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释义

一、总说修道之根本

(一)道即寂灭,修即离相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很多古文献的开头会出现“夫”这个字,本论后面的某些段落之前也有“夫”这个字。这个字叫做发语词,它在古汉文中表示开始说话、发言或者起笔等,此外无其他实际意义。

真正要讲的是“道”这个字。“道者,以寂灭为体”。这句话虽然只有七个字,却浓缩了整个大乘佛教的精华。假如没有经过大量闻思,不了解大乘佛法尤其是密法的人,不一定能够理解这一点。但是,当我们闻思了显宗的唯识、中观,如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以及无著菩萨的他空中观,又学习了大幻化网这样的密法,以及时轮金刚、大圆满、大手印等,再回顾时就会发现,所有实修的关键和最深奥的法要,全都含括在这几句话当中了。我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几部小论典?就因为它是整个大乘显密佛法的浓缩版,而且文字表达也十分到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甚深之法。

那么“道”是什么?就是“以寂灭为体”。可以说,空性加光明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道,同时也是寂灭,这叫做“寂灭为体”。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寂灭”。

“寂灭”这两个字在大乘佛经里常常出现,光是一部《华严经》里,都已经出现了不止上百次。为什么说此处的“寂灭”是大乘佛法的浓缩呢?因为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道的本质是寂灭,那寂灭又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就是“灭所有的相”。相,即凡夫的感官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灭,就是没有这些相。意思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一切信息根本不存在。

“灭”这个字,我们平时是怎么理解的呢?先有一个东西存在,然后把它消灭了,或者它自己消失了,这就是灭。比如火灭了,那么先要有火的存在,然后它消失了,就是火灭了。但是在佛经中,尤其是中观或者禅宗、大圆满等,根本不是这样理解。这些相,本质上从未存在过,这才叫做灭。

“寂”,寂静。我们感官感知的这个世界并不寂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外在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内在的,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情绪。从表面上看,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非常不平等、不寂静,然而其本质并非如此。所有二元对立的法,如高低、上下、好坏等,根本就不存在。不是过去存在,现在通过修行才不存在,而是本来就不存在,所以叫做寂。

那么,“寂灭”到底是讲什么?讲我们心的本性,亦即自己内心的本质。佛教用很多名称来描述心的本性。为什么不单用一个名称就好?这么多的名称,岂不是会把人搞糊涂么?!因为佛陀传法要观待对象,人的根机不一样,所用的方法、比喻、措辞等都非常有讲究。佛知道什么样的名称对方比较能够理解、接受,为了适合不同根机的众生,所以就用了很多不同的名称,比如“空性”“本性”“寂灭”“佛性”“光明”“如来藏”等。

二转法轮主要讲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或“缘起性空”成为整个般若的关键词。般若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空性”,偶尔会用“光明”,“如来藏”则基本不用。

到第三转法轮时,开始出现新的名词。尽管偶尔也会用“空性”,但“佛性”“如来藏”“光明”等才是高频率词汇。实际上,这些仍是过去讲般若时的内容,只是用词不同而已。

进入密法阶段,前面的这几个词虽然也会用,但高频率词汇又换成了其他,比如坛城等。坛城有本质坛城、自性坛城、本性坛城等很多种,所谓自性坛城,讲的其实也是“寂灭”这两个字。

到了无上密法阶段,不同密法所用的词也不一样。比如大手印里,用的是“大手印”这三个字;在大圆满中,就用“本净”(本来清净)。不同续部有不同的用词,但无论用了多少个词,其表达的内容最终只有一个——“寂灭”。

实际上,“寂灭”这两个字是中性的,不仅显宗在用,密宗也经常会用。达摩祖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没有用密宗的专有词汇,也没有用显宗的“空性”等,而是用了“寂灭”这个词。

我们平时会讲“道次第”,意思是要分一个前后的次第,比如资粮道、加行道等;显宗会讲四念处,密宗会讲四加行、五加行等;平时我们说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也是道……这些都是有层次、有次第的。但是,像禅宗的境界,还有大圆满、大手印最顶尖的这个部分是没有次第的,它也不讲什么次第——这个境界中不会有高低、前后之分。所以达摩祖师不讲道的次第,而是直接强调最终极、最顶尖的部分:道是什么?道是寂灭;什么是寂灭?寂灭就是每个人自己心的本性。除此之外,其他都不是道。

当年,梁武帝吃斋、受戒、持戒、修庙……做了非常多善事,即便未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下进行,至少也是属于人天佛教。然而,达摩祖师却一口否定了这一切,说这些没有任何功德。为什么?因为禅宗所强调的,或者说它的核心部分根本不是前面这些。达摩祖师并非不承认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是他讲的内容不在这个层次。

藏传佛教的五部大论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中《大般若经》的浓缩版,而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则阐述了整个般若的修行次第。虽然这个修行的次第中讲了很多内容,但真正的核心部分只有两句话:一句讲所修的道,也就是我们到底要修什么,它与达摩祖师此处讲的“道者,以寂灭为体”完全一样;另一句讲这个道怎么修,它与“以离相为宗”意思相同,即修行的根本是“离相”,没有任何的相。(“宗”这个字有十几种语义,此处要理解为“根本”或者“主要的、首要的”。)

弥勒菩萨把整个般若的修法最后浓缩成这么两句话,实际上就是四个字:寂灭离相。我们到底要修什么?“寂灭”;这个寂灭怎么修?“离相”。表达得简单明了,又精准到位。倘若能听得懂,这几个字便已足够;听不懂的话,长篇大论也未必能证悟。

尽管如此,字的多和少对于我们理解上还是有作用的。若是利根者,寥寥数语便能够完全领悟;而钝根者,则要用多一点的词句和各种表达方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

大家要知道,理解跟证悟不一样:理解是文字、理论层面的,文字多一点会有帮助;而证悟则与文字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证悟的人来说,道是什么呢?就两个字——“寂灭”;这个道怎么修呢?很简单——“离相”。这就是禅宗的表达方式,大圆满、大手印等也是如此。

这么简单的文字,我们能证悟得了吗?很难。假如我们问达摩祖师:道是什么?他回答两个字,“寂灭”;这个要怎么修?“离相”即可。可是我们做不到啊!正因为不容易证悟,所以我们才要修忏悔、积累资粮、祈祷上师加持等这些基础修法。假如前行修得非常圆满,到时候可能略微指点一两句便会恍然大悟。

