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1.05.19

除了解脱意念特别强烈的人以外,欲界凡夫很难彻底放下身外之物,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生活。但适当地放下执著,过得单纯、朴素一点,在“少欲知足”的基础上,尽力培养出离心和慈悲心,为众生的幸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应该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见《慧灯之光》壹)中已经讲过,作为一名佛教徒该如何生活。这种生活模式既符合佛的教法,又符合现代理念。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就不但会烦恼重重,还会浪费此生的生命。

2021.05.18

密宗的所有忿怒金刚看起来都非常凶猛,背后还燃烧着熊熊烈火。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冒这么大的火,你们知道吗?其实它不是火,它代表着佛的智慧。

2021.05.17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不仅无明不存在,老死不存在,甚至从无明直至老死之间的一切缘起都不存在。不仅无明的灭尽不存在,老死的灭尽不存在,甚至从无明直至老死之间一切缘起的灭尽都不存在。 从无明直至老死,是轮回的十二缘起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前前是后后产生的因法,这种顺序或过程,叫做轮回的十二缘起。 既然没有无明,也不可能有无明的果法——行支,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前前不存在,就不可能产生后后的法。这一系列的过程,叫做轮回的还灭——涅槃的十二缘起。 既然轮回和涅槃二者的缘起都不存在,都是空性,因而轮回和涅槃也不存在。

2021.05.16

人的身体至少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头、两只手、两只脚。那么,这五个当中谁是“我”呢?若头是“我”,当然不对!因为如果只有一个大脑,其他什么也没有的话,谁会说这是“我”呢?这只是一个头颅而已,不叫人。如果手、脚是“我”,也是错的。因为截肢的时候,可以不要左手或右手甚至双手,也可以不要双脚,但截肢者还是活下来了,还是认为有“我”的存在。在人体的每一个器官上,作同样的观察,也都找不到一个“我”。(你们回去观察一下,能不能找到“我”。佛教里没有教条,观察时没有任何限制和规定。)所以,在肉体上根本就找不到“我”。原来,我们认为有一个血肉及骨骼、皮肤等的综合体是“我”;这样分解以后,我们却找不到一个“综合体”,更找不到一个“我”。

2021.05.15

佛教就像一个超级市场,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宁玛巴的《大幻化网》所讲,佛法可分为五乘:第一是人天乘,只求人天福报;第二是声闻乘;第三是缘觉乘;第四是大乘显宗的菩萨乘;第五是密乘。如果你想求人天福报,佛教里有这样的法;你想修声闻的法、缘觉的法,佛教里也有;若想修大乘显宗的法或者密乘的法,佛教里还是有。超市里有很多东西,自己可以随意选购。同样,在佛教里,从世间法到顶峰的无上大圆满,有一层一层的很多修法,选择其中哪一个,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诸佛菩萨虽然希望大家都修解脱法,不要去追求人天福报,但这只是他们的期望而已。他们既不会勉强所有的人都去修密法,也不会勉强所有的人都去修大乘法或小乘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样。而一个法门能不能度化所有的众生呢?显然是不能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释迦佛才...

2021.05.14

有的人说,我不会修行。修行有什么不会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都是非常深奥的法门。噶当派的很多大德,就是修持这些法门而获得成就的。所以,不会修行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只要我们如法炮制,就能证悟与前辈一样的境界。

2021.05.13

所有的无上密宗都十分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譬如,在修生起次第之时,一旦离开空性见和慈悲心,即使能将佛像观想得一清二楚,也毫无意义。同样,正如经书所言,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即使念诵了上亿的本尊心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2021.05.12

有生还有灭,荣辱亦皆随, 法界非生灭,云何言所知? 所有的有为法都有生,同样也有灭。荣辱等世间八法,也随着它们的因缘,时而产生、壮大,时而毁灭、消失。法界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怎么能说知道法界是什么样子呢?凡夫有漏的心或意识根本无法证悟、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法界。意识范围内的所有法,都是有生有灭,随缘而转的。法界不生不灭,所以凡夫不会了知。 既然不会了知,那我们怎么证悟呢?虽然语言或思维无法直接接触、证悟心的本性,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全都是妄念,都是没有用的,全都要被推翻、断除、扔掉。当这些全部推翻以后,心的本性自己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真理。不是别的东西去证悟它,而是心自己去证悟、感觉、体会。虽然这与平时的感受全然不同,但我们只能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述,这叫做自证,也叫做...

2021.05.11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或机会得到传承,通过看书也可以先了解一些内容,然后打坐进行自我锻炼,但这还算不上是修法。不过,只要能这样坚持,以后一旦能听到真正的传法,就会感到受益匪浅。因此,作为真正的修法,是闻思修三者皆不可分离的。闻,就是听闻佛法,学习佛法的理论;思,就是在听闻之后,不能把所学的理论当成耳边风,什么也不管了,还要对其进行思维;修,就是具体的修行。

2021.05.10

四依法与闻思修有着密切的关系:听闻佛法的时候,要“依法不依人”;思维佛法的时候,要“依义不依语”和“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修行的时候,则应当“依智不依识”。也即是说,修行的时候,不能修分别念,而应当修智慧。按理说,在没有证悟的时候,一切都是我们的分别念,都没有超出八识的范围,全都是有漏的世俗谛,其中没有证悟空性等真理。虽然就世俗谛而言,可以修出离心与世俗菩提心,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修的东西,光明空性必须在证悟之后才可以修,这就是“依智不依识”。 这四个标准所涉及、延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依法不依人中的“法”,就包含了八万四千法门,而其中的“人”,又含摄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整个《俱舍论》的内容,

2021.05.09

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能为了个人的解脱,甚至为了今生的安乐去修行。因为,虽然这一生我们获得了学佛、走解脱道的机会,但下一世究竟我们能处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之下,抑或能获得什么样的身体,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倘若今生没有作好充足的准备,要想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妄想在下一世取得修行的机遇,那是难上加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将来作准备。

2021.05.08

每一个参加放生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善根,这在经书里有记载。譬如,我们一百个人去杀一个人,这个罪过不是我们一百个人分,而是每一个人都有杀一个人的完整罪过。行善也是这样。譬如说,一百个人去放一条生命,每一个人都有放一条生命的功德,而不是这一个功德由一百个人分。我们现在已经放了几个亿的生命,参加放生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这份功德。这种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议,如果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一定能清净我们所有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