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道本无言,见性即为禅

 

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

 

“西国”,指佛陀住世时的印度。“佛”在汉语里是一个外来词,源自古印度的梵文“Buddha”。外来词一般有音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音译成中文是“佛陀”,意译则是“觉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来自古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觉性。觉性,即觉悟了心的本性,也可称为觉悟或觉悟者。

接下来分别解释“觉”和“性”。

 

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

 

“觉者灵觉”。“灵觉”,心灵的觉悟。佛是觉悟者,他觉悟了什么呢?觉悟了心的本性——佛性。心觉悟自己的本性,即是“灵觉”。“觉者”是什么?是“灵觉”。

以上是从本质的层面上讲。下面阐述“灵觉”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其本质一直处于觉悟的境界之中,同时又可以自如地从事度化众生的种种事业。

“应机接物”。“机”,指各种各样的根机;“接物”,指接受各个物种,物种包括动物、植物等不同种类,这里主要指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接纳、摄受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

佛怎样摄受众生?针对其不同的根机宣讲不同的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佛已经觉悟,拥有大智慧,能够清楚了知每个众生的根机,从而施与相应的方法。

佛是觉悟者,可以做到“应机接物”。其他人想要“应机接物”,则需要具备神通,这是真正利益众生的前提条件之一。神通有很多种类,最好具备其中的“他心通”,可以清楚地了知别人的心理状态。在度化众生时,清楚对方有何需求、正在想什么、哪种烦恼最严重,就能够因材施教,而且知道未来所有的变化,知道这样讲法对这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佛教并不追求神通,但若有神通,将其作为利益众生的一种手段,也是非常好的。

那么,假如没有神通,该如何度化众生呢?比较切实的做法是,先对度化对象的生活状况、文化背景等大致有所了解,基本上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常常面临何种痛苦,并掌握不同类型人群的一些特性,如女性和男性、年轻人和老年人等分别有哪些最严重的烦恼等等,然后据此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应机施教。假如对闻法者的情况一概不知,只凭自己的感觉讲法,是否符合对方情况很难预料,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更多的疑问和误会,甚至断掉他们的善根。因此,佛陀转法轮时,对于了解闻法者的烦恼和根机这一点格外重视。

“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瞬目”,指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运手动足”,指走路、说话、吃饭等行为。看起来佛陀有时打扫卫生、托钵化缘,有时应机接物,但无论做什么事情,佛的心始终安住于空性和智慧的状态中,即处在觉悟的境界里,瞬间也不曾离开。

普通修行人做不到24小时一直处于灵觉或觉悟的状态中。我们即使有所开悟,也只能在打坐时进入证悟状态,出坐后不一定能将证悟境界用于日常生活。对我们来说,打坐和日常生活之间泾渭分明。不过,这个界线会随着修行日久而逐渐淡化,到八地就几乎不存在了;八地以后,坐上的证悟境界完全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界线彻底消失,则是在成佛的时候——佛永远处于觉悟之中,同时可以完成所有事情。

总之,唯有佛才能称为觉悟者,其他人虽有不同程度的觉悟,但不能叫做觉悟者,只能称为菩萨或声闻等。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下面解释“觉性”中的“性”。

“性”即心的本性。佛证悟的觉性是什么?就是心的本性。佛证悟的是我们心的本性,我们心的本性即是佛所觉悟的本性。此处的“心”,指的也是心的本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的意思是,佛觉悟的本性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即是佛;佛是最究竟的道,最究竟的道又是最高境界的禅。

佛教讲五道十地,五道的最后一道是无学道——修行圆满,已无可学的内容,即已成佛。佛的境界,一方面是最高境界的禅,一方面是佛的智慧。因此,最究竟的道,就是最究竟的禅;最高境界的禅,就是佛的境界。无学道以下,一地菩萨叫见道,二到十地叫修道。见道、修道虽然没有佛的境界那么高,但同样是道,又是禅。所以禅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凡圣”,凡夫与圣者的总称;“测”,了解、证悟。“禅”这个字,意义十分丰富,而且内容极为深奥,不是凡夫和所有圣者都能证悟的。

凡夫不能证悟可以理解,圣者为何也不能证悟?禅最究竟的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光明、佛性,只有大乘佛教的圣者能够证悟这个境界。其他诸如小乘佛教的阿罗汉、缘觉,虽然也属于圣者,但是并未证悟心的本性。

