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佛性恒常在,因迷不得见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施为运动”,指我们所有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意识的运动等。“一切时中”,即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候。“皆是本心”,这里的“本心”要理解为心的本性、佛性。
这句话是弟子向上师提问:既然行住坐卧、吃喝玩乐等一切时候,佛性、光明的心都始终未曾离开我们,那么“色身无常之时”,当肉体消失、死亡之际,“云何不见本心?”为什么仍然看不到自己心的本性呢?
在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比如,将一盏灯放在壶中,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灯光,但若是某天把这个壶砸碎了,里面的光就会照射出来。所以提问者认为,既然佛性就在自己的肉体中,而现在无法看见,那么,当肉体消失、死亡的时候,本心不就出来了吗,这时候应该能看见吧,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是看不到呢?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他的师父回答:实际上,本心永远都存在,并且永远都现前,你自己没有看到,并不代表本心不存在。
问曰:“心既见在,何故不见?”师云:“汝曾作梦否?”答:“曾作梦。”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答:“是本身。”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答曰:“不别。”
弟子进一步追问:“心既见在,何故不见?”这里的“见”应该是前文“现前”的“现”。意思是,既然心的本性光明、佛性一直都现前,为什么看不到呢?
于是,他的师父用了一个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云:‘汝曾作梦否?’”师父问:你曾经做过梦吗?
“答:‘曾作梦。’”弟子回答:当然做过梦。
“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师父问:当你躺在床上做梦时,梦中的这个人是你自己,还是另一个人呢?
“答:‘是本身。’”弟子答:当然是我自己。
比如,我们在梦中打球的时候,虽然真正的身体在床上躺着,但梦里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以为就是自己的身体在打球。这位弟子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回答“是本身”。
“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师父又问:你在梦中说话、做事、运动,这些与你自己是否为同一个呢?
“答曰:‘不别。’”弟子答:是的,就是我自己。
这是从梦者的角度而言的。实际上,梦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当然不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梦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还有一个身体躺在床上,始终认为梦中正在说话、做事、运动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这些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
师云:“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师父借用梦的比喻让弟子明白,虽然佛性永远都存在,但是我们却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哪怕不知道佛性的存在,佛性却还是与我们不别,它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说,佛性从未离开过我们,现在即与我们无二无别,只不过我们自己看不到而已。就像做梦的时候,虽然真正的身体就躺在床上,但是梦中的人却不知道。
躺在床上的这个身体就好比是佛性,而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事件等,则好比是梦中的人。虽然梦中人从未离开过躺在床上的身体,但是梦里的他并不知道。同样,虽然我们都有佛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不见佛性到底在哪里。因此,正如梦中人和躺在床上的身体并非两个,我们现在的各种情绪以及贪嗔痴烦恼等,也与佛性无二无别。
“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既然此身与梦中的身体是一个,那么此身就是法身。这里的“此身”是指哪个身体呢?梦中的身体不可能是法身,所以应该是指躺在床上的这个身体。
可是,法身不可能是肉体,为何说这个肉体是法身呢?应该这样来理解:虽然我们的心里有法身,但自己却看不到,这就像我们做梦时感觉不到躺在床上的肉体一样。这是用借喻的方式说肉身是法身。如果这么理解就通顺了,不仅内容上不矛盾,逻辑也很清楚。
“即此法身是汝本心”,这个无始无终存在的法身,就是你的本心。所以,不要以为法身和你的本心是两个不相关的东西。
总而言之,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的心里存在着这么一个法身,它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佛性;尽管法身与自己无二无别,但我们却看不见,就像我们在梦中看不到躺在床上的身体一样。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无明。
“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
“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此心”指佛性、心的本性和光明,它不是学佛以后才出现的,而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与我们无二无别。
“未曾有生死”,心的本性从来没有生过,也未曾死过,它是无生无死的。
“不生不灭”,它是不生不灭的。
“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从表面上看,现在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有垢染,有烦恼,等到成佛之后,这个本心才得以清净;但实际上,心的本质永远都是不垢不净,有功德不会增加,有过失也不会减少。
佛经里有一个比喻:虽然蓝天永远都是蓝天,但我们从地面上看,有云遮挡的时候就看不见;云被风吹散之后,便可以重新看见蓝天。云时聚时散,蓝天也随之时隐时现。实际上,蓝天没有任何变化,变化都在云的层面。同样,增减、生死等都存在于世俗轮回的层面,心的本质上并没有这些。
“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人们常说“人心本善”,但人心最深层次的、真正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不善不恶的。如前所述,善恶、增减、垢净等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互相观待的,有垢才有净,有生才有灭……这些由意识所创造出来的种种观念,在心的本性上都不存在。不从哪里来,也不往哪里去。
在证悟之前,我们只能从理论上这样表达,但理论上无论怎么讲也无法彻底讲明白,因此大家一定要去实修。实修之后,即使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只是对心的本性稍有理解和觉受,自己也基本上可以确定,心的本性确实是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这个答案并非来自于书本,也不是来自于上师、善知识,而是从自己内心深处找到的,这才是最终极的、真正的答案!
