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古老的佛教与现代的生活,这两个似乎水火不容,难以兼顾——要不就过一个现代的生活,要不就学传统的佛法,二者无法同时进行。
类似这种对佛教的误解特别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误解呢?这是因为很多佛教的寺院、团体和善知识,都没有去推广真正的佛法。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连许多佛教徒自身也不知道佛教到底是什么,最后就导致社会对佛法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佛教到底是不是这样,它真的无法与现代生活结合吗?
一、被误解的佛教
许多人觉得佛教里有很多约束。自从学佛之后,衣食住行,说话、做事,包括内在的念头都要受到制约,因而感觉压力重重,不敢踏入佛门。
还有人认为佛教徒应该当苦行僧,尤其是出家人,一定要过上苦行僧的生活;比较用功的在家居士,也要过一个像苦行僧或者是半苦行僧的生活。如果物质生活过得稍微好一点,或者穿着打扮略为时尚、新潮,就会被他人非议,认为佛教徒不应该这样。这就导致很多不学佛的人对佛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对于佛教徒来说,又徒增了许多无形的压力。
另外,佛教里面还掺杂了一些民间信仰以及民风民俗等。比如,平时我们进入寺庙,或者是自己在家学佛的时候,那些允许或不允许做的规矩,有些就跟风俗习惯或者民间信仰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佛教徒自己想出来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内容,也被当作是佛法。比如,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老师兄,对新来的年轻道友提出种种要求,给他们施加了各种压力。如此一来,就导致很多人学佛之后,感觉到分外紧张、不自在。
那么,佛教有没有约束?有约束;有没有原则?有原则。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确实是不能违犯的。譬如,大乘佛教最重视的是什么呢?就是不能伤害其他众生。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不伤害其他众生的心。例如我们有时说话伤了别人的心,这个虽然也是伤害,但还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要做到说话、做事完全不伤到别人的心很难。
第二,不伤害其他众生的身体。这个就比较严重一些,但稍微注意一下还是可以做到。
第三,不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这个就是关键性、原则性的问题了。
这些要求当中,哪一个是原则性的?哪一个是必须要做到的?哪一个是可以尽量做到的?这些都分清楚之后,我想,大乘佛教是非常开放、人性化和没有压力的。因为不了解它的真实内容,我们才会感到害怕、紧张、有压力。
佛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做到;如果百分之百都做到了,那我们每个人就跟佛一样了。作为初学者,佛有对初学者的要求,我们尽量地去做到即可。
二、现代生活与清规戒律
(一)居士五戒
佛教的所有戒律中,最基本的就是三皈五戒。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就是在家人的五条别解脱戒:杀、盗、淫、妄、酒,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如果这五条戒无法全部做到,那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取若干条来受持;如果只能做到其中的一条,那么其余的可以不受,只受这一条戒。
如果一条戒也不能守满24小时,比如只能白天守12个小时,或者晚上守12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只在白天或晚上受戒。例如,有些人所从事的工作与佛教的要求有些冲突,那么,虽然白天上班期间无法受这条戒,但是下班之后,从当天晚上到第二天清晨,在这个时间段也可以受戒。
如果这样也不行的话,那么还可以选择在每个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比较特殊的时间受戒。
