉也即舌识上产生烦恼——对喜欢吃的东西生起贪欲,对不喜欢吃的东西生起嗔恶,对于中间的,虽然不贪不嗔,但由于没有证悟其本性,所以会有痴;第二,因为说话要用到舌头,所以它会讲一些恶语、妄语等等。

证悟空性以后,味觉依然存在,却不再贪著美味;会经常赞颂别人,说令人悦耳之语。这时的舌贼已经被降伏,不会再盗取我们的法财,破坏我们的戒定慧,这叫做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身贼”是什么?平时我们的身体接触外界,感到舒适时就会生贪;感到冷热、疼痛等不适时,就会反感;处于中间状态时,尽管没有明显的贪和嗔,但会把这种感觉当作实有而产生痴。触觉具有这样的执著,就会盗窃我们的法财,所以被称为身贼。

证悟空性的人则不然,虽然他们也有触觉,但对其没有贪嗔、执著。此时的触觉不再是贼,不会带来烦恼,反而会成为他们修持如幻如梦的一个条件。盗贼并非永远都是贼,有偷盗行为时是贼,有一天改邪归正了,就不是贼了。

“湛然”,是形容证悟之后极为清净的状态。证悟者已然完全断除贪嗔痴,内心极其清净,此时虽有各种触觉,但不会因之产生烦恼,这叫做禅定。

据小乘佛经尤其是《律经》讲,将阿罗汉身体的一边用檀香水沐浴,另一边用刀去砍,他既不会对前者产生贪著,也不会对后者产生嗔怒。阿罗汉的证悟并未达到消除所有触觉的境地,其身体仍有苦乐之感,但这不会让他产生烦恼,因为他已从根源上断除了贪嗔痴,故而其内心湛然不动。对当下的他来说,触觉已经不再是贼。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意贼”,即意识的各种执著、烦恼。不顺着无明走,不与之配合,亦即能够推翻无明,同时经常修持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智慧,即是降伏了意贼,这叫做智慧。

综上所述,达摩祖师将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为一个——证悟空性。证悟了,这些功德自然就有了;没有证悟,修再多的戒行也无济于事,降伏不了六贼。

大乘佛教的种种方便法门,最终都是为了拥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达到了这一境界,所有法门的目标就都实现了。因此,达摩祖师将每个方便法都用证悟空性来解释,完全可以解释得通。

 

“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度是运送之意。此处将六波罗蜜比喻为船筏。大者为船,小者为筏。不管大船小船,都可以将人或物资运送到对岸。而六波罗蜜能把众生从轮回的此岸运送到解脱的彼岸,所以叫做六度。

六度当中,哪一个能真正把众生运到彼岸呢?譬如布施,拿一百万元去救灾,虽然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动,能够种下一些善根,但它并不能把我们从此岸送到彼岸。又如持戒,除了涉及证悟的戒律以外,出家戒、菩萨戒、密乘戒,乃至细微的戒律都守持得特别清净,同样不能把我们运到彼岸。这样逐一排除后就会发现,前五度修得再好,也没有独自把众生送达彼岸的能力,必须借助其他力量才能成办,这个力量就是第六度——智慧,亦即般若。

如论中所言“六度者,运也”,能运至彼岸的才叫度,不能运送怎能叫度?真正凭一己之力能将众生从此岸送达彼岸的,唯有智慧。由此可见,六度也好,十度也罢(大乘佛教还有十度之说),若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则都不能称之为度。

 

达摩祖师讲的这些内容,包括对三聚净戒、六度的解释,都与普通佛经有很大差别(差别集中在前五度,对智慧度的解释没有不同)。禅宗与大圆满、中观应成派一样,属于非常高端的法门,能够与之相应的都是上等根机者。所以达摩祖师一直站在最高的层面上讲授,大圆满很多时候也是如此。