从此以后,我们便永远不会有任何动摇。为什么?因为自己亲身体会到了,所以发自内心地相信。比如吃糖果,如果亲口尝到它是甜的,那么即使有再多的人说它不甜,我们也不会动摇。证悟也是如此。虽然精通理论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非常好的见解,但理论随时可能动摇,而证悟则完全不会。因此大家一定要证悟,证悟之后才是真正的知道。
那么,证悟心的本性到底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大则可以从轮回里获得解脱,小则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首先,为什么证悟可以让我们获得解脱?就像房屋里没有灯光的时候,到处漆黑一片,而开灯的一瞬间,黑暗便会全部消失。同样,因为在证悟的境界中不存在自我以及世俗的烦恼,所以,当我们进入证悟境界以后,内心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之前在黑暗中建立起来的你我他等分别妄念,以及贪嗔痴慢等烦恼都会一扫而空,以此便可以获得解脱。
此外,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比如各种各样的压力、竞争,以及失恋、离婚、破产等。现代人的痛苦很多都是来自于精神方面,虽然也存在一些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改变心态,即使这些客观因素依然存在,我们也不一定会如此痛苦。例如,面对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恐慌,有的人淡定,有的人则可能非常开心……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处之,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至少由生活琐事所带来的许多烦恼和痛苦,当下便可以得到化解。当然,如果没有任何证悟,这些永远都是空谈,实际上不会有太大帮助。
不过,即使没有证悟,这些理论和观念对我们也有作用,因为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是源于自己的某些错误观念。因此,当外界发生了某件事情,我们不要因循守旧,试着换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结果可能就会迥然不同。比如,当一些事情我们想不开时,就会越想越痛苦;假如观念改变了,就有可能打开心结,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简言之,如果我们只想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快乐、宁静、自由,那么证悟后完全可以得到这一切;如果我们的追求超越了这些,希望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获得解脱,然后让更多人也脱离轮回、得到成就,那么证悟之后也能够实现。
可能有些人会想,假如大家都解脱、成就了,这个社会怎么办?事情由谁来做?没有必要这样担忧。虽然人的内在境界提高了,但照样可以从事各种活动,一点也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群中,也有很多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正当的事业是不会因此而间断的,只是世间杀盗淫妄、战争之类的事情会减少——因为这些人都证悟了。所以,证悟心的本性对我们的生活、解脱都极具意义,大家要争取证悟。
证悟的具体方法,《坛经》中有一部分,大圆满、大手印中也讲得非常清楚且内容丰富,很多方法我们都能够用得上。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其他身外的物质财富是无法带走的,而这个财富可以生生世世跟随自己,特别有意义。
另外提醒一下大家,无论《血脉论》《坛经》还是其他经论,讲的都是成佛的方法。假如只学习了理论,而没有掌握实操的方法,那么当生活或心理出现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知识,无论佛学还是世间学问,都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因此,我们在学习佛教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修和日常生活,以及当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时,怎样运用这些理论来自利利他。假如不考虑这些实际问题,只顾埋头学习理论,那么理论永远学不完;即便全部学完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投入到打坐、修行的行列中,这个非常重要。
“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
“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心的本性没有是非之分,也没有性别。
“亦无僧俗老少”,僧、俗、老、少这些概念也都不存在。
“无圣无凡”,没有圣者、凡夫的分别。
“亦无佛,亦无众生”,在心的本性这个层面上,不存在佛与众生的分别。
佛是证悟、觉悟之意。世间凡夫从愚昧、无明,到后来了知万法真相,这就叫做觉悟,这是从世俗的层面讲。从心的本性这个层面讲,因为心的本性上没有觉悟和不觉悟的区别,所以佛与众生的分别也不存在。
“亦无修证”,心的本性永远清净,所以既没什么可修的,也没什么可证的。
有些人会有疑问:有时说需要下定决心证悟,有时又说无证无佛,什么都没有,这个要怎样圆融地理解呢?