因此,不要把禅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打坐修寂止、什么都不想,其实禅已经包含了从一地到十地菩萨乃至佛的全部境界!可见,禅的确深不可测。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究竟什么是禅呢?禅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角度说,除了此处讲的禅以外,还包括四禅八定等其他禅。四禅八定并非高深的禅定,凡夫也可以达到标准的四禅八定,而且外道也在修持。

我这里说的外道,与达摩祖师讲的外道有所不同。达摩祖师将佛教内部境界不是很高、没有证悟非常深奥的禅的人,如阿罗汉、缘觉等,统统称为外道;我提到的修四禅八定的外道,是指通常意义的没有皈依佛教的人。一般我们称皈依佛教三宝的人为内道,没有皈依的为外道。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很多这类外道,他们也修四禅八定。

从狭义的角度讲,必须要证悟才叫做禅,《血脉论》中讲的就是这种禅。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直接看到了心的本性——明心见性,拥有证悟的智慧,才叫做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若是没有证悟,就不能称为禅。所以,真正的禅极为深奥!

 

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假使精通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的全部理论,若是没有证悟心的本性,也不过是一介凡夫而已——理论水平再高也是凡夫,因为他还没有真正证悟佛法。

 

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

 

“至道幽深,不可话会”。“至道”,至高无上的道,指最高的佛的境界;“幽深”,无比深奥。佛的境界极其深奥,不可能通过语言了解。仅靠闻思难以证悟,一定要自己去体会、领悟。

“典教凭何所及“典教”,指佛经和教言;“凭何所及”,指无法达到、无法表达佛性真正的意义。所有建立在人类语言基础之上的佛经、教言,都没办法说清楚佛性的真实涵义。

 

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

 

“但”,只要。只要见到心的本性,一字不识也没有问题。像六祖惠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并不妨碍他证悟。所以,文化水平的高低与证悟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本身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学习一些佛教理论会非常有帮助。通过闻思可以加深对佛经的理解,修行也会比较顺利。不过,这只是理论方面的帮助,对证悟有间接作用,但没有直接关系。

 

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

 

“见性即是佛”,一旦明心见性,就是成佛了。当没有丝毫障碍,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时,肯定就是佛了。

唯有佛陀才能彻见心的本性。即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也不能看到完整的心的本性,因为他们尚未断除最后一点细微的烦恼和执著——这会制造障碍遮盖心的本性。只有彻底铲除所有烦恼、执著之后,才能彻见心的本性,那时便是成佛。

“见性即是佛”,这句话并没有问题,但我们的理解有时会有偏差。我们以为开悟就是成佛,这是错误的!证悟并不意味着彻底见到心的本性,也许只是见到了一部分,说明快要成佛了。所以,要把“见性”理解为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以避免产生误解。

“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圣体”,圣者的本体,指心的本性。佛的本体就是圣者的本体,实际上指的都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没有任何烦恼。

烦恼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心的本性而产生的,本质上并不存在。现在我们只是理论上明白,将来证悟的当下就会发现,所有的烦恼、污染仅仅存在于心的表层,本质上根本不存在!换成禅宗的话,即从体(本体)上讲,没有任何烦恼和执著,因此本来清净。

 

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

 

这里的两个“用”字,简单说是作用。具体地讲,指圣人的智慧的作用,智慧去思考、判断叫做“用”。用的本体是什么?是智慧本身。因此,智慧的功用(用)的本体(体)就是智慧本身。

“从心起用”。这个“心”,指的不是心的本性,而是智慧。这里讲的是智慧能起的功用、作用。“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所有的言说都是从圣人的智慧中产生的功用。

“圣人”指哪些圣人呢?虽然佛表面上也会思考、传法,但实际上佛只有智慧没有意识;八地以上的菩萨几乎没有意识,其思考、判断都是通过智慧和禅定完成。七地菩萨以下的圣者,他们具有意识,有时会用这个意识谈论观点、传讲佛法。

“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的意思是,从圣人内心产生作用——智慧或意识,进而形成了语言文字。换言之,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从圣者的智慧或意识中产生的。

“用体本来空”。前面讲了,“用”是指智慧或意识的功用。它们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佛性。

