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见佛需见性,莫落“无记空”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众生便成佛了;如果不能证悟的话,本质上虽然是佛,但表面上仍是众生。简言之,悟即是佛,迷则为众生,众生与佛的区别就在于此,别无其他。
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见性即是佛”“烦恼即菩提”这类的话太过深奥,有时会难以相信和接受;而对于有稍许证悟体会的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之前讲过,当我们证悟的那一天,就能大概了解佛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佛经里讲的光明究竟为何,佛又是怎样自动化地完成度化众生的事业,等等。在此之前,尚停留在学习理论的闻思阶段时,对于“心的本性是佛”“烦恼是智慧”等,确实难以体会。
这与空性不一样,空性相对容易理解。佛说万事万物如幻如梦,这个我们可以通过中观的方法,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确定。但佛性有点不同,它不但包含了空性,而且多了一个内容——光明。到底什么是光明?如果自己没有体会,那光明就是光明,用再多的词汇也一样。想要彻底地明白这些内容,就必须要证悟,证悟的时候自然会明白。
“证悟”二字我们已经听过无数遍,简单地说,直接了解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证悟。何谓“直接”?第一,不是通过理论来推断、推测,更不是猜测;第二,不是听由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感觉体会到了。假如因为佛、龙树菩萨、达摩祖师,自己的上师或者根本上师等都说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所以我也认为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这不是证悟。虽然他们确实这样说了,但最终如何仍需自己亲自确定。如果自己缺乏切身体会,全要依靠佛和上师的语言,那最后还是一无所得。这样的话,无论口头上讲得再好,理解得再深、再广,实际上仍停留在文字层面,这些都不叫证悟。
禅宗也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亲自喝一口水,便能知道它的温度,此时还需要用逻辑来推理、证明吗?不需要;还需要说“为什么这个水是温水?因为某某人说它是温水”吗?不需要。因为自己已经体会到了,这种体会就叫做证悟。
可以这样来理解,比如,人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主要是由成千上万个细胞所构成。请问,其中哪个细胞是“我”?任何一个细胞都不可能是“我”,这里面绝对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那么,把这些统统排除之后,还找得到一个所谓的“我”吗?找不到的。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已了解,佛教里也讲得非常清楚。
那么精神的部分呢?虽然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情绪,但情绪只是精神的表面现象,不是它的本质。譬如一张桌子,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手能够触摸到的,只是物质的表面现象,而不是它的真实情况(本质)。同样,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比如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等,这些也不是精神的本质。穿越情绪的层面,看到它最深的地方才是其本质。当我们非常清楚地发现或者感受到它的本质时,这就叫做证悟。
因此,当我们特别愤怒的时候,静下来,看看这个愤怒的本质是什么,到底什么叫做愤怒。有生以来,我们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平时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想这件事。但是,现在我们确有必要深入地去了解,一旦了解之后,看到了它的本质,这个愤怒就转化为佛的智慧了。
尽管用了“转化”一词,但这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愤怒的本质原本就是佛的智慧,只不过从前我们只看到它的表象,从来都不懂看它的本质。当知道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以后,我们就突破了表象,进而看到了它的本性。
佛经里时常会讲“断除烦恼”“转化烦恼”等,这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假如一开始就用非常准确、直接的词汇来表达的话,大家会不知道在讲什么,因此便用“转变”“转化”等这类词汇来形容。实际上这不是转化,也不是转变,更不是断掉烦恼,而是看到了烦恼的本性。
当我们看到愤怒的本性时,会发现它的本质与表象有很大的差异。在表象层面,愤怒会让我们非常痛苦,甚至是去骂人、打人、杀人等。但是,一旦看到了它的本质,这个愤怒的负面力量便立刻消失无余,然后给我们带来另外一种力量。
另外一种力量是什么?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力量。密宗里讲得非常清楚,无论是众生还是佛,意识的几个功能一直都存在。但是,将这些功能用在什么范围、什么问题上,则以个人的境界来决定。尚未证悟、没有什么境界的时候,我们会因此而造业;证悟以后,则可以以此利益众生。
比如欲望,当我们是众生的时候,一旦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痛苦,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我们做了许多欺骗、偷盗等事。而欲望转变、净化之后,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接受、接纳的力量,如果缺乏这种接纳的功能,佛无法摄受众生、度化众生。作为普通凡夫,我们现在也会接纳,接纳什么呢?接纳自己喜欢的人、物等。成佛以后这种功能还在,这个时候接纳什么?接纳度化一切众生。
同样,傲慢、嫉妒等排外的情绪,当我们是普通人的时候,它就是负面的;成佛以后,佛的智慧中也有这样一种排外的力量,即把伤害众生、对众生无利的烦恼,主动地排除在外。
总之,精神的五种功能,无论现在还是成佛以后都一直存在。成佛以后叫做五种智慧,现在叫做五毒——未证悟时是毒,成佛以后就是智慧。这个转化、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付出、锻炼的过程,用佛教的话讲,就是修行。一言以蔽之,悟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迷了,所有问题都来了。因此本论一再强调“见性即是佛”,只要见性便足矣,无需其他。
这些法确实讲得很精彩,虽然内容有些重复,但重要的事情就需要重复,这是有意为之,多反复几次大家就记住了。不过,因为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个,所以也没有必要每一句话都这么解释。密宗的大圆满或者是大幻化网讲的也是同样的内容,但深度和细致程度有些不同,以后大家有机会学习的时候就会知道。
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
若离开了众生心的本性,也就没有什么佛性可得。如果一直都认为佛在外面,是一个外在的佛,那佛在哪里呢?
