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圣贤之十一相

圣贤,世俗人通常是指道德才智杰出的人,而佛教所谓的“圣贤”,则除了道德与才智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觉悟和修养。圣贤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尽量学做一个圣贤。

学佛不需要知识面很广。哪怕学到一点点,只要能在生活当中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自己能感觉到,别人也看得见。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就叫做佛法的利益和作用。学修圣贤的十一个标准,就能让我们法喜充满。

十一个标志当中,有些是菩萨的标志,有些是圣贤的标志。可能很多圣贤除了此处讲的十一个特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此处只是介绍了其中一部分而已,以方便我们以此为目标与准则,尽量靠近这十一个标准。

一、嫉妒心与我慢心鲜少,是圣贤之相

此处没有说根本没有嫉妒和傲慢,只是说很微弱而已。傲慢和嫉妒,都属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当中的烦恼障。彻底断除烦恼障,是在菩萨七地。也就是说,即使证悟了一地,都不能彻底断除烦恼障。刚刚学佛的凡夫,在没有证悟菩萨一地,甚至没有进入加行道之前,不可能完全没有傲慢和嫉妒。

资粮道是学佛的起点,大乘资粮道的门槛和界线,是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进入大乘资粮道。在此阶段想完全没有嫉妒与傲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不让它们过于粗大。粗大的意思,是别人能从说话的方式或所作所为中看见或感觉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傲慢,但别人却看不出来,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只有经过详细地自我观察之后,才能发现嫉妒与傲慢的蛛丝马迹。

佛教徒不能有粗大的嫉妒心,如果有同修学得好,大家都要赞叹、随喜,并将其作为楷模和榜样。如果别人学得好反而心里不高兴,动不动就说别人的坏话,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毁谤,那无疑是自己的问题、过失乃至罪过。如果学佛的师兄中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教育、规劝,以免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当然,并不是只有佛教徒才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教徒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佛教徒以外的团体中,嫉妒傲慢、勾心斗角也许更严重。身为凡夫,有一些嫉妒傲慢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行层次不高,但至少要努力改变现状,达到没有粗大的嫉妒和傲慢的程度。

二、财物菲薄,知足少欲,是圣贤之相

小乘佛教认为,少欲知足是佛种与圣种,或者佛性与圣性,因为少欲知足的人才有机会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贪得无厌的人是无法解脱的。贪婪者的目标,就是名利。在这种价值观当中,成佛、成为阿罗汉,从生老病死中解脱等都是没有地位的。这种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未来。

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少欲知足更是特别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将少欲知足定位成落后、消极与颓废。知足少欲的观念,一直受着普世价值的挑战和唾弃。这都是因为我们长时间贫穷窘困,在穷人眼里,钱肯定最重要,除了钱以外,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我们能与金钱、名利、地位全方位、零距离接触以后,就能知道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没有太大意义的是什么,就能重新定位金钱与名利的价值。

佛陀因为智慧高远,所以有着超前的价值观,他极力主张,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标准,不是都像米拉日巴一样,不吃不喝,住在山里面苦行,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佛教不会要求佛教徒都要当穷人,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一定要当苦行僧,而是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就不要再不断索取、追求、攀比和爱慕虚荣。当然,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少欲知足的标准。出家人和在家人,一百年前和一百年以后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

现在很多人感到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虚荣。若能放下这些无聊的成分,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一生忙碌到头,会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了什么而奔波,从而白白荒废了一生,这是最失败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少欲知足。

三、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无有傲慢,是圣贤之相

佛教徒当中,有明星、领导、富翁、普通老百姓,也有穷苦大众。如果因为自己是领导、是明星,或是有钱人,就炫耀、浮夸、讲排场、摆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或许在佛教徒的圈子以外,所谓的身份等,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但佛教却偏偏要推翻这些虚荣,而讲求众生平等。在佛教团体中,炫耀、摆阔不但不是功德,反而展示出自己的低劣与过失。同时,如果身为佛教徒,仍然用世俗的眼光去崇拜、羡慕明星和有钱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倾斜与浅薄无知的表现。

现在很多人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但当他们进入佛教团体以后,就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不重种族、不重阶级、不重资产,而注重修行。我们着重追求的,唯有戒、定、慧。

当然,一些刚刚学佛的明星、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带有一些过去的习气,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立即去打击他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谁都不可能一进入佛门,就一切都能放下。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我们自己不是还有很多难以更改的陋习吗?

