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问道》“超越生死篇”第5期

 

主持人:堪布,您好!上期节目中,您为大家讲解了五力修法,我们都受益匪浅。您在之前的课程里还讲到了“三想三不想”,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想”是什么?“三不想”是什么?

堪布:“三想三不想”不是一个佛教的标准用词,佛教里不会这样讲,但是有这个意思。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我把它归纳为“三想”和“三不想”。

主持人:特别好,特别容易记。

堪布:先说“三想”。临终的时候,首先需要想到菩提心。要想到:我从无始以来到今生,虽然经历了无数个生死轮回,但每一次都是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离开,没有什么意义。正因为我没有菩提心,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着想,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所以,现在我一定要发菩提心,然后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往生。这是第一,要想到菩提心。

第二,要想到佛菩萨。比如阿弥陀佛或者是观世音菩萨都可以,这个时候要观想和祈祷佛菩萨、本尊以及自己的上师。就像修破瓦法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意识观想为一个字,例如藏文的“ཨ”字,然后这个“ཨ”字融入佛菩萨或者上师的心间,最后佛菩萨或者上师就把自己带到西方极乐世界等地方。总之,临终的时候必须要想到佛菩萨、上师以及这些修法。

第三,如果是一个学密法的人,那就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本来与佛菩萨是一体的,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认识到;如果认识到的话,那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佛的坛城。假如暂时还没有学密法,也没关系,知道自己有佛性就可以了。

以上这三个方面就叫作“三想”,下面介绍一下“三不想”。

第一,临终的时候,如果眷恋家人和财产的话,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一定会走不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回头,要一心一意只想自己怎么走。不要留恋房子、积蓄等,这个时候这些已经毫无用处了;也不要留恋亲人、朋友等,自己走了以后,他们总会有办法活下去,不需要太多的担忧和挂碍。

自己要先走好。如果走得好,比如在中阴或者什么时候成就了,那将来就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还有的是机会。但现在留恋他们只会让自己走不好,没有其他意义,所以暂时不要去想他们。当然,这并不等于放弃了家人或者是放弃了众生,在这个生死关头只能先想自己怎么走,而不是家人、财产等世俗的事情,这就是第一个“不想”。

第二,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罪过,不论是现世的还是前世的,都要把它当作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来对待,必须要有后悔、内疚、恐惧之心,这样我们才会去忏悔,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彻底忏悔清净。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我造了太多的罪业,我一定会堕地狱的,一定会怎样怎样……唯独这个时候不能这么想。此时一定要想:我没有造什么很严重的罪业,即便造了一些罪业,也已经忏悔清净了,现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时候一定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能想自己有太多罪过,不能内疚、恐慌,否则一定会走不好。

主持人:会影响走时的心态。

堪布:是,这就是第二个“不想”。

第三个“不想”,就是不要对死亡有恐惧心。不要去想自己死了以后会不会怎么样,中阴身的时候会不会怎么样……都不要去想。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想:我肯定会走得好的!我有这么多非常好的方法,一定会走得很好。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众生,他们都没有这样的方法,而自己有这么多方法却还这么恐慌,那其他人怎么办?我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的方法,所以肯定没有问题!就是要这样,一切都要往好的方面想。

此时必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悲观消极只会让自己走不好,没有任何的帮助。如果有让自己内疚的事,在这之前就要忏悔完毕,临终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这些了。这三个方面就叫作“三不想”。

主持人:其实还是一个心态调节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本身就有一点恐慌、害怕,虽然之前有准备,前世也经历过这些,但是毕竟想不起来了。所以心态的调节还是很重要的,最好不要去想那些让自己恐惧、挂碍的事情。

堪布:对。第一不要挂碍,第二不要恐惧,第三就是不要慌张。这个时候要淡定,要好好地走。要做到这些,需要下一点功夫,不然理论上虽然都知道,但实际操作可能还是不行。

主持人:还是得平时下功夫才行。

堪布:是。其实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死问题确实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但不是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才去用功,而是现在就要做好准备。所有事情不都是这样吗?比如说,我们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拿高一点的薪水,都需要先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小学、中学、大学,要下这么多的功夫;同样地,想永久性地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更需要下功夫。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三想”,除了最后一个需要有密宗的基础,其他都是可以通用的吧?

