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坐偈

 

下面介绍《悟性论》结尾的“夜坐偈”。这个偈颂言简意深,与大圆满、大手印的内容完全一样。

 

夜坐偈云:

 

“夜坐偈云”。这首偈子讲的是晚间打坐的一种修行方法。古时候夜晚被分成五个时间段,五个时段也被称为五更,每一更将近两个小时。

 

(一)第一更

 

一更端坐结跏趺 怡神寂照胸同虚

 

首先讲第一更如何打坐。

“一更端坐结跏趺”。显宗和密宗都讲毗卢七法,身体端正,两腿跏趺坐(即盘腿),做好身体的姿势之后就开始修禅。

“怡神寂照胸同虚”。修禅时首先是“怡神”,意即以怡悦、欢喜的心打坐,也就是常说的法喜充满。其后是“寂照”,“寂”即之前讲的寂灭,也即空性;“照”即观照;“寂照”是让心去观照、去看自己的本性,而本性就是空性。“怡神寂照”的意思是,以喜悦的心去看心的本性。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呈现出或悲或喜的各种情绪,还是处在心如止水、毫无波澜的禅定状态,都只是心的表面形式,而不是其本质。在这两种状态里,我们都有可能穿透表象,看到心的本性。只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心平静时更容易一些。

心平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另一种是禅定,即只是单纯的内心平静,并没有悟到空性,也没有悟到心的本性。禅定是佛教和外道修行人最基本的一种修法,佛陀住世时不少宗教都在修。人在这种禅定中心无杂念、一派宁静,但这不是证悟,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永远看不到心的本性。

佛经中描述的证悟与禅定状态十分相似,都是不可思不可言。所以,对于以禅定作为修行方法,但最终是想证悟的人,搞清楚禅定与证悟的分别非常重要,否则很可能自以为已经开悟,实则只是进入了禅定而已。

突破了心的表象或表面的禅定,就能看到深藏其背后的心的本性。它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偈子中讲的“胸同虚”。这三个字真是太重要了!“胸”和前文的“胸臆”一样,都是指心、意识;“同”,如同;“虚”,外面的虚空。“胸同虚”三个字和前文的“胸臆空洞”一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理论上讲,就是心看到了天空一般的本性;就感受而言,则是证悟者的一种体会。人在开悟时,会感觉到自己的整个胸腔与外面的虚空变成一体,亦即内外两个虚空之间失去了界线,完全融为一体。

虚空是没办法描述的。“我什么都没看见”和“我看见了虚空”,两种说法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意思如出一辙。当我们观照内心,发现心的本性与虚空毫无二致,就像眼睛看虚空时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一样,这就是突破了有情绪时的动态以及禅定时的静态,看到了心的本质。佛经有时说心的本性难以表达,不可思不可言,有时又用各种词汇来形容心的本性,实际上其核心无外乎一个字——“空”。

当深深体会到心的本性与虚空一模一样时,就说明已经证悟了。虽然这只是在证悟之路上刚刚迈出第一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对我们意义重大。就像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说的那句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平时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进步算不上什么,初步证悟才是一个人生命中真正突破性的、非同寻常的一步!

 

旷劫由来不生灭 何须生灭灭无余

 

“旷劫由来不生灭”,无始以来或无量劫以来,诸法都是不生不灭的。感官创造出来的梦幻世界有生有灭,但其本质却从来没有生,也没有灭。

何须生灭灭无余”,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还要灭除这些东西呢?

我们想要灭除的是贪嗔痴等烦恼和生老病死等痛苦,大乘佛教想灭除所有众生的烦恼和痛苦,小乘佛教则想灭除自己的。不论自己的还是众生的,都是有为法,全都有生有灭。寻求解脱的人认为,将这些生灭的有为法清除干净,一点不留,便能成阿罗汉、成佛。一直以来,我们也是这样发心的。

然而,“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意味着从来就没有一个生灭的东西存在,那消灭什么呢?其实,任何物质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观察,从感官或者说世俗的角度,是有生有灭的;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无生无灭。例如我们晚上梦到有人出生或死亡,从梦境的角度看有生有死,十分真实;而从现实的角度看,没有任何人诞生或死去。梦境和现实处在不同的层面,前者是错觉层面,一切都是存在的;后者则是本质层面,一切都不存在。

因此,世界到底有没有生灭,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证悟之前,只能从世俗的角度看世界,这样一切自然有生有灭;唯有证悟之后,才能从本质的角度加以观察、分析,那时一切确实都是不生不灭。这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如果不了解,就会觉得佛教的很多观点相互矛盾、匪夷所思。

作为尚未证悟的人,我们仍然希望消除烦恼和生老病死,以此获得解脱。在还没证悟时,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从更高的层次看,我们的想法就是错的。

 

一切诸法皆如幻 本性自空那用除

 

这和上句话是一个意思。“一切诸法皆如幻”,外在的宇宙万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一切法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闻思修去证明。

无始以来世人都坚信世界真实无误,对于不学佛的人来说,即便有人告诉他们万事万物如幻如梦,他们也不会相信。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世界明明是客观事实,怎么可能如幻如梦呢?而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就很容易接受这一观点,而且只要自己稍加用功,完全可以亲身实证。

“本性自空那用除”。万事万物并非出于什么原因变成了空性,它们本身就是空性。我们一直想要断除烦恼和生老病死,但这些原本就是如幻如梦的,只要我们能够证悟,则根本无需断除。

 

若识心性非形象 湛然不动自如如

 

所有的显宗、密宗都会分析心长什么样子,诸如它是什么颜色,何种形状,有否性别……这些都是心的“形象”。不难发现其实根本找不到这些“形象”,但没有找到并不意味着证悟。而偈子里的“非形象”则不然,它指的是没有任何相,也即空性。

“若识心性非形象”,倘若我们认识到心的本性是空性,那么则湛然不动自如如”

