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如何修行

 

1.肉身灭后,心的本性永恒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坼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修行人身体灭了以后,就会成道。这有点类似小乘佛教的说法,中阴时可以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更接近密宗的说法,此生有所证悟但还不到位的密乘修行人,中阴时通过中阴的修法,有机会获得成就。

在大圆满中,上等根机者能即生成佛,也就是这一世直接成佛;中等根机者可在中阴时解脱、成就。为什么中等根机者能中阴成就?因为他们生前被肉体及各种杂念遮障,虽然见到了心的本性,但是看得并不透彻;而到了中阴时,意识已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身体的障碍消失,又没有太多的杂念阻碍,所以此时是一个上好的修行机会。如果生前已经证悟,并掌握了中阴的修行诀窍,那么中阴阶段就可以成佛。

大乘显宗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显宗的修行人,如果这一世已经证悟,身体离开以后当然也可以成佛。只不过,对于此类中阴的修法,显宗讲得不是很多,也不太强调,不像密宗那么重视。由此也可看出,《悟性论》虽然不属于密宗,但其内容与密宗十分接近。

我们今生若能取得一定的证悟境界,即便未能即生成佛,中阴时也非常有希望成就。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中阴成就的方法,这些修法在大圆满等所有无上密宗里都有。

如果用比喻来解释“身灭道成”,可以说就像不透明的瓶子里放着一盏灯,只要打破瓶子,灯光自然会照射出来。同样,当身体离开时,道就会成就。在大圆满中,身体不需要离开,可以被直接转化为智慧,这叫虹身成就。那时的身体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肉身,它已经被转为智慧的身体,就像报身佛的身体一样。

接下来举了一个例子,“亦如甲坼树生”。“甲坼”,指植物发芽时,种子外皮破裂,苗芽萌生。甲坼以后树木才能生长,修行人也是同样。

据生物学讲,种子内部含有苗芽的成分,当机缘成熟,即湿度、温度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外皮就会破裂,里面的苗芽才得以萌发;如果外皮不破裂,苗芽永远不可能出现。同样,我们有漏的肉身灭了以后,才能够成佛。按一般显宗的说法,十地菩萨放弃肉身之后,下一世便会成佛,届时他的身体就是报身佛的身体,而非我们现在这种血肉之躯。

关于佛的身体,大乘、小乘持有不同的观点。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与众生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父母的精卵构成,属于四谛中的苦谛,也是无常、痛苦的,但其内在的智慧属于道谛和灭谛;应当皈依道谛、灭谛,不应皈依苦谛。因此小乘佛教的皈依佛,不是皈依佛的身体,而是皈依佛的内在智慧。

大乘佛教的观点则是,从世俗的角度看,佛陀作为净饭王的儿子,身体是父母精卵构成的,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与报身毫无二致,都是智慧身。因此,大乘佛教既皈依佛的内在智慧,也皈依佛的身体。这一观点上的差异,是大乘、小乘理解深度不同所导致的。

此处可以按照普通大乘的观点来理解,还未成佛的生命(包括十地菩萨)修行到最终阶段,身体灭掉以后,才可以换来报身佛的身体而成佛。

“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凡夫的身体和意识,都是业力果报的显现,是有漏且无常的,其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

“但随念修之”。只要我们通过这样的身、心修行,最后必将抵达永恒的境界。

 

(1)对轮回既不厌离,亦不贪爱

 

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生死”,代表轮回。既不能讨厌生死,也不能贪爱生死,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大乘和小乘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小乘佛教极端讨厌生死、执著解脱,一心追求摆脱轮回;大乘佛教则如《华严经》所云,超越轮回而不脱离轮回。

小乘佛教对生死既害怕又厌恶,把自己的五蕴看成敌人一样。他们认为,只要身体或五蕴存在一刹那,自己就无法从轮回中解脱。小乘的成就是成为阿罗汉,认为阿罗汉已经永久解脱,但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阿罗汉涅槃后会进入一种禅定状态——灭定,并停留相当漫长的时间,期间既无法度化众生,也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阿罗汉的这种解脱,叫做住于涅槃,这是一个极端。与此相对,普通人贪著生死轮回,毫无出离心,叫做住于轮回,这也是一个极端。需要说明的是,讨厌生死的其实是还未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修行人;阿罗汉的境界非常高,并不会有讨厌生死的心。

大乘佛教则竭力避免堕入这两个极端:既不住轮回,亦不住涅槃。如同本论所云,“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不住两边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

第一,不能讨厌生死。为什么?首先,大乘菩萨已经证悟空性,对他们自身而言,并不存在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生死轮回如幻如梦,所以不必讨厌生死。其次,大乘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救度众生,度众生就不能讨厌生死,而且菩萨对于转世度众是非常欢喜的。他们生生世世回到轮回,以各种身份和形式利益众生,或是国王、大臣、富豪,或是社会底层之人,甚至动物。

菩萨对转世的欢喜,不同于世俗意义上的爱或喜欢。凡夫的爱是执著,执著于自身的名利、享乐等人天福报;菩萨则毫无执著,并且对于能够度化无量众生这件事十分欢喜。不难看出,二者有着云泥之别。

第二,不能贪爱生死。普通的凡夫执著轮回,种种烦恼由此而生。所以,大乘佛教徒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贪执生死,否则必将烦恼缠身。一地以上的菩萨自然不会爱生死,也不会讨厌生死。

“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妄想”,指执著。只要在每个念头或者生命轮回当中摒弃执著——准确地说,就是证悟了缘起性空,那么一来不会讨厌生死,二来不会贪爱生死。

禅宗经常讲“不妄想”“放下”,很多人受此影响,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话当然没有错,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证悟!

只有对证悟的人,才可以要求他放下;对尚未证悟之人,不能提这个要求,因为他根本放不下。不妄想也是如此。让一个证悟者不要妄想,他做得到——实际上不必说,他自然能做到;若要求一个未证悟者不要妄想,则是白日做梦,根本不可能!就像要求一个罹患重病的人不要生病、不要疼痛,可能吗?同样的道理,只要没有证悟,任何人都不可能放下,也不可能没有妄想。

未证悟时的放下是什么?顶多是通过修寂止,暂时压制住杂念而已;出定后,杂念又将全部恢复。可见,这时的放下无非是暂时放弃而已,根本不是佛教讲的放下。真正的放下,唯有证悟以后才能做到。

证悟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无论生还是死,都没有问题。

“生证有余涅槃”,如果生,就是有余涅槃。“有余”,是指身体依然存在。大乘佛教的有余涅槃是什么样子?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他以这一生的身体证得佛的果位,此后直至81岁圆寂依然保有过去的身体,这叫有余涅槃。小乘佛教的有余涅槃,指的是像目犍连、舍利子这样的阿罗汉,他们此生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在圆寂之前肉体仍然还在,故而被称为有余阿罗汉。

这里达摩祖师的意思是,如果你证悟了心的本性,就没必要贪爱或讨厌生死。换句话说,你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去爱生死,也不会讨厌生死。因为证悟之后,若还继续活着,以有余涅槃的形式生存在人世间,这也属于涅槃,有什么好讨厌的呢!

真正证悟禅宗或大圆满、大手印之人,身体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大圆满的一些成就者会直接变成虹光身,死后肉体缩小甚至消失。即使达不到那么高的层次,以前的身体还在也没关系,因为其内在的证悟境界已经很高,成为了有余涅槃。

“死入无生法忍”。“无生”,即不生不灭的空性,“无生法忍”是一种忍辱。为什么有个“忍”字?因为绝大多数没有证悟的凡夫对于缘起性空之理往往无法理解,难以接受,甚至有些人一听空性、无我就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对此没有恐惧,能够理解并接受,就叫做“忍”。

这句话非常接近密宗的说法。密法里讲,人死以后,中阴出现之前,有一个短暂的瞬间,届时所有念头及阿赖耶识都会停止,剩下的就是如来藏、佛性,或称法界、空性,亦即禅宗讲的法身——如同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唯余纯净的蓝天一般。倘若生前有一定的修行基础并且修过中阴修法,便能看到这个法界并融入其中,从而直接成佛,这就是“死入无生法忍”。对此,密法不仅有理论,还有具体的实修方法。

前面讲大乘的有余涅槃时,是以佛陀为例,而尚未达到十地菩萨的禅宗或大圆满的证悟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有余涅槃。为什么?比如说,生前未能成佛的大圆满证悟者,到了中阴时会直接进入母光明,即禅宗讲的法界、本来面目,在本来面目中他不会再生起任何妄念,就这样在中阴成佛。这种方法在密法中称为法身破瓦,属于非常深奥的修法。显宗的证悟者,死后同样可以成佛,进入无生无死的法界。

总而言之,证悟以后,由于消灭了妄念执著,生也好、死也罢都无所谓,生是有余涅槃,死则进入无生无灭的法界;但在证悟之前,生与死都是非常痛苦的。

需要再次说明,无惧生死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证悟的智慧!这样一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修行,还能度化众生,同时自己没有生死的痛苦。如果仅仅理论上明白而没有证悟,则根本做不到,结果依然是——生无有余涅槃、死不能入无生法忍。因此,我们在这一生中一定要争取证悟!

 

(2)断除对外境的执著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佛教的“色”与平时生活中说的“色”含义不一样,凡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有颜色、有形状的物质,在佛教中都叫做“色”。这句话的意思是,眼睛见到色的时候,不染于色。

什么叫做“染”?一个意思是,当我们看到某个物质时,心去执著它。比如看到一朵花,心立即对它产生执著,接着滋生贪心或嗔心。另一个意思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本身也带有微弱的贪,比如眼睛不愿看刺眼的东西,或想看令视觉舒适的景物。有时候,心里不想看或知道应该看别的,视觉(即眼识)却有一点不想离开;有时候,心里想看某个物体,视觉却由于过度刺激等原因不想看。当然,想或不想都是意识的活动,视觉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意图,但也会有一点微弱的贪。总之,由于视觉等五识和意识都具有贪,凡夫看到或感知到任何事物,都叫做“染”。

对于“不染于色”,大圆满有一个比喻,将其形容为像婴儿看佛堂一样:佛堂里有许多佛像、壁画,婴儿的眼睛能看到,意识却不会执著——不去分析,也不像成人那样冒出各种想法。

“不染于色”的真正含义是不执著。当证悟者看到色,他能深深体会到所看到的东西如幻如梦,因此他的视觉不会去贪,意识也不会去执著。

眼睛看到某物却不执著,该怎么理解?这个不执著指的是什么呢?因明有一个观点,当眼睛看到特别多的东西时,关注的焦点往往只会集中在其中某个事物上。比方说看到100个人,但我们可能只记住了一个人,其他人虽然也看到了,但是没有记住。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我们只执著那一个人,对其他99人都没有执著呢?并不是。这里的“不染”,必须以证悟为前提,也就是明确了知100个人全是如幻如梦,这样才能称为“不染于色”。

“耳闻声时,不染于声”,听觉也是一样的。

“皆解脱也”,以上都叫做解脱。大圆满对此有一个专用术语——六根自解脱或六门自解脱,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部解脱。“不染于色”和“不染于声”就是这个意思。

“眼不著色,眼为禅门”,眼识不执著物质,叫做眼睛的禅或视觉的禅。

“耳不著声,耳为禅门”,耳识不执著声音,叫做耳朵的禅或听觉的禅。

难道眼耳鼻舌身也有禅吗?有。眼识看到了某个东西,然后证悟它是如幻如梦的,这就是视觉的禅。确切地讲,这个证悟不是视觉证悟的,而是意识证悟的。意识的证悟,给眼耳鼻舌身带来很大影响,从而让视觉、听觉、嗅觉等都不会再生执著,故而称为视觉的禅定、听觉的禅定。

 

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

 

这句话的关键点是两个字,“性”和“相”。“性”指本性,亦即空性;“相”,则指表面的现象。

“见色性者,常解脱”,见到万事万物本性的人,会常解脱。换言之,见到空性的人就解脱了。

“见色相者,常系缚”,只看到表象而未见本质的人,会常系缚。没有见到事物的本质——还未证悟空性,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这样的人会产生执著,被执著的绳索牢牢捆绑住。

举例而言,当我们看到一张桌子时,会自以为看到了它的真实面目,实际上这个桌子只是一个假相,一种错觉。怎样才算见到桌子的本质?眼睛至少像显微镜那样能观察到原子的层面——能看到原子核及其周围电子的转动。其实这还不算本质,只是一种相对的本质。假如眼睛能够看到这种层面,那么在我们看到的同时,这张桌子一定会在我们的视觉中消失——没有桌子,只有一大堆原子,而且原子本身的99.9999999%都是空的。既然原子的绝大部分空空如也,那么由原子构成的桌子也不可能是实有存在的。倘若眼睛真能看到这种本质,我们就不会对桌子生起执著,因为原子的层面上并没有桌子。

正因为我们看不到物质的本质,只能看到它的相,而在相这一层面上存在静态的物体,由此我们便对这个物体生起了实有的执著。凡是只能见到相的人,一定会执著于相;凡是见到其本质的人,则不会对相产生执著。

比如,当我们看到远处的彩虹,就会对它产生执著。事实上彩虹并不存在,只是空气、水分在阳光的作用下,于人的视觉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若没有视觉,空中也不会有彩虹。如果看到了彩虹的本质,就不会执著它;如果没看到本质,只看到彩虹的相,必然会对它心怀执著。

同样,“见色性者,常解脱”,凡是见到色(即物质)之本性的人,明白不存在实有的物质,从而不会执著,不执著即是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凡是只见到物质的相、未见其本体的人,则始终会有执著,这个执著将他紧紧束缚在轮回之中,无法解脱,不得自在。

佛教讲的道理,尤其空性学说,其实非常容易理解。但需要找到合理的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去观察就不难发现,原来自己的执著是这样构建起来的。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新的道具来看,这是之前简单道具的升级版。它由一个圆形半透明的玻璃板,一个黑色长条状的扇叶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组成,扇叶上排列着大概200多个光点,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了,这就是这个道具本来的样子。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扇叶会以圆形玻璃板的圆心为轴快速转动,同时扇叶上的各色光点会发亮,这时就会出现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等不同的图像。

道具本来的样子

 

扇叶高速旋转时出现各种图像

 

这是什么原理呢?扇叶转速加快后,上面的每个光点在我们视觉中都会变成一个圆圈,实际上这就是佛教讲的旋火轮。现在科技发达,有了这种高级的电子旋火轮。200多个光点在我们眼里就是200多个旋火轮,这些旋火轮便构成了一幅佛像。

要知道,扇叶转动时没有诞生任何新的东西,只是光点的高速旋转给人的视觉造成了错误——不管释迦牟尼佛还是达摩祖师的图像,统统都是错觉。因为它们转速飞快,我们的视觉识别不出来,从而使光点变成了环形的线,200多条线便形成了佛像。如果把转速调得很慢,则根本不会出现图像,只有200多个光点而已。

这绝不是比喻,世界的运作模式本就如此。在我们眼里桌子之所以是一张桌子,是因为它的每个电子核周围都有一堆电子在高速转动,从而形成无数个旋火轮,于是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张桌子。这与扇叶旋转后出现佛像的原理完全相同。

那为什么手可以触摸到桌子?怎么没有穿过去呢?因为和桌子一样,手也是由无数个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的,两者只能接近,而无法穿透。就像电风扇的叶片转动时,手指没办法穿过去,只有等叶片停下来,手指才能伸进叶片之间的缝隙。

这里讲的是佛教的观点,同时也是科学的结论。我们看到的一切物质都以这种模式存在,只不过人类的视觉太迟钝,觉察不到。比如说,如果用照相机拍摄这个正在转动的道具,把快门速度调成最高,那么结果只能拍出200多个点,再稍慢一点就拍出残缺的图像。因为在高速快门抓拍下,光点的运动痕迹不会形成完整的环形旋火轮,所以也就无法拍到完整的佛像。如果把快门调得非常慢的话,可能也拍不出佛像。只有将它设置到与人眼差不多的灵敏度,才能拍出完整的佛像。

这些现象很有意思,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一直都是这样。今天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得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一切。假若有一天科学家发明出一种装置,可以把能量传递给桌子里的电子,使电子全部停止转动,那么这个桌子立即会在我们眼前消失不见,就像这个道具静止下来后,佛像等全部都消失了一样。

“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我们可以用这个道具来解释这句话:道具静止的样子,是它的性(即本体);转动时出现的佛像,是它的相(即现象)。见过本体的人,知道不存在任何图像,转动时显现的佛像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从而常解脱;只见到相的人,以为这里存在一幅真实的佛像,于是就被假相所欺骗。

 

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

 

“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不被烦恼束缚、控制,叫做解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解脱。

“善观色者”,能够清楚、正确地观察色法(即物质)的人。

“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物质是一种不存在的虚幻的东西,它不会从心中诞生,心也不会从物质中诞生。能够正确观察色法的人,便拥有这样的境界。

“即色与心俱是清净”,这叫做色和心都清净。此处的“清净”指空性,亦即没有执著,佛教中的“清净”大多是这个意思。

 

(3)心清净,世界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证悟以后,每一心都是一个佛国。这句话的内涵极深刻。

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像天堂那样无比美好,也不像地狱那般极端痛苦,这是由地球上70多亿人的共业造成的。我们具有相似的业力,由此形成了大体相似的心识——不太清净的心,从而使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世界。有朝一日我们的心清净了,也就是不只证悟了空性,还断掉了烦恼,必将看到一个清净的世界。

这个清净不仅指空性,也包括现象。为什么?譬如极乐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从空性的角度讲完全一样,但就表面现象而言却天差地别,极乐世界清净,而我们的世界不清净。极乐世界之所以清净,是因为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心是清净的,心清净,世界就清净。这个清净不单指空性方面,它的本质和表面(即外面的相)都是清净的。

一到七地的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对如幻如梦的世界不会萌生执著,然而他们看到的世界的相——世界表面的现象,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八地以上的菩萨则不然,他们的烦恼障已经断除,只剩下一部分细微的习气障,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的世界——不仅本质空性,现象也是清净的。

假如一个普通人和一位八地菩萨同时看地球,他们看到的一定是迥然相异的景象。普通人眼中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样子;而八地菩萨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报身佛的刹土,简单讲,可以说类似于西方极乐世界。《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佛经中对极乐世界有很多描述,大家多少有一点概念,我这样说比较便于大家理解。

由此可见,世界清净与否是由众生的业力,亦即我们的心决定的。没有业力,心就清净,外面的世界也清净;有业力,心不清净,世界也不会清净。心与世界的关系,就像投影仪与其投射出的画面一样:投影仪中有什么数据,就会投出什么画面;我们的心是怎样的,外面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此处的“无妄想”,大概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那时所有的思维和分别念都彻底消失了。这在《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有详实的阐述。七地菩萨虽已通达了高级别的如幻如梦,不再心怀执著,可仍有分别念,意识还未彻底消失。到了八地,意识才能彻底消失。因此,“无妄想”至少需要八地菩萨的境界,彻底的“无妄想”则要等到成佛之时。

我们从未见过世界的本质,只看到了它的一种相。世界有无数个相,这是因为众生内心的层次不一样,所看到的相也就有所不同。普通人既没有证悟的境界,也没有地狱、饿鬼众生那么严重的业力,看到的便是中等的世界——不算很清净也不至于很糟糕;八地菩萨的世界则是完全清净的。这并不是说在不清净的世界背后隐藏着另一个世界,对象只有一个,然而在凡夫眼里是地球,在菩萨眼里却是另外的模样。

1000多年前的佛经曾经提到,世界本身并不是固定的样子,众生的业力什么样,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地球一定是球形的。对我们70多亿人来说,地球是球形的,但这并不是它永恒不变的本质。倘若有一群外星生命来观察地球,也许就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了。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讲,尽管如今地球上70多亿人的肤色、毛发等不尽相同,但是进化程度相差无几,眼睛的识别能力都在同一层面上,从而大家看到了现在这个世界。假设地球上有另一群人,比我们早进化几百万或一千万年,所有感官都比我们高级,那么他们看到的桌子肯定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也许他们会看到电子在转动;假如还有一群人比我们晚进化几百万年,他们的眼睛可能连桌子都看不到。

由此可知,桌子长什么样,完全以众生的感官来决定,而非取决于客观物质。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东西,这个世界都是我们自己的视觉制造出来的,而视觉水平决定了人们认知的层次。我们拥有现在的视觉,所以能看到绿叶、红花,圆桌、方桌。假如改变一部分人的基因,将其视觉层次提高到显微镜的程度,那他们看到的绝对不是桌子,而是一大堆正在转动的粒子。

对于桌子、花朵等小事物,大家应该已经理解了;可是对于地球、宇宙等更广大的事物,恐怕还不甚了解。也许有人以为,仅仅在桌子等部分物体上存在辨识上的差别,在事物整体的辨识上并无区别。但是佛说,实际上整个宇宙都是这样,无一例外。普通人只知道一些小范围的知识,而佛教讲的范畴极其广大。好在大家已经明白了一点点,若以此类推,相信不难发现整个宇宙的奥秘。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这句话蕴含着非常深奥的内涵,它说出了密宗大幻化网的核心要义——世界是否清净,不由客观事物决定,而完全取决于人的意识,而且客观事物本身根本不存在。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前面讲了,八地菩萨看到的世界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同理,天人、人类和地狱三种众生所处的世界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并非意味着存在三个世界,而是在这三种生命的眼中会出现不同的世界。比如同时面对地球,我们看到的是人间,天人看到的则是天堂,地狱众生看到的却是地狱。通过上述的推理方式,完全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有些佛经描述天堂在天上,地狱在地下,是为了让当时的人接受佛法采用的权宜之策,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这是按最严重的程度来讲的,并不是一有妄想就下地狱,也可能投生到人间或畜生道。按最严重的层面,有妄想,地狱就会出现;没有妄想,地狱绝对不会出现。

假如这种没有妄想的境界不存在,那么还会有极乐世界等佛的刹土吗?没有,这时根本不存在清净的世界。只有出现了无妄想的一个人或一群生命时,才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清净的世界。如果所有生命都是有妄想的,那就只存在不清净的世界。因此,所谓地狱、天堂、人间等六道,是根据不同生命来讲的。就生命个体而言,并不是又有天堂、又有地狱、又有人间,譬如对我们人类来说,只有人间,不存在其他二者。不过,如果我们造下非常严重的罪业,严重到足以投影出地狱的程度,那么地狱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是从极深的层次阐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命。有人问,人类登上月球时,怎么没有看到天人呢?从佛教的视角看,这种想法太简单、太幼稚了,佛教说的根本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

