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2.07.31

我们还没有实修的时候,虽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么、学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人也说,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清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扪心自问,知道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了吗?没有。知道不应该做的,我是不是不会去做呢?也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消化从佛经里所学到的知识。

2022.07.30

佛教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慈悲和智慧。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但是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在还没有被消化之前,永远都是属于写书的作者,而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佛经当中可以学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种各样的佛教观点,但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佣人。佣人知道这个家庭有多少头牛,有多少亩地,有多少家产,他都清清楚楚。但这里面没有一个属于他,都是属于这个家庭的。

2022.07.29

既然如来藏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它就不会做任何事,不会对任何其它物质产生任何作用。同时,其它任何有为法或任何事物,也不会对它起任何好与坏的影响。那么,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空性与断除障碍,又是由谁去完成的呢? 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与断除烦恼,由四谛当中的“道谛”来完成。“道谛”是无常的有为法,随增佛性就属于道谛。因为它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它可以完成这些事。“道谛”首先断除烦恼,然后逐步减少自己的无常。成佛的时候,烦恼等不清净的无常有为法与清净的现象全部消失,只剩下永恒的如来藏,这也叫做佛的法身和报身。其中最主要的是法身,也即自然住佛性或如来藏。

2022.07.28

很多人说,我不需要上座修行,我在生活当中去修行。这个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真正要落实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抽出一点时间去打坐、锻炼,然后把慈悲心和智慧装在自己的心里。这样我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随时随地用慈悲心和智慧来面对、来解决、来处理,这就叫作把佛法融入生活。所以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打坐、修行。就像一个体育运动员如果想拿世界冠军,首先必须要用一段时间闭门锻炼。什么都没有学好的时候就去比赛,怎么可能拿到冠军?同样的道理,我们边工作、边生活,然后抽出一个比较适合的时间去打坐修行。打坐修行有一定进步的时候,再融入生活中,才是对的。不打坐、不修行,一开始就到生活里面去修行,这个是很难的。

2022.07.27

佛法融入生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是要自己学,我们心里有佛法的时候,才可以把这个东西融入生活中;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根本没有佛法,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融入生活中了。 那佛法是什么呢?佛法很简单,就两个,第一是有智慧。智慧不是我们怎样去赚更多的钱,而是超越我们世俗智慧层面的超凡智慧。第二就需要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有了这两个“心”以后,你的生活自然就会改变,内心改变了以后,一切都会改变的。凡是没有从内心得到的改变,都是临时的、造作的、靠不住的。比如你内心当中没有想这么做,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这么做了,那两三天以后就没办法再坚持了。

2022.07.26

在宏观世界的概念当中,我们一般认为,果就是从因中产生的,有了因,就会产生果。 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为什么是错误观念呢?因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比如说,我们都认为稻种和稻芽就是因果的关系,因为有了稻种,以及土壤、水分、空气等助缘,就会让苗芽无中生有。种子对苗芽起的作用,就是让它产生,让它成长。 但是,请大家认真地分析分析,因与果究竟是同时存在,还是先后存在呢?在因对果起作用的时候,果究竟存在吗?如果认为此时果存在,也即因果二者同时存在,那么种子能让芽苗产生吗?不可能。因为果已经存在了,既然果存在,又何须因的作用呢?因根本不必对果起作用。反之,如果认为此时果不存在,先有因,后来才由因产生了果,也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果尚未产生的时候,因能对它起作用吗?不可...

2022.07.25

佛经里面的知识,首先它是知识,然后要把这个知识转化为我们的感受、体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需要实修,实修就是实实在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话来讲叫作修行,翻译成现代人的语言就是心理训练。就像我们的肉体需要锻炼,如果不锻炼就容易生病。同样的,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训练,这个训练的过程就叫作修行。通过修行,我们把书本上学到的智慧和慈悲变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此时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东西。 在此之前虽然学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书本的。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逐个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如果中间缺失了实修,就没有办法落实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落实。所以佛教的核心是闻思修这三个,而核心里的重点就是实修。

2022.07.24

很多人对佛教最大的一个误解,就是觉得佛教逃避现实,或者很消极,但其实根本不是。佛教教导我们的是什么呢?它不是教我们逃避现实,生老病死的问题是没有办法逃避的,至少释迦牟尼佛懂这个道理。 在无法逃避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选择一个面对的方法。同样一件事情,对一个乐观主义者和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影响完全不同。影响他们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他们的心态,也就是人的主观精神。很多人平时都忽略了主观方面,大家都认为物质是非常实在的,主观的精神部分是可以忽略的。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价值永远都没办法否定,但精神也有同样的价值,我们也应该重视它。如果我们的心态很负面,那么看待问题时也会很负面,这样对事情的影响就非常不利。 所以佛教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而是教我们怎么样去面对现实。要...

2022.07.23

佛教平时讲人生痛苦这方面讲得比较多,幸福生活讲得少,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佛教很消极。但其实不是,这些无论讲或不讲都是存在的,佛教就是鼓励我们,让我们明白生活中就是有这么多的痛苦。明白了以后,我们就会去想解决的方法。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我们在比较顺利的时候,就不会去考虑这些;等这些问题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只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样就会导致情况更加严重。佛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早一点做准备。如果做好了准备,那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是非常积极、乐观的。

2022.07.22

不同空间、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所界定的幸福和快乐也会有所区别。当我们的智慧、意识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曾经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也许就不再重要了。比如,我们两三岁的时候特别执着的玩具,七八岁以后就不太感兴趣了;七八岁的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特别执着的东西,20岁以后却可能感觉无所谓。所以我们都在不停地抛弃一些东西,就这样一直在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更新。每一次更新都会产生新的追求,并给周边的东西赋予新的定义。有些定义跟我们过去的定义会有冲突,所以我们成长之后,会主动地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价值观。当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意识也成长到了极点呢?其实不是。如果有机会找到其他方法,就能够让意识得到进一步的...

2022.07.21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心里都有一个问题: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面临这个选择时,很多人心里都有巨大的压力。我想,做什么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人做好,无论上学期间还是毕业以后都是如此。想要把人做好,除了我们在大学里面学到的专业技能以外,可能还需要补充一点传统文化的知识。要把人做好,这是第一。 第二,内心要坚强。人的内心坚强不坚强,先天会有一些差别,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每个人的内心都可以变得很强大。做人的方法,传统文化和佛教里面都有;但是训练心的具体方法,传统文化中讲得不多。在佛教里面就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坚强、勇敢。你可以从中学习,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当内心强大了,不管在什么样的职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你一定...

2022.07.20

随波逐流是好还是不好,要看你跟随的是什么样的群体。如果你跟随的人群或者跟随的这个领域当中的人不是那么正面的话,那随波逐流肯定不是很好;但如果只是一般的情况,那么不随波逐流可能也会有问题。比如说你很有个性,然后跟大家格格不入,这样的话就没办法生活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之间应该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能完全随波逐流,不保留任何个性,也不能完全背离大众、一意孤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可能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