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问道》“心理健康篇”第1期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慧灯·问道》节目。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类社会在物质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发达程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与此同时,一个叫作“心灵危机”的新名词也悄然出现。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还是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据世界银行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的节目将围绕心理健康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心灵危机?怎样才能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好,首先欢迎我们这一期的嘉宾,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欢迎您!

同时,我们也为大家请来了三位重量级的来宾,他们分别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十佳咨询师于芮老师,欢迎您!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方昱南老师,欢迎您!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现在已经恢复健康的馨戈女士,欢迎您!

好,堪布,在节目正式开始的时候,首先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您: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包括很多明星等,都声称自己得了抑郁症,或是曾经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因此呼吁大家关注心理健康。在您看来,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堪布:抑郁症这个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不太乐观。比如说,美国在最近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就增长了10倍。四五十年之前,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9岁,现在却下降到了14岁。据说现在10岁的小孩都有得抑郁症的,这样看来,抑郁症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抑郁症患者不仅仅是平时有些不开心或有失眠之类的症状,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抑郁症完全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主持人:一发而不可收拾。

堪布:对,所以抑郁症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都应该关注这个心理健康问题。

堪布:对。

主持人:关于抑郁症,方昱南老师有着多年的咨询经验,那从您的角度来讲,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呢?

方老师:我非常同意堪布的这个看法。现在,抑郁症患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了。大家知道,过去在大学生中就有很多的自杀案例,那现在已经慢慢地向更年轻的群体发展了,在高中生、初中生中都有一些这样的现象发生。在一些著名的工厂、企业里面,也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真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主持人: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了,对吧?

方老师:是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于芮老师,假设我有一点抑郁情绪,不能就此说我有抑郁症,对吧?那么从临床方面来讲,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于老师:刚才堪布和方老师都说到了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堪布有一个数据的统计,方老师也说到了一个年龄段。但实际上,现在抑郁症的发病从青少年到中年、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国内比较常见的是青少年抑郁,还有老年抑郁,以及一个大的群体,也就是产妇群体,她们会有产后抑郁。

医学的判断很多时候的确是凭经验作出的,尤其是针对心理问题这样一个经验类的学科。比方说,从抑郁症患者身上会看到三个字:呆、懒、愁,就是发呆、发懒、发愁。有了这几个症状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存在抑郁情绪了,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然后再用量表测量、评估一下程度,就可以断定是不是抑郁症了。

主持人:那可以再向您咨询一下,它具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吗?我想对照一下自己,看我有没有抑郁症。

于老师:首先是持续两周的时间有失眠症状,这是一个条件。比如,外界有个大的事件,或者说是在一个突发事件以后,你在两个星期中持续失眠,有这个时间期限。当然,如果是经常性的失眠,这是另外一回事。然后,相对来说胃口比较差,还有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不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工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动力,再就是会有一些轻微忧郁的情绪出现,类似于林黛玉小姐那样。

主持人:伤春悲秋,这种状态。

于老师:对,阴雨的天气就不爱出门了,天冷了更不爱出门,这些基本上就算是了。

主持人:这些都是临床的表现?

于老师:对。有一个很容易辨别的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当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冲到卧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窗帘拉上,如果他在青春期是这样的话,那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青少年抑郁已经形成了。

主持人:我觉得于芮老师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家的孩子在青春期有没有这种情况:回到家里,一进到自己房间,立刻把窗帘拉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于老师:对,遮蔽阳光。

主持人:对,就是喜欢黑暗,不喜欢阳光的这种状态。据相关资料和我的了解,馨戈女士以前得过抑郁症,是吗?

馨戈:到现在我也不能确定那时候是不是患了抑郁症,但是有一段时间我确实非常忧郁,以至于觉得活着没意思。前期的时候就是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到最后是整个人都没有希望,觉得如果可以一直睡下去,永远不醒多好!我没有找到任何解决方法,就是觉得太痛苦了!还有就是觉得自己不会有钱,其实那个时候我很有钱,也有房子什么的,但是我会恐惧未来,感觉生活没有任何希望,非常痛苦。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如果可以从我住的21楼跳下去,就轻松了,就没有这么多痛苦了。我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是抑郁症,反正就是很悲伤。

主持人:于芮老师,您觉得她这种情况属于抑郁症吗?

于老师: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持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标准。

馨戈:时间比较长,其实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开始是恐惧,然后是无聊,再到对生活失望,觉得没有意思,虽然在此期间我在不断地上心理课程……

主持人:有厌世的心理,然后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

于老师:她所说的这些,已经有两条非常符合了,一个是时间上超过了两周,再一个就是已经影响了她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工作。从这两点来说,可以断定是抑郁症了。

主持人: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在里面。

于老师:如果轻生的念头非常严重的话,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为中度抑郁;如果她已经采取了行动,不管这种行动最终是否实施,哪怕她只是站在窗台上往下看了看,这就在中度和重度之间了。

主持人:于老师,我还想问一下,什么样的原因会诱发抑郁症呢?

