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无义之十四法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修行人来说,有些事情更是特别没有意义。我们要尽量不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要把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此讲了十四项“无意义”,每一个都是先讲内容,再讲比喻。

一、获得人身后不忆念妙法,如同已到宝洲空手而归,无有实义

获得暇满人身,不闻思修行,就像去往宝岛却空手而归,实在没有意义。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或更早的时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岛屿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珠宝,印度商人常常结伴前去取宝。如果去到珠宝满地的岛屿,结果却一颗珠宝也没有带回来,白白错过了大好良机,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很蠢、很可惜。但更遗憾的,却是拥有人身而不闻思修行,不思考解脱的方法,一辈子都操持着与解脱无关的事情,频频造作各种罪业,这实在是太没有意义了。

今生拥有暇满人身,都是多生累劫积累各种资粮的结果。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就说过,佛陀住世时度化的,是善根最成熟的人群。佛陀圆寂后,以语言、文字来度化的众生,比如我们这些众生,是善根成熟得比较晚的人群,所以只能在2500多年以后,才有机会听闻佛法,精进修行。尽管如此,我们也是佛的所化众生,也算是有福报的众生了。

从整个六道轮回的角度来讲,人身是一个超级奢侈品。在获得暇满人身的时候,要尽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生存而生存,成为赚钱的机器。虽然为了生存,有些事情不能不做,但也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一失人身,就不复再得了,那时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至于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但这些所谓“有意义的事”到底有没有意义,等我们临终一刻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知道了。在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之后,问问自己,走的时候究竟能带走什么?

世间的很多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在年轻气盛、思维青涩、经历浅薄的时候,会认为自己当时做的事情意义非凡、价值深远。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幡然醒悟,可那个时候知道,也为时晚矣。

佛陀告诉我们,不要等到那一刻,现在就要懂得取舍,知道首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再次要的是什么,什么最不重要。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不要花太多时间来满足虚荣、攀比等需求,要学会简单、朴素地生活。

很多人号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多半是为了满足精神的虚荣和攀比的欲望,不是为了肉体的需求。很少有人愿意安于清贫或者平庸,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生存。生命短暂,稍纵即逝,要懂得珍惜。如果不攀比、不虚荣,生活节奏不是太快,就能在平淡之中,安享一份悠闲与恬静。

二、进入佛门后置身于俗家琐事,如同飞蛾扑火,无有实义

这里的“进入佛门”,应该指的是“出家”。出家人的本分,是闻思修、戒定慧、讲辩著。如果出家以后,仍然忙于商务贸易等在家人的事情,是非常没有意义的。就像飞蛾,因为喜欢火光,又不知道扑进去的严重后果,故而投入到火光中,最后被活活烧死。

三、无有信心住于善知识前,如同身处海边而渴死,无有实义

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希望善知识指引解脱之路,然后自己去修。虽然每个人都需要依止上师,但依止上师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没有信心,根本不相信佛、法、僧,不相信上师的功德,则即使十年八年跟在一个非常优秀的善知识身边,也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信心,所以不会随学上师的功德,反而会挑剔上师的过失。

如果没有信心,依止上师的时间越长,越能看到上师的缺点,因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事情的。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是上师本身有缺点,而是观察者自己有问题。

缺乏福德的人,即使身居海边、湖边或河边,也会干渴而死,因为他不愿意喝水,或者怀疑水里有毒。没有信心而依止善知识,也不可能得到法雨的滋润。

四、不成为四种根本罪与我执之对治的法,如同斧头与木材放在一起,无有实义

修学佛法,却不能对治杀盗淫妄等罪业,不能摧毁我执,那无论出家、在家,无论大乘、小乘,都没有意义,如同斧头不用来砍木头,而是仅仅和木头放在一起。

无论小乘、大乘,中观、大圆满等任何法,都是用来控制恶行、推翻我执的。只要推翻了我执,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假如没有达到这两个目的,则即使五部大论倒背如流,辩论研讨战无不胜,讲经说法口若悬河,著书立说读者众多,但对自己的解脱也没有任何意义。佛法的智慧就像斧头,杀盗淫妄的行为和我执就像木头。斧头本来是砍柴、砍竹子用的工具,只有拿着斧头去砍柴,斧头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仅仅将木头和斧头放在一起,斧头自己是不会去砍柴的,所以即使过了100年,也没有意义。

本来自私自利和慈悲心、菩提心是矛盾的,可为什么我们所学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却不能对治自私自利呢?就是因为没有把慈悲心用到该用的地方,只学到理论,却没有落实到心里,所以烦恼和执著能够恣意妄为。师兄之间的嫉妒、傲慢、侮辱、歧视,便因学佛层次、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而日益炽盛。学佛学了很长时间,师兄之间却不懂得礼貌、尊重、让步,稍稍有一点不满,便相互诽谤、排挤……我们必须知道,这都是不对的。

这样的学佛一点都不能打击“自我”,不会让“自我”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因学佛的虚荣,而将“自我”滋养得更加隐蔽且硕大无比。这样的学佛,还有什么意义?

