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般若波罗蜜多

下面讲六波罗蜜多的最后一个——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为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波罗蜜多,又名慧度。智慧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分为世俗生活的智慧与超越世俗的智慧。

智慧篇依据的仍然是《瑜伽师地论》。佛多次宣讲过六波罗蜜多,后人将这些汇辑在一起,形成了《瑜伽师地论》中的六波罗蜜多。这次我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力求让六波罗蜜多更接地气,帮助大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学习智慧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多学习有益的知识,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以此为众生服务;其次,要去了解二谛,准备进入更深层次的智慧——空性;最后,学习并修持空性,直至证悟。获取了最高层次的智慧,我们便能断除自身的烦恼,放下与我执有关的一切观念、情绪,进而实现利益众生的终极目标。

一、佛教的核心智慧——缘起法

(一)何为缘起法

佛教认为,轮回中的所有痛苦和快乐,都缘于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其中的痛苦源自烦恼,先是烦恼使人造业,然后人再感受痛苦,而不是谁在故意惩罚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快乐,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今世或某个前世所创造的善因,而非来自某个人或某个神的恩赐。

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根本不同。佛教认为一切果均有其各自的因,这些因缘决定了我们今天是幸福还是痛苦。这些幸福和痛苦之所以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或心里,就是因为当初其因缘在被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它们都是我们一手打造出来的,而不是别人或神灵给的,也没有谁能给我们这些。因此,现在我们承担相应的后果,也是必然的。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生命未能投胎成人,而我们有幸拥有宝贵的人身,这完全得益于自己过去种下的善因。获得人身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持戒,出家人持出家人的戒,在家人持在家人的戒,都要靠自己守持,其他任何人或神都不可能替代。第二,尽量行善,这也要自己亲自去做。第三,发愿生生世世获得暇满人身,这也是自己内心所想。这三个因缘齐备,就决定了我们此生拥有人身,而这三个因缘无一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来的。

另一方面,生活中所有的疾病、坎坷,则是因为自己此生或过去世作恶造成的。不可能别人造罪我们买单,而是谁造罪谁来承担后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顺乃至困苦,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所引发的后果。

佛教将上述现象称为缘起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倘若缺乏这一智慧,人们就会认为,只要全然相信某个神或人,将自己全部托付于他,他便会安排好所有的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佛不是不想帮助我们,而是没办法帮。佛是全知,但不是全能。假如佛是全能,那六道轮回中肯定不会存在痛苦的众生。

总而言之,幸福、快乐不是别人的恩赐,困难、痛楚也不是别人的惩罚,这些都缘于自己往昔的所作所为,全部是因缘所致。通达这个道理就是一种智慧——缘起法,佛教所有的教义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二)为何要学习缘起法

学习缘起法能带来什么益处呢?举例而言,精通了缘起法,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诿过于人,也不致产生各种抱怨和仇恨。尽管起初也会生气和埋怨,但冷静下来就会明白,不论从远因、近因等哪个角度看,其中一定有自己的过错,不能全部归咎他人。这样一来,仇恨、抱怨自然得以消除,此外还会从中汲取教训,以后在任何事情上都会更加谨慎取舍。可见,缘起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

学过《佛说稻秆经》的人都会明白,世间外在、内在的一切,包括从轮回到涅槃、从物质到精神、从人类到大自然,万事万物本具一种自然法则,它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某个神制定的,现代人称其为自然规律,佛教称其为缘起法或因缘法。拥有这样的认知,便能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对人生、对世界、对价值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智慧。

佛陀始终强调智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让我们避免盲目崇拜任何神、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一切必须依靠自己,所有的幸福、快乐源于自己的辛勤创造,所有的不幸、痛楚都是自作自受。外在的自然规律也是如此,全部有因有缘。这是佛教的核心智慧,大家要先建立起这一认知,然后进一步学习,反复思考、讨论并探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会更加珍惜此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天的幸福和快乐。

二、世俗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

世俗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是最简单的一种智慧。人们所精通的凡是对众生、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和文化,都可以归结其中。

(一)五明

佛陀将当时印度的所有文化知识归纳为五类,也叫五明,即藏传佛教中依然保留着的内明、因明、医方明、声明和工巧明,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五明不同于五部大论,后者属于佛教专著——专门宣讲佛法,偶尔会略微提及医方明、声明和工巧明。五部大论中一个是因明,其余四个均属内明,所以五部大论涵盖了五明中的两个大类。

1.内明

五明中的第一个,用《瑜伽师地论》中的术语叫做内明处,简称内明。

“明”,即明白、精通,指的是学习某种知识,最后达到精通的程度;“处”,即学处,指可以学习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凡是以消灭烦恼为目的的内在的智慧、禅定、方法,都叫做内明。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属于内明处。

内明本身包括了空性等深奥的法要,但在这里给大家讲的主要是能在生活中使用的智慧波罗蜜多,所以本文不会强调另一层面上的空性、胜义谛。

2.因明

第二是因明处。五部大论中的因明,简单讲就是逻辑,与西方的逻辑学、哲学比较相似,但不能完全划等号。因明本身是外道与佛教共有的思维和推理方式,但佛教的因明内容涉及很广,甚至延伸至唯识宗、中观等一些颇为深奥的内容。

广义来讲,形式逻辑也可以算是一种因明,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例如,“凡是金属都能导电”,这是大前提、大范围;“铜是金属”,此为小前提、小范围;通过大前提、小前提,可以推导出“铜能导电”这一结论。

举一个佛教中常用的因明的例子。“凡是冒烟的地方肯定有火在燃烧,没有火就不可能冒烟”,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地方只要冒着烟就一定有火,这不完全等同于逻辑学的大前提,但是比较类似;“现在看到一栋房子正在冒烟”,这相当于小前提;由此推出的结论是,“虽然看不见房子内部,但是可以推断里面一定在着火”。这就是因明的推理方式。

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存在一些漏洞,因而不够准确;佛教因明的推理方式本身没有问题,所谓的漏洞在于人类感官所得出的信息有误。因此,佛教的因明比形式逻辑更加精确且深奥。

有些佛教徒十分迷信,搞不清什么是佛教,什么是民间信仰,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将各种骗术和所谓的“神通”奉若神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当有一天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整个信仰便会彻底崩塌。如果懂得因明,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事情。所以,学习因明是很有必要的。

因明的推理方式不仅可以用于佛学,日常的判断和决策同样需要,特别是对人们看不见的一些事物。我们没办法抉择过去,也来不及抉择当下(当下已经发生),所有的决策和选择都是针对未来的。而人类的感官局限性极大,只能看到当下,无法感知未来。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只是盲目地做出一些选择、判断,那么一定会出错。即便没有出错,也纯属侥幸。

由此可见,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学佛,逻辑思维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3.医方明

医方明就是医学,此处不展开介绍。

4.声明

声明处,即语言学,以前主要是指梵文。梵文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精准的语言,像佛教这种特别深奥的内容,用梵文可以描述得非常清楚。

如今,声明学的范围更加广泛了。诸如自己母语的语法、发音等与之有关的所有知识;学习其他语言时,与这门语言相关的知识,以及翻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等,都属于声明学的范畴。

5.工业明

工业明,又称工巧明,指各种各样的工艺、科学技术等。古时候不如现在这么发达,但也有少量的科技。工业明的范围非常广,从简单的民族手工艺到最顶尖的科学技术,全部囊括在内。

以上五大文化都可以用来饶益众生,属于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

(二)如何让所学的知识技能变成智慧

相较于古印度五大文化,现代文化更为细化,派生出了很多类别。现在许多人喜欢绘画、香道、茶道、花道等,佛教徒若是掌握了这些技艺,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譬如教授给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让他们专心从事这些事情,无暇去想其他杂事,以此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

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技艺变成智慧波罗蜜多呢?

1.必须具备三殊胜

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刚开始学习茶道、绘画等技艺时就要发心: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这种发心其实就是菩提心的一部分,借此所学的知识开始演变为六波罗蜜多,我们的学习也成为了菩萨的行为;否则,若仅仅为了谋生或爱好而学,就与六波罗蜜多毫无关系了。其次,本着当初的发心开始学习,并在整个过程中一以贯之。最后,通过这些知识或技能确实帮助到了别人,让他们心生喜悦或减轻痛苦,从而自己也感到欣慰,此时要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如此一来,在学习和传授技艺的过程中,便具足了三殊胜——发心、无缘的专注以及回向。倘若还能提醒自己整个过程如幻如梦,那就无比殊胜了。

2.各种知识技能都能用来利众

现在的人们,工作时忙得团团转,闲暇之余按理说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一闲下来满脑子杂念纷呈,焦虑反而愈发严重。倘若内心不加以调整,则无论人在忙碌还是休息,心始终无法歇息。如果让他们学一点茶道、绘画等技艺,使其专注于此,一定能起到静心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中国的茶道又源自哪里呢?就是禅宗的寺院。起初最好的茶和茶道都在寺院中,后来才逐渐传至民间。禅宗饮茶有一整套仪式,每个动作都与禅有关。当外在简单的喝茶动作和内在的禅联系在一起,便演化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并得以穿越悠久的时空传承至今。与日常饮茶所不同的是,茶道能够让人在专注、平静的状态下品茶,因而对内心浮躁空虚、焦虑抑郁之人大有裨益。

很多人倾向无神论、唯物论,无法接受甚至排斥宗教信仰。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很难直接用佛法给予帮助。茶道虽然属于佛教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其宗教色彩并不是很浓,无论有无信仰,有何种信仰,任何人都能接受。

绘画也是这样。人在作画的过程中能够专心致志,心灵会逐渐恢复平静,从而忘却焦虑与忧思。此外,做手工也能使人内心专注、平和。如设计一些让心灵宁静或喜悦的物品,并亲手制作出来,愉悦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与修行异曲同工。譬如我们打坐一个小时修出离心、菩提心或者空性,坐上的力量完全能够延续到坐下,因而回到日常生活中仍能感受到刚才打坐时的力量。同样,在从事绘画、茶道时心变得平静、安宁,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之后,虽然无法维持那种平静,但仍会受到一些良好的影响,久而久之焦虑便会慢慢减弱。

除了上述技能,唱歌、跳舞、弹琴等等都可以作为利益众生的方法。世界上那么多专业歌手和爱好唱歌的人,他们唱歌都属于六波罗蜜多吗?未必,要看发心。如果纯粹为了赚钱唱歌,自然与六波罗蜜多没有关系。如果拥有菩提心,为了让别人开心而唱歌,并能认真回向,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利益他人,而且影响面比我平时讲课还要广。如果以唱歌为生,同时做到三殊胜,则兼顾了自利和利他,也是很好的。

若以菩提心摄持,则唱歌、弹琴、画画、茶道……全部成为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除了伤害众生的事情,任何知识、艺术乃至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六波罗蜜多之一,而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发心。大乘和小乘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发心。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皈依三宝,皈依也算一种发心,一种选择。

由此可见,利益众生的方法数不胜数,并不是只有劝人念佛持咒、打坐修行这一种。这固然是最终极、最彻底的方法,但能接受的人毕竟是少数。想要帮助普罗大众,则需要储备各种各样的知识。

例如,精通了声明学(即语言学、翻译学),可以翻译书籍,滋养人们的心灵。掌握了逻辑学,可以通过正确的逻辑思维,为处在茫然无措中的人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习医学,或者我们普通人简单学一点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知识,可以治疗身体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学佛也无妨,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伸出援手,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都是生活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

在这方面,大乘和小乘的理念有所不同。小乘佛教建议大家不要学太多世俗的知识,不要做太多事情,否则会分散精力。大乘佛教则不然,我们的目的是饶益众生,一种方法肯定不够,所以必须多管齐下。据《瑜伽师地论》和《入菩萨行论》讲,大乘佛教徒之所以要学很多知识,就是因为可以借此饶益众生。这两部论的内容来自大乘佛经,所以是佛在鼓励我们学习各种知识,用以帮助众生。

大乘佛教徒不会拒绝任何一种利益众生的方法,只要它能令众生减少痛苦或是感到欢喜,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宗教与非宗教的、古老与现代的……虽然有些不及佛法深奥,但我们能随时用来帮助别人,希望大家不要轻视。

平时我们还会接触到慈善活动,提起慈善,首先想到的多半是跟金钱、物质有关。实际上,做慈善不一定非要用物质,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同样是慈善,是利他。

大家身边肯定都有需要帮助的人,绝大多数并非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有所匮乏。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利他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否则口念心不行,利益众生仅仅停留在口头,其实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不堕恶趣或者自己先解脱再考虑别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总而言之,凡是对众生有利的文化知识,凡是劝人向善、正面的科技、政治、经济等学科,我们都可以学习。利益众生的知识和技能不胜枚举,我们当然不可能全部掌握,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两种实用的方法去帮助众生。通过这些方法,一样可以积累福报、消除罪业,一样可以成佛。

除此以外,佛教内明更是提供了格外有效的方法。佛教的很多内容,可以不作为修行方法,而是当作心理疗法去医治内心的疾病。科学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证明。佛教禅修之所以在西方颇为盛行,首要原因就是得到了脑神经科学的支持,其次是大家练习之后发现确实收效颇丰。通过这些方法足以化解心理压力,想不通的事情也能得以疏解。

不少道友在学五部大论,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好好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内容解决自己的烦恼或者帮助他人。假如这两点都不能做到,那么背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又有何用?希望大家好好考虑,自己可以运用哪些知识、技能去帮助众生。

3.适当传递佛教思想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众生之后,是不是要求对方必须学佛呢?不是,我们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在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传递一些佛教知识,提供或推荐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至少让他们知道,除了世人普遍的认知,还有另一种有益的三观和思维方式。但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予以尊重。

世界几大宗教中信佛的人数最少,究其原因,同时也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点,就是佛教自诞生以来从未强制推广过自己。佛教一向的传播方式是:你愿意,我再传法,否则不会勉强,更不会通过其他方法逼迫对方。佛经对此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佛教就像一个商场,从不店外强推,只有你进来买,才会卖给你。

为什么佛教不强迫于人?大乘佛教最关心的是人们能否从佛法中得到帮助。假如我们迫使对方学了佛,结果发现不适合,那么他不仅坚持不下去,而且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这样一来,对他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此大乘佛教要求我们,必须观察对方是否适合学习大乘,如果判断他基本上适合,就可以向他推荐;如果不能确定,则只能建议,千万不要强迫。

总之,我们为众生服务的目的是利益他们,不是一定要让他们接受佛教。我们可以酌情传递一些佛教理念,也许他之前不曾耳闻,了解以后非常喜欢甚至欣然接纳。如果他有其他信仰,我们也没有必要让他改信,而应充分予以尊重;如果他排斥佛教,那我们就不提,更不要勉强他。

(三)小结

前面讲了五大类文化——如今远远不只这五类,还有许多现代技术、知识等,都可以变成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通过这些方法饶益众生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世俗的知识、技艺等为众生提供帮助。注意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点:首先,发菩提心;其次,在服务的过程中不能抱有私心,一定要将利他进行到底;最后,回向并随喜。这样一来,世俗层面的知识就变成了生活中的智慧波罗蜜多。

第二阶段,如果对方愿意,可以向其推荐一些佛教理念。如果他因此进入佛门,当然最好,这样他不但当下有所收获,而且生生世世都会受益,我们的帮助也成为一种长远的利他行为。如果他不接受,说明机缘尚未成熟,那我们也不必强求,照常为他们治疗,教他们画画、茶道,至少我们已经与其结下善缘,同时可以发愿未来再去帮助他们。目前只要诚心实意地服务,尽量让他们减少痛苦,也就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了。

目前我们饶益众生的力量十分有限,在此过程中会夹杂一些比较丑陋的东西,诸如会考虑自己的声誉,顾及自身的利益等。这些在所难免,因为我们的修行境界不够,不可能一两年就断掉所有的烦恼,放下所有的自我。尤其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急功近利,绝大多数人不考虑来世,甚至认为来世根本不存在,一切所作所为仅仅为了当下。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能有利益众生的想法,愿意往这个方向努力,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否则难免灰心失望。万事开头难,所有人都是如此,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通往空性智慧的阶梯——二谛

下面介绍更深一层的智慧,也就是引导我们进入空性的一种重要认知。

世人都知道,佛教讲善恶因果、前世后世以及空性,这是佛教独有的三个观点。但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究竟什么是善恶因果,什么是轮回,更不明白什么是空性。

如果一方面讲善恶因果、前世后世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又说万事万物如幻如梦,很多人听了不免疑惑重重。这两种说法显然是对立的,其中只能有一个正确,哪一个呢?恐怕很多佛教徒也是一头雾水。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因果轮回与空性之间的关系呢?厘清这一点非常关键。阐述空性的佛经,从最庞大的《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到浓缩之后短小精悍的《心经》,可谓卷帙浩繁。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对般若进行逻辑分析的论典。可见,学习般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找到顺利趋入空性的方式尤为重要。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逐步了解空性。

(一)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前文讲了世俗层面的智慧,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凭借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对此,佛从来都持肯定态度,没有否定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这一点,可以在许多佛经中找到确凿的依据,如小乘的著名经典——四部《阿含经》中的《杂阿含经》,大乘的《大涅槃经》等。此外,不少论典中亦有提及,如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自释》(这是月称菩萨对自己所造的《入中论》的解释)。下面我从《杂阿含经》中摘取了部分内容,一起来看看佛是怎么说的。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这是佛陀对诸位比丘说的一段话。“诤”,同争;“世间”,即世俗,指人们的五个感官。世俗的一切都来自于我们感官的感受,也即一切以人类感官的感受为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五种感官就是世俗。

“我不与世间诤”,意思是佛不与人们的眼耳鼻舌身争论。所谓不争论,就是不否定眼耳鼻舌身的结论。

然而“世间与我诤”,世间为什么和佛争论?在什么情况下争论呢?当佛宣讲人们看不见的比较隐蔽的内容时,人们感官的结论会与之发生冲突。例如佛说这个世界不存在,人类感知到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因而无法接受佛的观点,这就是“世间与我诤”。

“我不与世间诤”,为什么佛不和世间争呢?佛讲空性时不是否定了人类感官的结论吗?佛是否定了,可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在否定。只有讲胜义谛,亦即讲空性、讲佛的境界时,才会否定;讲世俗层面时,佛是不会否定的。

所以,佛是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宣讲,并且告知我们:从你们感官的角度看,世界是真实的,我不否定;但你们不要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真实的。

比如晚上做了梦,醒来之后大家都会承认,至于梦境真实与否就需要商榷了。一部分人觉得,梦境是真的;大部分人则会说,梦是假的。但所有人都不会否认做梦这件事,不会否认梦到的场景。佛也不会否定人在梦中的所见所闻,不会说你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争论的焦点在于梦的真实性,而非梦这种现象。

同样,世间和佛争议的焦点在哪里呢?就是五个感官所感知的世界是否真实,对于五官感知到的现象并无争议。佛认为,无需否定你们看到的现象,但那些现象是否真实,则另当别论。因此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二)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1.佛教尊重世俗层面的真理

 

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所以者何?”为什么“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呢?