四、不装模作样,表里如一,是圣贤之相

虽然别解脱戒、慈悲心、密乘戒等方面都没有太大长进,却阳奉阴违、装模作样地做给别人看。别人能看到的地方做得完美无缺,而实际上却是出于贪婪、自私与沽名钓誉。

佛陀会称赞两种人:不犯错误的人和犯过错误但懂得改正的人。所以,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完美,也可以忏悔改正,而不要弄虚作假。

五、所作所为均是经过观察分析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是圣贤之相

无论做闻思修等出世间法,还是工作、生活等世间法,都要事前观察:到底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做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坚持?如果坚持了,于己于他有没有意义?

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事前不观察,盲目上马,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做完就后悔。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正知正念。所谓正知,就是知道事情的结果、作用和价值。正念,就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忘所做事情本身的意义。

我们往往是这样,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发心很纯正。可做着做着,就忘掉了当初的发心,最后把方向转到另一个事情上了,这就是没有正知正念的原因。

比如,看到大家都在修加行,自己也去修,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加行,这就是没有正知。有些人刚开始也知道修加行的重要性,可慢慢地就忘了,最后也没有办法坚持,这就是缺乏正念。具备正知正念,是圣贤的标志之一。

六、如眼珠般守护业因果,是圣贤之相

在因果取舍方面特别严谨,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严守因果取舍,是圣贤的标志。

修行人的底线,就是谨慎取舍因果。以世间法为目标的人天乘,都要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如果因果取舍都随意任性,不认真对待,就根本配不上修行人的称号。

七、表里如一地护持戒律誓言,是圣贤之相

不但小乘的别解脱戒,包括密乘的三昧耶,都要认真护持。

犯了戒不能满不在乎,有错就改,并应励力忏悔。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要有错就要立即忏悔并发誓改正。

当年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身上随时都带着一个木制的曼荼罗。当他稍稍做错一件事,立即拿出曼荼罗开始供修并忏悔,这就是圣贤的标志。

八、对一切众生无有远近、生熟,是圣贤之相

对任何众生,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态,不分远近亲疏。

普通人一般认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很近的人,陌生人就是很远的人。但学佛以后,要尽量做到平等。平等待人不仅是佛教的理念,也是世俗伦理道德的准则。

可很多人会说,虽然我学佛了,但仍然无法控制烦恼,总喜欢护亲伏怨,总喜欢指责别人,这是为什么呢?

达到调伏烦恼、恒具平等心,对众生不分远近的境界,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这只是我们的目标,不可能马上做到。

想达到平等,是有方法的。佛法与传统文化的不同点,就在于传统文化的很多理念虽然讲得非常好,却缺少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佛法不仅提出了顺应世俗民心的理念,更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逐渐做到不分远近。这个方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和四无量心的修法。

在没有修菩提心修法的时候,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能尽量做到不分远近,当修行到位以后,平等就是不在话下的事情了。

九、对他众的造罪不嗔怒、能安忍,是圣贤之相

我们平时对行善的人,一般不会生气;对普通的人,也不一定会生气;但对造罪的人,却比较容易大发雷霆。

但佛教认为,当发现有人偷盗、杀生的时候,不能对造罪的人生起嗔恨心。他被烦恼所控制,不是故意要造罪。只因内心有了嗔恨心的种子,只要条件成熟,因缘和合,嗔恨心随时随地会爆发。爆发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很多话,做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嗔恨心,他绝不会说这样的话,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在他正常的时候,从来不会把嗔恨心当做有意义的好事,也从来不认为骂人、打人、杀生是光荣和伟大的事情。当烦恼产生以后,人就不自由了。对方做出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理解,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侮辱、诽谤对方。世上有很多人在做着见不得天日的事情,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会去做,推己及人,目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慈悲心劝导对方悬崖勒马、改邪归正。

