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厘清修道中的误区

 

达摩祖师讲的这个法非常有意义,其描述方式与大圆满、大手印如出一辙。如果把大圆满、大手印里的具体引导方法补充进来,它就是一个非常圆满、完整的法。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要好好学习、认真实修。长此以往,就能够真正彻底地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认识自己的人寥寥无几,彻底了解的更是极其罕见。不了解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不清楚应该做什么。内心处于迷茫的状态,人生失去了方向,甚至觉得活得没有意义。其实人生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于多生累劫中积累了巨大的福报,这一世才拥有了一个这样的人身,这一期的生命极其来之不易。

那么,怎样才算活得有意义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本质。许多人活得就像一台机器,只懂得工作、赚钱,除此之外,不会想去了解自己的本性,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了解自己的本质,只是一味地向外追名逐利。虽然有一部分人成功了——按世俗的标准,得到名利就是一种成功,但这种人也不多。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所谓的成功人士:他成功以后又怎么样了呢?这个外在的成功给他的生命带来了什么?这样思考以后,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有意义,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总结经验。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一生要做到的最起码、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养活自己并担负起家庭责任等。此外还应该做什么?有没有更高的东西可追求?这些是修行人要思考的问题。

佛教讲的无常、痛苦等,并无任何夸张的成分,它如实描述了人类生活的境遇。只不过因为这些事情尚未来临,所以被我们忽略了。佛教只是把我们平时没有想到的一些事情挖掘出来,然后展示给我们看而已。

其实佛教讲无常,只是给了我们一种思路,即便佛教不讲,我们自己也心知肚明。想一想,这些名和利以及所谓的成功,最终给人带来了什么?一切都是无常的,世俗的一切确实非常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用得上,任何时候不会离开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力量。

内在的力量来自哪里?来源有很多,最关键的是智慧——超越世俗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缺少这种智慧,即使拥有再多外在的东西,也有可能转瞬即逝。即便没有失去,也不知道最终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是烦恼还是快乐。所以,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提升。

我们都是普通凡夫,先天的价值观都非常有局限性。平时人们会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其实无论贫穷与否,自出生起,我们的想象力以及行动力就已经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即便是再出类拔萃、功成名就的人,也无法突破这个界限。

佛告诉我们要突破这个界限,突破以后就可以得到智慧。拥有智慧并不能立即解决一切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生病也好,诸事不顺也好,都不会有痛苦。

佛教不是让我们没有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谁都挡不住,但修行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利益不是让我们不衰老,而是让我们衰老也不会有衰老的痛苦;不是让我们不生病,而是生病时疾病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学佛也不是为了不死,照样会死亡的,但是不会有死亡的痛苦。

所以,无论什么年龄、性别,任何人都需要被提升。现在大家都是普通人——从佛教的角度讲,就是从来没有修行过的普通人,但这个普通人是可以改进、提升的。怎么改进呢?就是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内在最核心的东西——智慧。

超越所有世俗的智慧,有一部分在达摩祖师的这些论著里讲得非常到位,我们的智慧可以从中产生。所以大家要高度重视、坚持实修,这特别有意义。

好,现在开始继续讲解《悟性论》。

 

(一)什么是真正的见佛

 

1.意识并不真实存在

 

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六根”,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例如,人的眼球中有一个力量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外面的光,这个力量就叫做眼根;耳根、鼻根等也都同样。

意根也有一个这样的力量,如果这个力量受到打击,它就无法正常地思维。比如一个人,虽然他肉体上没有受到任何打击,但因为看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东西,过度地惊吓、害怕,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当下就会昏迷或思维错乱、精神不正常等。当然,这跟大脑神经以及人体的其他结构也有关系,但主要还是跟意根本身有关。

六根与六尘相对应。例如,我们的眼睛是根,那么眼睛看到的光就是尘,也即佛教里讲的“能看和所看”。当我们用手去触摸东西的时候,被触摸的这个东西就是尘,手部的皮肤、神经等就是根。假如我们的皮肤或者身体的某部分神经细胞坏了,那接触这个东西时就不会有感受——因为身根受到了破坏。其余诸根可以此类推。

“若人知六根不实”,如果我们知道六根是不真实的。

生活中的一切明明都很正常,为什么说这些不真实呢?不去观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一切都非常正常,就像我们做梦时一样——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梦中的一切都很真实。可是,如果在梦中感觉到自己在做梦,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是梦境而非真实存在,一旦这样去观察的时候,就知道梦里的事物确实不真实。

同样,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从未修行过的自然人,他根本不认为这个世界有什么不正常,从来都觉察不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到死为止也感觉不到这个世界有什么不真实之处。但其实,只要一观察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相!

许多人难以理解佛教讲的空性,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帮了佛教一个大忙,它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空性,至少把一部分的空性解释得非常清楚了。这样一来,万事万物就可以此类推。

其实,假如没有感官的参与,很多事物根本无法成立。之前讲过,有一种智能3D全息风扇,它类似于风扇,有两个发光的扇叶可以转动。当它高速运动的时候,扇叶上会显现出钟表或者动物、建筑物等;当它停止不动时,这些图案也就消失不见了!

假设这个玩具在这里继续转动,然后大家都到外面去,试想,此时这个玩具上面有没有图案?可能很多人觉得,不管看不看都应该有图案,但实际上绝对不会有图案!为什么?因为扇叶的高速运动只是产生图案的一部分因素,另外一部分因素在于我们的视觉。如果没有视觉的参与,它永远只是一些发光的点,这些点转动得再快,也不会形成任何图案。之所以会变成某种图案,是因为它们的高速运动让我们的视觉产生了错觉,若是没有这个错觉,则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图案!

禅宗与大圆满、大手印一样,并不关心外面有没有桌子、建筑物等存在,因为只要解决了自己内心的问题,外面的事物存在不存在都没关系。实际上,我们的意识(心)就像一个投影仪,外面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由它投影而来。以前没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我们要花大量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这个理论的真实性。而现在,一个简单的东西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它让我们立即明白,这个虚幻的投影跟我们的现实世界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有我们视觉的参与,否则就不能形成。

这个例子跟我们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所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当无数电子在高速运动时,我们的视觉就产生了错觉——它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等。所以,假如没有人看的话,花不会有颜色,桌子也不会是这个形状……当所有人回到这里,大家的视觉参与其中时,它在人们的眼里立即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些不过是无数零碎的电子而已!因为人类的眼根如此,所以它所看到的世界也就是这副模样,这就是佛教的空性。

佛教的空性是一种超越世俗层面的智慧,世俗人永远不会思考这些。包括科学家,虽然他们证明了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却不会考虑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都犹如梦境一般。他们认为部分事物是不真实的,佛教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这就叫做六根不实。六根不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凭空臆造。