达摩祖师讲的都是确凿的事实,而非比喻等修辞手法。随着妄念逐渐消失,内心确实会变得清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修行非常好的人,虽然还没有能力将白天的世界转化为清净,然而其梦中的世界已经异于普通人,经常能梦见诸如极乐世界等佛的刹土。虽然梦是假的,可为什么我们梦不到,他却梦得到呢?就是因为他的心比我们清净。普通凡夫的梦境,不仅谈不上清净,而且经常出现恐怖的噩梦。这就是心地不善、烦恼深重导致的。现实世界比梦境稳定一些,但其原理如出一辙。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众生造作出妄念,妄念又产生更多的妄念,如此生出无边无际的妄念,从而一直身处地狱等不清净的世界。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菩萨观察妄想,发现它并不存在,即获得了证悟,由此心中生起智慧,故而一直处在清净的佛刹。

 

(4)世界的创造者是心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若达到菩萨那样的证悟境界,那么每个念头产生后会立即融入空性。

大圆满讲,冬天下雪时,雪花落到湖面上就变成了水,与湖水融为一体。同样,我们虽有无数个念头,但每一个念头都能融化在空性当中,只是自己没有察觉而已。念头融入空性是什么意思呢?念头本来就是空性,当每个念头产生时,你若懂得观察,会立即知道它是虚幻不实的——此时念头尚未消失,仍然存在。换句话说,发觉念头在思考的同时是虚幻、不真实的,这叫做证悟,亦即“心心入空”。

阿底峡尊者曾与弟子有过一段对话。弟子问:“打坐时产生了念头,该怎么办?”尊者回答:“产生念头时去观察念头的本质,若能证悟,你就会遇到佛的法身。”弟子继续问:“又生念头,怎么办?”尊者答:“那就再去观察念头的本质,你会再次遇到佛。如果一天生起一百个念头,等于你见到了一百尊法身佛。”实际上,阿底峡尊者讲的正是“心心入空”,或称作念念入空。

一个念头诞生然后消失,这叫念念入空吗?当然不是!万事万物在诞生的第二瞬间都会消失的,这根本不是念念入空。念念入空是说,每个念头诞生后,在尚未消失之际,修行人就直接体会到它是空性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如此,在中观里叫做现而无自性,禅宗称其为识心,即认识到自己的心,这是认识心的本性的一部分。

“念念归静”。“静”,静止,亦即空性,指每个念头都归入空性之中。“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这样就相当于从一个佛国走到另一个佛国。

反之,“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如果心静不下来,控制不住各种各样的念头,则每个念头都不清净。“念念归动”,每个念头都是执著,即认为念头是真实的,如此会产生无数个念头。“从一地狱历一地狱”,等于从一个地狱经历另一个地狱。这里指的不一定是六道中的地狱,而是指不断经历残酷的轮回。

 

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心里若产生了一个念头,而且还未证悟念头是空性,自然会引发善恶二业,使外面的世界发生相应的变化——好到极点是天堂,坏到极点是地狱。

“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若是已经证悟,就不会有善恶二业,也不会有天堂、地狱等轮回。“一念心不起”是指证悟,虽然念头还会产生,但与此同时了知它是空性。

我们修寂止时可以不起念头,平时诸如深度睡眠、陷入昏迷、动手术全身麻醉的时候都不起念头,可是有用吗?没有,这些都不是证悟。因此一定要知道,所谓“一念心不起”,是指看到了念头的本性是空性——念头可能还在,但它完全是一个空壳子,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这种情况下,念头存在或不存在都无所谓,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或念头足以堪称一切的创造者。西方宗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主宰者是上帝等万能神;而佛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并不是什么万能的神,而是自己的内心。如果把万能神定义为心(即意识)或如来藏,那就是一个意思,只是名称不同;如果你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神,那佛教就不接受了。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教便持有这样的观点,后来西方宗教将这种说法延伸出去,以致各大宗教都相信万能神的存在,唯有佛教不认可。

 

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

 

“为体非有非无”,佛教认为,心的本体非有非无。换言之,善恶二业、天堂地狱等等,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是在不了解心之本体的情况下诞生的产物。

“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对于未证悟的凡夫,一切都是实有存在的;证悟以后尤其达到八地菩萨时,不仅实有的部分不复存在,连现象也不是凡夫眼前的那种现象了。就像做梦时,梦中的一切实实在在;醒来后,梦境全部消失不见。前者如同凡夫层次,后者则如同圣者境界。

 

(5)证悟的感受

 

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

 

“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处的“胸臆”,一般是指意识。圣人没有执著的心,因此他的意识完全空洞,和天空或虚空一模一样。

虚空浩瀚无垠,证悟心的本性为空性之后,心便与虚空同量,也是无边无际的。“胸臆空洞”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要去证悟的境界。证悟了它,就等于证悟了大圆满、大手印、大般若!

“胸臆”一般指的是意识,不过有些人在证悟时会有如下感受:自己胸腔内的小空间与身体外面的大空间(即虚空)完全打通,变成了一个空间。也就是说,整个心(意识)和外面的世界融为一体,分不清胸腔与虚空的界线。所以,有时候“胸臆”也指胸腔或胸腔里面的心。其实证悟者真正体会到的是意识的本质为空,虽然意识不仅仅存在于胸腔内,但证悟者会感觉到胸腔与大自然的蓝天、虚空毫无界线,融为一体。我认为达摩祖师讲的也包括这一层含义,后面还有一句也是这个意思。

比较普遍、经典的解释是,“胸臆”即意识。对于没有证悟经验的人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意识空了,空空洞洞,这种感受叫做证悟,禅宗的开悟就是这样。大家看一些禅师开悟的道歌,最典型的如六祖惠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讲的不正是“空洞”二字吗?此外,《持人菩萨经》里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无论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还是其他修行人,他们的感受完全一致。

证悟的感受必须是一致的。假如各不相同,修行人的感觉和祖师大德论著中描述的不一样,大德的论著又和佛经不一样,那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哪个对,哪个错。事实证明,达摩祖师的论著与佛经、藏传与汉传、显宗与密宗讲的都是一致的,证悟者体会到的境界也是这样。

“胸臆空洞”描述的是开悟的一种感受,大家要明白意思并且牢记在心。禅宗的修行人应该是知道的,可若没有开悟的禅师指导,也很难把握其真正的内涵。因为这种感受非常特别,说它复杂也谈不上多复杂,对有些人来说易如反掌;说它简单又没那么简单,一般人极难领悟。

禅师们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常常像诗句或谜语一般,让人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不过,我们可以紧紧抓住这里的“胸臆空洞”四个字。先不提前面说的那种感觉,只需记住这种解释——胸臆即意识,意识空洞就是开悟!理解了这一点,说明已经到达开悟的边缘,在开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了。

当然这还不是真正的证悟,只是解悟——理论上的了解。我们的目标是证悟,而非解悟。解悟通过闻思足以达到,比如我们学习中观,从理论上大概知道了万事万物是空性,这叫做解悟。证悟不是理论上明白,而一定要自己有所体会。因此,禅宗不立文字、不向外求,无需理论,只需自己去领悟。

“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已下”,在古汉语里表示数量、界限;“此已下”,指前面的“与天同量”,意为数量,准确来说是界限;“并是”,全部;“大道”,大乘的道;“中证”,不偏倚、正确、中道的证悟。这句话的意思是,“胸臆空洞,与天同量”全是大乘中道的证悟境界。这种境界非常了不起!

“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这不是小乘修行人和凡夫所能感受到的境界。阿罗汉都达不到这种层次,何况凡夫?

我们今生要努力取得的目标就是证悟,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只要能够证悟,剩下的一切都好办。大家记住,证悟这一关,必须要过!否则,中阴修法、法身破瓦……统统用不上。

那么,靠什么过证悟这关呢?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忏悔罪过,二是积累福报,三是上师的加持。忏悔罪过,要修金刚萨埵的修法;积累福报,要修曼荼罗;获得上师加持,则要修上师瑜伽,修藏传佛教的人必须对莲花生大师、法王如意宝等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这三个修法的基础上,如果暂时没有得到大圆满的灌顶,也可以修习禅宗法门,一定能够开悟,大家务必要努力!

 

2.彻见心的本性即为涅槃

 

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

 

前面讲过,从世俗的角度看,有佛,有众生,有因果轮回,自然也有学佛、修行和涅槃;但从心之本性亦即胜义谛的层面来看,佛法僧、轮回乃至涅槃等一切均不存在。这两者看似截然相反,其实并不矛盾,学习大乘佛教的人一定要明白这点。

之前我提过八大甚深法,也就是八个格外深奥的法。比如本质上没有佛的果位,而世俗层面上有;本质上没有涅槃和轮回,而世俗层面上有——诸如此类八种不同的法。这八个法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世俗谛与胜义谛两个。大乘佛教中这类内容随处可见,我们必须具备充分理解这些甚深法要的能力,否则就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完全不知所云。

上面说的本质,是指我们心的本质,也就是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唯识宗、中观宗称之为胜义谛。从这一角度而言,轮回、涅槃等一切都是不成立的,如六祖惠能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

达摩祖师也说:“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既然“心得涅槃”,说明涅槃是存在的;若涅槃不存在,“心得涅槃”也无法成立,这就等于承认有涅槃可得。紧接着却说“即不见有涅槃”,没有发现有什么涅槃可得。前后说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涅槃”一词是梵文音译,意译则是解脱,即消除了全部痛苦。而解脱其实就是证悟空性,证悟者能够看到“本来无一物”的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存在,包括涅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涅槃之际,是不是真得到了什么东西呢?并没有。当所有的烦恼、不合理的观念全部打破、消失的时候,就是涅槃。《大乘经庄严论》讲,最终消灭了自己所有的烦恼和无明,这个不存在烦恼和无明的状态,就叫做涅槃。可见,涅槃时并没有获得什么东西,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只是自己的烦恼、无明消失了而已。

所谓缘起性空,就是本质层面上不存在实有的东西,世俗层面上一切如幻如梦。从如幻如梦的角度,也有如幻如梦的涅槃可得,因此两者完全不矛盾。学习大乘佛教,处处会遇到这样的内容。如果不清楚大乘的教义,难免会感觉颇为费解;而了解缘起性空之后,就不难明白其实它们根本不矛盾。

“何以故?心是涅槃。”为什么涅槃时没有得到涅槃?因为心本来就是涅槃。此处的“心”,指心的本性。

“心是涅槃”的意思是,心的本性本身就是涅槃,无始以来从未轮回过。《持人菩萨经》有云:“则曰本净。”“本净”即本来清净,源头上是清净的,从来不曾经历轮回——从未被污染过。正因为如此,才称为本来清净,假如它经历过轮回,曾被污染过,肯定称不上本来清净。大圆满里也有“本净”一词,意思都一样。

心本身就是涅槃,从来没有离开过涅槃状态,也就不可能再获得什么涅槃。什么叫“得”?之前我没有的东西现在属于我了,才叫“得”。但心的本质不是这样,它永远光明,无始以来本身就是涅槃。既然已经是涅槃了,还得什么涅槃呢?依据第三转法轮以上诸如禅宗、密宗等宗派以及《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心是涅槃”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会问:我们不是正在轮回吗?人人都有这么多烦恼,难道这些不是污染吗?我们现在确实有轮回,但这个轮回早已不是其本质的状态,而是眼耳鼻舌身意造作出来的产物。从世俗的角度讲,当然有烦恼,有六道轮回,也有学佛,但不能说明本质上也是这样。

“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如果认为心不是涅槃,通过修行能够获得心的本性以外的涅槃或解脱,这是完全错误的,纯属执著或邪见。

心本来就是涅槃。所谓涅槃或解脱,实际上就是彻底认识心的本性,发现它是本来清净的。因此,心之外根本没有解脱,不要以为除了自己的心还存在其他的解脱。

 

(1)胜义谛中,烦恼的本质即智慧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

 

所有的烦恼都是如来的种子,因为由烦恼能够获得智慧。凡夫的五毒烦恼怎么会是如来的种子?又怎么理解“因烦恼而得智慧”呢?实际上,所有的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都有这种说法,不过理解的层次有所不同,大致来讲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层次。

第一,小乘佛教和部分大乘佛教的观点是,断除全部烦恼以后可以得到佛的智慧。消灭了烦恼,才能诞生佛的智慧;若烦恼一直存在,人就没办法成佛。从这一角度来看,烦恼消灭与否决定了能否诞生佛的智慧,两者之间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

第二,不讲如来藏的普通大乘显宗认为,不用像小乘那样必须铲除烦恼才能成就,而是可以将烦恼转化为智慧。方法是,一要证悟空性,二要具有菩提心。借由这两种力量,便可将贪嗔痴所有烦恼转为道用。

第三,密宗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的观点,在本论上下文也有所体现。它们认为只要证悟了,烦恼既不用断除,也无需转化,它本身就是智慧。但若没有证悟,烦恼永远是烦恼,很难彻底断除和转化。

从字面上看,本论此处有点类似于普通大乘显宗的观点,没有体现出密宗及禅宗的不共特点,但其实怎样解释都无不可。可以肯定的是,本论上下文与达摩祖师的本意绝对一致,不可能出现与其一贯强调的观点相违的内容。

这三种解释,不仅理论上有所不同,而且修行与实践的方法也存在差别。

第一,小乘和部分大乘佛教,只有断除烦恼的方法而无其他。

第二,一般的大乘佛教,提供了很多转化烦恼的方法,佛陀因地救护500位商人的公案就体现出一种典型的转化之法。佛陀在成道前的某一世转生为大悲商主,为了拯救500个人的性命,杀死了一名伺机行凶的恶人。通常情况下,杀人当然属于罪过,但由于大悲商主的动机是类似于菩提心的慈悲心,杀人这一行为由此得以转化。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杀人的罪过,而且变成了一种福德资粮。在这个公案中并没有断除杀生,而是通过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成功地加以转化。

第三,密法以及禅宗的方法,一不断除,二不转化,而是去认识贪嗔痴的本性。一旦认识到本性,便会发现贪嗔痴本来就是佛的智慧,根本不是烦恼。

 

(2)世俗谛中,仍需修行断除烦恼

 

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只可道:烦恼生如来”。此处的“道”,是“说”的意思。只能说:从烦恼中诞生如来。

我们现在是烦恼丛生的一介凡夫,通过学佛、修行可以成佛,所以说从烦恼当中产生了如来。前面讲了三种产生如来的方法,无论是断除、转化或认识,无一不是从烦恼上着手修行,结果都诞生了如来,亦即成佛。

“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得”在这里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不可得道”即不能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说烦恼是如来。

上下文都在讲烦恼本身是佛、是智慧,这里却这样说,为什么呢?前者是从本质的层面出发,烦恼的本质是如来、智慧。如果你拥有智慧,能够看到烦恼的本质,也就是通常说的开悟了,那么烦恼就不再是烦恼而是如来。但从尚未证悟的角度或烦恼的表面现象来看,烦恼并不是如来。这一点不言而喻,正是烦恼让我们造业,让我们下地狱,如来怎么会让我们下地狱呢?因此,对一个还未证悟的人来说,烦恼就是烦恼。

怎么对待烦恼呢?能回避时回避,能断掉时断掉。若是已经认定它是烦恼,肯定要用这些方法去对治。好比一个人把对方认定为敌人,必然会采取对付敌人的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如果我们把贪嗔痴定性为烦恼,那么只能采用推翻或断除这类方法。这一点禅宗讲得很清楚,大家一定要记住。

禅宗对这方面的阐述不是很多,在《坛经》和达摩祖师的著作中偶有出现;对烦恼即菩提等深奥的法要,则明显着墨更多。不过,对我们而言前者更为重要。禅宗以稀少且珍贵的文字表达了“未证悟时不要说烦恼是智慧”“不需要断除烦恼”“什么都不重要”“一切都要放下”等诸如此类的话,因为根本做不到!

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极大的误区。禅宗书里经常出现“放下”这类词,可是何时放,什么人能放,实则颇有讲究。若不加以区分,一概用“放下”解释所有事物,要求所有人,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极不现实!

事实上,禅宗说的放下是对证悟者而言的。证悟的人确实能够放下,可让没有证悟境界的人去放,怎么能放得下?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以至于很多人听到“放下”两个字就心烦,对未证悟者提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实属过分。好比一辆卡车载重30吨,让一辆牛车或马车也拉同等重量的货物,可能吗?恰恰因为放不下,我们才一直漂泊于轮回;假如说放下就放下,怎么可能至今仍在轮回中呢?

因此,不要用“放下”两个字来教育或要求未证悟者,最终当然需要放下,但必须讲求方法和次第,需要因时制宜,一步一步地放。我们目前的根机决定了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修持,先放杀盗淫妄等十不善,尽量行善断恶,其他的以后再放。

密法为了打破修行人清净与不清净的分别念,要求他们接受五肉五甘露等物品,但这针对的是具有一定境界的密乘修行人。

密宗对初学者不会提出此种要求,反而警告他们不能接受这项训练,因为他们全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已达到大平等境界的人,则根本不需要这些训练,因为他们已经突破了清净、不清净的分别念。对他们而言,酒也好,甘露也罢,全都一样,无论荤还是素毫无区别,任何事物都真正达到了平等状态,无需刻意接受五肉五甘露——对他们而言,接受或不接受都是一样的。那这个方法到底对谁有用呢?就是快要达到大平等但还有一点执著的修行人,他们仍然留有一点分别念,通过这种训练方法便可快速将其打破。

由此可见,放下清净与不清净等一切分别,并不是初学者现在要做的事情,而是未来要达成的目标。密法对修行次第有着十分清晰的界定,禅宗当然也是如此。禅宗用简单凝练的文字,着重宣讲了最为高深的境界。对于达到最高境界之前的修行,在《坛经》和达摩祖师的论典中也有所表述,其内容与藏传佛教完全一致,只是不像藏传那样将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整理为系统的四加行、五加行,加之文字简练,没有特别强调而已。

“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讲的正是这部分内容。不可以说烦恼是如来,应该怎么理解呢?烦恼就是烦恼,是贪嗔痴,是五毒或三毒。所谓烦恼,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意识中一旦出现这样的情绪,当下会让人感觉痛苦、难受,而且以后会更加痛苦、难受,具有这种作用的情绪或念头叫做烦恼。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出,烦恼根本不是如来。

什么时候说烦恼是烦恼,什么时候说烦恼是智慧,我们对此一定要区分清楚!否则的话,首先理论上讲不通,逻辑上完全混乱。作为普通凡夫,我们明明从未看到过佛,所见所感无不是烦恼的一面,这种情形下非要说这是佛,怎么可能?!这完全是撒谎,可谓荒唐至极,毫无意义。其次,前面讲过,这两种层次不仅涉及理论,其背后还有不同的方法,分别适合不同人修持。如果不分次第,修行势必也会乱套。

我觉得密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次第分明。世间求学都要循序渐进,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前面的学业没有完成,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深奥的佛法更是如此,对此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记住达摩祖师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

“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从未证悟的角度讲,凡夫的心和身犹如田地,烦恼犹如田里的种子,当有一点智慧时,种子便开始发芽,最后结出的谷子则相当于如来。

这句话属于普通大乘佛教的观点,禅宗、密宗也认可这一说法。例如,《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就专门设置了因果和轮回的修法。对于未证悟的凡夫来说,有佛,有烦恼;佛是佛,烦恼是烦恼。此时,由于我们正身处轮回,被烦恼紧紧束缚着,所以要先断除烦恼才能趋入涅槃,获得解脱,这些都是成立的。而对于证悟者来说,这些束缚都不存在,自然也就无需解脱。

本论这几句话是从世俗角度讲的,达摩祖师针对的正是我们这种还未证悟的人。对此,大家务必予以重视。

 

(3)佛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内心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像紫檀香、白檀香这类先天带有香气的植物,其芳香气味本来就在树中;同样,佛就在我们心中——心的本性是法身佛。尽管凡夫心的表面充满了自私、邪见等烦恼,其本质却是佛。因此可以说,心不是佛,但心中有佛;很多时候也会直接说心即是佛,如后文将要讲到的“离心无佛,离佛无心”——心以外没有佛,佛以外没有心。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密法等其他佛教宗派中也有这两种论述,而且,观点背后还有与之配套的两类修行方法,分别对应证悟之前和证悟之后两个不同阶段,因此二者之间互不矛盾。

“烦恼若尽,佛从心出”,烦恼全部消灭,心中的佛才会出现。从世俗层面看,烦恼本身不是佛,必须把烦恼断除干净之后,心中才会出现佛。大圆满、大手印有时也会这样讲。

“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当树木外面被腐烂的树叶、垃圾包裹时,其本来的芳香难以散发出来,只有剥离掉这些朽腐之物,本具的香气才能得以发散。这与我们的心和心的本性的道理如出一辙。

“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此时发出的香气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树中产生的;当我们铲除内心的烦恼之后便会出现佛,然而,此时除了心以外并没有佛,心的本质就是佛。

“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如果树外有香气,那根本不是树自身的香气,而是其他物质的香味。

同样,“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如果持有小乘及部分大乘的观点,认为除了自己的心以外还存在佛,那不是自心的佛,而是像化身佛那样其他的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当时人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在自己身外,而非与自己一体,这样的佛被称为化身佛。化身佛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亦即心的本性。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国土”,在这里指的不是国家领土,而是自己感官所看到的世界。心中有三毒的人,他的世界也是肮脏、污秽的。

我们的梦境,便可充分说明这一事实。心地善良特别是经常念佛、行善之人,梦到的大多是佛菩萨、佛的刹土等清净的现象;很多高僧大德在梦中可以见到异于现实生活的善妙景象。他们的梦境之所以如此清净,是因为其修行已达到一定境界,心变得十分清净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什么样,梦境基本上也是那样。邪见者等内心邪恶、野蛮的人,梦见的往往是杀盗淫妄之事,因为他们的内心状态非常糟糕,故而看到的世界也不免肮脏、龌龊。

由此可见,只要心里有三毒,看到的就是不清净的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便是如此,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心不清净,所以人类世界充满了不公平,时不时会发生战争、饥荒和瘟疫。我们的心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八地菩萨的心非常清净,他们看到的世界便美妙庄严;地狱众生的心非常糟糕,他们看到的世界也就恶劣无比。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心中完全没有三毒的人——八地以上菩萨,内心毫无烦恼,其国土也是清净的。他们看不到我们所在的这种不清净的世界。

 

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倘若世界不清净,充满各种污秽的烦恼,会出现佛吗?不会。这里说的佛,下面会予以解释。

“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所谓的不清净的污秽世界,是指无明三毒。

“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前面说秽恶肮脏的世界中不会出现佛,这个佛并不是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曾出现在这个世界。秽恶肮脏的世界,指的也不是外在世界,而是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倘若精神世界充满三毒烦恼,就不会出现佛。这里的佛是指觉悟的心,而觉悟的心就是法身佛。简而言之,当我们的内心充斥着各种烦恼时,就不可能出现觉悟的心,也就是无法证悟。

所以我们务必要修加行,通过四加行、五加行这一系列修法,一方面逐步减少秽恶的烦恼,一方面积累资粮。到了一定时候,去听受大圆满、大手印这样的法,就可以获得证悟。

 

(4)束缚我们的,不是语言、文字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而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一切言语”指所有话语,包括有意义的、无意义的,如讲经说法时的言语,闲聊时无记的言语,乃至十不善中的妄语、粗语这类言语。“无非佛法”,没有一个不是佛法。无论哪一种言语,统统都是佛法。