“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名言”,指所有的语言,包括各种名称、词汇等;“不及”,意思是达不到;“十二部经”,佛经可以分为十二部,十二部经代表了所有佛经。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名称、词汇都无法表达佛的境界,因为语言文字是有局限性的,只能大概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的本性、什么是光明,永远不可能表达得非常清楚、准确。所以,十二部佛经凭什么能达到佛的境界呢?达不到的。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类早期没有语言,更没有文字,后来在共同生活的群体中,对一些事物逐步形成共识,久而久之,这些共识慢慢演变为语言。比如“甜”,什么叫甜?甜是一种味道,可是“甜”字永远无法直接表达出这种味道,要了解这种味道,必须自己去品尝。大家都尝过甜味以后,拥有了共同认识,然后用“甜”字来表达;如果有人从未尝过,就不明白其他人在讲什么——这是语言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语言本身是建立在错误理解之上的,但这个错误理解是必需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沟通。仍以“甜”为例,其实“甜”字与甜的味道没有任何实际关系。最初创造语言的那群人类,选择用“甜”描述这种滋味,从而建立起一种共识:一说“甜”字,大家都明白指的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感觉,但却是我们需要的,缺了它,人们便很难沟通。

由此可见,不仅空性、光明等超越世俗的概念,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很难直接表达清楚。世俗的概念还好一点,如“甜”字,大家一来对这个字有共识,二来都吃过甜食,所以这个字完全能够明确表达出甜味。但是空性、光明、佛性等词汇,对于未证悟的人而言,完全是一个未知领域,即使用再多的词汇形容,我们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像从未吃过甜食的人,听到“甜”字会不明所以一样。

因此,佛经一再强调,佛法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们学了再多的佛经,也一定要自己去体会、证悟,否则很难理解佛教的真实内涵。

 

道本圆成,不用修证。

 

“道”,指佛性,每个人的心的本性都是佛性。因为佛性原本就存在,而且是圆满的,所以这种“道”无需修证。

这难道是说我们不需要修行吗?不是。这里的意思是,由于“道”是永恒存在的佛性,因此无需通过修行加以创造,而是要去了解、证悟“道”的存在。我们现在闻思修行,不是为了创建新的道,而是要去寻找、体会原有的道,所以说“不用修证”。

 

道非声色,微妙难见。

 

“道非声色”。“声色”,即声音和物质,泛指外面的物质世界。“道”与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换言之,我们通过感官所了解的世界与“道”无关,因为“道”是我们原本存在的心的本性。故而“微妙难见”,心的本性极其微妙,很难见到。

如何证明“道”的存在?若想彻底证明,唯有自己证悟,那时便能亲自体会到:哦,原来这就是心的本性!根本无需任何解释,也不用什么逻辑、依据。但是对于尚未证悟的人,确实不好证明。不是所有真理都能清晰表达,这取决于两个条件:对何人表达,以何种方式表达。

若对方还未证悟,任何依据或证据都是徒劳的,不可能解释清楚。如同向一个从未吃过甜食的人证明蜂蜜是甜的,即便用成千上万个逻辑也只能无功而返,因为对方毫无实际体验。当然,这还要看对方达到了何种境界,假如他虽未吃过蜂蜜,但曾品尝过其他甜食,那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帮助他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非常重要。如同一个人饮水时,无需旁人告知,自己非常清楚水是冷是热。这时候,用不着任何理论佐证。

如果有人从没喝过冷水或热水,想用语言让他明白什么是冷水或热水,永远都不可能成功。就算用尽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和语言加以描述,由于他根本没有冷或热的概念,所以很难真正理解。假如他虽未喝过热水,但喝过其他类似的东西,那么可以逐步跟他解释,也许能够让他理解得更贴近一些。

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呢?对空性、佛性、光明只是有所耳闻,从来没有相关体验,所以上师用再多的语言文字也难以让我们明白。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去体会,这一点特别重要。

“不可向人说也”,无法向别人讲述空性等深奥的内容,想说也说不出来。

或许有人会理解为,一到最关键的时候就推脱不能用语言表达,这不是一种回避吗?当然不是!人类的语言确实无法表达心的本性这类关键问题,原因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归纳而言有两点。

其一,若缺乏实际体验,则很难表达。不仅对佛性、光明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这样,譬如疼痛的感受。假如我想把自己头疼的感觉告诉周围的人,若他们从来没有头疼过,那我怎么描述都无济于事,他们根本不会明白。