“湛然”,是形容心的本性仿佛干净、透明的水。我们的心表面犹如浑浊的污水,但其本质永远清澈、透明、纯净。有时也用“光明”来形容它,但指的不是光芒,而是没有任何相,没有任何可以描述的东西,也即“非形象”或者“湛然”。其实透明、清澈、光明这些词都不是很准确,不过既然要诉诸语言,也只能用这些词汇,此外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不动”,是指心的本性永远如如不动。我们的心表面上再郁闷、再难过,其本质永远如如不动,不会受到一点影响。当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乃至异常恐怖之际,只要突破了云层,蓝天永远在那里,不曾有任何变化。我们的悲伤、焦虑等所有烦恼就像空中的云彩一样,云彩都是莫名其妙地在空中产生,又在空中消失。因此,当我们难过或焦虑时,若是懂得去看心的本性,就会发现烦恼没有丝毫本质,没有任何基础和根源,随后一切烦恼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如如”,那时我们不再受控于任何事物,获得了彻底、无限的自由,这就是真正的解脱。

以上是五更中第一更的境界和修行过程。

 

(二)第二更

 

二更凝神转明净 不起忆想同真性

 

“二更凝神转明净”。“凝神”,意即注意力集中,专注。二更时,要特别专注地修持禅定,如此心会转化为“明净”。

“明”和“净”是一个意思,因为没有任何无明黑暗,没有任何烦恼,所以叫做“明”,光明;因为没有任何相,没有丝毫执著,所以叫做“净”,纯净。这样就达到了前面讲的“胸同虚”,体会到了虚空的状态,也在此状态中发现了心的本性,因而称为“明净”。

为什么是“转明净”呢?第一更中证悟的境界,差不多是第二转法轮亦即《金刚经》《心经》等般若经所表达的内容;到了二更,大概达到了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的心、佛性、如来藏的境界。“转”,即转化。转化成什么呢?即“明净”,心的本性。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转的,永远都不会发生转化。只是,二更时人的境界有所提升,不仅能体悟到空性,而且看到了心的本性、光明。

光明和空性,本质上无二无别,空性即是光明,光明即是空性。不过证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先在空性方面得到比较深刻的体会,然后再去体会光明的一面。

“不起忆想同真性”。“忆想”,是指各种各样的念头;“不起忆想”,即不去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事情;“同真性”,这时心的证悟境界如同它的本性,也就是说,证悟的境界和心的本性已经非常接近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全都不复存在时,这个人也就几乎到达了自己真实的本性。

 

森罗万象并归空 更执有空还是病

 

“森罗万象并归空”,那时,万事万物都将归于空性。“并”,要理解为全部、一切之意。

尚未证悟时,有内在、外在各种各样的事物,心一刻不停地追逐、执著这些。然而一旦我们“凝神”——意识非常专注地去看,并且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明净”,这时万事万物就会全部归零,也就是“归空”。但这不是现在变成了空,而是本来就是空,只是之前没有发现,现在真真切切地看到了。

“更执有空还是病”,这时候如果对空有一点点执著,认为这个空是存在的,那么这还是一种病,仍会导致很多痛苦。因为执著空性属于一种细微的执著,也是不对的,因此我们非但不能执著物质,就连对空性的执著最后都要打破。

 

诸法本自非空有 凡夫妄想论邪正

 

“诸法本自非空有”,一切法的本性从来都不是空,也不是有。说诸法的本性为空,是不对的;说诸法的本性是有,当然更不对。比如,我们觉得,说梦中的一切是有,不正确;说无,应该是正确的。但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是从世俗层面加以判断的,没有超出意识的范畴。从本质上讲,空也好,有也罢,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不存在的。

“凡夫妄想论邪正”,凡夫都是以自己的妄想去评判哪个是正、哪个是邪,往往会说:空是正确;有是执著,属于邪见。实际上,空和有只是执著程度略微不同而已。如果认为万事万物存在,那离本质稍微远一些;如果认为万事万物是空性,那离本质稍微近一些。两种观点仅有这一点差别而已,它们都是凡夫以分别念得来的结论,都不准确。真正的本质,是不能以分别念来思维的。

 

若能不二其居怀 谁道即凡非是圣

 

“若能不二其居怀”。这里的“不二”就是空性;“居”,意即安住;“怀”,指我们的心。

意识范畴里有和空的区别是细微的,本质而言无二无别,都不正确。凡夫思维所建立起来的对与错、正与邪等种种观点,本质上都不成立。真正的本性远离凡夫所有的思维。

若是能将“不二”这种无二无别的见解安住在自己心里,那么“谁道即凡非是圣”,谁还能说这个人是凡夫,不是圣人呢?换言之,如果你了知有和空在心的本性上无二无别,并能安住在这种无二无别当中,你就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证悟的圣人了。

以上讲了第二更的修行境界。

 

(三)第三更

 

三更心净等虚空 遍满十方无不通

 

“三更心净等虚空”,三更时,心和虚空一样纯净。“净”,纯净,意即没有任何执著。因为清晰地看到了心的本性——远离一切相,如虚空一般,因此心里没有任何执著。

如果说在这个宇宙中找一个东西来形容心的本性,那没有比虚空更合适的了,所以大乘的显宗、密宗会经常使用这一比喻。不仅在《悟性论》中出现过很多遍,般若经等佛经中也是反复提到,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中同样十分强调。这不仅仅是比喻,心的本质确实就是这样。等到我们证悟时,便能亲身体会到了。

“遍满十方无不通”,是指心与法界融为一体。

法界和心的本性无边无际、遍满一切,犹如太空、虚空一般,所以叫做“遍满十方”。但这里不能理解为有一个叫心的本性的东西覆盖了全宇宙。实际上,虚空、法界和心的本性,都没有边缘和中间的区别,三者是一味一体的,所以并没有什么东西去覆盖宇宙。

“无不通”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说心的本性像虚空一样。虚空充满宇宙的任何一处,已融入了所有物体,哪怕原子核那么小的粒子当中也有,所以虚空无处不通。心的本性同样如此,没有任何不通之处,一切都可以通达。另一种理解是,当我们执著某个东西时,心就受阻于此,无法通过;没有执著以后,则万事万物通达无碍,任何东西都不能控制我们的心。比如我们对名利怀有执著时,心就受控于它,所以是不通的。证悟以后,心不再执著任何事物,也就不受任何东西的控制,因而叫做“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 恒沙世界在其中

