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问道》“生活篇”第6期

 

H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栏目。上一期的节目中,慈诚罗珠堪布就佛法与生活的主题,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答疑解惑。在这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接着这一主题,请慈诚罗珠堪布与我们进行互动。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

 

1

 

Q  堪布,您好!关于基督教和佛教,我有一个问题。基督教比较积极主动地宣传它的修行是简单有效的,要求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复杂。佛教的修行反而比较复杂、要求比较多、时间比较长,导致有些人会灰心,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解脱,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A   佛教里有一个“人天佛教”。在佛教的历史上,大家都不是很重视人天佛教,更重视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因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法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所以大家都去修;而人天佛教没有太多的修行,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人天佛教的要求就很简单,第一,它的观点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第二,它不讲佛教里的空性等;第三,它对行为上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尽量行善断恶;最后,它会提供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禅修,除了这些以外没有太多要求。就像基督教一样,因为它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很多人也觉得这个适合自己。

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很忙碌,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所以要学太多东西的话也比较难;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现实的、眼前的问题,对于解脱和成佛,可能很多人就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佛教有些修行比较枯燥,也烦琐,这样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本来就那么忙,现在又要修那么多,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就不愿意接触。但还有另外一部分追求比较高端的修行和智慧的人,佛教就比较适合了,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所以除了大乘、小乘以外,他也推广人天佛教。这个确实比较重要。

H   谢谢堪布。如果一个普通人修了一辈子的人天佛教,这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好处呢?

A   因为(人天佛教)对他的要求不高,他的修行也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他的结果也是很简单的。那他能不能解脱?不能。他能不能成佛?不能。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那他可以怎样呢?可以这一世、下一世、再下一世,不堕饿鬼、地狱、畜生道,他可以再一次投生到人和天人当中,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但生老病死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个就是他的果报。

 

2

 

Q   堪布,您好!有的师兄说,如果我们看到听到的所有东西,都能在阿赖耶识上种下种子的话,就不能去像教堂、道观这些外道的修行场所,因为这样也可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上种下外道的种子。请问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有这些影响的话,当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比如说,迫不得已一定要跟亲朋好友去这样的外道场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谢谢。

A   这个没问题的。比如说外道的教堂,实际上就是一个建筑物而已。一个非常漂亮的建筑物,去看一看,没问题。或者我们去看看《圣经》也没有问题,佛教也是允许的。但是佛教有一个要求:作为佛教徒,首先学佛需要多看佛教的经典,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了以后,然后再去看外道的书籍,这个佛经里面说得非常清楚,是没问题的。那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都可以看的话,进教堂也没问题的,可以去。

Q   好的。谢谢您。

A   我觉得如果不去看的话很可惜的,国外的教堂都是很漂亮的,我经常去。

 

3

 

Q   堪布,您好!以前我没皈依的时候很喜欢旅游,到各个地方都会收集一些加持品,比如说十字架呀,道教的纸符等东西。那我皈依以后,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东西。

A   如果你皈依以后还是喜欢这些东西的话,那放在你家里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以前那么喜欢的话,可以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4

 

Q   尊敬的堪布,我有两个问题。人学佛学到最后,是不是就没有喜怒哀乐了?可是我觉得人有喜怒哀乐很正常啊,大家不是常说,喜怒哀乐是人类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佛法为什么非要让我们放下呢?我也觉得放下之后好像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了,是不是这个人就会变成一个木头人了?

A   佛教不是要求我们放下所有的喜怒哀乐,实际上也放不下。很多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跟我们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所以也不是完全放下。喜怒哀乐也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这里面也有一些好的事情,所以佛教不是要求我们一下就要放下这些东西。

我们的意识,比如喜怒哀乐这四个字当中的“喜”和“乐”是我们大家比较喜欢的,佛教也从来不会否定生活中存在喜和乐。但佛教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喜和乐非常短暂,而且我们所有的欢喜和快乐里面其实掺杂了很多不欢喜、不快乐的因素,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几乎找不到一个绝对的喜悦和快乐,只能是相对的喜和乐。因此希望我们通过佛教的训练(也就是修行)把意识再提升一下,在上面有更高级的、更高端的欢喜、喜悦和快乐。