佛经里就有这样的记载:一个在屠宰场里杀猪宰羊的屠夫,这样的人可不可以皈依呢?答案是可以皈依。皈依之后,他的身份是佛教徒,但他的工作就是宰杀动物,这两个看起来似乎非常矛盾——这样是不是允许佛教徒杀生呢?当然不是。换一个角度想:在不得已做屠宰工作的情况下,皈依和不皈依哪一个好呢?结论就是,因为皈依对他有帮助,所以佛允许从事这种行业的人进入佛门。
那么,如果他平时实在无法受持不杀生戒,只能在每月的十五、三十,或者每周的星期天受戒,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佛并没有要求其他时间一定要受戒。
所以,在家人的戒律就这么五条,这五条别解脱戒不会给任何人造成压力。感觉有压力的可以不受,佛允许我们自己选择。佛经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大家一定要知道。
(二)菩萨戒
菩萨戒有三种选择:上等根机的人,或者是根机比较成熟、能够接受多一点戒律的人,可以受二十条根本戒。如果觉得这二十条戒太多,没有办法守持,那中等的菩萨戒就只有四条。如果细分的话,每条戒可以分成两个,这样一共是八条戒,不会导致压力。如果觉得四条戒也做不到,那还有最简单的一条戒,这个适合我们大多数的人。
这条戒其实不算什么戒律,它实际上只是一个愿菩提心,就是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誓愿成佛!有了这个决心,就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一条戒。
过去,有个国王因为事务繁忙无暇学习,也无法受持太多的戒律。这种情况下,佛陀就让他受持这一条菩萨戒,并且告诉他:“只要这个决心存在,你的戒律就存在。此外,每天随喜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的功德,再把这个随喜的功德供养给十方佛菩萨,请求佛菩萨把功德回向给天下所有的众生。只要做到这三件事,你就是一个菩萨,这就是你的戒律。”
天下最简单、最有意义的学佛的方法,就是这个。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样的生活背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冲突,仅仅是一个内在的发心而已。已经简单到这样的地步!
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的时候,首先要去学习菩萨戒的戒本。先了解二十条戒,看看这些能否受持;然后再去了解四条或八条戒;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受持一条戒也可以。
整个菩萨戒最后浓缩成四条戒,或者是一条戒,这有什么压力呢?我们在心里发心,这与任何生活、工作都不冲突,谁也不知道我们心里在发什么愿,家人和亲友也没有办法反对。这条戒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一条戒律!
如果因为太忙而无法受太多戒,那么可以在居士五戒和菩萨戒中,各选一条受持。尽管只受了两条戒,那么也可以说,这个人具备了戒定慧中的戒。
(三)密乘戒
第三就是密乘戒。密乘戒如果细分的话,共有十四条,浓缩之后就只有密藏幻化网中讲的五条根本戒。五条根本戒加上前面提到的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一共是七条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所有的戒律可以归纳为这么七条。
大家看看,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多少条?一个小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比这个多。佛教的戒律简化后其实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不要误以为学佛之后就会有很多约束,然后望而却步,不敢靠近。很多人被其他道友提出的种种要求吓倒,但其实多数的要求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反而导致大家不敢学佛。
佛教的戒律可分为根本戒和支分戒,支分戒稍微轻一点,根本戒则是原则性的要求。如果原则性的要求我们没有做到,违犯之后也可以忏悔。
所以,佛教其实没有太多繁复的戒律,如果喜欢简单的,那就这么七条。了解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以上是戒律方面。
三、五欲享乐与解脱修行
然后再来看看,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是不是日子过得越艰苦,修行就越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个我们要看看佛陀自己是如何说的。