对上等根机者就要讲上等的法。如果不让他们修证悟的智慧,反而让其去做布施、持戒等,那就完全乱了次第,这也是戒律所不允许的。大乘菩萨戒规定,不能对上等根机的人讲下等的法,也不能对下等根机的人讲最上等的法——因为他们理解不了。

属于何等根机,是以能否证悟来衡量的。能够证悟的人,自然是上等根机;尚未证悟的人,则是下等根机。以此标准,就能判断出自己究竟是何根机了。

对于未证悟的普通人来说,可以先学习、了解达摩祖师讲的这些理论,但在实际行动时,仍要按照普通大乘佛经讲的那样去做。通过三戒、六度等修法逐步提升根机,最后便能成为上等根机者。这是佛陀专为我们普通人制定的一条修行之路。

正因为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的法,因此达摩祖师始终不予妥协。对于论中所提的各种问题,他从不按普通大乘佛教的观点作答,例如不会说“布施是用财物帮助别人”等等,而是一贯站在利根者的角度加以解释。

实际上,论中的提问者并不存在,全都是达摩祖师在自问自答。达摩祖师将提问者的层次设定为普通大乘佛教,让他从这一角度发问,自己则从高层次回答。目的就是为了解答很多大乘修行人对第三转法轮所讲内容的疑问。

无论提什么问题,达摩祖师的答案始终只有一个——证悟能解决一切问题。本论十四个问答,一直围绕着证悟空性这个核心。达摩祖师认为,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或者说没有明心见性,世俗的布施、持戒、忍辱、烧香拜佛等善法,虽于初学者或钝根者而言有一定作用,但归根到底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们不能解决生老病死,更无法断除轮回。这并不是达摩祖师的个人观点,整个大乘佛教都这样认为。

(十一)问答十一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乎?”

 

释迦牟尼佛传记中记载,佛陀身为太子时,在王宫里养尊处优,丝毫不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当他在四次出城游历中发现老、病、死等痛苦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出离生死之苦的方法,于是毅然逃出王宫,出家修道。由于此时佛法尚未出现,他就在几位德高望重、修行较好的外道师父那里学习世间禅定。后来他发现,禅定并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因此放弃禅定,在尼连禅河边打坐苦行。他苦修六年,致使身体极度虚弱。最终他认识到苦行也不能得道,便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在入河沐浴、食用乳糜后,身体得以完全恢复。之后他去往菩提伽耶,才真正地觉悟、成道。

对于佛陀出世、成道的这些经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持有不同的观点。

小乘佛教认为,佛陀确实是修习了世间禅定,又经过苦行,最后才成佛的。佛陀一生有十二大事业,在菩提伽耶成道之前,包括逃离王宫、出家、苦行等等,都是普通人的行为;从成道、初转法轮一直到圆寂,才是佛的行为。

而大乘佛教认为,佛陀在很久以前早已成佛,所以他在蓝毗尼诞生之初就是佛,为度化娑婆世界众生才示现为普通人的形象。他毕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佛的行为,不是菩萨的行为,更不是普通众生的行为。佛陀先后放弃了世间禅定和苦行,即是向我们示现:纵然将四禅八定修到巅峰,或以身体进行种种苦行,都不能了脱生老病死之苦,唯有觉悟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本问提出的问题是,释迦牟尼佛身为菩萨时,饮用三斗六升乳糜后才成就了佛道,怎么可能只观心就成佛呢?假如仅凭观心就能成佛,那佛陀苦行六年一直都在观心,早该成佛了,为何等到饮用乳糜、身体恢复之后方才证悟?提问者的言外之意是,佛陀这样示现是为了告诉我们,仅仅观心并不足以证悟,还需要身体、体力等其他条件。

“三斗六升”,斗和升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乳糜”是什么呢?当年,牧女为了向佛陀供养牛奶中的精华,将1000头母牛的乳汁喂给500头母牛,又把这500头母牛的乳汁喂给250头母牛……最后将16头母牛的乳汁喂给8头母牛,再于8头母牛的乳汁中添加蜂蜜、香米等食材,熬制成粥糜,供养给佛陀。

