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学佛的过程中,觉得学佛和生活矛盾重重,甚至到了二者必择其一的地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难道真的不可调和吗?倘若如此,恐怕任何人都没办法学佛了。
其实学佛和生活并不矛盾,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互相圆融。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生活中大多数的事情变成大乘佛教,同时,将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变成生活。这是最理想的学佛方法。对于佛教徒而言,这既有实际意义,同时也非常重要。
一、出离心与生活不矛盾
(一)能否解脱与物质无关
我们首先要知道何为生活、何为学佛。生活就是在红尘当中享受人天的福报;而标准的学佛,则是断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和他人从生老病死的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一个是世俗,一个是超越世俗;一个是世间,一个是出世间。这看似相悖的两者如何能做到圆融呢?
解脱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出离心。无论学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但凡学佛、求解脱之人,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并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脱离生老病死、超越轮回。这个决心就叫做出离心。我们在具备出离心的同时,也可以拥有许多财富,过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活。这两者是不矛盾的,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因为享受物质生活并非意味着不能有其他的目标和追求。
有些人由于自身的福报或各种原因,拥有丰富的物质,甚至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这样是否就无法修行?并不是。生活奢侈和修行是两回事,前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他并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他认为,我既然有这个福报,就可以去享用,但钱财不是我唯一的追求,我生存的意义是为了解脱;何况佛教也从来没有说,要走上解脱道,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所以,他可以一方面坐拥阔绰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又怀揣极为崇高的追求。过去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许多像国王、大臣等上层社会的人,以及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都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甚至发了菩提心,难道他们没有出离心?
反之,贫穷的生活就一定能让人解脱吗?当然不是。物质越贫乏,往往人们对物质会更看重、更向往。一些生活困窘的人,每天一门心思想着赚钱发财,难得有什么精神追求,但这种人往往发不了财。
由此可见,我们能否解脱,与物质没有丝毫关系。
(二)追求物质是为了生存
大多数的在家人,通常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被夹在中间,是所谓的“夹心”阶层。我们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诸多责任,一时不可能放弃工作和生活。那我们是否无法追求解脱、不能生起出离心呢?当然不是!求解脱是一种精神追求,并非意味着要远离和抛弃现有的家庭及生活。
我们要分清楚什么叫有出离心,什么叫没有出离心。只追求金钱名誉、权力地位等世俗之物,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即是没有出离心的表现;若是坚定不移地追求解脱,则说明具有出离心。然而有了出离心,是否就不能再追求这些世俗之物?也不是。人必须具备维持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作为在家人,只能靠自己去创造。因此,谋求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必要的,这不等于没有出离心。否则,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又如何修行?更何谈解脱?
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并不代表我们不要物质生活。物质是我们生存的基础,适当地追求物质是为了生存,而不是因为物质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此之上,我们理应还有更高的追求——寻求解脱,虽然人在红尘之中,而心已经开始出离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物质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出离心。不管生活条件怎样,只要自己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生起出离心。而作为一个在家人,只要有标准的出离心,既可以过清贫的生活,也可以过富裕乃至奢侈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太多不需要的东西。例如为了满足虚荣心,开豪车、戴名表、穿大牌服装、背限量款包包……处处要胜人一筹。实际上这样的攀比没有必要,我们可以过一个简单但不艰苦的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上修行。
