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问道》“初入佛门篇”第3期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慧灯·问道》节目。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邀请慈诚罗珠堪布继续解答大家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关于佛法的疑问和困惑。哪位朋友有问题?

 

观众1堪布,您好!我身边的人都说学佛就是要脱离轮回、离苦得乐,但是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生命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我们为什么要远离痛苦呢?

主持人:我感觉这是一个有点难回答的问题。

堪布:对,确实是。佛教提倡离苦得乐,大乘佛教则不仅仅是让我们个人离苦得乐,还要从身边的人开始,让其他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

你刚才提到,人生当中有苦也有乐,这两者是并存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试图离开痛苦?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在贫富之间,我们肯定会选择富而不会选择贫,对吧?想要富裕的话,首先要脱离贫困。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不可能既富裕又贫困——当然,上半辈子贫穷、下半辈子富裕,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贫穷和富裕并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在不同时间段发生的。所以,如果要富裕,首先必须要摆脱贫穷,然后才有机会富裕。

同样地,在痛苦和快乐两者中,我们肯定会选择快乐而不是痛苦。从理论上讲,这个选择是没有错的。比如我们生病的时候,一定会去看病、治病,我们不会说,反正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有健康就有病苦,有病苦就有健康,我无所谓。我们肯定会选择健康,而不是选择病苦。由此可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会选择快乐而不是痛苦,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实现这个选择。

正因为人生中有幸福的地方就有痛苦,所以佛教讲,我们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可以用“有漏”两个字来形容。所谓“有漏”,就是有漏洞的、不完美的、有缺点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时候,往往只关注目前自己感受到的这一面,对后续发生的事情则欠缺考虑。如果再稍微深入地思考:这个幸福和快乐到底会让我堕落还是提升?进步还是后退?然后就会发现很多的漏洞,所以佛教称之为“有漏”。

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把幸福和痛苦分开,把痛苦全部抛掉,只留下幸福?肯定是有的。但要使用这个方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有健康就有病痛,有快乐就有痛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只有幸福、健康。我们去研究、了解之后,就一定会发现它的根源,也就是为什么有漏的幸福离不开痛苦。

佛教认为其根源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无知、愚蠢的意思。有的人在世俗的层面,也就是在生活中,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然而在另外一方面,则有可能犯非常愚蠢的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他追求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得到了幸福,而后又冒出他不愿意接受的痛苦。这有可能是因为他在这方面聪明的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却有点愚笨,他也有不了解的东西,这就导致了他的幸福离不开痛苦,健康离不开病痛。

所以,佛教建议我们全方位地了解生活、世界和人的生命。全方位了解以后,我们就可以断掉产生痛苦的因素,并且可以从根源上将其铲除。从今以后,你的生活当中就只有幸福、没有痛苦,这完全可以实现。

总结一下:首先,理论上这样的选择没有错;其次,这个理论要得以实践和落实,就需要我们稍微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如果我们的方法没有错,就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观众1谢谢堪布,我明白了。

主持人:好的,谢谢堪布。请教堪布,我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我们平时所说的快乐可能承载着各种痛苦,但最后解脱或者到达一定境界之后,快乐其实是一种不悲不喜的快乐、大自在的快乐,可以这样理解吗?

堪布: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空间、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所界定的幸福和快乐也会有所区别。当我们的智慧、意识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曾经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也许就不再重要了。比如,我们两三岁的时候特别执着的玩具,七八岁以后就不太感兴趣了;七八岁的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特别执着的东西,20岁以后却可能感觉无所谓。所以我们都在不停地抛弃一些东西,就这样一直在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更新。每一次更新都会产生新的追求,并给周边的东西赋予新的定义。有些定义跟我们过去的定义会有冲突,所以我们成长之后,会主动地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价值观。当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意识也成长到了极点呢?其实不是。如果有机会找到其他方法,就能够让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成长,那时我们可能也会有新的价值观。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过去认为的极致的幸福和快乐之外还有更高级的、更有意义的幸福和快乐。

主持人:明白,所以“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就是这个道理。谢谢堪布。我们看下面还有哪位朋友想提问。

 

观众2堪布,您好!佛教讲布施,是不是我们学佛之后就要任人宰割,别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呢?

主持人:这个问题挺犀利的!

堪布:也不是任人宰割。通过学佛锻炼自己,最后的确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要是自己拥有的东西,别人要什么你就会给什么。但是现阶段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这种身体的布施等,大乘佛教里面讲,必须要达到一定境界时才可以做;如果境界还没有达到,就不可以做。佛教主张先易后难,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你家里肯定有很多平时不怎么用的东西,这些对你来说不是很需要,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非常需要。所以,先从布施自己最不需要的东西开始,逐渐地学习,最后达到连最喜欢的东西也能拱手相送,此时的布施就叫作“布施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已经到达了彼岸,从什么都舍不得的此岸到达了彼岸。也就是说,只要有人需要,我什么都可以送,至少我内心当中没有障碍和烦恼,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叫作到达彼岸。