“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若如法语”,指如理如法地讲,或者实事求是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实话的人,实事求是的人,不会和世俗争论。

“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指世间有智慧的人。世间智者说有,佛也说有。

世间智者肯定的,佛也肯定;世间智者说存在的,佛也说存在;世间智者说真实的,佛也说是真实的。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有”,是肯定的意思;后文会出现“无”,指否定的意思。为什么世间智者说有,佛也说有呢?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这里是从肯定的角度加以分析。“色”,就是大家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指的都是物质。

首先讲“色无常”,物质是变化无常的。比如,世间智者说: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其间地球以及上面的动植物都在不停演变;与此同时,寒来暑往、季节更迭,世界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这就是无常。佛说:你们这样认为,我也予以肯定,你们说世界无常,我也说无常,咱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从空性的层次讲,世俗的一切都不存在;从世俗的角度说,一切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具有无常等自然规律。世间的智者,虽然不了解出世间,但是明白世间的很多道理和规律,无常就是其中之一。对此,佛也站在世俗的立场予以肯定,而不会站在空性的角度加以否定。

其次,我们看这句话中的“苦”。哲学家等一些世间智者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虽然人生也有一点幸福,但是相比之下痛苦占大多数,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此,佛不会站在空性的层面予以否定,而会站在世俗的角度说:你们说得对,人生就是痛苦,轮回亦是痛苦。

最后是“变易法”,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很容易发生变化。世上有头脑、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发现这个世界变化无常,说变就变。佛也同意他们的看法,不会从空性的视角加以否定。

“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的智者说有,佛也说有。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的智者把五蕴说成是无常、痛苦、容易变化的,他们这样认定,佛也赞同。

此处,佛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很多道理,佛陀住世时人们无从发现,随着科技发展才逐渐为人所知。但由于是后人发现的,佛经中找不到相应的记录。对此,我们应当接受还是拒绝,肯定还是否定呢?佛告诉了我们答案——“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只要世间智者说得正确,符合真理,佛就会认同。

科技飞速发展到目前只有300年的历史,未来3千年、3万年、300万年……还会发现更多的道理和真相,那时佛教徒该不该接受呢?佛教导说:只要符合真实情况,就应该接受。因此,无论科技、哲学还是其他宗教通过研究、探求所得到的结论,只要符合事实真相,佛教一概不会排斥——不管佛经中有无明确的记载。

从空性的角度讲一切都不存在,但能接受如此深奥道理的人少之又少。人们更多的还是探索世俗层面的真相,对这方面的成果,无论何时我们都会接受。截至目前,科学上的所有发现对佛法都是有利的,尤其对阐述空性、缘起有着极大的助益。

在《大涅槃经》中佛说过类似的一段话:“善男子!我终不与世间共诤。何以故?世智说有,我亦说有,世智说无,我亦说无。”佛说不跟世俗争论,其中还有一层含义,即只认可世间智者的看法,如科学家、哲学家或其他宗教中修行非常好的人。虽然他们并未证悟空性,但对世俗层面上的很多问题研究得十分到位。尽管佛教追求的是终极真理,但对世俗意义上的真理,佛教也不会拒绝。

总之,凡是智慧、真理,佛教都全然接受并予以尊重。佛已然证得了终极的真理,作为佛的追随者,我们正在探索真理的漫漫征途上,探索世界的真相,尤其是自我的真相。

2.了解自我的真相

世界的真相,与我们是否痛苦、快乐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对自我的了解,却与自己的痛苦、快乐密切相关。对自我了解的程度决定了修行的境界,修行的境界又决定了我们断除了多少烦恼,增长了多少慈悲心。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之所以要探索真理,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如果不了解自己,一定会犯很多错误,造很多罪业,从而引发种种痛苦。

佛教讲十二缘起,其中第一个是无明。就像火车头为火车的前行提供动力一样,无明也为绵绵不断的轮回提供了永无休止的动力。无明即愚昧无知,亦即不了解真相,尤其是不了解自我的真相。由此萌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身处哪一道轮回。

就像噩梦中的恐怖景象都是自己意识创造的一样,地狱道、饿鬼道等恶趣的恶劣环境,也都是众生各自的业力所致,而形形色色如此众多的业,正是从众生的意识中产生的。意识又分不同的情绪、想法,究竟哪一个才是原动力呢?佛告诉我们,原动力只有一个,就是无明,特别是不了解自己的这种无明。

由于不了解自己,便衍生出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错误观念又制造出种种烦恼,烦恼促使我们造下各种罪业,轮回大幕就此徐徐拉开。在当下这个轮回中,我们开始创造产生下一个轮回的条件;当这个轮回结束时,下一个轮回早已准备停当,随之接踵而来。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上一世所作所为导致的,与此同时,又开始制造下一个轮回的产生条件。如此这般,延续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轮回,循环往复,辗转不息。轮回之所以停不下来,就是因为强大的无明在不停推动着它。

怎样才能摧毁无明呢?当然是用智慧,而且是高层次的智慧,佛如此重视智慧的原因就在于此。世俗智慧只能解决生活层面的问题,想要斩断轮回,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悟空性的无我智慧。这种胜义谛的智慧,科学家、哲学家等所有世间智者都很难发现,唯有佛陀能够彻知。

3.从世俗谛的角度观察,轮回真实存在

我们若能审思明辨则不难发现,从世俗谛的角度观察,轮回确实是存在的。

很多人对生死轮回尚抱有疑问,不能确定轮回是否存在,人死是否如同灯灭。解决这个问题,是学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不能稀里糊涂、模棱两可。其实,只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稍加思考,前世后世是很容易被证明的。因为轮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大量的客观依据足以证实,只是有待于我们前去探索和了解。倘若不去探究,疑问会一直存在,觉得死亡异常神秘;了解之后便会发现,死亡丝毫不神秘,只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过程而已。

如今不少科学家也在研究轮回,并已积累了大量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这些证据并非来自佛教,而是科学家自己研究获取的,可惜还未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不过,随着研究领域的愈加广泛,科学界的思想也会越来越开放,这一点在心理学或脑神经科学上最为明显——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的态度愈发开明。由此我坚信,有朝一日主流科学家一定会接受轮回。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佛教的观点,正在逐渐靠近,并将最终相遇。这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综上所述,世俗层面上佛不会否定轮回,也不会否定善恶因果。此外,科学家研究发现的成果,哲学家推理出的观点,其他宗教修行人在禅定或修行过程中领悟出的道理,凡此种种符合真理的观点、结论,佛都不会否定。这是佛陀亲口所讲,而且是佛的真实意趣——月称菩萨等大成就者、大师们都是这样认为的。了知这一点,在我们的闻思阶段相当重要。

(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佛接着说,世间智者否定的东西,我也会否定。

世间智者会否定什么,会说什么样的东西不存在呢?下面佛开始具体阐述。

“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假若有人说物质是“常”“恒”——常住不灭、永恒不变,是“不变易”——不容易变化,又是“正住”——永远停留在一种状态,静止不动。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对于上述说法,世间智者持否定态度,因为没有一个物质是永恒、常住不灭、不易变化的。对此佛也会说:智者说得对,他们说没有的,我也说没有。

站在世俗层面,一旦有人说出不符合世俗规律的观点,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等世间智者绝对会予以否定。虽然从胜义谛的层面,智者们说的不一定对,但从世俗谛的角度看,他们的否定正确无误,所以佛也会认可。

佛教并非只承认自家理论,拒不接受科学家、哲学家或神学家等佛教以外的观点,包括未来人类发展所获得的世间智慧,佛教统统接受。不论科学、哲学还是其他学科的发现或发明成果,只要与事实相符,都不会与佛教发生矛盾,更不会对佛教造成威胁。这充分说明,佛教完全尊重真理并且鼓励大家去探索、追求真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这些都是世间智者会否定的说法,前面已经解释清楚了。

 

综上所述,当我们站在世俗层面时,就必须尊重世俗的规律。

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属于大自然,人的内在精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精神世界中的情绪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修行,逐渐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最后证悟空性,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反之不修行的话,人会越来越浮躁、空虚乃至焦虑,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的内在精神有各种因,由此会产生相应的果,这一切无一不在因果大网之中。所有好的、不好的果都是因和缘决定的,而因缘和果中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佛说稻秆经》有云:“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无论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它们的因和果都具备这五种规律。

在世俗层面中,也有不符合真实的情况。譬如从世俗角度分析物质的本质,一个人说万事万物是变化无常的,另一个人说万事万物是永恒不变的。这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真实的,或者说是正确的。对此,佛说我不会跟着错误的观念走,只会跟随正确的观点——世间智者的观点。

此外,佛当然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那就是佛站在自己立场上所讲的智慧——空性,它是完全不同于世俗层面的一种真相。世间智者只懂得世间范畴内的对与错,对于超出这一范畴的事情,则根本一无所知。因此,分开不同层面看问题非常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把世俗和胜义二谛区分清楚。

(四)区分二谛至关重要

1.区分二谛对于闻思和实修都很重要

《心经》将眼耳鼻舌身等全部否定了,无一存在。这是站在什么角度否定的?分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许多奇奇怪怪的说法。有人经常问:既然一切都是空性,我们为什么还要度化众生呢?当把世俗谛、胜义谛分开以后,度化众生和空性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层面,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我们一再强调,对佛教徒来说区分二谛至关重要。不但闻思时非常重要,而且与实修息息相关。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修四加行、五加行,都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从胜义的角度,哪有出离心、菩提心?这些都不存在。若是刚开始就从证悟空性的境界讲起,就没办法修四加行、五加行了。此外,若想圆融地理解诸如空性和缘起等佛法概念,正确区分二谛也是必不可少的。

究竟而言,世俗谛和胜义谛其实都不存在。然而根据我们对真相的理解层次,或者说智慧的成熟程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借助二谛来理解佛法。具体而言,在智慧尚未成熟之际,需要分开二谛理解;最终智慧成熟以后,则无需分开,可以完全站在空性的角度。这一点,后面还会详细论述。

2.真相也分不同层次

实际上,不仅佛教,其他很多领域也有胜义和世俗的概念,只是用词有所不同。譬如我讲过很多次的例子,用肉眼和显微镜看同一张桌子,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这是人们对桌子的认识程度逐步在加深。

桌子在人们眼中从来都是静止的有形状的物体,难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吗?没有其他真相吗?不知道显微镜的人会说:是的,这是唯一的真相,你若提出不同的结论,我就要和你辩论一番。

这时候,假如只有我有显微镜,那我不会跟别人争辩。因为他们从未用过显微镜,甚至不知显微镜为何物,当然会把桌子的本质认定为肉眼看到的样子,何况我不用显微镜时看到的也是如此。反之,如果我跟他们解释:桌子不是静态的,是由高速运转的分子、原子组成的。对方一定会反驳说不可能。接着我只能说:没关系,你现在还理解不了,或者借给你显微镜,你看完就知道了。

科学家也是这样,他已经通过电子显微镜看清了物质的本质,所以会淡定地面对他人的质疑。他知道别人质疑是因为不了解,等他们使用过显微镜或者明白了显微镜所下的结论,就会接受科学的观点。

同样的道理,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佛知道,你们现在只能看到世俗的景象,但这是暂时的;有一天你们达到了我的境界,自然就会明白。所以佛淡然以对,任凭世间人争论,一概不予回答。

有朝一日我们终会发现,除了自己看到的真相,还有其他很多层次的真相。如前所述,真相、真理都是相对的。世界上存在不同的肉眼——人和动物的眼睛就不一样,显微镜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我们看到的无非是自己眼中的真相,这只是几百个真相中的一个而已,而且属于其中最低的层级,有太多的真相我们未曾领略过。

因此,我们不能站在自己所处的最低层去否定高级别的真相,只能说在我眼中世界是这个样子,在我的世界里我的感官非常权威,它们感知到的是真实的,但这仅仅是相对的真实,并非唯一的真相。反之,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看到的是唯一真相,那么听到别人说出显微镜下的真相时,就会与之发生争论。

所以,必须把肉眼和显微镜的结论分开,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肉眼和显微镜的结论发生冲突,该怎样协调呢?这时有显微镜的一方会说:我不否定你用肉眼看到的世界,你也不要否定我用显微镜得出的结论,如果你不相信,不妨亲自用显微镜看一看。这样矛盾就被化解掉了。

事实上,一张桌子的真相不止两种,说两种只是为了方便举例。一个是肉眼得到的,一个是显微镜得到的,两者迥然相异。选择哪一个,要看你站在哪一边,若站在肉眼一边,有形状的桌子就是真实的;若站在显微镜一边,真实情况则是根本不存在静态的有形状的桌子。如此一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所处的角度决定了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若站在胜义谛,看到的就是高级别的真相;若站在世俗谛,看到的虽说也是真相,但是属于最低级别的真相。

总而言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佛暂时分成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但最后并没有二谛这种区别。佛教讲的四谛、二谛,在终极实相里统统不存在,都是我们了解物质真相的中间过程。分开二谛之后,我们会立即明白:哦,原来轮回、善恶因果与空性,缘起与空性并不矛盾。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是一种智慧!