许多人会说,在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其他刹土还有许多不同的佛,等等。但达摩祖师肯定会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佛的形象,不是真正的佛,二者的区别就如同一个真人和一张他的照片一样。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不就跟人一样有形有相吗,《金刚经》里说得很清楚,凡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语言可以表达的,都不是真正的佛。
如果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不是佛,那什么是佛?佛的法身才是佛。佛的法身在哪里?如果想在外面找一个佛的法身剎土,肯定是找不到的,因为佛的法身就在自己的心中,心的本性即是佛。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达摩祖师反反复复地追问:如果认为佛在外面,那请问佛在什么地方?
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众生性即是佛性也。”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性。
“性外无佛,佛即是性”,佛性,也是我们心的本性。
“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这个大家已经明白了,道理都一样。
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
接下来是一个问答。
“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如果不能见到心的本性,通过努力行持善法,比如帮助他人,当义工,修路铺桥等,这样能不能成佛呢?答案是否定的,“答曰:‘不得。’”不会得到的。
又问:“因何不得?”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
“又问:‘因何不得?’”为什么得不到佛果呢?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法”指万事万物;“得”指内心的执著,比如说持戒,如果心里有一种持戒的想法,这些想法就是执著、妄念。意思是,哪怕对微尘许的事物有所执著,这都不是佛。为什么?因为妄念和妄念的对境都属于有为法,法身佛没有这些。
关于有为法和无为法,佛教里是这样解释的:由因和缘创造出来的事物即有为法;因和缘无法创造的即无为法。如果有一丁点儿执著的对境,因为这个对境是由因缘而生,有因有果,凡是在因果范畴内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属于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虚幻不实、变化无常,都是靠不住的,所以都不是佛。
佛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丁点儿属于有为法的东西。反之,一个普通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部都是有为法。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每一种情绪,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皆由因缘而生,所以都是有为法。
佛不是因缘创造的产物,而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本性。这里讲的佛是法身佛,佛的法身当然不会有所谓的头和脚、里和外,这么说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如果认为释迦牟尼佛就是佛,那在我们普通人眼里,他不就是一个觉悟的人吗?既然是人,当然属于有为法。
因此,从小乘佛教开始,佛教皈依的就是智慧,即佛陀的境界或证悟的境界,而不是皈依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也是由父精母血产生的普通肉体,本身也是靠不住的。所以,除了大悲和大智慧以外,其他世俗层面的物质都不皈依。
“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有因有果就肯定要受报,这些都是轮回法,但佛怎么可能是轮回法呢?
“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不能脱离生死苦海的话,那什么时候能成佛呢?
达摩祖师讲的佛始终是法身佛,法身佛不会有因和缘等,因此,凡是有执著的这些都不是佛。
“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成佛须是见性。”成佛必须要证悟,明心见性。
“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如果不能明心见性,讲轮回痛苦、人生无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这类的话,统统都属于外道法。
难道这些都不是佛教?不是这个意思。外和内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平时我们认为,凡是皈依佛、法、僧的就叫做佛教,除此之外都属于外道。但这里所讲的并非这种外道,达摩祖师讲的内是禅宗的最高境界,他们这种内行的人肯定是内,不懂这种境界的人都是外道。这样一来,小乘佛教也是外道,大乘显宗中除了讲佛性的一些经典以外,大部分也属于外道。
“若是佛,不习外道法。”如果是佛,不会修外道法。佛怎么可能修外道法呢?!