下面紧接着讲前提条件——“若能无其所言”。关键字是“无”,意即空性。如果能够通达亦即证悟语言本身是空性,“即尽日言而是道”,那么即使24小时不停地说话,也从未离开过“道”。“道”,即证悟。

之前解释过,“道”的本体是寂灭。在禅宗中依照虚云大师等倡导的禅净(禅宗和净土宗)双修的方法,证悟禅宗境界以后,在此境界中如如不动的同时还可以念佛。这种念佛以及讲经说法等,当然属于佛法无疑。然而,闲聊、骂人、撒谎等等,也可以是佛法,前提是证悟一切言语皆为空性。成为佛法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这个人是否讲经、是否撒谎这些表面现象,而在于他通达了语言是空性。

本论前文有云“耳不著声,耳为禅门”,耳朵若不执著声音,耳朵即为禅门,不正是这个意思吗?不管当时说了什么话,只要清楚地了知自己所说的语言未曾离开证悟境界,都是如幻如梦的,那么他所有的言语都是道,都是佛法。

“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反之,如果认为自己的言语都是“有”,亦即觉得语言实有存在,尚未通达空性,那么纵使整日沉默、不发一言,也不是道。

沉默和说话,哪个好呢?佛说,二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证悟与否。如果证悟了,整天说看似无聊的话甚至八卦消息也无妨。表面上在谈八卦,但他的心全然不执著这些,因而说的都是道。有些人两三年不说话,以为沉默本身是个了不起的行善方法,内心却揣着各种执著,没有证悟,没有通达如幻如梦,这种沉默不是道,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他们和那些整天唠叨不停的人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是话未说出口,声带没有振动而已。所以,不要以为沉默就是道,这种沉默根本徒劳无功。

 

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言不离默,默不离言。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这句话有两个版本,一个用“乖”,一个用“乘”。

如果用“乖”,怎么解释呢?“乖”,意思是违背、违反、矛盾。“言”,指说话;“默”,即沉默。佛陀讲法与沉默是不是相违呢?不,说话不违背沉默,沉默也不违背说话,两者互不矛盾。以普通人的视角,说话和沉默显然不一样,完全相反。如来则不然,表面上在说话,实际上并没有说话的意思,没有任何分别念,一直停留在道当中。可以说,如来的言即是沉默,沉默即是言,两者毫不相违。

如果用“乘”,是什么意思呢?在古汉语中,乘即胜,意思是超越、胜过。如来说话和沉默,哪个更好呢?都是一样的。说话没有胜过沉默,沉默也没有胜过说话,并没有哪方更胜一筹,两者平分秋色。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禅宗也许有自己的解释方法。当初达摩祖师使用的是哪个字,我们已无从知晓,但从内容上看,用“乖”和“乘”都可以解释得通。

“言不离默”,释迦牟尼佛说话时,看起来在说话,但从来没有离开过道。道即寂灭,他从未离开寂灭,亦即从未离开本质。

“默不离言”。佛陀打坐时处于沉默状态,此时是否完全不能讲话呢?也不是。佛陀在禅定中如如不动的同时,仍然可以为信众转法轮,两者毫不冲突。我们经常可以在佛经中看到类似的描述。

“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三昧”,即禅定。证悟了言与默不相违这一道理的人,已然处于禅定当中了。仅仅理论上知道还不够,需要自己有亲身实感,亦即切身领悟这个道理,这样一来,这个证悟者已在三昧之中。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

 

“若知时而言”。“知时”的意思是,明白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了知说话的时机——心无执著时可以说,若仍有执著,说明时候未到。或可理解为,未证悟者在持咒、念佛或者打坐时,需专心致志,不要掺杂闲言碎语。不过,此处“知时”主要指的是证悟者,其证悟境界已经达到不受说话、做事影响的程度,到了该自己说话的时候,“言亦解脱”,此时说话和沉默互不矛盾,言语本身就是解脱。因为证悟者的内心已然通达了一切语言如幻如梦,故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若不知时而默”,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亦即不具有证悟境界,自以为沉默止语是很好的修行,从而沉默不语。“默亦系缚”,此时的沉默也是一种执著。他对不说话这件事本身怀有执著,这样也会被束缚住。

“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若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执著,那么说话也叫做解脱。所谓不执著、放下,都是针对开悟者而言的,唯有开悟者才能做到不执著、放下;未开悟者则不可能做到,所以不要对他们提这种要求。

“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若对沉默、止语心怀执著,或止语时心里胡思乱想,这些都是著相、执著。这样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沉默也并非好事,同样会将其束缚于轮回之中。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本身是解脱的,属于自解脱。意思是说,文字本身为空性,只是人将其当作真实的,于是它就在我们的世界里变成了实有的存在。受人赞美,心花怒放;被人诽谤,火冒三丈;等等,这些都缘于自己的执著,从而使文字变成了带有或正面或负面力量的事物。倘若人不执著文字,亦即证悟了文字如幻如梦,那么它自己本来就是解脱的,所以说文字本性解脱。

“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文字能否把我们捆绑在轮回中呢?文字本身并不能,只是我们的心认定语言文字为实有而去执著,从而为文字赋予了诸多善恶;我们心里若不执著,后续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此处的两个“就”,意为参与。“文字不能就系缚”,文字不会参与束缚。比如耳朵听到了几句话,我们的心若不去理会,没当一回事,那么耳边有声音也无妨。不管那个声音是赞美还是诽谤,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那么“系缚”来自哪里呢?“系缚自来就文字”,其实并非来自文字本身,而是来自我们的心——心参与到文字当中。更准确地说,由于我们的心执著于文字,将其视为实有之物,从而产生了束缚,烦恼、痛苦也接踵而来。

科学家说,物质世界里不存在声音。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呢?之前讲过很多遍,我们说话时声带振动,使嘴边的空气产生压力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抛下石子时漾起的波纹。由于构成空气的两种主要气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我们看不见空气,但它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例如汽车轮胎里充满空气后,能承载二三十吨货物,这说明空气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身处的空间里到处弥漫着空气这种物质,其中产生压力波之后,会传到旁边人的耳朵里并振动其耳膜。正常人的耳膜一旦振动,便会萌生一种感觉。耳膜的振动属于物质,振动后产生的这种感觉则属于精神。由此可知,所谓的声音根本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感受。

但由于无明,我们生来便认定声音、颜色等是存在于外界的东西,以为这些组成了外面的物质世界。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逐渐发觉这些物质在一个一个消失,如今大部分已经寻找不到了。相信终有一天,科技会让这个物质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人们就会明白,哪有什么真正的物质,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感官的感觉而已!佛教苦口婆心告诉世人的正是这一点。

如果我们的心不参与到文字、声音中,那么非但赞美和诽谤不存在,连声音本身都是子虚乌有——不仅在心的本质上不存在,在世俗物质世界中也不存在!然而,我们的意识首先肯定了声音的存在,而后进一步判定它是好是坏、是称赞还是诋毁……紧接着,优越、自卑等各种情绪、念头便在心中应运而生。比如,别人对自己本无任何敌意,可自己偏偏觉得他对我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然后越想越不对劲,如此一来,抱怨、仇恨等诸多烦恼便纷至沓来……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参与之后的产物。

 

3.从凡夫到佛陀

(1)以非法作舟可渡过轮回大海

 

法无高下,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法无高下”,法本身没有高下之分。没有高下的法是什么?当然是心的本性。除了心的本性,一切都有高下之分。

“若见高下,即非法也”,倘若我们看到了高下,那肯定不是心的本性或者说心的本来面目。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不是体,而是相。

高下、左右、上下、好坏等所有二元对立的事物都是不平等的,属于相(即现象),而非体(即本体、本质)。这些表面现象都是感官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罢,都不属于本质。

此句中的“法”是什么?就是本质。禅宗强调两个字:体、相。归根结蒂,这个本体要落实到心的本体上,而不是外面某个物质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就是法身。此处的“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心的本性、法身或者说法界,不分高下。我们若见到了高下之别,那肯定是表面现象,而不是心的本来面目。

“非法为筏”。“筏”,船只,一般指用竹子、木头等制作的水上交通工具。“非法”,即上一句中高下、善恶等非法。此“非法”虽然不是法(即心的本性),但我们可以作为船只来使用。

“是法为人筏者”。“是法”,指前面的“非法”。这个法可以作为人使用的船只。

用船来做什么呢?“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则是法也。”人乘坐这条船,可以渡过非法,因此上一句中的非法就变成了法。凡是可以用来渡过非法的,都可以称为法。

以上几句话里又是非法又是法,我们需要理清其中的思路。首先讲的是非法,“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心的本性。从这个角度讲,本性以外的东西统统叫做非法,不但高下、好坏是非法,而且出离心、菩提心也是非法。但从世俗层面讲,出离心、菩提心显然属于法。

其次说“非法为筏”。非法虽然不是心的本性,但是可以作为法为我所用。尽管出离心和菩提心不是本性,但在世俗的学佛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当作船只,没有它们,我们无从渡过轮回大海。因此,这些非法并不是没有用,其中还包含很多好东西,诸如闻思修行、忏悔罪业和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想法等等。如果凡是非法都要舍弃,那么出离心、菩提心,忏悔、回向等就只能扔掉了。显然不是这样,这些都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过程。

因此,达摩祖师说“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前半句的“非法”到后半句变成了“法”,接下来“则是法也”,进一步肯定了“非法”是“法”。既是非法又是法,两者完全不矛盾。

这几句话透露出禅宗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呢?虽然从心之本性的角度讲,出离心、菩提心、善恶取舍等叫做非法,但它们相当于船只,能载着我们到达彼岸——证悟心的本性。如果你已登上彼岸,自然可以扔掉这些非法,因为完全不再需要了;如果你尚未抵达彼岸,则千万不要离开船只,因为这些非法与杀盗淫妄等十不善有天壤之别,它是我们赖以跨越轮回苦海的救生船。

所以,虽然四加行、五加行,供曼荼罗等积累福报的修法,以及金刚萨埵忏悔法都在非法之列——它们均不属于本质层面,而属于世俗的范畴,但这些非法对我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修行环节。

禅宗及大圆满宣讲心的本性最为究竟,然而,若是缺失了出离心、菩提心,我们连希求证悟、获得法身佛的想法都生不起来。虽然心的本性光明,但我们会觉得,光明与我有何相干?光明怎样?不光明又怎样?无信仰以及有一点信仰却只求人天福报之人,不正是如此吗!根本不在乎心的本性是否光明,它光明我也不追求,不光明我也无所谓,只求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可见,若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心的本性再光明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恰恰是这些非法。大家不要以为“非法”两个字不好听,所有非法的东西都要抛弃,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要仔细体会达摩祖师的文字,字字句句极富意义。如果只是泛泛阅读,很容易忽略其间真实的含义,最后只草草总结出两个字——放下。放下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讲究方法,对此禅宗说得非常清楚。

这部分还有一处需要解释,“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人利用前面提到的非法,便能渡过非法。

为什么用非法能渡非法呢?佛经中有个比喻,森林里经常着火,有时是人为原因,有时则是树木自燃。之所以会自燃,是因为原始森林异常茂密,刮起大风时,树干、枝叶之间反复摩擦便容易产生火,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树木自身燃起的火便将自己烧毁了。“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俗话说的“以毒攻毒”——修行之初,我们需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以此而获得证悟;证悟之后,通达了一切如幻如梦,从而断除了对出离心、菩提心的执著。

总之,若是缺乏出离心、菩提心,必然无法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之后,证悟的智慧又将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执著摧毁无遗。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常识。

 

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

 

“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若从世俗角度讲,肯定有高低上下、好坏善恶等。换句话说,在世俗谛中这些全部存在。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胜义谛和世俗谛,达摩祖师终于明确表达出来了。“男女、贵贱”,在这里代表一切不平等的事物。

“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道”,指的是寂灭,亦即胜义谛。从胜义谛的角度讲,高低、左右、善恶等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在我们尚未证悟“道”,仍然处于世俗中的时候,就不要说不执著、放下。

有些学禅宗或大圆满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他们只会一味强调:不要执著,放下就好!但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如《定解宝灯论》所言,这就是完全不分层次地混为一谈。达摩祖师也说得明明白白,世俗层面上有男有女、有贵有贱。我们现在正是处于世俗状态的人,对我们而言,高低、贵贱、善恶、因果等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能放得下?如果什么都无所谓,全然不顾行善断恶、取舍因果,那跟没有信仰的人有何区别?这显然是大错特错了!放下根本不是给未证悟者用的,就像应该给感冒患者服感冒药,给鼻炎病人用鼻炎药,不能什么病都用一种药。

总而言之,不要妄图用“放下执著”四个字解决一切问题。起初我们需要执著,把它作为船只,最终执著自己可以打破执著,这就是以毒攻毒的道理。

 

(2)需正确区分世俗谛与胜义谛

 

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

 

“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这是一则出自《维摩诘所说经》的故事,讲一位天女悟道了,也就是证悟了,不过她的女性身份并未改变,仍然是天女的形象。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男女形象属于世俗之物,所悟的道属于胜义谛,两者互不相干。

无论男女都可以去悟道,悟道以后,世俗的男女形象是否不存在了?当然不是,从道的角度讲确实不存在,但在世俗中男性女性、高贵上下这些是永远存在的。这位天女获得了证悟,因此并不会执著于自己的女身形象。这一点,后面会继续讲。

接着是来自小乘佛教《律经》中的一个故事,“车匿解真,宁移贱称”。“车匿”是人名,他是释迦牟尼佛身为悉达多太子时的奴仆。当年他驾着马车陪同悉达多太子出城去看外面的世界,当晚也是他陪同太子从王宫出逃。太子出家后,让车匿把自己的衣服、身上的珠宝首饰带回了王宫。

车匿后来也出家了,成为僧团里最不听话、最调皮的六群比丘之一。现今如此多的出家人戒律,大部分与他们有关。因为这六位比丘经常惹是生非,甚至几次被告到当时的最高法庭。每当他们惹出一个事端,佛陀便制定一条戒律,这样戒律越来越多。但这只是一种示现,车匿并不是普通人。佛陀需要为后人留下戒律,又不能莫名其妙地凭空制定,需要一些缘起;况且当时佛陀身边的人境界高深,不会招惹是非,因此需要有人出来惹事,佛陀才好依此制定戒律。

显现上,车匿认为自己与释迦牟尼佛一起来自王宫,身份与众不同,于是十分傲慢,犯了戒也拒不忏悔,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且脾气极大,经常出言不逊、破口大骂。由此得名恶口车匿或恶性车匿(意即性格恶劣)。“贱称”,指的就是这个低劣的称呼。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车匿并未证悟。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向佛祈请,以后这些人若仍破坏僧团纪律,该如何是好?佛陀回答说,可以采用僧团中的一种惩罚方式予以对待。也就是,大家都不跟他说话,不与他来往,故意将其孤立。后来,车匿从这种惩罚中幡然悔悟,拜阿难为师,终成阿罗汉果位。实际上,六群比丘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有的在佛陀住世时证得阿罗汉果,有的在后来获得了成就。

“车匿解真,宁移贱称”。“真”,指胜义谛;“解真”,即证悟胜义谛。“宁”,即岂,表示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车匿证悟阿罗汉之后,难道他的贱称需要改吗?不,恶口、恶性的臭名还在。也就是说,他的名字和他是否证悟毫无关系——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的境界,不会像从前那样骂人、惹祸了,可在世俗中,他的贱称依然存在。

以上两个故事充分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没有什么关系,世俗谛层面上一切都存在,而胜义谛中一切都不存在。

“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表面上有男女之相、贵贱之别,但就道的本质而言,原来这一切并不存在,一切源于同一个真相、同一个标准,那就是缘起性空。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接前文继续讲《维摩诘所说经》中悟道天女的故事。

《维摩诘所说经》记录了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之间精彩纷呈的问答,舍利弗等小乘声闻也在旁倾听。后来出现了一名天女,通过神通在空中散花,落到大乘菩萨身上的鲜花,一会儿便落到地上;落在声闻身上的花,却像胶一样粘住了。舍利弗觉得作为庄严的比丘,身上不应该有花,想把鲜花抖掉,却怎么也抖不掉。

天女问:“你为什么要抖落鲜花呢?”舍利弗说:“这样不如法。”

天女说:“你可知道为何你们身上的花抖不掉,菩萨身上的花会自然掉落吗?因为你们现在仍有执著,所以抖不掉这个花,而菩萨完全通达了缘起性空,故而鲜花在他们身上留不住。”

后来舍利弗与天女之间还有一段对话。舍利弗问天女:“你到维摩诘这里多长时间了?”天女说:“十二年。”

舍利弗接着问:“你神通了得且辩才无碍,智慧如此之大,为何还是女身,不转为男身相呢?”

天女答道:“女身相又怎样?我十二年中寻找女身相,却从未看到何为女身相,又如何转呢?”她的意思是,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从来没有找到什么女身相,那何谈转为男身呢?

“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连男女相都没找到,转什么呢?

“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十二年”,是不是指天女真在维摩诘身边待了十二年呢?达摩祖师解释说不是,它指的是“十二入”。

什么是“十二入”?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其六个对境(色声香味触法),合起来称为十二入。天女表达的意思是,她已然通达十二入皆如幻如梦,都是缘起性空的。所谓的人、天女、男女等等,实际上就是眼耳鼻舌身等十二入,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的人或天女。

达摩祖师在表达什么意思呢?前面说了,天女已经证悟,她自己也说找不到男女身相。“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从道的角度讲,这些并不存在;以世俗而言,却是存在的。由此可见,天女说的没有找到,是从道的角度出发;与此同时她依然是一名天女,这是从世俗的角度讲的,这两者丝毫不矛盾。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胜义谛和世俗谛,是前面提到的八大甚深法中最重要的两个。二谛如同一把钥匙,正确区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在了解空性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环。

 

(3)凡夫与佛,犹如冰与水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这句话非常重要,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没有佛,佛以外也没有心。此处的“心”,主要是指凡夫心,亦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佛”,指法身佛。

我们心的本质本来就是法身佛,而心是其表面的部分。因此佛与心唯一的区别是:佛是心的本性,心是佛的外表。用禅宗的话讲,佛是心的体(即本体、本质),心是佛的相(即表面现象)。

“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水和冰一个液体一个固体,表面上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所处的温度不一样,本质上并无任何差别,无论水还是冰都没有离开过它们的本质。

 

①  证悟的原理及其作用

 

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

 

首先解释“离心无佛”。

“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离心无佛”的“离”,并非远离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心无佛”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远离心,而是不执著心的相。

所谓“心相”,是指除了深度睡眠和陷入昏迷时以外,我们所接触或感受到的一切,诸如意识中的种种情绪,以及各式观念、见解等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心相”都是心的外表而非本质。那心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肯定是空性。

外面物质世界的本性也是空性,佛经讲万事万物的本性皆为空性。实际上,可以证明这一事实的依据数不胜数。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如楼宇、桌椅等,其实也是物质世界的相,我们并未见过物质世界的体。

原因我之前反复讲过,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暂且不说外面是否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即便存在,也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连小学生都知道,物体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些粒子,只能看到粒子的高速运动给视觉造成的错觉,这些错觉进而形成了物质世界。所以,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物质世界的相,而不是物质世界的体。

譬如,我们眼中任何物体的形状,都不是物体本身的形状,而是由电子高速运转带来的错觉;颜色也是这样,它从未存在过,只是我们大脑中的画面而已;声音也不例外,包括听经闻法时的声音,大家都认为它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然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声音这种东西,我们听到的只是自己在大脑或意识中制造出来的一种画面。除了视觉和听觉以外,嗅觉、味觉、触觉所有感受都是如此,我们感知到的仅仅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相。

那物质世界的体究竟是什么样呢?迄今为止科学对此尚无定论,仍在不断探索;小乘佛教认为,物质世界的体是小到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换成现代语言叫做基本粒子;大乘佛教则认为,连基本粒子都是不存在的,物质世界完全是一种错觉。

按照大乘的观点,人类的视觉、听觉等一应感官过于迟钝,以至于根本无法正确识别外界。所有人自打呱呱坠地便有一种错觉,由此带来一个错误的观点:物质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这样,或者说,认为自己看到的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客观事实。在此基础上,人类建立起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此一来,尽管物质世界是错觉,但由于我们认定它真实存在,于是便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和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幸福。

比起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则更为复杂,我们不清楚它的体,只能看到它的相。精神世界的相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说的“心相”,即每天24小时当中我们感觉到的各种情绪以及所有观念。精神世界的体是什么呢?就是佛性。实际上,人性与佛性的差别仅仅是相与体的差异,好比一张桌子与构成它的最小粒子之间的差别,仅此而已。

人类是如何发现物质世界的相和体的呢?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和佛学都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其中论述最透彻的当属佛经,如在般若经中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后来,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借由显微镜等仪器也发现了,物质世界的规律确实如此。

至于心或意识的相和体,最早也是佛经提出来的。那除了佛经以外,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了解吗?有,就是亲身体会,用我们的心去寻找心的本体,让它自己去看自己的本质,一定能找到,这个过程就是修行。有一天找到了心的本体,这叫做开悟,也是修行的结果。

开悟有什么作用呢?众所周知,我们的肉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细胞又由无数原子构成,从中根本找不到一个自我。假设自我存在,则应当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然而,开悟时我们发现,在心的本性中也找不到自我!精神世界中同样没有一个可以执著、抓取的地方,就像落水的人只能抓水,此外没有任何其他可抓之物,然而抓水毫无用处!当我们在内心当中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时,就从源头上清楚地体会并确定自我并不存在,由此我执便开始松动、瓦解。贪嗔痴慢疑等所有烦恼都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一旦基础开始瓦解,那么所有烦恼终将逐渐消失。

比如,有些人莫名其妙出现了恐高症等一些异常的心理现象,通过催眠治疗找到了病症的源头,从而使他深切体会到,原来自己的恐高症是源于过去某件事,而非现在的什么原因,并不存在什么牢不可破的根据或理由。就这样,催眠治疗起到了作用,他恐高的症状被成功治愈。

同理,我们从源头上寻找引发烦恼的原因,结果发现原来自我根本不存在,只是我们不了解实相,误以为有一个自我存在,为了保护它而生出各种各样的烦恼。可见,这一切都建立在本不存在的错觉这一基础之上。一旦看清了这一点,烦恼便像冰雪一样开始融化,最后全部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我们一定要努力去获得开悟的智慧,藉此洞悉心的本性。若没有显微镜等仪器,科学家无从探知物质世界的深层构造,顶多是逻辑上有所了解;借助于仪器,人们才得以亲眼实证。同样,我们必须拥有智慧才能看到心的本质。这个智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闻所得的智慧,思所得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修所得的智慧,通过最后这个智慧就能看到心的本性。

关于这一点我重复过很多次。人类的眼睛要看东西必须借助可见光,这种光的穿透力很弱,导致我们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而X光具备较强的穿透力,足以透过衣服、皮肤、肌肉直达骨骼。同样,意识的思考和判断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一些深奥之事做出判断,更无从了解事物的真相。但除了从意识切入以外,我们也别无他法。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闻思修寻求像X光那样敏锐的智慧,然后用这个智慧去看自己的心,以此便可穿透心表层的情绪、观念等,全部穿透以后就能看到心的本质,这就是证悟。

以上讲解了证悟的原理以及证悟之后的作用。证悟的作用无比强大,大家一定要争取早日证悟。怎样争取呢?一方面好好闻思,尤其是学习般若空性;另一方面,仅仅学习理论还不够,一定要去打坐实修,修持出离心、菩提心,也就是修四加行、五加行。这样一步一步闻思修行,无需等到死后或来世,这一世完全有希望证悟、成佛!