当然,很多人听到这个话时,不能理解。我举个例子,在一个小孩儿的生活中、记忆中,甜味儿就只有吃甘蔗时的甜味,他从来都没有吃过像蜂蜜、巧克力等的甜品。当有一天我们告诉他不要去吃甘蔗,还有蜂蜜等其他更好的甜味儿时,他可能就有点想不通:如果不吃甘蔗,那生活当中就没有甜的东西了;如果生活当中永远都接触不到甜的,那活着有什么意义等,他会这样认为。但是他没想到如果不吃甘蔗,还有很多其他的味道是甜的,而且很多都比甘蔗的甜味儿还好。同样的,我们现在就像这个小孩儿一样。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感觉到的快乐和喜悦,是通过物质刺激我们的感官而获得的,我们就只有这种快乐;并且我们认为所有的快乐就是这个快乐,如果这个快乐没有了,那就等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快乐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就变成木头人了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智慧和意识提升了,在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喜悦和快乐上面,就能感受到更广的、更深的、更好的喜悦和快乐。佛教里把这个叫作大乐。这个喜悦可以利益自己,也可以利益别人,就是自利利他。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佛教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放弃喜悦和快乐。当然,没有怒、哀更好。佛教认为我们意识能够接触到的所有的东西,其实是有很多负面作用的。如果能够离开它是最好了,我们根本不用担忧离开了这个是不是就等于没有喜悦和快乐,生活中还有更好的喜悦和快乐。

Q   第二个问题,有些人学佛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冷漠。比如说不结婚,违背父母的意愿出家,把父母气病了,甚至父母亡故他也绝不反悔、不能妥协。这种做法对吗?另外,据我所知,寺院里好像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没有家人同意是不可以出家的。如果说出家需要家人的同意、父母的同意、配偶的同意,那么历史上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虚云大师这样的人物了?因为他们在出家之前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普通人,在这件事上如何取舍呢?

A   你说得对,但这不是寺院的规定,而是佛教的戒律中就有这个规定。一个人想要出家的话,首先需要父母的同意,如果有配偶还需要配偶的同意,就是离他最近的这些人都要同意。在同意的情况下出家,那这是最完美的出家。他出家以后没有留下任何不好的东西,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这是最好的。原则上,佛教的戒律里面有这样的要求。

第一个问题,比如说你有欠债,那你要把这些债全部还掉了以后才能出家,不可以带这么多的债出家。还有就是出家的时候,在过去还需要国王的同意,更需要父母的同意。不同意就不能出家,这个是戒律上有的,这是一个完美的戒体。如果父母不同意,配偶也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算不算是出家呢?还是算出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出家、受戒,能不能得到戒?可以得到戒。他出家是有功德的,但是同时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有一点罪过,可以这么说。所以佛教就认为,最好是这些人同意了以后再去出家。如果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出家,也可以得到戒,同样也可以出家,但不是很完美。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有些人学佛以后越来越冷漠,不考虑父母,也不考虑儿女,一时冲动地出家,这在佛门里面是比较反对的。有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的故乡,现在就是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当时叫作迦毗罗卫国。这个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在释迦牟尼佛的故乡,绝大多数人都是佛陀的亲戚。后来因为前世的因缘,这个城市里面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杀,血流成河,很多男人死于这次屠杀。有500个女人因为当时受的刺激特别大,就出家了。一两年后,当她们的心灵创伤慢慢淡了,她们又陆陆续续全部还俗了。这是这条戒律的来源,缘起就是这样。所以佛教里就讲,一时冲动出家是不对的。一个人不考虑父母,也不考虑儿女、配偶,什么都不考虑,一时冲动下出家,这是不对的,不是很好的出家,是有问题的。如果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想了很长时间:尽管现在跟父母、配偶、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帮助到他们一些,但当他们面临像死亡这样的问题时,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帮不上忙;如果像现在这样(不出家)下去的话,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多的人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连家人都没办法救,怎么救更多的人?所以应该去寻找另外一个方法,找到这个方法以后再回来报恩,再来帮助他们。如果真的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话,他暂时没有管父母、配偶、小孩,自己走了,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初佛陀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看到城外有太多的老百姓,有生、有老、有病,尽管他的国王父亲强烈反对,儿子、配偶也都不同意,但佛陀觉得这样下去自己也帮助不了他们,还是要去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更多人的痛苦的方法。虽然自己走了以后,他们可能暂时不理解,也可能导致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痛苦。但这是暂时的,自己最后找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如果看远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打个比方,佛陀的那个年代很多商人会出海去寻宝,如果他们找到了宝,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赚很大很大一笔钱。可是他们的航海过程非常危险,如果平安,也要三年、五年以后才能够回来。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家人还有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非常担心,他们也特别痛苦。但是还是有些人不顾一切去寻宝,即使父母、配偶和朋友阻碍他,他也不听就走了。他知道这条路有很多的风险,也不确定是否能够平安地回来,但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他最终还是为了这些人。他想这样可以赚钱,可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家,一个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决定要走这条路,这样的心情和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出家也是一样,如果真的有这种想法和发心的话,那是他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虽然人走了确实会让家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暂时就只能这样,可以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但如果是刚才讲的一时冲动,那是不对的。所以像这样冷漠啦,然后去出家,这个对和不对……我觉得还是要分开讲,这里面有太多的情况。

