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回和涅槃究竟有何区别

 

1.心外求法,还是向内返照?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法身佛,不知道向内才能证悟心的本性,而认为外面有法可求,有法可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除了第三转法轮讲佛性如来藏的部分佛经以外,大乘佛教的显宗,尤其是唯识以及部分中观,都是向外求法,甚至包括佛的法身、报身都是外求。他们认为,现在证悟心的本性获得慧资粮,未来可以成就佛的法身;现在积累福德资粮,未来可以成就佛的色身(佛有法身和色身两种,色身包含了化身和报身)……这些想法都属于外求。此外,在未修禅宗、大圆满这样的顶级之法前,我们也一直是往外求法,包括向道友或上师、善知识求法,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这就是“迷”。

众生之所以“迷”,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佛的法身和报身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天生就是光明的,是我们无始以来先天具备的,不需要向外求。

我们可以向外求一点文字上的理解,比如闻思教理、法义等,但真正的、最终极的法是佛的法身——光明和佛性,这些不是向外求来的,即便求也求不到。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宗,以及第三转法轮讲如来藏的佛经,它们都认为,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只要自己去证悟、体会就可以,无需外求。

总之,无论小乘还是唯识、中观等,凡是“将心求法者”,统统都是错误的。

“不将心求法者为悟”,深深体会到佛的法身不在外面,就在自己心中,是自己心的本性,因此修行时不去外求,而是往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即之前讲的返照,这才叫做悟。

心的本性是佛也是法。因为真正的佛即法身佛,而法达到最高点也是法身。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是闻思书本上的理论,证法即证悟。最究竟的证悟是证悟心的本性,这个时候,所证悟的法与证悟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所证悟的法身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心中。

既然佛在心中,那么法也在心中,这在《宝性论》里讲得非常清楚。因此,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也是法,不去外求而向内证悟的人,才是真正有见解的人。

 

2.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断除一切执著

 

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不著文字名解脱”,当我们不再执著任何语言文字,证悟到一个语言和文字无法描述的境界——佛性或者佛的法身,摆脱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想法,这个时候就是解脱。

语言文字属于世俗谛的范畴。实际上,我们说话的声音以及书本上的字符都不叫语言文字,真正让人们相互之间能够沟通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意识中各种抽象的形象。比如有人说“飞机”时,凡是讲同一种语言的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架飞机的形象。但是,语言不足以形容我们心的本性或者空性,只能对此表达肯定或否定——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佛教称之为两边。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人类的思维也是如此,不是肯定就是否定,不是有就是无,中间不会有矛盾的第三者。当然,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有还是无,似乎在有和无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其实不过是自己没有把握,不敢肯定而已。这是主观意识的问题,并不是客观上的原因。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得通,但如果放在中观、空性的层面思考就不对。心的本性空性、光明是“有”还是“无”?二者都不是。比如《金刚经》里就有很多既有既无、非有非无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听起来就会感觉有点儿怪:说“有”不对,说“无”也不对,“非有非无”到底是个啥?

因为原有的思维模式固化、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和智慧,阻碍了我们理解超越语言文字范围的法界,用这种方式永远无法证悟心的本性。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这种思维模式,使思维的领域更加深入、广阔,这就叫做解脱。

从中可以看出,“不著文字名解脱”有两层含义。

其一,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处世方法,用它来应对现实生活是没问题的。当学习了哲学或者因明等之后,原有的思维模式会变得更加深入,思维方式与范围也有一些进步和提升,但它的本质没有变——非有即无,非无即有。以这种方式思考永远都是错误的,这种思维方式无法理解中观、大中观,以及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样的境界。

所以,在我们意识范围内是对的,不等于永远都对。一定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这样我们的意识才能自由翱翔,才能更深入、广泛地理解另外一个全新的领域!那时候就会知道,原来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在法界或佛性的层面上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有从之前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我们最终才能够证悟。

其二,语言文字只能简单地描述佛性、空性。过去,历代高僧大德把他们对佛性或空性的理解和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尔后代代相传。虽然这个记录无法直接告诉我们佛性、空性是什么,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真正的佛性是什么,只能自己去悟。因此,我们不要一直依赖文字,最终必须脱离文字,去证悟一个文字无法表达的境界。

所以,没有语言文字不行,它是我们了解空性、佛性的桥梁,但如果始终执著于语言文字也不对。比如,般若经用了上千万字描述般若空性,如果不懂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反而执著于这些文字,在这些文字上争论不休,那就错了。

大家对这些内容一定要深入地学习、了解,这样才知道达摩祖师究竟在说什么。

“不染六尘名护法”。“尘”即外境。六尘和六根对应,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比如眼睛看到的光、耳朵听到的声波等,统称为尘。

未证悟的普通人看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在阿赖耶识留下一些痕迹:若是自己喜欢的,就会贪爱、执著;若是自己不喜欢的,就会生气、嗔怒;若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虽然没有嗔和贪,但因为无明而认为这些真实存在,也一样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都叫做“染”。而证悟的人,虽然看到的、听到的都与常人一样,但因为内心断除了执著,相当于在六根和六尘之间做了一个切割,这样一来,六尘就不会对他的心(意识)产生什么影响,不会在他的阿赖耶识留下任何痕迹,这叫做“不染”。

表面上是六尘染了我们的心,实际上是我们的心染了六尘。当看到某个东西时,如果自己不予执著,它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但因为自己的执著,要么喜欢,要么嗔恨,要么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心染了六尘。心染六尘以后,外境(尘)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意识(心),所以称作“染”。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能做到“不染六尘”,就很好地护持了我们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即最究竟的佛法,因此“不染六尘”是最好的护法。