“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
“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佛是没有业的,也不会有善恶因果。
化身佛肯定有因有果,由于之前有学佛、打坐、闻思等这些因,此后便得到了化身的佛果。比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每一个都有各自的因,化身佛的身体里里外外都是因果法。当然,这个也是一个常规的说法。法身佛则不同,法身没有因果。
“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这里的这些“但”字,要理解为“只要”。意思是,只要有一点点的事物可以执著,比如认为佛是有因有果的,这就是诽谤佛。为什么?因为佛没有这些。若说佛是因缘而生,有因有果,那么佛也是如幻如梦、变化无常的——这不就是谤佛吗!
当然,从化身佛的角度讲,这不算是谤佛。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最后也圆寂了,这就是无常,所以不存在谤佛的问题。这里讲的谤佛,指的是法身佛而不是化身佛,二者要分开而论。
“凭何得成?”凭这样谤佛的方法,怎么可能成就呢?不可能的!
“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
“但有住著”,只要有一点点的执著,执著什么?执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见”。首先,“一心”是什么?如果我们执著某一个心,比如菩提心、出离心等,认为佛也有这样的心,这就是执著一心。认为佛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执著佛的这种能力是存在的,这叫做“一能”。“一解”,解有两种理解,一是解脱,比如佛已经解脱了;二是了解,佛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认知。“一见”,指见到了心的本性、本质,即证悟。
只要对“一心、一能、一解、一见”有稍许执著,比如,认为佛有我们语言可以表达的一心、一见、一能,或者认为佛有我们可以执著的一心、一见、一能等,这些都是不对的。佛的法身不会有这些,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
“佛都不许”,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为什么不允许?因为这些全是我们自己的执著。我们认为佛有心、有能、有解、有见,但实际上佛是远离心、能、解、见等的,虽然这里只讲了四个,但不仅仅这四个,只要我们对法身佛有任何一点执著,都与事实不符。
法身佛确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之前讲过,如果有一天证悟了,那时候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到,原来法身佛是这样的!在此之前,我们根本无法形容法身佛的本质到底如何。因此,无论心也好,能也好,解也好,见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都不符合事实。
“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
“佛无持犯”。“持犯”,持戒和犯戒。佛不会持戒、犯戒。
“心性本空”,心的本性是空性。
大家要注意,达摩祖师的这些小册子,还有《坛经》以及第三转法轮的许多经典,大部份的内容都在讲佛性、光明,很少提及空性。为什么?因为佛在第二转法轮时,已经广泛地将空性宣讲完毕。就像小学毕业以后,进入中学就学中学的课程,而不会重复学小学的课程;中学毕业读大学的时候,也不会再重复学习中学的课程。同样,到了第三转法轮的时候,第二转法轮所讲的内容也不会再强调——不是否定,而是不会强调。为什么?因为之前已经讲过,所以现在就不需要强调,我们可以从这些经论中看出这一点。
此处虽然只讲了一句“心性本空”,但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佛性当作一个真实的东西,即一个不空的、实有的,实实在在的光明、佛性,那么,这与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完全无法区分开,只是用词有时不同而已。
在佛陀时代,印度便有很多不同宗教,各种观点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其中有些宗教的表达方式与佛教十分相似,但最关键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它们都认为最终有一个真实不虚的“自我”存在。这个“自我”是宇宙万物的精华,它们也会用“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来形容。如今印度各宗教的很多观点与佛陀时代已有很大不同。比如延存至今的印度教,他们认为的“自我”即世俗的自我。无论如何,他们始终认为“自我”是实有的、不空的,并且执著于这个“自我”。因为没有打破这个执著,所以佛教认为他们无法获得解脱。
佛教则彻底打破了这个“自我”,佛教认为根本不存在一个这样的“自我”,一切都是空性的,这就是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虽然佛性、如来藏、光明等这些词听起来很美好,但如果内心对此有稍许执著,那就真的成为达摩祖师所说的外道了!