早期的人类不了解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承受着来自自然界的一些灾难性打击,不得不生活在对大自然的恐惧当中。后来慢慢了解以后,恐惧便随之烟消云散。可见,恐惧都是来自于未知。现在我们也不了解自己,尤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人们一度以为,解决了物质上的问题便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可是,当物质上的问题解决完之后,却赫然发觉更多的问题纷至沓来。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要到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找答案。

这是极富意义的一件事情,对我们而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有人多年苦读取得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学历,能否派上用场不好说,这个学历最终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了解自我或了解心的本性的智慧,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利他。而今生是获得此智慧的唯一机会,大家务必要重视!

 

②  透过心的表象看本质

 

回到《悟性论》的原文,“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什么是离心无佛?不是我们要离开心,而是不要执著心相。

前面说过,禅宗和大圆满都讲不执著或者放下,两个词是一个意思。但若没有可行的方法,则根本做不到。因为执著在我们心里已根深蒂固,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呢?

譬如面对一个长方形的桌子,如果不了解其微观结构,肯定会认为它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若不提供任何方法,只是一再地说“不要以为这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不要执著,要放下”,可是我们眼前明明摆着一张桌子,怎么可能放得下?然而,若是让我们透过显微镜去观察,不必说任何话,我们就知道了这里根本不存在一个静止的、长方形的物体。一旦亲眼看到它不存在的时候,就明白原来所谓的桌子只是一种错觉,对它的执著自然而然就会放下。

同样的道理,要求我们不执著、放下,必须提供放下的具体方法,告诉我们怎样放下,否则我们永远都做不到。所以这里讲“但使不著心相”,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去执著心的相,亦即不要在意自心表面的现象。

“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不见相”可以解释为没有看到相。但是不要误解,比如没有看到桌子而看到了椅子,是否叫没看到桌子的相?当然不是。没有看到相的意思是,通过逻辑,但最好是直接以直觉体会到,原来外在的物质世界尤其是内在的精神世界,本质上确如惠能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存在。这种“不见相”就称为“见佛”。什么佛?法身佛,亦即自己心的本性。

我们没有机缘福报见到当年的释迦牟尼佛,但是我们内心本具法身,并且法身超胜于化身——法身是真正的佛。因此,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佛的法身,也就是看到自己心的本性,这就是见佛。

“即是离心相也。”这叫做离心相。前面说过,“离”并非远离,不是说我们把心扔掉、离弃,去没有它的地方。“离心相”是指清楚看到了心的本性,在本性当中全然不存在所谓的心。这样就解释了前文出现过的“离相”一词。

 

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

 

前面解释了“离心无佛”,下面讲解“离佛无心”。

“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离佛无心”,就是佛从我们的心里出现,心能够产生佛。但是不能理解为像植物、庄稼生长一样,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并不是这样。“心能生佛”一句中虽然用了“生”这个字,但实际含义并不是生,而是出。“佛从心出”更为准确,佛从心中出现,而非从心中产生。

产生和出现有什么区别呢?比如阴天时不见阳光,待乌云散去后太阳出来,我们会用“出现”一词,而不会说太阳“产生”了。此处若用“出现”一词,意味着佛本来就在心中,只是我们未曾发现,当看到心的本性时,才知道原来本性就是佛,这是“佛从心出”。若用“产生”一词,则说明之前不存在,因缘和合之后才产生出来,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这句话中的“生”要理解为,消除烦恼之后佛便会出现。

不过,有时文字上也会用“生”。因为表面上我们现在是凡夫,通过修行最终可以成佛,类似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这一过程,因此在简单表述时也会用“生”这个字。但是大家要明白其真正的含义,佛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而不是后来产生的。

“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未尝”,即未曾、不曾。“心未尝生于佛”的意思是,我们成佛以后,佛是否会产生具有贪嗔痴的凡夫心呢?不会。成佛以后绝不可能再产生我们现在这样的心,但是我们的心能够产生佛。

接着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此观点,“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如同鱼生于水,而非水生于鱼。佛生于我们的心,但心并非生于佛。

 

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若想看水里的鱼,不可能第一眼直接看到,而会先看到水。如果我们看牛、羊、鸟等,因为它们在陆地或空中,有可能毫无阻隔一眼看到。可是鱼在水里,我们去观赏鱼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肯定是水,其次才是鱼。

“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同样,想观察佛或想看到佛,意即想观照法身佛——自己心的本性,能否直接看到呢?不能,先看到的是自己的心,也就是自己的分别念、执著。我们生下来第一个感觉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心,而不是佛。

“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看到鱼之后,就会忘掉水。为什么?因为目标是看鱼。比如去海上看世界上最大的水生动物蓝鲸,不是一去就能看到的,而是要在海上等待或长或短的时间,运气好的话蓝鲸就会现身,所以肯定先看大海。一旦蓝鲸的身影浮出海面,大家都会激动万分,立即忘掉了大海的存在。此时,没有人再去看海,视线都被鲸鱼吸引过去了。

同样的道理,若想看心的本性,需要先耐心地看心的相。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心相处,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心的状态——它在想什么,正在行善还是造罪,任何动静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具体怎么看呢?就是修持禅定。这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有些人才修了几天禅定,就抱怨杂念多、腿痛、身体不舒服,随即放弃。他们希望一打坐马上内心如如不动,看见心的本性。怎么可能?去看蓝鲸都要等上大半天,很多时候待上一周都看不到,只能不厌其烦地注视着海面。想要看到心的本性,更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时间修禅定,让心静下来,在平静中等候佛(即心的本性)的出现。

最初看心的阶段,肯定比较辛苦,因为此时内心被种种杂念所扰,很难平静下来,因此需要格外用功。当终于看到心的本性时,则不会再注意,或者说不会再专注于心的外表(即心的相,亦即各种情绪),只会聚焦于心的本质。本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心的本质,而不是它的外表,所以那时会将心的外表忘掉。

“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是未能忘记心,也就是仍然在乎心,这说明依然停留在意识和情绪当中,徘徊在心的相之中,并未看到心的本性,因此“尚为心所惑”,各种各样的烦恼仍会层出不穷。

“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鲸鱼一旦浮出海面,就一定要两眼紧紧盯住它,不要再去看海了;否则,它很快游走不见,这样便眼睁睁错过了观赏的时机。同理,当看到心的本性时,就不要再去关注心的外表,否则便会错失良机。

通过禅定耐心等待心的本性出现,它总有一天会出来,那时我们要能认识它。认识心的本性叫做“识心”,这个词大圆满、大手印、禅宗都在使用。通过观心,最终要看到、认识到心的本性。以上观鱼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告诉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等待心之本性的出现。上述内容不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实修中。

如果心的本性一直不出现,怎么办?一味等待肯定不行,无始以来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从未等到过什么,所以掌握方法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就是修四加行、五加行、禅修等一系列修法,尤其是通过金刚萨埵修法忏悔罪过,通过供曼荼罗积累福报,以及通过上师瑜伽祈请上师;然后观心,静候。至于具体的观心方法,需要到大圆满、大手印的引导文中去学习,依照其中的方法观察自心,坚持不懈地修持,一定会看到心的本性。千万不要以为修几天、几个星期或一两个月,稍稍努力就能成功。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人可以一闻千悟,我们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因此一定要坚持,三个月、三年没看到心的本性,不等于这一生看不到;十年、八年没看到,也不代表这一生都看不到。修行一定要有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个内容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切记!

 

③  众生的本质与佛等同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菩提”,即佛。众生与佛就像冰和水一样,这是两者唯一的差别。冰和水存在的形式不同,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但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众生与佛也是如此。

大圆满等无上密宗都强调这个内容。与其他密法相比,大圆满的不共特点即最突出的地方是什么?就是它旗帜鲜明地强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之所以称为大圆满,原因就在于此。禅宗等显宗第三转法轮、大手印等其他密法也宣讲了这个观点,承认“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但是大圆满讲得更清晰、更明确,而且方法非常直接,不走一丁点弯路,这就是大圆满最为殊胜之处。

“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被三毒的火所燃烧的,叫做凡夫众生。

“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三解脱”,指没有贪嗔痴三毒,即贪嗔痴三者全部解脱。断除贪嗔痴,或者说认识到贪嗔痴的本质,即为解脱。

一般而言,小乘佛教的观点是,断除贪嗔痴才能解脱。普通大乘佛教也认可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可以将三毒转化。总之,他们觉得贪嗔痴本身非常不好,要么断掉,要么转化,不允许它存在。第三转法轮却说,贪嗔痴表面上确实不好,但其本质是佛,而且是佛的法身。由此可见,层次越往上,所持观点就越清楚、到位。

《慧灯之光》中的《黑蛇总义》一文,讲述了这些教派各自的观点及相应的修行和行为,大家可以去翻阅。这篇文章以几个人看到一条蛇之后的不同反应作为比喻,通过介绍蛇给他们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恐惧,以及他们各自使用的对治恐惧的方法,阐述了从小乘直至大圆满不同层次的见解。有的认为需要断除或转化烦恼;有的认为既不用断除,也无需转化,根本不存在什么烦恼。你觉得它是烦恼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它的本性;若能认识它的本性,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烦恼,既然不是烦恼,还有必要断除或转化吗?

由此可见,佛教的显密二宗、大小二乘,其见解的高度各不相同,层层递进,密宗和大乘内部又分不同的层次,各自修法也不尽相同。无论学习哪个宗派,都必须修持相应的法。

试想,当此生即将落幕之际,我们扪心自问:今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想必会有各式各样的遗憾,有的人未能完成心愿,有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然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明知有机会修自他二利的佛法,却始终没有修。《胜道宝鬘论》中对此讲得很清楚。

无始以来,我们从未了解过自己的本体,整天被世俗的名缰利锁、虚荣浮华所裹挟,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也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虚度一生。尽管人生短暂,若能尽早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

相较于其他法门,禅宗、密宗确实意义非凡。法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别,都可以救拔众生,包括小乘佛教都是很殊胜的。不过,对实相的描述是否直接、清晰,不同法门在这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若有机会修习这类特别殊胜的法,一定要有耐心去等待心的本性出现,这一点非常重要。能不能等到呢?肯定可以!为什么?就像冰的本质是水,冬天过去,夏天总会来临,温度升高,冰必然融化。假如它的本质不是水,而是像石头、煤炭那样的物质,那么等100万年它也不会变成水。正因为心的本质是佛,是光明,只要方法正确,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见到佛。

所有众生的本质都是佛,只不过目前一些客观因素、条件尚不具备,本性暂时未能显现出来。但是这些条件不可能永远不具备,总有一天会万事俱备,那时我们就会看到本性。因此,大乘佛教极有把握、极度自信地说:一切众生最终都会成佛!

“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三冬”,即阴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夏”,即阴历四月、五月、六月。一到冬天,水凝结为冰;一到夏天,冰融化成水。

“若舍却冰,即无别水”,倘若舍弃冰,则不会有另外的水。这里只有一块冰,放弃了它,也不可能找到其他水了;如果想要水,只有等待这块冰融化。

“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如果抛弃众生,也就没有其他的菩提了。“菩提”,即心的本性。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冰和水是同一个本质,众生与菩提也是如此,众生的本性就是菩提的本性,菩提的本性也是众生的本性。我们需要在修行中践行这一点。

佛法经常会讲,心的本性是佛,众生即佛,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诸如此类的话。可是听多了,人往往会麻木。大家觉得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可能会想:“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佛?我的本性应该是人性,不可能是佛。”

我们现在的本性当然是人性,但若进一步讲,人性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佛性!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证明。这不是那种要等到来世或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且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若要向他人证明这一点确实有些困难,因为心的本性很难用语言如实表达,只能借助语言及逻辑的推理方法;但要向自己证明则简单得多,无需语言,完全可以亲自体会到心的本性。

“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耳”,即而已。“乌头”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植物,其茎部好似乌鸦头,故而得名乌头,可以用来入药。从乌头根部的侧面能长出另一种植物,由于它附着在乌头的根上面,所以被称为“附子”。地下共用一个根,地上是两种植物,一个叫乌头,一个叫附子。

前文说过,众生和菩提是同一个本性,就像冰和水一样。此处又将其比喻为乌头与附子,虽然是两种植物,却只有一个根。

“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只是因为季节或时间不一样,才有了迷和悟两个不同的世界。

“迷悟异境”可以理解为,迷者与悟者的内在境界不同,从而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也迥然相异。迷者看到的是一个自以为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他带来各种恐惧、失落、绝望,当然也夹杂着少许希望和短暂的快乐;悟者拥有善妙的境界,故而他的世界与迷者有着天壤之别。

“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因为有迷和悟,所以出现了众生与佛两个不同的名称,但他们的本质完全一样。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真。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龙和蛇都有鳞,所以蛇化成龙的时候,身上的鳞片不需要改变。

同样,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一个人先是凡夫,通过修行获得证悟之后成为圣人,届时其外在面貌几乎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内在境界不同于以往。

譬如佛陀身边的阿罗汉,他们证得阿罗汉的前后,只有内在的变化,外表并没有什么改变。前文提到的天女,悟道以后内心获得巨变,从凡夫成为了佛,但外表仍然是女身相,与悟道前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后,主要区别也体现在内在的变化。我们现在当然也不例外,若有人证悟了大圆满或禅宗的明心见性,内在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相貌与证悟之前不会有什么差异。

“但知:心者智内照”。“心”,指智慧;“内照”,指观照、看到心的本性。只要知道让心向心内观照,就可以看到心的真实面目——心的本性。

现在我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此生是否肩负着某种使命,所以世人都说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学也倡导认识自我,传统文化中此类说法也屡见不鲜,但无一像佛教这般对自我的本来面目诠释得如此全面、透彻。其实真正的自我就是智慧,往内心深处观察就能发现自己的本性,那时我们就明白了自己到底是什么,随后一切问题都将烟消云散。

“身者戒外真”。“戒”,指杀盗淫妄等不该做的事;“真”,指行为变得诚实、诚恳。行善、断恶、持戒等身体方面的取舍、戒律,可以让我们成为不做杀盗淫妄等事的诚实的人,但这只能控制我们的外表,使外在显得端正、诚恳。

佛经讲威仪端正,说的正是行为。遵循这些标准的行为,可以避免做出卑鄙、低劣或伤害众生的事情。身体只能做到这些,但是心不一样,它能直接看到自己的本性,因此格外有意义,也更加重要。

 

④  以闻思修行开显佛智

 

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众生度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虽然我们心的本性是佛,但如果不闻思修,这个佛永远被烦恼遮盖着,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我们通过修四加行、五加行、禅定等等,将深藏在心中的佛发掘出来,使其发挥作用。这样通过普通人的努力让佛出现,就是“众生度佛”。

“佛度众生”,当心的本性——法身佛出现之际,也就是我们证悟的时候,佛会回过头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消除烦恼和痛苦。

“是名平等”,先是众生度佛,然后佛度众生,这叫做平等。

“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真有众生度佛这回事吗?达摩祖师将其解释为“烦恼生悟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分成两种层次来理解。

第一种,有了烦恼才会悟解。“悟解”,意即证悟或解脱。证悟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发现轮回中有生老病死等无尽的痛苦。没钱的人,要一辈子忍受贫穷之苦;有钱、有权势地位的人又害怕失去这些,同时希望得到更多,并且还要提防竞争对手,从而产生穷人难以想象的更大的烦恼。总之,无论有钱没钱、有权无权,都不得不忍受和面对数之不尽的痛楚。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开始对轮回萌生厌恶之心,向往摆脱、超越这一切,由此产生出离心,迈出了解脱路上极其重要的第一步;接着循序渐进地闻思修,直至最终获得证悟。因此,先要经历烦恼,才能生起追求解脱的愿望,进而学佛、证悟。若是没有烦恼,后续的一切都很难发生。

有些人暂时没有太多明显的痛苦,家庭和睦、经济宽裕、身体健康……这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会一心沉迷于当下的快乐,不去想这些是怎么得来的,未来能够持续多久,从而不做任何准备。殊不知这种快乐是很无常的,意外随时可能来临。即使不发生意外,人总会衰老、生病、死亡,身边的亲人也会一个一个离开。这些是自然规律,所有人都不得不去面对,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幸福快乐。若能意识到这些,人就会审视和思考当下这些快乐的意义何在,进而想到应当为将来做一点准备。什么准备呢?修行。这样就可以生起出离心,在此基础上继续闻思修,直至最后证悟。以上是“烦恼生悟解”的第一种理解。

第二种,境界稍微高一点的人,当心里产生某种烦恼时,比如火冒三丈、欲望强烈或愚昧无知时,若此刻懂得去看自己心的本性,就能看到这个烦恼的本性——再严重的烦恼,无论愤怒、欲望还是无知,其本性永远没有离开佛性。于是,他在最恶劣的烦恼中找到了佛性,这也是“烦恼生悟解”,从烦恼中诞生了智慧。

以上这两种理解方式,都叫做“众生度佛”。接着解释“佛度众生”。

“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开悟之后仍会余留下不少烦恼,必须用证悟的智慧来消灭它们,这就是“佛度众生”。

“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即要知道。这里用了两个“非无”,“非”和“无”要分开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达摩祖师在下一句解释了,“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没有烦恼,就无法生起解脱;“非悟解无以灭烦恼”,没有证悟的智慧,就没有机会消灭烦恼。

开悟之后仍然残留的烦恼是非常顽固的,要铲除它们,必须灭掉它们的种子。要消灭种子,唯有利用证悟空性的智慧。禅定等其他修行的力量能控制住烦恼表面的现象,但要从根拔除,必须拥有证悟的智慧。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迷的时候佛度众生,悟的时候众生度佛。还未证悟或尚未铲除最后的烦恼时,佛来帮我们解决烦恼问题,这是“佛度众生”;开悟时,发现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使佛浮现出来,这是“众生度佛”。

“何以故?”为什么呢?

“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虽然无始以来佛一直在我们心底,但他不会自然成佛,必须由人去度;众生通过闻思修行,使心里的佛显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因而是众生度佛。

 

⑤  脱凡入圣便超离迷悟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诸佛的父亲是无明,母亲是贪爱。

如此多的烦恼和业障为何只提无明和贪爱呢?因为佛经里讲,这两个是导致众生轮回的根源,它们就像拴住风筝的线一样,使得风筝飞得再高也无法自由翱翔。尽管我们可以投生为人,甚至成为富足、高贵的人,也可以投生为福报圆满的天人,但只要心中具有无明和贪爱,再怎么样也无法突破轮回,只能在六道中浮浮沉沉。有些佛经中说轮回的根是无明,还有些佛经说轮回的根是贪,不过《三摩地王经》等大部分佛经认为,这两个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说诸佛菩萨的父母是无明和贪爱呢?因为就像父母生儿女一样,佛菩萨是在无明和贪爱中产生的。一旦了解了无明和贪爱的本质,亦即证悟了它们的本性,佛就会出现,所以说它们是诸佛菩萨的父母。

“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无明和贪爱都是众生的别名。我们之所以是众生,正是因为我们有无明,有贪爱。所以,这二者可以说是众生的别称。

“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没有什么区别,它们一模一样,而且是一个身体的两个部分。众生与无明也是如此。

“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证悟之前,我们在此岸,亦即身处轮回;证悟之后,便抵达彼岸,获得了解脱。

 

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若知心空不见相”。“知”,即证悟;“心空不见相”,心是与虚空一模一样的空性。当某个念头、嗔恨心等任何一个烦恼正在猖狂之际,或者是心平静的时候,我们体悟到其本性是空性,这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也等于是证悟了部分大圆满。

证悟的唯一标准就是空,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令我们断除烦恼的强大力量便来自于此。证悟了空,当下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离开这个空,什么光明、平静等等都无济于事。我们若是怀疑自己已经证悟,就要看自己是不是证悟了“心空”。

还要指出一点,“若知”,指的不是理论上明白,而是自己亲身体会到。体会到什么?“心空不见相”。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就可以确定:我已经证悟了。

之前讲过,大圆满的开悟到底开了什么,悟了什么;禅宗的明心见性究竟明了什么,见了什么。这方面的语言表达常常比较含混,唯一可以作为证悟的标准或路标的就是这句话,它是指引我们行进在正确道路上的一座灯塔。

如果证悟了心空,“则离迷悟”,便离开了迷,也离开了悟。迷和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罢了。实际上,真正的证悟是“心空不见相”,有什么悟?有什么迷?迷和悟都是不存在的!