“五蕴假名”。“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指所有的物质;想蕴,即我们的各种观念,等等。人的身体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五蕴构成。五蕴中最关键的有两个,一是色蕴,即整个物质世界;二是识蕴,我们的精神世界。“假名”的意思是,这些就像梦境、海市蜃楼或者戴着VR眼镜在VR屏幕中看到的景象一样,亦如水幕电影——无数的水分子在我们的视觉中变成了人、建筑物等。其实,我们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比水幕电影、海市蜃楼的密度略高一点,本质上毫无区别。

任何一部大乘佛教的佛经,都会提到“六根不实”和“五蕴假名”。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心)并不真实存在,它是一种虚幻、虚拟的东西。

我们怎样才知道这些呢?需要“遍体求之”。体,身体;求,寻找。在六根和五蕴上,寻找意识(心)到底在哪里。

如果认为意识真实存在的话,就要观察一下它存在于六根的哪个部分。如果在于眼根,那眼根是什么?经过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连眼根本身都不真实存在。这样的话,意识怎么可能存在于眼根呢!同样,耳、鼻、舌、身每一个地方,有没有意识的住处呢?没有。那五蕴上面有意识的存在吗?如果意识(心)真实存在的话,它应该有一个来处和去处。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有一个住处。它现在在哪里呢?

我们把整个身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观察了,最后的结果是必无定处”,没有一个确定的地方。“定处”,即固定的位置。

最后,因为找不到意识的确定住处,所以心无住处。既然没有住处,那么自然也不会有来处和去处。六祖惠能大师因《金刚经》里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证悟,这句话稍微展开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都不否定自己有一颗心,可以思考、感受。但这个思考、感受的“心”既不在六根,也不在五蕴,它没有一个确切的位置,里里外外都不可能找到。找不到的主要原因,并非在六根和五蕴上没有发现这个意识,而是因为六根和五蕴自身都不成立,它们就像虚拟世界、梦境、海市蜃楼一样,意识要如何安住?这样一一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意识并不真实存在。

从表面上看,这些文字读起来与其他佛经并无太大不同,但有四个字最关键,就是“遍体求之”,在整个身体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去寻找我们的意识在哪里。

我估计很多人看《悟性论》时,都是以普通中观的理解方式来理解这些话,这样就错了。虽然也可以用普通中观的方式讲,但如此一来,就把它的层次降低到普通中观的级别了。所以不能这样理解。

观察我们自己的本心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指人心,即直接去看自己的本心;二是看它有没有来处、去处,现在有没有住处,如果三者皆无,那不就跟梦一模一样吗?

梦之所以被认为是假的,是因为梦里的一切并不真实存在。比如,当我入睡之后,梦中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来处;当我醒来之后,他们又去了哪里?没有去处;当我做梦时他们在哪里?没有住处。既然没有来处、去处和住处,我们就可以断定它是不真实的。同理,意识的来处、去处、住处在哪里呢?一经观察,就会发现它与梦境一模一样!如此一来,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说它存在。

实际上,达摩祖师就是在讲这个问题,只不过文字上没有表达得特别清晰而已,但懂大圆满、大手印的人看一眼就能明白。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遍体求之,必无定处”。这句话的具体思维方式以及实际操作方法,在大圆满、大手印里都有。本论虽然没有提及它的具体修法,但过去的禅师们肯定有一些口耳相传的方法。否则以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证悟的,大概只有像惠能大师这样的极少数人。在中国禅宗历史上有无数的人证悟了,难道他们的根机都和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吗?肯定不是。所以,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具体的方法,只不过我们现在不知道而已。

“当知此人解佛语”。“解”,理解;“佛语”,佛的语言。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理解佛所说的内容了。

大家要注意,禅宗的悟有两种:一种是证悟,一种是解悟。解悟是通过逻辑推理了解了空性以及我们心的本性等。这只是理论上的了解,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感受;但因为准确地理解了佛法的内涵,所以也属于一种悟。此处讲的是这种悟。

证悟则不是理论层面上的理解,而是自己的切身体会。“证”,指亲自体会到了。比如一杯热水,一个人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讲这杯水的味道如何如何;另一个人则是直接喝下去。最终两人都知道这水是甜是咸、是冷是热,但知道的方法不一样。前者是通过逻辑推理,认为这杯水应该是热的,他可以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是解悟;后者不说什么原因,但只要亲自喝了这杯水,就知道它是热的——这是真正的证悟。

区分证悟和解悟很重要。禅宗的这个术语,在大圆满、大手印里有相同的内容,但所用的词汇不一样。

 

2.看清意识的本质即为解脱

 

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窟宅”,指类似山洞的土木房舍。人的身体(五蕴)好比是窟宅,因为意识可以在里面禅修,所以这个身体也就成了禅院。这句话的意思是,修禅的人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禅院,不需要专门到深山老林或者某座寺庙、某个静处修行,因为通过这个身体就可以打坐、修禅。

“内照开解”。“内照”与之前讲的“返照”意思相同,指修行的过程或者方法;开解则是它的结果。在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中,“内照开解”和“返照”是特别重要、非常关键的词汇。

禅宗、大圆满、大手印是通过什么方法证悟的?不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也不是修身体的气脉明点等,而是返照、内照。虽然大圆满和大手印里用了略为不同的词汇,但实际内容都一样。对于这个返照、内照,我们不仅文字上要理解,实际操作也一定要会,这个特别重要。

那怎么返照、内照呢?讲到具体修法时,会有次第的引导方法,这里先做个简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怎样运用意识的呢?就是不断地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分析判断其善恶、好坏等。无论如何,它一直都在向外思考、探求各种知识,从来不会向内观察。现在则反过来,不用理会外界如何,让意识向内去看它自己的本质,这就是返照、内照。

这样一经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意识的本质究竟为何,由此了解到自己的本心,当下便能彻底认清自己的本质。之前各种各样的焦虑、烦恼都是由于我们不认识自己所导致的;此时,很多问题立即就想明白了,看透了,这叫做开解。

所以,无论是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需要的其实就是这四个字——“内照开解”。这个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实到修行上,还需要一些方法才能做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具体的方法等四加行、五加行全部修完之后才会讲。

“即大乘门,可不明哉?”内照就是大乘之门,这不是很简单明了吗?这句话有两个不同版本,一个有问号,一个没有问号。没有问号的,意为“内照就是这么简单”;有问号的,意为“内照不是很简单吗?”