二、菩提心与生活不矛盾
出离心与我们的生活不矛盾,菩提心就更不矛盾了,因为大乘佛教的思想非常开放,而且人性化十足。我们尽管身处红尘,但仍然可以修最高的佛法,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菩提心。否则,表面上做得再好,也不能成为大乘佛教。
有的人误以为好心、善心就是菩提心,其实菩提心比一般人理解的爱心和慈悲心更高一个级别。菩提心需要具备两个决心,一是我要度化众生;二是为了度化众生,我要成佛。目前我们还不一定拥有标准的菩提心,但只要有一个往这方面努力的想法,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一)发心决定功德的大小
只要有菩提心,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将成为大乘佛教。
比如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前供一盏灯,这肯定是有功德的,但这个功德属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还是其他,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发心。在这里,供的是同样的佛,用的是同样的供品,然而得到的却是迥然相异的善根,仅仅就因为发心不一样。具体而言,三种不同的发心会使供灯的结果变成三种不同的功德。
第一种功德是世间法。假如供这盏灯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这一世健康、顺利、发财,或者为了下一世投生为人和天人,其功德就是世间法。这种功德既不能让人成佛,也不能让人从轮回中解脱,只能在下一世做人或天人,享受人天福报。在这种发心之下,无论是捐献巨资修庙、铺路等做各种慈善活动,还是打坐修行、念咒诵经、吃斋受戒……这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世间法。
第二种功德属于声闻乘,也即小乘佛教。当供灯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从轮回中解脱,而没有想去度化众生,就会成为小乘佛教的善根。所谓小乘佛教的善根,就是我虽然不能像佛一样普度众生,但是如果继续努力,未来可以了脱自己的生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出离心。有出离心,但没有菩提心,便成为小乘的善根。
第三种功德属于大乘佛教。倘若供灯时发了菩提心,也就是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要成佛;为了成佛,我将这盏灯供养给释迦牟尼佛。如此一来,此功德便成为大乘佛教。这样做的结果是,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最终必能成佛,度化无边无际的众生。
这三种善根差距之大,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同样是一个简单的供灯行为,能得到哪一种善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发心。
总而言之,要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大乘佛教,需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只有出离心,则变成小乘佛教;如果既无菩提心又无出离心,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法,就将成为世间的善根,只能让人在世俗中享受人天福报,无法解脱。
(二)在生活中修持六度
怎样才能将生活中的一部分变成大乘佛教的善事?如何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修行?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修六度,亦即六波罗蜜多,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都可归纳于此。作为在家人,我们在红尘中也完全可以做到六波罗蜜多。下面以其中的前三个波罗蜜多为例,加以简单介绍。
1.布施
六波罗蜜多的第一个是布施,也就是给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物质上的布施
我们给出的东西不一定是十分珍贵的物品。在《三十五佛忏悔文》中所回向的最小善根是“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意思是比如我们曾经给一头牛、一只羊喂一点草,或者在大街上给流浪狗、流浪猫一点东西吃,这也是布施,都可以回向。
其实每个人都具备这个能力。比如寒冷的冬天,我们把一瓶热的饮料送给清洁工、快递员;当遇到真正的流浪汉——不是职业乞丐,请他吃一顿饭,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
平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若是能将自己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当然更好,但是这个要求稍微有点高。我们可以暂且挑自己不太需要的东西送出去。