“出离生死名出家”。什么是出家?剃个光头,穿身袈裟,待在寺庙里就是出家吗?不是。与小乘佛教的标准不同,大乘佛教认为放下自私、出离生死才是真正的出家。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虽然表面上是在家人的形象,但因为超越了生死,所以称其为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有”即轮回,“后有”指来世。若今生努力修行,证悟空性,就不会因烦恼而轮回,不必再经受轮回的痛苦,即为“得道”。

“不生妄想名涅槃”。“妄想”即执著,所有的执著,无论善恶抑或不善不恶,此处都称为妄想。“涅槃”,梵文音译,意思是断除了所有痛苦。痛苦源于自己的执著以及种种妄念,如果我们把心里所有的执著、妄念全部断掉,那么痛苦自然就会止息,这就是不生妄想即是涅槃。

“不处无明为大智慧”,不处无明之中,即为大智慧。

世俗的人再聪明、再伟大,哪怕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实际上都处于无明之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突破无明),因为他们没有通达无我,对自己仍有执著,都处于烦恼当中,所以还谈不上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是把对自己、对世界的所有的无知和愚昧全部断除,不与无明共处。这只有大智慧才能做到,所以是“不处无明为大智慧”。

“无烦恼处,名般涅槃”。“般”即般若,般若指智慧,般涅槃就是智慧的涅槃。当我们把贪嗔痴慢疑等所有烦恼全部断除以后,这就是“般涅槃”。

假如我们没有智慧只有禅定,虽然可以暂时控制自己的烦恼,其间不会有痛苦,但这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涅槃,并不究竟、彻底,当控制它的力量消失以后,烦恼会再次复苏,所以必须要有智慧的涅槃。

智慧的涅槃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涅槃。当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本质以后,烦恼便不会产生——因为烦恼的种子已被彻底根除。

“无心相处名为彼岸”。“心相”即心相续,也就是意识流。我们的意识、八识、阿赖耶识等,犹如河流日夜流淌,这个连续性的东西就是心相续。例如,我们的意识中产生了无数个念头,有关联的,没关联的,一个个串连起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就叫做心相续。“无心相处”,断除了各种各样的杂念(包括阿赖耶识)之后,“名为彼岸”,我们就从此岸到达了涅槃、解脱的彼岸。

 

3.轮回与涅槃的区别在于迷或悟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

 

“迷时有此岸”,我们还没有证悟的时候,就是处于此岸的状态,即处于六道轮回当中。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禅宗经常强调放下、不执著,一切都不存在,等等。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取舍、学佛修行以及伦理道德等,难道都不存在了吗?不会不存在。达摩祖师这里说得非常清楚,“迷时有此岸”,这个时候此岸或者六道轮回是一定有的。

尚未开悟时,轮回中的一切都是存在的——因果、善恶、好坏、高低等在这个层面上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当自己还没有证悟的时候,不要说什么因果不存在、一切放下、不执著、非有非无这些话,怎么可能放下?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啊!

“悟时无此岸”,悟的时候,轮回中的一切将不复存在,那时可以讲放下、不执著、非有非无等。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我们最终证悟了,而且达到一地菩萨以上或者佛的境界,那就不需要分什么“悟时”和“迷时”——此时连迷和悟的概念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可混为一谈的呢!但现在,当我们还需要用感官来接收外界信息、认知世界的时候,就不要说什么因果不存在、不执著、非有非无等,说了也没有用。因为存在与否不是由客观事实来决定,而是以我们的迷或悟来决定。迷时全有,悟时皆无,逻辑非常简单。

比如我们晚上做梦,白天醒来,一年365天,天天都在迷和悟或者说有和无的两个世界之间循环穿梭。做梦的时候,梦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没有哪个梦中人说梦境是虚幻的,它的真实度一点都不亚于现实生活,甚至对我们的情绪也有着同样的影响。但显现上真实并不代表真的存在,只要一醒过来,就知道梦里的一切都是假的。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迷的时候,就别说因果不存在,不需要取舍因果或尊重因果规律,也不要说什么放下啊,不要执著呀……讲这些没有用,根本做不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这些?悟的时候。

悟了以后,这个世界仍然还在,我们照样可以生活、工作,但因为已经清楚体会到世界的虚幻性,再也不会将之视为真实,所以它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即之前讲的“不染六尘”。此时,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东西都消失了,虽然它的现象还没有消失,但至少它的真实性已不复存在,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力,因此证悟之后不会造业。再进一步修,最后到了佛的境界时,在自己的境界中,这个世界就彻底消失了,届时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报身佛的世界,亦即佛的坛城。

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无”。由于听多了禅宗的不执著、放下这类言语,很多人对持戒、念经、放生、吃素等产生了排斥,这是不对的。在还没有悟的情况下,这只能作为未来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当下可以执行的。

无论学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大家总有一天会开悟的,那时不需要说什么放下,自然而然就放下了。就像昨晚梦里发生的一切,难道今天还需要别人来劝我们放下吗?不需要的。醒来之后,自然知道梦里的一切都不真实,自己立即就会主动放下,再也不会执著。

我们现在要放下的是杀盗淫妄等十不善的罪过,而吃斋、持戒、闻思修行等善法是不能放下的,二者要区分清楚。达摩祖师这里讲得非常好,“迷时有此岸”,既然有此岸,那就要做适当的取舍,要尊重因果规律;“悟时无此岸”,悟的时候就可以放下,可以不执著。

 

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何以故?”为什么呢?