达摩祖师说很简单,对我们而言却不容易。不过,只要掌握了方法,相较于许多其他的修法,这个内照确实简单得多。

接下来,又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3.真正的禅定是看到心的本质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忆”,想;“法”,万事万物。意思是,不去想万事万物,把所有的杂念放下、舍离,这就叫做禅定。

这个地方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之前讲《坛经》时反复强调过,“什么都不想”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寂止状态下的不想。我们刚开始打坐时,心根本静不下来,杂念纷飞。但再往后,比如用功一两个月,最多半年之后,只要一打坐,心自然而然非常平静,根本不想思考任何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由于地心引力自然地落到地上。此时,意识处于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当中。有时候一打坐,自己以为只有两三分钟,实际上五个小时都过去了,其间什么善恶念头都没有,就是一个很平静的状态。

然而,这种不想是最有问题的,因为它跟智慧无关——什么都没悟到,只是心暂时平静而已。这种平静虽然也是不忆、不想,甚至有时还跟佛教讲的般若空性有类似的感觉,但实际上,它连小乘佛教的禅修境界都未达到。这种不想,早期的印度教也完全能够做到。所以这种不想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种是禅宗所讲的不想。它直接看透了心的本质,将心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原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官和意识的错觉,这些在心的本质上根本不存在!当这些错觉全部消失的时候,心的本来面目就出现了……这时候也没有任何念头和思维,但它是有智慧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文字上这两种都叫不忆或不想,但是一个有证悟,一个没有证悟。很多人分不清二者的区别,自以为在修禅或大圆满、大手印,甚至还以为自己证悟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文字会导致一些错误的理解,许多人修了一辈子都没有突破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如果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禅定,那么行住坐卧都是禅。

不仅禅宗这么讲,大圆满也经常说“行住坐卧都是大圆满”,但它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证悟;光是证悟还不行,还要修到一定程度。到那时,毋需天天关门闭关打坐,走路、做事、说话……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妨碍禅定,一切都在禅定的境界中完成。

大家要注意,这个必须修到一定功夫以后才做得到,解悟根本达不到这个程度。如果只是初步的证悟,境界还不太稳固或者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虽然关起门认真打坐时可以进入到这个状态,一旦出门或者说话以后,这种状态立即就会消失。那么这时候行住坐卧是不是禅定呢?根本不是!

无论达摩祖师还是大圆满成就者们,他们的言论大多属于高级别、高层次的内容。若是不明白其中的涵义,只稍微有了一点理解或者初步的证悟,就以为自己可以行住坐卧都是禅定或者大圆满,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打坐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就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站都站不稳,还能跑吗?不可能的!所以,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行住坐卧皆禅定”,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行,这点要分清楚。

 

4.证悟心的本性才是见佛

 

知心是空,名为见佛。

 

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般,都是空性的,这个就叫做见佛。这里的佛指法身佛。禅宗所说的佛大多都是法身佛,大圆满、大手印也是如此。

这句话非常关键。我们经常讲证悟,到底证什么,悟什么呢?这里讲得很清楚,无论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都是用返照或者内照的方法,静下心来往里看自己的本质,它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修寂止。当我们放下一切开始打坐,心逐渐平静下来,没有任何杂念,这是第一个步骤。如果只有这个步骤,那就是一直在修寂止、修四禅八定,还没有进入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的明心见性的境界,实际上什么都不是,这个外道都可以做到。

第二个步骤是向内看自己的心,即返照、内照。这个静下来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它,耳朵也听不到它,但它自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本质,所以让它自己去看。

它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实际上,过去的修行人不会给心贴标签,说我们的心是空性、光明,你应该感觉到光明、空性……他们不会这样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真正实修引导的时候不会提前透露这些内容,而是让大家自己去返照、内照,然后告知自己所看到的结果,再予以确认是真是假。但现在很多书籍已经把这些内容公之于众,这个地方也讲到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那我们返照、内照的时候,到底要证什么,悟什么呢?就是要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的,与外面的虚空完全一样!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就等于证悟了禅宗的明心见性,同时也证悟了一部分大圆满法。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否则,大家一直都说要证悟,但到底要证悟什么也不清楚。

作为一个修行人,平时打坐、禅修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觉受,内在的精神感受都非常丰富,但这些都不用管,只需要一个——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的本性与外面的虚空完全一样,这就是证悟了!实际上,真正传讲大圆满的时候也只能这么表达,没有任何其他的了。因此,如果四加行、五加行修完之后,找不到一个适合传大圆满法或者灌顶的人,那就修这个禅宗的法,这已经是大圆满、大手印了。这个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

 

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何以故?”为什么呢?

“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十方诸佛菩萨从不认为有一个心的存在,这就是“不见于心”。假如认为自己心的本性是真实的、不空的,比如说我看到了自己的心,它现在是平静的或者不平静的,这就是还没有证悟空性,这不是见佛。见佛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无心”。般若经中常讲心如虚空,向内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这个心确实与外面的虚空一模一样。

如果有生之年能够体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轮回就真的结束了,虽然生老病死的问题不一定当下消失,但很快就能够解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稍微用功一些,那么根本不必等到来世,哪怕这一世遇到特别重大的打击,自己也能非常轻松、快速地解决。也就是说,人生中的各种难关,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越。之前说过,佛法不能让我们不死,但可以让我们没有死的痛苦。这不用等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下一世或者多少世以后,我们这一生就可以做到。

证悟心的本性以后,再投入个两三年,肯定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到时候什么生老病死都不怕。就像森林里的狮子,它不会害怕任何其他猛兽,因为自己就是兽中之王!证悟之后,尽管人还在轮回中,还处于生老病死的森林里,却犹如雄狮一般,拥有了无所畏惧的勇气,因为解脱已近在咫尺!所以见佛特别有意义。

 

5.禅宗的布施和禅定

 

《悟性论》不像是达摩祖师自己从头到尾撰写的著作,其中有很多零散的语句,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个与前后内容不太相关的文字。我想,大概达摩祖师当时也是在各地讲经说法,经弟子们汇集整理后,这些语录就形成了这么一本书。

现在敦煌古籍中找不到达摩祖师的这几本论著,因而我们无从对照、参考。《坛经》有敦煌版作对比,就发现后来的版本确实加入了一些其他内容。不过,因为撰写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禅师,所添加的内容也完全符合六祖惠能大师的本义,所以不会有任何问题。

达摩祖师的这些著作比《坛经》更早面世,在将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无数人辗转相传,今天我们才有幸得以相见。其中一些内容也许是后人添加的,但这些人的境界很高,根本不是普通凡夫,因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下面讲到六波罗蜜多中的两个,布施和禅定。

 

(1)布施

 

舍心不吝,名大布施。

什么是布施?按大乘佛教的一般理解,财布施是布施物质财富,法布施是讲法,无畏布施是放生、救命等。但禅宗的布施不是这些,而是“舍心不吝”——能够舍去一切施予他人,毫无吝惜之心。这在般若经里有记载,并非禅宗的独创,只不过禅宗比较强调这种布施。

虽然在证悟的境界中,不可能有拿东西给别人的想法和执著,但这个证悟的智慧本身就有舍心的成分。吝啬、舍不得,不就是一种执著吗?!证悟的智慧里不会有这种执著,所以这个布施叫做大布施。之前讲的三种布施叫做小布施。

证悟的智慧先天就具备了六波罗蜜多:自己本身就是智慧,这个智慧还包含了其他五个波罗蜜多,分别是大布施、大持戒、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而我们平时修持的持戒、忍辱等,叫做小持戒、小忍辱等。