此处需要区分清楚:就佛的境界或万法的本性而言,确实没有佛与众生、善恶因果、修行与证悟;但是从凡夫的角度来说,由一个普通人到逐渐步入佛的境界的过程中,当然有因有果,有善有恶,所以也有修有证。因此我们一定要发出离心、菩提心,要争取证悟。世俗谛与胜义谛这两个概念大家一定要理清,这在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
“亦无因果”,如前所述,谈及佛的境界时,可以从本质上否定因果,大胆地说“没有任何因果”,不需要说“因果存在,但因果的本质不存在”。因为因果是从世俗中产生的,它是无明的产物,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错觉,而佛已经彻底铲除了无明,所以它的产物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亦无筋力”,身体、体力也都是不存在的。
“亦无相貌”,也没有相貌。
这些于心的本性上都不存在,那么,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犹如虚空”,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这句话非常重要。
在《血脉论》和《坛经》中解释过什么是真正的证悟,无论是用大圆满、大手印,或者是禅宗等方法,最终的目标就是体会到心的本性。真正的体会是什么意思?第一,不是靠逻辑推理、观察得来;第二,不是借用书本上的知识。
如果有人问,心的本性为什么是虚空呢?我们会说:因为佛和龙树菩萨这样说,所以心的本性应该就像虚空一样。这种回答实际上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佛经以及龙树菩萨著作中的观点,我们只是复述了其中的内容。佛经是佛宣说的,我们不过是把佛经在自己的大脑里过了一遍而已,这不叫证悟。
而通过逻辑推理,虽然能够使自己明白一些道理,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但这仍是知识层面的理解,并不是切身的体会。打个比方,我们可以从理论上知道水是什么,它由什么化学成分所构成,但如果没有亲自喝过的话,永远不会知道水的真正滋味。
比如有两个人,其中一人虽然不知道水的成分,但他亲自喝过水;另一个人从未喝过水,但是他通过一些方法,把水的分子、原子甚至更细微的东西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从来没有喝过水的人,讲得再多也只能称之为理论,若以这种方式来谈空性、佛性,这不叫证悟。而另一个人虽然讲不出水的成分,但是他亲口喝过水,真正品尝过水的滋味——就像六祖惠能大师,他不一定精通很多佛教理论,但是他通达佛经的精华要义,这才叫做证悟。
如果有一天,就像亲口喝到了水一样,我们用这种方式体会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这就是证悟。这个说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如果简单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证悟了呢?但是说难也没有那么难,因为它并非什么神秘、复杂的东西。如果让我们去了解一个根本看不见、听不到的神秘事物,我们当然无法相信,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而这里讲的是自己的心,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一看见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时,不需要问任何人,自己就可以确定已经证悟了,至少已经拥有了初步的证悟。
初步的证悟有什么用呢?在这个阶段,原有的很多观念一定会转变,我们不再那么看重生死,对很多事物也不会过于执著,活得不会那么累。同时,在生活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以及恐惧等烦恼。不过,如果没有继续提升的话,也未必能够解脱。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持,此后我们会对生老病死这些看得很淡、很透,甚至完全没有任何恐惧,同时慈悲心也会增长。慈悲心与执著没有必然关系,而烦恼、愤怒、欲望等则必须以执著为基础。
证悟非常有意思,它是往里看,不是往外看;是简单化,不是复杂化。因此说难也没有那么难,只需要看自己的心,不需要看其他任何东西。如果我们的福报足够大,就真的可以看到心的本性如同虚空一般。假如看不到怎么办?那就需要训练。比如做梦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肉体其实就躺在床上,但如果稍加训练,梦里的自己就会知道,现在这个身体实际上不是我,我真正的身体正躺在床上。这个训练就叫做梦瑜伽。
梦瑜伽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修法,属于无上密宗。汉传佛教、日本佛教的密宗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外密,此外还有个更深的密宗叫做内密,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都属于内密。很多人以为汉传佛教没有内密,实际上汉传佛教的大藏经里有很多内密的续部,也就是书籍,只是翻译时没有被冠以某某续部的名称,而是被译为某某佛经。这样的佛经在汉传佛教中为数不少,不过由于现在失去了传承,实际中不一定用得上。
我们需要一些这样的训练,训练以后完全可以证悟。佛教从来不议论鬼神,也不崇拜任何一个鬼神,如果讲,也就是讲佛教的护法而已。佛教强调的是人的经验,所谓的修行就是体会、体悟,这些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经验。如果能够下功夫,稍微投入一点,证悟并没有那么难。它的唯一标准,就是“犹如虚空”四个字,如果把这四个字完完全全落实到自己心的本性上,这就是证悟了。
