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就是这么奇怪,既有负面的能力,也有正面的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投生到天界等相对清净的世界,也可以让我们转生在不清净的娑婆世界,乃至地狱等更不清净的世界中。而一旦证悟,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世界改为清净的现象,甚至让世界根本不存在。
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是能够自己安排。有些事情可以随着潮流走,但其他方面还是可以闹中取静、逆流而行。不依赖金钱,不依赖权力,这些都靠不住。唯有精神上的自立自强,才是最可靠的。
若要广修慈悲心,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需要修;如果不愿意太广,就只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这是中等的修法;有些人的根机不一样,希望更简单,就可以只强调悲心的修法。刚刚开始修慈悲心的人,最好先完整地修习,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我们从当下起,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精进地修行,就一定会有收获。最后,当自己的人生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我们就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没有浪费宝贵的暇满人身!
我们在日常念诵、放生等很多时候,都在念《心经》,如果在念《心经》的时候,却不明白它的意思,就只有念诵的功德,而没有其他的价值,这样就多少有些遗憾;倘若能在念诵的同时,也懂得它的内在含义,就会具有更大的意义。
我们的生存压力为什么这么大?生活节奏为什么这么快?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和自己的欲望有关。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那么严重,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不攀比、不虚荣,则付出也不需要太多,这样生活节奏就不需要太快,生存压力也不会太大,就有时间用于闻思修行,做到物质与精神生活双丰收。 所以,适当地放下物欲,努力修行,也是自给自恩。
每个众生,都经历过成千上万轮的十二缘起。尽管如此,但在这些过程当中,由于我们没有作任何准备,所以至今它仍然没有停止。没有停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前在经历十二缘起时,我们缺少了面对它的方法,以至于直到今天,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帮助众生不能以闻思修作为代价。如果放弃闻思修,去帮助众生做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帮助众生,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实际上却放弃了更重要的利生之事,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对众生没有太大帮助。其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的闻思修,就是利益众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用钱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内心若不坚强,就会有痛苦。无论多么有钱,多么有权,也感觉不到幸福。西方哲学讲,人的生存意义,是追求幸福。佛教也认为,我们的生存目标,应该是追求幸福。成佛,就是绝对、永久、究竟的幸福。
我们要明白,六道轮回不是造物主或任何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或安排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一种偶然,而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我执。
凡是修解脱道的人,必须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无法与轮回分手。因为,在出离心没有培植出来之前,我们就只有与出离心的违品——贪欲轮回相依相伴。而这个贪欲,就是我们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
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能站在轮回边缘来回顾现在的一切,就会真相大白——原来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坎坷、百般艰辛,以及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都只是一场梦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