“既离迷悟,亦无彼岸”,离开了迷和悟,那么也没有彼岸,意即不存在解脱。

“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如来已经渡过了轮回苦海,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实际上,此岸和彼岸在本性上都是不存在的。

“不在中流”,是不是在此岸和彼岸的中间呢?也不在。

“中流者,小乘人也”,处在中间的是谁呢?小乘阿罗汉。好比河流中央有个小岛,他就站在岛上,不去彼岸,也不回此岸。

“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处在此岸的是凡夫,处在彼岸的是佛。

之前不是说没有此岸和彼岸吗?怎么又出现了此岸、彼岸和中流?这要分开不同角度看,从世俗的角度——还未证悟或感官世界的角度,有此岸和彼岸,自然也有中流;而从佛的角度——证悟的境界,则无此岸、彼岸,也没有中流。

对这些文字的解释,我重复过成千上万遍了,大家应该清楚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无,可是仅仅明白意思没有用。当然了,懂得论典的字面含义,能正确理解佛经也是很好的,但这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解决生老病死,也不能消灭贪嗔痴。这些必须依靠实修来化解,通过实修得来的证悟的智慧,才能消除所有的问题。

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无论出家在家、男女老少,只要精进修行,每个人都有证悟的机会。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闻思修行,这样一方面可以工作、生活,一方面又可以解脱。只要安排合理,肯定可以做到。正因为有这样的机会,人身才称得上难得;假如没有这种机会,做人有什么好难得的?不就跟动物一样吗!六道轮回中的天人以及部分饿鬼,在物质享受方面超胜人类成千上万倍,这样的生命都谈不上难得,因为他们仅有物质享受,没有精神上的突破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此生为人的机会,力求精神上取得突破。

(二)关于如何修行

 

1.肉身灭后,心的本性永恒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坼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修行人身体灭了以后,就会成道。这有点类似小乘佛教的说法,中阴时可以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更接近密宗的说法,此生有所证悟但还不到位的密乘修行人,中阴时通过中阴的修法,有机会获得成就。

在大圆满中,上等根机者能即生成佛,也就是这一世直接成佛;中等根机者可在中阴时解脱、成就。为什么中等根机者能中阴成就?因为他们生前被肉体及各种杂念遮障,虽然见到了心的本性,但是看得并不透彻;而到了中阴时,意识已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身体的障碍消失,又没有太多的杂念阻碍,所以此时是一个上好的修行机会。如果生前已经证悟,并掌握了中阴的修行诀窍,那么中阴阶段就可以成佛。

大乘显宗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显宗的修行人,如果这一世已经证悟,身体离开以后当然也可以成佛。只不过,对于此类中阴的修法,显宗讲得不是很多,也不太强调,不像密宗那么重视。由此也可看出,《悟性论》虽然不属于密宗,但其内容与密宗十分接近。

我们今生若能取得一定的证悟境界,即便未能即生成佛,中阴时也非常有希望成就。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中阴成就的方法,这些修法在大圆满等所有无上密宗里都有。

如果用比喻来解释“身灭道成”,可以说就像不透明的瓶子里放着一盏灯,只要打破瓶子,灯光自然会照射出来。同样,当身体离开时,道就会成就。在大圆满中,身体不需要离开,可以被直接转化为智慧,这叫虹身成就。那时的身体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肉身,它已经被转为智慧的身体,就像报身佛的身体一样。

接下来举了一个例子,“亦如甲坼树生”。“甲坼”,指植物发芽时,种子外皮破裂,苗芽萌生。甲坼以后树木才能生长,修行人也是同样。

据生物学讲,种子内部含有苗芽的成分,当机缘成熟,即湿度、温度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外皮就会破裂,里面的苗芽才得以萌发;如果外皮不破裂,苗芽永远不可能出现。同样,我们有漏的肉身灭了以后,才能够成佛。按一般显宗的说法,十地菩萨放弃肉身之后,下一世便会成佛,届时他的身体就是报身佛的身体,而非我们现在这种血肉之躯。

关于佛的身体,大乘、小乘持有不同的观点。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与众生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父母的精卵构成,属于四谛中的苦谛,也是无常、痛苦的,但其内在的智慧属于道谛和灭谛;应当皈依道谛、灭谛,不应皈依苦谛。因此小乘佛教的皈依佛,不是皈依佛的身体,而是皈依佛的内在智慧。

大乘佛教的观点则是,从世俗的角度看,佛陀作为净饭王的儿子,身体是父母精卵构成的,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与报身毫无二致,都是智慧身。因此,大乘佛教既皈依佛的内在智慧,也皈依佛的身体。这一观点上的差异,是大乘、小乘理解深度不同所导致的。

此处可以按照普通大乘的观点来理解,还未成佛的生命(包括十地菩萨)修行到最终阶段,身体灭掉以后,才可以换来报身佛的身体而成佛。

“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凡夫的身体和意识,都是业力果报的显现,是有漏且无常的,其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

“但随念修之”。只要我们通过这样的身、心修行,最后必将抵达永恒的境界。

 

(1)对轮回既不厌离,亦不贪爱

 

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生死”,代表轮回。既不能讨厌生死,也不能贪爱生死,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大乘和小乘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小乘佛教极端讨厌生死、执著解脱,一心追求摆脱轮回;大乘佛教则如《华严经》所云,超越轮回而不脱离轮回。

小乘佛教对生死既害怕又厌恶,把自己的五蕴看成敌人一样。他们认为,只要身体或五蕴存在一刹那,自己就无法从轮回中解脱。小乘的成就是成为阿罗汉,认为阿罗汉已经永久解脱,但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阿罗汉涅槃后会进入一种禅定状态——灭定,并停留相当漫长的时间,期间既无法度化众生,也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阿罗汉的这种解脱,叫做住于涅槃,这是一个极端。与此相对,普通人贪著生死轮回,毫无出离心,叫做住于轮回,这也是一个极端。需要说明的是,讨厌生死的其实是还未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修行人;阿罗汉的境界非常高,并不会有讨厌生死的心。

大乘佛教则竭力避免堕入这两个极端:既不住轮回,亦不住涅槃。如同本论所云,“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不住两边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

第一,不能讨厌生死。为什么?首先,大乘菩萨已经证悟空性,对他们自身而言,并不存在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生死轮回如幻如梦,所以不必讨厌生死。其次,大乘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救度众生,度众生就不能讨厌生死,而且菩萨对于转世度众是非常欢喜的。他们生生世世回到轮回,以各种身份和形式利益众生,或是国王、大臣、富豪,或是社会底层之人,甚至动物。

菩萨对转世的欢喜,不同于世俗意义上的爱或喜欢。凡夫的爱是执著,执著于自身的名利、享乐等人天福报;菩萨则毫无执著,并且对于能够度化无量众生这件事十分欢喜。不难看出,二者有着云泥之别。

第二,不能贪爱生死。普通的凡夫执著轮回,种种烦恼由此而生。所以,大乘佛教徒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贪执生死,否则必将烦恼缠身。一地以上的菩萨自然不会爱生死,也不会讨厌生死。

“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妄想”,指执著。只要在每个念头或者生命轮回当中摒弃执著——准确地说,就是证悟了缘起性空,那么一来不会讨厌生死,二来不会贪爱生死。

禅宗经常讲“不妄想”“放下”,很多人受此影响,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话当然没有错,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证悟!

只有对证悟的人,才可以要求他放下;对尚未证悟之人,不能提这个要求,因为他根本放不下。不妄想也是如此。让一个证悟者不要妄想,他做得到——实际上不必说,他自然能做到;若要求一个未证悟者不要妄想,则是白日做梦,根本不可能!就像要求一个罹患重病的人不要生病、不要疼痛,可能吗?同样的道理,只要没有证悟,任何人都不可能放下,也不可能没有妄想。

未证悟时的放下是什么?顶多是通过修寂止,暂时压制住杂念而已;出定后,杂念又将全部恢复。可见,这时的放下无非是暂时放弃而已,根本不是佛教讲的放下。真正的放下,唯有证悟以后才能做到。

证悟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无论生还是死,都没有问题。

“生证有余涅槃”,如果生,就是有余涅槃。“有余”,是指身体依然存在。大乘佛教的有余涅槃是什么样子?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他以这一生的身体证得佛的果位,此后直至81岁圆寂依然保有过去的身体,这叫有余涅槃。小乘佛教的有余涅槃,指的是像目犍连、舍利子这样的阿罗汉,他们此生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在圆寂之前肉体仍然还在,故而被称为有余阿罗汉。

这里达摩祖师的意思是,如果你证悟了心的本性,就没必要贪爱或讨厌生死。换句话说,你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去爱生死,也不会讨厌生死。因为证悟之后,若还继续活着,以有余涅槃的形式生存在人世间,这也属于涅槃,有什么好讨厌的呢!

真正证悟禅宗或大圆满、大手印之人,身体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大圆满的一些成就者会直接变成虹光身,死后肉体缩小甚至消失。即使达不到那么高的层次,以前的身体还在也没关系,因为其内在的证悟境界已经很高,成为了有余涅槃。

“死入无生法忍”。“无生”,即不生不灭的空性,“无生法忍”是一种忍辱。为什么有个“忍”字?因为绝大多数没有证悟的凡夫对于缘起性空之理往往无法理解,难以接受,甚至有些人一听空性、无我就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对此没有恐惧,能够理解并接受,就叫做“忍”。

这句话非常接近密宗的说法。密法里讲,人死以后,中阴出现之前,有一个短暂的瞬间,届时所有念头及阿赖耶识都会停止,剩下的就是如来藏、佛性,或称法界、空性,亦即禅宗讲的法身——如同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唯余纯净的蓝天一般。倘若生前有一定的修行基础并且修过中阴修法,便能看到这个法界并融入其中,从而直接成佛,这就是“死入无生法忍”。对此,密法不仅有理论,还有具体的实修方法。

前面讲大乘的有余涅槃时,是以佛陀为例,而尚未达到十地菩萨的禅宗或大圆满的证悟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有余涅槃。为什么?比如说,生前未能成佛的大圆满证悟者,到了中阴时会直接进入母光明,即禅宗讲的法界、本来面目,在本来面目中他不会再生起任何妄念,就这样在中阴成佛。这种方法在密法中称为法身破瓦,属于非常深奥的修法。显宗的证悟者,死后同样可以成佛,进入无生无死的法界。

总而言之,证悟以后,由于消灭了妄念执著,生也好、死也罢都无所谓,生是有余涅槃,死则进入无生无灭的法界;但在证悟之前,生与死都是非常痛苦的。

需要再次说明,无惧生死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证悟的智慧!这样一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修行,还能度化众生,同时自己没有生死的痛苦。如果仅仅理论上明白而没有证悟,则根本做不到,结果依然是——生无有余涅槃、死不能入无生法忍。因此,我们在这一生中一定要争取证悟!

 

(2)断除对外境的执著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佛教的“色”与平时生活中说的“色”含义不一样,凡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有颜色、有形状的物质,在佛教中都叫做“色”。这句话的意思是,眼睛见到色的时候,不染于色。

什么叫做“染”?一个意思是,当我们看到某个物质时,心去执著它。比如看到一朵花,心立即对它产生执著,接着滋生贪心或嗔心。另一个意思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本身也带有微弱的贪,比如眼睛不愿看刺眼的东西,或想看令视觉舒适的景物。有时候,心里不想看或知道应该看别的,视觉(即眼识)却有一点不想离开;有时候,心里想看某个物体,视觉却由于过度刺激等原因不想看。当然,想或不想都是意识的活动,视觉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意图,但也会有一点微弱的贪。总之,由于视觉等五识和意识都具有贪,凡夫看到或感知到任何事物,都叫做“染”。

对于“不染于色”,大圆满有一个比喻,将其形容为像婴儿看佛堂一样:佛堂里有许多佛像、壁画,婴儿的眼睛能看到,意识却不会执著——不去分析,也不像成人那样冒出各种想法。

“不染于色”的真正含义是不执著。当证悟者看到色,他能深深体会到所看到的东西如幻如梦,因此他的视觉不会去贪,意识也不会去执著。

眼睛看到某物却不执著,该怎么理解?这个不执著指的是什么呢?因明有一个观点,当眼睛看到特别多的东西时,关注的焦点往往只会集中在其中某个事物上。比方说看到100个人,但我们可能只记住了一个人,其他人虽然也看到了,但是没有记住。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我们只执著那一个人,对其他99人都没有执著呢?并不是。这里的“不染”,必须以证悟为前提,也就是明确了知100个人全是如幻如梦,这样才能称为“不染于色”。

“耳闻声时,不染于声”,听觉也是一样的。

“皆解脱也”,以上都叫做解脱。大圆满对此有一个专用术语——六根自解脱或六门自解脱,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部解脱。“不染于色”和“不染于声”就是这个意思。

“眼不著色,眼为禅门”,眼识不执著物质,叫做眼睛的禅或视觉的禅。

“耳不著声,耳为禅门”,耳识不执著声音,叫做耳朵的禅或听觉的禅。

难道眼耳鼻舌身也有禅吗?有。眼识看到了某个东西,然后证悟它是如幻如梦的,这就是视觉的禅。确切地讲,这个证悟不是视觉证悟的,而是意识证悟的。意识的证悟,给眼耳鼻舌身带来很大影响,从而让视觉、听觉、嗅觉等都不会再生执著,故而称为视觉的禅定、听觉的禅定。

 

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

 

这句话的关键点是两个字,“性”和“相”。“性”指本性,亦即空性;“相”,则指表面的现象。

“见色性者,常解脱”,见到万事万物本性的人,会常解脱。换言之,见到空性的人就解脱了。

“见色相者,常系缚”,只看到表象而未见本质的人,会常系缚。没有见到事物的本质——还未证悟空性,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这样的人会产生执著,被执著的绳索牢牢捆绑住。

举例而言,当我们看到一张桌子时,会自以为看到了它的真实面目,实际上这个桌子只是一个假相,一种错觉。怎样才算见到桌子的本质?眼睛至少像显微镜那样能观察到原子的层面——能看到原子核及其周围电子的转动。其实这还不算本质,只是一种相对的本质。假如眼睛能够看到这种层面,那么在我们看到的同时,这张桌子一定会在我们的视觉中消失——没有桌子,只有一大堆原子,而且原子本身的99.9999999%都是空的。既然原子的绝大部分空空如也,那么由原子构成的桌子也不可能是实有存在的。倘若眼睛真能看到这种本质,我们就不会对桌子生起执著,因为原子的层面上并没有桌子。

正因为我们看不到物质的本质,只能看到它的相,而在相这一层面上存在静态的物体,由此我们便对这个物体生起了实有的执著。凡是只能见到相的人,一定会执著于相;凡是见到其本质的人,则不会对相产生执著。

比如,当我们看到远处的彩虹,就会对它产生执著。事实上彩虹并不存在,只是空气、水分在阳光的作用下,于人的视觉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若没有视觉,空中也不会有彩虹。如果看到了彩虹的本质,就不会执著它;如果没看到本质,只看到彩虹的相,必然会对它心怀执著。

同样,“见色性者,常解脱”,凡是见到色(即物质)之本性的人,明白不存在实有的物质,从而不会执著,不执著即是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凡是只见到物质的相、未见其本体的人,则始终会有执著,这个执著将他紧紧束缚在轮回之中,无法解脱,不得自在。

佛教讲的道理,尤其空性学说,其实非常容易理解。但需要找到合理的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去观察就不难发现,原来自己的执著是这样构建起来的。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新的道具来看,这是之前简单道具的升级版。它由一个圆形半透明的玻璃板,一个黑色长条状的扇叶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组成,扇叶上排列着大概200多个光点,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了,这就是这个道具本来的样子。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扇叶会以圆形玻璃板的圆心为轴快速转动,同时扇叶上的各色光点会发亮,这时就会出现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等不同的图像。

道具本来的样子

 

扇叶高速旋转时出现各种图像

 

这是什么原理呢?扇叶转速加快后,上面的每个光点在我们视觉中都会变成一个圆圈,实际上这就是佛教讲的旋火轮。现在科技发达,有了这种高级的电子旋火轮。200多个光点在我们眼里就是200多个旋火轮,这些旋火轮便构成了一幅佛像。

要知道,扇叶转动时没有诞生任何新的东西,只是光点的高速旋转给人的视觉造成了错误——不管释迦牟尼佛还是达摩祖师的图像,统统都是错觉。因为它们转速飞快,我们的视觉识别不出来,从而使光点变成了环形的线,200多条线便形成了佛像。如果把转速调得很慢,则根本不会出现图像,只有200多个光点而已。

这绝不是比喻,世界的运作模式本就如此。在我们眼里桌子之所以是一张桌子,是因为它的每个电子核周围都有一堆电子在高速转动,从而形成无数个旋火轮,于是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张桌子。这与扇叶旋转后出现佛像的原理完全相同。

那为什么手可以触摸到桌子?怎么没有穿过去呢?因为和桌子一样,手也是由无数个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的,两者只能接近,而无法穿透。就像电风扇的叶片转动时,手指没办法穿过去,只有等叶片停下来,手指才能伸进叶片之间的缝隙。

这里讲的是佛教的观点,同时也是科学的结论。我们看到的一切物质都以这种模式存在,只不过人类的视觉太迟钝,觉察不到。比如说,如果用照相机拍摄这个正在转动的道具,把快门速度调成最高,那么结果只能拍出200多个点,再稍慢一点就拍出残缺的图像。因为在高速快门抓拍下,光点的运动痕迹不会形成完整的环形旋火轮,所以也就无法拍到完整的佛像。如果把快门调得非常慢的话,可能也拍不出佛像。只有将它设置到与人眼差不多的灵敏度,才能拍出完整的佛像。

这些现象很有意思,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一直都是这样。今天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得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一切。假若有一天科学家发明出一种装置,可以把能量传递给桌子里的电子,使电子全部停止转动,那么这个桌子立即会在我们眼前消失不见,就像这个道具静止下来后,佛像等全部都消失了一样。

“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我们可以用这个道具来解释这句话:道具静止的样子,是它的性(即本体);转动时出现的佛像,是它的相(即现象)。见过本体的人,知道不存在任何图像,转动时显现的佛像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从而常解脱;只见到相的人,以为这里存在一幅真实的佛像,于是就被假相所欺骗。

 

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

 

“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不被烦恼束缚、控制,叫做解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解脱。

“善观色者”,能够清楚、正确地观察色法(即物质)的人。

“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物质是一种不存在的虚幻的东西,它不会从心中诞生,心也不会从物质中诞生。能够正确观察色法的人,便拥有这样的境界。

“即色与心俱是清净”,这叫做色和心都清净。此处的“清净”指空性,亦即没有执著,佛教中的“清净”大多是这个意思。

 

(3)心清净,世界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证悟以后,每一心都是一个佛国。这句话的内涵极深刻。

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像天堂那样无比美好,也不像地狱那般极端痛苦,这是由地球上70多亿人的共业造成的。我们具有相似的业力,由此形成了大体相似的心识——不太清净的心,从而使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世界。有朝一日我们的心清净了,也就是不只证悟了空性,还断掉了烦恼,必将看到一个清净的世界。

这个清净不仅指空性,也包括现象。为什么?譬如极乐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从空性的角度讲完全一样,但就表面现象而言却天差地别,极乐世界清净,而我们的世界不清净。极乐世界之所以清净,是因为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心是清净的,心清净,世界就清净。这个清净不单指空性方面,它的本质和表面(即外面的相)都是清净的。

一到七地的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对如幻如梦的世界不会萌生执著,然而他们看到的世界的相——世界表面的现象,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八地以上的菩萨则不然,他们的烦恼障已经断除,只剩下一部分细微的习气障,所以他们看到的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的世界——不仅本质空性,现象也是清净的。

假如一个普通人和一位八地菩萨同时看地球,他们看到的一定是迥然相异的景象。普通人眼中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样子;而八地菩萨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报身佛的刹土,简单讲,可以说类似于西方极乐世界。《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佛经中对极乐世界有很多描述,大家多少有一点概念,我这样说比较便于大家理解。

由此可见,世界清净与否是由众生的业力,亦即我们的心决定的。没有业力,心就清净,外面的世界也清净;有业力,心不清净,世界也不会清净。心与世界的关系,就像投影仪与其投射出的画面一样:投影仪中有什么数据,就会投出什么画面;我们的心是怎样的,外面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此处的“无妄想”,大概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那时所有的思维和分别念都彻底消失了。这在《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有详实的阐述。七地菩萨虽已通达了高级别的如幻如梦,不再心怀执著,可仍有分别念,意识还未彻底消失。到了八地,意识才能彻底消失。因此,“无妄想”至少需要八地菩萨的境界,彻底的“无妄想”则要等到成佛之时。

我们从未见过世界的本质,只看到了它的一种相。世界有无数个相,这是因为众生内心的层次不一样,所看到的相也就有所不同。普通人既没有证悟的境界,也没有地狱、饿鬼众生那么严重的业力,看到的便是中等的世界——不算很清净也不至于很糟糕;八地菩萨的世界则是完全清净的。这并不是说在不清净的世界背后隐藏着另一个世界,对象只有一个,然而在凡夫眼里是地球,在菩萨眼里却是另外的模样。

1000多年前的佛经曾经提到,世界本身并不是固定的样子,众生的业力什么样,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地球一定是球形的。对我们70多亿人来说,地球是球形的,但这并不是它永恒不变的本质。倘若有一群外星生命来观察地球,也许就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了。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讲,尽管如今地球上70多亿人的肤色、毛发等不尽相同,但是进化程度相差无几,眼睛的识别能力都在同一层面上,从而大家看到了现在这个世界。假设地球上有另一群人,比我们早进化几百万或一千万年,所有感官都比我们高级,那么他们看到的桌子肯定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也许他们会看到电子在转动;假如还有一群人比我们晚进化几百万年,他们的眼睛可能连桌子都看不到。

由此可知,桌子长什么样,完全以众生的感官来决定,而非取决于客观物质。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东西,这个世界都是我们自己的视觉制造出来的,而视觉水平决定了人们认知的层次。我们拥有现在的视觉,所以能看到绿叶、红花,圆桌、方桌。假如改变一部分人的基因,将其视觉层次提高到显微镜的程度,那他们看到的绝对不是桌子,而是一大堆正在转动的粒子。

对于桌子、花朵等小事物,大家应该已经理解了;可是对于地球、宇宙等更广大的事物,恐怕还不甚了解。也许有人以为,仅仅在桌子等部分物体上存在辨识上的差别,在事物整体的辨识上并无区别。但是佛说,实际上整个宇宙都是这样,无一例外。普通人只知道一些小范围的知识,而佛教讲的范畴极其广大。好在大家已经明白了一点点,若以此类推,相信不难发现整个宇宙的奥秘。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这句话蕴含着非常深奥的内涵,它说出了密宗大幻化网的核心要义——世界是否清净,不由客观事物决定,而完全取决于人的意识,而且客观事物本身根本不存在。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前面讲了,八地菩萨看到的世界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同理,天人、人类和地狱三种众生所处的世界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并非意味着存在三个世界,而是在这三种生命的眼中会出现不同的世界。比如同时面对地球,我们看到的是人间,天人看到的则是天堂,地狱众生看到的却是地狱。通过上述的推理方式,完全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有些佛经描述天堂在天上,地狱在地下,是为了让当时的人接受佛法采用的权宜之策,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这是按最严重的程度来讲的,并不是一有妄想就下地狱,也可能投生到人间或畜生道。按最严重的层面,有妄想,地狱就会出现;没有妄想,地狱绝对不会出现。

假如这种没有妄想的境界不存在,那么还会有极乐世界等佛的刹土吗?没有,这时根本不存在清净的世界。只有出现了无妄想的一个人或一群生命时,才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清净的世界。如果所有生命都是有妄想的,那就只存在不清净的世界。因此,所谓地狱、天堂、人间等六道,是根据不同生命来讲的。就生命个体而言,并不是又有天堂、又有地狱、又有人间,譬如对我们人类来说,只有人间,不存在其他二者。不过,如果我们造下非常严重的罪业,严重到足以投影出地狱的程度,那么地狱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是从极深的层次阐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命。有人问,人类登上月球时,怎么没有看到天人呢?从佛教的视角看,这种想法太简单、太幼稚了,佛教说的根本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

达摩祖师讲的都是确凿的事实,而非比喻等修辞手法。随着妄念逐渐消失,内心确实会变得清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修行非常好的人,虽然还没有能力将白天的世界转化为清净,然而其梦中的世界已经异于普通人,经常能梦见诸如极乐世界等佛的刹土。虽然梦是假的,可为什么我们梦不到,他却梦得到呢?就是因为他的心比我们清净。普通凡夫的梦境,不仅谈不上清净,而且经常出现恐怖的噩梦。这就是心地不善、烦恼深重导致的。现实世界比梦境稳定一些,但其原理如出一辙。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众生造作出妄念,妄念又产生更多的妄念,如此生出无边无际的妄念,从而一直身处地狱等不清净的世界。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菩萨观察妄想,发现它并不存在,即获得了证悟,由此心中生起智慧,故而一直处在清净的佛刹。