 

(2)禅定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动”指我们的意识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杂念等。“定”就是静下来,把意识的活动控制住,然后让它定下来。定和动都消失、离开以后,叫做大坐禅。

禅定当然不能有动,有动就有杂念了,但达摩祖师这里说定也不能有。“何以故?”为什么呢?“凡夫一向动”,不修禅的人,他的意识活动一向都是往外追名逐利,各种各样的情绪、烦恼此起彼伏,一直都在动。“小乘一向定”,小乘觉得动不好,会造业堕入轮回,必须要控制住,由此建立了定。二者是“破”和“立”的关系。

小乘认为定好,动不好;否定了动,肯定了定。但实际上,认为好或不好都属于一种分别念。从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这个层面上讲,所有的动定、好坏、善恶等二元对立的东西,统统都是不对的。

如果非要在动和定当中选一个,那定相对好一点,因为动会造业,所以我们可以说定是对的,动不对。可是,若心的本性上没有动,怎么可能有定呢?动和定是相互依赖、相互观待的关系——没有动,不会有静;没有静,也不会有动。这跟高低、左右等一样,都是相对的。如果其中一个不成立,那么另外一个也无法成立。因此,虽说定可以接受,但本质上两者都不对。

此处有几个词反复出现,一个是小乘,另一个是最上乘。最上乘应该是指大手印、大圆满和禅宗。而这里的“小乘”,个人认为,不一定是大家平时理解的小乘。像大乘佛教的唯识宗,以及中观里的自空中观等,它们对佛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如来藏这种深度,这部分大乘也可能属于这里所说的小乘。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就是,不仅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一向强调定,有一部分大乘的观点也认为必须要定下来,只有在如来藏的境界才会说定和不定都一样——因为众生的本质是佛。比如大手印、大圆满和禅宗会讲,如果不证悟,定了也没有用;如果证悟了,定和动其实都一样。而一般的显宗不敢这么讲,他们始终认为动是不对的,定才对。因为他们过多地强调定,对动和定有否定和肯定的分别,所以达摩祖师将其归为小乘。

达摩祖师说话非常果断、干脆,哪怕是梁武帝一辈子积累的广大福德,他都敢一语否定。此处他很可能用大圆满、大手印的口气说,这些一般的、没有证悟的大乘,统统只能算作小乘!这就是他一贯的表达方式。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因为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著作没有注释,所以任何人都无法说这样对或不对。不过,这个观点正确与否不是很重要,内容上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按平时所认为的,小乘就是声闻、缘觉,这样理解当然也可以,这就更没问题了。

“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禅宗的这个定,已经超越了凡夫的动和小乘的定。“名大坐禅”,这种超越了动和定的禅修,叫做大坐禅。

为什么超过呢?刚才说了,如果没有证悟,定也没有什么意义,动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那就像大圆满和大手印经常讲的,动和定没有任何区别。如前所述,“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如果证悟了,那么行住坐卧以及各种各样的言语、思维等,这些在证悟的境界里都是禅定;如果没有证悟,即便做到了“不忆一切法”,什么都不忆、不想,这种定跟解脱也没有丝毫关系。总之,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证悟心的本性。

 

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若作此会者”,如果有人能体会到这些内容的话,一切诸相不离自解”。“诸相”,指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所接收的种种信息;“自解”就是自解脱。意思是,证悟之后,不需要离开这些相,因为任何一个相都是自解脱。换而言之,这些相不会对修行造成任何影响。

这句话的含义极其深奥,如果稍微有一些修证经验,或者是对大圆满、大手印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此处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极其珍贵!就像如意宝般无比珍贵的宝石,外行人连真假都无法分辨,只有内行人才懂得这些宝石的真正价值!

达摩祖师的这个观点跟小乘佛教以及部分的大乘佛教完全不同。小乘佛教以及部分大乘佛教认为,修行就是要断除所有烦恼,这样最后才能成佛。基于这种见解,小乘佛教为修行人制定了许多规则,比如眼睛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什么;耳朵可以听什么,不可以听什么;等等。界线划分得清清楚楚。达摩祖师却说,只要你证悟了,那么这一切相都无需断除、舍弃或者拒绝,因为它们本自解脱。

当然,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遵守这些规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甚至已经证悟到一定境界,那么这些界线就消失了。因为对证悟者而言,看或不看,听或不听,这些事情都不会对他造成任何修行上的影响。

当初,释迦牟尼佛即将成佛之际,有数十万魔军手持种种刀枪、利箭前来阻碍佛陀成道。然而,当这些武器投掷到佛陀身上时,统统都化作了美丽的鲜花。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它所表达的意思是:证悟之后,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凡所接收到的种种信息都是自解脱!比如,外面有人想打击、迫害我们,这些不但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而且还会成为我们修行上的顺缘。所以,“一切诸相不离自解”这句话特别有意义!

像“自解脱”这样的词汇一般用在密法里,比如龙钦巴的大圆满里就有“三自解脱”,与此处的“不离自解”意思相同。禅宗也用了“自解脱”,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禅宗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显宗法门。

每个法门都有自己的专用词汇,看它所用的词汇,就可以大致确定它是属于哪一个级别的法。同样的内容,由于使用的词汇不一样,表达得清楚与否、强调的轻重程度等就会有所差异。

“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所有的疾病都不需要治疗,它自然会痊愈。

人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身体的某个地方不平衡,才导致健康出现问题。这个可以用外在物质的力量调节,病痛就会消除。而对于一个禅定力量强大的修行人来说,外界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转化,调整自身的一些不协调状况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这还要看有没有必要这么做。比如佛陀有时也示现生病、吃药等,但佛不可能真正生病,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样示现是有意义的。

当修行达到很高境界的时候,比如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们会不会生病?不会,只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生老病死,在众生面前示现生病而已,实际上他们自身并没有病苦的感受。那么,一地之前的这段时间会不会生病?会生病,会有真实意义上的病痛,但这个病不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或肉体上的痛苦。

“此皆大禅定力”,这是非常非常大的禅定力。比如大圆满的虹身成就者,他可以通过禅定的力量,把整个肉身转化成如同彩虹般的身体,这样的人还会有病痛吗?当然不会,不治也能自愈。

但是,假如只是对大圆满有稍许理解,然后说自己不用吃药——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当然不对。假如有一点儿证悟,是不是也可以不吃药呢?不是,也要吃药。这些虽然也算是证悟,但证悟的力度还不够,所以该吃药时就吃药,该体检时就体检,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境界就可以不用吃药了,这时候还是要遵循世间的规则才比较踏实。只有达到很高的禅定力量时,才能够真正做到不治自愈。

总之,如果具备这样的禅定力量,那么外面的一切相都是“不离自解脱”,所有的疾病都是“不治自差”。

二、厘清修道中的误区

 