还有变得冷漠的问题。比如我们有些人,以前经常约朋友在一起逛街、购物、吃饭,学佛以后,参加娱乐活动越来越少了。别人就觉得这个人怎么一下就变成这样,他们不理解,觉得这个人很冷漠。但是这个也要看情况,比如说,两个小孩本来就是有病的,平时他们两个一直在一起玩耍。有一天,其中一个小孩发现有一种药可以治他们两个的病,于是他很认真地去学医,这时他就不像以前那样跟另一个小孩儿一起玩儿。另外一个小孩儿就觉得,他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为什么不理我了,为什么不跟我一起玩了,为什么这么冷漠了呢?实际上学医的小孩的想法是,这样继续下去我也帮不了你,你也帮不了我。那我认真地去学习,最后我们两个的病痛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我要认真一点,要在这方面努力,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你一起玩儿。如果是这种想法的话,那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学佛学得有点偏,太教条。学佛以后不跟人来往,认为自己学佛以后,参加娱乐活动、跟朋友一起去吃饭、逛街都是罪过等。这个确实是路走偏了,如果他真的是学佛修行,没有时间的话,倒也可以理解。我觉得这里有对的,也有错的,我们要把这个分开讲,这样理解就应该比较正确。 

H   感谢您给大家的开示。我听到的意思就是: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提起。有时候我们说,学佛之后会变得冷漠,但实际上菩萨是最有情感的,他们每时每刻,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为他们心怀众生,所以他们会跟众生同体大悲、同体大慈。  

A   对。 

 

5

 

Q  尊敬的堪布,您好!女儿的孩子今年十三岁,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经常给她讲《弟子规》,她也学了很多,受了一些启蒙教育,但效果不好,孩子的妈妈就挺着急。请问堪布,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A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叫家庭教育。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非常有效,他们有很多的方法。我们有些家庭,父母没有故意地去教孩子学佛等,但是因为父母本来是学佛的,然后小孩从小看到父母学佛,自然也就有了这个信仰。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身教,身体的教育。这确实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这个方面努力,我想应该会慢慢改变的。此外,虽然小孩在家里是这样,但是还有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学校的教育,以及同学和老师的影响。有时候这些力量,可能会超过家庭教育的力量。但家庭教育还是非常有用的,确实有很多这方面的理论。不仅仅是理论,我们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还是努力吧,努力还是会有效的。阿弥陀佛!

 

6

 

Q   堪布,您好!刚才说到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可兰经》;佛教有《大藏经》等经书,还有好多书籍是后来佛陀的弟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有好多人说,它们都不是佛陀讲的,所以不是最初的佛教。这个问题怎么看?