“心性本空”,心性即佛性、法身,法身也是空性的。那法身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中,这些都是二元对立的,如果是存在,就肯定不是不存在;如果是不存在,那就不可能是存在。只有打破这种思维模式,将是非、对错等观念,统统从本质上予以颠覆,才能看到它的原始状态。现在用语言难以表达,自己通过修行进入这个状态时便心知肚明。
在初级阶段,比如刚证悟不久,或者证悟的境界不高时,证悟的境界是比较模糊的。虽然比较模糊,但基本上自己能够感觉到,原来佛性应该是这样的!那时就不再需要这些文字了,自己完全可以理解、接受。可现在我们连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只能全部依赖于这些文字。
尽管佛教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个境界,但佛教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所谓“不可思议”的东西。如果它不存在,为什么又要说它不可思议呢?就是为了打击人们对“思议”的执著。但是,假如你现在执著于“不可思议”这四个字,那我马上就会否定它,说“不可思议”这四个字也不存在。那最后是什么呢?这就要自己真正地去体会。
对于这些非常深奥的内容,人类的语言确实难以表达,连物质最深层次的结构,比如量子力学方面的一些发现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佛的境界。所以,不要以为语言不能描述的就不存在,不是这样的。人类的语言是在什么环境下,为了满足什么需求而创造的?大家想一想便知道它的应用范围。
简单地说,法身是空性和光明的组合。当然,其实没有一个什么组合不组合,只是为了大家明白,总要用一些语言文字来描述,什么都不说也不现实。用文字表达的话,法身就是空性和光明的组合体,所以法身既是空性,同时也是光明。既是空性又是光明,这会不会矛盾呢?不矛盾。比如,物理学中有个“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即物质的最小结构是一个颗粒状物质,叫做粒子,它同时又以一种波的形式漫布于空间,而波是没有任何物质性征的东西。二者似乎很矛盾,既是波又是粒子,但其实并不矛盾,世界上这类东西很多。
“心性本空”这类的话,大家一定要记住。要时刻铭记惠能大师的一句话——“本来无一物”,这与敦煌版《坛经》里的“佛性常清净”结合后,就是一个完美的佛的法身,这个法身叫做大圆满。为什么称之为“大”?之前解释过,大圆满、大手印等这些名词前面的“大”,并不是我大你小的意思。所有二元对立的东西,都未超出人类的思维范畴。比如,圆满是相对不圆满而产生的,它的对立面就是不圆满、缺陷,所以它也是一个因果的产物。为了超越二元对立,就在前面加上一个“大”字。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执著于文字的话,加了“大”字,问题也还是存在——大和小相对,这不还是二元对立吗?这样的话,无论加多少个“大”都无济于事,永远没完没了。
此处的“心性本空”,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前面说的“虽无一物可得”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佛陀三转法轮开示的内容和二转法轮并不矛盾,我们必须知道心的本性也是空性。
“亦非垢净”。“非垢”,指没有污染,没有烦恼;“非净”,净即清净,没有污染就是清净,如果不清净的话,那不就是有污染吗!我们人类的逻辑思维都是这样:如果不是干净,那就是不干净;不是不干净,那就是干净。对立的东西不会有第三者。这是逻辑推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凡是矛盾、对立的东西,当中不会有第三者。
比如左和右,不是左就是右,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二者之间别无其他。有人会说中间不是有身体吗?身体也可以分为左和右,最后中间只剩下一个很小很小的粒子,它也可分为左和右,这半边属于右,另外半边属于左。我们平时的思维方式都是这样,不是右,就一定是左;不是上,就一定是下。可是,当这些二元对立的东西全部被打破以后,逻辑便再无用武之地。因此这里说“亦非垢净”,我们心的本性并非世俗思维范畴中的垢和净,而是打破此二者之后的一个境界。
平时我们不是一直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吗,惠能大师也讲“佛性常清净”,为何这里又说不是清净?惠能大师的这句话跟达摩祖师是不是互相矛盾呢?不是,这里的净和垢是相对的,是二元对立的,就像左和右一样。而惠能大师讲的“佛性常清净”,意思是,除了我们现在思维中的清净和不清净这些以外,还有一个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接触过的境界存在,因为这个境界里没有任何世俗的烦恼,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暂时用“清净”二字。这个清净不是二元对立的清净和不清净,只不过这个清净前面没有加“大”字而已。大家要这么理解,这样所有佛经都可以通达,文字上不会再有矛盾。
“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
“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万事万物本来就是清净的,有什么可修、可证的呢?换言之,佛的法身本来就是证悟的、智慧的,所以不需要去修、去证。
“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这里的戒、善、恶都要理解为我们世俗概念中的戒、善、恶,这个佛要理解为法身佛。法身佛跟世俗的持戒、犯戒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法身佛怎么可能持戒呢?根本不可能的!