达摩祖师讲的这个法非常有意义,其描述方式与大圆满、大手印如出一辙。如果把大圆满、大手印里的具体引导方法补充进来,它就是一个非常圆满、完整的法。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要好好学习、认真实修。长此以往,就能够真正彻底地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认识自己的人寥寥无几,彻底了解的更是极其罕见。不了解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不清楚应该做什么。内心处于迷茫的状态,人生失去了方向,甚至觉得活得没有意义。其实人生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于多生累劫中积累了巨大的福报,这一世才拥有了一个这样的人身,这一期的生命极其来之不易。

那么,怎样才算活得有意义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本质。许多人活得就像一台机器,只懂得工作、赚钱,除此之外,不会想去了解自己的本性,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了解自己的本质,只是一味地向外追名逐利。虽然有一部分人成功了——按世俗的标准,得到名利就是一种成功,但这种人也不多。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所谓的成功人士:他成功以后又怎么样了呢?这个外在的成功给他的生命带来了什么?这样思考以后,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有意义,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总结经验。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一生要做到的最起码、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养活自己并担负起家庭责任等。此外还应该做什么?有没有更高的东西可追求?这些是修行人要思考的问题。

佛教讲的无常、痛苦等,并无任何夸张的成分,它如实描述了人类生活的境遇。只不过因为这些事情尚未来临,所以被我们忽略了。佛教只是把我们平时没有想到的一些事情挖掘出来,然后展示给我们看而已。

其实佛教讲无常,只是给了我们一种思路,即便佛教不讲,我们自己也心知肚明。想一想,这些名和利以及所谓的成功,最终给人带来了什么?一切都是无常的,世俗的一切确实非常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用得上,任何时候不会离开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力量。

内在的力量来自哪里?来源有很多,最关键的是智慧——超越世俗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缺少这种智慧,即使拥有再多外在的东西,也有可能转瞬即逝。即便没有失去,也不知道最终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是烦恼还是快乐。所以,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提升。

我们都是普通凡夫,先天的价值观都非常有局限性。平时人们会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其实无论贫穷与否,自出生起,我们的想象力以及行动力就已经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即便是再出类拔萃、功成名就的人,也无法突破这个界限。

佛告诉我们要突破这个界限,突破以后就可以得到智慧。拥有智慧并不能立即解决一切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生病也好,诸事不顺也好,都不会有痛苦。

佛教不是让我们没有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谁都挡不住,但修行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利益不是让我们不衰老,而是让我们衰老也不会有衰老的痛苦;不是让我们不生病,而是生病时疾病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学佛也不是为了不死,照样会死亡的,但是不会有死亡的痛苦。

所以,无论什么年龄、性别,任何人都需要被提升。现在大家都是普通人——从佛教的角度讲,就是从来没有修行过的普通人,但这个普通人是可以改进、提升的。怎么改进呢?就是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内在最核心的东西——智慧。

超越所有世俗的智慧,有一部分在达摩祖师的这些论著里讲得非常到位,我们的智慧可以从中产生。所以大家要高度重视、坚持实修,这特别有意义。

好,现在开始继续讲解《悟性论》。

 

(一)什么是真正的见佛

 

1.意识并不真实存在

 

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六根”,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例如,人的眼球中有一个力量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外面的光,这个力量就叫做眼根;耳根、鼻根等也都同样。

意根也有一个这样的力量,如果这个力量受到打击,它就无法正常地思维。比如一个人,虽然他肉体上没有受到任何打击,但因为看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东西,过度地惊吓、害怕,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当下就会昏迷或思维错乱、精神不正常等。当然,这跟大脑神经以及人体的其他结构也有关系,但主要还是跟意根本身有关。

六根与六尘相对应。例如,我们的眼睛是根,那么眼睛看到的光就是尘,也即佛教里讲的“能看和所看”。当我们用手去触摸东西的时候,被触摸的这个东西就是尘,手部的皮肤、神经等就是根。假如我们的皮肤或者身体的某部分神经细胞坏了,那接触这个东西时就不会有感受——因为身根受到了破坏。其余诸根可以此类推。

“若人知六根不实”,如果我们知道六根是不真实的。

生活中的一切明明都很正常,为什么说这些不真实呢?不去观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一切都非常正常,就像我们做梦时一样——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梦中的一切都很真实。可是,如果在梦中感觉到自己在做梦,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是梦境而非真实存在,一旦这样去观察的时候,就知道梦里的事物确实不真实。

同样,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从未修行过的自然人,他根本不认为这个世界有什么不正常,从来都觉察不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到死为止也感觉不到这个世界有什么不真实之处。但其实,只要一观察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相!

许多人难以理解佛教讲的空性,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帮了佛教一个大忙,它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空性,至少把一部分的空性解释得非常清楚了。这样一来,万事万物就可以此类推。

其实,假如没有感官的参与,很多事物根本无法成立。之前讲过,有一种智能3D全息风扇,它类似于风扇,有两个发光的扇叶可以转动。当它高速运动的时候,扇叶上会显现出钟表或者动物、建筑物等;当它停止不动时,这些图案也就消失不见了!

假设这个玩具在这里继续转动,然后大家都到外面去,试想,此时这个玩具上面有没有图案?可能很多人觉得,不管看不看都应该有图案,但实际上绝对不会有图案!为什么?因为扇叶的高速运动只是产生图案的一部分因素,另外一部分因素在于我们的视觉。如果没有视觉的参与,它永远只是一些发光的点,这些点转动得再快,也不会形成任何图案。之所以会变成某种图案,是因为它们的高速运动让我们的视觉产生了错觉,若是没有这个错觉,则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图案!

禅宗与大圆满、大手印一样,并不关心外面有没有桌子、建筑物等存在,因为只要解决了自己内心的问题,外面的事物存在不存在都没关系。实际上,我们的意识(心)就像一个投影仪,外面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由它投影而来。以前没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我们要花大量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这个理论的真实性。而现在,一个简单的东西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它让我们立即明白,这个虚幻的投影跟我们的现实世界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有我们视觉的参与,否则就不能形成。

这个例子跟我们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所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当无数电子在高速运动时,我们的视觉就产生了错觉——它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等。所以,假如没有人看的话,花不会有颜色,桌子也不会是这个形状……当所有人回到这里,大家的视觉参与其中时,它在人们的眼里立即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些不过是无数零碎的电子而已!因为人类的眼根如此,所以它所看到的世界也就是这副模样,这就是佛教的空性。

佛教的空性是一种超越世俗层面的智慧,世俗人永远不会思考这些。包括科学家,虽然他们证明了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却不会考虑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都犹如梦境一般。他们认为部分事物是不真实的,佛教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这就叫做六根不实。六根不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凭空臆造。