“为凡夫一向住此”。“凡夫”,未证悟的人;“一向”,一直。无始以来,凡夫一直住在此岸,亦即处于轮回当中。

“若觉最上乘者”,如果证悟了最上乘讲的心的本性、光明,“心不住此”,这样的人不会住在此岸,即不会处于轮回之中;“亦不住彼”,也不住于解脱的彼岸。

如果不在轮回,不就是解脱吗?为什么又否定了呢?因为这个所谓的解脱,仍未脱离我们意识的思维范畴。就像有高才有低,有左才有右,因为有轮回,所以才有解脱。解脱或轮回、空和不空、光明与不光明、成佛及不成佛等,都是互相观待的,是我们意识的一贯思维方式。其实,真正的佛的坛城或心的本性超离了语言文字的表述范围,只不过为了方便理解,或者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并非真实存在,暂时用了解脱、轮回,此岸、彼岸,成佛、不成佛,空、不空等词汇。佛的境界或者说我们心的本性,实际上是超越了这一切,所以“心不住此,亦不住彼”。

还有一种解释是,住此岸是凡夫,处于轮回中;住彼岸是小乘的阿罗汉,他们进入灭定之后,会在禅定中长久地停留,在此期间不会度众生,基本上就像断灭一样,这个也可称为是“住于彼岸”。

“故能离于此彼岸也”,大乘的解脱不但远离此岸,同时也远离彼岸,两边都不堕。

“若见彼岸异于此岸”,如果认为彼岸与此岸区别很大,轮回和涅槃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一定要离开此岸到达彼岸,或者说断除轮回获得解脱,若持这种见解的话,最后是什么样呢?

“此人之心,已无禅定”,这个人心里已经根本没有禅定了。这个禅定不是指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证悟的禅定。如果把此岸和彼岸分得这么清楚,对二者产生执著,就说明根本还没有证悟。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

 

“烦恼名众生”,心中有烦恼,即为众生;“悟解名菩提”,理解了、证悟了就是菩提,亦即成佛。

“亦不一不异”。此岸和彼岸、轮回与解脱、菩提与众生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说此岸和彼岸是一个,不对;说此岸和彼岸是两个,也不对。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永久的此岸和彼岸,二者之间并无界线可划分。唯一的区别,就是“只隔其迷悟耳”——将二者隔开的,只是迷和悟的不同而已。

简言之,迷的时候,轮回和涅槃是有区别的,此时轮回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轮回;如果悟了,涅槃就是轮回,轮回也就是涅槃。

 

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迷时有世间可出”,迷的时候有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从中出离。

证悟之前,我们修四加行,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等,这些从禅宗的角度讲也是对的。因为迷的时候,有世间、有轮回,也有解脱之道;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我们怎么脱离轮回?所以,一定要好好地修加行。

“悟时无世间可出”,证悟以后,真正体会到了心的本性,那时根本不存在什么轮回,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出离轮回,因而“悟时无世间可出”。

 

4.在心的本性中,一切都是大平等

 

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

 

“平等法中”。平等法就是我们心的本性空性、光明、法界,也即如来藏。在心的本性中,不会有六道轮回和因果,也不存在像善恶、高低,善趣、恶趣等不平等的事物,是真正的大平等。

“不见凡夫异于圣人”,在这个平等当中,根本没有什么凡夫、圣人,也就谈不上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平等法”即大空性、大般若,凡夫当然入不了这样的境界。

“圣人不能行”。“行”就是修,指修平等法。何谓圣人?除了一地以上的菩萨,世间一般的贤圣或者其他宗教的神仙等,有时会被称为圣人,但因为没有证悟,他们无法修平等法。此外,那些尚未达到较高境界的佛教修行者,由于超越了一般世间人,也被称为圣人,但因为境界不高,也不能行持。

这个平等法,凡夫不能入,圣者不能行,那么到底谁可以修呢?“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只有诸佛如来和大菩萨才能够修大平等法。佛经里讲的大菩萨多指八地以上,有时一地以上也叫做大菩萨。

 

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若见生异于死”,如果认为生与死有很大差别,二者完全不同;“动异于静”,动和静根本不同,我们这个心不能动,一定要静;“皆名不平等”,这种种的分别念,都叫做不平等。

世俗中,没有什么大平等可言。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取舍,如好坏、善恶、高低等,都不是大平等。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如果看到烦恼与涅槃并无本质不同,通达烦恼即涅槃,现空无别,这就叫做平等。

所谓众生即是佛、烦恼即是涅槃等等,都是站在证悟的境界说的,在这个层面上,一切都是大平等。但如果站在世俗或我们感官的层面,涅槃与烦恼则完全不同。

总之,若有一天能够进入证悟的境界,届时万事万物自然变成大平等。现在我们尚未证悟,还需要通过感官来接收信息,这时生与死、烦恼与涅槃等都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做到平等,需要分开理解。

“何以故?”这是为什么呢?