“取不得、舍不得”,既然心的本性原本就犹如虚空一般,那取什么,舍什么呢?没有取和舍。
“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山河大地等任何东西都不会成为它的阻碍。
因为外界的万事万物实际上是自己心的投影,所以不可能有什么阻碍。就像彩虹,虽然看起来很美丽,但其实它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因为彩虹的空气和水分里并没有颜色,颜色是因为有眼睛才出现的,所以彩虹实际上是我们的眼睛创造的。由于它没有真实的实体,并不占据任何空间,因此也不会有任何阻碍。假如我们把手伸过去,能够摸到彩虹吗?它会成为手的阻碍吗?不可能的!同样,宇宙、山河大地等所有一切都是自心的投影,当我们彻底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时,任何东西都不会阻碍我们——因为内心没有执著,所以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出没往来,自在神通”,出没往来都是畅通、自由自在的。因为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执著,所以一切通畅无碍。
“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五蕴”,即所有众生的生命结构;“透”,即看透、看穿。以证悟的智慧看穿五蕴的本质之后,就可以渡生死河。
“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法身不会受因果法则的拘泥和限制。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于问著,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
大家要注意,“心”有时指我们的意识,有时指心的本性、佛性,要结合上下语境来看。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指心的本性、佛性,它从未离开过任何一个人,即便是再作恶多端的人,其心的本性也与他人一模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善恶、好坏,但在最深的、心的本性层面没有这些分别,都一样是光明。“微妙难见”,尽管所有人的心的本性都是这样,不过,要发现这一点却没那么容易,如果发现了,就是明心见性、证悟了。
“此心不同色心”。“色心”的“色”指物质,“心”指意识。意思是,心的本性不同于我们现在这个世俗的心、意识。世俗的心(色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烦恼,我们往里一观察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开心还是烦恼……但是心的本性不一样,它很微妙,不是一观察就马上可以发现的,没有那么容易。
“此心是人皆欲得见”,这里的“人”指修行人,所有修行人都渴望见到自己心的本性。
“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此”指心的本性、光明。在这个光明的心中,众生的所有运动,无论是身体的活动,如动手、动脚、动嘴,还是精神的活动,如动意识(动心),都从来没有离开过心的本性光明。这样的众生,数量如同印度恒河里的沙子一般多。
实际上,六道轮回里众生的所有言行举止,无论是利益众生的善举,还是杀盗淫妄等恶行,任何一个举动都没有离开心的本性——哪怕是正在地狱道、饿鬼道受苦时,也没有离开过心的光明。心的本性永远如此,只不过因为自己的无明、愚昧,暂时遮蔽了心的光明。
尽管众生的行住坐卧、吃喝玩乐等所有行为都在这个光明的心中进行,但如果问他们,“你知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什么”,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及于问著,总道不得”,即使问遍恒河沙数的众生,也没有一个能够回答,他们会说“我不知道”,或者什么都不说,总之得不到任何答案。
这时他们的样子像什么呢?“犹如木人相似”,好像木头人一样,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在世俗方面人们非常聪明,问什么都对答如流,但是一问到自己心的本性,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被公认为聪明绝顶的人,也不知道它到底为何。
“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受用”,即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自己心的本性,所有的念头、运动都没有离开过心的本性、光明。既然如此,为什么回答不出来呢?因为不认识自己的本性。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众生若不迷,因何问著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佛说,所有烦恼众生都是迷茫的——因为无明,所以迷茫。
“因此作业,堕生死河”,尽管人们知道的东西非常多,但全世界70亿人中,除了少数证悟者以外,谁都不明白心的本性,因此于生死轮回中无法出离。更何况,现在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因而也造下了更多的罪业,导致解脱更加遥遥无期。
“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虽然渴望解脱却还是堕入轮回,为什么?就是因为不能见到自己心的本性,没有证悟。
“众生若不迷,因何问著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如果众生不迷的话,为什么问到心的本性时,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呢?