比如,如果在放生的时候,看到水产市场里很多人在杀生,就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虽然被杀的众生很痛苦,但死了以后,它们就会随着自己过去的因缘而去。此时杀生的人更可怜,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杀生者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果发慈悲心,首先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但我们却恰恰相反,对被杀者慈悲怜悯的同时,也会对杀生者怒不可遏。对被杀者慈悲,这没有错。但对杀生者,也不能生嗔恨心。如果有可能,就劝导对方不要继续杀生。如果对方是因为生计或其他客观原因才不得不杀生,就最好为对方设想,帮他们找一条新的维生之路。不能因为对方杀生,就侮辱、看低对方,这种所谓的阻碍造罪方式,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十、将一切胜利奉献别人、自取失败,是圣贤之相

这一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也是《修心八颂》最核心的部分。但做起来却难度很高,因为我们还没有断除我执。只要我执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就一定会有自私和爱我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再圆满,对众生的付出,也一定会有缺陷。即使没有发现我执做了什么,但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执一定参与了工作。凡是有我执参与的工作,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执参与的方式,就是自私。

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所有度化众生的行为都会考虑到回报,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感受到而已。唯有从本质上、源头上铲除了我执,才能真正地付出。

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刚开始学大乘佛教的时候,是会有自私心的。做到所有的成功奉献给别人,所有的失败自己去接受,的确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做不到。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卑劣龌龊,而且要力争总有一天可以做到。具体方法,就是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

在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我们有可能做到自轻他重或自他相换。比如在单位同事之间,明明是自己做的事情,同事却在领导面前邀功,本来我们可以不高兴:怎么是你做的呢?明明是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但因为学佛了,所以还是愿意将光彩让给别人。即使领导批评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自他相换。但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要做到自他相换就有点难度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如果一直裹足不前,我们将永远停滞不前。

哪怕在家庭成员之间,学佛群体中间,也不要那么斤斤计较。比如,有些人学佛以后,家人强烈反对。如果针锋相对、依然故我,只会激化矛盾,永远无法化解纷争。此时的正确方法,是改变自己。如果学佛以后,自己的性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善解人意、心胸宽广,就会一方面给自己的学佛带来顺缘,同时也能感化家人加入学佛的行列。

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不要生气、不要烦恼、不要失落,要知道这是一件光荣、伟大的事,现代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总结一下:今天我做了哪些成就奉献别人,失败自己接受的事情,然后打上记号。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以前的上师们一样,可能每天都是空白。逐渐地,就有一两件、三四件。经过慢慢训练,数量越来越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最后再难的事情,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许多佛教徒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从最基础的去做。喜欢追求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之法。很多目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忽略、放弃了。而我们想做的,又做不到。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十一、心态、行为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是圣贤之相。以上是圣贤的十一相,与之相反是非圣贤的相

所谓“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的意思,不是世间人超车走左边,我们要走右边等反常、怪异的行为,而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世俗人没有出离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今生的金钱、名誉等世间八法。佛教徒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一生,更不是为了世间八法,而是有其他更高的追求——出离轮回的决心。

第二是世间人很自私,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大乘佛教徒却与之不同,一切所言所行所思,都是为了所有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第三是世俗人把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都当做是真实的,并执著这一切。而学习大乘佛教的人,却把这一切看作如幻如梦。

同时,修行人与世俗人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要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交通规则、法律法规等等。只是在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方面,与世俗人要鉴别开来。