 

“山河石壁无能障”,此时,山峦、河流、石头、墙壁等任何东西都无法障碍心。这并不是说心像电磁波一样能穿透所有的东西,而是说心不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和上句话是一个意思。因为心已经证悟,看透了一切,所以对它来说一切都如幻如梦,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控制它了。

以现实生活为例,如果一个人特别贪著钱财或权力,那别人就可以通过这二者来控制他。如果他对这些的执著消失,自然也就不受影响,很难被操控。如果已证得万事万物如幻如梦,不执著任何事物,那么任何事物都无法成为障碍,就达到了前文讲的“湛然不动自如如”——绝对、真正的自如、自在。

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哪怕我们在世俗中得到了所有外在的自由,只要内心还有许多执著,就一定会被困其中,从而感到痛苦并不断造业,在轮回中流转不息,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山河石壁无能障”的另一个意思是,真正的证悟者可以穿透很多物质,山河石壁也障碍不了他。我们会在一些神山看到莲花生大师等成就者留下的手印、脚印等,这是因为他们内在的证悟力量强大到足以征服整个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在石头上踩出脚印。这也是一种“无能障”。不过,本论这里指的主要不是这个,而是前一种含义。

“恒沙世界在其中”。“恒”,即印度恒河,里面有无数沙子,佛陀经常以恒河沙来比喻数量繁多。“其”就是空性。如恒河沙一般众多的世界存在于虚空或者说法界当中。

佛经中记载了有无数个星球存在,其中生活着无数的外星人。《华严经》等一些佛经都曾提到“无量世界”这一概念。藏文《华严经》的第九品描述了无数外星人的生活及其所处的世界,汉文《华严经》没有这一品,但我想在其他汉文佛经里也许能找到类似内容。

《悟性论》这里也讲到世界像恒河沙数那么多,而它们的数量再多,也离不开法界、空性,离不开如幻如梦。就像我们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以光速遨游太空,醒来之后,梦中的天体其实只存在于做梦时的错觉中。同样,如恒河沙数之多的世界无一不在空性之中,其实它们就是我们自心的投影,全是自己业力的产物。只要存在业力,就会形成这些世界,所以说“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 亦无本性即含融

 

“世界本性真如性”,世界的本性是真如,意即空性和光明。

“亦无本性即含融”,世界的本性就是空性或称法界,再无其他的本性了。

有些版本用的是“含容”,意思是说法界能够容纳恒河沙数个世界。如果用“含融”,意思就是无数个世界融合在法界之中。这些世界的本质都离不开法界、空性,此外没有其他的本性。世界再多,宇宙再广,都与法界无二无别,全都包含在空性当中。

 

非但诸佛能如此 有情之类普皆同

 

这种境界,不仅佛能做到,连我们这些还未成佛的众生也能做到。

佛和我们普通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包括地狱、饿鬼在内的六道众生,心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是“亦无本性即含融”,也是“恒沙世界在其中”,又是“山河石壁无能障”。众生之间所存在的区别都在表层上,表面而言有六道轮回、有佛、有众生、有因果等等,但在本质上,所有众生和佛毫无二致,这叫做大平等。

以上是第三更的境界。

 

(四)第四更

 

四更无灭亦无生 量与虚空法界平

 

“四更无灭亦无生”,一切法的本质犹如虚空,根本就不存在生和灭。

“量与虚空法界平”,这个不生不灭的量有多广、多深、多大呢?和虚空一模一样。

任何物体都有体积、重量、质量,看似有局限性,并非无量无边,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所有物体的本质都与空性无二无别。空性就是法界,法界是平等的、无处不在的,因而叫做“法界平”。空性同样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也是法界。所谓法界、虚空、空,这些概念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因此,万事万物有多广、多深、多大?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其量等同于虚空,等同于法界,意即万法无量无边,没有生,没有灭,也没有中间与边缘之分。

 

无去无来无起灭 非有非无非暗明

 

“无去无来无起灭”,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因而也是无去无来、无起无灭的。

我们能接触到的东西全都有去有来,有起有灭,这叫做缘起,是物质世界的最表层,但物质世界的本体我们却从未触及过。例如,我们的手可以碰到桌子,却无法碰到桌子的本质。因为手和桌子都由原子、电子等粒子组成,当手靠近桌子时,粒子的高速运转会让手产生一种触觉,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碰到了外界的物体,但这些高速运转的粒子不可能相互碰触到。对此佛经中有清晰的阐述,现代科技也予以证明了。不仅触觉,视觉、听觉等也是如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物质世界的最表层。

连物质的本质我们都看不到,更何况心的本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突破表层,这样才能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有人生所有的答案。

“非有非无非暗明”,有无、明暗、黑白、高低……所有这些二元对立、一分为二的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本质上统统不存在。现实中的一切就像海市蜃楼,我们也能在其中看到高下、左右、生灭……可是它们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有进入到事物的深层,才能看到它们的本质。

我们的感官永远看不到本质,依赖感官的意识同样如此,能够见到本质的唯有智慧。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带有智慧的成分,我们要通过闻思修将其提炼出来,用它去观察自心,便能穿透表层,看到内心最深层的结构——心的本性。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不是别的,正是像虚空一样的状态。然后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原来我所追逐、执著的东西本质上都不存在,纯粹只是错觉。

这就是修行人在解脱路上意义重大的第一步。从此我们的执著便开始出现动摇,以其为基础的烦恼也将随之慢慢减少。此时烦恼仍在,但它的力量已然大大减弱,不会让人感到痛苦进而不断造业。

 

不起诸见如来见 无名可名真佛名

 