大家都学了很多佛教理论,但其实学和不学,从证悟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区别。这并非否定闻思本身的价值,闻思可以增进我们对佛法的整体理解,对于因果取舍等方面也有很大帮助;没有闻思的人看起来非常迷茫,在因果取舍方面糊里糊涂,即使修也修不出什么结果——所以闻思非常重要。然而,假如没有前行的基础或者自己过去世的积淀,文字上学得再多也无法证悟。

在最后的阶段,即便达摩祖师用更多的文字来告诉我们,也无非是空性、光明、坛城、大手印、大圆满、本净等这些词。这些词的意思都差不多,如果在一个词汇上面我们体会不了,那么其余也是一样。所以,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时刻,就是修完加行之际。为什么?因为加行虽然修完了,但有的只是数量,没有质量,有些人甚至连数量都没有圆满。仅仅数量上的圆满当然也有一些善根,但这个善根远不足以让我们证悟。这个时候,该修的加行已经修完,教理也闻思了很多,但还是证悟不了,自然深感无奈。所以,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修好前行,这样最后很容易证悟。

简言之,“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道,修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二)证悟即看到事物的本质——无相

 

接下来达摩祖师引用佛经里的句子,来印证前面的观点。

 

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首先,无论学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在见解和修行上,有两个大家容易混淆的误区。

一个是对寂灭的理解。如果不懂什么是空性、光明,就简单粗暴地认为寂灭等于什么都不存在、一无所有,这种理解佛教称之为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错误的见解。之前在《坛经》释义中,曾反反复复强调过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犯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记住。

那么,难道这个寂灭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存在吗?没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认为是一无所有?因为这两个根本不一样。凡夫的意识所理解的一无所有,跟真正法性的、本性的一无所有相差十万八千里,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一个是对离相的理解。“相”,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等粗大的相,以及内在的各种情绪、念头等细微的相;“离”,就是没有这些。但是,光讲“没有这些”就错了。为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在深度睡眠或者昏迷的时候,整个意识都停止了,这时候人是没有意识的(此处所说的没有意识,并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里的“无意识”),如果没有意识就是证悟的话,这难道就是证悟吗?当然不是!

此外,修寂止的时候,比如世间的四禅八定修得很好的时候,似乎没有任何念头,尤其进入无色界的禅定时,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眼耳鼻舌身这些都不存在,连思考、思维的意识都没有了——所有的相都离开了,没有任何相。这是不是证悟呢?根本不是!普通人的禅修未必能达到那么高的境界,即便达到了这种标准,与此处所讲的离相也不一样,完全是两回事。《坛经》记录了惠能大师在不同场合的开示,他常常提醒众人:你们不要以为,什么都不想就是证悟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将二者区分清楚,这对于修行人来说尤为重要。

“寂灭”和“离相”这两个词必须正确理解,否则一定会走错路。因为特别重要,所以先做个提醒。

接下来,“寂灭是菩提”。“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证悟”。为什么说寂灭就是证悟?因为证悟心的本性以后,才能够达到寂灭,否则做不到。紧接着讲它的理由,“灭诸相故”,因为灭尽了所有的相,所以“寂灭是菩提”。

灭尽所有相就是证悟吗?也不一定,要看怎么个灭法。比如深度睡眠、昏迷,甚至无色界的禅定等,虽然也算是一种灭相,但这些都不是证悟。什么样的灭法才是证悟?无论能否看见、听见,把这些所见所闻以及意识的各种思维之本性——空性的这一部分,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才是证悟。

注意,是看到了它们的本质,而不是这些相自己离开了。以智慧看透其本质而离相,这种离相是正确的;没有任何智慧,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没有这些相,这种离相根本不是此处所说的离相。相,离不离都没关系,只要看到它们的本质,这就是离相。

以上内容特别重要,大家要逐字逐句认真学习、仔细体会。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佛者,觉也”,什么是佛?证悟、觉悟就是佛。

“人有觉心,得菩提道”,人有了觉悟的心,也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就得菩提了。

“心”和“智慧”有时候是对立的,证悟前叫做心,证悟后叫做智慧。而有些时候,心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心,比如此处的“觉心”。

“故名为佛”,所以称之为佛。

佛与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已觉悟的,叫做佛;未觉悟的,就是普通人。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证悟了万事万物的本性,很清楚地看到了没有任何相,这就叫做佛。

如前所述,离相并不是指看不见、听不见,所有感官都失去知觉甚至没有意识思维,这不是证悟。此处所说的离相,重要的不是感官能否感受外界、接收外界信息,而是其接收信息的方式。凡夫的感官把这一切当作实实在在的东西,尤其是意识,它判断、断定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全都真实存在,最多其中一小部分是假的,如彩虹、海市蜃楼、梦境等。若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外界信息,烦恼也将随之产生。而对于证悟的人来说,他的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眼睛也可以看到外界,但他认为这些都如幻如梦,并非真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接受方式也叫做无相。最究竟的无相,比如入定的时候,一切都彻底消失了,唯一存在的,就是心的本性光明。

大家必须对无相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否则自以为在修禅,结果修了一辈子都不是修真正的禅。这样一来,即便修得再认真、再努力,也无法彻底根除烦恼,只不过是暂时控制一下,起不到多大作用。

禅宗是非常好的法门,但越是深奥的法门,误区也越多,包括大圆满、大手印同样如此。比如修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这些内容简单、易于理解,不会有什么误区;而越是深奥的法,则越难以被正确地理解。如果一讲出来,人人都能明白,就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法,不是深奥之法。

 

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

 

“是知有相”。当尚未进入禅定或者证悟的状态时,我们的眼耳鼻舌等接收到许许多多信息,这些都叫做相。我们认为这些相都是真实的,生活中确实有这么多事物存在,这叫做“是知有相”。

然而,达摩祖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这些相其实是“无相之相”——看起来似乎很真实,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从远处看,海市蜃楼与真实的风景一样,那些山、水、建筑物等景观,无论是用肉眼还是用摄像头看,都难以辨别它们的真假。当地人知道这个地方没有这些,立刻明白这是海市蜃楼;但外来游客会以为这些风景都真实存在,认为有山、有水、有建筑物等,这叫做“是知有相”。实际上,这些相根本不存在,是“无相之相”。

平时生活中我们认为再真实不过的东西,比如外界各种物质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大家都认为这些很真实,没有人会觉得它们与海市蜃楼一样。可是,科学家很早之前就证实了,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颜色,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大脑里面的画面,是我们把它当作红色、黄色、绿色……这也属于“无相之相”。

说海市蜃楼、颜色是无相之相,我们还能接受,而身边的桌子、床等各种各样长方形、椭圆形的东西,这些总应该存在吧?然而,这些更是不存在!它们是由高速运转的原子、电子所构成,与旋火轮的道理完全相同。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玩具,叫智能3D全息风扇,跟电风扇有点儿类似。它由两个塑料叶片组成,叶片上带有电路及十几个会发光的小点点。当它高速运转时,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转动的扇叶,在我们的视线里就是模糊的一整片,其间扇面上会显现出活动的人、动物、钟表等。一旦停止运转,哪有什么人、动物、钟表,不过是高速运动导致的一个错觉而已!

