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 ,不需之十法

一、如果证悟了心性为空性,就不需要闻思

所有的闻思,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著,显宗中观就对外在的物质与内在的心一个个进行观察,最后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幻、空性的。为了方便我们了解空性,中观宗将空性分成了四种、十四种、十八种等很多类别。其实不需要像中观宗这样一个个地解析、破斥,只需打破对自心的执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所有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能够感触到的,都是我们内心的反射。内心的问题解决了,外面的一切都不会成其为问题。

关于外境是内心的反射,佛经中讲到:普通众生和八地菩萨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八地菩萨看到的,是佛的坛城;人类看到的,是人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地狱;天人看到的,就是所谓的天堂……坛城、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不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区别,而是内心变化的差异。

内心决定外境。普通人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对修行人来说不但不会痛苦,而且会感到快乐。因为从失败中可以汲取营养,促己修心、助己成长,对轮回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法喜充满,这叫做痛苦转为道用。

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例证明,幸福与否,不是由外在的物质来操纵,而是由我们的心境来决定的。换个视角看问题,结论大不相同。

若把范围扩大到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则显得相对比较稳定。比如,今天看到一栋楼的颜色是什么样,明天、后天乃至过几年以后,楼房仍然是这种颜色。但如果我们的感官、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感官所感知到的对境也会随之而改变。

一切都是内心的反射、投影,我们不需要观察外面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只要懂得精神是空性,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当我们回头去看到底什么是心的时候,如果前行等基础修法修得非常扎实,就会恍然发现,在我们非常浮躁的内心最深处,隐藏着一个永远没有任何时空概念的全新世界。用语言来讲,只能叫做世界,但它不是常人思维所能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消失了。消失以后,可以亲身感受到自我的不存在,体会到《金刚经》里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世俗中,这叫做初步的证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放下大部分的自我。

比如,雨水存在于空气中,空气存在于虚空中,而虚空则无须依赖任何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烦恼,存在于心;心,存在于佛性之中,而佛性则无须依赖任何法而存在。一切万法,原本一无所依。

心来自于佛性光明,在这个境界中,没有时间和空间。哪怕是在我们内心烦躁不安、焦虑重重时,如果能深层次地认识它,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一扫而空,平静、安详到时间和空间都消失无踪,这叫做心的本性。

若能有一两次亲身体会到这种绝对纯净、没有任何烦恼和自我的状态,就体悟到了自我的不存在,则不会有自我的执著了。

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我们必须找到佛教的核心价值与核心思想。所以首先要闻思,闻思的目的,是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再闻思,直接去修就可以了。

此处讲的不需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证悟以后,也不是什么闻思都不需要。只是像中观等空性无我方面的闻思不需要,因为已经很清楚地体会到了。就像在没有看见莲花之前,需要通过言语去描述莲花的颜色、形状等,亲眼看到以后,就不再需要别人的描述一样。但除了涉及心的本性空性以外的禅定、利益众生的方法等内容,仍然需要我们去学。佛经中说,已经证悟到很高层次的三地菩萨,都要为了闻思而赴汤蹈火。

另外,由于初步证悟的境界还不是太高,证悟智慧洞见的内容不是很清晰,所以还需要一步一步地修,让证悟的智慧逐步提升,继而消灭执著、烦恼等各种负能量。当烦恼、障碍都被消灭以后,就叫做成佛。

我们要珍惜暇满人身,不要白白空耗。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就不要继续去纵容虚荣心、攀比心等有害无利的心念,留点时间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心的本性,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二、如果认识了无垢觉性,就不需要净罪

证悟空性、明心见性,是所有忏悔中最好的忏悔。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亲身体会到光明如来藏,所有的烦恼、罪业当下消失,从此再不需要忏悔。其实,抵达不需要忏悔的境界本身,就是最上乘的忏悔。

若没有证悟心的本性是光明,就需要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来忏悔,从而清净罪业,并以此逐渐接近心的本性。修金刚萨埵或其他忏悔方式,叫做世俗的忏悔方式。证悟心的本性,叫做胜义的忏悔方式。

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罪业影响、障碍我们,无论闻思修行,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则所有事情都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悟。