“不起诸见如来见”,消灭了一切执著以及二元对立的见解以后,我们看到的这个没有见解的“见解”,就叫做“如来见”,意即见到了佛的法身。

“无名可名真佛名”。什么是佛的名?其实真正的佛——法身佛是没有名字的,因为人类的语言无法表达佛的名字。换言之,任何名称都无法表达的境界就是佛。因此“无名可名真佛名”,没有名就是佛的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 未会众生由若盲

 

“唯有悟者应能识”。“能识”,意即认识心的本性。对于佛的境界,我们的语言无法表达,开悟者却能感受得到。

“未会众生由若盲”。“未会”,即尚未体会,尚未开悟;“由”,即从来。还没有开悟的众生始终像盲人一样。他们也许在其他领域中成绩卓著、才华横溢,但对于心的本性向来都一无所知。

 

(五)第五更

 

五更般若照无边 不起一念历三千

 

“五更般若照无边”。“般若”即智慧,就是前面讲的从内心当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用这个智慧观照、照亮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心的本性无边无际。

“不起一念历三千”,虽然经历、遍布或者覆盖了三千大千世界,但对任何事物都不起一丁点执著的念头。

 

欲见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大圆满也经常这样讲。意思是说,如果你想看到平等的真如——即心的本性、法界,或者说,如果你想证悟心的本性、明心见性,该怎么做呢?千万不要产生执著的念头,这样心的本性就在你的眼前。

尽管心的本性一直都在,但每天24小时我们会冒出无数念头,且全部带有浓重的执著和烦恼,所以我们没有机会见到它。若是能让执著的心停下来,那么我们无需去任何地方寻找,心的本性就在眼前。

这在语言上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大圆满、大手印等最顶尖的佛经都是这样讲的。但关键是,怎样才能不生执著的心?做到不生执著心时,又怎样认出眼前这心的本性?

达摩祖师这里讲的两点非常重要。首先是“慎勿生心”,千万不要生起执著的心。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学会具体方法。修四禅八定等深度禅定,进入平静的禅定状态时,也能做到不起念头,几乎没有执著——至少执著心不明显。不过,这只是一个寂止禅定,并没有看到心的本性。要看到心的本性,还需要接受一步一步的引导。修禅宗的话,就必须掌握禅宗的不生执著心的方法。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大圆满、大手印的引导非常实用、具体。禅宗在见解方面与大圆满几乎一样,但在实修方面则有所不同。禅宗肯定有自己的具体方法,否则历史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证悟。有些方法也许只存在于境界很高的禅师口中,没有形成像大圆满、大手印引导文这样系统、规范的修法,而这样的修法对普通人证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需要善知识的指点,才能从平静的状态中认出心的本性。大圆满、大手印里面有很多方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心的本性,什么不是;禅宗也有自己的方法,参话头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我们选择哪种都可以,这样便能认识到眼前的真如,否则,即便它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识庐山真面目”。

“慎勿生心即目前”。不生杂念,这个就是本性。这句话说得很妙,简短而又精辟。六祖惠能大师也曾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据《坛经》记载,惠能大师开悟以后,听从弘忍大师的安排逃往南方。其他人得知后前去追赶,其中大部分人的目标无非是得到衣钵,只有一个人想得到法,后来也只有他找到了惠能大师。被此人追上后,惠能大师放下衣钵说:“你要,就拿走。”那人却说:“我不要衣钵,只要法。”随后,惠能大师便说了一句与“慎勿生心即目前”意思相同的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当下的那个”是什么呢?禅定也有当下,既不回忆过去,也不思考未来,当下的心很平静,这种状态是心的本性吗?显然不是,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所以大家必须要掌握具体方法,然后用心去体悟。

 

妙理玄奥非心测 不用寻逐令疲极

 

“妙理玄奥非心测”,这个深奥的妙理,不能以分别念来测度、思考,而要用智慧去观照。

“不用寻逐令疲极”,我们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寻求解脱,达摩祖师却说:无需如此疲劳地追寻,本来面目就在眼前;若是舍近求远,一味向外追求,那么不仅找不到本性,而且会让自己疲劳至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还不识

 

“若能无念即真求”。如果没有念头,当下就能看到心的本性。无念才是真正的求,若是放弃这种求而去外面寻找,必然徒劳无功。

“更若有求还不识”,如果还去外面求解脱,求心的本性,说明还没认识到什么是解脱。

因此,我们不要去外面寻求,而应到自己内心去找。甚至都不需要找,只要放下执著,心的本性就在自己眼前。就像乌云消失殆尽时,蓝天和日月根本不用找,抬头就能望见。开悟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这个简单的背后必须付出很多,要闻思,修四加行、五加行,积累福报,忏悔罪过……下了一番功夫之后,我们的根机差不多成熟了,再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就有可能证悟。例如,使用大圆满的方法,让自己放下思考过去和未来的心,更重要的是摒弃当下执著的心,然后去看心的本性。若之前的基础修得很扎实,往心里一看立即就能开悟,这正如达摩祖师所说的,“慎勿生心即目前”,心的本性一直都在那里,从未离开。“佛祖心中留”也是一个意思,佛祖就是法身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只不过我们未曾发现而已。

证悟以后,我们就开始逐渐断除烦恼。但这也有一个过程,并非证悟的当下烦恼就会全部消失。正因为还有烦恼,所以不加注意的话,依然有可能造业。此外,虽然看到过一次心的本性,但如果不继续用功,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了。所以说,这时的证悟仅仅是迈出了一步而已,需要更加努力修行,以此增强证悟智慧的力度,这样烦恼就会越来越少。

从此之后,尽管我们还未成佛,也未达到登地菩萨的境界,但是已经胸有成竹,完全可以对生死抱有十足的把握。那时会感到人生极富意义、充满幸福,同时会对修行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修行中。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了全面、系统的修法,以上成就是任何普通人今生都可以完成的。反之,若没有找到这些核心方法,那再努力用功,无非也只是积累一些功德而已,做不到无惧生死轮回。希望大家一步一步闻思修行,稳扎稳打,这样每一个人都有证悟的机会!