可见,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人们想要沟通,首先要拥有同样的体验;其次需要建立一种共识,用某个词汇表达大家所认知的一个事物。譬如一说“天空”,大家知道是指头顶的虚空;一说“大地”,知道是指脚下的土地。但两者之间并无实际关系,只是一种人为约定。我们学外语,相当于参与外国人的约定。简言之,缺乏共同体验与约定的语言,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对于空性、心的本性,只能是“不可向人说也”——没有体验过的人表达不出来,证悟的人也无法对未证悟者描述证悟的境界。

其二,语言本身是为满足日常生活而创造的,超越日常范畴则无能为力。因此,佛教真正的内涵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自己去证悟。

 

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

 

“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对于心的本性,只有佛陀能彻底了知,其余的人、天人等都不了解。当然,并不是说一至十地的菩萨不了解心的本性,他们已然证悟,但尚未像佛一样证悟圆满。

“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凡夫为何没有证悟?因为智慧还不够深,所以心怀执著。

“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凡夫还未证悟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

“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相”,前文讲过,凡是感官能够接触到的世界都叫做相;“一切法”,指万事万物。凡夫对各种各样的相和万事万物都有执著,因此堕入外道。此处的“外道”,要理解为没有证悟的人,达摩祖师及一部分佛经是这样定义的。

 

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

 

倘若了知一切法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外在世界并非真正存在,而是自己内心的投影,就不应该产生外在的执著;若有这种执著,则说明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持开放态度的科学家开始谈论:当人类不去看宇宙时,宇宙是否存在?作为唯物论者的科学家,居然研究起这个问题!宇宙难道不是永远在那里吗?如果外在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与我们看不看它有什么关系?科学家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探讨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原因、有依据的。

佛教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外面的世界是自己内心创造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里。电影《黑客帝国》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理论,大家好好看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影片中的人类生活在电脑程序编造的一个虚拟世界里,却完全不自知,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

其实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从出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各种颜色、形状都是真实的。但是佛陀很早就告诉我们,这些根本不存在。现在不仅佛陀,科学家也这样说。可我的眼睛明明看到了,如果那不是真实的,又是什么呢?佛陀和科学家会继续说:那只是你自己大脑中的画面、你的错觉而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除了颜色和形状,整个世界会不会都是大脑中的画面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一部分物质是错觉,另一部分物质却真实存在。所以,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家、哲学家开始讨论:当我们不看宇宙的时候,它是否存在?

这时佛陀会淡定地说:我在2500多年前就说过,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出来的。但是不用担心,你若不想突破这一点,完全可以生生世世安全、幸福地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前提是不做错误的事情——不造恶业;你若想突破,也可以做得到,突破以后就可以从自己创造的世界走出去。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闲文字”,指无聊、毫无用处的文字。如果见到了自己心的本性,十二部经就没有用了。实际上所有的佛经都包含在十二部经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佛经了。

“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教”,即教证,主要指佛经和论典(佛陀亲口宣讲的内容叫做经;龙树菩萨、弥勒菩萨等撰写的文章叫做佛疏,也称为论)。千经万论唯一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心。如若言下大悟、明心见性,也就达到了这个目的。从此以后,千经万论还有什么用处?没有用了。

佛经常常把语言文字比喻为桥梁或船只,渡河时需要它们,过完河到达目的地就不再需要了。同样,所有的佛经、论典无非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自己心的本性,有一天我们证悟了,这些经论就失去了作用。达摩祖师一直否定十二部经的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需要看站在什么层面上。对于初学者来说,佛经、论典都有用,读诵、抄写、供养佛经非常有功德。但在达摩祖师眼里这些根本算不上功德,为此他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以达摩祖师的境界当然会说,佛经是闲文字,未证悟者是外道。他认可的只有一个——证悟!只要证悟了,什么都可以;没有证悟,则与达摩祖师毫无共同语言。

 

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至理绝言”。“至理”,至高无上的道理,指最究竟、最高境界的道理;“绝言”,是形容语言无法表达。最究竟的道理,语言是无法企及的。

“教是语词,实不是道”,佛经也好,论典也罢,都是语言文字组成的,根本不是道。

“道本无言,言说是妄。”道本身没有语言,也不在语言文字的范畴当中,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述。我们日常说话的前提条件是错觉,有了错觉才能沟通,所以所有的言说都是妄想;而妄想对于道毫无用处,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道。