但是这中间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不能任人宰割,否则谁都不敢布施了。先要锻炼自己,把布施的心培养出来以后,再做这样的布施就很容易了,而且也很有意乐,这个意乐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过去自己获得东西时都得不到的满足感,现在却可以通过给予得到。

过去的修行人是怎么训练的呢?他把左手和右手当作两个人,左手拿着一个东西,说“这个送给你”,同时把这个东西放到自己右手里;然后再把右手拿着的东西送给左手,这样简单地一步一步训练,最后训练到可以完全布施的境界。

布施有这样一个训练的过程,所以不用害怕。在还没有训练之前,你可以先把不是很重要的东西送出去,这也是一种布施;最后你也可以做到完全布施。

观众2谢谢您。

主持人:谢谢堪布,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观众3堪布,您好!我替朋友问一个问题:如果怀孕时发现孩子是畸形,或者有严重的疾病,医生不建议生下这个孩子,家里人也无法接受一个不健全的孩子,那么应该怎么办?谢谢堪布。

主持人:这是一个蛮有争议的话题。

堪布:是,这确实是一些人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很不好回答。这是道德和现实之间的一个选择:如果说要保留下来,那么后期会有很多事情;如果说不要了,那也面临道德或者佛教的因果问题。所以,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怎么选择,确实不好说。

但是,从佛教的角度一定会说,无论如何都要将孩子保留下来。因为孩子身体有问题是他自己过去的因缘,把他生下来则是父母的责任。把他生下来以后,幸福与否跟他自己过去的因缘、业力有关系;父母为什么有这样的孩子,跟父母自己的业力也有关系。如果把孩子做掉了,就会变成恶性循环,后果会更加严重——你结束了他的生命,不等于你们之间的因缘就了了,反而又结下了一个更坏的因缘。所以一定要把他生下来。

可能你对他的付出,要比对其他孩子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也跟你自己过去的因缘有关系。你要有勇气为他付出。虽然他是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但他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这都有一定的因缘在里面。另外,不管他有再大、再严重的问题,终究是一个生命,所以你要允许这个生命诞生,不要去阻碍。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是一个生命,就要允许他活下来。佛教会这样回答,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这样告诉大家。

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话,就应该把他留下来。道理是这样,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困难,至于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个人意愿。

主持人:明白,有些时候面对这种选择会特别纠结,但是就像有些纪录片中所说的,无论如何,孩子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应该好好爱护他。

堪布:对,是。

主持人:感谢堪布的精彩作答,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本期节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下期再会,谢谢。

 

《慧灯·问道》“初入佛门篇”第3期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慧灯·问道》节目。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邀请慈诚罗珠堪布继续解答大家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关于佛法的疑问和困惑。哪位朋友有问题?

 

观众1堪布,您好!我身边的人都说学佛就是要脱离轮回、离苦得乐,但是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生命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我们为什么要远离痛苦呢?

主持人:我感觉这是一个有点难回答的问题。

堪布:对,确实是。佛教提倡离苦得乐,大乘佛教则不仅仅是让我们个人离苦得乐,还要从身边的人开始,让其他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

你刚才提到,人生当中有苦也有乐,这两者是并存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试图离开痛苦?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在贫富之间,我们肯定会选择富而不会选择贫,对吧?想要富裕的话,首先要脱离贫困。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不可能既富裕又贫困——当然,上半辈子贫穷、下半辈子富裕,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贫穷和富裕并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在不同时间段发生的。所以,如果要富裕,首先必须要摆脱贫穷,然后才有机会富裕。

同样地,在痛苦和快乐两者中,我们肯定会选择快乐而不是痛苦。从理论上讲,这个选择是没有错的。比如我们生病的时候,一定会去看病、治病,我们不会说,反正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有健康就有病苦,有病苦就有健康,我无所谓。我们肯定会选择健康,而不是选择病苦。由此可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会选择快乐而不是痛苦,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实现这个选择。

正因为人生中有幸福的地方就有痛苦,所以佛教讲,我们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可以用“有漏”两个字来形容。所谓“有漏”,就是有漏洞的、不完美的、有缺点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时候,往往只关注目前自己感受到的这一面,对后续发生的事情则欠缺考虑。如果再稍微深入地思考:这个幸福和快乐到底会让我堕落还是提升?进步还是后退?然后就会发现很多的漏洞,所以佛教称之为“有漏”。

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把幸福和痛苦分开,把痛苦全部抛掉,只留下幸福?肯定是有的。但要使用这个方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有健康就有病痛,有快乐就有痛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只有幸福、健康。我们去研究、了解之后,就一定会发现它的根源,也就是为什么有漏的幸福离不开痛苦。

佛教认为其根源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无知、愚蠢的意思。有的人在世俗的层面,也就是在生活中,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然而在另外一方面,则有可能犯非常愚蠢的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他追求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得到了幸福,而后又冒出他不愿意接受的痛苦。这有可能是因为他在这方面聪明的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却有点愚笨,他也有不了解的东西,这就导致了他的幸福离不开痛苦,健康离不开病痛。

所以,佛教建议我们全方位地了解生活、世界和人的生命。全方位了解以后,我们就可以断掉产生痛苦的因素,并且可以从根源上将其铲除。从今以后,你的生活当中就只有幸福、没有痛苦,这完全可以实现。

总结一下:首先,理论上这样的选择没有错;其次,这个理论要得以实践和落实,就需要我们稍微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如果我们的方法没有错,就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观众1谢谢堪布,我明白了。

主持人:好的,谢谢堪布。请教堪布,我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我们平时所说的快乐可能承载着各种痛苦,但最后解脱或者到达一定境界之后,快乐其实是一种不悲不喜的快乐、大自在的快乐,可以这样理解吗?