 

慈诚罗珠于2022年11月

五、夜坐偈

 

下面介绍《悟性论》结尾的“夜坐偈”。这个偈颂言简意深,与大圆满、大手印的内容完全一样。

 

夜坐偈云:

 

“夜坐偈云”。这首偈子讲的是晚间打坐的一种修行方法。古时候夜晚被分成五个时间段,五个时段也被称为五更,每一更将近两个小时。

 

(一)第一更

 

一更端坐结跏趺 怡神寂照胸同虚

 

首先讲第一更如何打坐。

“一更端坐结跏趺”。显宗和密宗都讲毗卢七法,身体端正,两腿跏趺坐(即盘腿),做好身体的姿势之后就开始修禅。

“怡神寂照胸同虚”。修禅时首先是“怡神”,意即以怡悦、欢喜的心打坐,也就是常说的法喜充满。其后是“寂照”,“寂”即之前讲的寂灭,也即空性;“照”即观照;“寂照”是让心去观照、去看自己的本性,而本性就是空性。“怡神寂照”的意思是,以喜悦的心去看心的本性。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呈现出或悲或喜的各种情绪,还是处在心如止水、毫无波澜的禅定状态,都只是心的表面形式,而不是其本质。在这两种状态里,我们都有可能穿透表象,看到心的本性。只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心平静时更容易一些。

心平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另一种是禅定,即只是单纯的内心平静,并没有悟到空性,也没有悟到心的本性。禅定是佛教和外道修行人最基本的一种修法,佛陀住世时不少宗教都在修。人在这种禅定中心无杂念、一派宁静,但这不是证悟,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永远看不到心的本性。

佛经中描述的证悟与禅定状态十分相似,都是不可思不可言。所以,对于以禅定作为修行方法,但最终是想证悟的人,搞清楚禅定与证悟的分别非常重要,否则很可能自以为已经开悟,实则只是进入了禅定而已。

突破了心的表象或表面的禅定,就能看到深藏其背后的心的本性。它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偈子中讲的“胸同虚”。这三个字真是太重要了!“胸”和前文的“胸臆”一样,都是指心、意识;“同”,如同;“虚”,外面的虚空。“胸同虚”三个字和前文的“胸臆空洞”一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理论上讲,就是心看到了天空一般的本性;就感受而言,则是证悟者的一种体会。人在开悟时,会感觉到自己的整个胸腔与外面的虚空变成一体,亦即内外两个虚空之间失去了界线,完全融为一体。

虚空是没办法描述的。“我什么都没看见”和“我看见了虚空”,两种说法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意思如出一辙。当我们观照内心,发现心的本性与虚空毫无二致,就像眼睛看虚空时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一样,这就是突破了有情绪时的动态以及禅定时的静态,看到了心的本质。佛经有时说心的本性难以表达,不可思不可言,有时又用各种词汇来形容心的本性,实际上其核心无外乎一个字——“空”。

当深深体会到心的本性与虚空一模一样时,就说明已经证悟了。虽然这只是在证悟之路上刚刚迈出第一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对我们意义重大。就像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说的那句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平时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进步算不上什么,初步证悟才是一个人生命中真正突破性的、非同寻常的一步!

 

旷劫由来不生灭 何须生灭灭无余

 

“旷劫由来不生灭”,无始以来或无量劫以来,诸法都是不生不灭的。感官创造出来的梦幻世界有生有灭,但其本质却从来没有生,也没有灭。

何须生灭灭无余”,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还要灭除这些东西呢?

我们想要灭除的是贪嗔痴等烦恼和生老病死等痛苦,大乘佛教想灭除所有众生的烦恼和痛苦,小乘佛教则想灭除自己的。不论自己的还是众生的,都是有为法,全都有生有灭。寻求解脱的人认为,将这些生灭的有为法清除干净,一点不留,便能成阿罗汉、成佛。一直以来,我们也是这样发心的。

然而,“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意味着从来就没有一个生灭的东西存在,那消灭什么呢?其实,任何物质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观察,从感官或者说世俗的角度,是有生有灭的;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无生无灭。例如我们晚上梦到有人出生或死亡,从梦境的角度看有生有死,十分真实;而从现实的角度看,没有任何人诞生或死去。梦境和现实处在不同的层面,前者是错觉层面,一切都是存在的;后者则是本质层面,一切都不存在。

因此,世界到底有没有生灭,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证悟之前,只能从世俗的角度看世界,这样一切自然有生有灭;唯有证悟之后,才能从本质的角度加以观察、分析,那时一切确实都是不生不灭。这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如果不了解,就会觉得佛教的很多观点相互矛盾、匪夷所思。

作为尚未证悟的人,我们仍然希望消除烦恼和生老病死,以此获得解脱。在还没证悟时,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从更高的层次看,我们的想法就是错的。

 

一切诸法皆如幻 本性自空那用除

 

这和上句话是一个意思。“一切诸法皆如幻”,外在的宇宙万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一切法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闻思修去证明。

无始以来世人都坚信世界真实无误,对于不学佛的人来说,即便有人告诉他们万事万物如幻如梦,他们也不会相信。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世界明明是客观事实,怎么可能如幻如梦呢?而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就很容易接受这一观点,而且只要自己稍加用功,完全可以亲身实证。

“本性自空那用除”。万事万物并非出于什么原因变成了空性,它们本身就是空性。我们一直想要断除烦恼和生老病死,但这些原本就是如幻如梦的,只要我们能够证悟,则根本无需断除。

 

若识心性非形象 湛然不动自如如

 

所有的显宗、密宗都会分析心长什么样子,诸如它是什么颜色,何种形状,有否性别……这些都是心的“形象”。不难发现其实根本找不到这些“形象”,但没有找到并不意味着证悟。而偈子里的“非形象”则不然,它指的是没有任何相,也即空性。

“若识心性非形象”,倘若我们认识到心的本性是空性,那么则湛然不动自如如”