于老师:这个原因现在来说是挺多的。一个就是各种压力,虽然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了,但可能有些时候人的精神会有一些空虚;再就是各种各样的情感、人际关系;还有一种是最近发现的,就是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的低头族。

主持人:手机。

于老师:看手机、看电脑,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颈椎脱出,当颈椎压迫了交感神经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情绪低落、嗜睡等状况,嗜睡和失眠就是抑郁心理产生的症状。所以,导致抑郁现象的原因还是挺多的。

主持人:方老师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方老师:刚才于老师讲的,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生理层面,其实还有一个是个人层面,就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性格特点。有的人就比较容易抑郁,他的情绪长期低落,对自己评价很低,低价值、低自尊就容易产生抑郁。

主持人:不认可自我,会有这种情绪在里面作祟,是吧?

方老师:对,是的。

主持人:请教一下堪布,可不可以从佛教的视角解释一下抑郁症的成因呢?

堪布:刚才几位老师讲了一些客观的因素,我想其中主要的因素,可能还是跟人的压力和空虚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比如我遇到的很多抑郁症患者,主要是因为压力太大。就像人的身体,它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但是超过这个重量以后就顶不住了。同样地,我们的精神也有一定的承压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承受得了,有些时候这个压力还会变成一个正向的动力。但如果这个压力过度了,我们的身体或者精神都承受不住,那么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想抑郁症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但精神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更多一点。

佛教里并没有说过“抑郁症”,这个名词以前没有,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更不会说抑郁症是怎么来的,不会这么讲。

主持人:那个时候将其概括为一种心病。

堪布:对。

主持人:正如堪布所说,当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自己最大负荷值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精神崩溃。我想请问堪布,佛教经常会谈命运、因果,不知道我们的抑郁症跟因果之间有没有关系?

堪布: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佛教里面是这样讲的:如果我们曾经让其他生命感受到恐惧,比如说,把一个动物,哪怕是一只虫子,从楼上扔下去……这样的话,尽管没有被摔死,但是它会产生很强烈的恐惧感。

主持人:感到了极大的恐惧!

堪布:对,就是这类的原因导致它精神恐惧,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果报,比如自己的精神不健康等。但佛教里没有说抑郁症是怎么来的,没有这种说法。

主持人:好的。听了堪布以及两位老师的讲解之后,我想采访一下馨戈女士,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向我们透露一下,当初您得抑郁症,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的呢?

馨戈:当时妈妈年纪并不大,才59岁,突然间就得了癌症,几个月之后就去世了。妈妈去世之后,我就有一种恐惧感,每天四点以后就感到很恐惧,不管身边有多少人。那种恐惧感非常强烈,严重到无法入眠。总觉得周围有很多的东西,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每一晚都是如此。我也用过家乡的一些土办法、迷信的方法,但是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离开那儿,回到北京就应该没问题了。我回到北京之后,找到了一位比较有名的心理专家,进行了一次治疗。从那之后,我需要长时间上心理课来调整,但这个恐惧感一直都存在。

直到有一天,那个恐惧感真正消失了。当听到那首“嗡嘛呢巴美吽”的歌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晚上就听着它入眠。那个时候我也开始学会写《心经》,之后确确实实感觉到恐惧感消失了。但过了十多天后,我的男朋友突然喝醉酒,然后对我施暴。之前我把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放在这个所谓完美的男朋友身上,本来是准备结婚的,但由于他酒后的暴力行为让我再次产生恐惧,从此我们就分手了,我心里很悲伤。接下来,恐惧感虽然没那么强烈了,可是悲伤之感仍然很强烈,以至于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会想:“妈妈去哪里了?”感觉生活毫无希望。我以前是做演员的,就觉得没有人会找我拍戏了,也没有人会娶我了,我嫁不出去了。生活里没有一点希望,我可以十多天不下楼。

我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我认识的女孩自杀了,她才30岁,非常漂亮。她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者是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已经严重到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她不像我,我只是对生活没有希望,她是属于那种有人说她点儿什么,她就会整天想着要自杀的人,结果她真的自杀了。

她自杀之后,我听说她临走前在微信上留了一句话,写的是“真舒服”。据说这个女孩有八套房子、两辆车,她死在自己的宝马车里。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句“真舒服”就入了我的心,我就一直想着,可能死了以后真的很舒服。因为那时候我无处可躲,不知道每天该怎么活,太痛苦了,每天都不明所以地感到很痛苦。

主持人:在当时,觉得活着是一种负担。

馨戈:嗯,自己无法解决。不过,我觉得相比之下还是自杀更痛苦,无论如何,我都不能那么做。

 

《慧灯·问道》“心理健康篇”第1期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慧灯·问道》节目。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类社会在物质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发达程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与此同时,一个叫作“心灵危机”的新名词也悄然出现。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还是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据世界银行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的节目将围绕心理健康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心灵危机?怎样才能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好,首先欢迎我们这一期的嘉宾,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欢迎您!