没证悟的时候,看到众生面临生老病死的痛苦而生起慈悲心,发心利益众生等,都是很值得赞叹随喜的,但实际上却很不现实,不但无法实施,搞不好还会把自己仅有的一点菩提心或慈悲心扼杀了。所以,佛陀不怎么提倡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度众生,因为风险太大,一般也难以成功。

有些人对此次第不太理解:大乘佛教不是要度众生吗?六度中的第一个,就是布施。公益、慈善等都是布施,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佛教徒如此着重个人的修行?佛教徒着重自己的修行,不是为了利己,而是为了更好地利他。要做到真正的公益、慈善,必须放下自己的感受,根本不把别人的侮辱、欺负当成一回事,这样才有资格和心量去利益众生。

就像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不知道怎样治病的人看见病人的痛苦,即使再慈悲,再想帮助病人解决病痛,也无能为力。此时任何的付出,都有可能弄巧成拙。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学医,学成之后,再去治病,才是合理的安排。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放下自我、自私,还会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非常重,不会把帮助别人作为头等大事,会对别人有要求。当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当对方辜负了自己的栽培和帮助时,就会不满、抱怨。所以,先修空性与慈悲心,当慈悲心与空性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放下自我,无条件地利益众生时,就能轻松自如甚至如如不动地应对众生的侮辱、欺负或刁难,那就是利益众生的时机已经成熟。可知,证悟以后再去利益众生,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菩萨的利他,是绝对的利他。初学者不可能做到,但也要适当地放下自我去利益众生。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尽管还放不下自我,也应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三、如果安住于本性道,就不需要积资

此处所说的“本性”,是指自然、原始的意思。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四道,都不是自然、原始的,而是人为的。此时发菩提心,也不是无为的。无为之法,唯有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安住本性道,就是安住于如来藏,实际上就是完全的证悟。

禅宗就是遵循此见解的典型宗派。禅宗不太强调积累资粮与忏悔,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悟。因为在证悟当中,已经包含了忏悔罪过与积累资粮,闻思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没过河时,必须依靠船只桥梁,过河以后,就可以弃船而行一样,没有证悟的时候,需要广泛闻思,需要反反复复地修十万遍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修七支供、曼荼罗积累资粮。我们多数人是下等根机,不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一下子就能证悟。我们需要依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各种力量逐步把我们推到证悟边缘,逐渐靠近心的本性。最后经上师稍加提点,就能立即证悟。没有证悟时,闻思、忏悔、积资都很重要,证悟以后,一切都可以适当减少。

四、如果护持本来的境界,就不需要修方便道

证悟了本来清净的心性之后,就不再需要修气脉明点等其他修法。

在最高级别的大手印、大圆满中讲,证悟后什么都不修,是无上之修。没有学佛之前什么都没修过的状态,也叫做什么都不修,但文字相同意义不同。当突破了小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世俗相对观念,超越了狭窄的感官视野,在没有时空的状态中,我们所建立的所有对立、观待的概念,都不会有一席之地。任何凡夫认为不可能的都有可能,而所有可能的都不可能。当真正证悟了无有可修,并在此境界中安住,就叫做修。此时的修和不修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因为我们看不懂,所以会闹不清到底修还是不修,这就需要上师的窍诀。当我们渐渐理解以后,就能领会文字背后的深刻含意。

证悟就是要达到没有修和不修之分别的境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证悟以后的持续安住,叫做修,也叫做什么都不修。没证悟之前,我们看来是矛盾的。证悟以后,文字上的矛盾,都不再是矛盾。

五、如果认识了分别念是法性,就不需要修无分别

无分别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空性的境界,因为没有分别念,所以叫做无念。另外一种,是没有证悟的世俗禅定,即四禅八定,安住在比较平静的没有什么念头的状态,也叫做无念。

对证悟的人来说,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念头是禅定的障碍。打坐的时候不能有念头,因为念头会打破内心的平静状态,会让自己走神,也即掉举。

证悟以后,无论有没有念头,都同样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所以不需要着重强调无念的禅定。但如果没有证悟,仅仅因为理论上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概念,就妄说自己已经证悟,不需要闻思修行了,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就陷入了误区。

六、如果认识了烦恼远离根本,就不需要依靠对治

烦恼产生时,若能看到它的本性空性,认知到烦恼无根源,并达到一定的修行境界时,它就会像耳边的一阵轻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任何影响。这时候的烦恼,就不需要对治。不像我们现在,连一个小小的烦恼都像龙卷风一样危害无穷,所以必须对治。