 

电扇静止时    

 

电扇旋转时

这个玩具里出现的东西跟桌子、床等物体一样,都是电子高速运动所产生的错觉,并非实有存在。因此形状也是无相之相。这样逐一观察下去,最后还剩下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一个经得起这种观察,全都是自己的错觉!所以佛经里讲,万事万物就像芭蕉树一样,把树皮一层一层剥开之后,里面什么都没有,不存在什么真实的芭蕉树。

对于内在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这些内容如果展开讲,就涉及到唯识宗和中观了。唯识宗认为,外面的物质世界不存在,这个可以接受,但精神世界不可能不存在;中观却认为,不仅外在的物质世界是无相之相,精神世界也是无相之相。

唯识宗对此有些气恼,假如什么都没有,那这个世界怎么运作?自然规律是怎么形成的?全部不都乱套了吗!所以它认为,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一个东西——阿赖耶识。但中观进一步打击对方,不但我们的各种情绪、念头等不存在,就连这个阿赖耶识也不存在。只要详加观察,阿赖耶识的真实性也将被推翻,外在与内在的所有一切最终都是无相之相。

唯识宗对此质疑:假如所有东西都是无相之相,为什么自然规律仍然存在?地球依然在转动?这时中观告诉它:别担心,这就是缘起性空。虽然不存在任何真实的东西,但地球仍然会转动,这个世界仍然在运作。

这些到底是不是无相之相?我们不用站在唯识的角度看,也不用站在中观的角度看,其他科学家、物理学家的各种理论也先放一边,只要问问自己的心,通过向内观照的方式就能够明白。

这就是窍诀跟论著不一样的地方:论著中会引用大量理论和教证来证明,让人最终心服口服地接受;窍诀则不同,它没有太多理论,关键是把这些内容落实到自己内心,一旦自己体会到了,到时自然便会明白。所以达摩祖师没有在此展开长篇大论,而是直接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无相之相。

 

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

 

“不可以眼见”,万法的空性是眼睛看不到的。

我们明明看到了颜色、形状等具体事物,怎么可能不存在,都是无相呢?因为这些是眼睛突破不了的。如果眼睛能够看到它们不存在,那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够明白,我们的祖先肯定早已了解,父母也会从小就告诉我们这一点,不会轮到我们这一代。

那应该用什么看?“唯可以智知”。唯有智慧才能够看得透,眼耳鼻舌身都不可能做到。比如,我们的眼睛什么时候告诉过我们颜色不存在?我们的耳朵什么时候告诉我们声音不存在?从未有过,它们一直都认为这些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感官根本不可能看到真相,它无法突破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深奥的本质。这个是需要智慧的。

智慧从何而来?如果我们学五部大论的话,那智慧自然是通过闻思而来;但此处不是指闻思所得的智慧,而是指从内心当中修出来的智慧。它可以证明,所有我们看到的外在的物质世界,以及自己内在的每一个善恶等念头,全都是无相之相。

 

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乃超三界。

 

“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听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有的人虽然还没有证悟,但理论上能够接受、理解,哪怕仅仅生起一念信心:哦,这个是对的,这才是真正的真相。“此人以发大乘乃超三界”,这样的话,他已经发了大乘的心尽管只是一个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还没有证悟,更没有成佛,但他已经超越了三界。

为什么这么讲呢?下面对此进行解释。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三界者:贪嗔痴是。”所谓的三界,就是贪嗔痴。

三界通常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里怎么说贪嗔痴是三界?实际上,二者都可称为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其实就是贪嗔痴的投影,当明白一切肉眼可见的万事万物是无相之相的时候,不仅超越了贪嗔痴,也超越了三界。也就是说,超越了贪嗔痴就等于超越了三界。

“返贪嗔痴,为戒定慧”。“返”,反过来、返回,意思是返回去看贪嗔痴的本质。观察贪嗔痴本质的这个过程,就是返回。我们通常不会返回,一直都是跟着贪嗔痴走。比如生气的时候,就骂人、打人,甚至是杀害对方;有贪心的时候,就去偷去抢,乃至伤害他人……现在就不再这样,要返回去看贪嗔痴的本质。返回看的时候,贪嗔痴就是戒定慧。

为什么贪嗔痴是戒定慧?比如说,当内心出现贪心或嗔心的念头时,我们通常都是被它牵着鼻子走,主动权在贪嗔痴手里,我们非常被动,身不由已;返回之后则不是这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主动操控贪嗔痴,这就叫做返回。

从理论上讲,贪的本质就是佛的智慧。不仅仅是贪,万事万物或者所有念头的本质都是如此。这个智慧包含了戒定慧:它没有任何染污,是清净的、纯洁的,从这个角度可称之为戒;它如如不动,不会被外面各种各样的诱惑所动摇,从这个角度可称之为定;它本身就是智慧,能够证悟贪嗔痴的本性,所以称之为智慧。

“即名超三界”,这就叫做超越三界。

以上这些是理论,窍诀稍后会讲。

 

(三)修道的窍诀——返照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其实贪嗔痴也没有实质性,犹如海市蜃楼一般。“但据众生而言矣”,只不过从凡夫的角度讲,贪嗔痴是存在的。

“若能返照”。好,这个地方讲的就是窍诀。“返照”这两个字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体会,到时候一定要用上。

