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上乘的见修行果

(一)关于诸法实相的见解

 

1.万事万物都是缘起性空

(1)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在佛教中,色指物质,如我们眼前的桌椅等。之前讲过自解、自寂,那色是不是“自色”呢?不,它本身不是物质,只因为我们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才成为了物质。

我们一直都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属于不同领域,互不相干。就像面前的一张桌子,谁都不会否认它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物质。然而事实却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原本并不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才有了这些物质。

这句话十分重要,但不太容易明白。这里用前文提到过的智能3D全息风扇来帮助大家理解。

这台小风扇的本来面目就是两个叶片及其上的电路和十几个会发光的小点点。但是,当它快速运转起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时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时针、分针等。

大家想一想,如果所有人都闭上眼睛不看它,它是否还存在?

这个时钟会消失不见!为什么?因为这些小亮点高速运转的时候,由于肉眼无法辨别,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若干条线,进而显现成指针、数字等;若没有视觉的参与,则不可能有这个时钟。

前些年有个比较火的电影《超体》(Lucy),其中有个片段:一辆卡车以正常速度行驶,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卡车速度加快,我们只能看到一条线从眼前闪过;如果速度再提高的话,偌大的一辆卡车从我们眼前开过,我们却什么都看不到!由此可知,我们能否看见这辆车与其行驶速度有关。

同理,我们现在看到的时钟也是速度造成的错觉,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当我们闭上眼睛,错觉也随之消逝,只剩下它原本的样子——两个叶片,一些小点点。

过去没有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佛经里就用旋火轮作比喻:点燃一支香,当它高速旋转的时候,人们眼中看到的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即旋火轮。旋火轮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我们眼睛产生的错觉。

旋火轮跟桌子有什么关系?桌子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内部99.9999999%都是空的。然而,当这些原子、电子等高速运转时,在我们的视觉中,就变成了一张如如不动、静态的桌子。这与旋火轮的原理如出一辙。

时钟大部分也是空的,实际只有叶片上面几个发光的小点。但是,当叶片开始转动时,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个静态的时钟。大家想一想,这里有静态的东西吗?没有!这个360°的圆圈中,最多只有1°是真的,其余的359°都不存在。这就是“色不自色,由心故色”——时钟原本不存在,因为我们的心,才有了这么一个时钟。

桌子与时钟本质上都一样,只不过构成桌子的分子、原子等粒子的转速和密度更高,我们的眼睛难以看清;风扇比较简单、粗大,因而我们可以看见。但是,假如有个开关或者某种咒语、魔法能够让这些原子、分子停下来,这张桌子可能立即缩至一厘米不到,甚至小到无法被看见——这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因此,“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并非某种假说,真实情况本就如此。

其他诸如3D图等,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我很感谢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充分证明,“缘起性空”是一个非常真实、正确的观点,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既然物质是因为心而存在,那心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进一步分析。

“心不自心,由色故心”,心也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因为有了物质才成立为心。

这个该如何理解?首先,心之所以是心,是因为它能够思考。而能够思考的前提,就是万事万物的存在。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切,它有什么可思考的呢?假如没有光,视觉怎么产生?没有声音,听觉怎么产生?等等。所以,物质的存在依赖于心,心的存在也依赖于物质,二者是互相观待而成,并非各自独立存在。此外,尽管一个以物质的形式出现,另一个以精神(心)的形式出现,但最终二者都不存在。

“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故而知道,无论“心”还是“色”,都有生有灭,都是无常。

 

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有者,有于无”,“有”是从“无”中产生的。

不要以为“有”与“无”毫不相干。实际上,“有”与“无”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就像这个时钟,它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当扇叶转动、因缘和合之际,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时钟。“有者”,即这个时钟。“有于无”,它产生于“无”,“无中生有”就是缘起。

然后,“无者,无于有”。事物存在的当下就是无,也就是说,缘起的本质为性空。

我们不能把“无”理解为事物存在的反面,比如这个时钟,我们看到的时候是“有”,停下来就变成了“无”。事实上,它正在转动的当下就是“无”!只不过因为我们的错觉,看到了一个时钟——缘起,其实这个时钟并不存在——性空。

如果我们用“缘起性空”的理念去理解万事万物,“是名真见”,这个见解就叫做真见。

很多人觉得,《金刚经》《心经》等有关空性的佛经,特别不好理解,甚至有个别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文字游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现在,借助于这些现代的高新事物,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缘起性空的含义,这特别有意义。

 

(2)“见到没有”就是见到了一切

 

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夫真见者”。“夫”,发语词。“真见者”,真实无误的见解。

真正的见解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即“无所不见”,一切法全都能见到。紧接着又说,“亦无所见”,什么都没有见到。这个“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体会、证悟,实际上就是悟。

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不是一切都见到了吗,为何又说什么都没见到?其实它蕴含着深奥的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人,当他们体悟自己的内在境界,看到心的本质时,无论当时的情形如何,除了当下所体悟到的以外,别无其他。此时无需怀疑还有什么自己未发现、隐藏于某处的东西。当真正证悟或直接体会到自己心的本性时,“无所不见”——一切都看到了,不会有什么剩余的、余留的东西。见到了什么?“亦无所见”——没有见到任何东西,意即证悟了空性。这与麦彭大师的《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的内容如出一辙。

当然,这是针对证悟者而言,没有证悟的人,根本谈不上见与不见。之前我在《慧灯之光》里反复强调过,“没有见到”和“见到没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没有见到”,指没有任何证悟的人,打坐时心里都是胡思乱想,即便没有杂念,也只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而已,对于心的本性毫无体悟,因而叫做没有看到。“见到没有”则等同于“亦无所见”,他看到了,看到了什么?看到没有任何可见之物——这就是证悟的境界。

接下来,“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一个证悟的人,依然可以看见、听见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这就是“见满十方”。但因为证悟了空性,这一切在他看来如同海市蜃楼般,没有一丝一毫的实质性,所以是“未曾有见”,从来没有见到任何真实存在的东西。

以上是从二谛的角度来理解,或者也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无所不见,亦无所见”,指打坐、观心时,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时的状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指出定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形。已经证悟的人,对此深有体会;尚未证悟之人,不但毫无感受,还认为它们互相矛盾。因此,这句话的内涵有多深,取决于个人的修行境界。

类似这样的词句,在般若经以及大圆满等密法中比比皆是。如果只是在字面上学习,则无法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只有把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修好,再一步步修空性,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心的本性,届时就能真正体会到“无所不见,亦无所见”。

 