“五蕴假名”。“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指所有的物质;想蕴,即我们的各种观念,等等。人的身体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五蕴构成。五蕴中最关键的有两个,一是色蕴,即整个物质世界;二是识蕴,我们的精神世界。“假名”的意思是,这些就像梦境、海市蜃楼或者戴着VR眼镜在VR屏幕中看到的景象一样,亦如水幕电影——无数的水分子在我们的视觉中变成了人、建筑物等。其实,我们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比水幕电影、海市蜃楼的密度略高一点,本质上毫无区别。

任何一部大乘佛教的佛经,都会提到“六根不实”和“五蕴假名”。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心)并不真实存在,它是一种虚幻、虚拟的东西。

我们怎样才知道这些呢?需要“遍体求之”。体,身体;求,寻找。在六根和五蕴上,寻找意识(心)到底在哪里。

如果认为意识真实存在的话,就要观察一下它存在于六根的哪个部分。如果在于眼根,那眼根是什么?经过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连眼根本身都不真实存在。这样的话,意识怎么可能存在于眼根呢!同样,耳、鼻、舌、身每一个地方,有没有意识的住处呢?没有。那五蕴上面有意识的存在吗?如果意识(心)真实存在的话,它应该有一个来处和去处。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有一个住处。它现在在哪里呢?

我们把整个身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观察了,最后的结果是必无定处”,没有一个确定的地方。“定处”,即固定的位置。

最后,因为找不到意识的确定住处,所以心无住处。既然没有住处,那么自然也不会有来处和去处。六祖惠能大师因《金刚经》里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证悟,这句话稍微展开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都不否定自己有一颗心,可以思考、感受。但这个思考、感受的“心”既不在六根,也不在五蕴,它没有一个确切的位置,里里外外都不可能找到。找不到的主要原因,并非在六根和五蕴上没有发现这个意识,而是因为六根和五蕴自身都不成立,它们就像虚拟世界、梦境、海市蜃楼一样,意识要如何安住?这样一一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意识并不真实存在。

从表面上看,这些文字读起来与其他佛经并无太大不同,但有四个字最关键,就是“遍体求之”,在整个身体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去寻找我们的意识在哪里。

我估计很多人看《悟性论》时,都是以普通中观的理解方式来理解这些话,这样就错了。虽然也可以用普通中观的方式讲,但如此一来,就把它的层次降低到普通中观的级别了。所以不能这样理解。

观察我们自己的本心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指人心,即直接去看自己的本心;二是看它有没有来处、去处,现在有没有住处,如果三者皆无,那不就跟梦一模一样吗?

梦之所以被认为是假的,是因为梦里的一切并不真实存在。比如,当我入睡之后,梦中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来处;当我醒来之后,他们又去了哪里?没有去处;当我做梦时他们在哪里?没有住处。既然没有来处、去处和住处,我们就可以断定它是不真实的。同理,意识的来处、去处、住处在哪里呢?一经观察,就会发现它与梦境一模一样!如此一来,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说它存在。

实际上,达摩祖师就是在讲这个问题,只不过文字上没有表达得特别清晰而已,但懂大圆满、大手印的人看一眼就能明白。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遍体求之,必无定处”。这句话的具体思维方式以及实际操作方法,在大圆满、大手印里都有。本论虽然没有提及它的具体修法,但过去的禅师们肯定有一些口耳相传的方法。否则以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证悟的,大概只有像惠能大师这样的极少数人。在中国禅宗历史上有无数的人证悟了,难道他们的根机都和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吗?肯定不是。所以,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具体的方法,只不过我们现在不知道而已。

“当知此人解佛语”。“解”,理解;“佛语”,佛的语言。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理解佛所说的内容了。

大家要注意,禅宗的悟有两种:一种是证悟,一种是解悟。解悟是通过逻辑推理了解了空性以及我们心的本性等。这只是理论上的了解,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感受;但因为准确地理解了佛法的内涵,所以也属于一种悟。此处讲的是这种悟。

证悟则不是理论层面上的理解,而是自己的切身体会。“证”,指亲自体会到了。比如一杯热水,一个人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讲这杯水的味道如何如何;另一个人则是直接喝下去。最终两人都知道这水是甜是咸、是冷是热,但知道的方法不一样。前者是通过逻辑推理,认为这杯水应该是热的,他可以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是解悟;后者不说什么原因,但只要亲自喝了这杯水,就知道它是热的——这是真正的证悟。

区分证悟和解悟很重要。禅宗的这个术语,在大圆满、大手印里有相同的内容,但所用的词汇不一样。

 

2.看清意识的本质即为解脱

 

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窟宅”,指类似山洞的土木房舍。人的身体(五蕴)好比是窟宅,因为意识可以在里面禅修,所以这个身体也就成了禅院。这句话的意思是,修禅的人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禅院,不需要专门到深山老林或者某座寺庙、某个静处修行,因为通过这个身体就可以打坐、修禅。

“内照开解”。“内照”与之前讲的“返照”意思相同,指修行的过程或者方法;开解则是它的结果。在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中,“内照开解”和“返照”是特别重要、非常关键的词汇。

禅宗、大圆满、大手印是通过什么方法证悟的?不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也不是修身体的气脉明点等,而是返照、内照。虽然大圆满和大手印里用了略为不同的词汇,但实际内容都一样。对于这个返照、内照,我们不仅文字上要理解,实际操作也一定要会,这个特别重要。

那怎么返照、内照呢?讲到具体修法时,会有次第的引导方法,这里先做个简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怎样运用意识的呢?就是不断地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分析判断其善恶、好坏等。无论如何,它一直都在向外思考、探求各种知识,从来不会向内观察。现在则反过来,不用理会外界如何,让意识向内去看它自己的本质,这就是返照、内照。

这样一经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意识的本质究竟为何,由此了解到自己的本心,当下便能彻底认清自己的本质。之前各种各样的焦虑、烦恼都是由于我们不认识自己所导致的;此时,很多问题立即就想明白了,看透了,这叫做开解。

所以,无论是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需要的其实就是这四个字——“内照开解”。这个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实到修行上,还需要一些方法才能做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具体的方法等四加行、五加行全部修完之后才会讲。

“即大乘门,可不明哉?”内照就是大乘之门,这不是很简单明了吗?这句话有两个不同版本,一个有问号,一个没有问号。没有问号的,意为“内照就是这么简单”;有问号的,意为“内照不是很简单吗?”