四、如何运用二谛

从小乘到大圆满,所有的佛教都讲二谛,只是各个宗派的层次略有不同。我们现在必须了解的是如何运用二谛逐步趋入空性,清楚何种情况下谈空性,何种情况下不谈空性。

(一)早期,在世俗中不谈空性

1.感官范畴内不谈空性

借用前文的例子,大家想一想,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讨论桌子的形状、颜色、功用,什么情况下会超越这些去深究桌子的微观结构?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讨论桌子是否实用,造型和颜色是否好看,只讲肉眼能看到的宏观部分,不会细究原子、分子怎么样,每个粒子如何运动,等等。因为这和现实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以我们的感官来看是这样的。

佛教说的世俗谛是指人们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范围,亦即我们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所有东西。在世俗当中,我们只需考虑桌子的颜色、形状、用途即可,无需了解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虽然除了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以外不存在桌子,但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宏观世界。所以,生活中我们只谈桌子的宏观,不谈微观。

同样,在现实生活亦即感官范畴内,我们不讲空性。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平时我们谈起日常事物,肯定不会从空性的角度来表述。例如看到一束花,只会描述自己看到的颜色、花形等,不会说这束花是空性、如幻如梦等深层内容;听到一段音乐时,也只会形容自己听到的声音,不会谈及声波的长短,即使讲了也没有用,因为这和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佛教在谈现实生活、六道轮回、善恶因果等内容时也是如此,不会涉及空性,否则就会引起混乱。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前世后世、善恶因果这些比较隐蔽的东西,但它们并未超越众生的感官范畴,所以都属于世俗谛。在世俗谛中我们就讲世俗的、现实的内容,不要讲空性。

2.谈空性的目的在于探寻真相

让我们再回到这张桌子,何时会讲桌子的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呢?当我们想要探究真相时,就需要深入了解其微观和超微观的结构,这就突破了生活的层面。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某个颜色、某种形状的桌子,而会得到另一种结论。同样,我们讲空性的时候,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层面。这样深入探寻的目的,不是为了世俗生活,而是为了彻底了知事物的真相。

所以,分清楚何时讲空性,何时不讲空性,是非常必要的。佛教“四大皆空”的观点常常被人当作笑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二谛。要知道,显微镜下没有桌子,不等于生活中没有桌子;生活中有桌子,不等于显微镜下也有桌子。

一旦深入了解,就能发现事物的真实状况。那么究竟是感官的结论正确,还是显微镜看到的结论正确呢?很显然,显微镜是正确的,也就意味着肉眼看到的是错误的。

当我们采用佛教的逻辑加以观察时,又会得到另一个新的结论。此时,哪个结论正确呢?物质的真相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还是佛教讲的空性、如幻如梦呢?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后者是正确的,物质的真实情况就是空性。

佛教强调一定要区分二谛,否则我们根本无从了解空性,也不知道为何要讲空性。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明明如此真实,为何说它们不存在?很多人对此心怀疑惑,甚至会嘲笑空性,原因都在于不了解佛教的真正意趣。

基于上述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谈空性。譬如有人拿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我们一定会说是一本书,不会说是一大堆电子、分子;对方问这本书有没有颜色?我们也会承认它有颜色。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书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之前我们借助科学的研究讲过很多次了。

3.从科学结论引发对世界的质疑

佛教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非常直观的证悟,本不需要科学来印证佛教的观点。但现代科技的支持可以使人更方便地去理解深奥的佛法,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会结合现代科技来讲佛法。

以前说过,现代科技不能描述完整的空性,但是可以诠释一部分空性。例如,所有人亲眼所见并一致公认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这个结论在肉眼可见的范畴内最具权威,没有人会怀疑颜色的存在。然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客观世界里根本没有颜色这种东西,人们看到的颜色是自己大脑中的画面。而且科学家经过了实验研究,具备理论依据,我们不得不接受。

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经由意识确定真实存在的颜色,其实只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根本不在外面。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万事万物都不在外面,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呢?当然有可能!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这给世人透露了一个重大讯息,从此以后我们完全有资格怀疑这个世界、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这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透过其中可以看到空性的合理性。由此可见,看得见、摸得着根本不足为凭。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物质真的有可能是空性,我们不能拒绝空性,应该去深入了解才对。如果能有这样的想法,已经非常难得了。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清楚,何时需要讲空性,何时不需要;何时感官说了算,何时空性说了算。

(二)中期,在胜义谛与世俗谛之间穿梭

证悟的人打坐时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他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非但感觉不到,而且他发现自我根本不存在。在此期间自我彻底消失,烦恼也彻底消失,他全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打坐结束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仍要通过感官去感受世界,否则就没办法生活、工作。下次打坐时,又会进入超越感官的世界。证悟者就是这样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来回穿梭,而像时空隧道一样的通道就是打坐。入坐后,进入胜义谛;出坐后,回到世俗生活,两边的世界他都能感觉得到。

证悟之前,我们只是在理论上知道胜义谛,没有切身感受,好比小学生在地球仪上看五大洲和七大洋一样;证悟之后,则如同真正踏上了美洲、非洲。只不过刚刚证悟时,世俗世界对证悟者的影响仍然深刻,空性世界的影响还比较小。当然,这种情形会随着打坐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一个人生来一直居住在东方,五十岁才移民至西方。长期的东方生活,文化习俗等已然深深印在心中,短期之内西方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随着时间推移,东方的印象逐渐淡化,西方的影响日渐加深,久而久之,他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就会变得与西方相匹配。西方人到东方也是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刚开始证悟一点空性时,能够慢慢感受到空性的影响,但空性的力度还比较弱,对烦恼的控制十分有限,因而世俗的习气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进入胜义谛的时间逐步延长,或者每天都能进入胜义谛,那么胜义谛带来的影响就会逐渐加深,世俗的习气开始淡化。出坐后带着这种影响回到世俗,它就开始发挥作用。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一切如幻如梦,这将大大破坏对自我的执著,使我执以及由此引发的烦恼逐步消退乃至瓦解。

所以证悟者在打坐时,要争取长时间停留在证悟的境界当中。试想,假如一个东方人去西方只待了一个月,那无非是走马观花罢了,很难留下太多印象;若能待上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则各个方面都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在他回国后必然发挥作用。同样,在胜义谛当中安住的时间越长,回到世俗谛以后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打坐,证悟之前需要打坐,证悟之后更需要打坐。

(三)后期,现空双运

1.何为现空双运

我们对二谛的了解需要分阶段进行。起初,将二者分开来讲,谈论现实生活、感官范围内的事物时,完全不提空性,世俗是什么样就什么样,甚至有可能不知道胜义谛的存在。其后,对胜义谛的了解逐渐加深,先从理论上明白,而后自己有一点感觉,并尽量延长停留在胜义谛的时间。最终,将二谛融为一体,使它们成为无二无别——胜义谛即是世俗谛,世俗谛即是胜义谛。那时,证悟的智慧全然融入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证悟的智慧,生活中的烦恼也被智慧消灭殆尽。

大家记住这个过程,前期是理论阶段,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区分得清清楚楚;中期开始有所感悟,在两者之间来回穿梭;后期感悟上升到一定高度,将二谛变为一体。这一过程有如金字塔,在塔底部世俗谛和胜义谛相距甚远,越往上越接近,到了顶端不但没有距离,而且成为了一体——这叫做二谛无别或现空双运。

现空双运,是一定阶段内最顶尖的见解。“现”指我们感官看到的种种现象,也即世俗谛;“空”,即空性。换言之,“现”是感官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空”是智慧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最终两者将合二为一。那时我们会发现,现和空非但不是两个东西,而且原本就是一体——现即是空,空即是现。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的空性部分以及所有的中观论著对此都有详尽的阐述。

密宗有许多双身像,所象征的正是现空无别。无论菩萨像还是佛像,忿怒还是寂静,双身像中的佛母代表胜义谛——空性,佛父代表现象。双身拥抱的形象告诉我们,最终现和空是一体的。之所以用这样的形象,是因为末法时代的人们烦恼炽盛,而其中最严重的当属贪心,佛为了度化贪心严重的我们,便借由这样的表达形式将现空无别的道理传递给大家。

2.做到现空无别有何意义

当真正体会到二谛本是一体,便真正做到了现空无别。这能带来哪些帮助?又有什么意义呢?

(1)为唤醒众生而活

之前我们看待世界,对某些人、事、物偏爱有加,对另一些人、事、物则憎恨无余,这都是我们认定世界实有存在而带来的烦恼。做到现空无别时,以前看到、听到的东西依然看得到、听得到,照样可以吃穿住行,但与此同时,智慧会随时剔除掉其中真实的部分,时刻提醒我们一切都是空性,如幻如梦。

既然如幻如梦,那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有!现在我们活着是缘于自己过去造下的业,业力安排我们在何处,我们就在何处;业力安排我们有何感受,我们就有何感受,自己几乎没有选择权,没有什么自由可言。但这一切在我们做到现空无别之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我们已将二谛融于一体,自身的烦恼灰飞烟灭,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真相告知其他人,令无数人从无明中醒来,从此我们便为唤醒众生而活。我们不会再把世界当成真实的存在,而是视为一种游戏或戏剧,所有的举手投足都相当于一种表演,可以让更多人明白世界的真相。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也是大乘佛教的价值所在!

佛陀度众的方法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万法不离其宗,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让所有众生了知世界的真相,也就是明白自己活在怎样的世界里,自我的真相又是如何。所以当我们彻底明白这个真相之后,也会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这就是佛转法轮。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至少我们肉眼所见,其主要工作就是转法轮。佛发现了其他所有宗教、文化都不具备的真理,而后通过种种善巧方法,将这一真理传递给众生。这是佛陀的使命,也是我们成佛之后的使命。

(2)以智慧和慈悲度化众生

我们常说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拿什么实现呢?既非金钱,也非权力,而是通过智慧与慈悲。

佛教一些图像象征的正是智慧和慈悲。譬如文殊菩萨手持写有梵文、藏文或汉文“吽”字的宝剑,其中宝剑代表智慧,“吽”字(“吽”是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作为上面的装饰代表慈悲,这意味着智慧必须要用慈悲来装点。带有慈悲的智慧,才能使众生幸福安康;而不带慈悲的智慧,可能被用来制造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物品——大到核武器,小到地沟油(这也需要掌握技术)。由此可见,智慧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大乘佛教认为,智慧必须有慈悲心相伴。有了慈悲心,智慧才能被用在正面,即以转法轮的方式服务于所有众生。

因此,我们救度众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依靠智慧和慈悲。佛陀通过教育让众生明白道理,此外无需再做其他事。因为每个众生心中本具佛性,只要让其明白这一点,他们便有能力自救。据《入菩萨行论》讲,每个人掌握方法之后,都能拯救自我,不仅如此,还能去挽救无数其他的众生。

众生现在不能自救,原因在于不明白道理,更是因为内心充斥着无明。大乘佛教徒的使命是将佛的智慧注入每一位众生的心中,以此断掉无明,他们也就知道应该如何自救以及拯救其他的众生。以上足以看出智慧的重要性,《入菩萨行论》说六度当中智慧最重要,因为只有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

(四)小结

以上从早期、中期、后期分别阐述了如何运用二谛。在开始阶段,需要将二谛分开讲,否则大家很难理解,甚至可能感到害怕,摆在面前无比真实的东西怎么会不存在?怎么是空性?对此佛解释说:我讲的空性不是说你看到的东西不存在,而是指另外一个叫做胜义谛的世界。你大可不必紧张、害怕,我不会否定你所看到的事物,在你感官的世界里它们都是存在的。我讲的胜义谛,隐藏在你现在看到的世界的深处。

听到这番解释,人们便大可放心了。所以对我们而言,起初世俗谛和胜义谛如同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且两者矛盾重重——这个世界里有,那个世界里没有。然后随着对佛法的逐步了解,二谛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最终我们将会领悟到,佛讲的胜义谛就在世俗谛当中,翻开世俗谛便能在其底部或深处发现胜义谛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完全不矛盾。

体会到这一点之后,在现实中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都会变得如幻如梦。既然如幻如梦,那还有什么好执著的?只要不执著,所有的烦恼都无法产生,因为它们的因和缘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想生烦恼也生不起来了。那时候,我们会急切地想把真相告诉别人,让大家摒弃执著,不要遭受毫无必要的痛苦。这种动机正是慈悲心,它与如幻如梦的观念毫不冲突,完全可以在如幻如梦的前提下完成所有举动,并由此变成了无缘的慈悲心,亦即无缘大悲。

烦恼是否有无缘的嗔恨、无缘的贪心之说呢?没有。因为烦恼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执著之上,特别是对自我的执著,有执著就会滋生烦恼;一旦自我被打破,变成了如幻如梦,烦恼也就失去了力量,无法起现。譬如勃然大怒之时,若能立即证悟嗔心是空性,它就顿时转化为佛的智慧,而不再是让人忧虑的烦恼。

智慧并非从天而降,需要从修持四加行、五加行开始,基础修法全部做好之后,我们便能从自己的内心当中找到智慧。智慧不在宇宙太空,也不在六道轮回,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当我们把二谛融为一体的时候,也就得到了智慧。

五、最高层次的智慧——胜义谛

最后我们来了解最高层次的智慧——胜义谛。它也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尤其当真正证悟空性以后,我们就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名副其实的自由。

证悟空性之前,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一切外在自由,可是内在精神上的问题尚未解决,这让我们很难感觉到自由自在。证悟空性之后,一切都变得如幻如梦,这一见解会使我们无比轻松自在,并且可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做任何事情。

现在我们做事的基础或动力无非是自私、欲望,很多人觉得失掉这些,人会丧失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其实并非如此,证悟以后我们照样可以生活劳作,不同的是驱动力变成了菩提心。所以,证悟空性与生活二者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

(一)心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金刚经》是一部宣讲空性的著名经典。经中的一些语句流传甚广,但多数人都不清楚其中在讲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以及如何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经中记录了佛陀的一段话:“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摩诃”,意为大。诸位菩萨和大菩萨应该生起清净的心。

什么是清净的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即不应该、不可以。“住”,稍后再做解释。“色”,包括我们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接触到的物体等宏观世界中的物质,以及原子、电子等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还有超微观世界中的能量,总之平时我们用物质二字来称呼的所有东西都叫做“色”。此处的“法”,指的不是佛法,也不是法律,而是我们的意识能够感受、思考的所有东西,换句话说,意识范畴中的所有东西都是“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不应该住于色、声、香、味等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所感知的东西,以及意识所思维的事物。“生心”,后面再作解释。

先看佛教讲的心是什么意思。首先,指的不是心脏,心脏属于物质——色;其次,指的不是大脑,大脑同样属于物质的范畴。实际上心是一个总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阿赖耶识;第二是第六意识,平时我们思考、分析、判断等各种各样或善或恶的念头都是意识;第三是意根。

意根是意识所具有的不断延续下去的力量,这个力量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导致意识暂停。破坏有时来自外部的物质,如麻醉药等;有时来自内在的作用,例如人在极度恐惧时会晕倒。这些情况下,延续意识的力量就会停止,致使意识暂时消失。阿赖耶识、意识、意根三者的总称就是心。

有一部名为《持人菩萨经》的佛经,里面有一些关于心的重要描述。“持人”,是菩萨的名字。佛陀应持人菩萨的请求为其讲法,这部经由此得名。经中云:“心无往返立无所处,无去来今,以因缘现而有所念。”

“心无往返”。“往”,指心去往很多地方,诸如思考过去、未来等;“返”,心思考一番之后又会回来。佛经说,心没有往,没有返。

“立无所处”。“立”,停止。人站在某处时,不可能停在虚空中,脚下肯定有一个立足之处。心停下来是否也有一个所处的地方呢?佛说没有。

“无去来今”。“去”,过去;“来”,未来;“今”,现在。佛说,心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

我们明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有往返,有存在的地方,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佛陀却说没有这些,后面我们会进一步了解。

“以因缘现而有所念”。“念”,即念头。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时,念头就会出现;因缘散尽时,念头则不复存在。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魔术。美国著名的魔术师大卫,能突然间变出像波音747那么大的一架飞机,又能让飞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见。这肯定有因有缘,首先飞机没有来处,由于因缘具足,才突然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它也没有去处,因缘一散便会销声匿迹。这是典型的魔术所带来的幻觉。

我们进一步思考则不难发现,万事万物其实和魔术如出一辙,都是如幻如梦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这样的规律:一旦因缘聚合,就会突然出现某种现象;因缘散去,这个现象也随之消失,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可是人们往往不去深思眼前的一切是不是错觉。世俗谛告诉我们,世界真实存在,这是真理。对此我们想当然地接受了,并局限在世俗谛设置的藩篱之内,始终未能突破。即使世间最聪明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发明、研究的成果或结论无一超越这一界限。

人们不敢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囿于感官的制约。当一切因缘齐备之时,当下现前的现象无比逼真,如同魔术师变幻出的那架飞机一样,以至于谁都不会质疑。

佛陀的时代不像现在可以用很多东西类比,佛常常借通俗易懂的旋火轮,来传递深刻的道理。何为旋火轮?如手持一根点燃的香缓慢转动,人们会看到一个亮点在移动;加速转动,看到的则是一个明亮的环形,这就是旋火轮。假如肉眼的灵敏度比现在略低一些,我们眼里的旋火轮一定会成为真实的东西,就像其他坚固的物体一样。反之,肉眼的灵敏度若比现在略高一些,我们看到的就是香的亮点在移动,而非环形的亮光。

在我们眼里,世界是真是假,以何种形式出现,取决于很多因缘,而其中的主要因缘是电子的转动速度,这些因缘让我们产生了错觉。本身我们没有错觉,是物质的快速运动令我们产生了错觉。速度加快,在我们眼里很多东西会变得真实;速度放慢,很多东西则会变得虚假。

一张桌子之所以看上去如此坚固,是因为其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在高速转动,而我们的肉眼看不出来。假设它们的转速减慢,在我们眼里桌子就会变成像云彩、空气一般不真实的模样,甚至手可以穿过去。有人问,人的身体能不能穿墙而过?答案是,如果构成墙壁和人体的所有电子转速降到极低,人就有可能穿过去。