五、不成为烦恼之对治的窍诀,如同病人只拿着药袋,无有实义

凡是不能作为烦恼对治的窍诀,即使再高深,也没有意义,就像药囊装药却未服用,疾病永远不能痊愈一般。

听了再多的窍诀,却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贪、嗔、痴、慢、疑毫发未损,这些窍诀也没有意义,就像一个病人背着装满各种妙药的药囊,却不服用妙药,又怎能治好自己的疾患呢?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像儿童教育要从三岁做起,三岁决定了人的一生一样,初学佛法的人,就像两三岁的孩子,早期习惯的培养与引导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必须将学到的知识现学现用。养成好习惯以后,学到的东西才能用得上。如果坏习惯已经养成,就积习难改了。

另外一种教育方式,是把佛法当成学问或文化去研究,一直都在学,却一直都没有修。比如,将《入菩萨行论》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记得一清二楚,却一句都没有用,一个偈子都没有修,只是把所学的东西,当成衡量别人长短的尺子,吹毛求疵地去查找、挖掘别人的毛病,却根本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因为所学甚多,看别人的缺点就更容易,任何的不如法,都逃不出他们“博学多才”的眼睛。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大量佛教知识,却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始终没有进步,最终成为法油子。

这种情况目前在家人中比较少,藏族出家人当中有。因为出家人学得多,整天都在背书、辩论,如果一直不修行,尽在学习方面用功,就会走上这条路,这非常没有意义,我们千万不能走这条路。在家人本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全部的所学,都变成观察别人的工具,那是最大的失败!

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要将佛法用于生活,这也是如今很多法师与佛教徒的口头禅。但怎样用到生活当中?除了将修行所得的戒定慧用于生活以外,不会有别的东西可以用于生活。戒定慧是通过修行获得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不会有戒定慧,更不可能融入到生活当中。

比如,一个生意人受戒以后,就可以将戒律运用于生活,不撒谎、不欺骗、不伤害他人,等等。同样,无论是官员、老师、医生还是商人,都尽量地利他,就是慈悲心落实到生活当中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慈悲心,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即使做了,也只是做给别人看而已,实际上不是帮助别人,不是扶贫和献爱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还是爱自己。此时的外在行为,只是充当了“自我”的生力军,是一种对自己更有利的手段而已。

就像先要有钱,之后才能投资一样,佛法融入生活,前提是自己要有佛法,之后才能融入。很多人以为,佛法融入生活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闭关修行,只是在生活当中实践佛法的理念。虽然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理念并没有错,佛陀也告诉我们,大乘佛教不能脱离世间、脱离生活。如果有能力,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去帮助所有人解决痛苦,如果有别人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予,这就是六度的核心。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智慧和慈悲,否则不可能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可能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他人。

所以,我们不需要学太多,只学自己修行需要的那部分即可。比如,如果要修四无量心,就先学好慈无量心,之后修持慈无量心,修好以后,再把慈无量心落实到社会,落实到世间,落实到生活当中。然后,再进一步去学悲无量心,也是按照学、修、用的次第。学修过程中,要目标专注,不要学太多东西。如果在学悲无量心的时候,又学中观,又学因明,可一个法都没有修,一个法都没有用,最终学不学都是一样的。

要知道,知识和体会是截然不同的。通过闻思所得到的智慧,是储存在意识层面的;而证悟的体会,却与我们的感官与意识没有关系,它是储存在智慧层面的。最终的证悟,已经完全超越了所有的意识。随着年纪的增长,闻思所得的智慧会慢慢消失。比如,五年前自己的五部大论学得非常好,不但背得滚瓜烂熟,和师兄之间的辩论也无往不胜。但五年、十年过去以后,可能五部大论中的一个论典都背不了,五部大论中复杂的思维逻辑也忘得一干二净,和当初不学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闻思的缺陷和不足。而修出来的体会,哪怕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与菩提心等意识范围内的亲身体悟与感受,却永远不会忘记。

