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17.09.01

如果一生都为虚荣所驱使,我们就绝不会有幸福。虽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有人对如何放下自私感兴趣,大乘佛法就给我们推荐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大乘佛法的理念与训练方法去锻炼自己,我们就会逐步变成会关心别人,会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菩萨。

2017.08.31

很多人误以为,除了中观以外,还有一个与中观完全不同的大圆满。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过:在证悟空性的境界当中,人间的所有痛苦、快乐全然消失,就像虚空当中一无所存一样。通过修行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就叫作大圆满;通过故事或理论懂得这些道理,就叫作中观。两者之间距离非常近,没有太大的区别。

2017.08.30

不管任何修法,都包括见解和修法两部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其中,见解就像我们走路时的眼睛,而修法则像迈步。只有眼睛先看清道路以后,才可以往前迈步;但如果只是看路,却不往前走,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同样,在修法之前,也应当精通该修法的理论,但理论只是书面上的知识,除了真正的开悟以外,只要是通过人的语言或者思维所获得的知识——无论听法,还是自己看书、思维,都属于理论知识的范围。这些知识如果不用于修行,对断除我们的烦恼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所以,修行是不可缺少的。在树立起正知正见之后,就要开始修行。听经闻法、学佛修行的结果,就是断除烦恼,获得解脱;不但自己获得解脱,而且还要帮助他众获得解脱。

2017.08.29

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了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像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

2017.08.28

在内地,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很早以前就有吃素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现在的吃肉方法不像从前那样,人们不仅吃海鲜,还要吃虫子等小生命。仅在一餐之中,仅仅为了填饱一人的肚子,很多人的餐盘里,有着数不清的被杀生命。要知道,哪怕再微小的虫儿鱼虾,对它们来说,生命也同样珍贵。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伤害那么多生命,浪费那么多生命,这是绝对不应该的,所以一定要吃素。

2017.08.27

为什么修加行的阶段最艰苦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一直都在轮回里轮转,很久以来,始终放不下轮回里的这些事,再不好也放不下,因为串习太久,想立刻放下办不到;另外,我们断除轮回的智慧也很脆弱,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圆满。所以,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回头,因为他会失望,觉得即使修也肯定修不出来,这就很麻烦。我们必须要有正知正见,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些轮回的过患和可怕性知道以后,在这一过程中,即使再不好走也会坚持下去。这些正知见会一直鼓励你往前走,会将你推到证悟空性的境地。

2017.08.25

佛教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世界是虚幻的,就变得毫无反应,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也不要把世界想象得太完美,一旦出现一些丑陋的现象,就根本无法面对。其实这个虚幻和现实生活一点都不矛盾。我们照样可以去工作,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我们要养家糊口,要生存,但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对世界再也不会有以前那么过度的执著了。当执著减少、心量拓宽以后,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很轻松、很自在。

2017.08.24

无论显宗或密宗,所有修法可以归纳为两种:寂止的修法与胜观的修法。寂止就是把粗大的杂念停止下来,让内心安住于平静而无杂念的的境界当中,并尽量停留很长时间,就是寂止的修法。胜观就是修空性或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

2017.08.23

证悟空性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便是证悟了初步阶段的空性,若要用到日常生活中,或达到能够把一切行为都转为道用的标准还是有点难。但只要在作决定的当下有菩提心,一心一意为了众生,没有任何自私的成分,以当下这一瞬间菩提心的力量,即使是声闻、缘觉等小乘修行人根本不敢说、不敢做、不敢碰的杀、盗、淫、妄等行为,都能够转为道用。既然杀、盗、淫、妄等平时堕地狱的因都能够转为道用,那还有什么行为不能转为道用呢?大乘佛法历来是以众生为本,只要对众生有利,即使做一点表面看来不如法的事情,也是稀松平常的行为。这是《般若经》当中有记载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别也在于此。

2017.08.22

传戒的善知识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就像传授别解脱戒的人必须具备其所传授的戒体一样,传授菩萨戒者也一定要有菩萨戒;第二,通达大乘佛法;第三,传戒过程中,能听懂传授菩萨戒仪轨中相关问答的词句内容,能如实表达仪轨的词义。这是传戒者的基本要求。第一次受戒时,应该在具有上述条件的善知识面前受。

2017.08.21

其实,显宗和密宗的基、道、果,或者是见解、修法、行为三个方面都有差别,只是最后的果位——成佛,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印度和藏地的有些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认为:显宗的佛还没有到达佛的真正境界,只是十地菩萨的一部分。不过,这些说法都是方便之说,实际上,显宗与密宗在果位上完全没有差别,都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所差别而已。

2017.08.20

法王如意宝生前主持的最后一个法会是极乐法会。他当时给大家讲了三个要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是他老人家的遗教。不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广泛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们因此也应该依教奉行。