假设科学家发明出一种技术,能够降低所有电子的运转速度,那么现在看似坚硬的桌子、楼房等物体,都将变成像云雾、空气一般虚幻不实。实际上,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感觉到自己的心有往返,有所住,全部是因缘使然。

随着电子的转速逐渐减慢,我们的错觉便会逐渐消失,真实的东西将依次显露出来。这一过程就像剥开洋葱或芭蕉树一样,芭蕉树杆是由一层一层的树皮构成的,全部剥开后里面没有实心。转经筒也是这样,其内部是印有佛经的纸张卷成的筒状,将纸全部拆开,中间空空如也。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本质上根本不存在实有的东西。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不是外物,是自己的内心。《金刚经》说,心不应当“住色”。什么叫做“住”?譬如我们心里认为这是一张真实的桌子,此时心就住于这张桌子,桌子就是心的所住。换言之,我们的心在这张桌子上建立起一种执著——桌子是真实的。一旦生起这种执著,后续一系列的想法和举动便会纷至沓来。例如我很喜欢这张桌子,然后会想方设法据为己有,从而做出偷盗、抢劫乃至杀生等行为,这样便形成了继续轮回的因素。“不应住色”,意思是心不应当执著桌子等一切外物,以此能够从源头上斩断轮回的因缘。

(二)如何做到不执著

怎样才能做到不执著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方法一:通过逻辑了知一切皆是错觉

(1)一切外物都是错觉

这种方法是将桌子等外物打破,所谓打破并非砸烂桌子,而是用智慧让自己的心明白桌子并非实有存在,而是一种错觉。

比如手抓住一块冰不肯放,手的温热使冰慢慢融化,等到冰全部消融,手自然会松开——冰消失不见了,就只有松手。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的心对桌子十分执著,时时抓住不放,但如果心彻底明白桌子是一种错觉,就会主动放开。

桌子为什么是错觉呢?前文讲了,首先桌子没有颜色,我们看见的颜色只是自己大脑中的画面;其次它没有形状,我们看到的形状只是无数电子高速运转的产物,这个产物就是错觉。

当快速转动一根点燃的香,我们看不到香本身,只能看到环形的光,这是香快速运动的产物。当几百亿、几千万亿个这样的产物聚集在一起,在我们眼里就会成为一张桌子。换言之,桌子是由数量庞大的错觉堆积而成的。佛称其为色蕴,蕴的意思是很多东西堆积在一起,并不是真实的物质,也不存在整体的概念。

当心明白了原来没有真实的桌子,肉眼看到的无非是无数个错觉堆积而成的巨大错觉,桌子在我们眼里就逐渐失去了真实性。这时候心开始慢慢松开执著,待彻底松开,就做到了“不应住色”。不住,即不存在、不安住、不执著。心不再执著于色声香味等,最终不住于万事万物。

(2)念头也是错觉

《持人菩萨经》云:“又其心空自然无形无有众生,又无所有不得处所。无合心者、无有散者,心无过去无有将来不得中间。”

“又其心空自然无形无有众生”。“自然”,是指心没有本体、本质。因为心是无数因缘导致的错觉,错觉肯定没有本质。假如错觉有本质,那魔术变出来的飞机就是真飞机了。正因为没有本质,才叫错觉或者幻觉。

“无形”,指心没有形状。人人都说我有一颗心,这颗心长什么样子呢?圆的、方的?都不是,它没有形状。

“无有众生”,心不是众生,是无数个念头。

晴朗的夜晚,抬头能望见天空中繁星点点,人们称之为星空或外太空。其实这些星星都是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也不存在整体的东西。我们的意识也是如此,比如十分钟之内能冒出许多念头,一个小时兴许能冒出成千上万个念头。这么多繁星一般的念头不断闪现,意识将它们全部包装在一起,为其取名为心或者意识。由此我们心里便诞生出一个抽象的概念:哦,这叫做意识。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整体的意识,所以说心没有形状,没有众生。

“又无所有不得处所”,心不会拥有任何东西,也得不到停留或存在的地方。

“无合心者、无有散者”,心没有合或离,既不会合并,也不会分散,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错觉。

“心无过去无有将来不得中间”。“中间”,指现在。心没有过去、将来和现在。

心不像桌子那样可以划分方向,它没有东南西北、前后左右,我们只能从时间和速度的角度去观察它。这无关信仰,凡是懂得逻辑、懂得观察的人一定会承认以下的观察结果,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什么结果呢?举例来说,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某人对我不好,假设这个念头是在十秒钟内完成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念头,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十秒的念头是由一连串念头组成的:先想起那个人,这是一个念头;然后回忆起他对我如何不好,这又是一个念头……这种连续和旋火轮的连续一模一样,都是因为速度太快,意识区分不清而将它们当成了一个东西。

不但十秒,一秒也可以进行细分,如分成一万或千万个单位。我们先从简单的入手,以一秒钟内完成的念头分成100个时间单位为例。当第一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冒出时,后面99个组成部分还未诞生,都是未来,所以只有第一念存在。当第二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冒出时,第一念已经消失,变成了过去,后面98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尚未诞生,都是未来,所以只有当下的第二念存在。第三、第四、第五个念头冒出时同样如此。换言之,当下存在的永远只有一秒钟的百分之一,其前其后都不存在。

这和旋火轮的道理如出一辙。旋火轮一圈360度,香的亮点在360度的每一度上依次移动,也就是说,只有一度上面存在真实的亮点,其余359度上看到的光都是空虚的,没有任何东西,然而肉眼看去整个360度都有光。

经过这番剖析就会发现,“某人对我不好”这个念头确实是一个错觉,而我们从来没有发觉——感官和意识都不知道,误以为存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要知道,我们的感官和意识都极其迟钝。先是感官出了错,接着意识又做出错误的判断。意识并未察觉到自己被感官欺骗了,加上不懂装懂,还用许多道理来修饰自己,妄言这个对、那个错……

以上内容和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确凿的事实,科学家或哲学家来分析也是同一番话,除非他有失偏颇,不尊重事实。

(3)这个世界虚幻不实

借由以上分析我们就明白了,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错觉。证悟大圆满、大手印非常困难——必须具足对法的信心以及足够的福报等诸多条件,但是在理论上懂得上述道理并不难,只要有敏锐的思维就会明白:噢,原来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

这一点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展现得惟妙惟肖。有一次我在美国给佛教徒讲这些内容,课后提问环节一位白人女道友问:“您可能很喜欢电影《黑客帝国》吧?”一听就知道她了解影片的内涵,我说:“是啊,我很喜欢。”

影片中有一段情节,反抗组织的一个叛徒对电脑人说:“把我的身体重新接上母体,让我在错觉组成的电脑世界里过日子吧,最好让我当有钱人、当明星!”他明明了解真相,知道那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他觉得与电脑人的斗争困难重重,不如回到虚拟世界里吃喝玩乐,尽情享受。

我们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不想解脱,不想成佛,不管世界是空性还是幻觉,只想拥有世俗中所谓的幸福、快乐。那个叛徒还说:“无知者幸福。”有时候我们确实不想去探索真相,只满足于感官上的快乐。可以说,那个人道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这部影片的寓意非常深刻,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地去看一看。

平时人们无从了解这些道理。无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还是各自的业力使然,都不得不感叹其设计之完美堪称天衣无缝。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度过一生也不曾发现任何漏洞,直至此生终点仍然坚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对其恋恋不舍。

很多人相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我非常能够理解。他们在深思之后认为:如果世界不是为人类的感官量身定制的,怎么可能如此精妙?最后除了上帝创造世界这个观点以外,也没有找到其他的答案。

(4)用逻辑粉碎万法的真实性

从上述分析来看,理解“世界是虚拟的”这一观点不是很难。不过仅仅理论上明白是无济于事的,回到生活中一切依然如故。因此我们要先懂得理论再去实修,执著才能真正淡化、消失,最终做到《金刚经》所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中“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意思是我们开始生起清净心,也即没有执著的心。“不应住色生心”。“生心”是指发心,发起什么心呢?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心。

下面这句大家都很熟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讲的中观逻辑就像粉碎机,可以将万事万物的真实性全部打破,这样一来,所有的事物在意识里都会失去真实性,心就随之开始放下这些东西,全部放下以后,心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最后达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要发什么样的心呢?要发起无所住的心,就是没有执著的心,亦即证悟空性的智慧。简单而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我们应当生起证悟空性的心。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用逻辑粉碎掉所有事物以后,心里的执著就会消失,实际上就是转变观念而已。

小乘佛经中讲过一个例子。一名屠夫牵着一头牛去往屠宰场,沿途所有人都说那是一头牛,这时候大家的执著就是认为那是一头牛。然后屠夫把牛杀掉并分解之后,人们便改口说那是牛肉,不再称呼牛。这时面对一大堆肉,大家的观念就自然转变了,这是事物本身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种转变。

现在事物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但是我们通过逻辑粉碎掉所有事物,内心的执著会随之消失,由此观念也就得以转变。实际上,无我、证悟只是观念的转变而已。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变化,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或者说证悟之前是这样,证悟之后还是这样,只不过我们对世界和身体的理解、认知发生了变化。事实上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的观念。因为痛苦的根源恰恰是自己的观念,而非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我们转变观念以后,世界也会随之改变,当然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以上是做到不执著的第一个方法,即通过逻辑明白一切事物都是错觉,通过打坐实修慢慢放下执著,最终做到《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起无有执著的心。

2.方法二:切身体会到“心无有心”

第二个方法更为直接,尤其重要。

(1)过去、现在、未来之心都不可得

《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佛说我们的心不是真实的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仍以旋火轮为例,肉眼告诉我们旋火轮是一个圆圈。这时一个人过来说:你看到的这个圆圈不是圆圈。这个人就是佛陀。

《金刚经》继续说:“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说心不是心呢?按照前文的分析,人们概念中的心是无数个念头组成的,而念头并不存在,只是一种错觉。此处佛说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方面的心都“不可得”。

我们觉得过去的心、现在的心、未来的心,所有的心都能得到。过去的心,昨天得到了;未来的心,明天将会得到;现在的心,当下就能得到。但这是我们的感觉,是未经深思熟虑时的表面现象。从这个角度讲,魔术师变出来的飞机以及万事万物都可以得到,然而一经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根本不存在。

你们若是通过前文讲的逻辑,理解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句话,以及《持人菩萨经》中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八个字,说明已经在理论上通达了中观。如果不是逻辑分析,而是打坐时体会到了,则说明已经证悟,而且是证悟了大手印,接近大圆满了。

(2)心无有心则曰本净

《持人菩萨经》中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心无有心”四个字。如果说人没有翅膀或者人的头上没有牛角,这并没有否定人本身的存在,只是否定了人身上不存在的东西。“心无有心”否定的则是心本身,意思是我们观念中的心其实不是心。

还是以旋火轮为例,譬如房间里有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亮点,一个刚进来的人看见了,他自然以为那是一个真实的环形亮光。这时旁边的人告诉他,那是一个转动的亮点,不是真的环形。换句话说,你看到的环形非环形,环形无环形。“心无有心”,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例子中,否定的不是别的,而是环形亮光本身。同样,“心无有心”否定的是心本身。《金刚经》中有不少类似的话,例如“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说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那仅仅否定了它的颜色和形状,没有否定心本身。我们说意识没有形状,只是说它不具有圆形或长方形等形状,并未否定心的本质,没有形状也可以存在。而“心无有心”说的是,我们的意识当中存在一个心,这个心其实不是心。

接着看“则曰本净”。“本净”,本来清净,亦即大圆满、大手印、禅宗讲的本来面目。“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的意思是,心没有心,这叫做本来清净。其中“心无有心”最为关键,“则曰本净”是对前面四个字的解释。

通过逻辑分析,理解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八个字的内容,就是精通了中观。有这么简单吗?是的。中观讲了那么多复杂的内容,仅《中观根本慧论》就多达二十七品,每一品都错综复杂,不过它们讲的无外乎就这八个字!如果你已经精通了这八个字,完全可以不用学习中观,因为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核心精华,其他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加以阐述,是佛为了不同根机者设计的各种学习方式,归根结蒂就是“心无有心”四个字这么简单。反之,如果你没有精通这八个字,那么即使学习再多的中观,每部经论倒背如流,每句话的解释方法、分歧之处烂熟于心,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

前面讲了,不观察的时候,心是意识、阿赖耶识和意根;进一步观察则发现,心的存在形式与旋火轮毫无二致。大家都知道旋火轮不存在,是一种错觉,那么桌子、心等所有东西和旋火轮一样都是错觉。

我们之所以明白旋火轮是错觉,是因为开始我们看到了一个亮点,后来它加速转动后,在我们眼里才变成了环形,减速后又恢复成一个亮点,所以我们很清楚那不是真的环形。假如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看到的一直都是环形,那他一辈子都不知道是错觉,始终坚信那是一个真实的环形的东西。我们看一张桌子、看这个世界不正是这样吗?心也是如此,像旋火轮一样并非实有存在。

“心无有心”四个字特别重要。当体会到“心无有心”时,也就确确实实做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大家先要通达这几个字的内涵,然后更重要的是去打坐修行。想要获得体会,必须完成四加行、五加行等诸多条件。若仅仅在理论上通达,学好推理的方法就够了,这样对放下执著固然有一点帮助,可是作用微乎其微。科学家也明白一些道理,但在生活中丝毫不起作用。所以,明白道理之后一定要去实修。

接下来《持人菩萨经》云:“处在颠倒愚冥凡夫,以虚因缘教在诸相,心自发念。”

“处在颠倒愚冥凡夫”,我们现在正是处在愚昧状态的凡夫。

“以虚因缘教在诸相”。“虚因缘”,指因缘本身是虚幻的;“诸相”,指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虚幻的东西又产生出更多虚幻的东西,最后我们眼耳鼻舌感受到的就是一个看似逼真的虚幻世界。

“心自发念”,各种念头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三)小结

以上内容完全可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大家首先要学中观,这些富有逻辑的推理方式极具说服力,任何人都无法推翻。明白了这些道理,执著就开始出现松动。《中观四百论》讲,如果一个人通过思考中观的理论,产生了“也许万事万物真是空性”这样的怀疑,虽然还不笃定,但说明他已经开始质疑轮回的原动力,这就使推动轮回的力量出现根本动摇。所以,仅仅对轮回抱有一点怀疑,也是十分难得的。

平时我们常说慈悲心是大乘佛教的精华,不过慈悲心很难斩断轮回,因为它和轮回不矛盾,无法破坏轮回的原动力,未证悟空性的人也可以有慈悲心。因此要想解脱、成佛,必须拥有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撼动轮回的根源,使轮回慢慢停下来。

这些内容虽然属于佛教的高端课程,但也可以与最世俗的生活相融,它们本身并不矛盾,前提是我们要懂得如何融合。现和空本来是一个东西,只是人们的分别念将二者的距离拉远了。我们认为:如果存在现象,就不可能是空性;如果是空性,就不可能有现象。殊不知它们无二无别,因此,最高级别的佛教理论与最世俗的生活完全可以相互结合。

这次之所以讲生活中的六波罗蜜多,是因为如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每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这时让大家去学太多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需要比较简单的方法。

在最高级别的智慧篇,我从佛经中选择了最重要的“心无有心”四个字。大家不要以为记住这四个字就万事大吉了,明白道理之后必须要去实修。如果只是自己修行,就不需要了解过多的内容。不过闻思很重要,除了修行所必需的内容,佛教徒还要有正确的三观,以便能做出恰当的取舍,所以保证一定的闻思是必需的,后面实修时则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

智慧篇的内容虽然最为深奥,但是没有涉及密法。文中提到的《金刚经》和《持人菩萨经》,都是显宗的佛经。实际上,它们属于何种层次,并不取决于佛经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境界。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理解,不是大圆满、大手印,充其量就是中观;如果理解之上能够有所体会,那就是大手印了。

这也是显和密的一个细微差别,其实不是它们之间的差别,而是我们理解层次上的不同。显与密,胜义谛与世俗谛,本身并没有差别,现象和空性也是一体的,是我们的分别念把它们分开了。这就是为什么佛教一定要断除分别念的原因。断除了分别念,之前认为矛盾重重的所有东西,非但不再矛盾,而且会融为一体,这叫做大平等。希望大家好好修持大平等!