A   佛教的书籍确实是太多太多了。一个人不用说学,光是念,一辈子、两辈子、五辈子可能都念不完、读不完。但是你是不是一定要读这么多?也不是。佛教也完全可以用一本书来代替,比如《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里从最基础到最后的修行过程,全部讲得非常清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补充最后很小一部分的修法,那么这本书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化的修法。所以其他都不学,只修这一个是没问题的。还有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书也把整个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方法,有序地、系统化地讲得很清楚。佛教里面也有把整个佛经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一本书里的,然后你就学这个、修这个,其他都不看、不学的话也是可以的。

但是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书籍呢?因为佛教要适合不同人的根机,就是口味。要度化不同人,就要有很多的书。比如汉文版的《大藏经》里,就把最初佛陀自己讲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一部分和后来高僧大德、祖师大德们写的,都放在了一起。而藏文版的《大藏经》,这两个内容是分开的,都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书籍。如果不想学这么多的话,也没问题,其中也有很简单的。比如我刚才讲的这两本书,就完全够一个人一辈子的修行。如果喜欢简单的话,也可以这样。

Q   那您刚才讲的这个《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如果我们想深入地去学习修行的话,是不是就把这一本书当成主要的蓝本?因为您的《慧灯之光》我也读了三四册,我可不可以把《慧灯之光》和《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结合起来看?因为之前我也看好多别的书,看得太多了有点找不着头绪。

A   嗯,《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了很多藏族人的问题,还有他们不如法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等等。把这些去掉了以后,它的精华就是真正修行的部分。《慧灯之光》最早版本的第二册里讲的是加行,修前行。这个跟《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再加上我们现代人生活里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他的主要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如果喜欢简单的话,这样也可以。

人本身的根机不一样。佛教里讲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非常复杂,想学很多很多东西,想了解很多东西以后再去修的人。为了这些人,佛教里有很多像五部大论等的书籍、经典特别特别多;另外一部分人,不喜欢太烦琐的东西,喜欢简单的。这种人不需要学这么多东西,就学刚才我讲的这些书。学好了以后再一步一步地去修、消化,最后也可以成就的。

H   好的,我们再次感谢慈诚罗珠堪布做客我们的《慧灯·问道》节目。感谢大家,下期节目再见。

 

 

编者注:因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为避免重复,此处只标示缩写。其中,H(Host/hostess)代表主持人,A(answer)代表堪布,Q(question)代表提问者,即观众。

 

《慧灯·问道》“生活篇”第6期

 

H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栏目。上一期的节目中,慈诚罗珠堪布就佛法与生活的主题,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答疑解惑。在这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接着这一主题,请慈诚罗珠堪布与我们进行互动。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

 

1

 

Q  堪布,您好!关于基督教和佛教,我有一个问题。基督教比较积极主动地宣传它的修行是简单有效的,要求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复杂。佛教的修行反而比较复杂、要求比较多、时间比较长,导致有些人会灰心,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解脱,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A   佛教里有一个“人天佛教”。在佛教的历史上,大家都不是很重视人天佛教,更重视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因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法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所以大家都去修;而人天佛教没有太多的修行,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人天佛教的要求就很简单,第一,它的观点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第二,它不讲佛教里的空性等;第三,它对行为上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尽量行善断恶;最后,它会提供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禅修,除了这些以外没有太多要求。就像基督教一样,因为它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很多人也觉得这个适合自己。

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很忙碌,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所以要学太多东西的话也比较难;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现实的、眼前的问题,对于解脱和成佛,可能很多人就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佛教有些修行比较枯燥,也烦琐,这样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本来就那么忙,现在又要修那么多,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就不愿意接触。但还有另外一部分追求比较高端的修行和智慧的人,佛教就比较适合了,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所以除了大乘、小乘以外,他也推广人天佛教。这个确实比较重要。

H   谢谢堪布。如果一个普通人修了一辈子的人天佛教,这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好处呢?