“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为什么烦恼即是涅槃?因为其本性都是空性。

空性中有光明、佛性,因此烦恼和涅槃的本质都是佛性、光明,从这个层面讲,二者是平等的。就像寺院里的五百罗汉,他们表情不一、穿着各异,每个人身体姿势、手中器物也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不平等的;然而,这些罗汉都是泥塑或铜塑的,本质都是泥或铜,所以,从材质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外形上有差异而已。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小乘修行人特别害怕烦恼,拼命打压烦恼,以为断除烦恼就可以进入涅槃。这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实际上是被“涅槃”这个概念所控制、绑架了。就像蚕被自己吐出来的丝所束缚一样,他们对轮回和解脱的理解,不过是一种自己想象出来的错误解读,这种错误的理解最终束缚了自己,导致他们停滞不前,无法达到大乘佛教的涅槃,即“为涅槃所滞”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菩萨知道烦恼的本性是空性,因此不会离开空性。“故常在涅槃”,证悟了空性,实际上就是处于涅槃的状态。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这句话难道是说,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死吗?不是。涅槃源自梵文,指断除了所有的痛苦,它包含不生、不灭、不死之意。有生死就有轮回,涅槃怎么可能有生死轮回?对“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死。

“出离生死,出般涅槃”,从生死轮回中出离了,这就是般若涅槃。

“心无去来,即入涅槃。”“心无去来”这四个字特别重要,大圆满中经常这么讲。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心当然有去有来,一个念头或者一种情绪刚刚离开,紧接着又来了另外一个念头、情绪。24小时当中,除了深度睡眠之外都是有来有去,就像流水般永不间断。但这只是表象,当我们看到心的本质时,就会发现心确实是无来无去、不生不灭的。“即入涅槃”,这即是入于涅槃。

我们最终要悟的就是这四个字——“心无去来”。通达这四个字的含义时,所有的烦恼就开始土崩瓦解,根本无需等到来世或者经历漫长的三大阿僧祇劫。比如说,自己在打坐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了心无去来,出坐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烦恼,但烦恼已经开始松动。就像牙齿松动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完全脱落,但已经摇摇欲坠了。此时,通过任何一种方法稍微对治一下,烦恼很容易就消失无踪。

烦恼消失后便不会再造业,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今生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开悟是最神奇、最有意义的事。

 

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从而明白,证悟心的本性空性就是涅槃。

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如果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至少今后在证悟方面不会走错路,否则很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很多人分不清平静和证悟的区别,一辈子用功修行、打坐,以为自己证悟了,实际上修的根本不是空性,只不过心很平静而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这种修法可以修出一些禅定,如果生前广积善业,去世时这个禅定的力量尚未消失,那么就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这个很可怕,因为投生在色界、无色界毫无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证悟空性,也就是证悟自己心的本质——不管它的外在形式如何,本质上都与虚空一模一样。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时,就可以算是一个初步的证悟。从此以后,烦恼必将逐步减少、松动。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人往往难以分辨空性和平静的区别,所以要进一步修行,才有办法体会二者的不同。

 

5.真正的道场在自己的内心

 

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诸佛入了什么涅槃呢?就是没有妄想。所谓妄想,指我们所有的对错、善恶、美丑等分别念。

大家往往以为,只有不切合实际的念头才叫做妄想。禅宗则认为,没有一个分别念是切合实际的,统统都是妄想。禅宗所说的“实际”不是指现实生活,而是指心的本性。从本性的角度讲,所有合理、不合理的念头都是妄想。佛菩萨入涅槃时没有任何妄想。

难道没有念头就是佛吗?也不是,没有念头叫做无念。无念分两种,一种是真正证悟了,彻底看到了心的本性。在进入本性状态时,所有念头都不见了,或看不到任何真实的念头,这是证悟的无念,也即此处所说的“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另外一种呢,虽然没有任何思维和分别念、杂念,但是根本没有证悟。

“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菩萨的道场是寺庙,或者四下无人的僻静之地吗?不是,没有烦恼的地方就是道场。这个“地方”不仅在外,也在内——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即是道场。

 

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空闲处”,即静处,指清静、僻静的地方。修行的时候,尤其是修行的初期,无论小乘还是大乘,都建议找一个少人打扰、较为安静的地方修行,这样的地方就叫做静处、空闲处。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太多人、事的干扰,适合闭关的地方。

达摩祖师并不否定这样的空闲之处,但静和不静,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心。尽管没有任何外部干扰,自己的心却东想西想,甚至比平时在城市里的时候更加散乱、杂念纷飞,这种地方难道是空闲处吗?不是,因为心非常忙碌,一点都不闲。所以达摩祖师认为,真正的空闲处,“即是无贪嗔痴也”,就是没有贪嗔痴的地方。《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般若经中也提到,大乘菩萨的静处不是指人烟稀少、与世隔绝的地方,而是指没有自私心的状态。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真正的静处,一是没有自私心,二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能够二者兼具当然最好,若只具备其中之一,也可称为静处。因为大乘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断除我们的自私心,至于人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所以,如果有利他心或证悟空性的智慧,那么即便位于繁华闹市,也等同置身于空闲之处。

我曾经发过一则微博:纽约时代广场——大乘佛教的静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大乘佛教的静处决不是指没有人的地方。纽约时代广场号称全世界的十字路口,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信仰的人来来往往,白天晚上都非常热闹。如果这种地方都可以是大乘佛教的静处,那么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同样可以。

大家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初学者不需要到静处去闭关、修行。大乘佛教也建议,修行初期应尽量选择较为安静的空闲之处,因为初学者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在一个比较清静的场所修行。然而,大乘佛教并不建议永远待在这样的地方。如果心里装着满满的私欲,以一种自利的心态在山洞里修行,这是不是坐在静处呢?不是。虽然身处静地,但内心早已远离静处,因为一切都出于自私自利的心态。这就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大乘佛教的核心目标是利他,一切都要围绕着菩提心进行。

大乘佛教所说的放下,并不是让我们到无人打扰的地方过一种优哉游哉的生活,没有任何牵挂和压力,想修行的时候就打打坐,名为闭关修行,实则过得如闲云野鹤一般……这难道是在修大乘佛法吗?不是。反之,有的人虽然非常忙碌,但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利他,内心没有半点私心,这才叫做处于大乘佛教的空闲处、静处。

总之,大乘佛教的静处不是以外在有没有人、事来衡量,而是看内在有没有自私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轮回和涅槃究竟有何区别