堪布: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空间、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所界定的幸福和快乐也会有所区别。当我们的智慧、意识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曾经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也许就不再重要了。比如,我们两三岁的时候特别执着的玩具,七八岁以后就不太感兴趣了;七八岁的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特别执着的东西,20岁以后却可能感觉无所谓。所以我们都在不停地抛弃一些东西,就这样一直在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更新。每一次更新都会产生新的追求,并给周边的东西赋予新的定义。有些定义跟我们过去的定义会有冲突,所以我们成长之后,会主动地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价值观。当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意识也成长到了极点呢?其实不是。如果有机会找到其他方法,就能够让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成长,那时我们可能也会有新的价值观。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过去认为的极致的幸福和快乐之外还有更高级的、更有意义的幸福和快乐。

主持人:明白,所以“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就是这个道理。谢谢堪布。我们看下面还有哪位朋友想提问。

 

观众2堪布,您好!佛教讲布施,是不是我们学佛之后就要任人宰割,别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呢?

主持人:这个问题挺犀利的!

堪布:也不是任人宰割。通过学佛锻炼自己,最后的确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要是自己拥有的东西,别人要什么你就会给什么。但是现阶段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这种身体的布施等,大乘佛教里面讲,必须要达到一定境界时才可以做;如果境界还没有达到,就不可以做。佛教主张先易后难,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你家里肯定有很多平时不怎么用的东西,这些对你来说不是很需要,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非常需要。所以,先从布施自己最不需要的东西开始,逐渐地学习,最后达到连最喜欢的东西也能拱手相送,此时的布施就叫作“布施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已经到达了彼岸,从什么都舍不得的此岸到达了彼岸。也就是说,只要有人需要,我什么都可以送,至少我内心当中没有障碍和烦恼,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叫作到达彼岸。

但是这中间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不能任人宰割,否则谁都不敢布施了。先要锻炼自己,把布施的心培养出来以后,再做这样的布施就很容易了,而且也很有意乐,这个意乐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过去自己获得东西时都得不到的满足感,现在却可以通过给予得到。

过去的修行人是怎么训练的呢?他把左手和右手当作两个人,左手拿着一个东西,说“这个送给你”,同时把这个东西放到自己右手里;然后再把右手拿着的东西送给左手,这样简单地一步一步训练,最后训练到可以完全布施的境界。

布施有这样一个训练的过程,所以不用害怕。在还没有训练之前,你可以先把不是很重要的东西送出去,这也是一种布施;最后你也可以做到完全布施。

观众2谢谢您。

主持人:谢谢堪布,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观众3堪布,您好!我替朋友问一个问题:如果怀孕时发现孩子是畸形,或者有严重的疾病,医生不建议生下这个孩子,家里人也无法接受一个不健全的孩子,那么应该怎么办?谢谢堪布。

主持人:这是一个蛮有争议的话题。

堪布:是,这确实是一些人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很不好回答。这是道德和现实之间的一个选择:如果说要保留下来,那么后期会有很多事情;如果说不要了,那也面临道德或者佛教的因果问题。所以,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怎么选择,确实不好说。

但是,从佛教的角度一定会说,无论如何都要将孩子保留下来。因为孩子身体有问题是他自己过去的因缘,把他生下来则是父母的责任。把他生下来以后,幸福与否跟他自己过去的因缘、业力有关系;父母为什么有这样的孩子,跟父母自己的业力也有关系。如果把孩子做掉了,就会变成恶性循环,后果会更加严重——你结束了他的生命,不等于你们之间的因缘就了了,反而又结下了一个更坏的因缘。所以一定要把他生下来。

可能你对他的付出,要比对其他孩子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也跟你自己过去的因缘有关系。你要有勇气为他付出。虽然他是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但他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这都有一定的因缘在里面。另外,不管他有再大、再严重的问题,终究是一个生命,所以你要允许这个生命诞生,不要去阻碍。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是一个生命,就要允许他活下来。佛教会这样回答,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这样告诉大家。

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话,就应该把他留下来。道理是这样,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困难,至于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个人意愿。

主持人:明白,有些时候面对这种选择会特别纠结,但是就像有些纪录片中所说的,无论如何,孩子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应该好好爱护他。

堪布:对,是。

主持人:感谢堪布的精彩作答,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本期节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下期再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