 

(4)世界的创造者是心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若达到菩萨那样的证悟境界,那么每个念头产生后会立即融入空性。

大圆满讲,冬天下雪时,雪花落到湖面上就变成了水,与湖水融为一体。同样,我们虽有无数个念头,但每一个念头都能融化在空性当中,只是自己没有察觉而已。念头融入空性是什么意思呢?念头本来就是空性,当每个念头产生时,你若懂得观察,会立即知道它是虚幻不实的——此时念头尚未消失,仍然存在。换句话说,发觉念头在思考的同时是虚幻、不真实的,这叫做证悟,亦即“心心入空”。

阿底峡尊者曾与弟子有过一段对话。弟子问:“打坐时产生了念头,该怎么办?”尊者回答:“产生念头时去观察念头的本质,若能证悟,你就会遇到佛的法身。”弟子继续问:“又生念头,怎么办?”尊者答:“那就再去观察念头的本质,你会再次遇到佛。如果一天生起一百个念头,等于你见到了一百尊法身佛。”实际上,阿底峡尊者讲的正是“心心入空”,或称作念念入空。

一个念头诞生然后消失,这叫念念入空吗?当然不是!万事万物在诞生的第二瞬间都会消失的,这根本不是念念入空。念念入空是说,每个念头诞生后,在尚未消失之际,修行人就直接体会到它是空性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如此,在中观里叫做现而无自性,禅宗称其为识心,即认识到自己的心,这是认识心的本性的一部分。

“念念归静”。“静”,静止,亦即空性,指每个念头都归入空性之中。“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这样就相当于从一个佛国走到另一个佛国。

反之,“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如果心静不下来,控制不住各种各样的念头,则每个念头都不清净。“念念归动”,每个念头都是执著,即认为念头是真实的,如此会产生无数个念头。“从一地狱历一地狱”,等于从一个地狱经历另一个地狱。这里指的不一定是六道中的地狱,而是指不断经历残酷的轮回。

 

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心里若产生了一个念头,而且还未证悟念头是空性,自然会引发善恶二业,使外面的世界发生相应的变化——好到极点是天堂,坏到极点是地狱。

“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若是已经证悟,就不会有善恶二业,也不会有天堂、地狱等轮回。“一念心不起”是指证悟,虽然念头还会产生,但与此同时了知它是空性。

我们修寂止时可以不起念头,平时诸如深度睡眠、陷入昏迷、动手术全身麻醉的时候都不起念头,可是有用吗?没有,这些都不是证悟。因此一定要知道,所谓“一念心不起”,是指看到了念头的本性是空性——念头可能还在,但它完全是一个空壳子,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这种情况下,念头存在或不存在都无所谓,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或念头足以堪称一切的创造者。西方宗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主宰者是上帝等万能神;而佛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并不是什么万能的神,而是自己的内心。如果把万能神定义为心(即意识)或如来藏,那就是一个意思,只是名称不同;如果你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神,那佛教就不接受了。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教便持有这样的观点,后来西方宗教将这种说法延伸出去,以致各大宗教都相信万能神的存在,唯有佛教不认可。

 

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

 

“为体非有非无”,佛教认为,心的本体非有非无。换言之,善恶二业、天堂地狱等等,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是在不了解心之本体的情况下诞生的产物。

“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对于未证悟的凡夫,一切都是实有存在的;证悟以后尤其达到八地菩萨时,不仅实有的部分不复存在,连现象也不是凡夫眼前的那种现象了。就像做梦时,梦中的一切实实在在;醒来后,梦境全部消失不见。前者如同凡夫层次,后者则如同圣者境界。

 

(5)证悟的感受

 

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

 

“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处的“胸臆”,一般是指意识。圣人没有执著的心,因此他的意识完全空洞,和天空或虚空一模一样。

虚空浩瀚无垠,证悟心的本性为空性之后,心便与虚空同量,也是无边无际的。“胸臆空洞”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要去证悟的境界。证悟了它,就等于证悟了大圆满、大手印、大般若!

“胸臆”一般指的是意识,不过有些人在证悟时会有如下感受:自己胸腔内的小空间与身体外面的大空间(即虚空)完全打通,变成了一个空间。也就是说,整个心(意识)和外面的世界融为一体,分不清胸腔与虚空的界线。所以,有时候“胸臆”也指胸腔或胸腔里面的心。其实证悟者真正体会到的是意识的本质为空,虽然意识不仅仅存在于胸腔内,但证悟者会感觉到胸腔与大自然的蓝天、虚空毫无界线,融为一体。我认为达摩祖师讲的也包括这一层含义,后面还有一句也是这个意思。

比较普遍、经典的解释是,“胸臆”即意识。对于没有证悟经验的人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意识空了,空空洞洞,这种感受叫做证悟,禅宗的开悟就是这样。大家看一些禅师开悟的道歌,最典型的如六祖惠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讲的不正是“空洞”二字吗?此外,《持人菩萨经》里的“心无有心,则曰本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无论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还是其他修行人,他们的感受完全一致。

证悟的感受必须是一致的。假如各不相同,修行人的感觉和祖师大德论著中描述的不一样,大德的论著又和佛经不一样,那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哪个对,哪个错。事实证明,达摩祖师的论著与佛经、藏传与汉传、显宗与密宗讲的都是一致的,证悟者体会到的境界也是这样。

“胸臆空洞”描述的是开悟的一种感受,大家要明白意思并且牢记在心。禅宗的修行人应该是知道的,可若没有开悟的禅师指导,也很难把握其真正的内涵。因为这种感受非常特别,说它复杂也谈不上多复杂,对有些人来说易如反掌;说它简单又没那么简单,一般人极难领悟。

禅师们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常常像诗句或谜语一般,让人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不过,我们可以紧紧抓住这里的“胸臆空洞”四个字。先不提前面说的那种感觉,只需记住这种解释——胸臆即意识,意识空洞就是开悟!理解了这一点,说明已经到达开悟的边缘,在开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了。

当然这还不是真正的证悟,只是解悟——理论上的了解。我们的目标是证悟,而非解悟。解悟通过闻思足以达到,比如我们学习中观,从理论上大概知道了万事万物是空性,这叫做解悟。证悟不是理论上明白,而一定要自己有所体会。因此,禅宗不立文字、不向外求,无需理论,只需自己去领悟。

“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已下”,在古汉语里表示数量、界限;“此已下”,指前面的“与天同量”,意为数量,准确来说是界限;“并是”,全部;“大道”,大乘的道;“中证”,不偏倚、正确、中道的证悟。这句话的意思是,“胸臆空洞,与天同量”全是大乘中道的证悟境界。这种境界非常了不起!

“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这不是小乘修行人和凡夫所能感受到的境界。阿罗汉都达不到这种层次,何况凡夫?

我们今生要努力取得的目标就是证悟,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只要能够证悟,剩下的一切都好办。大家记住,证悟这一关,必须要过!否则,中阴修法、法身破瓦……统统用不上。

那么,靠什么过证悟这关呢?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忏悔罪过,二是积累福报,三是上师的加持。忏悔罪过,要修金刚萨埵的修法;积累福报,要修曼荼罗;获得上师加持,则要修上师瑜伽,修藏传佛教的人必须对莲花生大师、法王如意宝等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这三个修法的基础上,如果暂时没有得到大圆满的灌顶,也可以修习禅宗法门,一定能够开悟,大家务必要努力!

 

2.彻见心的本性即为涅槃

 

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

 

前面讲过,从世俗的角度看,有佛,有众生,有因果轮回,自然也有学佛、修行和涅槃;但从心之本性亦即胜义谛的层面来看,佛法僧、轮回乃至涅槃等一切均不存在。这两者看似截然相反,其实并不矛盾,学习大乘佛教的人一定要明白这点。

之前我提过八大甚深法,也就是八个格外深奥的法。比如本质上没有佛的果位,而世俗层面上有;本质上没有涅槃和轮回,而世俗层面上有——诸如此类八种不同的法。这八个法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世俗谛与胜义谛两个。大乘佛教中这类内容随处可见,我们必须具备充分理解这些甚深法要的能力,否则就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完全不知所云。

上面说的本质,是指我们心的本质,也就是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唯识宗、中观宗称之为胜义谛。从这一角度而言,轮回、涅槃等一切都是不成立的,如六祖惠能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

达摩祖师也说:“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既然“心得涅槃”,说明涅槃是存在的;若涅槃不存在,“心得涅槃”也无法成立,这就等于承认有涅槃可得。紧接着却说“即不见有涅槃”,没有发现有什么涅槃可得。前后说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涅槃”一词是梵文音译,意译则是解脱,即消除了全部痛苦。而解脱其实就是证悟空性,证悟者能够看到“本来无一物”的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存在,包括涅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涅槃之际,是不是真得到了什么东西呢?并没有。当所有的烦恼、不合理的观念全部打破、消失的时候,就是涅槃。《大乘经庄严论》讲,最终消灭了自己所有的烦恼和无明,这个不存在烦恼和无明的状态,就叫做涅槃。可见,涅槃时并没有获得什么东西,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只是自己的烦恼、无明消失了而已。

所谓缘起性空,就是本质层面上不存在实有的东西,世俗层面上一切如幻如梦。从如幻如梦的角度,也有如幻如梦的涅槃可得,因此两者完全不矛盾。学习大乘佛教,处处会遇到这样的内容。如果不清楚大乘的教义,难免会感觉颇为费解;而了解缘起性空之后,就不难明白其实它们根本不矛盾。

“何以故?心是涅槃。”为什么涅槃时没有得到涅槃?因为心本来就是涅槃。此处的“心”,指心的本性。

“心是涅槃”的意思是,心的本性本身就是涅槃,无始以来从未轮回过。《持人菩萨经》有云:“则曰本净。”“本净”即本来清净,源头上是清净的,从来不曾经历轮回——从未被污染过。正因为如此,才称为本来清净,假如它经历过轮回,曾被污染过,肯定称不上本来清净。大圆满里也有“本净”一词,意思都一样。

心本身就是涅槃,从来没有离开过涅槃状态,也就不可能再获得什么涅槃。什么叫“得”?之前我没有的东西现在属于我了,才叫“得”。但心的本质不是这样,它永远光明,无始以来本身就是涅槃。既然已经是涅槃了,还得什么涅槃呢?依据第三转法轮以上诸如禅宗、密宗等宗派以及《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心是涅槃”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会问:我们不是正在轮回吗?人人都有这么多烦恼,难道这些不是污染吗?我们现在确实有轮回,但这个轮回早已不是其本质的状态,而是眼耳鼻舌身意造作出来的产物。从世俗的角度讲,当然有烦恼,有六道轮回,也有学佛,但不能说明本质上也是这样。

“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如果认为心不是涅槃,通过修行能够获得心的本性以外的涅槃或解脱,这是完全错误的,纯属执著或邪见。

心本来就是涅槃。所谓涅槃或解脱,实际上就是彻底认识心的本性,发现它是本来清净的。因此,心之外根本没有解脱,不要以为除了自己的心还存在其他的解脱。

 

(1)胜义谛中,烦恼的本质即智慧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

 

所有的烦恼都是如来的种子,因为由烦恼能够获得智慧。凡夫的五毒烦恼怎么会是如来的种子?又怎么理解“因烦恼而得智慧”呢?实际上,所有的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都有这种说法,不过理解的层次有所不同,大致来讲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层次。

第一,小乘佛教和部分大乘佛教的观点是,断除全部烦恼以后可以得到佛的智慧。消灭了烦恼,才能诞生佛的智慧;若烦恼一直存在,人就没办法成佛。从这一角度来看,烦恼消灭与否决定了能否诞生佛的智慧,两者之间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

第二,不讲如来藏的普通大乘显宗认为,不用像小乘那样必须铲除烦恼才能成就,而是可以将烦恼转化为智慧。方法是,一要证悟空性,二要具有菩提心。借由这两种力量,便可将贪嗔痴所有烦恼转为道用。

第三,密宗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的观点,在本论上下文也有所体现。它们认为只要证悟了,烦恼既不用断除,也无需转化,它本身就是智慧。但若没有证悟,烦恼永远是烦恼,很难彻底断除和转化。

从字面上看,本论此处有点类似于普通大乘显宗的观点,没有体现出密宗及禅宗的不共特点,但其实怎样解释都无不可。可以肯定的是,本论上下文与达摩祖师的本意绝对一致,不可能出现与其一贯强调的观点相违的内容。

这三种解释,不仅理论上有所不同,而且修行与实践的方法也存在差别。

第一,小乘和部分大乘佛教,只有断除烦恼的方法而无其他。

第二,一般的大乘佛教,提供了很多转化烦恼的方法,佛陀因地救护500位商人的公案就体现出一种典型的转化之法。佛陀在成道前的某一世转生为大悲商主,为了拯救500个人的性命,杀死了一名伺机行凶的恶人。通常情况下,杀人当然属于罪过,但由于大悲商主的动机是类似于菩提心的慈悲心,杀人这一行为由此得以转化。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杀人的罪过,而且变成了一种福德资粮。在这个公案中并没有断除杀生,而是通过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成功地加以转化。

第三,密法以及禅宗的方法,一不断除,二不转化,而是去认识贪嗔痴的本性。一旦认识到本性,便会发现贪嗔痴本来就是佛的智慧,根本不是烦恼。

 

(2)世俗谛中,仍需修行断除烦恼

 

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只可道:烦恼生如来”。此处的“道”,是“说”的意思。只能说:从烦恼中诞生如来。

我们现在是烦恼丛生的一介凡夫,通过学佛、修行可以成佛,所以说从烦恼当中产生了如来。前面讲了三种产生如来的方法,无论是断除、转化或认识,无一不是从烦恼上着手修行,结果都诞生了如来,亦即成佛。

“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得”在这里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不可得道”即不能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说烦恼是如来。

上下文都在讲烦恼本身是佛、是智慧,这里却这样说,为什么呢?前者是从本质的层面出发,烦恼的本质是如来、智慧。如果你拥有智慧,能够看到烦恼的本质,也就是通常说的开悟了,那么烦恼就不再是烦恼而是如来。但从尚未证悟的角度或烦恼的表面现象来看,烦恼并不是如来。这一点不言而喻,正是烦恼让我们造业,让我们下地狱,如来怎么会让我们下地狱呢?因此,对一个还未证悟的人来说,烦恼就是烦恼。

怎么对待烦恼呢?能回避时回避,能断掉时断掉。若是已经认定它是烦恼,肯定要用这些方法去对治。好比一个人把对方认定为敌人,必然会采取对付敌人的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如果我们把贪嗔痴定性为烦恼,那么只能采用推翻或断除这类方法。这一点禅宗讲得很清楚,大家一定要记住。

禅宗对这方面的阐述不是很多,在《坛经》和达摩祖师的著作中偶有出现;对烦恼即菩提等深奥的法要,则明显着墨更多。不过,对我们而言前者更为重要。禅宗以稀少且珍贵的文字表达了“未证悟时不要说烦恼是智慧”“不需要断除烦恼”“什么都不重要”“一切都要放下”等诸如此类的话,因为根本做不到!

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极大的误区。禅宗书里经常出现“放下”这类词,可是何时放,什么人能放,实则颇有讲究。若不加以区分,一概用“放下”解释所有事物,要求所有人,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极不现实!

事实上,禅宗说的放下是对证悟者而言的。证悟的人确实能够放下,可让没有证悟境界的人去放,怎么能放得下?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以至于很多人听到“放下”两个字就心烦,对未证悟者提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实属过分。好比一辆卡车载重30吨,让一辆牛车或马车也拉同等重量的货物,可能吗?恰恰因为放不下,我们才一直漂泊于轮回;假如说放下就放下,怎么可能至今仍在轮回中呢?

因此,不要用“放下”两个字来教育或要求未证悟者,最终当然需要放下,但必须讲求方法和次第,需要因时制宜,一步一步地放。我们目前的根机决定了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修持,先放杀盗淫妄等十不善,尽量行善断恶,其他的以后再放。

密法为了打破修行人清净与不清净的分别念,要求他们接受五肉五甘露等物品,但这针对的是具有一定境界的密乘修行人。

密宗对初学者不会提出此种要求,反而警告他们不能接受这项训练,因为他们全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已达到大平等境界的人,则根本不需要这些训练,因为他们已经突破了清净、不清净的分别念。对他们而言,酒也好,甘露也罢,全都一样,无论荤还是素毫无区别,任何事物都真正达到了平等状态,无需刻意接受五肉五甘露——对他们而言,接受或不接受都是一样的。那这个方法到底对谁有用呢?就是快要达到大平等但还有一点执著的修行人,他们仍然留有一点分别念,通过这种训练方法便可快速将其打破。

由此可见,放下清净与不清净等一切分别,并不是初学者现在要做的事情,而是未来要达成的目标。密法对修行次第有着十分清晰的界定,禅宗当然也是如此。禅宗用简单凝练的文字,着重宣讲了最为高深的境界。对于达到最高境界之前的修行,在《坛经》和达摩祖师的论典中也有所表述,其内容与藏传佛教完全一致,只是不像藏传那样将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整理为系统的四加行、五加行,加之文字简练,没有特别强调而已。

“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讲的正是这部分内容。不可以说烦恼是如来,应该怎么理解呢?烦恼就是烦恼,是贪嗔痴,是五毒或三毒。所谓烦恼,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意识中一旦出现这样的情绪,当下会让人感觉痛苦、难受,而且以后会更加痛苦、难受,具有这种作用的情绪或念头叫做烦恼。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出,烦恼根本不是如来。

什么时候说烦恼是烦恼,什么时候说烦恼是智慧,我们对此一定要区分清楚!否则的话,首先理论上讲不通,逻辑上完全混乱。作为普通凡夫,我们明明从未看到过佛,所见所感无不是烦恼的一面,这种情形下非要说这是佛,怎么可能?!这完全是撒谎,可谓荒唐至极,毫无意义。其次,前面讲过,这两种层次不仅涉及理论,其背后还有不同的方法,分别适合不同人修持。如果不分次第,修行势必也会乱套。

我觉得密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次第分明。世间求学都要循序渐进,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前面的学业没有完成,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深奥的佛法更是如此,对此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记住达摩祖师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

“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从未证悟的角度讲,凡夫的心和身犹如田地,烦恼犹如田里的种子,当有一点智慧时,种子便开始发芽,最后结出的谷子则相当于如来。

这句话属于普通大乘佛教的观点,禅宗、密宗也认可这一说法。例如,《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就专门设置了因果和轮回的修法。对于未证悟的凡夫来说,有佛,有烦恼;佛是佛,烦恼是烦恼。此时,由于我们正身处轮回,被烦恼紧紧束缚着,所以要先断除烦恼才能趋入涅槃,获得解脱,这些都是成立的。而对于证悟者来说,这些束缚都不存在,自然也就无需解脱。

本论这几句话是从世俗角度讲的,达摩祖师针对的正是我们这种还未证悟的人。对此,大家务必予以重视。

 

(3)佛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内心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像紫檀香、白檀香这类先天带有香气的植物,其芳香气味本来就在树中;同样,佛就在我们心中——心的本性是法身佛。尽管凡夫心的表面充满了自私、邪见等烦恼,其本质却是佛。因此可以说,心不是佛,但心中有佛;很多时候也会直接说心即是佛,如后文将要讲到的“离心无佛,离佛无心”——心以外没有佛,佛以外没有心。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密法等其他佛教宗派中也有这两种论述,而且,观点背后还有与之配套的两类修行方法,分别对应证悟之前和证悟之后两个不同阶段,因此二者之间互不矛盾。

“烦恼若尽,佛从心出”,烦恼全部消灭,心中的佛才会出现。从世俗层面看,烦恼本身不是佛,必须把烦恼断除干净之后,心中才会出现佛。大圆满、大手印有时也会这样讲。

“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当树木外面被腐烂的树叶、垃圾包裹时,其本来的芳香难以散发出来,只有剥离掉这些朽腐之物,本具的香气才能得以发散。这与我们的心和心的本性的道理如出一辙。

“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此时发出的香气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树中产生的;当我们铲除内心的烦恼之后便会出现佛,然而,此时除了心以外并没有佛,心的本质就是佛。

“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如果树外有香气,那根本不是树自身的香气,而是其他物质的香味。

同样,“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如果持有小乘及部分大乘的观点,认为除了自己的心以外还存在佛,那不是自心的佛,而是像化身佛那样其他的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当时人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在自己身外,而非与自己一体,这样的佛被称为化身佛。化身佛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亦即心的本性。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国土”,在这里指的不是国家领土,而是自己感官所看到的世界。心中有三毒的人,他的世界也是肮脏、污秽的。

我们的梦境,便可充分说明这一事实。心地善良特别是经常念佛、行善之人,梦到的大多是佛菩萨、佛的刹土等清净的现象;很多高僧大德在梦中可以见到异于现实生活的善妙景象。他们的梦境之所以如此清净,是因为其修行已达到一定境界,心变得十分清净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什么样,梦境基本上也是那样。邪见者等内心邪恶、野蛮的人,梦见的往往是杀盗淫妄之事,因为他们的内心状态非常糟糕,故而看到的世界也不免肮脏、龌龊。

由此可见,只要心里有三毒,看到的就是不清净的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便是如此,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心不清净,所以人类世界充满了不公平,时不时会发生战争、饥荒和瘟疫。我们的心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八地菩萨的心非常清净,他们看到的世界便美妙庄严;地狱众生的心非常糟糕,他们看到的世界也就恶劣无比。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心中完全没有三毒的人——八地以上菩萨,内心毫无烦恼,其国土也是清净的。他们看不到我们所在的这种不清净的世界。

 

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倘若世界不清净,充满各种污秽的烦恼,会出现佛吗?不会。这里说的佛,下面会予以解释。

“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所谓的不清净的污秽世界,是指无明三毒。

“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前面说秽恶肮脏的世界中不会出现佛,这个佛并不是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曾出现在这个世界。秽恶肮脏的世界,指的也不是外在世界,而是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倘若精神世界充满三毒烦恼,就不会出现佛。这里的佛是指觉悟的心,而觉悟的心就是法身佛。简而言之,当我们的内心充斥着各种烦恼时,就不可能出现觉悟的心,也就是无法证悟。

所以我们务必要修加行,通过四加行、五加行这一系列修法,一方面逐步减少秽恶的烦恼,一方面积累资粮。到了一定时候,去听受大圆满、大手印这样的法,就可以获得证悟。

 

(4)束缚我们的,不是语言、文字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而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一切言语”指所有话语,包括有意义的、无意义的,如讲经说法时的言语,闲聊时无记的言语,乃至十不善中的妄语、粗语这类言语。“无非佛法”,没有一个不是佛法。无论哪一种言语,统统都是佛法。