打个比方,一个是长时间地研究蜂蜜的来历、成分、营养价值等知识,另一个是直接去品尝蜂蜜的甜味,过了十年八年以后,有可能知识都忘掉了,可蜂蜜的甜味却不会忘记。

在死亡的时候,意识全部会归零。下一世投生的时候,一切又从零开始,然后又复归于零。意识是变化无常的,即使今生学得好,来世也可能淡化到几乎为零的程度。然而,证悟是如来藏的作用,如来藏与意识的活动和变化没有关系。所以,明心见性以后,即使换了一个身体和形式,也不会遗忘。

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埋在什么地方?不是埋在阿赖耶识中,也不是埋在第六意识中。否则在经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之后,即使伟大的伏藏大师也会忘掉,所以必须埋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伏藏大师,那起码要是一个开悟的人,否则无法将伏藏品埋在他的如来藏当中。我们平时以为,伏藏都是埋在湖泊、岩石等中的,其实这只是一种符号,依靠这些符号,可以激活、唤醒伏藏师内心的伏藏。当他们一看到这些符号,立即就能想起当年莲花生大师所埋的伏藏内容。

所以,最妥当的次第,是先闻思,再修行。从知识转换到体会,从体会进入到证悟。未得一地前,还有可能退转。但证悟一地以后,永远都不会退转,其道理也在于此。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在学习中原地踏步。学习的同时,必须要修,必须要用。现学现用,才是最佳的学修方式。

六、没有针对心相续而一直口头空谈,如同鹦鹉学舌,无有实义

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落实到心中,只是懂得一些佛教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如同鹦鹉学舌。

《现观庄严论》的开头,就是讲发心。菩提心是《现观庄严论》里面的一个难题,因为《现观庄严论》中浓墨重彩的诠释,已经把菩提心推到非常复杂的地步,学懂这部论典,需要很长时间。一会儿研究佛有没有菩提心,如果佛有菩提心,那佛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十地菩萨有没有菩提心?十地菩萨的菩提心是有执著的,还是没有执著的?完全是简单内容复杂化。当然,对喜欢学习的人来说,想全方位地了解菩提心,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去落实,就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人就只是学不会修,所以最终根本没有菩提心,也无法将菩提心深入到內心。

而《修心七要》《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等论著当中讲的菩提心及其修法,却不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也没有失去其精华,非常适合现学现用。

选择走哪一条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时间很充裕,想全盘了解佛法的内涵,就去学《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如果不想知道这么多知识,只是想解脱,就要学加行,修加行。学一个修一个,活学活用。在修得比较好的时候,就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体会转化为行动,用到与同事、家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让大家看到佛教徒的变化。如果学佛多年,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地自私、顽固、傲慢,学佛就成了没有用的幌子。

正确的佛法教育,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佛菩萨;错误的佛法教育,也可以把我们变成法油子。教育很重要,教育的方法更重要。闻思修行很重要,闻思修行的方式更重要。如果没有将法义浸润到内心当中,只是学会一些佛教名词,知道什么叫做四圣谛、世俗谛、胜义谛等,却没有实际修行,只会鹦鹉学舌,是没有意义的。

七、以偷盗强抢诈骗进行不予取来作布施,如同将皮袄泡在水里,无有实义

依靠偷盗、抢劫、欺骗等行为赚得的钱用作布施,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曾经讲过,假如有人因为没有钱而无法维持生计,另一个人自己没有钱,为了让穷人活下去,便毫无自私心地去偷、去抢,然后将偷抢所得的财物送给别人。在大乘佛教里,这是允许的。

此处所说的没有意义,是在偷盗、抢劫、欺骗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给别人布施什么,只是为了自己赚钱。在不择手段地赚了很多钱以后,又做贼心虚地拿出一部分钱财去布施,这种布施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不盗不抢。普通的布袄可以入水洗涤而不会毁坏,而羊皮袄却不能入水。

八、以加害众生来供养三宝,如同割儿子的肉给母亲,无有实义

如果以血腥屠杀、暴力、剥削、欺骗等对众生有害的方式得到的财产用来供养三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财物沾满了伤害,包含着极大的罪业。