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逐一解释。

“无所见故”。当我们证悟心的本性——佛性、光明,或者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时,到底见到了什么?没有什么可以见的!在空性的境界中,任何我们意识范畴内的事物都不存在,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见的。

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归纳为四种:有、无、既有既无、非有非无,世俗中的一切都可以含摄其中。如果有什么可以“见”的话,必然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但在空性的境界中,这四种情况都不可能见到。

“见无见故”,见到了没有任何可见的境界,也就是空性的境界。它与“无所见故”意思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般若经中经常讲,“看到了虚空”和“什么都没有看到”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是肯定式,另一个是否定式。当我们看到心的本性时,就像看到虚空一般,既“无所见”,又“见无见”。

“见非见故”,与“见无见故”一样,都是从肯定的角度讲,见到了没有什么可见的。

所以,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意思都一样。对证悟者而言,说“我证悟空性了”或者“我什么也没有证悟”,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因为真正证悟的时候,就是没有什么可证悟的。它与我们普通人的“没有见到”有什么区别?普通凡夫一直执著于万事万物,就连空性也会执著,所以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而证悟者的“没有见到”,是指看到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实质性,本质上与虚空一模一样。

文字上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希望对此有所理解,则需要一定的中观基础;若想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意义,仅仅有中观的基础还不够,必须要证悟。

 

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

 

讲完了证悟者的“见”之后,接着开始解释凡夫的“见”。

凡夫的“见”是否与之相同?不,凡夫所见,皆为妄想”,凡夫见到的都是妄想、执著。

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之前讲过,“寂灭”即空性或者心的本性光明。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或者说感官创造出来的,它的本质是空性、光明。在此光明中,不存在任何物质与精神,没有任何执著、不平等,没有任何的相,这就是“寂灭无见”。如果达到了寂灭无见的境界,“始名真见”,才能够叫做真见。

 

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

 

心境相对,见生于中”,外境及认知外境的心是相对的,有此二者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见解,比如常、无常,有我、无我,好坏,善恶,等等,其中多数都是凡夫的颠倒邪见。

“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这里的“心”指念头、八识。我们这个心最初是如如不动的,密宗称之为基光明,显宗则称其为佛性、如来藏。若内心不起念头,一直都停留在最原始的这个状态,那么外面的世界也不会存在。就像深度睡眠的时候,梦境和感受梦境的心识都不存在,一旦开始做梦,意识从深度睡眠中活跃起来,这时梦中的各种景象才会出现。梦与现实生活的原理一模一样。

 

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外境和我们的心本来都是清净的,这个清净,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理解为空性。如果通达了外在的境和内在的心都如幻似梦,如虚空般无有实质,就叫做“境心俱净”。达到这样的境界,“乃名为真见”,才是真正的见解。

《持人菩萨经》中讲,“心无有心,则曰本净”,这个“本净”与这里的“净”是一个意思。什么是本净?不观察的时候,我们内心有许许多多的妄念、妄想,这些念头会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从而造下种种善恶业。然而,一旦看清念头的本质,就知道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心无有心”。

作此解时,乃名正见”。如果能够了解、体悟到这样的境界,才是正确的见解。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法”,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万事万物。以修行的智慧来观察万事万物,看不到任何实有存在的物体或者精神,即“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这时才可以说是证得了道。

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解”,理解、证悟。之前讲过,解悟和证悟不一样,但有时也可以通用。“不解一切法”,通达了万事万物都是空性,没有什么可理解、证悟的。“乃名解法”,这时才是真正理解、证悟了所有法的本性。

 

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见与不见,俱不见故。凡夫概念中的“见”与“不见”都是错误的,我们意识所造作的一切,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不符合万法的本质。

这句话在《大般若经》以及龙树和月称菩萨的中观著作中反复出现。我们不要以为“见”不对,“不见”就对了。为什么?因为“见”与“不见”是相互观待的关系,就像上下、左右、高低等一样,一者不成立,另一者也无法成立。

万法的本质犹如虚空,在这个当中,我们的意识从未诞生、存在过,也不可能留下任何痕迹。等到大家将来证悟时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意识所造作出来的见、不见,肯定、否定等,其实从未真正发生过。所以,“见”和“不见”从本质讲都不对,都没有超出意识的范畴,与诸法的本性相差十万八千里。

“解与不解,俱不解故”,“解”和“不解”,也同样不存在。

对此,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以及龙树的中观都阐释得非常到位、透彻。麦彭大师的《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到,若仅从空性的角度谈,那么中观与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的境界一样,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真解。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大家要好好地体会这句话。从世俗的角度讲,有没有证悟的见解?当然有。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见解,所以我们在轮回;佛菩萨有这样的见解,所以他们解脱了。但从本质上讲,这个“见”就是证悟空性,尽管称之为“见”,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见的。

之前反复讲过,证悟者的“见到没有”跟普通凡夫的“没有见到”完全不同。前者是在空性的境界中,深深地体会到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性,一切都不存在,所以没有见到什么;后者则是根本没有见到万法的真相。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如云泥之别。

无解之解,乃名真解”,理解、通达了没有什么可以理解、通达的,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通达。

以上几句话非常深奥,但也并非什么神秘莫测的境界,一个普通人通过闻思以及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不必等到成为一地菩萨或是成佛,也不需要等到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当中就可以体会到上述内容。尽管这些文字的表达方式异于平常,似乎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但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体悟,境界高的人就能体会到,只不过我们现在未达到这个水平而已。

这些内容与我们的实修有直接关系,所以非常有意义。

 

(3)证悟的境界超越了思维范畴

 

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

 

夫正见者”,什么叫做正见呢?