那时虽然还没有成佛,仍然会有贪心、嗔心、傲慢、嫉妒等烦恼,因为往昔久远的串习,我们不能立即断除这些烦恼,但烦恼已经不会影响到情绪,更不会影响到语言和行为。心里知道产生了一个烦恼,但烦恼一冒出来,就立即知道是无根源的空性,只是一种现象,它就会像流星般飘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力量,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也不会造业。

如果努力修行,我们即生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修行境界。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更不需要显宗所讲的三个无数大劫。

就本性而言,凡夫和圣者产生的是同样的烦恼,都是无根源的。但二者对烦恼的态度和认知却有着天渊之别。对我们来说,烦恼有根、有实质、有力量,就像台风一样会卷走我们的理智,摧毁我们的宁静与安乐;但对圣者来说,烦恼没有根源,表面、虚幻,不起作用、没有影响。而烦恼是否有根,取决于我们的智慧。

七、如果认识了见闻是虚幻,就不需要遮破、建立

遮破是否定,建立是肯定。平时我们会否定罪业与不善,肯定善业与善报。破立也是取舍,行善就是取,断恶就是舍。

若能通达万法如梦,则所有的破立、取舍,肯定和否定都大可不必。但我们目前还是需要行善、断恶,不能随意造罪。因为造罪会给众生带来痛苦。在证悟者的境界中,这些是平等的。但在众生的世界中,还是有分别、不平等的。大乘行人要随顺众生,不能做伤害众生的事情。

八、如果认识了痛苦是悉地,就不需要寻觅安乐

“悉地”是外来词,即梵文siddhi的汉文音译,意思是成就。

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讲,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会遇到痛苦、困难和不顺。但因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威力加持,这些痛苦中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头疼,都能消除下一世堕地狱的罪业。也即是说,仅仅以短暂的细微痛苦,都可以替代未来长时间的巨大恐惧与痛楚,这就是佛菩萨赐给我们的悉地。

普通人很容易得意忘形,稍微有一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就会无视或忘却生命轮回中的丑陋与痛苦,完全沉浸在眼前的小小成功之中,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为了提醒、警告这种人,轮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满,佛菩萨也会让我们稍微感受一下不顺和痛苦。虽然表面上看是痛苦,其本质却是悉地。对一个合格的修行人而言,痛苦也会变成快乐,更能成为积极向上、永不退失的能量。

九、如果证悟了自心无生,就不需要超度法

在临终之际,将意识迁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叫破瓦法。

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即是法身的破瓦。《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若能证悟心识不生不灭,则中阴时的意识根本无须迁移,就能直接与法界、法身融为一体,这是至高无上的破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破瓦法。

十、如果所行均是利他,就不需要成办自利

我们一般会认为,帮助别人是付出,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众,是别人享受,自己受苦,所以不会幸福。但我们不明白,其实付出者就是享受者。做利他的事情,可以消除无边的痛苦与焦虑,甚至抑郁症,可以产生无穷的快乐与幸福,这是在吃喝玩乐中根本感受不到的。因为利他本身,已经包含了无上的利己。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那服侍别人的服务员岂不是最幸福了?未必,那要看服务员为什么服务。如果是为了钱,那最终还是为了自己,所以不一定幸福。如果为了利他,则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幸福的。大乘菩萨,就是为了众生,而甘当不求任何回报的服务员。在利益众生的工作中,自然能得到今生来世所希求的一切。利他就是利己,而且是无与伦比的、永久性的利己。但无始以来,我们却非常重视自己的感受,从来都把利他和利己分得清清楚楚,不愿利他,专门利己。结果越是这样,利己的事情越不成功。越看重自己的感受,就越没有好的感受。

以上十个“不需要”,都是菩萨的修行方法。其中第八和第十条我们现在随时都可以运用。

还没证悟的时候,放下自己很难。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各种借口,来掩盖、解释自己的错误,希望把错误合理化。但如果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们就会吹毛求疵,将错误广为传播。所以,学会感同身受,学会稍微把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相换,哪怕达不到菩提心修法中所讲的自他相换,但至少可以扩展自己的心胸。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非常狭隘,这都是由我们先天非常严重的自私心带来的,以致让我们感觉不到轻松、自在与自由。如果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我们一定会找到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第二十三 ,不需之十法