比如,故意杀生,用众生的血肉去供养佛法僧,这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是很严重的错误。有些宗教喜欢以众生的生命,或者是现场活杀众生的鲜血和肉供养、祭祀神灵,这都是有悖因果的糊涂之举。虽然他们的宗教允许并鼓励这样的行为,但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贿神灵的举动,历来是佛教极力反对的。《入菩萨行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只要伤害了众生,就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佛菩萨。用伤害众生赚来的钱去供养佛菩萨,佛菩萨根本不可能欢喜。虽然佛菩萨不会有凡夫所谓的喜怒之念,但假设有,那佛菩萨绝对不会喜欢杀生祭祀,而会希望我们能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对三宝最好的供养,此外不需要再去寻找什么其他的供养了。

平时我们供花、供曼荼罗,是积累福报,表达对佛的虔诚、恭敬的方法。其实佛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让我们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慈悲心、菩提心、利益众生,以慈悲心和菩提心做义工、救灾、捐款等,才是最完美的供养与恭敬。既是自己在修持六度,同时也是供养佛菩萨,是积累福报的绝佳之方。

在大乘佛教当中,大悲心是最高级的供品。如果想忏悔,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积累资粮,菩提心也是绝佳之道。哪怕内心产生了一个菩提心的念头,都是最上等的供品。反之,如果用伤害众生的手段赚得的钱供养佛菩萨,就像把别人儿女身上的肉切割下来送给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的父母会高兴吗?只会悲痛欲绝!

凡是对众生有害,让众生受苦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成为给佛菩萨的供品。哪怕再小的利益众生,也是最上乘的供品,是令佛菩萨最开心的事情。

九、为了今生的一己私欲而道貌岸然、忍辱负重,如同猫潜伏杀老鼠,无有实义

为了此生的名利等现世利益,而装模作样、诈现威仪、道貌岸然地持斋戒、修忍辱,看似平和淡然,实则包藏私心。所有的行为,都是做给别人看,都是为了达成自己今生的某些利益,则纵然虚有其表,也没有任何意义。这就像猫在伺机捕捉、吞食老鼠之前,其每一个动作,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但实则暗藏杀机一样。

十、贪图现世的名闻利养而行广大善法,如同用如意宝珠换一个小葫芦或一团食物,无有实义

做任何善事的伟大与否,都取决于发心,而不是事情本身。表面上捐很多钱去修庙、造佛像等,但目的只是为了今生的名誉、地位,就像用如意宝珠换得一个葫芦、一个苹果或一碗饭,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善根就会成为上佳的解脱之因,可因为目标不是解脱,而是世间的蝇头小利,所以就只能换取微乎其微的今生利益了。此处所谓的世间名利,就如同葫芦,解脱之因就像如意宝珠。

十一、虽然多闻但自相续处于平庸状态,如同医生罹患痼疾,无有实义

就像医生感染了严重的疾病,也知道该怎么治,却讳疾忌医,则所有的知识,都是没有用的,病痛依然如故。知道怎么样去成佛,怎么样去消灭烦恼,却没有去实操,所以至今内心仍与凡夫没有任何区别。

十二、精通教言却无有觉受境界,如同富人无有仓库钥匙,无有实义

精通修行窍诀,但因为从来没有修过,所以没有修行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就像一个富翁没有自家仓库的钥匙,哪怕里面存放着各种宝物,也不能让宝物发挥作用。

十三、自己不了悟法义却为别人宣讲,如同盲人导盲,无有实义

虽然在家居士也可以讲法,但前提是自己不但要懂,而且还要有修行的体验。在此之前,暂时可以交流、讨论、复习,但如果想不依靠其他人的讲解,自己去讲佛教的经论,则首先自己必须精通法义。如果自己都不精通就给别人宣讲,是很危险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简单的内容还好说,如果是密法,则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像导航出了问题,不知道会把大家导到什么地方。

学好修好以后,如果有必要,还是可以讲法。但除了长期学修以外,还必须要有传承。自己从来没有在一位善知识面前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听过,只是看看书,大概了解一下,便信口开河,则如同盲人为盲人带路。

修行也是一样,从来没有认真地学过一个修法,单单看书了解一个大概,就开始单打独斗地盲修瞎练,其后果也很危险。尤其是对于有些比较深的窍诀修法,更不能如此草率。

十四、将方便生的领受执为殊胜境界而不寻求实相义,如同将黄铜当成黄金,无有实义

通过中观的逻辑去推理以后,能获得一种单空的结论。修习这种结论,也会有一些空性的感受和体会。之后便停滞不前,认为自己所感悟的空性就是至高无上的境界,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再也不去寻找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这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把黄铜当做黄金一样愚蠢。所以,在稍微有一点感受的时候,一定不能满足现状、浅尝辄止,而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第十三,无义之十四法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修行人来说,有些事情更是特别没有意义。我们要尽量不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要把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此讲了十四项“无意义”,每一个都是先讲内容,再讲比喻。