5.道本无言,见性即为禅

 

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

 

“西国”,指佛陀住世时的印度。“佛”在汉语里是一个外来词,源自古印度的梵文“Buddha”。外来词一般有音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音译成中文是“佛陀”,意译则是“觉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来自古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觉性。觉性,即觉悟了心的本性,也可称为觉悟或觉悟者。

接下来分别解释“觉”和“性”。

 

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

 

“觉者灵觉”。“灵觉”,心灵的觉悟。佛是觉悟者,他觉悟了什么呢?觉悟了心的本性——佛性。心觉悟自己的本性,即是“灵觉”。“觉者”是什么?是“灵觉”。

以上是从本质的层面上讲。下面阐述“灵觉”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其本质一直处于觉悟的境界之中,同时又可以自如地从事度化众生的种种事业。

“应机接物”。“机”,指各种各样的根机;“接物”,指接受各个物种,物种包括动物、植物等不同种类,这里主要指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接纳、摄受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

佛怎样摄受众生?针对其不同的根机宣讲不同的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佛已经觉悟,拥有大智慧,能够清楚了知每个众生的根机,从而施与相应的方法。

佛是觉悟者,可以做到“应机接物”。其他人想要“应机接物”,则需要具备神通,这是真正利益众生的前提条件之一。神通有很多种类,最好具备其中的“他心通”,可以清楚地了知别人的心理状态。在度化众生时,清楚对方有何需求、正在想什么、哪种烦恼最严重,就能够因材施教,而且知道未来所有的变化,知道这样讲法对这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佛教并不追求神通,但若有神通,将其作为利益众生的一种手段,也是非常好的。

那么,假如没有神通,该如何度化众生呢?比较切实的做法是,先对度化对象的生活状况、文化背景等大致有所了解,基本上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常常面临何种痛苦,并掌握不同类型人群的一些特性,如女性和男性、年轻人和老年人等分别有哪些最严重的烦恼等等,然后据此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应机施教。假如对闻法者的情况一概不知,只凭自己的感觉讲法,是否符合对方情况很难预料,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更多的疑问和误会,甚至断掉他们的善根。因此,佛陀转法轮时,对于了解闻法者的烦恼和根机这一点格外重视。

“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瞬目”,指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运手动足”,指走路、说话、吃饭等行为。看起来佛陀有时打扫卫生、托钵化缘,有时应机接物,但无论做什么事情,佛的心始终安住于空性和智慧的状态中,即处在觉悟的境界里,瞬间也不曾离开。

普通修行人做不到24小时一直处于灵觉或觉悟的状态中。我们即使有所开悟,也只能在打坐时进入证悟状态,出坐后不一定能将证悟境界用于日常生活。对我们来说,打坐和日常生活之间泾渭分明。不过,这个界线会随着修行日久而逐渐淡化,到八地就几乎不存在了;八地以后,坐上的证悟境界完全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界线彻底消失,则是在成佛的时候——佛永远处于觉悟之中,同时可以完成所有事情。

总之,唯有佛才能称为觉悟者,其他人虽有不同程度的觉悟,但不能叫做觉悟者,只能称为菩萨或声闻等。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下面解释“觉性”中的“性”。

“性”即心的本性。佛证悟的觉性是什么?就是心的本性。佛证悟的是我们心的本性,我们心的本性即是佛所觉悟的本性。此处的“心”,指的也是心的本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的意思是,佛觉悟的本性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即是佛;佛是最究竟的道,最究竟的道又是最高境界的禅。

佛教讲五道十地,五道的最后一道是无学道——修行圆满,已无可学的内容,即已成佛。佛的境界,一方面是最高境界的禅,一方面是佛的智慧。因此,最究竟的道,就是最究竟的禅;最高境界的禅,就是佛的境界。无学道以下,一地菩萨叫见道,二到十地叫修道。见道、修道虽然没有佛的境界那么高,但同样是道,又是禅。所以禅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凡圣”,凡夫与圣者的总称;“测”,了解、证悟。“禅”这个字,意义十分丰富,而且内容极为深奥,不是凡夫和所有圣者都能证悟的。

凡夫不能证悟可以理解,圣者为何也不能证悟?禅最究竟的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光明、佛性,只有大乘佛教的圣者能够证悟这个境界。其他诸如小乘佛教的阿罗汉、缘觉,虽然也属于圣者,但是并未证悟心的本性。