“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我们的手足运动、行为举止等等,都没有离开光明,为什么还是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心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感觉不到,就像梦里的任何一个行为举止都没有离开躺在床上的身体,但做梦的人却感觉不到。
“故知圣人语不错”,所以佛说的没有错,“迷人自不会晓”,每个人都有无明,如果不能开悟的话,就发觉不了自己心的本性。
故知此难明,惟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
“故知此难明”,由此可见,心的本性没有那么容易明白。
“惟佛一人,能会此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佛才彻底明白这个道理。
“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除了佛以外,人、天人,以及六道轮回中的其他众生,都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最终也会成佛,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明白自己心的本性。
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如果我们有一天证悟了,用这个证悟的智慧彻底地明白了心的本性,这个心的本性就叫做法性,同时也叫做解脱。
“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那个时候,我们就从生死轮回中获得了绝对的自由——生与死不能限制我们,万事万物都不能影响、阻碍这个智慧,这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是名大自在王如来”,因为彻底地证悟了,所以叫“大自在王如来”,类似于大圆满里的普贤王如来。这时就是真正地成佛了,彻底地自由了,所有的烦恼都不复存在!
在世俗中,如果具备了所有外在的自由,但唯独没有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内心仍然无法获得自在。只有证悟之后,才是得到真正的自由!
“亦名不思议”,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
“亦名圣体”,“圣”就是佛,这时就成为佛的本体。
“亦名长生不死”,这时没有死亡了。
“亦名大仙”,此处大仙不是指神,而是指佛。
“名虽不同,体即是一。”证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看到法性了,解脱了,或者是超越生死了……虽然说法不一,但它们的本体都是一个,就是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这个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犹如虚空”这样的比喻来描述。通过自己的修行证悟以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真正的解脱。
大家不要以为,解脱就是一个人走了,再也不回来了;然后所有人都走光了,最后世界就空了……不是这样,这个世界还在,它会变成什么样呢?比如说,原先有一万个文盲,如果他们都去上学,那么毕业的人越多,文盲就越少,最后所有人都毕业了,这一万个人就全部变成了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说,人还在,但是没有文盲了。同样,六道轮回的众生永远都有,但是发动战争、掠夺资源、勾心斗角的人不存在了——因为他们都转化成佛和菩萨了!虽然这听起来非常理想主义,但如果所有人都能够修行的话,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然而,永远不可能所有人都去修行。但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修行、解脱了,然后再回来让一人、两人、十人、一百人解脱……能度多少度多少。尽管我们的实际能力有限,但仍要发心度一切众生,不能想着“我只度一部分,其他人我不管”。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发愿度一切众生,尽管到现在还是有这么多人没度完,但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永远不会停止,解脱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正如日落之后,尽管此处看不到太阳,但其他地方仍会得到阳光的照耀。同样,佛度众生的重点有时在我们这里,有时在别处,虽然有时我们无法看见佛,却始终能感觉到佛度众生的事业存在,所以所有众生最终都会成佛!当然,这是一个很遥远的未来,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然后再尽己所能地度一切众生。
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
此处“自心”指的不是意识,而是心的本性,即佛性、光明。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分别”即分类。圣人有各种分类,如大乘佛教的佛与菩萨,小乘佛教的声闻和缘觉等。虽然声闻、缘觉的证悟境界不及佛菩萨那么深广,但至少他们证悟了无我,因此也属于圣人。
凡是圣人,就离不开证悟自心。虽然众生内心的本质都是佛性,但如果不证悟的话,仍是一介凡夫,证悟以后才叫做圣人。
第二,“分别”指分别念,即各种各样的念头。圣人的种种念头都不离开证悟的智慧,也就是心的本性。
有些人会想,圣人也有念头吗?当然有。八地菩萨以下都有念头,但圣人内心成千上万的念头都不离开证悟的智慧,所以没有烦恼,不会造业。
心量广大,应用无穷,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