 

1.心外求法,还是向内返照?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法身佛,不知道向内才能证悟心的本性,而认为外面有法可求,有法可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除了第三转法轮讲佛性如来藏的部分佛经以外,大乘佛教的显宗,尤其是唯识以及部分中观,都是向外求法,甚至包括佛的法身、报身都是外求。他们认为,现在证悟心的本性获得慧资粮,未来可以成就佛的法身;现在积累福德资粮,未来可以成就佛的色身(佛有法身和色身两种,色身包含了化身和报身)……这些想法都属于外求。此外,在未修禅宗、大圆满这样的顶级之法前,我们也一直是往外求法,包括向道友或上师、善知识求法,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这就是“迷”。

众生之所以“迷”,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佛的法身和报身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天生就是光明的,是我们无始以来先天具备的,不需要向外求。

我们可以向外求一点文字上的理解,比如闻思教理、法义等,但真正的、最终极的法是佛的法身——光明和佛性,这些不是向外求来的,即便求也求不到。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等无上密宗,以及第三转法轮讲如来藏的佛经,它们都认为,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只要自己去证悟、体会就可以,无需外求。

总之,无论小乘还是唯识、中观等,凡是“将心求法者”,统统都是错误的。

“不将心求法者为悟”,深深体会到佛的法身不在外面,就在自己心中,是自己心的本性,因此修行时不去外求,而是往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即之前讲的返照,这才叫做悟。

心的本性是佛也是法。因为真正的佛即法身佛,而法达到最高点也是法身。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是闻思书本上的理论,证法即证悟。最究竟的证悟是证悟心的本性,这个时候,所证悟的法与证悟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所证悟的法身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心中。

既然佛在心中,那么法也在心中,这在《宝性论》里讲得非常清楚。因此,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佛也是法,不去外求而向内证悟的人,才是真正有见解的人。

 

2.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断除一切执著

 

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不著文字名解脱”,当我们不再执著任何语言文字,证悟到一个语言和文字无法描述的境界——佛性或者佛的法身,摆脱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想法,这个时候就是解脱。

语言文字属于世俗谛的范畴。实际上,我们说话的声音以及书本上的字符都不叫语言文字,真正让人们相互之间能够沟通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意识中各种抽象的形象。比如有人说“飞机”时,凡是讲同一种语言的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架飞机的形象。但是,语言不足以形容我们心的本性或者空性,只能对此表达肯定或否定——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佛教称之为两边。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人类的思维也是如此,不是肯定就是否定,不是有就是无,中间不会有矛盾的第三者。当然,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有还是无,似乎在有和无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其实不过是自己没有把握,不敢肯定而已。这是主观意识的问题,并不是客观上的原因。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得通,但如果放在中观、空性的层面思考就不对。心的本性空性、光明是“有”还是“无”?二者都不是。比如《金刚经》里就有很多既有既无、非有非无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听起来就会感觉有点儿怪:说“有”不对,说“无”也不对,“非有非无”到底是个啥?

因为原有的思维模式固化、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和智慧,阻碍了我们理解超越语言文字范围的法界,用这种方式永远无法证悟心的本性。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这种思维模式,使思维的领域更加深入、广阔,这就叫做解脱。

从中可以看出,“不著文字名解脱”有两层含义。

其一,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处世方法,用它来应对现实生活是没问题的。当学习了哲学或者因明等之后,原有的思维模式会变得更加深入,思维方式与范围也有一些进步和提升,但它的本质没有变——非有即无,非无即有。以这种方式思考永远都是错误的,这种思维方式无法理解中观、大中观,以及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样的境界。

所以,在我们意识范围内是对的,不等于永远都对。一定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这样我们的意识才能自由翱翔,才能更深入、广泛地理解另外一个全新的领域!那时候就会知道,原来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在法界或佛性的层面上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有从之前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我们最终才能够证悟。

其二,语言文字只能简单地描述佛性、空性。过去,历代高僧大德把他们对佛性或空性的理解和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尔后代代相传。虽然这个记录无法直接告诉我们佛性、空性是什么,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真正的佛性是什么,只能自己去悟。因此,我们不要一直依赖文字,最终必须脱离文字,去证悟一个文字无法表达的境界。

所以,没有语言文字不行,它是我们了解空性、佛性的桥梁,但如果始终执著于语言文字也不对。比如,般若经用了上千万字描述般若空性,如果不懂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反而执著于这些文字,在这些文字上争论不休,那就错了。

大家对这些内容一定要深入地学习、了解,这样才知道达摩祖师究竟在说什么。

“不染六尘名护法”。“尘”即外境。六尘和六根对应,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比如眼睛看到的光、耳朵听到的声波等,统称为尘。

未证悟的普通人看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在阿赖耶识留下一些痕迹:若是自己喜欢的,就会贪爱、执著;若是自己不喜欢的,就会生气、嗔怒;若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虽然没有嗔和贪,但因为无明而认为这些真实存在,也一样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都叫做“染”。而证悟的人,虽然看到的、听到的都与常人一样,但因为内心断除了执著,相当于在六根和六尘之间做了一个切割,这样一来,六尘就不会对他的心(意识)产生什么影响,不会在他的阿赖耶识留下任何痕迹,这叫做“不染”。

表面上是六尘染了我们的心,实际上是我们的心染了六尘。当看到某个东西时,如果自己不予执著,它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但因为自己的执著,要么喜欢,要么嗔恨,要么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心染了六尘。心染六尘以后,外境(尘)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意识(心),所以称作“染”。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能做到“不染六尘”,就很好地护持了我们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即最究竟的佛法,因此“不染六尘”是最好的护法。