A   因为(人天佛教)对他的要求不高,他的修行也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他的结果也是很简单的。那他能不能解脱?不能。他能不能成佛?不能。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那他可以怎样呢?可以这一世、下一世、再下一世,不堕饿鬼、地狱、畜生道,他可以再一次投生到人和天人当中,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但生老病死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个就是他的果报。

 

2

 

Q   堪布,您好!有的师兄说,如果我们看到听到的所有东西,都能在阿赖耶识上种下种子的话,就不能去像教堂、道观这些外道的修行场所,因为这样也可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上种下外道的种子。请问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有这些影响的话,当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比如说,迫不得已一定要跟亲朋好友去这样的外道场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谢谢。

A   这个没问题的。比如说外道的教堂,实际上就是一个建筑物而已。一个非常漂亮的建筑物,去看一看,没问题。或者我们去看看《圣经》也没有问题,佛教也是允许的。但是佛教有一个要求:作为佛教徒,首先学佛需要多看佛教的经典,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了以后,然后再去看外道的书籍,这个佛经里面说得非常清楚,是没问题的。那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都可以看的话,进教堂也没问题的,可以去。

Q   好的。谢谢您。

A   我觉得如果不去看的话很可惜的,国外的教堂都是很漂亮的,我经常去。

 

3

 

Q   堪布,您好!以前我没皈依的时候很喜欢旅游,到各个地方都会收集一些加持品,比如说十字架呀,道教的纸符等东西。那我皈依以后,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东西。

A   如果你皈依以后还是喜欢这些东西的话,那放在你家里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以前那么喜欢的话,可以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4

 

Q   尊敬的堪布,我有两个问题。人学佛学到最后,是不是就没有喜怒哀乐了?可是我觉得人有喜怒哀乐很正常啊,大家不是常说,喜怒哀乐是人类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佛法为什么非要让我们放下呢?我也觉得放下之后好像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了,是不是这个人就会变成一个木头人了?

A   佛教不是要求我们放下所有的喜怒哀乐,实际上也放不下。很多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跟我们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所以也不是完全放下。喜怒哀乐也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这里面也有一些好的事情,所以佛教不是要求我们一下就要放下这些东西。

我们的意识,比如喜怒哀乐这四个字当中的“喜”和“乐”是我们大家比较喜欢的,佛教也从来不会否定生活中存在喜和乐。但佛教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喜和乐非常短暂,而且我们所有的欢喜和快乐里面其实掺杂了很多不欢喜、不快乐的因素,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几乎找不到一个绝对的喜悦和快乐,只能是相对的喜和乐。因此希望我们通过佛教的训练(也就是修行)把意识再提升一下,在上面有更高级的、更高端的欢喜、喜悦和快乐。

当然,很多人听到这个话时,不能理解。我举个例子,在一个小孩儿的生活中、记忆中,甜味儿就只有吃甘蔗时的甜味,他从来都没有吃过像蜂蜜、巧克力等的甜品。当有一天我们告诉他不要去吃甘蔗,还有蜂蜜等其他更好的甜味儿时,他可能就有点想不通:如果不吃甘蔗,那生活当中就没有甜的东西了;如果生活当中永远都接触不到甜的,那活着有什么意义等,他会这样认为。但是他没想到如果不吃甘蔗,还有很多其他的味道是甜的,而且很多都比甘蔗的甜味儿还好。同样的,我们现在就像这个小孩儿一样。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感觉到的快乐和喜悦,是通过物质刺激我们的感官而获得的,我们就只有这种快乐;并且我们认为所有的快乐就是这个快乐,如果这个快乐没有了,那就等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快乐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就变成木头人了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智慧和意识提升了,在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喜悦和快乐上面,就能感受到更广的、更深的、更好的喜悦和快乐。佛教里把这个叫作大乐。这个喜悦可以利益自己,也可以利益别人,就是自利利他。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佛教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放弃喜悦和快乐。当然,没有怒、哀更好。佛教认为我们意识能够接触到的所有的东西,其实是有很多负面作用的。如果能够离开它是最好了,我们根本不用担忧离开了这个是不是就等于没有喜悦和快乐,生活中还有更好的喜悦和快乐。

Q   第二个问题,有些人学佛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冷漠。比如说不结婚,违背父母的意愿出家,把父母气病了,甚至父母亡故他也绝不反悔、不能妥协。这种做法对吗?另外,据我所知,寺院里好像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没有家人同意是不可以出家的。如果说出家需要家人的同意、父母的同意、配偶的同意,那么历史上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虚云大师这样的人物了?因为他们在出家之前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普通人,在这件事上如何取舍呢?