堪布:其他的都可以通用,第三个在显宗里面也可以用。比如有菩提心的话,那一切就会变得很好,不会那么糟糕。所以也可以这么想:我一定以菩提心来陪伴自己,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怕;即使死后会经历一些恐怖的事,但是也没问题,只要有菩提心就不会太糟。

所以,没有学过密法的人也可以用“三想三不想”,这些完全用得上,只不过内容稍微有点不同而已。

主持人:明白了。现在也有很多修行人经常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显宗讲究一心不乱,藏传佛教是否有跟它不太一样的地方呢?也请您给大家讲一下。

堪布:藏传佛教里也有净土法门。像《佛说阿弥陀经》,还有《无量寿经》,这些在藏传、汉传(佛教)中都是一样的。藏传佛教里的念佛法门其实跟汉传佛教的净土法门一样简单,只要有一颗非常虔诚的心,就不需要其他太多的修法了。自己对阿弥陀佛有绝对的信心,然后用一颗非常虔诚的心去念佛,这样就足够了。这在藏传、汉传中都是一样的,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主持人:主要还是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

堪布:对。不过,想要建立对阿弥陀佛百分之一百的信心和对自己的自信,可能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比如学习等。如果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那么其他的都可以不考虑,藏传佛教里也是这样。

虽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四个条件,即四因,但四因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一是对阿弥陀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二是渴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有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往生了。

主持人: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情。

堪布:是的。对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来说,如果学太多、修太多,可能有点难度,那么念佛就是一个最好的法门,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法门。

主持人:对那些到了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开始修行的人来说,其实念佛就可以帮助他们在临终的时候解决生死大事了。

堪布:对。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我们平时都建议他们念佛。这个比较简单,而且也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只要心虔诚就可以。老年人的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静下来,建立信心等各方面也稍微容易一点,所以这个法门比较适合他们。

主持人:如果一个人平时一直念佛,那么他在临终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式或方法,还是像平时一样念佛就可以?

堪布:他念佛就可以了。我们刚才讲的“三想三不想”,念佛法门也可以用。不该想的三个,不要去想;该想的三个,比如想佛菩萨等,这时就可以观想阿弥陀佛。

主持人:那是不是只要修了念佛法门,就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堪布:肯定可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对阿弥陀佛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对往生的渴望。只要有这两个条件,最重要的条件就具备了,就完全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主持人:明白了,谢谢您!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如果有问题的话,现在可以提问了。

观众:堪布,您好!如果修净土法门的话,我们需要学习哪些佛经?要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吗?

堪布:主要就是净土宗的一些经论,比如《无量寿经》。在藏传佛教里,净土法门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基本上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因素都讲了,我们平时讲的往生四因也来自《佛说阿弥陀经》。把这部经学好就差不多了,因为净土法门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法门,不需要太多的学习。

前面有观众问需不需要修四加行、五加行,如果有加行的基础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菩提心,它属于藏传佛教五加行的一个修法,同时也是往生四因中的一个,如果有这个修法做基础,那就更加圆满、完善了。那么是否一定要修四加行、五加行?也不一定。不通过四加行、五加行的方法,直接修往生四因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堪布,您刚才提到了往生四因,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特别了解,您能不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四因?

堪布:往生四因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条件:一是观想阿弥陀佛;二是积累资粮,在大乘佛教里积累资粮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就是修七支供;三是发菩提心;四是做任何善事以后,回向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四个,很简单的。

主持人:好,谢谢您!观众朋友们,本期节目先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慧灯·问道》“超越生死篇”第5期

 

主持人:堪布,您好!上期节目中,您为大家讲解了五力修法,我们都受益匪浅。您在之前的课程里还讲到了“三想三不想”,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想”是什么?“三不想”是什么?