下面紧接着讲前提条件——“若能无其所言”。关键字是“无”,意即空性。如果能够通达亦即证悟语言本身是空性,“即尽日言而是道”,那么即使24小时不停地说话,也从未离开过“道”。“道”,即证悟。

之前解释过,“道”的本体是寂灭。在禅宗中依照虚云大师等倡导的禅净(禅宗和净土宗)双修的方法,证悟禅宗境界以后,在此境界中如如不动的同时还可以念佛。这种念佛以及讲经说法等,当然属于佛法无疑。然而,闲聊、骂人、撒谎等等,也可以是佛法,前提是证悟一切言语皆为空性。成为佛法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这个人是否讲经、是否撒谎这些表面现象,而在于他通达了语言是空性。

本论前文有云“耳不著声,耳为禅门”,耳朵若不执著声音,耳朵即为禅门,不正是这个意思吗?不管当时说了什么话,只要清楚地了知自己所说的语言未曾离开证悟境界,都是如幻如梦的,那么他所有的言语都是道,都是佛法。

“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反之,如果认为自己的言语都是“有”,亦即觉得语言实有存在,尚未通达空性,那么纵使整日沉默、不发一言,也不是道。

沉默和说话,哪个好呢?佛说,二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证悟与否。如果证悟了,整天说看似无聊的话甚至八卦消息也无妨。表面上在谈八卦,但他的心全然不执著这些,因而说的都是道。有些人两三年不说话,以为沉默本身是个了不起的行善方法,内心却揣着各种执著,没有证悟,没有通达如幻如梦,这种沉默不是道,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他们和那些整天唠叨不停的人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是话未说出口,声带没有振动而已。所以,不要以为沉默就是道,这种沉默根本徒劳无功。

 

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言不离默,默不离言。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这句话有两个版本,一个用“乖”,一个用“乘”。

如果用“乖”,怎么解释呢?“乖”,意思是违背、违反、矛盾。“言”,指说话;“默”,即沉默。佛陀讲法与沉默是不是相违呢?不,说话不违背沉默,沉默也不违背说话,两者互不矛盾。以普通人的视角,说话和沉默显然不一样,完全相反。如来则不然,表面上在说话,实际上并没有说话的意思,没有任何分别念,一直停留在道当中。可以说,如来的言即是沉默,沉默即是言,两者毫不相违。

如果用“乘”,是什么意思呢?在古汉语中,乘即胜,意思是超越、胜过。如来说话和沉默,哪个更好呢?都是一样的。说话没有胜过沉默,沉默也没有胜过说话,并没有哪方更胜一筹,两者平分秋色。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禅宗也许有自己的解释方法。当初达摩祖师使用的是哪个字,我们已无从知晓,但从内容上看,用“乖”和“乘”都可以解释得通。

“言不离默”,释迦牟尼佛说话时,看起来在说话,但从来没有离开过道。道即寂灭,他从未离开寂灭,亦即从未离开本质。

“默不离言”。佛陀打坐时处于沉默状态,此时是否完全不能讲话呢?也不是。佛陀在禅定中如如不动的同时,仍然可以为信众转法轮,两者毫不冲突。我们经常可以在佛经中看到类似的描述。

“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三昧”,即禅定。证悟了言与默不相违这一道理的人,已然处于禅定当中了。仅仅理论上知道还不够,需要自己有亲身实感,亦即切身领悟这个道理,这样一来,这个证悟者已在三昧之中。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

 

“若知时而言”。“知时”的意思是,明白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了知说话的时机——心无执著时可以说,若仍有执著,说明时候未到。或可理解为,未证悟者在持咒、念佛或者打坐时,需专心致志,不要掺杂闲言碎语。不过,此处“知时”主要指的是证悟者,其证悟境界已经达到不受说话、做事影响的程度,到了该自己说话的时候,“言亦解脱”,此时说话和沉默互不矛盾,言语本身就是解脱。因为证悟者的内心已然通达了一切语言如幻如梦,故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若不知时而默”,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亦即不具有证悟境界,自以为沉默止语是很好的修行,从而沉默不语。“默亦系缚”,此时的沉默也是一种执著。他对不说话这件事本身怀有执著,这样也会被束缚住。

“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若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执著,那么说话也叫做解脱。所谓不执著、放下,都是针对开悟者而言的,唯有开悟者才能做到不执著、放下;未开悟者则不可能做到,所以不要对他们提这种要求。

“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若对沉默、止语心怀执著,或止语时心里胡思乱想,这些都是著相、执著。这样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沉默也并非好事,同样会将其束缚于轮回之中。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本身是解脱的,属于自解脱。意思是说,文字本身为空性,只是人将其当作真实的,于是它就在我们的世界里变成了实有的存在。受人赞美,心花怒放;被人诽谤,火冒三丈;等等,这些都缘于自己的执著,从而使文字变成了带有或正面或负面力量的事物。倘若人不执著文字,亦即证悟了文字如幻如梦,那么它自己本来就是解脱的,所以说文字本性解脱。

“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文字能否把我们捆绑在轮回中呢?文字本身并不能,只是我们的心认定语言文字为实有而去执著,从而为文字赋予了诸多善恶;我们心里若不执著,后续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此处的两个“就”,意为参与。“文字不能就系缚”,文字不会参与束缚。比如耳朵听到了几句话,我们的心若不去理会,没当一回事,那么耳边有声音也无妨。不管那个声音是赞美还是诽谤,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那么“系缚”来自哪里呢?“系缚自来就文字”,其实并非来自文字本身,而是来自我们的心——心参与到文字当中。更准确地说,由于我们的心执著于文字,将其视为实有之物,从而产生了束缚,烦恼、痛苦也接踵而来。

科学家说,物质世界里不存在声音。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呢?之前讲过很多遍,我们说话时声带振动,使嘴边的空气产生压力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抛下石子时漾起的波纹。由于构成空气的两种主要气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我们看不见空气,但它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例如汽车轮胎里充满空气后,能承载二三十吨货物,这说明空气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身处的空间里到处弥漫着空气这种物质,其中产生压力波之后,会传到旁边人的耳朵里并振动其耳膜。正常人的耳膜一旦振动,便会萌生一种感觉。耳膜的振动属于物质,振动后产生的这种感觉则属于精神。由此可知,所谓的声音根本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感受。

但由于无明,我们生来便认定声音、颜色等是存在于外界的东西,以为这些组成了外面的物质世界。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逐渐发觉这些物质在一个一个消失,如今大部分已经寻找不到了。相信终有一天,科技会让这个物质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人们就会明白,哪有什么真正的物质,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感官的感觉而已!佛教苦口婆心告诉世人的正是这一点。

如果我们的心不参与到文字、声音中,那么非但赞美和诽谤不存在,连声音本身都是子虚乌有——不仅在心的本质上不存在,在世俗物质世界中也不存在!然而,我们的意识首先肯定了声音的存在,而后进一步判定它是好是坏、是称赞还是诋毁……紧接着,优越、自卑等各种情绪、念头便在心中应运而生。比如,别人对自己本无任何敌意,可自己偏偏觉得他对我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然后越想越不对劲,如此一来,抱怨、仇恨等诸多烦恼便纷至沓来……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参与之后的产物。

 

3.从凡夫到佛陀

(1)以非法作舟可渡过轮回大海

 

法无高下,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法无高下”,法本身没有高下之分。没有高下的法是什么?当然是心的本性。除了心的本性,一切都有高下之分。

“若见高下,即非法也”,倘若我们看到了高下,那肯定不是心的本性或者说心的本来面目。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不是体,而是相。

高下、左右、上下、好坏等所有二元对立的事物都是不平等的,属于相(即现象),而非体(即本体、本质)。这些表面现象都是感官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罢,都不属于本质。

此句中的“法”是什么?就是本质。禅宗强调两个字:体、相。归根结蒂,这个本体要落实到心的本体上,而不是外面某个物质的本体,而心的本体就是法身。此处的“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心的本性、法身或者说法界,不分高下。我们若见到了高下之别,那肯定是表面现象,而不是心的本来面目。

“非法为筏”。“筏”,船只,一般指用竹子、木头等制作的水上交通工具。“非法”,即上一句中高下、善恶等非法。此“非法”虽然不是法(即心的本性),但我们可以作为船只来使用。

“是法为人筏者”。“是法”,指前面的“非法”。这个法可以作为人使用的船只。

用船来做什么呢?“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则是法也。”人乘坐这条船,可以渡过非法,因此上一句中的非法就变成了法。凡是可以用来渡过非法的,都可以称为法。

以上几句话里又是非法又是法,我们需要理清其中的思路。首先讲的是非法,“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心的本性。从这个角度讲,本性以外的东西统统叫做非法,不但高下、好坏是非法,而且出离心、菩提心也是非法。但从世俗层面讲,出离心、菩提心显然属于法。

其次说“非法为筏”。非法虽然不是心的本性,但是可以作为法为我所用。尽管出离心和菩提心不是本性,但在世俗的学佛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当作船只,没有它们,我们无从渡过轮回大海。因此,这些非法并不是没有用,其中还包含很多好东西,诸如闻思修行、忏悔罪业和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想法等等。如果凡是非法都要舍弃,那么出离心、菩提心,忏悔、回向等就只能扔掉了。显然不是这样,这些都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过程。

因此,达摩祖师说“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前半句的“非法”到后半句变成了“法”,接下来“则是法也”,进一步肯定了“非法”是“法”。既是非法又是法,两者完全不矛盾。

这几句话透露出禅宗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呢?虽然从心之本性的角度讲,出离心、菩提心、善恶取舍等叫做非法,但它们相当于船只,能载着我们到达彼岸——证悟心的本性。如果你已登上彼岸,自然可以扔掉这些非法,因为完全不再需要了;如果你尚未抵达彼岸,则千万不要离开船只,因为这些非法与杀盗淫妄等十不善有天壤之别,它是我们赖以跨越轮回苦海的救生船。

所以,虽然四加行、五加行,供曼荼罗等积累福报的修法,以及金刚萨埵忏悔法都在非法之列——它们均不属于本质层面,而属于世俗的范畴,但这些非法对我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修行环节。

禅宗及大圆满宣讲心的本性最为究竟,然而,若是缺失了出离心、菩提心,我们连希求证悟、获得法身佛的想法都生不起来。虽然心的本性光明,但我们会觉得,光明与我有何相干?光明怎样?不光明又怎样?无信仰以及有一点信仰却只求人天福报之人,不正是如此吗!根本不在乎心的本性是否光明,它光明我也不追求,不光明我也无所谓,只求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可见,若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心的本性再光明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恰恰是这些非法。大家不要以为“非法”两个字不好听,所有非法的东西都要抛弃,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要仔细体会达摩祖师的文字,字字句句极富意义。如果只是泛泛阅读,很容易忽略其间真实的含义,最后只草草总结出两个字——放下。放下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讲究方法,对此禅宗说得非常清楚。

这部分还有一处需要解释,“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人利用前面提到的非法,便能渡过非法。

为什么用非法能渡非法呢?佛经中有个比喻,森林里经常着火,有时是人为原因,有时则是树木自燃。之所以会自燃,是因为原始森林异常茂密,刮起大风时,树干、枝叶之间反复摩擦便容易产生火,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树木自身燃起的火便将自己烧毁了。“人乘其筏,即渡于非法”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俗话说的“以毒攻毒”——修行之初,我们需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以此而获得证悟;证悟之后,通达了一切如幻如梦,从而断除了对出离心、菩提心的执著。

总之,若是缺乏出离心、菩提心,必然无法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之后,证悟的智慧又将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执著摧毁无遗。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常识。

 

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

 

“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若从世俗角度讲,肯定有高低上下、好坏善恶等。换句话说,在世俗谛中这些全部存在。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胜义谛和世俗谛,达摩祖师终于明确表达出来了。“男女、贵贱”,在这里代表一切不平等的事物。

“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道”,指的是寂灭,亦即胜义谛。从胜义谛的角度讲,高低、左右、善恶等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在我们尚未证悟“道”,仍然处于世俗中的时候,就不要说不执著、放下。

有些学禅宗或大圆满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他们只会一味强调:不要执著,放下就好!但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如《定解宝灯论》所言,这就是完全不分层次地混为一谈。达摩祖师也说得明明白白,世俗层面上有男有女、有贵有贱。我们现在正是处于世俗状态的人,对我们而言,高低、贵贱、善恶、因果等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能放得下?如果什么都无所谓,全然不顾行善断恶、取舍因果,那跟没有信仰的人有何区别?这显然是大错特错了!放下根本不是给未证悟者用的,就像应该给感冒患者服感冒药,给鼻炎病人用鼻炎药,不能什么病都用一种药。

总而言之,不要妄图用“放下执著”四个字解决一切问题。起初我们需要执著,把它作为船只,最终执著自己可以打破执著,这就是以毒攻毒的道理。

 

(2)需正确区分世俗谛与胜义谛

 

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

 

“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这是一则出自《维摩诘所说经》的故事,讲一位天女悟道了,也就是证悟了,不过她的女性身份并未改变,仍然是天女的形象。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男女形象属于世俗之物,所悟的道属于胜义谛,两者互不相干。

无论男女都可以去悟道,悟道以后,世俗的男女形象是否不存在了?当然不是,从道的角度讲确实不存在,但在世俗中男性女性、高贵上下这些是永远存在的。这位天女获得了证悟,因此并不会执著于自己的女身形象。这一点,后面会继续讲。

接着是来自小乘佛教《律经》中的一个故事,“车匿解真,宁移贱称”。“车匿”是人名,他是释迦牟尼佛身为悉达多太子时的奴仆。当年他驾着马车陪同悉达多太子出城去看外面的世界,当晚也是他陪同太子从王宫出逃。太子出家后,让车匿把自己的衣服、身上的珠宝首饰带回了王宫。

车匿后来也出家了,成为僧团里最不听话、最调皮的六群比丘之一。现今如此多的出家人戒律,大部分与他们有关。因为这六位比丘经常惹是生非,甚至几次被告到当时的最高法庭。每当他们惹出一个事端,佛陀便制定一条戒律,这样戒律越来越多。但这只是一种示现,车匿并不是普通人。佛陀需要为后人留下戒律,又不能莫名其妙地凭空制定,需要一些缘起;况且当时佛陀身边的人境界高深,不会招惹是非,因此需要有人出来惹事,佛陀才好依此制定戒律。

显现上,车匿认为自己与释迦牟尼佛一起来自王宫,身份与众不同,于是十分傲慢,犯了戒也拒不忏悔,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且脾气极大,经常出言不逊、破口大骂。由此得名恶口车匿或恶性车匿(意即性格恶劣)。“贱称”,指的就是这个低劣的称呼。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车匿并未证悟。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向佛祈请,以后这些人若仍破坏僧团纪律,该如何是好?佛陀回答说,可以采用僧团中的一种惩罚方式予以对待。也就是,大家都不跟他说话,不与他来往,故意将其孤立。后来,车匿从这种惩罚中幡然悔悟,拜阿难为师,终成阿罗汉果位。实际上,六群比丘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有的在佛陀住世时证得阿罗汉果,有的在后来获得了成就。

“车匿解真,宁移贱称”。“真”,指胜义谛;“解真”,即证悟胜义谛。“宁”,即岂,表示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车匿证悟阿罗汉之后,难道他的贱称需要改吗?不,恶口、恶性的臭名还在。也就是说,他的名字和他是否证悟毫无关系——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的境界,不会像从前那样骂人、惹祸了,可在世俗中,他的贱称依然存在。

以上两个故事充分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没有什么关系,世俗谛层面上一切都存在,而胜义谛中一切都不存在。

“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表面上有男女之相、贵贱之别,但就道的本质而言,原来这一切并不存在,一切源于同一个真相、同一个标准,那就是缘起性空。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接前文继续讲《维摩诘所说经》中悟道天女的故事。

《维摩诘所说经》记录了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之间精彩纷呈的问答,舍利弗等小乘声闻也在旁倾听。后来出现了一名天女,通过神通在空中散花,落到大乘菩萨身上的鲜花,一会儿便落到地上;落在声闻身上的花,却像胶一样粘住了。舍利弗觉得作为庄严的比丘,身上不应该有花,想把鲜花抖掉,却怎么也抖不掉。

天女问:“你为什么要抖落鲜花呢?”舍利弗说:“这样不如法。”

天女说:“你可知道为何你们身上的花抖不掉,菩萨身上的花会自然掉落吗?因为你们现在仍有执著,所以抖不掉这个花,而菩萨完全通达了缘起性空,故而鲜花在他们身上留不住。”

后来舍利弗与天女之间还有一段对话。舍利弗问天女:“你到维摩诘这里多长时间了?”天女说:“十二年。”

舍利弗接着问:“你神通了得且辩才无碍,智慧如此之大,为何还是女身,不转为男身相呢?”

天女答道:“女身相又怎样?我十二年中寻找女身相,却从未看到何为女身相,又如何转呢?”她的意思是,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从来没有找到什么女身相,那何谈转为男身呢?

“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连男女相都没找到,转什么呢?

“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十二年”,是不是指天女真在维摩诘身边待了十二年呢?达摩祖师解释说不是,它指的是“十二入”。

什么是“十二入”?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其六个对境(色声香味触法),合起来称为十二入。天女表达的意思是,她已然通达十二入皆如幻如梦,都是缘起性空的。所谓的人、天女、男女等等,实际上就是眼耳鼻舌身等十二入,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的人或天女。

达摩祖师在表达什么意思呢?前面说了,天女已经证悟,她自己也说找不到男女身相。“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从道的角度讲,这些并不存在;以世俗而言,却是存在的。由此可见,天女说的没有找到,是从道的角度出发;与此同时她依然是一名天女,这是从世俗的角度讲的,这两者丝毫不矛盾。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胜义谛和世俗谛,是前面提到的八大甚深法中最重要的两个。二谛如同一把钥匙,正确区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在了解空性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环。

 

(3)凡夫与佛,犹如冰与水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这句话非常重要,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没有佛,佛以外也没有心。此处的“心”,主要是指凡夫心,亦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佛”,指法身佛。

我们心的本质本来就是法身佛,而心是其表面的部分。因此佛与心唯一的区别是:佛是心的本性,心是佛的外表。用禅宗的话讲,佛是心的体(即本体、本质),心是佛的相(即表面现象)。

“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水和冰一个液体一个固体,表面上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所处的温度不一样,本质上并无任何差别,无论水还是冰都没有离开过它们的本质。

 

①  证悟的原理及其作用

 

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

 

首先解释“离心无佛”。

“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离心无佛”的“离”,并非远离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心无佛”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远离心,而是不执著心的相。

所谓“心相”,是指除了深度睡眠和陷入昏迷时以外,我们所接触或感受到的一切,诸如意识中的种种情绪,以及各式观念、见解等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心相”都是心的外表而非本质。那心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肯定是空性。

外面物质世界的本性也是空性,佛经讲万事万物的本性皆为空性。实际上,可以证明这一事实的依据数不胜数。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如楼宇、桌椅等,其实也是物质世界的相,我们并未见过物质世界的体。

原因我之前反复讲过,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暂且不说外面是否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即便存在,也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连小学生都知道,物体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些粒子,只能看到粒子的高速运动给视觉造成的错觉,这些错觉进而形成了物质世界。所以,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物质世界的相,而不是物质世界的体。

譬如,我们眼中任何物体的形状,都不是物体本身的形状,而是由电子高速运转带来的错觉;颜色也是这样,它从未存在过,只是我们大脑中的画面而已;声音也不例外,包括听经闻法时的声音,大家都认为它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然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声音这种东西,我们听到的只是自己在大脑或意识中制造出来的一种画面。除了视觉和听觉以外,嗅觉、味觉、触觉所有感受都是如此,我们感知到的仅仅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相。

那物质世界的体究竟是什么样呢?迄今为止科学对此尚无定论,仍在不断探索;小乘佛教认为,物质世界的体是小到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换成现代语言叫做基本粒子;大乘佛教则认为,连基本粒子都是不存在的,物质世界完全是一种错觉。

按照大乘的观点,人类的视觉、听觉等一应感官过于迟钝,以至于根本无法正确识别外界。所有人自打呱呱坠地便有一种错觉,由此带来一个错误的观点:物质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这样,或者说,认为自己看到的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客观事实。在此基础上,人类建立起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此一来,尽管物质世界是错觉,但由于我们认定它真实存在,于是便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和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幸福。

比起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则更为复杂,我们不清楚它的体,只能看到它的相。精神世界的相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说的“心相”,即每天24小时当中我们感觉到的各种情绪以及所有观念。精神世界的体是什么呢?就是佛性。实际上,人性与佛性的差别仅仅是相与体的差异,好比一张桌子与构成它的最小粒子之间的差别,仅此而已。

人类是如何发现物质世界的相和体的呢?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和佛学都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其中论述最透彻的当属佛经,如在般若经中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后来,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借由显微镜等仪器也发现了,物质世界的规律确实如此。

至于心或意识的相和体,最早也是佛经提出来的。那除了佛经以外,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了解吗?有,就是亲身体会,用我们的心去寻找心的本体,让它自己去看自己的本质,一定能找到,这个过程就是修行。有一天找到了心的本体,这叫做开悟,也是修行的结果。

开悟有什么作用呢?众所周知,我们的肉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细胞又由无数原子构成,从中根本找不到一个自我。假设自我存在,则应当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然而,开悟时我们发现,在心的本性中也找不到自我!精神世界中同样没有一个可以执著、抓取的地方,就像落水的人只能抓水,此外没有任何其他可抓之物,然而抓水毫无用处!当我们在内心当中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时,就从源头上清楚地体会并确定自我并不存在,由此我执便开始松动、瓦解。贪嗔痴慢疑等所有烦恼都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一旦基础开始瓦解,那么所有烦恼终将逐渐消失。

比如,有些人莫名其妙出现了恐高症等一些异常的心理现象,通过催眠治疗找到了病症的源头,从而使他深切体会到,原来自己的恐高症是源于过去某件事,而非现在的什么原因,并不存在什么牢不可破的根据或理由。就这样,催眠治疗起到了作用,他恐高的症状被成功治愈。

同理,我们从源头上寻找引发烦恼的原因,结果发现原来自我根本不存在,只是我们不了解实相,误以为有一个自我存在,为了保护它而生出各种各样的烦恼。可见,这一切都建立在本不存在的错觉这一基础之上。一旦看清了这一点,烦恼便像冰雪一样开始融化,最后全部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我们一定要努力去获得开悟的智慧,藉此洞悉心的本性。若没有显微镜等仪器,科学家无从探知物质世界的深层构造,顶多是逻辑上有所了解;借助于仪器,人们才得以亲眼实证。同样,我们必须拥有智慧才能看到心的本质。这个智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闻所得的智慧,思所得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修所得的智慧,通过最后这个智慧就能看到心的本性。

关于这一点我重复过很多次。人类的眼睛要看东西必须借助可见光,这种光的穿透力很弱,导致我们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而X光具备较强的穿透力,足以透过衣服、皮肤、肌肉直达骨骼。同样,意识的思考和判断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一些深奥之事做出判断,更无从了解事物的真相。但除了从意识切入以外,我们也别无他法。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闻思修寻求像X光那样敏锐的智慧,然后用这个智慧去看自己的心,以此便可穿透心表层的情绪、观念等,全部穿透以后就能看到心的本质,这就是证悟。

以上讲解了证悟的原理以及证悟之后的作用。证悟的作用无比强大,大家一定要争取早日证悟。怎样争取呢?一方面好好闻思,尤其是学习般若空性;另一方面,仅仅学习理论还不够,一定要去打坐实修,修持出离心、菩提心,也就是修四加行、五加行。这样一步一步闻思修行,无需等到死后或来世,这一世完全有希望证悟、成佛!