什么是返照?返照是禅宗用语,平时我们的意识一直都是向外研究、分析或者观察,在外面寻找真相;返照则是让它自己去看自己——以自己的心去体会自己心的本质。

是谁在用这个返照?中观的方法不是返照,而是逻辑推理,以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佛经教证来证明万事万物是无相之相;普通密法有一部分也不是用返照,而是用气脉明点的修法;返照是禅宗、大圆满、大手印都用的一个方法。证悟禅宗六祖所讲的那些境界,唯一的方法就是返照。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证悟,而不是用逻辑、气脉明点等。

我们又该如何返照?比如心里冒出了一个贪念,没关系,让它出来,这时候就用自己的心去看这个念头,看看它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返照它的时候,也就是欲望自己在看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么一看之下,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出乎意料的结果——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

之前,欲望认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一直都是向外探求和辨别什么是真与假、存在或不存在,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是否真实。现在返照去看自己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无相之相其实就是自己!这时候,烦恼立刻就会失去生命力,原本犹如暴风一般的力量瞬间就消失了,它再也没有能力让我们继续造业。

举例而言,就像眼前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们用手电筒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了;但如果不打开手电筒,黑暗则依然存在。同样地,如果我们不懂得返照,那欲望永远都是欲望,这种情况下说欲望不存在是没有用的。正因为欲望存在,才使得我们造下各种各样的业。所以返照特别重要。

平时大家常说“要把烦恼转化为智慧”,当我们这么返照的时候,烦恼也就不再是烦恼,它已经转化成类似于佛的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此时还不太成熟。如果把佛的智慧比喻为一个成年人的话,我们现在的智慧就是一个小婴儿,但婴儿也是人啊,与成年人一样都属于人类。

即便是讲大圆满、大手印,在某种程度上也只能这么讲,因为语言只能表达到这里,不可能把心的本性放在手里展示给大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返照的方法,这个非常重要。

“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了了见”,非常清楚地见。见什么呢?见到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

如果能够返照的话,就能清楚地看见贪嗔痴性的本性是无相。此时深深地体会到,原本以为欲望是一个多么了不得、邪恶的东西,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一个无相之相而已!这样以后,就把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里了。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经中说,诸佛本来就处于贪嗔痴三毒中。

这里的“诸佛”主要指法身佛。法身佛不在东方、西方的某一个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内心每一个念头的本质都是光明的,这个光明不就是佛性吗!所以,无论它表面上再糟糕、再邪恶,本质上却不坏,因为它的本性是佛性。

然而,尽管念头的本性是佛性,对我们来说却丝毫不起作用。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是它的表面,也就是烦恼,深层次的佛性我们永远接触不到,这是最让人遗憾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返照的方式去了解它,这样才有机会接触到贪嗔痴的最深处——佛性。

“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白法即善法,尤其是无漏的善法;长养白法就是积累善法。法身佛常处于三毒中,它是不会修行的,但遮障法身佛的烦恼会逐渐地减少,这样不断地积累善法之后,最终就成为世尊了。

 

三毒者:贪嗔痴也。

 

所谓的三毒,就是贪嗔痴。

 

(四)最上乘即无乘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除了大乘、小乘之外,怎么还有一个最上乘呢?其实,最上乘就是指强调佛性的大乘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法。

汉传佛教很早以前翻译的《大藏经》,里面已经有一些无上密宗的续部,但这些书名都没有用无上密宗本身的名称,而是以各种经来命名,因此从名称上看不出这些内容属于无上密宗。此处虽然没有直接说最上乘就是大圆满、大手印等,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如果暂时不想接受这个观点,也可以这样理解:大乘指第二转法轮里讲的般若;第三转法轮中,讲佛性如来藏的这部分就是最上乘。

“皆是菩萨所行之处”,证悟的菩萨才能接触到最上乘。

“无所不乘”。“乘”这个字,作为名词指交通工具,比如过去的人力或者马、牛,马车、牛车等;作为动词指乘坐,比如乘坐某个交通工具去某个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乘尤其是无上乘,完全能够包容在其之下的小乘等一切乘。

那小乘能不能包容大乘呢?不能。就像一辆牛车、马车,它承受不了十几吨的卡车载重或者更重的东西。可是,卡车却完全可以承载牛车、马车以及所有在其之下的小型车辆所装载的东西。这就是无所不乘的意思。

然后立即又说,“亦无所乘”,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承载。

这个要如何理解?从世俗的角度讲,可以说它是一个交通工具,或者说可以乘坐等;从本质上讲,则根本不存在什么乘。比如,在世俗世界里,因果是真实存在的;但从本质上讲,因不是因,果也不是果,因果之间无法建立任何关系。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就像刚才讲的海市蜃楼,如果只看外表,不去分析它的本质,那它与其他风景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观察它的本质,这些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可以说,从现象的角度讲,海市蜃楼中的建筑物、景点等都是存在的;但从它的本性角度讲,这些从未真正存在过。

不仅是这个乘,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例如这个桌子,从现象的角度讲,存在着这么一件家具;但从它的本质上讲,根本不存在什么桌子。般若经里有“八甚深法”,讲的就是这样八种深奥的法,要完全理解、体会到二者是不矛盾的,需要有很高的智慧。

“终日乘,未尝乘”。从现象的角度讲,有大乘、小乘之分,这些我们经常都在讲;从它的本质上讲,则不存在什么乘。“此为佛乘”,这个才叫做佛乘。

这个“佛乘”要这样来理解:表象上有乘——“无所不乘”,这是缘起;本质上则没有任何真实存在的东西——“亦无所乘”,这是性空。缘起与性空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二者并不矛盾。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从现象的角度讲,通过大乘、小乘等方法肯定可以成佛;从它的本质上讲,则没有什么可以成佛的,因为佛和成佛以及成佛的过程,这些一概不存在。或者说,到达了远离一切乘与不乘的境界,就是佛乘。

举例而言,就像做梦的时候,我们在梦里赚钱、做生意,最后赚到钱……有过程,也有结果。从梦的角度讲,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梦里赚到的钱,可以在梦里的商场买东西,买来的东西完全可以用,也可以让自己产生满足感;如果失去了赚来的钱,梦里的自己也会伤心不已。可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从未真正发生过。二者其实并不矛盾:虽然不存在任何真实的东西,但这些现象是可以存在的,这才叫做梦。如果梦是真实的,醒来以后还存在,那就不叫梦了;在梦的世界里,如果这些现象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也不叫梦。