“出离生死名出家”。什么是出家?剃个光头,穿身袈裟,待在寺庙里就是出家吗?不是。与小乘佛教的标准不同,大乘佛教认为放下自私、出离生死才是真正的出家。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虽然表面上是在家人的形象,但因为超越了生死,所以称其为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有”即轮回,“后有”指来世。若今生努力修行,证悟空性,就不会因烦恼而轮回,不必再经受轮回的痛苦,即为“得道”。

“不生妄想名涅槃”。“妄想”即执著,所有的执著,无论善恶抑或不善不恶,此处都称为妄想。“涅槃”,梵文音译,意思是断除了所有痛苦。痛苦源于自己的执著以及种种妄念,如果我们把心里所有的执著、妄念全部断掉,那么痛苦自然就会止息,这就是不生妄想即是涅槃。

“不处无明为大智慧”,不处无明之中,即为大智慧。

世俗的人再聪明、再伟大,哪怕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实际上都处于无明之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突破无明),因为他们没有通达无我,对自己仍有执著,都处于烦恼当中,所以还谈不上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是把对自己、对世界的所有的无知和愚昧全部断除,不与无明共处。这只有大智慧才能做到,所以是“不处无明为大智慧”。

“无烦恼处,名般涅槃”。“般”即般若,般若指智慧,般涅槃就是智慧的涅槃。当我们把贪嗔痴慢疑等所有烦恼全部断除以后,这就是“般涅槃”。

假如我们没有智慧只有禅定,虽然可以暂时控制自己的烦恼,其间不会有痛苦,但这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涅槃,并不究竟、彻底,当控制它的力量消失以后,烦恼会再次复苏,所以必须要有智慧的涅槃。

智慧的涅槃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涅槃。当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本质以后,烦恼便不会产生——因为烦恼的种子已被彻底根除。

“无心相处名为彼岸”。“心相”即心相续,也就是意识流。我们的意识、八识、阿赖耶识等,犹如河流日夜流淌,这个连续性的东西就是心相续。例如,我们的意识中产生了无数个念头,有关联的,没关联的,一个个串连起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就叫做心相续。“无心相处”,断除了各种各样的杂念(包括阿赖耶识)之后,“名为彼岸”,我们就从此岸到达了涅槃、解脱的彼岸。

 

3.轮回与涅槃的区别在于迷或悟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

 

“迷时有此岸”,我们还没有证悟的时候,就是处于此岸的状态,即处于六道轮回当中。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禅宗经常强调放下、不执著,一切都不存在,等等。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取舍、学佛修行以及伦理道德等,难道都不存在了吗?不会不存在。达摩祖师这里说得非常清楚,“迷时有此岸”,这个时候此岸或者六道轮回是一定有的。

尚未开悟时,轮回中的一切都是存在的——因果、善恶、好坏、高低等在这个层面上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当自己还没有证悟的时候,不要说什么因果不存在、一切放下、不执著、非有非无这些话,怎么可能放下?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啊!

“悟时无此岸”,悟的时候,轮回中的一切将不复存在,那时可以讲放下、不执著、非有非无等。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我们最终证悟了,而且达到一地菩萨以上或者佛的境界,那就不需要分什么“悟时”和“迷时”——此时连迷和悟的概念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可混为一谈的呢!但现在,当我们还需要用感官来接收外界信息、认知世界的时候,就不要说什么因果不存在、不执著、非有非无等,说了也没有用。因为存在与否不是由客观事实来决定,而是以我们的迷或悟来决定。迷时全有,悟时皆无,逻辑非常简单。

比如我们晚上做梦,白天醒来,一年365天,天天都在迷和悟或者说有和无的两个世界之间循环穿梭。做梦的时候,梦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没有哪个梦中人说梦境是虚幻的,它的真实度一点都不亚于现实生活,甚至对我们的情绪也有着同样的影响。但显现上真实并不代表真的存在,只要一醒过来,就知道梦里的一切都是假的。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迷的时候,就别说因果不存在,不需要取舍因果或尊重因果规律,也不要说什么放下啊,不要执著呀……讲这些没有用,根本做不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这些?悟的时候。

悟了以后,这个世界仍然还在,我们照样可以生活、工作,但因为已经清楚体会到世界的虚幻性,再也不会将之视为真实,所以它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即之前讲的“不染六尘”。此时,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东西都消失了,虽然它的现象还没有消失,但至少它的真实性已不复存在,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力,因此证悟之后不会造业。再进一步修,最后到了佛的境界时,在自己的境界中,这个世界就彻底消失了,届时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报身佛的世界,亦即佛的坛城。

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无”。由于听多了禅宗的不执著、放下这类言语,很多人对持戒、念经、放生、吃素等产生了排斥,这是不对的。在还没有悟的情况下,这只能作为未来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当下可以执行的。

无论学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大家总有一天会开悟的,那时不需要说什么放下,自然而然就放下了。就像昨晚梦里发生的一切,难道今天还需要别人来劝我们放下吗?不需要的。醒来之后,自然知道梦里的一切都不真实,自己立即就会主动放下,再也不会执著。

我们现在要放下的是杀盗淫妄等十不善的罪过,而吃斋、持戒、闻思修行等善法是不能放下的,二者要区分清楚。达摩祖师这里讲得非常好,“迷时有此岸”,既然有此岸,那就要做适当的取舍,要尊重因果规律;“悟时无此岸”,悟的时候就可以放下,可以不执著。

 

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何以故?”为什么呢?