每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用不到的物品——有的人存有几十条新领带;很多人衣柜里的衣服,不少连牌子都没有拆,可能直到离开人世都没机会穿;还有的人喜欢买许多昂贵的包,囤积各种各样的鞋子、生活用品以及食品等。实际上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但又舍不得送人,于是只得长年累月束之高阁;放置久了,不是过时就是过期,造成人为的浪费。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拿出一些,分享给其他需要的人。
(2)法布施
“法”指的是佛法。也许很多人觉得法布施我们做不到,其实不然,完全可以做到!比如我们特意到贩卖活鱼、活鸡等海鲜、家禽的菜市场去买菜,趁机给动物念一些心咒或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这就是法布施,而且是非常好的法布施!因为我们不求任何回报,纯粹为了利他而念。
(3)无畏布施
当有众生的生命、身体面临威胁,或是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施以援手,助其消除威胁和恐惧,即是无畏布施。这样的机会常常出现,比如发现路边水池里有快要淹死的小动物,我们把它救出来放在安全的绿化带里。诸如此类的无畏布施,我们随时都可以做。
(4)爱心和慈悲的给予
给予任何人或生命以爱心、慈悲心,这是最有价值的给予。通常我们理解的给予是将物质的东西送给别人,其实未必,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赠予。有物质条件的可以给物质,没有的可以给其他东西,至少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心。在爱心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行为都可以帮助别人,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
如今很多人背负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常常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刚刚遭遇不快,正值内心郁闷之时,却在电梯、地铁、公交车里接连碰到三个人对他报以微笑。仅仅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他内心的阴霾可能就会一扫而空,心情变得愉快起来。发自内心的微笑虽然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立即给对方带去温暖和力量,犹如心灵的特效药一般。
以上介绍的是六波罗蜜多里的布施,都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只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做,这些给予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乘佛教。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熟视无睹,白白错失了机会。
2.持戒
不少人都觉得,当下的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倘若再加上佛教众多戒律的约束,压力会倍增,以致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学佛。
佛教确实有戒律,而且还有不少。然而所有的戒律,归结到最根本只有四条——杀盗淫妄,并且这四条戒所针对的行为,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无论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都是不被允许的。再者,包括这四条戒在内的所有戒律,在家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予以受持。假如觉得四条太多,可受三条或两条,再不行,只受一条,即使受一条也强过一条不受。
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包括密宗在内,佛教所有戒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控制自己不去伤害其他的众生。这里面已然包含了全部的戒律。其实有些戒律极为简单,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比如不杀人——这一辈子不故意杀人,至少这一条戒我们都可以受。如果有了菩提心,“不故意杀人”如此简单的事情就变成了大乘佛教的戒律。
3.忍辱
忍辱亦即忍耐。有些时候,因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突破了内心承载的限度,导致情绪暴躁,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争执、吵闹。倘若我们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学会包容,非但可以避免不愉快,而且这种包容也变成了大乘佛教的六波罗蜜多之一。
有菩提心的人,以其为中心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磁场,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力量,给周围的人带来安全感。我们虽然用眼睛看不到他有没有菩提心,但是意识能感受到其内在的力量。所以,只要拥有菩提心,便可轻而易举地将生活中的一切变成大乘佛教。
三、坚守佛教的核心价值
(一)学佛的误解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佛教徒对出离心、菩提心并不感兴趣,而仅仅为了自己现世的生活去烧香、拜佛、求佛。世俗之人用世间的办法去赚钱,佛教徒用佛教的手段去追求利益,方法虽然有所不同,目标却是一致的。对佛教徒来说,这一世能够遇到大乘佛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不去珍惜,只是用它来追逐现世的一点蝇头小利,岂非鼠目寸光?如果只求物质,根本就不需要佛法,好好读书、工作,然后做做生意就能发财;如果这样也发不了财,那烧香拜佛也不一定能让你发财。