“非直见于见”。“非”,不是;“直”,正确的。不是正确地见到了什么可以见到的东西。

这句话包含了双重否定。第一,在空性的境界中,正确和错误都不成立,所以“直”不对。第二,最后这个“见”,在空性的境界中也不成立。这在前文的“无见之见”中已阐述完毕。

亦乃见于不见”,所谓的“正见”,也就是“见于不见”——见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可见的境界。

如前所述,从世俗的角度讲,可以说见到或者证悟了空性,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见的东西,二者并不矛盾。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解”,了解或证悟,其余内容同上。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凡是有所解和能解的执著,都不是真解;通达了所有的所解或所知都完全不成立,这时才能称之为正解。

 

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这个“解”与“不解”也一样,都是凡夫意识造作的分别念,只不过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二者其实都不存在。

在心的本性或者说法界中,所有肯定和否定的对象都不存在。所以,不要以为“见”与空性相违,是错误的,“不见”就正确了。其实在光明、大空性的境界中,“见”与“不见”、“解”与“不解”都不存在,这才叫做大中观。

龙树菩萨不是说了吗,中观不承许任何法——不承认有、无、既有既无、非有非无这四边,所以不会有任何逻辑上的过失。为什么不承认?因为,凡是我们分别念所想到的一切都与法界毫无关系。在空性的境界中,我们所有的思维都不对。例如,相对于“实有”来说,“空性”这个词离法界稍近一点,但其实二者都不能如实地描述空性。

麦彭大师的《定解宝灯论》中也说,作为初学者,首先要以无我的见解推翻我执,以空性的见解断除对万事万物的实执,这时候可以说空性、无我是正确的,实有、我执是错误的;但这只是我们抵达空性境界的一个阶梯而已,最终有我、无我都不存在。打个比方,为了清除身上的污垢或者头发上的油垢,我们需要使用洗发液和沐浴露,但这些清洁用品最后也要被冲洗干净。同样的道理,为了推翻我执,我们暂时接受了无我、空性的观念,但最终这些都要放下,因为二者于法界中均不成立。此处达摩祖师讲的是最究竟的见解,这个叫做大中观。

那么,是不是有一个小中观呢?有,按宗派来分的话,就是中观自续派。他们比较强调单空,虽然这不是最究竟的见解,但每个人根机不同,有些人需要逐步地理解、开悟,慢慢成熟自己的根机——自续派的观点就相当于沐浴露、洗发液等。最终这些观点、见解都要放下,因为这些并不真实存在,或者说,还不是真实的境界。此处“解与不解,俱非解也”就是这个意思。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

 

“不舍智慧名愚痴。”放不下智慧,对智慧有执著,这也是愚痴。

可见,非但不能对世俗的一切有执著,就连对智慧或者空性境界有执著、放不下,也一样是愚痴。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这句话非常有含金量。意思是,如果内心真正通达了空性,那么说“解”或“不解”都对。因为在证悟的境界中,“解”与“不解”都如幻如梦,所以都是“真”——真正的见解。

“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把一切当成真实存在,对万事万物有执著,这时候无论说“解”还是“不解”都不对,都是自己的虚妄分别。

 

2.心的本性就是道

(1)法在心中,无需外求

 

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

 

“若解时,法逐人”。这句话也非常有意义。当我们证悟时,就是法融入了心中。“法”即证法,它本就存在于自己心中——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性、光明如来藏。“逐”即追逐、追赶。这句话的意思是,证悟之后,无需到外面追逐任何法,因为法就在自己心里。此时,无论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法都与自己紧紧相随、永不分离。就像人的影子一样,身体移动到哪里,影子也随之而至。

反之,“若不解时,人逐法”。未证悟的人,不知道法就在自己心里,以为有一个法在外面,于是四处求法,这就是“人逐法”。

这样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

 

“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非法”,即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如果是法追逐人,那么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东西,也都成了佛法。为什么?因为证悟之后,贪嗔痴等烦恼统统都转成了智慧。

“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未证悟时,我们认为法在心外,拼命地向外求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正法也成了非法。

正法怎么成了非法呢?在世俗中,闻思修佛法是有功德的,但从空性的角度看,闻思修包括听闻空性都不是正法,因为这时内心对此还有执著。之前不是说过吗,有执著就不是正法。因此,尽管追逐的是佛法,但由于内心有执著,正法也成了不清净的非法。

 

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接着再进一步讲,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如果我们不知道法在自己心中,一味地向外追求佛法,哪怕是闻思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这些也全都是妄念、执著。

反之,“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如果体悟到法就在自己心中,人走到哪里法就跟到哪里,行住坐卧形影不离,此时的一切法都是真实、正确的。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所以圣人是不会用心去求法的。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证悟了,知道真正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性,不仅人人天生具足,而且自无始以来,它的本来面目一直如此,根本无需外求。

“亦不将法求心”,他也不会用法去求心。因为法本身已经存在于自己心中,没有什么需要求的。

“亦不将心求心”,他会不会用心去求心呢?也不会。因为心本质上并不存在,所以心也不会求心。

“亦不将法求法”,也不会以法去求法。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强调,法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向外求法,而是要向内去悟。如果没有悟的话,求了也是错的。

 

(2)断除对念头的实有执著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所以心不生法”。我们的心是否能生法呢?从世俗的角度讲,心当然能生法,所以,为了心中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我们需要孜孜不倦地修行。但从本质上讲,因为最究竟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性,心只是本性中出现的幻相,本性不可能由此产生,所以“心不生法”。

“法不生心”,法也不生心。因为在空性的境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心。

从世俗的角度可以说,我们的意识是从心的本性、佛性中诞生的。但从本质上讲,法是不需要生的,因为本来就存在;心也不需要生,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所以法不生心,心也不生法。

“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寂”,寂灭。心和法都是寂灭、空性的,因此自无始以来一直都处于禅定中。这个“定”是原始、自然的定,我们心的本性原本就是如如不动的,与打不打坐没有任何关系。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就是念头、分别念。当我们产生分别念时,佛法就灭了。这里的“佛法”,指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不是究竟意义上的佛法。从本质上讲,佛法是不会灭的,它永远都存在。

当我们心里产生一念执著时,证悟的智慧就不存在了。如果证悟的智慧还存在,我们不可能有执著。所以,执著和证悟的智慧是矛盾对立的,一者存在时,另一者就不存在。

然后,“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当执著的念头消失、融入法界时,证悟空性的智慧就诞生了。

 

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

 

“心生则真法灭”。“心”,即分别念、执著。当我们产生执著、分别念时,证悟的智慧就不存在了。

“心灭则真法生”,当我们断除了对念头的执著,这时就看见了心的本性,证悟的智慧由此而生。注意,“心灭”不是指没有念头,而是指对念头的实有执著消失了。

 

(3)证悟心法两空即为得道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在世俗中,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定义和归属。比如,茉莉花属于花卉,松柏属于树木,鱼属于水生动物,乃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这就是“相属”。但从空性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成立,一切如幻如梦,谈何相属呢?相互之间谁也不属于谁,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通达了这样的境界,“是名得道人”,这样的人可称为是得道的人,也即证悟者。

 

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知心不属一切法”。知道自己的心不属于一切法,一切法同样也不属于心,二者之间不存在真实的相属关系,只不过因缘和合之际,一切法便会如幻如梦地产生。理解、证悟了这个境界的人,“此人常在道场”。这样的人不一定在寺庙、精舍等道场,他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道场——只要内心有证悟的境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道场。

但是,当我们还没有任何境界时,道场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时外在的环境、人、事等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要尽量回避恶劣的环境,找一个对修行有利的地方作为道场。当已经证悟并且达到一定境界,突破了所有局限性时,道场也就不再重要了,人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

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走极端,既不要一开始就对道场持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认定必须永远待在一个寂静无人的地方,需根据自己境界的高低和根机的成熟程度,来决定是住道场或是其他地方。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

 

“迷时有罪”,当我们尚未证悟空性、内心还有执著时,善恶因果等都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杀盗淫妄等罪业也都存在。就像做梦时,虽然梦里的景象是虚幻的,但对做梦的人来说,梦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

“解时无罪”,证悟之后,万事万物都不存在,罪业当然也不存在。

“何以故?”为什么呢?