“为凡夫一向住此”。“凡夫”,未证悟的人;“一向”,一直。无始以来,凡夫一直住在此岸,亦即处于轮回当中。

“若觉最上乘者”,如果证悟了最上乘讲的心的本性、光明,“心不住此”,这样的人不会住在此岸,即不会处于轮回之中;“亦不住彼”,也不住于解脱的彼岸。

如果不在轮回,不就是解脱吗?为什么又否定了呢?因为这个所谓的解脱,仍未脱离我们意识的思维范畴。就像有高才有低,有左才有右,因为有轮回,所以才有解脱。解脱或轮回、空和不空、光明与不光明、成佛及不成佛等,都是互相观待的,是我们意识的一贯思维方式。其实,真正的佛的坛城或心的本性超离了语言文字的表述范围,只不过为了方便理解,或者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并非真实存在,暂时用了解脱、轮回,此岸、彼岸,成佛、不成佛,空、不空等词汇。佛的境界或者说我们心的本性,实际上是超越了这一切,所以“心不住此,亦不住彼”。

还有一种解释是,住此岸是凡夫,处于轮回中;住彼岸是小乘的阿罗汉,他们进入灭定之后,会在禅定中长久地停留,在此期间不会度众生,基本上就像断灭一样,这个也可称为是“住于彼岸”。

“故能离于此彼岸也”,大乘的解脱不但远离此岸,同时也远离彼岸,两边都不堕。

“若见彼岸异于此岸”,如果认为彼岸与此岸区别很大,轮回和涅槃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一定要离开此岸到达彼岸,或者说断除轮回获得解脱,若持这种见解的话,最后是什么样呢?

“此人之心,已无禅定”,这个人心里已经根本没有禅定了。这个禅定不是指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证悟的禅定。如果把此岸和彼岸分得这么清楚,对二者产生执著,就说明根本还没有证悟。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

 

“烦恼名众生”,心中有烦恼,即为众生;“悟解名菩提”,理解了、证悟了就是菩提,亦即成佛。

“亦不一不异”。此岸和彼岸、轮回与解脱、菩提与众生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说此岸和彼岸是一个,不对;说此岸和彼岸是两个,也不对。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永久的此岸和彼岸,二者之间并无界线可划分。唯一的区别,就是“只隔其迷悟耳”——将二者隔开的,只是迷和悟的不同而已。

简言之,迷的时候,轮回和涅槃是有区别的,此时轮回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轮回;如果悟了,涅槃就是轮回,轮回也就是涅槃。

 

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迷时有世间可出”,迷的时候有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从中出离。

证悟之前,我们修四加行,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等,这些从禅宗的角度讲也是对的。因为迷的时候,有世间、有轮回,也有解脱之道;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我们怎么脱离轮回?所以,一定要好好地修加行。

“悟时无世间可出”,证悟以后,真正体会到了心的本性,那时根本不存在什么轮回,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出离轮回,因而“悟时无世间可出”。

 

4.在心的本性中,一切都是大平等

 

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

 

“平等法中”。平等法就是我们心的本性空性、光明、法界,也即如来藏。在心的本性中,不会有六道轮回和因果,也不存在像善恶、高低,善趣、恶趣等不平等的事物,是真正的大平等。

“不见凡夫异于圣人”,在这个平等当中,根本没有什么凡夫、圣人,也就谈不上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平等法”即大空性、大般若,凡夫当然入不了这样的境界。

“圣人不能行”。“行”就是修,指修平等法。何谓圣人?除了一地以上的菩萨,世间一般的贤圣或者其他宗教的神仙等,有时会被称为圣人,但因为没有证悟,他们无法修平等法。此外,那些尚未达到较高境界的佛教修行者,由于超越了一般世间人,也被称为圣人,但因为境界不高,也不能行持。

这个平等法,凡夫不能入,圣者不能行,那么到底谁可以修呢?“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只有诸佛如来和大菩萨才能够修大平等法。佛经里讲的大菩萨多指八地以上,有时一地以上也叫做大菩萨。

 

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若见生异于死”,如果认为生与死有很大差别,二者完全不同;“动异于静”,动和静根本不同,我们这个心不能动,一定要静;“皆名不平等”,这种种的分别念,都叫做不平等。

世俗中,没有什么大平等可言。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取舍,如好坏、善恶、高低等,都不是大平等。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如果看到烦恼与涅槃并无本质不同,通达烦恼即涅槃,现空无别,这就叫做平等。

所谓众生即是佛、烦恼即是涅槃等等,都是站在证悟的境界说的,在这个层面上,一切都是大平等。但如果站在世俗或我们感官的层面,涅槃与烦恼则完全不同。

总之,若有一天能够进入证悟的境界,届时万事万物自然变成大平等。现在我们尚未证悟,还需要通过感官来接收信息,这时生与死、烦恼与涅槃等都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做到平等,需要分开理解。

“何以故?”这是为什么呢?