总之,梦有两个特点:做梦的时候,一切都很真实;醒来的时候,一切都不存在。佛乘也是同样,从它的表象上讲,是“无所不乘”;从它的本质上讲,则是“无乘”。

正文释义

一、总说修道之根本

(一)道即寂灭,修即离相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很多古文献的开头会出现“夫”这个字,本论后面的某些段落之前也有“夫”这个字。这个字叫做发语词,它在古汉文中表示开始说话、发言或者起笔等,此外无其他实际意义。

真正要讲的是“道”这个字。“道者,以寂灭为体”。这句话虽然只有七个字,却浓缩了整个大乘佛教的精华。假如没有经过大量闻思,不了解大乘佛法尤其是密法的人,不一定能够理解这一点。但是,当我们闻思了显宗的唯识、中观,如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以及无著菩萨的他空中观,又学习了大幻化网这样的密法,以及时轮金刚、大圆满、大手印等,再回顾时就会发现,所有实修的关键和最深奥的法要,全都含括在这几句话当中了。我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几部小论典?就因为它是整个大乘显密佛法的浓缩版,而且文字表达也十分到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甚深之法。

那么“道”是什么?就是“以寂灭为体”。可以说,空性加光明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道,同时也是寂灭,这叫做“寂灭为体”。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寂灭”。

“寂灭”这两个字在大乘佛经里常常出现,光是一部《华严经》里,都已经出现了不止上百次。为什么说此处的“寂灭”是大乘佛法的浓缩呢?因为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道的本质是寂灭,那寂灭又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就是“灭所有的相”。相,即凡夫的感官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灭,就是没有这些相。意思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一切信息根本不存在。

“灭”这个字,我们平时是怎么理解的呢?先有一个东西存在,然后把它消灭了,或者它自己消失了,这就是灭。比如火灭了,那么先要有火的存在,然后它消失了,就是火灭了。但是在佛经中,尤其是中观或者禅宗、大圆满等,根本不是这样理解。这些相,本质上从未存在过,这才叫做灭。

“寂”,寂静。我们感官感知的这个世界并不寂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外在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内在的,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情绪。从表面上看,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非常不平等、不寂静,然而其本质并非如此。所有二元对立的法,如高低、上下、好坏等,根本就不存在。不是过去存在,现在通过修行才不存在,而是本来就不存在,所以叫做寂。

那么,“寂灭”到底是讲什么?讲我们心的本性,亦即自己内心的本质。佛教用很多名称来描述心的本性。为什么不单用一个名称就好?这么多的名称,岂不是会把人搞糊涂么?!因为佛陀传法要观待对象,人的根机不一样,所用的方法、比喻、措辞等都非常有讲究。佛知道什么样的名称对方比较能够理解、接受,为了适合不同根机的众生,所以就用了很多不同的名称,比如“空性”“本性”“寂灭”“佛性”“光明”“如来藏”等。

二转法轮主要讲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或“缘起性空”成为整个般若的关键词。般若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空性”,偶尔会用“光明”,“如来藏”则基本不用。

到第三转法轮时,开始出现新的名词。尽管偶尔也会用“空性”,但“佛性”“如来藏”“光明”等才是高频率词汇。实际上,这些仍是过去讲般若时的内容,只是用词不同而已。

进入密法阶段,前面的这几个词虽然也会用,但高频率词汇又换成了其他,比如坛城等。坛城有本质坛城、自性坛城、本性坛城等很多种,所谓自性坛城,讲的其实也是“寂灭”这两个字。

到了无上密法阶段,不同密法所用的词也不一样。比如大手印里,用的是“大手印”这三个字;在大圆满中,就用“本净”(本来清净)。不同续部有不同的用词,但无论用了多少个词,其表达的内容最终只有一个——“寂灭”。

实际上,“寂灭”这两个字是中性的,不仅显宗在用,密宗也经常会用。达摩祖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没有用密宗的专有词汇,也没有用显宗的“空性”等,而是用了“寂灭”这个词。

我们平时会讲“道次第”,意思是要分一个前后的次第,比如资粮道、加行道等;显宗会讲四念处,密宗会讲四加行、五加行等;平时我们说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也是道……这些都是有层次、有次第的。但是,像禅宗的境界,还有大圆满、大手印最顶尖的这个部分是没有次第的,它也不讲什么次第——这个境界中不会有高低、前后之分。所以达摩祖师不讲道的次第,而是直接强调最终极、最顶尖的部分:道是什么?道是寂灭;什么是寂灭?寂灭就是每个人自己心的本性。除此之外,其他都不是道。

当年,梁武帝吃斋、受戒、持戒、修庙……做了非常多善事,即便未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下进行,至少也是属于人天佛教。然而,达摩祖师却一口否定了这一切,说这些没有任何功德。为什么?因为禅宗所强调的,或者说它的核心部分根本不是前面这些。达摩祖师并非不承认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是他讲的内容不在这个层次。

藏传佛教的五部大论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中《大般若经》的浓缩版,而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则阐述了整个般若的修行次第。虽然这个修行的次第中讲了很多内容,但真正的核心部分只有两句话:一句讲所修的道,也就是我们到底要修什么,它与达摩祖师此处讲的“道者,以寂灭为体”完全一样;另一句讲这个道怎么修,它与“以离相为宗”意思相同,即修行的根本是“离相”,没有任何的相。(“宗”这个字有十几种语义,此处要理解为“根本”或者“主要的、首要的”。)

弥勒菩萨把整个般若的修法最后浓缩成这么两句话,实际上就是四个字:寂灭离相。我们到底要修什么?“寂灭”;这个寂灭怎么修?“离相”。表达得简单明了,又精准到位。倘若能听得懂,这几个字便已足够;听不懂的话,长篇大论也未必能证悟。

尽管如此,字的多和少对于我们理解上还是有作用的。若是利根者,寥寥数语便能够完全领悟;而钝根者,则要用多一点的词句和各种表达方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

大家要知道,理解跟证悟不一样:理解是文字、理论层面的,文字多一点会有帮助;而证悟则与文字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证悟的人来说,道是什么呢?就两个字——“寂灭”;这个道怎么修呢?很简单——“离相”。这就是禅宗的表达方式,大圆满、大手印等也是如此。

这么简单的文字,我们能证悟得了吗?很难。假如我们问达摩祖师:道是什么?他回答两个字,“寂灭”;这个要怎么修?“离相”即可。可是我们做不到啊!正因为不容易证悟,所以我们才要修忏悔、积累资粮、祈祷上师加持等这些基础修法。假如前行修得非常圆满,到时候可能略微指点一两句便会恍然大悟。