一、如果证悟了心性为空性,就不需要闻思

所有的闻思,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著,显宗中观就对外在的物质与内在的心一个个进行观察,最后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幻、空性的。为了方便我们了解空性,中观宗将空性分成了四种、十四种、十八种等很多类别。其实不需要像中观宗这样一个个地解析、破斥,只需打破对自心的执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所有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能够感触到的,都是我们内心的反射。内心的问题解决了,外面的一切都不会成其为问题。

关于外境是内心的反射,佛经中讲到:普通众生和八地菩萨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八地菩萨看到的,是佛的坛城;人类看到的,是人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地狱;天人看到的,就是所谓的天堂……坛城、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不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区别,而是内心变化的差异。

内心决定外境。普通人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对修行人来说不但不会痛苦,而且会感到快乐。因为从失败中可以汲取营养,促己修心、助己成长,对轮回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法喜充满,这叫做痛苦转为道用。

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例证明,幸福与否,不是由外在的物质来操纵,而是由我们的心境来决定的。换个视角看问题,结论大不相同。

若把范围扩大到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则显得相对比较稳定。比如,今天看到一栋楼的颜色是什么样,明天、后天乃至过几年以后,楼房仍然是这种颜色。但如果我们的感官、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感官所感知到的对境也会随之而改变。

一切都是内心的反射、投影,我们不需要观察外面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只要懂得精神是空性,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当我们回头去看到底什么是心的时候,如果前行等基础修法修得非常扎实,就会恍然发现,在我们非常浮躁的内心最深处,隐藏着一个永远没有任何时空概念的全新世界。用语言来讲,只能叫做世界,但它不是常人思维所能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消失了。消失以后,可以亲身感受到自我的不存在,体会到《金刚经》里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世俗中,这叫做初步的证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放下大部分的自我。

比如,雨水存在于空气中,空气存在于虚空中,而虚空则无须依赖任何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烦恼,存在于心;心,存在于佛性之中,而佛性则无须依赖任何法而存在。一切万法,原本一无所依。

心来自于佛性光明,在这个境界中,没有时间和空间。哪怕是在我们内心烦躁不安、焦虑重重时,如果能深层次地认识它,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一扫而空,平静、安详到时间和空间都消失无踪,这叫做心的本性。

若能有一两次亲身体会到这种绝对纯净、没有任何烦恼和自我的状态,就体悟到了自我的不存在,则不会有自我的执著了。

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我们必须找到佛教的核心价值与核心思想。所以首先要闻思,闻思的目的,是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再闻思,直接去修就可以了。

此处讲的不需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证悟以后,也不是什么闻思都不需要。只是像中观等空性无我方面的闻思不需要,因为已经很清楚地体会到了。就像在没有看见莲花之前,需要通过言语去描述莲花的颜色、形状等,亲眼看到以后,就不再需要别人的描述一样。但除了涉及心的本性空性以外的禅定、利益众生的方法等内容,仍然需要我们去学。佛经中说,已经证悟到很高层次的三地菩萨,都要为了闻思而赴汤蹈火。

另外,由于初步证悟的境界还不是太高,证悟智慧洞见的内容不是很清晰,所以还需要一步一步地修,让证悟的智慧逐步提升,继而消灭执著、烦恼等各种负能量。当烦恼、障碍都被消灭以后,就叫做成佛。

我们要珍惜暇满人身,不要白白空耗。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就不要继续去纵容虚荣心、攀比心等有害无利的心念,留点时间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心的本性,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二、如果认识了无垢觉性,就不需要净罪

证悟空性、明心见性,是所有忏悔中最好的忏悔。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亲身体会到光明如来藏,所有的烦恼、罪业当下消失,从此再不需要忏悔。其实,抵达不需要忏悔的境界本身,就是最上乘的忏悔。

若没有证悟心的本性是光明,就需要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来忏悔,从而清净罪业,并以此逐渐接近心的本性。修金刚萨埵或其他忏悔方式,叫做世俗的忏悔方式。证悟心的本性,叫做胜义的忏悔方式。

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罪业影响、障碍我们,无论闻思修行,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则所有事情都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悟。