“心量广大”,证悟之后,心量广大,能够容纳所有一切。
《坛经》讲过,证悟之前,即使心胸再宽广的人,也会因为执著而无法容纳太多东西。当内心执著于你我他、内外、高低等,就永远达不到平等的状态。比如,当我们心中装不下自己比他人优秀,就会产生傲慢;由于攀比,尤其是嫉妒,当别人与自己一样或是超过自己的时候,便会不开心。
举个例子,在不知道同部门同事的薪资情况时,我们对自己不菲的待遇感到心满意足,但如果有一天,当得知自己的薪资比所有同事都低时,我们立刻就会不高兴,即便自己的薪水分毫未减。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心量不够广大,装不下别人的好,尤其是别人比自己好。而心量之所以不够广大,是因为内心有太多执著。
有时朋友之间也存在类似情况。原本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过得很好,但若有一天对方真的过得很好,甚至于超过自己的时候,很多人就不高兴了。其实朋友比我们过得好,并没有给自己造成任何损失,我们照样可以很好,为什么见不得别人好呢?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执著,所以这也装不下,那也装不下,最后导致自己内心总是怏怏不乐。
佛经里讲得很清楚,心里若有一丁点儿执著,也会像毒瘤一样随时产生负面作用,令人难受不已。虽然在世间人的游戏规则中,上述情况被认为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其实这并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不是不符合某一个人、某一宗教或是某一学派的观点,而是这种想法会令我们痛苦、不愉快——即便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依然能令我们的情绪陷入低谷。我想,大家对此都深有感触。
有了执著以后,我们即使再努力,也无法真正敞开心怀。普通人往往因为无法容纳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从而毁掉了自己的幸福感;世界上那些有权有势之士,也因为内心装不下种种,导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然而,若有一天我们有机会进入内心深处,清晰地看到心的本性时,我们的心就会被彻底打开。此时的心就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可以容纳所有的一切——这就是佛菩萨的心!证悟之后的内心是一个大平等的状态,因为心量广大,所以能够容纳下所有人。如果有人比自己强,我们可以努力迎头赶上或者超越于他,决不会因为他人胜过自己而感到痛苦。
当我们真的能够容纳所有一切的时候,生活中还能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呢?除非是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身体产生了痛苦,进而使精神受挫而不开心。一般而言,大家都有吃有喝有住,生活条件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许多烦恼无法控制的话,那就是因为还没有证悟,所以心量不够广大。如果心量广大,这些烦恼根本不会出现。
可见,心量狭小是导致我们不开心的主要原因,而在没有证悟之前,因为执著的缘故,导致我们的心量无法广大。所以大家要努力证悟。
“应用无穷”,证悟之后,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内心可以无休止地成长、发展,最后完全可以达到没有任何局限的佛的境界。如果内心修好了,在生活、工作、利他等各方面的应用都将是无穷的。
平时人们比较看重物质,原因是只要我们得到某样东西之后,随时都可以对其进行使用,效果来得既快又明显,所以大家在物质方面都非常投入、重视,不太注重精神。但其实精神同样具有非常广大的作用,只不过,一是我们不太了解精神的功能;二是不清楚该如何训练精神,以及训练之后可以发挥何种作用。此外,我们还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把心理上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物质,认为物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像重视物质一样重视精神,那么精神在很多方面绝对可以应用无穷。例如健康方面,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类76%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虽然早期的西方医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后来许多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一点。现在,西医普遍承认情绪的作用——正面的情绪会给身体带来正面的影响,负面的情绪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心在健康方面的应用。
不仅如此,心还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一个人找到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人活在世界上,真正的存在感来自哪里?来自利他,来自对人类、社会和所有生命的贡献。这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先有利他的慈悲心,才会有利他的行为。
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内心的作用。一个人的幸福,尤其是生命的意义,根本不可能全部依靠物质来实现。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否认物质的价值和作用,但精神的价值更大,而且其应用是无穷的。
具体而言,是怎样应用无穷呢?