同时,我们也为大家请来了三位重量级的来宾,他们分别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十佳咨询师于芮老师,欢迎您!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方昱南老师,欢迎您!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现在已经恢复健康的馨戈女士,欢迎您!

好,堪布,在节目正式开始的时候,首先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您: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包括很多明星等,都声称自己得了抑郁症,或是曾经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因此呼吁大家关注心理健康。在您看来,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堪布:抑郁症这个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不太乐观。比如说,美国在最近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就增长了10倍。四五十年之前,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9岁,现在却下降到了14岁。据说现在10岁的小孩都有得抑郁症的,这样看来,抑郁症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抑郁症患者不仅仅是平时有些不开心或有失眠之类的症状,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抑郁症完全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主持人:一发而不可收拾。

堪布:对,所以抑郁症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都应该关注这个心理健康问题。

堪布:对。

主持人:关于抑郁症,方昱南老师有着多年的咨询经验,那从您的角度来讲,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呢?

方老师:我非常同意堪布的这个看法。现在,抑郁症患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了。大家知道,过去在大学生中就有很多的自杀案例,那现在已经慢慢地向更年轻的群体发展了,在高中生、初中生中都有一些这样的现象发生。在一些著名的工厂、企业里面,也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真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主持人: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了,对吧?

方老师:是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于芮老师,假设我有一点抑郁情绪,不能就此说我有抑郁症,对吧?那么从临床方面来讲,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于老师:刚才堪布和方老师都说到了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堪布有一个数据的统计,方老师也说到了一个年龄段。但实际上,现在抑郁症的发病从青少年到中年、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国内比较常见的是青少年抑郁,还有老年抑郁,以及一个大的群体,也就是产妇群体,她们会有产后抑郁。

医学的判断很多时候的确是凭经验作出的,尤其是针对心理问题这样一个经验类的学科。比方说,从抑郁症患者身上会看到三个字:呆、懒、愁,就是发呆、发懒、发愁。有了这几个症状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存在抑郁情绪了,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然后再用量表测量、评估一下程度,就可以断定是不是抑郁症了。

主持人:那可以再向您咨询一下,它具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吗?我想对照一下自己,看我有没有抑郁症。

于老师:首先是持续两周的时间有失眠症状,这是一个条件。比如,外界有个大的事件,或者说是在一个突发事件以后,你在两个星期中持续失眠,有这个时间期限。当然,如果是经常性的失眠,这是另外一回事。然后,相对来说胃口比较差,还有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不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工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动力,再就是会有一些轻微忧郁的情绪出现,类似于林黛玉小姐那样。

主持人:伤春悲秋,这种状态。

于老师:对,阴雨的天气就不爱出门了,天冷了更不爱出门,这些基本上就算是了。

主持人:这些都是临床的表现?

于老师:对。有一个很容易辨别的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当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冲到卧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窗帘拉上,如果他在青春期是这样的话,那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青少年抑郁已经形成了。

主持人:我觉得于芮老师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家的孩子在青春期有没有这种情况:回到家里,一进到自己房间,立刻把窗帘拉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于老师:对,遮蔽阳光。

主持人:对,就是喜欢黑暗,不喜欢阳光的这种状态。据相关资料和我的了解,馨戈女士以前得过抑郁症,是吗?

馨戈:到现在我也不能确定那时候是不是患了抑郁症,但是有一段时间我确实非常忧郁,以至于觉得活着没意思。前期的时候就是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到最后是整个人都没有希望,觉得如果可以一直睡下去,永远不醒多好!我没有找到任何解决方法,就是觉得太痛苦了!还有就是觉得自己不会有钱,其实那个时候我很有钱,也有房子什么的,但是我会恐惧未来,感觉生活没有任何希望,非常痛苦。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如果可以从我住的21楼跳下去,就轻松了,就没有这么多痛苦了。我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是抑郁症,反正就是很悲伤。

主持人:于芮老师,您觉得她这种情况属于抑郁症吗?

于老师: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持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标准。

馨戈:时间比较长,其实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开始是恐惧,然后是无聊,再到对生活失望,觉得没有意思,虽然在此期间我在不断地上心理课程……

主持人:有厌世的心理,然后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

于老师:她所说的这些,已经有两条非常符合了,一个是时间上超过了两周,再一个就是已经影响了她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工作。从这两点来说,可以断定是抑郁症了。

主持人: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在里面。

于老师:如果轻生的念头非常严重的话,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为中度抑郁;如果她已经采取了行动,不管这种行动最终是否实施,哪怕她只是站在窗台上往下看了看,这就在中度和重度之间了。

主持人:于老师,我还想问一下,什么样的原因会诱发抑郁症呢?