“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佛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做了。
“但有住著心见佛,即不许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但有住著心见佛,即不许也。”只要有一点点的执著,都不可能见到佛。
佛没有任何执著的对境,比如清净、不清净等,佛与空性无二无别。我们心里想出来的都是执著,比如认为佛是清净的,因此对清净就产生了执著。为了打破这些执著,最后只好说佛什么都不是。这在佛经里很常见,也很重要。
“佛不是佛”,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不但不能给佛贴标签,认为佛是清净的、无垢的,等等,连“佛”这个标签都不能贴,因为所有标签都是错的,都是我们的意识创造出来的。当自己证悟后,就知道佛是什么;还未证悟时,连“佛”这个字也不能执著,最后就是让大家闭嘴。
“莫作佛解”。“解”就是认知,现在我们对佛的认知也是错的,我们心目中的佛,其实是自己的一个观念、执著。但是,通过现在错误的理解,然后逐步地修行,最终必定可以见到真实的佛。
“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如果不了知这些的话,那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无法了解自己心的本性。
“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若不见性”,若不见性,又会怎么样呢?
“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无作想”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尤其“无作”二字,是禅宗、大圆满、大手印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藏传佛教里,对“无作”的理解是有争议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真正的意义,这个特别重要。
“拟作”,就是模仿、效仿。之前说过,佛是无业、无作人,如果我们向佛学习,也想当一个无作人,这当然没问题,但是这得有一个过程。假如我们现在效仿佛的无作,那就“是大罪人,是痴人”。
为什么是大罪人、愚痴之人呢?因为前面说了,“若不见性”,意思是,如果没有证悟的话,效仿佛的无作就是大罪人、愚痴之人。这并不是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当无作人,证悟以后,当然可以无作,但在证悟之前,无作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落无记空中”。这个内容在《坛经》里反复提到过,其中有一句话叫做“百物不思”,指什么事情都不想,放下一切的念头,内心非常平静,这与此处的无记空是一个意思。
无记空的“空”,和心性本空的“空”,虽然用词都一样,但意义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心性本空的“空”,指心的本性是空性的,与虚空一模一样;而无记空的“空”,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脑一片空白”,比如在回答领导问题或者考试的关键时刻,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前者是证悟者的境界,也即佛的法身,法身当然是善,但不是平时概念中善恶的善,而是非常特殊的善;后者就像大脑短路了一样,什么都想不起来,在这种状态中不思善、不思恶,所以称之为无记。
堕入无记空是什么状态?就是“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头脑昏昏沉沉,如同喝醉了一般,根本无法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个特别重要,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等对此有大量的辨析和研讨,相关的文字记载也特别多,当中都已剖析得清清楚楚。
1000多年前,尽管交通极其不便,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也曾有非常深入的交流。当时,有位叫摩诃衍的禅师到西藏传播禅宗思想。他传播的观点就接近无记空——什么都不用做,这样就可以了。受此影响,连藏传佛教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佛像前的水、花等全都断供了。大家对此产生很大的争议,后来从印度邀请了莲花戒来主持辩论,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禅宗的本意并不是这样。也许是摩诃衍当时未领悟达摩祖师和惠能大师的话;也许他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开悟的禅师,只不过在传播的过程中,表达的方式有问题。我们无法判断摩诃衍的境界到底如何,藏传佛教的大师们对摩诃衍也有不同的评价。无论如何,历史上的确发生过这件事,作为修禅之人,一定要注意这个无记空。
无记空有三种,一是见解方面的无记空;二是修行时候的无记空;三是行为方面的无记空。《坛经》中批驳得最多的,是修行时的无记空;《血脉论》中则谈到了行为、见解方面的无记空;麦彭大师的《定解宝灯论》也对此作了专门的论述,大家一定要记住。
第一,什么是见解上的无记空?所谓见解,即我们对真理或者是对佛性的认知,也就是我们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彻底断除烦恼之后,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不存在什么佛。可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那释迦牟尼佛怎么度众生呢?他们认为,这是他成佛之前的愿力在发挥作用。虽然成佛之后一切都结束了,什么都没有了,但佛度化众生的能力是不会间断的。因为佛在过去的修行过程中,一切都已功德圆满,所以现在度化众生的事业处于一种全自动化的状态,尽管佛不在了,但这些工作仍然会存在。这种认为没有佛的观点,就是见解上的无记空。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只不过是大乘佛教中个别人的观点,并不全面。不要以为所谓的空就是一无所有,这种见解与第三转法轮完全违背,无法由此建立佛性,我们不能走入这样的空。这不仅对于理论学习很重要,对于实修来说也非常重要。