(一)大乘佛教的观点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是佛陀亲口宣讲的一部大乘佛经,它是所有般若波罗蜜多的浓缩版。如果再浓缩的话,就成了《金刚经》《心经》。为什么称为佛母呢?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都是由于证悟了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般若波罗蜜多空性就如同所有佛的母亲一般,所以称之为佛母。
这部佛经无比殊胜。就像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金刚经》《心经》一样,《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在藏传佛教里很受重视,是所有佛教徒都熟知的一部经典。
这部经里有一句话:“菩萨虽乐受五欲,归命佛法及圣众,念我当证一切智,是住尸罗波罗蜜。”
“菩萨虽乐受五欲”。这里的“菩萨”包括刚刚开始发菩提心的初学者,不一定是境界很高的菩萨。“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个。色,就是眼睛看到的所有物质;声,就是耳朵听到的声音;香,鼻子嗅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触,身体所能感觉到的触。这五个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五个外境。
这些外境当中,各有好的、坏的、中等的三种。比如说色,有好看的、不好看的、中等的;声音有好听的、不好听的、中等的;每个都可以分为三种,这样一共是十五个。这十五个当中,最顶级的五个才叫做五欲。
譬如,佛教讲的“色”,虽然广义上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色,但只有美轮美奂、赏心悦目的才叫做五欲中的色,如优美的风景,精致的物品等,丑陋的和中等的都不能算在内。因为五欲是用来享受的,只有美妙、悦意的事物才能让人享受。
“声”也是一样,中等的和不好听的声音不属于五欲,比如嘈杂的声音,大家都不愿意听;而美妙的声音,如歌声、音乐等,这些大家都非常喜欢听的才叫做声。
香、味、触也同样如此,这五个就叫做五欲。欲就是欲望,人们对这些东西特别有欲望,特别执著、喜爱,所以称之为五欲。
“菩萨虽乐受五欲”的意思是:虽然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但因为修行的境界还不高,他仍然还有欲望,因此在生活当中,他会追逐五欲、享受五欲。
有些人会质疑:你不是学佛的吗?为什么学佛以后还喜欢这些东西呢?这个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虽然我们是学佛了,但现在才刚刚起步而已,还未圆满成佛。对于什么样的人可以有什么样的要求,佛陀十分清楚,因此他不会对初学者提出过高的要求。
既然佛都没有这样要求,那谁有资格这样要求别人呢?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是以杀、盗、欺骗等不正当手段攫取,而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话,那么这个五欲是可以享用的。
这个怎么知道呢?接着讲“是住尸罗波罗蜜”。
尸罗就是梵文Sila,意思是戒律波罗蜜。一般的戒律都不叫波罗蜜,波罗蜜是已经到达了彼岸的戒律。
一位菩萨喜欢美妙的东西,比如经常去看电影,或者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吃穿用品等都非常时尚、新潮,他这样是否犯戒了呢?
佛说只要他心里有两样东西,那么这些享受都没问题。哪两样东西呢?
第一,“归命佛法及圣众”,即发自内心地、坚定不移地皈依佛法僧三宝。“归命”就是皈依的意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弃三宝,心里有这样非常标准的皈依。
第二,“念我当证一切智”,即决心为度化一切众生而成佛。“我”指前文的这位初学者菩萨;“念”就是心念、发心;“一切智”就是佛。意思是说,这位初学菩萨发愿一定要证得佛的果位,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菩提心。
只要这些内在的东西都具备,那么,表面上他虽然每天享受五欲,但实际上仍然持有戒律。“住”就是他不但持有戒律,而且他的戒律是波罗蜜。