“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为什么烦恼即是涅槃?因为其本性都是空性。

空性中有光明、佛性,因此烦恼和涅槃的本质都是佛性、光明,从这个层面讲,二者是平等的。就像寺院里的五百罗汉,他们表情不一、穿着各异,每个人身体姿势、手中器物也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不平等的;然而,这些罗汉都是泥塑或铜塑的,本质都是泥或铜,所以,从材质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外形上有差异而已。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小乘修行人特别害怕烦恼,拼命打压烦恼,以为断除烦恼就可以进入涅槃。这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实际上是被“涅槃”这个概念所控制、绑架了。就像蚕被自己吐出来的丝所束缚一样,他们对轮回和解脱的理解,不过是一种自己想象出来的错误解读,这种错误的理解最终束缚了自己,导致他们停滞不前,无法达到大乘佛教的涅槃,即“为涅槃所滞”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菩萨知道烦恼的本性是空性,因此不会离开空性。“故常在涅槃”,证悟了空性,实际上就是处于涅槃的状态。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这句话难道是说,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死吗?不是。涅槃源自梵文,指断除了所有的痛苦,它包含不生、不灭、不死之意。有生死就有轮回,涅槃怎么可能有生死轮回?对“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死。

“出离生死,出般涅槃”,从生死轮回中出离了,这就是般若涅槃。

“心无去来,即入涅槃。”“心无去来”这四个字特别重要,大圆满中经常这么讲。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心当然有去有来,一个念头或者一种情绪刚刚离开,紧接着又来了另外一个念头、情绪。24小时当中,除了深度睡眠之外都是有来有去,就像流水般永不间断。但这只是表象,当我们看到心的本质时,就会发现心确实是无来无去、不生不灭的。“即入涅槃”,这即是入于涅槃。

我们最终要悟的就是这四个字——“心无去来”。通达这四个字的含义时,所有的烦恼就开始土崩瓦解,根本无需等到来世或者经历漫长的三大阿僧祇劫。比如说,自己在打坐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了心无去来,出坐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烦恼,但烦恼已经开始松动。就像牙齿松动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完全脱落,但已经摇摇欲坠了。此时,通过任何一种方法稍微对治一下,烦恼很容易就消失无踪。

烦恼消失后便不会再造业,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今生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开悟是最神奇、最有意义的事。

 

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从而明白,证悟心的本性空性就是涅槃。

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如果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至少今后在证悟方面不会走错路,否则很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很多人分不清平静和证悟的区别,一辈子用功修行、打坐,以为自己证悟了,实际上修的根本不是空性,只不过心很平静而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这种修法可以修出一些禅定,如果生前广积善业,去世时这个禅定的力量尚未消失,那么就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这个很可怕,因为投生在色界、无色界毫无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证悟空性,也就是证悟自己心的本质——不管它的外在形式如何,本质上都与虚空一模一样。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时,就可以算是一个初步的证悟。从此以后,烦恼必将逐步减少、松动。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人往往难以分辨空性和平静的区别,所以要进一步修行,才有办法体会二者的不同。

 

5.真正的道场在自己的内心

 

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诸佛入了什么涅槃呢?就是没有妄想。所谓妄想,指我们所有的对错、善恶、美丑等分别念。

大家往往以为,只有不切合实际的念头才叫做妄想。禅宗则认为,没有一个分别念是切合实际的,统统都是妄想。禅宗所说的“实际”不是指现实生活,而是指心的本性。从本性的角度讲,所有合理、不合理的念头都是妄想。佛菩萨入涅槃时没有任何妄想。

难道没有念头就是佛吗?也不是,没有念头叫做无念。无念分两种,一种是真正证悟了,彻底看到了心的本性。在进入本性状态时,所有念头都不见了,或看不到任何真实的念头,这是证悟的无念,也即此处所说的“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另外一种呢,虽然没有任何思维和分别念、杂念,但是根本没有证悟。

“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菩萨的道场是寺庙,或者四下无人的僻静之地吗?不是,没有烦恼的地方就是道场。这个“地方”不仅在外,也在内——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即是道场。

 

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空闲处”,即静处,指清静、僻静的地方。修行的时候,尤其是修行的初期,无论小乘还是大乘,都建议找一个少人打扰、较为安静的地方修行,这样的地方就叫做静处、空闲处。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太多人、事的干扰,适合闭关的地方。

达摩祖师并不否定这样的空闲之处,但静和不静,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心。尽管没有任何外部干扰,自己的心却东想西想,甚至比平时在城市里的时候更加散乱、杂念纷飞,这种地方难道是空闲处吗?不是,因为心非常忙碌,一点都不闲。所以达摩祖师认为,真正的空闲处,“即是无贪嗔痴也”,就是没有贪嗔痴的地方。《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般若经中也提到,大乘菩萨的静处不是指人烟稀少、与世隔绝的地方,而是指没有自私心的状态。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真正的静处,一是没有自私心,二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能够二者兼具当然最好,若只具备其中之一,也可称为静处。因为大乘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断除我们的自私心,至于人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所以,如果有利他心或证悟空性的智慧,那么即便位于繁华闹市,也等同置身于空闲之处。

我曾经发过一则微博:纽约时代广场——大乘佛教的静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大乘佛教的静处决不是指没有人的地方。纽约时代广场号称全世界的十字路口,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信仰的人来来往往,白天晚上都非常热闹。如果这种地方都可以是大乘佛教的静处,那么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同样可以。

大家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初学者不需要到静处去闭关、修行。大乘佛教也建议,修行初期应尽量选择较为安静的空闲之处,因为初学者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在一个比较清静的场所修行。然而,大乘佛教并不建议永远待在这样的地方。如果心里装着满满的私欲,以一种自利的心态在山洞里修行,这是不是坐在静处呢?不是。虽然身处静地,但内心早已远离静处,因为一切都出于自私自利的心态。这就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大乘佛教的核心目标是利他,一切都要围绕着菩提心进行。

大乘佛教所说的放下,并不是让我们到无人打扰的地方过一种优哉游哉的生活,没有任何牵挂和压力,想修行的时候就打打坐,名为闭关修行,实则过得如闲云野鹤一般……这难道是在修大乘佛法吗?不是。反之,有的人虽然非常忙碌,但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利他,内心没有半点私心,这才叫做处于大乘佛教的空闲处、静处。

总之,大乘佛教的静处不是以外在有没有人、事来衡量,而是看内在有没有自私心,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