达摩祖师说很简单,对我们而言却不容易。不过,只要掌握了方法,相较于许多其他的修法,这个内照确实简单得多。

接下来,又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3.真正的禅定是看到心的本质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忆”,想;“法”,万事万物。意思是,不去想万事万物,把所有的杂念放下、舍离,这就叫做禅定。

这个地方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之前讲《坛经》时反复强调过,“什么都不想”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寂止状态下的不想。我们刚开始打坐时,心根本静不下来,杂念纷飞。但再往后,比如用功一两个月,最多半年之后,只要一打坐,心自然而然非常平静,根本不想思考任何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由于地心引力自然地落到地上。此时,意识处于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当中。有时候一打坐,自己以为只有两三分钟,实际上五个小时都过去了,其间什么善恶念头都没有,就是一个很平静的状态。

然而,这种不想是最有问题的,因为它跟智慧无关——什么都没悟到,只是心暂时平静而已。这种平静虽然也是不忆、不想,甚至有时还跟佛教讲的般若空性有类似的感觉,但实际上,它连小乘佛教的禅修境界都未达到。这种不想,早期的印度教也完全能够做到。所以这种不想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种是禅宗所讲的不想。它直接看透了心的本质,将心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原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官和意识的错觉,这些在心的本质上根本不存在!当这些错觉全部消失的时候,心的本来面目就出现了……这时候也没有任何念头和思维,但它是有智慧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文字上这两种都叫不忆或不想,但是一个有证悟,一个没有证悟。很多人分不清二者的区别,自以为在修禅或大圆满、大手印,甚至还以为自己证悟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文字会导致一些错误的理解,许多人修了一辈子都没有突破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如果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禅定,那么行住坐卧都是禅。

不仅禅宗这么讲,大圆满也经常说“行住坐卧都是大圆满”,但它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证悟;光是证悟还不行,还要修到一定程度。到那时,毋需天天关门闭关打坐,走路、做事、说话……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妨碍禅定,一切都在禅定的境界中完成。

大家要注意,这个必须修到一定功夫以后才做得到,解悟根本达不到这个程度。如果只是初步的证悟,境界还不太稳固或者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虽然关起门认真打坐时可以进入到这个状态,一旦出门或者说话以后,这种状态立即就会消失。那么这时候行住坐卧是不是禅定呢?根本不是!

无论达摩祖师还是大圆满成就者们,他们的言论大多属于高级别、高层次的内容。若是不明白其中的涵义,只稍微有了一点理解或者初步的证悟,就以为自己可以行住坐卧都是禅定或者大圆满,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打坐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就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站都站不稳,还能跑吗?不可能的!所以,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行住坐卧皆禅定”,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行,这点要分清楚。

 

4.证悟心的本性才是见佛

 

知心是空,名为见佛。

 

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般,都是空性的,这个就叫做见佛。这里的佛指法身佛。禅宗所说的佛大多都是法身佛,大圆满、大手印也是如此。

这句话非常关键。我们经常讲证悟,到底证什么,悟什么呢?这里讲得很清楚,无论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都是用返照或者内照的方法,静下心来往里看自己的本质,它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修寂止。当我们放下一切开始打坐,心逐渐平静下来,没有任何杂念,这是第一个步骤。如果只有这个步骤,那就是一直在修寂止、修四禅八定,还没有进入大圆满、大手印以及禅宗的明心见性的境界,实际上什么都不是,这个外道都可以做到。

第二个步骤是向内看自己的心,即返照、内照。这个静下来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它,耳朵也听不到它,但它自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本质,所以让它自己去看。

它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实际上,过去的修行人不会给心贴标签,说我们的心是空性、光明,你应该感觉到光明、空性……他们不会这样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真正实修引导的时候不会提前透露这些内容,而是让大家自己去返照、内照,然后告知自己所看到的结果,再予以确认是真是假。但现在很多书籍已经把这些内容公之于众,这个地方也讲到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那我们返照、内照的时候,到底要证什么,悟什么呢?就是要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的,与外面的虚空完全一样!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就等于证悟了禅宗的明心见性,同时也证悟了一部分大圆满法。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否则,大家一直都说要证悟,但到底要证悟什么也不清楚。

作为一个修行人,平时打坐、禅修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觉受,内在的精神感受都非常丰富,但这些都不用管,只需要一个——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的本性与外面的虚空完全一样,这就是证悟了!实际上,真正传讲大圆满的时候也只能这么表达,没有任何其他的了。因此,如果四加行、五加行修完之后,找不到一个适合传大圆满法或者灌顶的人,那就修这个禅宗的法,这已经是大圆满、大手印了。这个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

 

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何以故?”为什么呢?

“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十方诸佛菩萨从不认为有一个心的存在,这就是“不见于心”。假如认为自己心的本性是真实的、不空的,比如说我看到了自己的心,它现在是平静的或者不平静的,这就是还没有证悟空性,这不是见佛。见佛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无心”。般若经中常讲心如虚空,向内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这个心确实与外面的虚空一模一样。

如果有生之年能够体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轮回就真的结束了,虽然生老病死的问题不一定当下消失,但很快就能够解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稍微用功一些,那么根本不必等到来世,哪怕这一世遇到特别重大的打击,自己也能非常轻松、快速地解决。也就是说,人生中的各种难关,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越。之前说过,佛法不能让我们不死,但可以让我们没有死的痛苦。这不用等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下一世或者多少世以后,我们这一生就可以做到。

证悟心的本性以后,再投入个两三年,肯定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到时候什么生老病死都不怕。就像森林里的狮子,它不会害怕任何其他猛兽,因为自己就是兽中之王!证悟之后,尽管人还在轮回中,还处于生老病死的森林里,却犹如雄狮一般,拥有了无所畏惧的勇气,因为解脱已近在咫尺!所以见佛特别有意义。

 

5.禅宗的布施和禅定

 

《悟性论》不像是达摩祖师自己从头到尾撰写的著作,其中有很多零散的语句,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个与前后内容不太相关的文字。我想,大概达摩祖师当时也是在各地讲经说法,经弟子们汇集整理后,这些语录就形成了这么一本书。

现在敦煌古籍中找不到达摩祖师的这几本论著,因而我们无从对照、参考。《坛经》有敦煌版作对比,就发现后来的版本确实加入了一些其他内容。不过,因为撰写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禅师,所添加的内容也完全符合六祖惠能大师的本义,所以不会有任何问题。

达摩祖师的这些著作比《坛经》更早面世,在将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无数人辗转相传,今天我们才有幸得以相见。其中一些内容也许是后人添加的,但这些人的境界很高,根本不是普通凡夫,因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下面讲到六波罗蜜多中的两个,布施和禅定。

 

(1)布施

 

舍心不吝,名大布施。

什么是布施?按大乘佛教的一般理解,财布施是布施物质财富,法布施是讲法,无畏布施是放生、救命等。但禅宗的布施不是这些,而是“舍心不吝”——能够舍去一切施予他人,毫无吝惜之心。这在般若经里有记载,并非禅宗的独创,只不过禅宗比较强调这种布施。

虽然在证悟的境界中,不可能有拿东西给别人的想法和执著,但这个证悟的智慧本身就有舍心的成分。吝啬、舍不得,不就是一种执著吗?!证悟的智慧里不会有这种执著,所以这个布施叫做大布施。之前讲的三种布施叫做小布施。