大家都学了很多佛教理论,但其实学和不学,从证悟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区别。这并非否定闻思本身的价值,闻思可以增进我们对佛法的整体理解,对于因果取舍等方面也有很大帮助;没有闻思的人看起来非常迷茫,在因果取舍方面糊里糊涂,即使修也修不出什么结果——所以闻思非常重要。然而,假如没有前行的基础或者自己过去世的积淀,文字上学得再多也无法证悟。

在最后的阶段,即便达摩祖师用更多的文字来告诉我们,也无非是空性、光明、坛城、大手印、大圆满、本净等这些词。这些词的意思都差不多,如果在一个词汇上面我们体会不了,那么其余也是一样。所以,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时刻,就是修完加行之际。为什么?因为加行虽然修完了,但有的只是数量,没有质量,有些人甚至连数量都没有圆满。仅仅数量上的圆满当然也有一些善根,但这个善根远不足以让我们证悟。这个时候,该修的加行已经修完,教理也闻思了很多,但还是证悟不了,自然深感无奈。所以,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修好前行,这样最后很容易证悟。

简言之,“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道,修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二)证悟即看到事物的本质——无相

 

接下来达摩祖师引用佛经里的句子,来印证前面的观点。

 

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首先,无论学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在见解和修行上,有两个大家容易混淆的误区。

一个是对寂灭的理解。如果不懂什么是空性、光明,就简单粗暴地认为寂灭等于什么都不存在、一无所有,这种理解佛教称之为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错误的见解。之前在《坛经》释义中,曾反反复复强调过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犯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记住。

那么,难道这个寂灭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存在吗?没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认为是一无所有?因为这两个根本不一样。凡夫的意识所理解的一无所有,跟真正法性的、本性的一无所有相差十万八千里,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一个是对离相的理解。“相”,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等粗大的相,以及内在的各种情绪、念头等细微的相;“离”,就是没有这些。但是,光讲“没有这些”就错了。为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在深度睡眠或者昏迷的时候,整个意识都停止了,这时候人是没有意识的(此处所说的没有意识,并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里的“无意识”),如果没有意识就是证悟的话,这难道就是证悟吗?当然不是!

此外,修寂止的时候,比如世间的四禅八定修得很好的时候,似乎没有任何念头,尤其进入无色界的禅定时,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眼耳鼻舌身这些都不存在,连思考、思维的意识都没有了——所有的相都离开了,没有任何相。这是不是证悟呢?根本不是!普通人的禅修未必能达到那么高的境界,即便达到了这种标准,与此处所讲的离相也不一样,完全是两回事。《坛经》记录了惠能大师在不同场合的开示,他常常提醒众人:你们不要以为,什么都不想就是证悟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将二者区分清楚,这对于修行人来说尤为重要。

“寂灭”和“离相”这两个词必须正确理解,否则一定会走错路。因为特别重要,所以先做个提醒。

接下来,“寂灭是菩提”。“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证悟”。为什么说寂灭就是证悟?因为证悟心的本性以后,才能够达到寂灭,否则做不到。紧接着讲它的理由,“灭诸相故”,因为灭尽了所有的相,所以“寂灭是菩提”。

灭尽所有相就是证悟吗?也不一定,要看怎么个灭法。比如深度睡眠、昏迷,甚至无色界的禅定等,虽然也算是一种灭相,但这些都不是证悟。什么样的灭法才是证悟?无论能否看见、听见,把这些所见所闻以及意识的各种思维之本性——空性的这一部分,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才是证悟。

注意,是看到了它们的本质,而不是这些相自己离开了。以智慧看透其本质而离相,这种离相是正确的;没有任何智慧,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没有这些相,这种离相根本不是此处所说的离相。相,离不离都没关系,只要看到它们的本质,这就是离相。

以上内容特别重要,大家要逐字逐句认真学习、仔细体会。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佛者,觉也”,什么是佛?证悟、觉悟就是佛。

“人有觉心,得菩提道”,人有了觉悟的心,也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就得菩提了。

“心”和“智慧”有时候是对立的,证悟前叫做心,证悟后叫做智慧。而有些时候,心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心,比如此处的“觉心”。

“故名为佛”,所以称之为佛。

佛与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已觉悟的,叫做佛;未觉悟的,就是普通人。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证悟了万事万物的本性,很清楚地看到了没有任何相,这就叫做佛。

如前所述,离相并不是指看不见、听不见,所有感官都失去知觉甚至没有意识思维,这不是证悟。此处所说的离相,重要的不是感官能否感受外界、接收外界信息,而是其接收信息的方式。凡夫的感官把这一切当作实实在在的东西,尤其是意识,它判断、断定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全都真实存在,最多其中一小部分是假的,如彩虹、海市蜃楼、梦境等。若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外界信息,烦恼也将随之产生。而对于证悟的人来说,他的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眼睛也可以看到外界,但他认为这些都如幻如梦,并非真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接受方式也叫做无相。最究竟的无相,比如入定的时候,一切都彻底消失了,唯一存在的,就是心的本性光明。

大家必须对无相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否则自以为在修禅,结果修了一辈子都不是修真正的禅。这样一来,即便修得再认真、再努力,也无法彻底根除烦恼,只不过是暂时控制一下,起不到多大作用。

禅宗是非常好的法门,但越是深奥的法门,误区也越多,包括大圆满、大手印同样如此。比如修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这些内容简单、易于理解,不会有什么误区;而越是深奥的法,则越难以被正确地理解。如果一讲出来,人人都能明白,就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法,不是深奥之法。

 

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

 

“是知有相”。当尚未进入禅定或者证悟的状态时,我们的眼耳鼻舌等接收到许许多多信息,这些都叫做相。我们认为这些相都是真实的,生活中确实有这么多事物存在,这叫做“是知有相”。

然而,达摩祖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这些相其实是“无相之相”——看起来似乎很真实,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从远处看,海市蜃楼与真实的风景一样,那些山、水、建筑物等景观,无论是用肉眼还是用摄像头看,都难以辨别它们的真假。当地人知道这个地方没有这些,立刻明白这是海市蜃楼;但外来游客会以为这些风景都真实存在,认为有山、有水、有建筑物等,这叫做“是知有相”。实际上,这些相根本不存在,是“无相之相”。

平时生活中我们认为再真实不过的东西,比如外界各种物质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大家都认为这些很真实,没有人会觉得它们与海市蜃楼一样。可是,科学家很早之前就证实了,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颜色,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大脑里面的画面,是我们把它当作红色、黄色、绿色……这也属于“无相之相”。

说海市蜃楼、颜色是无相之相,我们还能接受,而身边的桌子、床等各种各样长方形、椭圆形的东西,这些总应该存在吧?然而,这些更是不存在!它们是由高速运转的原子、电子所构成,与旋火轮的道理完全相同。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玩具,叫智能3D全息风扇,跟电风扇有点儿类似。它由两个塑料叶片组成,叶片上带有电路及十几个会发光的小点点。当它高速运转时,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转动的扇叶,在我们的视线里就是模糊的一整片,其间扇面上会显现出活动的人、动物、钟表等。一旦停止运转,哪有什么人、动物、钟表,不过是高速运动导致的一个错觉而已!