“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五种感官所认知的外面的世界,“乃至施为运动”,以及行走坐卧等所有运动,“皆是自心”,都处于证悟、智慧的状态。
尚未证悟时,当我们的眼睛看到某样东西时,通常会有三种结果:一是贪心,看到喜欢、悦意的东西,产生欲望;二是嗔心,看到不喜欢的事物心生厌烦,乃至发展成愤怒;三是痴心,既不高兴也不讨厌,没有非常明显的反应,处于一种无明、无知、愚昧的状态——虽然感官接触到了,但内心没有进行分析、判断,实际上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尚未证悟的人,看到事物时内心就是这三种状态。
而已经证悟的人,虽然感官同样在起作用——眼见物、耳闻声等,但内心没有贪嗔痴,完全处于一种智慧的状态。这在大圆满或密宗里叫做“六根自解脱”。
一切时中,但有语言,即是自心。
“但”,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只”的意思;“自心”,要理解为“证悟自心”,而不是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证悟的人说话时,只有语言,没有执著。
普通人说话时,其语言背后往往附带很多情绪,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证悟的人说话时,只有语言没有执著。比如佛转法轮时,虽然看起来和普通人一样在说话,但他没有情绪和分别念。
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如来色无尽”,佛看到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
普通人看见某样东西时会产生执著,因此视野是有局限的,无法同时看到其他维度或空间的事物。此外,我们的眼睛只能看不能听;而佛的眼睛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甚至可以像鼻子一样闻。佛的感官具有如是功能,所以“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同时,佛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
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色无尽是自心”。“自心”,即证悟。从世俗谛来说,由于佛的感官没有任何限制,所以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佛不仅可以看到、听到,并且能够在同一时间当中,看到不同维度、不同空间的物质,耳朵等其他感官也是同样。就胜义谛而言,由于佛看到了所有物质都是空性,在空性中当然不会有任何局限,所以叫做“无尽”。
“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一方面,佛彻底证悟了万事万物都为空性;另一方面,佛又“善能分别”。这不仅指能够清楚分辨颜色、大小等,而且能在一个原子、电子,最小粒子甚至更细微的物质上面,看到一个完整的宇宙!如《普贤行愿品》中所云,“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佛于一根头发端这么微小的位置上,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
凡夫的感官感受基本上都是错觉。我们会认为,一个电子上怎么可能存在整个宇宙?不可能的!在我们眼中,大和小永远都是矛盾、对立的。佛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在佛的眼里没有大小之分——大即是小,小即是大,整个宇宙即是一个粒子,一个粒子也是一个宇宙。因此,佛不仅可以看见我们所见的一切,还能见到我们永远也无法见到的事物。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很多外道世俗的禅定力很强,他们的眼睛可以如显微镜般看见物质的深层结构,但因尚未证悟,还是有很多看不到。而他们看不到的,阿罗汉可以看到;阿罗汉看不到的,菩萨能够看到;菩萨看不到的,佛可以看到……境界越高,看到的世界越大。也就是说,智慧无限开发以后,对物质或者说内心的本质了解得越深入,在世俗中看到的世界就越广大。
普通人只能以自己的感官来做判断,科学家即便拥有各种仪器,最终还是要通过肉眼来观测。因为感官具有很大局限性,所以依靠感官永远无法看到世界的真相。佛打破了这种局限,既不用感官,也不用仪器,而是用智慧去观照,所以“善能分别一切”。
“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证悟的人,行住坐卧等一切运动都在智慧中运行。
普通人通过头脑和分别念来说话、做事,佛则是在智慧中运作这一切。不过,尽管我们现在是普通人,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开悟了,届时所有的行住坐卧包括睡眠,也同样可以在智慧中进行。
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那么,自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心无形相”,心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
无形相等于空性吗?不是。无形相的东西很多,比如氧气,虽然我们看不到它的颜色和形状,但它在世俗中有自己的作用,故无形相不等于空性。而我们的内心不仅仅无形无相,而且是空性的,犹如虚空一般。
“智慧亦无尽”,佛或证悟的人,他们说话、做事的时候,心处于无形相的状态,智慧也是无穷无尽。
“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因此说,佛看到的世界无穷无尽,其智慧也是如此。
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而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
“四大色身,即是烦恼”,由地、水、风、火四种物质或能量构成的肉体,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烦恼。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呢?“色身即有生灭”,因为我们的肉身有生有灭,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中,还伴随着衰老和生病,这些都让我们备感痛苦,所以它是烦恼之因。
“法身常住而无所住”,心的本性则不同,它是永恒的法身,因为是空性的,所以也没有任何住处。
“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法身是永恒的,不会发生变化,有变化的只是我们的肉身。
我们所有的烦恼和生老病死等痛苦,都是因为一些表面的形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如果进入内心的本质——法身,就会发现它其实没有任何变化,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烦恼。因此,学佛就是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级别,提升以后,就可以断除这些烦恼和痛苦。