没证悟的时候,看到众生面临生老病死的痛苦而生起慈悲心,发心利益众生等,都是很值得赞叹随喜的,但实际上却很不现实,不但无法实施,搞不好还会把自己仅有的一点菩提心或慈悲心扼杀了。所以,佛陀不怎么提倡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度众生,因为风险太大,一般也难以成功。

有些人对此次第不太理解:大乘佛教不是要度众生吗?六度中的第一个,就是布施。公益、慈善等都是布施,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佛教徒如此着重个人的修行?佛教徒着重自己的修行,不是为了利己,而是为了更好地利他。要做到真正的公益、慈善,必须放下自己的感受,根本不把别人的侮辱、欺负当成一回事,这样才有资格和心量去利益众生。

就像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不知道怎样治病的人看见病人的痛苦,即使再慈悲,再想帮助病人解决病痛,也无能为力。此时任何的付出,都有可能弄巧成拙。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学医,学成之后,再去治病,才是合理的安排。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放下自我、自私,还会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非常重,不会把帮助别人作为头等大事,会对别人有要求。当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当对方辜负了自己的栽培和帮助时,就会不满、抱怨。所以,先修空性与慈悲心,当慈悲心与空性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放下自我,无条件地利益众生时,就能轻松自如甚至如如不动地应对众生的侮辱、欺负或刁难,那就是利益众生的时机已经成熟。可知,证悟以后再去利益众生,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菩萨的利他,是绝对的利他。初学者不可能做到,但也要适当地放下自我去利益众生。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尽管还放不下自我,也应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三、如果安住于本性道,就不需要积资

此处所说的“本性”,是指自然、原始的意思。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四道,都不是自然、原始的,而是人为的。此时发菩提心,也不是无为的。无为之法,唯有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安住本性道,就是安住于如来藏,实际上就是完全的证悟。

禅宗就是遵循此见解的典型宗派。禅宗不太强调积累资粮与忏悔,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悟。因为在证悟当中,已经包含了忏悔罪过与积累资粮,闻思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没过河时,必须依靠船只桥梁,过河以后,就可以弃船而行一样,没有证悟的时候,需要广泛闻思,需要反反复复地修十万遍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修七支供、曼荼罗积累资粮。我们多数人是下等根机,不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一下子就能证悟。我们需要依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各种力量逐步把我们推到证悟边缘,逐渐靠近心的本性。最后经上师稍加提点,就能立即证悟。没有证悟时,闻思、忏悔、积资都很重要,证悟以后,一切都可以适当减少。

四、如果护持本来的境界,就不需要修方便道

证悟了本来清净的心性之后,就不再需要修气脉明点等其他修法。

在最高级别的大手印、大圆满中讲,证悟后什么都不修,是无上之修。没有学佛之前什么都没修过的状态,也叫做什么都不修,但文字相同意义不同。当突破了小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世俗相对观念,超越了狭窄的感官视野,在没有时空的状态中,我们所建立的所有对立、观待的概念,都不会有一席之地。任何凡夫认为不可能的都有可能,而所有可能的都不可能。当真正证悟了无有可修,并在此境界中安住,就叫做修。此时的修和不修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因为我们看不懂,所以会闹不清到底修还是不修,这就需要上师的窍诀。当我们渐渐理解以后,就能领会文字背后的深刻含意。

证悟就是要达到没有修和不修之分别的境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证悟以后的持续安住,叫做修,也叫做什么都不修。没证悟之前,我们看来是矛盾的。证悟以后,文字上的矛盾,都不再是矛盾。

五、如果认识了分别念是法性,就不需要修无分别

无分别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空性的境界,因为没有分别念,所以叫做无念。另外一种,是没有证悟的世俗禅定,即四禅八定,安住在比较平静的没有什么念头的状态,也叫做无念。

对证悟的人来说,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念头是禅定的障碍。打坐的时候不能有念头,因为念头会打破内心的平静状态,会让自己走神,也即掉举。

证悟以后,无论有没有念头,都同样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所以不需要着重强调无念的禅定。但如果没有证悟,仅仅因为理论上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概念,就妄说自己已经证悟,不需要闻思修行了,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就陷入了误区。

六、如果认识了烦恼远离根本,就不需要依靠对治

烦恼产生时,若能看到它的本性空性,认知到烦恼无根源,并达到一定的修行境界时,它就会像耳边的一阵轻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任何影响。这时候的烦恼,就不需要对治。不像我们现在,连一个小小的烦恼都像龙卷风一样危害无穷,所以必须对治。