“罪性空故”,因为证悟了罪业的本性也是空性的。

 

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若迷时,无罪见罪”,虽然杀盗淫妄等罪业并不实有存在,但因为自己的执著,把一切都当作真实的,所以无罪也变成有罪了。就像做梦的人,把虚幻的梦境当成真实的一样。

然后,“若解时,即罪非罪”。对于证悟的人来说,他已经达到了三轮体空的境界,对一切都没有实执,此时所有罪业都荡然无存,所以罪也不是罪了。

“何以故?罪无处所故。”为什么?因为罪业是空性的,它没有住处,并不存在于世界的哪个角落。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真”就是诸法的本性、空性。“用”就是作用。虽然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性,但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其现象和作用仍然存在,所以对“真”和“用”不要有怀疑。

我们一直都认为,生活中能起作用的,就不可能是空的;如果是空的话,就不可能有什么作用。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真如(空性)与妙用(存在)是一体的两面,这叫做缘起性空。

我们千万不要对缘起性空的道理心存疑虑。为什么?因为“疑即成罪”。若是对此有怀疑,认为缘起性空不对,然后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样必然又会造罪,所以“疑即成罪”。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罪因疑惑而生”。所有的罪过,如杀盗淫妄等,都是源于对缘起性空的疑、惑等烦恼而产生的。

 

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

 

“若作此解者”,如果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不存在的,对于这种证悟的人来说,前世罪业即为消灭”,他前世今生的所有罪业都会消失殆尽。

我们平时不是说,修金刚萨埵是最好的忏悔方式吗?没错,对于普通人来说,修金刚萨埵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尚未证悟空性时,像菩提心、金刚萨埵的四对治力等,对忏悔罪业都很有帮助,都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方法,我们不是不需要这些。但所有的忏悔方法中,最厉害的就是证悟空性。其他忏悔方法虽然能断除罪业,却无法消灭它的种子。而证悟空性是从根本上摧毁罪业,连业的种子都彻底清除无余,一旦证悟,当下就能清净无始劫以来的无量罪业。所以,证悟空性可以说是万能的。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与八识意思相同,因为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可归在意识中。“五阴”即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当我们还没有证悟时,无论六识还是五蕴,这些都是烦恼、生死法,都是无常的。

“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如果证悟了,那么六识和五蕴本身就是无生无死的涅槃法。

对迷的人来说,无生无死的涅槃法也是烦恼生死法,一切都是问题;对于悟的人来说,万法本来清净、无生无死。所以关键不在于轮回是否清净,是否要断除六识和五阴,创建一个新的涅槃,而是悟和迷的问题。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修道的人应该知道,最最殊胜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质,除此之外,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法。心的本质在自己心里,怎么可能在外面求到?所以,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找到内在的觉悟之道。一旦找到以后,就好好地修自己心中的法,不必再向外求。

“何以故?知心是道。”为什么呢?因为证悟心的本性的智慧就是道,所以不必外求,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求。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当我们往内求,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时,这叫做“得心”。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得的,因为心根本不存在。

“若得道时,无道可得”。当深刻体会到心本来就是空性时,即为“得道”。虽然空性的法无一可得,但在世俗中,这个就叫做“得道”。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如果说用心向外求道,就能够得到什么的话,这种想法全都是邪见。因为外面不可能得到什么道,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心,必须往里看。

学佛的初期,我们需要向外求法。比如,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接受灌顶等。但所有的求法历程,都是为了最后能找到自己心的本性。像过去的米拉日巴大师、惠能大师等,他们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找到内在的法之后,他们便会离开上师,独自专修。因为那时已经不再需要向外求法,而是要向内修自己的心。不论汉传、藏传,显宗、密宗,所有修行人都是如此。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迷时,有佛有法”。这句话很重要。禅宗非常容易被人误解,当我们闻思佛法或者做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等世间善法时,某些对禅宗不明就里的人便认为,不是统统都要放下吗?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呢?这不是增加自己的分别、执著吗!

这种观念是错的。此处说“迷时,有佛有法”,迷的时候有佛有法。因为有佛,所以要学佛;因为有法,所以也得要行法。迷的时候,善恶因果都存在,所以要尽量地断恶行善。《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百业经》等显宗经论里讲,这时候必须谨慎地取舍因果。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表述最高境界的文字,就误以为从始至终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就是禅宗,这在《坛经》里已经反复讲过。

大家一定要记住,“迷时,有佛有法”。未证悟时,就需要闻思佛法,要皈依、发菩提心,修四加行、五加行,六度、四摄……能做的事情都要去做。这时候想要成佛、修法是正确的,积累资粮、清净罪业也不能放下,因为它们是证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最终仍坚持这种想法的话,那就是“得者皆名邪见”。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处于哪个阶段,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悟时,无佛无法”,证悟以后,既没有佛也没有法。意思是,现在这些外在的佛和法,在证悟的境界中是不存在的。那时唯一的证法就是法身佛,其他法都不存在。

何以故?”为什么?因为“悟即是佛法”。“悟”本来就是佛法,除此之外,哪还有什么比它更高的佛法呢!