A   你说得对,但这不是寺院的规定,而是佛教的戒律中就有这个规定。一个人想要出家的话,首先需要父母的同意,如果有配偶还需要配偶的同意,就是离他最近的这些人都要同意。在同意的情况下出家,那这是最完美的出家。他出家以后没有留下任何不好的东西,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这是最好的。原则上,佛教的戒律里面有这样的要求。

第一个问题,比如说你有欠债,那你要把这些债全部还掉了以后才能出家,不可以带这么多的债出家。还有就是出家的时候,在过去还需要国王的同意,更需要父母的同意。不同意就不能出家,这个是戒律上有的,这是一个完美的戒体。如果父母不同意,配偶也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算不算是出家呢?还是算出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出家、受戒,能不能得到戒?可以得到戒。他出家是有功德的,但是同时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有一点罪过,可以这么说。所以佛教就认为,最好是这些人同意了以后再去出家。如果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出家,也可以得到戒,同样也可以出家,但不是很完美。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有些人学佛以后越来越冷漠,不考虑父母,也不考虑儿女,一时冲动地出家,这在佛门里面是比较反对的。有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的故乡,现在就是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当时叫作迦毗罗卫国。这个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在释迦牟尼佛的故乡,绝大多数人都是佛陀的亲戚。后来因为前世的因缘,这个城市里面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杀,血流成河,很多男人死于这次屠杀。有500个女人因为当时受的刺激特别大,就出家了。一两年后,当她们的心灵创伤慢慢淡了,她们又陆陆续续全部还俗了。这是这条戒律的来源,缘起就是这样。所以佛教里就讲,一时冲动出家是不对的。一个人不考虑父母,也不考虑儿女、配偶,什么都不考虑,一时冲动下出家,这是不对的,不是很好的出家,是有问题的。如果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想了很长时间:尽管现在跟父母、配偶、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帮助到他们一些,但当他们面临像死亡这样的问题时,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帮不上忙;如果像现在这样(不出家)下去的话,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多的人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连家人都没办法救,怎么救更多的人?所以应该去寻找另外一个方法,找到这个方法以后再回来报恩,再来帮助他们。如果真的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话,他暂时没有管父母、配偶、小孩,自己走了,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初佛陀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看到城外有太多的老百姓,有生、有老、有病,尽管他的国王父亲强烈反对,儿子、配偶也都不同意,但佛陀觉得这样下去自己也帮助不了他们,还是要去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更多人的痛苦的方法。虽然自己走了以后,他们可能暂时不理解,也可能导致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痛苦。但这是暂时的,自己最后找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如果看远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打个比方,佛陀的那个年代很多商人会出海去寻宝,如果他们找到了宝,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赚很大很大一笔钱。可是他们的航海过程非常危险,如果平安,也要三年、五年以后才能够回来。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家人还有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非常担心,他们也特别痛苦。但是还是有些人不顾一切去寻宝,即使父母、配偶和朋友阻碍他,他也不听就走了。他知道这条路有很多的风险,也不确定是否能够平安地回来,但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他最终还是为了这些人。他想这样可以赚钱,可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家,一个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决定要走这条路,这样的心情和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出家也是一样,如果真的有这种想法和发心的话,那是他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虽然人走了确实会让家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暂时就只能这样,可以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但如果是刚才讲的一时冲动,那是不对的。所以像这样冷漠啦,然后去出家,这个对和不对……我觉得还是要分开讲,这里面有太多的情况。

还有变得冷漠的问题。比如我们有些人,以前经常约朋友在一起逛街、购物、吃饭,学佛以后,参加娱乐活动越来越少了。别人就觉得这个人怎么一下就变成这样,他们不理解,觉得这个人很冷漠。但是这个也要看情况,比如说,两个小孩本来就是有病的,平时他们两个一直在一起玩耍。有一天,其中一个小孩发现有一种药可以治他们两个的病,于是他很认真地去学医,这时他就不像以前那样跟另一个小孩儿一起玩儿。另外一个小孩儿就觉得,他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为什么不理我了,为什么不跟我一起玩了,为什么这么冷漠了呢?实际上学医的小孩的想法是,这样继续下去我也帮不了你,你也帮不了我。那我认真地去学习,最后我们两个的病痛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我要认真一点,要在这方面努力,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你一起玩儿。如果是这种想法的话,那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学佛学得有点偏,太教条。学佛以后不跟人来往,认为自己学佛以后,参加娱乐活动、跟朋友一起去吃饭、逛街都是罪过等。这个确实是路走偏了,如果他真的是学佛修行,没有时间的话,倒也可以理解。我觉得这里有对的,也有错的,我们要把这个分开讲,这样理解就应该比较正确。 