那时,悉达多太子尚未成佛、转法轮,所以佛法并不存在。但已经出现了各种宗教信仰,其中一些宗教就有十善、十不善以及供僧能积累功德等观念。所以牧女为了供僧,就把乳糜供养给佛。佛陀接受了乳糜,一直跟随他苦修的五个人认为他修行失败了,于是对他失去信心,离他而去。但佛陀与这五人有多世累劫的因缘,因而成佛以后首先就去度化他们。佛陀初转法轮时,这五位比丘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当时世界上除了佛陀和这五位阿罗汉以外,没有其他成就者。

对于佛陀传记中的这些历史事实,达摩祖师当然不会否定。他的意思是,这只是佛陀为了度化钝根者而示现的一种方式,他本身并不需要这些。接下来,达摩祖师将会揭示佛陀的真正用意。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也。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乎?”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达摩祖师答道:你说的对,佛陀是先食用了乳糜,然后才成佛的。但是,这个乳糜不是你所讲的乳糜,它有另外的含义。

“言食乳者,有二种”,乳糜有两种,一是世俗的、表面的、大家都能看到的这种;另外一种,则是更深层的、真正的含义。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也”。“真如”,即佛性、心的本性,其本质永远清净、光明。佛陀成道前食用的并非世间普通的、不清净的乳糜,而是极为清净的法乳,亦即佛性。

实际上,佛陀的很多行为都有两层含义。此处达摩祖师说,你只看到了佛陀表面的行为,但其究竟意义,也就是佛陀的密意,你并未探究到。

“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三斗是三聚净戒,即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六升则是六波罗蜜。并非指佛陀饮用了这么多的乳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佛陀是因为食用了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的清净法乳才证得佛果,而不是因为食用了三斗六升乳糜才得以成道。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乎?”如果说佛陀因为食用了世间因缘和合的、有膻腥味的不净牛乳才成佛,这是对佛陀最大的诽谤和误解——难道佛陀需要依靠这样的牛乳成佛吗?

《维摩诘所说经》中也有类似的公案。有一次佛陀生病了,要用牛奶服药。那时佛陀和其他出家人一般都是过午不食或日中一食,中午才进城托钵或应供,上午、下午都要打坐。那天,为了给佛陀化缘牛奶,阿难一大早就站在城里一户人家的门口托钵。维摩诘看到了,就问阿难:你怎么这么早进城?阿难说:佛陀生病了,我来要一点牛奶。维摩诘说:你这是对佛陀最大的诽谤,佛陀绝不会生病的,你不要给佛陀脸上抹黑了,赶快回去吧!

在维摩诘的境界中的确是这样,佛陀不会生病,更不需要吃药;但对于阿难来说,佛陀确实是生病了,需要用牛奶服药。从究竟的角度来看,维摩诘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利他的角度而言,佛陀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度化众生,所以表面上也会生病,也需要服药。

佛陀此类行为,在佛经中有很多记载。小乘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大乘佛教则认为,这是佛陀的一种善巧方便,因为佛陀已经圆满了福慧资粮,超越了生老病死,生病等这类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达摩祖师显然是站在大乘佛教的角度解释的,告诫我们必须要了解佛陀这样做的本意,不能仅仅理解表象,否则就是对佛陀的误解甚至诽谤。

 

“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表面看来,佛陀除了相貌极为庄严以外,其身体与普通人并无差异。实际上,二者却有着天壤之别。普通人的身体是由父母精卵形成的各种物质的组合体,是无常的、有漏的;而佛陀的身体,是从佛性中投射出来的影像。换言之,佛陀的身体是佛性、佛的智慧的显现。佛性是什么,佛陀的身体就是什么;佛性的本质是什么,佛陀身体的本质就是什么。