因此,不要把禅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打坐修寂止、什么都不想,其实禅已经包含了从一地到十地菩萨乃至佛的全部境界!可见,禅的确深不可测。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究竟什么是禅呢?禅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角度说,除了此处讲的禅以外,还包括四禅八定等其他禅。四禅八定并非高深的禅定,凡夫也可以达到标准的四禅八定,而且外道也在修持。

我这里说的外道,与达摩祖师讲的外道有所不同。达摩祖师将佛教内部境界不是很高、没有证悟非常深奥的禅的人,如阿罗汉、缘觉等,统统称为外道;我提到的修四禅八定的外道,是指通常意义的没有皈依佛教的人。一般我们称皈依佛教三宝的人为内道,没有皈依的为外道。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很多这类外道,他们也修四禅八定。

从狭义的角度讲,必须要证悟才叫做禅,《血脉论》中讲的就是这种禅。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直接看到了心的本性——明心见性,拥有证悟的智慧,才叫做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若是没有证悟,就不能称为禅。所以,真正的禅极为深奥!

 

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假使精通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的全部理论,若是没有证悟心的本性,也不过是一介凡夫而已——理论水平再高也是凡夫,因为他还没有真正证悟佛法。

 

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

 

“至道幽深,不可话会”。“至道”,至高无上的道,指最高的佛的境界;“幽深”,无比深奥。佛的境界极其深奥,不可能通过语言了解。仅靠闻思难以证悟,一定要自己去体会、领悟。

“典教凭何所及“典教”,指佛经和教言;“凭何所及”,指无法达到、无法表达佛性真正的意义。所有建立在人类语言基础之上的佛经、教言,都没办法说清楚佛性的真实涵义。

 

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

 

“但”,只要。只要见到心的本性,一字不识也没有问题。像六祖惠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并不妨碍他证悟。所以,文化水平的高低与证悟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本身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学习一些佛教理论会非常有帮助。通过闻思可以加深对佛经的理解,修行也会比较顺利。不过,这只是理论方面的帮助,对证悟有间接作用,但没有直接关系。

 

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

 

“见性即是佛”,一旦明心见性,就是成佛了。当没有丝毫障碍,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时,肯定就是佛了。

唯有佛陀才能彻见心的本性。即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也不能看到完整的心的本性,因为他们尚未断除最后一点细微的烦恼和执著——这会制造障碍遮盖心的本性。只有彻底铲除所有烦恼、执著之后,才能彻见心的本性,那时便是成佛。

“见性即是佛”,这句话并没有问题,但我们的理解有时会有偏差。我们以为开悟就是成佛,这是错误的!证悟并不意味着彻底见到心的本性,也许只是见到了一部分,说明快要成佛了。所以,要把“见性”理解为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以避免产生误解。

“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圣体”,圣者的本体,指心的本性。佛的本体就是圣者的本体,实际上指的都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没有任何烦恼。

烦恼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心的本性而产生的,本质上并不存在。现在我们只是理论上明白,将来证悟的当下就会发现,所有的烦恼、污染仅仅存在于心的表层,本质上根本不存在!换成禅宗的话,即从体(本体)上讲,没有任何烦恼和执著,因此本来清净。

 

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

 

这里的两个“用”字,简单说是作用。具体地讲,指圣人的智慧的作用,智慧去思考、判断叫做“用”。用的本体是什么?是智慧本身。因此,智慧的功用(用)的本体(体)就是智慧本身。

“从心起用”。这个“心”,指的不是心的本性,而是智慧。这里讲的是智慧能起的功用、作用。“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所有的言说都是从圣人的智慧中产生的功用。

“圣人”指哪些圣人呢?虽然佛表面上也会思考、传法,但实际上佛只有智慧没有意识;八地以上的菩萨几乎没有意识,其思考、判断都是通过智慧和禅定完成。七地菩萨以下的圣者,他们具有意识,有时会用这个意识谈论观点、传讲佛法。

“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的意思是,从圣人内心产生作用——智慧或意识,进而形成了语言文字。换言之,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从圣者的智慧或意识中产生的。

“用体本来空”。前面讲了,“用”是指智慧或意识的功用。它们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佛性。