于老师:这个原因现在来说是挺多的。一个就是各种压力,虽然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了,但可能有些时候人的精神会有一些空虚;再就是各种各样的情感、人际关系;还有一种是最近发现的,就是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的低头族。

主持人:手机。

于老师:看手机、看电脑,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颈椎脱出,当颈椎压迫了交感神经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情绪低落、嗜睡等状况,嗜睡和失眠就是抑郁心理产生的症状。所以,导致抑郁现象的原因还是挺多的。

主持人:方老师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方老师:刚才于老师讲的,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生理层面,其实还有一个是个人层面,就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性格特点。有的人就比较容易抑郁,他的情绪长期低落,对自己评价很低,低价值、低自尊就容易产生抑郁。

主持人:不认可自我,会有这种情绪在里面作祟,是吧?

方老师:对,是的。

主持人:请教一下堪布,可不可以从佛教的视角解释一下抑郁症的成因呢?

堪布:刚才几位老师讲了一些客观的因素,我想其中主要的因素,可能还是跟人的压力和空虚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比如我遇到的很多抑郁症患者,主要是因为压力太大。就像人的身体,它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但是超过这个重量以后就顶不住了。同样地,我们的精神也有一定的承压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承受得了,有些时候这个压力还会变成一个正向的动力。但如果这个压力过度了,我们的身体或者精神都承受不住,那么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想抑郁症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但精神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更多一点。

佛教里并没有说过“抑郁症”,这个名词以前没有,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更不会说抑郁症是怎么来的,不会这么讲。

主持人:那个时候将其概括为一种心病。

堪布:对。

主持人:正如堪布所说,当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自己最大负荷值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精神崩溃。我想请问堪布,佛教经常会谈命运、因果,不知道我们的抑郁症跟因果之间有没有关系?

堪布: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佛教里面是这样讲的:如果我们曾经让其他生命感受到恐惧,比如说,把一个动物,哪怕是一只虫子,从楼上扔下去……这样的话,尽管没有被摔死,但是它会产生很强烈的恐惧感。

主持人:感到了极大的恐惧!

堪布:对,就是这类的原因导致它精神恐惧,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果报,比如自己的精神不健康等。但佛教里没有说抑郁症是怎么来的,没有这种说法。

主持人:好的。听了堪布以及两位老师的讲解之后,我想采访一下馨戈女士,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向我们透露一下,当初您得抑郁症,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的呢?

馨戈:当时妈妈年纪并不大,才59岁,突然间就得了癌症,几个月之后就去世了。妈妈去世之后,我就有一种恐惧感,每天四点以后就感到很恐惧,不管身边有多少人。那种恐惧感非常强烈,严重到无法入眠。总觉得周围有很多的东西,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每一晚都是如此。我也用过家乡的一些土办法、迷信的方法,但是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离开那儿,回到北京就应该没问题了。我回到北京之后,找到了一位比较有名的心理专家,进行了一次治疗。从那之后,我需要长时间上心理课来调整,但这个恐惧感一直都存在。

直到有一天,那个恐惧感真正消失了。当听到那首“嗡嘛呢巴美吽”的歌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晚上就听着它入眠。那个时候我也开始学会写《心经》,之后确确实实感觉到恐惧感消失了。但过了十多天后,我的男朋友突然喝醉酒,然后对我施暴。之前我把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放在这个所谓完美的男朋友身上,本来是准备结婚的,但由于他酒后的暴力行为让我再次产生恐惧,从此我们就分手了,我心里很悲伤。接下来,恐惧感虽然没那么强烈了,可是悲伤之感仍然很强烈,以至于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会想:“妈妈去哪里了?”感觉生活毫无希望。我以前是做演员的,就觉得没有人会找我拍戏了,也没有人会娶我了,我嫁不出去了。生活里没有一点希望,我可以十多天不下楼。

我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我认识的女孩自杀了,她才30岁,非常漂亮。她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者是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已经严重到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她不像我,我只是对生活没有希望,她是属于那种有人说她点儿什么,她就会整天想着要自杀的人,结果她真的自杀了。

她自杀之后,我听说她临走前在微信上留了一句话,写的是“真舒服”。据说这个女孩有八套房子、两辆车,她死在自己的宝马车里。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句“真舒服”就入了我的心,我就一直想着,可能死了以后真的很舒服。因为那时候我无处可躲,不知道每天该怎么活,太痛苦了,每天都不明所以地感到很痛苦。

主持人:在当时,觉得活着是一种负担。

馨戈:嗯,自己无法解决。不过,我觉得相比之下还是自杀更痛苦,无论如何,我都不能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