“湛然”,是形容心的本性仿佛干净、透明的水。我们的心表面犹如浑浊的污水,但其本质永远清澈、透明、纯净。有时也用“光明”来形容它,但指的不是光芒,而是没有任何相,没有任何可以描述的东西,也即“非形象”或者“湛然”。其实透明、清澈、光明这些词都不是很准确,不过既然要诉诸语言,也只能用这些词汇,此外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不动”,是指心的本性永远如如不动。我们的心表面上再郁闷、再难过,其本质永远如如不动,不会受到一点影响。当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乃至异常恐怖之际,只要突破了云层,蓝天永远在那里,不曾有任何变化。我们的悲伤、焦虑等所有烦恼就像空中的云彩一样,云彩都是莫名其妙地在空中产生,又在空中消失。因此,当我们难过或焦虑时,若是懂得去看心的本性,就会发现烦恼没有丝毫本质,没有任何基础和根源,随后一切烦恼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如如”,那时我们不再受控于任何事物,获得了彻底、无限的自由,这就是真正的解脱。

以上是五更中第一更的境界和修行过程。

 

(二)第二更

 

二更凝神转明净 不起忆想同真性

 

“二更凝神转明净”。“凝神”,意即注意力集中,专注。二更时,要特别专注地修持禅定,如此心会转化为“明净”。

“明”和“净”是一个意思,因为没有任何无明黑暗,没有任何烦恼,所以叫做“明”,光明;因为没有任何相,没有丝毫执著,所以叫做“净”,纯净。这样就达到了前面讲的“胸同虚”,体会到了虚空的状态,也在此状态中发现了心的本性,因而称为“明净”。

为什么是“转明净”呢?第一更中证悟的境界,差不多是第二转法轮亦即《金刚经》《心经》等般若经所表达的内容;到了二更,大概达到了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的心、佛性、如来藏的境界。“转”,即转化。转化成什么呢?即“明净”,心的本性。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转的,永远都不会发生转化。只是,二更时人的境界有所提升,不仅能体悟到空性,而且看到了心的本性、光明。

光明和空性,本质上无二无别,空性即是光明,光明即是空性。不过证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先在空性方面得到比较深刻的体会,然后再去体会光明的一面。

“不起忆想同真性”。“忆想”,是指各种各样的念头;“不起忆想”,即不去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事情;“同真性”,这时心的证悟境界如同它的本性,也就是说,证悟的境界和心的本性已经非常接近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全都不复存在时,这个人也就几乎到达了自己真实的本性。

 

森罗万象并归空 更执有空还是病

 

“森罗万象并归空”,那时,万事万物都将归于空性。“并”,要理解为全部、一切之意。

尚未证悟时,有内在、外在各种各样的事物,心一刻不停地追逐、执著这些。然而一旦我们“凝神”——意识非常专注地去看,并且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明净”,这时万事万物就会全部归零,也就是“归空”。但这不是现在变成了空,而是本来就是空,只是之前没有发现,现在真真切切地看到了。

“更执有空还是病”,这时候如果对空有一点点执著,认为这个空是存在的,那么这还是一种病,仍会导致很多痛苦。因为执著空性属于一种细微的执著,也是不对的,因此我们非但不能执著物质,就连对空性的执著最后都要打破。

 

诸法本自非空有 凡夫妄想论邪正

 

“诸法本自非空有”,一切法的本性从来都不是空,也不是有。说诸法的本性为空,是不对的;说诸法的本性是有,当然更不对。比如,我们觉得,说梦中的一切是有,不正确;说无,应该是正确的。但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是从世俗层面加以判断的,没有超出意识的范畴。从本质上讲,空也好,有也罢,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不存在的。

“凡夫妄想论邪正”,凡夫都是以自己的妄想去评判哪个是正、哪个是邪,往往会说:空是正确;有是执著,属于邪见。实际上,空和有只是执著程度略微不同而已。如果认为万事万物存在,那离本质稍微远一些;如果认为万事万物是空性,那离本质稍微近一些。两种观点仅有这一点差别而已,它们都是凡夫以分别念得来的结论,都不准确。真正的本质,是不能以分别念来思维的。

 

若能不二其居怀 谁道即凡非是圣

 

“若能不二其居怀”。这里的“不二”就是空性;“居”,意即安住;“怀”,指我们的心。

意识范畴里有和空的区别是细微的,本质而言无二无别,都不正确。凡夫思维所建立起来的对与错、正与邪等种种观点,本质上都不成立。真正的本性远离凡夫所有的思维。

若是能将“不二”这种无二无别的见解安住在自己心里,那么“谁道即凡非是圣”,谁还能说这个人是凡夫,不是圣人呢?换言之,如果你了知有和空在心的本性上无二无别,并能安住在这种无二无别当中,你就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证悟的圣人了。

以上讲了第二更的修行境界。

 

(三)第三更

 

三更心净等虚空 遍满十方无不通

 

“三更心净等虚空”,三更时,心和虚空一样纯净。“净”,纯净,意即没有任何执著。因为清晰地看到了心的本性——远离一切相,如虚空一般,因此心里没有任何执著。

如果说在这个宇宙中找一个东西来形容心的本性,那没有比虚空更合适的了,所以大乘的显宗、密宗会经常使用这一比喻。不仅在《悟性论》中出现过很多遍,般若经等佛经中也是反复提到,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中同样十分强调。这不仅仅是比喻,心的本质确实就是这样。等到我们证悟时,便能亲身体会到了。

“遍满十方无不通”,是指心与法界融为一体。

法界和心的本性无边无际、遍满一切,犹如太空、虚空一般,所以叫做“遍满十方”。但这里不能理解为有一个叫心的本性的东西覆盖了全宇宙。实际上,虚空、法界和心的本性,都没有边缘和中间的区别,三者是一味一体的,所以并没有什么东西去覆盖宇宙。