以上十一条,是圣贤的标志。与之相反、对立的,就是非圣贤的标志。通过佛陀的教育和方法,就可以把非圣贤转化或升级为圣贤。

第十六,圣贤之十一相

圣贤,世俗人通常是指道德才智杰出的人,而佛教所谓的“圣贤”,则除了道德与才智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觉悟和修养。圣贤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尽量学做一个圣贤。

学佛不需要知识面很广。哪怕学到一点点,只要能在生活当中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自己能感觉到,别人也看得见。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就叫做佛法的利益和作用。学修圣贤的十一个标准,就能让我们法喜充满。

十一个标志当中,有些是菩萨的标志,有些是圣贤的标志。可能很多圣贤除了此处讲的十一个特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此处只是介绍了其中一部分而已,以方便我们以此为目标与准则,尽量靠近这十一个标准。

一、嫉妒心与我慢心鲜少,是圣贤之相

此处没有说根本没有嫉妒和傲慢,只是说很微弱而已。傲慢和嫉妒,都属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当中的烦恼障。彻底断除烦恼障,是在菩萨七地。也就是说,即使证悟了一地,都不能彻底断除烦恼障。刚刚学佛的凡夫,在没有证悟菩萨一地,甚至没有进入加行道之前,不可能完全没有傲慢和嫉妒。

资粮道是学佛的起点,大乘资粮道的门槛和界线,是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进入大乘资粮道。在此阶段想完全没有嫉妒与傲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不让它们过于粗大。粗大的意思,是别人能从说话的方式或所作所为中看见或感觉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傲慢,但别人却看不出来,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只有经过详细地自我观察之后,才能发现嫉妒与傲慢的蛛丝马迹。

佛教徒不能有粗大的嫉妒心,如果有同修学得好,大家都要赞叹、随喜,并将其作为楷模和榜样。如果别人学得好反而心里不高兴,动不动就说别人的坏话,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毁谤,那无疑是自己的问题、过失乃至罪过。如果学佛的师兄中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教育、规劝,以免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当然,并不是只有佛教徒才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教徒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佛教徒以外的团体中,嫉妒傲慢、勾心斗角也许更严重。身为凡夫,有一些嫉妒傲慢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行层次不高,但至少要努力改变现状,达到没有粗大的嫉妒和傲慢的程度。

二、财物菲薄,知足少欲,是圣贤之相

小乘佛教认为,少欲知足是佛种与圣种,或者佛性与圣性,因为少欲知足的人才有机会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贪得无厌的人是无法解脱的。贪婪者的目标,就是名利。在这种价值观当中,成佛、成为阿罗汉,从生老病死中解脱等都是没有地位的。这种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未来。

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少欲知足更是特别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将少欲知足定位成落后、消极与颓废。知足少欲的观念,一直受着普世价值的挑战和唾弃。这都是因为我们长时间贫穷窘困,在穷人眼里,钱肯定最重要,除了钱以外,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我们能与金钱、名利、地位全方位、零距离接触以后,就能知道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没有太大意义的是什么,就能重新定位金钱与名利的价值。

佛陀因为智慧高远,所以有着超前的价值观,他极力主张,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标准,不是都像米拉日巴一样,不吃不喝,住在山里面苦行,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佛教不会要求佛教徒都要当穷人,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一定要当苦行僧,而是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就不要再不断索取、追求、攀比和爱慕虚荣。当然,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少欲知足的标准。出家人和在家人,一百年前和一百年以后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

现在很多人感到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虚荣。若能放下这些无聊的成分,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一生忙碌到头,会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了什么而奔波,从而白白荒废了一生,这是最失败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少欲知足。

三、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无有傲慢,是圣贤之相

佛教徒当中,有明星、领导、富翁、普通老百姓,也有穷苦大众。如果因为自己是领导、是明星,或是有钱人,就炫耀、浮夸、讲排场、摆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或许在佛教徒的圈子以外,所谓的身份等,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但佛教却偏偏要推翻这些虚荣,而讲求众生平等。在佛教团体中,炫耀、摆阔不但不是功德,反而展示出自己的低劣与过失。同时,如果身为佛教徒,仍然用世俗的眼光去崇拜、羡慕明星和有钱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倾斜与浅薄无知的表现。

现在很多人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但当他们进入佛教团体以后,就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不重种族、不重阶级、不重资产,而注重修行。我们着重追求的,唯有戒、定、慧。

当然,一些刚刚学佛的明星、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带有一些过去的习气,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立即去打击他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谁都不可能一进入佛门,就一切都能放下。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我们自己不是还有很多难以更改的陋习吗?