第二,修行时候的无记空是什么?就是无作。从佛教的角度讲,无作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没有贬义,但如果我们理解错了,那这个词便有了错谬之意。
无作有两种,一种是真正证悟了心的本性,在这个境界中,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去做,这是正确的无作。另外一种,是未证悟时,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把念头统统放下,什么都不执著,以为心平静了所有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空性——此为修行时候的无记空,也即《坛经》里讲的“百物不思”,我们千万不能走这个路。
若以为打坐时什么都不想就是“无作”,那发呆、昏迷、深度睡眠时都没有什么念头,甚至动物冬眠时也是如此,难道这些都是禅修吗?不是。这些非但不是禅修,而且还十分危险。假如沉迷于这样的禅定,没准下一世就会堕入畜生道。哪怕福报比较大,也只是投生于色界和无色界,而不能超越轮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类似于发呆的禅修,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念头,但其实执著一直都在,只不过它潜藏于禅定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念头而已。若执著没有断除,则不可能超越轮回。所以,要特别小心这样的无作,不能把这两种无作混为一谈。
《坛经》和《血脉论》里的这些文字在汉传佛教中非常有名,是世人公认的经典之作。只要这个版本没有错,那没有人会不接受。凡是学大乘佛教的,尤其是学汉传佛教的,更没有理由否定。当然,若想否定也可以,但需要提出教证、理证来辩论,不相信、不接受和否定是两回事。
所以,为什么“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无作本来不是罪,佛确实是无作。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证悟,所有的执著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时候什么都不做的话,那还不如去念佛、磕头、诵经。若连这些机会都错过,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的话,这不就跟动物冬眠的状态差不多吗!动物冬眠好几个月都没有证悟,我们每天修两三个小时的无记空怎么可能证悟呢?不可能,这就是浪费时间!如果认为这就是佛教讲的空,那就是自欺欺人;如果把这种观点再传播给他人,那就是错上加错,后果更加严重——误导他人,断人慧命,这便是真正的罪人了!
我们是否永远不能接受无作呢?刚才说过,无作是一个中性词,它有正面和负面两种理解,很多佛经包括大圆满里面,经常都会出现“无作”这两个字,所以我们当然可以接受。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接受?前提条件又是什么?
“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如果要修无作法的话,前提条件是必须要证悟。开悟后便能切身体会到万事万物的空性,在空性的状态下修禅定,这种无作是对的,这时候确实无事可做。但尚未证悟时,千万不要贪执这个无作。
宗喀巴大师的很多论典中就批评了“无作”这两个字。为什么?因为有些人还没有证悟,看到佛经里说“无作”,以为就是什么都不想,这是一个误区,所以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在藏传佛教中,“无作”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词,但是争议、辩论之后,绝大多数人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无作”这两个字本身没问题,关键是看如何理解。如果以为佛经中讲的“无作”就是把所有念头放下来,什么都不想就可以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当证悟之后,发现确实本来无一物,如此自然无事可做,停留、安住在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中就是无作,这种理解是正确的。这个结论与达摩祖师、惠能大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正确地领会“无作”的含义,不但对大家理解佛经有帮助,对实际修行也大有助益。之前讲过多次,我们打坐的时候,有时感觉比较好,心非常平静,似乎与佛经讲的无作、光明这些都对得上号,但其实这根本不是证悟,只是心很平静而已。此时,对于闻思不到位或者佛法知识储备不够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如果陷入了这个误区,那永远都不会证悟,因为他始终自认为这个就是证悟,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会觉得这是对方不了解,自己的这个境界就是证悟。佛教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敏锐的头脑,能够辨别什么是真正证悟的无作,什么是无记的无作,这个特别重要。
另外,文中虽然说的是“若拟修无作法”,但实际上,这个无作法不是“若拟修”,而是最后必须要修的。不过,它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证悟,证悟以后才可以无作,没有证悟之前,这个无作是错误且徒劳无益的。
“然后息缘虑”。“缘虑”,因缘所产生的思虑,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念头。证悟之后,然后再去平息这些念头,念头平息了,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作的境界,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