“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佛性就像金刚一样永远不会坏灭。因为佛性远离所有的因缘,不会有生住坏灭的无常现象。

“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无漏”,大乘、小乘对其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此处可以理解为远离一切烦恼以及烦恼造成的业力。佛陀无漏的法身已然彻底摆脱生老病死,自然永离世间的一切痛苦。

不过,我们看到的不是佛的法身,而是化身。那化身是不是有生老病死呢?也不是。

表面上看,佛陀的身体也遵循自然规律,会生病、衰老、圆寂。这样示现是对下等根机者的一种教育,为了让大家明白:佛陀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人通过修行都能获得成就;佛陀的身体也是无常的,这样伟大的人最终也会圆寂,可见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的东西,所以大家要珍惜当下。

而实际上,佛陀的化身与法身是一体的,化身是法身的另一面,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假如当年我们在佛陀身边,那么我们看到的佛的身体,其实就是佛的法身。当然了,凡夫的肉眼并不能直接看到法身佛。佛陀是为了度化像我们这样的众生,才示现出和普通人一样的身体,让我们的眼睛能看得到,耳朵能听得到,手可以触碰得到。

总而言之,佛陀身体的本质是法身,与真如无二无别,真如是金刚不坏,佛陀的身体也是金刚不坏。因此我们不要以为佛陀真的会生病,也不可能发生六年苦行致使身体难以支撑等事情,这些不过是一种示现而已。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怎么可能需要不净牛乳来充饥渴、维持体力呢?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如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特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特牛同群”。这句话的意思是,经中所说的产牛奶的牛,并不是普通的牛,它们不在高原,不在海拔较低的潮湿之处,不吃谷麦糠麸等普通饲料,也不与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这些牛的身体是紫磨金的颜色。紫磨金是最上等、最纯净的黄金。

真有这样的牛吗?当然没有。那这些“牛”到底是什么呢?

“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其实这里讲的牛是毗卢遮那佛;牛乳是毗卢遮那佛的法,称为法乳。释迦牟尼佛结束了六年苦行,接受了毗卢遮那佛的法,并得以证悟,之后到菩提伽耶示现成佛。这才是佛经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育一切求解脱者。”毗卢遮那佛以怜悯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从清净的法体也即报身中,现出微妙神奇的三聚净戒和六波罗蜜的法乳。求解脱之人食用这样的法乳,便会证悟,获得成就。

毗卢遮那佛是报身佛,他讲的法是报身的法,即清净的佛性。密法及第三转法轮中宣讲的如来藏、佛性都是报身之法。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即无上正等正觉,意为佛。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牛不是普通的牛,是真正清净的法身和报身;牛乳也非普通的牛乳,是清净的法身和报身的法。饮用这样的牛乳,不仅悉达多太子,任何众生都能成佛。

这样理解,才符合大乘佛教的真实含义。虽然佛陀放弃苦行之后,的确接受了乳糜的供养,但这绝非普通意义上的“食用了乳糜才有体力打坐,然后才能证悟”。

在这些事情上,小乘与大乘存在着不少分歧。小乘佛教把佛陀的很多举动都解释为普通人的行为,这样比较容易被大众理解。甚至小乘佛教在皈依时,需要区分佛的身口意——不皈依佛陀的身体,只皈依佛陀的心。因为他们认为,佛的身体属于四谛中的苦谛,是无常的;而佛的心属于道谛和灭谛,只有佛的心能涅槃,是真正的佛。

大乘佛教则认为,不仅佛的心,佛的身体和语言也是佛陀智慧的显现,身语意三者无二无别。佛的心是什么,他的语言和身体就是什么。如果认为三者不同,那就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祟。

可见,大乘和小乘之所以产生诸多分歧,是因为大乘佛教是站在很高的层面上诠释,而小乘佛教往往眼睛看到什么,就理解成什么,这当然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