一、获得人身后不忆念妙法,如同已到宝洲空手而归,无有实义

获得暇满人身,不闻思修行,就像去往宝岛却空手而归,实在没有意义。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或更早的时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岛屿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珠宝,印度商人常常结伴前去取宝。如果去到珠宝满地的岛屿,结果却一颗珠宝也没有带回来,白白错过了大好良机,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很蠢、很可惜。但更遗憾的,却是拥有人身而不闻思修行,不思考解脱的方法,一辈子都操持着与解脱无关的事情,频频造作各种罪业,这实在是太没有意义了。

今生拥有暇满人身,都是多生累劫积累各种资粮的结果。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就说过,佛陀住世时度化的,是善根最成熟的人群。佛陀圆寂后,以语言、文字来度化的众生,比如我们这些众生,是善根成熟得比较晚的人群,所以只能在2500多年以后,才有机会听闻佛法,精进修行。尽管如此,我们也是佛的所化众生,也算是有福报的众生了。

从整个六道轮回的角度来讲,人身是一个超级奢侈品。在获得暇满人身的时候,要尽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生存而生存,成为赚钱的机器。虽然为了生存,有些事情不能不做,但也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一失人身,就不复再得了,那时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至于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但这些所谓“有意义的事”到底有没有意义,等我们临终一刻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知道了。在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之后,问问自己,走的时候究竟能带走什么?

世间的很多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在年轻气盛、思维青涩、经历浅薄的时候,会认为自己当时做的事情意义非凡、价值深远。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幡然醒悟,可那个时候知道,也为时晚矣。

佛陀告诉我们,不要等到那一刻,现在就要懂得取舍,知道首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再次要的是什么,什么最不重要。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不要花太多时间来满足虚荣、攀比等需求,要学会简单、朴素地生活。

很多人号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多半是为了满足精神的虚荣和攀比的欲望,不是为了肉体的需求。很少有人愿意安于清贫或者平庸,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生存。生命短暂,稍纵即逝,要懂得珍惜。如果不攀比、不虚荣,生活节奏不是太快,就能在平淡之中,安享一份悠闲与恬静。

二、进入佛门后置身于俗家琐事,如同飞蛾扑火,无有实义

这里的“进入佛门”,应该指的是“出家”。出家人的本分,是闻思修、戒定慧、讲辩著。如果出家以后,仍然忙于商务贸易等在家人的事情,是非常没有意义的。就像飞蛾,因为喜欢火光,又不知道扑进去的严重后果,故而投入到火光中,最后被活活烧死。

三、无有信心住于善知识前,如同身处海边而渴死,无有实义

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希望善知识指引解脱之路,然后自己去修。虽然每个人都需要依止上师,但依止上师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没有信心,根本不相信佛、法、僧,不相信上师的功德,则即使十年八年跟在一个非常优秀的善知识身边,也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信心,所以不会随学上师的功德,反而会挑剔上师的过失。

如果没有信心,依止上师的时间越长,越能看到上师的缺点,因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事情的。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是上师本身有缺点,而是观察者自己有问题。

缺乏福德的人,即使身居海边、湖边或河边,也会干渴而死,因为他不愿意喝水,或者怀疑水里有毒。没有信心而依止善知识,也不可能得到法雨的滋润。

四、不成为四种根本罪与我执之对治的法,如同斧头与木材放在一起,无有实义

修学佛法,却不能对治杀盗淫妄等罪业,不能摧毁我执,那无论出家、在家,无论大乘、小乘,都没有意义,如同斧头不用来砍木头,而是仅仅和木头放在一起。

无论小乘、大乘,中观、大圆满等任何法,都是用来控制恶行、推翻我执的。只要推翻了我执,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假如没有达到这两个目的,则即使五部大论倒背如流,辩论研讨战无不胜,讲经说法口若悬河,著书立说读者众多,但对自己的解脱也没有任何意义。佛法的智慧就像斧头,杀盗淫妄的行为和我执就像木头。斧头本来是砍柴、砍竹子用的工具,只有拿着斧头去砍柴,斧头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仅仅将木头和斧头放在一起,斧头自己是不会去砍柴的,所以即使过了100年,也没有意义。

本来自私自利和慈悲心、菩提心是矛盾的,可为什么我们所学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却不能对治自私自利呢?就是因为没有把慈悲心用到该用的地方,只学到理论,却没有落实到心里,所以烦恼和执著能够恣意妄为。师兄之间的嫉妒、傲慢、侮辱、歧视,便因学佛层次、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而日益炽盛。学佛学了很长时间,师兄之间却不懂得礼貌、尊重、让步,稍稍有一点不满,便相互诽谤、排挤……我们必须知道,这都是不对的。

这样的学佛一点都不能打击“自我”,不会让“自我”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因学佛的虚荣,而将“自我”滋养得更加隐蔽且硕大无比。这样的学佛,还有什么意义?