四、不装模作样,表里如一,是圣贤之相

虽然别解脱戒、慈悲心、密乘戒等方面都没有太大长进,却阳奉阴违、装模作样地做给别人看。别人能看到的地方做得完美无缺,而实际上却是出于贪婪、自私与沽名钓誉。

佛陀会称赞两种人:不犯错误的人和犯过错误但懂得改正的人。所以,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完美,也可以忏悔改正,而不要弄虚作假。

五、所作所为均是经过观察分析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是圣贤之相

无论做闻思修等出世间法,还是工作、生活等世间法,都要事前观察:到底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做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坚持?如果坚持了,于己于他有没有意义?

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事前不观察,盲目上马,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做完就后悔。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正知正念。所谓正知,就是知道事情的结果、作用和价值。正念,就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忘所做事情本身的意义。

我们往往是这样,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发心很纯正。可做着做着,就忘掉了当初的发心,最后把方向转到另一个事情上了,这就是没有正知正念的原因。

比如,看到大家都在修加行,自己也去修,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加行,这就是没有正知。有些人刚开始也知道修加行的重要性,可慢慢地就忘了,最后也没有办法坚持,这就是缺乏正念。具备正知正念,是圣贤的标志之一。

六、如眼珠般守护业因果,是圣贤之相

在因果取舍方面特别严谨,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严守因果取舍,是圣贤的标志。

修行人的底线,就是谨慎取舍因果。以世间法为目标的人天乘,都要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如果因果取舍都随意任性,不认真对待,就根本配不上修行人的称号。

七、表里如一地护持戒律誓言,是圣贤之相

不但小乘的别解脱戒,包括密乘的三昧耶,都要认真护持。

犯了戒不能满不在乎,有错就改,并应励力忏悔。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要有错就要立即忏悔并发誓改正。

当年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身上随时都带着一个木制的曼荼罗。当他稍稍做错一件事,立即拿出曼荼罗开始供修并忏悔,这就是圣贤的标志。

八、对一切众生无有远近、生熟,是圣贤之相

对任何众生,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态,不分远近亲疏。

普通人一般认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很近的人,陌生人就是很远的人。但学佛以后,要尽量做到平等。平等待人不仅是佛教的理念,也是世俗伦理道德的准则。

可很多人会说,虽然我学佛了,但仍然无法控制烦恼,总喜欢护亲伏怨,总喜欢指责别人,这是为什么呢?

达到调伏烦恼、恒具平等心,对众生不分远近的境界,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这只是我们的目标,不可能马上做到。

想达到平等,是有方法的。佛法与传统文化的不同点,就在于传统文化的很多理念虽然讲得非常好,却缺少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佛法不仅提出了顺应世俗民心的理念,更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逐渐做到不分远近。这个方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和四无量心的修法。

在没有修菩提心修法的时候,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能尽量做到不分远近,当修行到位以后,平等就是不在话下的事情了。

九、对他众的造罪不嗔怒、能安忍,是圣贤之相

我们平时对行善的人,一般不会生气;对普通的人,也不一定会生气;但对造罪的人,却比较容易大发雷霆。

但佛教认为,当发现有人偷盗、杀生的时候,不能对造罪的人生起嗔恨心。他被烦恼所控制,不是故意要造罪。只因内心有了嗔恨心的种子,只要条件成熟,因缘和合,嗔恨心随时随地会爆发。爆发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很多话,做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嗔恨心,他绝不会说这样的话,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在他正常的时候,从来不会把嗔恨心当做有意义的好事,也从来不认为骂人、打人、杀生是光荣和伟大的事情。当烦恼产生以后,人就不自由了。对方做出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理解,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侮辱、诽谤对方。世上有很多人在做着见不得天日的事情,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会去做,推己及人,目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慈悲心劝导对方悬崖勒马、改邪归正。