这个道理在《宝性论》中讲得非常透彻。未证悟之前,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佛法僧三宝来闻思修行,提升自己;当证悟的境界达到巅峰时,佛法僧是一体的,而所有外相上的佛法僧在法界中都不存在。对此,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的见解完全一致。

我们一定要在这一生中证悟,这样来世才有把握。很多老师兄经常口口声声讲,“这个有福报,那个损福报”,但我们认为的福报未必是真正的福报。有机会遇到这么高深的法,才是真正的福报——此为佛陀亲口所说。可是,法再殊胜,如果不修就不会有任何体会,只能是听听而已,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因此,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地修。

三、最上乘的见修行果

(一)关于诸法实相的见解

 

1.万事万物都是缘起性空

(1)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在佛教中,色指物质,如我们眼前的桌椅等。之前讲过自解、自寂,那色是不是“自色”呢?不,它本身不是物质,只因为我们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才成为了物质。

我们一直都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属于不同领域,互不相干。就像面前的一张桌子,谁都不会否认它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物质。然而事实却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原本并不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才有了这些物质。

这句话十分重要,但不太容易明白。这里用前文提到过的智能3D全息风扇来帮助大家理解。

这台小风扇的本来面目就是两个叶片及其上的电路和十几个会发光的小点点。但是,当它快速运转起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时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时针、分针等。

大家想一想,如果所有人都闭上眼睛不看它,它是否还存在?

这个时钟会消失不见!为什么?因为这些小亮点高速运转的时候,由于肉眼无法辨别,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若干条线,进而显现成指针、数字等;若没有视觉的参与,则不可能有这个时钟。

前些年有个比较火的电影《超体》(Lucy),其中有个片段:一辆卡车以正常速度行驶,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卡车速度加快,我们只能看到一条线从眼前闪过;如果速度再提高的话,偌大的一辆卡车从我们眼前开过,我们却什么都看不到!由此可知,我们能否看见这辆车与其行驶速度有关。

同理,我们现在看到的时钟也是速度造成的错觉,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当我们闭上眼睛,错觉也随之消逝,只剩下它原本的样子——两个叶片,一些小点点。

过去没有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佛经里就用旋火轮作比喻:点燃一支香,当它高速旋转的时候,人们眼中看到的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即旋火轮。旋火轮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我们眼睛产生的错觉。

旋火轮跟桌子有什么关系?桌子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内部99.9999999%都是空的。然而,当这些原子、电子等高速运转时,在我们的视觉中,就变成了一张如如不动、静态的桌子。这与旋火轮的原理如出一辙。

时钟大部分也是空的,实际只有叶片上面几个发光的小点。但是,当叶片开始转动时,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个静态的时钟。大家想一想,这里有静态的东西吗?没有!这个360°的圆圈中,最多只有1°是真的,其余的359°都不存在。这就是“色不自色,由心故色”——时钟原本不存在,因为我们的心,才有了这么一个时钟。

桌子与时钟本质上都一样,只不过构成桌子的分子、原子等粒子的转速和密度更高,我们的眼睛难以看清;风扇比较简单、粗大,因而我们可以看见。但是,假如有个开关或者某种咒语、魔法能够让这些原子、分子停下来,这张桌子可能立即缩至一厘米不到,甚至小到无法被看见——这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因此,“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并非某种假说,真实情况本就如此。

其他诸如3D图等,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我很感谢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充分证明,“缘起性空”是一个非常真实、正确的观点,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既然物质是因为心而存在,那心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进一步分析。

“心不自心,由色故心”,心也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因为有了物质才成立为心。

这个该如何理解?首先,心之所以是心,是因为它能够思考。而能够思考的前提,就是万事万物的存在。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切,它有什么可思考的呢?假如没有光,视觉怎么产生?没有声音,听觉怎么产生?等等。所以,物质的存在依赖于心,心的存在也依赖于物质,二者是互相观待而成,并非各自独立存在。此外,尽管一个以物质的形式出现,另一个以精神(心)的形式出现,但最终二者都不存在。

“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故而知道,无论“心”还是“色”,都有生有灭,都是无常。

 

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有者,有于无”,“有”是从“无”中产生的。

不要以为“有”与“无”毫不相干。实际上,“有”与“无”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就像这个时钟,它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当扇叶转动、因缘和合之际,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时钟。“有者”,即这个时钟。“有于无”,它产生于“无”,“无中生有”就是缘起。

然后,“无者,无于有”。事物存在的当下就是无,也就是说,缘起的本质为性空。

我们不能把“无”理解为事物存在的反面,比如这个时钟,我们看到的时候是“有”,停下来就变成了“无”。事实上,它正在转动的当下就是“无”!只不过因为我们的错觉,看到了一个时钟——缘起,其实这个时钟并不存在——性空。

如果我们用“缘起性空”的理念去理解万事万物,“是名真见”,这个见解就叫做真见。

很多人觉得,《金刚经》《心经》等有关空性的佛经,特别不好理解,甚至有个别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文字游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现在,借助于这些现代的高新事物,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缘起性空的含义,这特别有意义。

 

(2)“见到没有”就是见到了一切

 

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夫真见者”。“夫”,发语词。“真见者”,真实无误的见解。

真正的见解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即“无所不见”,一切法全都能见到。紧接着又说,“亦无所见”,什么都没有见到。这个“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体会、证悟,实际上就是悟。

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不是一切都见到了吗,为何又说什么都没见到?其实它蕴含着深奥的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人,当他们体悟自己的内在境界,看到心的本质时,无论当时的情形如何,除了当下所体悟到的以外,别无其他。此时无需怀疑还有什么自己未发现、隐藏于某处的东西。当真正证悟或直接体会到自己心的本性时,“无所不见”——一切都看到了,不会有什么剩余的、余留的东西。见到了什么?“亦无所见”——没有见到任何东西,意即证悟了空性。这与麦彭大师的《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的内容如出一辙。

当然,这是针对证悟者而言,没有证悟的人,根本谈不上见与不见。之前我在《慧灯之光》里反复强调过,“没有见到”和“见到没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没有见到”,指没有任何证悟的人,打坐时心里都是胡思乱想,即便没有杂念,也只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而已,对于心的本性毫无体悟,因而叫做没有看到。“见到没有”则等同于“亦无所见”,他看到了,看到了什么?看到没有任何可见之物——这就是证悟的境界。

接下来,“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一个证悟的人,依然可以看见、听见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这就是“见满十方”。但因为证悟了空性,这一切在他看来如同海市蜃楼般,没有一丝一毫的实质性,所以是“未曾有见”,从来没有见到任何真实存在的东西。

以上是从二谛的角度来理解,或者也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无所不见,亦无所见”,指打坐、观心时,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时的状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指出定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形。已经证悟的人,对此深有体会;尚未证悟之人,不但毫无感受,还认为它们互相矛盾。因此,这句话的内涵有多深,取决于个人的修行境界。

类似这样的词句,在般若经以及大圆满等密法中比比皆是。如果只是在字面上学习,则无法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只有把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修好,再一步步修空性,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心的本性,届时就能真正体会到“无所不见,亦无所见”。

 