由此可见,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那么传统和时尚是可以同时兼备的——“菩萨虽乐受五欲”,现代的人享受现代的五欲,这个就是时尚;“归命佛法及圣众,念我当证一切智”,有坚定不移的皈依,还有为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那么这就是古典的、传统的、最原始的佛教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说,一方面,他是一个时尚、新潮的现代人;另一方面,他也可以修古老、传统的佛法,这两个一点都不矛盾。
还有一个例子,比如出家人平时是不可以使用香水的,但是过去有一位比丘,当他闻到香味的时候,心就能够放松、平静,打坐打得非常好;没有这样的香味时,他的心就很浮躁,无法入静。众比丘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佛陀以后,佛陀告诉大众,因为这位比丘的前生是天人,所以天生就需要这些香味,而现在修行所需要的不是其他,就是让心安住,因此开许他使用香水。
当年佛陀在世时,对比丘、比丘尼的行为要求十分严格。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佛也允许这位比丘使用香水。为什么?因为香水能令他的心平静,帮助他更好地修行,除此之外无他。
所以,佛教徒未必要过得像苦行僧一样,丰富多彩、时尚潮流的生活与佛教的修行并不矛盾。不过,这里只是说不矛盾,不是说非这样不可。如果不需要这些五欲享乐,只想过一个简单朴素、少欲知足的生活,那当然非常好。这点也不要理解错了,这是第一句。
接着再看第二句:“色声香味触五欲,及彼缘觉声闻等,如是之法悉远离,等引不离菩提心。”
“色声香味触五欲”,初学菩萨追逐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比如化妆打扮,看电影,听音乐会,到世界各地旅行,等等。
“及彼缘觉声闻等”,这位初学菩萨想要度化一切众生,不愿意为了自己一个人学小乘佛教,不想得到缘觉、声闻的小乘果报。
“如是之法悉远离”,远离想要证得阿罗汉,证得声闻、缘觉等只求自己解脱、了脱个人生死的想法。
“等引不离菩提心”。“等引”就是禅定,此处的禅定并非指打坐时候的禅定。那为什么也叫禅定呢?因为这位菩萨虽然身体在享受五欲,但是他的心远离了声闻缘觉等追求个人解脱的想法,而且时时刻刻具有菩提心,所以这也属于禅定。
这句话的意思藏文翻译得很清楚:虽然初学菩萨追逐五欲的享受,但如果他远离了一切自私自利、只求个人解脱的想法,并且具足菩提心的话,那么他永远都处于禅定的状态。
因此,不要以为学佛之后,时尚的东西都不能触碰,碰了就不是佛教徒。这种想法是我们自己的偏见,而非佛教的要求。许多人就是因为放不下五欲,然后又特别地内疚——我这样做是不是失毁戒律了?内心特别地不安。
佛告诉我们,不需要后悔和内疚。只要好好地修行,心里有坚定不移的皈依和菩提心,并且自己的五欲享受也没有伤害到其他众生,那么这就是一个正当的生活,没问题的!
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想过上这样的生活,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如愿。这也是因为自己有福报,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既然是自己过去种下的因,那么现在当然也有权利和资格去享受这个果。
当然,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说佛教徒一定要享受五欲,一定要追赶潮流。这里所强调的是,如果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那么也没有问题,它与佛教并不相违,只要没有杀盗淫妄就没关系。
以上是大乘佛教的观点,接下来再看小乘佛教的观点。
(二)小乘佛教的观点
有些人可能会想,大乘佛教本来就比较开放,如果是小乘佛教的话,一定会要求大家过贫穷、艰苦的生活。它应该不会允许我们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尤其出家人更不可以。这是我们对小乘佛教的理解,但其实小乘佛教也不是这样。
小乘佛教有十八部,其中《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是关于戒律的一部经典。这部经里有一句话:“佛言:‘汝等若以信心投我出家情求涅槃修净行者,此诸苾刍所著衣服直一亿金钱,所住房舍直金钱五百,所啖饮食具足百味,如是等事我皆听受,汝并堪销。’”
“投我出家”,投我就是投奔、投靠我,即皈依的意思。佛说,如果你们以虔诚的信心来皈依我,然后出家;“情求涅槃”,不仅仅是出家,而且是想解脱、想了脱自己生死的人;“此诸苾刍”,苾刍是比丘的意思。什么样的比丘呢?第一,皈依佛的;第二,出家的;第三,想解脱、有出离心的比丘。