H   感谢您给大家的开示。我听到的意思就是: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提起。有时候我们说,学佛之后会变得冷漠,但实际上菩萨是最有情感的,他们每时每刻,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为他们心怀众生,所以他们会跟众生同体大悲、同体大慈。  

A   对。 

 

5

 

Q  尊敬的堪布,您好!女儿的孩子今年十三岁,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经常给她讲《弟子规》,她也学了很多,受了一些启蒙教育,但效果不好,孩子的妈妈就挺着急。请问堪布,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A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叫家庭教育。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非常有效,他们有很多的方法。我们有些家庭,父母没有故意地去教孩子学佛等,但是因为父母本来是学佛的,然后小孩从小看到父母学佛,自然也就有了这个信仰。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身教,身体的教育。这确实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这个方面努力,我想应该会慢慢改变的。此外,虽然小孩在家里是这样,但是还有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学校的教育,以及同学和老师的影响。有时候这些力量,可能会超过家庭教育的力量。但家庭教育还是非常有用的,确实有很多这方面的理论。不仅仅是理论,我们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还是努力吧,努力还是会有效的。阿弥陀佛!

 

6

 

Q   堪布,您好!刚才说到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可兰经》;佛教有《大藏经》等经书,还有好多书籍是后来佛陀的弟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有好多人说,它们都不是佛陀讲的,所以不是最初的佛教。这个问题怎么看?

A   佛教的书籍确实是太多太多了。一个人不用说学,光是念,一辈子、两辈子、五辈子可能都念不完、读不完。但是你是不是一定要读这么多?也不是。佛教也完全可以用一本书来代替,比如《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里从最基础到最后的修行过程,全部讲得非常清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补充最后很小一部分的修法,那么这本书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化的修法。所以其他都不学,只修这一个是没问题的。还有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书也把整个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方法,有序地、系统化地讲得很清楚。佛教里面也有把整个佛经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一本书里的,然后你就学这个、修这个,其他都不看、不学的话也是可以的。

但是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书籍呢?因为佛教要适合不同人的根机,就是口味。要度化不同人,就要有很多的书。比如汉文版的《大藏经》里,就把最初佛陀自己讲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一部分和后来高僧大德、祖师大德们写的,都放在了一起。而藏文版的《大藏经》,这两个内容是分开的,都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书籍。如果不想学这么多的话,也没问题,其中也有很简单的。比如我刚才讲的这两本书,就完全够一个人一辈子的修行。如果喜欢简单的话,也可以这样。

Q   那您刚才讲的这个《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如果我们想深入地去学习修行的话,是不是就把这一本书当成主要的蓝本?因为您的《慧灯之光》我也读了三四册,我可不可以把《慧灯之光》和《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结合起来看?因为之前我也看好多别的书,看得太多了有点找不着头绪。

A   嗯,《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了很多藏族人的问题,还有他们不如法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等等。把这些去掉了以后,它的精华就是真正修行的部分。《慧灯之光》最早版本的第二册里讲的是加行,修前行。这个跟《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再加上我们现代人生活里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他的主要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如果喜欢简单的话,这样也可以。

人本身的根机不一样。佛教里讲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非常复杂,想学很多很多东西,想了解很多东西以后再去修的人。为了这些人,佛教里有很多像五部大论等的书籍、经典特别特别多;另外一部分人,不喜欢太烦琐的东西,喜欢简单的。这种人不需要学这么多东西,就学刚才我讲的这些书。学好了以后再一步一步地去修、消化,最后也可以成就的。

H   好的,我们再次感谢慈诚罗珠堪布做客我们的《慧灯·问道》节目。感谢大家,下期节目再见。

 

 

编者注:因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为避免重复,此处只标示缩写。其中,H(Host/hostess)代表主持人,A(answer)代表堪布,Q(question)代表提问者,即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