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逐一解释。

“无所见故”。当我们证悟心的本性——佛性、光明,或者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时,到底见到了什么?没有什么可以见的!在空性的境界中,任何我们意识范畴内的事物都不存在,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见的。

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归纳为四种:有、无、既有既无、非有非无,世俗中的一切都可以含摄其中。如果有什么可以“见”的话,必然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但在空性的境界中,这四种情况都不可能见到。

“见无见故”,见到了没有任何可见的境界,也就是空性的境界。它与“无所见故”意思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般若经中经常讲,“看到了虚空”和“什么都没有看到”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是肯定式,另一个是否定式。当我们看到心的本性时,就像看到虚空一般,既“无所见”,又“见无见”。

“见非见故”,与“见无见故”一样,都是从肯定的角度讲,见到了没有什么可见的。

所以,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意思都一样。对证悟者而言,说“我证悟空性了”或者“我什么也没有证悟”,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因为真正证悟的时候,就是没有什么可证悟的。它与我们普通人的“没有见到”有什么区别?普通凡夫一直执著于万事万物,就连空性也会执著,所以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而证悟者的“没有见到”,是指看到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实质性,本质上与虚空一模一样。

文字上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希望对此有所理解,则需要一定的中观基础;若想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意义,仅仅有中观的基础还不够,必须要证悟。

 

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

 

讲完了证悟者的“见”之后,接着开始解释凡夫的“见”。

凡夫的“见”是否与之相同?不,凡夫所见,皆为妄想”,凡夫见到的都是妄想、执著。

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之前讲过,“寂灭”即空性或者心的本性光明。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或者说感官创造出来的,它的本质是空性、光明。在此光明中,不存在任何物质与精神,没有任何执著、不平等,没有任何的相,这就是“寂灭无见”。如果达到了寂灭无见的境界,“始名真见”,才能够叫做真见。

 

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

 

心境相对,见生于中”,外境及认知外境的心是相对的,有此二者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见解,比如常、无常,有我、无我,好坏,善恶,等等,其中多数都是凡夫的颠倒邪见。

“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这里的“心”指念头、八识。我们这个心最初是如如不动的,密宗称之为基光明,显宗则称其为佛性、如来藏。若内心不起念头,一直都停留在最原始的这个状态,那么外面的世界也不会存在。就像深度睡眠的时候,梦境和感受梦境的心识都不存在,一旦开始做梦,意识从深度睡眠中活跃起来,这时梦中的各种景象才会出现。梦与现实生活的原理一模一样。

 

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外境和我们的心本来都是清净的,这个清净,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理解为空性。如果通达了外在的境和内在的心都如幻似梦,如虚空般无有实质,就叫做“境心俱净”。达到这样的境界,“乃名为真见”,才是真正的见解。

《持人菩萨经》中讲,“心无有心,则曰本净”,这个“本净”与这里的“净”是一个意思。什么是本净?不观察的时候,我们内心有许许多多的妄念、妄想,这些念头会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从而造下种种善恶业。然而,一旦看清念头的本质,就知道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心无有心”。

作此解时,乃名正见”。如果能够了解、体悟到这样的境界,才是正确的见解。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法”,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万事万物。以修行的智慧来观察万事万物,看不到任何实有存在的物体或者精神,即“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这时才可以说是证得了道。

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解”,理解、证悟。之前讲过,解悟和证悟不一样,但有时也可以通用。“不解一切法”,通达了万事万物都是空性,没有什么可理解、证悟的。“乃名解法”,这时才是真正理解、证悟了所有法的本性。

 

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见与不见,俱不见故。凡夫概念中的“见”与“不见”都是错误的,我们意识所造作的一切,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不符合万法的本质。

这句话在《大般若经》以及龙树和月称菩萨的中观著作中反复出现。我们不要以为“见”不对,“不见”就对了。为什么?因为“见”与“不见”是相互观待的关系,就像上下、左右、高低等一样,一者不成立,另一者也无法成立。

万法的本质犹如虚空,在这个当中,我们的意识从未诞生、存在过,也不可能留下任何痕迹。等到大家将来证悟时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意识所造作出来的见、不见,肯定、否定等,其实从未真正发生过。所以,“见”和“不见”从本质讲都不对,都没有超出意识的范畴,与诸法的本性相差十万八千里。

“解与不解,俱不解故”,“解”和“不解”,也同样不存在。

对此,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以及龙树的中观都阐释得非常到位、透彻。麦彭大师的《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到,若仅从空性的角度谈,那么中观与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的境界一样,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真解。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大家要好好地体会这句话。从世俗的角度讲,有没有证悟的见解?当然有。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见解,所以我们在轮回;佛菩萨有这样的见解,所以他们解脱了。但从本质上讲,这个“见”就是证悟空性,尽管称之为“见”,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见的。

之前反复讲过,证悟者的“见到没有”跟普通凡夫的“没有见到”完全不同。前者是在空性的境界中,深深地体会到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性,一切都不存在,所以没有见到什么;后者则是根本没有见到万法的真相。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如云泥之别。

无解之解,乃名真解”,理解、通达了没有什么可以理解、通达的,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通达。

以上几句话非常深奥,但也并非什么神秘莫测的境界,一个普通人通过闻思以及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不必等到成为一地菩萨或是成佛,也不需要等到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当中就可以体会到上述内容。尽管这些文字的表达方式异于平常,似乎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但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体悟,境界高的人就能体会到,只不过我们现在未达到这个水平而已。

这些内容与我们的实修有直接关系,所以非常有意义。

 

(3)证悟的境界超越了思维范畴

 

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

 

夫正见者”,什么叫做正见呢?