很多佛教徒都抱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的“学佛”,根本不是学佛,而是供佛、求佛,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供佛,是供供品给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佛菩萨。不过假如供养时的发心不正确,那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求佛是什么?当我们在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时,临时抱佛脚,到寺庙去烧香拜佛,求佛菩萨帮忙解决困难、渡过难关,过后便将佛菩萨抛诸脑后,再遇到问题时,又跑去烧香拜佛,这叫做求佛。
我们可以求佛,也可以供佛。但如果只懂得这些,而不去学佛,那是非常可惜的;更为遗憾的是,很多人竟然浑然不知,以为自己就在学佛。实际上他们认为的“学佛”无非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法会,今天汉传佛教的水陆法会,明天消灾延寿法会,后天藏传佛教的各类财神法会,加之各种灌顶、买宝瓶等等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凡是与金钱、名利有关的东西,人们趋之若鹜;对于与此没有太大关系的东西,便兴致全无,诸如菩提心、空性,管它再伟大、再有意义,很多人都毫无兴趣,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也可以理解,人们之所以不了解应该如何学佛,并非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由于缺乏正统的佛教教育;他们若是明白了这个问题,自然不可能再这样做下去,而会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放弃错误的“学佛”理念和做法,接受系统的大乘佛教教育,这才是学佛的正确方向。
(二)佛教场所的使命
当前,在家人在学佛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也有出家人的一定因素。无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的出家人,请大家一定要仔细思考,寺庙、佛教中心、精舍等佛教场所存在的价值以及出家人的工作是什么?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假如佛教场所不提供那些与金钱挂钩的活动,大众自然也不会去参与。出家人理应齐心协力,将佛陀真正的思想、智慧传递给大众,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每当举行财神灌顶、消灾延寿法会,人们便蜂拥而至;讲课、打坐等真正学佛的活动,来的人却寥寥无几。故而很多人觉得,反正大家也不想听法,索性不讲了,如此恶性循环,以致最后无人讲法,也无人闻法。出家人不传讲佛法,还有什么意义呢?大家想想这样下去是否可行。假如佛法只能给世人提供一个烧香拜佛、举办法会的场所,其存在的价值何在?这样的佛法对社会、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它一定会被逐渐边缘化,最终被抛弃。因此,大家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宗教场所要维持下去,也需要一些费用。但是如果道场里有正法,有闻思修行,当大家发现了这个道场存在的价值,那么就维持道场所需的这么一点费用,应该不用依靠商业化的手段,我想会有人发心的。所以,希望各个教派的出家人在这些方面一定要审思明辨。
(三)坚守佛教的核心内容
任何人都想健康、顺利,不想有灾难,这是正常的愿望。因此,大家去寺院烧香拜佛、参加法会,乃至灌顶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所建议的是,不要过多地去参与商业化的佛教活动。
为什么会出现商业化的佛教活动?就是因为很多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经常支持并参与,所以它们就陆陆续续、没完没了地冒了出来。不管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这类活动都不少,南传佛教相对好一些。当然也并非所有藏传、汉传的活动都是商业性质,相信大家能够分辨出来。
假如大家都将兴趣转而投向打坐修行,对于带有商业性的佛教活动纷纷远离、无人理睬,那还会有这些活动吗?自然不会。当大家对这些不感兴趣,寺庙或佛教中心也就不会再举办这些活动。但他们也不能无所事事,总归要做一些事情,那时候他们一定会顺应大家兴趣之所在——去组织听课、打坐等。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要坚守佛教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自己的闻思修行,这样才不失为学佛。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烧香、拜佛,偶尔参加法会,遇到困难也可以去求佛。
只要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学佛方法,抓住了佛法真正的核心,修行并非难事。当我们有了出离心,尤其是生起菩提心之后,但凡轻轻松松完成一件很小的事,也可以积累极大的福报。这非常有意义,希望大家高度重视。
四、每日功课的安排
如何才能将佛教的核心价值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具体而言,就是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之间,做好每天的功课。