五、不成为烦恼之对治的窍诀,如同病人只拿着药袋,无有实义

凡是不能作为烦恼对治的窍诀,即使再高深,也没有意义,就像药囊装药却未服用,疾病永远不能痊愈一般。

听了再多的窍诀,却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贪、嗔、痴、慢、疑毫发未损,这些窍诀也没有意义,就像一个病人背着装满各种妙药的药囊,却不服用妙药,又怎能治好自己的疾患呢?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像儿童教育要从三岁做起,三岁决定了人的一生一样,初学佛法的人,就像两三岁的孩子,早期习惯的培养与引导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必须将学到的知识现学现用。养成好习惯以后,学到的东西才能用得上。如果坏习惯已经养成,就积习难改了。

另外一种教育方式,是把佛法当成学问或文化去研究,一直都在学,却一直都没有修。比如,将《入菩萨行论》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记得一清二楚,却一句都没有用,一个偈子都没有修,只是把所学的东西,当成衡量别人长短的尺子,吹毛求疵地去查找、挖掘别人的毛病,却根本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因为所学甚多,看别人的缺点就更容易,任何的不如法,都逃不出他们“博学多才”的眼睛。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大量佛教知识,却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始终没有进步,最终成为法油子。

这种情况目前在家人中比较少,藏族出家人当中有。因为出家人学得多,整天都在背书、辩论,如果一直不修行,尽在学习方面用功,就会走上这条路,这非常没有意义,我们千万不能走这条路。在家人本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全部的所学,都变成观察别人的工具,那是最大的失败!

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要将佛法用于生活,这也是如今很多法师与佛教徒的口头禅。但怎样用到生活当中?除了将修行所得的戒定慧用于生活以外,不会有别的东西可以用于生活。戒定慧是通过修行获得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不会有戒定慧,更不可能融入到生活当中。

比如,一个生意人受戒以后,就可以将戒律运用于生活,不撒谎、不欺骗、不伤害他人,等等。同样,无论是官员、老师、医生还是商人,都尽量地利他,就是慈悲心落实到生活当中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慈悲心,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即使做了,也只是做给别人看而已,实际上不是帮助别人,不是扶贫和献爱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还是爱自己。此时的外在行为,只是充当了“自我”的生力军,是一种对自己更有利的手段而已。

就像先要有钱,之后才能投资一样,佛法融入生活,前提是自己要有佛法,之后才能融入。很多人以为,佛法融入生活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闭关修行,只是在生活当中实践佛法的理念。虽然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理念并没有错,佛陀也告诉我们,大乘佛教不能脱离世间、脱离生活。如果有能力,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去帮助所有人解决痛苦,如果有别人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予,这就是六度的核心。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智慧和慈悲,否则不可能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可能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他人。

所以,我们不需要学太多,只学自己修行需要的那部分即可。比如,如果要修四无量心,就先学好慈无量心,之后修持慈无量心,修好以后,再把慈无量心落实到社会,落实到世间,落实到生活当中。然后,再进一步去学悲无量心,也是按照学、修、用的次第。学修过程中,要目标专注,不要学太多东西。如果在学悲无量心的时候,又学中观,又学因明,可一个法都没有修,一个法都没有用,最终学不学都是一样的。

要知道,知识和体会是截然不同的。通过闻思所得到的智慧,是储存在意识层面的;而证悟的体会,却与我们的感官与意识没有关系,它是储存在智慧层面的。最终的证悟,已经完全超越了所有的意识。随着年纪的增长,闻思所得的智慧会慢慢消失。比如,五年前自己的五部大论学得非常好,不但背得滚瓜烂熟,和师兄之间的辩论也无往不胜。但五年、十年过去以后,可能五部大论中的一个论典都背不了,五部大论中复杂的思维逻辑也忘得一干二净,和当初不学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闻思的缺陷和不足。而修出来的体会,哪怕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与菩提心等意识范围内的亲身体悟与感受,却永远不会忘记。