证悟的智慧先天就具备了六波罗蜜多:自己本身就是智慧,这个智慧还包含了其他五个波罗蜜多,分别是大布施、大持戒、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而我们平时修持的持戒、忍辱等,叫做小持戒、小忍辱等。

 

(2)禅定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动”指我们的意识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杂念等。“定”就是静下来,把意识的活动控制住,然后让它定下来。定和动都消失、离开以后,叫做大坐禅。

禅定当然不能有动,有动就有杂念了,但达摩祖师这里说定也不能有。“何以故?”为什么呢?“凡夫一向动”,不修禅的人,他的意识活动一向都是往外追名逐利,各种各样的情绪、烦恼此起彼伏,一直都在动。“小乘一向定”,小乘觉得动不好,会造业堕入轮回,必须要控制住,由此建立了定。二者是“破”和“立”的关系。

小乘认为定好,动不好;否定了动,肯定了定。但实际上,认为好或不好都属于一种分别念。从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这个层面上讲,所有的动定、好坏、善恶等二元对立的东西,统统都是不对的。

如果非要在动和定当中选一个,那定相对好一点,因为动会造业,所以我们可以说定是对的,动不对。可是,若心的本性上没有动,怎么可能有定呢?动和定是相互依赖、相互观待的关系——没有动,不会有静;没有静,也不会有动。这跟高低、左右等一样,都是相对的。如果其中一个不成立,那么另外一个也无法成立。因此,虽说定可以接受,但本质上两者都不对。

此处有几个词反复出现,一个是小乘,另一个是最上乘。最上乘应该是指大手印、大圆满和禅宗。而这里的“小乘”,个人认为,不一定是大家平时理解的小乘。像大乘佛教的唯识宗,以及中观里的自空中观等,它们对佛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如来藏这种深度,这部分大乘也可能属于这里所说的小乘。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就是,不仅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一向强调定,有一部分大乘的观点也认为必须要定下来,只有在如来藏的境界才会说定和不定都一样——因为众生的本质是佛。比如大手印、大圆满和禅宗会讲,如果不证悟,定了也没有用;如果证悟了,定和动其实都一样。而一般的显宗不敢这么讲,他们始终认为动是不对的,定才对。因为他们过多地强调定,对动和定有否定和肯定的分别,所以达摩祖师将其归为小乘。

达摩祖师说话非常果断、干脆,哪怕是梁武帝一辈子积累的广大福德,他都敢一语否定。此处他很可能用大圆满、大手印的口气说,这些一般的、没有证悟的大乘,统统只能算作小乘!这就是他一贯的表达方式。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因为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著作没有注释,所以任何人都无法说这样对或不对。不过,这个观点正确与否不是很重要,内容上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按平时所认为的,小乘就是声闻、缘觉,这样理解当然也可以,这就更没问题了。

“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禅宗的这个定,已经超越了凡夫的动和小乘的定。“名大坐禅”,这种超越了动和定的禅修,叫做大坐禅。

为什么超过呢?刚才说了,如果没有证悟,定也没有什么意义,动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那就像大圆满和大手印经常讲的,动和定没有任何区别。如前所述,“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如果证悟了,那么行住坐卧以及各种各样的言语、思维等,这些在证悟的境界里都是禅定;如果没有证悟,即便做到了“不忆一切法”,什么都不忆、不想,这种定跟解脱也没有丝毫关系。总之,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证悟心的本性。

 

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若作此会者”,如果有人能体会到这些内容的话,一切诸相不离自解”。“诸相”,指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所接收的种种信息;“自解”就是自解脱。意思是,证悟之后,不需要离开这些相,因为任何一个相都是自解脱。换而言之,这些相不会对修行造成任何影响。

这句话的含义极其深奥,如果稍微有一些修证经验,或者是对大圆满、大手印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此处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极其珍贵!就像如意宝般无比珍贵的宝石,外行人连真假都无法分辨,只有内行人才懂得这些宝石的真正价值!

达摩祖师的这个观点跟小乘佛教以及部分的大乘佛教完全不同。小乘佛教以及部分大乘佛教认为,修行就是要断除所有烦恼,这样最后才能成佛。基于这种见解,小乘佛教为修行人制定了许多规则,比如眼睛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什么;耳朵可以听什么,不可以听什么;等等。界线划分得清清楚楚。达摩祖师却说,只要你证悟了,那么这一切相都无需断除、舍弃或者拒绝,因为它们本自解脱。

当然,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遵守这些规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甚至已经证悟到一定境界,那么这些界线就消失了。因为对证悟者而言,看或不看,听或不听,这些事情都不会对他造成任何修行上的影响。

当初,释迦牟尼佛即将成佛之际,有数十万魔军手持种种刀枪、利箭前来阻碍佛陀成道。然而,当这些武器投掷到佛陀身上时,统统都化作了美丽的鲜花。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它所表达的意思是:证悟之后,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凡所接收到的种种信息都是自解脱!比如,外面有人想打击、迫害我们,这些不但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而且还会成为我们修行上的顺缘。所以,“一切诸相不离自解”这句话特别有意义!

像“自解脱”这样的词汇一般用在密法里,比如龙钦巴的大圆满里就有“三自解脱”,与此处的“不离自解”意思相同。禅宗也用了“自解脱”,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禅宗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显宗法门。

每个法门都有自己的专用词汇,看它所用的词汇,就可以大致确定它是属于哪一个级别的法。同样的内容,由于使用的词汇不一样,表达得清楚与否、强调的轻重程度等就会有所差异。

“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所有的疾病都不需要治疗,它自然会痊愈。

人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身体的某个地方不平衡,才导致健康出现问题。这个可以用外在物质的力量调节,病痛就会消除。而对于一个禅定力量强大的修行人来说,外界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转化,调整自身的一些不协调状况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这还要看有没有必要这么做。比如佛陀有时也示现生病、吃药等,但佛不可能真正生病,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样示现是有意义的。

当修行达到很高境界的时候,比如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们会不会生病?不会,只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生老病死,在众生面前示现生病而已,实际上他们自身并没有病苦的感受。那么,一地之前的这段时间会不会生病?会生病,会有真实意义上的病痛,但这个病不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或肉体上的痛苦。

“此皆大禅定力”,这是非常非常大的禅定力。比如大圆满的虹身成就者,他可以通过禅定的力量,把整个肉身转化成如同彩虹般的身体,这样的人还会有病痛吗?当然不会,不治也能自愈。

但是,假如只是对大圆满有稍许理解,然后说自己不用吃药——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当然不对。假如有一点儿证悟,是不是也可以不吃药呢?不是,也要吃药。这些虽然也算是证悟,但证悟的力度还不够,所以该吃药时就吃药,该体检时就体检,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境界就可以不用吃药了,这时候还是要遵循世间的规则才比较踏实。只有达到很高的禅定力量时,才能够真正做到不治自愈。

总之,如果具备这样的禅定力量,那么外面的一切相都是“不离自解脱”,所有的疾病都是“不治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