(一)早课
平时早上不要睡懒觉,稍微早一点起床,最好是当地时间5点半左右,如果觉得太早,6点钟也可以。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八九点上班,路上要花2个小时,若要4点起来做功课,确实也不太现实。如果上班不是很远,时间来得及的话,最好是安排1个小时的早课,实在不行,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半小时、45分钟都可以。
虽然有每天要睡够8小时的说法,但一般情况下,6个小时就足够了。比如晚上11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这样既不影响工作效率,也不会使人感到疲惫。
起床后,洗漱完毕便开始做功课。我们要安排好自己的功课,如持咒、念经等,但核心的功课应该是打坐修行,并且时间上至少要占早课的三分之二。
1.念咒
念3遍语加持咒(即加倍咒):嗡桑巴Ra桑巴Ra,波玛纳萨Ra,玛哈臧巴巴吽啪德娑哈。佛经中记载,每天早上做功课之前念此咒3遍,可以加持我们当天所有念诵的功德,使之成1000万倍地增长,所以念加倍咒非常有意义。
念21遍百字明。
念7遍加持念珠咒:嗡日子Ra嘛呢吧尔瓦尔达亚吽。以此加持自己的佛珠。现在很多人不用佛珠,喜欢用计数器,因为比较方便。计数器当然可以用,但是我们在家做功课的时候,最好是用佛珠。
佛珠经过加持后,仅仅用来念一遍咒、一句佛号,也可分别得到10万遍咒、10万声佛号的功德。但是,不能以只念加持咒的功德来代替念心咒或佛号的数量,否则就违背了最初的发心。
2.供佛
然后开始供佛,每天早上要供水、供花、供香等五供或八供,同时念供云咒:纳摩Ra嘚纳嗒儿雅雅,纳摩巴嘎哇得,吧匝儿萨Ra吧儿玛儿达呢,达塔嘎达雅,阿儿哈得三雅三波达雅,达雅塔,嗡吧贼儿吧贼儿,玛哈吧贼儿,玛哈得匝吧贼儿,玛哈波雅吧贼儿,玛哈波德泽达吧贼儿,玛哈波德曼卓巴桑嘎儿玛纳吧贼儿,萨儿瓦嘎儿玛阿瓦Ra纳波效达纳吧贼儿娑哈。
佛经中记载了供云咒及其功德,它的功德相当之大,不仅可令供每盏灯的功德增上100万倍,而且还可清净自己难以计数的罪过。这些都仰赖佛度化众生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大家要相信这些咒。即使不学藏传佛教或者说不学密法的人,也可以念这些咒。因为大部分咒都不属于密法,诸如大悲咒、弥陀咒等等,显宗经典中也有这些咒,只要是佛教里正规的咒,大家都可以念。
我们边念供云咒,边供花、水、香,同时还可以念七支供,也就是《普贤行愿品》前面的七支供。倘若还有时间,可简单供一下曼荼罗。
3.磕头
每次供佛之后,做3个以上的大礼拜。我们在佛像前磕头的时候,要念顶礼咒:那摩曼子歇尔耶,那嚒斯歇尔耶,那嚒呕达嘛歇尔耶嗦哈。先念这个咒再磕头,则每磕一个头都有10万倍的功德。
有人想,是不是只念一个加倍咒,就可以代替磕10万个头了?当然不是!因为我们的发愿是磕10万个头,所以头仍然要一个一个地磕,咒也要一遍一遍地念,不能以加倍咒的功德来代替实际的数量。
4.打坐
接下来,开始做主要的功课——打坐。
很多人都会问,打坐的时候想什么?从零开始的初学者,先要修出离心。至于修出离心的方法,如果学藏传佛教,就修四前行,包括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和轮回痛苦,藏传佛教将此四项内容作为一个修行的次第。汉传佛教中虽然没有前行这样的说法,但是同样包含这些内容,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等显宗经典里讲得很清楚。这些都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无论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都要去思考这四项内容。
所以,我们打坐1个小时,按照次第修这些法,然后结束功课。
至此早上的功课便完成了,然后吃早餐,去上班。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每天都能这样做功课,就十分难能可贵了。
(二)晚课等其他安排
晚上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继续安排打坐。
另外,假如早上没有太多时间,也可将功课分为早晚各半小时或者各40分钟。如果能早晚各1个小时,那就更好了。
如遇出差不方便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第二天补上;不能补也无妨,尽量去做即可。功课间断一两天没关系,可以适当灵活一点。不要让这些变成一种压力,要开开心心地去做,这样才叫行善。
五、结语
我们能在此生值遇佛法,极为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不要错失如此珍贵的学佛机会。一旦错过,今后还能否遇到就很难说了;即使再遇到,可能也是一千年、一万年,甚至一百万年以后的事了。况且此生我们拥有的时间非常有限,必须要抓住佛教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如此花费不多的时间,却可以取得十分明显的收效,所以希望大家一步一步地修出离心和菩提心。
当然暂时不想解脱的人,就不需要修了。我想可能很多年轻人暂时还没有考虑解脱、成佛,只是对佛法感兴趣,这样的话,可以修人天佛教。只要相信轮回,相信善恶因果,在此基础上尽量行善断恶,虽然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但是下一世可以不堕恶趣,而是做人或天人,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学佛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求解脱之人,其中有大小二乘、显密二宗,有南传、汉传、藏传,整体上这些都是修解脱道的;另外一种是暂时还不想解脱,为了不令其善根间断,他们当前可以学修人天佛教,以后想走解脱道时再去修出离心。如此大家都能在佛教里各取所需,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