“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如果不能证悟的话,想要成佛是不可能的。
那么,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能修这个无作呢?不是。未证悟时也可以适当地修无作,这时候的无作叫做寂止。寂止也是证悟的一个基础修法,我们可以暂时将它作为一个台阶,然后以此更上一层楼。若始终停留于此,则毫无意义,最终不过是“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换言之,作为一个过渡来用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它理解为佛经讲的空性、光明,那就大错特错。二者要区分清楚,这个特别重要。这是修行时候的无记空。
第三是行为上的无记空。即什么都不做,上供下施、持戒、忍辱等统统放弃。我曾在国外拜访过一些禅宗寺庙,遇到过一位禅宗师父,他说自己不拜佛,甚至连前世今生也不接受,只认同刚才所说的什么都不想的这种无作,认为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执著——不是要把所有执著都放下吗,为什么又把这些执著拉回来?!这种理念真的非常危险。当然,这只是极少数人的问题,不代表其他禅宗师父。下面讲的就是这种无记空。
“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见解。”
“有人拨无因果”。“拨无因果”是佛教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否定、断绝因果的存在。为什么要否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神论者,他们认为善恶因果本来就不存在,所以会予以否定,他们的这个观念与空性没有任何关系;另外一种是错解了空性的人,他们认为,既然万法都是空性,那怎么可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和果不也是空性吗?既然佛不受戒,佛是无作,等等,那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佛不做我们也不做——这种错误的理解就是拨无因果。
关于这一点,之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凡是强调最高境界的宗派,尤其是大圆满、大手印和禅宗,必然会否定因果的存在,因为佛的境界中没有善恶、因果等。然而,佛的境界中不存在因果,不等于我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因果,这完全是两回事。就像梦里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一样,我们在梦中看到的恐怖景象,醒来后便不复存在。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些,但如果回到梦里,这些恐怖的东西照样存在并且会影响自己,梦里所体验到的恐惧、欲望等,根本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因此,在描述梦境的时候,就不能说这些东西不存在。若以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矢口否认梦中的一切,这样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二者要分开而论。
在佛性或空性的层面要大胆地否定因果的存在。因为在佛的境界中根本没有什么善和恶,所以描述佛的境界时,完全可以从本质上否定因果,大胆地说根本不存在因果。有些人则认为,“因果存在,但因果的本质不存在”。其实不需要这样,因果不存在,就是因果的本质不存在。比如,当我们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描述、判断梦境的时候,应该对梦里的一切予以彻底否定,此时不必说,“梦里的这些事物,它们的现象存在,但它们的本质不存在”。应该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讲,梦里的一切都不存在;从梦者的角度讲,则统统都存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密宗里对此阐释得非常清楚,哪怕证悟的境界再高,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仍然要尊重因果规律,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未证悟之人,仅仅是在理论上了解、学习了佛的境界,实际上还无法进入这个境界,当有一天彻底到达佛的境界时,这些善恶、因果等才真正地不复存在。
如果尚未证悟,拨无因果必将导致“炽然作恶业”,随意地造恶业,杀盗淫妄什么都做。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佛不是说没有因果吗,所以自己可以肆意妄为,什么都无所谓。
“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对于自己的这些行为,他们还会引经据典来证明是对的:既然一切本来都是空性,那受什么戒,念什么佛,行什么善?作恶当然也没有过失,万法皆空嘛!
“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这样造罪的话,必定会堕入恶趣;出期应该会有,但时间将无比漫长,因此说永无出期。
“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见解”。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该有这样的见解。这里出现了“见解”一词,这就说明,虽然这是一个行为方面的“落无记空”,但这个行为跟他的见解有关系,所以无记空应包含见解、修行、行为三个方面。
达摩祖师之前说,不要虚度人生,一定要苦求。如果万法皆空,为什么还要求?这就说明,尽管本质上什么都没有,但还未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一切都是有的,所以要苦求。
以上几个要点,无论是对修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还是显宗的禅宗等任何一个法都极其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