那么,这样的比丘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是不是一定要穿得非常破旧呢?“所著衣服直一亿金钱”,如果他穿的衣服值一个亿,那也没有问题!这里的“一亿”不是一个标准的数字,意思是没有什么限制,穿再贵的衣服都可以。
现在这个社会,不要说一个亿,如果有出家人穿了件一万块钱的衣服,周围的人会怎样评论?网络上会出现什么样的信息?一定是——出家人怎么能穿这么贵的衣服呢?又如,出家人平时用稍微好一点的手机或者其他东西,如果被人发现了,立即会有一大堆人出来指责:出家人为什么这样呢?言下之意就是,出家人一定要过贫穷的生活,越贫穷越好。
当然,少欲知足是出家人的生活原则。一般情况下,出家人的衣食住行都是越简单越好,这样对自身的修行,还有环境、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帮助。但也不要因此认为,如果穿了昂贵的衣服就与佛法相违。如果无需花费太多时间自然就能拥有,或者有人愿意供养,而且自己对这些东西也不太执著,那么这是允许享用的。
所以,佛教永远都是针对我们内在的贪嗔痴,而不会针对外在的形式。如果一个出家人穿昂贵的衣服就说明他的内在有问题,这也未免太过绝对。也许是施主的心意,希望他穿得庄严、得体一些,这样的话并不违背佛法。
然后讲居住的地方,“所住房舍直金钱五百”。此处汉文版和藏文版的翻译有一点出入,藏文版的翻译是,如果出家人拥有一幢有五百个房间的楼房,那么他一个人独自享用也是可以的。
试想,一个出家人独享一幢有五百个房间的大楼,这是什么概念?所有人都会认为,这绝对不可以,肯定违背佛法了。
但是佛却说,是否有违佛法要看他的内心:如果是追逐奢侈的生活,过度贪图享乐,这样当然不对;如果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那就更严重了;但如果是以正当的方式获得,比如来自施主供养等,这样的话就无所谓,用了也没关系。因为第一,他有皈依三宝;第二,他有出离心,诚心实意地求解脱。这种情况下就不违背佛法,可以享用。
然后讲所吃的食物,“所啖饮食具足百味”。“百味”就是一百种不同的味道,这是一顿无比丰盛、不可思议的美味盛宴!那这是否违背戒律了呢?也不是,佛说这些都可以接受。
又说,“如是等事我皆听受”。以上所讲的这些,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吃的东西等,我都能接受并开许。“汝并堪销”,意思是这些东西你全部都可以享用,我接受、允许。
可见,小乘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也是这样。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苦行,这种概念是不对的。那么,为什么过去的很多成就者都愿意苦行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想过得稍微好一点,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他们不想浪费这个时间,所以宁愿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然后精进地打坐、修行。
当然,如果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心里自然而然就容易滋生傲慢,因为吃得好、用得好以后,就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然后就产生了傲慢心,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如果没有傲慢心,一幢大楼跟一间小茅棚其实平等无别,不过是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而已。若是秉持这种心态,那就可以享用,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小乘佛教还有一部经典《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内容与前文类似。这部经里也提到:“佛言:‘我今听许,诸有发心求涅槃人,来诣我所修净行者,所著衣服价直百千两金,所住房舍价直五百,所啖饮食六味具足,此等供养悉皆销受。’”
“我今听许”,“听许”就是听而许之,意思是我听了以后,就开许、允许;“诸有发心求涅槃人”,小乘佛教的求涅槃,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出离心;“来诣我所”,来到佛的面前皈依;“修净行者”,清净的、很用功修行的人。
那么,这些有出离心的、清净的修行人,他们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享用什么样的饮食呢?