 

电扇静止时    

 

电扇旋转时

这个玩具里出现的东西跟桌子、床等物体一样,都是电子高速运动所产生的错觉,并非实有存在。因此形状也是无相之相。这样逐一观察下去,最后还剩下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一个经得起这种观察,全都是自己的错觉!所以佛经里讲,万事万物就像芭蕉树一样,把树皮一层一层剥开之后,里面什么都没有,不存在什么真实的芭蕉树。

对于内在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这些内容如果展开讲,就涉及到唯识宗和中观了。唯识宗认为,外面的物质世界不存在,这个可以接受,但精神世界不可能不存在;中观却认为,不仅外在的物质世界是无相之相,精神世界也是无相之相。

唯识宗对此有些气恼,假如什么都没有,那这个世界怎么运作?自然规律是怎么形成的?全部不都乱套了吗!所以它认为,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一个东西——阿赖耶识。但中观进一步打击对方,不但我们的各种情绪、念头等不存在,就连这个阿赖耶识也不存在。只要详加观察,阿赖耶识的真实性也将被推翻,外在与内在的所有一切最终都是无相之相。

唯识宗对此质疑:假如所有东西都是无相之相,为什么自然规律仍然存在?地球依然在转动?这时中观告诉它:别担心,这就是缘起性空。虽然不存在任何真实的东西,但地球仍然会转动,这个世界仍然在运作。

这些到底是不是无相之相?我们不用站在唯识的角度看,也不用站在中观的角度看,其他科学家、物理学家的各种理论也先放一边,只要问问自己的心,通过向内观照的方式就能够明白。

这就是窍诀跟论著不一样的地方:论著中会引用大量理论和教证来证明,让人最终心服口服地接受;窍诀则不同,它没有太多理论,关键是把这些内容落实到自己内心,一旦自己体会到了,到时自然便会明白。所以达摩祖师没有在此展开长篇大论,而是直接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无相之相。

 

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

 

“不可以眼见”,万法的空性是眼睛看不到的。

我们明明看到了颜色、形状等具体事物,怎么可能不存在,都是无相呢?因为这些是眼睛突破不了的。如果眼睛能够看到它们不存在,那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够明白,我们的祖先肯定早已了解,父母也会从小就告诉我们这一点,不会轮到我们这一代。

那应该用什么看?“唯可以智知”。唯有智慧才能够看得透,眼耳鼻舌身都不可能做到。比如,我们的眼睛什么时候告诉过我们颜色不存在?我们的耳朵什么时候告诉我们声音不存在?从未有过,它们一直都认为这些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感官根本不可能看到真相,它无法突破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深奥的本质。这个是需要智慧的。

智慧从何而来?如果我们学五部大论的话,那智慧自然是通过闻思而来;但此处不是指闻思所得的智慧,而是指从内心当中修出来的智慧。它可以证明,所有我们看到的外在的物质世界,以及自己内在的每一个善恶等念头,全都是无相之相。

 

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乃超三界。

 

“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听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有的人虽然还没有证悟,但理论上能够接受、理解,哪怕仅仅生起一念信心:哦,这个是对的,这才是真正的真相。“此人以发大乘乃超三界”,这样的话,他已经发了大乘的心尽管只是一个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还没有证悟,更没有成佛,但他已经超越了三界。

为什么这么讲呢?下面对此进行解释。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三界者:贪嗔痴是。”所谓的三界,就是贪嗔痴。

三界通常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里怎么说贪嗔痴是三界?实际上,二者都可称为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其实就是贪嗔痴的投影,当明白一切肉眼可见的万事万物是无相之相的时候,不仅超越了贪嗔痴,也超越了三界。也就是说,超越了贪嗔痴就等于超越了三界。

“返贪嗔痴,为戒定慧”。“返”,反过来、返回,意思是返回去看贪嗔痴的本质。观察贪嗔痴本质的这个过程,就是返回。我们通常不会返回,一直都是跟着贪嗔痴走。比如生气的时候,就骂人、打人,甚至是杀害对方;有贪心的时候,就去偷去抢,乃至伤害他人……现在就不再这样,要返回去看贪嗔痴的本质。返回看的时候,贪嗔痴就是戒定慧。

为什么贪嗔痴是戒定慧?比如说,当内心出现贪心或嗔心的念头时,我们通常都是被它牵着鼻子走,主动权在贪嗔痴手里,我们非常被动,身不由已;返回之后则不是这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主动操控贪嗔痴,这就叫做返回。

从理论上讲,贪的本质就是佛的智慧。不仅仅是贪,万事万物或者所有念头的本质都是如此。这个智慧包含了戒定慧:它没有任何染污,是清净的、纯洁的,从这个角度可称之为戒;它如如不动,不会被外面各种各样的诱惑所动摇,从这个角度可称之为定;它本身就是智慧,能够证悟贪嗔痴的本性,所以称之为智慧。

“即名超三界”,这就叫做超越三界。

以上这些是理论,窍诀稍后会讲。

 

(三)修道的窍诀——返照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其实贪嗔痴也没有实质性,犹如海市蜃楼一般。“但据众生而言矣”,只不过从凡夫的角度讲,贪嗔痴是存在的。

“若能返照”。好,这个地方讲的就是窍诀。“返照”这两个字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体会,到时候一定要用上。