以上讲完了六波罗蜜多中的智慧篇。我们学佛,最核心的就是学习智慧,因为要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必须仰赖智慧。所谓根本问题,就是身体上的生老病死以及精神上的各种烦恼。对此,烧香拜佛、磕头诵经都无能为力,唯有依靠修持智慧才能彻底解决。

第六章  般若波罗蜜多

下面讲六波罗蜜多的最后一个——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为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波罗蜜多,又名慧度。智慧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分为世俗生活的智慧与超越世俗的智慧。

智慧篇依据的仍然是《瑜伽师地论》。佛多次宣讲过六波罗蜜多,后人将这些汇辑在一起,形成了《瑜伽师地论》中的六波罗蜜多。这次我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力求让六波罗蜜多更接地气,帮助大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学习智慧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多学习有益的知识,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以此为众生服务;其次,要去了解二谛,准备进入更深层次的智慧——空性;最后,学习并修持空性,直至证悟。获取了最高层次的智慧,我们便能断除自身的烦恼,放下与我执有关的一切观念、情绪,进而实现利益众生的终极目标。

一、佛教的核心智慧——缘起法

(一)何为缘起法

佛教认为,轮回中的所有痛苦和快乐,都缘于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其中的痛苦源自烦恼,先是烦恼使人造业,然后人再感受痛苦,而不是谁在故意惩罚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快乐,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今世或某个前世所创造的善因,而非来自某个人或某个神的恩赐。

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根本不同。佛教认为一切果均有其各自的因,这些因缘决定了我们今天是幸福还是痛苦。这些幸福和痛苦之所以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或心里,就是因为当初其因缘在被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它们都是我们一手打造出来的,而不是别人或神灵给的,也没有谁能给我们这些。因此,现在我们承担相应的后果,也是必然的。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生命未能投胎成人,而我们有幸拥有宝贵的人身,这完全得益于自己过去种下的善因。获得人身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持戒,出家人持出家人的戒,在家人持在家人的戒,都要靠自己守持,其他任何人或神都不可能替代。第二,尽量行善,这也要自己亲自去做。第三,发愿生生世世获得暇满人身,这也是自己内心所想。这三个因缘齐备,就决定了我们此生拥有人身,而这三个因缘无一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来的。

另一方面,生活中所有的疾病、坎坷,则是因为自己此生或过去世作恶造成的。不可能别人造罪我们买单,而是谁造罪谁来承担后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顺乃至困苦,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所引发的后果。

佛教将上述现象称为缘起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倘若缺乏这一智慧,人们就会认为,只要全然相信某个神或人,将自己全部托付于他,他便会安排好所有的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佛不是不想帮助我们,而是没办法帮。佛是全知,但不是全能。假如佛是全能,那六道轮回中肯定不会存在痛苦的众生。

总而言之,幸福、快乐不是别人的恩赐,困难、痛楚也不是别人的惩罚,这些都缘于自己往昔的所作所为,全部是因缘所致。通达这个道理就是一种智慧——缘起法,佛教所有的教义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二)为何要学习缘起法

学习缘起法能带来什么益处呢?举例而言,精通了缘起法,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诿过于人,也不致产生各种抱怨和仇恨。尽管起初也会生气和埋怨,但冷静下来就会明白,不论从远因、近因等哪个角度看,其中一定有自己的过错,不能全部归咎他人。这样一来,仇恨、抱怨自然得以消除,此外还会从中汲取教训,以后在任何事情上都会更加谨慎取舍。可见,缘起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

学过《佛说稻秆经》的人都会明白,世间外在、内在的一切,包括从轮回到涅槃、从物质到精神、从人类到大自然,万事万物本具一种自然法则,它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某个神制定的,现代人称其为自然规律,佛教称其为缘起法或因缘法。拥有这样的认知,便能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对人生、对世界、对价值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智慧。

佛陀始终强调智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让我们避免盲目崇拜任何神、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一切必须依靠自己,所有的幸福、快乐源于自己的辛勤创造,所有的不幸、痛楚都是自作自受。外在的自然规律也是如此,全部有因有缘。这是佛教的核心智慧,大家要先建立起这一认知,然后进一步学习,反复思考、讨论并探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会更加珍惜此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天的幸福和快乐。

二、世俗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

世俗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是最简单的一种智慧。人们所精通的凡是对众生、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和文化,都可以归结其中。

(一)五明

佛陀将当时印度的所有文化知识归纳为五类,也叫五明,即藏传佛教中依然保留着的内明、因明、医方明、声明和工巧明,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五明不同于五部大论,后者属于佛教专著——专门宣讲佛法,偶尔会略微提及医方明、声明和工巧明。五部大论中一个是因明,其余四个均属内明,所以五部大论涵盖了五明中的两个大类。

1.内明

五明中的第一个,用《瑜伽师地论》中的术语叫做内明处,简称内明。

“明”,即明白、精通,指的是学习某种知识,最后达到精通的程度;“处”,即学处,指可以学习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凡是以消灭烦恼为目的的内在的智慧、禅定、方法,都叫做内明。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属于内明处。

内明本身包括了空性等深奥的法要,但在这里给大家讲的主要是能在生活中使用的智慧波罗蜜多,所以本文不会强调另一层面上的空性、胜义谛。

2.因明

第二是因明处。五部大论中的因明,简单讲就是逻辑,与西方的逻辑学、哲学比较相似,但不能完全划等号。因明本身是外道与佛教共有的思维和推理方式,但佛教的因明内容涉及很广,甚至延伸至唯识宗、中观等一些颇为深奥的内容。

广义来讲,形式逻辑也可以算是一种因明,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例如,“凡是金属都能导电”,这是大前提、大范围;“铜是金属”,此为小前提、小范围;通过大前提、小前提,可以推导出“铜能导电”这一结论。

举一个佛教中常用的因明的例子。“凡是冒烟的地方肯定有火在燃烧,没有火就不可能冒烟”,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地方只要冒着烟就一定有火,这不完全等同于逻辑学的大前提,但是比较类似;“现在看到一栋房子正在冒烟”,这相当于小前提;由此推出的结论是,“虽然看不见房子内部,但是可以推断里面一定在着火”。这就是因明的推理方式。

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存在一些漏洞,因而不够准确;佛教因明的推理方式本身没有问题,所谓的漏洞在于人类感官所得出的信息有误。因此,佛教的因明比形式逻辑更加精确且深奥。

有些佛教徒十分迷信,搞不清什么是佛教,什么是民间信仰,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将各种骗术和所谓的“神通”奉若神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当有一天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整个信仰便会彻底崩塌。如果懂得因明,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事情。所以,学习因明是很有必要的。

因明的推理方式不仅可以用于佛学,日常的判断和决策同样需要,特别是对人们看不见的一些事物。我们没办法抉择过去,也来不及抉择当下(当下已经发生),所有的决策和选择都是针对未来的。而人类的感官局限性极大,只能看到当下,无法感知未来。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只是盲目地做出一些选择、判断,那么一定会出错。即便没有出错,也纯属侥幸。

由此可见,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学佛,逻辑思维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3.医方明

医方明就是医学,此处不展开介绍。

4.声明

声明处,即语言学,以前主要是指梵文。梵文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精准的语言,像佛教这种特别深奥的内容,用梵文可以描述得非常清楚。

如今,声明学的范围更加广泛了。诸如自己母语的语法、发音等与之有关的所有知识;学习其他语言时,与这门语言相关的知识,以及翻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等,都属于声明学的范畴。

5.工业明

工业明,又称工巧明,指各种各样的工艺、科学技术等。古时候不如现在这么发达,但也有少量的科技。工业明的范围非常广,从简单的民族手工艺到最顶尖的科学技术,全部囊括在内。

以上五大文化都可以用来饶益众生,属于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

(二)如何让所学的知识技能变成智慧

相较于古印度五大文化,现代文化更为细化,派生出了很多类别。现在许多人喜欢绘画、香道、茶道、花道等,佛教徒若是掌握了这些技艺,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譬如教授给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让他们专心从事这些事情,无暇去想其他杂事,以此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

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技艺变成智慧波罗蜜多呢?

1.必须具备三殊胜

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刚开始学习茶道、绘画等技艺时就要发心: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这种发心其实就是菩提心的一部分,借此所学的知识开始演变为六波罗蜜多,我们的学习也成为了菩萨的行为;否则,若仅仅为了谋生或爱好而学,就与六波罗蜜多毫无关系了。其次,本着当初的发心开始学习,并在整个过程中一以贯之。最后,通过这些知识或技能确实帮助到了别人,让他们心生喜悦或减轻痛苦,从而自己也感到欣慰,此时要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如此一来,在学习和传授技艺的过程中,便具足了三殊胜——发心、无缘的专注以及回向。倘若还能提醒自己整个过程如幻如梦,那就无比殊胜了。

2.各种知识技能都能用来利众

现在的人们,工作时忙得团团转,闲暇之余按理说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一闲下来满脑子杂念纷呈,焦虑反而愈发严重。倘若内心不加以调整,则无论人在忙碌还是休息,心始终无法歇息。如果让他们学一点茶道、绘画等技艺,使其专注于此,一定能起到静心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中国的茶道又源自哪里呢?就是禅宗的寺院。起初最好的茶和茶道都在寺院中,后来才逐渐传至民间。禅宗饮茶有一整套仪式,每个动作都与禅有关。当外在简单的喝茶动作和内在的禅联系在一起,便演化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并得以穿越悠久的时空传承至今。与日常饮茶所不同的是,茶道能够让人在专注、平静的状态下品茶,因而对内心浮躁空虚、焦虑抑郁之人大有裨益。

很多人倾向无神论、唯物论,无法接受甚至排斥宗教信仰。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很难直接用佛法给予帮助。茶道虽然属于佛教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其宗教色彩并不是很浓,无论有无信仰,有何种信仰,任何人都能接受。

绘画也是这样。人在作画的过程中能够专心致志,心灵会逐渐恢复平静,从而忘却焦虑与忧思。此外,做手工也能使人内心专注、平和。如设计一些让心灵宁静或喜悦的物品,并亲手制作出来,愉悦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与修行异曲同工。譬如我们打坐一个小时修出离心、菩提心或者空性,坐上的力量完全能够延续到坐下,因而回到日常生活中仍能感受到刚才打坐时的力量。同样,在从事绘画、茶道时心变得平静、安宁,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之后,虽然无法维持那种平静,但仍会受到一些良好的影响,久而久之焦虑便会慢慢减弱。

除了上述技能,唱歌、跳舞、弹琴等等都可以作为利益众生的方法。世界上那么多专业歌手和爱好唱歌的人,他们唱歌都属于六波罗蜜多吗?未必,要看发心。如果纯粹为了赚钱唱歌,自然与六波罗蜜多没有关系。如果拥有菩提心,为了让别人开心而唱歌,并能认真回向,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利益他人,而且影响面比我平时讲课还要广。如果以唱歌为生,同时做到三殊胜,则兼顾了自利和利他,也是很好的。

若以菩提心摄持,则唱歌、弹琴、画画、茶道……全部成为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除了伤害众生的事情,任何知识、艺术乃至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六波罗蜜多之一,而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发心。大乘和小乘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发心。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皈依三宝,皈依也算一种发心,一种选择。

由此可见,利益众生的方法数不胜数,并不是只有劝人念佛持咒、打坐修行这一种。这固然是最终极、最彻底的方法,但能接受的人毕竟是少数。想要帮助普罗大众,则需要储备各种各样的知识。

例如,精通了声明学(即语言学、翻译学),可以翻译书籍,滋养人们的心灵。掌握了逻辑学,可以通过正确的逻辑思维,为处在茫然无措中的人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习医学,或者我们普通人简单学一点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知识,可以治疗身体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学佛也无妨,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伸出援手,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都是生活层面的智慧波罗蜜多。

在这方面,大乘和小乘的理念有所不同。小乘佛教建议大家不要学太多世俗的知识,不要做太多事情,否则会分散精力。大乘佛教则不然,我们的目的是饶益众生,一种方法肯定不够,所以必须多管齐下。据《瑜伽师地论》和《入菩萨行论》讲,大乘佛教徒之所以要学很多知识,就是因为可以借此饶益众生。这两部论的内容来自大乘佛经,所以是佛在鼓励我们学习各种知识,用以帮助众生。

大乘佛教徒不会拒绝任何一种利益众生的方法,只要它能令众生减少痛苦或是感到欢喜,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宗教与非宗教的、古老与现代的……虽然有些不及佛法深奥,但我们能随时用来帮助别人,希望大家不要轻视。

平时我们还会接触到慈善活动,提起慈善,首先想到的多半是跟金钱、物质有关。实际上,做慈善不一定非要用物质,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同样是慈善,是利他。

大家身边肯定都有需要帮助的人,绝大多数并非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有所匮乏。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利他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否则口念心不行,利益众生仅仅停留在口头,其实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不堕恶趣或者自己先解脱再考虑别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总而言之,凡是对众生有利的文化知识,凡是劝人向善、正面的科技、政治、经济等学科,我们都可以学习。利益众生的知识和技能不胜枚举,我们当然不可能全部掌握,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两种实用的方法去帮助众生。通过这些方法,一样可以积累福报、消除罪业,一样可以成佛。

除此以外,佛教内明更是提供了格外有效的方法。佛教的很多内容,可以不作为修行方法,而是当作心理疗法去医治内心的疾病。科学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证明。佛教禅修之所以在西方颇为盛行,首要原因就是得到了脑神经科学的支持,其次是大家练习之后发现确实收效颇丰。通过这些方法足以化解心理压力,想不通的事情也能得以疏解。

不少道友在学五部大论,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好好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内容解决自己的烦恼或者帮助他人。假如这两点都不能做到,那么背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又有何用?希望大家好好考虑,自己可以运用哪些知识、技能去帮助众生。

3.适当传递佛教思想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众生之后,是不是要求对方必须学佛呢?不是,我们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在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传递一些佛教知识,提供或推荐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至少让他们知道,除了世人普遍的认知,还有另一种有益的三观和思维方式。但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予以尊重。

世界几大宗教中信佛的人数最少,究其原因,同时也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点,就是佛教自诞生以来从未强制推广过自己。佛教一向的传播方式是:你愿意,我再传法,否则不会勉强,更不会通过其他方法逼迫对方。佛经对此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佛教就像一个商场,从不店外强推,只有你进来买,才会卖给你。

为什么佛教不强迫于人?大乘佛教最关心的是人们能否从佛法中得到帮助。假如我们迫使对方学了佛,结果发现不适合,那么他不仅坚持不下去,而且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这样一来,对他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此大乘佛教要求我们,必须观察对方是否适合学习大乘,如果判断他基本上适合,就可以向他推荐;如果不能确定,则只能建议,千万不要强迫。

总之,我们为众生服务的目的是利益他们,不是一定要让他们接受佛教。我们可以酌情传递一些佛教理念,也许他之前不曾耳闻,了解以后非常喜欢甚至欣然接纳。如果他有其他信仰,我们也没有必要让他改信,而应充分予以尊重;如果他排斥佛教,那我们就不提,更不要勉强他。

(三)小结

前面讲了五大类文化——如今远远不只这五类,还有许多现代技术、知识等,都可以变成六波罗蜜多当中的智慧。通过这些方法饶益众生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世俗的知识、技艺等为众生提供帮助。注意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点:首先,发菩提心;其次,在服务的过程中不能抱有私心,一定要将利他进行到底;最后,回向并随喜。这样一来,世俗层面的知识就变成了生活中的智慧波罗蜜多。

第二阶段,如果对方愿意,可以向其推荐一些佛教理念。如果他因此进入佛门,当然最好,这样他不但当下有所收获,而且生生世世都会受益,我们的帮助也成为一种长远的利他行为。如果他不接受,说明机缘尚未成熟,那我们也不必强求,照常为他们治疗,教他们画画、茶道,至少我们已经与其结下善缘,同时可以发愿未来再去帮助他们。目前只要诚心实意地服务,尽量让他们减少痛苦,也就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了。

目前我们饶益众生的力量十分有限,在此过程中会夹杂一些比较丑陋的东西,诸如会考虑自己的声誉,顾及自身的利益等。这些在所难免,因为我们的修行境界不够,不可能一两年就断掉所有的烦恼,放下所有的自我。尤其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急功近利,绝大多数人不考虑来世,甚至认为来世根本不存在,一切所作所为仅仅为了当下。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能有利益众生的想法,愿意往这个方向努力,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否则难免灰心失望。万事开头难,所有人都是如此,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通往空性智慧的阶梯——二谛

下面介绍更深一层的智慧,也就是引导我们进入空性的一种重要认知。

世人都知道,佛教讲善恶因果、前世后世以及空性,这是佛教独有的三个观点。但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究竟什么是善恶因果,什么是轮回,更不明白什么是空性。

如果一方面讲善恶因果、前世后世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又说万事万物如幻如梦,很多人听了不免疑惑重重。这两种说法显然是对立的,其中只能有一个正确,哪一个呢?恐怕很多佛教徒也是一头雾水。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因果轮回与空性之间的关系呢?厘清这一点非常关键。阐述空性的佛经,从最庞大的《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到浓缩之后短小精悍的《心经》,可谓卷帙浩繁。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对般若进行逻辑分析的论典。可见,学习般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找到顺利趋入空性的方式尤为重要。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逐步了解空性。

(一)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前文讲了世俗层面的智慧,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凭借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对此,佛从来都持肯定态度,没有否定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这一点,可以在许多佛经中找到确凿的依据,如小乘的著名经典——四部《阿含经》中的《杂阿含经》,大乘的《大涅槃经》等。此外,不少论典中亦有提及,如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自释》(这是月称菩萨对自己所造的《入中论》的解释)。下面我从《杂阿含经》中摘取了部分内容,一起来看看佛是怎么说的。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这是佛陀对诸位比丘说的一段话。“诤”,同争;“世间”,即世俗,指人们的五个感官。世俗的一切都来自于我们感官的感受,也即一切以人类感官的感受为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五种感官就是世俗。

“我不与世间诤”,意思是佛不与人们的眼耳鼻舌身争论。所谓不争论,就是不否定眼耳鼻舌身的结论。

然而“世间与我诤”,世间为什么和佛争论?在什么情况下争论呢?当佛宣讲人们看不见的比较隐蔽的内容时,人们感官的结论会与之发生冲突。例如佛说这个世界不存在,人类感知到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因而无法接受佛的观点,这就是“世间与我诤”。

“我不与世间诤”,为什么佛不和世间争呢?佛讲空性时不是否定了人类感官的结论吗?佛是否定了,可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在否定。只有讲胜义谛,亦即讲空性、讲佛的境界时,才会否定;讲世俗层面时,佛是不会否定的。

所以,佛是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宣讲,并且告知我们:从你们感官的角度看,世界是真实的,我不否定;但你们不要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真实的。

比如晚上做了梦,醒来之后大家都会承认,至于梦境真实与否就需要商榷了。一部分人觉得,梦境是真的;大部分人则会说,梦是假的。但所有人都不会否认做梦这件事,不会否认梦到的场景。佛也不会否定人在梦中的所见所闻,不会说你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争论的焦点在于梦的真实性,而非梦这种现象。

同样,世间和佛争议的焦点在哪里呢?就是五个感官所感知的世界是否真实,对于五官感知到的现象并无争议。佛认为,无需否定你们看到的现象,但那些现象是否真实,则另当别论。因此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二)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1.佛教尊重世俗层面的真理

 

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所以者何?”为什么“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呢?