“非直见于见”。“非”,不是;“直”,正确的。不是正确地见到了什么可以见到的东西。

这句话包含了双重否定。第一,在空性的境界中,正确和错误都不成立,所以“直”不对。第二,最后这个“见”,在空性的境界中也不成立。这在前文的“无见之见”中已阐述完毕。

亦乃见于不见”,所谓的“正见”,也就是“见于不见”——见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可见的境界。

如前所述,从世俗的角度讲,可以说见到或者证悟了空性,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见的东西,二者并不矛盾。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解”,了解或证悟,其余内容同上。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凡是有所解和能解的执著,都不是真解;通达了所有的所解或所知都完全不成立,这时才能称之为正解。

 

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这个“解”与“不解”也一样,都是凡夫意识造作的分别念,只不过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二者其实都不存在。

在心的本性或者说法界中,所有肯定和否定的对象都不存在。所以,不要以为“见”与空性相违,是错误的,“不见”就正确了。其实在光明、大空性的境界中,“见”与“不见”、“解”与“不解”都不存在,这才叫做大中观。

龙树菩萨不是说了吗,中观不承许任何法——不承认有、无、既有既无、非有非无这四边,所以不会有任何逻辑上的过失。为什么不承认?因为,凡是我们分别念所想到的一切都与法界毫无关系。在空性的境界中,我们所有的思维都不对。例如,相对于“实有”来说,“空性”这个词离法界稍近一点,但其实二者都不能如实地描述空性。

麦彭大师的《定解宝灯论》中也说,作为初学者,首先要以无我的见解推翻我执,以空性的见解断除对万事万物的实执,这时候可以说空性、无我是正确的,实有、我执是错误的;但这只是我们抵达空性境界的一个阶梯而已,最终有我、无我都不存在。打个比方,为了清除身上的污垢或者头发上的油垢,我们需要使用洗发液和沐浴露,但这些清洁用品最后也要被冲洗干净。同样的道理,为了推翻我执,我们暂时接受了无我、空性的观念,但最终这些都要放下,因为二者于法界中均不成立。此处达摩祖师讲的是最究竟的见解,这个叫做大中观。

那么,是不是有一个小中观呢?有,按宗派来分的话,就是中观自续派。他们比较强调单空,虽然这不是最究竟的见解,但每个人根机不同,有些人需要逐步地理解、开悟,慢慢成熟自己的根机——自续派的观点就相当于沐浴露、洗发液等。最终这些观点、见解都要放下,因为这些并不真实存在,或者说,还不是真实的境界。此处“解与不解,俱非解也”就是这个意思。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

 

“不舍智慧名愚痴。”放不下智慧,对智慧有执著,这也是愚痴。

可见,非但不能对世俗的一切有执著,就连对智慧或者空性境界有执著、放不下,也一样是愚痴。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这句话非常有含金量。意思是,如果内心真正通达了空性,那么说“解”或“不解”都对。因为在证悟的境界中,“解”与“不解”都如幻如梦,所以都是“真”——真正的见解。

“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把一切当成真实存在,对万事万物有执著,这时候无论说“解”还是“不解”都不对,都是自己的虚妄分别。

 

2.心的本性就是道

(1)法在心中,无需外求

 

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

 

“若解时,法逐人”。这句话也非常有意义。当我们证悟时,就是法融入了心中。“法”即证法,它本就存在于自己心中——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性、光明如来藏。“逐”即追逐、追赶。这句话的意思是,证悟之后,无需到外面追逐任何法,因为法就在自己心里。此时,无论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法都与自己紧紧相随、永不分离。就像人的影子一样,身体移动到哪里,影子也随之而至。

反之,“若不解时,人逐法”。未证悟的人,不知道法就在自己心里,以为有一个法在外面,于是四处求法,这就是“人逐法”。

这样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

 

“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非法”,即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如果是法追逐人,那么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东西,也都成了佛法。为什么?因为证悟之后,贪嗔痴等烦恼统统都转成了智慧。

“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未证悟时,我们认为法在心外,拼命地向外求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正法也成了非法。

正法怎么成了非法呢?在世俗中,闻思修佛法是有功德的,但从空性的角度看,闻思修包括听闻空性都不是正法,因为这时内心对此还有执著。之前不是说过吗,有执著就不是正法。因此,尽管追逐的是佛法,但由于内心有执著,正法也成了不清净的非法。

 

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接着再进一步讲,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如果我们不知道法在自己心中,一味地向外追求佛法,哪怕是闻思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这些也全都是妄念、执著。

反之,“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如果体悟到法就在自己心中,人走到哪里法就跟到哪里,行住坐卧形影不离,此时的一切法都是真实、正确的。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所以圣人是不会用心去求法的。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证悟了,知道真正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性,不仅人人天生具足,而且自无始以来,它的本来面目一直如此,根本无需外求。

“亦不将法求心”,他也不会用法去求心。因为法本身已经存在于自己心中,没有什么需要求的。

“亦不将心求心”,他会不会用心去求心呢?也不会。因为心本质上并不存在,所以心也不会求心。

“亦不将法求法”,也不会以法去求法。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强调,法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向外求法,而是要向内去悟。如果没有悟的话,求了也是错的。

 

(2)断除对念头的实有执著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所以心不生法”。我们的心是否能生法呢?从世俗的角度讲,心当然能生法,所以,为了心中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我们需要孜孜不倦地修行。但从本质上讲,因为最究竟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性,心只是本性中出现的幻相,本性不可能由此产生,所以“心不生法”。

“法不生心”,法也不生心。因为在空性的境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心。

从世俗的角度可以说,我们的意识是从心的本性、佛性中诞生的。但从本质上讲,法是不需要生的,因为本来就存在;心也不需要生,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所以法不生心,心也不生法。

“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寂”,寂灭。心和法都是寂灭、空性的,因此自无始以来一直都处于禅定中。这个“定”是原始、自然的定,我们心的本性原本就是如如不动的,与打不打坐没有任何关系。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就是念头、分别念。当我们产生分别念时,佛法就灭了。这里的“佛法”,指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不是究竟意义上的佛法。从本质上讲,佛法是不会灭的,它永远都存在。

当我们心里产生一念执著时,证悟的智慧就不存在了。如果证悟的智慧还存在,我们不可能有执著。所以,执著和证悟的智慧是矛盾对立的,一者存在时,另一者就不存在。

然后,“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当执著的念头消失、融入法界时,证悟空性的智慧就诞生了。

 

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

 

“心生则真法灭”。“心”,即分别念、执著。当我们产生执著、分别念时,证悟的智慧就不存在了。

“心灭则真法生”,当我们断除了对念头的执著,这时就看见了心的本性,证悟的智慧由此而生。注意,“心灭”不是指没有念头,而是指对念头的实有执著消失了。

 

(3)证悟心法两空即为得道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在世俗中,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定义和归属。比如,茉莉花属于花卉,松柏属于树木,鱼属于水生动物,乃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这就是“相属”。但从空性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成立,一切如幻如梦,谈何相属呢?相互之间谁也不属于谁,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通达了这样的境界,“是名得道人”,这样的人可称为是得道的人,也即证悟者。

 

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知心不属一切法”。知道自己的心不属于一切法,一切法同样也不属于心,二者之间不存在真实的相属关系,只不过因缘和合之际,一切法便会如幻如梦地产生。理解、证悟了这个境界的人,“此人常在道场”。这样的人不一定在寺庙、精舍等道场,他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道场——只要内心有证悟的境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道场。

但是,当我们还没有任何境界时,道场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时外在的环境、人、事等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要尽量回避恶劣的环境,找一个对修行有利的地方作为道场。当已经证悟并且达到一定境界,突破了所有局限性时,道场也就不再重要了,人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

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走极端,既不要一开始就对道场持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认定必须永远待在一个寂静无人的地方,需根据自己境界的高低和根机的成熟程度,来决定是住道场或是其他地方。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

 

“迷时有罪”,当我们尚未证悟空性、内心还有执著时,善恶因果等都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杀盗淫妄等罪业也都存在。就像做梦时,虽然梦里的景象是虚幻的,但对做梦的人来说,梦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

“解时无罪”,证悟之后,万事万物都不存在,罪业当然也不存在。

“何以故?”为什么呢?