比如,如果在放生的时候,看到水产市场里很多人在杀生,就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虽然被杀的众生很痛苦,但死了以后,它们就会随着自己过去的因缘而去。此时杀生的人更可怜,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杀生者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果发慈悲心,首先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但我们却恰恰相反,对被杀者慈悲怜悯的同时,也会对杀生者怒不可遏。对被杀者慈悲,这没有错。但对杀生者,也不能生嗔恨心。如果有可能,就劝导对方不要继续杀生。如果对方是因为生计或其他客观原因才不得不杀生,就最好为对方设想,帮他们找一条新的维生之路。不能因为对方杀生,就侮辱、看低对方,这种所谓的阻碍造罪方式,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十、将一切胜利奉献别人、自取失败,是圣贤之相

这一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也是《修心八颂》最核心的部分。但做起来却难度很高,因为我们还没有断除我执。只要我执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就一定会有自私和爱我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再圆满,对众生的付出,也一定会有缺陷。即使没有发现我执做了什么,但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执一定参与了工作。凡是有我执参与的工作,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执参与的方式,就是自私。

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所有度化众生的行为都会考虑到回报,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感受到而已。唯有从本质上、源头上铲除了我执,才能真正地付出。

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刚开始学大乘佛教的时候,是会有自私心的。做到所有的成功奉献给别人,所有的失败自己去接受,的确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做不到。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卑劣龌龊,而且要力争总有一天可以做到。具体方法,就是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

在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我们有可能做到自轻他重或自他相换。比如在单位同事之间,明明是自己做的事情,同事却在领导面前邀功,本来我们可以不高兴:怎么是你做的呢?明明是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但因为学佛了,所以还是愿意将光彩让给别人。即使领导批评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自他相换。但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要做到自他相换就有点难度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如果一直裹足不前,我们将永远停滞不前。

哪怕在家庭成员之间,学佛群体中间,也不要那么斤斤计较。比如,有些人学佛以后,家人强烈反对。如果针锋相对、依然故我,只会激化矛盾,永远无法化解纷争。此时的正确方法,是改变自己。如果学佛以后,自己的性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善解人意、心胸宽广,就会一方面给自己的学佛带来顺缘,同时也能感化家人加入学佛的行列。

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不要生气、不要烦恼、不要失落,要知道这是一件光荣、伟大的事,现代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总结一下:今天我做了哪些成就奉献别人,失败自己接受的事情,然后打上记号。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以前的上师们一样,可能每天都是空白。逐渐地,就有一两件、三四件。经过慢慢训练,数量越来越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最后再难的事情,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许多佛教徒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从最基础的去做。喜欢追求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之法。很多目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忽略、放弃了。而我们想做的,又做不到。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十一、心态、行为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是圣贤之相。以上是圣贤的十一相,与之相反是非圣贤的相

所谓“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的意思,不是世间人超车走左边,我们要走右边等反常、怪异的行为,而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世俗人没有出离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今生的金钱、名誉等世间八法。佛教徒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一生,更不是为了世间八法,而是有其他更高的追求——出离轮回的决心。

第二是世间人很自私,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大乘佛教徒却与之不同,一切所言所行所思,都是为了所有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第三是世俗人把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都当做是真实的,并执著这一切。而学习大乘佛教的人,却把这一切看作如幻如梦。

同时,修行人与世俗人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要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交通规则、法律法规等等。只是在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方面,与世俗人要鉴别开来。

以上十一条,是圣贤的标志。与之相反、对立的,就是非圣贤的标志。通过佛陀的教育和方法,就可以把非圣贤转化或升级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