什么是返照?返照是禅宗用语,平时我们的意识一直都是向外研究、分析或者观察,在外面寻找真相;返照则是让它自己去看自己——以自己的心去体会自己心的本质。

是谁在用这个返照?中观的方法不是返照,而是逻辑推理,以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佛经教证来证明万事万物是无相之相;普通密法有一部分也不是用返照,而是用气脉明点的修法;返照是禅宗、大圆满、大手印都用的一个方法。证悟禅宗六祖所讲的那些境界,唯一的方法就是返照。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证悟,而不是用逻辑、气脉明点等。

我们又该如何返照?比如心里冒出了一个贪念,没关系,让它出来,这时候就用自己的心去看这个念头,看看它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返照它的时候,也就是欲望自己在看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么一看之下,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出乎意料的结果——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

之前,欲望认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一直都是向外探求和辨别什么是真与假、存在或不存在,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是否真实。现在返照去看自己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无相之相其实就是自己!这时候,烦恼立刻就会失去生命力,原本犹如暴风一般的力量瞬间就消失了,它再也没有能力让我们继续造业。

举例而言,就像眼前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们用手电筒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了;但如果不打开手电筒,黑暗则依然存在。同样地,如果我们不懂得返照,那欲望永远都是欲望,这种情况下说欲望不存在是没有用的。正因为欲望存在,才使得我们造下各种各样的业。所以返照特别重要。

平时大家常说“要把烦恼转化为智慧”,当我们这么返照的时候,烦恼也就不再是烦恼,它已经转化成类似于佛的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此时还不太成熟。如果把佛的智慧比喻为一个成年人的话,我们现在的智慧就是一个小婴儿,但婴儿也是人啊,与成年人一样都属于人类。

即便是讲大圆满、大手印,在某种程度上也只能这么讲,因为语言只能表达到这里,不可能把心的本性放在手里展示给大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返照的方法,这个非常重要。

“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了了见”,非常清楚地见。见什么呢?见到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

如果能够返照的话,就能清楚地看见贪嗔痴性的本性是无相。此时深深地体会到,原本以为欲望是一个多么了不得、邪恶的东西,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一个无相之相而已!这样以后,就把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里了。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经中说,诸佛本来就处于贪嗔痴三毒中。

这里的“诸佛”主要指法身佛。法身佛不在东方、西方的某一个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内心每一个念头的本质都是光明的,这个光明不就是佛性吗!所以,无论它表面上再糟糕、再邪恶,本质上却不坏,因为它的本性是佛性。

然而,尽管念头的本性是佛性,对我们来说却丝毫不起作用。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是它的表面,也就是烦恼,深层次的佛性我们永远接触不到,这是最让人遗憾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返照的方式去了解它,这样才有机会接触到贪嗔痴的最深处——佛性。

“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白法即善法,尤其是无漏的善法;长养白法就是积累善法。法身佛常处于三毒中,它是不会修行的,但遮障法身佛的烦恼会逐渐地减少,这样不断地积累善法之后,最终就成为世尊了。

 

三毒者:贪嗔痴也。

 

所谓的三毒,就是贪嗔痴。

 

(四)最上乘即无乘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除了大乘、小乘之外,怎么还有一个最上乘呢?其实,最上乘就是指强调佛性的大乘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法。

汉传佛教很早以前翻译的《大藏经》,里面已经有一些无上密宗的续部,但这些书名都没有用无上密宗本身的名称,而是以各种经来命名,因此从名称上看不出这些内容属于无上密宗。此处虽然没有直接说最上乘就是大圆满、大手印等,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如果暂时不想接受这个观点,也可以这样理解:大乘指第二转法轮里讲的般若;第三转法轮中,讲佛性如来藏的这部分就是最上乘。

“皆是菩萨所行之处”,证悟的菩萨才能接触到最上乘。

“无所不乘”。“乘”这个字,作为名词指交通工具,比如过去的人力或者马、牛,马车、牛车等;作为动词指乘坐,比如乘坐某个交通工具去某个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乘尤其是无上乘,完全能够包容在其之下的小乘等一切乘。

那小乘能不能包容大乘呢?不能。就像一辆牛车、马车,它承受不了十几吨的卡车载重或者更重的东西。可是,卡车却完全可以承载牛车、马车以及所有在其之下的小型车辆所装载的东西。这就是无所不乘的意思。

然后立即又说,“亦无所乘”,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承载。

这个要如何理解?从世俗的角度讲,可以说它是一个交通工具,或者说可以乘坐等;从本质上讲,则根本不存在什么乘。比如,在世俗世界里,因果是真实存在的;但从本质上讲,因不是因,果也不是果,因果之间无法建立任何关系。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就像刚才讲的海市蜃楼,如果只看外表,不去分析它的本质,那它与其他风景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观察它的本质,这些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可以说,从现象的角度讲,海市蜃楼中的建筑物、景点等都是存在的;但从它的本性角度讲,这些从未真正存在过。

不仅是这个乘,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例如这个桌子,从现象的角度讲,存在着这么一件家具;但从它的本质上讲,根本不存在什么桌子。般若经里有“八甚深法”,讲的就是这样八种深奥的法,要完全理解、体会到二者是不矛盾的,需要有很高的智慧。

“终日乘,未尝乘”。从现象的角度讲,有大乘、小乘之分,这些我们经常都在讲;从它的本质上讲,则不存在什么乘。“此为佛乘”,这个才叫做佛乘。

这个“佛乘”要这样来理解:表象上有乘——“无所不乘”,这是缘起;本质上则没有任何真实存在的东西——“亦无所乘”,这是性空。缘起与性空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二者并不矛盾。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从现象的角度讲,通过大乘、小乘等方法肯定可以成佛;从它的本质上讲,则没有什么可以成佛的,因为佛和成佛以及成佛的过程,这些一概不存在。或者说,到达了远离一切乘与不乘的境界,就是佛乘。

举例而言,就像做梦的时候,我们在梦里赚钱、做生意,最后赚到钱……有过程,也有结果。从梦的角度讲,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梦里赚到的钱,可以在梦里的商场买东西,买来的东西完全可以用,也可以让自己产生满足感;如果失去了赚来的钱,梦里的自己也会伤心不已。可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从未真正发生过。二者其实并不矛盾:虽然不存在任何真实的东西,但这些现象是可以存在的,这才叫做梦。如果梦是真实的,醒来以后还存在,那就不叫梦了;在梦的世界里,如果这些现象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也不叫梦。

总之,梦有两个特点:做梦的时候,一切都很真实;醒来的时候,一切都不存在。佛乘也是同样,从它的表象上讲,是“无所不乘”;从它的本质上讲,则是“无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