“所著衣服价直百千两金”。之前说的是一亿,这里就说百千两金子。实际上这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数字,意思就是说没有限制,再贵也可以。
“所住房舍价直五百”。这里的“价直五百”,藏文版翻译过来就是,住有五百间房子的一栋楼,这也是可以的。
“所啖饮食六味具足”。之前是一百味,现在是六味,是不是变少了呢?不是的,六味是最根本之味,实际上一千味、一万味都可以归纳为六味。
“此等供养悉皆销受”,这样的供养都是可以消受、可以享用的。
以上就是小乘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如果对出家人的要求都是这样的话,那对在家人的要求就更加宽松了。所以,只要我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伤害到他人,没有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那么吃再丰盛的饮食、穿再昂贵的衣服、住再大的房子都不违背佛教的要求。
四、不走两个极端的生活方式
从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对佛教徒的要求其实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戒律方面,大家无需过度紧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受持;生活方面,佛既没有鼓励我们过奢侈的生活,也没有要求我们过贫穷的生活。尤其是在家人,只要不涉及杀盗淫妄,那么,过一个时尚、潮流的生活也是可以的;如果有条件过富足、奢华的生活,那也没有问题。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有皈依,以及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外道会刻意折磨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认为心和身体是轮回之因,消灭了这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不再轮回。所以,他们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故意去苦行。
佛教并不认可这个观点。佛教认为,这个身体不需要刻意折磨,到了一定的时候,它自然会衰老,生病,然后消亡。但是这样就解脱了吗?并没有解脱,下一世还会诞生一个新的身体。所以,折磨身体徒劳无益,只有通过修行断除自己的烦恼,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
因此,佛教拒绝这样的苦行,并且认为生活不应走向两个极端:不要刻意地过贫穷的生活来苦行,这是一个极端;也不要刻意地去追逐奢侈的生活,这是另一个极端。应该遵循一种中道的生活方式,平时尽量少欲知足,随遇而安。只要有出离心,把衣食住行等物资,仅仅当成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来使用,那么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成问题。
以上这些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来自佛陀的教言。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翻阅《大藏经》中的相关佛经。
五、归纳与总结:佛教与现代的三个结合
最后再归纳一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在家人,他的内在可以坚守古老、传统的佛教思想和精神;外在行为则可以随顺现代人的生活,不要与社会格格不入。当然,有些原则性的要求,比如杀盗淫妄等,要尽量回避、不参与。实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就尽力忏悔。如此一来,便可以过一个非常轻松、自在的生活了。
除了杀盗淫妄这些之外,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佛教没有任何冲突。尤其是大乘佛教,它很容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我们必须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此外,佛教徒一定要有科学的观念,特别是在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当中,现代科技对佛教的支持是很大的。
在宏观世界,佛教与科学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因为宏观世界的物质,从它的本质上讲,没有一个永久性的、固定的形状,不同的众生会看到不同的世界。所以佛经里面也讲了很多大小、形状不一的宇宙和世界,比如须弥山等。这些都是2500多年前印度人当时的想法,佛陀也没有更多地去争论,大家怎么说就怎么讲。为什么呢?佛经里面解释得很清楚,因为这些都不重要,解决生死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地球是平面的,还是球形的,都无关紧要。
实际上,这个世界既不是球形的,也不是平面的;它到底是什么形状,要以众生的感官来决定,而不是它本身来决定。所以,现在70多亿地球人的肉眼决定了地球是一个球形,但更多其他生命所看见的,有可能是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形状。因此,佛教不太执著宏观世界。此外,科学对佛法理论的支持主要是在物质方面,在精神方面,目前科学还没有什么能够支持佛教的成就。
那么,佛法是不是一定要有现代科学的支持,是否一定要由科学来印证呢?当然不是。2500多年前没有科技的时候,佛教的逻辑足以证明自己的见解,其见解完全能够使之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如果有科学的印证,对现代人来讲,那当然是更好的事情。现在已经被证实的很多科学发现,与佛讲的微观世界完全一致。之前讲无我的修法时,我们看一张显微镜下的图片就可以直接打坐观修了,这些都是现代科技对我们的帮助。
同样,在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像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领域,很多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如果用佛教的理论来阐释就轻而易举;而大家都认为特别不可思议的新发现,在佛教里面却很稀松平常,因为佛很早之前就讲过了。甚至还有更多更精深的内容,目前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但佛经里面已经讲得清清楚楚。未来,佛法与科学在很多问题上是有可能走到一起的。
总之,佛教可以在三个方面与现代结合:第一,佛法可以和科学结合,尤其是世界观方面;第二,佛法可以和现代人的生活结合;第三,佛法可以和现代社会结合,这三个结合非常重要。还有,我们每个人在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和佛教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我们便可以拥有一个轻松、自在的心态,开开心心地学佛、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