早期的人类不了解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承受着来自自然界的一些灾难性打击,不得不生活在对大自然的恐惧当中。后来慢慢了解以后,恐惧便随之烟消云散。可见,恐惧都是来自于未知。现在我们也不了解自己,尤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人们一度以为,解决了物质上的问题便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可是,当物质上的问题解决完之后,却赫然发觉更多的问题纷至沓来。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要到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找答案。

这是极富意义的一件事情,对我们而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有人多年苦读取得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学历,能否派上用场不好说,这个学历最终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了解自我或了解心的本性的智慧,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利他。而今生是获得此智慧的唯一机会,大家务必要重视!

 

②  透过心的表象看本质

 

回到《悟性论》的原文,“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什么是离心无佛?不是我们要离开心,而是不要执著心相。

前面说过,禅宗和大圆满都讲不执著或者放下,两个词是一个意思。但若没有可行的方法,则根本做不到。因为执著在我们心里已根深蒂固,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呢?

譬如面对一个长方形的桌子,如果不了解其微观结构,肯定会认为它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若不提供任何方法,只是一再地说“不要以为这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不要执著,要放下”,可是我们眼前明明摆着一张桌子,怎么可能放得下?然而,若是让我们透过显微镜去观察,不必说任何话,我们就知道了这里根本不存在一个静止的、长方形的物体。一旦亲眼看到它不存在的时候,就明白原来所谓的桌子只是一种错觉,对它的执著自然而然就会放下。

同样的道理,要求我们不执著、放下,必须提供放下的具体方法,告诉我们怎样放下,否则我们永远都做不到。所以这里讲“但使不著心相”,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去执著心的相,亦即不要在意自心表面的现象。

“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不见相”可以解释为没有看到相。但是不要误解,比如没有看到桌子而看到了椅子,是否叫没看到桌子的相?当然不是。没有看到相的意思是,通过逻辑,但最好是直接以直觉体会到,原来外在的物质世界尤其是内在的精神世界,本质上确如惠能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存在。这种“不见相”就称为“见佛”。什么佛?法身佛,亦即自己心的本性。

我们没有机缘福报见到当年的释迦牟尼佛,但是我们内心本具法身,并且法身超胜于化身——法身是真正的佛。因此,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佛的法身,也就是看到自己心的本性,这就是见佛。

“即是离心相也。”这叫做离心相。前面说过,“离”并非远离,不是说我们把心扔掉、离弃,去没有它的地方。“离心相”是指清楚看到了心的本性,在本性当中全然不存在所谓的心。这样就解释了前文出现过的“离相”一词。

 

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

 

前面解释了“离心无佛”,下面讲解“离佛无心”。

“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离佛无心”,就是佛从我们的心里出现,心能够产生佛。但是不能理解为像植物、庄稼生长一样,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并不是这样。“心能生佛”一句中虽然用了“生”这个字,但实际含义并不是生,而是出。“佛从心出”更为准确,佛从心中出现,而非从心中产生。

产生和出现有什么区别呢?比如阴天时不见阳光,待乌云散去后太阳出来,我们会用“出现”一词,而不会说太阳“产生”了。此处若用“出现”一词,意味着佛本来就在心中,只是我们未曾发现,当看到心的本性时,才知道原来本性就是佛,这是“佛从心出”。若用“产生”一词,则说明之前不存在,因缘和合之后才产生出来,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这句话中的“生”要理解为,消除烦恼之后佛便会出现。

不过,有时文字上也会用“生”。因为表面上我们现在是凡夫,通过修行最终可以成佛,类似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这一过程,因此在简单表述时也会用“生”这个字。但是大家要明白其真正的含义,佛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而不是后来产生的。

“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未尝”,即未曾、不曾。“心未尝生于佛”的意思是,我们成佛以后,佛是否会产生具有贪嗔痴的凡夫心呢?不会。成佛以后绝不可能再产生我们现在这样的心,但是我们的心能够产生佛。

接着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此观点,“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如同鱼生于水,而非水生于鱼。佛生于我们的心,但心并非生于佛。

 

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若想看水里的鱼,不可能第一眼直接看到,而会先看到水。如果我们看牛、羊、鸟等,因为它们在陆地或空中,有可能毫无阻隔一眼看到。可是鱼在水里,我们去观赏鱼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肯定是水,其次才是鱼。

“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同样,想观察佛或想看到佛,意即想观照法身佛——自己心的本性,能否直接看到呢?不能,先看到的是自己的心,也就是自己的分别念、执著。我们生下来第一个感觉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心,而不是佛。

“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看到鱼之后,就会忘掉水。为什么?因为目标是看鱼。比如去海上看世界上最大的水生动物蓝鲸,不是一去就能看到的,而是要在海上等待或长或短的时间,运气好的话蓝鲸就会现身,所以肯定先看大海。一旦蓝鲸的身影浮出海面,大家都会激动万分,立即忘掉了大海的存在。此时,没有人再去看海,视线都被鲸鱼吸引过去了。

同样的道理,若想看心的本性,需要先耐心地看心的相。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心相处,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心的状态——它在想什么,正在行善还是造罪,任何动静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具体怎么看呢?就是修持禅定。这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有些人才修了几天禅定,就抱怨杂念多、腿痛、身体不舒服,随即放弃。他们希望一打坐马上内心如如不动,看见心的本性。怎么可能?去看蓝鲸都要等上大半天,很多时候待上一周都看不到,只能不厌其烦地注视着海面。想要看到心的本性,更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时间修禅定,让心静下来,在平静中等候佛(即心的本性)的出现。

最初看心的阶段,肯定比较辛苦,因为此时内心被种种杂念所扰,很难平静下来,因此需要格外用功。当终于看到心的本性时,则不会再注意,或者说不会再专注于心的外表(即心的相,亦即各种情绪),只会聚焦于心的本质。本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心的本质,而不是它的外表,所以那时会将心的外表忘掉。

“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是未能忘记心,也就是仍然在乎心,这说明依然停留在意识和情绪当中,徘徊在心的相之中,并未看到心的本性,因此“尚为心所惑”,各种各样的烦恼仍会层出不穷。

“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鲸鱼一旦浮出海面,就一定要两眼紧紧盯住它,不要再去看海了;否则,它很快游走不见,这样便眼睁睁错过了观赏的时机。同理,当看到心的本性时,就不要再去关注心的外表,否则便会错失良机。

通过禅定耐心等待心的本性出现,它总有一天会出来,那时我们要能认识它。认识心的本性叫做“识心”,这个词大圆满、大手印、禅宗都在使用。通过观心,最终要看到、认识到心的本性。以上观鱼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告诉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等待心之本性的出现。上述内容不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实修中。

如果心的本性一直不出现,怎么办?一味等待肯定不行,无始以来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从未等到过什么,所以掌握方法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就是修四加行、五加行、禅修等一系列修法,尤其是通过金刚萨埵修法忏悔罪过,通过供曼荼罗积累福报,以及通过上师瑜伽祈请上师;然后观心,静候。至于具体的观心方法,需要到大圆满、大手印的引导文中去学习,依照其中的方法观察自心,坚持不懈地修持,一定会看到心的本性。千万不要以为修几天、几个星期或一两个月,稍稍努力就能成功。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人可以一闻千悟,我们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因此一定要坚持,三个月、三年没看到心的本性,不等于这一生看不到;十年、八年没看到,也不代表这一生都看不到。修行一定要有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个内容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切记!

 

③  众生的本质与佛等同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菩提”,即佛。众生与佛就像冰和水一样,这是两者唯一的差别。冰和水存在的形式不同,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但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众生与佛也是如此。

大圆满等无上密宗都强调这个内容。与其他密法相比,大圆满的不共特点即最突出的地方是什么?就是它旗帜鲜明地强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之所以称为大圆满,原因就在于此。禅宗等显宗第三转法轮、大手印等其他密法也宣讲了这个观点,承认“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但是大圆满讲得更清晰、更明确,而且方法非常直接,不走一丁点弯路,这就是大圆满最为殊胜之处。

“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被三毒的火所燃烧的,叫做凡夫众生。

“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三解脱”,指没有贪嗔痴三毒,即贪嗔痴三者全部解脱。断除贪嗔痴,或者说认识到贪嗔痴的本质,即为解脱。

一般而言,小乘佛教的观点是,断除贪嗔痴才能解脱。普通大乘佛教也认可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可以将三毒转化。总之,他们觉得贪嗔痴本身非常不好,要么断掉,要么转化,不允许它存在。第三转法轮却说,贪嗔痴表面上确实不好,但其本质是佛,而且是佛的法身。由此可见,层次越往上,所持观点就越清楚、到位。

《慧灯之光》中的《黑蛇总义》一文,讲述了这些教派各自的观点及相应的修行和行为,大家可以去翻阅。这篇文章以几个人看到一条蛇之后的不同反应作为比喻,通过介绍蛇给他们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恐惧,以及他们各自使用的对治恐惧的方法,阐述了从小乘直至大圆满不同层次的见解。有的认为需要断除或转化烦恼;有的认为既不用断除,也无需转化,根本不存在什么烦恼。你觉得它是烦恼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它的本性;若能认识它的本性,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烦恼,既然不是烦恼,还有必要断除或转化吗?

由此可见,佛教的显密二宗、大小二乘,其见解的高度各不相同,层层递进,密宗和大乘内部又分不同的层次,各自修法也不尽相同。无论学习哪个宗派,都必须修持相应的法。

试想,当此生即将落幕之际,我们扪心自问:今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想必会有各式各样的遗憾,有的人未能完成心愿,有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然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明知有机会修自他二利的佛法,却始终没有修。《胜道宝鬘论》中对此讲得很清楚。

无始以来,我们从未了解过自己的本体,整天被世俗的名缰利锁、虚荣浮华所裹挟,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也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虚度一生。尽管人生短暂,若能尽早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

相较于其他法门,禅宗、密宗确实意义非凡。法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别,都可以救拔众生,包括小乘佛教都是很殊胜的。不过,对实相的描述是否直接、清晰,不同法门在这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若有机会修习这类特别殊胜的法,一定要有耐心去等待心的本性出现,这一点非常重要。能不能等到呢?肯定可以!为什么?就像冰的本质是水,冬天过去,夏天总会来临,温度升高,冰必然融化。假如它的本质不是水,而是像石头、煤炭那样的物质,那么等100万年它也不会变成水。正因为心的本质是佛,是光明,只要方法正确,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见到佛。

所有众生的本质都是佛,只不过目前一些客观因素、条件尚不具备,本性暂时未能显现出来。但是这些条件不可能永远不具备,总有一天会万事俱备,那时我们就会看到本性。因此,大乘佛教极有把握、极度自信地说:一切众生最终都会成佛!

“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三冬”,即阴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夏”,即阴历四月、五月、六月。一到冬天,水凝结为冰;一到夏天,冰融化成水。

“若舍却冰,即无别水”,倘若舍弃冰,则不会有另外的水。这里只有一块冰,放弃了它,也不可能找到其他水了;如果想要水,只有等待这块冰融化。

“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如果抛弃众生,也就没有其他的菩提了。“菩提”,即心的本性。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冰和水是同一个本质,众生与菩提也是如此,众生的本性就是菩提的本性,菩提的本性也是众生的本性。我们需要在修行中践行这一点。

佛法经常会讲,心的本性是佛,众生即佛,烦恼即是菩提,轮回即是涅槃,诸如此类的话。可是听多了,人往往会麻木。大家觉得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可能会想:“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佛?我的本性应该是人性,不可能是佛。”

我们现在的本性当然是人性,但若进一步讲,人性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佛性!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证明。这不是那种要等到来世或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且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若要向他人证明这一点确实有些困难,因为心的本性很难用语言如实表达,只能借助语言及逻辑的推理方法;但要向自己证明则简单得多,无需语言,完全可以亲自体会到心的本性。

“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耳”,即而已。“乌头”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植物,其茎部好似乌鸦头,故而得名乌头,可以用来入药。从乌头根部的侧面能长出另一种植物,由于它附着在乌头的根上面,所以被称为“附子”。地下共用一个根,地上是两种植物,一个叫乌头,一个叫附子。

前文说过,众生和菩提是同一个本性,就像冰和水一样。此处又将其比喻为乌头与附子,虽然是两种植物,却只有一个根。

“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只是因为季节或时间不一样,才有了迷和悟两个不同的世界。

“迷悟异境”可以理解为,迷者与悟者的内在境界不同,从而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也迥然相异。迷者看到的是一个自以为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他带来各种恐惧、失落、绝望,当然也夹杂着少许希望和短暂的快乐;悟者拥有善妙的境界,故而他的世界与迷者有着天壤之别。

“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因为有迷和悟,所以出现了众生与佛两个不同的名称,但他们的本质完全一样。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真。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龙和蛇都有鳞,所以蛇化成龙的时候,身上的鳞片不需要改变。

同样,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一个人先是凡夫,通过修行获得证悟之后成为圣人,届时其外在面貌几乎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内在境界不同于以往。

譬如佛陀身边的阿罗汉,他们证得阿罗汉的前后,只有内在的变化,外表并没有什么改变。前文提到的天女,悟道以后内心获得巨变,从凡夫成为了佛,但外表仍然是女身相,与悟道前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后,主要区别也体现在内在的变化。我们现在当然也不例外,若有人证悟了大圆满或禅宗的明心见性,内在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相貌与证悟之前不会有什么差异。

“但知:心者智内照”。“心”,指智慧;“内照”,指观照、看到心的本性。只要知道让心向心内观照,就可以看到心的真实面目——心的本性。

现在我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此生是否肩负着某种使命,所以世人都说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学也倡导认识自我,传统文化中此类说法也屡见不鲜,但无一像佛教这般对自我的本来面目诠释得如此全面、透彻。其实真正的自我就是智慧,往内心深处观察就能发现自己的本性,那时我们就明白了自己到底是什么,随后一切问题都将烟消云散。

“身者戒外真”。“戒”,指杀盗淫妄等不该做的事;“真”,指行为变得诚实、诚恳。行善、断恶、持戒等身体方面的取舍、戒律,可以让我们成为不做杀盗淫妄等事的诚实的人,但这只能控制我们的外表,使外在显得端正、诚恳。

佛经讲威仪端正,说的正是行为。遵循这些标准的行为,可以避免做出卑鄙、低劣或伤害众生的事情。身体只能做到这些,但是心不一样,它能直接看到自己的本性,因此格外有意义,也更加重要。

 

④  以闻思修行开显佛智

 

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众生度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虽然我们心的本性是佛,但如果不闻思修,这个佛永远被烦恼遮盖着,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我们通过修四加行、五加行、禅定等等,将深藏在心中的佛发掘出来,使其发挥作用。这样通过普通人的努力让佛出现,就是“众生度佛”。

“佛度众生”,当心的本性——法身佛出现之际,也就是我们证悟的时候,佛会回过头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消除烦恼和痛苦。

“是名平等”,先是众生度佛,然后佛度众生,这叫做平等。

“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真有众生度佛这回事吗?达摩祖师将其解释为“烦恼生悟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分成两种层次来理解。

第一种,有了烦恼才会悟解。“悟解”,意即证悟或解脱。证悟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发现轮回中有生老病死等无尽的痛苦。没钱的人,要一辈子忍受贫穷之苦;有钱、有权势地位的人又害怕失去这些,同时希望得到更多,并且还要提防竞争对手,从而产生穷人难以想象的更大的烦恼。总之,无论有钱没钱、有权无权,都不得不忍受和面对数之不尽的痛楚。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开始对轮回萌生厌恶之心,向往摆脱、超越这一切,由此产生出离心,迈出了解脱路上极其重要的第一步;接着循序渐进地闻思修,直至最终获得证悟。因此,先要经历烦恼,才能生起追求解脱的愿望,进而学佛、证悟。若是没有烦恼,后续的一切都很难发生。

有些人暂时没有太多明显的痛苦,家庭和睦、经济宽裕、身体健康……这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会一心沉迷于当下的快乐,不去想这些是怎么得来的,未来能够持续多久,从而不做任何准备。殊不知这种快乐是很无常的,意外随时可能来临。即使不发生意外,人总会衰老、生病、死亡,身边的亲人也会一个一个离开。这些是自然规律,所有人都不得不去面对,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幸福快乐。若能意识到这些,人就会审视和思考当下这些快乐的意义何在,进而想到应当为将来做一点准备。什么准备呢?修行。这样就可以生起出离心,在此基础上继续闻思修,直至最后证悟。以上是“烦恼生悟解”的第一种理解。

第二种,境界稍微高一点的人,当心里产生某种烦恼时,比如火冒三丈、欲望强烈或愚昧无知时,若此刻懂得去看自己心的本性,就能看到这个烦恼的本性——再严重的烦恼,无论愤怒、欲望还是无知,其本性永远没有离开佛性。于是,他在最恶劣的烦恼中找到了佛性,这也是“烦恼生悟解”,从烦恼中诞生了智慧。

以上这两种理解方式,都叫做“众生度佛”。接着解释“佛度众生”。

“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开悟之后仍会余留下不少烦恼,必须用证悟的智慧来消灭它们,这就是“佛度众生”。

“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即要知道。这里用了两个“非无”,“非”和“无”要分开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达摩祖师在下一句解释了,“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没有烦恼,就无法生起解脱;“非悟解无以灭烦恼”,没有证悟的智慧,就没有机会消灭烦恼。

开悟之后仍然残留的烦恼是非常顽固的,要铲除它们,必须灭掉它们的种子。要消灭种子,唯有利用证悟空性的智慧。禅定等其他修行的力量能控制住烦恼表面的现象,但要从根拔除,必须拥有证悟的智慧。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迷的时候佛度众生,悟的时候众生度佛。还未证悟或尚未铲除最后的烦恼时,佛来帮我们解决烦恼问题,这是“佛度众生”;开悟时,发现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使佛浮现出来,这是“众生度佛”。

“何以故?”为什么呢?

“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虽然无始以来佛一直在我们心底,但他不会自然成佛,必须由人去度;众生通过闻思修行,使心里的佛显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因而是众生度佛。

 

⑤  脱凡入圣便超离迷悟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

 

“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诸佛的父亲是无明,母亲是贪爱。

如此多的烦恼和业障为何只提无明和贪爱呢?因为佛经里讲,这两个是导致众生轮回的根源,它们就像拴住风筝的线一样,使得风筝飞得再高也无法自由翱翔。尽管我们可以投生为人,甚至成为富足、高贵的人,也可以投生为福报圆满的天人,但只要心中具有无明和贪爱,再怎么样也无法突破轮回,只能在六道中浮浮沉沉。有些佛经中说轮回的根是无明,还有些佛经说轮回的根是贪,不过《三摩地王经》等大部分佛经认为,这两个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说诸佛菩萨的父母是无明和贪爱呢?因为就像父母生儿女一样,佛菩萨是在无明和贪爱中产生的。一旦了解了无明和贪爱的本质,亦即证悟了它们的本性,佛就会出现,所以说它们是诸佛菩萨的父母。

“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无明和贪爱都是众生的别名。我们之所以是众生,正是因为我们有无明,有贪爱。所以,这二者可以说是众生的别称。

“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没有什么区别,它们一模一样,而且是一个身体的两个部分。众生与无明也是如此。

“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证悟之前,我们在此岸,亦即身处轮回;证悟之后,便抵达彼岸,获得了解脱。

 

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若知心空不见相”。“知”,即证悟;“心空不见相”,心是与虚空一模一样的空性。当某个念头、嗔恨心等任何一个烦恼正在猖狂之际,或者是心平静的时候,我们体悟到其本性是空性,这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也等于是证悟了部分大圆满。

证悟的唯一标准就是空,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令我们断除烦恼的强大力量便来自于此。证悟了空,当下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离开这个空,什么光明、平静等等都无济于事。我们若是怀疑自己已经证悟,就要看自己是不是证悟了“心空”。

还要指出一点,“若知”,指的不是理论上明白,而是自己亲身体会到。体会到什么?“心空不见相”。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就可以确定:我已经证悟了。

之前讲过,大圆满的开悟到底开了什么,悟了什么;禅宗的明心见性究竟明了什么,见了什么。这方面的语言表达常常比较含混,唯一可以作为证悟的标准或路标的就是这句话,它是指引我们行进在正确道路上的一座灯塔。

如果证悟了心空,“则离迷悟”,便离开了迷,也离开了悟。迷和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罢了。实际上,真正的证悟是“心空不见相”,有什么悟?有什么迷?迷和悟都是不存在的!

“既离迷悟,亦无彼岸”,离开了迷和悟,那么也没有彼岸,意即不存在解脱。

“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如来已经渡过了轮回苦海,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实际上,此岸和彼岸在本性上都是不存在的。

“不在中流”,是不是在此岸和彼岸的中间呢?也不在。

“中流者,小乘人也”,处在中间的是谁呢?小乘阿罗汉。好比河流中央有个小岛,他就站在岛上,不去彼岸,也不回此岸。

“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处在此岸的是凡夫,处在彼岸的是佛。

之前不是说没有此岸和彼岸吗?怎么又出现了此岸、彼岸和中流?这要分开不同角度看,从世俗的角度——还未证悟或感官世界的角度,有此岸和彼岸,自然也有中流;而从佛的角度——证悟的境界,则无此岸、彼岸,也没有中流。

对这些文字的解释,我重复过成千上万遍了,大家应该清楚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无,可是仅仅明白意思没有用。当然了,懂得论典的字面含义,能正确理解佛经也是很好的,但这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解决生老病死,也不能消灭贪嗔痴。这些必须依靠实修来化解,通过实修得来的证悟的智慧,才能消除所有的问题。

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无论出家在家、男女老少,只要精进修行,每个人都有证悟的机会。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闻思修行,这样一方面可以工作、生活,一方面又可以解脱。只要安排合理,肯定可以做到。正因为有这样的机会,人身才称得上难得;假如没有这种机会,做人有什么好难得的?不就跟动物一样吗!六道轮回中的天人以及部分饿鬼,在物质享受方面超胜人类成千上万倍,这样的生命都谈不上难得,因为他们仅有物质享受,没有精神上的突破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此生为人的机会,力求精神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