现在的我们不仅身体脆弱,心理更加脆弱,甚至听不得一丁点儿非议。实际上,这些言语是最容易容忍的。为什么?因为声音不同于肉体,肉体遭受了打击,除了境界很高的修行人,普通人都会感到痛苦;而听到恶言恶语时,只要调整一下心态,便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这个空气的压力波只能震动耳膜,根本不能震动我们的内心!然而,凡夫总是习惯性地去配合对方,如此一来,声音就不仅仅震动耳膜,还开始震动我们的心,痛苦也就应运而生。
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对方的言语令自己不高兴;但理性分析后就会发现,他人只是原因的一部分,主因还是在自己,如果自己不配合,别人说再多有影响吗?没有!《入菩萨行论》里讲得很清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诸多因缘组合而生,这就是所谓的“缘起”。因此,不要以为痛苦是别人制造的,更多的原因还是在自己。要控制他人的言论很困难,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不要去配合。所有心灵上的痛苦都可以这样解决。
佛教教我们如何消灭痛苦,不是依靠神鬼的庇佑,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这个力量从何而来?来自于智慧。我们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痛苦,一是不了解痛苦产生的过程和因缘;二是虽然了解,但未曾训练自己的心。只要通过智慧看清这一切的来源和过程,再投入一些时间锻炼自己,这些心理上的问题都能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
除生病以外,现代人的痛苦很多都是心理痛苦。有时生病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打击,甚至比身体上的疼痛还要严重,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其实,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可以分开解决,患者的心理健康了,必然会促进药物的治疗效果,很多疾病也容易康复。这些道理佛教早就讲得非常清楚,现在科学界也逐渐接受了。
对心灵问题研究得最透彻的,应该是佛教。佛教很早就认识到,我们的心与物质一样,有着自己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科学对心灵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直至目前,心理学对此仍知之甚少,连意识是什么都尚未弄清,更何况它的结构及规律。正是由于大家对意识的愚昧无知,才导致了生活中的诸多无奈和痛苦。
大家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意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他们的知识面、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可以看出,这两种人的意识提升程度完全不同。若能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更好的方法,人的意识完全可以继续提升,并且潜力无限。
意识最终可以提升到什么程度?提升到菩萨乃至于佛的程度。准确地说,当我们的慈悲心和智慧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时,这就是佛。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付出相应的努力,必将获得巨大的回报。
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即此同诸佛心。
“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大家要知道,每个人先天就具有佛性。
“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本性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实际上也是本性,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正是证悟了这个心的本性。此处的本性与佛性、如来藏、光明是同一个意思。
“即此同诸佛心”,如果证悟了本性,那么,我们的心与所有佛的心都是一样的,都是佛心。
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
“前佛后佛只传此心”,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传的都是这个心。尤其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传的就是心的本性、光明。
之前讲过,佛教的标志是法轮,其形象如同车轮。车轮可以转动,象征佛法代代相传,如同车轮一般不断地滚动。代代相传的是什么?当然不是贪嗔痴,而是贪嗔痴的本质,即证悟的智慧。
有人会有疑问:前面说过“佛性本自有之”,既然每个人都本具佛性,那还需要传什么呢?这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盏油灯的灯芯与油都齐全,但尚未点燃的时候,是没有光明的,点燃每一盏油灯,把光明传递下去,这就叫做代代相传。传法传什么?传光明,传智慧,这就是佛的“传此心”。
“除此心外,无佛可得”,除了这个智慧、光明的心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佛可得了。
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
“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所谓的颠倒众生就是我们,因为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颠倒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种种颜色,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眼前的桌子,组成它的真正物质是一堆原子、分子、电子,但这些我们都看不到。也就是说,真实存在的我们看不见,看得见的又是不真实的,这不就是颠倒吗!不仅视觉,其他感官也一样,因此叫做颠倒众生。这并不是佛在侮辱我们,事实确实如此。
“向外驰求,终日忙忙”,由于我们不了解自心是佛,一直都认为佛在外面,因此整天忙忙碌碌,不断地向外寻找。
“念佛礼佛,佛在何处?”许多人天天念佛、礼佛,认为佛就在大雄宝殿里。这样想就错了!在大雄宝殿里的,是由泥土、金属等材料塑造的佛像,并不是真正的佛。
“不应作如是等见”,“如是等见”即认为佛在外面,我们不应抱持这样的观念和执著。
“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只要认识自己的心,就会清晰地看到心即是佛,除了心以外,根本没有一尊所谓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