堪布:“三想三不想”不是一个佛教的标准用词,佛教里不会这样讲,但是有这个意思。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我把它归纳为“三想”和“三不想”。

主持人:特别好,特别容易记。

堪布:先说“三想”。临终的时候,首先需要想到菩提心。要想到:我从无始以来到今生,虽然经历了无数个生死轮回,但每一次都是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离开,没有什么意义。正因为我没有菩提心,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着想,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所以,现在我一定要发菩提心,然后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往生。这是第一,要想到菩提心。

第二,要想到佛菩萨。比如阿弥陀佛或者是观世音菩萨都可以,这个时候要观想和祈祷佛菩萨、本尊以及自己的上师。就像修破瓦法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意识观想为一个字,例如藏文的“ཨ”字,然后这个“ཨ”字融入佛菩萨或者上师的心间,最后佛菩萨或者上师就把自己带到西方极乐世界等地方。总之,临终的时候必须要想到佛菩萨、上师以及这些修法。

第三,如果是一个学密法的人,那就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本来与佛菩萨是一体的,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认识到;如果认识到的话,那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佛的坛城。假如暂时还没有学密法,也没关系,知道自己有佛性就可以了。

以上这三个方面就叫作“三想”,下面介绍一下“三不想”。

第一,临终的时候,如果眷恋家人和财产的话,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一定会走不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回头,要一心一意只想自己怎么走。不要留恋房子、积蓄等,这个时候这些已经毫无用处了;也不要留恋亲人、朋友等,自己走了以后,他们总会有办法活下去,不需要太多的担忧和挂碍。

自己要先走好。如果走得好,比如在中阴或者什么时候成就了,那将来就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还有的是机会。但现在留恋他们只会让自己走不好,没有其他意义,所以暂时不要去想他们。当然,这并不等于放弃了家人或者是放弃了众生,在这个生死关头只能先想自己怎么走,而不是家人、财产等世俗的事情,这就是第一个“不想”。

第二,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罪过,不论是现世的还是前世的,都要把它当作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来对待,必须要有后悔、内疚、恐惧之心,这样我们才会去忏悔,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彻底忏悔清净。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我造了太多的罪业,我一定会堕地狱的,一定会怎样怎样……唯独这个时候不能这么想。此时一定要想:我没有造什么很严重的罪业,即便造了一些罪业,也已经忏悔清净了,现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时候一定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能想自己有太多罪过,不能内疚、恐慌,否则一定会走不好。

主持人:会影响走时的心态。

堪布:是,这就是第二个“不想”。

第三个“不想”,就是不要对死亡有恐惧心。不要去想自己死了以后会不会怎么样,中阴身的时候会不会怎么样……都不要去想。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想:我肯定会走得好的!我有这么多非常好的方法,一定会走得很好。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众生,他们都没有这样的方法,而自己有这么多方法却还这么恐慌,那其他人怎么办?我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的方法,所以肯定没有问题!就是要这样,一切都要往好的方面想。

此时必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悲观消极只会让自己走不好,没有任何的帮助。如果有让自己内疚的事,在这之前就要忏悔完毕,临终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这些了。这三个方面就叫作“三不想”。

主持人:其实还是一个心态调节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本身就有一点恐慌、害怕,虽然之前有准备,前世也经历过这些,但是毕竟想不起来了。所以心态的调节还是很重要的,最好不要去想那些让自己恐惧、挂碍的事情。

堪布:对。第一不要挂碍,第二不要恐惧,第三就是不要慌张。这个时候要淡定,要好好地走。要做到这些,需要下一点功夫,不然理论上虽然都知道,但实际操作可能还是不行。

主持人:还是得平时下功夫才行。

堪布:是。其实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死问题确实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但不是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才去用功,而是现在就要做好准备。所有事情不都是这样吗?比如说,我们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拿高一点的薪水,都需要先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小学、中学、大学,要下这么多的功夫;同样地,想永久性地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更需要下功夫。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三想”,除了最后一个需要有密宗的基础,其他都是可以通用的吧?