“罪性空故”,因为证悟了罪业的本性也是空性的。

 

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若迷时,无罪见罪”,虽然杀盗淫妄等罪业并不实有存在,但因为自己的执著,把一切都当作真实的,所以无罪也变成有罪了。就像做梦的人,把虚幻的梦境当成真实的一样。

然后,“若解时,即罪非罪”。对于证悟的人来说,他已经达到了三轮体空的境界,对一切都没有实执,此时所有罪业都荡然无存,所以罪也不是罪了。

“何以故?罪无处所故。”为什么?因为罪业是空性的,它没有住处,并不存在于世界的哪个角落。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真”就是诸法的本性、空性。“用”就是作用。虽然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性,但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其现象和作用仍然存在,所以对“真”和“用”不要有怀疑。

我们一直都认为,生活中能起作用的,就不可能是空的;如果是空的话,就不可能有什么作用。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真如(空性)与妙用(存在)是一体的两面,这叫做缘起性空。

我们千万不要对缘起性空的道理心存疑虑。为什么?因为“疑即成罪”。若是对此有怀疑,认为缘起性空不对,然后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样必然又会造罪,所以“疑即成罪”。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罪因疑惑而生”。所有的罪过,如杀盗淫妄等,都是源于对缘起性空的疑、惑等烦恼而产生的。

 

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

 

“若作此解者”,如果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不存在的,对于这种证悟的人来说,前世罪业即为消灭”,他前世今生的所有罪业都会消失殆尽。

我们平时不是说,修金刚萨埵是最好的忏悔方式吗?没错,对于普通人来说,修金刚萨埵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尚未证悟空性时,像菩提心、金刚萨埵的四对治力等,对忏悔罪业都很有帮助,都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方法,我们不是不需要这些。但所有的忏悔方法中,最厉害的就是证悟空性。其他忏悔方法虽然能断除罪业,却无法消灭它的种子。而证悟空性是从根本上摧毁罪业,连业的种子都彻底清除无余,一旦证悟,当下就能清净无始劫以来的无量罪业。所以,证悟空性可以说是万能的。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与八识意思相同,因为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可归在意识中。“五阴”即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当我们还没有证悟时,无论六识还是五蕴,这些都是烦恼、生死法,都是无常的。

“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如果证悟了,那么六识和五蕴本身就是无生无死的涅槃法。

对迷的人来说,无生无死的涅槃法也是烦恼生死法,一切都是问题;对于悟的人来说,万法本来清净、无生无死。所以关键不在于轮回是否清净,是否要断除六识和五阴,创建一个新的涅槃,而是悟和迷的问题。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修道的人应该知道,最最殊胜的法就是自己心的本质,除此之外,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法。心的本质在自己心里,怎么可能在外面求到?所以,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找到内在的觉悟之道。一旦找到以后,就好好地修自己心中的法,不必再向外求。

“何以故?知心是道。”为什么呢?因为证悟心的本性的智慧就是道,所以不必外求,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求。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当我们往内求,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时,这叫做“得心”。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可得的,因为心根本不存在。

“若得道时,无道可得”。当深刻体会到心本来就是空性时,即为“得道”。虽然空性的法无一可得,但在世俗中,这个就叫做“得道”。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如果说用心向外求道,就能够得到什么的话,这种想法全都是邪见。因为外面不可能得到什么道,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心,必须往里看。

学佛的初期,我们需要向外求法。比如,从善知识那里听闻佛法、接受灌顶等。但所有的求法历程,都是为了最后能找到自己心的本性。像过去的米拉日巴大师、惠能大师等,他们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找到内在的法之后,他们便会离开上师,独自专修。因为那时已经不再需要向外求法,而是要向内修自己的心。不论汉传、藏传,显宗、密宗,所有修行人都是如此。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迷时,有佛有法”。这句话很重要。禅宗非常容易被人误解,当我们闻思佛法或者做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等世间善法时,某些对禅宗不明就里的人便认为,不是统统都要放下吗?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呢?这不是增加自己的分别、执著吗!

这种观念是错的。此处说“迷时,有佛有法”,迷的时候有佛有法。因为有佛,所以要学佛;因为有法,所以也得要行法。迷的时候,善恶因果都存在,所以要尽量地断恶行善。《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百业经》等显宗经论里讲,这时候必须谨慎地取舍因果。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表述最高境界的文字,就误以为从始至终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就是禅宗,这在《坛经》里已经反复讲过。

大家一定要记住,“迷时,有佛有法”。未证悟时,就需要闻思佛法,要皈依、发菩提心,修四加行、五加行,六度、四摄……能做的事情都要去做。这时候想要成佛、修法是正确的,积累资粮、清净罪业也不能放下,因为它们是证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最终仍坚持这种想法的话,那就是“得者皆名邪见”。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处于哪个阶段,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悟时,无佛无法”,证悟以后,既没有佛也没有法。意思是,现在这些外在的佛和法,在证悟的境界中是不存在的。那时唯一的证法就是法身佛,其他法都不存在。

何以故?”为什么?因为“悟即是佛法”。“悟”本来就是佛法,除此之外,哪还有什么比它更高的佛法呢!

这个道理在《宝性论》中讲得非常透彻。未证悟之前,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佛法僧三宝来闻思修行,提升自己;当证悟的境界达到巅峰时,佛法僧是一体的,而所有外相上的佛法僧在法界中都不存在。对此,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的见解完全一致。

我们一定要在这一生中证悟,这样来世才有把握。很多老师兄经常口口声声讲,“这个有福报,那个损福报”,但我们认为的福报未必是真正的福报。有机会遇到这么高深的法,才是真正的福报——此为佛陀亲口所说。可是,法再殊胜,如果不修就不会有任何体会,只能是听听而已,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因此,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