“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名言”,指所有的语言,包括各种名称、词汇等;“不及”,意思是达不到;“十二部经”,佛经可以分为十二部,十二部经代表了所有佛经。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名称、词汇都无法表达佛的境界,因为语言文字是有局限性的,只能大概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的本性、什么是光明,永远不可能表达得非常清楚、准确。所以,十二部佛经凭什么能达到佛的境界呢?达不到的。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类早期没有语言,更没有文字,后来在共同生活的群体中,对一些事物逐步形成共识,久而久之,这些共识慢慢演变为语言。比如“甜”,什么叫甜?甜是一种味道,可是“甜”字永远无法直接表达出这种味道,要了解这种味道,必须自己去品尝。大家都尝过甜味以后,拥有了共同认识,然后用“甜”字来表达;如果有人从未尝过,就不明白其他人在讲什么——这是语言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语言本身是建立在错误理解之上的,但这个错误理解是必需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沟通。仍以“甜”为例,其实“甜”字与甜的味道没有任何实际关系。最初创造语言的那群人类,选择用“甜”描述这种滋味,从而建立起一种共识:一说“甜”字,大家都明白指的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感觉,但却是我们需要的,缺了它,人们便很难沟通。

由此可见,不仅空性、光明等超越世俗的概念,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很难直接表达清楚。世俗的概念还好一点,如“甜”字,大家一来对这个字有共识,二来都吃过甜食,所以这个字完全能够明确表达出甜味。但是空性、光明、佛性等词汇,对于未证悟的人而言,完全是一个未知领域,即使用再多的词汇形容,我们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像从未吃过甜食的人,听到“甜”字会不明所以一样。

因此,佛经一再强调,佛法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们学了再多的佛经,也一定要自己去体会、证悟,否则很难理解佛教的真实内涵。

 

道本圆成,不用修证。

 

“道”,指佛性,每个人的心的本性都是佛性。因为佛性原本就存在,而且是圆满的,所以这种“道”无需修证。

这难道是说我们不需要修行吗?不是。这里的意思是,由于“道”是永恒存在的佛性,因此无需通过修行加以创造,而是要去了解、证悟“道”的存在。我们现在闻思修行,不是为了创建新的道,而是要去寻找、体会原有的道,所以说“不用修证”。

 

道非声色,微妙难见。

 

“道非声色”。“声色”,即声音和物质,泛指外面的物质世界。“道”与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换言之,我们通过感官所了解的世界与“道”无关,因为“道”是我们原本存在的心的本性。故而“微妙难见”,心的本性极其微妙,很难见到。

如何证明“道”的存在?若想彻底证明,唯有自己证悟,那时便能亲自体会到:哦,原来这就是心的本性!根本无需任何解释,也不用什么逻辑、依据。但是对于尚未证悟的人,确实不好证明。不是所有真理都能清晰表达,这取决于两个条件:对何人表达,以何种方式表达。

若对方还未证悟,任何依据或证据都是徒劳的,不可能解释清楚。如同向一个从未吃过甜食的人证明蜂蜜是甜的,即便用成千上万个逻辑也只能无功而返,因为对方毫无实际体验。当然,这还要看对方达到了何种境界,假如他虽未吃过蜂蜜,但曾品尝过其他甜食,那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帮助他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非常重要。如同一个人饮水时,无需旁人告知,自己非常清楚水是冷是热。这时候,用不着任何理论佐证。

如果有人从没喝过冷水或热水,想用语言让他明白什么是冷水或热水,永远都不可能成功。就算用尽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和语言加以描述,由于他根本没有冷或热的概念,所以很难真正理解。假如他虽未喝过热水,但喝过其他类似的东西,那么可以逐步跟他解释,也许能够让他理解得更贴近一些。

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呢?对空性、佛性、光明只是有所耳闻,从来没有相关体验,所以上师用再多的语言文字也难以让我们明白。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去体会,这一点特别重要。

“不可向人说也”,无法向别人讲述空性等深奥的内容,想说也说不出来。

或许有人会理解为,一到最关键的时候就推脱不能用语言表达,这不是一种回避吗?当然不是!人类的语言确实无法表达心的本性这类关键问题,原因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归纳而言有两点。

其一,若缺乏实际体验,则很难表达。不仅对佛性、光明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这样,譬如疼痛的感受。假如我想把自己头疼的感觉告诉周围的人,若他们从来没有头疼过,那我怎么描述都无济于事,他们根本不会明白。