“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若如法语”,指如理如法地讲,或者实事求是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实话的人,实事求是的人,不会和世俗争论。

“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指世间有智慧的人。世间智者说有,佛也说有。

世间智者肯定的,佛也肯定;世间智者说存在的,佛也说存在;世间智者说真实的,佛也说是真实的。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有”,是肯定的意思;后文会出现“无”,指否定的意思。为什么世间智者说有,佛也说有呢?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这里是从肯定的角度加以分析。“色”,就是大家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指的都是物质。

首先讲“色无常”,物质是变化无常的。比如,世间智者说: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其间地球以及上面的动植物都在不停演变;与此同时,寒来暑往、季节更迭,世界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这就是无常。佛说:你们这样认为,我也予以肯定,你们说世界无常,我也说无常,咱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从空性的层次讲,世俗的一切都不存在;从世俗的角度说,一切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具有无常等自然规律。世间的智者,虽然不了解出世间,但是明白世间的很多道理和规律,无常就是其中之一。对此,佛也站在世俗的立场予以肯定,而不会站在空性的角度加以否定。

其次,我们看这句话中的“苦”。哲学家等一些世间智者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虽然人生也有一点幸福,但是相比之下痛苦占大多数,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此,佛不会站在空性的层面予以否定,而会站在世俗的角度说:你们说得对,人生就是痛苦,轮回亦是痛苦。

最后是“变易法”,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很容易发生变化。世上有头脑、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发现这个世界变化无常,说变就变。佛也同意他们的看法,不会从空性的视角加以否定。

“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的智者说有,佛也说有。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的智者把五蕴说成是无常、痛苦、容易变化的,他们这样认定,佛也赞同。

此处,佛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很多道理,佛陀住世时人们无从发现,随着科技发展才逐渐为人所知。但由于是后人发现的,佛经中找不到相应的记录。对此,我们应当接受还是拒绝,肯定还是否定呢?佛告诉了我们答案——“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只要世间智者说得正确,符合真理,佛就会认同。

科技飞速发展到目前只有300年的历史,未来3千年、3万年、300万年……还会发现更多的道理和真相,那时佛教徒该不该接受呢?佛教导说:只要符合真实情况,就应该接受。因此,无论科技、哲学还是其他宗教通过研究、探求所得到的结论,只要符合事实真相,佛教一概不会排斥——不管佛经中有无明确的记载。

从空性的角度讲一切都不存在,但能接受如此深奥道理的人少之又少。人们更多的还是探索世俗层面的真相,对这方面的成果,无论何时我们都会接受。截至目前,科学上的所有发现对佛法都是有利的,尤其对阐述空性、缘起有着极大的助益。

在《大涅槃经》中佛说过类似的一段话:“善男子!我终不与世间共诤。何以故?世智说有,我亦说有,世智说无,我亦说无。”佛说不跟世俗争论,其中还有一层含义,即只认可世间智者的看法,如科学家、哲学家或其他宗教中修行非常好的人。虽然他们并未证悟空性,但对世俗层面上的很多问题研究得十分到位。尽管佛教追求的是终极真理,但对世俗意义上的真理,佛教也不会拒绝。

总之,凡是智慧、真理,佛教都全然接受并予以尊重。佛已然证得了终极的真理,作为佛的追随者,我们正在探索真理的漫漫征途上,探索世界的真相,尤其是自我的真相。

2.了解自我的真相

世界的真相,与我们是否痛苦、快乐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对自我的了解,却与自己的痛苦、快乐密切相关。对自我了解的程度决定了修行的境界,修行的境界又决定了我们断除了多少烦恼,增长了多少慈悲心。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之所以要探索真理,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如果不了解自己,一定会犯很多错误,造很多罪业,从而引发种种痛苦。

佛教讲十二缘起,其中第一个是无明。就像火车头为火车的前行提供动力一样,无明也为绵绵不断的轮回提供了永无休止的动力。无明即愚昧无知,亦即不了解真相,尤其是不了解自我的真相。由此萌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身处哪一道轮回。

就像噩梦中的恐怖景象都是自己意识创造的一样,地狱道、饿鬼道等恶趣的恶劣环境,也都是众生各自的业力所致,而形形色色如此众多的业,正是从众生的意识中产生的。意识又分不同的情绪、想法,究竟哪一个才是原动力呢?佛告诉我们,原动力只有一个,就是无明,特别是不了解自己的这种无明。

由于不了解自己,便衍生出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错误观念又制造出种种烦恼,烦恼促使我们造下各种罪业,轮回大幕就此徐徐拉开。在当下这个轮回中,我们开始创造产生下一个轮回的条件;当这个轮回结束时,下一个轮回早已准备停当,随之接踵而来。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上一世所作所为导致的,与此同时,又开始制造下一个轮回的产生条件。如此这般,延续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轮回,循环往复,辗转不息。轮回之所以停不下来,就是因为强大的无明在不停推动着它。

怎样才能摧毁无明呢?当然是用智慧,而且是高层次的智慧,佛如此重视智慧的原因就在于此。世俗智慧只能解决生活层面的问题,想要斩断轮回,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悟空性的无我智慧。这种胜义谛的智慧,科学家、哲学家等所有世间智者都很难发现,唯有佛陀能够彻知。

3.从世俗谛的角度观察,轮回真实存在

我们若能审思明辨则不难发现,从世俗谛的角度观察,轮回确实是存在的。

很多人对生死轮回尚抱有疑问,不能确定轮回是否存在,人死是否如同灯灭。解决这个问题,是学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不能稀里糊涂、模棱两可。其实,只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稍加思考,前世后世是很容易被证明的。因为轮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大量的客观依据足以证实,只是有待于我们前去探索和了解。倘若不去探究,疑问会一直存在,觉得死亡异常神秘;了解之后便会发现,死亡丝毫不神秘,只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过程而已。

如今不少科学家也在研究轮回,并已积累了大量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这些证据并非来自佛教,而是科学家自己研究获取的,可惜还未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不过,随着研究领域的愈加广泛,科学界的思想也会越来越开放,这一点在心理学或脑神经科学上最为明显——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的态度愈发开明。由此我坚信,有朝一日主流科学家一定会接受轮回。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佛教的观点,正在逐渐靠近,并将最终相遇。这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综上所述,世俗层面上佛不会否定轮回,也不会否定善恶因果。此外,科学家研究发现的成果,哲学家推理出的观点,其他宗教修行人在禅定或修行过程中领悟出的道理,凡此种种符合真理的观点、结论,佛都不会否定。这是佛陀亲口所讲,而且是佛的真实意趣——月称菩萨等大成就者、大师们都是这样认为的。了知这一点,在我们的闻思阶段相当重要。

(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佛接着说,世间智者否定的东西,我也会否定。

世间智者会否定什么,会说什么样的东西不存在呢?下面佛开始具体阐述。

“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假若有人说物质是“常”“恒”——常住不灭、永恒不变,是“不变易”——不容易变化,又是“正住”——永远停留在一种状态,静止不动。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对于上述说法,世间智者持否定态度,因为没有一个物质是永恒、常住不灭、不易变化的。对此佛也会说:智者说得对,他们说没有的,我也说没有。

站在世俗层面,一旦有人说出不符合世俗规律的观点,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等世间智者绝对会予以否定。虽然从胜义谛的层面,智者们说的不一定对,但从世俗谛的角度看,他们的否定正确无误,所以佛也会认可。

佛教并非只承认自家理论,拒不接受科学家、哲学家或神学家等佛教以外的观点,包括未来人类发展所获得的世间智慧,佛教统统接受。不论科学、哲学还是其他学科的发现或发明成果,只要与事实相符,都不会与佛教发生矛盾,更不会对佛教造成威胁。这充分说明,佛教完全尊重真理并且鼓励大家去探索、追求真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这些都是世间智者会否定的说法,前面已经解释清楚了。

 

综上所述,当我们站在世俗层面时,就必须尊重世俗的规律。

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属于大自然,人的内在精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精神世界中的情绪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修行,逐渐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最后证悟空性,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反之不修行的话,人会越来越浮躁、空虚乃至焦虑,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的内在精神有各种因,由此会产生相应的果,这一切无一不在因果大网之中。所有好的、不好的果都是因和缘决定的,而因缘和果中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佛说稻秆经》有云:“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无论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它们的因和果都具备这五种规律。

在世俗层面中,也有不符合真实的情况。譬如从世俗角度分析物质的本质,一个人说万事万物是变化无常的,另一个人说万事万物是永恒不变的。这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真实的,或者说是正确的。对此,佛说我不会跟着错误的观念走,只会跟随正确的观点——世间智者的观点。

此外,佛当然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那就是佛站在自己立场上所讲的智慧——空性,它是完全不同于世俗层面的一种真相。世间智者只懂得世间范畴内的对与错,对于超出这一范畴的事情,则根本一无所知。因此,分开不同层面看问题非常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把世俗和胜义二谛区分清楚。

(四)区分二谛至关重要

1.区分二谛对于闻思和实修都很重要

《心经》将眼耳鼻舌身等全部否定了,无一存在。这是站在什么角度否定的?分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许多奇奇怪怪的说法。有人经常问:既然一切都是空性,我们为什么还要度化众生呢?当把世俗谛、胜义谛分开以后,度化众生和空性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层面,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我们一再强调,对佛教徒来说区分二谛至关重要。不但闻思时非常重要,而且与实修息息相关。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修四加行、五加行,都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从胜义的角度,哪有出离心、菩提心?这些都不存在。若是刚开始就从证悟空性的境界讲起,就没办法修四加行、五加行了。此外,若想圆融地理解诸如空性和缘起等佛法概念,正确区分二谛也是必不可少的。

究竟而言,世俗谛和胜义谛其实都不存在。然而根据我们对真相的理解层次,或者说智慧的成熟程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借助二谛来理解佛法。具体而言,在智慧尚未成熟之际,需要分开二谛理解;最终智慧成熟以后,则无需分开,可以完全站在空性的角度。这一点,后面还会详细论述。

2.真相也分不同层次

实际上,不仅佛教,其他很多领域也有胜义和世俗的概念,只是用词有所不同。譬如我讲过很多次的例子,用肉眼和显微镜看同一张桌子,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这是人们对桌子的认识程度逐步在加深。

桌子在人们眼中从来都是静止的有形状的物体,难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吗?没有其他真相吗?不知道显微镜的人会说:是的,这是唯一的真相,你若提出不同的结论,我就要和你辩论一番。

这时候,假如只有我有显微镜,那我不会跟别人争辩。因为他们从未用过显微镜,甚至不知显微镜为何物,当然会把桌子的本质认定为肉眼看到的样子,何况我不用显微镜时看到的也是如此。反之,如果我跟他们解释:桌子不是静态的,是由高速运转的分子、原子组成的。对方一定会反驳说不可能。接着我只能说:没关系,你现在还理解不了,或者借给你显微镜,你看完就知道了。

科学家也是这样,他已经通过电子显微镜看清了物质的本质,所以会淡定地面对他人的质疑。他知道别人质疑是因为不了解,等他们使用过显微镜或者明白了显微镜所下的结论,就会接受科学的观点。

同样的道理,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佛知道,你们现在只能看到世俗的景象,但这是暂时的;有一天你们达到了我的境界,自然就会明白。所以佛淡然以对,任凭世间人争论,一概不予回答。

有朝一日我们终会发现,除了自己看到的真相,还有其他很多层次的真相。如前所述,真相、真理都是相对的。世界上存在不同的肉眼——人和动物的眼睛就不一样,显微镜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我们看到的无非是自己眼中的真相,这只是几百个真相中的一个而已,而且属于其中最低的层级,有太多的真相我们未曾领略过。

因此,我们不能站在自己所处的最低层去否定高级别的真相,只能说在我眼中世界是这个样子,在我的世界里我的感官非常权威,它们感知到的是真实的,但这仅仅是相对的真实,并非唯一的真相。反之,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看到的是唯一真相,那么听到别人说出显微镜下的真相时,就会与之发生争论。

所以,必须把肉眼和显微镜的结论分开,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肉眼和显微镜的结论发生冲突,该怎样协调呢?这时有显微镜的一方会说:我不否定你用肉眼看到的世界,你也不要否定我用显微镜得出的结论,如果你不相信,不妨亲自用显微镜看一看。这样矛盾就被化解掉了。

事实上,一张桌子的真相不止两种,说两种只是为了方便举例。一个是肉眼得到的,一个是显微镜得到的,两者迥然相异。选择哪一个,要看你站在哪一边,若站在肉眼一边,有形状的桌子就是真实的;若站在显微镜一边,真实情况则是根本不存在静态的有形状的桌子。如此一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所处的角度决定了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若站在胜义谛,看到的就是高级别的真相;若站在世俗谛,看到的虽说也是真相,但是属于最低级别的真相。

总而言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佛暂时分成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但最后并没有二谛这种区别。佛教讲的四谛、二谛,在终极实相里统统不存在,都是我们了解物质真相的中间过程。分开二谛之后,我们会立即明白:哦,原来轮回、善恶因果与空性,缘起与空性并不矛盾。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是一种智慧!