“无不通”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说心的本性像虚空一样。虚空充满宇宙的任何一处,已融入了所有物体,哪怕原子核那么小的粒子当中也有,所以虚空无处不通。心的本性同样如此,没有任何不通之处,一切都可以通达。另一种理解是,当我们执著某个东西时,心就受阻于此,无法通过;没有执著以后,则万事万物通达无碍,任何东西都不能控制我们的心。比如我们对名利怀有执著时,心就受控于它,所以是不通的。证悟以后,心不再执著任何事物,也就不受任何东西的控制,因而叫做“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 恒沙世界在其中

 

“山河石壁无能障”,此时,山峦、河流、石头、墙壁等任何东西都无法障碍心。这并不是说心像电磁波一样能穿透所有的东西,而是说心不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和上句话是一个意思。因为心已经证悟,看透了一切,所以对它来说一切都如幻如梦,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控制它了。

以现实生活为例,如果一个人特别贪著钱财或权力,那别人就可以通过这二者来控制他。如果他对这些的执著消失,自然也就不受影响,很难被操控。如果已证得万事万物如幻如梦,不执著任何事物,那么任何事物都无法成为障碍,就达到了前文讲的“湛然不动自如如”——绝对、真正的自如、自在。

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哪怕我们在世俗中得到了所有外在的自由,只要内心还有许多执著,就一定会被困其中,从而感到痛苦并不断造业,在轮回中流转不息,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山河石壁无能障”的另一个意思是,真正的证悟者可以穿透很多物质,山河石壁也障碍不了他。我们会在一些神山看到莲花生大师等成就者留下的手印、脚印等,这是因为他们内在的证悟力量强大到足以征服整个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在石头上踩出脚印。这也是一种“无能障”。不过,本论这里指的主要不是这个,而是前一种含义。

“恒沙世界在其中”。“恒”,即印度恒河,里面有无数沙子,佛陀经常以恒河沙来比喻数量繁多。“其”就是空性。如恒河沙一般众多的世界存在于虚空或者说法界当中。

佛经中记载了有无数个星球存在,其中生活着无数的外星人。《华严经》等一些佛经都曾提到“无量世界”这一概念。藏文《华严经》的第九品描述了无数外星人的生活及其所处的世界,汉文《华严经》没有这一品,但我想在其他汉文佛经里也许能找到类似内容。

《悟性论》这里也讲到世界像恒河沙数那么多,而它们的数量再多,也离不开法界、空性,离不开如幻如梦。就像我们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以光速遨游太空,醒来之后,梦中的天体其实只存在于做梦时的错觉中。同样,如恒河沙数之多的世界无一不在空性之中,其实它们就是我们自心的投影,全是自己业力的产物。只要存在业力,就会形成这些世界,所以说“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 亦无本性即含融

 

“世界本性真如性”,世界的本性是真如,意即空性和光明。

“亦无本性即含融”,世界的本性就是空性或称法界,再无其他的本性了。

有些版本用的是“含容”,意思是说法界能够容纳恒河沙数个世界。如果用“含融”,意思就是无数个世界融合在法界之中。这些世界的本质都离不开法界、空性,此外没有其他的本性。世界再多,宇宙再广,都与法界无二无别,全都包含在空性当中。

 

非但诸佛能如此 有情之类普皆同

 

这种境界,不仅佛能做到,连我们这些还未成佛的众生也能做到。

佛和我们普通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包括地狱、饿鬼在内的六道众生,心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是“亦无本性即含融”,也是“恒沙世界在其中”,又是“山河石壁无能障”。众生之间所存在的区别都在表层上,表面而言有六道轮回、有佛、有众生、有因果等等,但在本质上,所有众生和佛毫无二致,这叫做大平等。

以上是第三更的境界。

 

(四)第四更

 

四更无灭亦无生 量与虚空法界平

 

“四更无灭亦无生”,一切法的本质犹如虚空,根本就不存在生和灭。

“量与虚空法界平”,这个不生不灭的量有多广、多深、多大呢?和虚空一模一样。

任何物体都有体积、重量、质量,看似有局限性,并非无量无边,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所有物体的本质都与空性无二无别。空性就是法界,法界是平等的、无处不在的,因而叫做“法界平”。空性同样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也是法界。所谓法界、虚空、空,这些概念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因此,万事万物有多广、多深、多大?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其量等同于虚空,等同于法界,意即万法无量无边,没有生,没有灭,也没有中间与边缘之分。

 

无去无来无起灭 非有非无非暗明

 

“无去无来无起灭”,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因而也是无去无来、无起无灭的。

我们能接触到的东西全都有去有来,有起有灭,这叫做缘起,是物质世界的最表层,但物质世界的本体我们却从未触及过。例如,我们的手可以碰到桌子,却无法碰到桌子的本质。因为手和桌子都由原子、电子等粒子组成,当手靠近桌子时,粒子的高速运转会让手产生一种触觉,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碰到了外界的物体,但这些高速运转的粒子不可能相互碰触到。对此佛经中有清晰的阐述,现代科技也予以证明了。不仅触觉,视觉、听觉等也是如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物质世界的最表层。

连物质的本质我们都看不到,更何况心的本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突破表层,这样才能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有人生所有的答案。

“非有非无非暗明”,有无、明暗、黑白、高低……所有这些二元对立、一分为二的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本质上统统不存在。现实中的一切就像海市蜃楼,我们也能在其中看到高下、左右、生灭……可是它们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有进入到事物的深层,才能看到它们的本质。

我们的感官永远看不到本质,依赖感官的意识同样如此,能够见到本质的唯有智慧。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带有智慧的成分,我们要通过闻思修将其提炼出来,用它去观察自心,便能穿透表层,看到内心最深层的结构——心的本性。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不是别的,正是像虚空一样的状态。然后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原来我所追逐、执著的东西本质上都不存在,纯粹只是错觉。

这就是修行人在解脱路上意义重大的第一步。从此我们的执著便开始出现动摇,以其为基础的烦恼也将随之慢慢减少。此时烦恼仍在,但它的力量已然大大减弱,不会让人感到痛苦进而不断造业。

 

不起诸见如来见 无名可名真佛名

 