堪布:其他的都可以通用,第三个在显宗里面也可以用。比如有菩提心的话,那一切就会变得很好,不会那么糟糕。所以也可以这么想:我一定以菩提心来陪伴自己,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怕;即使死后会经历一些恐怖的事,但是也没问题,只要有菩提心就不会太糟。

所以,没有学过密法的人也可以用“三想三不想”,这些完全用得上,只不过内容稍微有点不同而已。

主持人:明白了。现在也有很多修行人经常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显宗讲究一心不乱,藏传佛教是否有跟它不太一样的地方呢?也请您给大家讲一下。

堪布:藏传佛教里也有净土法门。像《佛说阿弥陀经》,还有《无量寿经》,这些在藏传、汉传(佛教)中都是一样的。藏传佛教里的念佛法门其实跟汉传佛教的净土法门一样简单,只要有一颗非常虔诚的心,就不需要其他太多的修法了。自己对阿弥陀佛有绝对的信心,然后用一颗非常虔诚的心去念佛,这样就足够了。这在藏传、汉传中都是一样的,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主持人:主要还是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

堪布:对。不过,想要建立对阿弥陀佛百分之一百的信心和对自己的自信,可能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比如学习等。如果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那么其他的都可以不考虑,藏传佛教里也是这样。

虽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四个条件,即四因,但四因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一是对阿弥陀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二是渴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有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往生了。

主持人: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情。

堪布:是的。对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来说,如果学太多、修太多,可能有点难度,那么念佛就是一个最好的法门,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法门。

主持人:对那些到了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开始修行的人来说,其实念佛就可以帮助他们在临终的时候解决生死大事了。

堪布:对。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我们平时都建议他们念佛。这个比较简单,而且也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只要心虔诚就可以。老年人的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静下来,建立信心等各方面也稍微容易一点,所以这个法门比较适合他们。

主持人:如果一个人平时一直念佛,那么他在临终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式或方法,还是像平时一样念佛就可以?

堪布:他念佛就可以了。我们刚才讲的“三想三不想”,念佛法门也可以用。不该想的三个,不要去想;该想的三个,比如想佛菩萨等,这时就可以观想阿弥陀佛。

主持人:那是不是只要修了念佛法门,就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堪布:肯定可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对阿弥陀佛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对往生的渴望。只要有这两个条件,最重要的条件就具备了,就完全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主持人:明白了,谢谢您!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如果有问题的话,现在可以提问了。

观众:堪布,您好!如果修净土法门的话,我们需要学习哪些佛经?要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吗?

堪布:主要就是净土宗的一些经论,比如《无量寿经》。在藏传佛教里,净土法门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基本上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因素都讲了,我们平时讲的往生四因也来自《佛说阿弥陀经》。把这部经学好就差不多了,因为净土法门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法门,不需要太多的学习。

前面有观众问需不需要修四加行、五加行,如果有加行的基础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菩提心,它属于藏传佛教五加行的一个修法,同时也是往生四因中的一个,如果有这个修法做基础,那就更加圆满、完善了。那么是否一定要修四加行、五加行?也不一定。不通过四加行、五加行的方法,直接修往生四因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堪布,您刚才提到了往生四因,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特别了解,您能不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四因?

堪布:往生四因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条件:一是观想阿弥陀佛;二是积累资粮,在大乘佛教里积累资粮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就是修七支供;三是发菩提心;四是做任何善事以后,回向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四个,很简单的。

主持人:好,谢谢您!观众朋友们,本期节目先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