四、如何运用二谛

从小乘到大圆满,所有的佛教都讲二谛,只是各个宗派的层次略有不同。我们现在必须了解的是如何运用二谛逐步趋入空性,清楚何种情况下谈空性,何种情况下不谈空性。

(一)早期,在世俗中不谈空性

1.感官范畴内不谈空性

借用前文的例子,大家想一想,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讨论桌子的形状、颜色、功用,什么情况下会超越这些去深究桌子的微观结构?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讨论桌子是否实用,造型和颜色是否好看,只讲肉眼能看到的宏观部分,不会细究原子、分子怎么样,每个粒子如何运动,等等。因为这和现实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以我们的感官来看是这样的。

佛教说的世俗谛是指人们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范围,亦即我们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所有东西。在世俗当中,我们只需考虑桌子的颜色、形状、用途即可,无需了解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虽然除了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以外不存在桌子,但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宏观世界。所以,生活中我们只谈桌子的宏观,不谈微观。

同样,在现实生活亦即感官范畴内,我们不讲空性。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平时我们谈起日常事物,肯定不会从空性的角度来表述。例如看到一束花,只会描述自己看到的颜色、花形等,不会说这束花是空性、如幻如梦等深层内容;听到一段音乐时,也只会形容自己听到的声音,不会谈及声波的长短,即使讲了也没有用,因为这和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佛教在谈现实生活、六道轮回、善恶因果等内容时也是如此,不会涉及空性,否则就会引起混乱。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前世后世、善恶因果这些比较隐蔽的东西,但它们并未超越众生的感官范畴,所以都属于世俗谛。在世俗谛中我们就讲世俗的、现实的内容,不要讲空性。

2.谈空性的目的在于探寻真相

让我们再回到这张桌子,何时会讲桌子的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呢?当我们想要探究真相时,就需要深入了解其微观和超微观的结构,这就突破了生活的层面。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某个颜色、某种形状的桌子,而会得到另一种结论。同样,我们讲空性的时候,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层面。这样深入探寻的目的,不是为了世俗生活,而是为了彻底了知事物的真相。

所以,分清楚何时讲空性,何时不讲空性,是非常必要的。佛教“四大皆空”的观点常常被人当作笑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二谛。要知道,显微镜下没有桌子,不等于生活中没有桌子;生活中有桌子,不等于显微镜下也有桌子。

一旦深入了解,就能发现事物的真实状况。那么究竟是感官的结论正确,还是显微镜看到的结论正确呢?很显然,显微镜是正确的,也就意味着肉眼看到的是错误的。

当我们采用佛教的逻辑加以观察时,又会得到另一个新的结论。此时,哪个结论正确呢?物质的真相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还是佛教讲的空性、如幻如梦呢?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后者是正确的,物质的真实情况就是空性。

佛教强调一定要区分二谛,否则我们根本无从了解空性,也不知道为何要讲空性。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明明如此真实,为何说它们不存在?很多人对此心怀疑惑,甚至会嘲笑空性,原因都在于不了解佛教的真正意趣。

基于上述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谈空性。譬如有人拿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我们一定会说是一本书,不会说是一大堆电子、分子;对方问这本书有没有颜色?我们也会承认它有颜色。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书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之前我们借助科学的研究讲过很多次了。

3.从科学结论引发对世界的质疑

佛教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非常直观的证悟,本不需要科学来印证佛教的观点。但现代科技的支持可以使人更方便地去理解深奥的佛法,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会结合现代科技来讲佛法。

以前说过,现代科技不能描述完整的空性,但是可以诠释一部分空性。例如,所有人亲眼所见并一致公认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这个结论在肉眼可见的范畴内最具权威,没有人会怀疑颜色的存在。然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客观世界里根本没有颜色这种东西,人们看到的颜色是自己大脑中的画面。而且科学家经过了实验研究,具备理论依据,我们不得不接受。

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经由意识确定真实存在的颜色,其实只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根本不在外面。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万事万物都不在外面,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呢?当然有可能!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这给世人透露了一个重大讯息,从此以后我们完全有资格怀疑这个世界、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这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透过其中可以看到空性的合理性。由此可见,看得见、摸得着根本不足为凭。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物质真的有可能是空性,我们不能拒绝空性,应该去深入了解才对。如果能有这样的想法,已经非常难得了。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清楚,何时需要讲空性,何时不需要;何时感官说了算,何时空性说了算。

(二)中期,在胜义谛与世俗谛之间穿梭

证悟的人打坐时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他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非但感觉不到,而且他发现自我根本不存在。在此期间自我彻底消失,烦恼也彻底消失,他全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打坐结束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仍要通过感官去感受世界,否则就没办法生活、工作。下次打坐时,又会进入超越感官的世界。证悟者就是这样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来回穿梭,而像时空隧道一样的通道就是打坐。入坐后,进入胜义谛;出坐后,回到世俗生活,两边的世界他都能感觉得到。

证悟之前,我们只是在理论上知道胜义谛,没有切身感受,好比小学生在地球仪上看五大洲和七大洋一样;证悟之后,则如同真正踏上了美洲、非洲。只不过刚刚证悟时,世俗世界对证悟者的影响仍然深刻,空性世界的影响还比较小。当然,这种情形会随着打坐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一个人生来一直居住在东方,五十岁才移民至西方。长期的东方生活,文化习俗等已然深深印在心中,短期之内西方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随着时间推移,东方的印象逐渐淡化,西方的影响日渐加深,久而久之,他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就会变得与西方相匹配。西方人到东方也是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刚开始证悟一点空性时,能够慢慢感受到空性的影响,但空性的力度还比较弱,对烦恼的控制十分有限,因而世俗的习气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进入胜义谛的时间逐步延长,或者每天都能进入胜义谛,那么胜义谛带来的影响就会逐渐加深,世俗的习气开始淡化。出坐后带着这种影响回到世俗,它就开始发挥作用。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一切如幻如梦,这将大大破坏对自我的执著,使我执以及由此引发的烦恼逐步消退乃至瓦解。

所以证悟者在打坐时,要争取长时间停留在证悟的境界当中。试想,假如一个东方人去西方只待了一个月,那无非是走马观花罢了,很难留下太多印象;若能待上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则各个方面都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在他回国后必然发挥作用。同样,在胜义谛当中安住的时间越长,回到世俗谛以后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打坐,证悟之前需要打坐,证悟之后更需要打坐。

(三)后期,现空双运

1.何为现空双运

我们对二谛的了解需要分阶段进行。起初,将二者分开来讲,谈论现实生活、感官范围内的事物时,完全不提空性,世俗是什么样就什么样,甚至有可能不知道胜义谛的存在。其后,对胜义谛的了解逐渐加深,先从理论上明白,而后自己有一点感觉,并尽量延长停留在胜义谛的时间。最终,将二谛融为一体,使它们成为无二无别——胜义谛即是世俗谛,世俗谛即是胜义谛。那时,证悟的智慧全然融入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证悟的智慧,生活中的烦恼也被智慧消灭殆尽。

大家记住这个过程,前期是理论阶段,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区分得清清楚楚;中期开始有所感悟,在两者之间来回穿梭;后期感悟上升到一定高度,将二谛变为一体。这一过程有如金字塔,在塔底部世俗谛和胜义谛相距甚远,越往上越接近,到了顶端不但没有距离,而且成为了一体——这叫做二谛无别或现空双运。

现空双运,是一定阶段内最顶尖的见解。“现”指我们感官看到的种种现象,也即世俗谛;“空”,即空性。换言之,“现”是感官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空”是智慧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最终两者将合二为一。那时我们会发现,现和空非但不是两个东西,而且原本就是一体——现即是空,空即是现。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的空性部分以及所有的中观论著对此都有详尽的阐述。

密宗有许多双身像,所象征的正是现空无别。无论菩萨像还是佛像,忿怒还是寂静,双身像中的佛母代表胜义谛——空性,佛父代表现象。双身拥抱的形象告诉我们,最终现和空是一体的。之所以用这样的形象,是因为末法时代的人们烦恼炽盛,而其中最严重的当属贪心,佛为了度化贪心严重的我们,便借由这样的表达形式将现空无别的道理传递给大家。

2.做到现空无别有何意义

当真正体会到二谛本是一体,便真正做到了现空无别。这能带来哪些帮助?又有什么意义呢?

(1)为唤醒众生而活

之前我们看待世界,对某些人、事、物偏爱有加,对另一些人、事、物则憎恨无余,这都是我们认定世界实有存在而带来的烦恼。做到现空无别时,以前看到、听到的东西依然看得到、听得到,照样可以吃穿住行,但与此同时,智慧会随时剔除掉其中真实的部分,时刻提醒我们一切都是空性,如幻如梦。

既然如幻如梦,那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有!现在我们活着是缘于自己过去造下的业,业力安排我们在何处,我们就在何处;业力安排我们有何感受,我们就有何感受,自己几乎没有选择权,没有什么自由可言。但这一切在我们做到现空无别之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我们已将二谛融于一体,自身的烦恼灰飞烟灭,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真相告知其他人,令无数人从无明中醒来,从此我们便为唤醒众生而活。我们不会再把世界当成真实的存在,而是视为一种游戏或戏剧,所有的举手投足都相当于一种表演,可以让更多人明白世界的真相。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也是大乘佛教的价值所在!

佛陀度众的方法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万法不离其宗,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让所有众生了知世界的真相,也就是明白自己活在怎样的世界里,自我的真相又是如何。所以当我们彻底明白这个真相之后,也会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这就是佛转法轮。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至少我们肉眼所见,其主要工作就是转法轮。佛发现了其他所有宗教、文化都不具备的真理,而后通过种种善巧方法,将这一真理传递给众生。这是佛陀的使命,也是我们成佛之后的使命。

(2)以智慧和慈悲度化众生

我们常说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拿什么实现呢?既非金钱,也非权力,而是通过智慧与慈悲。

佛教一些图像象征的正是智慧和慈悲。譬如文殊菩萨手持写有梵文、藏文或汉文“吽”字的宝剑,其中宝剑代表智慧,“吽”字(“吽”是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作为上面的装饰代表慈悲,这意味着智慧必须要用慈悲来装点。带有慈悲的智慧,才能使众生幸福安康;而不带慈悲的智慧,可能被用来制造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物品——大到核武器,小到地沟油(这也需要掌握技术)。由此可见,智慧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大乘佛教认为,智慧必须有慈悲心相伴。有了慈悲心,智慧才能被用在正面,即以转法轮的方式服务于所有众生。

因此,我们救度众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依靠智慧和慈悲。佛陀通过教育让众生明白道理,此外无需再做其他事。因为每个众生心中本具佛性,只要让其明白这一点,他们便有能力自救。据《入菩萨行论》讲,每个人掌握方法之后,都能拯救自我,不仅如此,还能去挽救无数其他的众生。

众生现在不能自救,原因在于不明白道理,更是因为内心充斥着无明。大乘佛教徒的使命是将佛的智慧注入每一位众生的心中,以此断掉无明,他们也就知道应该如何自救以及拯救其他的众生。以上足以看出智慧的重要性,《入菩萨行论》说六度当中智慧最重要,因为只有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

(四)小结

以上从早期、中期、后期分别阐述了如何运用二谛。在开始阶段,需要将二谛分开讲,否则大家很难理解,甚至可能感到害怕,摆在面前无比真实的东西怎么会不存在?怎么是空性?对此佛解释说:我讲的空性不是说你看到的东西不存在,而是指另外一个叫做胜义谛的世界。你大可不必紧张、害怕,我不会否定你所看到的事物,在你感官的世界里它们都是存在的。我讲的胜义谛,隐藏在你现在看到的世界的深处。

听到这番解释,人们便大可放心了。所以对我们而言,起初世俗谛和胜义谛如同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且两者矛盾重重——这个世界里有,那个世界里没有。然后随着对佛法的逐步了解,二谛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最终我们将会领悟到,佛讲的胜义谛就在世俗谛当中,翻开世俗谛便能在其底部或深处发现胜义谛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完全不矛盾。

体会到这一点之后,在现实中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都会变得如幻如梦。既然如幻如梦,那还有什么好执著的?只要不执著,所有的烦恼都无法产生,因为它们的因和缘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想生烦恼也生不起来了。那时候,我们会急切地想把真相告诉别人,让大家摒弃执著,不要遭受毫无必要的痛苦。这种动机正是慈悲心,它与如幻如梦的观念毫不冲突,完全可以在如幻如梦的前提下完成所有举动,并由此变成了无缘的慈悲心,亦即无缘大悲。

烦恼是否有无缘的嗔恨、无缘的贪心之说呢?没有。因为烦恼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执著之上,特别是对自我的执著,有执著就会滋生烦恼;一旦自我被打破,变成了如幻如梦,烦恼也就失去了力量,无法起现。譬如勃然大怒之时,若能立即证悟嗔心是空性,它就顿时转化为佛的智慧,而不再是让人忧虑的烦恼。

智慧并非从天而降,需要从修持四加行、五加行开始,基础修法全部做好之后,我们便能从自己的内心当中找到智慧。智慧不在宇宙太空,也不在六道轮回,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当我们把二谛融为一体的时候,也就得到了智慧。

五、最高层次的智慧——胜义谛

最后我们来了解最高层次的智慧——胜义谛。它也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尤其当真正证悟空性以后,我们就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名副其实的自由。

证悟空性之前,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一切外在自由,可是内在精神上的问题尚未解决,这让我们很难感觉到自由自在。证悟空性之后,一切都变得如幻如梦,这一见解会使我们无比轻松自在,并且可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做任何事情。

现在我们做事的基础或动力无非是自私、欲望,很多人觉得失掉这些,人会丧失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其实并非如此,证悟以后我们照样可以生活劳作,不同的是驱动力变成了菩提心。所以,证悟空性与生活二者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

(一)心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金刚经》是一部宣讲空性的著名经典。经中的一些语句流传甚广,但多数人都不清楚其中在讲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以及如何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经中记录了佛陀的一段话:“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摩诃”,意为大。诸位菩萨和大菩萨应该生起清净的心。

什么是清净的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即不应该、不可以。“住”,稍后再做解释。“色”,包括我们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接触到的物体等宏观世界中的物质,以及原子、电子等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还有超微观世界中的能量,总之平时我们用物质二字来称呼的所有东西都叫做“色”。此处的“法”,指的不是佛法,也不是法律,而是我们的意识能够感受、思考的所有东西,换句话说,意识范畴中的所有东西都是“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不应该住于色、声、香、味等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所感知的东西,以及意识所思维的事物。“生心”,后面再作解释。

先看佛教讲的心是什么意思。首先,指的不是心脏,心脏属于物质——色;其次,指的不是大脑,大脑同样属于物质的范畴。实际上心是一个总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阿赖耶识;第二是第六意识,平时我们思考、分析、判断等各种各样或善或恶的念头都是意识;第三是意根。

意根是意识所具有的不断延续下去的力量,这个力量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导致意识暂停。破坏有时来自外部的物质,如麻醉药等;有时来自内在的作用,例如人在极度恐惧时会晕倒。这些情况下,延续意识的力量就会停止,致使意识暂时消失。阿赖耶识、意识、意根三者的总称就是心。

有一部名为《持人菩萨经》的佛经,里面有一些关于心的重要描述。“持人”,是菩萨的名字。佛陀应持人菩萨的请求为其讲法,这部经由此得名。经中云:“心无往返立无所处,无去来今,以因缘现而有所念。”

“心无往返”。“往”,指心去往很多地方,诸如思考过去、未来等;“返”,心思考一番之后又会回来。佛经说,心没有往,没有返。

“立无所处”。“立”,停止。人站在某处时,不可能停在虚空中,脚下肯定有一个立足之处。心停下来是否也有一个所处的地方呢?佛说没有。

“无去来今”。“去”,过去;“来”,未来;“今”,现在。佛说,心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

我们明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有往返,有存在的地方,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佛陀却说没有这些,后面我们会进一步了解。

“以因缘现而有所念”。“念”,即念头。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时,念头就会出现;因缘散尽时,念头则不复存在。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魔术。美国著名的魔术师大卫,能突然间变出像波音747那么大的一架飞机,又能让飞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见。这肯定有因有缘,首先飞机没有来处,由于因缘具足,才突然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它也没有去处,因缘一散便会销声匿迹。这是典型的魔术所带来的幻觉。

我们进一步思考则不难发现,万事万物其实和魔术如出一辙,都是如幻如梦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这样的规律:一旦因缘聚合,就会突然出现某种现象;因缘散去,这个现象也随之消失,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可是人们往往不去深思眼前的一切是不是错觉。世俗谛告诉我们,世界真实存在,这是真理。对此我们想当然地接受了,并局限在世俗谛设置的藩篱之内,始终未能突破。即使世间最聪明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发明、研究的成果或结论无一超越这一界限。

人们不敢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囿于感官的制约。当一切因缘齐备之时,当下现前的现象无比逼真,如同魔术师变幻出的那架飞机一样,以至于谁都不会质疑。

佛陀的时代不像现在可以用很多东西类比,佛常常借通俗易懂的旋火轮,来传递深刻的道理。何为旋火轮?如手持一根点燃的香缓慢转动,人们会看到一个亮点在移动;加速转动,看到的则是一个明亮的环形,这就是旋火轮。假如肉眼的灵敏度比现在略低一些,我们眼里的旋火轮一定会成为真实的东西,就像其他坚固的物体一样。反之,肉眼的灵敏度若比现在略高一些,我们看到的就是香的亮点在移动,而非环形的亮光。

在我们眼里,世界是真是假,以何种形式出现,取决于很多因缘,而其中的主要因缘是电子的转动速度,这些因缘让我们产生了错觉。本身我们没有错觉,是物质的快速运动令我们产生了错觉。速度加快,在我们眼里很多东西会变得真实;速度放慢,很多东西则会变得虚假。

一张桌子之所以看上去如此坚固,是因为其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在高速转动,而我们的肉眼看不出来。假设它们的转速减慢,在我们眼里桌子就会变成像云彩、空气一般不真实的模样,甚至手可以穿过去。有人问,人的身体能不能穿墙而过?答案是,如果构成墙壁和人体的所有电子转速降到极低,人就有可能穿过去。