打个比方,一个是长时间地研究蜂蜜的来历、成分、营养价值等知识,另一个是直接去品尝蜂蜜的甜味,过了十年八年以后,有可能知识都忘掉了,可蜂蜜的甜味却不会忘记。

在死亡的时候,意识全部会归零。下一世投生的时候,一切又从零开始,然后又复归于零。意识是变化无常的,即使今生学得好,来世也可能淡化到几乎为零的程度。然而,证悟是如来藏的作用,如来藏与意识的活动和变化没有关系。所以,明心见性以后,即使换了一个身体和形式,也不会遗忘。

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埋在什么地方?不是埋在阿赖耶识中,也不是埋在第六意识中。否则在经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之后,即使伟大的伏藏大师也会忘掉,所以必须埋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伏藏大师,那起码要是一个开悟的人,否则无法将伏藏品埋在他的如来藏当中。我们平时以为,伏藏都是埋在湖泊、岩石等中的,其实这只是一种符号,依靠这些符号,可以激活、唤醒伏藏师内心的伏藏。当他们一看到这些符号,立即就能想起当年莲花生大师所埋的伏藏内容。

所以,最妥当的次第,是先闻思,再修行。从知识转换到体会,从体会进入到证悟。未得一地前,还有可能退转。但证悟一地以后,永远都不会退转,其道理也在于此。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在学习中原地踏步。学习的同时,必须要修,必须要用。现学现用,才是最佳的学修方式。

六、没有针对心相续而一直口头空谈,如同鹦鹉学舌,无有实义

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落实到心中,只是懂得一些佛教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如同鹦鹉学舌。

《现观庄严论》的开头,就是讲发心。菩提心是《现观庄严论》里面的一个难题,因为《现观庄严论》中浓墨重彩的诠释,已经把菩提心推到非常复杂的地步,学懂这部论典,需要很长时间。一会儿研究佛有没有菩提心,如果佛有菩提心,那佛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十地菩萨有没有菩提心?十地菩萨的菩提心是有执著的,还是没有执著的?完全是简单内容复杂化。当然,对喜欢学习的人来说,想全方位地了解菩提心,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去落实,就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人就只是学不会修,所以最终根本没有菩提心,也无法将菩提心深入到內心。

而《修心七要》《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等论著当中讲的菩提心及其修法,却不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也没有失去其精华,非常适合现学现用。

选择走哪一条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时间很充裕,想全盘了解佛法的内涵,就去学《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如果不想知道这么多知识,只是想解脱,就要学加行,修加行。学一个修一个,活学活用。在修得比较好的时候,就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体会转化为行动,用到与同事、家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让大家看到佛教徒的变化。如果学佛多年,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地自私、顽固、傲慢,学佛就成了没有用的幌子。

正确的佛法教育,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佛菩萨;错误的佛法教育,也可以把我们变成法油子。教育很重要,教育的方法更重要。闻思修行很重要,闻思修行的方式更重要。如果没有将法义浸润到内心当中,只是学会一些佛教名词,知道什么叫做四圣谛、世俗谛、胜义谛等,却没有实际修行,只会鹦鹉学舌,是没有意义的。

七、以偷盗强抢诈骗进行不予取来作布施,如同将皮袄泡在水里,无有实义

依靠偷盗、抢劫、欺骗等行为赚得的钱用作布施,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曾经讲过,假如有人因为没有钱而无法维持生计,另一个人自己没有钱,为了让穷人活下去,便毫无自私心地去偷、去抢,然后将偷抢所得的财物送给别人。在大乘佛教里,这是允许的。

此处所说的没有意义,是在偷盗、抢劫、欺骗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给别人布施什么,只是为了自己赚钱。在不择手段地赚了很多钱以后,又做贼心虚地拿出一部分钱财去布施,这种布施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不盗不抢。普通的布袄可以入水洗涤而不会毁坏,而羊皮袄却不能入水。

八、以加害众生来供养三宝,如同割儿子的肉给母亲,无有实义

如果以血腥屠杀、暴力、剥削、欺骗等对众生有害的方式得到的财产用来供养三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财物沾满了伤害,包含着极大的罪业。