可见,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人们想要沟通,首先要拥有同样的体验;其次需要建立一种共识,用某个词汇表达大家所认知的一个事物。譬如一说“天空”,大家知道是指头顶的虚空;一说“大地”,知道是指脚下的土地。但两者之间并无实际关系,只是一种人为约定。我们学外语,相当于参与外国人的约定。简言之,缺乏共同体验与约定的语言,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对于空性、心的本性,只能是“不可向人说也”——没有体验过的人表达不出来,证悟的人也无法对未证悟者描述证悟的境界。

其二,语言本身是为满足日常生活而创造的,超越日常范畴则无能为力。因此,佛教真正的内涵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自己去证悟。

 

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

 

“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对于心的本性,只有佛陀能彻底了知,其余的人、天人等都不了解。当然,并不是说一至十地的菩萨不了解心的本性,他们已然证悟,但尚未像佛一样证悟圆满。

“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凡夫为何没有证悟?因为智慧还不够深,所以心怀执著。

“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凡夫还未证悟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

“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相”,前文讲过,凡是感官能够接触到的世界都叫做相;“一切法”,指万事万物。凡夫对各种各样的相和万事万物都有执著,因此堕入外道。此处的“外道”,要理解为没有证悟的人,达摩祖师及一部分佛经是这样定义的。

 

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

 

倘若了知一切法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外在世界并非真正存在,而是自己内心的投影,就不应该产生外在的执著;若有这种执著,则说明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持开放态度的科学家开始谈论:当人类不去看宇宙时,宇宙是否存在?作为唯物论者的科学家,居然研究起这个问题!宇宙难道不是永远在那里吗?如果外在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与我们看不看它有什么关系?科学家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探讨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原因、有依据的。

佛教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外面的世界是自己内心创造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里。电影《黑客帝国》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理论,大家好好看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影片中的人类生活在电脑程序编造的一个虚拟世界里,却完全不自知,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

其实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从出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各种颜色、形状都是真实的。但是佛陀很早就告诉我们,这些根本不存在。现在不仅佛陀,科学家也这样说。可我的眼睛明明看到了,如果那不是真实的,又是什么呢?佛陀和科学家会继续说:那只是你自己大脑中的画面、你的错觉而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除了颜色和形状,整个世界会不会都是大脑中的画面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一部分物质是错觉,另一部分物质却真实存在。所以,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家、哲学家开始讨论:当我们不看宇宙的时候,它是否存在?

这时佛陀会淡定地说:我在2500多年前就说过,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出来的。但是不用担心,你若不想突破这一点,完全可以生生世世安全、幸福地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前提是不做错误的事情——不造恶业;你若想突破,也可以做得到,突破以后就可以从自己创造的世界走出去。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闲文字”,指无聊、毫无用处的文字。如果见到了自己心的本性,十二部经就没有用了。实际上所有的佛经都包含在十二部经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佛经了。

“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教”,即教证,主要指佛经和论典(佛陀亲口宣讲的内容叫做经;龙树菩萨、弥勒菩萨等撰写的文章叫做佛疏,也称为论)。千经万论唯一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心。如若言下大悟、明心见性,也就达到了这个目的。从此以后,千经万论还有什么用处?没有用了。

佛经常常把语言文字比喻为桥梁或船只,渡河时需要它们,过完河到达目的地就不再需要了。同样,所有的佛经、论典无非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自己心的本性,有一天我们证悟了,这些经论就失去了作用。达摩祖师一直否定十二部经的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需要看站在什么层面上。对于初学者来说,佛经、论典都有用,读诵、抄写、供养佛经非常有功德。但在达摩祖师眼里这些根本算不上功德,为此他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以达摩祖师的境界当然会说,佛经是闲文字,未证悟者是外道。他认可的只有一个——证悟!只要证悟了,什么都可以;没有证悟,则与达摩祖师毫无共同语言。

 

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至理绝言”。“至理”,至高无上的道理,指最究竟、最高境界的道理;“绝言”,是形容语言无法表达。最究竟的道理,语言是无法企及的。

“教是语词,实不是道”,佛经也好,论典也罢,都是语言文字组成的,根本不是道。

“道本无言,言说是妄。”道本身没有语言,也不在语言文字的范畴当中,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述。我们日常说话的前提条件是错觉,有了错觉才能沟通,所以所有的言说都是妄想;而妄想对于道毫无用处,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