假设科学家发明出一种技术,能够降低所有电子的运转速度,那么现在看似坚硬的桌子、楼房等物体,都将变成像云雾、空气一般虚幻不实。实际上,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感觉到自己的心有往返,有所住,全部是因缘使然。

随着电子的转速逐渐减慢,我们的错觉便会逐渐消失,真实的东西将依次显露出来。这一过程就像剥开洋葱或芭蕉树一样,芭蕉树杆是由一层一层的树皮构成的,全部剥开后里面没有实心。转经筒也是这样,其内部是印有佛经的纸张卷成的筒状,将纸全部拆开,中间空空如也。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本质上根本不存在实有的东西。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不是外物,是自己的内心。《金刚经》说,心不应当“住色”。什么叫做“住”?譬如我们心里认为这是一张真实的桌子,此时心就住于这张桌子,桌子就是心的所住。换言之,我们的心在这张桌子上建立起一种执著——桌子是真实的。一旦生起这种执著,后续一系列的想法和举动便会纷至沓来。例如我很喜欢这张桌子,然后会想方设法据为己有,从而做出偷盗、抢劫乃至杀生等行为,这样便形成了继续轮回的因素。“不应住色”,意思是心不应当执著桌子等一切外物,以此能够从源头上斩断轮回的因缘。

(二)如何做到不执著

怎样才能做到不执著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方法一:通过逻辑了知一切皆是错觉

(1)一切外物都是错觉

这种方法是将桌子等外物打破,所谓打破并非砸烂桌子,而是用智慧让自己的心明白桌子并非实有存在,而是一种错觉。

比如手抓住一块冰不肯放,手的温热使冰慢慢融化,等到冰全部消融,手自然会松开——冰消失不见了,就只有松手。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的心对桌子十分执著,时时抓住不放,但如果心彻底明白桌子是一种错觉,就会主动放开。

桌子为什么是错觉呢?前文讲了,首先桌子没有颜色,我们看见的颜色只是自己大脑中的画面;其次它没有形状,我们看到的形状只是无数电子高速运转的产物,这个产物就是错觉。

当快速转动一根点燃的香,我们看不到香本身,只能看到环形的光,这是香快速运动的产物。当几百亿、几千万亿个这样的产物聚集在一起,在我们眼里就会成为一张桌子。换言之,桌子是由数量庞大的错觉堆积而成的。佛称其为色蕴,蕴的意思是很多东西堆积在一起,并不是真实的物质,也不存在整体的概念。

当心明白了原来没有真实的桌子,肉眼看到的无非是无数个错觉堆积而成的巨大错觉,桌子在我们眼里就逐渐失去了真实性。这时候心开始慢慢松开执著,待彻底松开,就做到了“不应住色”。不住,即不存在、不安住、不执著。心不再执著于色声香味等,最终不住于万事万物。

(2)念头也是错觉

《持人菩萨经》云:“又其心空自然无形无有众生,又无所有不得处所。无合心者、无有散者,心无过去无有将来不得中间。”

“又其心空自然无形无有众生”。“自然”,是指心没有本体、本质。因为心是无数因缘导致的错觉,错觉肯定没有本质。假如错觉有本质,那魔术变出来的飞机就是真飞机了。正因为没有本质,才叫错觉或者幻觉。

“无形”,指心没有形状。人人都说我有一颗心,这颗心长什么样子呢?圆的、方的?都不是,它没有形状。

“无有众生”,心不是众生,是无数个念头。

晴朗的夜晚,抬头能望见天空中繁星点点,人们称之为星空或外太空。其实这些星星都是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也不存在整体的东西。我们的意识也是如此,比如十分钟之内能冒出许多念头,一个小时兴许能冒出成千上万个念头。这么多繁星一般的念头不断闪现,意识将它们全部包装在一起,为其取名为心或者意识。由此我们心里便诞生出一个抽象的概念:哦,这叫做意识。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整体的意识,所以说心没有形状,没有众生。

“又无所有不得处所”,心不会拥有任何东西,也得不到停留或存在的地方。

“无合心者、无有散者”,心没有合或离,既不会合并,也不会分散,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错觉。

“心无过去无有将来不得中间”。“中间”,指现在。心没有过去、将来和现在。

心不像桌子那样可以划分方向,它没有东南西北、前后左右,我们只能从时间和速度的角度去观察它。这无关信仰,凡是懂得逻辑、懂得观察的人一定会承认以下的观察结果,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什么结果呢?举例来说,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某人对我不好,假设这个念头是在十秒钟内完成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念头,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十秒的念头是由一连串念头组成的:先想起那个人,这是一个念头;然后回忆起他对我如何不好,这又是一个念头……这种连续和旋火轮的连续一模一样,都是因为速度太快,意识区分不清而将它们当成了一个东西。

不但十秒,一秒也可以进行细分,如分成一万或千万个单位。我们先从简单的入手,以一秒钟内完成的念头分成100个时间单位为例。当第一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冒出时,后面99个组成部分还未诞生,都是未来,所以只有第一念存在。当第二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冒出时,第一念已经消失,变成了过去,后面98个念头的组成部分尚未诞生,都是未来,所以只有当下的第二念存在。第三、第四、第五个念头冒出时同样如此。换言之,当下存在的永远只有一秒钟的百分之一,其前其后都不存在。

这和旋火轮的道理如出一辙。旋火轮一圈360度,香的亮点在360度的每一度上依次移动,也就是说,只有一度上面存在真实的亮点,其余359度上看到的光都是空虚的,没有任何东西,然而肉眼看去整个360度都有光。

经过这番剖析就会发现,“某人对我不好”这个念头确实是一个错觉,而我们从来没有发觉——感官和意识都不知道,误以为存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要知道,我们的感官和意识都极其迟钝。先是感官出了错,接着意识又做出错误的判断。意识并未察觉到自己被感官欺骗了,加上不懂装懂,还用许多道理来修饰自己,妄言这个对、那个错……

以上内容和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确凿的事实,科学家或哲学家来分析也是同一番话,除非他有失偏颇,不尊重事实。

(3)这个世界虚幻不实

借由以上分析我们就明白了,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错觉。证悟大圆满、大手印非常困难——必须具足对法的信心以及足够的福报等诸多条件,但是在理论上懂得上述道理并不难,只要有敏锐的思维就会明白:噢,原来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

这一点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展现得惟妙惟肖。有一次我在美国给佛教徒讲这些内容,课后提问环节一位白人女道友问:“您可能很喜欢电影《黑客帝国》吧?”一听就知道她了解影片的内涵,我说:“是啊,我很喜欢。”

影片中有一段情节,反抗组织的一个叛徒对电脑人说:“把我的身体重新接上母体,让我在错觉组成的电脑世界里过日子吧,最好让我当有钱人、当明星!”他明明了解真相,知道那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他觉得与电脑人的斗争困难重重,不如回到虚拟世界里吃喝玩乐,尽情享受。

我们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不想解脱,不想成佛,不管世界是空性还是幻觉,只想拥有世俗中所谓的幸福、快乐。那个叛徒还说:“无知者幸福。”有时候我们确实不想去探索真相,只满足于感官上的快乐。可以说,那个人道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这部影片的寓意非常深刻,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地去看一看。

平时人们无从了解这些道理。无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还是各自的业力使然,都不得不感叹其设计之完美堪称天衣无缝。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度过一生也不曾发现任何漏洞,直至此生终点仍然坚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对其恋恋不舍。

很多人相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我非常能够理解。他们在深思之后认为:如果世界不是为人类的感官量身定制的,怎么可能如此精妙?最后除了上帝创造世界这个观点以外,也没有找到其他的答案。

(4)用逻辑粉碎万法的真实性

从上述分析来看,理解“世界是虚拟的”这一观点不是很难。不过仅仅理论上明白是无济于事的,回到生活中一切依然如故。因此我们要先懂得理论再去实修,执著才能真正淡化、消失,最终做到《金刚经》所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中“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意思是我们开始生起清净心,也即没有执著的心。“不应住色生心”。“生心”是指发心,发起什么心呢?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心。

下面这句大家都很熟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讲的中观逻辑就像粉碎机,可以将万事万物的真实性全部打破,这样一来,所有的事物在意识里都会失去真实性,心就随之开始放下这些东西,全部放下以后,心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最后达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要发什么样的心呢?要发起无所住的心,就是没有执著的心,亦即证悟空性的智慧。简单而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我们应当生起证悟空性的心。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用逻辑粉碎掉所有事物以后,心里的执著就会消失,实际上就是转变观念而已。

小乘佛经中讲过一个例子。一名屠夫牵着一头牛去往屠宰场,沿途所有人都说那是一头牛,这时候大家的执著就是认为那是一头牛。然后屠夫把牛杀掉并分解之后,人们便改口说那是牛肉,不再称呼牛。这时面对一大堆肉,大家的观念就自然转变了,这是事物本身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种转变。

现在事物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但是我们通过逻辑粉碎掉所有事物,内心的执著会随之消失,由此观念也就得以转变。实际上,无我、证悟只是观念的转变而已。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变化,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或者说证悟之前是这样,证悟之后还是这样,只不过我们对世界和身体的理解、认知发生了变化。事实上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的观念。因为痛苦的根源恰恰是自己的观念,而非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我们转变观念以后,世界也会随之改变,当然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以上是做到不执著的第一个方法,即通过逻辑明白一切事物都是错觉,通过打坐实修慢慢放下执著,最终做到《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起无有执著的心。

2.方法二:切身体会到“心无有心”

第二个方法更为直接,尤其重要。

(1)过去、现在、未来之心都不可得

《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佛说我们的心不是真实的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仍以旋火轮为例,肉眼告诉我们旋火轮是一个圆圈。这时一个人过来说:你看到的这个圆圈不是圆圈。这个人就是佛陀。

《金刚经》继续说:“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说心不是心呢?按照前文的分析,人们概念中的心是无数个念头组成的,而念头并不存在,只是一种错觉。此处佛说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方面的心都“不可得”。

我们觉得过去的心、现在的心、未来的心,所有的心都能得到。过去的心,昨天得到了;未来的心,明天将会得到;现在的心,当下就能得到。但这是我们的感觉,是未经深思熟虑时的表面现象。从这个角度讲,魔术师变出来的飞机以及万事万物都可以得到,然而一经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根本不存在。

你们若是通过前文讲的逻辑,理解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句话,以及《持人菩萨经》中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八个字,说明已经在理论上通达了中观。如果不是逻辑分析,而是打坐时体会到了,则说明已经证悟,而且是证悟了大手印,接近大圆满了。

(2)心无有心则曰本净

《持人菩萨经》中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心无有心”四个字。如果说人没有翅膀或者人的头上没有牛角,这并没有否定人本身的存在,只是否定了人身上不存在的东西。“心无有心”否定的则是心本身,意思是我们观念中的心其实不是心。

还是以旋火轮为例,譬如房间里有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亮点,一个刚进来的人看见了,他自然以为那是一个真实的环形亮光。这时旁边的人告诉他,那是一个转动的亮点,不是真的环形。换句话说,你看到的环形非环形,环形无环形。“心无有心”,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例子中,否定的不是别的,而是环形亮光本身。同样,“心无有心”否定的是心本身。《金刚经》中有不少类似的话,例如“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说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那仅仅否定了它的颜色和形状,没有否定心本身。我们说意识没有形状,只是说它不具有圆形或长方形等形状,并未否定心的本质,没有形状也可以存在。而“心无有心”说的是,我们的意识当中存在一个心,这个心其实不是心。

接着看“则曰本净”。“本净”,本来清净,亦即大圆满、大手印、禅宗讲的本来面目。“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的意思是,心没有心,这叫做本来清净。其中“心无有心”最为关键,“则曰本净”是对前面四个字的解释。

通过逻辑分析,理解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八个字的内容,就是精通了中观。有这么简单吗?是的。中观讲了那么多复杂的内容,仅《中观根本慧论》就多达二十七品,每一品都错综复杂,不过它们讲的无外乎就这八个字!如果你已经精通了这八个字,完全可以不用学习中观,因为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核心精华,其他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加以阐述,是佛为了不同根机者设计的各种学习方式,归根结蒂就是“心无有心”四个字这么简单。反之,如果你没有精通这八个字,那么即使学习再多的中观,每部经论倒背如流,每句话的解释方法、分歧之处烂熟于心,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

前面讲了,不观察的时候,心是意识、阿赖耶识和意根;进一步观察则发现,心的存在形式与旋火轮毫无二致。大家都知道旋火轮不存在,是一种错觉,那么桌子、心等所有东西和旋火轮一样都是错觉。

我们之所以明白旋火轮是错觉,是因为开始我们看到了一个亮点,后来它加速转动后,在我们眼里才变成了环形,减速后又恢复成一个亮点,所以我们很清楚那不是真的环形。假如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看到的一直都是环形,那他一辈子都不知道是错觉,始终坚信那是一个真实的环形的东西。我们看一张桌子、看这个世界不正是这样吗?心也是如此,像旋火轮一样并非实有存在。

“心无有心”四个字特别重要。当体会到“心无有心”时,也就确确实实做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大家先要通达这几个字的内涵,然后更重要的是去打坐修行。想要获得体会,必须完成四加行、五加行等诸多条件。若仅仅在理论上通达,学好推理的方法就够了,这样对放下执著固然有一点帮助,可是作用微乎其微。科学家也明白一些道理,但在生活中丝毫不起作用。所以,明白道理之后一定要去实修。

接下来《持人菩萨经》云:“处在颠倒愚冥凡夫,以虚因缘教在诸相,心自发念。”

“处在颠倒愚冥凡夫”,我们现在正是处在愚昧状态的凡夫。

“以虚因缘教在诸相”。“虚因缘”,指因缘本身是虚幻的;“诸相”,指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虚幻的东西又产生出更多虚幻的东西,最后我们眼耳鼻舌感受到的就是一个看似逼真的虚幻世界。

“心自发念”,各种念头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三)小结

以上内容完全可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大家首先要学中观,这些富有逻辑的推理方式极具说服力,任何人都无法推翻。明白了这些道理,执著就开始出现松动。《中观四百论》讲,如果一个人通过思考中观的理论,产生了“也许万事万物真是空性”这样的怀疑,虽然还不笃定,但说明他已经开始质疑轮回的原动力,这就使推动轮回的力量出现根本动摇。所以,仅仅对轮回抱有一点怀疑,也是十分难得的。

平时我们常说慈悲心是大乘佛教的精华,不过慈悲心很难斩断轮回,因为它和轮回不矛盾,无法破坏轮回的原动力,未证悟空性的人也可以有慈悲心。因此要想解脱、成佛,必须拥有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撼动轮回的根源,使轮回慢慢停下来。

这些内容虽然属于佛教的高端课程,但也可以与最世俗的生活相融,它们本身并不矛盾,前提是我们要懂得如何融合。现和空本来是一个东西,只是人们的分别念将二者的距离拉远了。我们认为:如果存在现象,就不可能是空性;如果是空性,就不可能有现象。殊不知它们无二无别,因此,最高级别的佛教理论与最世俗的生活完全可以相互结合。

这次之所以讲生活中的六波罗蜜多,是因为如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每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这时让大家去学太多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需要比较简单的方法。

在最高级别的智慧篇,我从佛经中选择了最重要的“心无有心”四个字。大家不要以为记住这四个字就万事大吉了,明白道理之后必须要去实修。如果只是自己修行,就不需要了解过多的内容。不过闻思很重要,除了修行所必需的内容,佛教徒还要有正确的三观,以便能做出恰当的取舍,所以保证一定的闻思是必需的,后面实修时则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

智慧篇的内容虽然最为深奥,但是没有涉及密法。文中提到的《金刚经》和《持人菩萨经》,都是显宗的佛经。实际上,它们属于何种层次,并不取决于佛经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境界。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理解,不是大圆满、大手印,充其量就是中观;如果理解之上能够有所体会,那就是大手印了。

这也是显和密的一个细微差别,其实不是它们之间的差别,而是我们理解层次上的不同。显与密,胜义谛与世俗谛,本身并没有差别,现象和空性也是一体的,是我们的分别念把它们分开了。这就是为什么佛教一定要断除分别念的原因。断除了分别念,之前认为矛盾重重的所有东西,非但不再矛盾,而且会融为一体,这叫做大平等。希望大家好好修持大平等!

以上讲完了六波罗蜜多中的智慧篇。我们学佛,最核心的就是学习智慧,因为要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必须仰赖智慧。所谓根本问题,就是身体上的生老病死以及精神上的各种烦恼。对此,烧香拜佛、磕头诵经都无能为力,唯有依靠修持智慧才能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