“不起诸见如来见”,消灭了一切执著以及二元对立的见解以后,我们看到的这个没有见解的“见解”,就叫做“如来见”,意即见到了佛的法身。

“无名可名真佛名”。什么是佛的名?其实真正的佛——法身佛是没有名字的,因为人类的语言无法表达佛的名字。换言之,任何名称都无法表达的境界就是佛。因此“无名可名真佛名”,没有名就是佛的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 未会众生由若盲

 

“唯有悟者应能识”。“能识”,意即认识心的本性。对于佛的境界,我们的语言无法表达,开悟者却能感受得到。

“未会众生由若盲”。“未会”,即尚未体会,尚未开悟;“由”,即从来。还没有开悟的众生始终像盲人一样。他们也许在其他领域中成绩卓著、才华横溢,但对于心的本性向来都一无所知。

 

(五)第五更

 

五更般若照无边 不起一念历三千

 

“五更般若照无边”。“般若”即智慧,就是前面讲的从内心当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用这个智慧观照、照亮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心的本性无边无际。

“不起一念历三千”,虽然经历、遍布或者覆盖了三千大千世界,但对任何事物都不起一丁点执著的念头。

 

欲见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大圆满也经常这样讲。意思是说,如果你想看到平等的真如——即心的本性、法界,或者说,如果你想证悟心的本性、明心见性,该怎么做呢?千万不要产生执著的念头,这样心的本性就在你的眼前。

尽管心的本性一直都在,但每天24小时我们会冒出无数念头,且全部带有浓重的执著和烦恼,所以我们没有机会见到它。若是能让执著的心停下来,那么我们无需去任何地方寻找,心的本性就在眼前。

这在语言上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大圆满、大手印等最顶尖的佛经都是这样讲的。但关键是,怎样才能不生执著的心?做到不生执著心时,又怎样认出眼前这心的本性?

达摩祖师这里讲的两点非常重要。首先是“慎勿生心”,千万不要生起执著的心。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学会具体方法。修四禅八定等深度禅定,进入平静的禅定状态时,也能做到不起念头,几乎没有执著——至少执著心不明显。不过,这只是一个寂止禅定,并没有看到心的本性。要看到心的本性,还需要接受一步一步的引导。修禅宗的话,就必须掌握禅宗的不生执著心的方法。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大圆满、大手印的引导非常实用、具体。禅宗在见解方面与大圆满几乎一样,但在实修方面则有所不同。禅宗肯定有自己的具体方法,否则历史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证悟。有些方法也许只存在于境界很高的禅师口中,没有形成像大圆满、大手印引导文这样系统、规范的修法,而这样的修法对普通人证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需要善知识的指点,才能从平静的状态中认出心的本性。大圆满、大手印里面有很多方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心的本性,什么不是;禅宗也有自己的方法,参话头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我们选择哪种都可以,这样便能认识到眼前的真如,否则,即便它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识庐山真面目”。

“慎勿生心即目前”。不生杂念,这个就是本性。这句话说得很妙,简短而又精辟。六祖惠能大师也曾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据《坛经》记载,惠能大师开悟以后,听从弘忍大师的安排逃往南方。其他人得知后前去追赶,其中大部分人的目标无非是得到衣钵,只有一个人想得到法,后来也只有他找到了惠能大师。被此人追上后,惠能大师放下衣钵说:“你要,就拿走。”那人却说:“我不要衣钵,只要法。”随后,惠能大师便说了一句与“慎勿生心即目前”意思相同的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当下的那个”是什么呢?禅定也有当下,既不回忆过去,也不思考未来,当下的心很平静,这种状态是心的本性吗?显然不是,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所以大家必须要掌握具体方法,然后用心去体悟。

 

妙理玄奥非心测 不用寻逐令疲极

 

“妙理玄奥非心测”,这个深奥的妙理,不能以分别念来测度、思考,而要用智慧去观照。

“不用寻逐令疲极”,我们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寻求解脱,达摩祖师却说:无需如此疲劳地追寻,本来面目就在眼前;若是舍近求远,一味向外追求,那么不仅找不到本性,而且会让自己疲劳至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还不识

 

“若能无念即真求”。如果没有念头,当下就能看到心的本性。无念才是真正的求,若是放弃这种求而去外面寻找,必然徒劳无功。

“更若有求还不识”,如果还去外面求解脱,求心的本性,说明还没认识到什么是解脱。

因此,我们不要去外面寻求,而应到自己内心去找。甚至都不需要找,只要放下执著,心的本性就在自己眼前。就像乌云消失殆尽时,蓝天和日月根本不用找,抬头就能望见。开悟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这个简单的背后必须付出很多,要闻思,修四加行、五加行,积累福报,忏悔罪过……下了一番功夫之后,我们的根机差不多成熟了,再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就有可能证悟。例如,使用大圆满的方法,让自己放下思考过去和未来的心,更重要的是摒弃当下执著的心,然后去看心的本性。若之前的基础修得很扎实,往心里一看立即就能开悟,这正如达摩祖师所说的,“慎勿生心即目前”,心的本性一直都在那里,从未离开。“佛祖心中留”也是一个意思,佛祖就是法身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只不过我们未曾发现而已。

证悟以后,我们就开始逐渐断除烦恼。但这也有一个过程,并非证悟的当下烦恼就会全部消失。正因为还有烦恼,所以不加注意的话,依然有可能造业。此外,虽然看到过一次心的本性,但如果不继续用功,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了。所以说,这时的证悟仅仅是迈出了一步而已,需要更加努力修行,以此增强证悟智慧的力度,这样烦恼就会越来越少。

从此之后,尽管我们还未成佛,也未达到登地菩萨的境界,但是已经胸有成竹,完全可以对生死抱有十足的把握。那时会感到人生极富意义、充满幸福,同时会对修行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修行中。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了全面、系统的修法,以上成就是任何普通人今生都可以完成的。反之,若没有找到这些核心方法,那再努力用功,无非也只是积累一些功德而已,做不到无惧生死轮回。希望大家一步一步闻思修行,稳扎稳打,这样每一个人都有证悟的机会!

 

慈诚罗珠于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