那时虽然还没有成佛,仍然会有贪心、嗔心、傲慢、嫉妒等烦恼,因为往昔久远的串习,我们不能立即断除这些烦恼,但烦恼已经不会影响到情绪,更不会影响到语言和行为。心里知道产生了一个烦恼,但烦恼一冒出来,就立即知道是无根源的空性,只是一种现象,它就会像流星般飘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力量,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也不会造业。

如果努力修行,我们即生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修行境界。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更不需要显宗所讲的三个无数大劫。

就本性而言,凡夫和圣者产生的是同样的烦恼,都是无根源的。但二者对烦恼的态度和认知却有着天渊之别。对我们来说,烦恼有根、有实质、有力量,就像台风一样会卷走我们的理智,摧毁我们的宁静与安乐;但对圣者来说,烦恼没有根源,表面、虚幻,不起作用、没有影响。而烦恼是否有根,取决于我们的智慧。

七、如果认识了见闻是虚幻,就不需要遮破、建立

遮破是否定,建立是肯定。平时我们会否定罪业与不善,肯定善业与善报。破立也是取舍,行善就是取,断恶就是舍。

若能通达万法如梦,则所有的破立、取舍,肯定和否定都大可不必。但我们目前还是需要行善、断恶,不能随意造罪。因为造罪会给众生带来痛苦。在证悟者的境界中,这些是平等的。但在众生的世界中,还是有分别、不平等的。大乘行人要随顺众生,不能做伤害众生的事情。

八、如果认识了痛苦是悉地,就不需要寻觅安乐

“悉地”是外来词,即梵文siddhi的汉文音译,意思是成就。

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讲,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会遇到痛苦、困难和不顺。但因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威力加持,这些痛苦中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头疼,都能消除下一世堕地狱的罪业。也即是说,仅仅以短暂的细微痛苦,都可以替代未来长时间的巨大恐惧与痛楚,这就是佛菩萨赐给我们的悉地。

普通人很容易得意忘形,稍微有一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就会无视或忘却生命轮回中的丑陋与痛苦,完全沉浸在眼前的小小成功之中,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为了提醒、警告这种人,轮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满,佛菩萨也会让我们稍微感受一下不顺和痛苦。虽然表面上看是痛苦,其本质却是悉地。对一个合格的修行人而言,痛苦也会变成快乐,更能成为积极向上、永不退失的能量。

九、如果证悟了自心无生,就不需要超度法

在临终之际,将意识迁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叫破瓦法。

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即是法身的破瓦。《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若能证悟心识不生不灭,则中阴时的意识根本无须迁移,就能直接与法界、法身融为一体,这是至高无上的破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破瓦法。

十、如果所行均是利他,就不需要成办自利

我们一般会认为,帮助别人是付出,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众,是别人享受,自己受苦,所以不会幸福。但我们不明白,其实付出者就是享受者。做利他的事情,可以消除无边的痛苦与焦虑,甚至抑郁症,可以产生无穷的快乐与幸福,这是在吃喝玩乐中根本感受不到的。因为利他本身,已经包含了无上的利己。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那服侍别人的服务员岂不是最幸福了?未必,那要看服务员为什么服务。如果是为了钱,那最终还是为了自己,所以不一定幸福。如果为了利他,则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幸福的。大乘菩萨,就是为了众生,而甘当不求任何回报的服务员。在利益众生的工作中,自然能得到今生来世所希求的一切。利他就是利己,而且是无与伦比的、永久性的利己。但无始以来,我们却非常重视自己的感受,从来都把利他和利己分得清清楚楚,不愿利他,专门利己。结果越是这样,利己的事情越不成功。越看重自己的感受,就越没有好的感受。

以上十个“不需要”,都是菩萨的修行方法。其中第八和第十条我们现在随时都可以运用。

还没证悟的时候,放下自己很难。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各种借口,来掩盖、解释自己的错误,希望把错误合理化。但如果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们就会吹毛求疵,将错误广为传播。所以,学会感同身受,学会稍微把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相换,哪怕达不到菩提心修法中所讲的自他相换,但至少可以扩展自己的心胸。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非常狭隘,这都是由我们先天非常严重的自私心带来的,以致让我们感觉不到轻松、自在与自由。如果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我们一定会找到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