比如,故意杀生,用众生的血肉去供养佛法僧,这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是很严重的错误。有些宗教喜欢以众生的生命,或者是现场活杀众生的鲜血和肉供养、祭祀神灵,这都是有悖因果的糊涂之举。虽然他们的宗教允许并鼓励这样的行为,但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贿神灵的举动,历来是佛教极力反对的。《入菩萨行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只要伤害了众生,就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佛菩萨。用伤害众生赚来的钱去供养佛菩萨,佛菩萨根本不可能欢喜。虽然佛菩萨不会有凡夫所谓的喜怒之念,但假设有,那佛菩萨绝对不会喜欢杀生祭祀,而会希望我们能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对三宝最好的供养,此外不需要再去寻找什么其他的供养了。

平时我们供花、供曼荼罗,是积累福报,表达对佛的虔诚、恭敬的方法。其实佛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让我们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慈悲心、菩提心、利益众生,以慈悲心和菩提心做义工、救灾、捐款等,才是最完美的供养与恭敬。既是自己在修持六度,同时也是供养佛菩萨,是积累福报的绝佳之方。

在大乘佛教当中,大悲心是最高级的供品。如果想忏悔,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积累资粮,菩提心也是绝佳之道。哪怕内心产生了一个菩提心的念头,都是最上等的供品。反之,如果用伤害众生的手段赚得的钱供养佛菩萨,就像把别人儿女身上的肉切割下来送给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的父母会高兴吗?只会悲痛欲绝!

凡是对众生有害,让众生受苦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成为给佛菩萨的供品。哪怕再小的利益众生,也是最上乘的供品,是令佛菩萨最开心的事情。

九、为了今生的一己私欲而道貌岸然、忍辱负重,如同猫潜伏杀老鼠,无有实义

为了此生的名利等现世利益,而装模作样、诈现威仪、道貌岸然地持斋戒、修忍辱,看似平和淡然,实则包藏私心。所有的行为,都是做给别人看,都是为了达成自己今生的某些利益,则纵然虚有其表,也没有任何意义。这就像猫在伺机捕捉、吞食老鼠之前,其每一个动作,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但实则暗藏杀机一样。

十、贪图现世的名闻利养而行广大善法,如同用如意宝珠换一个小葫芦或一团食物,无有实义

做任何善事的伟大与否,都取决于发心,而不是事情本身。表面上捐很多钱去修庙、造佛像等,但目的只是为了今生的名誉、地位,就像用如意宝珠换得一个葫芦、一个苹果或一碗饭,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善根就会成为上佳的解脱之因,可因为目标不是解脱,而是世间的蝇头小利,所以就只能换取微乎其微的今生利益了。此处所谓的世间名利,就如同葫芦,解脱之因就像如意宝珠。

十一、虽然多闻但自相续处于平庸状态,如同医生罹患痼疾,无有实义

就像医生感染了严重的疾病,也知道该怎么治,却讳疾忌医,则所有的知识,都是没有用的,病痛依然如故。知道怎么样去成佛,怎么样去消灭烦恼,却没有去实操,所以至今内心仍与凡夫没有任何区别。

十二、精通教言却无有觉受境界,如同富人无有仓库钥匙,无有实义

精通修行窍诀,但因为从来没有修过,所以没有修行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就像一个富翁没有自家仓库的钥匙,哪怕里面存放着各种宝物,也不能让宝物发挥作用。

十三、自己不了悟法义却为别人宣讲,如同盲人导盲,无有实义

虽然在家居士也可以讲法,但前提是自己不但要懂,而且还要有修行的体验。在此之前,暂时可以交流、讨论、复习,但如果想不依靠其他人的讲解,自己去讲佛教的经论,则首先自己必须精通法义。如果自己都不精通就给别人宣讲,是很危险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简单的内容还好说,如果是密法,则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像导航出了问题,不知道会把大家导到什么地方。

学好修好以后,如果有必要,还是可以讲法。但除了长期学修以外,还必须要有传承。自己从来没有在一位善知识面前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听过,只是看看书,大概了解一下,便信口开河,则如同盲人为盲人带路。

修行也是一样,从来没有认真地学过一个修法,单单看书了解一个大概,就开始单打独斗地盲修瞎练,其后果也很危险。尤其是对于有些比较深的窍诀修法,更不能如此草率。

十四、将方便生的领受执为殊胜境界而不寻求实相义,如同将黄铜当成黄金,无有实义

通过中观的逻辑去推理以后,能获得一种单空的结论。修习这种结论,也会有一些空性的感受和体会。之后便停滞不前,认为自己所感悟的空性就是至高无上的境界,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再也不去寻找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这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把黄铜当做黄金一样愚蠢。所以,在稍微有一点感受的时候,一定不能满足现状、浅尝辄止,而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